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主义观

关于马克思主义观
关于马克思主义观

关于马克思主义观

专业:作者:许曼学号: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其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实现了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在人类思想史上树起了前无古人的不朽丰碑。一下我将列出我采访的六个人关于马克思主义观的认识。

我爷爷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有关“斗争”的理论,他的政治经济学,他的辩证唯物主义,他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都是为无产阶级革命、为无产阶级专政的“斗争”理论服务的。列宁为“斗争”提供了“方法”和“策略”,毛泽东则丰富了“斗争”的“方法”和“策略”。马克思主义的“斗争”理论为那些落后于时代的、中世纪的、封闭的、野蛮的国家提供了“改造社会”的利器,他把先进的西方文明强行注入到一个传统包袱沉重、价值观腐朽、精神颓废的民族身上,从而使这个民族又唤发出青春活力。所以中国共产党一九四九年的胜利是“西方文明”的胜利,中国人民是用一种特殊的西方文明--马克思列宁主义,粉碎了封建主义势力,改造了我们落后的社会结构,开辟了走向现代文明的道路的。而国民党之所以在大陆失败,就在于他们的革命是半截子革命,只革了封建制度的命,而不改造社。

我妈认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是实现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都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我们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建设。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

我阿姨认为,马克思主义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帮助我们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条指导性线索,使我们能在这种看起来扑朔迷离,一团混乱中发现规律性。”这种思想要求全面地、动态地分析阶级状况,分析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准确把握各阶级之间的关系和阶级力量的对比,把握社会运动和社会生活的脉搏。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重要依据。在认识和处理阶级矛盾时,要严格区分阶级矛盾和非阶级矛盾,区分对抗阶级和非对抗阶级之间的矛盾,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我爸爸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有关“斗争”的理论,他的政治经济学,他的辩证唯物主义,他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都是为无产阶级革命、为无产阶级专政的“斗争”理论服务的。列宁为“斗争”提供了“方法”和“策略”,毛泽东则丰富了“斗争”的“方法”和“策略”。在我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毛主席特别重视普遍真理和具体实践的结合,特别强调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批判了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创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毛泽东的成果主要体现在《矛盾论》和《实践论》中,他深刻地论述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他着重地阐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强调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发展的动力,同时是认识的目的以及检验真理的标准,指出正确认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毛泽东阐述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他着重研究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强调了研究矛盾特殊性的极端重要性。他指出不能把辩证法当作死背硬套的公式,而必须把它同实践、同调查研究密切结合起来,灵活运用;对不同性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毛泽东在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使哲学进一步成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邓小平简要而科学地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

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文选》第242页)。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沿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条思想路线前进,不断地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得到丰富和发展。

我的政治老师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做到坚持与创新的统一。在当代中国,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把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统一起来,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要坚持以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为理论创新的源泉,以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理论创新的目的,以顺应时代潮流不断与时俱进的创造精神为理论的创新的动力,以研究和解决我们在前进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为理论创新的着力点,不断打开理论创新的新视野,不断取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新进展,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努力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我的历史老师认为,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在社会发展的每一个具体阶段上,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客观趋势和可能性,而人则需要确定自己对待他们的态度,应当作出选择。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外受列强欺凌,内部积弱不振,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国人民面临着重大选择。革命先驱者们提出过各种主张,也作出过不懈努力,不过实践证明,直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马列主义之矢,射中国革命之的,走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之路,我国才日渐繁荣。

所以主体选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关键在于主体选择不能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背道而驰。

已上是我采访的六种马克思主义观。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回答是不同的。作为一门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身为大学生,我们有需要去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也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马克思基本原理论述科学发展观

