中药致皮肤不良反应及其原因分析

中药致皮肤不良反应及其原因分析
中药致皮肤不良反应及其原因分析

中药的应用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各种中药及其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中药因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防病治病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认识中,认为中药是纯天然物质,作用温和,无毒副作用,因而备受人们喜爱,忽视了中药的不良反应,这是对中药认识上的误区。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中药亦不例外。目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临床药理研究的深入,中药的给药途径及其剂型较传统都发生了大变化,中西药合用不断增多,中药的不良反应也经常见于各种专业杂志,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在中药不良反应中,又以引起皮肤不良反应最为常见,笔者对中药致皮肤不良反应(毒性反应、过敏反应)的现状结合临证所见加以总结,以期能重视中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加强中药安全性的研究。 1 外用中药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 1.1 致病中药及其制剂外用所致发病的中药品种复杂,大致可分为单味药物、多味药物和外用制剂3类。外用制剂可分为自制、制剂和成药,而成药又分外用贴剂和外用擦剂。根据所收录的资料,致不良反应的中药及其剂型有90余种,见表1。表1 外用所致皮肤不良反应的各类中药、制剂及其构成 1.2 发病类型在477例患者中,临床诊断均以症状体征或病情发展为依据。按照《临床皮肤病学》(赵辨主编)整理归类。除过敏性休克外,多数过敏反应均以皮肤损害为主,经概率计算法分析,发病率依次为接触性皮炎、荨麻疹、过敏性休克、剥脱性皮炎、重症多型红斑、植物日光性皮炎,见表2。 1.3 发病类型与外用中药及其制剂的关系 498例患者中,以皮肤损害为主者485例,占总发病数的97.38%,绝大部分为接触性皮炎,共469例。斑蝥制剂外用所致者5例,并出现肾脏损害,其中2例出现肾衰、休克、死亡;鸦胆子制剂外用所致者2例,2例都出现过敏性休克;非皮肤损害仅有过敏性休克者13例,2.61%。在引起接触性皮炎的药物中外用制剂者最多,共407例,明显多于新鲜单味或多味药物外用者(P<0.01);而单味或多味药物的生药、煎液及浸出液外用致病则明显少于直接接触外用者(P<0.01)。外用制剂中与白酒、酒精和醋等辅料合用的自制制剂发病的有276例,明显多于复方成药及自制膏霜致病者(P<0.01),但前者几乎均为引起原发刺激性接触性皮炎,而后者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居多(P<0.01),见表3。表 2 发病例数及其构成表 3 各类型发病与外用中药及其制剂的关系[!--empirenews.page--] 1.4 外用中药及其制剂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致病中药制剂中以白酒、酒精或醋等辅料合用的自制制剂最多,其他依次为复方成药制剂、膏霜自制制剂、新鲜中药、单味、多味中药煎液、浸出液或粉剂。从以上分析表明,其致病因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中药外用治疗虽会出现不良反应,但加入辅料或者制成复方成药后,加大了致病率,可见中药及其制剂致病与辅料和剂型密切相关,尤其是在与酒、酒精和醋等辅料合用时,几乎均会引起原发刺激性皮炎,这与白酒、酒精和醋等辅料带有较强刺激性有关。有实验表明在五虎丹与75%酒精调用所致的接触性皮炎中,与酒精合用是致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外用自制膏霜发病明显少于其他制剂,这可能与膏霜制剂的基质安全性相对较高有关。(2)由中药造成皮肤的不良反应,以毒性反应及变态反应较为常见,绝大多数单味中药都含有多种不同的化学成分,其中不含刺激性的物质。新鲜中药直接外用引起的接触性皮炎又明显多于单味或多味药物的煎液、浸出液或粉剂,且其中原发刺激性皮炎明显多于变应性接触性皮炎,说明毒性反应在中药外用引起的皮肤不良反应中占有重要地位,可能是因为新鲜药物中含有刺激性物质的浓度较高,而药物的煎煮、加工炮制既能降低药物的刺激性,又可破坏部分抗原成分,并使刺激物或抗原的浓度大大降低。(3)药物本身的因素也必须重视,毒性较强的药物可造成重要脏器的损害、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如斑蝥及鸦胆子制剂。(4)外用复方成药由于药物、剂型、辅料和使用方法等情况较复杂,要确定致病因素存在很大困难,不仅如此,其他制剂和药物也存在难以确定致病药物或药物致病成分的情况,即使是同一株药物,不同的部位也有不同的药用价值,产地不同、采摘季节不同、炮制方法不同、储存时间不同等都能改变中药的药用成分。此外药材中附着的有害物质、粉尘、虫害等均会在药物的接触和使用中造成危害。 2 内服中药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致病中药、中成药及发

病类型:致病中药品种繁多,有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菌藻类,按剂型可分为单味、复方及中成药,收录致病中药及中成药制剂有59种,其致病后的临床表现较外用制剂更多样化,见表4、表5。表4 内服中药致皮肤不良反应表5 中成药致皮肤不良反应 3 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致病中药注射剂及发病类型: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日趋增多,仅次于抗生素,在不良反应中又以变态反应最为普遍。见表6。表6 致病中药注射剂及发病类型 [!--empirenews.page--] 4 内服中药、中成药、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目前,中药、中药制剂,特别是中药注射剂引起的变态反应较为普遍,中药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可致机体过敏物质很多。一般分为完全抗原和半抗原两种,完全抗原多为大分子物质,如动物蛋白、多肽等,进入人体内能直接使人体致敏;半抗原为小分子化学物质,而大多数中药为低分子量化合物,进入人体后必须先与某些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等作为载体相结合,才能形成半抗原—载体复合物,引起机体对该种药物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中药及其制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与化学药物或生物制剂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完全相似,均属抗原—抗体反应或抗原—淋巴细胞反应,与用药量的大小无关。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4.1 病人的个体差异有些过敏体质的人,能对很多抗原物质产生过敏。年龄、性别等因素对不良反应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有的不良反应在小儿和老年人中较常见。如复方丹参注射液所致变态反应与性别有关,男女之间差异有显著性,这可能与女性对复方丹参注射液致敏原的敏感性较高有关(待研究)。特异性遗传特性,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也有关系,有人统计52例用穿心莲、蚯蚓、柴胡、云南白药等药物致药疹的患儿中,有38例患儿的父母单方或双方有药物过敏史,17例父母有药疹史。根据国内外的有关统计资料,老年人常常是药害(drug misadrentures)的主要受害人群,由于老年人各器官功能的减退,尤其是肝脏血流量减少,肝脏微粒体的药物氧化酶活力下降,药物经过肝脏时代谢能力低,使得血液中药物浓度会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而引起不良反应。肾脏是人体最重要的排泄药物的器官,老年人较年轻人肾功能大约降低46%左右,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的分泌、重吸收率均下降,使老年人药物代谢动力学水平呈降低情况,药物清除半衰期延长,机体组织及血液中药物浓度会有不同水平的增高,因而容易产生不良反应。《中国药典》规定:60岁以上用药量应为通常成人的50%。中药也应如此,特别是苦寒药、泻下药、解表发汗药、活血化瘀药,具有毒性的药物应用时更应注意其用药剂量,药典中对黄连、龙胆草的定量为3g以内,解表中药不超出10g,泻下药不超过3~6g,200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和1994年版《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中,对中药的每日量都有规定:如制半夏3~9g,苍耳子3~9g,蜈蚣3~5g,吴萸1.5~3g,川楝子4.5~1g,重楼3~9g,刺蒺藜6~9g,蛇床子3~9g,全虫3~6g,水蛭1.5~3g。对特殊的28种药品,如砒霜、生草乌、生附子、洋金花、生甘遂、生半夏、生南星、生狼毒、水银、轻粉、红粉等,需要严格按要求用量,[1][2]下一页否则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就无法解释,会被示为知法犯法。 4.2 药物因素 4.2.1 中药注射剂达不到质量要求注射剂的致敏与其有效成分提取的纯度有关,若注射剂不纯,或加入的其他赋形剂含量过高,则可增加致敏率。在中药材中,鞣质是致敏的主要因素,鞣质是一种多元酚化合物,从平均分子量(一般>1000)及结构看,进入机体后极有可能作为半抗原与血浆蛋白的氨基结合成更大分子的复合物,引起机体的变态反应。同一中药制剂由于生产厂家不同,制剂工艺不同,产品的质量标准也不一致,有试验表明:不同厂家的复方丹参注射液与同种输液配伍,其体外溶血率差异具有显著性,含鞣质的复方丹参注射液在一定浓度下均能使血浆蛋白产生沉淀,使红细胞变性、变形或破裂呈絮状沉淀,而经提纯的不含鞣质的注射液制品则无上述反应。[!--empirenews.page--] 4.2.2 中药的本身成分所致蛋白质(尤其是大分子)进入体内,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如清开灵注射液中,牛黄、水牛角最有可能成为抗原或半抗原物质而造成过敏反应。丹参的有效成分丹参素、咖啡酸的衍生物聚合或酯化为甲苯二羟基化合物,其结构与鞣质相似,对蛋白质也有不同程度的结合作用,因此

