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创新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创新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数字化社会使人类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产生了重大变化,可是作为培育新世纪人才的主渠道——课堂教学却效益不高。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前,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认为应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教育观念

新课改首先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是充分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对此,我们要立足学生终身发展以及参与未来竞争的需要,切实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育人为本的观念,适应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正确认识课程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和

相互作用的主体;课程也是复杂的“会话”。课程的内涵已经发展为新的趋势: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进而强调会话的本质;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从强调教材的单一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多因素的整合。基于这种理念,课堂教学就不再仅仅只是知识与技能的单向传授,而是师生共同与教材的“会话”,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会话”。

正确认识教学教学不再是教学生学,而是师生的交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基于这一理念,课堂上的“师道尊严”就非摒弃不可了。教师心目中的学生,首先是与教师具有同等价值的人。师生关系应是平等的,教与学应是民主的,教学氛围应是愉快、和谐的。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教师由传统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所言所行,既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也促进自身的发展。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的凸现、心灵的开放、个性的张扬、潜能的释放。这样认识教学,教师便不会“满堂灌”、“一刀切”、“一锅煮”了;学生也不会听你讲,学你做,取而代之的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影响、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正确认识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教学不仅是获取知识

与技能,更要学会获取,培养学力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个性的解放与发展。有了这样的理念,教师势必注重结论与过程的统一,认知与情感的统一,使课堂具有智慧性的挑战,教学的过程成为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

二、转变教学行为

首先,由管理者变为组织者。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组织者。这里所说的组织者,好比谈话节目的主持人,而不能像维持纪律、不断施加压力的监工。作为主持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其次,由传授者变为参与者。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师中心”、居高临下、注重表演的传授者变为共同建构学习的参与者,和学生一道去找真理,与学生们分享他们的感情和想法;那种认为学生们只是被动听讲,越安静、越能跟着教师思维走就越好的观念,不变不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每一个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面对有差异的学生,要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第三,由控制者变为帮助者。作为帮助者,要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了自己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元认知能力;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

机,培养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第四,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作为引导者,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发现,让学生一步步走向学习目标。作为引导者,教师要注意教学的生成性。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和自然,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第五,由仲裁者变为促进者。信息化和学习化社会的到来,要求教师必须从“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传递者、学生学习的仲裁者,转变为促进学生知识建构和个性发展的促进者。

三、转变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机整合,教师运用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等多媒体信息的系统技术制作课件上课,改变了粉笔加黑板,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运用信息技术到课堂,节省了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发挥主动性,同时也传输了新的教育观念;信息技术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工具,教师真正地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以计算机为中心,把语音、图像处理和视听技术集成在一起,实现计算机对不同媒体的信息存贮、传递加工、变换和检索,改变了传统教育对文字和印刷技术的过度依赖,多通道、全方位、整体化地呈现教学信息。对于抽象的概念、原理,不仅可以用文字、语音协同描述,还可以用三维实景虚拟现实

过程;对于不可视的变化,无法触摸的物体或有危险的场所,甚至自然界或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事件,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去展现,而且,同一教学内容还用多种信息形式来表现,这有利于克服书本文字单一和难以协同表现的弊端,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益,也促进了个性化教学。

四、转变学习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中对学习方式变革给予了高度重视,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习方式是学习质量的基本变量,高质量的学习效率必须依赖高效率的学习方式;学习目标决定着学习方式的层次、单一的教学目标,对学习方式的要求也相对单一,层次也不够高;综合性的教学目标,对学习方式的要求必然具有多元性,高质量、高层次的学习方式必然体现出自主性、探究性与合作性。

创新课堂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1.1教学目标模式

课堂教学是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其中以育人为根本目标。因此,在教学模式运作过程中突出育人的目标和功能,就不能单纯地依赖课堂教学,而是要以课程知识为载体的,以课堂教学为主要环节,同时施以其它教育和教学形式。如“思政课”的教学方式不能简单地等同思想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把课堂教学作为“思政课”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同时辅之以社会实践、征文比赛、专家报告等第二课堂形式,是实现“思政课”教育目标的根本途径。

1.2“学与教”参与式教学角色模式

肯定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承认学生具有主动参与教学的权力,既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理念,同时又适应了当代大学生思想和心理特点,有利于调动学生对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入耳、人脑、人行,有利于

教学目标的实现。

1.3多样化的教师授课模式

由于课堂教学涉及的多学科性以及对象的接受能力的程度不同,灵活采取多样化的授课方式,如专题式、案例式、讨论式、问题式等,使课堂教学授课模式具有多样性、复合性和互补性的特点,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1.4教学组织模式

新型的课堂教学组织模式是一种以课堂教学为主导的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模式。其主要内容是:在组织形式上采取课堂教学与组织其它教学活动相结合,如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社会实践、讲演及辩论等。

1.5教学考评模式

教学考评是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教学目标复合性和讲课模式及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考评模式在考评内容上,要从知识、能力、信念、行为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评。在考试方法的改革中做到以下几个“结合”:一是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课堂教学考试不能没有知识考核,但知识考核的内容不宜过细过深过偏,把重点放在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理解、掌握、运用上。二是期末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以一次考试决定成绩不利于全过程督促、检查学生学习,因此平时考核就显得很重要。把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日常表现、研读课外书籍、作业、小

测验、回答问题、发言、出勤、笔记情况等纳入考核范围,记入课程成绩等,力求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多角度、多层面进行考核的做法,相对而言更具有准确性和说服力。三是题目考核与论文考核相结合。题目考核重在全面检查知识理解掌握情况,论文考核则重在检查知识综合运用情况。考评方式的改革有助于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也可以减轻学生学习上的压力。

2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措施

2.1更新教育理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影响的活动,其本质就是育人。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说过:“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应用的。”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明确提出教育应遵循自然本性相一致。当代文化教育学的创始人斯普朗格更是明确主张:“教育绝非是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这些理论集中到一点,就是强调教育的重要使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完善的人格,也就是说教会受教育者学会做人。

教育不只是一种活动,更重要的是在受教育者身上体现某些素质和某些教育影响。教育的过程本质上是教育者有目

的,有选择地传递社会信息和受教育者内心体验相统一的过程。教育必须经过个体内心、配合个性自觉行为的转化来完成。爱因斯坦曾说:“我们思想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常常来源于好奇心。”思维的独立性让人不迷信权威和书本,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为此,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施主体性教育。

