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对策

赣南师范学院2014-2015年第一学期

《旅游学概论》课程论文

姓名:姜婷婷学号:1220031212 成绩

班级:英本122班任课教师:张艳

题目:浅析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对策

要求:

1、从旅游活动的各个角度分析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2、从所给论文要求中选择论文的切入角度,题目自拟;

3、论文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4、严禁有抄袭行为。

教师评语:

教师签字:

年月日

目录

内容摘要 (1)

一、国内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旅游人数方面

(二)旅游消费方式和结构方面

(三)旅游的客源分布和地域性方面

(四)旅游人员成分构成方面

(五)旅游的配套设施和服务方面

二、国内旅游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一)旅游设备方面.........................................

(二)旅游产品方面

(三)旅游资源方面

(四) 旅行社经营管理方面

(五)旅游者方面

三、发展我国国内旅游业的相应对策

(一)建立市场竞争机制

(二)加强国内旅游业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

(三)发挥地方优势特色,促进区域平衡发展

(四)加大旅游人才培养,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五)做好旅游环境规划并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

四、结束语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我国国内旅游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旅游消费需求不断地提升,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日益显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但是比较而言,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讨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并对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

关键词:国内旅游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对策

一、国内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围困内旅游迅速发展,覆盖面非常广泛,但总体来讲仍处于一种消费低、水平低、大众化、中近距离旅游的现状。虽然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得发展突飞猛进,但仍不能适应现今国内旅游发展的速度和要求。

(一)旅游人数方面

旅游人次数稳步的增加,旅游消费额也随之逐步提高。目前国内旅游人数平均每年增长12%以上,旅游消费总额平均年增长率大约在13%以上。

(二)旅游消费方式和结构方面

现今国内旅游者,绝大部分属于观光旅游型、文化犁和极少部分的享受型。而那些具有“修身养性、考察探奇、风土人情”类型特点的旅游就更少。一般的国内游客大多是住低档旅馆,饮食简单,只要能满足一般的生活需求就可以。据统计,在旅游消费结构中,吃、住、行比例高达84.5%左右;而游览购物仅占15.5%,这说明整体旅游消费的水平较低。

(三)旅游的客源分布和地域性方面

热点的国内旅游,一般会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城市地区的知名度较高、旅游基础设施都相对比较完善的旅游胜地,如海南、北京、广东、江浙、深沪等地。例如云南的两双版纳、甘肃的敦煌、四川的九寨沟等风景点,由于交通不便相对处于温冷状态;从距离卜看,一般以中近距离旅游为主,远距离旅游为辅。如南、北戴河主要以京津冀辽的旅游者为主;西安主要以陕甘宁的旅游者为主;杭州主要以江、浙、沪的旅游者为主。从客源分布来看,以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为主,

内地区县为辅。

(四)旅游人员成分构成方面

目前我周国内旅游人员的构成大体包括观光游览型、疗养度假型、商务会议型、蜜月旅行型等旅游者,还有一些单位奖励性质的旅游、企事业单位、教师、学生的度假旅游等。

(五)旅游的配套设施和服务方面

虽然我国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采取了不少措施,如环境的美化、交通的改善、景点的增辟以及修建规格不等的饭店和旅馆,设立专门接待国内旅游者的二三类旅行社。但是.虽然我国国内旅游市场庞大,但国内旅游者基本上还暂时停留在吃、住、行和安全的基本保障上。加之国内旅游服务的配套设施和服务水平的发展还远远不能满足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因此。距离“享受性服务”的旅游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国内旅游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国旅游业虽然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因对旅游业缺乏投资,设施落后,又因长期受国家保护,缺乏市场竞争机制,以致我国旅游业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我国旅游业是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而发展起来的,随着2006年中国旅游市场全面开放的最后期限的到来,我国的旅游产业将面对强大的国外旅游企业的竞争.竞争的压力将会促进中国旅游产业组织的调整。

(一)旅游设备方面

1)我国旅游设施不配备,服务质量跟不上国内旅游业发展的步伐。我国对旅游设施的物质投入少。基本上是贯彻“以旅游养旅游”的方针,花钱多的项目上不去,只能因陋就简。而在利用外资方面,因有的项目开放,有的不开放,以致服务设施不配套。

2)交通瓶颈问题仍是制约国内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旅游

业依赖交通的发展.交通又经常牵制着旅游业的发展。位于我国中西部的有些旅游景点,交通不够便捷.民航不能直接到达.或由于航班限制,客运能力差。铁路也经常处于超载状态运营,中西部地区的”不可进入性”阻挡了国内旅游者的长距离流动。

3)服务质量差是旅游景点内的通病。旅游区收费往往缺乏统

一标准,且中外旅客有别。国内旅游景点前饮食业.饭店比重太小,我国饭店建设片面追求高档,以致形成“高中低”倒金字塔型。旅游法规不健全.,经营秩序混乱.旅游者的正当权益得不到保护。

(二)旅游产品方面

由于旅游产品的无形性,旅游企业在出卖旅游产品时,转让的仅是旅游产品在一定时问内的使用权.而不像一般消费品那样同时转让所有权。虽然旅游产品的效用是满足人们旅游愉悦的需要。但愉悦感的大小本身带有主观评价性导致旅游需求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和多样性,使得旅游者对其消费呈现递减规律。

外部条件对旅游产品的影响。也会使其具有外部不经济性也即产生边际递减效率。旅游产品是综合性很强的产品,涉及食、宿、行、游、购、娱等多个产品要素。这些产品要素或产品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一旦比例关系失凋,就会导致旅游产品组合的失败,影响旅游产品功能的发挥,降低旅游者再次购买的可能性。