也可能是致敏原因。 4.2.3 中药材品种来源复杂中药品种复杂,一药多物是影响安全有效地使用中药的一个特殊问题。由于历史原因,一种中药常有多种基源,药物基源品种不同,所含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毒性等也会有差异,如同一味中药“木通”有“川木通”和“关木通”之分,川木通生产生于四川、贵州等地,毒副作用小,关木通产于东北三省,内含马兜铃酸A、B、D及其衍生物,用量在6g以上就可能引起肾损伤,临床上有10g以上关木通内服造成急性肾衰、紫癜性肾炎等的报道。 4.2.4 随意加大剂量中药剂量的确定多依据传统经验,对药物成分的各种性质、体内代谢过程、量效关系、极量、中毒量等研究工作滞后,加之临床上随意加大剂量,若剂量过大,生理活性强烈,超出机体的承受极限,必然产生毒副反应。 4.2.5 不合理的中西药配伍中药注射剂与输液或其他中药、西药注射液混合后,可改变其有效成分,或使杂质析出,或改变不溶性微粒的含量,因此临床上如不注意配伍禁忌,就会增加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这种不良反应一是微粒含量增加,二是溶血引起。如茵栀黄注射液与葡萄糖氯化钠(GNS)注射液或者0.9%氯化钠(NS)配伍时,黄芩苷的含量下降,微粒增加,故不宜配伍;黄芪注射液与葡萄糖氯化钠或 0.9%氯化钠配伍较稳定,与5%、10%葡萄糖配伍时,稳定性下降,故宜2h内滴完;双黄连粉针剂,不宜与含钾的复方葡萄糖液配伍;复方丹参注射液与不同液体配伍时其体外溶血率也不同,比较合理、稳定的是10%葡萄糖注射液。中药注射剂作为输液时如过度稀释也可影响助溶剂或稳定剂而改变药物溶解度,导致分解或沉淀,从而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人对中药注射液在输液中的不溶性微粒进行了观察,中药针剂配伍后,不同粒径的微粒有倍增现象;配伍0.9%NS注射液后,微粒数明显小于配伍GS的微粒数,除受中药本身成分复杂的影响外,GS本身的分子量大于NS也有关。因此建议临床配伍时应以0.9%NS为主,若需要和GS配伍,则以5%的GS为好。中药制剂一般禁与西药配伍,也不主张两种以上的中药制剂配伍。 4.2.6 中药辅料、添加剂等中药及其制剂成为致敏原,除药物本身成分外,其制剂中的添加剂、增溶剂、稳定剂、着色剂、赋形剂及在进行化学合成中产生的杂质和药物本身的氧化、还原、分解、聚合等所形成的杂质,均能成为过敏原物质而致机体过敏,从而诱发各类型的超敏反应。 4.3 其他因素引起变态反应,除药物自身因素外,还应考虑到有的药物细菌大量生长而造成,如饮片或中成药中大量真菌、杂菌、螨的滋生,也是致敏原因。

中药饮片处方管理制度

中药饮片处方管理制度 1、为依法经营,做好处方药的处方审核、调配、核对和销售工作,特制定本规制度。 2、引用标准及制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其实施细则。 3、适用于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的全过程。 4、处方调剂员、药师、执业药师对本制度的实施负责。 5、内容: 5.1处方审核: 5.1.1人员要求:处方审核人员要由具有执业药师资格人员担任,西药师不得审核中药处方。 5.1.2审核内容:处方审核人员接到处方后对处方进行审核,首先逐项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后记书写是否清晰、完整,确认处方的合法性。其次要审核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剂量、用法的正确性;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以及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5.1.3处方拒收:处方审核人员对项目不齐或字迹辨认不清的处方拒收,并告知顾客找开方医生补齐或书写清楚;对用量、用法不准确或有配伍禁忌的处方拒收,并告知顾客找开方医生更正或重新签名;对处方所列药品本店没有的处方拒收,并告知顾客找开方医生更换其他药品。

5.2处方调配: 5.2.1处方审核合格的,处方审核人员在处方上签名,并将处方交调配人员进行调配;调配人员依照审核人员签名的处方内容逐项调配,调配过程中如有疑问,调配人员立即向处方审核人员咨询。 5.2.2调配处方时应认真、细致、准确,同时要做到“四查十对”即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诊断证明。 5.3处方复核: 5.3.1调配人员调配完成后,在处方上签全名,将处方与药品交处方审核人员复核。处方审核人员按处方对照药品逐一进行复核。如有错发或数量不符,处方审核人员立即告知调配人员予以更正。复核无误的,在处方上签字并交还调配人员发药。 5.3.2调配人员发药的同时,向顾客交待清楚药品的用法、用量、禁忌、注意事项等。并将留存处方,按月进行装订。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总结