用马克思基本原理论述科学发展观 能源学院 10021051100200518 陈哲豪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视角,对时空、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诸范畴进行了解释与辨析,揭示了科学发展的时空规律和基本方法。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领分为1.以人为本 2.全面 3.协调 4.可持续 从科学发展观的这几方面在马克思基本主义的理论之上,我们可以对科学发展观进行较为全面的讨论分析。 那么如何用马克思的相关基本原理论述可续发展观,下文中将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几个基本原理来浅谈下科学发展观。 关于“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 1、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依据 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主体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论依据。 唯物史观揭开了宗教神学和唯心史观披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的神秘的、唯心主义的面纱,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社会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经验的观察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同生产的联系,而不应当带有任何神秘和思辨的色彩。社会结构和国家经常是从一定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历史是什么?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己.因此,马克思恩格斯主张,通过对人类所从事的实践活动、劳动去分析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奥秘。 物史观主张以人为本,但并不认为人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可以肆意妄为、随心所欲。马克思就指出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 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因为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还面对着一个按照自身规律运行着的客观对象、客观实际、客观条件。实践活动过程既是人们的主体性、目的性、能动性的实现过程,又是客体、对象以其自身的规律性对主体的作用过程。人们只有把对对象、客体的改造建立在对对象、客体的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之上,只有实现了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才能在实践活动中达到预想的目的。实践活动的前一特性要求人们讲以人为本、讲价值论、讲人文精神,实践活动的后一特性要求人们讲客观存在、客观规律,讲认识论、科学精神。实践活动两方面特性的统一就是以人为本与客观存在的统一、价值论和认识论的统一、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这就是为什么科学发展观中既有“以人为本”的内涵,又有“科学”规定的特定内涵的原因。把我们的发展观理解为不包含科学规定的纯人文发展观,或理解为排斥人文精神的纯科学发展观,都是片面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积极能动的社会实践的观点来说明人的自由的本质.诚然,人不能不顺应客体,不能不受到外在客观必然性的限制,但是,人不是外在必然性的奴隶,而是驾驭和利用外在必然性的主人.人能够运用自己的实践力量去打破外在的限制,这才是人的自由之所在.正如毛泽东所概括的,"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摘要】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对当代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为人类社会指明了目标和方向,为社会改造和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蓝本,指导着公民意识和个人人格的确立与完善。同时,它还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和解决矛盾的方法和原则,让人的全面发展有了现实目标和途径,有助于我们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信念。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理论内涵 在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论述过程中,他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贯穿于其中,因此有关自由的观点有着深刻的涵义。具体来讲,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生产解放、社会解放、思想解放。上述关于自由的这三个层面既有它们统一的外在表现,又有各自确定的内在界定。从哲学角度讲,马克思从实践的基础上理解并准确剖析了自由与必然之间的辩证关系,也是从实践的角度来论述自由观的。因此这种以实践来构建的基础是合理的、客观的,构建的过程也是科学的。它不仅有各自确定的界定以及构成,而且又有其统一外在的表现,而人类解放就是这种统一的外在表现。马克思、恩格斯把这种统一的外在表现准确地、非常科学地表述为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真正意义上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中得到完全解放、成为真正的主人,实现完全的自由,人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真正目的就在于此。而人类要实现这样一种美好追求与目标,就必须在不断地实践活动中,始终把生产解放作为基础和前提,将社会解放作为重点,将思想解放作为先导,也即是以先进的理论把人自身培养成为求真务实、信念坚定、平等互助的人,这也是促进实现美好追求与人类解放目标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当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理论意义。一、从理论上为人类社会指明了追求目标和发展方向。马克思从实践的高度对自由观进行了深刻论述。他科学、客观地分析了人类的需要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统一辩证关系,并指出这种具体社会形态在共产主义社会是最好的诠释。我们一贯追求的目标是全面实现人类的解放,即共产主义社会的最终实现,人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中得到彻底的解放、实现完全自由,成为真正的主人,“把人的关系和人的世界还给人自己”①。这就从理论上确立了人的追求目标和社会的发展方向,从而使人的活动更加具有目的性和自觉性。 二、让我们能够对共产主义实践的理论内涵有深入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既是一种科学的思想体系也是一种合理的社会制度,更是一种实践运动,也就是共产主义实践。“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②当然在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节选(双语)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节选(双语).txt遇事潇洒一点,看世糊涂一点。相亲是经销,恋爱叫直销,抛绣球招亲则为围标。没有准备请不要开始,没有能力请不要承诺。爱情这东西,没得到可能是缺憾,不表白就会有遗憾,可是如果自不量力,就只能抱憾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节选(双语) 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对妇女社会地位的演变、妇女的社会作用、妇女的社会权利和妇女争取解放的途径等基本问题作出的科学分析和概括。这种妇女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妇女被压迫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社会现象。因此它必将被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男女平等所代替。第二,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因此,妇女解放必须伴随全体被剥削被压迫人民的社会解放而得到实现。第三,参加社会劳动是妇女解放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人们在社会上和家庭中的地位,归根到底是由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决定的。第四,妇女解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法律上的男女平等达到事实上的男女平等,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第五,妇女在创造人类文明、推动社会发展中具有伟大的作用。妇女与男子同是人类历史前进的推动者,同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尊重妇女,保护妇女,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文明社会应有的法律规范和道德风尚。中国共产党在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始终注意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妇女观,分析、研究、解决了明确的指示和决策,保证了妇女运动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得到广泛传播。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妇女运动的实际相结合,大力倡导全党全社会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明确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运动的前进方向,对于大力传播先进思想文化,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全面促进妇女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Marxist view of women, is the use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world, methodology, and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social status of women, the role of women in society, women's social rights and women's struggle for liberation of scientific analysis and generalization of the basic issues such as approaches. This view on women, is part and parcel of Marxist theory. Its main contents are: first, the oppression of women is a social phenomenon on a certain stage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mankind. So it's bound to be replaced 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 Second, the extent of women's Liberation is a measure of natural scale of universal emancipation. Therefore, the emancipation of women must be accompanied by all the exploited social emancipation of oppressed people to be realized. Third, social labour is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for the emancipation of women. People in the community and family status, in the final analysis is determined by the position in the social production. Four, women's Liberation is a long historical process. Legal 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 achieve de facto 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 still very arduous task. V, women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plays a great role in the promo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 Women and men with the promoters of human history, is the creator of the material and spiritual society, respect for women, the protection of women, was an important sign of social progress, is a civilized society should have legal and moral fashions.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Marxism's universal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in the process of combining, always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含义及实现自由所需的条件资料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含义及实现自由所需的条件 【作者】王北生/刘隽华/张琼【作者简介】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含义广阔而全面:指人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体力和智力的协调统一发展;物质的获取与精神的丰富达到有机的统一;不仅包括个体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且包括全体社会成员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实现自由需要考虑人自身的主观条件、从社会出发的客观条件和从行动出发的实践条件。【关键词】哲学/自由/含义/条件 一、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含义具有广阔性和全面性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自由观,其含义是广阔和全面的,不是指个体的一时一事的自由获得,也并非局部范围的自由获得,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是同他们哲学上讲的人类的彻底解放,科学社会主义讲的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哲学抑或教育学上理解的人的全面发展相一致的,人类最终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人类最终摆脱自然、社会和自身的各种束缚而成为自然的主人、社会的主人和自身的主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反映了人之主体的最高理想和完美的价值追求——实现自身的全面自由发展。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自由的含义具有广阔性和全面性,它不是指单一的发展人的身心的某一种能力,而是指人的身心的各种能力都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真正成为自然界,成为社会和自身的主人,从而达到自由的境地。自由的广阔性与全面性包含以下三方面含义:(一)指人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有机结合,体力和智力的协调统一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最终要从片面发展走向全面发展,“用那种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版,第1卷,第53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5月出版。)获取真正自由的人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人,首先应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有机结合,体力和智力和谐统一、充分而自由地发展。否则,只在某一个方面有所发展,而不能使自身的体力和智力有机、和谐地自由发展,那只能叫“片面化发展”,片面化是与马克思主义讲得自由无缘的。马克思恩格斯曾在著作中指出了在当时的资本主义和工场手工业状态下人的发展的片面性和不自由。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生产的社会管理不能由现在这种人来进行,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只隶属于某一个生产部门,受它束缚,听它剥削,在这里,每一个人都只能发展自己能力的一个方面而偏废了其他各方面,只熟悉整个生产中的某一个部门或者某一个部门的一部分。”(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版,第1卷,第22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出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指出:“工场手工业把工人变成畸形物,它压抑工人全面的生产志趣和才能,人为地培植工人片面发展的技巧……个体本身也被分割开来,成为某种局部劳动的自动的工具。”(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版,第1卷,第39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出版。)只熟悉生产的一个部门的一部分和成为局部劳动的自动工具谈何自由。只有熟悉生产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的主人,具有多方面的发展能力和志趣、爱好,能根据社会需要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这才能谈得上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而这就必须做到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有机结合,体力和智力的和谐、统一充分而自由的发展。(二)指物质的获取与精神的丰富要达到有机的统一真正的自由必须是在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达到丰富,有机地统一起来。只在某一方面取得发展,尤其为了取得某一方面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四观复习资料(新)

