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届宝安区课堂教学模式展示周高中语文

在第二届宝安区课堂教学模式展示周高中语文学科

“言意统一的语文教学”模式展示课上的评课实录

胡滨

今天我们上了五节课,作为我们参加第二届宝安区课堂教学模式展示周的课。我们高中语文学科借西乡中学这块宝地举行现场观摩活动,上午据统计来了四十多位老师,上午可能受全民选举的影响,但很多学校的老师克服困难也来了。下午我们在座的坚持到现在更是难得。首先要感谢五位老师。这五位老师通过精心准备,为了上好这次展示课,她们从开学初一直准备到现在,不断地钻研教材,撰写教案,然后试讲、修改,包括他们的学科组的老师一起为这个课作了很多贡献。第二就是感谢西乡中学。西乡中学承担本次活动,上上下下,从校领导到教务处领导到语文科组为这件事付出了很多劳动。加之上礼拜我又在外地,所有的工作都通过电话联系。西乡中学做的很完满,因此必须感谢。第三要感谢各位捧场的老师,我知道大家的教学任务都很重,但是能够来参加,当然一方面如刚才讲的客气话,是“来捧场”的,一方面也是我们教学专业发展的需要,来共同参与,共同探讨。

借此机会我点评一下。上午的三节课我已经简单讲了十几分钟,下午的我接着再讲一下。上午讲的有些老师没听到,所以有些话我要重复一下。

其实,我要讲的就两句话,第一句话就是:“学语文要学语言”。这句话是经常讲的,也是我们“言意统一”的语文教学的最根本的理念。新课程改革以来,受一些误解或误区的影响,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多的出现架空分析文本,有专家所谓的“泛人文”的现象比较严重。就拿我们这五节课来说,如果是用这种误区来讲的话,那么《宝玉挨打》就要讲成一个封建大家庭,是对封建礼教的批判,要用现代的教育思想:现在怎么教育子女,原来又是怎么教育子女来大谈特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可能更多的就是要大颂特颂马克思的丰功伟绩,要宣传马克思主义等等这些“泛人文”的东西。我们说要学语言,看下午的两节课,《宝玉挨打》篇幅很长,就一节课,所以老师抓住王夫人劝架和贾母劝架两个重点进行深入的挖掘,从而走进人物。《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虽然是一篇悼词,但是它主要的篇幅是论证马克思的伟大贡献,所以,老师抓住议论文的特点,和学生一起学习议论的语言,而把其他关于悼词的一些抒情的、赞扬的语言舍弃了。因为一节课才四十分钟,有舍才能有得。以前我们在文章的前面段落,比如交代逝世的时间,比如为什么不说他死去了,逝世了,而说他“睡着了”,这些地方要花很多时间去讲情感这些东西,当然说这些也可以,不是说不可以,就是要看老师的取舍。“学语言”这个范围很广,包括用词、造句、修辞手法的运用、表现手法的运用、篇章结构、谋篇布局等等都属于语言的范围。《宝玉挨打》这节课,皇甫方方老师可以选王夫人劝架这一段作重点,那我们也可以选前面《宝玉挨打》的开端部分:他为什么挨打?那个情节的安排也属于我们学语言的范畴,不是说只能这样或那样教。只要是教语言,我认为可以这样教,也可以那样教。前面那个推波助澜的情节也是很精彩的,贾政的火是一步一步煽起来的,这些都是通过作者曹雪芹的如橼之笔来巧妙安排,环环相扣。这语言也是可以学的。我们现在老师的素质都很高,特别是这几年从大专院校招聘优秀学生进入我们教师队伍,从全国各地招收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还通过绿色通道引进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等,所以我们宝安区的教师队伍应该说素质都是很高的。但是我打个比方,就好比我们开车,你的驾驶技术好,但你没有方向,不知车往哪开,

到处乱窜,今天开这里,明天开那里,甚至南辕北辙,这就不行了。正如我们教书,今天这样教,明天那样教,这样就没有效果。所以我们提出“言意统一”的语文教学就是明确方向,加上我们高超的驾驶技术,加上我们良好的教学设备,软件、硬件都具备了,那么我们的教学效果肯定会提高的。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一句话的内容。

