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嶷山风景区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_许树辉

九嶷山风景区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_许树辉
九嶷山风景区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_许树辉

文章编号:1008-1674(2001)05-0082-05

九嶷山风景区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

许树辉1,彭际伟2,刘德威1

(1湖南师范大学国土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2邵阳师专地理系,湖南邵阳422000)摘 要:二十一世纪旅游业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九嶷山风景区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但交通区位差、地方经济欠发达是制约该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九嶷山风景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指出九嶷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应突出层次性,并提出了九嶷山风景区开发的对策.

关键词: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资源开发对策;九嶷山风景区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1-07-18

作者简介:许树辉(1971-),男,硕士生,研究方向:旅游资源评价与规划.

1 区域背景

九嶷山风景区位于湖南省宁远县城南30km 处.地理位置为东经111b 56c 00d -112b 04c 56d ,北纬25b 18c 03d -25b 32c 32d .气候温和,冬暖夏凉,雨量充沛,属中

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年均温较平原偏低1-5e ,垂直气候明显,是较好的游览避暑胜地.1956年舜帝

陵庙被列为湖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

年九嶷山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但由于九嶷山地处湘南山区,交通闭塞,所属县经济不发达,缺少旅游资源开发的资金,属于欠发达山岳区旅游资源.

2 区域旅游资源分析

2.1 旅游资源特点

九嶷山风景区旅游资源以灌溪清幽,峰林峻秀,舜帝古踪,溶洞奇观,山林野趣,瑶家风情为其独特个性,其旅游资源可概括为/古、奇、秀、野0四个方面[1].

古)))以舜帝古踪,千年古庙,大量的摩崖石刻、

史记、碑刻、题名、诗文为代表,引出无数古老的传说,四千年来为炎黄子孙所向往,使名山九嶷蜚声中外.

奇)))九嶷山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境内耸立着百座峰林,千姿百态,变化万千,尤以/九嶷拱舜源0气势磅礴,内涵丰富;九嶷白云、舜峰日出、景观壮丽;紫霞岩、三分石、婆婆石,洞幽石美,形象生动;瑶家歌舞

风趣独特.

秀)))九嶷山水景众多,有碧涧溪流,有冷泉飞

瀑.秀者首数灌溪,山随水转,水峙山流.大者有九嶷河,水市高峡平湖.

野)))九嶷山风景区有原始次森林,天然斑竹林区.分布着众多的珍稀动植物,野趣而原始.

2.2 旅游资源分类九嶷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具有丰度大、层次性明显的特点.按照郭来喜等对旅游资源类型的划分方

法[2]

,可以将九嶷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分为3大景系,

10大景类,35个景型(表1).2.3 旅游资源评价在采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特尔菲法对九嶷山风景区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评价模型如下(图1):

采用特征根与积法相结合进行计算,其步骤为:(1)对各层次元素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A ;

(2)约请专家和相关行业人员给各层次元素打分;

(3)解判断矩阵A 的特征根AW =K max X ,求出特

征向量并经归一化处理,获得权重向量;

(4)进行一致性检验,分别计算矩阵一致性指标CI 和随机一致性指标CR (要求CR<0.10)。第23卷 第5期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Vol.23,N o.52001年10月Journal of Shao yang T eachers College Oct.,2001

表1 九嶷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分类系统

景系景 类景 型

自然景系地文景观景类1地表岩溶景型(紫霞岩、桃花岩、玉馆岩等);o山岳景区景型(嶷山叠翠、萧韶独秀等);?峡谷景型(碧涧幽谷等)

水文景观景类1湖泊/水库景型(灌溪览胜、水市高峡平湖等);o瀑布、泉景型(冷泉飞瀑等)气候生物景类1天文/气象景观景型(舜峰日出、九峰赏星月、嶷山云海等);o原始植物群落景型(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天然斑竹林);?野生动物栖息地景型(竹鼯、黄腹角雉等)

其它自然景类

1其它自然景观景型

系历史遗产景类

1帝陵与名人陵墓(舜帝陵、李

墓等);o宗教/礼制建筑群(文庙);?古城与

古城遗址(舂陵故城、泠道故城、大历故城),?古塔(文星塔、文塔),?牌坊/门楼(云龙牌坊、状元楼、久安背古牌楼等);?石窟/摩崖石刻(玉

石刻等);?

古战场(青山尾峡谷)

现代人文吸引物景类1现代大型桥梁、水工建筑景型(九嶷大桥、九嶷电站等);o土特产/工艺美术

品景型(九嶷山/嶷茶0、香茹、醋兰、湘竹制品、宁远血鸭、男儿酒等);?动植物园景型(九嶷山国家森林公园);?雕塑景型(徐霞客塑像);?人造景观景型(紫霞岩树桩竹林盆景园);?购物旅游地景型(九嶷山民族商业街)抽象人文吸引物景类1民间传说景型(穿岩、斑竹、香杉等);o山水文学作品景型(汉蔡邕的5九嶷山铭6、毛泽东诗词碑等);?少数民族文化景型(瑶家风情);?特色民俗景型(接新节、盘王节、敬鸟节);?历史寻踪景型(舜帝古踪、娥皇女英、五臣镇妖、太平史辉等)

其它人文景类1其它人文景观景型

务景系

旅游服务景类1旅游住宿设施、餐饮场所景型(九嶷山交通宾馆、舜源宾馆、舜帝宾馆、金穗宾馆等);o旅行社景型(宁远县旅行社);?旅游交通设施景型;?旅游管理机构景型(宁远县旅游局)其它服务景类

1

其它服务景型

图1 九嶷山风景区旅游资源评价层次分析图CI =

K max -n n -1; CR =CI

RI

=6m

j =1

a j CI j

6m j =1

a j RI j

第5期许树辉 彭际作 刘德威:九嶷山风景区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83

经计算机运算,获得各层次的因素权重(表2).

表2.九嶷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权重值表

指标代号B1B2B3

权重0.72080.20130.0779

指标代号C1C2C3C4C5C6C7C8C9

权重0.52320.03110.16650.16220.01190.01490.01230.04380.0341

指标代号d1d2d3d4d5d6d7d8d9d10d11d12d13d14权重0.02030.01070.05010.07280.04360.17490.12340.13210.09280.08430.02040.02350.02110.0129

根据复合指标的得分和权重计算综合指标得分,并确定评价标准及分等(表3)。

表3.九嶷山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标准

综合指标得分旅游资源开发等级

>50一级景点

45-50二级景点

40-45三级景点

<40四级景点

对九嶷山风景区主要旅游景点进行分项打分,获得相应因素分值和总分值(表4)。

表4.九嶷山风景区主要旅游景点评分值

旅游景点分值开发层次旅游景点分值开发层次旅游景点分值开发层次舜庙61.81王氏祠堂45.22状元楼46.72紫霞岩58.91云龙牌坊47.72碧涧幽谷42.33文庙59.51桂林峰42.43文星塔45.62桃花岩57.61杞林峰41.93金蛙公主43.83玉岩58.71三分石斑竹区57.91九嶷山铭49.22娥皇峰46.32毛泽东诗词碑56.61青山尾峡谷46.92女英峰45.92灌溪揽胜48.12泠道古城31.64石成峰43.83穿岩46.62瑶寨茶楼45.62朱明峰46.72嶷山叠翠42.53水市高峡平湖31.34箫韶峰47.12飞龙岩56.91九嶷电站30.64石楼峰41.43古牌楼49.12九嶷大桥21.44

