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中历史会考适应性练习 (必修一)

2010年高中历史会考适应性练习

(必修一)

一、选择题:

1.《荀子·儒效篇》“(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反映周朝实行的制度是

A.王位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D.宗法制

2.商鞅主张并实行了“连坐法”、“鼓励告奸”、“轻罪重刑”、“刑用于将过”、“不赦不宥”

等法令,反映了商鞅

A.主张推行严酷的法律 B.坚决贯彻法治

C.以人人监督强化法治 D.推行法律具有随意性

3.秦始皇对我国历史做出的最重要贡献是

A.确立了我国的封建制度 B.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D.在全国实行郡县制度

4.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此采取的最主要的举措是

A.制定律例 B.全国推行郡县制 C.强化中央机构 D.统一文字

5.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的目的是A.防止宰相权重难控 B.完善中央集权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扩大民主权利6.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政权关系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7.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不断完善,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的最主要积极影响是A.发展社会经济 B.抵御侵略 C.加强交流 D.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8.“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中法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9.如果你是近代中国民营企业家,《马关条约》中最让你担忧

..的条款是A.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B.赔款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C.开放重庆等地为新的通商口岸 D.外国人可前往内地通商

10.2000年9月,圆明园青铜牛首等三件国宝在海外漂泊一百四十年后,终于回到祖国怀抱。导致它们流失海外的罪魁祸首是

A.日本军队B.俄国军队C.八国联军 D.英法联军

11.中国没有完全沦为列强殖民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人民不屈的反侵略斗争

B.清政府组织了列强有力的抵抗

C.中国地大物博并且人口众多 D.列强无力控制中国广大地区

12.辛亥革命最大的社会功绩在于

A.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殖民势力

C.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D.推翻了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13.最能全面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

C.勿作五分钟爱国 D.打倒卖国贼曹、章、陆

14.抗战初期,国共两个战场的相同点是

A.进行了积极抵抗 B.抗战路线相同

C.组织动员民众抗战 D.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

15.中国共产党决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B.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D.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

16.抗日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相比,中国方面最大的变化是

A.领导抗战的不是腐败的统治集团

B.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形成全民族的抗战

C.军队素质提高,广大将士具有爱国精神

D.国家综合实力增强,决定了战争的最后结局

17.中国有句俗语:“好铁不打钉,好男

不当兵”。右图标语恰好相反。

其宣传的主旨是

A.号召好男要当兵

B.制钉厂招聘工人

C.当兵去打日本侵略军

D.当兵去打军阀

18.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不包括

A.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B.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

C.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D.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19、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政权的的标志是

A.定都天京B.金田起义C.永安建制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20.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宪法大纲》

D.《中华民国约法》

2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A.镇压反革命 B.避免内战,和平建国 C.解放全中国 D.讨论建立新中国

22.下列关于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表达不正确的是

A.规定了国家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B.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

C.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23.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民主协商政治制度确切含义是

A.中共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并存 B.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共同参政

C.中共领导下同各民主党派的多党合作 D.中共领导下同各民主党派共同执政 24.新中国为确保少数民族权益,推行的重要政治制度是

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 C.共同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

25.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外交实行了“一边倒”的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A.发展与邻近国家的关系 B.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C.重点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D.重点发展与亚洲国家的关系

26.邓小平在1984年和拉美的一位国家元首说:“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这说明中国实行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不结盟政策 D.专注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27.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军,目的是

A.帮助香港维护治安 B.宣示主权 C.建立东南边疆卫国军事基地 D.防止香港分离28.从明初废除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这一变化表明

A.皇权日益加强

B.皇权相权矛盾日益加剧

C.皇权代替相权

D.皇权与相权妥协29.20世纪70年代,中日、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的历史意义,突出表现在

A.为我国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B.遏制了苏联的对外扩张

C.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间的团结和合作 D.推动了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30.新中国建立后,从1953年开始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其核心是

A.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B.消灭封建制度的残余成分

C.改变不合理的劳动产品分配机制 D.将经济单一所有制发展为多种所有制31.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开罗会议 D.德黑兰会议

32.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表现在

A.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B.提出和平共存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

D.促进中美建交

33.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有了重大的突破和转机,其关键是

A.中苏关系正常化 B.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

C.中美关系趋于缓和

D.美国侵越战争失败

34.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的最主要标志是

A.中美关系正常化 B.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D.以世界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3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是对农村土地所有制的重大变革 B.符合农业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C.是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 D.与当时农村生产力相适应

36.在雅典贵族制向民主制的转变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

A.梭伦 B.克里斯提尼 C.伯里克利 D.亚里士多德

37.下列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看法,正确的是

A.它为全体雅典人民所享有,是古代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B.它是男性公民的民主,与古代世界上许多地方相似

C.它是奴隶制度下的民主政治,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

D.它与现代民主政治接近,不过是它的翻版而已

38、《十二铜表法》的实质是

A.它是古代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法律 B.它是维系罗马帝国的一部大法典

C.它是维护罗马奴隶制的一部法律

D.它始终是罗马共和国的基本法典

42.《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因为它

A.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B.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进一步揭发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D.号召全世界无产着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43.十月革命属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以为它

A.推翻了封建专制的统治 B.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

C.结束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D.有以列宁为核心的领导

44.俄国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根本不同是

A.性质 B.主力军 C.领导 D.国情

45.十月革命的胜利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A.找到了一条改造中国的新的革命道路

B.提出了只有民主与科学才能使中国富强的主张

C.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认识到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

46.“二战”对战后世界政治领域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

A.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对峙 B.形成了两个德国

C.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D.形成两个朝鲜

47.有人认为“马歇尔计划永远不止是一项经济援助计划”。下列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促使西欧经济的恢复发展 B.迫使西欧在经济上受制于美国

C.把西欧变成美国的商品市场 D.援助西欧的目的在于遏制苏联

48.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C.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D.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49.“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最显著特征是

