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广石化必考内容)

现代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广石化必考内容)
现代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广石化必考内容)

1.基因: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2.基因组: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集合,是指某个特定物种细胞内全部DNA分子的总和。

3.顺反子:由顺/反测验定义的遗传单位,与基因等同,都是代表一个蛋白质质的DNA 单

位组成。一个顺反子所包括的一段DNA与一个多肽链的合成相对应。

4.基因表达:DNA分子在时序和环境的调节下有序地将其所承载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和翻

译系统转变成蛋白质分子(或者RNA分子),执行各种生理生化功能,完成生命的全过程。

5.ribozyme【已考试题】:即核酶,由活细胞所分泌的具有像酶那样催化功能的RNA分子。

6.SD序列:原核生物起始密码AUG上游7~12个核苷酸处的一段保守序列,能与16S rRNA

3′端反向互补,被认为在核糖体-mRNA的结合过程中起作用。

7.限制性内切酶:限制性内切酶是一类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中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

并在相关位置切割DNA双链结构的核酸内切酶。

8.内含子和外显子 :真核细胞DNA分子中能转录到mRNA前体分子中但会在翻译前被切除

的非编码区序列称内含子。而编码区称为外显子。

9.C值和C值反常现象 :C值指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一般随生物进化而增

加,但也存在某些低等生物的C值比高等生物大,即C值反常现象。原因是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含大量非编码序列。

10.卫星DNA :在DNA链上串联重复多次的短片段碱基序列。因能在密度梯度离心中区别与

主DNA峰而单独成小峰而得名。

11.重叠基因:一段能够携带多种不同蛋白质信息的DNA片段。

12.断裂基因【已考试题】:在DNA分子的结构基因内既含有能转录翻译的片段,也含有不

转录翻译的片段,这类基因称断裂基因。

13.复制子【已考试题】:DNA分子上一个独立的复制单位,包括复制原点。

14.同义突变:DNA上一个碱基对的突变并不影响它所编码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现象,因

为改变后的密码子和改变前的密码子是简并密码子编码同一种氨基酸。

15.PCR:即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样品中的DNA量和富集众多DNA分子中的一个特定的DNA

序列的一种技术。在该反应中,使用与目的DNA序列互补的寡核苷酸作为引物,进行多轮的DNA合成。每一轮中都包括DNA变性,引物退火和在Tap DNA聚合酶催化下的DNA 合成反应。

16.DNA芯片:以点样法将RNA扩增得到的cDNA片断高密度地排列于玻片上制成的微阵列芯

片又称为DNA芯片(DNAchip)或cDNA微阵列(cDNA Microarray

17.引发体:指在滞后链DNA复制中,每个岗崎片段合成引发反应中涉及的蛋白质复合体(包

含6种主要成分)。引发体能沿着DNA 移动,引发生成滞后链的引物RNA短链。

18.拓扑异构酶:通过切断DNA的一条或两条链中的磷酸二酯键,然后重新缠绕和封口来改

变DNA连环数的酶。拓扑异构酶Ⅰ、通过切断DNA中的一条链减少负超螺旋,增加一个连环数。某些拓扑异构酶Ⅱ也称为DNA促旋酶。

19.DNA修复

细胞中存在的一种当DNA分子受到损伤使使之恢复到正确的结构的反应机制。

20.切除修复:通过移开受损伤和错误配对的DNA序列,在双链中通过合成与保留链互补的

正确新链来替换它们的DNA修复系统。

21.转座子【已考试题】:能将自身插入基因组新位置的DNA序列。是存在于染色体DNA上

可自主复制和位移的基本单位。

22.复合转座子:两个插入序列包围着一段中央区域,这两个序列中的一个或者两个可能使

整个元件转座。

23.插入序列:仅携带其转座所需基因而不携带任何宿主基因的细菌转座子。

24.复制性转座和非复制性转座:复制性转座指所移动和转位的是原转座子的拷贝。非复制

性转座指原始转座子作为一个可移动的实体直接被移位

25.黏性末端:被限制酶切开的DNA两条单链的切口,带有几个伸出的核苷酸,它们之间正好

互补配对,这样的切口叫做黏性末端

26.ζ因子 :RNA聚合酶的别构效应物,也可看作是聚合酶结构中的一个亚单位。可以极大

的提高聚合酶对启动子的识别结合能力,在转录起始后从核心酶上脱落下来。是转录起始阶段不可缺少的辅助因子。

27.启动子【已考试题】:DNA模板上具有活化RNA聚合酶、启动转录起始功能的特殊序列。

28.封闭复合物和开放复合物【已考试题:两者区别】:RNA聚合酶和启动子相结合形成转

录起始复合物。若启动子序列是闭合的双链DNA则称为封闭复合物,若启动子序列上有一小段双链被解开而暴露内部碱基则称为开放复合物。

29.转录单元【已考:指 RNA 聚合酶起始位点和终止位点间的距离,可能包括不止一个基因。

30.上升突变和下降突变【已考试题】:下降突变是发生在启动子序列上的降低结构基因转

录水平的突变。上升突变是发生在启动子序列上的增强结构基因转录水平的突变。31.增强子【已考试题】

增强子是一种顺式作用序列,能够提高一些真核生物启动子的利用,并能够在启动子任何方向以及任何位置(上游或者下游)作用。

32.上游启动子元件:真核基因启动子TATA序列上游的保守序列,能起到调节转录水平作用

33.帽子结构:过倒扣GTP和特殊的甲基化修饰而加在真核mRNA5′端的特殊结构,可保护

mRNA的稳定,形似帽子而得名。

34.终止子 :模板DNA上的具有终止转录功能的特殊序列。

35.RNA剪接:DNA模板链转录出的最初转录产物中除去内含子,并将外显子连接起来形成

一个连续的RNA分子的过程。

36.剪接体/拼接体【已考试题】

以snRNP为主的辅助蛋白因子识别结合于RNA内含子边界序列上形成的复合物,有助与剪接的准确进行。

37.RNA编辑:些mRNA的核苷酸序列在生成转录产物后还需插入,删除或取代一些核苷酸

残基,方能生成具有正确翻译功能的模板。遗传信息在mRNA水平上的改变过程称RNA 编辑。

38.cDNA:与 RNA 互补的单链 DNA,通过体内 RNA 逆转录而合成。

39.密码简并性:指编码相同的氨基酸的几个不同的密码子互称简并密码子。

40.摆动假说:一个tRNA通过与密码子第三个碱基非寻常配对而识别不止一个密码子。

41.校正tRNA

通过其反密码子上的某种突变以校正基因或密码子突变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的一类tRNA 42.信号肽:指新合成多肽链中用于指导蛋白质跨膜转移(定位)的N-末端氨基酸序列(有

时不一定在N端)。

43.分子伴侣

一类能帮助其他蛋白质进行正确组装、折叠、转运、介导错误折叠的蛋白质进行降解的蛋白。当蛋白质折叠时,它们能保护蛋白质分子免受其它蛋白质的干扰。很多分子伴侣属于热休克蛋白(例如HSP-60),它们在细胞受热时大量合成。热激可导致蛋白质稳定性降低,增加错误折叠的几率,因此在受到热刺激时,细胞中的蛋白质需要更多热休克蛋白的帮助。

44.弱化子【已考试题】

结构基因上游的一段序列中有一部分序列如果缺失会提高基因表达效率,如果存在导致转录终止在这一区域。这部分序列即称弱化子。

45.操纵子

细菌基因表达和调控的单位,包括结构基因和能被调控基因产物识别的DNA 控制元件。

46.葡萄糖效应

在有葡萄糖存在的情况下细菌降低了利用其他糖类的酶的合成而优先利用葡萄糖的现象。原因是葡萄糖的存在抑制了cAMP的合成使cAMP-CAP正控系统失活故而这些酶的操纵子(如乳糖操纵子)不能正常转录。

47.前导肽

一些氨基酸操纵子序列中含有起弱化调节作用的前导序列,前导序列能构被部分翻译表达产生的多肽称前导肽。

48.基因家族【已考试题】

一组功能相似且核苷酸序列具有同源性的基因,可能由某一共同祖先基因产生。

49.活性染色质

因染色体解旋松弛或DNA构象变化充分暴露结构基因而具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

50.顺式作用元件

可影响自身基因表达活性的DNA序列,包括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应答元件等。51.反式作用因子【已考试题】

指一些与基因表达调控有关的蛋白质因子。包括RNA聚合酶和一系列相关辅助蛋白。

52.应答元件:能与某个(类)专一蛋白因子结合从而控制基因特异表达的DNA上游序列。

53.锌指结构:指结构是一段包括一个α螺旋和一个β折叠片的氨基酸序列折叠成一种包含

四面体配位的锌离子(Zn2+)的结构。多个锌指组成的串联重复结构域并能结合在DNA 分子上。有C2C2和C2H2两种。

54.原癌基因:尚未激活、不具有致癌作用的细胞转化基因,正常表达时对细胞的生长和分

化有调控作用,当由于病毒感染或理化因素作用会被激活成为致癌基因。

55.遗传中心法则:述从一个基因到相应蛋白质的信息流的途径。遗传信息贮存在DNA中,

DNA被复制传给子代细胞,信息被拷贝或由DNA转录成RNA,然后RNA翻译成多肽。不过,由于逆转录酶的反应,也可以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56.核心酶:NA聚合酶全酶失去ζ基后的酶叫核心酶。核心酶只能使已开始合成的RNA链

延长,但不具有起始合成RNA的能力,必须加入ζ基才表现出全部聚合酶的活性。

57.同工tRNA:带相同的氨基酸的tRNA

58.翻译起始复合物:核糖体亚基,一个mRNA模板,一个起始的tRNA分子和一些起始因子

组成并组装在蛋白质合成起始点的复合物。

59.结构基因:编码非调控RNA或蛋白质的基因。

60.重组DNA技术:称之为基因工程。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和载体,按照预先设计的要求,将

一种生物的某种目的基因和载体DNA重组后转入另一生物细胞中进行复制转录和表达的技术。

61.抗终止蛋白

能够使RNA聚合酶通过一定的终止位点的蛋白质。

62.AP 核酸内切酶

剪切掉 DNA 5′端脱嘌呤和脱嘧啶位点的酶。

63.cDNA 克隆

代表一个 RNA 的双链DNA进入一个克隆载体。

64.顺式作用位点

只影响处于同一DNA分子上的DNA序列,此性质通常暗示该位点不编码蛋白质。

65.复合转座子【已考试题】:两个插入序列包围着一段中央区域,这两个序列中的一个或

者两个可能使整个元件转座。

66.接合:指两个细菌之间的杂交,部分染色体从一个细胞转入另一个细胞。

67.结构基因:于RNA聚合酶与启动子作用而表达的基因,不需要额外的调控。有时候也被

称为看家基因,因为它在所有细胞中都有低水平表达。

68.简并性:指密码子的第三个碱基上的变化不会改变它所代表的氨基酸。

69.DNA 或 RNA 变性

指它们从双链转变成单链状态,双链分开一般因加热产生。

70.同向重复:在同一个DNA分子中,相同的(或者相近的)序列以相同的方向出现两次或多

次,但并不一定相邻。

71.不连续复制:指DNA以小片段(岗崎片段)合成然后连接起来。

72.DNA 聚合酶:合成子代 DNA 链(在 DNA 模板的指导下)的酶。可能在修复或复制中涉及。

73.延伸因子:原核中为EF,真核中为eEF),在每一个氨基酸加入多肽链的过程中周期性作

用于核糖体的蛋白质。

74.核酸内切酶:切割核酸链内的化学键。可能特异性的切割RNA或者单链或双链DNA。

75.切除修复:这个系统移开包含损伤和错误配对碱基的DNA序列,在双链中通过合成与保

留链互补的链来替换它们。

76.外显子:割裂基因中在成熟mRNA产物中表达的任何片段。

77.移码突变:因非3bp整数倍碱基插入或缺失造成的、改变三联体翻译成蛋白质读框的突

78.基因家族:一系列外显子相关联的基因,其成员是由一个祖先基因复制或趋异产生。

79.遗传密码:DNA(或RNA)三联体与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80.hn RNA:由RNA聚合酶II产生的核基因转录无。它有宽广的范围和低的稳定性。