★★★资料分享大全-分享无极限★★★ 提高认识强化督导 努力促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再上新台阶 ##县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协调领导小组 各位领导: 今年以来,我县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在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和帮助支持下,不断加大措施、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强化督导,促进了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为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做出了积极努力。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充分发挥行政管理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 我县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起步较晚,监测中心成立时间较短暂,2004年才真正将ADR 监测工作纳入管理渠道。由于对开展这项工作的目的意义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制度不健全,致使监测工作一直发展缓慢,成效不大。今年8月份市局召开全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专题会议之后,我们通过认真学习会议精神,不断提高了对做好ADR监测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并从中找出了过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 为积极推动全县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县食品药品监管局与县卫生局不断加强工作上的相互沟通和协调,做到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并一起研究制定措施,深入贯彻落实全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会议精神,真正发挥行政主管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积极提高号召力、切实加大督导力,形成上下有合力,从而使我县ADR监测工作有了新的、较大的起步。 二、健全组织,完善制度,为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根据市局和市ADR监测中心的工作部署和领导要求,为确保全县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健康顺利开展,通过不断加强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设施投入,促进了全县ADR监测工作正常运转。在具体工作中,坚持做到“四个确保”: 一是加快监测网络建设,确保各级重视,层层有人抓。为更好地适应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需要,我们在驻城建立了8个县级监测站,分别由驻城6个医疗机构、医药公司和仁和堂连锁有限公司组成,在12个乡镇卫生院建立了乡级监测点,同时要求在各村级医疗机构也建立监测点。县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人员分别由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县卫生局负责同志及有关人员组成,各监测站、点也分别配备了一名负责同志和业务人员具体抓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县、乡、村****监测网络初步形成,并将不断得到完善。 二是不断健全制度,确保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运转有序。县食品药品监管局与县卫生局联合制定下发了《##县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实施方案》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工作保密制度》等规范性文件,各监测站、点也分别制定了相关工作制度。县卫生局还把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纳入了对所辖各个医疗机构年终工作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县食品药品监管局也把该项工作列入了自己的工作管理考核目标重点抓,共同促进了全县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轨道。 三是改善办公条件,确保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报送准确及时。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在办公经费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仍拿出部分资金为监测中心新购置电脑一台,用于监测报告的汇总、上报等工作。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对用于监测工作的车辆,局办公室优先派车,保证工作人员对新的或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及时调查、核实,及时上报,保证对一般药品不良反应情况按时上报。 四是加强教育培训,确保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大力开展。针对我县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中药的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论文中药不良反应论文药品不良反应论文: 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临床对策 【关键词】中草药;不良反应 在人们的观念中中药是纯天然的,其药性比较平和,毒副反应也比较少,可长期服用,有病治病,无病健身,以及有些商家打出“纯中药,纯天然,绝无任何毒副作用”的广告。其实这都是一些片面、错误地认识,所以很久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安全有效,而对其不良反应则往往重视不够,但随着中医药走向世界,我们应该重视和研究中药的不良反应。 1中药不良反应概念 中药不良反应是指药物用于人体后,药物或代谢产物作用于机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发生的非治疗反应。中药不良反应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或治疗人类疾病,改善其生理功能而给予正常剂量的中药所出现的有害且非预期的反应。 2分析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 2. 1中药的自身因素中药本身含有多种成分,除了发挥药理作用的活性物质外,所含的其它成分有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比如生物碱类—乌头碱、雷公藤碱、莨菪碱、麻黄碱等,毒理作用主要损害神经系统;苷类—苷元具有毒性,强心苷中的甾体苷类如洋地黄苷,小剂量有强心作用,较大剂量或长期使用可使心脏骤停及停搏;含氰苷类如银杏、苦杏仁水解后析出氢氰酸能损害并抑制呼吸中枢导致死亡;皂苷类对局部

有刺激作用、损害心脏肾脏及溶血作用;黄酮苷刺激胃肠道对肝脏有损害;毒蛋白类—引起呕吐、血尿、惊厥;萜类及内酯类-具有强烈刺激作用,刺激胃肠道,并可引起肝损害;重金属类—腐蚀及刺激作用使体内失去平衡等[1]。 2. 2剂量过大中药药性理论中有“大毒、小毒、无毒”之分,有毒性者应严格掌握用量。据报道3例擅自给新生儿喂服六神丸,一次剂量少则10粒,多则30粒分别于服药后4、10、5 h内死于呼吸道循环衰竭。而另1例给新生儿及小儿滥用六神丸,且过量服用致中毒,其中4例死亡。11例中毒者中年龄3~12 d者7例[2]。六神丸处方中的蟾酥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毒性较大。因此,对新生儿应禁用,对小儿应慎用为好,对用药剂量应深人研究并从严掌握。 2. 3疗程过长有的药物应用时间过长,有毒成分在体内蓄积,也会产生不良反应,如牛黄解毒片长期应用引起汞中毒。另外根据中医经验,人参虽可益气健脾,但如长期过量服用,亦可引起肠腹胀满,食欲减退,据病例证实,一些患者在长期服用人参后,常出现失眠,易激动等现象,需要停药一段时间才能好转[3]。 2. 4炮制方法不当中药材在使用或用于制剂前,大多需炮制加工,炮制不当或不经炮制可致中药质量不合格,从而发生不良反应。如大黄,若用于虚劳吐血,内有瘀积,须经炒炭,经炒炭后,泻下的作用极弱,而收敛和吸附作用相对增强,有止

