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复习资料考试

景观生态复习资料考试
景观生态复习资料考试

1、景观生态学的主体来源:景观生态学是生态学、地理学、系统论、控制论等多个学科相互渗透、交叉形成的综合学科。主体来源于地理学的景观学和生物学的生态学。

2、景观:由一组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

3、景观的基本特征:(1)是一个生态学系统:不同生态系统间通过物质交换、能量流动和物种交换而相互作用和影响,形成一个整体。(2)具有一定自然和文化特征的地域空间实体:景观不仅具有特定的气候和地貌特征,而且与特定地域文化特征相对应。(3)是异质生态系统的镶嵌体:是由异质性生态系统镶嵌而成的。(4)是人类活动和生存的基本空间:人类和动物均需要2种以上景观要素才能生存与发展。(5)具有经济、生态、文化等多重价值:具有生物生产力和资源开发利用价值,具有美学价值和教育、科研等价值。

4、景观要素:组成景观的生态系统,也称为景观成分。景观与景观要素区别联系: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景观强调异质性,景观要素强调同一单元均质性。当尺度发生变化时,它们的地位发生变化。

景观中不同生态系统之间通过什么途径发生相互作用?-----景观流的相互作用

5、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以及景观的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的一门宏观生态学科。

6、景观生态学研究内容:(1)景观结构(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研究景观的组成与空间格局特征。(2)景观功能(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的拓扑作用):研究景观要素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与机制。(3)景观动态(景观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随时间推移发生的变化):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随时间的变化及其机理。(4)景观规划与管理(景观生态学的应用):将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景观的开发、管理及规划。通过分析景观结构、功能、动态特征,提出景观开发利用、管理的最优方案。

7、景观生态学的特点:(1)整体观和系统观;(2)异质性和尺度性;(3)综合性和宏观性;(4)目的性和实践性。

8、学科地位和作用:(1)从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来看,其在生态学系列中处于较高层次,具有很强的实用性。(2)从学科地位来看,适宜于组织协调跨学科多专业的区域生态综合研究,在现代生态学分类体系中处于应用生态学的地位。

9、欧洲生态规划与设计学派(应用学派):起源于地理学,以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研究,代表国:德国,荷兰,捷克。

北美景观结构与功能学派(理论学派):起源于生态学,以自然景观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理论研究,代表国美国。

中国生态建设与生态工程学派:从生态学原理出发,以生态建设和生态工程为中心,主要工作集中在生态工程、景观规划、景观评价、景观管理上。

10、景观生态学主要研究方法:(一)3S技术: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二)景观模型:随机过程模型;系统分析模型;大系统模型;系统仿真;分布式景观过程模型。

12、尺度:是指在研究某一物体或现象时所采用的空间单位或时间单位,同时又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到的范围和发生频率。尺度表达方式:(1)空间尺度:指研究对象的空间规模和空间分辨率,研究对象的变化涉及的总体空间范围和该变化能被有效识别的最小空间范围。(2)时间尺度:某一过程的时间的持续时间长短和考察其过程和变化的时间间隔。(3)组织尺度: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用生态学组织层次定义的研究范围和空间分辨率。为什么考虑尺度?:某一个景观在某一种尺度下可能是十分均质的,但在另一种尺度下可能是异质性的;某一景观在某一空间或时间尺度下可能是稳定的,而在另一尺度下则是不稳定的;在某一尺度下,某一过程和某些参数可能是十分重要,而在另一尺度下则是不重要的。因此,景观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研究景观结构、功能及其动态变化都受到尺度的制约。离开尺度去讨论景观的异质性、结构、功能、格局是没有意义的。

13、景观幅度:指研究对象在空间上涉及的范围、时间上持续的长度。

景观粒度:指组成景观镶嵌体的景观要素斑块的平均大小及其分异程度。

14、等级系统:是一个由若干有秩序的层次所组成的系统,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15、等级结构理论主要包括:根据等级理论,复杂系统具有离散性的等级层次;一般来说,处于等级系统中

高层次的行为或动态常表现出大尺度、低频率、慢速度的特征,而低层次的行为或动态则表现出小尺度、高频率、快速度的特征;不同等级层次之间还有相互作用的关系,即高层次对低层次有制约作用,而低层则为高层次提出供机制和功能。

16、等级结构理论的根本作用:根据等级理论对于复杂系统的研究,可通过简化,以便能够对它的结构、功能和行为进行研究和预测。许多复杂系统,包括景观系统在内,大多可看作为等级结构,将其分解成不同层次,分别对不同层次进行分析,再综合起来反映整个复杂系统的特征。这一理论为景观生态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

17、生态流:指物质、能量、生物有机体、信息、价值等在景观要素间的交换与流动过程,是各种景观生态学过程的具体体现。

各种生态流流动过程表现为聚集和扩散。

18、空间异质性:指系统或者系统属性在空间上的变异程度,具体地说,是景观生态学变量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在直观上表现了景观空间格局。

19、空间异质性与景观过程的关系:空间异质性与景观过程互为因果关系。例如:物种在景观要素之间的传播过程,明显地受到景观异质性的控制,同时也会影响景观异质性。

20、空间异质性与生态效益的关系:景观空间异质性的提高,一般会增加景观中生态效益的发生。人类改造景观以提高景观功能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适当地提高景观的空间异质性,以获得更多的生态效益。

