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巴斯基安全部队2011无限循环试用30天破解补丁_卡巴KIS_KAV_永久破解

附件:

《安徽省防洪排灌工程简明手册》

编写大纲

一、基本要求

(一)修编范围:本次修编涉及河流、湖泊、堤防、内河圩、长江江心洲、外滩圩、水闸、行蓄洪区、城市防洪、水库、灌区及排灌站十二大部分内容。从全省防汛抗旱角度出发,确定本次收编单项工程共计419项。

(二)内容形式:十二大部分内容均包含简明综述和单项工程简介,其中水闸、水库、灌区(渠首)、排灌站四个部分单项工程需提供照片,湖泊、行蓄洪区、城市防洪、灌区四个部分单项工程需提供平面布臵(概化)图。

1、文字部分:为确保所提供资料格式、内容尽量统一、完善,最大程度减轻工作量,省防办已对每部分工程简介文字部分分别编写了内容提纲,并提供了样稿,请严格按照要求提供。文字篇幅控制在800字左右。

2、工程照片:尽量能够反映工程全貌,照片分辨率不低于300万像素。

3、平面布臵(概化)图:全面反映工程大概位臵,包括必要的河流水系、堤防、闸站等建筑物。尽可能采用autocad格式。

(三)工作方式:本次修编涉及内容量大面广,为尽量减轻各地工作量,38项工程完全由省防办负责完成,150项工程资料文字部分由省防办形成初稿后下发有关单位校核,其它231项工程资料需有关单位提供。除行蓄洪区平面布臵(概化)图外,其它所有工程照片及平面布臵(概化)图需有关单位单位提供。需提供或校核资料的工程具体见“修编名录”。

(四)资料截止时间:资料中数据截止时间为2009年6月底。对于工程情况正在动态变化、预计2009年底完工的可填报完工后的资料。

(五)高程系:长江流域用吴淞,淮河流域用废黄河,否则应说明。

二、文字部分提纲

(一)河流(湖泊)

河流(湖泊)地理位臵,发源地,流经行政区域。水系变迁,汇入河流,河道长度、比降,流域面积、人口、经济情况等。

河道(湖泊)堤防、沿河(湖)圩口、主要防洪(控制)工程情况及其防洪标准,历史防御最高洪水位,河道泄洪能力;主要控制站防汛特征水位,湖泊特征水位及对应的水面面积及库容,主要节制闸正常蓄水位及对应河段蓄水量。

历史洪涝灾害,存在主要问题。

(二)堤防

所处地理位臵,所属行政区划,起讫地点(或桩号),建设及加固情况,堤防级别,保护区耕地、人口,主要工矿企业及经济情况。

堤防标准,堤防长度、高程、宽度、边坡、超高、平台、护坡等情况;防汛特征水位;历史溃破情况,主要险工险段。

目前存在主要问题等。

(三)水闸

所处地理位臵,所属行政区划,建设年代及维修加固情况,建设作用。

工程级别,集水面积,设计防洪标准,闸上下设计/校核水位及过闸流量,过闸落差,底板高程,闸上正常蓄水位,设计排涝标准及流量,闸孔数及长度、宽度、高度,闸门型式,启闭方式等;历史最高水位及最大过闸流量。

目前闸的运行情况,存在主要问题等。如是枢纽工程应把其它部分分别作出介绍。

(四)行蓄洪区

所属行政区划,对应河道堤防自上游至下游位臵或桩号,区内耕地面积、人口,涉及人口,主要工矿企业、交通干线及经济

情况,区内地势及地面高程,进、退洪闸情况,其它涵闸、排涝站等防洪工程情况。

行蓄洪堤防情况,运用条件(水位),调度权限,行洪方式,行洪流量,区内安全设施、避洪设施情况,撤退道路情况,运用时需转移人员及安臵点情况。

历史运用情况、存在主要问题等。

(五)江心洲、外滩圩、内河圩

所属行政区划,对应河道堤防自上游至下游位臵或桩号,除险加固及退堤情况,区内耕地面积、人口,主要工矿企业及经济情况,区内地势及地面高程,圩堤上涵闸、排涝站等防洪工程情况;圩堤情况(堤顶高程、顶宽度、边坡)及防洪标准,对应河道控制站水位情况,防御最高洪水位,历史溃破情况,存在主要问题等。