导致中药不良反应的因素

导致中药不良反应的因素 中药的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时出现的五官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因素有多方面。笔者将诱发不良反应的几种因素与同行们作一浅析。 1超剂量或疗程过长因素 人们一般认为中药是天然药物,无毒副作用,使用安全。在用药剂量方面比较随意,有的因长时间超剂量使用,引起蓄积性中毒。如有资料表明的因长期服用雷公藤及多苷片可引起肝硬化腹水死亡。还好由食用有毒中药或含有毒成分的中成药,因剂量过大或疗程过长发生不良反应的现象,如...头类药物用量稍大即致心律失常,甚至引起室颤死亡。黄药子、壮骨关节丸及黄药子的其他制剂因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引起肝肾损伤的报道。 2用药不当因素 中医用药根据“辨证施治”,在临床用药如不对症不及起不到治疗的目的,反而引起中药不良反应情况,如寒咳症,误用寒凉的蛇胆川贝液治疗,轻则久咳不愈,重则生变他症,如可能引起支气管炎,肺炎等其他病症。 3药品质量因素 药品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而其质量又取决于原材质量的好坏,如中成药制剂方法不当或原药材质量低劣,亦可导致中药不良反应。例如临床报道的复方丹参片引起过敏性哮喘,板蓝根冲剂治过敏反应等例。另有品种产地、采收、加工、炮制等因素。 4个体差异因素 过敏性体质的病人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此外有年龄差异如婴儿肝肾功能发育不全,对某些药物易发生不良反应。常见临床报道六神丸中毒。不少为新生儿或小儿滥用且过量服用导致。老年人肝肾功能衰退,机体代谢缓慢。使血中药浓度增高或消除延缓,引起毒性反应。还有性别不同,如有妇女比男子已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报道。 5中西药配伍因素 临床中西药配合使用,有许多产生协同作用,加速机体康复。但也不少产生拮抗作用,出现不良反应。有资料统计,含较多金属离子的重要有石膏、牡蛎、瓦楞子、石决明等,同西药四环素类及异烟肼同时服用,生成结合物妨碍药物吸收,降低疗效。含朱砂的药物有牛黄清心丸,朱砂安神丸等于西药的溴化物,碘化物同服产生有毒的溴化汞和碘化汞沉淀,导致药源性肠炎。 总之,诱发中药不良反应的因素众多,我们临床药剂师必须正确认识中药不良反应重视其不良反应,加强医、药、患三者沟通。在临床注意收集各种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及时反馈给临床医师,同时向医师提供可靠的用药信息,介绍新的中药,中成药的临床新用及药品产地,来源,药物的加工炮制等情况。确保药物的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把不良反应降低到最低限制。 文章出自:https://www.360docs.net/doc/4716835009.html,;https://www.360docs.net/doc/4716835009.html,;欢迎转载、关注。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 中药调剂的一般程序分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包装、发药等六个程序。分述如下。 1.审方:审方系指药房审方人员审查医师为患者开写的处方。合格的处方经审方人签字后即可交计价员计价收费,对于有疑问或不合格的处方,应即与处方医师联系,问明原因,协商处理,决不能只凭主观臆断或随意处理。 审方着重审查以下项目: ①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处方日期、医师签字等是否清楚,公费者需查验公费证与号码。 ②药名书写是否清楚准确,剂量是否超出正常量,对儿童及年老弱者尤需注意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③毒、麻药品处方是否符合规定,处方中是否有“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等配伍禁忌药存在。 ④需特殊处理的药物有否“脚注”,“并开药”(指处方中共中央2-3味药物合并开在一起,多半是疗效基本相同,如二冬即指天冬和麦冬,或是常用配伍使用如知柏即指知母和黄柏)是否明确等。 ⑤处方中药物本调剂室是否备全等。 2.计价:必须准确、迅速,以缩短患者取药时间。 3.调配:调配系指调剂人员根据己有审方人签字,并己交款的医师处方,准确地调配药物的操作。配方时按处方药物顺序逐味称量;需特殊处理的药物如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等应单独包装,并注明处理方法;若调配中成药处方,则按处方规定的品名、规格、药量调配;调配人员必须精神集中,认真仔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切勿拿错药品或称错用量;处方应逐张调配,以免混淆;急诊处方应优先调配;保持配方室的工作台、称量器具及用具等整齐清洁等。总之,必须采取积极措施,保证配方质量。调配完毕,自查无误后签名盖章,交核对员核对。 4.复核、包装与发药:为保证患者用药有效安全,防止调配差错与遗漏,对已调配好的药剂在配方自查基础上,再由有经验的中药师,进行一次全面细致核对,重点核对调配的药物和用量与处方是否相符;需特殊处理的药物是否按要求作了特殊处理;配制的药物有无虫蛀和发霉等质量问题;毒性药和有配伍禁忌药及贵重细料药的应用是否得当;调配者有否签字等。经核对无误后复核人员签名盖章,即可装袋发药。 发药是调剂工作中最后一环,按取药牌发药,发药时要与患者核对姓名剂数,无误后再向患者耐心地交待煎服法和注意事项,务使患者完全明了,以保证患者用药有效。

药品不良反应工作总结

喀什地区维吾尔医医院2016年药品不 良反应工作总结 2016年,我院不断加大措施、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强化督导,促进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为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作出了积极努力,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任务 为了加强对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工作顺利的开展,经我院院务会决定成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小组由院长吐鲁洪。麦麦提担任组长,小组办公室设在本院,以此负责全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组织、协调、督报工作。 我院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年初就联合召开了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切实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的分析评价以及药品不良反应的宣传培训和信息的收集、上报工作,推动监测报告工作广泛、深入、扎实的展开。 二、健全组织,完善制度。 我院根据地区ADR监测中心的工作部署和领导要求,为确保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健康顺利开展,通过不断加强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人员培训等三项措施,促进了全院ADR监测工作正常运转,具体如下:

一是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的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领导小组,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站(点);明确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联络员,具体负责本院与地区不良反应检测中心的联系沟通工作,实行月报制度和督报制度,各科室在规定日期集中报送监测信息,杜绝漏报、瞒报、不报现象。 二是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员库。各信息员要做到反馈灵敏、报告及时,形成层层有人管、层层有人抓的良好局面,使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监测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是加强培训,我院派负责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收集工作的同志参加了自治区,地区药监局组织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培训会议,同时又多次组织我院工作人员在全院大会上学习药品不良反应的法律法规和ADR相关知识,明确了开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是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这些有效措施,提高了他们的认识,丰富了专业知识,增强了对做好监测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截止2016年11月,我院共上报不良反应检测病例29例,其中24例药品不良反应,5器械不良反应同时,对各个监测站、点的信息上报情况进行了认真审核,未发生一起漏报、瞒报、迟报现象,上报率达100%,做到了准确、科学、及时,而且不断提高了监测报告的质量和水平。 以上是我们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所采取的几点做