81.诱导物:通过与调控蛋白结合激活基因转录的小分子。

82.反向重复:同一个序列的两个拷贝在一个分子中以相反的方向重复,相邻重复组成回文

序列。

83.激酶:酸化(加上一个磷酸基团)底物的酶,蛋白质激酶的底物是其它蛋白质的氨基酸,

分为酪氨酸特异性及丝氨酸/苏氨酸特异性激酶两类。

84.基因座:染色体上某个具有特殊作用的基因所处的位置。它可能被等位基因一个所占据。

85.切口平移【已考试题】

指大肠杆菌中DNA聚合酶 I 能够将切口作为一个起点,将双链DNA中的一条链分解并用新物质重新合成新链代之。可用来在体外向DNA内引入放射性标记核苷酸。

86.非复制型转座:指转座子将供体部位序列直接移到新的位点(通常产生一个双链断口)。

87.无义密码子:UAG、UAA、UGA)中的任何一个,引起蛋白质合成终止(UAG被称为琥珀密

码子,UAA 被称为赭石密码子)。

88.无义突变:指DNA上任何代表氨基酸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的突变。

89.Northern杂交:将琼脂糖凝胶上的RNA转移到硝酸纤维膜上从而能够与互补DNA杂交

的技术。

90.操纵基因:DNA上的一个位点,阻遏蛋白能与之结合抑制相邻启动子从而抑制转录。

91.操纵子:细菌基因表达和调控的单位,包括结构基因和能被调控基因产物识别的

92.回文序列:DNA序列中一条链从左到右阅读和另一条链从右到左读是一样的序列,由相

邻的反向重复组成。

93.引物:与一条 DNA 链配对的短序列(通常是RNA),提供自由3′末端OH,使DNA聚合

酶开始合成DNA链。

94.-10区

位于细菌基因起始位点上游10b的一段保守序列 TATAATG。在 RNA聚合酶诱导 DNA 溶

解起始时起作用。

95.-35区:细菌基因起始位点上游35bp处的保守序列,在RNA聚合酶起始识别中作用。

96.复制叉:双螺旋DNA两条亲本链分开使复制进行的部位。

97.复制性转座

指复制型转座子的移动,其机制是首先它被复制,然后其一个拷贝转移到新位点。

98.阻遏蛋白:与DNA或RNA结合来阻止转录或者翻译的蛋白质。

99.反转座子: RNA 形式移动的转座子,DNA元件转录成 RNA,再逆转录DNA,然后插入基

因组中某一新位点。

100.不依赖ρ因子的终止子

DNA 上能够引起大肠杆菌聚合酶在没有ρ因子的情况下外终止转录的序列。

101.ζ因子

起始必须的RNA聚合酶的一个亚基,主要影响RNA聚合酶结合位点(启动子)的选择。102.信号序列:蛋白质上负责共转移进入内质网膜的区域(通常是N-端)。

103.信号传导:指受体和配体在细胞表面作用并传递引发细胞内途径信号的过程。

104.位点特异性重组:生在两个特异序列(不一定同源)之间,如噬菌体整合/切除或转座中共整合结构的拆分。

105.SOS反应

指大肠杆菌对放射性或其它DNA损伤反应而诱导许多酶,包括激活修复活性。其原因是RecA激活蛋白酶活性,从而切割LexA抑制因子。

106.Southern杂交将变性DNA从琼脂糖凝胶转移到硝酸纤维膜从而与互补核酸杂交的过程107.剪接:内含子切除和外显子连接,因此内含子被剔除,而外显子剪接到一起。

108.粘端:双链DNA相反突出端或不同DNA双链分子末端的互补单链,可由双螺旋DNA上的交错切口产生。

109.应急反应/严谨反应:细菌在恶劣生长环境中关闭 tRNA 和核糖体形成的能力。

110.端粒酶:核糖体蛋白酶,能通过加入单个碱基在端粒末端产生重复单位。

111.端粒:染色体的实际末端,DNA序列包括简单的重复单位以及突出的、可形成发夹结构的单链末端。

112.胸腺嘧啶二聚体:紫外照射引起 DNA 上相邻胸腺嘧啶化学交联而形成的一种突变。113.拓扑异构酶:够改变DNA连环数的酶(I型一次一个,II型一次两个)。

114.转导:噬菌体将细菌基因从一种细菌中转移到另一种细菌中。一个携带自身以及宿主基因的噬菌体称为转导噬菌体。也可指逆转录病毒获得和转移真核基因。

115.转染:受加入的DNA从而获得新的基因标记。

116.转化:菌接纳外源DNA而引入新的基因标记。

117.转换:一种突变,嘌呤代替另一种嘌呤,或嘧啶代替另一种嘧啶。

118.颠换:一个嘌呤被嘧啶代替或相反的突变。

119.转座酶:化转座子插入新位点的酶。

120.转录因子:录调节因子由某一基因表达后,通过与特异的顺式作用元件相互作用(DNA-蛋白质相互作用)反式激活另一基因的转录,故称反式作用因子。

第2部分重要问答题总结

1.细胞学说的内容有哪些?

①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即生物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

②所有细胞在结构和组成上基本相似。

③生物体是通过其细胞的活动反映其功能的。

④新细胞由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来;

⑤生物的疾病是因为其细胞机能失常导致的。

2.早期主要有哪些试验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

1944,Avery 肺炎球菌转化小鼠试验;1952,Hershey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4.通常所说的分子生物学的三条基本原则是什么?举例说明之。

①构成生物体的各类有机大分子的单体在不同的生物中都是相同的。

②生物体内一切有机大分子的建成都遵循共同的规则。

③某一生物体所拥有的核酸及蛋白质分子决定了它的属性。

5.现代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哪些?列举不少于三条。

① DNA重组技术

②基因表达调控研究

③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④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

6.简述DNA的化学组成。

DNA由单体核苷酸首尾相接,以3′,5′-磷酸二酯键链接而成。每个核苷酸由脱氧核苷和磷酸组成,而脱氧核苷由脱氧核糖和碱基ATCG组成。

7.染色体具有哪些作为遗传物质载体的特征?

DNA分子结构应具有多样性和相对稳定性并能准确地自我复制。

8.列表对比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造成两者基因表达极大差异的主要是哪些方面?

造成两者基因表达极大差异的主要是细胞基本生活方式的不同。原核生物一般为单细胞生物,对营养状况和环境因素反应迅速,以转录调节为主。真核生物以多细胞生物为主,以激素调节和发育调节为主要手段,有严格的时空限制,调节范围宽广。

9.分析染色体的化学组成。

真核生物的染色体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组成

10.简要回答原核生物DNA的主要特征。

原核生物中一般只有一条染色体,且大都带有单拷贝基因,只有很少基因以多拷贝形式存在;整个染色体DNA几乎全部由功能基因与调控序列所组成;几乎每个基因序列都与它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呈线性对应状态

11.什麽是核小体?简述其形成过程。

核小体是染色体的一种基本结构单位,它由DNA和组蛋白(histone)构成。由4种组蛋白H2A、H2B、H3和H4,每一种组蛋白各两个分子,形成一个组蛋白八聚体,约200 bp的DNA分子盘绕在组蛋白八聚体构成的核心结构外面,形成了一个核小体。

12.简述真核生物染色体的组成以及组装过程。

①每200bpDNA和组蛋白(H2A、H2B、H3、H4各两分子和H1一分子)形成核小体(10nm),压缩比7;

②核小体串联成的染色体细丝盘绕成螺线管(30nm),每一螺旋含6个核小体,压缩比6;

③螺线管进一步压缩为超螺旋圆筒(4000nm),形成中期染色质,压缩比40;

④进一步压缩为染色体单体,压缩比5。

13.简述核小体模型的结构要点。

①每个核小体单位包括约200bp的DNA、一个组蛋白核心和一个H1。

②由H2A、H2B、H3、H4各两分子形成八聚体,构成盘状核心颗粒; H3、H4形成4聚

体,位于颗粒中央; H2A、H2B二聚体分别位于两侧。

③ DNA分子以左手螺旋缠绕在核心颗粒表面,每圈80bp,共1.75圈,约146bp,两端被H1锁合, H1 结合20bp DNA.

④相邻核心颗粒之间为一段60bp的连接线DNA(linker DNA),典型长度60bp。

⑤组蛋白与DNA是非特异性结合,核小体具有自主装性质。

14.组蛋白具有哪些基本特征?这些特征与以后的基因表达之间是否存在某种潜在的联系?请阐述你的看法。

A.组蛋白基本特性如下:

①进化上的极端保守性。

②无组织特异性。到目前为止,仅发现鸟类、鱼类及两栖类红细胞染色体不含H1而带有H5,精细胞染色体的组蛋白是鱼精蛋白。

③肽链上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碱性氨基酸集中分布在N端的半条链上。例如,N 端的半条链上净电荷为+16,C端只有+3,大部分疏水基团都分布在C端。

④组蛋白的修饰作用。包括甲基化、乙基化、磷酸化及ADP核糖基化等。

⑤富含赖氨酸的组蛋白H5。鸟类、两栖类、鱼类红细胞分离的H5均有种的特异性。

B.组蛋白基本特性与基因表达之间潜在的联系:

组蛋白带正电荷,含精氨酸,赖氨酸,属碱性蛋白,其含量恒定,在真核细胞中组蛋白共有5种,分为两类:一类是高度保守的核心组蛋白(core histone)包括H2A、H2B、H3、H4四种;另一类是可变的连接组蛋白(linker histone)即H1。

15.真核生物DNA序列按照重复度可以分为哪几类?分别有什么样的特征?它们在整个基因组中分别充当什麽样的角色?

①不重复序列:拷贝数低,以结构基因为主。

②中度重复序列:拷贝数在10~10000之间,串联重复,多为rRNA和tRNA基因或组蛋白基因,往往分散在不重复序列间。

③高度重复序列:拷贝数极高并串联重复,碱基序列一般不长。

16.何谓C-值反常现象?它说明什么问题?

C值指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一般随生物进化而增加,但也存在某些低等生物的C值比高等生物大,即C值反常现象。说明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含大量非编码序列。

17.原核生物基因组有何特征?列举并简要说明。

①基因组通常由单一闭环双链DNA 分子组成;

②基因组DNA 只有一个复制起点;

③基因组所含基因数量较多,而且形成操纵子结构;

④基因组编码序列一般不重叠;

⑤基因是连续的,无内含子;

⑥编码序列约占基因组的50%,比例高于真核生物基因组,但低于病毒基因组;

⑦非编码序列主要是一些调控序列;

⑧多拷贝基因很少;

⑨基因组中存在称为转座子的可移动序列;

⑩在DNA 分子中存在各种特异序列。

18.如何定义DNA的一二三级结构?分别有何特征?

DNA一级结构是指4种核苷酸的链接和排列顺序。有线性和环状之分。

DNA二级结构是指两条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绕所生成的双螺旋结构。有左旋和右旋之分。

DNA三级结构即超螺旋结构是指DNA双螺旋进一步盘旋形成的特定空间结构。有负超螺

旋和正超螺旋之分。

19.常见的DNA的构象有哪些?其中Watson-Crick所提出的经典模型是哪个?哪些是左旋?哪些是右旋?

常见的DNA构象有A、B、C、Z型。其中Watson-Crick所提出的经典模型是B型。其中Z型左旋,其余皆右旋。

20.什么是Z-DNA?Z-DNA在基因表达调控中起什么作用?

Z-DNA指左手螺旋DNA。在邻近调控系统中,与调节区相邻的转录区被ZDNA抑制,只有当ZDNA转变为BDAN后转录才能活化,而在远距离调控中,ZDNA可通过改变负超螺旋水平,决定聚合酶能否与模板链结合而调节转录起始的。

21.试述DNA二级结构的特点(以B型DNA双螺旋模型为例说明)。

(1) 两股反向平行的DNA 链绕成同轴右手双螺旋,双螺旋表面有大沟和小沟。

(2) 脱氧核糖和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相连,构成DNA 主链,位于双螺旋的外表面,糖基平面与螺旋轴平行;碱基则位于双螺旋的内部,碱基平面与螺旋轴垂直。

(3) 两股DNA 链通过Watson-Crick 碱基对结合,即A 与T 通过两个氢键结合,G 与C通过三个氢键结合,称为碱基互补原则。这样,一股DNA 的碱基序列决定了另一股DNA 的碱基序列,两股DNA 链互相称为互补链。

(4) 双螺旋直径为2nm。相邻碱基的堆砌距离为0.34nm,旋转夹角为36°。据此,每一螺旋含10bp,螺距为3.4nm。不过,在溶液状态下,每一螺旋含10.5bp,螺距为3.6nm。

22.拓扑异构酶I、II分别在DNA高级结构的调整中起到了什麽样的作用?它们分别是如何其作用的?