(三)旅游环境方面

旅游区水体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旅

游资源受到损害.旅游开发建设项目与旅游区整体环境不协调,旅游基础设施中排出的废水、废渣,以及船舶泄出的油污等严重污染了旅游区的水源。

1)自然因素变化引起的旅游环境变化

自然因素正常变化主要表现为自然风化,包括岩石风化、壁画退色、木材腐朽、生物侵蚀等。自然因素异常变化主要表现为地面沉降、土地沙化、森林病虫害、天气突变等。突发性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暴雨、泥石流、森林火灾等。

2)人类非旅游活动引起的旅游环境变化包括生产性活动引起的旅游环境变化和生活性活动引起的旅游环境变化。按其破坏对象,可

分为环境污染和资源生态环境破坏。

(四)旅行社经营管理方面

1)旅游产品缺乏创新,产品同质化严重。低价恶性竞争小型规模的旅行社占到国内旅行社的80%以上,从组织结构上看.虽然规模小但是“五脏俱全”。而从企业运营方面看,除了由于特许经营的权利和客户分布的不同,从而导致旅行社市场参差不齐外,大中小型旅行社之间,并没有明确的职位和专业分工,同

质化竞争激烈。

2)缺乏科技创新,营销能力薄弱。旅行社运作应该符合市场运行的规律和逻辑,需要对市场进行调研,提供有策略的营销。调查发现,几乎一半以上的中小旅行社出于成本的考虑,很难创新具有差异化的旅游产品,同时也不能在营销渠道上投入人力物力,对市场的冲击力很有限。

(五)旅游者方面

旅游者参与有利于提高对旅游地的认知。交易营销范式认为,认知驱动忠诚,而服务质量是认知的核心变量。旅游者参与是为了获得正面的情感体验,同时降低负面情感。旅游者参与符合旅游的本质属性——追求愉悦。旅游者参与有利于提高旅游者满意度。对旅游者满意产生影响。旅游者满意作为旅游地的重要目标,旅游者参与对旅游者满意的影响充分反映了旅游者参与对旅游地的重要意义。旅游者参与对旅游者忠诚产生间接影响。旅游者参与对旅游者忠诚没有直接影响,而是通过服务质量、消费情感、旅游者满意等中介变量。消费情感是旅游者忠诚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发展我国国内旅游业的相应对策

(一)建立市场竞争机制

建立市场竞争机制,加强宏观调控,积极稳定地发展国内旅游业国内旅游业近年来出现的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要求旅游部门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并以有效的手段将国内旅游业纳入可管理和可调控的轨道.以纠正目前的无序状态,保证国内旅游质量。各地可根据当地国内旅游业发展情况制定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从旅游过程的各个环节入手,防止不正当行为在行业内的滋生,充分利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强旅游市场的宏观调控。(二)加强国内旅游业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

1)制定旅游景点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开发步骤和实施方案,建设和完善旅游服务设施,为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努力使凡与旅游服务相关联的行业。包括宾馆饭店、景点设施,娱乐、交通、购物等配套设施都做到尽善尽美和富有特色。

2)加强交通投资,解决瓶颈制约。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设备.以完善与旅游服务相关联的各项交通配套设施。多方筹集资金.吸引地方.部门、企业合资办交通:依靠科技进步,改善基础设施,加强运输方式的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3)提高服务质量。高度重视旅游安全,建立有关法规和相应的管理制度。随着我国改革开放逐步深入,旅游地区的不断扩大和国际游客的迅速增长,对游客的人身和财物安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避免一切事故的发生,必须制定旅游法规.健全监督机制,利用法律手段,打击不法经营.确保国内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三)发挥地方优势特色,促进区域平衡发展

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的实施,各区域旅游产业规模和产业素质都有了显著提升,但东部地区同时作为客源地和目的地的比重日益加大,中西部地区的比重则不断减小,区域之间的不平衡性呈现逐渐加大的趋势;同时,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也日益完善、产品结构也逐渐趋向于合理,但与此对应,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和经营仍处于粗放型阶段,基础设施不完善、产品体系不合理,之间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结构。发挥地方优势特色,加大中西部地区市场和产品的开发培育力度,以旅游主体功能区建设为手段,注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区域旅游平衡发展。

(四)加大旅游人才培养,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截止到2013年底,国民旅游占我国三大旅游市场的比重已经超过90%,旅游已经成为中国居民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人员的素质如何,对旅游点的长远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服务人员的素质高,可以在很多方面弥补旅游点的不足;而服务人员的素质低,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旅游点的形象、声誉。因此要加快实现旅游行政管理人员从接待服务型向专业型的转变,以及旅游从业人员从讲解型、接待型服务向文化型、专业型服务的转变。要从多角度、多层面采取措施,提高导游队伍的综合素质。其一,要通过等级考试改善导游队伍的结构。作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该提高对导游等级制度重要性的认识,组织导游参加等级考试,激励和引导导游人员不断学习提高。其二,通过学历教育提高导游的文化层次。受文化水平的限制,许多导游人员提供的讲解服务达不到游客的期望,有必要在适当时机提高导游入门的门槛,并对在职导游进行学历教育。

(五)做好旅游环境规划并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

旅游环境问题的产生、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经济活动不当造成的,因此需要制定具有科学、严谨和有预见的旅游环境规划,把可能对旅游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四、结束语

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居民旅游消费需求潜力依然巨大。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但我们应该看到我国旅游业的发现还具很多的不足性。政府要大力发挥其协调推动作用,把我国的旅游业推向高潮。使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使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对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

参考文献

[1] 吴必虎、宋子千:《旅游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李天元:《旅游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 赵贤松、王书宽:《旅游经济学》,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 于学谦:《现代旅游市场经营学》,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5] 杨桂华、钟林生:《生态旅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 吴璇欧、张岩岩于学谦:《旅游方针政策与法规》,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 杨振之:《旅游资源开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