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德育案例

104德育案例
104德育案例

《万以内数的读法》的课堂观察与分析

本文运用“全息性客观描述技术”和“选择性行为观察技术”对“万以内数的读法”这节课进行观察和分析,试图从定量和定性的角度对课堂教学进行更为客观公正的分析和评价。

一、课堂观察和分析的程序。

1、目的设定(背景分析、技术选择)

2、课前准备(座位表、问卷表、摄像机、录音机)

3、听课、录像(现场观察记录、录像、录音)

4、师生访谈(包括学生课后测查)

5、录像带分析(全息实录整理、录像信息技术处理)

6、执教老师自我反思与评价。

7、完成分析报告

二、课堂观察的实施过程

1、目的

(1)利用课堂教学观察技术,分析“万以内数的读法”这节课,寻找共性问题,探求小学数学改革的方向。

(2)使教师在对“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分析评价过程中自身素质得到提高。

2、样本

学校名称年级课型班额教师

性别年龄教龄职称学历水平

海盐县百尺小学二新课44 女30 12 小学一级中专中上

3、时间:2002年4月23日上午第一节,上课规定时间40分,实际用时41分50秒。

4、观察技术、研究方法选择:

(1)全息性课堂教学录像、录音;

(2)逐字记录课堂教学过程;

(3)学习效果后测分析。

三、观察结果诊断分析

1、课堂结构分析

(1)课堂结构

按课堂全息录像制作的教学程序表

教学环节时间主要教学过程板书、投影、课件演示

一、探究学习28′50″(共提出55个问题)1、呈现学生收集的数(1) 与以前学过的数作比较。(2) 进行分类(师提示按有0和没有0来分)。(3) 揭题“万以内数的读法”。投影出示分类后师板书:3852 350115 407146 2200 5800 1550 2003

2、学习没有0的数的读法(1) 学生自由读。(2) 指名读数教师板书读法。(3) 这样的数还有吗(从自己收集的数中找一找)?(4) 你是怎样读这些数的?(5) 学生汇报。(6) 同桌交流,师生共同小结。3852 三千八百五十二115 一百一十五146 一百四十六生板:118 253课件:从位读起。课件:千位是几就读百位是几就读十位是几就读个位是几就读

3、学习有0的数(1) 学生尝试读有0的数,按照学生的选择(先选了中间有0的数),再在教师的引导下先研究中间有0的数。(2) 学习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a、指名读,教师板书读法。b、学生举例中间有0的数(上台板书)。c、同桌交流总结读法。(3) 学习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a、指名读。b、学生举例(上台板书)。c、同桌交流,学生总结读法。106 一百零六407 四百零七2003 二千零三生板:309 3009 8003课件: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5800 五千八百1550 一千五百五十350 三百五十生板:1900 2100课件:末尾不管有

几个0都

4、学习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的读法。学生举例上台板书。学生介绍读法。生板:200(师生反对)5080 2050

二、巩固应用12′02″(共提出20个问题)1、情境出示:(商品及价格)2300、750、206、327、182、1030、2005、2152、海盐县南北湖旅行社四月份推出以下的旅游项目,如果你是小导游你能宣传一下吗?(1) 北京6日游—1560元,(2) 南京、镇江、扬州3日游—535元(3) 海南5日游—2050元(4) 九寨沟双飞—2900元(5) 三峡,庐山3日游—2008元(6) 桂林资江漂流—1990元3、用6、7、0、0四个数字,你能排出几个不同的四位数?在这些数中一个0也不读出来的是哪几个?读一个0的是哪几个?4、学生用卡片摆数,互相读,指学生在投影仪上摆数,其余学生读数课件显示练习题用投影展示不同数并按要求分类(师操作)学生到投影仪上摆数

三、总结58″(共提出4个问题)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你是怎样读万以内的数的?

(2)时间分配表

教师讲解师生问答合作、伙伴学习学生自学非教学时间合计

时间18″ 23′12″ 10′29″ 7′51″ 0 41′50″

占总课时0.7% 55.4% 25.1% 18.8% 0 100%

根据上面的课堂教学程序表,我们认为这节课的结构比较合理。再从教学时间的分配来看,在整堂课中,教学时间是师生共享的,教师讲解占时0.7%,所有知识的获取都是依靠学生的自主探索。师生问答占时55.4%,学生占时(包括合作学习、自学、练习)43.9%,这节课从时间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知识,归纳出读数的方法。

2、课堂提问分析

提问技巧水平检核表(片断)

序号问题问答方式教师提问学生答问

管理认记推理创造批判无答机械认记推理创造

1 这些数你会读吗?这些数你会读哪一个?先举手再指名√ √

2 像这样的数还有哪一个?先举手再指名√ √

3 为什么?追问√ √

4 有没有不同意见?追问√ √

5 350这个数对吗?为什么先举手再指名√ √

6 还有吗?先举手再指名√ √

7 像这样的数还有没有?先举手再指名√ √

8 对不对?齐答√ √

9 读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先举手再指名√ √

10 你又发现了什么?先举手再指名√ √

11 谁听懂了,再讲一遍?先举手再指名√ √

12 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的时候,我们是怎么读的?先举手再指名√ √

13 剩下的数你会读哪个?先举手再指名√ √

14 这样的数多不多,有什么特点?先举手再指名√ √

15 零在哪里?追问√ √

16 一万谁会写?先举手再指名√ √

17 把这些数读一遍,你有什么想法?告诉同桌。学校交流后回答√ √

18 你知道为什么吗?先举手再指名√ √

19 后面有一个0、两个0、三个0怎么样?先举手再指名√ √

20 有没有一个数,中间有0,末尾也有0?先举手再指名√ √

21 你还有没有?指名√ √

22 他怎么说?追问√

23 正确的怎么读?先举手再指名√ √

24 能不能介绍一下你为什么这样读?先举手再指名√ √

各种提问行为类别频次统计表

行为类别频次百分比%

A、提出问题的类型常规管理性问题记忆性问题推理性问题创造性问题批判性问题18133990 22.7%16.6%49.3%11.4%0

B、挑选问题回答方式提问前,先点名提问后,让学生齐答提问后,叫举手者答提问后,叫未举手者答提问后,改问其他同学0126601 015.2%83.5%01.3%

C、教师理答方式打断学生回答,或自己代答对学生回答不理睬,消极批评重复自己的问题或答案对学生回答鼓励称赞鼓励学生提出问题2 0 21 130 2.5%026.6%16.6%0

D、学生回答的类型无回答机械判断是否认知记忆性回答推理性回答创造评价性回答05 13

49 12 06.3%16.5%62.0%15.2%

从提问水平看,本节课共提79个问题,推理性问题39个,占49.3%,所占的比例最高,说明教师在教学中,重视让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推理。创造性问题9个,占11.4%,说明教师对读数方法的归纳,重视让学生自己来体验发现,但对批判性问题关注不够。从提问方式看,提问后让学生齐答或提问后叫举手者答,这两种方式都比较理想。从教师的理答方式看,重复提问和重复学生的回答次数较多,教师耐心地听学生表达,但对学生鼓励称赞较少,如果对学生的回答延时评价的话,几个学生回答结束后应该有鼓励性的评价。整节课中,教师没有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这不利于学生批判思维的培养。从学生回答类型看,教师比较注意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创造能力。