评价结果表明该区旅游资源存在着明显的层次性:一级景点,即舜庙、文庙、紫霞岩、桃花岩、玉岩、三分石斑竹区、毛泽东诗词碑、飞龙岩等风景点,分值均在50分以上;二级景点,包括娥皇峰、女英峰、朱明峰、萧韶峰、王氏词堂、云龙牌坊、古牌楼、瑶寨茶楼、九嶷山铭、灌溪揽胜、青山尾峡谷、状元楼、文星塔、穿岩等,分值在45-50分之间;三级景点,包括石楼峰、金蛙公主、李墓、嶷山叠翠、石成峰、桂林峰、妃林峰、碧涧幽谷等,分值均在40-45分之间;四级景点,包括九嶷电站、九嶷大桥、水市高峡平湖、泠道古道、舂陵古城等,分值在40分以下.

2.4旅游市场分析

2.4.1交通区位市场分析

九嶷山风景区地处湘南山区,风景区所在县一无铁路线通过,二无国家级公路和高速公路经过.旅游目的地交通通讯设施差,目前仍无省一级的公路旅游线路.因此,在交通闭塞、信息不畅的情况下,纵使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终因交通捷达度差,游客稀少.同时九嶷山风景区处于邻近优势旅游区的阴影区[3]内,如西部距离200余公里有国家级风景区桂林山水,北部距离290余公里有国家级风景区衡山,南部邻近广东省境内的狮子岩旅游区(曲江)、飞来峡(清远)、鼎湖山(肇庆)、七星岩(肇庆),东部距离143公里有郴州苏仙岭、东江风景名胜区.这些风景旅游区均以相对较好的交通条件,吸引大量游客.

2.4.2资源市场分析

学者吴必虎认为城市居民出游目的地的选择往往表现为就近原则,且随距离的增加而衰减[4].对于同类型旅游资源而言更是如此.在上述九嶷山风景区旅游资源评价结果中,一级景点除舜庙、斑竹、毛泽东诗词碑外,其余旅游资源与周边地区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到本区游客数量.如同样是

84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3卷

喀斯特岩溶地貌,桂林山水知名度远比九嶷山大;瑶族文化,江华瑶族自治县远比九嶷山更古老、更吸引人.因而,九嶷山风景区资源市场优势不明显,客观制约了本区旅游业发展.

2.4.3客源市场分析

九嶷山风景区自1984年正式开放以来,游客数量由897人增加到1998年的17.98万人(资料来源:宁远县旅游局,下同),呈明显的增加趋势.其客源市场特点是:1游客以国内游客为主,境外游客稀少.从1984年到1998年15年的时间,境外游客总数不到6000人,其中大多数为港澳台人士,占境外游客总数的96%.国内游客又以本地和邻近地区游客为主, 1998年这部分游客占该年度总游客量的62.9%.o游客以公费旅游和团体旅游为主,政府、企事业性单位及学生团体为客源主流,自费旅游比重小.1998年自费旅游者仅占旅游者的42.4%.?游客多以城镇居民为主,乡村游客较少.1998年游客中城镇游客占总游客量的75.4%.

2.4.4旅游产品市场分析

目前,九嶷山风景区己开发出了一些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工艺品.如以斑竹为原料的系列产品(斑竹旅游杯、斑竹毛笔、斑竹龙头拐杖等)、香樟神像系列、竹木雕(编)系列和木制脱胎漆器工艺品.但旅游产品质量不高,尚未形成一定规模的市场.

3.旅游资源开发措施

3.1立足于现状,实行旅游资源层次性开发

针对九嶷山旅游资源的资源特点和区位特征,笔者认为九嶷山要摆脱周边优势旅游区的/阴影0,必须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资源进行开发,突出层次性.就旅游资源而言,应将九嶷山风景区定位为以舜帝陵庙等重要人文景观为中心,以清秀、优美的自然景观为基础,融湘南历史文化的风土民情于一体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首批开发舜帝陵庙、文庙、三分石斑竹区和被徐霞客列为楚南十二大名洞的紫霞岩、玉岩、飞龙岩以及毛泽东诗词碑、桃花岩等知名度大的一级风景点,景点建设立足于高起点、高品位,并以此作为九嶷山风景区旅游业发展的极核,通过滚动效应带动其它层次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产品的开发上应当与旅游资源的层次性相配套,注重于旅游产品的地方特色开发.目前应加强对以斑竹为原料的系列产品的深层次开发和质量管理,力求形成具有一定市场规模的品牌产品,实现该区旅游产品知名品牌零的突破.

3.2重点进行交通通讯建设,规划旅游精品游览线

九嶷山风景区旅游资源丰富,开发价值大.制约九嶷山风景区旅游业发展的要害之一,正是其地处南岭山区、交通通讯闭塞的区位.因此九嶷山风景区应当抓住永连公路(永州)))连县,国家二级公路,途经九嶷山风景区北入口)、洛湛铁路(洛阳)))湛江,贯穿永州市南北,道县站距离九嶷山风景区仅42公里)建设的契机,重点进行交通通讯建设,提高景区可进入度.应当加快与相邻县区的公路建设,注重与相邻县区一道共同提高公路等级.尤其要重点进行宁远县城至九嶷山风景区公路的升级与改造.目前,急需改砂石路面为柏油路面的交通干道共89公里,其中游览主次干道62.8公里.鉴于地方财政现状,针对九嶷山风景区旅游景点的相对集中的特点,笔者认为游览线路的建设宜分三个层次:(1)游览主干道应当将风景区内一级、二级风景点串联,构成旅游精品游览线,铺柏油路面.精品游览线路为:a、宁远县城(宁远文庙及其文化游园)y冷水桃花岩y灌溪仙境y九嶷山风景区;b、宁远县城y九嶷山风景区y三分石斑竹林;

(2)游览次干道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维持原砂石路面;(3)相对集中的风景点,可以充分利用当地条件铺石板路,以体现乡村林间小道的底蕴.

3.3多渠道筹集资金

建设资金的缺口大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一般而言,资金的来源渠道有三:一是依靠政府对旅游产业的投入;二是加大旅游产业招商引资力度;三是实行优惠政策广泛吸引社会资金.然而,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克服一切依靠政府的倾向.作为省级旅游区的九嶷山风景区,其旅游开发和建设所需资金不可能完全依靠国家和上一级财政的支持,应当立足了本地方财政.在地方财政较为困难的境状下,实行招商引资和必要的扶持地方性政策以及单位团体联合投资入股等,均为较适用的筹集资金的办法.但必须反对那种动用公款以个人名义进行旅游投资的行为.同时要加强资金的监管,严防资金的人为流失.

