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平原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分析——以彭州市三界镇清凉村为例

川西平原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分析——以彭州市三界镇清凉村为例
川西平原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分析——以彭州市三界镇清凉村为例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方案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方案 标准格式与编写、报送要求 A、封面格式 ×××项目实施方案 编制单位: 推荐单位: 编制时间: B、目录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项目业主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第四章整理土地的价值分析 第五章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第六章规划方案 第七章建设地点、建设条件与环境保护第八章实施计划 第九章招标方案

第十章总投资估算及投资使用计划 第十一章资金筹措方式及融资方案分析 第十二章经济评价 第十三章项目风险分析 附件与附表 C、正文编写要求 第一章总论 主要内容包括: 一、项目概要 二、项目范围与编制依据 三、主要的技术和经济指标(用表格的方式进行描述) 第二章项目业主 主要内容包括: 一、有效营业执照涵盖的全部内容 二、基本情况介绍 三、最近三年的资产情况、债务情况、经营情况以及在建工程情况 四、附件:营业执照、银行信用证明、最近三年的资产负债表及其他与项目业主相关的附件等。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主要内容包括: 一、项目的由来 二、建设的必要性 第四章整理土地的价值分析 主要内容包括: 一、整理土地的位置 二、区域总体规划 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四、整理土地的价值分析 第五章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主要内容包括: 一、建设内容 二、建设规模 第六章规划方案 以经过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第七章建设地点、建设条件与环境保护主要内容包括: 一、建设地点

二、建设条件 三、环境保护 第八章实施计划 一、拆迁安置方案 (一)整理土地及人口现状 (二)拆迁安置方案 二、前期工作计划 三、建设工作计划 第九章招标方案 一、招标的内容 二、招标方案 第十章总投资估算及投资使用计划 一、估算的范围 二、估算的依据 三、总投资估算 四、投资使用计划 第十一章资金筹措方式及融资方案分析 一、资金筹措方式 二、融资方案分析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整理复垦开发潜力研究 王欣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整理复垦开发潜力研究王欣 发表时间:2020-01-18T09:57:40.7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作者:王欣 [导读] 摘要: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即土地综合分类,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应用最为广泛,是全覆盖的基础分类形式。 郓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山东菏泽 274700 摘要: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即土地综合分类,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应用最为广泛,是全覆盖的基础分类形式。而掌握真实的土地利用现状,则是国家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和有关政策,发挥土地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强土地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切实保护耕地的重要依据。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土地利用现状及整理复垦开发潜力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整理复垦;开发潜力 前言 目前来说,土地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深度分析此课题明确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整理复垦开发潜力,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制度,提高土地资源利用,强化土地管理,同时为保护耕地提供依据。除此之外,积极创新和完善土地资源利用模式,推动区域持续化发展。 1、土地资源管理分析 从开展的土地资源管理实际来说,整理复垦土地以及后续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为主要内容。借助各类现代化技术,比如工程测绘技术等,组织开展测绘工作,掌握土地资源利用现状,根据获得的信息数据进行分析,能够提高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率,以免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情况和浪费问题的发生,实现耕地资源和其他资源的保护目标。 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整理复垦开发潜力实例分析 2.1 案例概述 以某城市为例,全市共计45299.3hm2荒草地,按照40%垦殖率计算,可进行开发的耕地为18119.7hm2,剩余荒草地大部分可以进行牧草地或者造林开发。此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如表1所示,从整体情况来说剩余的可利用土地不多。老城区建设用地共计13976.7hm2,其中园林绿地以及道路广场等短期属于暂无潜力区域,具有改造潜力的建设用地共计3426.7hm2,占比为24.5%。新区建设用地具有建筑容积率低和建筑密度低等特点,开发利用潜力较大,不过建设任务难度大。 表 1 建设用地规划 2.2 土地利用现状 从该城市的实际情况来说,土地利用方面的特点如下:①土地利用率以及垦殖率比较高。②区域之间的自然条件有着很大差异,土地利用类型比较复杂而且多样。地形地貌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特点,而且东西南北的跨度很大,区域自然气候较为复杂,影响着城市人口以及产业分布,进而形成了相应的类型格局,即大体上为低山丘陵宜林宜牧区。③该城市的城市化水平很高,城镇和交通等各类非农业建设用地的比重很大。从城市人口分布情况来说,人口集中度较高,城市化水平比较高,经济水平较高,城市交通网络通达度较高。在土地利用方面,非农业用地占比很高,例如城乡居民点等,同时以城市为重点向外呈递减的趋势。 2.3 整理复垦开发工作现状 从该城市土地整理和复垦以及开发实际来说,主要形式如下:①综合整理。在相应的区域范围内,对山水林路田村等实施综合治理,进行统一规划以及实施。②专项整理。坚持重点突破的基本原则,组织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比如山田等。具体做法如下:①三位一体模式。以某区域为例,对农田保护区和城镇建设以及土地整理规划,实施三位一体模式。其中,土地整理的开展和乡村规划建设以及农田保护密切结合,实施统筹安排。经过多年整理,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获得了不错耳朵经济效益,有效改善了劳动条件以及环境条件等。②农村居民点的分布较为分散,占地面积很多。除此之外,村庄内部的布局凌乱;整体环境卫生条件很差需要改造。计划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交通不便而且极易受到水灾影响的低洼村等,采取拆插以及并靠等方法,开展中心村以及基层村的建设。 2.4 土地整理复垦潜力分析 从此城市土地整理复垦角度来说,其开发潜力具体如下: ①村镇规划、迁村并点以及内部挖潜。采取此模式,主要是通过村庄规划,来解决空心村问题,通过村庄搬迁以及合并等方式,增加就地面积。10年建设工作没有占据一分耕地,同时整理释放30亩可利用土地。对于自然条件比较差而且耕地数量比较少的区域,采取迁村并点的方式,实现土地的增加。②加强农田建设,全面推行小流域治理工作。在具体实践中采取流域综合治理的方式,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不断增加耕地面积。此模式主要应用于山地丘陵区域,通过整理利用石坎地和上坎地以及空隙地,基于调查结果来说,全市可利用的田坎面积大约1837.14hm2,坚持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基本原则,对宜农地区进行集中连片和集约经营,增加单位面积的产出率。除此之外,强化农田综合治理,最大程度上释放耕地资源。通过整理乡镇企业用地,减少占用耕地,实现对耕地总量的高水平把控。 3、土地利用及整理复垦开发策略的总结 3.1 实行保护和利用相互结合 从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整理复垦开发现状来说,若想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必须要做好统一规划,实施土地保护和土地利用相互结合的模式,实现土地资源的统筹安排。在具体实践中加大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化对矿产资源项目或者其他项目的管理,积极探索生态恢复补偿金方法等,加大对土地资源过渡开发区域的治理力度。若想实现可持续化发展,必须要全面贯彻落实资源保护。结合当前土地资源利用情况,调查资源不合理利用问题,制定完善的土地资源利用方案。 3.2 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若不断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维持生态平衡,提高土地资源生产力,必须要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在具体实践中结合土地的类型,比如草地等,按照草地和草地利用率以及家畜种类等,合理制定载畜量以及放牧的时间,结合气候条件的特点和畜种的变化规律等,制定具体的方案,最大程度上保证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和利用率。结合草地发展实际情况,适度开发草地,选育种植优良牧草,构建新的生