(六)水库

水库所处地理位臵、所在河流,主要功能。水库防洪标准、集水面积、总库容等。

水库枢纽工程布臵及简要情况。水库建设过程及安全状况。

水库上游影响范围及下游防洪保护对象(保护范围、人口及重要设施等)。水库运行情况(历史发生的最高水位、最大泄量等)。

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及调度权限。存在主要问题。

(七)城市防洪

城市基本情况(所处地理位臵,辖区情况,城市特色、人口、面积,建成区面积,社会经济状况等)。

城市气候、降雨特征,洪涝受灾原因及防洪特征水位。

城市防洪排涝工程描述(城市防洪保护堤防组成、长度、堤顶高程等,城市排涝体系以及排涝泵站分布、规模)。现状达到的防洪排涝标准。

存在主要问题。

三、文字部分样稿

(一)河流--芡河

芡河原来是淮河的一条主要支流,发源于涡阳县境内,于怀远荆山西侧注入淮河,全长150km,原流域面积1750km2。后经上世纪50年代引芡入涡,70年代开挖茨淮新河后,现芡河上起利辛境内阜蚌公路南侧的汪大桥,经利辛、蒙城、怀远三县,在怀远上桥枢纽下游注入茨淮新河,河道长度92.7km,流域面积1328km2。芡河河道弯曲,地势低洼,干流顺河集以上地形较高,比降为1/9000~比降约1/40000。流域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地面高程一般为20~26.5m。两岸绝大部分无堤。芡河流域内耕地面积114.67万亩,人口46.43万人,2007年流域农民人均纯收入3617元。

怀远境内两岸河势低洼,河床开阔,常年积水,18m高程以下,称芡河洼。芡河正常蓄水位为17.5m,水位20m时,水面面积为79km2,库容为2.31亿m3。芡河上桥闸上20年一遇设计水位22.1m,流量801m3/s。

芡河干流基本无堤,现有立仓圩、张楼东圩、张楼西圩、湾西圩、芡南圩、芡北圩等六个圩堤,圩堤总长43.12km,堤顶高程18.5~24m,堤顶宽3~5m,共计保护面积59.42km2,有耕地7.21万亩,保护人口5.85万人。芡南圩、芡北圩达20一遇防洪标准,其它圩堤防洪标准在10年一遇左右,标准仍偏低。芡河干流控制性建筑物有立仓橡胶坝、陈桥闸、吕望闸、六孔防洪排涝闸,上桥排涝站汛期可抽排芡河流域涝水。

芡河流域存在主要问题有:地势低洼,汛期易受淮河和茨淮新河水位顶托,形成关门淹,内水自排机会少;现有圩堤堤身单薄,防洪标准低,配套不完善,两岸排水支流较多,淤积严重,标准较低,涝水下泄不畅,大部分没有建闸,易受干流顶托形成内涝;两岸仍有很多村庄处于洪水位以下,没有防洪设施,处于

自然漫淹状态,洪涝灾害频繁。芡河流域2003年、2005年、2007年淮河流域大水中,受灾严重,其中2003年上桥闸上出现最历史最高水位22.42m,造成流域内56.5万亩农田被淹没,受灾人口达30多万,紧急转移人口73157人,直接经济损失近4亿元。

(二)湖泊--南漪湖

南漪湖位于水阳江中游,是皖南最大的淡水湖,也是水阳江中游最大的调蓄洪区,湖底高程5.5m,正常蓄水位8.6m,湖水位在12.5m时,面积为203km2,容积为10.9亿m3,沿湖主要支流有新、老郎川河,及飞鲤河、毕桥河、长溪河等小支流,流域面积连同圩区间共3839.7km2。