那么第二句话就是“学语言就是发现语言之美、品读语言之美、运用语言之美”。

我把学语言归纳为三个步骤:第一,要发现语言之美。我们的语文教学还是篇章的教学,每篇课文都是作为经典选入我们教材的,都是言意高度融合的语言精品。所以我们老师首先要发现文章的精妙之处。从今天的五节课中,我们看到是这样的。上午的《甘地被刺》,从导语的句式入手:为什么用被动句,而不是主动句?不过年轻老师还是有些遗憾,这两个句子(被动句和主动句)不是说能不能用的问题。课堂上老师问:“(被动句)可不可以换成这个(主动句)?”学生说:“不可以。”老师肯定:“对,不可以。”这里不是说不可以,而是好不好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搞清楚,换一换也好,调一调也好,删一删减一减,不是说这样可不可以,这样是可以的,只是说哪个更好,哪个更恰当,哪个更能准确表达言意。但老师还是发现了语言的美,发现了用长句可以表达更大、更丰富的信息量,用短句更能表现现场感,写出当时的紧迫,所以说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发现了语言之美。《想北平》发现了老舍有另外一种语言风格,他跟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都是写北平的秋,郁达夫的语言和老舍的语言却迥然有别。我们读过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他抓住“清”、“静”、“悲凉”三个词来概括北平秋的特点,而老舍由于他身在北平,他概括不出,他写不出郁达夫这样的。我们说郁达夫虽然写抒情散文,但他还是有理性的,他能概括这三个点啊。老舍在这里他说不出北平到底有什么特点,总是“说不出”“说不出”,他说出来的也是很没有条理的,如果我们要给它分段,给它理清一下头绪,不可能。就好像屈原写《离骚》那样,他没有头绪,没有条理的。就是今天我们有位学生发言讲到的那样:我很爱我的姐姐,但我真的说不出,我不知我爱她什么。所以老舍把它比作爱母亲。我们谁都爱母亲,我们却从来没对母亲表达过我很爱你,我爱你爱得不得了,爱你的辛劳,爱你的伟大、舍身忘我之类,从来说不出,只是为她做点事,去拉拉她的手,走路时扶她一把,就这样表达的。所以老舍对北平说不出来的情感,就是他文章的特点,这点我们读的时候要领悟。今天第三节课是《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这古人的语言更是如此。王维的语言是诗一般的语言,字字玑珠。我们的教学任务就是让学生学习经典的语言。这里补充一点,学文言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不要每一句都要翻译,全部翻译成白话文,一点味道都没有了。文言文本身就是很美的语言形式。

所以第一步要发现,能不能发现就看我们各个老师的语言水平怎么样,你的语言水平怎么样,你的语言敏感度怎么样。为什么要加强集体备课呢?就是要发挥所有老师的智慧,一个人可能能力有限、水平有限,所以要大家一起来备课。所以课上得好不好能看出你这个备课组的水平怎么样。今天这五节课我就看出这五个备课组的老师的水平,像宝安中学有个老师,他读《红楼梦》就读了三四十遍……读两三遍的大家都有,但他读了无数遍、三四十遍的。有的老师对王维的诗很感兴趣,有研究。于是发挥他的特长,大家各取所长,然后再到学生中去帮助学生、带着学生一起来发现这篇课文的语言之美。这五节课、五篇课文,你怎么带学生去发现语言之美?你的任务就是这个。第一个就是要让他们发现好在哪里,这就是把方向搞定了,否则的话你的语文课讲得再天花乱坠都是空的,没有效果的。这是第一要发现语言之美。

第二步就是发现了以后,要品读。你不读等于零。今天上午松岗中学邓雯雯老师的课,带着学生品读老舍的语言,教得很好。她的品读很有感情,触及到灵魂了,触及了内心的情感了,

学生读得很好。今天总的来讲,老师“读”的意识是有了,但学生读得还不够。我坐在后面听,总觉得不过瘾。下午两节课,皇甫方方老师,读王夫人那段,老师到位了,但是还没有帮助学生读到位,这是一个遗憾。下午第二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陈欣老师的,让学生把全文的论点背下来、记下来。上午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也读得很好,老师读、学生各自读、学生单独读、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互相地两个人对读,方法很多、很丰富。但是也有遗憾,那么短的文章,没有背下来。有时候对精美的语言“品”了,却没有接着再“读”。品读品读,品了之后是要读的。比如《甘地被刺》,品了导语,写得很好,却没有让学生把这好的导语背下来,至少要熟读它。我们不是有句话吗?品读,首先第一步把它吞下去,我常说的三句话:把经典的语言,牢记在脑海里,铭刻在心坎上,融化在血液中。把经典的语言背下去了,之后再来说一说它的好处,品尝一下到底好在哪里。比如下午,陈欣老师的课中,“正如达尔文发现了有机界的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好在哪里?好在用了类比。类比好在哪里?好在它用很熟悉的例子来证明一个不太熟悉的例子,用达尔文来证明马克思,当时的达尔文应该来说比马克思更有名气。虽然我们在座的人都知道马克思,可能在中国马克思比达尔文更有名气了,但在当时那个时代是达尔文更有名气啊!所以用熟悉的达尔文来证明马克思的伟大。这样就说出了它的好处,之后,把它背下来。这是今天五节课唯一让学生背下来的。说出好处是次要的,背下来是主要的。