21、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景观结构与功能原理;生态流聚集与扩散原理;空间异质性和景观过程原理;尺度效应和等级结构;景观生物多样性原理;景观的自然与文化性;景观变化与景观稳定性原理(景观动态原理)。

第三章景观结构与空间格局:指景观组成要素的类型、大小、形状、数目及其在空间上分布与配置状况。景观结构模型:斑块—廊道—基底模型;网络—结点模型;生态安全格局模型

斑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非线性的,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或生态系统。起源:环境异质性,自然干扰,人类活动

1)常见斑块类型:干扰斑块;残留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引入斑块(由于人们有意或无意的将动植物引入某些地区而形成的局部性斑块。如人工林、树木园、种植园、作物地、高尔夫球场等)。不常见斑块:再生斑块;短生斑块

2)斑块与基质之间、斑块与斑块之间存在着过渡带,即所谓的生态交错区(也称为边缘)

生态交错区对能量、营养物质、物种分布的影响称为边缘效应。

斑块内部面积与边缘面积之比可称为内/缘比。边缘效应分为聚集(正)效应(大斑块,内缘比大,能量、物质在边缘的比例也就小)和负效应

3)种-面积关系: S=CA z .一般说来,物种丰富度随着斑块面积的增加而增加。

环境容纳量(K):环境条件所容纳的种群最大值。

4)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一般表达式为:

dS/dt = I – E.(S为物种数,t为时间,I为迁入率,E为灭绝率。)物种丰富度=f(+生境多样性,—(+)干扰,+面积,—斑块隔离程度,+年龄,+基质异质性,—边界不连续性)

5)斑块形状系数(D)为斑块周长L与具有该斑块同等面积A的圆周长之比.(以圆为参考几何:D=1时为圆形) 斑块形状对物种分布的影响:一般而言,不规则、条带状或环状斑块总边界较长,内部生境面积小,有利于

6)边缘是指景观要素间的过渡带。边缘的类型:固有边缘和诱导边缘

环境资源上的差异造成的边缘为固有边缘(过渡缓慢、连续性强、变化小)

天然或人为干扰造成的边缘称为诱导边缘(过渡显著,多为短期现象)

影响边缘宽度范围的主要因子;林缘对森林植物和动物区系成分有很大影响。(笔记P6)

7)斑块的数量结构与空间构型

斑块数量结构的表示方法:①群落类型或生态系统类型;②景观中各个斑块的起源类型;③各斑块面积的大小等级及相应数量;④景观中各斑块的形状类别。

斑块相关性指标(P6)。如多个斑块的分散度:当R c=1时,斑块随机分布;R c<1时,斑块呈聚集性分布;R c>1时,斑块呈均匀分布。

2、廊道:是指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起源与斑块的相似。)

1)分类:a根据起源与斑块相似;b根据组成内容或生态系统类型分为林带、河流、道路等。c按功能分为:输水、物流、防御、信息、能流。d按几何形态分3种基本类型:线状廊道、带状(窄带)和河流(宽带)廊道。

线状廊道是指全部由边缘物种占优势的狭长条带(宽常为12m以下);带状廊道是指含丰富内部物种的内部环境的较宽条带(宽度大于12m);河流廊道是指沿河流分布而不同于周围基质的植被带。

2)廊道的结构特征:长度与宽度;曲度或通直度;连接度(指廊道在空间上连续程度的量度。可简单地用单位长度上间断点或断开区的数量来表示。)廊道的周长面积比;廊道密度指数(指景观中单位面积内廊道的长度。)非均匀度(NE)

3)廊道的功能:生境(栖息地)的作用;传输通道作用;过滤和阻抑作用;作为能量、物质和生物的源与汇;观赏的作用。

4)廊道的几种典型类型:绿色道路廊道(城市道路绿化;高速公路绿化;铁路绿化);农田防护廊道;河流廊道

3. 基底:通常是在景观中分布面积最大、连接程度最高,并且在功能上对景观的动态起着控制作用的背景结构。(常见基底:森林基底、草原基底、农田基底、城市用地基底等)

1)基质的判定标准:相对面积(某种景观要素占景观面积的50%以上就很可能是基质);连通性(景观中某一要素连接得较为完好,并环绕所有其他景观要素时,可以认为是基底。

连通性高的景观要素具有三个方面的作用:①可起分隔其他景观要素的物理屏障的作用;②起廊道的作用,便于物种迁移和基因交换;③可环绕其他景观要素而使其形成孤立的“生物岛屿”);动态控制(某一要素对景观动态控制程度较其他要素类型大,也可以认为是基质。)

2)景观基底的结构特征

a孔隙率(是景观基质中所含闭合斑块密度的量度,即单位面积基质内的边界闭合的斑块数目,与研究对象的尺度和分辨率有关。)孔隙度的确定:具有闭合边界的斑块数量越多,基质的孔隙度越高。孔隙度的生态学意义:指示物种隔离程度,潜在基因变异的可能性,边缘效应

b边界是在特定时空尺度下,相对均质的景观之间所存在的异质性过渡区域。边界的形状(扩展形:凸面;残遗形:凹面;稳定形:平缓波浪边界)

连通性本底的连通性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C连通性。本底的连通性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4. 网络(网络—结点模型)