DNA的拓扑异构体之间的转变是通过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来实现的。拓扑异构酶I主要消除负超螺旋,作用一次超螺旋交叉数变化+1;拓扑异构酶II主要引入负超螺旋,作用一次L变化-2。

TOPO I催化DNA的单链断裂-再接过程,作用不需ATP;TOPO II催化DNA 的双链断裂-再接过程,作用需要ATP提供能量。

23.简述复制的起始和引发体形成的过程?该过程中都设计到了哪些蛋白质因子的作用?

E.coli DNA复制的起始主要指对其复制起始区(OriC)的识别、以及引发体的形成。OriC 包括4个9bp重复序列、3个13bp重复序列,此外还有11个拷贝的甲基化位点序列----GATC。具体步骤如下:

a. 结合有ATP的DnaA蛋白四聚体在HU蛋白、整合宿主因子(IHF)的帮助下,识别并结合OriC的9bp重复序列,这种结合具有协同性。协同作用能使更多的DnaA蛋白(20~40个)在较短的时间内结合到附近的DNA上。

HU是细菌内最丰富的DNA结合蛋白,它与IHF享有共同的性质和相似的结构。但与IHF 不同的是,HU与DNA结合是非特异性的,而IHF与DNA特异性的位点结合,特别是OriC。HU能调节IHF与OriC位点的结合,取决于HU和IHF之间的相对浓度,HU可能激活或者抑制IHF与OriC的结合。

b. DnaA蛋白之间自组装成蛋白核心,DNA则环绕其上形成类似核小体的结构。

c. DnaA蛋白所具有的ATP酶活性水解结合的ATP,以此驱动13bp重复序列内富含AT 碱基对的序列解链,形成长约45bp的开放起始复合物。

d. 在DnaC蛋白、DnaT蛋白的帮助下,2个DnaB蛋白被招募到解链区,形成预引发体(preprisosome)。此过程也需要消耗ATP。

e. 在DnaB蛋白的催化下,OriC内的解链区域不断扩大,形成2个明显的复制叉。随着单链区域的扩大,SSB开始与单链区结合。

f. 2个DnaB蛋白各自朝相反的方向催化2个复制叉的解链,DnaA蛋白随之被取代下来。

g. 在PriA、PriB和PriC蛋白的帮助下,DnaG蛋白(引发酶)被招募到复制叉与DnaB 蛋白结合在一起。

h. DnaG:DnaB蛋白复合物沿着DNA模板链,先后为前导链和后随链合成RNA引物。

24.详细叙述DNA复制的过程。

[见课本]具体来说包括起始延伸和终止三个阶段。

在DNA复制过程中,首先是原DNA双螺旋的两条多核苷酸链之间的氢键断裂,双链解开并分为两股单链。然后,每条单链DNA各自作为模板,以三磷酸脱氧核糖核苷(dNTP)为原料,按照碱基配对规律(A与T配对,G与C配对),合成新的互补链。这样形成的两个子代DNA 分子与原来的亲代DNA分子的核苷酸顺序是完全相同的。在此过程中,每个子代DNA分子的双链,一条链来自亲代DNA,而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由于DNA在代谢上的稳定性和复制的忠实性,经过许多代的复制,DNA分子上的遗传信息仍可准确地传给子代。

25.复制过程中,在DNA复制叉上进行了哪些基本活动?涉及哪些酶和蛋白质参与?它们在复制中的功能是什么?

① DnaA蛋白结合复制起点。

② DnaB、C等蛋白组装引发前体,然后和引发酶组装引发体。

③拓扑异构酶解开负超螺旋。

④ DNA解链酶(DnaB)解开DNA双螺旋。

⑤ SSB蛋白结合稳定单链。

⑥引发酶合成引物。

⑦ DNA聚合酶合成新链,切除引物,补齐缺口。

⑧连接酶补齐冈崎片段。

⑨ Tus蛋白终止DNA复制。

26.列表比较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复制的差异。

①真核生物每条染色质上可以有多处复制起始点,原核生物只有一个。

②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全部复制完后才能重新复制,原核生物在一次复制完成前可开始新的复制。

③两者使用的DNA聚合酶种类不同。真核生物使用DNA polα、β、γ、δ和ε,原核生物使用DNA pol I、II、III、IV和V。

④ DNA复制的过程不同。

⑤复制的终止过程不同。

⑥复制存在的空间问题的解决方式不同:原核生物DNA的复制时紧靠在中间体上进行的,而真核生物由于染色体存在骨架因而在骨架上直接进行。

⑦其他区别。

27.环状DNA的复制方式有哪些?举例说明。

①θ型:大肠杆菌基因组

②滚环型:噬菌体φX174

③ D环型:动物线粒体基因组

28.生物体DNA复制中如何解决末端复制?

生物体线性DNA一般为双向等速复制,但存在RNA引物被切除后留下的缺口,最终导致末端缩短问题。若要解决线性DNA复制所遗留的,末端缩短问题,可以有以下策略:

a.将线性DNA分子转变为环状或多聚体分子。比如λ噬菌体的线性基因组,通过末端

突出的12bp的cos位点可转变为环状,很好的解决了末端问题。

b.在DNA末端形成发夹式结构,是分子没有游离的末端。草履虫的线性DNA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c.在某种蛋白质(如末端蛋白)的介导下,在真正的末端上启动复制。Ф29噬菌体DNA 和腺病毒DNA的复制主要依赖于这一机制。

d.末端是可变的,而不是精确确定的。真核生物染色体可能采用这种方式,在这种情况下,DNA末端的短重复序列的拷贝数改变(如端粒的复制)。

29.DNA复制的调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列举说明。

DNA复制的调控主要是对复制起始频率的调控。例如大肠杆菌染色体DNA复制起始过程需要复制调节蛋白和复制起点的结合,如果复制调节蛋白基因发生点突变将导致复制停止细胞死亡。

30.大肠杆菌素质粒ColE1的复制起始是如何调控的?

质粒ColE1的复制为单向复制,先合成500nt的RNA引物,然后先由DNA聚合酶I合成,再由DNA聚合酶III代替DNA聚合酶I继续合成。

ColE1的复制由RNAI负调控,而RNAI是引物RNA的反义RNA,它的长度为100nt,与引物5′端的前100nt正好互补。当RNAI与引物RNA互补结合以后,引物就不能形成引发复制所必需的三叶草状结构,从而导致引物失活。而同时有一蛋白Rop可以促进两者的相互作用,故而Rop蛋白也可调控ColE1的复制,同为负调控因素。

31.DNA的复制是如何终止的?

如图,E.coli染色体DNA的复制终止于终止区。终止区存在6个特殊的位点(Ter位点),它们能够显著降低复制叉的移动速度,其作用具有方向特异性,TerF、TerB和TerC作用于一个复制叉,TerE、TerD和TerA作用于另外一个复制叉。

Ter位点富含GT,一种被称为“终止区利用物质”的蛋白质------Tus蛋白(terminator utilization substance)能特异性地与它们结合。Tus蛋白能抑制DnaB蛋白的解链酶活性,当它与Ter位点结合以后便阻止了复制叉的前行。

因此,当Tus蛋白与位于终止区两侧的Ter位点结合以后,便阻止另一侧的复制叉越过最后的Ter位点。如果一个复制叉先到达Ter位点,它便会减速,以便让另一个复制叉赶上,直至相遇。

32.先导链与滞后链如何区分?两者各自是怎样合成的?

先导链和滞后链是在DNA复制中进行划分的。先导链是子链中连续合成的那条DNA单链,而滞后链是不连续合成的那条DNA单链。先导链直接连续合成,滞后链通过冈崎片段不连续合成。

33.滞后链的复制为何需要引发体?

先导链直接连续合成,滞后链通过冈崎片段不连续合成。

34.分析比较三种大肠杆菌DNA聚合酶在性质功能上的异同。

① DNA聚合酶Ⅰ即具有3′→5′核酸外切酶活性,同时也有5′→3′核酸外切酶活性,故而在DNA复制中主要用于切除冈崎片段5′端的RNA引物,并在DNA切除修复中起主要作用。

② DNA聚合酶Ⅱ具有3′-5′核酸外切酶活性,故在DNA复制过程中起校正作用。

③ DNA聚合酶Ⅲ具有较高的聚合酶活性,故在DNA复制过程中起合成新链的作用。

35.细胞通过哪些修复系统对DNA进行修复?各自有何特点?

①错配修复——通过甲基化保护正确的母链,切除另一条链上错配的一段序列并重新以母链为模板合成。

②碱基切除修复——先切除突变碱基形成AP位点再移去包括AP位点在内的一段序列并重新合成。

③核苷酸切除修复——移去包括错误的核苷酸在内的一段序列后重新合成。

④直接修复——通过直接的化学反应修复而不用切除DNA序列和重新合成。

⑤ SOS修复——在应急情况下对DNA进行修复,错误较高。

⑥重组修复——通过DNA重组对DNA进行修复,主要在同代互补子代DNA同源片段之间进行,不能彻底修复。

36.简单转座子与复合转座子有何区别有何联系?两者的作用特征有何区别。

简单转座子即IS序列,只含有末端反向重复序列和转座酶基因。而是一类带有某些功能基因(抗药性基因或宿主基因)的转座子,其两翼往往是两个相同或高度同源的IS序列。由于都具有反向重复序列而具有相同的转座机制。但复合转座子中的IS序列结构不能独立转录。

43.简述转座子的遗传学效应。

1 引起插入突变

2 产生新的基因

3 产生染色体畸变

4 引起生物进化

44.对于嘧啶二聚体的修复校正,有哪些途径?

两种途径:可以光复活修复,另外可以切除修复。

53.列举RNA的种类和功能。

mRNA 作为信使指导蛋白质合成

tRNA 作为蛋白质合成中氨基酸的转运工具

rRNA 作为核糖体的组分参与和糖体的组成内阁

65.列出真核生物mRNA与原核生物mRNA的区别。

原核生物mRNA的半衰期短,多以多顺反子形式存在,5′端无帽子结构,3′端没有或有较短的polyA尾巴。单在原核生物起始密码上游具有能与核糖体16SrRNA3′端反向互补的序列,称SD序列。原核生物mRNA的起始密码子有AUG、GUG和UUG三种。

真核生物mRNA半衰期相对较长,多以单顺反子形式村子,5′端有GTP倒扣形成的帽子结构,3′端有较长的polyA尾巴。只有AUG一种起始密码子。

66.概括说明σ因子对启动子调节的辅助功能。

ζ因子是RNA聚合酶的别构效应物,能增加聚合酶对启动子的亲和力,同时降低聚合酶对非启动子区的亲和力。由于同一个聚合酶可以和几种不同ζ因子结合,故可利用选择不同的ζ因子起始不同的基因转录。

69.列举原核生物同真核生物转录的差异。

1 原核生物转录只有一种RNA聚合酶,真核生物转录根据转录产物不同而由多种RNA 聚合酶。

2 原核生物的启动子具有极高的同源性,而真核生物的启动子差异较大

3 原核生物的转录产物是多顺反子mRNA,而真核生物的转录产物是核不均一RNA,需转录后修饰加工。

56.什么是转录起始前复合体?

在一系列转录因子辅助下RNA聚合酶和启动子结合的复合物。

58.概括典型原核生物启动子的结构和功能,并解释什么是保守序列

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结合和转录起始的特殊序列。典型的原核生物启动子大约40个核苷酸,并由两个重要的序列:-10区,pribnow box,TATA,和-35区TTGACA,是RNA聚

合酶的结合位点。

保守序列指所有启动子的该部位都有这一序列或十分相似的结构。

73.举例说明单链核酸中形成茎环结构的重要性。

例如,当转录产物结构中形成茎环结构时往往意味着转录的终止。

64.真核生物启动子的基本结构包括哪些部分?分别有何功能?

真核生物启动子包含核心启动子元件和上游启动子元件两部分。核心启动子元件即TATA box,其功能是使转录精确的起始。上游启动子元件包括CAAT box 和GC box,其功能是控制转录起始的频率。

63.增强子是如何增强转录的?

通过影响染色质DNA-蛋白质结构或改变超螺旋密度而改变模板的整体结构,从而使得RNA聚合酶更容易与模板DAN结合,起始基因转录。

71.添加PolyA尾巴的信号序列是什么?