3.4加强旅游管理,保护旅游环境

旅游业是一门综合性强的行业,旅游管理是旅游业得以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九嶷山风景区旅游管理方面的现状,笔者认为该风景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旅游业的管理:一是进一步理顺旅游管理体制,努力健全和完善旅游管理体制,不断强化和改善旅游管理和维护正常的旅游市场,提倡平等竞争,保护旅游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二是要大力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坚持/依法治旅0.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执行旅游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认证制度,全面提高旅游服务人员素质和旅游服务水平.三是认真搞好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对于层次较低,暂时不能开发的旅游资源,必须坚持保护的原则.要提倡旅游业规划中/有所为,有所不为0的原则,/不为0(即资源与环境的保护)在先,/为0(即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后,切实做好旅游资源的规划、保护和管理.

第5期许树辉彭际作刘德威:九嶷山风景区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85

3.5加强旅游宣传、广增客源

旅游市场的开发与旅游宣传、旅游促销有密切的联系.一些旅游市场较好的旅游区,其旅游宣传和旅游促销投入力度大,如电视宣传、网上服务等.九嶷山风景区应当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旅游宣传活动,让更多的国内外游客了解九嶷.旅游宣传重点放在长沙、衡阳、郴州、连州、全州、桂林、永州等城镇,并力求与这些城镇旅行社加强合作,将九嶷山风景区纳入周边优势旅游区的游览线路之中,扩大客源市场,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共同发展和旅游产业化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宁远县人民政府.九嶷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1993年5月.

2郭来喜,吴必虎等.中国旅游资源分类系统与类型评价[J].地理学报,2000,55(3):294-300.

3王衍用.区域旅游开发战略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经济地理,1999,19(1):116-119.

4吴必虎等.中国城市居民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研究[J].地理学报,1997(2).

5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适度开发与实例研究[J].经济地理,1993,13(2).

6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第2版.

Study on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and Exploitation of Tourist Resources In Jiuyi Shan Scenic Spot

X u Shuhui,Peng Jiw ei,L iu Dew ei,

(Territory College of H 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410081)

Abstract:T our ism will be tur ned into a major industr y of our economy in the21st century.T her e are plenty of tourist resources and great ex plo itat ion potentiality,but the under developed conditions of transportation and econo my are of the mainly limited factors in Jiuy i Shan scenic spo t.U sing AHP,the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tourist re-sources in Jiuy i Shan scenic spot is analyzed,the arrangement of ex plo itat ion framework of tour ist resources are in-quired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tourist resources ex plo itation in Jiuy i Shan scenic spot are put forw ar d.

Key words:assessment of tour ist resources;the countermeasures of tourist r esources ex ploitation;Jiuy i Shan scenic spot

86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3卷

XX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农村发展概论》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平湖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专业 年级 学校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制

平湖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人口的增加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旅游需求不断增大,乡村旅游已然兴起。作为现代乡村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对发展我国乡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但在开发过程中自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以平湖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为题,结合实际情况并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研究,进而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开发模式文化乡村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为旅游目的地,以乡村特定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乡间农、林、牧、副、渔、手工业等各类生产活动、村野风光、村寨文化、地方民族、乡村习俗等为旅游吸引物的观光游览、体验乡村风貌、乡村生活、休闲度假、康体娱乐等旅游活动。 随着现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随之兴起,各方面的旅游项目也相继开发,特别是现代社会人民对休闲旅游的需求增加,所以乡村旅游成为当今旅游热点,乡村旅游开发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现今的乡村旅游开发状况如何,对它的开发又有何建议?通过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到重要启示。 二、国内外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一)国内乡村旅游资源研究 目前,乡村休闲旅游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将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开发现状来看,存在着整体质量不高,主要体现在定位模糊,缺乏特色,文化特质不突出,中低档产品居多,新型旅游产品开发较少,并且产品软件设施相对落后。针对目前开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充分利用农业旅游资源,实现新农村建设,打造运动休闲产业,创造“生活富裕、生命阳光”的和谐新乡村,提出开发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的发展对策。 例如对秦东地区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中,就对秦东地区资源经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模板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 1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 国家旅游局最新制定) ( ) 一、前言 本标准文本包括三个核心内容: 旅游资源分类、 旅游资源调查、旅游资源评价。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旅游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 尹泽生、魏小安、张吉林、汪黎明、陈田、牛亚菲、李宝田、潘肖澎、周梅、石建国。 二、引言 2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中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在旅游研究、区 域开发、资源保护等各方面受到广泛的应用, 越来越受到重视。 旅游界对旅游资源的涵义、价值、应用等许多理论和实用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本标准在充分考虑了前人研究成果, 特别是1992年出版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 试行稿) 》的学术研究和广泛实践的基础上, 对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调查、评价的实用技术和方法, 进行了较深层次的探讨, 目的是为了更加适用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 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工作。 本标准是一部应用性质的技术标准, 主要适用于旅游界, 对其它行业和部门的资源开发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三、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3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旅游资源类型体系, 以及旅游资源 调查、等级评价的技术与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型旅游区( 点) 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规划与项目建设、旅游行业管理与旅 游法规建设、旅游资源信息管理与开发利用等方 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经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 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 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260中华人民共 和国行政区代码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