1)网络结构类型:包括由廊道相互连接形成的廊道网络和由同质性和(或)异质性景观斑块通过廊道的空间联系形成的斑块网络。

2)廊道网络的结构特征。通常意义上的网络是指廊道网络。廊道网络可分为两种形式:分枝网络(一种树状的等级结构,如河网);环形网络(一种封闭环路结构,如公路网。)网络在结构上的重要特点有:结点类型、网状格局、网格大小、连通性(P124)、闭合性(环度)及网络中的廊道密度等。

网络结点。常见类型:十字型、T型、L型和终点。在可起到小片地块的作用,比廊道宽,但作为独立的景观要素又太小的交叉点上,物种丰富度往往比周围廊道要高,这种效应称为“交叉效应”

二、景观多样性的概念及测度指标

1.生物多样性:在一定时间内,一定地域的所有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物种种类、种内遗传变异信息和生存环境的总称。

1)包含:遗传基因多样性(是种内所有遗传变异信息的总和);物种多样性(指以种为单位的生命有机体的

复杂多样化,即单位面积内物种的丰富程度);景观(或生态系统)多样性(指生物圈内栖息地、生物群落和生态学过程的多样化,反映了景观的复杂程度。)

2)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

a由于物种多样性显示多种多样的遗传基因,而遗传基因的多样性导致物种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构成多样的生态系统,反过来,景观的多样性可为不同物种的生存、繁衍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多种栖息地,因此景观多样性有利于物种多样性的保存。

3)生物多样性下降的原因:生境的丧失和破碎化;外来物种(互花米草,薇甘菊,水葫芦)的引入;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过度利用开发;土壤、水和大气环境的污染;全球气候变化;工业化的农业和林业。

2. 景观多样性的类型及其测度指标

1)景观多样性的研究内容:(1)景观的斑块在数量、大小、形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2)景观要素类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3)景观要素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相互间的连接性、连通性的多样性。

2)景观多样性分类:

a斑块多样性(指景观中斑块在数量、大小、形状等方面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斑块多样性的测度指标:景观斑块的数量;景观斑块面积(平均斑块面积,最大(或最小)斑块面积等);景观斑块形状

b景观要素类型多样性(指组成景观的景观要素在类型上的丰富程度和复杂性,常用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优势度等指标来测度。景观要素类型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往往呈现正态分布规律)

c格局多样性(指景观要素类型在空间分布格局的多样性,各景观要素类型之间、斑块与斑块之间的空间结构和功能关系的多样性)

测度指标包括:景观要素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类型;同一景观要素类型其斑块之间的连通性(在空间上的结构联系特征)和连接度(在空间上的功能联系特征).具有较高的连通性,不一定有较高的景观连接度;相邻斑块间的聚集度和分散程度。

三、景观异质性的概念及测度指标

1.景观异质性:指在景观中对一个物种或更高级生物组织的存在起决定作用的资源在空间上或在时间上的变异程度或强度。

1)景观异质性形成的机理是基于能量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过程中,伴随着新结构的建立的这种热力学原理

2)景观异质性来源于自然干扰、人类活动和景观内部原有的植被演替。

2.景观异质性的研究内容:空间异质性;时间异质性;功能异质性;基质异质性

3. 景观异质性的特点

(1)异质性是景观系统属性在空间上或时间上的复杂性和变异性,在生物系统的各个层次上都存在(绝对性);(2)景观异质性依赖于尺度的变化。一般来说,同一景观,观察尺度越小,其空间异质性越强。

4.景观异质性的重要性及其生态学意义

重要性:1)人类和动物均需要2种以上景观要素才能生存与发展;2)景观中存在异质性,从而形成了景观内部不同景观要素之间的物流、能流和物种流,导致了景观的变化、发展和动态平衡

生态学意义:(1)景观异质性对干扰的影响:阻碍干扰的传播;有助于干扰的传播。

(2)景观异质性与生物多样性:景观异质性增大,生物多样性增加

(3)景观异质性与稳定性:景观异质性提高,景观稳定性增强

5、景观多样性和景观异质性

(1)景观多样性和景观异质性之间既存在紧密的联系,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二者均是自然干扰、人类活动和植被内在演替的结果,对物质、能量、物种和信息的流动有重要影响。但景观异质性强调的是景观的变异程度。景观多样性描述的是景观结构、功能、格局的多样性和复杂程度,表征的是不同景观间的差异,多于不同景观间的比较。

2)景观异质性的存在决定了景观空间格局的多样性和斑块多样性。维持景观异质性,能够提高景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利于景观的持续发展。

四、景观空间格局

1、景观空间格局:指大小或形状不同的斑块,在景观空间上排列方式,是景观空间异质性的具体表现,它包括空间异质性、空间相关性和空间规律性等内容。

目的:是为了从似乎无序的景观斑块镶嵌体中,发现景观潜在的规律性,确定形成和控制景观空间格局的因子和机制,以比较不同景观空间格局的生态学意义。

分类:均匀分布、聚集布局、线状布局、平行布局和共轭布局(熟知);散斑格局、网状格局、指状格局、

棋盘状景观(常见)

景观结构类型可分为七大类:镶嵌格局、网状格局、散点格局(点状格局)、点阵格局、带状格局、交替格局、渐变格局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格局:块状绿地格局、楔形绿地布局、带状绿地布局、混合型绿地布局

2、景观空间关联

景观中景观要素的空间关联类型

(1)空间关联:景观中各个景观要素在空间上的关联性。

(2)空间关联类型

正相关联:景观中有两种景观要素A和B,两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有A则有B,有B则有A。或者,两者都不出现。