A.遏制共产主义,但是不诉诸战争 B.支持希腊政府,阻止共产党夺权

C.组织北约,加强同苏联抗争的实力 D.加强了它们之间的经济联系

50.下列对不结盟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于1961年诞生

B.它的目标是不与世界任何国家结盟、交流

C.它的兴起对当时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D.它反映了新兴独立国家积极谋求维护国家的主权

51.下列机构中,充分体现雅典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思想的是

①公民大会②五百人议事会③民众法庭④保民官的设置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2.“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罗马法对罗马持久的统治的维系起到了积极作用

B.罗马人不仅能以武力打天下,更懂得以法律统治世界

C.表明罗马法律体系的高度成熟

D.罗马法在世界史特别是世界法律史上影响深远

55.1945年12月,美国关于日本战争赔偿问题的文件规定:拆迁日本的工业设备,并把日本的工业生产能力维持在20年代后半期的水平,日本人的生活水平不高于亚洲的其他国家。1949年美国政府决定大幅降低对日本的赔偿要求,1950年5月停止战争赔偿计划。

造成美国政府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扶植日本对抗西欧

B.恢复日本经济,利用日本作为冷战工具对抗中国和苏联

C.与苏联争夺对日本的控制权 D.缓和与日本矛盾,建立良好的盟友关系

56.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势发展的基本特点是

A.和平共处 B.动荡加剧 C.区域性合作增强 D.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57.以下是有关五四运动的表述,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以罢课示威为主要斗争形式

B.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反帝反封建的抗争

C.从北京发展到全过大中城市

D.配合了巴黎和会上的中国外交斗争

58、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斗争目标属于

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目标 B.社会主义时期的目标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目标 D.共产主义时期的目标

5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曾经遭受的严重破坏,真至名存实亡。这种状况发生在

A.建国初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60.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中,除中国、俄罗斯外,还有

①哈萨克斯坦②吉尔吉斯斯坦③塔吉克斯坦④乌兹别斯坦⑤乌克兰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61.下列关于希腊民主政治与现代西方民主政治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前者是后者的渊源 B.后者直接继承前者的所有成果

C.前者决定后者的发展方向 D.后者与前者没有任何关联

62.对《十二铜表法》准确的评价是

A.古代内容最全面的法律 B.古代内容最丰富的法律

C.古代罗马法诞生的标志 D.古代希腊法诞生的标志

64.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

A.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 B.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社会主义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 D.马克思、恩格斯的个人修养

65.有关十月革命的历史影响,不正确的是

A.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B.形成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潮流C.展开了无产阶级寻求解放的崭新道路 D.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逐渐成为现实

66.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6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同,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的原因是

A.世界远离了战争 B.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

C.各国意识形态的分歧逐步消灭 D.大国协调机制正在形成

68.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十分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周严格维护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B.旨在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C.西周金属冶炼业发达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69.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中毫无地位,完全被视为走卒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70.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意即不同的地理环境会造成不同的风土人情。那么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对希腊的文明影响最大的是:

A.君主制的盛行 B.小国寡民 C.公民政治的盛行 D.缺乏稳定的文明基础71.假如某国臣民全国人口大约二十万,自由民约为十六万八千人,其中男性成年公民四万五千人,外邦人约三万人,奴隶约一万人。其中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人数是:

A.约十六万八千人 B.四万五千人 C.约七万五千人 D.约八万五千人

72.马克思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B.以战争作为主要侵略手段

C.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D.增开商埠,扩大商品输出

73.“紫禁城内各有宫殿,尽为寇兵分国占据。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累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是指哪一次侵华战争罪行: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74.1984年邓小平提出:“统一后,台湾仍搞他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这个观点最能表明的是:

A.“一国两制”在台湾问题上得到了成功的运用 B.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一个中国C.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D.反对外国插手中国内政

75.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确立于秦汉时期,最早发端于秦朝设置的

A.丞相 B.御史 C.太尉 D.九卿

76.2003年 12月13日,由旅日华侨捐资的50万元注造的中6.6吨的“和平大钟”,在南京撞响66声。对此举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纪念66年前南京大屠杀中30多万遇难同胞②痛诉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

③警示世人铭记历史、深思历史④抗议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掩盖暴行的行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7、新中国三大根本政治制度是指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三权分立制度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78、雅典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者是

A.梭伦 B.克利斯提尼 C.伯里克利 D.屋大维

81.我国古代的丞相制度确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是在

A.战国、清朝 B.秦朝、明朝 C.隋朝、明清 D.汉朝、清朝

82.明朝内阁制度的创立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地方职能的健全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中国社会的进步 D君主专制的强化83.雅典的民主机构中具有司法职能的包括

①公民大会②氏族贵族会议③民众法庭④五百人议事会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84.雅典民生权利的享有者,只有

A.成年男性公民 B.妇女 C.广大奴隶 D.外邦人

89.某班设计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网页进行自主学习,页面设置了“历史背景”“重要人物”“历史文献”“学习检测”等四项链接。假如再添加一项新的链接,最合适的是A.鸦片战争 B.天国兴衰 C.李鸿章 D.《天朝田亩制度》

90.中美两国结束对抗与冲突,重新走向合作的起点是

A.越南战争的结束 B.《中美建交公报》的发表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签署《联合公报》

二、材料解析题

91、阅读下列图示,然后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反映了什么政治制度?创立于什么朝代?

(2)图二政治制度的实施是在哪个朝代?它具体称为什么制度?

(3)图三与前两幅图示的区别在哪里?图四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一朝代?

(4)上述材料反映了这个制度的演变趋势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一制度?

92、阅读下列图片:

图一《南京条约》的签订图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请回答:

(1)图一至图三条约签订的背景各是什么?

(2)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在《马关条约》的各项条款中,对中国民族工商业打击最为沉重的是什么?

(3)图一至图三各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4)列举两个抗战期间正面战场取得胜利的重要战争?据图四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

9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

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材料二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

材料三: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1995年《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出现上述历史事件的原因是什么?“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是什么?

