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液体管道允许最大跨距表T=300

保温液体管道允许最大跨距表T=300

管道间距规定

设计标准 SEPD 0002-2001 实施日期2001年7月30日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管道间距规定 第 1 页共 5 页 目次 1 总则 2 管道间距的确定 1 总则 1.1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化工生产及其附属装置中并排布置的金属管道间距的确定。1.2 引用标准 使用本标准时,应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 SH/T 3405《石油化工企业钢管尺寸系列》 SH/T 3406《石油化工钢制管法兰》 2 管道间距的确定 2.1 本规定依据SH/T 3405《石油化工企业钢管尺寸系列》中管子外径和SH/T 3406 《石油化工钢制管法兰》中法兰外径计算管道间距。 2.2 在管架上并排布置的无法兰管道不论有无隔热层,管道外表面净距不应小于50mm。无法兰无隔热层管道间距见图2.2和表2.2-1;在管架上并排布置的有法兰管道不论有无隔热层,法兰外缘与相邻管道的净距不应小于25mm,有法兰无隔热层管道间距见表2.2-2和表2.2-3。

SEPD 0002-2001第 2 页共 5 页 2.3 管道外表面距管架横梁端部不应小于100mm,管道法兰外缘距管架或构架的支柱、建筑物墙壁的净距不应小于100mm,见图2.3-1和图2.3-2。 图2.3-1管道与管架、构架的支柱净距示意图图图2.3-2管道与墙壁表面净距示意图 2.4 并排管道上安装带手轮的阀门时,管道间距除考虑法兰大小及其净距外,还应考虑两手轮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00mm。 2.5 管道上装有外形尺寸较大的管件、小型设备、仪表测量元件或有侧向位移的管道,应加大管道间的净距。 2.6 管沟内管道间距应比架空敷设时适当加大,其净距不应小于80mm,法兰外缘与相邻管道的净距不应小于50mm。

中央空调常用管道保温厚度数据表

hvacrbk制冷百科是制冷快报旗下专业的制冷技术知识分享公众号,制冷百科将为您提供最全面、最实用、最前沿的暖通、空调、制冷技术知识。一、冷冻水管道(≥5℃) 柔性泡沫橡塑管壳(mm)玻璃棉管壳(mm) 管道公称直 径厚度 管道公称直 径 厚度 房间吊顶内、机房15~252515~2525 32~803032~8030≥10035≥10035 室外 15~253515~2530 32~804032~8035 ≥10050≥10040二、热水、冷热合用管(5~60℃) 柔性泡沫橡塑管壳(mm)玻璃棉管壳(mm) 管道公称直径厚度管道公称直径厚度 房间吊顶内、机房 ≤5030≤4035 70~1503050~10040≥20035125~25045 ≥30050 室外 ≤5035≤4040 70~1503550~10045≥20040125~25050

≥30055三、热水、冷热合用管(0~95℃) 聚氨酯硬质泡沫(直埋)(mm)玻璃棉管壳(mm) 管道公称直 径厚度 管道公称直 径 厚度 房间吊顶内、机房 ≤3230≤5050 40~2003570~15060≥25045≥20070 室外 ≤3235≤5060 40~2004070~15070 ≥25050≥20080四、蓄冰管道(≥-10℃) 柔性泡沫橡塑(mm)聚氨酯发泡(mm) 室内 15~403530 50~1004040≥1255050板式换热器35-槽、罐6050 室外 15~404040 50~1005050 ≥1256060 槽、罐7070五、空调凝结水管道

柔性泡沫橡塑管壳(mm)玻璃棉管壳(mm) 空调房间吊 顶内 1010 非空调房间1515 六、空调风管道 柔性泡沫橡塑板(mm)玻璃棉板、毡(mm) 送风温度≥14℃在非空调房间内2040在空调房间内2030 送风温度≥4℃在非空调房间内2550在空调房间内2540 七、冷媒管道(分体空调,VRV) 安装说明要求的保温层的最小厚度 1、通过空调空间19mm 2、通过非空调空间19mm 3、贯穿浴室吊顶空间25mm 八、导热系数 离心玻璃棉λ=0.031+0.00017tmW/m.K 柔性泡沫橡塑λ=0.03375+0.000125tmW/m.K 聚氨酯λ=0.0275+0.0009tmW/m.K 聚氨酯硬质泡沫(直埋)λ=0.02+0.00014tmW/m.K

保温层厚度计算

编号:SY-AQ-06354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保温层厚度计算 Calculation of insulation thickness

保温层厚度计算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保温层厚度计算有A种方法,选择介绍四种方法:经济厚度法;直埋管道保温热力法;多层绝热层法;允许降温法。将计算结果经对比分析后选定厚度。 1.保温层经济厚度法 (1)厚度公式 式中δ——保温层厚度,m; Do ——保温层外径,m; Di ——保温层内径,取0.125m; A1 ——单位换算系数,A1 =1.9×10-3