负相关联:景观中有两种景观要素A和B,两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有A则没有B,反之,有B则没有A。

随机关联:景观中有两种景观要素A和B,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性。

第四章景观形成及其动态变化

一、景观形成及变化的驱动因子

景观形成与变化的驱动因子一般可分为两类:自然驱动因子(指在景观发育过程中,对景观形成和变化起作用的自然因素。如: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生物、各种自然干扰。)和人为驱动因子(指在景观演变过程中起影响作用的人为因素。如:人口因素、技术因素、政治经济体制、政策文化因素等。)

1、地貌:是地球表面起伏的形态特征。对景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并控制着景观的发育。

地貌的类型

(1)根据地貌形成的作用力是内营力还是外营力,可划分为:原始地貌(内营力):火山活动、地震、等。它奠定了一个地区基本的地貌轮廓;后继地貌(外营力):表现为风化作用;冰川地貌;海浪地貌(海岸地貌):是由波浪、海流和生物体沿着海岸形成的;风成地貌;溶岩地貌(喀斯特地貌):是地表或地下岩溶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黄土地貌;流水地貌:地表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

(2)根据地面的高度和形态可分为以下五大类:平原、山地、高原、丘陵、盆地。

地貌的作用

(1)地貌影响着一种立地所接收的太阳辐射、水分、营养、污染物和其它物质的数量,从而影响到整个生态环境。

(2)地貌条件影响到物质的流动和生物的移动。

(3)地貌条件可以影响到各种干扰(火灾、风等)的发生频率、强度和空间格局。

2、气候对景观发育的影响

(1)气候影响到有机体的生命过程(2)气候影响土壤过程

(3)气候同样也影响到岩石的风化过程,进而影响到地形地貌的形成过程。

3、土壤: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且能生长植物的疏松层

(1)土壤具有一定的肥力,能为植物、微生物、动物生长提供营养水分和栖息场所。

(2)土壤中微生物和土壤动物能对外来的各种物质进行分解、转化和改造,是一个自然的净化系统。

4、生物对景观发育的影响

(1)植被在景观中的作用:(植被:地球表面上全部植物的总称)随着组成景观的植被类型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景观特征;植被是一种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植被与气候、地形和土壤互相起作用

(2)动物对景观的影响

干扰作用(定居后在觅食、迁移、栖息过程)

干扰指阻断原有生物系统生态过程的非连续性事件,改变或破坏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的组成和结构,改变生物系统的资源有效性和物理环境(气、水)的状况。

干扰的类型

(1)按干扰产生的来源:自然干扰;人为干扰

(2)根据干扰的传播特征:局部干扰;跨边界干扰

(3)依据干扰的功能:内部干扰、外部干扰

(4)依据干扰的形成机制:物理干扰;化学干扰;生物干扰

干扰的性质:(1)干扰具有多重性;(2)干扰具有较大的相对性;(3)干扰具有明显的尺度性;(4)干扰可以看作是对生态演替过程的再调节;(5)干扰经常是不协调的。

干扰的状况(指在某个地区或某种特定立地上,某种干扰各种参数的综合。)

由以下的参数进行描述:

(1)干扰在空间上(干扰斑块的大小、形状、分散程度等(干扰规模))时间上(干扰重现的间隔期、干扰轮回期等(干扰频率))的分布格局;

(2)干扰的类型;(3)干扰强度和干扰烈度来表示干扰的影响力和作用力:(干扰强度:从干扰因素本身来看,在一定时间内一定面积上,该事件的物理力。干扰烈度:是从干扰对生物有机体、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来表示干的作用力);(4)干扰的协同作用

几种常见的干扰现象:火干扰;放牧;土壤物理干扰;土壤施肥;践踏;外来物种入侵;人类干扰

干扰的生态学意义:

(1)中等干扰假说:中等程度的干扰能维持高多样性。

生态位: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物种在时间、空间是的相对位置及其与相关物种之间的功能关系的总和。生态位分化:是指生物在进化发展的过程中,两个生态上接近的物种激烈竞争,其结果是一种完全排挤另一种,或使其中一种占有不同的空间和食性上的特化,或其它生态习性上分离或生态分化。

(2)干扰频率与物种丰富度关系的假说

干扰对景观破碎化的影响:①当干扰的规模较小时可以导致景观破碎化。②当干扰的强度和规模足够大时,可以导致景观均质化而不是破碎化。

影响干扰发生及效应的主要因素:群落组成与结构;立地条件(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植物的生理、形态、生活史对策

(R对策者在高干扰的生境下具有竞争优势,对干扰的抗性较弱,但恢复能力强);景观特征

二、景观动态变化

景观变化是指景观的结构和功能随时间所表现的动态特征。动力:景观内部各种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多种过程(自然干扰)和景观外部干扰(人为干扰)。景观动态变化可表现为缓慢过程和突发性的灾变

1、景观变化的12种曲线模式

景观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的形状的参数:(1)变化的总体趋势:水平,上升,下降;(2)波动的韵律:有规则波动,没有规则的波动;(3)相对波动的幅度:大幅度,小幅度。

2、景观稳定性:景观特征的某些参数围绕着一恒定值的上下波动,表现为景观周期性变化的。

景观不稳定性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即以新的平衡状态代替原有的平衡状态(可预测的);原有平衡状态被打破后,新的可预测的稳定性还没有出现(不可预测性)