3、语言互动分析

采用费兰德的语言互动分类表

教师讲回应①接纳学生感觉②赞许学生行为③接纳学生观念

中立④问学生问题

自发⑤演讲⑥指示或命令⑦批语或辩护权威行为

学生讲回应⑧回答老师的提问或老师要求表述

自发⑨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按老师提出问题

静止中立⑩静止或疑惑,暂时停顿或不理解

表六、语言互动时间线标记录(片断)

1〞5〞10〞15〞20〞25〞30〞

1,2

3

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8

5

6,7

10

31〞35〞40〞45〞50〞55〞60〞

1,2

3 √ √ √ √

9 √ √

4 √ √ √ √ √

8 √ √ √ √ √ √ √ √ √ √ √ √ √ √ √ √

5 √ √ √

6,7

10

1 01〞1 05〞1 10 1 15〞1 20〞1 25〞1 30〞

1,2

3

9

4 √ √ √ √ √ √ √

8 √ √ √ √ √ √ √ √ √ √ √ √ √ √ √ √ √ √ √ √

5 √ √ √

6,7

10

1 31〞1 35〞1 40〞1 45〞1 50〞1 55〞2〞

1,2

3

9

4 √ √ √ √ √ √ √ √ √ √

8 √ √ √ √ √ √ √ √ √ √ √ √ √ √ √ √ √ √ √ √

5

6,7

10

语言流动图,巡视线路图

A6 C1 C1 B7 D2 B1 C3 C2

D2 B2 C1 B1 C1 B3 B4 A2

D B5 D1 A10 B1 A7 B3 C1

B3 A4 A4 D1 A2 B1 C2 B2

B1 A3 A B1 C2 B2 C2 C3

B3 D3 A4 B3

A优秀生B良好生C中等生D学困生

(1)、从语言流动图上看,教师的提问面非常广,除2人没有被叫到外,其余均有发言的机会。

(2)、借助座位表和巡视路线图,我们可以看到教师的巡视面较窄,指导学生9人次,较少。

(3)、从整节课看,学生一共举手424人次,平均每人举手9.6次,同桌交流4次,由此我们认为,本节课学生的学习主动参与度高。

4、学习效果检测

课堂教学效果检测分析

一、读数二、选择三、填空

内容8600、4009、3486、807、9060、10000、349 1、2008读作()A、二千零零八B、二千零八2、4070读作()A、四千零七十B、四千七十3016、2160、3800、3080、3008、10001、不读出零的有()2、要读一个零的有()

认知水平简单应用综合应用综合应用

正确率84.1% 88.6% 60.5%

错误分析1、错误产生的原因是对数位顺序中的千位不是很熟。2、中间有0的数容易读错第2题错的相对多,主要是中间的零受末尾的0的影响,不读出来。原因:读数方法混乱漏填的人占错误者的多数,主要原因是读数方法不熟练和粗心,对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体验不够深刻。

对今后教学的启示:数位顺序表是本课学习的基础,一定要使学生熟练。中间有零和末尾有零的数的读法要让学生去比较和体验,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到,零是不是要读出来,哪个位置的零不读,哪个位置的零要读出来,特别是对中间和末尾都有零的数,更应注重让学生去体验。

分析本课的练习,课堂练习由易到难,层次分明,而且形式多样,在教学新知时都采用尝试性练习的方法,让学生先尝试读数再总结读数的方法。全课的练习共用时18分20秒,占上课时间的43.9%

课后当天下午测试结果,简单应用的题成绩较高,综合应用的题相对较差。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对有一定灵活度的题目,掌握得不是很理想,课堂时间的分配是否应注意,在教学的难点部分安排较多的时间引导学生去感悟,去体验。

5、执教老师教学设想与反思

教学理念:现代教育的特征是充分展现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从小养成一种“展示自我”的习惯以及培养学生探索知识规律的意识是非常必要的。在课堂教学中尽量体现教师是知识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真正在知识的王国里探索。《万以内数的读法》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展示知识、展示本领的机会,让学生尝试自己读数,从不同的数中得出读同一类数的规律,从而培养学生探索知识规律的意识。“万以内的数的读法”是在学生学习了计数单位“千”和“万”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对万以内数的感性认识。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A、学生通过自己尝试、同桌互读,学会万以内数的读数方法。

B、使学生能正确读出万以内的数。

C、初步培养学生的分类、比较和概括能力。

D、通过对具体数据的读数,使学生真切地感到万以内的数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意识。

本课时中几个环节的设计意图与实施情况:

第一是让学生在课前深入社会,实际调查一些物品的价格,并真实地记录下一组数据,使学生对万以内的数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明确万以内的数的应用非常广泛,而且与我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增强学生学习万以内数的信心和学习兴趣。这个教学设想也是结合我们的课

题《生活问题数学化的研究》方案而有目的的设计的,使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接近,使学生明白今天所学的知识就发生在自己的周围。

第二是知识的呈现。《万以内数的读法》除了后面的巩固应用外,所有学习的数据都从学生中来,教师没有硬塞给学生一个数,从学生中来的数据有意与学生尝试读数,探讨同一类数的知识规律。

第三是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的作用。《万以内数的读法》在读数过程中分为两步:没有0的数的读法、有0的数的读法。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常识读数,在学习同一类数的过程中让学生自觉地探索、发现这一类数的读法的共同特点,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基本上在整个知识规律的得出过程中没有教师的讲解,教师只是起一个组织、引导的作用。

第四是练习设计紧扣“生活实际”,使学生进一步明白数学来源与生活,又应用与生活。

教学反思:(一)、成功之处:

1、本节课与我们研究的课题相联系,能够从“书本数学”向“生活数学”转变,让学生学习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数学,使学生进一步感到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2、本节课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自主探索知识规律的理念有所体现。“自主探索”将成为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在课堂上教师从学生出发,让学生自主探索、自我表现、自我总结和发现知识规律。

3、本节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组织、合作者的

教学特征。课堂上所有的数都来源与学生,学生自主呈现教材,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只是进行了引导.

4、本节课教学思路清晰。先把所有的数分成有0和没有0的两

大类,然后读没有0的数和有0的数,并且边读数边总结读数的方法,学生学得有效而扎实。5、知识技能目标落实得较实,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万以内数的

读法。课后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怎样读书的知识达成目标的检测,正确率为84.05%。(二)、值得探讨的问题:

A、知识的呈现过程中是否要抓住学生学习中的“我要学”的强烈学习愿望,迫使学生产生有一种“我一定要学”的心理状态。

B、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好地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从知识的学习上,还要注重情感方面。

C、学生对“末尾的0不读”“中间的0只读一个”的概念了解得不够透彻,是否再出示一些相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的知识得到强化。

6、分析与建议

(1)由学生收集提供探究的材料

学生在生活中已接触到万以内的数,由于个体的差异,关注的程度和对这些数感知的程度不一样,教师在课前特地安排了一次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到商店里或报纸广告上收集一些万以内的数,学生的收集过程其实是主体体验的过程,他会去尝试读这些数,或向家长成人询问如何读这些数,从而形成对这些数的零碎的、片断的认识,形成初步的概念,这样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比较投入,热情较高,能积极参与读数方法的总结归纳。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是:如何用好学生收集的材料,让这些学习材料引发学生已知与未知的冲突,激起学生探究的内在的需要,值得思考,如:在课的开头可以让学生将收集到的数一一报给老师,教师一一板书出来,这样既可以让老师了解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可以由于读数与教师的板书不统一,引起学生的内部的认知冲突,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没有统一