基因3′末端转录终止位点上游15~30bp处的保守序列AATAAA

75. RNA的加工都包括哪些方面?各自有何意义?

1 加帽——保护RNA免遭核酸酶破坏

2 加尾——终止转录,提高RNA稳定性

3 剪接——切除内含子以表达断裂基因

4 编辑——调整遗传信息,对核酸进行修饰化。

87.起始tRNA具有哪两种与其他 tRNA不同的特性?

1 带有甲酰甲硫氨酸

2 唯一一种同30S核糖体亚基mRNA复合物内的密码子-AUG起反应的tRNA。

94.简述真核与原核细胞中翻译起始的主要区别。

主要区别来自mRNA的本质差异以及小亚基与mRNA起始密码子上游区结合的能力。

原核细胞mRNA较不稳定且多是多顺反子,在IF3介导下与核糖体小亚基16SrRNA结合。

真核细胞需要几种起始因子来帮助mRNA形成起始复合物。一旦结合则核糖体开始相下游搜索直到找到第一个密码子。

97.蛋白质有几种转运机制?各有什么特点?

蛋白质转运分翻译-同步转运和翻译后转运两种基本机制。

1 蛋白质翻译-同步转运机制主要是转运分泌蛋白。其基本特点是在翻译还没有结束、蛋白质还没有脱离核糖体时,蛋白质N端的信号肽指导蛋白质通过结合膜上受体而穿膜运输。

2 蛋白质翻译后转运机制主要是细胞器蛋白质。起基本特点是在翻译完成后靠分子伴侣进行正确折叠后与膜上受体结合并穿膜运输。

92.核糖体上有哪些重要的活性位点?各自有何功能?

1 mRNA结合部位

2 A位——氨酰tRNA结合部位

3 P位——肽酰tRNA结合部位

4 E 位——去氨酰tRNA结合部位

5 转肽酶中心

99.你是如何理解信号肽学说的?

该学说认为,当细胞合成分泌蛋白时,首先由信号密码翻译出一段肽链,叫信号肽,信号肽可被SRP识别并结合,此时蛋白质合成暂停。在SRP的中介作用下,核糖体结合在内质网膜上,新合成的肽链进入内质网腔,SRP离去,此时蛋白质合成恢复进行,在内质网腔内,信号肽被切去,但与之相连的肽链继续进入内质网腔内,直到合成完整的多肽为止。

100.蛋白质合成后加工都包括哪些方面?

删、增、修、切

107 现代分子生物学的三大主要成就是什么?

20世纪确定了遗传物质的携带者、即基因的分子载体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50年代提出DNA分子的双螺旋模型和半保留复制机制,解决了基因的自我复制和世代交替问题。

50-60年代相继提出中心法则和操纵子学说,成功破译了遗传密码,阐明了遗传信息的流动与表达机制。

108重组DNA技术的含义是什么?

DNA重组技术又名基因工程,是指将不同的DNA片段(如某个基因或基因的一部分)按照人们的设计定向连接起来,在特定的受体细胞中与载体同时复制并得到表达,产生影响受体细胞的新的遗传性状。严格地说,DNA重组技术并不完全等于基因工程,因为后者还包括其他可能使生物细胞基因组结构得到改造的体系。DNA重组技术是核酸化学、蛋白质化学、酶工程等学科及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学长期深入研究的结晶,而限制性内切酶、连接酶及其他工具酶的发现与应用则是这一技术得以建立的关键。

110什么是细菌转化?细菌转化的常用方法有那些?

所谓细菌转化,就是指一种细菌菌株由于扑获了来自于另外一种细菌菌株的DNA而导致形状特发生遗传该的生命过程。提供转化DNA的菌株叫做供体菌株,接受转化DNA细菌被称为受体菌株。

目前常用的细菌转化方法有CaCl2法(化学转化法)和电转化法。

111 什么是PCR技术?PCR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PCR即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在体外快速扩增特定目的基因或DNA序列的技术,故又称基因的体外扩增技术。它可以在试管中建立反应,经过数小时之后,就能将极微量的目的基因或DNA片断扩增数十万乃至千百万倍,无需经过繁琐费时的基因克隆程序,便可获得足够数到两精确的DNA拷贝。

PCR的基本工作原理:以拟扩增的DNA分子为模板,以一对分别与模板5'末端和3'末端相互补的寡核苷酸片段为引物,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按照半保留复制的机制沿着模板链延伸直至完成新的DNA合成,重复这一过程,即可使目的DNA片段得到扩增。

112什么是基因敲除技术?

基因敲除技术又称基因打靶,指通过外源DNA与染色体DNA之间的同源重组,对染色体进行定点修饰和基因的改造的一种基因工程技术。它具有专一性强、染色体DNA可与目的基因共同稳定遗传等特点。

113什么是基因文库?什么是c-DNA文库?

用DNA重组技术将某种生物的总DNA用特定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成一个个片段,然后将这些片段随机地连接在某些质粒或其他载体上,再将它们转移到适当的宿主细胞中,通过细胞的增殖而构成各个片段的无性繁殖系(克隆),当这些克隆多到可以包括某种生物的全部基因时,这一批克隆的总体就称为该种生物的基因文库。

把一个细胞中某以时刻所有m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它们的互补DNA(cDNA)。然后所有的cDNA克隆至大量载体上导入大量细菌,而得到的一个cDNA集合体,就称为cDNA文库。114什么是基因芯片?

基因芯片(又称 DNA 芯片),系指将大量(通常每平方厘米点阵密度高于400)探针DNA 分子固定于支持物上后与标记的样品分子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每个探针DNA分子的杂交信号强度进而获取样品分子的数量和序列信息。

120简述乳糖操纵子的正负调控机制

乳糖操纵子的功能是在阻遏基因的负调控和cAMP-CRP系统的正调控两个独立的调控机制下实现的。

1 在乳糖浓度低时,阻遏基因的产物阻遏蛋白结合在操纵基因上所形成的构象使其下游

的结构基因无法转录。在乳糖浓度高时,乳糖作为诱导分子结合阻遏蛋白改变其三维构象使之不能与操纵基因结合,从而激发结构基因的表达。

2 cAMP-CRP复合体系结合在操纵子的启动子区域上是操纵子转录的必需条件,与阻遏系统无关。当培养基中有葡萄糖存在时,葡萄糖通过抑制腺苷酸环化酶活性而降低cAMP浓度来抑制结构基因的表达,达到优先利用葡萄糖的目的。

121简述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机制

色氨酸操纵子受到弱化机制和负控阻遏机制的双重作用。

1在色氨酸高浓度时,色氨酸作为阻遏分子结合并促使其与操纵基因紧密结合,结构基因不能表达。当色氨酸浓度低时,阻遏蛋白失去色氨酸并从操纵基因上解离,则操纵子去阻遏。

2 由于色氨酸操纵子前导序列中含有色氨酸密码子,当前导肽合成因为色氨酸浓度高而顺利进行时,trp mRNA处于终止子构象,其结构基因不表达。当前导肽合成因为色氨酸浓度低而停止时,trp mRNA形成抗终止子构象,其结构基因得到表达。

122正负调控有何区别?

负调控时,调节基因的蛋白产物是基因活性的一种抑制剂;而在正调控时,调节基因的蛋白产物是基因活性的一种激活物。

123区别可诱导和可阻遏的基因调控。

1 可诱导的基因调控指操纵子只有在诱导物存在时才开放。诱导物常是操纵子表达产物的底物或底物的类似物。

2 可阻遏的基因调控指操纵子会被阻遏物关闭。阻遏物常是由操纵子表达的代谢酶类催化的代谢途径的最终代谢产物。

129 RecA蛋白是怎样调节 SOS反应的?

RecA蛋白识别损伤DNA,引起LexA蛋白的自身催化切割。LexA蛋白的失活可除去大批操纵子上的阻遏蛋白,使之表达参与DNA修复的蛋白质。

130大肠杆菌色氨酸操纵子具有双重调控机制意义何在?

弱化作用和负控阻遏对色氨酸操纵子的双重调控时大肠杆菌对环境中的色氨酸浓度能做出灵敏迅速的反应。当色氨酸浓度较低时弱化子能快速的通过抗终止来增加结构基因的表达,而此时阻遏系统从有活性状态转变为无活性状态速度较慢;当色氨酸浓度高时通过阻遏系统抑制结构基因的表达,阻止非必需的前导mRNA合成,使调控更加经济。

131半乳糖操纵子具有双启动子的生理意义是什么?

大肠杆菌利用葡萄糖作为能源最为经济,但也需要操纵子表达产物之一半乳糖差向异构酶构建细菌细胞壁。半乳糖操纵子有S1、S2两个启动子可以启动其结构基因的表达。S1起始的转录受cAMP-CRP正控,只能在无葡萄糖时顺利进行;S2起始的转录则完全依赖葡萄糖。故当外源葡萄糖浓度很高时,S1表现葡萄糖效应抑制结构基因表达但有不依赖cAMP-CRP的S2启动本底水平表达以满足构建细胞壁的需要。当外源葡萄糖浓度很低时,S2受到抑制但S1启动结构基因的高水平表达。通过双启动子机制调控可以合理经济地半乳糖操纵子的表达。

133在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哪些环节都可以对基因表达进行调节?

在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环节都可以对基因表达进行调节。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 DNA水平上的调控:包括染色体的活性构象和DNA复制水平上的调节

2 转录水平调控

3 转录后加工水平调控

4 翻译水平调控

135比较说明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在基因表达水平上的异同。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在基因表达调控上的巨大差别是由两者基本生活方式不同所决定的。

原核生物主要通过转录调控以开启或关闭某些基因来适应环境条件尤其是营养水平的变化。真核生物基因调控范围更加宽广,并能在特定时间和特定细胞中激活特定的基因从而实现预定的、有序的、不可逆转的分化、发育过程,并使生物的组织和器官保持正常功能。136何谓断裂基因( split gene)?何谓重叠基因( overlapping gene)?它们在生物进化与适应上有何意义?

重叠基因是一段能够携带多种不同蛋白质信息的DNA片段。原核生物多含重叠基因,可以保持其基因组结构的经济性,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尽可能多的表现生命功能。

断裂基因是在DNA分子的结构基因内既含有能转录翻译的片段,也含有不转录翻译的片段。真核生物多含断裂基因,可同过对非编码区的选择性剪接产生多样性的基因表达产物以完成复杂多变的生命功能。

138真核生物基因表达在DNA水平上受到那些因素的影响?

1 染色体构象发生变化,松散解旋可促进基因转录

2 基因扩增可增大基因表达量

3 基因重排和变换时真核生物基因表达具有多样性特点

4 DNA甲基化会抑制基因转录

139染色体结构如何调节基因的转录?

基本的染色体结构使真核基因的转录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而变构解旋后的染色体可造成转录沉默的基因被激活。

141许多转录因子是细胞原癌基因的产物,为什么突变的转录因子可能导致癌变?

由于突变的转录因子可能不正确的激活了促进细胞分裂的基因从而导致了细胞的恶性转化。142什么是增强子?增强子具有哪些特点?增强子在基因表达中起什么作用?其作用原理是什么?

概念:能使与之连锁的基因转录频率明显增加的DNA序列。

特点:效应明显、方向位置不定、重复序列、有组织细胞特异性、可组合、受调控作用原理:改变模板构象、固定模板位置、提供反式作用因子的作用入口

143什么是顺式作用元件?各种顺式作用元件在基因表达过程中各起什么作用?

1 启动子——识别和结合RNA聚合酶,启动转录

2 增强子(弱化子)——增强(抑制)转录

3 应答元件——控制基因的特异表达

144什么是反式作用因子?各种反式作用因子是如何在基因表达过程中其作用的?

1 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启动子启动转录

2 转录起始(终止)辅助因子和DNA启动子(终止子)结合组装起始(终止)复合物

3 专一的转录因子和特殊的应答元件相互作用协调相关基因的转录。

145说明真核生物前体 RNA加工的类别及机理。

1 rRNA:分子内切割、甲基化修饰(原核生物主要是碱基甲基化,真核生物主要是核糖甲基化)

2 tRNA :先修饰后剪接

3 mRNA :转录后加工的多样性——盖帽、加尾、甲基化修饰、选择性剪接(不同的基因转录产物具有不同的加工方式。

146虽然同源异型蛋白与锌指蛋白差别很大,但是它们识别 DNA序列的结构元件相似的,这个元件是什么?