影响景观稳定性的基本因素:地貌、气候、土壤、生物以及各种干扰。

3、斑块动态与景观变化

斑块动态:指斑块个体本身的状态变化和斑块镶嵌体水平上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斑块动态同时涉及到两个尺度。

流动镶嵌体:在漫长的渐进变化期间,某一景观要素往往在短期内能迅速转变为另一景观要素,若景观既有长期变化的格局,又有在短期内内部空间的转换。

景观变化的空间模式常见的类型:边缘式;廊道式;单核心式;多核心式;散布式;随机式

“颌状”空间模式与边缘式相比,3个优点:

(1)一直维持原来方形的生境斑块,特别是在镶嵌序列的最后阶段(2)廊道连接性得到加强(3)明显增加边界长度,为多生境物种和边缘种提供更多的生境。

4、景观破碎化:景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嵌镶体的过程

景观破碎化的生态效应:对物种的灭绝具有重要的影响

景观破碎化的空间过程:在自然过程和人类无计划活动作用下,出现景观变化的5种空间过程:a.穿孔 b.分割 c.破碎化d.缩小(收缩) e.消失(磨蚀)

5、景观变化的转移矩阵和研究实例

每种景观要素类型在一定时期中分别向其余各种景观要素类型转变的百分率多少,这个转变百分率就称为转移概率。

转移矩阵是研究各种景观要素类型互相转化速率常用的方法。

第五章生态流是物质、能量、物种、人口以及信息等生态客体在景观中各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过程。

景观功能是通过一系列景观生态过程来实现的,其中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动物、植物、生物量、水和养分的流动过程是景观生态功能的主要部分。

一、1、与流有关的重要概念

景观边缘(生态过渡带或生态交错带)指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

成熟度:应为植被演替过程中所处的阶段。演替阶段越高,生物量越高,其成熟度就越高。

2、流的基本观点

半透膜的观点(只允许某种物质流、能量流、物种流的进出,对于某些物质流、能量流、物种流不允许通过)通常把景观边缘的这种半透膜作用称为边界功能。

源区与汇区的观点(源区,是指能提供各种物质、能量、物种的部位或生态系统。汇区则为具有汇聚各种物质、能量和物种的部位或生态系统。)

一般来说,某一斑块或生态系统的成熟度越高,生物量越大,其成为源的可能性就越大

3、媒介物:风(空气流);水(水流);飞翔的动物;地面动物;人

4、流的驱动力(基本动力):1、扩散作用;物流或重力;携带运动

5、景观功能影响景观空间格局;空间格局决定功能

二、气流

1、风

两种格局:层流,运动着的风成平行状态,一层叠在另一层上面;湍流,气流运动不规则性,或上或下,或左或右等不定向性的流动。

防护林-按防护林的剖面形状可分为3种:圆面;缓面;陡面。

防护林的穿透性对层流的影响-根据防护林的穿透性可以划分为:紧密结构;通风结构;疏透结构

2、声音。防治噪声的基本形式:吸收、远离、遮挡。

3、大气污染物质

影响污染空气散播的主要有气象因素、地形因素和植被因素。

①在气象因素中,风、湍流、大气稳定度和气压场起的作用最重要。②地形可造成局地环流,从而影响到风的方向。③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局地环流,也影响城市生态环境质量。④植被尤其是森林植被可以影响空气成分和污染物质。

三、水流和土壤侵蚀

1、水流路径,集水区(见笔记P11)下渗为雨水进入土壤表面的过程

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的下渗水量称之为下渗率。

中间径流和地下径流结合,称为基底径流,其水量大致相当于枯水季节未降雨时的河水流量。

2、土壤侵蚀的方式

按其发生的动力可分为水蚀(片蚀、纹蚀和沟蚀)、风蚀和冰蚀三种

4、植物的散布媒介物:风、水、动物、重力

风景园林专业初中级技术资格考试大纲

《风景园林专业初中级技术资格考试大纲》 (2011年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完善风景园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价机制,深化职称改革,促进我省建筑工程人才队伍建设,根据湘人发〔2004〕74号《关于土建工程专业初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针对风景园林专业技术资格的基本能力素质要求和职位特点,制定本考试大纲。 第二条本考试大纲是全省风景园林专业初、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和备考的依据。 本考试大纲所指的风景园林专业初、中级专业技术人员涵盖园林工程、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园林建筑等。 第三条风景园林专业初、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包括园林法律法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及实务三个考试科目。 第四条风景园林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在湖南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由湖南省土建工程专业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 第二章专业基础知识考试科目 第五条主要测试应试者所必须具备的风景园林专业的基础知识。考试范围包括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中外园林史、园林植物、生态学原理等。 第六条专业基础知识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 一、测试方式为闭卷。 二、试卷满分为120分。 三、测试时限为90分钟。 四、试题类型为客观性试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 第七条风景园林专业基础知识考试测评要素: (一)应具备本专业必须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 (二)能了解中外园林史的知识。 (三)具有一定的园林植物学的基本知识。 (四)具有一定的生态学原理知识。 第八条风景园林专业基础知识考试内容: (一)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 1.园林艺术布局基本原则 2.园林布局:园林布局的原则、形式园林设计方法 3.园林构图:园林绿地构图的特点、基本要求、基本规律、基本形式及手法 4.园林造景:造景的手法和类型景点与景区空间组织园林色彩构图 (二)中外园林史 1.中国园林史:中国园林的起源和最初形式秦汉时期宫苑、私家园林的兴起唐宋时期园林的发展、特点明清时期园林的特点与影响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特色、布局手法与原则