; λ——保温材料制品导热系数,取0.028W/(m·℃); τ——年运行时间,取5840h; fn ——热价,现取7元/106kJ; t——设备及管道外壁温度,不计玻璃钢管酌保温性能,取介质温度55℃; ta ——保温结构周围环境的空气温度,取极端土壤地温5℃; Pi ——保温结构单位造价, Pl ——保温层单位造价,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造价1700元/m3 ; P2 ——保护层单位造价,玻璃钢保护层取135元/m2

; S——保温工程投资贷款年分摊率,按复利率计息, n——计算年限,取15年; i——年利率(复利率),取7%; a——保温层外表向外散热系数,取11.63W/(cm2 ·℃)。 用试差法,经计算δ=22.5mm。 (2)管道保温层表面散热损失 式中q——单位表面散热损失,W/m。经计算q=42.2W/m,满足国标GB4272—84《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要求。 (3)温降计算 式中△t ——卑位长度温降,℃/km; Q——流量,kg/h; cp ——比热容,W·h/(kg·℃);

常用管道保温厚度表

常用管道保温厚度表 一、冷冻水管道(≥5℃) 柔性泡沫橡塑管壳(mm) 玻璃棉管壳(mm) 管道公称直径厚度管道公称直径厚度房间吊顶内、15~25 25 15 ~25 25 机房32~80 30 32 ~80 30 ≥100 35 ≥100 35 室外15~25 35 15 ~25 30 32~80 40 32 ~80 35 ≥100 50 ≥100 40 二、热水、冷热合用管(5~60℃) 柔性泡沫橡塑管壳管道公称直径(mm) 厚度 玻璃棉管壳 管道公称直径 (mm) 厚度 房间吊顶内、机房≤50 30 ≤40 35 70~150 30 50 ~100 40 ≥200 35 125 ~250 45 ≥300 50 室外≤50 35 ≤40 40 70~150 35 50 ~100 45 ≥200 40 125 ~250 50 ≥300 55 三、热水、冷热合用管(0~95℃) 聚氨酯硬质泡沫(直埋) (mm) 玻璃棉管壳(mm) 管道公称直径厚度管道公称直径厚度

房间吊顶内、≤32 30 ≤50 50 机房40 ~200 35 70~150 60 ≥250 45 ≥200 70 ≤32 35 ≤50 60 室外40 ~200 40 70~150 70 ≥250 50 ≥200 80 四、蓄冰管道(≥-10 ℃) 柔性泡沫橡塑(mm) 聚氨酯发泡(mm) 室内15~40 35 30 50~100 40 40 ≥125 50 50 板式换热器35 - 槽、罐60 50 室外15~40 40 40 50~100 50 50 ≥125 60 60 槽、罐70 70 五、空调凝结水管道 柔性泡沫橡塑管壳(mm) 玻璃棉管壳(mm) 空调房间吊顶内10 10 非空调房间15 15 六、空调风管道

石油化工装置管道跨距设计技术规定详解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管道允许跨距和导向间距的确定原则和方法,并给出了十六种典型管段的管架配置方案。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石油化装置内外输送介质温度不超过400℃的液体的气体管道。 本标准主要根据管系静态一次应力条件制定,对需考虑热应力和振动间题的管道,应按设计标准另作相应的热应力和动态分析核算,并根据分析结果调整管架位置。 2 管道跨距和支吊架的设置 2.1 配管设计中,可先根据管道的设计条件按本标准的计算方法或图表,求出基本跨距,然后按各管段的配置形式和载荷条件确定其相应的允许跨导向间距,以次作为配置管架的基本条件。 2.2 配置管架除应满足本标准允许距距和导向间距外,还需注意以下问题: 2.2.1 管架应尽量设置在直管段部分,避免在小半径弯头、支管连接点等局部应力较高的部位设置支承点,以防管系中局部应力过载; 2.2.2 刚性支吊架应设在沿支承方向上管道位移为零的位置上; 2.2.3 支吊架应尽可靠近阀门、法兰及重管件,但不应以它们作直接支承,以免因局部荷载作用引起连接面泄漏,或阀体因受力变形导致阀瓣卡住、关闭不严等不良后果; 2.2.4 导向架不宜过份靠近弯头和支管连接部位,否则可能额外地增加管系应力和支承统的荷载; 2.2.5 对因清理、维修等要求而需经常拆卸的管段,不宜设置永久性管架。 3 管道基本跨距的确定 基本跨距是用以确定管段允许跨距的基准数据。本规定根据三跨简支梁承受均布荷载时的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别以计算法和图表法规定如下: 3.1 计算法 3.1.1 刚度条件