马克思主义四观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祖国观:祖国观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或公民对自己国家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2.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祖国观的核心,是人民群众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的统一。 3.民族: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是由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性的群体组成。 4.民族观:是指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态度和方法,是人们的世界观在民族问题上的反映和体现。 5.民族同化:是指在民族发展过程中,一个民族或其部分受另一个民族的影响而丧失其特点变成另一个民族的现象。 6.民族融合:民族融合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民族融合是指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各个民族间的特征和差异即民族差别消失,形成一个没有民族界限的人类整体的现象。二是民族融合作为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是指历史上两个以上的民族,由于互相接近、互相影响,最终形成为一个民族的现象。 7.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权利和地位平等。 8.民族问题:就是民族这个人们共同体在产生、发展到消亡的历史过程中,基于民族差别而产生的一切问题和关系的总和。 9.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10.宗教: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 11.宗教观:宗教观是人们对宗教的基本认识和看法,以及在这种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对宗教的态度和提出解决宗教问题的方式、方法。 12.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们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政治、经济比并列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 13.文化观:是人们对文化的看法和观点,即人们认识、理解、对待精神生活及其成果等文化现象的基本态度和根本观点。 14.先进文化:就是符合人类发展方向,体现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大多数社会成员最根本利益,反映时代发展潮流的文化。 二.思考题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四观课的重要意义? 1.是提高西藏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途径; 2.是西藏大学生承担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3.是西藏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 二、国家的起源、实质,对内对外职能? 1.起源: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这个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实质: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国家的阶级本质体现为:国家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组织,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3.对内职能:包括对内的阶级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 4.对外职能:是国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一个系统与其他系统发生联系时,为了协调和处理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的意识。它是一种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价值观对人的活动、人生选择、人生道路以及评价事物都有导向作用。 价值观是自己通过学习、生活、总结出来的对价值的理解。因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实现价值的首要前提,为实现特定的价值目标而进行的实践活动,即价值实践是实现价值的唯一途径。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以个人价值与社会的价值内在统一为基础,要求主体在进行价值选择时,要尽可能地做到对个人负责与对社会负责的统一,增强个人对集体、对国家、对社会的义务感和责任心;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发扬先公后私、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理论告诉我们: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的物质的、精神的需要所作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并且,社会对个人又要做出肯定。 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是不可分割的,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必要前提;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外在体现。因此,我们应在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人的自我价值,要反对只讲权利不讲义务、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讲享受不讲创造的片面观点,要正确处理个人自我价值与为社会、他人作奉献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论还告诉我们:实现人的价值的,唯一途径是参与社会实践。在当前,就是要投身于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在实践中贡献自己的才智,从而使自身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 例如,有的当代大学生的“打肿脸充胖子”的这种消费行为,就是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价值观的表现。因为他们不懂如何发挥自己的潜力来展示自身的价值,只知道一味享受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成果,不懂得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回报社会,为社会做贡献。因为他们不知道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只有实践于社会之中、回报社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个人价值才能得到实现。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答案