景观生态学考试重点复习课程

景观生态学考试重点

景观生态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 1、景观: 概念:狭义——在几十千米至几百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具有重复性格局的异质性地理单元。 广义——包括出现在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空间单元。 美学概念: 地理学概念: 生态学概念: 2、景观有哪些基本特征?如何理解景观和景观要素之间联系与区别? 基本特征:空间异质性、功能一致性、地域性、可辨识性、可重复性等 ①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的异质性镶嵌;②地貌、植被、土地利用和人类居住格局的特别结构;③生态系统以上区域以下的组织层次;④综合人类活动与土地的区域系统;⑤一种风景,其美学价值由文化所决定;⑥遥感图像中的像元排列。 景观要素是景观的构成基本单元,强调的是均质性,而景观则强调异质性。在一定条件下其地位可以相互转化,二者的关系体现了景观现象的尺度效应。 景观景观要素 相同点都具有等级结构特征,可在不用的问题或等级尺度上处于不同的地位

整体景观的组成成分 不同点空间实体的整体性组成景观的空间单元的均质性 异质性地域单元从属性地域单元 1、景观生态学 概念:以景观为对象,重点研究其结构、功能、变化及其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的一门宏观生态学科。 研究对象和内容: ①景观结构:即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 ②景观功能:即景观结构与生态学过程的相互作用,或景观结构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 ③景观动态:即指景观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随时间的变化; ④景观规划和管理。 第二章 景观生态学 基本理论:系统论、等级系统理论、空间异质性理论、时空尺度、渗透理论、复合种群理论等。 基本原理:系统整体性原理、尺度性原理、结构镶嵌原理、文化性原理、多重价值原理等。 第三章

生态学试题与答案(最后)

生态学单选 1.生态学按其性质一般分为(D) A.理论生态学 B.草原生态学 C.环境生态学 D.理论生态学与应用于生态学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B) A.特种结构、时空结构 B.特种结构环境结构 C.特种结构、时空结构、营养结构 D.营养结构、生物结构 3.种群波动的密度调节主要为(A) A.种间调节、食物调节 B.种内调节、食物调节 C.种间调节、种内调节 D.环境调节、食物调节 4.群落演替换主要原因是:(B) A.原生演替、次生演替 B.外因演替、内因演替 C.外因演替、原生演替 D.内因演替、次生演替 5.就植物来说,其生态型包括(A) A.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生物生态型 B.养分生态型、温度生态型 C.植物生态型、生物生态型、微生物生态型 D.环境生态型、生物生态型 6.从整个生物圈的观点出发,生物化学循环可分为:(D) A.地质大循环、生物小循环 B.生物小循环、沉积型循环 C.气象型循环、地质大循环 D.沉积型循环、气象型循环 7.根据污染的环境,可分为的类型是:(D) A.化学污染、物理污染、生物污染 B.大气污染、水域污染、重金属污染 C.重金属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 D.大气污染、水域污染、土壤污染 8.根据物质循环的范围不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可分为(B) A.生物小循环和气相型循环 B.微生物小循环和地质大循环 C.气相型循环和沉积型循环 D.气相型循环和地质大循环 9.下列关于生活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是种以上的分类 B.是生理生态特征不同的基因型类群 C.长期生活在不同自然条件下 D.郑重从形态外貌上进行区分 10.生物各个生长发育期或某一阶段内,高于生物学最低温度值以上的昼夜温度总和,称为某生物或某发育阶段的(A) A.活动积温 B.有效积温 C.积温 D.热量 11.在全日照下生长,但也能忍受适度的荫蔽,这种植物称为(C) A.阴性植物 B.阳性植物 C.耐阴植物 D.中日照植物 12.自然环境中,对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称为(B) A.生态因子 B.生存因子 C.资源因子 D.气候因子 13.根据起始基质的性质演替可分为(A) A.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B.发生演替、内因发生演替和外因生态演替 C.快速演替、长期演替和世纪演替 D.自养性演替和异养型演替 14.生物生态适应对策中,r-对策者(C) A.生活期长 B.个体大 C.通常占据临时性生境 D.生殖耗费少 15.生物种所具有的繁殖后代、延续种族的能力称为(B) A.遗传力 B.繁殖力 C.配合力 D.增长力 16.种群在实际条件下,出生率随种群大小、组成和生存条件不同而变化,称为(B) A.生理出生率 B.生态出生率 C.最大出生率 D.绝对出生率 17.人工栽培生物种群在空间分布多属于(C)