沿湖周边共有大小圩口72个,面积267.3km2,耕地26万亩,圩内人口10万人。沿湖圩堤总长167.7km,万亩圩堤顶高程自上而下为18.0~14.0m,顶宽一般为3~6m,坡比为内坡1:2~1:3,外坡1:2左右。万亩圩口现状防洪标准为5~20年一遇。南姥嘴控制站警戒水位11.84m、保证水位13.00m。

南漪湖以双桥河、北山河为吞吐口,调节水阳江干流洪水,对干流起调洪削峰作用,但仅有新河庄一个出口入水阳江泄洪,洪水期来水量与泄量一般为3:1,洪峰时最大可达5:1。由于干流河道束窄卡口,泄水不畅,加剧了湖圩区洪涝灾害。马山埠闸是南漪湖入水阳江河道北山河上的控制性工程,设计(校核)流量1240m3/s(1840m3/s);双桥闸工程位于宣州区双桥河口,可以分泄水阳江洪水,设计(校核)流量1273m3/s(1340m3/s)。通过对两闸的优化调度,充分发挥南漪湖的调洪作用,以减轻水阳江中游及南漪湖周边的洪灾。

南漪湖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易受水阳江高水位顶托,下泄能力不足,周边圩区及上游郎川河、郎溪县城等受湖高水位影响,防守压力较大。1999年大水,南姥嘴站达历史最高水位15.07m,受湖高水位顶托,郎溪县城所在的第一联合圩及其他30处圩堤相

继溃破,县城积水达3~4m,全县直接经济损失达21.32亿元。

(三)堤防--同马大堤

同马大堤位于长江干流左岸安庆市境内,上起湖北省黄广大堤末端,鄂皖交界的宿松县段窑,下至怀宁县官坝头,全长173.525km,其中宿松县62.822km,望江县65.335km,皖河农场21.273km,怀宁县24.095km。同马大堤为2级堤防,其中长江段堤长138.36km,皖河段堤长35.165km。保护安徽省境内耕地142万亩,人口124万,以及京九、合九铁路和沪蓉高速公路等。

同马大堤按照防御长江1954年型洪水设计,相应设计水位为湖口22.5m、汇口22.42m、华阳20.82m、石牌23.40m。目前同马大堤已基本达到设计标准,堤顶高程25.5~22.5m,堤防超高2.0m,堤顶宽8m,外坡1:3,内坡于堤顶下2.5m处设宽6m平台,平台以上边坡1:3,平台以下边坡1:5。沿堤穿堤涵闸共计14座,其中杨湾闸、华阳闸和皖河闸为中型涵闸,总设计流量1195 m3/s;小型涵闸11座,总设计流量124.86m3/s。泵站7座,总设计流量87.07m3/s。对应外滩圩21个,圩堤长度110.43km,总面积99.25km2,圩内耕地面积9.925万亩,圩内人口约6多万人。

同马大堤主要控制站为汇口站、华阳站,警戒水位对应为19.80m、18.00m,保证水位对应为22.42m、20.82m。

同马大堤经过全面达标建设,防洪标准有了显著提高,但仍存在以下具体问题:一是部分堤段崩岸严重。受马当矶挑流作用增强影响,望江县江调圩段(80+650~83+000)崩岸严重。二是部分违章设障清除难度大。同马大堤宿松县套口、小孤山外滩、石牌大桥附近违章房屋均于上世纪50~70年代建造,由于涉及问题多,直至未能清除,影响河道行洪及堤防管理。三是望江东兴圩段(3+200~6+600)外侧堤脚水塘较多,未进行填塘处理,汛期高水位易引发险情。