的读法,你读的数别人不理解,无法进行交流,让学生感悟到必须要统一的读法标准,这样使本节课的学习成为“我要学”的过程。

(2)数学材料“生活化”

如果在课堂中一味地读各式各样的数,学生会感到乏味,缺乏学习的热情,容易走神,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是有意义的,教师本着“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观点,坚持让学生自主提供学习的材料,并结合练习的需要补充一些生活中的数学,向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数学。

如:你来作一个小导游,向大家介绍不同线路旅游的价格,学生跃跃欲试,激发了学生主体参与的热情。

(3)主体参与,尝试探究

本节课教师的讲解时间为18秒,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探究的材料,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知识背景出发,用自己的方法来尝试读数,在读数中总结自己读数的方法,并运用同桌交流、集体讨论的方法,使学生在读中总结,读中感悟,所有读数方法都是由学生自己来探索获取,教师重视让学生在尝试体验中总结规律,而教师真正起到了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作用。

(4)从课后检测情况和本节课课堂教学效果看,一个数中间、末尾都有0,有的学生不熟练,有的读法混乱,在一节课中对这一难点的解决的教学时间放的较少,学生在读中感悟的机会太少,应该再增加一些。

(5)本节课巩固练习的形式变化多样,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每一个题目匆匆而过,使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应接不暇,我们认为可以从一题中挖掘其多种练习效能,如巩固练习中第一、二题都是自主读数,是否可以合并,第三、四题是通过卡片组数,分辨哪些只读一个0,哪些数一个0也不读出来,是否也可以合并,这样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独立读数,自我感悟,自我体验,将万以内数的读法进一步内化。

四、专题研讨: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从《数学课程标准》看《万以内数的读法》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清楚要教什么,为什么教和怎么教,而学生却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么学。本节课中任教老师以教学方式的转变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万以内数的读法》较好地体现了这一先进理念。

(一)动手实践

本节课中学习探索的材料都来自于学生的动手实践,他们大多收集了商店里一些电器的价格,综合起来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三、四位数。课前教师让学生动手实践收集万以内数是颇具匠心的;一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取感性的认识,让学生体会生活中有数学,我们学习的数学来自生活,用于生活,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以便准确设计调整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师生同时作好学习本节课的心理准备,可谓一举两得。我们认为,动手实践这部分还可以扩张,扩张到让学生个体去获取知识,布置任务时,教师可以提出明确要求:你把收集的数先读一读,如果不会读想想办法,该怎么办,(让学生通过其它途径来获取知识),如果会读,上课时由你来当小老师介绍你是怎样读数的,这样增加获取知识的途径,真正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事实上,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自己的生活实践活动,数学教学应该与学生的生活充分融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数学、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数学和掌握数学。在学生的动手实践中增强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数

学情感。

(二)学生自主探索,教师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本节课中万以内数的读法的得出教师始终坚持让学生尝试、交流,在读中体验,读中感悟,读中发现,从一类数中悟出的读数的规律,请看一个片断:

师:这些数你会读吗?轻轻地读一读。

生自读。

师:现在你会读哪一个?

生:一百零六(师板)

师:像这样的数还有吗?

生:四百零七(师板)

生:三百五十。

师:为什么?

生:都是三位数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这个数0在后面,那些数0在中间

师:还有吗?

生:二千零三

师:像这样的数还有没有?可以从自己的数中找。

生:三千零九。师示意到黑板上来写

生写:309。师:你来读一读。

生1:三百零九。

生2:3与9中间应该有2个0。师写3009

生3:八千零三,并板:8003

师:这些数(指106、407、309、3009、8003)读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告诉同桌。

学生同桌交流,师巡视指导

生1生2……

生3:106、407、309中间有一个零读一个零,2003、3009、8003中间有两个零也只读一个零。

师:谁听懂了,再来讲讲,

生4:(重复生3的意思。)

师:你发现了吗?自己读读看(体验)

课件: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都

以上是中间有0的数的读法,教师没有一丝灌输之嫌,而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去尝试、去体验、去探索。让学生亲历探究发现的过程,已不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教学手段,而本身就是教学的重要目的,这个片断中教师真正起到主导的作用,如刚开始研究中间有0的数时,有的学生将350混淆了进来,教师引导学生“排除弃已”,在容易产生方向性错误时及时把好关,不至于引起学生思维上的混乱。

(三)合作交流

在集体授课制中,合作交流已成为促进个体主动发展的有效学习方式。本节课中每一条读数方法的得出,教师都注意先让学生同桌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互相交流后再进行集体交流。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案例

德育工作案例 一、以德育科研为先导,着力构建学校德育教育规范化运行模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显著特色。 在社会变革,多元文化冲击,价值重建的复杂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根据学校实际需要和我们的科研能力,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现阶段学生、德育工作者及德育管理制度的现状,拟通过学校德育教育规范化运行模式研究,构建一个可操作、可重复、可复制、效果明显的德育教育模式,达到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效能的目的。形成了以下系列: (一)内涵丰富的入学教育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生入学时就培养的好习惯,对学生整个学习生活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我们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用一个月的时间,做实新生入学教育,一是环境教育入手,提升适应能力,新生入校,就有班主任、生活老师通过参观、讲解、班会交流、个别谈心等方式让同学们了解、熟悉各种环境,消除陌生感,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二是磨练意志品质,严格军训生活。三是认真学习校规,强化纪律意识,我们专门用一周的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校规校纪的学习,通过自学、集中学习、讲解、案例分析、主题班会、测试等方式,让每一位新生明确怎么做才符合一名中职生,特别是一名医学生的要求,增强他们主动选择

正确行为的自觉性,增强纪律观念.四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文化熏陶,让新生尽快融入卫校生活,感受卫校精神,让学生了解卫校的昨天、今天,明确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学校的核心价值。五是启发就业意识,引导专业认知和职业认识,请专业课老师介绍专业特点,课程设置,就业去向,职业标准等,让学生明确职业目标及社会的需求。 优美的校园环境

新生军训汇报表演 (二)体现职业学校特色的职业素养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就业导向”,“职业准备”要求学校不断强化职业意识.作为一所卫生学校,卫生职业是一个对职业素养要求很高的职业。不仅有技能的高低,还应有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等综合品质等。 在学生在校过程中,我们全程规划了职业素养培养,着重把握了以下13个环节:医学生宣誓仪式——入职的第一步,职业服装的发放仪式,职业前景调查,职业礼仪训练,职业角色体会,“爱心、细心、耐心”训练,集体精神的培养,“沟通”、竞争与合作,职业活动中法律意识的建立,如何面对挫折,我是“护士长”——责任教育,“传光授帽”—-体会职业的神圣,模拟招聘—-接受社会的选择。