第 2 页 共 25 页 04B226 – 1997 根据管段不应在轻微外界扰力作用下发生明显振动的要求,规定装置内管段的自振频率不低于4次/秒,装置外管段的自振频率不低于2.55次/秒,由此规定的跨距计算如下。相应管道允许扰度,装置内为1.6mm ,装置外为3.8cm. L 01=0.2124 qo I E t (1-a) L 01*=0.2654 qo I E t (1-b) 式中: L 01一装置内管道由刚度条件决定的跨距,m; L 01*一装置外管道由刚度要件决定的跨距, m; I 一管子扣除腐蚀裕量后的惯性矩(见表1), cm 4; E t 一管材在设计温度下的弹模量(见40B201-1997 《工艺管道应力分析技术规定》附录二),MPa ; qo 一每米管道的质量(包括管子 、隔热层、物料质量及其他垂直均布持续荷载),kg/m 。 3.1.2 强度条件 根据不降低管道承受内压能力的原则,规定装置内外的管道一律取由管道质量荷载(包括其他垂直持续荷载)在管壁中引起的一次轴向应力不起过额定许用应力的二分之一。 L 02=(L 02*)=0.626 []qo t W σ (2) 式中:L 02 L 02*一由强度条件决定的装置内及装置外的管道跨距,m; W 一管子扣除腐蚀裕量后的断面模量(见表1),cm 3; [σ]t 一管材在设计温度下的的许用应力(按40B201一1997《工艺管道应力分析技术规定》附录六取值),MPa ; qo 一每米管道的质量(包括管子、隔热层、物料质量及其他垂直均布持续荷载),kg/m 。 3.1.3 在刚度和强度条件计算的跨距值中,取较小者为该管道之基本跨距(Lo 或LO*)。 3.2 图表法 根据本标准基本跨距所需要满足的最低刚度条件和强度条件,对计算公式作必要的工程简化处理,绘制成用于各种隔热和不隔热管道的基本跨距曲线。这些曲线对常用管道规格(t/D ≤0.1)的基本跨距值,误差不超过±10%。 3.2.1 装置内及装置外的不隔热管道 不隔热管道的基本跨距一般均受刚度条件控制,对设计温度≤350℃的碳钢、低合金钢及不锈钢管道按图1查取基本跨距值。图中曲线按装置外的气体管道和液体管道及装置内的气体管道和液体管道分别绘出。基本跨距按管子公称厚确定,若由于管壁需考虑较大的腐蚀裕量或其他减薄量时, 1.6cm

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和管道保温油漆设计技术规定

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和 管道保温油漆设计技术规定 SDGJ 59—84 水利电力部电力规划设计院 关于颁发《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和管道保温油漆 设计技术规定SDGJ 59—84》的通知 (84)水电电规设字第3号 为适应电力工业的发展和满足设计工作的需要,我院委托西南、华北电力设计院编制了《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和管道保温油漆设计技术规定SDGJ 59—84》,现颁发试行。 本规定正文及附件二由西南电力设计院负责编制;附件一由华北电力设计院负责编制,该院已有为TQ-16机和MZ-80B微型机编制的专用计算程序。 各单位在使用本规定过程中应注意总结经验,如发现不妥之处,请随时函告我院和西南、华北电力设计院,以便修订时考虑。 一九八四年二月十五日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火力发电厂的热力设备、管道及其附件的保温、油漆设计。 本规定不适用于汽轮机、锅炉本体的保温、油漆设计,也不适用于电气、土建部分的有关设计。 第1.0.2条对下列情况,应按不同要求予以保温: 一、为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外表面温度高于50℃,需要经常操作、维修的设备和管道一般均应保温。环境温度为27℃时,保护层外表面温度不应超过50 ℃。对于个别不宜保温的设备和管道,其外表面温度低于60℃(防止烫伤运行维护人员的温度界限)时可以不保温。 二、当散热损失导致年运行费用增加时,必须从节能和经济的角度进行保温设计,保温厚度按年最小费用法确定。 三、当需要限制介质在输送过程中的温度降,以满足防堵、防冻、防结露及其他工艺要求时,必须从控制介质温度的角度进行保温设计。 第1.0.3条对于不保温的设备、管道及其附件(包括支吊架),为了防腐和便于识别,应进行外部油漆。管道保温结构的外表面,为便于识别起见,应涂刷介质名称、表示介质性质的色环和表示介质流向的箭头。设备保温结构的外表面,只涂刷设备的名称,不必大面积涂刷油漆。 第1.0.4条保温设计应按照《火力发电厂热力设备和管道保温材料技术条件与检验方法》和《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第九章的规定,对保温材料的制造和施工提出要求。 第二章保温厚度

管道跨距设计技术规定

1 围 本标准规定了管道允许跨距和导向间距的确定原则和方法,并给出了十六种典型管段的管架配置方案。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石油化装置外输送介质温度不超过400℃的液体的气体管道。 本标准主要根据管系静态一次应力条件制定,对需考虑热应力和振动间题的管道,应按设计标准另作相应的热应力和动态分析核算,并根据分析结果调整管架位置。 2 管道跨距和支吊架的设置 2.1 配管设计中,可先根据管道的设计条件按本标准的计算方法或图表,求出基本跨距,然后按各管段的配置形式和载荷条件确定其相应的允许跨导向间距,以虎作为配置管架的基本条件。 2.2 配置管架除应满足本标准允许距距和导向间距外,还需注意以下问题: 2.2.1 管架应尽量设置在直管段部分,避免在小半径弯头、支管连接点等局部应力较高的部位设置支承点,以防管系中局部应力过载; 2.2.2 刚性支吊架应设在沿支承方向上管道位移为零的位置上; 2.2.3 支吊架应尽可靠近阀门、法兰及重管件,但不应以它们作直接支承,以免因局部荷载作用引起连接面泄漏,或阀体因受力变形导致阀瓣卡住、关闭不严等不良后果; 2.2.4 导向架不宜过份靠近弯头和支管连接部位,否则可能额外地增加管系应力和支承统的荷载; 2.2.5 对因清理、维修等要求而需经常拆卸的管段,不宜设置永久性管架。 3 管道基本跨距的确定 基本跨距是用以确定管段允许跨距的基准数据。本规定根据三跨简支梁承受均布荷载时的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别以计算法和图表法规定如下: 3.1 计算法 3.1.1 刚度条件 根据管段不应在轻微外界扰力作用下发生明显振动的要求,规定装置管段的自振频率不低于4次/秒,装置外管段的自振频率不低于2.55次/秒,由此规定的跨距计算如下。相应管道允许扰度,装置为1.6mm,装置外为3.8cm.