α螺旋

147亮氨酸拉链蛋白所识别的 DNA有何特点?

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识别没有间隔的反向重复序列。亮氨酸拉链区将两个亚基连接在一起,使相邻的碱性区域以相反的极性首尾相连。

150真核基因转录调控有哪些主要的模式?

1 通过蛋白质磷酸化完成调控信号的跨膜运输。

2 通过激素—受体复合物结合激素应答元件诱导相关基因转录。

3 热激蛋白结合热激应答元件诱导相关基因转录。

4 金属离子结合金属应答元件诱导相关基因转录。

158简单比较原核与真核基因表达调节的总体异同,

原核生物: 1 调控方式以转录调控为主;

2 调控机制以开关机制为主;

3 调控信号以营养水平和环境变化为主

真核生物: 1 调控范围更大;

2 严格的时空限制;

3 调控信号以发育阶段和激素水平为主

159何为昂可基因?什么是v-onc?什么是c-onc?

昂可基因即癌基因,时其表达产物促使正常细胞恶性转化成癌细胞的基因。

v-onc是病毒癌基因,是病原微生物侵染人体后获得宿主原癌基因并将之突变改造后具有致癌作用的基因。

c-onc是原癌基因,是细胞中正常存在但突变后能致癌的基因。

164细胞中原癌基因转变成癌基因的主要途径有那些?

见课本302页:1 点突变 2 LTR加入 3 基因重排 4 基因缺失 5 基因扩增

165什么是基因治疗?基因治疗的主要途径是什么?分析基因治疗的前景和当前的问题。

基因治疗就是向有功能缺陷的细胞补充相应功能基因,以纠正或补偿其基因缺陷,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基因治疗的主要途径:

1体内直接转基因——将载体直接导入体内。体内法 in vivo

2体细胞介导的基因治疗——先将载体体外导入细胞,细胞扩增后输回体内。回体法ex vivo

基因治疗的前景和当前的问题:能否寻找到合适的外源基因;外源基因可否有效导入靶细胞;外源基因能否在靶细胞中长期稳定存留;导入的外源基因能否适量表达——是否具有可控性。

167你是如何理解HIV对人类细胞的感染的致病机理的?

HIV引发免疫损伤的机理:

①gp120和CD4的结合使细胞被错认为病毒感染细胞而遭灭杀

②CD4不能发挥免疫辅助功能

③产生特异性抗体阻断T细胞免疫功能

④形成多核巨细胞

⑤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大量复制产生数以万计的子代病毒最终导致细胞破裂死亡。

171列举产生免疫多样性的途径。

多样性主要是由体细胞基因重排产生。它通过V、C和J基因的不同连接组装呈百万种抗体基因。另外,有活性的B细胞的免疫球蛋白基因的突变也能增加多样性。

173动物的免疫系统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B淋巴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动物的免疫系统包括淋巴细胞和组织相容性抗原两部分。淋巴细胞分为B淋巴细胞和T 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通过分泌抗体执行体液免疫。T淋巴细胞通过其表面受体执行体液免疫。

B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产生抗体、呈递抗原、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机体免疫应答调节

175什么是花器官发育中的“ABC”模型?

“ABC”模型:正常花的发育涉及A、B、C三类功能基因。A功能基因在第一、二轮花器官中表达,B功能基因在第二、三轮花器官中表达,C功能基因在第三、四轮花器官中表达。在三雷功能基因中,A和B、B和C可以相互重叠,但A和C相互抵抗,即A抑制C在第一、二轮花器官中表达, C抑制A在第一、二轮花器官中表达。

177 什么是HGP?其科学意义是什么?迄今为止HGP的主要成就体现在哪里?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的一项旨在阐明人类基因组30亿个碱基对的序列,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搞清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并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的重大科学计划。该计划于1990年正式启动,这一价值30亿美元的计划的目标是,为30亿个碱基对构成的人类基因组精确测序,从而最终弄清楚每种基因制造的蛋白质及其作用。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重大意义主要表现以下即个方面:

(1)确定人类基因组中大约5万各编码基因的序列及其在基因组中的物理位置,研究基因的产物与功能。

(2)了解转录和剪切调控元件的位置,从整个基因组结构的宏观水平上理解基因转录与转录后调节。

(3)整体上了解了染色体的结构,包括各种重复序列以及非转录框架序列的大小和组织,了解各种不同序列在形成染色体结构、DNA复制、基因转录及表达调控中的影响与作用。

(4)研究空间结构对基因调节的作用。

(5)发现与 DNA复制、重组等有关的序列。

(6)研究DNA突变、重排和染色体断裂等,了解疾病的分子机制,包括遗传性疾病、易感性疾病、放射性疾病甚至感染性疾病引发的分子病理学改变及其进程,为这些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7)确定人类基因组中转座子、逆转座子和病毒残余序列,研究其周围序列的性质。

(8)研究染色体和各体之间的多态性。

178 全基因组鸟枪法测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鸟枪测序法基本原理:大分子DNA被随机地“敲碎”成许多小片段,收集这些随机小片段并将它们全部连接到合适的测序载体;小片段测序完成后,根据重叠区计算机将小片段整合出大分子DNA序列。这就是所谓的鸟枪测序法。

179遗传图、物理图、转录图和序列图分别有什么含义?

遗传图是指基因或DNA标记(如多肽性遗传标记)在基因组中以遗传距离表示相对位置的图,又称为连锁图。通过遗传图可以大致了解各个基因或DNA片段之间的相对距离与方向。遗传图不仅是现阶段定位基因的重要手段,即使在人类基因组物理图建立起来之后,它依然是研究人类基因组遗传与变异的重要手段。这方面研究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建立分辨率更高的遗传图。目前人类基因组遗传图的分辨率为6cM。

物理图指表示DNA序列上DNA标记之间实际距离的图。通常由DNA的限制性酶切片段或克隆的DNA片段有序排列而成。物理图是进行DNA序列分析和基因组织结构研究的基础,同时也是基因组结构的重要特征,标记之间的物理距离以DNA上核苷酸数目的多少(kb,表示千碱基对,或Mb, 1 Mb=1 000 kb)来表示。

转录图又称cDNA图或表达序列图,是人类基因图的雏形。在整个人类基因组中,只有1%~5%的DNA序列为编码序列。在人体某一特定组织的细胞中,一般只有10%的基因是表达的。如果能把某段DNA序列相应的mRNA确定下来,就抓住了基因的主要部分,即可转录部分,也就是人类基因组转录图。

序列图是指整个人类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图,也是最详尽的物理图。测定的总长度约为1 m,大约由30亿个核苷酸对组成。

180、简述乳糖操纵子的调控机制。

1)乳糖操纵子的组成: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含Z、Y、A三个结构基因,分别编码半乳糖苷酶、透过酶和半乳糖苷乙酰转移酶,此外还有一个操纵序列O,一个启动子P和一个调节基因I。

2)阻遏蛋白的负调节:没有乳糖存在时,I基因编码的阻遏蛋白结合于操纵区O处,乳糖操纵子处于阻遏状态,不能合成分解乳糖的三种酶;有乳糖存在时,乳糖作为诱导物诱导阻遏蛋白变构,不能结合于操纵区,乳糖操纵子被诱导开放合成分解乳糖的三种酶。

3)cAMP-CRP的正调节:在启动子上游有cAMP-CRP结合位点,当大肠杆菌从以葡萄糖为碳源的环境转变为以乳糖为碳源的环境时,cAMP浓度升高,与CRP结合,再结合于cAMP-CRP 结合位点,激活RNA聚合酶活性,促进结构基因转录,加速合成分解乳糖的三种酶。

4)协调调节:乳糖操纵子中的I基因编码的阻遏蛋白的负调控与CRP的正调控两种机制,互相协调、互相制约。

181、论述弱化作用如何调控E.coli中色氨酸操纵子的表达。

Trp操纵子mRNA前导序列编码一个长14个氨基酸的前导肽。这个多肽含有两个相邻的Trp 残基,因此色氨酰-tRNA对前导肽的翻译是必不可少的。当RNA聚合酶转录前导序列的同时核糖体就紧接着结合到新生的mRNA上翻译产生前导肽。mRNA的前导序列包括两对相似的反向重复序列。序列1+2、3+4或2+3能通过碱基配对形成茎环结构。由序列3和4配对形成的茎环结构与Trp操纵子的终止子基本相同,在其茎环的3’一侧具有7个连续的U形成的尾巴。当形成这种弱化子结构时,它就能像终止子一样使转录终止。两个Trp密码位于序列1内,而且前导肽的终止密码在序列l和2之间。

如果色氨酸的量是充足的,前导肽的翻译进行到终止密码UGA,结合的核糖体覆盖了l和2两个区域,使3,4两个序列形成茎环结构并起到终止子的作用,导致RNA聚合酶分子脱离DNA模板。如果色氨酸缺乏,存在的色氨酰-tRNA也很少,导致核糖体停止在两个Trp密码之前,这样核糖体仅盖住区域l,并在序列4被转录之前,序列2和序列3形成茎环结构,阻止了序列3与序列4配对。于是,出现通读,操纵子的其他部分被继续转录。事实上,是mRNA上核糖体所在的位置决定mRNA的二级结构和弱化作用是否发生。

182、真核生物转录水平的调控机制?

真核生物在转录水平的调控主要是通过反式作用因子、顺式作用元件和

RNA聚合酶的相互作用来完成的,主要是反式作用因子结合顺式作用元件后

影响转录起始复合物的形成过程。

1)转录起始复合物的形成:真核生物RNA聚合酶识别的是由转录因子与DNA形成的蛋白质-DNA复合物,只有当一个或多个转录因子结合到DNA上,形成有功能的启动子,才能被RNA 聚合酶所识别并结合。

转录起始复合物的形成过程为:TFⅡD结合TATA盒;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TFⅡD-DNA复合物形成一个闭合的复合物;其他转录因子与RNA聚合酶结合形成一个开放复合物。

2)反式作用因子:一般具有三个功能域(DNA识别结合域、转录活性域和结合其他蛋白结合域);能识别并结合顺式作用元件;对基因的表达有正性或负性调控作用。

3)转录起始的调控:反式作用因子被激活后,即可识别并结合上游启动子元件和增强子中

的保守性序列,对基因转录起调节作用。每一种反式作用因子结合顺式作用元件后虽然可以发挥促进或抑制作用,但反式作用因子对基因调控不是由单一因子完成的而是几种因子组合发挥特定的作用。

183.试比较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转录的主要区别

原核生物

1)一种RNA聚合酶 2 )不同启动子具相当大的同源性 3 )聚合酶直接与启动子结合4 )没有增强子 5 )转录作用的终止由在几个多聚U前面形成茎环结构的序列介导 6 )启动子通常位于基因的上游 7 )转录单位常常含有多个基因

真核生物

1 )三种RNA聚合酶

2 )不同启动子的差异大

3 )聚合酶通过转录因子相互作用进行结合

4 )有增强子

5 )转录的终止是靠转录过程特殊的核酸内切酶切割的序列介导

6 )聚合酶III的启动子位于被转录的序列之中

7 )转录单位只含一个基因

184.RNA合成与DNA合成异同点

相同点:

1、都以DNA链作为模板

2、合成的方向均为5’→3’