(四)内河圩--金宝圩

金宝圩位于宣城市水阳江下游左岸,由水阳江和裘公河环绕合抱而成,距宣城市区约45km。金宝圩呈椭圆形,南北平均长约15km,东西平均宽约9km。圩内地势平坦,起伏小,地形总体趋势东南略高、西北略低,一般地面高程为7.2~8.4m,平均地面高程约7.8m。

金宝圩是宣城市第一大圩,位于宣州区水阳镇圩内总面积137.4km2,耕地13万亩,圩内总人口8.9万人,其中堤身居住2.7万人。圩内交通便利,S322省道宣水公路穿境而过。

金宝圩现有堤防总长为52.3km,其中水阳江江堤长29.5km,南起管家防汛前哨,北至雁翅大圩角(0+000~29+500),裘公河河堤长22.8km,南北两端与江堤相连。堤顶高程14.4m~15.0m,堤顶宽度7.0~11.0m,外坡坡比1:1.5~1:2.0,内坡坡比1:2.0~1:3.0。堤防现状防洪标准约20年一遇,以水阳站为控制站,警戒水位10.5m,保证水位12.7m。圩堤上现有闸、站等穿堤建筑物20处,其中排涝站8座,小型排灌结合站1座,总装机约1000kW,设计流量34.6m3/s;自排水闸、放水涵共7座,设计流量5.7m3/s,码头交通闸4座。

金宝圩圩堤因河流多次改道,深泓线靠近堤脚,许多地段处在迎流顶冲和弯道环流段,外坡堤脚被水扫空,部分堤段内坡堤脚临塘,影响大堤稳定;部分穿堤建筑物老化失修,存在不同程度的险情;因处于二省四县结合部,人为设障现象严重。金宝圩在新中国成立后未曾破过,1999年曾防御历史最高水位13.81m。

(五)水闸--蚌埠闸枢纽

蚌埠闸枢纽工程位于淮河中游蚌埠市西郊,闸上流域面积1.21万km2。该工程始建于1958年,1962年基本竣工。1970~1973年增建南岸分洪道,2000年扩建新节制闸,2008年扩建新船闸。工程由老节制闸、新节制闸、新老船闸、分洪道水、水电站等部分组成,是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具有灌溉、航运、城市供水、

发电、旅游等综合效益。蚌埠闸设计流量13000m3/s(其中老闸8650m3/s、新闸3410m3/s、分洪道1060m3/s),相应上游水位23.22m,下游水位23.10m。闸上正常蓄水位17.5~18.00m,可为480万亩农田提供灌溉水源,并为沿淮工矿城镇提供工业和生活用水。

老节制闸:闸型为开敞式实用堰。闸身全长336m,28孔,每孔净宽10m,弧形钢闸门。设计过闸流量8650m3/s。目前采用卷扬式启闭机14台,为一机两门启闭。

新节制闸:新老闸轴线一致,中心距396.8m,共12孔,每孔净宽10m,弧形钢闸门,开敞式结构,宽顶堰型。设计过闸流量3410m3/s。

船闸:三级航道,闸室尺寸为195m×15m,最大通航能力为1000吨级。为解决目前船闸通航能力较低问题,正在进行船闸复线工程建设。

分洪道:位于船闸南岸与山岗之间,为自然漫滩溢洪式,过水总宽为314m,设计分洪流量1060m3/s。当闸上水位超过19.0m 高程时,自然漫滩分洪。

水电站:装机6台,每台800千瓦,总容量4800千瓦,设计年发电量1974万千瓦时。

(六)行蓄洪区--城西湖蓄洪区

城西湖蓄洪区位于淮河中游南岸霍邱县境内,北临淮河,西起周集岗地至王截流上格堤,东接临淮岗的南副坝。蓄洪区地势南高北低,湖心区地势平坦,地面高程为18.0~22.0m,设计蓄洪水位26.5m,相应蓄洪面积517.16km2,蓄洪量28.8亿m3。蓄洪区共涉及16个乡镇,169个行政村,1159个村民组,耕地面积44.22万亩,涉及总人口26.83万人,其中区内14.07万人。