管道跨距

1 总则 1.0.1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化工装置内的管道设计。 1.0.2 执行标准时,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的要求。 1.0.3 本标准中所列的管道跨距是按照我院工程设计标准《装置内管道跨距的计算方法》(B C3-5-1-96)编制的。 1.0.4 本标准所列的管道跨距只供连续跨均布载荷下的水平直管使用。对于带末端跨的水平直管、水平弯管、水平Ⅱ型管、带垂直管段的Z型管和有集中载荷的水平直管的允许跨距,应按《装置内管道跨距的计算方法》(B C3-5-1-96)中的有关规定确定。 1.0.5 本标准代替《管线的跨距(B A3-3-10-90)和《装置内管线的基本跨距》 (BA3-7-2-84)。 2 编制的原始数据 2.0.1 本标准所列管道的跨距,按下列基本数据计算确定。 操作温度:T=250℃ 管材:20号钢 ]=110MP a(壁厚≤16m m) 许用应力:[σ 250℃ ]=104M Pa(壁厚=17~40mm) [σ 250℃ =1.864×105MPa 弹性模数:E 250℃ 3 管道的跨距 3.0.1 无缝钢管不保温管道允许跨距见表3.0.1。 3.0.2 L G级大直径焊接钢管不保温管道允许跨距见表3.0.2。 3.0.3 S TD级大直径焊接钢管不保温管道允许跨距见表3.0.3。 3.0.4 X S级大直径焊接钢管不保温管道允许跨距见表3.0.4。 3.0.5 S CH20无缝钢管保温管道允许跨距见表3.0.5。 3.0.6 S CH40无缝钢管保温管道允许跨距见表3.0.6。

3.0.7 S CH80无缝钢管保温管道允许跨距见表3.0.7。 3.0.8 L G级大直径焊接钢管保温管道允许跨距见表3.0.8。3.0.9 S TD级大直径焊接钢管保温管道允许跨距见表3.0.9。 3.0.10XS级大直径焊接钢管保温管道允许跨距见表3.0.10。 表3.0.1无缝钢管不保温管道允许跨距表

大管径热水直埋供热管道保温层厚度的计算

大管径热水直埋供热管道保温层厚度的计算 2007-10-10 摘要:根据热水直埋供热管道的传热原理,对大管径热水直埋供热管道的保温层厚度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保温层厚度的计算应采用控制热水直埋供热管道外表面温度和满足热网输送效率的综合计算方法。 关键词:大管径;直埋供热管道;保温层;热网输送效率 Calculation of Insulating Layer Thickness of Directly Buried Hot-water Heat-supply Pipeline with Large Diameter YANG Liang-zhong1,ZHANG Lian-gang1,CAO Bao-jun2,XU Shan-zhong3 (1.North China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Research Institute,Tianjin 300074,China;2.Tianj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lege,Tianjin 300022,China;3.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s Reform Office of Wall Materials,Yinchuan 750001,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heat transfer principle of directly buried hot-water heat-supply pipeline,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insulating layer thickness of directly buried hot-water heat-supply pipeline is discussed.It is put forward that a comprehensive calculation method should control the external sufface temperature of directly buried hot-water heat-supply pipeline and meet th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of heat-supply network. Key words:large pipe diameter;directly buried heat-supply pipeline;insulating layer;transmission efficiency of heat-supply network

管道间距规范

不知道大家在刚开始记忆规范、图集的时候有没有觉得特别的费劲,这个尺寸,那个数值的,为了方便大家记忆管道距墙距离,给大家找了一些资料,做了下汇总!并都标明了出处了!有需要的收藏! 1、管与管及与建筑构件之间的最小净距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第1500页(网上可下载到,大约100Mb)或《水暖工长速查》第119页(杨磊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年7月第1版)管井管道: 敷设在管井内的管道,管道表面(有防结露保温时按保温层表面计)与周围墙面的净距不宜小于50mm。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第1504页 2、水暖管离墙距离 水暖管离墙距离:标准图规定给水、热水、采暖管(DN15~DN32)中心起距墙表面50mm为宜,DN40以上取60mm为宜。因为距离过近,立管阀门安装不便,有时需要破坏墙面才能将阀门装上;距离过远则影响美观,且占用空间(其他管道也一样—清秋怀远)。均采用管外皮距墙表面30mm;而对于排水管,由于打口所需,采用承口距墙表面50mm。 《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现场施工处理方法与技巧》,第39页 3、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离墙距离