(2)从材料二《乡愁》这首诗中,你可以感受到诗人一种什么样的情结与愿望?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础和前提是什么?基本方针是什么?

(4)依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台湾问题的认识。(只要答出其中三点即可)94.回答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方面的问题:

(1)建国初期我国确立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2)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3)20世纪70年代,我国对外关系取得重大发展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4)阻碍中美关系关系发展的要害性问题是什么?

(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对国际关系的重要影响?

(6)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

(7)我国能够取得这些外交成就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95、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以下是三个历史片段,试透过现象发现过去时代的特性,从而解读发生在不同时空的文明。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5表死者的遗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3、8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假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自《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摘自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人身、言论、著作、集会、结社、迁移等项自由和请愿、诉讼、选举及被选举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实行责任内阁制。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四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十二铜表法》的出现有何进步作用?

(2)据材料二,美国的1787年宪法体现的政治原则是什么?美国是如何保障政治民主的?该宪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3)据材料三,简要指出《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的颁布有什么意义?

(4)阅读材料四,指出中国的1954年宪法是哪次会议上制定的?该宪法体现了什么原则?该宪法确定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9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余相信美国之政策端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反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企图。

——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二: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三: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北大西洋公约》

材料四: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对世界各国的安全和与主权以及世界和平都形成严重威胁。不过,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很长时间,随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他们摆脱美苏控制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

——摘自高一岳麓版教材必修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三,杜鲁门政府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

(2)这三段材料反映的美国战后初期政策是什么?它说明了什么?

(3)针对材料三所反映的内容,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它标志着什么?

(4)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期间,有哪些因素使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

98.欧盟的形成与发展,印证了当代历史演进的特征与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虽然欧洲各国有共同的文化遗产,但由于历史的不同和民族性格的差异,历史上长期不断的相互战争一直是它们的负担。经过了两次毁灭性的世界战争之后,许多人终于感觉激烈冲突的代价太大了,战争不再对任何国家有益。苏联的“势力扩张”使某种形式的西欧统一具有诱惑力。

——马文·佩里主编《西方文明史》下卷

材料二美国这样做(指的是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把西欧纳入其称霸全球的战略轨道,但客观上却为西欧的经济联合开辟了道路。

——王斯德主编《世界当代史》

材料三 1967年,欧共体正式成立。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正式生效,欧共体。12国结成欧洲经济政治联盟。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除极少数成员国外,大多数国家的“欧洲公民”开始使用欧元,并在6个月后彻底放弃本国货币。

材料四由于货币主权是现代民族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因此,欧元的正式问世成为欧洲联合的一个里程碑。不仅如此,欧元还将成为欧洲经济增长的促进因素,有助于改变长期以来欧洲经济不振的被动局面。

——杨伟国《欧元流通:欧洲走向联合的里程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简要归纳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2)材料三反映出欧洲一体化过程中的哪些主要特征?欧洲联盟的发展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两大趋势?

(3)结合材料三、四和已学知识,谈谈你对欧元问世的看法。

(4)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欧洲一体化对欧洲各国和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高中历史会考练习(必修一)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91:(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或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秦朝(2)唐朝三省六部制

(3)废除相权,加强皇权清朝

(4)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评价:①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②前期,基本符合当时社会经济状况,使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封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后期(特别是明清时期),阻碍了中国资本资义萌芽发展,背离了世界经济潮流,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

92:(1)背景: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签订了《辛丑条约》。

(2)《南京条约》。答应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3)影响:《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战争: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或平型关大捷)。根本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5)历史意义:①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取得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93:(1)香港、澳门回归。原因: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一国两制的构想为有关方面接受;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等(言之有理即可)

含义: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2)思乡情结和期盼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3)基础和前提: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4)认识:①台湾自古就是国的领土;②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中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③我们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努力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但不放弃使用武力;④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⑤台湾问题的妥善解决不仅有利于我们和平统一祖国的进程,也从根本上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

94:(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重大事件:①中美邦交正常化(或中美建交)。②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③中日建交。

(4)对台湾问题的态度。

(5)①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②缓和了国际紧张局势,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并向多极化趋势发展。③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6)不结盟。成就: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参加和主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7)国家综合国力,特别是国防力量的增强。

95:(1)《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2) ①分权与制衡的原则。②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③作用:它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它保障了美国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主要内容:人民主权;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

意义: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4)一届全国人大;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97答案:(1)推行杜鲁门主义;提出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

(2)反映了美国在战后初期的“冷战”政策。说明美国企图控制欧洲称霸世界。

(3)1955年5月,在华沙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它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4)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的发展壮大。

98:(1)原因:拥有共同的文化遗产;吸取战争教训;应对苏联“势力扩张”;马歇尔计划的推动。

(2)特征:从经济一体化到经济、政治一体化。趋势: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

(3)欧元的问世淡化了欧洲地区的疆域和国别概念,促进欧洲国家走向联合;推动了欧洲经济的增长;有利于促进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的进程。

(4)影响:①对欧洲各国:欧洲一体化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的利益。

②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的局面,推动了世界格局的

多极化;成为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八知识点

专题八两级对峙格局的形成 一、“冷战”概念介绍(要求了解即可) “冷战”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互相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 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 二、美苏冷战的原因 1、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的根本对立。 2、美国和苏联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双方关系逐渐恶化。 3、美国确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而苏联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 三、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 ? 基本特征:遏制共产主义并且不诉诸战争 ? “铁幕”演说中“铁幕”的含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1、杜鲁门主义(1947年提出) ①内容: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 ②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 ③标志: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 2、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 【注意】(马歇尔计划把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排除在援助范围之外) ①根本目的:以经济手段稳定西欧资本主义制度,控制西欧 ②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注意的延续和扩大。 ③苏联采取的对抗措施: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经互会” 3、柏林危机 ①是美苏“冷战”的第一次高潮。 ②表面上是美、英、法与苏联的较量,实际上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较量。 4、北约成立(1949年成立) ①性质:是一个军事和政治组织。 ②根本目的:通过军事手段控制西欧 ③苏联采取的对抗措施:1955年,成立华约 ④1955年,华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四、美苏冷战的历史影响 1、美苏冷战使世界分裂成两部分。 2、美苏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和战争的威胁之下。 3、美苏势均力敌,不敢轻易动兵,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4、美苏两国争夺势力范围,干涉别国内政,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五、“冷战”中的热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注意】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不属于冷战范围。 1、朝鲜战争: 影响:①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 ②“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2、越南战争 影响:导致了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苏联的军事实力大体赶上了美国。