所谓主体性教育,是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要,创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自主、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知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在本质上是对受教育者主体的培养过程,是一种主体性教育。

主体性教育的目的是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题人格,发展和提高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如何做到主体性教育,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实际上是校正了过去单纯的把受教育者置于完全被动的地位,显现出被教育者作为人的客观存在,尊重其自身的尊严和人格,维护其独立性的

使命,帮助被教育者,给他们发展自己的能力,开启他们的心智和良知,完善他们的人格。为此,教育中就要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肯定,尊重他们的权利、关心他们的需要,全面理解他们,增强对他们的服务意识。同时,要融入道德情感和人文关怀,关心、体贴他们。

2.2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乐于和便于接受课堂教学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落实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就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长期以来,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错误理念,形成“满堂灌”的单一教学模式。教师强行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演讲,学生听讲。这种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使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不能得到尊重与发挥,学生始终处在被动学习的地位,因而也必然会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此必须致力于改革教学方法,构建科学教学方法体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方法体系,由基本教学方法和辅助教学方法(即教辅活动)两类构成。常用的基本教学方法有:教师主导讲授法、讨论式教学法、对话式教学法、专题式教学法、参与式(学生试讲)教学法、“自学——讨论——发言——提问——讲评一一总结”穿插组合的功能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等。常用的教辅活动有:课内演讲、时事评论、课堂辩论、模拟法庭、知识竞赛等。这种教学方法将课堂教学与课外读书、主题讨论、辩论、演讲、社会实践、专家讲

座等多种方式融为一体,有利于学生的参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有利于与教师的课堂讲授相呼应,弥补教师讲课的不足: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说,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讲授与讨论、提问、自学等相结合,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是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 2.3丰富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水平。因此,要实施素质教育,确保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改变教师习以为常的单一课堂教学方式,通过多种课堂教学活动等途径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实践机会,使学生逐渐形成主动参与、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让课堂教学焕发出活力,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是要丰富教学手段。以影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幻灯等为工具进行课堂教学,已成为高校教学手段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教学课件,有利于教学信息的有效组织和管理,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和获取知识能力的提高。它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借助书本、语言和板书进行课堂教学的狭隘天地,为学生展示了一个动态的、有声有色的,具有真实感、立体感的教学空间,大大提高了

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和直观性。

其次,是采取多样式教学方式,如探究式、案例式、讨论式等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课堂讨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探究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既可以结合学生经验和生活实际,对关系到学生自身利益问题进行课堂讨论,也可以通过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善疑巧问,使学生在争辩讨论中明事理。这是因为大学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水平都有了相当的发展,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比较强,根据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选择教学材料,鼓励学生对学习材料进行质疑,对所提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获得新的知识。如教师在教学中将教学内容转化为新的问题学习情景,帮助学生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不断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从而最终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再次是活跃课堂气氛,运用激情打动学生、运用热情感化学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课堂教学的内容是理性的、严肃的,也正因为如此,教师在运用语言表达这些具有深刻思想性的内容时,更需要艺术性语言,以情动人。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美的旋律,使课堂教学形成一种感情的气氛。教师要使用富于感情色彩的、充满生气和热情的词语才能抓住学生、激励和鼓舞他们去行动。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也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通情才能达理。有位学生在作

业中这样描述一位教师在讲课时的激情对他的影响:“张老师您讲‘思想道德修养课’十几年了,还能有如此激情和热情,您的这种执着精神让我不得不接受您的观点。”同时,教师用激情饱满的声音和语言极为投入的状态,本身也向学生表达了教师敬业乐业的精神风范,给学生以身示教的垂范。

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达,学会在讨论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解疑,在解疑中与他人分享成功的快乐。使合作从一种学习方式扩展成为学生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从而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3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结果

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效果是明显的,它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力地激发了教师认真教学,探索教学改革新路子的热情和责任感。

3.1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长期以来,高校课堂教学效果难以上台阶,其中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教学改革实践中的本末倒置,偏重于从单一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上去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忽视在教学目标与要求上寻求与学生学习内在需要的统一性。新教学模式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准确定位教学起始目

标和课堂教学内容的切入点,诱发学生从课堂获取新知识和方法的学习动机,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我们在“思政课”以往的教育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知而不注重行,只讲大道理不顾小道理。思想教育必须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出发,层层递进,才能逐步提高。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注意让学生自我寻找、发现自己的不文明现象,从这些小事人手分析原因,提示学生不应只重认知而不重实际行为。这样做的实际效果就如同一位学生所描述的:“老师在讲理论的同时,附上许多生动、鲜活的例子,这些例子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本身就是我们生活的一种体现。而且,在这些例子中又能发现自己的问题,我们没有理由不接受。老师每每在分析这些问题时,我就会感觉到深埋在心底里的各种问题,好像也被一一解答,从黑暗中找到了光明,心理发出强烈的共鸣与感谢”。

3.2明显地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新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实施科学的教学方法体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并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考试方式,把考试渗透到教学过程的各个主要环节和阶段,把学习内容和要求通过不同形式全部转化为有明确指向的考核目标,不仅对学习结果进行成绩评定,而且更

侧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手段或思维创新程度的考核与成绩评定。促使学生不仅重视“学会”的结果,也重视“会学”能力的训练。一名学生在教学反馈材料中写到:“以往我们在课堂上是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完全忘记。现在不同了,老师将读书笔记、课堂笔记、心得体会、讨论发言、课堂考勤等和灵活的考核方式结合起来,极大地改变了我们被动学习的状态,减轻了学习的压力,使学生注重平时学习。”

3.3增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了解,激发了教师探索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和从事课堂教学工作的兴趣

长期以来,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下,学生被动听课,教与学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互动关系。对待理论课,不仅学生厌学,而且教师厌教。教学模式的改革,有效克服了这一难题。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也激发了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相应的教学方法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师生共同探讨重大理论问题和社会现实问题,进行平等互动式的交流与沟通,教学相长,使教师教好理论课的信心倍增。

向课堂主战场要效益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课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主渠道;只有构建新课堂,加强课堂研究和改革,才能走进新课程,实践新课程,才能更好地凸现新课程的理念,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学生终生发展的要求。课程改革活跃了我们的课堂,使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