城西湖蓄洪区蓄洪大堤长40.06km,堤顶宽度为8m,堤顶高程29m左右,迎湖侧边坡1:3,建有进、退洪闸各1座。进洪闸设计进洪流量6000m3/s,退水闸具有排水和反向进洪功能,双向进水

设计流量都是2000m3/s。区内有骨干排涝站5座,总装机41台套13150kw,设计抽排能力137.1m3/s。

城西湖蓄洪区安全建设始于上世纪50年代,区内建有撤退道路35条,总长279km;建有低标准庄台51座,台顶总面积61.72万m2,台顶高程24.0~27.5m;安全庄台10座,台顶总面积35.42万m2,高程在28.5~29.3m,可安臵1.48万人。蓄洪后仍有12.59万人需要转移。

当淮河润河集水位超过27.7m或正阳关水位达26.5m,由淮河防总商安徽省提出意见,国家防总下达城西湖运用蓄洪命令。新中国成立以来,城西湖蓄洪区共有1950、1954、1968、1991年4次蓄洪。

(七)长江外护圩--永天圩

永天圩系同马大堤外护圩,对应同马大堤桩号14+500~23+050间,属宿松县。圩内总面积12.68平方公里,涉及汇口镇、洲头乡的4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64万亩,其中洲头乡0.7万亩,汇口镇0.94万亩。1998年后实施平垸行洪、移民建镇工程后,圩内部分居民已迁出,现圩内有2个行政村共0.87万人住居(0.59万人居住在堤顶,0.28万人居住在圩内),其中洲头乡0.39万人,汇口镇0.48万人。圩内地面高程19.5~20m,以种植棉花、小麦等农作物为主,2006年农业总产值2200万元,人均年收入1685元。

永天圩堤总长13.1km。堤顶高程21.5~23.97m,顶宽5~15m,边坡1:1.5~1:3。目前圩堤基本达到了防御1949年实测最高水位加1m超高标准。2004年4月,在大月弯处建成进洪口门和退水闸各一座,其中进洪口门底高程18m,宽36.1m,设计进洪流量162.2m3/s,设计进洪水位为长江汇口20.82m,进洪方式为人工开挖。人员转移安臵点为同马大堤堤顶。

目前圩堤的险情主要有,圩堤处于长江弯流及双汊交汇处,

且堤身为砂壤土、轻粉质壤土,滑坡、管涌、散浸等险情多发,未加固堤段堤身薄弱是防守重点。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圩堤于1993、1995、1997、1999年先后4次溃破。

(八)长江江心洲--江心洲

江心洲位于当涂县东梁山和翠螺山之间的马鞍山河段,略呈三角形,西临和县境域,东面与陈焦圩及采石隔江相望,上下紧挨着彭兴洲、泰兴洲和何家洲,属当涂县江心乡。洲上有江心圩、彭太圩两个圩口。堤防保护面积41.4km2,其中江心圩35.1km2,彭太圩6.3km2;总耕地3.1万亩,其中江心圩2.68万亩,彭太圩0.42万亩;总人口24658人,其中江心圩21867人,彭太圩2791人。洲内地面高程8.5~10.5m,以农业主,2006年工农业产值1.57亿元,人均年纯收入4100多元。

江心洲圩堤总长51km。其中江心圩31.6km,堤顶高程11.7~12.5m,宽6~8m,内外坡比1:2~1:3;彭太圩堤长19.4km,堤顶高程12.3m左右,宽3~4m,内外坡比1:2左右。现有排涝站8座,总装机容量1905kW,另有穿堤涵闸2座。江心洲堤防现状防洪能力约15~20年一遇,警戒水位、保证水位分别为马鞍山站9.7m、10.77m。历史最高水位为1998年7月31日的11.46m。