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和方法

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和方法 罗清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旅游系 北京 101101) 【摘要】 近30年来,我国旅游业取得了重大成就,陆续开发和完善了全国各地主要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的需求,又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人们对旅游产品的高品质要求促使开发旅游资源的原则、方法等必须有新的变化和调整。该文对此做了新的界定和建议。【关键词】 旅游资源开发 原则 方法 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罗清(1965-),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资源、创意文化旅游、旅游经济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需求也越来越丰富并愈趋成熟,高品质的旅游产品成为现代人们的首要选择,依照我们过去的开发模式很难适应新时期的旅游需求。采取合理的原则和方法开发旅游资源,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正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重要内容。 1 旅游资源与旅游资源开发 旅游资源是自然、历史、社会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特殊资源,具有明显的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作为地理环境的一部分,具有地理环境要素所具有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动态分布的特征,作为旅游活动的客体,它又具有历史人文的特征。旅游资源是指: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能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客体和旅游业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作为旅游经济收入的来源,旅游资源必须经过开发成为旅游产品,才能发挥其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开发利用吸引游客,才能发挥旅游资源的多种功能和作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逐渐增多,游客需求多样化、个性化趋势日益明显。只有对已被利用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层次开发,或开发未被利用的旅游资源,才能不断地满足旅游者的需要,确保旅游业持续发展。所谓旅游资源开发,是指以发展旅游业为主要目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旅游资源加以利用的经济技术系统工程。旅游资源开发的目的在于发展旅游业,实质在于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的内涵价值,提高其吸引力,使旅游资源变成现实的旅游吸引物,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多种功能。 旅游资源开发是旅游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旅游开发是一项综合性的开发,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的区域开发,就是根据域条件,运用资金和技术手段,通过科学的调查、评价、规划和建设,使未被利用的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已被利用的旅游资源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加强,并做好配套设施建设,向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旅游服务。而旅游开发的整个过程都是围绕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展开的,为了充分有效地挖掘旅游资 源本身的价值,在选定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还必须进行一系列旅游环境建设、旅游产品设计的开发工作,使旅游资源所在地能够成为有吸引力的旅游环境和接待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资源开发就是旅游开发的核心,成功的旅游开发必须首先要有成功的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资源的开发的成败决定了整个旅游开发的质量。 2 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旅游资源开发作为一项经济文化活动,必须遵循经济活动的运行规律,同时也要符合文化事业的开发规律,才能获得成功并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就是指旅游资源开发活动中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笔者认为可以将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界定为可持续发展原则、协调原则、美观原则、市场原则、特色 原则、 和文化原则。①旅游产品在经营管理方面采取生态、可持续的实践,保证经营活动不会使环境退化;旅游开发中应对当地社区和居民做出持续的贡献;旅游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破坏应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原则,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 ②协调原则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理性要求。协调发展就是要求旅游资源开发者正确处理现实与未来、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要求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强调整体效益,关注生态环境,注重社会公益,全面协调和处理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复杂关系,使旅游业得以全面发展。旅游业作为一项经济产业,追求经济效益是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目的,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做到投资省、收益快、效益高。同时,旅游业既是一种文化性的经济产业又是一种经济性的文化产业,还是一种与环境生态密切相关的资源耗费型产业,这就要求旅游资源开发所追求的经济利益要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即既要注重经济效益,又要保证旅游区居民及旅游者的生活秩序的安定与和谐,更要保护好旅游区域的环境生态。 ③美观原则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旅游资源开发就是发现美、展示美、创造美的过程。在设计和开发中应该充分运用美学的原理,将自然美、艺术美及观念美有机地融合进来,创造一种诗意的旅游环境,让游客置身其中,得到全方位的美的享受与精神的愉悦,力争做到旅游区布局和谐,旅游线路流畅,旅游氛围融洽。

镇远古城旅游资源研究

怀化学院 学期论文 论文题目:镇远古城旅游资源研究学期: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学生姓名:姚伯军 学生学号:0901401024 年级:2009 级 院系单位:工商管理系 课程名称:应用文与论文写作 任课教师:姜莉芳 完成时间:2010年6 月20 日

镇远古城旅游资源研究 [摘要]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贵州省镇远古城。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被称为太极古镇。镇远古城有着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自然有舞阳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石屏山、铁溪,高过河,杉木河漂流等旅游景点;人文旅游资源有明代所建的旧府城和旧卫城。城内外古建筑、传统民居、历史码头数量颇多。城东的青龙洞,是一组规模极其宏大的明清宗教建筑群,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沿舞阳河畔还有天后宫、周达文故居。另外还有报京少数民族风俗区。并且镇远古城旅游开发现状研究有利于更完善的促进旅游也的发展。 [关键词]开发现状;配套设施建设;开发潜力。 The research on tourism resources of zhenyuan Abstract: The Zhenyuan in Guizhou Province is one of the famous historic and cultural town in China . it is more than a thousand years old. Known as a Taiji ancient town . There are mumerous natura resources and human tourist resources particulared to visit . The national scenery site –Wuyang River .Mount Shiping ,Tiexi Gaoguo River and Shanmu River Crafting are noted for its natural resources .While the human tourist resources are those listed : the Jiufu and Jiuwei city built in Ming dynasty .the old buildings .the local people`s house .the ships` destinations and so on .The east of the town is the QingLong Cave which is ranked as the national key protected site for its grander buildings came from Ming or Qing dynasty .besides .along the Wuyang River .there are Tianhou Palace and the old home of Zhoudawen .Also .some minorities exist here . Anyway .the tourism`s development of Zhenyuan will bring benefits to the progress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Key words ROR;discussion on key points of room construction for large medical equipments;tourism resources exploration potential; 一、前言: 镇远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小城,位于云贵高原的东南边缘,又属

分界洲岛景区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课件.doc

分界洲岛景区旅游资源调查分析报告 综述 分界洲岛位于陵水县东北部海面上,距陆地约4公里,距东线高速公路牛岭隧道约8海里,距县城约18公里,岛屿面积约为0.58平方公里,海拔99米。因地处万宁和陵水两县交界之海上得名。 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海岛地形、地域文化等,分界洲岛有“美女岛”、“观音岛”、“无名岛”、“睡佛岛”、“冰火岛”之誉,是一个美丽的灵秀宝岛。 一区域概况 (一)自然概况 分界洲岛位于陵水县东北部海面上,距东线高速公路牛岭隧道约8海里,距县城约18公里,岛屿面积约为0.58平方公里,海拔99米. 1、地质地貌 分界洲岛所处位置是海南岛重要的分水岭,该岛是牛岭的一部分, 牛岭又称分界岭,主要因为这里是海南岛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自古以来,当地的人民就已感觉到这座山岭南北不同之处。实际上,整个牛岭是五指山山脉的延续,这是由于亿前,大陆板块的挤压所形成的。后来冰川期,海水的浸入,淹过了较低的部分,,切断了分界洲岛与牛岭的联系,从而形成了现在的样子。 2、气候水文 虽然整个海南岛都处于热带,但是因为这座东南西北走向的牛岭,使得了以此岭为界北气候上有所差异。牛岭以北的气候相对温暖,空气的湿度较大,降雨较多,而牛岭以南气温要比岭北高出二三度,阳光充足,但岭干燥少雨。 在分界洲岛上看牛岭两边,常常可以看到如此的景象:夏季岭北大雨滂沱,岭南却是阳光灿烂;冬季岭北阴郁一片,而岭南却是阳光明媚。主要是由于牛岭是海南岛南北地理的分界线,北面以平原地地型为多,南面以山地为多,这种地理分界,从形成了气候上的分界。来自南边的暖气流受到东西走向山脉的阴隔,导致山体迎坡(南面)和背面坡(北面)的气候出现差异,以致这座小小的山岭对海南岛东南的气候也产生了影响。所以站在分界洲岛上,经常就可以看到牛岭“牛头下雨,牛尾睛”的奇观。

XX旅游资源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某县县格凸河穿洞旅游资源开发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背景 一、项目名称 某某县县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基础设施建设。 二、承办单位概况 1、项目承办单位:某某县县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管理处 2、法人代表:易华 3、项目主管单位:某某县县人民政府 4、项目承办单位性质:县政府旅游局下属事业性单位 三、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1、《安顺地区旅游发展战略规划》;(1996年)