一.提高高效课堂教学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提高,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行为要围绕学生的“自主发展”的引导、导向。

1.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兴趣的产生和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有效性的前提和结果,学生一旦对于一样事物或是一门学科产生了兴趣,便会积极主动的投入,这正是提高课堂的一个开始。课堂上要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通过以读代讲,以读促思,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课文的语言特点。强化朗读感悟――以读促解,以情促悟,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但不感觉累,反而学习兴趣高涨,教学重难点得到了突破,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真正实现了有效教学。,教师只作引导点拨,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找出问题,并自己去解决问题;既充分发动了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又让学生自己完成了本课的任务,真正做到了有效教学。

2.将抽象的东西直观化,增强学生的记忆与观察

学生的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发展,因而在教学中,我根据此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将抽象的东西直观化,让学生借助实物来观察分析,先初步进行感性认识,然后在进一步进行延伸,这样,学生不仅能提高注意力,而且学生能更好的接受。

3..让学生思考,自己总结结论。

课改后,教学更注重“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借助手、脑等器官,自己总结结论,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只是组织者,辅导者。

二、明确目标,精心设计。

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做人的良好性格和思想、品德、情感、习惯;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积累及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心理素质。也就是说,小学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语言、思想、品德、情感、思维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全面发展。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步步深入,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也学到了很多知识。这堂课很充实,是一节效果好、效率高的好课。

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我们应当不断地学习和反思,探索和改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真正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1、提倡启发式教学

传统的心理学教学以输斑式为主,即课堂上你讲我听,考试采用死记硬背这种教法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极大压抑了学生的理智,导致了学生思想任化,创新能力葵缩。我在课下认真备课,每堂课的课堂模式不一定都相同,备课中除了备知识还要备学生,什么课用什么样的方式,这种教法给学生提供了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表现的实际机会。有助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2、鼓励学生勇于质疑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质疑善问是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

中排除障碍、勇于探索的表现。课堂上我对敢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学生总是给予热情洋尘的鼓励和表扬,努力帮助学生形成这样一种观念:会提问题是思维活跃、创造力强的标志,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我还教给学生一些质疑的方法,如从预习中发现问题,围绕教材的重、难点设疑;向教师、教材提出不同的惫见;从自己的生活、活动中发现问题等。

3、建立合作学习机制

良好的合作能力是创造力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有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交往,学生之间在课堂上缺乏合作沟通,这不利于学生之间信息的传递、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有鉴于此,我把学生按照学习能力、个性特点互补的原则分成十个学习小组,每节课均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学习,如:让学生共同讨论解决疑难问题、互批作业、。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怠识、表现意识、尊重意识,从而达到学会合作、学会创造的目的

三.由“先教后学”变“先学后教”

以前好多老师只注重教师的教,一进课堂就独霸讲坛,滔滔不绝,满堂灌.使学生昏昏欲睡,信息吸收率低,做练习、做作业时间太少,新知学得糊里糊涂,得不到及时巩固,教师却要求学生课后去看书.这种“先教后学”的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效率低下,效果极差.素质教育主张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广泛地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1+1”课堂教学改革 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本学期我校计划将推行“‘1+1’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确定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当前,我们正走在新课程改革的路上,走在不断实践、探索、反思和再前进的路上。如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一直是我们思考和探索的课题。面对我校成绩不尽如人意这一严峻的现实,我们更应该深入地反思和积极地探索,凝心聚力地谋划一种适合我校发展的教学模式。正所谓“穷则思变”,“危机的深处是转机”。在抓内涵发展和提升软实力的新形势下,上级领导部门也要求我们必须做出改变,不能一味地进行“满堂灌”。因此,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对我们来说势在必行。 一、“1+1”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论和市、区教研部门的文件精神为指导,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为宗旨,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效率,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型学习的学习方式。要侧重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教师讲授多长时间?学生课上是否有时间内化学习重点?如何检测学生学的结果?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发展空间还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40分钟的课堂效率。 二、“1+1”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 “1+1”课堂教学改革目的在于师生投入同等的时间和精力的条件下能够收获较高的工作效益和学习效益。学生层面要达到:领会目标、自主学习(课前)、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应用提升、归纳内化的目标;教师层面要做到:教为主导、精讲拓展、训练评价、总结升华。 课堂教学改革的精髓是“教学+管理”、“主导+主体”、“课外+课内”、“教材+导学案”、“自主+合作”。“自主+合作”是指学习方式,即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再采用“捆绑互助学习小组”的方式,创造更多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机会,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团队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所有学生都在互帮互学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学会合作,不断探索新的知识、经验和方法,从而争取课堂效率的最优化。 三、“1+1”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 (一)、课堂教学“1+1”(即教学+管理) 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建立在好的课堂管理基础之上,很难想象没有良好纪律保证的课堂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好的课堂应该是动静结合,活而不乱的。既不是死气沉沉,教师一言堂,也不是乱而无序,各行其是。要想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对课堂加强管理,关注每个学生、关注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之我见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之我见 发表时间:2012-07-10T15:32:48.250Z 来源:《学习方法报.语数教研周刊》2012年第33期供稿作者:孙修品[导读] 在详讲中,例如例题要进行精选精讲,能举一反三,达到“少而精”的效果,所选例题既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又要符合教材的特点. 江苏泗阳县裴圩中学孙修品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改进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环节.但是,课堂教学中往往存在着一些弊病,有的教师将教材进行简单分割,造成传授知识不到位;有的教师唯恐学生不懂,则一味求全,不分主次就将教学内容嚼得很烂,喂给学生.这样未能围绕教学目标,做到精讲精练,讲授时也不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导致学生思维能力得不到提高.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进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为此,欲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动动脑筋: 一、提高学生分析能力狠下工夫 学生的能力包括判断能力、归纳能力、分析能力、运用能力等等,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如可在精讲例题的基础上,还必须进行多练,这里的多练不是盲目无限制地多练,这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精选一些典型的题目进行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来提高判断和分析能力,然后进行归纳、综合、运用.其目的是要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敢于放手 人的一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只有少数是从教师那里获得的,而其大部分则是通过自学和实践获得的.其中自学能力的强弱、自学能力开发的迟早,对一个人的成才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自学能力很突出的学生往往是优秀的学生,但也有些同学会感到困难,这就需要他们能挖掘自己在自学中获得的点滴成绩和进步,使他们坚定信心,继续努力. 三、教师点拨传授知识勇于拓展 在学生进行自学后,按大纲要求,将过去的分散教学转变为将教材进行有组织地适当集中,当详讲要详讲,并注意归纳,当略讲则稍加点拨即可. 在详讲中,例如例题要进行精选精讲,能举一反三,达到“少而精”的效果,所选例题既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又要符合教材的特点.力求能用最典型的例题来巩固基本概念,揭示解题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在教学中,我常采用一例多变、一图多用、一题多解的方法,把各种解法串联起来,让学生从多种不同角度和途径去思考问题的解法,既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路,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题.这里仅举一个一题多变的例子:如图1,已知AB∥CD 可推出∠AEC=∠A+∠C 推广到:图1 如图2,AB∥CD 可推出∠1+∠3+∠5=∠2+∠4 并总结出一个结论: 奇数角之和=偶数角之和. 从上边例子还可进一步引申:图2 如图3,在梯形ABCD中,AD∥BC,点P在CD上,问∠APB与∠1、∠2的关系?点P在CD延长线上与点P在DC延长线上时,∠APB与∠1、∠2又有何关系? 这样通过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使一个例题可以发挥几个例题的作用,让学生从变化中掌握其中不变的规律,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图3 在略讲方面,可将教材进行有组织地集中,利用一至二节课的时间进行讲解,这样可使课堂的容量得已增加. 四、突破教学重难点善于归纳 将教材进行集中,增加课堂容量时,必须将它与“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及“压缩饼干”的做法区分开来,这种做法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分清主次,突出重难点,对一些基本概念和定理必须讲清楚,而其他内容则可大胆放手,留给学生进行互相研究和讨论.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需要教师花费相当大的精力,为了实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真正使数学课堂变成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天地,教学工作者应认清并勇挑自己肩上的重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并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城南小 学刘美蓉 课堂教学是教学质量的生命线,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一个长期研究的对象,在此,针对以往做法谈谈本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转变传统观念。 以前,我们有这么一个观念,老师高高在上,唯我独尊,学生都必须听我的,我教什么,学生就得学什么,不准有其它怨言。结果,学生成了机械的接收器,缺乏情感,缺少动力。我认为,教师的陈旧观念要改得彻底,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讲究教学民主,营造一种轻松和谐,师生亲密无间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悦。但要做到活而不乱,动而不滥,乐而不散。总之,课堂是学生的天地,教师只不过是点拨者,起到组织学生学习的作用,而不是灌输知识的机器。我们时刻注意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接受知识、探索知识的过程,不要把个人因素强加给学生,造成师生之间的隔阂。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改变教学观念。 1、教师必须转变高高在上的观念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既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更是一种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合作是极为重要的。没有合作的教学是难以实施新课程的,