2014高中会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4高中会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6-12-01 chenyu2000转自Sin5 修改 微信分享: 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4高中会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的文章,供广大考生查阅!! 高中会考历史模拟练习题及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以下各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根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确定政治等级,以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2.西汉武帝时,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A.平定“七国之乱” B.平定“安史之乱” C.颁布“推恩令” D.实行“九品中正制” 3.三省六部制创立完善于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4.“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反映了 A.手工业生产方式 B.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C.小农经济生产方式 D.农村的商品经济发展较快 5.中国古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时期有 ① 商周②西汉③明④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某班设计“太平天国运动”的网页进行自主学习,页面设置了“历史背景”、“重要文献”、“历史人物”、“学习测评”等四项链接。如果再添一项新的链接,最合适的是 A.鸦片战争 B.天国兴衰 C.李鸿章 D.《天朝田亩制度》 7.下列历史人物中,把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有机结合创作小说的人物是 A.蔡元培 B.鲁迅 C.胡适 D.陈独秀 8.为完成“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革命任务,国共两党发动了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9.“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了全民族团

高一历史必修一练习(附练习题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人民版)练习题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选择题 1.公元前21世纪,禹之子启夺得王位,政治权力从“传贤”变成“传子”。 这反映了( ) A.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C.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 D.专制制度取代民主制度 2.“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反映出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 C.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 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 3.商鞅一人多姓。据《姓纂》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其中“商”姓来源于( ) A.所任官职名 B.所在地方的地名 C.母亲的族姓 D.因功得到的封地 4.《左传》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西周时维持这一体系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等级制 D.世袭制 5.“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左传》的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周王室强大 B.郑伯不畏周王 C.分封制瓦解 D.诸侯之间不和 6.根据《孟子》、《管子》的说法,天子的封土是“方千里”,公、侯的封土是“方百里”,伯的封土是“方七十里”,子、男则是“方五十里”,不满五十里的便是附庸。这说明分封制度( ) A.是贵族内部权力与财产的再分配 B.是“礼制”的表现形式 C.扩大了商朝的统治疆域 D.便于实行按亩纳税 7.《资治通鉴》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分封制度被破坏 B.新的社会制度已经确立 C.等级制度被破坏 D.贵族特权被废除 8.康熙帝临终前用“立遗诏”的方法解决皇帝继承问题,后来传位于第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帝)。康熙这种做法明显破坏了中国古代的( ) A.世官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王位世袭制 9.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后,齐国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至于自立为国君,并由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姜齐遂变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这一现象反映出( )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历史必修一 综合试题 一、选择题部分,每小题1.5分,共60分。 1.在判定文明出现的标志时,有学者将其主要物化为两点:(一)金属器具被比较广泛地使用;(二)已能记载语言的成熟的文字的应用。按照此标准,中国文明社会形成的时间最迟不晚于()A.一万年前B.黄帝时期C.商周时期D.秦汉时期 2.我国山东省被称为“齐鲁之邦”,其来源于西周的分封制,但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关于是鲁不是齐的原因,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鲁国的历史要比齐国历史长B.孔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C.与宗法制的正统观念有密切的关系D.取决于分封制形成的等级体系3.某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以下相关评述正确的是() A.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与制衡 B.作者对“后世”官制持否定态度 C.作者对“原理”长期不变感到不满 D.秦朝的中央官制体现出了此“原理” 4.明朝初期,鉴于南方士子在科举竞争中的领先地位,明仁宗决定对南北士子分榜录取:“近累科所选北人仅得什一,非公天下之。自今科场取士,南取六分,北取四分”。到明宣宗、英宗时,又分为南卷、北卷、中卷,各区分卷录取。对以上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基于原来科举录取在南北方的差异 B. 分卷录取体现出地域文化的独特性 C. 从维护统治秩序的角度平衡地区录取名额 D. 体现出科举选才既保证公平又适当照顾5.清末御史张瑞荫的一份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此材料说明军机处() ①防止了大臣专权②强化了君主专制③取代了内阁权力④扩大了统治基础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6.中日甲午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策,李怒曰:“度支(户部)平时请款辄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恃乎? ……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哓哓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在李鸿章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A.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的倾轧 B.军费不足、洋务派失误和朝廷猜忌 C.慈禧太后的责难和阻挠 D.户部的刁难和战略的失误 7.美国专使柔克义将《辛丑条约》内容分为四类:一是适当惩办策动排外和暴乱的分子及其参与者;二是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此类事件重演;三是对各国及其人民在暴乱中遭遇的损失予以赔偿;四是普遍改善与中国政府及中国的关系。这表明,当时列强的主要目的是() A.扶植清政府以抵制革命的潮流B.实现瓜分中国的迷梦与阴谋 C.恢复和强化不平等条约关系D.恢复形象以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8.1937年2月,中共中央发出致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电,提出停止内战、实行民主自由、召开国民大会、迅速准备抗日、改善人民生活五项要求,同时做出停止武力推翻国民党政权、工农革命政府改为特区政府和红军改为国民革命军、特区实行彻底的民主制度、停止没收地主土地四项保证。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 党内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暂时占据领导地位 B. 为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愿意放弃军队和根据地 C. 为实现全民族抗战策略性地做出了某些调整 D. 为实现全民族抗战暂时放弃民主革命的目标9.有学者认为: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中国和中国人民就已经“站起来了”,下列组合中,能支持该学者观点的是() ①抗战胜利洗雪了以往反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耻辱,振奋了民族精神②抗战胜利后,中国国际地位有很大提高,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五常”之一③中国收回了部分被侵占的国家权益,民族独立自主性有所增强④抗战胜利后,共产党势力空前壮大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0.太平天国举行科举考试,要求白话写作,题目选自《圣经》、基督教论著和太平天国诏书,如“耶稣舍命待何为”;考生来自三教九流,包括算命人和巫师等;科试录取率也很高,如湖北一次科试,1000名考生有800人中榜。此科举考试() A.弥补了传统科举制的不足B.推动了白话写作成为主流 C.使基督教取代了儒家地位D.无法真正起到举才选能的作用 11.1912年至1916年6月的袁世凯统治时期,各派为争夺内阁展开了激烈斗争,先后有八届内阁走马灯似的更替,成为民国初年政治的缩影。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A.民主政治建设进程艰难B.立宪与共和斗争激烈 C.国民政治参与热情高涨D.民主形式已荡然无存 12.毛泽东在汉口八七会议上将国共两党的合作比喻为共同建造了一座房子。我们虽然“像新娘子上花轿一样,扭扭捏捏、勉勉强强搬进房子里,但始终没有当房子主人的决心”。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测试题(一)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测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分,共分) .欧洲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 ①威尼斯②佛罗伦萨③尼德兰④巴黎 .①②.③④.①③.②④ .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社会思潮是: .自由、和平.民主、科学 .人文主义.三权分立 .尼德兰革命的对象是: .西班牙的统治.英国的统治 .法国的统治.当地封建贵族的统治 .不属于法国殖民地的是: .新法兰西.路易斯安娜.新尼德兰.本地治理 .在巴黎人民年月日起义后起主导作用的是: .雅各宾派.吉伦特派.君主立宪派.热月党人 .在《法兰西第一帝国极盛时期的欧洲》图中,同法国结盟的国家是:.西班牙.奥地利.俄罗斯.英国 .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是: .海地.美国.尼德兰.墨西哥 .西欧城乡资本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生产力的进步.社会分工扩大 .经济结构变化.商品经济发展 .与天文学革命无关的是: .开普勒.马丁·路德.哥白尼.伽利略 .欧洲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 .、世纪.、世纪 .、世纪.、世纪 .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是:

.反映封建主阶级要求的思想文化运动 .反映农民阶级要求的思想文化运动 .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文化运动 .反映无产阶级要求的思想文化运动 .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 .英国.法国.尼德兰.意大利 .纽约的前身是: .路易斯安娜.新尼德兰.新法兰西.弗吉尼亚 .推翻了法国波旁王朝的是哪次起义: .巴黎人民年月日起义 .巴黎人民年月起义 .巴黎人民年月底至月起义 .里昂工人起义 .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法律规范的是: .《权利法案》.《民法典》、《商法典》、《刑法典》 .《人权宣言》.《美国年宪法》 .拉美第一个独立国家是: .美国.海地.墨西哥.阿根廷 .图中的人物是: .富兰克林.杰弗逊.罗伯斯庇尔.卢梭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处死的国王是: .路易十四.路易十六.查理一世.查理二世 .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对货币需求增加 .上层阶级对黄金的追求.奥斯曼帝国控制东西商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于: .年.年.年.年 .不属于-世纪俄国、法国、普鲁士改革共同点的是: .改革自上而下.目的是富国强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五资料

编号01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课标: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二、学习重点:新的外交方针、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新的外交政策指导下的外交活动。 三、预习并完成填空: (一)“另起炉灶”与“一边倒” 1、背景:(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以 阵营和以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 2、外交原则:奉行的外交政策。 4、外交成就:(1)与、保加利亚等国家先后建立外交关系。(2)1950年,中苏两国签订《》,对于加强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目的:为争取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好转和为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模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2、提出: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3、发展:(1)1954年,周恩来分别与和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在中印两国总理的联合声明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改为“”。(2)在会议上,周恩来又把“”修改为“”。

4、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 (三)走向国际舞台 1、日内瓦会议 (1)召开:年4—7月,在召开。 (2)目的:和平解决朝鲜和问题。 (3)特点:特点: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4)成就:最终达成《》。 (5)意义:缓和了和的紧张局势。 2、万隆会议 (1)召开:年4月,29个亚非国家政府首脑在举行。(2)特点:这是第一次没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3)中国的贡献:周恩来提出“”的方针,最终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4)意义:显示了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这被人们誉为“”。 编号02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课标: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二、学习重点: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背景、经过及意义;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中日建交及其影响;理解中美、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 三、预习并完成填空: (一)重返联合国 1、背景:(1)由于美国阻挠,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占据。(2)广大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3)孤立新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4)中国综合国力上升,逐步提高。 2、概况:年10月,联合国第届大会通过提案,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3、影响:(1)这是中国外交战线上的一个重大胜利。(2)中国作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中美关系解冻 1、原因: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发展,中美两国都有改善关系的共同要求。 2、过程:(1)年4月,通过“”;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2)1971年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秘密访华,为访华

高中会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4高中会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6-12-01 chenyu2000转自Sin5 修改 微信分享: 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4高中会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的文章,供广大考生查阅!!?高中会考历史模拟练习题及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以下各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根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确定政治等级,以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郡县制?2.西汉武帝时,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A.平定“七国之乱” B.平定“安史之乱” C.颁布“推恩令” D.实行“九品中正制” 3.三省六部制创立完善于?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4.“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反映了 A.手工业生产方式 B.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C.小农经济生产方式 D.农村的商品经济发展较快?5.中国古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时期有 ①商周②西汉③明④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某班设计“太平天国运动”的网页进行自主学习,页面设置了“历史背景”、“重要文献”、“历史人物”、“学习测评”等四项链接。如果再添一项新的链接,最合适的是?A.鸦片战争 B.天国兴衰C.李鸿章 D.《天朝田亩制度》?7.下列历史人物中,把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有机结合创作小说的人物是 A.蔡元培B.鲁迅 C.胡适 D.陈独秀?8.为完成“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革命任务,国共两党发动了?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9.“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了全民族团结抗战。其中姚子青和谢晋元二位英雄出现在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10.解放战争的胜利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前后共持续约?A.38年 B.48年 C.30年D.22年 11.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写诗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画葫芦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说明了 A.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办事效率 B.军机大臣掌握了处理军国大事的实权?C.军机大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专题一