中小学德育教育案例

中小学德育教育案例 中小学德育教育案例(一) 张某,男,9岁,小学二年级学生。单亲家庭,和母亲一起生活。开学一个星期还能正常完成各科作业,但是一周后作业经常少做, 甚至不做;在学校有乱拿其他同学东西的习惯,被发现后不承认。 原因分析 经过和他母亲及其亲属的接触了解到,他的母亲是个简单粗暴的人。离婚后,没有再婚,是靠他妈妈一个人办厂养他的,由于平时厂 里比较忙,根本就没时间管,他是一个人上学、放学,中午自己一个人 在外面吃饭,有时候家人不能及时满足自己的要求,他就开始偷拿其 他同学的东西,被老师发现并进行批评教育后,觉得自己在同学面 前抬不起头来,干脆不愿意去上学,采取有意回避的态度,压抑自己。 个案处理 一、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使他摆脱心理困境。 三、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人是具有情感的,所以情感关怀在教育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生的过分冷漠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情 感的失调,教师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可以收到明显的调节疗治效果。 1.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话。抽一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跟学生谈谈心,能知道学生的心里工正在想些什么,能知道他们最担 心的是什么。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学生,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 给一些点拨,学生心头的那点儿郁结往往就化解了。

2.多一些一视同仁的关心。这些有心理困境的学生,大多非常敏感,自尊心极强,性格内向。如果教师在对学生的态度上厚此薄彼,对他们有些冷淡,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不满。所以教师必须真正了 解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尤其对心理素质 欠佳、单亲家庭的学生,不妨格外表示自己的好感和热情,这并不 是虚伪,这是调控学生心态的需要。 3.多一些宽厚真诚的爱心。心灵过分脆弱、缺少爱的学生大多有点偏执,脾气或许有点“怪”,教师千万不能因此而嫌弃他们,也 不能硬要他们立即把怪脾气改掉。青少年有点儿孩子气是正常的, 每个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也是正常的。教师如果能以一颗宽厚真诚的 爱心去教育他们,必能便他们走出暂时的心灵阴影,而步入人生灿 烂的阳光地带。 四、在师生间、同学间架起爱的桥梁,使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恢复心理平衡。 五、我们不能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 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 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坦,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愿每一位教师、家长不光有爱,而且善于爱。 中小学德育教育案例(二) 分析问题: (1)家庭生活情况:父母亲每天很忙,没有多少时间与孩子相处。对孩子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没有严格的要求,造成孩子成绩不好,父母亲对小孩的教育缺乏耐心。 (1)通过交流沟通了解他的内心想法。 经常找他谈心,慢慢走进他,了解他的学习、生活的情况,争取他的好感和信任,一起分析他现在的处境,帮助他解决生活和学习 上遇到的困惑。平时还经常给他单独辅导,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

小学班主任德育案例(12篇)

小学班主任德育案例(12篇) 爱是什么?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太阳,能让坚冰融化;爱是奇迹,能点石成金。爱别人是权利,被人爱是幸福。作为一名教师,爱学生,既是义务,更是责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像爱护最宝贵的财富一样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尊严,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要持之以恒,这是每个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篇一] 张某,男,9岁,小学二年级学生。单亲家庭,和母亲一齐生活。开学一个星期还能正常完成各科作业,但是一周后作业经常少做,甚至不做;在学校有乱拿其他同学东西的习惯,被发现后不承认。 原因分析 经过和他母亲及其亲属的接触了解到,他的母亲是个简单粗暴的人。离婚后,没有再婚,是靠他妈妈一个人养他的,由于平时比较忙,根本就没时间管,他是一个人上学、放学,中午自己一个人在外面吃饭,有时候家人不能及时满足自己的要求,他就开始偷拿其他同学的东西,被老师发现并进行批评教育后,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干脆不愿意去上学,采取有意回避的态度,压抑自己。 透过家访,我明白了他不上学的原因是受到心理上的困扰。由于家庭的忽然变故,使他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变得更加焦虑不安,感到孤立无助,继而逃避,这是一种高度焦虑症状的消极心境。我认识

到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长此下去,其认识就会片面,心理的闭锁就逾强,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直至不可救药。 个案处理 一、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职责,使他摆脱心理困境。 我认识到造成他心理不堪重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母亲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职责感,使这个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我一次一次地用课余时间进行电话访问,做好他母亲的思想工作,期望他承认现实,应对现实,树立起生活的信心。经过多次推心腹的交谈,最后使他们理解了我的推荐。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逃避,也愿意跟同学们交往,渐渐地回到学校上课了。 二、爱护、尊重学生。其实,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透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决定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罗林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真正的关心爱护,不仅仅是生活上“扶贫”,学习上“扶智”,更就应是精神上“扶志”,品行上“被德”,心理上“扶健”。有人说,对学生,能够没有爱,但要尊重。我却以为,尊重就是一种爱,真正的爱不能没有尊重。很难想象,一个无视

小学三年级音乐课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小歌曲唱出大道理 ——小学三年级音乐课德育渗透教学案例2018年1月12日教师:吴霞莲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性的学科,要充分发挥教育的审美、育德和启智等功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因为音乐是以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演唱的情感美来表现其独特的魅力,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行为,所以音乐教学在德育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尤其是当今小学生普遍喜欢音乐课,通过音乐教学,教育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懂得真善礼孝,常怀感恩之心,热爱祖国家乡等,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具有高尚情操和良好品质。 一、设计构思 现行小学音乐教材内容丰富多彩,版面新颖鲜活,越来越贴近学生生活,许多教材内容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如三年级音乐上册第四单元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这是一首明朗活泼的儿童歌曲。歌词简洁生动,渗透着儿童的行为习惯教育,文明礼貌教育。旋律活泼流畅,说唱结合,演唱形式丰富,是一首具有很好的德育教育意义的优秀儿童歌曲作品。 教师要认真设计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使德育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要见缝插针,联系实际。本课教学先从有节奏朗读歌

词,听听歌中都讲了什么内容,从歌词明白道理。全课通过听、说、唱、演相结合,让学生在快乐的音乐氛围中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最后懂得养成良好习惯,懂得尊老爱幼和文明礼让。 二、德育目标 课标明确指出:“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还特别提出:“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要注意音乐知识教学、音乐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它对于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独特的作用,教师应紧紧抓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学生进入歌(乐)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 三、德育手段 1.以教材为主要内容,牢固地树立德育意识。深钻教材内涵,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课每首歌都能有德育的侧重点。渗透习惯养成教育,渗透尊老爱幼,文明礼让教育。 2.把握课堂主阵地,进行德育教育。在音乐教学中,德育因素无处不在。它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从歌曲的学习到乐理知识、视唱、律动、节奏训练、欣赏教学、器乐学习等等,随时都可进现出德育的火花,因此要善于发现德