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1马克思主义:由马恩两位天才的科学巨匠兼伟大的革命导师创立的关于自然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产生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中,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伟大成就的基础上创立,继承和发展了19世纪创造的先进思想文化成果,是科学革命化,摆脱了一切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体系,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三个组成部分。 2马克思主义诞生:(1)产生历史条件:时代产物—自由资本主义的大发展,机器工业取代手工业创造了巨大财富,产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发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三大工人运动)(2)思想前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两个伟大发现与马克思主义的形成:(1)唯物主义发现与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唯物史观发展历程: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1845《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系统阐述唯物史观基本观点A实践的观点是唯物主义基本观点,b阐述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揭示社会分工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E 阐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规律,揭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观点及其矛盾运动。唯物史观揭示人类“历史之迷”的神秘面纱,实现了哲学领域的革命性变革,而且为创立完整的马克思体系奠定了牢固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基础。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创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论。(2)剩余价值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学说发展历程:《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阐述了劳动价值观。剩余学说建立在劳动价值论上,‘手稿’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剩余价值学说,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转变。1867《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全面系统的阐述了科学剩余价值理论。《资本论内容》首先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征和实质,1特征: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资本主义生产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实质:剩余价值生产。其次,科学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及其作用,再次,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及其必亡的命运。科学的剩余价值伦理的创立是马克思政治经济研究中划时代的功绩之一,剩余价值理论与唯物史观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二列宁和列宁主义1列宁主义:1870-1924是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小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的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2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1)发展A唯物主义发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对物质下了科学定义。B阐述了哲学的党性原则C辩证法方面:总结例如辩证法的十大要素,揭示了辩证法的主要内容。提出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D认识论方面:强调了认识的客观性发展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E在历史唯物主义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形态,阐明了上层建筑的能动作用,发展马义关于阶段阶级斗争理论及国家学说。(2)列宁对马政治经济学的发展:A创立关于帝国主义经济的理论:明确提出垄断是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垄断是帝国主义发展过程的必然结果,阐明了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指出帝国主义是寄生,腐朽,垂死的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及革命的前夜。B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高度概括了苏维埃俄国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改造和经济建设的实际经验,奠定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例如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还有一系列政策的制度。 3列宁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1)社会主义“一国胜利论”的理论创新。创造性地提出在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可以首先一国或几个国家胜利的理论。 (2)无产阶级革命的策勒:(俄国十月革命) (3)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4)关于民族殖民地的理论:一切被压迫的民族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斗争。