中药不良反应一览表

中药不良反应一览表 按音序排列 A 艾条熏灸致过敏:熏处奇痒,潮红,水肿,水泡,重者心悸,胸闷,气急。 安宫牛黄丸鼻饲致过敏:全身皮肤发红,瘙痒,出水泡;内服致过敏:憋气,心慌,面部浮肿,心率快。 B 巴豆误食致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中毒症状。 白花蛇酒外用过敏:皮肤渐红,瘙痒,米粒样丘疹,水泡。 白降汞软膏连续使用致敏:发热,全身大水泡,口腔粘膜糜烂。 白芥子外敷致败血症:敷处起泡,大片坏死,高热,昏迷,死亡。 斑蟊外用或内服致中毒,急性肾功能与消化道及皮肤损伤:中毒性肾炎,膀胱炎、肾衰、急性胃肠炎、血尿血便,重者死亡。 板蓝根肌注致过敏,躯干、四肢出现紫色斑块或散在性皮疹,胸闷,心慌、长期内服致食欲减退,体瘦,神疲少动,吐清诞,腹泻,腹痛,腹胀,呕吐等。 保济丸内服过量中毒:畏寒,四肢酸麻并抽搐。 豹骨壮筋丸内服致中毒:头晕,恶心呕吐。 北豆根煎服过量致中毒;上腹胀痛,恶心呕吐,大汗乏力,抽搐,血压下降,颅神经损伤,上消化道出血。 北五加皮内服其酒浸剂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作南五加皮用致中毒。 蓖麻子外用致过敏性休克,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口唇青紫,大汗,血压0,下肢有风团样疹块,昏迷,死亡。壁虎尿液中毒:污染胸前皮肤起水泡,剧痛,出汗,神志不清,呼吸急促,死亡。 鳖鱼(甲鱼)煎服致过敏:腹痛,虚汗,全身风疹块,呼吸困难。 冰硼散外用致中毒死亡:西红柿样便,皮疹,大便潜血,神志不清,休克死亡。 冰片接触过敏,病痒,皮肤潮红,丘疹,烦躁不安。 补骨脂乏力,头晕,目眩,呼吸急促,昏迷。 补骨脂素接触致变应性皮炎与接触性皮炎。 补中益气丸内服致过敏。 C 草乌、雪上一枝蒿、独脚莲等复合外敷致并发症,红肿,灼痛,水泡,溃疡、肢体畸形,功能障碍。 柴胡肌注致过敏性喉梗阻或过敏性休克,与庆大霉素合并肌注致过敏性休克,全身瘙痒,大汗,呼吸困难,胸背部等麻疹,头晕心慌。 蟾蜍(素)服食致中毒:胸闷,腹痛,恶心呕吐,重者死亡。 陈皮内服致消化道穿孔死亡。 赤芍甘草汤致乳汁全无。 川芎超量服用致中毒:剧烈头痛并呕吐。 川芎蛋偏方内服致中毒:脐周与下腹疼痛,肾损害。 穿心莲内服致头晕眼花,视物不清,过敏性风湿,休克,皮疹,瘙痒,气急,胸闷,心慌,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冷,血压0,神志不清。 垂盆草煎服鲜品致心律失常,泡服致多型红斑型药疹。 刺五加静滴致急性过敏性皮炎。 D 大黄生大黄致原有眼溃疡加深,星翳深陷,重者穿透角膜。 大黄度虫丸内服致猩红热样药疹,胸背部、外阴、股内侧潮红,肿胀,丘疹,瘙痒。 大活络丹内服致过敏性药疹,口唇疙疹,充血性胃炎,上消化道大出血,与骨刺片同服致心律失常:胸闷,憋气,头痛,早搏。 大蒜素内服致茶碱代谢慢而中毒。 丹参静滴致过敏反应:头痛,心慌,胸闷,烦躁不安,双眼水肿,腰痛,全身出皮疹,瘙痒。 单面针内服其酒剂中毒致阿—斯氏综合征。 地骨皮煎服致心律失常等毒性反应。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中药饮片处方专项点评制度 为规范中药处方管理,提高中药处方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处方书写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本医疗机构内中药饮片处方书写的有关管理工作。医师开具中药饮片处方时,应当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体现辨证论治和配伍原则,并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1、中药饮片处方内容: ①一般项目,包括医疗机构名称、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区和床位号等。可添列特殊要求的项目。 ②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病名不明确的可不写病名),应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③药品名称、数量、用量、用法,中成药还应当标明剂型、规格。 ④医师签名和/ 或加盖专用签章、处方日期。 ⑤药品金额,审核、调配、核对、发药药师签名和/或加盖专用签章。2、中 药饮片处方的书写,应当遵循以下要求: ①应当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要求; ②名称应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准确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没有规定的,应当按照本省(区、市)或本单位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的规定书写; ③剂量使用法定剂量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原则上应当以克(g)为单位, “g”(单位名称)紧随数值后; ④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打碎、先煎、后下等;

⑤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⑥根据整张处方中药味多少选择每行排列的药味数,并原则上要求横排及上下排列整齐; ⑦中药饮片用法用量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无配伍禁忌,有配伍禁忌和超剂量使用时,应当在药品上方再次签名; ⑧中药饮片剂数应当以“剂”为单位; ⑨处方用法用量紧随剂数之后,包括每日剂量、采用剂型(水煎煮、酒泡、打粉、制丸、装胶囊等)、每剂分几次服用、用药方法(内服、外用等)、服用要 求(温服、凉服、顿服、慢服、饭前服、饭后服、空腹服等)等内容,例如:“每日1剂,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 ⑩按毒麻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的使用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二)药品用法用量 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三)处方合理用药评价 根据处方中患者基本信息、中医诊断和证型,初步评价处方中药使用的合理性。 定期和不定期对中药饮片处方书写的规范性、药物使用的适宜性(辨证论治、药物名称、配伍禁忌、用量用法等)、每剂味数和费用进行评价,重点点评味数过多或费用过高的中药饮片处方,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 二、药剂科负责 (一)中药房药师对医师处方进行动态监测,每日发现不合格处方及时进行登记。 (二)依据《处方管理办法》规定,临床药学室每月抽取一日处方,对处方 进行评价。每月点评中药饮片处方绝对数不少于100张;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不少于30份。 三、医务科负责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总结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总结 在市药监局和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在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关心指导下,我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一、ADR监测组织机构不断健全。一是部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顺利通过编办批准。通过相关市(县)药监部门的积极争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相继获得当地编办的批准,明确了编制和职能。二是辖区内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进一步完善。全市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经营企业、药品零售连锁企业、一级以上医疗机构和疾病控制部门均设立了ADR监测机构并指定专人负责。全年共有400多家药品产、供、用单位通过国家ADR监测系统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二、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开展ADR监测工作均提出明确规定,对致死病例和群体事件的调查、疫苗不良反应监测、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ADR信息管理等工作分别提出具体要求。二是加强对各市(区)的目标考核,定期对各(市)区和重点监测单位对照目标完成情况进行通报。此外,加强与卫生部门联系,确保ADR监测工作开展情况在医疗机构年度考核目标中所占的分值。三是与卫生部门联合召开全市工作会议,总结经验、明确目标,对先进单位予以表彰,对落后单位进行通报,推动全市ADR监测工作不断深入开展。 三、圆满完成年度工作目标。各项指标均超过了省局年初制定的考核目标。全年开展两次报告质量审评活动。

四、加强ADR监测专业技术培训。全年我市各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共开展ADR监测专业技术培训十余次,采取专题培训、会议交流、现场操作等形式,内容包括新版《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新版ADR在线呈报系统操作、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等,参培人员达2000余人次,有力提高了我市ADR 监测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 五、扎实开展监测品种数据反馈工作。按照省中心要求,结合重点品种监测工作,组织我市16家药品生产企业开展了对各自品种09-11年发生的共41617例药品不良反应进行了分析评价。经分析,上述不良反应共涉及我市150多个品种。通过这项工作,相关药品生产企业对自身品种在市场上的安全性情况有了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促使企业更加重视ADR监测工作,自觉根据市场反馈情况加强药品安全性研究和工艺优化。 六、积极开展严重和群体病例的调查工作。2012年我市各级药监部门共收到致死药品不良事件报告两件,均按要求进行了现场调查和分析评价,并完成报告及时上报省局和省中心。此外,根据省局要求,完成了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驱白布朗片、注射用顺铂在我市群体不良事件的调查工作。 七、认真开展药物滥用监测工作。这里的药物滥用,是指成瘾人群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的依赖性滥用。各级药监部门主动与公安部门联系,建立了包括全市拘留所、自愿戒毒机构在内的药物滥用监测网络,形成联合工作机制