村级土地规划中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方式适宜性评价

中国土地科学China Land Science s Vol.26No.1Jan.,2012 第26卷第1期2012年1月收稿日期:2011-08-20 修稿日期:2011-12-22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村镇住宅土地利用分区管制技术研究”(2008BAJ08B03)。第一作者:徐保根(1963-),男,河南焦作人,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E-mail:xubaogen@zufe.edu.cn Feasibility Assessment on the Rural Residential Land Use Types in the Land Use Planning at Village-level XUBao-gen,ZHAOJian-qiang,XUEJi-bin,GUHui-na,FANGAi-jun,DONGChuan-de(InstituteofRealEstate,ZhejiangUniversityofFinance&Economics,Hangzhou310018,China) Abstract:Thepurposeofthispaperistoassessthefeasibilityofruralresidentiallanduseinordertoprovidesufficientreferencesforlanduseplanningatvillagelevelandruralresidentiallandreconsolidation.Methodsusedincludedliteraturereview,expertconsultation,comparativeanalysis,andsumofweights.Theresultsindicatedthatruralresidentiallandusetypesinnewresettlementareascouldbedividedintothreebasicones,i.e.,urban-type,town-typeandcentral-villagetype.Themaininfluencingfactorswerethestructureoffarmers’employment,theeconomiccapacitiesoffarmers,villagecollectivesandthetownandcitythevillagelocates,etc.HuoyutangVillageandXichengVillageinYiwuweretheurban-type;HenggangvillageandBailianVillageinHaiyanwerethetown-typeruralresidentialareas.Itwasconcludedthattheindexsystemandmethodforthesuitabilityassessmentofruralresidentialareashadcertainvalueofapplicationandcouldguidetheruralresidentiallandreconsolidationandlanduseplanningatvillagelevel. Key words:landadminstration;ruralresidentialland;usetypes;suitabilityassessment 村级土地规划中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方式适宜性评价 徐保根,赵建强,薛继斌,顾慧娜,方爱军,董传德 (浙江财经学院不动产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研究目的: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方式的适宜性进行评价,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和农村土地整治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文献查阅、专家咨询、对比分析、权重和法。研究结果:新安置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方式可分为城镇型、集镇型、中心村型三种基本类型,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农民就业结构、农民经济实力、村集体经济实力、村所在乡镇和县市的经济实力等;义乌市活鱼塘村和西澄村可建成城镇型农村居民点,海盐县横港村和百联村可建成集镇型农村居民点。研究结论:建立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方式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对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及农村居民点整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土地管理;农村居民点用地;方式类型;适宜性评价中图分类号:F30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158(2012)01-0027-05