必修一知识点专题一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世袭制 夏—王位世袭制的确立(传子,家天下) 商---兄终弟及、父死子继; 西周---嫡长子继承制; 2.分封制,宗法制:夏商---逐步形成;西周---发展完备;春秋战国---逐渐解体; 3、分封制 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扩大周的疆域。 基本内容:①分封对象和主要国家: A、王族(姬姓贵族); B、功臣; C、先代贵族等; 齐、鲁、燕、卫、宋、晋 权利和义务:受封者权利——世袭的统治权 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影响: A、积极作用: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扩大疆域。 B 弊端: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形成割据混战局面。 4、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核心内容和显著特征:嫡长子继承制。 其他:大宗、小宗是相对而言的;形成周天子---诸候---卿大夫---士,由宗法决定的严密等级。影响:A、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B、也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巩固分封制; C、影响深远,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如孝道,宗亲观念的形成(家谱、祭祖) 5、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A、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B、“分”是“宗”在政治上的表现(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 C、“宗”是“分”的主要依据和血缘纽带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六王毕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东灭六国(韩赵魏楚燕齐),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秦王朝。 2、四海一 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加强北部边防,设九原郡 统一岭南地区,修灵渠(最初服务于军事)沟通湘水和漓水,岭南设郡(南海郡),归入中央王朝管理的开始 “西南夷”,开辟“五尺道”,部分地区任命官吏,该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开始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1)皇帝制度 秦始皇确定皇帝称号

高中历史会考模拟题

会考模拟 一、选择题(60分) 1、有学者在论述“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三个时代。其中“封建时代”对应的是(B) A.黄帝时代 B.西周 C.秦朝 D.西汉 2、以下关于嬴政定“皇帝”称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 B.立志建立“三皇五帝”那样的功业 C.是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然结果 D.体现了专制主义倾向 3、“吃面不搁酱,炮打交民巷。吃面不搁卤,炮打英国府。吃面不搁醋,炮打西什库。”这首民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B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4、《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是( D ) A.增开通商口岸 B.赔款白银二亿两 C.割台湾等地给日本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5、这张被誉为标志着新中国走向国际舞台的照片,反映的是周恩来总理率团参加(D ) A.华盛顿会议 B.亚非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日内瓦会议 6、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含义是D A、宪法由君主主持制定 B、君主按宪法选举产生 C、议会由君主负责召开 D、君主权利受宪法制约 7、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C A.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B.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C.杜鲁门主义的出笼 D.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8、明清时期“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所起的相似作用在于(C ) ①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②延续了自然经济的瓦解过程 ③延续了汉唐以来对外交往的局面 ④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辛亥革命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迅猛。其特点主要是(A) A.面粉、棉纺、化工等行业发展迅猛 B.以机器制造业带动全局 C.东南沿海地区成为工商业中心 D.中国工业品大量出口 10 年代全民集体公司合营私营个体手工 业 开始年41.5 3.2 4 30.7 20.6 结束年54.5 17.1 27.2 0.04 1.2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练习题

1.公元前480年左右,雅典有公民2.5~3万人,面积只有北京的七分之一大。雅典城邦的这一特点直接导致() A.城邦小国寡民B.公民参政素质较高 C.公民珍视个人自由D.公民有较多机会参与城邦公共事务 2.古代希腊人将流放视为一种比死刑更为严重的刑罚,因而其对被判死刑者以逃亡他乡而逃避死刑的情形加以放任。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海外流放生活痛苦不堪B.希腊缺少民主法治精神 C.城邦是个人荣誉的源泉D.希腊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3.修昔底德曾说:“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民主,本身就是一种不平等。”对修昔底德关于雅典社会的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①雅典社会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②修昔底德不赞成所有人之间的平等③雅典的民主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政治④雅典社会是以消除不平等为目的 A.①②③B.②C.③④D.①②③④ 4.伯利克里说:“在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恕的。但在公家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精神使我们信服。”这段话表明古希腊() A.保护希腊人合法权利B.尊重希腊公民个人意志 C.遵循法律至上原则D.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5.丹尼斯·舍曼等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如果说希腊人开始倡导理智主义,那么他们也是最先压制它的人。简言之,他们是这样一个民族——在人类可能会尽力为之的事情上,他们既向别人展示了何以成功,也向别人展示了何以失败。”这段话显然是在描述古希腊() A.不够完善的民主制度B.小国寡民的城邦结构 C.粗糙暴烈的法律体系D.狂热殖民的经济生活 6.《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化之源》一文中写到:“古希腊人创造的这一粗糙体制,比华夏精致的专制主义体制,更有利于人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粗糙体制”指的是古希腊的民主体制B.“粗糙体制”“精致体制”是两种不同的文明类型C.“粗糙体制”更能体现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D.“粗糙体制”和“精致体制”没有本质的区别7.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存在着很大差异,但有些方面也有着相似之处。中国古代哪个机构的职能与古代雅典陪审法庭的职能最为相似() A.唐朝的刑部B.宋朝的枢密院C.元朝的中书省D.清朝的军机处 8.《希腊哲学史》中写道:“(城邦)一旦制定了法律,它就作为共同条例公诸于众,平等地不偏不倚地对待所有的人。……它又是城邦一致协议而规定的,以此规范每个公民的生活。”这表明古希腊法律() A.反映了城邦居民的共同意愿B.是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工具 C.限制了城邦公民的自由权利D.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 9.某同学为“古罗马的法律”的课题作了一个幻灯片提纲,你认为其中哪一项有误,应该修改() 10.下列历史现象关系的表述,正确的一组是() A.爱琴文明→西方文明→希腊文明B.爱琴文明→希腊文明→西方文明 C.西方文明→爱琴文明→希腊文明D.希腊文明→爱琴文明→西方文明 11.古代雅典,每年均依据公民大会表决通过是否需要进行陶片放逐投票,以使城邦摆脱影响力太大的人士,得票最多的人士即为当年放逐的人选。由此可知雅典公民() A.消极行使民主权利B.努力维护社会公平 C.可能滥用民主权利D.积极防止权力集中 12.有学者在论及《十二铜表法》时指出:“即使是最严峻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或任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A.是人类历史上最严峻的法律B.具有成文法的进步意义 C.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D.对后世立法产生深远影响