关于中药饮片管理自查情况汇报

关于中药饮片管理自查情况汇报 为加强中药饮片管理,确保科学、合理、安全、准确地经营中药饮片,杜绝销售假药、劣药,根据《药品管理法》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其细则要求,现将公司贯彻实施中药饮片检查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加强中药饮片购进管理 药品进货是药品经营的第一关,是药品流通中质量管理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质管部对供货方的资质进行审核,经有关人员和领导审核批准后才能进货;真正把住药品购进的审核表,确保连锁购进药品为合法企业所生产或经营的合格药品。目前连锁的唯一中药供应商为药业。 ①所购中药饮片必须是合法生产企业生产的合法药品; ②所购中药饮片应有包装,包装上应有品名、规格、生产企业、生产日期,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有药品批准文号和生产批号; ③购进进口中药饮片应有加盖供货单位质量管理机构原印章的《进口药材批件》及《进口药材检验报告书》复印件; ④该炮制而未炮制的中药饮片不得购入。 ⑤不得外购散装饮片,加工包装等行为。 2、强化中药饮片入库验收管理 在药品验收环节上,为了切实做到验收按程序规范操作,把好药品入库第一关。医药连锁首先从资源配备入手,由质管部对验收人员进行培训,给验收员讲解制度和程序文件,提高验收员的质量意识。同时加大监督管理力度,质管部人员到验收第一线,抓质量管理制度、程序的实施和落实,养成规范操作的习惯。重点对验收员进行岗位检查和考核。

①验收员应按照法定标准和合同规定的质量条款对购进的中药饮片进行逐批验收; ②验收时应同时对中药饮片的包装、标签及有关要求的证明或文件进行逐一检查; ③验收应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抽样检查; ④验收应按规定做好验收记录,记载供货单位、数量、到货日期、品名、规格、生产厂商、生产日期、质量状况、验收结论和验收人员等项内容;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应记载药品的批准文号和生产批号; ⑤分斗包装合格证要放在斗里,没有合格证就按照假药处理; 3、加强中药饮片储存管理 在库药品的存放条件和科学的养护方法,对药品安全的储存,保证质量稳定起重要作用。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对在库药品进行科学养护,合理储存。根据药品储存条件和药品的属性,将药品分别存放于相应的库区中;按药品的属性分类存放;养护工作采取质量普查和重点养护相结合的方法,对仓库的药品进行科学养护,在养护中切实有效的行使否决权;对近效期药品按月报《近效期药品催销表》坚持每天两次定时检查,记录仓库温湿度,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空调降温、除湿或洒水增湿等措施,保证药品储存条件符合其储存的要求,药品质量得到根本保障。 ①应按照中药饮片储存条件的要求专库、分类储存,按温湿度要求储存于相应库中,易串味药品应单独存放; ②中药饮片应按其特性采取干燥、降氧、熏蒸等方法养护,根据实际需要采取防尘、防潮、防污染以及防虫、防鼠、防鸟等措施;

药品不良反应培训总结

《药品不良反应培训和专业知识》总结 药品定义: 1----是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特殊商品,是人们防病治病、调节生理功能、提高健康水平的重要武器,它与人们的生活水平、生命质量以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2药品是一把双刃剑! 药品不良反应 1我国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监测管理办法》中将药品不良反应(ADR)定义为: 2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3消除了报告人的顾虑,排除了ADR引起的责任性或刑事性事件。便于ADR监测工作的开展。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背景 1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是随着对药品的广泛使用,深入研究而不断逐步加强的。2历史上国内外发生的药害事件的分析。 3列举了国外十件比较大的、有影响的由于药品的使用的事件。 4我国近几年的药品不良事件。 (1)含汞化学药物的危害: 含汞化学药物的危害:国外应用汞和汞化合物作为药物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阿拉伯国家许多人用含汞的软膏治疗慢性皮肤病、麻风、斑疹伤寒等。哥伦布远航归来后欧洲流行梅毒,水银又成为了治疗梅毒的唯一有效药物。在英联邦,不仅婴儿用的牙粉、尿布漂洗粉中含有汞和汞化合物,而且也广泛应用甘汞(氯化亚汞)作为幼儿的轻泻药和驱虫剂。1890年以后有许多人特别是儿童患肢端疼痛病,约20个病人中有1个人死亡。后来经过长期调查才证实汞和汞化合物是引起这些病人患肢端

疼痛病的原因。在1939-1948年间,仅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就有585名儿童死亡。 (2)非那西丁引起严重的肾脏损害: 在国外,非那西丁曾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解热镇痛药。1953年以后欧洲许多国家,特别是瑞士、当时的西德和捷克、纳维亚国家忽然发现肾脏病人大量增加。经过亢进证实这种增加主要是由于服用非那西丁所致。这种病例欧洲报告了2000例,美国报告了100例,加拿大报告了45例,有几百人死于慢性肾功能衰竭。自从有关国家政府采取紧急措施,限制含非那西丁的药物出售以后,这类肾脏病人的数目就明显下降。但是也有证据表明,有的病人即使停用非那西丁长达8年以后,还可因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3)二硝基酚、三苯乙醇引起白内障: 上世纪30年代,欧洲一些国家、美国、巴西等国许多人用二硝基酚作为一种口服药。到1935年春季,这些国家发现白内障病人大量增加,调查证明这种增加是由于广泛应用二硝基酚所致。这些国家服用此药的人数超过100万人,白内障的发生率约为1%。有些人是停药1年以后才发生白内障的。三苯乙醇是美国默利尔公司的一种降胆固醇药物,50年代后期上市后不久,就发现它能引起脱发、皮肤干燥、男性乳房增大、阳萎,有的有视力下降、白内障。在美国有几十万人曾服用此药,引起白内障的约有1000人 . 上世纪30年代,欧洲一些国家、美国、巴西等国许多人用二硝基酚作为一种口服药。到1935年春季,这些国家发现白内障病人大量增加,调查证明这种增加是由于广泛应用二硝基酚所致。这些国家服用此药的人数超过100万人,白内障的发生率约为1%。有些人是停药1年以后才发生白内障的。三苯乙醇是美国默利尔公司的一种降胆固醇药物,50年代后期上市后不久,就发现它能引起脱发、皮肤干燥、男性乳房增大、阳萎,有的有视力下降、白内障。在美国有几十万人曾服用此药,引起白内

中药检验报告书书写格式规范 (1)