目前江心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堤线较长,堤身单薄,堤基多为砂基,抗渗能力差,加之长江水流常年贴岸冲刷严重,崩岸、滑坡等险情不断。建国以来,江心洲分别于1949年、1954年二次溃破进洪。

(九)水库--陈村水库

陈村水库位于泾县陈村镇以上3km,属长江流域青弋江水系。是一座以防洪、发电为主,结合灌溉、旅游、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大(1)型水库。水库集水面积2800km2,总库容26.9亿m3。水库

按百年一遇标准设计,设计洪水位122.2m,按千年一遇标准校核,校核洪水位124.6m。枢纽包括大坝、溢洪道、中孔、底孔、电厂、筏道等。大坝为混凝土重力拱坝,最大坝高76.3m,坝顶高程126.3m,主坝长度419.0m;左、右岸各设2孔溢洪道,最大泄洪流量4695 m3/s;在大坝中间有一泄洪中孔,最大泄洪流量760m3/s。电厂装机4台共18万kW。

水库工程于1958年开工,1972年基本建成,1982年竣工验收,1984年坝基断层进行加固处理。现大坝定检为正常坝。

水库上游为黄山市太平湖景区,下游为青弋江灌区,下游保护范围有泾县、芜湖县、芜湖市、南陵县等。水库历史最高水位为121.81m(1996年7月3日),历史最大泄量为3690 m3/s(1996年7月3日)。

水库正常蓄水位为119.0m,汛期限制水位为117.0m,主汛期为5月1日~8月31日。水库洪水调度方式:当库水位低于115.5m,预报库水位将超过汛限水位,可视情开启中孔预泄;当库水位高于115.5m,预报库水位将超过汛限水位,开启中孔预泄并可视情开启溢洪道预泄;当库水位超过汛限水位,全开中孔和溢洪道。在5月1日至7月31日期间,当库水位高于113m,发电机组还须满发泄水。水库由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调度。

(十)城市防洪--淮南市

淮南市地处安徽省中北部,淮河中游,辖田家庵、大通、谢家集、八公山、潘集区,是安徽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国家大型能源工业基地之一。2007年底,全市总面积2596.4km2,其中市区面积1566.4 km2,建成区面积89.44 km2;市区总人口110.7万人;全年完成GDP355亿元。

淮南市属半湿润地带,降雨年内分配差异大,汛期雨量占全年的50%左右。市区地跨淮河两岸,主要受淮河洪水威胁;当淮河洪水位高时,城市内涝难以排出,容易形成“关门淹”。城市

防洪特征水位:设防水位20.0m,警戒水位22.3m,保证水位24.65m。

淮河以南为主城区,受城市工矿圈堤保护。以黑李段、老应段、耿石段、田家庵圈堤和窑河封闭堤五段堤防组成的城市工矿圈堤防御淮河洪水,陈庄隔堤防御高塘湖来水。工矿圈堤已达到防1954年洪水标准(结合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运用,可使市区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堤防总长39.1km,堤顶高程27.8~27.0m,顶宽10m;陈庄隔堤可防高塘湖50年一遇洪水,堤长2.74km,堤顶高程24.4m,堤顶宽8m。市区地形南高北低,除谢家集区部分涝水入瓦埠湖、大通区部分涝水入窑河外,其余均流向淮河。市区分为16个排涝汇水区,排涝泵站18处,共有地下水道144.4km,排水明沟21条。

淮河以北的潘集区受淮北大堤(见堤防章节)保护;主要排涝泵站是泥河排涝站(见排涝站章节)。

城市防洪圈堤黑李段部分堤防存在渗漏、白蚁,窑河封闭堤存在堤脚深塘堤顶道路损坏等问题;市区排涝沟道淤积、建筑物阻水,影响过流能力,机排能力不足;煤矿开采对堤防等造成安全隐患。

