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呼,还是“我们”好

称呼,还是“我们”好

文/荷叶雨露

数学课上,教师说:“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好吗?”语文课上,教师说:“我们一起来看看究竟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科学课上,教师说:“空气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我们一起来做实验,行吗?”……

课堂上,我认为用得最多的称呼应该是“我们”。因为,教师的一声“我们”,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更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正和老师一起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大家在一条船上,老师是经验丰富的舵手,是尽职尽责的船长,自己绝对不会被抛弃,因为风雨同舟所以要同舟共济。

课堂上教生互动交流时,也会经常听到教师对学生有以下称呼。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思考,似乎觉得不妥。

“你们”——楚河汉界,泾渭分明

用“你们”称呼学生的教师显得都比较强势。学生感觉,老师高高在上,可敬而不可亲,师生之间似乎有一道看不见的鸿沟难以逾越。在这样的心态下,师生课堂交流自然不会顺畅,更不用提师生的情感共鸣了

“同学们”——理性十足,冷静客观

我每次听见教师用这个词语时,总会想起开会时主席台上领导最喜欢用的三个字“同志们”。这似乎是一个普通的称呼,但显得高高在上、“官腔”十足。而学生听到这个称呼的时候,一般不会觉得对

老师可以毫无顾忌、畅所欲言。

“大家”——表面上不分彼此,实际上你我有别

比如说“大家来看看这样办好不好?”的时候,潜台词往往是:我是组织者、主导者,具有最大的话语权,而且现在我觉得这样办很好,同时也希望其他人最好随声附和而不是唱反调。所以用“大家”称呼的课堂往往给人“行云流水”之感,一切尽在教师的掌握中。没有惊喜,也没有意外,谈不上死气沉沉,但也是波澜不惊。

以上的分析也许不完全对,但设身处地站在学生角度想想,你又喜欢老师怎样称呼你呢?的确,“我们”更容易让学生感到亲近,有家人的感觉,可畅所欲言。教师不妨换位思考一下称呼的暗示传达给学生的信息,并尝试去改变一下称呼。课堂上,这个词语学生听起来是很受用的,而且它往往是跟“一起”连用的。用“我们”的教师大多和蔼可亲、善解人意,用“我们”的课堂常常是其乐融融、和谐温馨的。我以为,当你有一天能真心实意、毫不造作地在课堂上用“我们”和“我”这两个词语的时候,你的课堂一定会春暖花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