2、《某某县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资源调查评价报告》;(1999.9第三次修改) 3、《某某县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1.8) 4、《某某县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大穿洞景区详细规划》(2002.3) 5、风景、旅游及相关专业技术规范、标准; 6、《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事业发展的意见》(黔党发[2002]20号。 7、《贵州省旅游业管理条例》 8、《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第四批省级风景名胜区的通知》黔府办(2000)16号。 9、可行性报告编制协议; 10、其它相关资料。 四、项目提出的理由 1、项目工程建设是安顺市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的需要 早在1995年安顺地区就在《安顺地区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出计划与规划中期(2001~2005)“某某县县旅游资源的开发初具规模”,“某某县县格凸河风景区申报为省级,开发建设该景区及其沿线风情点”(《规划》)中第一章第四节第十九条)。 2、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前提

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所在的某某县县是一个农业县,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某某县格凸河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堪称一流,景区内的供电、给排水、通讯、道路等基础设施落后,制约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开发资金不足 由于开发建设较晚,投入资金较少,目前本风景名胜区服务设施简陋。对外旅游服务主要依托县城。景区内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场所有待建设,只有大河村提供有限的农家饭。由于基础设施薄弱,经营管理和服务条件跟不上,制约了日益增长的旅游业的发展。景区内又缺少步道、亭廊、停车场、码头、公共厕所和垃圾处理等设施,不便开展观光游览活动。 以上问题可随着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项目的建设和完善而逐步解决。 3、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全市和全省旅游业的发展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展,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步伐加快,同时为了树立安顺市作为贵州省旅游中心的地位,必须扩展与丰富其旅游产品的内涵。建设格凸河风景名胜区,是贵州西线风景旅游区的重要补充。安顺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得到开发利用的还不到三分之一,仅仅集中体现在黄果树、龙宫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

海岛旅游资源特点及开发方式研究——以长岛为例

海岛旅游资源特点及开发方式研究——以长岛为例

————————————————————————————————作者:————————————————————————————————日期:

海岛旅游资源特点及开发方式研究——以长岛为例-旅游管 理 海岛旅游资源特点及开发方式研究——以长岛为例 王雪 海岛旅游资源具有季节性不明显、环境幽绝、地域性明显、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为更好的开发海岛旅游资源,该论文总结分析了世界成功旅游海岛的开发方式以及举例特色代表岛屿和具体开发方法,并结合长岛的实际情况,进行SWOT分析,最终从发展方向、开发方式及规模层次等宏观方面以及设施建设、市场宣传、从业人员等微观方面提出长岛旅游开发的建议,以期待完善长岛旅游的产品结构,提升整个长岛的竞争力,同时为其它岛屿的开发提供方法借鉴。 度假旅游的兴起,陆地景观的相似性和近城市性使人们渐渐将目光转到海岛。海岛因与陆地相隔,远离人群和喧闹城市,拥有独特且保留相对完整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相比陆地景观更能满足人们回归自然、减轻压力以及探新求异的需要,海岛旅游和海岛开发成为新的热点。 一、海岛旅游及其资源特点 海岛旅游是指以特定的海岛地域空间为依托,凭借岛上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以满足游客需要,同时促进海岛社区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而开展的旅游活动。海岛旅游资源作为旅游资源中的一个特殊分类,除具有一般旅游资源的特点外,因地域和历史文化发展的差异性,海岛旅游资源又有其特点。(一)季节性较陆地不明显。旅游活动的季节性,除受人们带薪假期的时间影响外,最大的影响因素便是由于旅游目的地的气候条件引起的旅游资源的季节性。因海岛散布于海洋中,受海洋性气候影响较为明显,气温变化较同纬度

邹城市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邹城市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作者:————————————————————————————————日期:

邹城市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旅游管理 邹城市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刘强 邹城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孟子的诞生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本文在分析邹城市的旅游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提升旅游资源开发水平的建议。 一、研究背景 近几年来,邹城旅游客源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一)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自助出游。(二)旅游活动边界的泛化,游客的足迹不再局限于景区景点内,景区边界逐渐向外延伸,旅游竞争由单纯的资源竞争向综合竞争转变。 (三)游客更加注重出游的体验性、舒适性和全程的整体品质。这些变化都要求旅游目的地必须在提高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目的地整体品质和档次上下功夫。 二、邹城市旅游资源现状 (一)自然资源种类丰富 邹城农业基础较好,枣林、桃树、山楂、苹果种植规模大,品种优良,在峄山及城市近郊区大面积分布,特别是百里枣林、千亩桃园花红叶绿,果实甘甜,是观光采摘的好去处。 (二)文化底蕴深厚 邹城历史底蕴深厚,文化遗产众多。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相交辉映。其中,全

国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老城区历史建筑17处。 (三)民俗节庆活动众多 根据自身资源特点,邹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形成了“春赏花、夏采摘、秋收获、冬体验”旅游格局。 三、邹城市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信息资源整合不足,窗口作用发挥不明显 邹城市旅游网站、旅游咨询服务系统以及旅游标识系统还不完善,旅游信息散布于济宁旅游政务网、邹城外宣网、微信和微博,缺乏统一规划与集成,内容同质性高,利用率低。截止目前,邹城共建有旅游咨询服务中心2家,位于香城镇和看庄镇,数量不足且功能不全。 (二)资源开发深度不够,缺乏核心竞争力 作为邹城市两个核心旅游资源区,孟府孟庙景区和曲阜的三孔存在较大的同质性,因此两孟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峄山景区大力实施“生态邹东”发展战略,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了整合,打造了“邹城深呼吸”生态旅游品牌,但大多还停留在“采摘”和“吃农家饭”的初级阶段,难以与其他旅游目的地的乡村旅游分别开来,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 (三)配套设施不完善,存在最后一公里难题 尽管邹城完成了首批40余块旅游交通标识牌的建设,为市内5个A级景区景点及多个乡村旅游景点提供交通指引,提高旅游者的出游效率。但是,城区与景区、景区与景区间道路不够通畅,影响了景区的可进入性;部分景区缺少旅游标识,景区支线路网标准低,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餐饮住宿等基础设施

旅游资源评价

三、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是旅游项目开发和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进行旅游资源调查,摸清家底,对确定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旅游资源调查 1. 旅游资源类型 根据2003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的分类系统,课题组根据多次实地的踏勘和对风景特色的分析,从科学角度对区内的旅游资源进行了更为详尽、准确的分类。取以下景源为主要景点:凤凰山、象鼻山、蛮子洞、千年核桃树、月亮湾、月亮坪、红旗水库、扯嘴坡、池塘、民居(各种姓氏院子)等20多处。旅游资源大体上可以分为7个主类。具体类型见下表。 表1-1 规划区旅游资源分类表