或者说是无法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成为学生中间的合作者角色。不仅是身体走下来,还要把心带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 2、从“精讲多练”转变为提高学生“各种能力”的观念 精讲多练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几年来大家都认为行之有效的教学 方法。从现代素质教育观高度来看,仅仅精讲多练还是不够的。“精讲”不能是教师一个人讲,“多练”不能是机械反复训练。以“精讲”而言,应提倡“归纳法”讲课,让学生从观察、比较、分析中得出结论,比教师一个人讲要好。以“多练”而言,要提倡从学生的状态来决定学生的练,要比单纯反复操练有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多观察、多思索,和教师一起讲,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提高课堂教学必须让学生喜欢你的课 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也可能因为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所以,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作为一名教师,当你的学生喜欢你,喜欢上你的课,喜欢听你的话,那么你的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如果学生对你反感,即使你把课设计得再漂亮,他们也会不屑一顾的。但是,如何让学生喜欢你呢? 1、学会交流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山东省冠县商业局联办小学殷晓静 最近,我校在县教研室的领导下,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提出的主题是“如何提高课堂实效性”,许多老师谈了各自在教学中的做法,以及自己的思考,很受启发,不禁又引发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在这里想与同仁切磋一二。我个人认为,要想提高课堂实效性应从如下几方面努力: 一、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共同参与、交流、互动的过程。说到根本上,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师不应该把学生看成是“白板”、“容器",强行灌输,而应把学生看成是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着的认识的主体。一个教师无论学识如何广博,都必须始终站在学生这个主体位置。而不是站在演员这个角度上去表演。即使你的表演再精彩,如果学生要是学不到真正的知识,培养不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一节失败的课。因此,教学中教师做到:转换角色,教师由教学过程的操作者、主宰者变为引导者,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学习的主人。还要充分相信学生,全方位放权,让学生明确目标后自己去读书,自己去提出问题,自己去做题,自己总结知识规律等。丰富教学形式,以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可采用的方式有:自主式。以问题引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新知,辅之以教师精讲导学,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思考精神和自学能力。讨论式。教师出示讨论题目,学生定向阅读教材,随后分组讨论,最后全班交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增强了参与意识和成就感,兴趣盎然,乐在其中。辩论式。教师提前布置辩论题目,确定正反两方,学生预习新知,查找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展开辩论,最后由老师点评小结。在这方面,可借鉴我们聊城市茌平县杜朗口学校的成功经验。 二、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在不错误地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有智慧地、创造性地传授给学生知识。当然,这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l、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了解学科的特点,明确基本的理念和教学要求。在平常的听课中,也不难发现一些老师,把握不好年段要求。在课堂上,不论几年级的课,都是一个模式,或者一讲到底,或者只注重解决识字、写字的问题,忽视了各年级段应解决的问题, 2、要注意研究教材。教师要由教材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使用者,只有做到整本研究教材,把握住教材体系,深入了解内容,才能寻找到整本教材的价值取向,才能灵活地运用教材。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威远县两河镇中心学校李珂 有效课堂的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如何遵循教学规律,回归教学本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二是如何落实新的课程理念,是否真正转变了学生的学习式? 从教师的角度来衡量:这节课,我考虑学生认知水平了吗?有漠视学生的现象吗?有浪费课堂时间的行为吗?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 环节都带给了学生什么?各环节目标达成度如何?上个星期周锦娟 老师的《认识钟面》汇报课,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的高效包括:一是教学目标要正确。这就要求我们更新教学理念,整体把握教材,深刻理解教材中每章每节的教学意图和目的。二是目标的设置要恰当。不仅对教材有一个整体的、正确的把握,还要对学生的现状也有准确的把握,设置的目标不仅要难易适中,还要有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使学生认识钟表的组成部分,知道时针、分针及钟面的数字。2.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3.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时间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学习离不开时间,陌生是他们认时间、看钟