最新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试题之一优秀名师资料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试题之一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试题之一(1840-1919年)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5小题,共75分) 1.中国近代史开始于() A.1839年 B 1840年 C 1841年 D 1842年 2.近代史上,江西省境内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始于() A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 中法战争期间 D 甲午战争期间 3.洋务派创办的企业被视为近代企业,主要是因为() A 政府创办 B 引进外国技术 C 使用大机器生产 D 按市场规律办事 4.下列对洋务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出现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B 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C始终得到慈禧太后的支持 D 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持清朝统治 5.《马关条约》内容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是 () A 割占大片领土 B 巨额的赔款 C 开放通往内地的通商口岸 D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6.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但没有得到资本主义各国的支持,其主要原 因是() A 列强已经选中并支持袁世凯 B 列强不了解孙中山及其革命性质 C 列强不赞成武装起义的方式 D 列强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7.鸦片战争后萌发的新思想的核心和实质是() A 效法西方的君主立宪政体 B 启迪人民挣脱闭关政策的束缚 C 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D 引进西方技术兴办近代工业

8.林则徐、洪仁玕、曾国藩主张向西方学习的相同之处是() A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B 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思想 C主张学习西方的教育制度 D 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 9.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 A 驱逐鞑虏 B 恢复中华 C 创立民国 D 平均地权 10.“五九国耻”是指 () A 袁世凯窃取临时大总统职位 B 袁世凯复辟封建帝制 C 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 D 袁世凯用武力镇压国民党 11.日本支持袁世凯称帝的条件是()A对德宣战 B 同意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 C允许日本占领胶济铁路和青岛 D 允诺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经济近代化开始起步。据此回答l2-14题: 12.19世纪60年代中国产生的新经济因素是 ?洋务近代军事工业 ?洋务近代民用工业 ?中国资本主义工业 ?外资在华设立的企业 A.?? B.??? C.?? D.?? 13.洋务派创办的企业被视为近代企业,主要是因为() A 政府创办 B 引进外国技术 C 使用大机器生产 D 按市场规律办事 1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大都集中于东南沿海一带,其原因有 ?经济重心南移,商品经济发达 ?地理条件优越,便于海外贸易 ?最早开埠通商,自然经济瓦解迅速 ?清朝政府重视,贸易政策优惠 A.??? B.??? C.??? D.???? 15.中国无产阶级之所以早于资产阶级产生, 主要是因为 A.占统治地位的自然经济制约商品经济的发展 B.传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C.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使人们对工业利润认识不足 D.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6.有人认为,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练习:专题九 专题整合

专题九专题整合 一、知识结构认读 [认读要领] 一条主线: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 三大阶段:20世纪50年代、20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末 三大特征:1.20世纪50年代,两极格局形成。 2.20世纪六七年代,由两极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3.20世纪末,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二、重大历史线索 1.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1)从战后雅尔塔体系确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形成,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世界政治由战后初期美苏合作转向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全面对抗,世界形势由缓和转向“冷战”。 (2)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世界政治在两极格局的大框架下,出现动荡、分化和改组。由于苏联推行霸权政策,社会主义阵营到60年代解体;帝国主义阵营也出现了分化。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所代替;第三世界崛起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3)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从两极向

多极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美苏争霸激烈。 (4)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美苏矛盾缓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华约”解散,雅尔塔体系和两极格局终结。 (5)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在加强。 2.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演变: (1)美国与西欧关系的演变 ①二战后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借以扶植和控制了西欧各国。 ②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欧逐步制定独立的外交政策,不愿像过去那样受美国控制。 ③两极格局瓦解后,西欧由欧共体发展成欧盟,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轻视的力量,冲击了美国的霸权地位,迫使美国不得不调整其对欧政策。 (2)美国与日本关系: ①二战后初期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并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 ②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美国扶植日本,但同时也控制了日本,日本政府也采取了追随美国的政策。 ③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日本经济崛起,日本开始摆脱美国控制。 ④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日之间既有联盟又有摩擦;但相对于西欧,日本与美国的关系更密切些。 三、题型应用体验 探究型选择题 【题型解读】