当管道沿墙或墙角敷设时,应保证管道及附件的安装及检修距离,管道与墙体面层净距一般为40~60mm,管道及附件不得入墙,其卡箍与法兰压盖的螺栓位置应调整至墙(角)的外侧,以便于拧紧螺栓。 《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技术规程》(DB11/T364-2006,北京地方标准,可在百度文库下载到),第6页 4、立管管外皮距建筑装饰面的间距(mm)(明装给水立管) 管径 32以下 32~50 65~100 125~150 间距 20~25 25~30 30~50 60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BJ/T61-38-2005)第42页; (此书为陕西地方标准,可在百度文库下载到) 采暖干管距墙尺寸: 供水干管沿内墙架空敷设,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50mm;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80mm。回水干管在室内地坪以上沿内墙敷设时,当管径<DN80时,回水干管距墙尺寸为50mm;当管径≥DN80时,回水干管距墙尺寸为65mm。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BJ/T61-38-2005)第189页 采暖立管距墙尺寸:

保温层厚度计算(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8384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保温层厚度计算(正式版)

保温层厚度计算(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保温层厚度计算有A种方法,选择介绍四种方 法:经济厚度法;直埋管道保温热力法;多层绝热层 法;允许降温法。将计算结果经对比分析后选定厚 度。 1.保温层经济厚度法 (1)厚度公式

式中δ——保温层厚度,m; Do——保温层外径,m; Di——保温层内径,取0.125m; A1——单位换算系数,A1=1.9×10-3 ; λ——保温材料制品导热系数,取0.028 W /(m·℃); τ——年运行时间,取5840h; fn——热价,现取7元/106kJ; t——设备及管道外壁温度,不计玻璃钢管酌保温性能,取介质温度55℃; ta——保温结构周围环境的空气温度,取极端土壤地温5℃; Pi——保温结构单位造价,

管道保温的计算公式

绝热工程量。 (1)设备筒体或管道绝热、防潮与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1、033δ S=π×(D+2、1δ+0、0082)×L 式中D——直径 1、033、 2、1——调整系数; δ——绝热层厚度; L——设备筒体或管道长; 0、0082——捆扎线直径或钢带厚。 (2)伴热管道绝热工程量计算式: ①单管伴热或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小于90°时)。D′=D1+D2 +(10~20mm) 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 D1 ——主管道直径; D2 ——伴热管道直径;

(10~20mm)——主管道与伴热管道之间的间隙。 ②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大于90°时)。 D′=D1+1、5D2 +(10~20mm) ③双管伴热(管径不同,夹角小于90°时)。 D′=D1 +D伴大+(10~20mm) 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 D1 ——主管道直径。 将上述D′计算结果分别代入相应公式计算出伴热管道的绝热层、防潮层与保护层工程量。 (3)设备封头绝热、防潮与保护层工程量计算式。 V=\[(D+1、033δ)/2\]2 π×1、033δ×1、5×N S=\[(D+2、1δ)/2\]2 ×π×1、5×N (4)阀门绝热、防潮与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2、5D×1、033δ×1、05×N S=π(D+2、1δ)×2、5D×1、05×N (5)法兰绝热、防潮与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1、5D×1、033δ×1、05×N S=π×(D+2、1δ)×1、5D×1、05×N (6)弯头绝热、防潮与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1、5D×2π×1、033δ× N/B S=π×(D+2、1δ)×1、5D×2π×N/B (7)拱顶罐封头绝热、防潮与保护层计算公式。V=2πr×(h+1、033δ)×1、033δ S=2πr×(h+2、1δ)

中央空调常用管道保温厚度数据表

中央空调常用管道保温厚度数据表 hvacrbk制冷百科是制冷快报旗下专业的制冷技术知识分享公众号,制冷百科将为您提供最全面、最实用、最前沿的暖通、空调、制冷技术知识。一、冷冻水 管道(>5 ) 柔性泡沫橡塑管壳(mm) 玻璃棉管壳(mm) 管道公称直 径厚度管道公称直 径 厚度 15 ?25 25 15 ?25 25 房间吊顶内、 机房 32 ?80 30 32 ?80 30 > 100 35 > 100 35 15 ?25 35 15 ?25 30 室外32 ?80 40 32 ?80 35 > 100 50 > 100 40 二、热水、冷热合用管(5 ?60 C) 柔性泡沫橡塑管壳(mm) 玻璃棉管壳(mm) 管道公称直径厚度管道公称直径厚度 < 50 30 < 40 35 房间吊顶内、 70 ?150 30 50 ?100 40 机房> 200 35 125?250 45 > 300 50 < 50 35 < 40 40 室外70 ?150 35 50 ?100 45 > 200 40 125?250 50

55 > 300 三、热水、冷热合用管(0 ?95 C) 聚氨酯硬质泡沫 (直埋)(m 玻璃棉管壳(mm) m) 管道公称直径厚度管道公称直径厚度 < 32 30 < 50 50 房间吊顶内、 40 ?200 35 70 ?150 60 机房 > 250 45 > 200 70 < 32 35 < 50 60 室外40 ?200 40 70 ?150 70 > 250 50 > 200 80 四、蓄冰管道(>10 C) 柔性泡沫橡塑(mm) 聚氨酯发泡(mm) 15 ?40 35 30 50 ?100 40 40 室内> 125 50 50 板式换热器35 - 50 槽、罐 60 15 ?40 40 40 50 ?100 50 50 室外 > 125 60 60 槽、罐70 70