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这就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升概括科学地认钟表的方法。为了有效的达到教学目标,周老师在设计本课时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大胆表达,在主体探究中学会认钟表的方法。 2、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课堂上环节很多,但每一个环节应有一个明确的具体的目标,如果不知道这个环节为何而设,这种环节就是无效的,就不能让它占用我们的课堂时间。因此,每一节课要注意围绕教学目标,抓住切入点,设计教学环节,使课堂重点突出,条理清晰,精心设计合适的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使课堂更有效。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周老师在课的一开始,也就是第一个环节,用学生喜爱的儿童歌曲吸引学生,“猜谜语”是一年级学生这个年龄的小朋友最喜欢的,所以,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儿歌“猜谜语”中导入,然后让学生说说你在哪里见过钟表?学生们七嘴巴舌说:我在家里见过钟表、在爸爸的车上见过钟表、在商场见过钟表、在电脑上见过钟表……通过说自己见过的不同形状的钟表,一方面让学生了解钟表与日常生活是密切相连的,让学生在整体上建立钟表的感性认识,用课件展示多姿多彩的钟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另外第二个也就是新课这个环节中,周老师做到了精讲,不啰嗦、条理清晰、逻辑性强、表达准确,讲准讲到位;该放则放,学生能发现的不讲,不包办代替。针对学生有疑问的重点去讲,讲解透彻,切

2020年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心得体会(共2篇)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心得体会(共2篇)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心得体会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一个老话题,又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效果如何,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如何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体会。 一、要树立正确的质量观。 不同的质量观会有不同的效率观。什么样的课堂是高质量的课堂?我们应该明确,好的课堂不仅有质而且要有量。高质量的课堂要求教师既有既定教学目标,又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教师要优化课堂时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中有所提高;教师讲解问题不在多少而在精要,组织讨论不在花哨而在实用,合作互动不能天南海北而要联系教材。 二、要功夫用在课外,精心备课。 我们应在备课时除备常规的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多思考如何才能用更精炼的语言,更准确的语气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课堂大多数时间的主人,让他们有更多、更充足的时间

去思考、交流与探讨,促进其主动发展。这样做才会使时间的效率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甚至于产生大于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效果。 三、要珍惜课堂每一分钟,善于把握最佳时间。 据心理学家研究,一节课学生思维的最佳时间是上课后的前5分钟到20分钟。所以,课堂教学要提高效率就要把握时间分配。珍惜时间不是教师急不可待地把课堂内容讲完,而是要多给学生时间思考。教师可根据不同课型安排教学过程,调整教学方法,保证在最佳时段内完成主要任务、解决关键问题,然后再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或讨论等,使教学过程一直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进行,保证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内均有所获。通常我在上课前会制定一个时间表,标明每一个教学环节大约所需时间,努力控制好节奏,做到课堂尽量无废话,多给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表现,让学生主动探索,提高效率。时间是有限的,但我坚持在每次提问之后都要“等一等”,哪怕只是几十秒钟。让所有的学生开动脑筋,进行思考,为解决问题作出自身努力。经过这一点时间的思考,他们也许就能恍然大悟,不仅省去教师讲的时间,而且有利于面向全体,提高课堂效率。最后我还规定自己每节课必须至少留出5分钟时间让学生完成课堂作业。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者:————————————————————————————————日期:

浅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怎样使掌上的“千军万马”发挥最大的作用 红枫小学邱欲晓菲·蔡·约翰逊曾说:“时钟随着指针的移动滴答在响:‘秒’是雄赳赳气昂昂列队行进的兵士,‘分’是士官,‘小时’是带队冲锋陷阵的骁勇的军官。所以当你百无聊赖,胡思乱想的时候,请记住你掌上有千军万马,你是他们的统帅。检阅他们时,你不妨问问自己——他们是否在战斗中发挥了最大的作用。” 这句话不难理解,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有很大的启发。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是否让我们掌上的“千军万马”发挥了最大的作用呢?那么如何使我们的“千军万马”发挥最大的作用呢?其实说白了还不就是课前、课中、课后嘛,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以下是我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不打无准备之战,精心预设。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虽然说在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里或许并不需要“十年功”,但是没有课前积极、细致、充分的准备,我们怎么能让“千军万马”发挥最大的作用呢?我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 1、明确教学目标。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科学课程总目标,并将总目标从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领域进行分解,提出了分目标。也就要求我们制定每一课教学计划的时候都要从科学知识、科学探究能力(思维能力、观察实验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价值观)等三个维度来确定教学活动的目标。例如,在教学《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时可以制订如下的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魏家峪学校郭珍莲 讲课是每一位教师再熟悉不过的了,教好学生也是每一位教师所期待做到的,但是如何才能把教学效果做到最佳呢? 一、吃透教材、巧设情境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共同活动,教师的教对于学生来说,又居于主导地位。因此,我认为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首先要把教材吃透,要掌握教材各部分知识的来龙去脉,以及教材里每一道例题和练习题的编者意图,对这些,教者只有仔细琢磨,深入钻研,做到胸中有书,才能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同时,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还要研究教材内容与现时生活的最佳落脚点,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知。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去合作探究,掌握新知识,也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怎样教学的问题。 二、精彩生动的语言 苏联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为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个最重要的创造工具。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语言是情感交流的纽带,是知识的载体。形象的比喻,激励的话语,幽默的解释,紧迫的疑问,巧妙的点拨,使抽象变具体,深奥变形象,乏味变有趣。另外,教师的书面语言(板书)和姿态语言(教态)也显得尤为重要。黑板上的一个记号、一种格式,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手势都能渲染课堂气氛,给学生的思维激起阵阵涟漪,把教学推向高潮。所以,教师的语言应注意准确、生动、鲜明,具有