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一点思考

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一点思考 内容摘要:“自由”一直是贯穿于人类历史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主题,而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部分。马克思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还是一位终身为人类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不懈奋斗的革命导师。他对人类自由的理解非常独特。在他看来,人的自由不应该仅仅是一种理性形式的自由,也应该是一种现实社会的自由。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产生历史背景到其理论的形成阐述,对自由观给予一定的思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自由思考 自由,英语“freedom ”德语“die Freiheit”作为古代历史和现代历史的一个共同主题,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教授曾说:“无论哪一个民族,哪一个时代,哪一个宗教,哪一种哲学,哪一种科学,都离不开这个主题。”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认为,人的自由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力的发展是人自由实现的现实基础。 一、自由观点的历史进程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似乎就是一个追求自由的历史。自由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理想。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一直伴随着人们对自由与必然关系的认识与探索,但是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历史阶级、社会背景各异,文化氛围浓厚不一,以及个人志趣差异,就出现了人们关于自由与必然关系的不同认识与理解。对于自由的观点,人们更多的可能是从哲学及政治学这两门学科来进行研究的,因此,本文对自由观的历史进程将踏寻着西方哲学历史的发展足迹谈论。 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开始,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一书中就曾提出:社会必须有哲学王统治,如果对人的自由不加以限制,社会将陷入混乱和暴政。在自由状态中,政客可能会蛊惑人心,利用民众的无知窃取权力,成为暴君。亚里士多德认为,“平民主义政体的精神为自由,自由的要领之一体现与政治生活为人人轮番当统治者或被统治者。另外一个要领体现为人生应任情而行,各如所愿”。1到罗马时期最具有自由色彩的思想家西塞罗所提出的自由观则同他对自然法的解释密不可分。这其中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和平等的理念。那时起人们1梅新波,《论二十世纪西方的自由观》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4)