土地整治潜力测算方法

1 数量潜力测算 按照前述农用地整理数量潜力的测算方法,统计并分析全区历年已实施土地整理项目,计算得到项耕系数、可整理建设规模、待整理建设规模和农用地整理出地率,再进行测算,得到全区农用地整理数量潜力。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通知》,农用地整理的出地率一般为3.00%-5.00%,而统计出的已实施项目的出地率偏高,因此为了保证数据的合理性和提高农用地整理的可行性,确定平原地区农用地整理出地率为3.00%,丘陵山区出地率为5.00%。 测算公式如下: i i i i P M N δ=-*() (公式1) 其中:i M =i S /i β; (公式2) i i i S W *α=; (公式3) i i i L /N β=; (公式 4) 式中:i P ---i 镇的农用地整理数量潜力; i M ---i 镇可整理建设规模; i N ---i 镇已实施农用地整理建设区总规模; i S ---i 镇可整理耕地面积; i W ---i 镇基期年耕地面积; i L ---i 镇已实施项目区内的耕地面积; i α---i 镇耕地连片系数; i β---i 镇项耕系数; i δ---i 镇出地率; 2 质量潜力测算

质量潜力以产能提高潜力来表达,主要方法是根据各测算单位的产能提高状况确定。以镇(街道)区域为基本测算单位,以全区内待整理耕地的综合产能代表农用地整理质量潜力。假定全区整理前耕地为该县因素指标区二级区的农用地平均等别,整理后耕地达到该乡镇所在的二级区的农用地分等最高等别,原有耕地部分质量提高潜力为全区内待整理耕地质量由平均等别升到最高等别所增加的产量;新增耕地部分的质量潜力为全区农用地整理新增耕地面积乘以农用地平均等所对应的标准量单产。 质量潜力测算公式如下: ()()15i i i i Q M N P K γ=-*+** (公式5) 式中:i Q 是i 县通过耕地整理产生的质量潜力,单位为公斤; i M ---i 县可整理建设规模,单位为公顷; i N ---i 县已实施农用地整理建设区总规模,单位为公顷; γ---i 县耕地提高的等别指数,为该县所在因素指标区的 二级区的农用地等指数最大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 i P ---i 县新增耕地面积,单位为公顷; K---i 县农用地最低分等指数;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由农用地整理和建设用地整理两大类组成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由农用地整理和建设用地整理两大类组成。 记者在市国土局了解到,投资者既可以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获得建设用地指标,也可以在农交所购买建设用地指标。 现在土地综合整治的主体是农民集体和农户,是否参与、如何筹资、怎样建房、收益分配等重大事项都由农民集体和农户自主决定。其中涉及农民集体产权的由农民集体讨论决定,涉及农户产权的由农户自主决定,乡镇和村只是土地综合整治的组织者。 按照规定,整治项目立项需向当地县级国土部门申请,农民集体和农户可以自己作为申报主体,持立项批复到农交所挂牌,寻求投资者,如果不在农交所挂牌,能通过其他渠道找到投资者也可以。"企业在立项的时候,就可以参与进去,跟农民签订合同约定建设用地指标的归属。"市国土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记者了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农户的集体建设用地很少,一般不作为整治项目的申报主体,大多数是整村推进,或者几个村联合申报,而且一般会委托他人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申报,比如委托具有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经验的社会投资人或者各县的土地整理中心组织申报。 而如果投资者整理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比较多,用不完,就可以拿到农交所出让。得者不用,可以再转让。 指标落地必须要有项目 指标只是指标,不是土地使用权。要想取得集体建设用地,还需让指标落地。 就地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实施整治项目的投资者,需要使用整治项目所在乡(镇)符合规划范围内集体土地的,可依法按程序,经批准后,通过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方式,依据验收后确定的面积就地使用集体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指标落地情况大致可分为两类。首先,需要使用整治项目所在乡(镇)符合规划范围内集体土地的,可依法按程序,经批准后,通过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方式,依据指标面积就地使用相应面积的集体建设用地。还有一种情况是,指标的异地使用,成都市行政区域内规划的有条件建设用地区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必须持有同面积的《建设用地指标证书》。鼓励非公益性项目在符合规划的区域,使用集体建设用地,确需征收为国有土地的,依法实施征收。通过使用指标征收的国有建设用地必须要采取招标、拍卖、挂牌的方式在成都市土地拍卖中心公开出让。 凡是要改变土地性质,把集体用地征用为国有用地的,必须获得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凡是跨县使用的建设用地指标,不管是否改变集体建设用地性质,都必须获得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其余不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和不跨县使用建设用地指标的,只需成都市国土局批准即可。 在市国土局了解到,建设用地指标落地必须通过项目落地。 利益分配向农村倾斜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完整版)