环境生态学复习资料

环境生态学复习题 名词解释 1.酸雨:是指雨水中含有一定量的酸性物质(硫酸、硝酸、盐酸等)的自然降水现象。 2.人为环境:人类区别于动物之处不是被动的去适应环境,而是以自己的智慧,劳动去改造环境。这种由于人类的活动干扰环境质量的 变化所形成的环境为人为环境。 3.纬度地带性:由于地理纬度的差异,自然环境具有规律的变异特点。 4.垂直地带性:因太阳辐射和水热状况随着地形高度的不同而不同,生物和气候自山麓至山顶出现垂直地带分布差异的规律性变化。 5.实际出生率: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种群实际出生率称实际出生率。 6.毒性叠加作用:二种或多种化合物共同作用时的毒性各为化合物单独作用时毒性的总和。 7.环境生态学:就是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理、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 科学。 8.最低死亡率:种群在最适环境条件下种群个体都是由于年老而死亡,此时的死亡率为最低死亡率 9.拮抗作用:是各个因子在一起联合作用时,一种因子能抑制或影响另一种因子起作用。 10.种群的性比:即种群的雌雄比例。 11.可持续发展:在不危害后来人满足其需要的前提下,寻求满足我们当代人需要和愿望。 12.生命表:反映种群从出生到死亡的动态关系的表格。 13.净化作用: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消除水、气、土中的污染物,使其符合技术或卫生要求的过程。 14.耐受性定律:即每种生物适应范围都有一个最低点和一个最高点,两者之间的幅度为耐性限度,此即为谢尔福德的耐受性定律。 15.动态生命表:是根据观察种群同时出生的生物之死亡或存活动态过程所获得的数据编制而成的生命表。 16.内禀增长率:在最适条件下种群内部潜在的增长能力。 17.种群的内分布型: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臵状态及分布格局,有均匀型、随机型、集群型。 18.热污染:由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以及人们的生命需要,使能源的消耗量大大增加,从而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汽、热废水,引 起环境增温而影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效应的现象称为热污染。 19.非密度调节:指非生物因子对种群大小的调节。 20.群落外貌:是指生物群落的外部形态或表相而言,种群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综合反映。 21.温室效应:存在于大气中的某些痕量物质和存在于对流层中的臭氧具有吸收太阳能在近地表面的长波辐射从而使大气增温的作用。 22.群落演替:指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取代的过程。 23.初级生产:生产者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过程,又称植物性生产。 24.种群生理寿命: 指种群处于最适条件下的平均寿命,而不是某个特殊个体,可能具有的最长寿命。 25.生态位:在生态因子变化范围内,能够被生态元实际潜在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 26.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区域或生境内的各种生物种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规律的一种结构单元 27.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使环境要素或其状态发生变化,环境质量恶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人类正常生活条件的现象。 28.生态幅:每种生物对一种环境因子都有一个生态上的适应范围的大小,称生态幅。 29.种群生理寿命: 指种群处于最适条件下的平均寿命,而不是某个特殊个体,可能具有的最长寿命。 30.噪声:噪声是由不同振幅和频率组成的无调噪杂声,通常将不需要的声音或影响人们工作或休息的声音也称之为噪声。 31.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 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32.边缘效应:在群落交错区内,单位面积内的生物种类和种群密度较之相邻群落有所增加的现象。 33.原生性自然资源:这类资源是伴随着地球的产生及其运动而形成和存在的。 多项选择题 1、就世界而言,森林资源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有:(234 ) ①环境污染②工业用材③农业开垦④薪柴⑤温室效应 2、下面哪几本书与环境生态学的发展历史紧密相关。(123 ) ①《寂静的春天》②《人口爆炸》 ③《只有一个地球》④《保卫我们的家园》

中国农业大学344风景园林基础考试大纲(2015年)

中国农业大学344风景园林基础考试大纲(2015年)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招生考试大纲 风景园林基础 风景园林基础包括风景园林要素、园林与景观生态学、园林史与园林设计原理等三门课程,每门50分,共150分。主要考察考生对从事风景园林设计、施工和养护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现行的园林专业教育是按园林的构成要素,将基础与应用紧密结合的,因此本科目涉及的课程比较多,包括《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园林工程》、《园林建筑》、《园林与景观生态学》、《园林史》和《园林设计原理》等园林专业的主要课程。 第一部分【风景园林要素】50分 第1章风景园林的概念及其主要领域 第1节风景园林的概念 第2节传统园林 第3节城市绿地 第4节风景区与大地景观 第2章园林树木 第1节园林树木概述 第2节常绿乔木

第3节落叶乔木 第4节常绿灌木 第5节落叶灌木 第6节藤本与竹类第3章园林花卉 第1节园林花卉概述第2节一二年生花卉第3节宿根花卉 第4节球根花卉 第5节专类花卉 第6节地被植物 第4章地形 第1节地形概述 第2节地形 第3节叠石

第5章水景 第1节水景概述 第2节溪流 第3节湖景 第4节喷泉 第6章园林建筑 第1节园林建筑概述 第2节亭 第3节台 第4节楼 第5节阁 第6节园林小品 第二部分【园林与景观生态学】50分第7章城市生态学 第1节城市生态的基本概念与构成

第2节城市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 第3节城市生态系统调控与生态建设 第4节城市热岛与绿岛 第8章园林生态学 第1节园林的生态要素 第2节园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第3节园林生态系统对城市生态的影响 第9章园林植物群落生态学 第1节园林植物与城市生态因子 第2节园林植物群落的结构 第3节园林植物群落的演替 第4节园林植物群落与地带性植被的恢复重建 第10章景观生态学 第1节景观的概念与特征 第2节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斑块-廊道-基底模式、空间异质性与等级性原理、格局-过程与尺度、渗透理论)