小学班主任德育案例10篇正式版

《小学班主任德育案例》 小学班主任德育案例(一): 小学班主任德育案例 德育工作在班主任日常工作中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作为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不能只停留在上好课,让学生学会知识。还要了解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征、个性、爱好、优点、缺点等。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务必具备高尚的品德、强烈的职责心和事业心,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一、教育爱,让他瞬间改变 新学期,我班分到一名叫李禹德的男孩。这孩子前两周的表现,确实让人堪忧。根本就没有一点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不听讲,老是开小差,作业不认真,总是不明白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什么。真是让人煞费苦心。 经过每一天不停的教育,总算有点起色。这不,这天早活动,我正在批改陆续交上来的家庭作业,李禹德来了。他立刻拿出作业本交给我。我顺手翻开,发现他的作业尚未完成,便叫了他的名字,示意他到跟前来。刚刚坐上座位的他,很顺从的来到我跟前。我仍在低头改作业,并未发现他的异样,顺口说:你的作业还没写完,赶快去补上吧!他既没有拿,也没有做声,只是呆在原地。我猛抬起头,才发现他的眼圈红红的,像是刚哭过。便问道:怎样了?李禹德,你不舒服吗?他摇摇头。我又问:是不是作业没完成,你爸爸打你了?他先点点头,之后又摇摇头。我感到很奇怪,便轻轻地摸摸他的头,说:你把作业补上,爸爸就不会再打你了。快去写作业吧! 谁知,话音刚落,他哇的一声就哭出来了。压抑了许久的委屈,最后在这一刻完完全全的释放出来了。让孩子宣泄了一阵之后,我又问:到底是怎样了?他满腹委屈,小声地说:爸爸不让我吃早饭。 哦!原先,作为对没有完成作业的惩罚,孩子的父亲不让他吃早饭。这样一来,孩子就要等到中午在学校就餐了。多么漫长的等待呀!于是,他哭了,哭出了他的委屈,他的悲哀,甚至他的懊悔。 于是,我微笑着拍拍他的肩头,你是个男子汉,赶快擦干你的眼泪,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待会下早活动时,跟住读生一齐去吃点吧!听了我的话,他立刻抹干了眼泪,拿回作业本,收拾情绪写作业去了。 放学了,所有的住宿生排着队去就餐。当最后一位同学打好饭菜的时候,我突然想到,李禹德还没来。匆匆回到教室,透过窗户,看见他还在认真地补作业呢!内心一阵安慰,也有点心疼,孩子毕竟还太小了。于是叫他拿起碗筷迅速去吃饭。那一刻,我看见他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直到看着他端起饭菜开始享用时,我才离开。 课间,我继续批改作业,发现李禹德同学的作业已上交,且字迹十分工整。于是我在全班表扬了他,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课上,他第一次坐得端端正正,认认真真地听讲。我又表扬了他,而他也第一次举手回答了问题,答得十分正确,我再次表扬了他。此刻,他已经完完全全融入到班群众,融入到学习生活中了。 反思:

小学德育案例分析完整版

小学德育案例分析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小学德育案例分析 一、基本情况 李亚婷是一位四年级的学生,她性格内向,平时不愿意跟同学们打交道。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面对激烈的竞争,同学们的嘲笑她觉得自己这儿也不行,那儿也不如别人,缺乏竞争勇气和承受能力,导致自信心的缺乏。在班里是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一提考试就没精神。如何帮助她增强自信心,走出这个阴影呢? 二、案例分析 1.个人因素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她性格内向,在人面前不拘言笑,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上课听讲不太认真,容易走神,老师课后布置的预习和复习工作不能有序进行,课外作业也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长此以往,学习成绩便越来越不理想,每一次考试都很紧张,很担忧,考试对她来说,一次比一次害怕,一次比一次考得差,经历的挫折多了,失败也就多了,便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感,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即使在成功面前也很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严重影响她的身心健康发展。 2.家庭因素 李亚婷的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对她的学习不能有力地指导,孩子过重的压力在未能达到父母期望时,便使孩子形成自卑心理,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不安、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也会随之而来。 3.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同学尤其是学困生不够了解,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偏低。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美,又会受到同学们的奚落和家长的不满。长此以往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就慢慢占了上风。 三、辅导策略 自信的缺失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生活、学习都有损害,那么究竟该如何引导学生增强自信,正确地评价自己呢? 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有进步要求的,都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学生。我也认为只要孩子智力正常,没有都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都的老师。为了去除李亚婷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时间经常有意无意的找她闲谈,让她帮我抱作业本、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她,发现她有所进步及时表扬,在上课时经常用眼神来鼓励她,还经常对同学说:“看,李亚婷今天坐得真端正,听课非常认真!”“李亚婷同学回答问题声音大了,能让我们听得清楚。”“李亚婷同学……”渐渐的,李亚婷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一次,我进行课堂巡视时,她主动冲我笑了。 2.家校沟通,促进自信。 李亚婷自信心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因此,我经常与家长联系,详细地分析了李亚婷在校的表现及其各种原因,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要为孩子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不管干什么,都要从中发

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案例

小学数学学科中两个德育渗透的案例说起小学数学中的德育渗透,大家脑中或许会闪过“牵强附会”四个字。因为数学似乎没有语文学科中俯拾皆是的德育资源,也没有音美学科中覆盖全程的美育渗透。其实,不然,真正深入到数学学科中,你就会发现,数学中的德育内容不仅全面,还有极强的说服力。若其他学科的德育是以情动人居多,则数学学科中的德育是以理服人为上。 数学从内容到思想方法都充满了唯物辩证法。数学思维的训练使人的思维逐步具有广泛性、深刻性、组织性、批判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的特征。这使学生受益终身。 数学发展史中那些辉煌灿烂的成就足以激发学生的爱国心和民族自豪感。 数学习题中也有很多关于环保、互助、爱国、爱家等德育素材,这些信息提供的数据和实实在在的计算,最具说服力、最真切。 现在只谈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两个的案例: 案例1:让学生进入数学的角色情景,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自信心、责任心。 又是一个星期一的早晨,在A班上第一节数学课。 学生放松两天后,躁动的心尚未平静,加之又是节稍显枯燥的计算练习课,教室中凳子吱呀不停,小声说话的声音不断。我便也有些烦躁起来,连吓带哄地领着学生做到课本40页第3题。题目提供了这些信息:二年级198人,三年级270人,四年级201人,五年级281人,他们要去儿童剧场看电影,剧场能容纳500人,问题:哪几个年级安排在一起合适?需要安排几场?我让学生先读题目,他们个个有气无力。再让读一遍,读得还

是很勉强。读完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解决问题?等了片刻,举手者寥寥无几。叫了一个学生,陈述自己的想法,其他学生似听非听,漫不经心。看着学生茫然又漠然的眼神,耐着性子领着说了一遍,又问了几个学生,还是说不太清楚,看到花费了这么多时间,效果却不好,心中非常窝火,忍不住又批评了学生几句。如此这般,折腾掉不少时间,下课铃响了,预定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 带着沮丧的心情来到B班,准备上今天的第二节数学课。看着那些在课间游戏时活蹦乱跳的孩子,忽然觉得刚才的发火多么可笑!浪费时间,破坏心情!这么小的孩子,前面说完后面忘,生气发火只是做了无用功,何苦!想到此,我调整了心态,微笑着面对孩子们。笑容平息了孩子们躁动的心,乱响的桌椅声停了下来,孩子们在淡淡的愉悦中思维飞扬,我的灵感亦被唤起。 同样研究40页第3题,我说:“××小学的同学要去儿童剧院看电影,这么多人,怎么安排才合理呢?在座的哪位校长给出出主意?”孩子们一听,把他们称为“校长”,立马来了劲,赶紧去读题,想题,讨论题,气氛十分热烈。待孩子们思考得差不多时,我笑着说:“哪位校长来安排一下?要说清你的理由。”顿时“高手如林”。我叫了一位平时比较害羞的女孩:“王校长,请!”小女孩被激情点燃,忘记了羞怯,流畅地说出了自己的策略。“王校长的方案合理不合理?”“合理!”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回应。小女孩兴奋地涨红着脸坐下了。许多孩子依然高高地举着小手。我又点了一位:“冯校长,你有什么打算?”孩子们面带笑意看向“冯校长”,看向“冯校长”写下的算式,表情是那样专注,反响是那么热烈,跟前一节课中孩子们有气无力的状态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我说:“两位校长只花了几分钟