2. 旅游资源条件 一个地方旅游资源类型及其数量决定了其旅游业发展的水平、程度及规模。在全国旅游资源分类的8个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中,本规划区拥有7主类、14亚类和26基本类型,分别占全国相应类型的88%、45%和17%。在各主类、亚类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数量统计中,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数量分别占全国相应类型的10%、13%、36%、12%、10%、71%、33%。见下表。 表1-2 各层次旅游资源单体数量统计 表1-3 各主类、亚类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数量统计 从上面3个统计表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本区旅游资源主类占《国标》的88%,但亚类和基本类型尤其是基本类型所占比例很低,说明旅游资源单体数量少,规模较小,旅游资源相当贫乏。 3. 旅游资源类型分析 对旅游资源进行分析,不仅有助于把握区域旅游资源的特色,更有助于为评价和开发利用创造良好的基础与条件。 1)自然旅游资源 (1)地文景观资源

xx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报告(完美版)

xx山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 用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研究目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旅游几乎在世界各地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产业,被誉为20世纪的经济巨人。据世界旅游组织(WTO)公布的统计数字,1950年全世界国际旅游活动参加者为2528.2万人次,1960年为6929.6万人次,1990年则为45487.5万人次,相当于1950年全世界国际旅游人数的18倍。国内旅游也迅速发展,整个“八五”期间旅游人数为22.06亿人次,每年以18.9%的速度增长,比“七五”年均增长率高出14个百分点。旅游业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 但是,旅游的发展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掘出来。目前即便是在西方工业化国家中,每年能够出国旅行的人数在该国人口中的比重仍未达到应有水平。例如在出境旅游比较流行的英国,每年出国旅游的人次也仅为全国人口的1/3。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旅游者在这些国家的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就更小了。战后旅游发展的趋势表明,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余暇时间的增多、教育的普及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其它各种社会经济因素的有利进展,今后参加旅游的人数将会不断增加,从而也决定了旅游业将有光明的发展前景。 旅游者的文化修养、旅游资源的文化品位、旅游业的文化氛围、

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没有文化的旅游是不存在的,低档次的文化品位,是影响旅游活动发展的致使原因。所以不管是旅游的主体(旅游者)还是旅游的客体(旅游资源)都应予以一定的教育和培训,以使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欣赏被賦予更丰富的文化意蕴,从而使旅游得到更健康和快速的发展。 旅游业是一高度竞争的产业。不仅各国旅游业,特别是面对相同客源市场的邻近国家旅游业之间竞争激烈,而且同一旅游目的地内的各旅游企业也存在竞争。如果不了解旅游,不了解发展旅游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不了解旅游的性质、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等必要的知识,要想在竞争中取胜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还要对从事旅游业的人员进行旅游教育和训练。 另外,要搞好旅游业,实现旅游业在国民经济计划中的地位,还要在坚持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前提下满足旅游者的需要和当地人民的需要。也只有同时满足旅游者和当地人民的需要,才能实现国家的利益。因此各方的利益和需要都必须予以满足,各方彼此间的利益冲突都必须调合一致。在这个意义上,了解旅游和正确认识旅游对于各级政府参与制定政策和规划工作的人员是十分必要的。中学生是未来社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更是有必要了解一定的旅游方面的知识。

河南省伏牛山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对策研究

目录 1 引言 (1) 2 伏牛山生态旅游资源概况 (2) 2.1 伏牛山概况 (2) 2.1.1 特殊的地理位置 (2) 2.1.2 优越的社会历史条件 (2) 2.2 生态旅游资源分类 (3) 2.2.1 伏牛山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明显 (3) 2.2.2 生态旅游资源分类 (3) 2.2.2.1 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地文景观类、水文景观类和气候、生物景观类三种类型 (4) 2.2.2.2 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历史遗产类、现代人文类和抽象人文类三种类型 (4) 3 伏牛山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4) 3.1 开发利用现状 (4) 3.2 伏牛山生态旅游产品特点 (6) 4 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7) 4.1 内乡宝天曼资源开发状况 (7) 4.2 开发过程中突现的问题 (8) 4.2.1 旅游资源开发资金不足,环境破坏问题突出 (8) 4.2.2 开发建设无特色,旅游市场份额小 (8) 4.2.2.1 开发建设无特色 (8) 4.2.2.2 旅游市场份额小 (8) 4.2.2.3 景区内各景点孤立分散,未形成紧密联系的网络 (9) 4.2.2.4 宝天曼生态旅游景区可进入性较差 (9)

5 伏牛山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对策及管理措施 (9) 5.1 突出特色旅游,实施品牌战略 (9) 5.1.1 伏牛山最大、最突出的特色是独有的生态魅力 (9) 5.1.2 打造三大旅游品牌 (9) 5.2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文化内涵 (10) 5.2.1 创新宣传手段和方式,增强促销的针对性、实效性 (10) 5.2.2 突出主题形象,积极开拓市场 (10) 5.3 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 (10) 5.3.1 旅游环线构建快速通道 (10) 5.3.2 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10) 5.4 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发展“大伏牛”旅游 (10) 5.5 拓宽资金来源通道,形成发展合力 (11) 5.5.1 发挥好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 (11) 5.5.2 广泛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参与伏牛山旅游开发建设 (11) 5.6 强化安全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11) 5.6.1 加强旅游安全管理强化“安全第一”的意识,层层建立和落实旅游安全责任制 (11) 5.6.2 加强人性化服务 (12) 5.6.3 加快旅游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12) 5.7 制定法规,加强科学管理 (12) 6 结论与讨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3) 2

宝鸡市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宝鸡市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摘要:宝鸡地处西部,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尤以人文景观著称,种类的多样性及悠远的历史沉淀使其在西部旅游文化资源中独树一帜,充分发挥其优势,把旅游业培育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使之推动宝鸡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试对宝鸡旅游的现状、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开发的思路进行初步分析。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经济 一.宝鸡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1.从旅游资源角度看,宝鸡旅游发展潜力很大 宝鸡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在陕西省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全市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国家一级文物481 件(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国家森林公园2处,国家4A 级景区6处,3A 级景区处19处。我们所调查的7个县、区(陈仓区、凤翔县、岐山县、扶风县、千阳县、陇县、麟游县)中,每个县、区都至少有一个有特色的、有吸引力的旅游区或旅游点。如陈仓区的姜子牙钓鱼台风景区;凤翔的东湖景区、秦宫一号大墓;陇县的关山草原;扶风的法门寺及法门寺博物馆(国家4A 级景区);岐山周公庙;千阳的莲花山狩猎场;麟游的九成宫醴泉铭碑等。有些县、区的旅游资源密度好,可形成小的旅游环线;而且,由于地方多数旅游资源污染小、环境质量高,对城市旅游市场有很强的吸引力,如陇县的秋菊山庄、向阳川;千阳县的莲花山狩猎场;岐山的堀山森林公园等。而且,宝鸡北部各县占有相当的区域旅游资源优势,可以形成周文化旅游区和三国文化旅游区及以草原、山水风光见长的关山,龙门洞,景福山旅游区。相对于优势的旅游资源,宝鸡的旅游业发展落后于宝鸡市经济发展和全省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要求,接待的旅游人数总量,特别是海外旅游人数和比例在全省所占份额较低。 2. 宝鸡旅游可进入性具备一定的基础 由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及招商、旅游发展的需要,宝鸡市及北部各县区之间的交通大为改善。陇海、宝(鸡)-成(都)、宝(鸡)-中(卫)铁路在宝鸡市交汇;西宝高速连接西安和宝鸡,宝(鸡)-平(凉)线、宝(鸡)-天(水)线、西宝北线等二级公路贯穿宝鸡市、陈仓区、千阳县、陇县、凤翔县、岐山县和扶风县;较偏远的麟游县也有三级公路与其