启发性、针对性、灵活性和教育性,这样才能到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倘若教师语言罗嗦重复,模棱两可,词不达意,拖泥带水,怎不令学生昏昏欲睡呢?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语言还要做到节奏鲜明,抑扬顿挫,疾徐有序,切忌一节课一个调,从而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改进教法、注重生成 教师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究,摸准教材的重点、难点后,还要进一步考虑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乐学、好学。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接受能力有限,生活经验不足,数学知识在生活中落脚点难以找到,这样更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讲究教法、研究学法。教学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年级学生可以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方法要从各校学生的实际出发,不要强求一律,不要照搬他人的经验及做法,但有几条规律是可以共同遵循的: 1、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新知识 数学是一门严谨而系统性强的学科,各部分知识联系密切,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深化和发展;数学又来源于生活,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要抓住新旧知识的交接点,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落脚点,通过课前的复习、整理,课上提问、发现,把难点化成几个小问题,顺利过度到新知。 2、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 教学实践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不需要教,学生今天的学习是为了将来离开学校在实践中能够自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传授知识固然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实效-5页文档资料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实效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日益凸显出来,课堂教学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中心环节和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必然成为广大思想品德课教师研究探索的重点,本文试就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实效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如果说有了先进的思维才会有先进的行动,那么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就是教学改革的先导。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树人育人为中心的观念。优化课堂教学,就是要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整个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还给学生,把整个教学过程真正转变到引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上。只有给学生提供自由思考问题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提高课堂实效。 教学是一个信息和情感交流、沟通,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也是奠定每个学生学习能力基础和人格成长基础的过程。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要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积极创设智力操作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并通过科学地引导加强训练;要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掌握学生基本的学习过程,了解思想品德学科特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科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教师要切实理解教学

相长的关系,提倡重结论的同时更要重过程的意义;要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教师要打破以学科为本位的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的教学理念的局限,树立关注人的教学理念,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学活动是属于精神性的思想文化交流活动,而思想、情感和愿望是不能硬性注入和引出的。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情感是维系双边活动协调的纽带。要想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的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强烈的求知欲,就要建立彼此尊重、互相理解的良好师生关系。民主与平等是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教师要真正实现与学生平等对话,就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尊重学生,真正与学生交流,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让学生充分自由地展现自己,身心愉悦地体验到做人的尊严感和学习的幸福感。在课堂教学中,打破教师把持课堂的惯例,从心灵深处彻底地抛弃教师专制课堂的思想观念,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我们教师只有从观念上更新,允许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心理安全"环境和无拘无束的"心理自由"环境,才能创造出师生平等、其乐融融、共享教学民主的教学氛围。 建立师生之间平等、民主、互动、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必须做到严而有格,松而有度,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这样,教师就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开创一个得心应手的教学环境。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消除了胆怯心理和依赖心理,敢于质疑问难,敢于发

(完整)如何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西屯中心小学陶雨枝 课堂教学是教师完成其“传道”、“授业”、“解惑”任务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完成学业,发展智力,丰富情感,形成高尚审美情操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达成教学目标,又能让学生多学,这是每个教师一直在探究的问题。保证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前提是教师要有精湛的教学技艺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我认为,精心备课、有效提问、指导学法、激励评价、及时反思、增大容量等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有效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备而来”,方能“胸有成竹”。对于教师而言,你备好了课,不一定能上好课,但是你要想上好课,却必须要备好课。于是,备好课自然而然成了上好课的前提。 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参、教材。在备课之前,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认真研读它对每一学段教学的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教师用书及教材,了解每个单元的主题以及本单元在全册的位置,明确每组教材的编写目的,同时联系每单元的内容和训练重点,构思备课。为了能备好课,还要努力做到细读课文,对课文内容了然于胸。课后的思考题也要仔细阅读,了解了每道题的设计意图。在此基础上再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法学法。要严格要求自己每一节课都这样备,有准备的“仗”打得更有意思。

2.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备讲,备导。要想上课的效果好,教师的只言片语就都要精心推敲,所以从课前的导入语,课中的过渡语,到点拨学生回答的导语,再到课后的总结语,都要进行精心设计,力求为上课的重点服务,力求为引导学生服务。备问,问题的设计也要精心考虑,教师设计的问题要突出教学的重点,凸显单元训练重点,要少而精,要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备作业,现在的作业要求有拓展有延伸,这样学生才会有所提高。所以,每次备课,都要广泛查找资料,精心设计练习和作业,做到既减轻学生负担,又达到训练、巩固、提高的目的。 3、备学生。学生是上课的主体,因此要了解学生的朗读水平,理解能力,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才能适时调控,恰当引导。我班的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能力较差,主动提问的动力不足,抓重点句子理解的能力差,因此我在这些方面会特意做好引导的准备。 二、有效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提问是触发学生思维的引言,是激发学生觉悟的契机,是教学检测的手段。提问的质量制约着教学进程能否推进,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要运用好提问,应当注意这样几点: 1.提问要有计划性。一堂课要提问几个问题,对于所提问题的切入角度都要进行精心的构思。先问什么,后问什么,教师要胸有成竹,精心策划。提问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步步深入。教师思路明晰,也对学生思维起着潜在的导向作用。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际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改革一下课堂教学模式就能解决。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这个课题,所做的工作可以归纳成五点: 一、一个设想 通过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相应地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逐步做到课前无预习、课后无作业,把课后时间还给学生,把校外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1、为什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行十年多了,十多年来,我们创造了许多好的经验,转变了许多教学理念,但是学生的负担依然很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整个社会来看,教育的问题主要是社会问题,不是教育自身完全能够解决的。比如就业问题和高考问题;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和择校问题,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争成了一道无解的题。 2、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师生对既定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这个定义有如下两方面的含义: (1)强调课堂教学时间的规定性 我们提出向课堂要质量是向45分钟要质量。就是说,在规定的时间内要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要扎实掌握所学知识,而不是把时间前