马克思主义职业观

马克思主题报告《马克思主义的职业观》

马克思主义的职业观 产生背景: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数量的增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特别是在我国经历了十余年平稳的社会转型期之后,又遭遇到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近年来,随着高校的大规模扩招,使得在校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毕业生数量也连年攀升。据统计,我国2001~2009年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 115、145、212、280、338、413、495、559及630万,十年间,数字增加了5倍之多。而在这期间,我国的GDP一直稳定在8%的增长速度,严重的供需不平衡,使得就业面临泰山压顶之势。因此,大学生是否能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对于大学生正确的择业和就业具有重大意义。 定义: 那什么是职业观呢?所谓职业观,就是择业者对职业的认识、态度、观点,如对职业评价、择业方向等的认识,是择业者选择职业的指导思想。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我们都会面对职业选择的问题,职业观的不同,使我们每一个人拥有自己独特的职业生涯,职业是人实现其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平台,也是获得基本生活来源的手段。择业是人生紧要处的重要一步,因此在选择职业时要慎重思考。 一、选择职业的原则 马克思写道“我们应当认真考虑,所选择的职业是不是真正使我们受到鼓舞?我们的内心是不是同意?我们受到的鼓舞是不是一种迷误?”深层考虑,我们有必要找出鼓舞的来源。 影响职业选择的三大因素:个人喜好、身体条件、自身能力。

1.个人喜好,即是个体自身的兴趣,能否将自己的兴趣与自己所选的职业相结合。人们在自己的兴趣与好奇心的驱使下往往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去进行创造性的工作,从而使兴趣与工作都能够得到发展。马克思说“如果我们通过冷静的研究,认清了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份量,了解它的困难以后,我们仍然对它充满热情,我们仍然爱它,觉得自己适合它,那时我们就应该选择它,那时我们既不会受热情的欺骗,也不会仓促从事。” 2.身体条件因素,身体条件即一个人的体质能否胜任工作。“我们的体质常常威胁我们,可是任何人也不敢藐视它的权利。”十七岁的马克思如是说。当我们的外部条件限制了我们主观愿望的前进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到阻力,受挫的感觉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像我们袭来,那么即使原来的热情也会被消耗,厌世的情绪油然而生。马克思不主张青年超越体质的限制选择职业,“诚然,我们能够超越体质的限制,但这样一来,我们也就垮得更快”;差强人意的体质使我们不能持久地工作,“工作起来也很少乐趣。如果我们选择了力不能胜任的职业,那么,我们决不能把它做好”。 3.个人能力因素,个人的自身能力也是我们考量选择职业的一个原则,马克思曾经说过:“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在我们现在的社会状态中,职业是谋生的手段,具有异化和剥削性质,人们并不总是能够选择自认为适合的职业,只有当各方面的客观社会条件具备以后,才有可能选择理想的职业。马克思强调青年应该在正确估计自身能力的基础上选择职业,“如果我们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那么这种错误将使我们受到惩罚。”“会感到比外界指责更为可怕的痛苦”。 二、选择怎样的职业 这一原则体现了对职业选择的价值追求,马克思提出了选择有尊严的职业、深信其正确的职业、能为我们提供广阔场所的完美境地的职业,其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较少使用“文化”概念。查阅2009 年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仅有十八处。对“文化”一词在全集中的分布状况进行了详细的归纳和总结后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马克思把文化当成一个一般的、不证自明的概念使用; 第二,在马克思的文本中,文明使用的频率大大超过文化,而且,在相当的程度上,他所说的文化也就是指文明。。首先,文化概念等同于文明概念,文化泛指人类文明。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对整个文化和文明的世界的抽象否定,……恰恰证明对私有财产的这种扬弃决不是真正的占有。”恩格斯在《英国状况十八世纪》中指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社会的素质。”其次,将文化概念限定在文艺领域,用“文学”、“文艺”、“艺术”等词直接表达现在的文化概念。例如,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中说:“……每个人都有充分的闲暇时间去获得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科学、艺术、社交方式等等———中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第三,在比艺术领域和知识教育水平更为宽泛、抽象和处于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意义上使用,此时的文化是和意识形态相似的一个概念。例如,马克思恩格斯都不止一次地使用过“文化斗争”这一概念。从文本考察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在多种意义上使用“文化”一词,他们对文化的基本观点是通过“文明”、“文学”、“艺术”、“观念”、“思想”、“精神生产”、“精神生活”、“意识形态”等概念来阐发的。 马克思文化观的一大贡献就在于实现了研究精神文化问题方法论的 重要变革,使研究达到了一种新的境界。这主要体现在把文化与经济、