2018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基础会考历史试题

2018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基础会考历史试题(1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西周时期,与分封制密切结合,相辅而行,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的制度是 A. 宗法制 B. 郡县制 C. 科举制 D. 行省制 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大体经过了“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三个阶段。其中,“察举制”作为主要的选官制度最早出现在 A.春秋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3. 图1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 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其中,“宗教构梦”指的是 A.创立拜上帝会 B.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发动北伐 D.制造天京事变 5.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重镇。“首义”指的是 A. 黄花岗起义 B. 保路运动 C.武昌起义 D.中华民国成立 6. 图2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南京 B.北京 C.上海 D.沈阳 7.解放战争时期,与“1947年6月”“晋冀鲁豫解 放军”“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等信息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A.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 辽沈战役 C. 淮海战役 D. 平津战役 8.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A.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B.开启民间团体对话 C.“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9.图3所示照片拍摄于1971年。与照片中乔冠华开怀大笑直接相关 的事件是 A.打开中美交往的大门 B.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 D .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10. 1689年颁布的文献,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财政等权力。该文献是 A.《十二铜表法》 B.《权利法案》 C.《王位继承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11.在跌宕起伏的社会主义实践与探索中,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打开一个缺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事件是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 第一国际建立 C. 巴黎公社成立 D.俄国十月革命 12.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 A.“冷战”开始 B.“热战”出现 C.两极格局结束 D.多极化格局形成 13.中国瓷器制造工艺历史悠久,技术高超,种类丰富。清代在制瓷工艺上的创新是 A.青瓷 B.白瓷 C.青花瓷 D.粉彩瓷 14.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限定中外贸易只准在广州一处进行。这一规定体现的政策是 A.重农抑商 B.工商皆本 C.鼓励贸易 D.闭关锁国 15.“一战”期间,影响中国面粉由入超变为出超的外部因素是 A.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B.民国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 C.群众性的抵制洋货运动 D.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6.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交礼仪,逐渐采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等级分明的跪拜礼。这些变化说明了 A.中国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 C.中国社会习俗受西方民主平等思想影响 D.西方文明礼仪完全取代中国的传统习俗

2014高中会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4高中会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2014高中会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6-12-01 chenyu2000转自Sin5 修改 微信分享: 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4高中会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的文章,供广大考生查阅!! 高中会考历史模拟练习题及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以下各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根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确定政治等级,以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2.西汉武帝时,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A.平定“七国之乱” B.平定“安史之乱” C.颁布“推恩令” D.实行“九品中正制” 3.三省六部制创立完善于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4.“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反映了 A.手工业生产方式 B.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C.小农经济生产方式 D.农村的商品经济发展较快 5.中国古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时期有

①商周②西汉③明④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某班设计“太平天国运动”的网页进行自主学习,页面设置了“历史背景”、“重要文献”、“历史人物”、“学习测评”等四项链接。如果再添一项新的链接,最合适的是 A.鸦片战争 B.天国兴衰 C.李鸿章 D.《天朝田亩制度》 7.下列历史人物中,把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有机结合创作小说的人物是 A.蔡元培 B.鲁迅 C.胡适 D.陈独秀 8.为完成“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革命任务,国共两党发动了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了全民族团9. 结抗战。其中姚子青和谢晋元二位英雄出现在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10.解放战争的胜利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前后共持续约 A.38年 B.48年 C.30年 D.22年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综合测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的字母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 史载,周王朝最初分封的封国,面积很小,二十个或三十个封国联合起来,也没有王畿大。周王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A.强化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 B.推动诸侯国扩展疆域 C.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D.提高同姓贵族的地位 2. “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西周宗法制度的精神。其中的“天”是指( ) A.确定继统人选的天子 B.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 C.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 D.表现自然主义的天道 3、《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是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这反映出贾母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4.依照周朝礼制的规定,只有天子才能享用八排六十四人规格的乐 舞礼仪;而诸侯六排、大夫四排。后来鲁国大夫季氏越级用六十四人的庭院奏乐舞蹈,孔子对此非常愤怒:“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反映了() A.西周贵族的家庭文化生活 B.西周社会的生活礼仪 C.孔子对贵族生活的关注 D.周朝生活礼仪的政治色彩5. “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从制度沿革的角度看,下列制度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郡县制度 B.官僚制度 C. 皇帝制度 D.朝议制度 6.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以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D.南海郡相当于他的封地7.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钱穆先生的观点是() A.唐朝皇帝还未拥有足够的专制权力B.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C.唐朝三省相互牵制 D.唐朝实行集体决策机制

高中历史会考复习题大全

高二历史会考重点复习题 一、必修一(共 8题) 1 、阅读下列图示,然后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反映了什么政治制度?创立于什么朝代? (2)图二政治制度的实施是在哪个朝代?它具体称为什么制度? (3)图三与前两幅图示的区别在哪里?图四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一朝代? (4)上述材料反映了这个制度的演变趋势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一制度? 答案:(1 )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或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秦朝 (2)唐朝 三省六部制 (3)废除相权,加强皇权 清朝 (4)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评价:①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②前期,基本符合当时社会经济状况,使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封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后期(明清后),阻碍了中国资本资义萌芽发展,背离了世界经济潮流,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 2、阅读下 请回答: 图一《南京条约》的签订 图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1)图一至图三条约签订的背景各是什么? (2)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在《马关条约》的各项条款中,对中国民族工商业打击最为沉重的是什么? (3)图一至图三各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分别是什么? (4)列举两个抗战期间正面战场取得胜利的重要战争?据图四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 答案:(1)背景: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签订了《辛丑条约》。 (2)《南京条约》。 答应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3) 影响:《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战争:淞沪会战、台儿庄战争(或平型关大捷)。 根本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5)历史意义:①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取得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2014年高中会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4高中会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4高中会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的文章,供广大考生查阅!! 高中会考历史模拟练习题及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以下各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根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确定政治等级,以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是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2.西汉武帝时,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A.平定“七国之乱” B.平定“安史之乱”? C.颁布“推恩令” D.实行“九品中正制” 3.三省六部制创立完善于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4.“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反映了 A.手工业生产方式 B.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C.小农经济生产方式 D.农村的商品经济发展较快 5.中国古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时期有 ① 商周②西汉③明④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某班设计“太平天国运动”的网页进行自主学习,页面设置了“历史背景”、“重要文献”、“历史人物”、“学习测评”等四项链接。如果再添一项新的链接,最合适的是 A.鸦片战争 B.天国兴衰 C.李鸿章 D.《天朝田亩制度》 7.下列历史人物中,把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有机结合创作小说的人物是 A.蔡元培 B.鲁迅 C.胡适 D.陈独秀 8.为完成“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革命任务,国共两党发动了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9.“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了全民族团结抗战。其中姚子青和谢晋元二位英雄出现在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10.解放战争的胜利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