伸后延,利用课下时间预习或做作业,加重学生的负担。 (2)强调教学目标的规定性 如果一堂课没有具体的教学目标,很难评价效率的高低。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标准。(3)怎样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 ①高水平的教师向课堂要质量;低水平的教师向课后要质量 ②高水平的教师注重教方法;低水平的老师侧重教知识 ③高水平的老师整体建构;低水平的老师零打碎敲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两个支点 一个支点是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另一个支点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如果教师本身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甚至考试大纲都不能把握,对学生的引领作用也很有限,就像一个对道路本身就不熟悉的人给别人引路,也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效率很低。 在教学方法方面,如果不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即使24小时都在工作,也没法顾及到每个学生,也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1、目前的教学研究大多还局限于教学方法方面; 2、教师如果不能熟练的把握教材体系,就难以有效地引领学生学习; 3、重新学习魏书生、孙维刚、马芯兰的经验,会有很大启发; 4、把握教材的基本含义。 如果随便问一个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你能把握教材吗?他会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摘要: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以适应21世纪的人才需求。因此,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应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入手,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0-210-02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战场。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由不想学到想学,从不会学到会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教学效果。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教,在教学,在教学生学。”即教师要具有教的艺术,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然而,同样的教学环境,同样的资历,同样的责任心,有的教师教的好,学生爱听,爱学,教学成绩优异;而有的教师却不得其法,事倍功半,学生厌听,厌学,教学效果不佳。这就是教学效果的问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 一、建立主动性课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模式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课堂教学的一大目标,也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数学教师更是勿庸质疑。培养学生真

实清晰的思维,关键的一条就是在课堂上让学生有充足的思维活动并且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领会思考,即建立主动性课堂。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的思维呢?袭击课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说到“袭击”,人们往往会认为是教师对学生搞突然袭击,如突然抽查,突然提问,突然测验等。但这里袭击不是让教师袭击学生,而是让学生袭击教师。课前,学生准备好题目,教师上课时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现场予以分析、解答。这样的优点是:教师向学生展示的思维是真实、完整的。在教师讲授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看到教师的思路,解题的曲折经历,甚至教师碰壁的尴尬情景;又能体会教师面临绝境时,是怎样调整思路,峰回路转的。袭击课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有准备的课无法比拟的。如何上好袭击课,教师要把握以下几点:第一,提出问题。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提出一个或多个问题,要求小组间提出的问题不重复。学生怕自己的问题不被选中,必然会在选题上下一番功夫,促进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思考问题。要求学生对所提问题事先必须进行一番思考。教师解题时,学生将自己的思考方法与教师的解题方法进行比较,从中得到启发。第三,解答问题。教师在解答问题时,不唱独角戏,和学生一块儿进行。被题难住时,请学生帮忙解决。被难住的情况要设计成“真”、“假”两种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切实推进素质教育 “新理念、高效率”课堂展示活动,是一项长期工程,目的是促进不同年龄段教师的专业成长,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从而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节课,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同时也 是打造教师研究共同体的重要举措。我们常说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质量,而是要高质量,怎样才能 实现高质量”还是要看课堂4 0分钟的效率和质量。《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第十三条明确要求要“提高课程计划实施质量和单位时间内教学效率”。学生的课业负担“减”了,教师的课堂效率“加”了,做好了这对“加减法”,素质教育才算真正落实。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们要反思两点:其一,“实效性”如何界定?通过学习,我认为“实效性”指的是教师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学习成效的发展。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应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实效性不仅指效率,还包括质量,是高效率和高质量的有机统一体,讲“实效性”不能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全面发展为代价。二是实效性不仅指教师教学的实效性,还包括学生学习的实效性,是二者的有机统一,其核心是学生学习的实效性,是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进行有效的学习。脱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将不可能获得可持续的学习实效性。 其二,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实”就是要“实心实意、实话实说、实事就是”。以语文教学为例,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目标要“实”,指的是确定的教学目标要鲜明、具体、实在;阅读过程要“实”,指的是教学中解决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要实,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教学。教学内容要“实”,指的是指的是语言要素要落实,字、词、句段的理解要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去解决。能力训练要“实”,指的是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的落实。要知道语文能力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练”出来的。教师情感要“实”,要纯真、朴实,没有丝毫的虚情假义、装模装样。教师言行要“实”,要恰到其分,恰到好处,没有半点的娇揉造作、弄虚作假。 “课堂展示”活动是有利于课堂教学实效性提高的,我们展示的是“原生态的课”,而不是“做秀” 的课。“课堂展示”活动对于讲课的教师来讲是一次历练,也是大家学习、研究、提高的过程,是大家共同研讨的,是集体的智慧。对听课老师来讲则是一次观摩学习,启发思考的过程,也是促 进交流研讨和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手段,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好处。一直以来,王校长多次提到要打造“教师研究共同体”,我想,说到底就是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有海绵吸水的精神,不分年级,不分学科,不分时间,不顾面子,不怕献丑,虚心向他人学习,积极地、无私地参与到研究中去。每个人的学习劲头足了,教研组活动落实了,高效了,建设“学习型”校园才有了保证。 素质教育改革给了我们新机遇,也带来新挑战。实验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肥沃的改革土壤有理由让我们相信,今天的耕耘,一定能为明天编织一幅“喜看稻菽千重浪,倾听幼竹拔节声”的 丰收画卷!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方法探究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实效性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就是教学的效益。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石林县民族小学杨晓婷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仍以课堂教学为基本形式,要在规定的教学课时内,以较高的质量完成课程标准与教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就必须努力探索符合各学科特点的教学规律,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以求获得较高的教学效益。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我就本次教研活动后的一些体会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优化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前提。 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每一堂课的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教学的目的、任务展开,只要目标明确,组织教学时才能有的放矢。一般各学科的系统性都很强,知识的内在联系十分密切,前面的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基础,后面的知识又是前面知识的发展和延伸。因此,教师必须对教材深钻细研,真正做到熟悉《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内容。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确切地把握住每一具体要求的区分度。然后再就知识的完整性,制定出每一课时明确、具体的目标。这样就能有效的增强教学的目的性,使课堂教学处在完整、有序、发展的进程中。 1. 制定教学目标:一是要适度,从学生的认识特点和班级基础出发,即不盲目求多,也不过于松散;二是要清晰,对要达到的要求指向明确,具备可测性;三是要兼顾,不仅考虑知识能力达到的程度,还要渗透思想品德的教育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2. 落实教学目标:一要以认识目标为主线,分层落实;二要以智能目标为核心,主动发展;三要以情感目标为动力,和谐渗透。 二、优化课堂结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 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多种成分和要素组成的一个综合体。从横向分,它包括时间结构、知识结构、信息传递结构、认知结构及师生双边活动结构、讲练编排结构等;从纵向看,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教师完成其“传道”、“授业”、“解惑”任务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完成学业,发展智力,丰富情感,形成高尚审美情操的主要阵地。早在300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指出:“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这种以“少教”达到“多学”的愿望,是历代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这种目标的追求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达成教学目标,又能让学生多学,这是我一直在探究的课题。我发现,保证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前提是教师要有精湛的教学技艺和科学的教学方法。 近几年来,我一直从精心备课、有效提问、指导学法、及时反思、增大容量等方面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较好效果。 一、有效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参、教材。在备课之前,我努力做到细读课文,对课文内容了然于胸。课后的思考题我也仔细阅读,了解了每道题的设计意图。在此基础上再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法学法。我严格要求自己每一节课都这样备课,我发现有准备的“仗”打得更有意思,