郑州市旅游开发现状及分析论文相关论文总结

河南科技学院郑州市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专业: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郑州市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关键词:旅游、郑州、少林寺、发展战略、双心两翼内容摘要: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加大了郑州市旅游业的发展力度,把旅游业的发展作为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沿黄地区原有的旅游产业资源的基础上,加快增多了旅游景点的开发,其中重点开发两带八区旅游资源。明确我市旅游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认清发展的态势,推出旅游强市的战略,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我市旅游业的发展体系。 郑州市包括新密、新郑、荥阳、中牟、巩义、登封六个县级市,其中以登封少林寺和新郑黄帝故里最为著名,其次黄河风景名胜区、巩义风景名胜区也各有其特色。目前,全市拥有旅游景区90多个,其中5A级景区一个,4A级景区7个。 驰名中外的登封嵩山少林寺,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功创建成为国家5A级景区。并且随着登封市政府正式与港中旅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港中旅嵩山少林旅游文化有限公司挂牌成立,以后的嵩山少林香火会更加旺盛,发展态势也会越来越好。 继少林寺成功创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之后,黄河风景名胜区入选第七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黄河风景名胜区位于郑州市西北27公里处,它北边临近母亲河黄河,南面依附岳山,历史悠久、生态保护良好,不仅是黄河生态治理和修复的重点地区,而且还是中原文化、黄河文化、河洛文化的富集地区。目前主要的旅游资源包括五龙峰、岳山寺、骆驼岭三大景区,有大禹塑像、炎黄二帝巨型雕像、黄河碑林等景观。 除此之外,沿黄地区还有黄河大观(其中有黄河大观苑、果岭山水、高尔夫球场等)、黄河花园口旅游区(主要旅游资源点包括黄河公路大桥、扒口处遗址黄河沙滩游泳场等)、黄河花园生态旅游区(由黄河大堤风景线、休闲娱乐园、

古城镇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

2011年7月刊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57古城镇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 □刘娇 (陕西理工学院历史系陕西汉中723001) 摘要:本文从我国古城镇旅游资源的发展现状及现有的开发模式,提出我国古城镇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发展对策。 关键词:古镇旅游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 一、古城镇旅游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古镇旅游的发展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古镇旅游由于开发时间较短,游客多集中在周庄、乌镇、丽江等知名度较大的古镇,大量游客的涌入影响了古镇原有的宁静气息,而旅游开发所带来的旅游房地产开发热潮又使这些古镇陷入了"圈地运动"。除上述知名古镇以外,多数古镇的旅游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一些新兴的古镇缺乏科学的旅游规划,镇内的商铺或餐馆只是在原有民居的基础上稍加处理就开始接客,旅游经营者对于古镇旅游的本质普遍不太了解, 并没有形成古镇旅游应有的文化氛围,而某些古镇管理者急功近利 的开发行为也对古镇的传统风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此外,古镇旅游资源在一定区域内的普遍性较强,由于开发深度不够,古镇旅游在发展中易出现旅游产品雷同,对于匆匆游玩的大众游客而言,很难体验到差异性,因而回游率不高。 二、古城镇旅游开发的资源条件 古镇原本不是作为一种旅游资源而存在,而是广大农村乡土建筑的聚落地。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建筑风格独特古朴、民风民俗淳朴,乡土人文气息浓厚、自然环境山清水秀、自然与人文交相融合,且因历 史、自然、地理、民俗、秉性等不同,各地古镇又呈现出区域化、多样化 的人文特色,这些条件构成了古镇旅游的基础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古民居数量和分布地越来越少,这种稀缺性资源与现代化建筑景观、生活方式形成强烈差异,并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这一资源类型的旅游价值和经济价值逐步显现出来。因此,具有古老、独特的建筑外观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古镇逐渐作为旅游资源被开发出来,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产品类型。具体来说,古镇之所以成为旅游吸引物,有着几 个方面的因素。 1、古城镇古老的建筑。古镇建筑保存较好,并且特色鲜明,这是进行古镇旅游开发的物质基础。古建筑最直观的价值在它的可观赏 性与独特性。 2、古镇古朴的环境。古镇作为旅游吸引物,却并不只是依靠几处 古老的建筑,还有构成古镇框架的传统建筑格局,以及与之相融合的自然环境,即还必须要有较为协调一致的总体建筑风格与整体环境, 要求自然与人文交相融合、浑然天成,形成古朴的环境。 3、古镇的历史文化和深厚的人文内涵。古镇大多历史悠久,人文 内涵丰富,有着悠久的历史沉淀和多种文化的相互交融。历经千年人文濡染,许多古镇保存有大量历史文化遗迹,且人文荟萃,留下了神奇 的传说和文化古风。 4、与古镇相适应的居民恬淡的生活状态,民俗民风。古镇的存 在价值是以其完整的文化形态而出现的,这一文化形态,不仅包括古建筑物、古朴的环境以及众多文物遗存这些凝固的、静止的事物,而且 还包括世代生活在这些老房子里的古镇人传统的生存状态,即他们传统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文化方式。古镇最具特色与最具生命力 的特征正在于人与古镇的相生兼容,这是古镇固有风貌和生活结构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我国古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及发展对策 1、理清思路、转变观念、加强宣传 拥有古城镇旅游资源的各级政府、古镇居民及相关从业企事业单位,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转变,牢固树立古城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 观念,并以此作为发展古城镇旅游的核心指导思想,指导古城镇发展规划的制定。 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宣传可持续发展理论,让公众认识其深远的现实意义及利害关系。宣传重点应该放在保护上,不仅要在客源 地进行宣传,也要对古镇本身的居民进行宣传教育,让广大居民与游客深刻认识到保护古城镇资源对于自身利益与后代利益的重要性, 从而使居民与游客自觉地参与保护古城镇工作。 2、科学规划 科学规划是古城镇旅游开发的前提。规划应该是全面系统的规划, 应包含古镇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市镇建设、土地管理、教育文化、 古镇遗产的保存修复、古镇旅游等规划的核心问题是要解决古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关键要处理好开发与文物保护之间的关系问题。有些古城镇在规划中不注意对整个历史风貌的维持,如周边广 告、 商业标志、电力通信电缆、路标及街道装饰与历史环境不协调,造成视觉污染等等, 这些问题在今后的规划和管理中都应注意。3、遵循保护优先原则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当遇到多种利益发生冲突且难以平衡时,要遵循"保护优先"的原则, 顾全大局,以长远、全局利益为重,而不能只顾眼前与地方利益。要树立"古城镇旅游开发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古 城镇保护"的古城镇旅游开发理念。由于历史原因, 导致我国古城镇很多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甚至消失。对于那些受损或消失的部分,在原真性、整体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对于现存较好的文化遗产, 一定要十分珍惜,要尽最大努力保全它们,在实际工作中, 遇到争议先搁置。4、遵循合理开发原则合理开发,就是一方面要做到有约束、有限制的开发,尽量少开发, 多利用,尊重历史的原貌,不能为追求短暂的经济利益而牺牲整个古城镇的历史文化价值,杜绝缺乏科学规划的盲目开发。重复建 设的粗放型开发模式不能采用, 侧重软开发,即文化价值方面开发;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古城镇的环境容量、 资源承载力,严格控制游客数量, 严防由于游客的超载带来古城镇生态环境、文化遗产的破坏。参考文献:[1]余龙飞,肖亚波.汉中三大古镇漫谈[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0):309. [2]谢艳凤,李耀战,吴琳,等.浅谈旅游与区域的发展[J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8):34.[3]谢艳凤,吴琳,李耀战,等.对陕南旅游形象的初步探讨[J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8):166. [4]石全平,闫新慰,谢文平,等.浅谈我国老年旅游市场的开发和营销策略[J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8):167.[5]石全平,赵琨,吴琳,等.对当前地方政府"旅游热"的理性思考[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9):301. [6]高优仙,刘文静,唐玲娣,等.对农家乐的理性分析[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9):302.[7]王沛,刘军波,许军让,等.旅游业对社会的影响[J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7):11. [8]邱晓艳,王沛,刘田天,等.论旅游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0):258. [9]赵丹莉,陈小丽,李晓萌,等.以商洛为例谈欠发达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问题[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0):265. [10]刘军波,范亚静,张姣,等.关于不发达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若干问题--以汉中为例[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1):277.[11]张姣,刘军波,刘田天,等.浅议汉中旅游景区发展中的问题及建议[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1):278. [12]谢艳凤,吴琳,李耀战,等.汉中民俗与审美[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1):338. [13]陈瑞,刘军波,许军让,等.浅谈我国旅游环境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3):314. [14]陈瑞,何磊,许军让,等.关于西北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4):303. 作者简介:刘娇(1990-),女,重庆人,陕西理工学院历史系旅游管理专业08级本科生。