学校德育经典案例故事

【经典案例故事】魏书生同时担任两个毕业班(146人)班主任的秘诀 魏书生老师曾到过许多师范院校作报告,每到报告结束后,常有很多学生围着魏老师,请他写当老师、当班主任应记住的最重要的一句话。魏老师总是一次又一次地给他们写下这样的一句话:“坚信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是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个学生的助手。”魏书生老师说:“这是我教书、当班主任以来,感受最深的一点,也是我当班主任的一条最根本的原则。”他深有感触地说:“我坚持这个原则时,工作就顺利、就成*****;我忘记或不自觉地违背这条原则时,工作就受挫折、就失败。” 1991年,魏书生老师担任两个毕业班的班主任,而且学生总数高达146人,他还有许多社会兼职工作,经常应邀到全国各地讲学,可是班级工作井井有条,班级面貌欣欣向荣。诀窍就是相信学生,请学生做自己的助手。他跟同学们谈心说:“老师依靠什么当班主任,依靠什么教语文?就依靠在座的各位助手。在座的146位同学都是我的助手,都是我的副班主任,都是我的语文助理教师。大家都成了老师的助手,我们的班集体就能管理得井井有条。”(摘自高等教育出版社《新世纪班主任必读》) 【经典案例故事】夏令营中的较量 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来到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 A 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大觉,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走到底。 在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当年放牧的乌兰察布盟草原,中日两国孩子人人负重20公斤。匆匆向前进着。他们的年龄在11——16岁之间,根据指挥部的要求,至少要步行50公里路,而若按日本人的计划。则应步行100公里!说来也巧,就在中国孩子叫苦不迭之时,他们的背包带子纷纷断落。产品质量差给他们偷懒制造了极好的理由。他们争先恐后地把背包扔进马车里揉揉勒的酸痛的双肩,轻松的又说又笑起来。可惜,有个漂亮女孩背的是军用迷彩包,带子结结实实,使她没有理由把包扔进马车,男孩子背自己的包没劲儿,替女孩背包不但精神换发,还千方百计的让她开心。他们打打闹闹,落在了日本孩子的后面,尽管有男孩子的照顾,这位漂亮女孩刚走几里路就病倒了,蜷缩一团瑟瑟发抖,一见医生泪如滚珠。于是她被送回大本营,重新躺在席梦思床上,品尝着内蒙古奶茶的清香。日本孩子也是孩子,也照样生病。矮小的男孩子黑穆雄介肚子痛,脸色苍白,汗珠如豆,中国领队发现后,让他放下包他不放,让他坐车他更不肯。他说:“我是来锻炼的,当了逃兵是耻辱,怎么回去向教师和家长交代?我能挺得住,我一定要走到底!"在医生的劝说下,他才在草地上仰面躺下,大口大口的喘息。只过了一会,他又爬起来继续前进了。 B 日本家长乘车走了,只把鼓励留给发高烧的孙子;中国家长来了,在艰难路段把孩子拉

小学班主任德育案例10篇

小学班主任德育案例10篇 篇一: 在我任一年级二班的班主任工作半学期的时间中,我尽力履行班主任的各项工作职责,关心爱护学生,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们得到了锻炼,得到了教育。透过这半年的班主任工作,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对于做班主任也有一些心得体会。 一、抓好德育工作 首先我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用心配合校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纪律与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端正学习态度,构成良好的班风。除了班会课进行正面宣传教育外,课外还联系实际,用讲故事的方法教会孩子们做一个好人,优秀的人。 二、抓好班干部队伍建设 班干部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得力助手,在班内的影响甚大。班干部素质高,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班工作就能做好,良好的班风就能构成;反之,则影响恶劣,良好的班风就无法构成。因此对于班干部队伍建设我一向十分重视。人选是一个关键,如何选出适宜的干部来呢?我认为务必采取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根据班上学生实际状况进行评选。此刻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因此我班的干部名称的后面都加上了“班长”二字。同时给予班干部必须的权利。我对班干部要求个性严格要求,对他们的工作既要指导,又要放手让他们去做,没有限制得很死,我着重树立班干

部的威信。透过一个学期的锻炼,我班产生了一批十分优秀、有潜力的班干部,例如:李雪妍、何星宇等等同学。让我的班工作简单了很多。 三、抓好班群众建设 一个班级的好坏,从班风中能够体现出来。要使整个班级拧成一股绳,增强凝聚力,这样才会有良好的班风。这就要着重培养他们的群众主义精神、主人翁精神,增强群众荣誉感。要教育学生团结友爱、关心群众、关心他人,让大家都能感觉到班群众就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作为班主任,主动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与他们交朋友,个性是对于潜能生,更应主动接近他们,这样能够在必须程度上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利用赏识教育,经常鼓励他们多学一些知识。我也尽量为他们创造学习的机会和条件,比如:教室文化布置上以学生的习作为主,鼓励他们培养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透过这些做法,使整个班级基本上构成了一个爱学习、同上进的良好学风。 四、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养成教育。 1、丰富德育活动促进养成教育。认真学习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同时深入开展了礼貌礼仪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健康知识教育等等。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我们要求班主任用心思考,加强班级制度建设、班风和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树立班级形象,争创班

德育一体化典型案例

“信责”体验式敎育的探索与实践 ——德育课程一体化典型案例 活动背景: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老师非常失落地说:“为什么现在很多孩子聪明却不上进?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在很多活动面前胆小怯懦,不够自信和缺乏担当?”“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做事缺乏动力?”很多家长无奈地说:“为什么感觉自己的孩子吃得好,穿得好,却仍不满足,自私自利?”“为什么我的孩子喜欢撒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难道是我们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认真反思了我们的德育工作。结果发现,在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上,更多的是靠在课堂上说教和学科教学来实现,学生的道德观念停留在简单的认知层面,没有认同感,更不容易内化为自身的品质,接受的是“关于德育”的教育。在德育目标和内容上,动辄就是“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大而空的现象。在德育活动组织上,很多活动都流于形式,或“毕其功于一役”,仅仅体现在几个特定的日子,这都是功利性的德育活动,与德育的目标相悖。 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思想道德的形成将奠定孩子做人的基础。因此,有必要进行小学生德育方法的探索与研究,解决由于上述现象造成的德育工作实效性、针对性差,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脱节,知行不一等问题。在“生活过程德育化、德育过程生活化”和“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思想指导