政治看做有机的整体,把精神文化问题的研究与经济、政治的分析相联系,注意文化的整体性的把握。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曾经明确指出: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这里,马克思把整个社会系统从结构上划分为相互关联的三个组成部分———社会的经济结构,作为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的政治结构,作为社会意识形式或意识形态的文化结构,从而确立了揭示人类社会历史运动的内部机制。这就为人们从社会生活整体结构中来认识精神文化现象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马克思始终把精神文化问题的研究与经济的分析相联系,立足于经济基础分析和说明精神化现象及其相关问题。在《〈政治经济学〉序言》中,马克思指出: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②马克思认为,物质生产及其方式规定着精神文化思想的客观内容和历史形态。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 “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到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③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 “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上,包含着令人折服的深刻哲理。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理论创新实质上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在当代中国的理论诠释。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对于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自觉地用以指导各项工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在于,它以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为指导,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客观规律的尊重。 第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其内容集中体现了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的丰富思想。其提出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等辩证唯物论思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等内容体现了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它充分体现了对立统一规律。它是重要的方法论,是对矛盾分析法的具体运用,是对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中的结构功能方法和系统方法的具体运用。它作为科学理论,其提出反映了认识和实践、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辩证统一,其提出和贯彻体现了真理与价值、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及两点论与重点论观察问题的基本观点,在科学发展观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三者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全面发展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协调发展体现在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中。 第二,科学发展观是用全面而不是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逐渐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全面发展目标,还要正确处理全局发展与局部发展的关系。因此,既

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

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 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自由问题作了历史的、经济的和社会的考察和研究,批判地继承了欧洲近代资产阶级自由思想的合理因素,肯定了西方传统文化中的“政治自由”和“理性自由”等提法,并剔除了传统自由观和近代资产阶级自由观的糟粕,科学地揭示并阐明了自由的本质、来源及其历史发展等基本问题,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自由观。 1.实践自由观 所谓实践自由观,即认为人的自由源于人的劳动实践,是人依据对必然性的认识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人自身所取得的成果。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由绝不是像近代自由主义人权论者所说的那样,是来自人的自然本性,而是来自人们的劳动实践创造。没有人们劳动实践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人自身,就不会有什么自由。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讲自由,这种自由就是虚构的,没有实际意义。 马克思反对亚当·斯密把自由、幸福理解为逃避和摆脱劳动,指出:“人不是自由逃避某种事物的消极力量,而是由于有表现本身的真正个性的积极力量才得到自由。”“自由见之于活动恰恰就是劳动。” 2.历史自由观 所谓历史自由观,即认为自由不是先天就有、自然存在的,而是历史的产物;自由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人的自由是和物质生产、社会进步相联系的。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自由“必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本身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的历史就是从不自由到自由,从较少和较低级的自由到较多和较高级的自由的发展史,但同时,他们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清醒地看到了自由的社会历史性,看到了在以私有制、阶级对立为基础的社会中自由的阶级性,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此作了科学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客观世界的改造,而认识和实践都是在一定社会历史中进行的,都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那么,当然也就是一定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3.有限自由观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由是相对的,是有限度的,而不是绝对的,无限度的。自由与限制是对立的统一。人的自由实际上是相对于限制和束缚而言的。没有限制就无所谓自由。正是由于无所不在的限制的存在,人才要不断追求自由,人的自由的最初含义也才由此而确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们的自由总是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的。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人们每次都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由的。 4.积极自由观 所谓积极自由观,即认为要获得自由就必须拥有自由的资源和能力,而只有通过积极努力,才能取得这些资源和能力。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由不仅意味着个人享有抽象的权利,而且还意味着个人有能力、有资源享受这种权利。人的自由不是什么上帝、神仙赐予的,而是人类自身努力奋斗的成果。人们要摆脱自然的各种束缚和限制,在自然中获得自由,就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并按照自然规律来改造自然;而人们要解决社会的各种压迫、剥削问题而在社会中获得自由,就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规律,并按照这个规律来改造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把自由的获得与社会的经济发展联系起来,阐明了社会经济发展、商品经济关系对于自由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入分析了社会经济发展在人类获取自由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阐明了只有在生产力水平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基础上,人类才能建立起自由王国,获得真正的自由。因此,自由是在积极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过程中获得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从自然力的盲目的控制下获得解放,另一方面是将人从社会关系的盲目控制下解放出来。