(声明:所提供的标准合同或协议文本及具体条款,不是最终法律文本,仅供参考,不建议直接使用,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在法律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修改后再使用,就该合同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投资合作协议 甲方:(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诚信的原则,经友好协商,就乙方投资建设项目的合作相关事宜达成一致,特签订本协议。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名称: (二)、投资规模:该项目总投资达亿万元; (三)、建设内容:农村居民安置建设,康护中心,托老院,乡村度假酒店会所,现代农业观光,经营性租赁性住房,配套商业设施; (四)、项目位置、面积及区域范围:域; 1、该项目位于镇村社,其四界详见附件一:项目区域界线图。 2、该项目区域面积约亩,其中现代农业观光耕地面积亩,非耕地面积亩,具体以国土局实测为准。

二、用地方式 该项目由乙方全额出资对用地范围内进行一级土地整理,整理范围内的农用地和整理出的集体建设用地按相关土地流转程序流转给乙方使用,其中农用地不得改变土地的使用性质。 三、项目整体合作模式 1、、由乙方作为本项目的投资主体,全面出资并负责实施项目的土地整治、开发、建设和经营;相关土地整治事宜及费用,由甲方指导村委会与乙方另行约定。 2、甲方确认乙方为本协议所涉及的土地范围内项目及农村综合土地整理通过实施“建设用地流转”依法获得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用于项目的开发建设投资。 3、乙方负责组织编制该项目总体规划、产业规划、村庄规划等,甲方应向乙方提供编制项目所需的资料,乙方在收到项目资料后完成项目规划编制并向甲方提交,甲方应在收到乙方提交的项目规划后及时审核通过,并向上级规划主管部门报批。 甲乙双方共同努力争取将该项目列为成都市或四川省重点开发项目,并争取相应的优惠配套政策。 四、双方权利和义务 1、甲方的权利及义务 甲方有权按照本协议的约定享有相应的合作权益。 由甲方负责该项目的报审立项工作,以满足该项目的实施完成,相关费用由乙方承担。

浙江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基本要求和做法

浙江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基本要求和做法 2010-08-06 119

(三)加快村镇改造建设。以中心村(镇)为重点,通过对农村住房改造建设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建成“规划科学、村容整洁、设施配套、服务齐全、生活舒适、邻里和睦、管理民主”的农村新社区。 (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土地流转,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积极引导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创业增收。 (五)优化配置土地资源。通过优化村庄布局、节约集约用地,合理调整农村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土地要素在城乡间的合理配置,保障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需求,拓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资金筹措途径。 三、要求和原则 要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抓手,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复垦,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进一步优化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村住房改造、社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人口和村庄集聚,加快发展村域经济,促进农村和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原则: (一)政府主导,市场推动。加强政策引导和工作统筹,充分发挥市场对土地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建立规范统一的建设用地指标流转市场,鼓励企业、个人等参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二)统筹规划,整体推进。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市域总体规划和村庄布局规划,科学编制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统筹安排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等用地规模和布局,整体推进村镇改造、产业发展、文化教育、公共卫生、农田水利、生态保护等建设。 (三)村为主体,惠及农民。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以村为主体开展,要在坚决守住耕地总量和基本农田红线、努力增加耕地的前提下,使农民群众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四)土地节约,人口集聚。实行开发与整理联动、复垦与盘活并重、增量与减量挂钩,统一规划、整体开发、配套建设,促进人口向居住点集中、产业向功能区集中、耕地