下,我们认识到,德育工作必须逐步从课堂转向现实生活,从知识传授转向社会活动,变静态的书本知识讲解为现实生活道德问题的重演,注重道德技能训练,注重培养道德思维与实践能力。为此,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对学校的德育目标和内容、德育实施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合学校实际,从教师和学生层面提出了“信责教育”体验式德育模式。 信责”教育解读:“信”,解读为信念、自信、诚信,“责”解读为明责、履责、承责。结合学校师生工作、学习的分工和性质不同,特对师生在信责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具体包括以下两个层面:“信责德育教育”解读(教师用) 1、树立崇高“信念”,明确各自职责。教师要树立热爱教育、严谨治学、关心学生、为人师表、廉洁从教的信念,明确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 2、树立“自信心”,履行职责任务。教师要树立“爱满天下、桃李芬芳”的光辉情怀,立志做“桃李满天下”的好教师。干部、教师要履行好各自的职责,圆满完成各自的任务,包括教学任务,也包括教育任务和管理任务,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3、开展“诚信”教育,勇于承担责任。教师要言行一致、说做 合一,牢记承诺和誓言,以诚待人,以诚感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说空话、套话、假话,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要勇于担当,该做什么没有做要担负一定的责任,不该做什么而做了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小学德育工作典型案例

小学德育工作典型案例 ——转化后进生的点滴感想 我班有个学生叫郭宏辉。他上课不专心听讲,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天都有学生向我告状。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答应了。可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由于他的这种表现,我曾经和他的妈妈聊过孩子的状况,不过他妈妈也对孩子无可奈何,甚至已经放弃了孩子。听到他的妈妈这么说,我也灰心了。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是有一件事让我改变了对孩子的看法,在我校体育课上,他参加了跳绳比赛,在最后筋疲力尽的时候,听到同学们为他加油的声音时,他没有放弃,咬着牙努力坚持。当时的一幕让我看到了这个孩子身上也有可爱之处,他也是一个热爱集体,积极向上的孩子。我不能放弃这个孩子,我要让他慢慢的转变,成为一个人人喜爱的孩子!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于是我再次找他谈话,

谈话中,我问他“老师为什么会常在课堂上批评你,你知道吗?”他说:“因为我常违反纪律,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书写也不工整……”“你已经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说明你是一个勇于认错的好孩子,但是,这还不够,你觉得应该怎样做才好?”“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受他人欢迎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团结友爱,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后来,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同学吕烨帧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教育他。他的同桌是我班的班长,行为习惯特别好,自制力也很强,能够在帮助他的同时不影响自己的学习。每天在课间的时候给他出一些题目,在他做完后给他批改讲解。有了同桌的帮助,他的学习积极性有了一些提高,相信长时间的坚持下去,他的成绩一定会有所提高的。 在更新教育观念的今天,作为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树立信心进而达到育人的目的。愿:我们携起手来乘赏识之风,捧起关爱之情,燃起信心之火,播下希望之

小学德育案例分析推荐

小学德育案例分析 德育工作在各个学科中都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以前我对老师的认识只停留在老师上好课,学生学会知识。以为这样老师就做到尽心尽责了。但当我步入教师这个行业以后才明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征、个性、爱好、优点、缺点等。这些都是我们做教师应该去研究的。因为这些远比逼着孩子去背一个单词,多会做一道题更有长远的意义。只有真正解决孩子的心结,这才是老师的成功。 随着经济发展和时代进步,离婚的家庭也与日俱增。单亲孩子的增多,给学校和班级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家庭是孩子第一课堂,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耳孺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就会陶冶出什么样的孩子。”诚然,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教育成长影响何等重要。 一、基本情况 张一凡,10岁,是三年级的学生,是全校出名的老大难。 二、学生的问题行为 上课不专心听讲,常做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作业、家庭作业拖拉,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且作业质量差,错误较多;成绩差,各门功课测试都不及格。 三、辅导策略 1、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接触中我发现张一凡也是有进步要求的,也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名好学生,他的淘气只是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因此我在课余时间经

常有意无意的找他闲谈,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他,发现他有所进步及时表扬,在上课时经常用眼神来鼓励他,还经常对同学说:“看,张一凡今天坐得真端正,听课非常认真!”“张一凡同学的字写得真漂亮。”“张一凡同学……”渐渐的,张一凡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一次,我进行课堂巡视时,他主动冲我笑了。通过努力,张一凡成为了班级的纪律委员,并把班级的纪律管理得井井有条,由全校纪律最差的班级一路直升到全校纪律最好的班级之一。 2.家校沟通,促进自信。 张一凡自信心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因此,我经常与家长联系,详细地分析了张一凡在校的表现及其各种原因,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让其父亲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使这个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还联系到他的母亲,说服她多用一些时间回来看看儿子,多关心他,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不要让家庭关系而毁了孩子。经过多次推心置腹的交谈,终于使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由于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努力,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开始喜欢学习,成绩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张一凡也从中得到了满足,增强了自信。 3. 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因为家庭里少了和睦温暖,多了训斥和打骂,或是失去了母爱,多了孤独,令张一凡的心灵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甚至敏感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不愿与别人交往,以故意捣乱来排解心中压力以寻求一种心理平衡。面对他的这种状况,我的教育以保护孩子的脆弱易伤

中小学德育渗透案例

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标准指导我们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些要求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我们教育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所以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除了传授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以外,同时也要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 案例一: [分西瓜]:一位年轻教师在教授三年级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一个大西瓜,在母亲节的时候,你准备怎样分这个西瓜呢?” 生1:“母亲节到了,我准备把这个西瓜平均分成两份,给妈妈留一半,我留一半。” “你为什么这样分呢?”教师问。 生1:“我一半,妈妈一半,一样多,这样谁也不吃亏。” 生2:“母亲节到了,我把西瓜平均分成8份,我给妈妈5份,我留3份。” “你为什么这样分呢?”教师微笑地问。 生2:“妈妈很辛苦,在母亲节里应该多给她一些。” “你真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我表扬了她。 其他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要把西瓜平均分成6份、9份、12份等,都说在母亲节应该多给妈妈一些,教师都一一赞扬了他们。 这时,生3举手回答:“我把这个西瓜全都给妈妈吃。” 师:你真是一名董事的好孩子。妈妈为了我们付出了很多,你做的很对。 如果我们的老师都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时时显出宽容的态度,我相信这比老师单纯重说教的“灌输式德育”要高明。

德育教育案例范文

德育教育案例范文 德育教育是班主任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良好的德育教育不仅能让学生健康成长,同时对提升高中教学效果发挥重要作用。下面是管理资源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德育教育案例格式,供大家分享。 德育教育案例范文1有一位心理学家,他让一穷一富两个孩子同看一幅画,画里是一只小兔子坐在饭桌旁边哭,兔子妈妈站在一旁,板着面孔。穷孩子说:“小兔子为什么哭?是因为它没吃饱,还想吃,可是家里没了,兔妈妈也感到非常难过。”“不是这样的”富孩子接着说:“小兔子为什么哭?还不是因为它已经不想再吃东西了,但它妈妈强迫它非吃下去不可!” 富孩子的话,很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爱孩子爱到强迫“孩子”“非吃下去不可”的地步,这种“爱”,孩子自然是不能接受的了。生活中有这样的妈妈,学校里也有这样的老师。现在大多数的中小学校都实行一种规定,老师的工资,评职称都和学生的成绩,升学率挂钩。所以啊,老师爱孩子爱到孩子的生活就是自己的生活,孩子的学习就是自己的学习,孩子的成绩就是自己的成绩,孩子的面子就是自己的面子,以致“爱”到蛮不讲理、专横霸道的地步。这种爱的错位,必然