我也从中获得了自信。 2、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备讲,备导。要想上课的效果好,教师的只言片语就都要精心推敲,所以从课前的导入语,课中的过渡语,到点拨学生回答的导语,再到课后的总结语,我都进行了精心设计,力求为上课的重点服务,力求为引导学生服务。 3、备学生。学生是上课的主体,因此要了解学生的朗读水平,理解能力,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才能适时调控,恰当引导。 二、有效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提问是触发学生思维的引言,是激发学生觉悟的契机,是教学检测的手段。提问的质量制约着教学进程能否推进,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要运用好提问,应当注意这样几点: 1、提问要有计划性。一堂课要提问几个问题,对于所提问题的切入角度都要进行精心的构思。先问什么,后问什么,教师要胸有成竹,精心策划。提问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步步深入。教师思路明晰,也对学生思维起着潜在的导向作用。 2、提问要有启发性。提问要促进学生思考,要减少或避免走过场的应答式提问――简单地问“对不对”、“好不好”这种应答式的提问,思维的含量很少,表面热闹,价值不大,而这样的提问在教师实际课堂教学中大有存在。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摘要:课堂教学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解决,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效果;问题;有效方法 0引言 课堂教学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汲取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应该是每一个任课教师的宗旨。但想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确实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要靠平时的点滴积累,需要教师有高度的责任心,不断地进行总结和探索,找到一套合理、可行的方案。 1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 1.1 教师没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教学基本功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技术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板书水平、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等[1]。有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教学基本功的重要,教学基本功不扎实,因此就容易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上课前没有将板书规划好,板书零乱,有些重要及难点内容也没有提炼出来,学生无法了解各部分内容该掌握的程度。 1.2 课堂气氛沉闷引起课堂气氛沉闷的因素有很多,教师的授课情况是影响课堂气氛的一个主要原因。比如教学基本功不强,对知识不能融会贯通;语言不精炼,拖沓冗长,严重影响学生的听课热情;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听课过程中会感到很茫然,不知道所学课程在实践中到底有哪些应用,或是用于解决哪类问题,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3 学生与教师间缺少沟通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知识的灌输,不太重视学生对所教知识的反应,甚至不希望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提出疑问,认为这样会造成思路的中断或秩序的混乱,不利于授课;不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没有向学生解释课程在就业及日后的工作中的重要性,这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听课热情。 2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2.1 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对所教授的课程进行研究、探索,使教学水平不断地得到提高。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掌握好理论知识,还应学以致用,同时还应密切关注实践,不断提高实践水平,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课堂互动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的思想交锋、观点碰撞,这不仅活跃了教师的教学思维,同时也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2.2 提高试卷的创新性对现代大学生来说,试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态度。专业课程的考核应以分析、运用、综合、创新等题型为主[2],增加创新思维、综合能力考核内容的比重,这样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水平和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必须认真听课,课后认真复习,有扎实的基本功,否则很难完成这些题型;非任课教师出题,使得学生必须对所有知识点都要理解或掌握,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3 平时成绩所占比重要合理合理安排平时成绩的比重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平时成绩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出勤成绩,根据平时出勤情况给分,另一部分可通过平进提问或课堂表现等情况给分,当然可适当的搞课堂小测验。如果提高平时成绩所占比重,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部会比较认真,以期待取得好成绩。 2.4 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对于授课教师来说,不能仅仅满足于自己的教学任务是否圆满完成,营造良好的情感关系很有必要。因此在上好每一节课时,教师还应该心系学生,和学生多交流,多沟通,做学生的好老师、好朋友。和学生多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动向,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对提高课堂效果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结语 综上所述,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确实很多,需要每一名老师深思熟虑,尽可能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做出更大的努力,让大学课堂成为充满生机的课堂、充满活力的课堂、充满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X 一、提升知识魅力,激发学生乐学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知识魅力的提升和语言艺术的正确诱导。为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设计中应尽可能的利用现代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来提升知识的魅力。如利用FLASH制作精美的科学反应原理的动画、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的动画,并在动画中突出显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各个知识点的相互关系等。实践证明,课堂效应比其他方法都好。在教学加上自己的语言技巧,并经过多年的不断完善,现在已经形成一套较完美的教学体系。在提升科学知识魅力、激发起学生乐学兴趣起到了相当好的效果。时刻激发和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强烈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跟着老师的知识和兴趣走,有效地把学生吸引到科学学习中来。 二、优化课堂教学 1.充分相信学生,优科学生综合能力 ①保证学生看书的机会。课前要求学生预习,课堂上教师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静心地阅读科学教材,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科学新知识的理解与解题方法、规律的掌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得科学新知识的能力。

②保证学生思考的机会。教师提出问题后,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尽量让学生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回答不完整或不正确时,教师不应指责,不忙裁决,可适当启发和让学生再思考,使解题思路真正从学生头脑中产生出来。 ③保证学生动手的机会。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堂中要创设更多让学生动手的机会,这样有利于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经验的获得,信息的反馈。 ④保证学生动口的机会。认知过程是个体探索与群体交流相结合的过程,课堂上鼓励学生质疑、讨论、暴露思维过程中的问题,与学生共同经历探索的曲折,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的交流互动不仅促进学生认识的发展,而且也促进学生情感、道德的发展。 2.充分理解学生,优化师生关系 平等对待学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也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要求。平等对待学生就要求教师重视自我发展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发展而教,不要把学生当成学习知识的“容器”,而应把他们当作有选择性和主动性的个体。在课堂教学中,要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尝试,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师要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间的互相评价,使学生在学习的各个环节上都能够主动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有认知力方面的需求,同时也有情感方面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有声言语和无声言语中都蕴含着关心、理解、赏识和期待,都可能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言语的恰当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