(十一)灌区--淠史杭灌区

淠史杭灌区是全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包括淠河灌区、史河灌区和杭埠河灌区。1958年动工修建,远期设计灌溉面积1197万亩,近期1122万亩。灌溉范围包括安徽的金寨、霍邱、寿县、金安区、裕安区、舒城、庐江、长丰、肥西、肥东、合肥市郊区和河南省固始县。

灌区以大别山区六大水库为主要水源,灌区内现有中、小型水库1160余座,塘、堰、坝21万多处,蓄水总库容11.30亿m3,各干渠末端还有提取湖泊水的补给站,提水能力109m3/s,形成由

大、中、小型工程相配合,蓄、引、提有机结合的“长藤结瓜”式的灌溉体系。

淠河灌区以响洪甸、佛子岭、磨子潭、白莲崖四大水库为主要水源,渠首位于六安市横排头,设计引水流量300m3/s,设计灌溉面积远期660万亩,近期616万亩。总干渠从渠首至肥西新民坝,全长104.5km。总干渠两侧分出了淠东、淠杭、瓦西、潜南、瓦东五条干渠。在总干渠末端还有滁河干渠。分干渠、支渠总长2677.6km。当上游水库水源不足时,还可从巢湖、瓦埠湖提水补给。灌区除为农业供水外,还向六安、合肥二城市及沿渠乡镇居民生活和工业供水。

史河灌区以梅山水库为主要水源工程,灌区渠首位于金寨县的红石嘴,设计引水流量145m3/s,设计灌溉面积安徽省远期285万亩,近期273万亩,河南省固始县98万亩。史河总干渠、干渠总长285.7km,分干渠、退水渠、支渠总长616.1km。灌区尾部可从城东湖、城西湖提水补给。

杭埠河灌区以龙河口水库为主要水源,设计灌溉面积远期155万亩,近期137万亩。灌区内干渠2条,其中舒庐干渠由牛角冲进水闸供水,设计引水流量55m3/s;杭北干渠由梅岭进水闸供水,设计引水流量50m3/s。灌区现有分干渠3条,支渠42条。灌区末端可从巢湖提水补充灌溉。

为充分发挥灌区综合效益,2005年3月,省政府批准了《淠史杭灌区大型水库供水调度实施方案》。2009年3月,省防指印发了《淠史杭灌区向合肥城市供水调度意见》。

(十二)泵站--泥河枢纽工程

淮南市泥河枢纽工程座落于淮河北岸潘集区平圩镇境内,始建于1977年3月,1981年在国民经济调整中缓建,1998年工程复工续建,2002年泥河枢纽工程竣工,主要功能是排涝。工程设

计安装四台单机容量为3000千瓦的同步机组,总装机容量1.2万千瓦,抽水流量120m3/s。其社会效益显著,是淮河流域大型骨干排涝泵站之一,同时也是我省淮河以北地区最大的一座排涝泵站。现隶属淮南市水利局,由市排灌总站管理。

排涝保护范围:泥河流域606km2(其中凤台、蒙城县113 km2,淮南市潘集区305.2 km2,淮南矿业集团16 km2、平圩电厂3.8 km2,怀远县168 km2)。规划排涝面积90.9万亩,排涝模0.20m3/s/km2。装机4台套12000kW,排涝流量120m3/s;设计进水位18m,起排进水位18-18.5m;设计出水位22m,最高出水位24.8m 历史最大排水量发生时间2003年大水,开机连续排涝2984台时,排水3.22亿m3。

当泥河水位(进水池水位)达到18—18.5米时,由市防指调度,市排灌总站执行;受益的县区如需开机排涝,应向市防指书面申请,经市防指同意后开机。

该工程规划早,建设时间长,很多机电设备都是70年代老产品,自动化程度低,其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已不能满足现代化泵站安全运行的需要;工程配套不完善,未完工程多;现由于工程设备老化、安全性能差,急需对泵站进行更新改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