产生各种被爱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病症。 “德育”的主体定位是我们爱孩子的前提。 一位名叫正子的小朋友收到一位同学的来信,非常高兴,可邮递员告诉她,信上的邮票不合适,对方少付了80元,需要她来补上。正子补了钱之后不知道该不该把这事告诉寄信的同学。 她去问哥哥,哥哥说,应当告诉他少付了邮费,但不必告诉他钱数,让他以后注意就是了;正子又去问妈妈,妈妈说,不要把这事告诉同学,以免伤了他的自尊心。那么,正子到底该怎么办? 于是,老师的问题出来了:“同学们,如果你是正子,你会怎么做 呢?”她在黑板上写了四种意见:A 是正子哥哥的意见,告诉寄信的同学,但不告诉他钱数;B 是正子妈妈的意见,不把这事告诉同学;C 是不仅告诉那位同学少付了邮费,而且告诉他钱数;D 是犹豫不决。老师让学生们在这四种意见中选择,于是,学生们纷纷跑上讲台,把写有自己名字的小卡片贴在黑板上。结果,全班27位学生中,选择ABCD的分别有4人、1人、15人和7人。 接下来,老师开始向学生提问:你为什么会这么做。一位选择C的学生说:“如果我是正子,我就会告诉那位同学,寄这种信与普通信不同,是需要加钱的,不过这次应加的80

科学学科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小学科学渗透德育的教学案例科学学科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主张理性和实证意识,但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还具有人文性,蕴含着一定的人类生活精神,根据科学新课标的要求,科学教育的着眼点不仅是科学本身,更为重要的是促进人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科学教育过程中注重渗透道德和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知道珍爱并善待生命,逐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在三年级《人与植物》一单元的教学中,我就适时融入了德育渗透的教育。 案例描述与分析 教学情景一:观察大树。 我带领同学们分组选择了校园里的松树、柳树、丁香树等树木作为观察对象。可以用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新的内容,如(画简图、测量树干粗细、闻树叶、看果实、拓印树皮、捡拾标本、对比法……)然后整理观察笔记。各组汇报交流自己观察的不同的树木。 带学生走进校园观察树木,这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们来说,可能是生平第一次认真仔细科学地进行一项观察活动。看看这些小不点那兴奋的劲,就知道他们心里多么渴望走出教室感受科学的魅力。学生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远观树的整体形态,大树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了解了树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它们生长在

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同学们观察大树的兴趣浓厚,享受着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 在观察的过程中,还特别培养了与他人合作的习惯。制订小组观察计划,利用感官和放大镜、皮尺等简单测量工具观察大树,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结果,到汇报交流小组的观察结果,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小组成员的分工与合作。小组成员集体的智慧在班级交流中闪光。 通过这个案例给了我许多启示:科学作为一门科学启蒙教育的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切记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简单的说教,而应根据教学内容挖掘德育因素,将德育教育渗透点自然安排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所以我要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挖掘德育教育素材,努力争取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

完整高中班主任德育案例范文

高中班主任德育案例范文 德育知识是班主任德育能力的基础,德育观念是班主任德育能力的核心,德育经验是班主任德育能力形成的关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故事案例,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班主任德育案例范文一我的德育教育小故事 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理解他们,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以一颗宽厚真诚的心去教育他们,用心为他们打造一个爱的天堂,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我们教师的职责不就在于此吗?所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快乐着,幸福着。如果你问我整天面对一群懵懵懂懂的孩子,帮助他们处理一些芝麻绿豆的小事,你确定你快乐幸福着吗?我可以非常坚定的回答你,是的!很快乐!照顾好我的这群孩子们,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班里有一个叫左林的孩子,父母长期在外地工作,从小在奶奶的关心和呵护下长大,奶奶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父母一归来对他的溺爱,过于放纵,使他养成了固执、偏激、倔强的性格,我行我素,在学习上缺乏自觉性,上课思想跑毛,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不断,还影响周围孩子听课,有依赖和

惰性心理,聪明却又不爱多动脑,但是他非常热爱劳动。.根据他的实际情况,我认为他的本质是好的,如果与家长配合共同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帮助,我相信他是会有改变的。 一天上课,他不停的在玩橡皮,乐此不疲,我连续提醒了他5,6遍,他就好像没听见一样,还是玩个不停,我走到他身旁和他说,下课你来我办公室一趟。下课了,他低着头来我办公室了,我和他说,“左林,你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尤其是特别爱劳动,班里的脏活累活你都抢着干,老师很喜欢你,可是你让我伤心了,你不愿意让我再喜欢你了。”听到我这么说,他瞪大眼睛,很茫然看着我,我继续说,”犯了错没有关系,老师一提醒,立刻改正,就是好孩子,可是你,老师提醒你好几遍了,你都无动于衷,你说说看,你是不是不喜欢老师我了,也不想让老师喜欢你了呐”他掉下了眼泪,“谭老师,不是,我很喜欢你,我也想让你继续喜欢我,我错了。”我继续:“左林,还记得你的梦想吗?如果你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你的理想就不会实现,你的爸爸妈妈就不会以你为傲,也会很伤心,老师知道你很想念他们,可是你知道吗?你的爸爸妈妈辛辛苦苦的去外地工作,没有陪伴在你的身边,就是为了给你好的生活,可是你呐?”说到这里了,他哭的更厉害了,针对这个问题我耐心指导,认真帮助他分析犯错引发的后果,让他自己认识到错误

小学德育教育案例

小学德育案例 开学一个星期还能正常完成各科作业,但是一周后作业经常少做,甚至不做,母亲、老师批评后,就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上学,不说话,砸东西,逃避别人。 原因分析 经过和她母亲的交谈了解到,她的父亲是个简单粗暴的人,平时很少管孩子。在他小的时候,父亲就经常对孩子不管不问,但是,当父亲心情好的时候,又会满足儿子一切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这就造成了他既胆大怕事又固执任性。二年前,父母因生活琐事经常打架,使他受到很大打击,加上母亲常常在儿子面前哭诉,使这个小孩情感更加脆弱,心理压力更大,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干脆就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去上学,采取有意回避的态度,压抑自己。通过家访,我明白了他不上学的原因是受到心理上的困扰。由于家庭的原因,使他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变得更加焦虑不安,感到孤立无助,继而逃避,这是一种高度焦虑症状的消极心境。我认识到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长此下去,其认识就逾片面,心理的闭锁就逾强,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直至不可救药。 个案处理 一、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使他摆脱心理困境。

我认识到造成他心理不堪重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使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我一次一次地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做好他母亲的思想工作,希望她面对现实,调整心态,改善家庭关系,尽量不要在儿子面前哭诉、埋怨,因为这样于事无补,反而会增加他的心理负担,影响他的健康成长。还设法联系到孩子的父亲,说服他多用一些工余时间陪陪儿子,多点关心他,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经过多次推心腹的交谈,终于使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逃避,也愿意跟同学们交往,渐渐地回到学校上课了。 开通热线,建立家校电话联系。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公布,与任课教师、家长经常联系,父母在外也可以通过打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使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让家长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问题,要尽可能经常陪陪子女,关注子女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让子女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家长课程,把家长集中起来学习一些简单的知识,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职责。 二、爱护、尊重学生。 其实,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罗林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