管道跨距规定

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标准 SLDI 333C06-2001 管道跨距规定 2001-01-08 发布 2001-01-15 实施 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

目录 1.总则 2.管道基本跨距的确定 3.管道允许最大跨距的确定 4.管道最大导向间距的确定 5.典型管段的管架配置方案及其允许最大跨距

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 实施日期:2001-01-15 1 总则 1.1本规定适用于石油化工生产及其附属装置中温度不超过400℃的各种保温及不保温液体和气体管道的跨距及支承系统设计。 1.2 本规定规定了管道允许最大跨距和最大导向间距的确定原则和方法,并给出16种典型管段的管架配置方案供设计参考。 1.3 配管设计中,可先根据管道的设计条件按本规定中规定的计算方法或图表,求出基本跨距,然后按各种管段的配置形式和载荷条件确定其相应的允许最大跨距和最大导向间距,以此作为配置管架的基本条件。 1.4 配置管架除应满足本规定所规定之允许最大跨距和最大导向间距外,还需注意以下问题: 1.4.1管架应尽量设置在直管段部分,避免在小半径弯头、支管连接点等局部应力较高的部位设置支承点,以防管系中局部应力过载; 1.4.2 刚性支吊架应设在沿支承方向上管道位移为零或要求为零的位置上; 1.4.3 支吊架应尽可能靠近阀门、法兰及重管件,但不要对它们作直接支承,以免因局部载荷作用引起连接面泄露,或阀体因受力变形导致阀瓣卡住,关闭不严等不良后果; 1.4.4 导向架不宜过分靠近弯头和支管连接部位,否则可能额外地增加管系应力和支承系统的载荷; 1.4.5 对因清理、维修等要求而需经常拆卸的管段,不宜设置永久性管架。 1.5 本规定主要根据管系静态一次应力条件制定,对需考虑热应力和振动问题的管道,应按设计规定另作相应的热应力和动态分析核算,并根据分析结果调整管架位置。 1.6 为使管道支承系统的设计更加合理,对比较复杂的管系宜按以下步骤配置管架: 第一步根据配管要求和初步应力分析划分管段,并确定端部固定架和必不可少的导向架位置; 第二步分析管段的载荷条件及支承要求,对各集中载荷点及支承连接点等重要部位配置管架; 第三步按本规定中所规定的允许最大跨距和最大导向间距配置其余各中间管架; 第四步对需要进行热应力和动态分析的管段,应按相应规定作必要的核算,并根据分析结果对管架位置作适当的调整; 第五步校对有关构筑物的位置及其承载能力,充分利用已有建筑构件来支承管道或作管架生根点用,以便尽量减少附加支承构件的数量,并按此要求在允许最大跨距范围内调整管架的位置; 第六步检查与相邻管道及其支承结构之间是否存在相互碰撞的情况,及有无可合并使用的管架,并根据具体情况对管架位置作出调整。 2 管道基本跨距的确定 基本跨距是用于确定管段允许最大跨距的基准数据。本规定根据三跨简支梁承受均布载荷时的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分别以计算法和图表法规定如下: 2.1 计算法 2.1.1 刚度条件 根据管段不应在轻微外界扰力作用下发生明显振动的要求考虑,规定装置内管段的自振频率不低于4次/秒,装置外管段的自振频率不低于2.55次/秒,则与之相应的管道允许挠度([f])为:装置内管道[f]=1.6cm,装置外管道[f]=3.8cm。为此按刚度条件要求的管道跨距应为: 装置内 (2-1a) 装置外(2-1b)