3、聚合反应均是通过核苷酸之间形成的3’,5’-磷酸二酯键,使核苷酸链延长。

不同点

统计学名词解释简答

名词解释 统计总体: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统计总体的特征:同质性、差异性、大量性。 总体单位:个体,指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 统计指标:简称指标,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任一概念都包含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特征有总体性、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统计标志:在统计中,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标志是统计研究的起点,总体单位是标志的载体,是标志的承担者,统计研究是从登记标志开始的,并通过对标志的综合来反映总体的数 量特征。可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或不变标志和变异标志。 统计调查: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预定目的、要求和任务,运用各种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有关现象的各个单位的资料,对客观事实进行登记,取得真实可靠的原始资料的工作过程。 统计调查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环节。统计调查的好坏,将影响统计资料的正确与否,从而影 响统计质量。统计调查的要求: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系统性。 普查:是根据统计任务的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调查范围:1.属于一定时点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量(如人口普查)。2.反映一定时期现象的总量(如出生人口总数)。优点:所获资料 更详细,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缺点:工作量大,花费时间长,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 财力。主要作用:在于掌握某些关系国计民生、国情国力的数据,获得比较准确的信息。 抽样调查:指从所要研究的总体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将调查整理得出的数量特征,用以推断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组织形式。特点:随机性、推断性。优点: 经济性、时效性、准确性、灵活性。应用范围:①对总体不可能或不必要进行全面调查,但要 掌握总体某些现象的全面数值②用抽样调查资料修正全面调查资料。作用:①承担全面调查无 法或很难承担的调查任务。如气象调查。②与全面调查结合,可以发挥相互补充、校对的作用。 ③进行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④用来检验总体特征的某些假设,为行动决策提供依据。抽样调 查的组织形式:纯随机抽样、机械抽样、类型抽样、整群抽样、阶段抽样。 典型调查:根据调查目的和要求,在对研究总体作全面分析后,有意识地从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一种非全面调查。优点:节省人力、物力,既可搜集统计资料,又可分析 研究问题。缺点:资料不齐全,缺乏代表性。主要作用:1.弥补全面调查不足(获取其它统计调 查方法不能得到的统计资料;补充完善统计报表;验证全面调查数据的真实性。2.进行估算某些 指标数值。 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重点单位进行的调查,但这部分重点单位占总体的绝大比重。优点:省事、省力,能用较少的代价及时搜集到总体的基本情况和基本趋势。缺点: 资料受重点单位影响大,资料一般不齐全。 统计整理: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预定目的,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科学加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建立统计数据库,以满足多方面、多层次的反复需要的工作过程。作用:统计整理是统计工作过程 的重要阶段,它是实现从个体单位标志值过渡到总体数量特征值的必经阶段,是统计分析的前 提。其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统计分析的效果。 绝对指标:又称总量指标,有时也称绝对数。是用来说明一定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的总量。它包括总体总量和标志总量。 相对指标:又称相对数,是两个相联系指标的比值。作分母的指标为基数,分子为表数。通过相对指标可反映现象间的相互关系和对比关系。一般分为有名数和无名数。种类有: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结构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数。 平均指标:又称统计平均数,它是度量频率分布集中趋势或中心位置的指标。也是社会经济统计中最常用的综合指标。它是在同质总体内各总体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一般水平。一般有两种分类:静态 平均数、动态平均数。

名词解释简答题(基础护理学一)

名词解释,简答题(基础护理学一) 名词解释,简答题(基础护理学一) 2010-06-27 17:131. 生命体征是指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生命体征是机体内在活动的客观反映,又是护士评估病人身心状态的基本资料。 2. 发热由于致热源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或体温中枢功能障碍等原因,导致体温超过正常范围。 3. 弛张热体温在39C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h体温差在1C 以上,最低体温仍高于正常水平 4. 间歇脉在一系列正常均匀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高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称间歇脉。 5. 绌脉在同一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脉搏细数,极不规则,听诊时心律完全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 6. 间断呼吸表现为呼吸与呼吸暂停现象交替出现,其特点是有规律地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呼吸,间断一个短时间后又开始呼吸,如此周而复始。是呼吸中枢兴奋性显著降低的表现,多在呼吸停止前出现。 7. 呼吸困难呼吸频率、节律和深浅度的异常。病人自感空气不足,胸闷,呼吸费力,不能平卧;并有烦躁,张口耸肩,口唇、指甲紫绀,鼻翼扇动等体征。 8. 血压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9. 脉压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差称脉压。正常值为4?5.3kPa 10. 高血压收缩压达到21.3kPa 或以上,和(或)舒张压在 12.6kPa或以上。 1. 休息是相对地减少活动,使人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得到松弛并使精力恢复。 2. 睡眠是一种周期性的、可逆的静息现象。是由不同时相组成的一种休息形式。 3. 异相睡眠是睡眠的一种状态,其脑电图是去同步的低振幅脑波,又称去同步睡眠。表现为肌张力进一步降低,处于完全松弛状态,但眼肌例外,出现快速的眼球转动故又称快动眼睡眠。 5. 失眠是睡眠失常中最常见的一种,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稳和早醒。 6. 睡眠性呼吸暂停是一种在睡眠期间发生自我限制,没有呼吸的现象,医学上称之为潜在性致死性疾病。 7. 冷热疗法冷热疗法是临床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是利用低于或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人体表面,通过神经传导引起皮肤和内脏器官血管的收缩或扩张,从而机体各系统的体液循环和信陈代谢,达到治疗目的,同时还可使患者感觉舒适、情绪稳定。 1. 个案护理一名护士护理一位患者,由专人对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 2. 责任制护理由责任护士和辅助护士按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整体护理。

财政学名词解释

1非排他性: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收益。 2非竞争性:是公共物品的而第二个特性,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或者说,提供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3公共需要: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用于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 4公共物品: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 5什么是财政: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稳定和发展经济目标啊。 6资源配置: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 7公共生产:由政府出资(即由预算拨款)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和单位。 8公共定价: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就是公共定价。 9负荷定价:负荷定价法是指按不同时间段或时期的需求制定不同的价格。 10二部定价法:是由两种要素构成的定价体系:一是与使用量无关的按月或按年支付的“基本费”;二是按使用量支付的“从量费”。 11内源性效益:是指财政支出本身所产生的效益,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 12公共选择:指人们选择通过民主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物品的需求、供给与产量,是把个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种过程或机制,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 13直接民主决策:全体公民都参与决策,采用“一人一票”原则,投票表决通过决策,就是直接民主决策。 14间接民主决策:不是由全体选民直接选票进行公共决策,而是选民通过选票选举产生一定数量的代表,并授权这些代表代表选民做出公共决策。 15财政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财政执法主体的具体行为而发生争议时,财政执法主体的上一级财政机关或者制定法律、法规的其他机关,根据相对方的申请,依法对该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做出决定的行政法律制度,它是财政机关在系统内部自行解决行政争议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16财政监督:是指财政机关在财政管理过程中,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涉及财政收支事项及其他相关事项进行的审查、稽核与检查活动。 17经常性支出:是指维持公共部门正常运转或保障人们基本生活所必须的支出。 18资本性支出:是指用于购买或生产适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耐用品所需的支出。

黄昌勇版-土壤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土壤:发育于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多孔的结构表层。其基本特性是具有肥力。 2.土壤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质的特征,是土壤从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方面,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的能力。土壤肥力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综合反映。3.土壤剖面:由成土作用形成的层次成为土层(土壤发生层),而完整的垂直土层序列称为土壤剖面。 4.土壤生产力:土壤肥力因素的各种性质和土壤的自然、人为环境条件构成了土壤生产力。 5.自然肥力:是指土壤在自然因子即五大成土因素(气候、生物、母质、地形和年龄)的综合作用下发育而来的肥力,它是自然成土过程的产物。 6.人为肥力:耕作熟化过程中发育而来的肥力,是在耕作、施肥、灌溉及其它技术措施等人为因素影响作用下所产生的结果。 7.有效肥力:在农业实践中,由于土壤性质、环境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只有其中一部分在当季表现出来,产生经济效益,这一部分肥力叫有效肥力。 8.潜在肥力:在农业实践中,由于土壤性质、环境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而没有直接反映出来的肥力叫做潜在肥力。 9.土壤圈:是地球表层系统中处于四大圈层(气、水、生物、岩石)交界面上最富有生命活力的土壤连续体或覆盖层。 10.土壤生态系统:是以土壤为研究核心的生态系统,可分为研究土壤生物的生态系统和研究土壤性状与环境关系的土壤生态系统两类。 11.矿物:指天然产生于地壳中具有一定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和内在结构的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12.风化作用:是指岩石、矿物在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发生崩裂和分解的过程,包括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 13.土壤母质:岩石矿物的风化产物,又称土母质。 14.土壤原生矿物:是指那些经过不同程度的物理风化,未改变化学组成和结晶结构的原始成岩矿物。 15.土壤次生矿物:在风化及成土过程中由原生矿物分解转化而成的新矿物。 16.同晶替代:是指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替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17.硅铝率:土壤粘粒部分的SiO2和Fe2O3含量的分子比。 18.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有机物质,它包括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 19.土壤腐殖质:是除未分解和半分解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以外的有机物质的总称。20.土壤腐殖物质:是经土壤微生物作用后,由多酚和多醌类物质聚合而成的含芳香环结构的、新形成的黄色至棕黑色的非晶形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21.矿化率:每年因矿化而消耗的有机质的量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百分数。 22.腐殖化系数:把每克干重的有机物施入土壤1年后所能分解转化为腐殖质(干重)的克数。 23.有机质土壤:一般把有机质含量20%以上的土壤称为有机质土壤。 24.矿质土壤:把有机质含量20%以下的土壤称为矿质土壤。 25.有机质的矿化过程:有机化合物进入土壤后,在微生物酶的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彻底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碳、水和能量,同时释放出植物可利用的矿质养料的过程。26.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进入土壤中的各种有机化合物通过微生物的合成或在原植物组织中的聚合转变为组成和结构比原来有机化合物更为复杂的新的有机化合物的过程。27.C/N(碳氮比):有机物中碳素总量与氮素总量之比。 28.有机质的周转:有机物质进入土壤后由其一系列转化和矿化过程所构成的物质流通称为有机质的周转。 29.激发作用:土壤中加入新鲜有机物质会促进土壤原有有机质的降解,这种矿化作用称之新鲜有机物质对土壤有机质分解的激发作用。 30.腐殖化作用:土壤腐殖物质的形成过程。 31.菌根:存在于一些树木根的活性部分的真菌菌丝,是真菌和植物根的共生联合体。32.联合固氮:有些固氮微生物在植物根系中生活,这时的固氮作用比单独生活时要强的多,这种类型称为联合固氮。 33.根际(根圈):泛指植物根系及其影响所及的范围。 34.根际效应:由于植物根系的细胞组织脱落物和根系分泌物为根际微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能量。因此,在植物根际的微生物数量和活性常高于根外土壤,这种现象称为根际效应。 土壤密度:单位容积固体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容积)的质量(实用上多以重量代替,克/厘米3)称为土壤密度。 35.土壤容重:田间自然垒结状态下单位容积土体(包括土粒和孔隙)的质量或重量(克/厘米3或吨/米3),称为土壤容重。 36.土壤孔隙度(总孔度):全部孔隙容积与土体容积的百分率。 37.孔隙比:土壤中孔隙容积与土粒容积的比值。 38.固相率:土壤固相的容积占土体容积的百分率,称为固相率。 39.液相率:土壤液相的容积占土体容积的百分率,称为液相率。 40.气相率:土壤气相的容积占土体容积的百分率,称为气相率。 41.三相比:土壤固、液、气三相的容积分别占土体容积的百分率,称为固相率、液相率(即容积含水量或容积含水率,可与质量含水量换算)和气相率,三者之比即是土壤三相比。 42.土壤粒级(粒组):土壤颗粒按粒径大小和性质不同分成若干级别(按土粒的大小,分为若干组,称为土壤粒级)。

统计学名词解释

1、统计学 统计学是一门阐明如何去采集、整理、显示、描述、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系列概念、原理、原则、方法和技术的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实用性很强的通用方法论科学。 2、指标和标志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数字资料。 3、总体、样本和单位 统计总体是统计所要研究的对象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体所构成的整体。简称总体。构成总体的个体则称为总体单位,简称单位。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单位。 4、统计调查 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有组织有计划的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它是取得统计数据的重要手段。 5、统计绝对数和统计相对数 反映总体规模的绝对数量值,在社会经济统计中称为总量指标。统计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之比,用以反映现象间的联系和对比关系。 6、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是反映总体在一段时期内累计总量的数字资料,是流量。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在某一时刻上具有的总量的数字资料,是存量。 7、抽样估计和假设检验 抽样估计是指根据所抽取的样本特征来估计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假设检验是先对总体的某一数据提出假设,然后抽取样本,运用样本数据来检验假设成立与否。 8、变量和变异 标志的具体表现和指标的具体数值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称为变异。数量标志和指标在统计中称为变量。 9、参数和统计量 参数是反映总体特征的一些变量,包括总体平均数、总体方差、总体标准差等。统计量是反映样本特征的一些变量,包括样本平均数、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等。 10、抽样平均误差 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之间的平均离散程度称之为抽样平均误差,简称为抽样误差。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为总体标准差的1/n。 11、抽样极限误差 抽样极限误差是指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参数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我们用样本统计量变动的上限或下限与总体参数的绝对值表示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称为极限误差或允许误差。 12、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 重复抽样也称为回置抽样,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时,每次抽取一个样本单位时都放回的抽样方式。不重复抽样也叫不回置抽样,它是在每次抽取样本单位时都不放回的抽样方式。13、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点估计也叫定值估计,就是直接用抽样平均数代替总体平均数,用抽样成数代替总体成数。区间估计是在一定概率保证下,用样本统计量和抽样平均误差去推断总体参数的可能范围的估计方法。 14、统计指数 广义上来说,它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对比关系的相对指标。狭义上来说,它是反映不能直接相加对比的复杂总体综合变动的动态相对数。 15、综合法总指数 凡是一个总量指标可以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指标时,将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指