一个“读”字,说来简单,其实里面大有文章可做。读,更主要的是“怎么读”。“读”这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品读一定要结合“意”来品读。《宝玉挨打》这个环节我多说几句话。读王夫人那一段,抓住了“有意绝我”、“看在夫妻份上”、“勒死我”等这些话,但没有让学生先去悟意,该讲的内容老师还是要讲。语言是要结合“意”来学的,离开了“意”这语言就没有意思了,一点味道都没有了。这段话要讲清楚几点:第一,封建思想中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打死了宝玉我“没后”了;第二要讲清楚王夫人母凭子贵,没有贾宝玉就没有她的地位了;第三要讲到嫡庶之分,这点皇甫方方老师讲到了,但觉得讲得还不详,有些学生还没搞清楚。如果在理解这几层背景的情况下,再来读那番话,感受就不一样了。她是一个有心计、非常自私的女人。说“母爱”,这是本能,是肯定有的,但除了母爱之外,她是想到自己的。她是借题发挥,借宝玉挨打这件事来贬赵姨娘,到贾政面前来争地位。理解了“意”之后再来读这个文章,我认为学语言才会有实际的效果。

另外,好几位老师还存在一个遗憾。让学生读,太“为读而读”了。你让学生准备一下好不好?这一点陈欣老师做得比较好。学生读,需要让他准备一下,先酝酿一下感情,互相之间先交流一下再来读。马上就叫他们读,太快了,因为教师是先备课了,但学生刚刚接触这个课文。听课中的好几个地方,我都觉得老师太急了,可能是赶时间,没有让学生充分地准备,酝酿情感再来读。所以这里有点遗憾,但是瑕不掩瑜。

同时下午的课还有遗憾,就是老师的提问不太明确,太空泛了。比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不仅如此,还发现了……,’这是一个什么句子?”这个问题我觉得不好回答。你是要学生讲这是一个过渡句,但是我说这是一个复句不行吗?这样的提法不妥。应该是先讲“不仅如此”,“如此”是什么?指上面(的内容),“还发现了”指什么?指下面(的内容)。这样就能说是过渡句了。另外还有一句话叫做“‘有很多领域……’是从什么角度来说呢?”这问题就如让学生猜谜语一样,不好。你可以这样引导:“独到的研究”,“独到”是从深度来讲,那么“很多领域”就是从广度上来说的。其实没必要这样提问,直接告诉学生,这是从广度和深度去写,然后再让学生去读,去体会广度和深度就可以了。设计问题不能太大,太概括,要化成几个小

问题,问得具体明确,由浅入深。设计问题的目的只有一点,就是让学生去读书。设计得好的问题,只要一提出来学生就读书。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反反复复地读书。

刚刚讲了“发现语言之美”、“品读语言之美”,最后讲一点,“运用语言之美”。这一点今天陈欣老师做了一个示范,皇甫方方老师想示范,但时间不够来不及了。她原本计划要学生写一段现代奶奶劝架的话,但是忘记了一件事,可能是太紧张了。你要求写的是一个什么样性格的奶奶?写一个慈爱的老奶奶,它所用的语言不同;写一个很凶顽的或没文化的老太太,她的劝架又不同;写一个知识女性型的奶奶,就更不同了。所以需要交代清楚。而陈欣老师的两个造句,虽然很简单,但我很推崇这种做法,让学生既明白了两个词的意义,又能运用。但是,我不同意他们两个用“学以致用”这个词,这四个字不能用在语文教学上。学了语文不是来用的,虽说学语文肯定会有用,但我们学语文是为了提高自身素养。我们学了语文之后马上拿来用,这是不现实的。我们要讲究厚积薄发,我们是培养、熏陶学生的“美”的,是为了提高素养的。一个人的语言素养、语文功底是决定你这个人的气质、品质等的,不仅仅只是为了写文章的。所以这方面我们还真的要抬高自己一点,语文教学是培育情感、气质的。语文教学更加不要用“立竿见影”这个词,而是厚积薄发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学了一个词,然后造句,说它学以致用,这是可以的。但是不能放之整个语文教学而皆准。并不是说每节课都要运用语言。“运用语言”,我的观点,在经历了“发现语言之美”、“品读语言之美”之后,“运用语言”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这并不需要老师去教了。你就是不让学生说、不让他写,还真不行,他就是要写,写日记、写微博等(虽说微博没什么价值。最好让他们写品读随笔)。我先透露一点,品读随笔,哪个学校写得好,这次期末考肯定得分高。关于期末考试的问题,我还会另外召开科组长会,会再讲详细一点。

好,我就讲这两点。学语文就是学语言;学语言就是发现语言之美、品读语言之美、运用语言之美。另外还有一个附带,语言包括了用词、造句、修辞、表现手法、篇章结构等。

谢谢大家!

2011.12.16西乡中学

(西乡中学纪瑾文、黄瑜丹整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