各管线间距规范

众智软件详见电气设计规范 电缆线路 电缆选择 电力电缆型号的选择,应根据环境条件、敷设方式、用电设备的要求和产品技术数据等因素来确定,一般按下列原则考虑: (1)在一般环境和场所内宜采用铝芯电缆;在振动剧烈和有特殊要求的场所,应采用铜芯电缆;规模较大的重要公共建筑亦宜采用铜芯电缆。 (2)埋地敷设的电缆,宜采用有外护层的铠装电缆。在无机械损伤可能的场所,也可采用塑料护套电缆或带外护层的铅(铝)包电缆。 (3)在可能发生位移的土壤中(如沼泽地、流砂、大型建筑物附近)埋地敷设电缆时,应采用钢丝铠装电缆,或采取措施(如预留电缆长度,用板桩或排桩加固土壤等)消除因电缆位移作用在电缆上的应力。(4)在有化学腐蚀或杂散电流腐蚀的土壤中,不宜采用埋地敷设电缆。如果必须埋地时,应采用防腐型电缆或采取防止杂散电流腐蚀电缆的措施。 (5)敷设在管内或排管内的电缆,宜采用塑料护套电缆,也可采用裸铠装电缆。 (6)在电缆沟或电缆隧道内敷设的电缆,不应采用有易燃和延燃的外护层。宜采用裸铠装电缆、裸铅(铝)包电缆或阻燃塑料护套电缆。 (7)架空电缆宜采用有外被层的电缆或全塑电缆。 (8)当电缆敷设在较大高差的场所时,宜采用塑料绝缘电缆、不滴流电缆或干绝缘电缆。 (9)三相四线制线路中使用的电力电缆,应选用四芯电缆。 电缆截面的选择,一般按电缆长期允许载流量和允许电压损失确定,并考虑环境温度的变化、多根电缆的并列以及土壤热阻率等的影响,分别根据敷设的条件进行校正。若选出的截面为非标准截面时,应按上限选择。 电缆线路应进行短路条件下的热稳定校验,但用熔断器作为短路保护的电缆线路允许不作校验。 在电缆沟或电缆隧道内敷设的电缆,当确定其空气计算温度时,除采用规定的昼夜平均温度外,尚要根据电缆发热、散热和通风效果来确定。当缺乏计算资料时,可按规定空气温度加5C考虑。 当按短路热稳定条件确定的电缆截面大于按正常工作电流选择的截面时,应结合其他条件综合考虑,宜选择在短路时允许温度高的电缆。 单根电缆穿管(管内无人工通风)并敷设于空气中,其长期允许电流的校正系数参照下列数值: (1)低压电缆截面在95mm2及以下时为。 (2)低压电缆截面在120?185mm2时为。 (3)敷设在地中的单根电缆穿管时,其长期允许电流按敷设在空气中考虑。 电缆不允许长期过负荷,在事故或紧急情况下(如转换负荷等)不超过2h 的过负荷能力可为:3kV为10%,

保温层厚度计算公式

保温层“经济厚度法”计算公式中有关参数的取用 幺莉,黄素逸 (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着重介绍了采用保温层“经济厚度法”的计算公式中有关参数的取用和分析,为热力设备和管道保温结构的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热力设备保温层经济厚度 1前言 保温层“经济厚度”的计算方法,不但考虑了传热基本原理,而且考虑了保温材料的投资费用、能源价格、贷款利率、导热系数等经济因素对保温层厚度的影响。因此,在火力发电厂的设计过程中,通常采用“经济厚度法”对热力设备和 管道的保温层厚度进行计算。 对于火力发电厂的热力设备和管道,可分为平壁和管道两种物理模型。当管道和设备的外径大于1020mm时,可按平壁的公式,来计算保温层厚度。 平壁和管道的保温层经济厚度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式中,δ:保温层的经济厚度,m;P h:热价,元/GJ;λ: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W/(m·K);h:年运行小时数,h;t:设备和管道的外表面温度,℃;ta:环境温度,℃;P i:保温材料单位造价,元/m3;S:保温工程投资贷款年分摊率;α:保温层外表面向大气的放热系数,W/(m2·K);d o:保温层外径,m; d i:保温 层内径,m。 由以上列出的保温层“经济厚度法”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公式中涉及的参数较多。在保温计算时,这些参数的取值直接会影响到保温层厚度的计算结果。所以,针对不同工程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参数,对计算结果的精度至关重要。以下着重对计算公式中的各参数的取值进行讨论和分析。 2参数的取用和分析

设备和管道的外表面温度t 对于无内衬的金属设备和管道,其外表面温度应取介质的设计温度或最高温度;对于有内衬的金属设备和管道,应按有保温层存在进行传热计算确定其外表面温 度。 环境温度t a 保温工程的环境温度,实际上是一个变数,但通常情况下,如果载热介质的温度高而且稳定,环境温度的变化对计算温差的影响有限。因此,一般把工业保温的传热过程视为稳定传热,环境温度通常取用其年平均值来代表,并分为室内、 室外、地沟设施、防烫伤等几种情况。 布置在室内的设备和管道,在保温层“经济厚度法”计算中,环境温度t a均取20℃。布置在室外的保温设备和管道,在保温层“经济厚度法”计算中,环境温度t a根据热力设备和管道运行方式的不同,取值有所不同。对于常年运行的设备和管道,取历年之平均温度的平均值;对于季节性运行的热力设备和管道取历年运行期间日平均温度的平均值;对于用于采暖的设备和管道,则取其所在地区采暖期的平均温度。根据全国部分城市的气象资料,可以取用以下的经验数值。对于常年运行的设备和管道,取值如下:东北地区t a =4℃; 华北地区t a =12℃; 南 方地区t a =16℃。 对于采暖期运行的设备和管道,取值如下:东北地区t a = -10℃;华北地区t a =-2℃。 设置在地沟中的管道,环境温度按表1取值。 防烫伤保温计算中,环境温度可取历年最热月的平均温度。 在校核有工艺要求的保温计算中,环境温度t a应按最不利的条件取值。 保温材料单位造价P i 保温材料单位造价P i并不是单纯的指保温材料每立方米出厂价格,而是一项综合指标。包括保温设施所花费的各项费用,如保温材料费用、运输费用、施工费用、施工管理费用和运行维护费用等。通常,在计算保温材料单位造价时有两种 方法。 保温层与保护层投资都作为保温材料单位造价 对于平壁保温经济厚度公式中的P i值则为:P i = P i 1+ P i 2; 式中:P i 1:保温层材料单位造价,元/m3);P i2:保护层材料单位造价,元/m3 对于管道保温经济厚度公式中的P i值则为:P i