马克思主义科学观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具体来说,阐述了四个方面: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的思想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第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理论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科学论断。这个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关于生产力的学说。其中,生产力问题是联系科学观、技术观与历史观的纽带。从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一个很大的发展,真正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观、技术观和历史观三者的统一,从而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一元论特征。从时代背景上来看,它又是对当代科学、技术和生产三者一体化发展趋势的高度理论概括。 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把科学技术提高到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的首要位置。这不仅是基于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总结,而且也是有充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的。事实上,这个科学论断本身就体现了唯物史观的新发展。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点,开始把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全部历史的基础)这三个概念结合在同一个命题中。今天,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把生产力主要地归于科学技术的高度,不仅从形式上、而且从内容实质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观、技术观和历史观三者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本质是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并不是一种就事论事的肤浅理论,也不同于一般的西方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它不是把科学看成是单纯的“知识体系”,也不是把技术看成是单纯的“工具和规则的体系”,它从人对自然的关系这个人类历史的基本前提出发,把科学和技术都当作社会现象来考虑。认为作为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科学技术与社会环境之间应当存在着相互作用。首先,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对科学技术作用的角度来说明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科学技术本质上是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是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社会活动。人为什么要认识和改造自然?从根本的动机上来说,就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社会需要。古代科学的发生和发展就是由生产决定的。例如,天文学是为了满足农牧业定季节的需要而产生的,而数学又是为了满足天文学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力学则是为了满足农业生产和城市手工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近代科学的产生也同样如此。“如果说,在中世纪的黑夜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且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末,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1)]尤其是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第一次达到使科学的应用成为可能和必要的那样一种规模”。于是,“搞科学的人为了探索科学的实际应用而互相竞争”。[(2)]这大大刺激了科学的发展,用恩格斯的话来说,那就是“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3)]。 其次,马克思主义又从科学技术对社会作用的角度来论证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恩格斯当年在马克思墓前曾这样阐述马克思的科学观:“他把科学首先看成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4)]马克思本人也曾说过,“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5)]。因为火药把封建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马克思还说,“蒸汽、电力和自动纺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6)]对此,恩格斯举了奥地利的例子。在19世纪30年代前后,欧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复习 资料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闻传播思想 1、新教伦理及其和马克思的传播观的关系 答:新教伦理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提出的理论,是其基本教义所涵盖的基本伦理观念,宗教虽有很多派别,但在教义方面有三个共同原则:一为因信称义,二为信徒人人可称为祭司,三为《圣经》具有最高权威。 马克思深谙宗教传播的彼岸特征和传播心理,加丄新教的天职意识和救赎意识,直接影响了马克思的传播观。马克思主持《莱茵报》的编辑方针之一,就是传播新教精神。文艺复兴动摇了封建君权统治的基石,而新教改革则震撼了传统神权的统治基石,尽管新教仍然是宗教。 2、“交往”的概念在马恩思想体系中的解释 第一,内涵包含两词全部能指,即它们可以指团体、个体间的物质交流、信息交流,也指社会、民族、国家之间的物质交往、精神传递,甚至包括男女间的性爱。 第二,将物质交流、精神交流合二为一的考察,认为:交往的概念是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历史发展、社会形态等概念联系起来考察问题时使用。因而,获得了相当宏观的交往和传播理论。 第三,交往关系和社会关系有部分重合,但不完全等同,交往关系的内涵更为广阔。 3、马克思、恩格斯从事新闻工作的特征。 他们所服务的媒体绝大多数是大众传媒,而不是单纯的政党报刊和工人报刊。 第一,受众的认知一大众为主。因此,视野开阔,更注重一般媒介的社会特征和他们作为信息交流中介的作用,符合传播学规律。 第二,站在媒体的角度,分析报刊和其他社会性交流媒体的发展趋势较多。 第三,对职业性新闻传播的业务思考,深刻在行。 第四,办党报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政治上的成功达到经营上的成功。 4、马克思、恩格斯人生与其新闻传播思想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