河南省的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河南省的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B14020229 蔡宇轩 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中部省份河南打地理情况以及开发的方式还有开发中需要注意的三点问题。文章重点介绍了几条旅游路线的开发利用,豫皖苏开发的必要性和方式。 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根据旅游资源的内在关联性和地理空间的邻近性等,加强区域旅游业的联合与协作,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共同开发优势资源,共同建设旅游设施,共同开发旅游市场,树立区域统一的品牌形象,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享”,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以达到合作各方的“多赢”和“共荣”。 一、河南旅游开发优势 文化与旅游业有着密不可分的产业关联性。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是苍白的,缺乏持续动力。旅游为文化消费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客源市场和消费能力;文化丰富了旅游的内涵和吸引力,激发出强烈的旅游动机,创造巨大的增值服务空间。处理好旅游与文化协调发展关系是当前经济生活中的重大课题。 1. 河南省文化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河南省是文化资源大省,发展文化旅游潜力巨大。充分挖掘并利用好文化资源,对于旅游产业的创新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中原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河南是文物大省,地上地下文物居全国前列。全省现已查明的各类文物点约3万处,其中有1处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9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6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约400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八大古都,我省居其四,全省有8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21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全省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收藏的各类文物藏品约130万件,占全国总数的八分之一。 2.河南是文学大省,李准、姚雪垠等老一辈文学家早已蜚声中外,以二月河、李佩甫、阎连科、刘庆邦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文学作家群,具有较强的创作实力,在全国被誉为“文学豫军”。 3.河南是戏剧大省,豫剧、曲剧、越调等20多个剧种仍然活跃在城乡舞台上。这些剧种带

乌镇地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乌镇的旅游资源 开发研究 B14020831 靳禹熙

目录 一、绪论1.乌镇历史源流 2.气候特点 3.乌镇旅游开发前景的概述 4. 旅游开发前景预测的意义 二、调查的结果 三、乌镇旅游开发现状及完整意见 1.已有的旅游开发设计理念 2.已有的旅游管理模式的运营现状及完善建议 3.已有乌镇旅游开发的客源市场分析 4.部分景点开发需要改进的建议 四、乌镇旅游开发之路的原则及总体规划 1.乌镇旅游开发的原则 2.乌镇旅游开发总体规划 附录:乌镇旅游建议

【内容摘要】乌镇是一个有1300年建镇史的江南古镇。十字形的内河水系将全镇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块,当地人分别称之为“东栅、南栅、西栅、北栅”。1998年乌镇委托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乌镇古镇保护规划》,规划明确了乌镇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的整体发展方向,并将整个古镇划分为绝对保护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和区域控制区四个不同等级的保护区域,提出不同等级的保护措施,保护范围和缓冲面积达198公顷。 【关键词】江南水乡城镇旅游开发乌镇 一、绪论 1.乌镇历史源流 乌镇古名乌墩、乌戍。乌镇处于河流冲积平原,沼多淤积土,故地脉隆起高于四旷,色深而肥沃,遂有乌墩之名。距乌镇9公里处有一村叫红墩,其镇志上说:“红墩在镇西,地脉坟起,厥土赤壤,村以是名。”又旁有一村名紫墩,就是因为多紫色石土的缘故。[3] 乌镇历史渊源流长,根据镇东“谭家湾古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兽骨等的鉴定,该处属于马家浜文化类型,处于新石器时代。可见,六千多年前,乌镇的祖先繁衍、生息在这里。 春秋时期,乌镇是吴越边境,吴国在此驻兵以防备越国,“乌戍”就由此而来。唐之后,乌镇没有再称“乌戍”的史实。 秦时,乌镇属会稽郡,以车溪为界,西为乌墩,属乌程县,东为青墩,属由拳县,乌镇分而治之的局面由此开始。 唐时,乌镇隶属苏州府。唐咸通十三年(872)的《索靖明王庙碑》首次出现“乌镇”的称呼,这一时期的另一块碑《光福教寺碑》中则有“乌青镇”的称呼。 元丰初年(1078),已有分乌墩镇、青墩镇的记载,后为避光宗讳,改称乌镇、青镇。(南宋宋光宗登基,他的名字是个怪僻字,“惇”,念“敦”,于是天下念“惇”的字全不能用,自此之后乌墩就定称为乌镇。)1950年5月,乌、青两镇合并,称乌镇,属桐乡县,隶嘉兴,直到今天。 2.气候特点 乌镇隶属桐乡市地处东南沿海,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湿润,四季分明,雨水丰沛,日照充足。具有春湿、夏热、秋燥、冬冷的气候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