农村居民点布局

农村居民点布局 1 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特点 1.1 用地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从地域分布来看,农村居民点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平川地区,由于地势平坦,自然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密度高,单个村庄占地规模大;丘陵区和山区,一般地形起伏较大,地貌类型复杂,自然条件较差,交通不便,经济较为落后,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密度较低,单个村庄占地规模小。 1.2 人均用地规模普遍偏大 全国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一般均超过国家规定的人均用地150平方米的高限标准,人均占地规模普遍相对偏大。 1.3 宅基地是农村居民点用地的主体 根据调查结果,宅基地是农村居民点用地的主体,一般占农村居民点用地的70%以上。宅基地的主导用地特征在村庄内部用地结构中极为明显,其次是道路、畜圈用地,工、商业用地面积极小。 2 农村居民点布局中所存在的问题 2.1缺少系统规划,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 从总体土看,村庄整体布局较为分散,尤其是山区,道路不连网,房屋不成排,缺少系统的规划,没有基础设施,功能不完善。 2.2居民点内部闲置土地比重高,村庄占地面积大。 据调查,现有农村居民点内部一般约有10%的土地处于闲置状态,在村庄内部土地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各地仍在农村居民点外围划出一定数量的农田作为建设预留地,致使村庄不断蔓延,占用耕地,蚕食良田。 2.3土地的人口容积率和利用率较低。 全国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一般均超过国家规定的人均用地150平方米的高限标准,尤其在农村居民点内多是平房的“小而全”居住方式的区域,使得农村居民点内土地的人口容积率比较低,从而使得其土地的利用率也比较低。 2.4村庄的复杂性。 很多农村民居以四合院为主,并且随着分家析产和自由买卖,产生了几家共院、楼上楼下

土地整理实施方案

目录 第一章综合说明 第1节编制依据 第2节编制范围及内容 第3节选用的规范规程和技术标准 第4节工程总体目标 第5节施工总体部署 第6节工程概况 第7节工程特点、重点和难点 第8节合理化建议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人员配臵 第1节施工组织机构的建立 第2节管理机构框图 第3节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及质量检验系统 第4节项目经理部各职能部门职责 第5节施工组织机构高效运作保障措施 第三章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第1节人员和仪器的配备 第2节平面控制网测设方案 第3节梯田施工测量方案 第4节施测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章各分部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案

第1节施工测量方案 第2节土地平整施工方案 第3节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方案 第4节田间道路施工方案 第5节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第6节材料取样、试验方案 第五章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第1节质量方针和贯标工作 第2节质量计划、质量目标管理 第3节管理机构保证措施 第4节质量管理制度、职责保证措施 第5节制度和技术保证措施 第6节劳动力保证措施 第7节原材料保证措施 第8节计量保证措施 第9节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第10节特殊部位、重要部位质量控制措施 第11节质量控制点的设臵 第12节质量控制程序图 第六章施工平面布臵第1节总体施工部署 第2节临时设施的布臵

第3节施工临时用电、用水施工组织设计 第4节施工现场总平面管理 第七章工期及进度计划和工期保证措施第1节工程进度计划 第2节进度计划管理 第3节施工调度工作 第4节工期保证措施 第5节施工进度计划管理流程图 第八章劳动力安排计划 第1节劳动力的实施 第2节劳动力的配臵计划 第3节劳动力组织和管理的关键环节 第4节全员岗前培训计划和措施 第九章施工机械配臵 第1节主要施工机械的配备 第2节施工机械设备的合理使用 第3节施工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护 第十章材料供应计划 第1节主要周转材料需要计划 第2节材料设备供应措施 第3节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第4节材料价格控制措施

农村土地整理论文130508

金昌市农村土地整理使用的制度改革分析 摘要:土地整理作为一项土地资源管理措施,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随着农村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土地使用制度面临着不断规范和完善。本文是以金昌市为例,通过运用理论和实践资料就土地整理的背景、现状、及对未来发展道路进行分析,揭示土地整理和农村土地使用制度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金昌;农村;土地整理;制度改革 Abstract The land arrangement is used as a l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measure, promote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village availably in a specific way into practice, but is modern along with the village, the town turn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the land usage system faces continuously norm with perfect. This paper takes Jinchang as an example ,This thesis make use of the theories with practice the data the background, present condition of the land sorting, and proceed the analysis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road, announce to public the land Consolidation with the village land usage system a relation for mutually promoting, common development. Key phrase: Land Arrangement; The town turns; The system for