护理学导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2(总)

《护理学导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2. 病人角色行为缺如 3. 亚文化 4. 悲哀 5. 工作疲惫感 6. 医疗事故 二、单项选择题 1. 以工作任务及活动为中心进行岗位分工的一种集权式的护理方式是指:() A.个案护理 B.功能制护理 C.小组护理 D.责任制护理 2. 护理计划中目标的制定应该是() A.从病人出发且可以测量 B.以护士为中心C.标准要高 D.由护士决定,不考虑病人的意见 3. 综合护理出现在护理理念的() A.禁欲主义阶段 B.浪漫主义阶段C.实用主义阶段 D.人本存在主义阶段 4. 满足病人自尊的需要,下列方法中最恰当的是 ( )A.人院介绍及健康教育 B.提 供良好的住院环境C.关心、重视病人的特性及个人习惯 D.过硬的护理技术 5. 一位患者有强迫性的人格, 根据佛罗依德的观点, 其性心理发展障碍主要在:( ) A.口欲期 B.肛欲期 C.性蕾期 D.潜伏期 6. 临终关怀所关注的是( ) A.生存质量 B.药物治疗 C.延长生命 D.手术治疗 7. 保健教育过程模式是由谁提出的() A.霍克巴姆B.格林及克鲁特 C.潘德D.贝克 8.某人为了实现当一名作家的梦想而坚持勤学苦练,体现了希望的( ) A.行为特征 B.依附特征 C.认知特征 D.情景特征 9. 沟通交流的最高层次是:() A.事务性沟通 B.分享性沟通 C.共鸣性沟通 D.情感性沟通 10. 指导过度肥胖的人群合理安排饮食属于() A.临床前期预防 B.一级预防 C.二级预防 D.三级预防 三、多项选择题 1. 发生医疗事故后,责任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 A.行政责任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 D.赔偿责任 E.违宪责任 2. 护理诊断的组成部分有:() A.名称 B.症状 C.诊断依据 D.相关因素 E.定义 3.引起文化休克的原因包括( ) A.悲观失望 B. 孤独 C.恐惧 D.焦虑 E. 信仰不同 4. 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 A.人 B.环境 C.文化 D.护理 E.健康 5.ROY 认为,刺激分为:() A.表面刺激 B.主要刺激 C.内在刺激 D.相关刺激 E.固有刺激 6.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适应反应都力图最大限度的维持机体的内稳态B.适应是一种被动的动态过程C.适应是有限度的D.适应能力因人而异E.个体在适应过程中会丧失自己的个性及行为特征 四、简答题(每题 6分,共24分) 1.简述心理防卫机转的特点及意义。 2. 简要回答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中人格发展的主要时期及特点。 3. 病人角色的特点是什么? 4. 简要介绍健康信念模式。 五、论述题(其余每题10分,共30分) 1. 举例说明护理程序的基本过程。

财政学名词解释

财政学名词解释 实证分析:描述各种经济因素的存在与经济运行的过程,并试图在各种经济或政治手段之间建立起联系,重在回答问题,分为理论分析和经验分析。 规范分析:在经济行为或政策手段的后果加以优劣好坏评判的研究方法。 帕累托效率:不断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某个人的状况变好而不是其他任何人的境况变差。 生产效率:生产效率是指固定投入量下,制程的实际产出与最大产出两者间的比率。 产品组合效率:在一定社会既定的技术水平下,如何利用稀缺资源实现产出最大化 交换效率:在一定社会产出水平的条件,如何将产品配置给个人,最理想 生产契约曲线:生产满足帕累托效率的标准的资源配置有无数种,如果将这些等产量线上的切点用光滑曲线连结起来,届形成了生产契约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转化曲线:把生产契约曲线上的所有点表示的产量在图中标出形成的曲线救市生产可能性曲线 交换契约曲线:将无差异曲线的切点连结而成的曲线 公共产品:指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的产品 外部性:经济主体的行为以市场价格以外的方式影响他人的福利的情形 公共选择:投票人(纳税人)依据一定的规则,共同确定集体行动方案的过程 投票悖论:简单投票无法得出明确的结果(即投票均衡不存在) 单峰偏好:假如投票人从自己最偏好的结果向任何方向偏离之后,他的效用就会下降,则成为*** 中间投票人:在所有选民中偏好居中的那位投票人,即一半投票人对某公共产品的偏好比他强,另一半则比他弱 阿罗不可能定理:在相当弱的条件下,达成投票均衡的公共抉择机制是不存在的 竞争性:一种产品让更多人消费会发生额外成本,某个人已经享用的给定数量的产品无法被其他人享用。 排他性:作为消费者,每个人只有在支付产品价格之后,才能获得消费这种产品的权利,从而将那些没有支付价格的人排除在消费之外的现实手段 公共地的悲剧:公共资源经常被过度开发和利用,这一现象称为** 科斯定理:无论谁获得产权,有关各方总能总能达成一种协议,通过这一协议使每个人的状况都能变好,而且其结果是有效率的,这一定律被称为** 瓦格纳法则:瓦格纳对财政支出和政府部门扩张趋势的预言和其成因被后来的经济学者称为** 社会保险:由中国依法强制实施,运用保险方式,对劳动者遭遇年老,疾病,失业,工伤等特点社会风险而暂时或永久失去工资收入的,提供一定程度的经济补偿,使他们仍能保证基本生活的一种制度现收现付制:以以近期横向收付平衡原则为指导,用一个时期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的缴费来支付已经退休的一代人的养老金 完全积累制:以远期纵向收付平衡为指导的筹资方式 部分积累制:以近期横向收付原则与远期纵向收付原则相结合的收付方式 国有财产收入:政府凭借其所拥有的财产而取得的租金,利息或变卖卖价款等收入,历史上把它作为收入的主要来源 税收:是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实现规定的标准,对私人部门强制课征所得的收入 边际税率:应缴纳税额的增量与税基增量的比 累进税率:将税基分为若干等级,分别规定相应的税率,并将税率随着税基的增加而提高,即边际税率递增。 总额税:指纳税义务不因纳税人的经济行为的改变而改变的税收 逆弹性法则:比例税率应该与课税商品的需求弹性成反比 税收转嫁: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将自己应当承担的税款全部或部分转嫁给其他人的过程 前转:也称为顺转,指纳税人在经济交易过程中,按照课税商品的流转方向,通过提高价格的方法,将纳税款向前转移给商品要素的购买者,即卖方向买方转嫁 后转:后传也称逆转,指纳税人用压低进价,压低工资,延长工时等方法将所纳税款向后转移给商品要素提供者的一种形式。

考研《土壤学》易考名词解释简答及论述(2)

2012考研:《土壤学》易考名词解释、 简答及论述 一、名词解释土壤、土壤肥力、自然肥力、人为肥力、潜在肥力、有效肥力、土壤生产力、土地生产力、土壤圈、土壤生态系统、原生矿物、次生矿物、粘土矿物、硅氧四面体、铝氧八面体、同晶替代、土壤有机质、土壤腐殖质、土壤矿质化过程、腐殖化系数土壤腐殖 太奇考研2016年早起计划咨询热线:4000-855-866 在线咨询YY: 86489962 一、名词解释 土壤、土壤肥力、自然肥力、人为肥力、潜在肥力、有效肥力、土壤生产力、土地生产力、土壤圈、土壤生态系统、原生矿物、次生矿物、粘土矿物、硅氧四面体、铝氧八面体、同晶替代、土壤有机质、土壤腐殖质、土壤矿质化过程、腐殖化系数 土壤腐殖化过程、土壤有机质的周转、、矿化率、腐殖化作用、激发效应、土壤基质、土壤密度、土壤比重、土壤容重、 土壤孔隙度、土壤孔隙比、土壤粒级、当量孔径、土壤质地、土壤颗粒组成、土壤质地分类、土壤质地剖面、土壤结构性、土壤结构体、团粒结构、土壤孔性、毛管孔隙、非活性孔隙、通气孔隙、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重力水、毛管上升水、毛管悬着水、最大吸湿量、最大分子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凋萎含水量、毛管水上升高度、毛管水强烈上升高度、土壤水分有效性、重量含水量、容积含水量、土壤水贮量、相对含水量、土壤蓄水量、土水势、基质势、压力势、溶质势、重力势、土壤水吸力、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比水容量、土壤饱和流、土壤非饱和流、土壤导水率、土面蒸发、土壤水汽凝结、土壤入渗、土壤水的再分布、SPAC、土壤水分状况、土壤溶质运移、对流、溶质的分子扩散、溶质的机械弥散、水动力弥散、土壤空气状况、土壤呼吸、土壤呼吸系数、土壤氧扩散率、土壤热容量、土壤导热率、土壤热扩散率、 土壤温度年变化、土壤温度日变化、土壤胶体、可变电荷、永久电荷、土壤电荷数量、土壤电荷密度、离子吸附、阳离子静电吸附、阳离子交换作用、阳离子交换量、盐基饱和度、互补离子效应、阴离子的静电吸附、阴离子的负吸附、阴离子的专性吸附、活性酸、潜性酸、水解性酸、交换性酸、石灰位、碱化度、土壤缓冲性能、土壤缓冲容量、土壤物理机械性、粘结性、粘着性、可塑性、粘着点、脱粘点、土壤塑性值、土壤塑性指数、土壤抗压性、土壤抗楔入性、土壤硬度、 土壤坚实度、土壤耕性、土壤压板、土壤宜耕性、土壤宜耕期、土壤粘闭、土壤退化、土地退化、土壤沙化、土地沙漠化、土壤质量、全球土壤变化。 三、简答题 1、土壤在植物生长繁育中有哪些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2、简述近代土壤科学的发展及其主要观点? 3、简述硅酸盐粘土矿物种类及一般特性? 4、简述我国土壤粘土矿物的分布规律? 5、简述褐腐酸和黄腐酸在性质上的异同点? 6、土壤腐殖质是如何形成的? 7、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上的作用如何? 8、国际制和美国制土壤质地分类的要点如何? 9、比较砂粒、粉粒和粘粒组成和性质的区别? 10、肥沃土壤要求的良好土壤孔性指标如何?