保温层厚度计算

编号:SM-ZD-55758 保温层厚度计算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保温层厚度计算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保温层厚度计算有A种方法,选择介绍四种方法:经济厚度法;直埋管道保温热力法;多层绝热层法;允许降温法。将计算结果经对比分析后选定厚度。 1.保温层经济厚度法 (1)厚度公式 式中δ——保温层厚度,m; Do——保温层外径,m; Di——保温层内径,取0.125m; A1——单位换算系数,A1=1.9×10-3

; λ——保温材料制品导热系数,取0.028 W/(m·℃); τ——年运行时间,取5840h; fn——热价,现取7元/106kJ; t——设备及管道外壁温度,不计玻璃钢管酌保温性能,取介质温度55℃; ta——保温结构周围环境的空气温度,取极端土壤地温5℃; Pi——保温结构单位造价, Pl——保温层单位造价,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造价1700元/m3 ; P2——保护层单位造价,玻璃钢保护层取135元/m2 ; S——保温工程投资贷款年分摊率,按复利率计息,

管道和管道之间地间距表

1 总则 1.0.1 本标准适用于不保温管道和保护层为镀锌铁皮或铝合金板的保温架空管道。表中数值为架空管道的最小间距。 1.0.2 本标准根据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标准《石油化工企业管道设计通则》(SHJ12-89)中第三章第二节管道间距的规定。并按院标《设备和管道隔热材料及其厚度选用规定》(BA2-3-9-94)中的管道保温经济厚度选用表(表-4)所规定的保温材料及其厚度进行计算的管道最小间距。 1.0.3 执行本标准时,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的要求。 1.0.4 本标准代替《管道间距表》(BA3-3-6-89)。 2 管道间距的确定 2.0.1 本标准依据机械行业标准PN2.5MPa《凸面对焊钢制管法兰》(JB/T82.1)和PN4.0MPa《凹凸面对焊钢制管法兰》(JB/T82.2)中系列1法兰外径计算管道间距。2.0.2 在管架上并排布置的管道不论有无保温,净距均取50mm ,法兰外缘与相邻的净距取25mm。 2.0.3 管道外壁或管道隔热层最突出部分,距管架或框架的支住、建筑物墙壁的净距取100mm。 2.0.4 并排布置的架空相邻管道,若选用不同保温材料,且介质温度不同时,可按 2.0.2 、2.0.3给出的净距进行计算。 2.0.5 有侧向位移的管道;要求保温的法兰、阀门、管道配件和管沟内并排布置的管道,应加大管道间距。 3 管道间距表 3.0.1 不保温管道间距见表 3.0.1。 3.0.2 保温管道间距 a) 岩棉、硅酸铝棉复合管壳保温管道间距见表3.0.2-1。 b) 岩棉管壳、缝毡保温管道间距见表3.0.2-2。 c) 硅酸钙管壳保温管道间距见表3.0.2-3 .

管道保温的计算公式(精)

绝热工程量。 (1设备筒体或管道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1.033δ S=π×(D+2.1δ+0.0082×L 式中D——直径 1.033、2.1——调整系数;δ——绝热层厚度; L——设备筒体或管道长; 0.0082——捆扎线直径或钢带厚。 (2伴热管道绝热工程量计算式:①单管伴热或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小于90°时。D′=D1+D2 +(10~20mm 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 D1 ——主管道直径; D2 ——伴热管道直径; (10~20mm——主管道与伴热管道之间的间隙。 ②双管伴热 (管径相同,夹角大于90°时。D′=D1+1.5D2 +(10~20mm ③双管伴热 (管径不同,夹角小于90°时。D′=D1 +D伴大+(10~20mm 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 D1 ——主管道直径。将上述D′计算结果分别代入相应公式计算出伴热管道的绝热层、防潮层和保护层工程量。 (3设备封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工程量计算式。 V=\[(D+1.033δ/2\]2 π×1.033δ×1.5×N S=\[(D+2.1δ/2\]2 ×π×1.5×N (4阀门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 1.033δ× 2.5D×1.033δ×1.05×N S=π(D+2.1δ×2.5D×1.05×N (5法兰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1.5D×1.033δ×1.05×N S=π×(D+2.1δ×1.5D×1.05×N (6弯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1.5D×2π×1.033δ× N/B S =π×(D+2.1δ×1.5D×2π×N/B (7拱顶罐封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2πr×(h+1.033δ×1.033δ S=2πr×(h+2.1δ 矩形风管=(长+宽+保温厚度*1.033)*2*长度*保温厚度*1.033 圆形风管=(直径+保温厚度*1.033*2)* 3.14*长度*保温厚度*1.033 通风空调风管橡塑板保温面积计算公式:矩形风管=(长+宽+保温厚度 *1.033)*2*长度=保温面积圆形风管=(直径+保温厚度*1.033*2)*3.14*长度=保温面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