农村居民点整理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农村居民点整理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06-23 | 作者:张勇| 来源:资源网| 【大中小】【打印】【关闭】 1 引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目标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明主”,同时也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搞好土地整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中,生产发展是手段,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目的,管理民主是制度保证。当前,农村居民点整理已成为我国土地整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提高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以及缓解用地矛盾、实现耕地占补平衡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我国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大力实施农村居民点整理可以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村容整洁”的要求,是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有效路径。2008年8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下称《纲要》)。《纲要》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从保障粮食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出发,提出了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目标,到2010年和2020年,全国耕地保有量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同时,《纲要》还明确了“加强农村居民点管理”、“严格执行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目标责任制,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控制作用”。 为了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在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和维护生态安全的前提下,保障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各地在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过程中尤其是在修编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过程中,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和目标,对农村居民点整理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作用与地位进行准确定位,坚持走内涵挖潜、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和保护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之路,从严控制村庄建设用地规模及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安排专项资金编制乡(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规划、村庄土地利用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和开展村庄治理试点,通过充分发挥村庄规划的控制和引导作用,统筹安排城乡存量建设用地,整合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和用地规模,从而有计划、有步骤、有特色地改善农村生活和村容村貌,最终实现农村的村容整洁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目标。 2 现行规划实施中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地方的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由于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主体不明晰,村庄

土地整理工程

土地整理工程 第一章绪论 1 土地整理的概念 是指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未利用以及生产建设破坏、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进行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活动。 2 土地整理的内容 ●农用地整理 ●建设用地整理 ●土地复垦 ●宜农未利用地开发 ●区域性综合整治 A.农用地整理 在以农用地(主要是耕地)为主的区域,通过实施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工程,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 代表工程有:河南省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工程、浙江省“千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 B.建设用地整理 建设用地整治包括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和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对农村地区散乱、废弃、闲臵和低效利用的建设用地进行整治,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活动。 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对旧城镇、“城中村”和旧工矿等进行改造,完善配套设施,加强节地建设,拓展城镇发展空间,提升土地价值,改善人居环境,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的活动。 C.土地复垦 土地复垦是对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 D.宜农未利用地开发 宜农未利用地开发对宜农未利用地采取整治措施,以增加耕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的活动。 E.区域性综合整理 区域性综合整治: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要求,以村、镇为基本整治区域,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对区域内的田、水、路、林、村实行综合整治,统筹城乡土地利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其目标更加多元化,呈现出区域综合性、多功能性、多效益性的特点。 3.土地整理的概念发展 第一阶段(1998年以前):以“土地整理”概念为标志。 第二阶段(1998-2007年):以“土地开发整理”概念为标志。 国土资源部构建起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的基本政策制度体系: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完整版)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投资合作协议 甲方:(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诚信的原则,经友好协商,就乙方投资建设项目的合作相关事宜达成一致,特签订本协议。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名称: (二)、投资规模:该项目总投资达亿万元; (三)、建设内容:农村居民安置建设,康护中心,托老院,乡村度假酒店会所,现代农业观光,经营性租赁性住房,配套商业设施; (四)、项目位置、面积及区域范围:域; 1、该项目位于镇村社,其四界详见附件一:项目区域界线图。 2、该项目区域面积约亩,其中现代农业观光耕地面积亩,非耕地面积亩,具体以国土局实测为准。 二、用地方式 该项目由乙方全额出资对用地范围内进行一级土地整理,整理范

围内的农用地和整理出的集体建设用地按相关土地流转程序流转给乙方使用,其中农用地不得改变土地的使用性质。 三、项目整体合作模式 1、、由乙方作为本项目的投资主体,全面出资并负责实施项目的土地整治、开发、建设和经营;相关土地整治事宜及费用,由甲方指导村委会与乙方另行约定。 2、甲方确认乙方为本协议所涉及的土地范围内项目及农村综合土地整理通过实施“建设用地流转”依法获得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用于项目的开发建设投资。 3、乙方负责组织编制该项目总体规划、产业规划、村庄规划等,甲方应向乙方提供编制项目所需的资料,乙方在收到项目资料后完成项目规划编制并向甲方提交,甲方应在收到乙方提交的项目规划后及时审核通过,并向上级规划主管部门报批。 甲乙双方共同努力争取将该项目列为成都市或四川省重点开发项目,并争取相应的优惠配套政策。 四、双方权利和义务 1、甲方的权利及义务 甲方有权按照本协议的约定享有相应的合作权益。 由甲方负责该项目的报审立项工作,以满足该项目的实施完成,相关费用由乙方承担。 甲方成立可统筹协调本项目所涉及的相关部门的专门协调机构,负责对本项目的具体协调工作,保障甲方的责任落实到位及支持乙方