【缩印整理版】医学统计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统计学(Statistics):运用概率论、数理统计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数据的搜集;分析;解释;表达的科学。 总体(population):大同小异的研究对象全体。更确切的说,总体是指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全部研究单位的观测值。 样本(sample):来自总体的部分个体,更确切的说,应该是部分个体的观察值。样本应该具有代表性,能反映总体的特征。利用样本信息可以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 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在抽样过程中由于抽样的偶然性而出现的误差。表现为总体参数与样本统计量的差异,以及多个样本统计量之间的差异。可用标准误描述其大小。 标准误(Standard Error) 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反映样本统计量的离散程度,也间接反映了抽样误差的大小。样本均数的标准差称为均数的标准误。均数标准误大小与标准差呈正比,与样本例数的平方根呈反比,故欲降低抽样误差,可增加样本例数 区间估计(interval estimation):将样本统计量与标准误结合起来,确定一个具有较大置信度的包含总体参数的范围,该范围称为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又称可信区间。 参考值范围描述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某项指标所在范围;正态分布法(标准差)、百分位数法,参考值范围用于判断某项指标是否正常 置信区间揭示的是按一定置信度估计总体参数所在的范围。t分布法、正态分布法(标准误)、二项分布法。置信区间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 可信区间:按预先给定的概率确定的包含未知总体参数的可能范围。该范围称为总体参数的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它的确切含义是:可信区间包含总体参数的可 能性是1- α ,而不是总体参数落在该范围的可能性为1-α 。 参数统计(parametric statistics) 非参数统计(nonparametric statistics)是指在统计检验中不需要假定总体分布形式和计算参数估计量,直接对比较数据(x)的分布进行统计检验的方法。 变异(variation):对于同质的各观察单位,其某变量值之间的差异 同质(homogeneity):研究对象具有的相同的状况或属性等共性。 回归系数有单位,而相关系数无单位 β为回归直线的斜率(slope)参数,又称回归系数(regression coefficient)。 线性相关系数(linea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又称Pearson积差相关系数(Pearson product moment coefficient),是定量描述两个变量间线性关系的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的统计指标。 参数(parameter):描述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 统计量(statistic):描述样本特征的统计指标。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对照 (control) 对受试对象不施加处理因素的状态。在确定接受处理因素的实验组时,要同时设立对照组 重复 (replication)相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多次实验或多次观察。整个实验的重复;观察多个受试对象(样本量);同一受试对象重复观察。作用是估计变异大小和降低变异 随机化(randomization) 采用随机的方式,使每个受试对象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或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 I类错误(假阳性错误)真实情况为H0是成立的,但检验结果为H0不成立,这样的错误称为I类错误。其发生的概率用α表示。在假设检验中作为检验水准。一般取0.05或0.01。 II类错误(假阴性错误)真实情况为H1是成立的,但检验结果为H1不成立,这样的错误称为II类错误。其发生的概率用β表示。由于其取值取决于H1 ,因此在假设检验中无法确定。 变异指标是用于描述一组观察值围绕中心位置散布的范围,即描述离散趋势的统计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数据越离散,反之越集中。极差 (range);四分位数间距(quartile range);方差(variance);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平均数指标用于描述一组同质观察值的集中趋势,反映一组观察值的平均水平。算术均数(arithmetic mean);几何均数(geometric mean);中位数(median);众数(mode) 单纯抽样将调查总体的全部观察单位编号,从而形成抽样框架,在抽样框架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组成样本。每个观察对象都有相同的机会被抽中系统抽样又称机械抽样。按照某种顺序给总体中的个体编号,然后随机地抽取一个号码作为第一个调查个体,其他的调查个体则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则“系统”地抽取。最常用的方法是等距抽样 分层抽样先将总体中全部个体按某种特征分成若干“层”,再从每一层内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样本。分层特征与研究目的有关。按各层比例抽样。为减少抽样误差,要求层内误差最小,层间误 差最大。 整群抽样先将总体分成若干“群”,从中随机抽取 几个群,抽取群内的所有观察单位组成调查样本。 “群”的确定与研究目的无关。为减少抽样误差, 需多抽几个“群”。 方差分析:又称变异数分析或 F检验,适用于对多 个平均值进行总体的假设检验,以检验实验所得的 多个平均值是否来自相同总体。 析因设计(factorial design)实验:凡同时配置两个 或两个以上处理因素,这些因素的各水平又具有完 全组合的实验,统称为析因设计(factorial design) 实验。 随机区组设计(randomized block design)是事先 将全部受试对象按某种可能与实验因素有关的特征 分为若干个区组(block),使每一区组内的受试对 象例数与处理因素的分组数相等,使每个实验组从 每一区组得到一例受试对象。 单向方差分析(one way analysis of variance)是指 处理因素只有一个。这个处理因素包含有多个离散 的水平,分析在不同处理水平上应变量的平均值是 否来自相同总体。 (2)计数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 所得的观察单位数称为计数资料 (count data)。计数资料亦称定性资料或分类资料。 其观察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类别或属性。 如调查某地某时的男、女性人口数;治疗一批患者, 其治疗效果为有效、无效的人数;调查一批少数民 族居民的A、B、AB、O 四种血型的人数等。 (3)等级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测量结果的某种属性 的不同程度分组,所得各组的观察单位数,称为等 级资料(ordinal data)。等级资料又称有序变量。如 患者的治疗结果可分为治愈、好转、有效、无效或 死亡,各种结果既是分类结果,又有顺序和等级差 别,但这种差别却不能准确测量;一批肾病患者尿 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分为+、++、+++等。 随机变量(random variable)是指取指不能事先确 定的观察结果。随机变量的具体内容虽然是各式各 样的,但共同的特点是不能用一个常数来表示,而 且,理论上讲,每个变量的取值服从特定的概率分 布。 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用于观察指标单 位不同或均数相差较大时两组资料变异程度的比 较。用CV 表示。计算:标准差/均数*100% 直线回归(linear regression)建立一个描述应变量 依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直线方程, 并要求各点与该直线纵向距离的平方和为最小。直 线回归是回归分析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故又 称简单回归(simple regression)。 回归系数(regression coefficient )即直线的斜率 (slope),在直线回归方程中用b 表示,b 的统计意 义为X每增(减)一个单位时,Y平均改变b 个单 位。 相关系数r:用以描述两个随机变量之间线性相关 关系的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的统计指标。 秩次:变量值按照从小到大顺序所编的秩序号称为 秩次(rank)。 秩和:各组秩次的合计称为秩和(rank sum),是非 参数检验的基本统计量。 方差(variance):方差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离散情 况,由离均差的平方和除以样本个数得到。 检验效能:1- β称为检验效能(power of test),它是 指当两总体确有差别,按规定的检验水准a 所能发 现该差异的能力。 百分位数(percentile)是将n 个观察值从小到大依 次排列,再把它们的位次 依次转化为百分位。百分位数的另一个重要用途是 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 随机误差(random error)又称偶然误差,是指排 除了系统误差后尚存的误差。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使观察值不按方向性和系统性而随机的变化。误差 变量一般服从正态分布。随机误差可以通过统计处 理来估计。 一、统计表有哪些要素构成的?制表的注意事项有 哪些? 一般来说,统计表由标题、标目、线条和数字、备 注五部分组成。但备注并不是必需的内容,可以根 据需要出现。 1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最好一张表突出一个中心, 不易太多中心,如果需要说明多个中心,可分成多 张统计表。 2合理安排主语和谓语的位置:对于表中任意一行, 从左至右,通过简短的连接词,可连成成一句通顺 的句子。 3表中数据要认真核对,保证准确可靠 二、为什么不宜用t 检验对多组均数进行比较? 如果用t检验进行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则会 增加犯I 类错误的概率。 经检验得到拒绝H0 ,认为两组之间有差别的结论 可能犯I类错误的概率为α,不犯I类错误的概率为 1- α.每次判断均不犯I类错误的概率为(1- α)k, k为比较的次数,上例α=0.05, k=3,则均不犯错误 的概率为( 1- 0.05)3 =0.86. 至少有一次判断犯I 类错误的概率为1-(1- α)k 三、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按实验设计的类型,将全部观察值间的变异分解成 两个或多个组成部分,然后将各部分的变异与随机 误差进行比较(每个部分的变异可由某因素的作用 来解释),以判断各部分的变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 义,从而推断不同样本所代表的总体均数是否相同。 五、简述直线相关与回归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1.回归说明依存关系,直线回归用于说明两 变量间数量依存变化的关系,描述y如何依赖于x 而变化;相关说明相关关系,直线相关用于说明两 变量间的直线相关关系,此时两变量的关系是平等 的 2.r与b有区别:r说明具有直线关系的两个 变量间相关的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 b表示x每改 变一个单位,y平均增(减)多少个单位; 3.资料要求不同:直线回归要求应变量 y是来自正态总体的随机变量,而x可以是来自正 态总体的随机变量,也可以是严密控制、精确测量 的变量,相关分析则要求x,y是来自双变量正态分 布总体的随机变量。 4.取值范围:-∞

急救护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急救名词解释、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 EMSS 院外急救 反应时间:急救中心调度室接到呼救电话至急救车到达现场所需的时间,反应时间长短是判断院前急救服务功能重要的综合指标之一。 生存链(参照2010年指南) 急救半径指急救单元所执行院外急救服务区域的半径,它代表院外急救服务范围的最长直线辐射距离。城区急救半径应≤5KM。 分诊 SOAP公式 PQRST公式 动态评估 CVP 生理无效腔 BE MODS SIRS 心力衰竭 呼吸衰竭 ALF ARDS 心源性休克 首剂综合征 SCA BLS CPCR ACLS 休克 中毒 毒物 中毒后反跳 中间型综合征 迟发型多发性神经病 中毒后迟发脑病 中暑(heat injury) 淹溺(drowning) 触电 热衰竭 热痉挛 热射病 创伤 多发伤

多处伤 复合伤 联合伤 二、简答题 1、院外急救的特点有哪些? 2、简述院外急救的原则。 3、在院外救护中,如何进行现场评估? 4、紧急呼救120应注意些什么? 5、现场救护如何根据病员的伤情进行分类标记? 6、现场救护中的转运护理应注意什么问题? 7、何谓院外救护的生存链? 8、急诊分诊有哪些技巧? 9、急诊护士如何对入诊患者进行分诊及病情分类? 10、何谓急诊的快速评估和动态评估? 11、ICU能够收治的病患有哪几类? 12、MODS在发病中具有哪些特点? 13、MODS 常见的病因有哪些? 14、如何处理急性心力衰竭患者? 15、简述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救护原则。 16、简述急性肝衰竭的救护原则。 17、简述急性肾衰竭的救护原则。 18、MODS的护理重点在哪几个方面? 19、心脏停搏的病人会有哪些临床表现?导致患者心脏骤停的原因有哪些? 20、简述CPCR的不同阶段划分及各阶段的抢救重点。 21、BLS阶段复苏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2、应用人工复苏囊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应用心电监护仪的护理要点有哪些? 23、电除颤时应注意什么?人工气道如何进行气道管理? 24、CPCR用药的途径有哪些?常用复苏药物有哪些? 25、机械通气设置参数一般有哪几项? 26、患者出现休克,护士应进行哪些方面的临床观察? 27、简述休克的救治原则。 28、休克患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9、休克按病因分类,有哪些类型? 30、简述急性心梗的紧急处理措施。 31、如何对昏迷病人进行病情评估? 32、对高血压危象患者进行静脉滴注硝普钠时候应注意什么/ 33、什么是急腹症处理的五禁四抗原则? 34、简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紧急处理措施。 35、简述急性中毒的救治原则 36、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如何进行紧急救护? 37、如何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进行紧急救护? 38、简述中毒患者洗胃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完整word版)财政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财政学名词解释 经济建设费:经济建设费是中国财政预算支出的主要部分,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财政的生产建设性。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国家物资储备支出、城市维护费、地质勘探费、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增拨企业流动资金、商业部门简易建设支出等。 社会文教费:在财政学中是指涉及社会和文教领域公共需要必须支出的费用,在我国一般称之为社会文教事业费,主要包括:文化、教育、科学、卫生、出版、通讯、广播、图书、文物、体育、地震、海洋、计划生育等方面的人员经费、业务经费、专项经费、培训经费等。 社会消费性支出:是政府直接在市场上购买并消耗商品和服务所形成的支出,是购买性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执行其政治和社会职能的财力保证。 行政管理费:行政管理费是指国家财政用于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国家检察机关以及外事机构、重要党派团体行使职能所需的经费支出。 文科卫支出:文科卫支出是文化、教育、卫生支出的简称。文教科学卫生诸项事业的发展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决定性作用,但并不是说用于这方面的支出现在是生产性的了。根据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科学划分,文科卫事业费支出仍应归入非生产性的范围。 社会保障制度:由法律规定了的、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则是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 现收现付制:以同一个时期正在工作的一代人的缴费来支付已经退休的一代人的养老金的保险财务模式。它根据每年养老金的实际需要,从工资中提取相应比例的养老金,本期征收,本期使用,不为以后使用提供储备。 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一种转移性支出。从政府角度看,支付是无偿的;从领取补贴者角度看,意味着实际收入的增加,经济状况较之前有所改善。 财政贴息:政府提供的一种较为隐蔽的补贴形式,即政府代企业支付部分或全部贷款利息,其实质是向企业成本价格提供补贴. 政府为支持特定领域或区域发展,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对承贷企业的银行贷款利息给予的补贴。 政府收费:是指政府因履行职责而向一部分单位和公民提供直接服务而得到的政府收入。政府收费是国家财政收入的组成部分。 预算外资金: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比例税率:对同一课税对象,不论其数额大小,统一按一个比例征税,同一课税对象的不同纳税人税负相同. 所得课税:是指以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类.所得课税可以根据纳税人的不同分为对企业课税和对个人课税两大类.所得税是大多数西方国家的主体税种. 财产课税:是指以各类动产和不动产为课税对象的税收。 价内税与价外税:价外税是税金作为价格之外附加的。税款不包含在商品价格内的税。是按照税收与价格的组成关系对税收进行的分类。价内税是税金构成价格的组成部分混转:是指纳税人将自己缴纳的税款分散转嫁给多方负担。 二、简答题 1、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及其经济意义 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其经济意义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