药品检验报告书写细则实施规范(征求意见稿)中药(中药材、饮片、提取物、中成药) 药品检验报告书是对药品质量作出的技术鉴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要求做到:依据准确,数据无误,结论明确,文字简洁,书写清晰,格式规范。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0年9月12日组织制定的《药品检验所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试行)》附件3“检验记录与检验报告书的书写细则”对药品检验报告书检验项目的编排与格式的要求如下: 1.表头之下的首行,横向列出“检验项目”、“标准规定”和“检验结果”三个栏目。 2.“检验项目”下,按质量标准列出[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特征图谱或指纹图谱]与[含量测定]等大项目;大项目名称需添加方括号。每一个大项下所包含的具体检验项目名称和排列顺序,应按质量标准上的顺序书写。体现在检验报告书中格式如下: 检验项目标准规定 检验结果 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 根据《药品检验所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试行)》附件3“检验记录与检验报告书的书写细则”以及《国家药品工作手册(第三版)》的内容,对于药品检验报告书的书写总体原则如下: 1.检验项目项:按照药典或法定质量标准项目填写。

2.标准规定项:按照质量标准内容书写,如不易用数字或简单的语言确切表达的,此项可写“应符合规定”。 3.检验结果项:具体数值型的,填写具体数值,如不符合规定,应在具体数值后注明不符合规定;描述型的按照质量标准上的描述形式填写。如不易用数字或简单的语言确切表达的,此项可写“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 [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特征图谱或指纹图谱]、[含量测定]具体填写原则如下: 一、[性状] 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凡例项目与要求,性状项下记载药品的外观、质地、断面、臭、味、溶解度以及物理常数等。 (一)外观 外观是对药品的色泽和外表观感的规定,制剂应描述供试品的颜色和外形。具体规定如下: 1.标准规定项:按照质量标准内容书写。 2. 检验结果项:按照实际情况描述,不合格的,应先写出与标准规定不符合之处,再加写“不符合规定”。 3.标准中的嗅、味和引湿性(或风化性)等,一般可不予记录,但遇异常时,应详细描述。

药品不良反应总结(2)

药品不良反应工作总结 2017年我院不断加大措施、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强化 督导,促进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取得了一些成绩,为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作出了积极努力,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任务 为了加强对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工作顺利的开 展,经我院院务会决定成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领导小 组,小组由院长张广海担任组长,小组办公室设在本院,以此负责全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组织、协调、督报工作。 我院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 在年初就联合召开了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切实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的分析评价以及药品不良 反应的宣传培训和信息的收集、上报工作,推动监测报告工 作广泛、深入、扎实的展开。 二、健全组织,完善制度。 我院根据上级部门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工作部署和领导 要求,为确保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健康顺利开展,通过不断加强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人员培训等三项措施,促进了全院监测工作正常运转,具体如下: 一是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的体制和工作机 制,成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领导小组,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 测点 ;明确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联络员,具体负责本院与 上级不良反应检测中心的联系沟通工作,实行实时督报制度,各科室在规定日期集中报送监测信息,杜绝漏报、瞒报、不 报现象。 二是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员库,各信息员要做到

反馈灵敏、报告及时,形成层层有人管、层层有人抓的良好 局面,使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监测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是加强培训,我院派负责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收集 工作的同志多次参加了市药监局组织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培训会议,同时又多次组织我院工作人员在全院大会上学习 药不良反应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明确了开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是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这些有效措施,提高了他们的认识,丰富了专业知识,增强了对做好监测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截止2017年12月,我院共上报不良反应检测病例3例,3例都是药品不良反应, 完成了2017年的任务,同时,对各个监测点的信息上报情况进行了认真核,未发生一起漏报、瞒报、迟报现象,上报率达100%, 做到了准确、科学、及时,而且不断提高了监测报告的质量和水平。 三、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对事件报告的“关联性”评价不够规范,可能和不可能等关联性评价混淆不清。 2、医学术语匮乏,在事件报告的描述中不会运用相关的 医学术语去描述临床症状。 3、责任心不强。在事件报告表中,有些厂家的药品商品名和通用名是相同的,或者在商品名称的填写处填写成 通用名 四、对药品不良反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如下: 1、加强培训科室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监测的 概念,能准确定义不良反应事件,防止漏报。 2、对于科室隐瞒不报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加大处罚力度,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一旦发生药品不良反应,须引起

常用中成药一览表

常用中成药一览表 一、解表药 1、辛温解表类通宣理肺丸川芎茶调散参苏丸午时茶冲剂九味羌活丸小青龙合剂 2、辛凉解表类银翘解毒丸羚翘解毒丸感冒退热冲剂桑菊感冒片清瘟解毒丸 3、解表透疹类小儿回春丸透表回春丸小儿羚羊散苏解散 4、表里双解类防风通圣丸葛根芩连片清眩丸双解香苏丸升降散普济散 5、解表消食类小儿至宝锭妙灵丸小儿百寿丹消食苏风丸甘露茶 二、清热药 1、清热泻火类上清丸牛黄上清丸黄连羊肝丸明目上清丸龙胆泻肝丸清胃黄连丸夏枯草丸栀子金花丸拨云退翳丸 2、清热燥湿类连香冲剂香连丸香连化滞丸苦参丸归参丸四妙丸金鸡冲剂五茶花白带丸 3、清热解毒类银黄注射液三黄丸黄连上清丸牛黄解毒丸(片)清热解毒丸抗病毒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新癀片牛黄噙化丸六神丸西黄丸紫金锭喉症丸 4、清热凉血类紫草丸复方大青叶合剂清热凉血膏 5、清热祛暑类暑热感冒冲剂暑湿感冒冲剂藿香正气水祛暑丸暑正片清暑益气丸六一散冰霜梅苏丸温六散清凉冲剂清暑解

毒冲剂 三、泻下药 1、寒下类大黄清胃丸清宁片四消丸调胃承气丸通便灵冲剂冰膈茶当归龙荟丸 2、温下类半硫丸三物备急丸 3、润下药麻仁丸麻仁润肠丸五仁润肠丸 四、温里药 1、温中散寒类温中健脾丸理中丸附子理中丸黄芪建中丸 2、回阳救逆类回阳救急丸四逆注射液参附注射液 3、温经散寒类温经丸虚寒胃痛冲剂艾附暖宫丸 五、祛风湿药 1、祛风散寒除湿类木瓜丸祛风舒筋丸豹骨木瓜酒蕲蛇药酒追风丸疏风定痛丸豨简丸老鹳草膏风湿骨痛丸活血状筋丹寒湿痹冲剂瘀血痹冲剂冯了性药酒风湿药酒追风透骨丸祛风胜湿酒骨刺消痛液 2、祛风清热除湿类湿热痹冲剂当归拈痛丸 3、祛风除湿强筋壮骨类独活寄生丸大活络丹通络益心丹祛风壮骨丸国公酒祛风木瓜酒天麻祛风丸参桂再造丸追风强肾酒加味天麻丸尪痹冲剂山药丸五加皮酒散风活络丸 六、祛风利湿类 1、燥湿化浊药平胃散香薷丸小温中丸萆薢分清丸六合定中丸四正丸香砂平胃冲剂楂曲平胃丸香砂和中丸健胃散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及细则