浅谈我国农村土地整理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农村土地整理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我国是一个人口密度较大,土地资源不足的国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 地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激化,我们要正确认识到农村土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 对策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土地生产能力。 关键词:农村土地问题对策 不久的将来,未来建设的用地量必定会突破当前的用地储备,建设用地必然 会占用一部分农用地,尤其是耕地,耕地的占补平衡形势越来越严峻。如何确定 土地整理项目投资的新方向,以实现保护耕地的目标,并采取一定的投资方式保 护现有耕地,进一步稳定粮食耕种面积,提高耕地产出率,这对于探讨我国农村 土地整理的问题及对策有一定的价值意义。 一、我国农村土地整理存在的问题 (一)新增耕地造假严重 土地整理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以保证国家或一个区域的耕 地量不减少。但在实际操作中,新增耕地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为达到土 地整理标准所规定的新增耕地率而一味地追求“多出地”,如不顾民意地将小田归 并为大田,任意毁掉田埂,以拼凑耕地的增加数量,导致了很多良田变成跑水、 跑肥的劣田。 另外,通过对未利用地的开发增加的耕地是否满足种植和耕作要求,在实际 进行调查时没有对其进行适宜性评价和分析。再加上土地整理中新修的沟路渠需 占用一部分原有的耕地,这样占优补劣的现象导致了耕地质量整体上下降的趋势,并没有达到通过土地整理提高耕地质量的目的。这跟目前坚持严格最严格的耕地 保护制度的政策相违背,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二)农民权益没有保障 土地整理是在节约利用土地的原则下对土地重新规划,使边界、形状不规则、不便于机械耕作的土地,经过调整成为整齐、规则、利于集约经营的土地,是实 现现代化农业的有效措施,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式。用途和位置的 变化都可能导致土地权属的调整,而土地整理不可避免地要打破原有田块的边界,重新进行规划,故土地权属调整是土地整理必然涉及的一个环节 土地整理的权属调整必然涉及农民的切身权益。目前,在进行土地整理过程中,涉及权属调整的有田块重划、房屋拆迁、迁坟腾地等,这些都与农民的利益 息息相关。土地权属本身就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牵涉各方利益,包括所有者、使用者以及经营者的利益。目前,农村的土地利用仍存在着粗放的现象,空心村 比比皆是。通过土地整理可以有效改善这种情况,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强行 命令农户进行拆迁房屋、迁坟腾地填埋坑塘等侵犯农民利益的行为,未经农户本 人同意随意在材料中代签公众参与意见,以达到争取土地整理项目的目的,或占 用农户所耕种的土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给或少给相应的补偿费用等。另外, 在土地整理中,由于是跨权属界限的整体调整,所以难免造成个别农户利益的受损。 (三)土地整理功能得不到发挥 所谓综合性是指将土地整理与农村综合发展的目标、内容与空间组织、管理 融为一体,以充分发挥土地整理综合功能。而目前,增加耕地数量、补偿因非农 建设占用的耕地一度成为土地整理的唯一目标,致使土地整理的综合功能得不到 充分发挥,甚至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如重数量轻质量、占优补劣、开发不该开

沛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专题研究之耕地整理潜力研究

沛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专题研究之一 ——耕地整理潜力研究沛县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属黄河冲击平原,地势平坦,土地总面积1605.01平方公里。随着人口增加、工业发展,耕地急剧减少,人地矛盾日趋尖锐。实施耕地整理可以有效增加耕地面积,对保证沛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沛县土地利用现状 1.1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沛县耕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45.63%;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比例为13.32%。按照土地分类体系,农用地(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其他农用地)为沛县总面积的59.87%,是沛县土地利用的主体(土地利用现状结构见附录、表1-1和图1-1)。 图1-1 2006年沛县土地利用结构图 表1-1 2006年沛县土地利用现状表 类型面积(公顷)比例(%) 农用地 耕地73232.75 45.63 园地8640.79 5.38 林地895.82 0.56 牧草0.00 0.00 其他农用地13313.89 8.29 小计96083.2559.86 建设用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21375.07 13.32 交通运输用地1017.91 0.63 水利设施用地1857.5 1.16 小计24250.4815.11 未利用地 未利用土地599.10 0.37 其他土地39569.86 24.66 小计40195.9625.03 合计160502.69100.00 1.2农用地结构特点 ⑴张庄、张寨、河口、敬安、栖山、朱寨六个镇的耕地面积占该镇土地总面积的60.00%以上;胡寨镇、五段镇耕地面积不足该镇总面积的35%;老煤矿生产基地——杨屯镇和龙固镇,耕地比例小于30.00%。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功能分区规划,沛城镇城市化水平会进一步提高,耕地有迅速锐减的趋势。 ⑵园地以果园和桑园为主,果园和桑园主要分布在大沙河两岸的栖山镇、鹿楼镇和河口镇。 ⑶林地以有林地为主,主要分布在大沙河两岸的沙河林场、原种场以及鹿楼镇。 ⑷其他农用地包括畜禽饲养用地、设施农业用地、农村道路、坑塘水面、养殖水面、田坎和晒谷场等用地。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居民点整理

论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 摘要: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整理事关我国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农村土地的集约化程度和用地效率,是促进农村土地有序、合理与科学化利用的重要手段。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缓解用地矛盾,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城镇化,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抓好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既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严格土地管理决定的要求,又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缓解建设用地矛盾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做好此项工作,既能有效地利用国土资源,又能促进和改善农村环境,同时还可以缓解用地矛盾。拟就农村居民点整理含义、特点、问题、模式及主要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居民点整理;问题;模式;措施 1 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特点 1.1 用地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从地域分布来看,农村居民点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平川地区,由于地势平坦,自然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密度高,单个村庄占地规模大;丘陵区和山区,一般地形起伏较大,地貌类型复杂,自然条件较差,交通不便,经济较为落后,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密度较低,单个村庄占地规模小。 1.2 人均用地规模普遍偏大 全国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一般均超过国家规定的人均用地150平方米的高限标准,人均占地规模普遍相对偏大。 1.3 宅基地是农村居民点用地的主体 根据调查结果,宅基地是农村居民点用地的主体,一般占农村居民点用地的70%以上。宅基地的主导用地特征在村庄内部用地结构中极为明显,其次是道路、畜圈用地,工、商业用地面积极小。 2 农村居民点整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1)缺少系统规划,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 从总体土看,村庄整体布局较为分散,尤其是山区,道路不连网,房屋不成排,缺少系统的规划,没有基础设施,功能不完善。 (2)居民点内部闲置土地比重高,村庄占地面积大。 据调查,现有农村居民点内部一般约有10%的土地处于闲置状态,在村庄内部土地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各地仍在农村居民点外围划出一定数量的农田作为建设预留地,致使村庄不断蔓延,占用耕地,蚕食良田。 (3)土地的人口容积率和利用率较低。 全国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一般均超过国家规定的人均用地150平方米的高限标准,尤其在农村居民点内多是平房的“小而全”居住方式的区域,使得农村居民点内土地的人口容积率比较低,从而使得其土地的利用率也比较低。 (4)村庄的复杂性。 很多农村民居以四合院为主,并且随着分家析产和自由买卖,产生了几家共院、楼上楼下非一家、共有山墙、共有院墙的复杂现象。此外,除了主房、院落以外,还有各种附属建筑物。因此,建筑的复杂性对于宅基地整理牵涉到复杂的权属关系、邻里关系,调解任务繁重,有时候根本办不成功。 (5)农民住房安置的问题。 在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两种住房安置措施。一是把农民统一安置到建好的居民区,根据城镇用地标准以及原先宅基地房屋情况,给予每户面积不等的住房一套。二是

土地整理潜力研究

土地整理潜力研究 1 背景 土地整理是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土地,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尽管现代意义的土地整理在我国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发展迅速。当前,我国以农用地为主要对象的土地整理是基于人多地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总量锐减的特殊背景而展开的。因此,开展土地整理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目前,国家投资土地整理是以项目运作方式来实施的,而这些项目又必须符合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因此,在编制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划定土地开发整理区、安排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重点)工程、选择项目时,除了符合项目管理的规定外,必须遵循效率原则,即优先选择土地整理潜力比较大的区域、项目。因此,对土地整理潜力进行研究是编制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充分发挥土地整理资金效用,提高土地整理的整体效益,的基础和前提。 2 土地整理潜力的涵义与特征 2.1 土地整理的基本概念 土地整理是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的统称。针对我国开展土地整理的特殊背景,土地开发是指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前提下,采取工程、生物等技术措施,将未利用土地资源投入利

用与经营的活动。土地整理是指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土地复垦是指采取工程、生物等措施,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和自然灾害等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进行整治,使其恢复到可利用状态的活动。 2.2 土地整理潜力的涵义 从土地整理的基本概念可以看出,土地整理三种类型之间的主要区别是开发整理的对象所处的利用状态不同,其共同目的都是提高土地利用率,扩大可利用土地的空间,降低土地利用成本。因此,土地整理潜力可以界定为: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针对一定区域范围内某种特定的土地用途,通过采取工程、生物和技术措施,所能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降低土地利用成本的程度。 2.3 土地整理潜力的基本特征 2.3.1 针对性 土地整理潜力总是针对某一确定的土地用途而言的,离开了潜力的对象,就无从谈潜力。 2.3.2 地域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