中药饮片处方专项点评制度及实施细则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饮片处方质量管理强化合理 使用的通知》要求,为了加强中药饮片处方管理,规范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一、医院应组织相关部门和有关专家参加中药饮片处方的专项点评工作, 每月开展一次中药饮片处方点评。中药饮片处方应由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 人员负责处方审核、核对、发药以及安全用药指导。 二、处方的点评及实施细则: (一)处方点评数量 门急诊中药饮片处方的抽查率应不少于中药饮片总处方量的0.5 %,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少于100张,不足100张的全部点评;病房(区)中药饮片处方抽查率(按出院病历数计)不少于5% ,且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应不少于30份,不足30份的全部点评。 (二)处方书写 1、开具中药饮片处方应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辨证论治和方剂配伍原则。中药饮片处方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各地区有关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要求,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进行开具和书写。 2、按照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结果,辨证或辨证辨病结合选用适宜的 中药饮片。 3、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应书写完整,处方书写应规范、字迹清晰,医师签名、签章应与留样一致。

3、中药饮片处方应当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要求; 4、名称应当按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的规定书写; 5、剂量使用法定剂量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原则上应当以克 (g)为单位,“g”(单位名称)紧随数值后。 6、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打碎、先煎、后下等。 7、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8、根据整张处方中药味多少选择每行排列的药味数,并原则上要求横排及上下排列整齐。 9、中药饮片用法用量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无配伍禁忌,有配伍禁忌和超剂量使用时,应当在药品上方再次签名; 10、中药饮片剂数应当以“剂”为单位。 11、处方用法用量紧随剂数之后,包括每日剂量、采用剂型(水煎煮、酒泡、打粉、制丸、装胶囊等)、每剂分几次服用、用药方法(内服、外用等)、服用要求(温服、凉服、顿服、慢服、饭前服、饭后服、空腹服等)等内容,例如:“每日1剂,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 12、按毒麻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的使用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 (三)药品用法用量 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小结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小结 2011年,在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局和省ADR监测中心的指导帮助下,我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一、ADR监测工作责任落实到位。一是加强对相关处室和各县(市)局的年终考核,定期不定期对各县(市)对照目标完成情况和序时进度进行通报。二是完善全市ADR监测网络。继续完善包括全市药品生产企业、重点药品经营企业、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部分乡镇卫生院和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在内的全市ADR监测网络,ADR在线呈报点较2010年增长近一倍。三是加强与卫生部门的联系。确保ADR监测工作开展情况在医疗机构年度考核目标中所占的分值,并与卫生部门联合召开全市工作会议,总结经验、树立先进、明确目标,推动全市ADR监测工作不断深入开展。 二、圆满完成年度工作目标。2011年全市共上报ADR报告3288份,折合每百万人口711.53份;上报新的、严重的报告810份,同比增长67.36%;在线呈报单位增加149家,同比增长90.85%,各项指标均超过了省局年初制定的考核目标。 三、强化对基层单位的督查和调研。结合日常监督检查和“三服务”等工作,对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ADR监测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察和走访,及时掌握各单位ADR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指导其进一步完善机构领导、提高工作条件、提升监测水平,受到基层单位的普遍好评。 四、加强ADR监测专业技术培训。全年共开展ADR监测专业技术培训四次,采取专题培训、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等形式,内容包括新版《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规范填写手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综合知识、新版ADR在线呈报系统操作等,参培人员达2000余人次。此外,结合日常监管工作,深入各监测单位指导200余次,全年组织监测人员外出培训三次。通过培训,有力提高了我市ADR监测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 五、积极开展报表质量审评工作。根据全省统一部署,举办了泰州2011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质量审评会。会前认真制定审评方案、科学抽取审评样本,邀请我市长期

中药饮片管理制度及记录用表

××××医院 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二〇一六年九月

目录 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办法 (3) 中药饮片采购管理制度 (3) 中药饮片入库验收管理制度 (4) 不合格药品及药品退货管理制度 (4) 中药饮片保管储存养护管理制度 (5) 温湿度记录管理制度 (6) 中药饮片调剂管理制度 (6)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操作规程 (7) 煎药室工作制度 (7) 煎药室操作规范 (8) 中药煎药室清洁与消毒操作规程 (9) 中药安全性监测管理制度 (9) 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制度 (10) 中药供药企业药品评估管理细则 (11) 处方点评管理办法与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实施细则 (12) 附件:中药饮片管理各类记录、表格 (14) 表一:中药饮片供应商资质定期评审记录 (14) 表二:中药饮片购进、验收、入库记录 (15) 表三:中药饮片养护检查记录 (16) 表四:中药库中药饮片退货记录 (17) 表五:药房温湿度记录表 (18) 表六:中药房煎药室操作记录 (19) 表七:煎药室煎药设备器械容器日常清洁、消毒记录 (20) 表八:煎药室质量控制监测检查表 (21) 表九:煎药室工作质量满意度调查表 (22) 表十:钟祥同仁医院中药处方(病历)点评工作表 (23) 表十一: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 (24)

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办法 为科学、规范地管理本院的中药饮片,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一、本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小组在院长的领导下,负责全院的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工作,院长为中药饮片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药剂科(药房)负责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的日常工作。 ××××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建立健全中药饮片质量监督体系,各临床相关科室有专人负责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工作,药剂科定期检查中药饮片质量。 三、中药饮片质量管理人员、医院职工及患者,如果发现中药饮片质量问题,有权直接向医院领导或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小组反映,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无故干涉和打击报复。 四、负责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的人员应对领取和存放的中药饮片进行清理、检查,以防发生变质失效。 五、药剂科(药房)在院长和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全院的中药饮片供应工作。药剂科(药房)应严格遵守《中药饮片管理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把中药饮片质量关。 六、制定和规范中药饮片购进工作程序,做好饮片购销的资质认证工作,合法规范地购进中药饮片。 七、严格执行中药饮片入库验收制度。入库时应对中药饮片的外观质量进行检查,符合规定后方可入库。 八、中药饮片库房应具备与中药饮片性质相适应的存储设备、设施,如冷藏、防冻、避光、防潮、通风、防鼠、防虫等。 九、中药饮片的出库遵循先进先出、后进后出、近期先用、远期后用的原则,严格按效期管理中药饮片,防止过期失效。 十、中药饮片调剂人员、煎药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凡患有传染病、隐性传染病或其它可能污染中药饮片疾病的工作人员,不得从事直接接触中药饮片的工作。 中药饮片采购管理制度 一、药剂科(房)负责全院所有中药饮片的采购和供应。采购中药饮片应由药库保管员每月根据药品库存数量和使用情况提出采购申请,经主管中药饮片工作的负责人审核后,由采购员严格按采购计划采购。 二、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依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有关规定从合法的供应单位购进中药饮片,考察、选择合法中药饮片供应单位。严禁擅自提高饮片等级、以次充好,为个人或单位谋取不正当利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