景观生态学考试复习重点

景观生态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第二章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1.等级理论 任何系统都属于一定的等级,并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尺度。等级结构是一个由若干单元组成的有序系统,对于任何等级的生物系统,它们都是由低一等级水平上的组分(亚系统)组成。同时本身又是高一等级水平上的组成成分。 2.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物种-面积”关系、均衡理论、聚合种群理论) (1)“物种—面积”关系:S = CAz (S:物种丰富度;A:物种存在的空间面积;C:物种的分布密度;z:一个统计指数,理论值为0.263,通常为0.18-0.35) (2)均衡理论:岛屿物种数目的多少,应当由“新物种”向区域中的迁入和“老物种” 的消亡或迁出之间的动态变化所决定,它们遵循着一种动态均衡的规律。当迁入率和灭绝率相等时,岛屿物种数达到动态的平衡状态,即物种的数目相对稳定。 (3)聚合种群理论:指在斑块生境中,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距离,但彼此间通过扩散个体相互联系在一起的许多小种群或局部种群的集合,一般也称为一个种群的种群。 3.复合种群持续生存的必要条件 ①离散的局部繁殖种群。 ②所有的亚种群均有绝灭的风险。即使是最大的亚种群也有绝灭的可能。 ③亚种群有重建的可能。重建率随斑块间距离的增大而锐减,也与物种的迁移能力有关。 ④局域动态的非同步性。 4.渗透理论(临界阈现象,渗透阈值0.5928) (1)临界阈现象:某一事件或过程在影响因子或环境条件到达某一阈值而发生的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截然不同状态的过程。 (2)渗透阈值0.5928 5.源-汇系统理论(“源”种群与“汇”种群,源斑块与汇斑块) (1)所谓“源”种群是那些在条件较好的斑块生境中生存并具有较高增长率的局部种群。(2)所谓“汇”种群是指那些在条件较差的斑块生境中生存并具有负的种群增长率的局部种群。 (3)包含源种群的生境视为源斑块,而将汇种群所占据的生境作为汇斑块。物种总是从源斑块向汇斑块迁移。 6.尺度的定义和表达 (1)定义:指在所研究的生态系统的面积大小(空间尺度),或者指所研究的生态系统动态的时间间隔(即时间尺度)。 (2)表达:粒度和幅度 第三章景观结构 1.斑块(概念,起源)

环境生态学课程试题答案

附件1: 课外作业习题集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A、A、 B、A 二、填空题 1、环境、可持续发展; 2、人类活动、生态环境; 3、退化原因、恢复与重建 三. 简答题 1、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答: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制和规律研究(1分);(2)生态系统受损程度及危害性的判断研究(1分);(3)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保护措施的研究(1分);(4)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学对策研究(1分)。总之,运用生态学,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治理污染和破坏的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实现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协调,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使环境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1分)。 2、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和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环境生态学主要的学科任务是:研究以人为主体的各种环境系统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生态系统演变过程、生态环境变化的效应以及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寻求受损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的各种措施(2分)。进入21世纪后,其学科内容和任务不断丰富,环境科学将更为关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人为干扰的方式及强度;(2)退化生态系统的特征判定(1分);(3)人为干扰下的生态演替规律;(4)受损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技术;(5)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1分);(6)生态系统管理;(7)生态规划和生态效应预测(1分)。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 一、选择题 C、B、A、A、C、A、A、 D、B、B、D、B、B、A、C、A、D、A、B、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B、C、D ; 3、B、C、D; 4、B、C、D 三、名词解释题 1、最小值定律:最低量定律是德国化学家利比希(Liebing)提出的,他在研究谷物产量时发现,植物生长不是受需要量大的营养物质影响,而是受那些处于最低量的营养物质成分影响,如微量元素等,后来人们把这种为利比希最小值定律。

环境生态学试题资料

环境生态学试题资料 BY 周晓杰 一、名词解释 生态幅:生物在其生存过程中,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就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称作生态幅。 生态位:在生态因子变化范围内,能够被生态元实际和潜在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称作生态元的生态位。 内稳态:生物系统通过内在的调节机制使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 干扰:干扰是群落外部不连续存在,间断发生因子的突然作用或连续存在因子的超“正常” 范围波动,这种作用或波动能引起有机体或种群或群落发生全部或部分明显变化,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位移。 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两者分开以后都不能独立生活。 偏利共生:亦称共栖,与互利共生和原始协作一同属于”正相互作用“ 两种都能独立生存的生物以- 定的关系生活在一起的现象。 生态平衡:是指在- 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生态系统服务: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惠益, 包括供给服务(如提供食物和水).调节服务(如控制洪水和疾病)、文化服务(如精神、娱乐和文化收益)以及支持服务(如维持地球生命生存环境的养分循环). 受损生态系统: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自然干扰、人为干扰( 或者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了位移,即改变、打破了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状态,使系统结构、功能发生变化或出 现障碍,改变了生态系统的正常过程并出现逆向演替。 二、填空题 种群的基本特征是遗传特征空间特征数量特征 2.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增长通常呈指数式增长,又叫非密度制约性增长 3.顶极概念的中心点就是君群落的相对稳定性 4.年龄锥体的三种类型分别为迅速增长种群稳定型种群和下降型种群 5.生物多样性通常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6.光照强度达到光饱和点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加。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景观与景观生态学 名词解释: 景观:景观是由多个系统组成的异质性系统。 狭义:指几十平方米至几百平方米范围内,由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所组成的异质性地理单元。 广义:指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空间单元。 景观要素:(也称景观单元)指组成景观最基本的、相对均质的土地生态要素或单元。 景观组分:把构成景观的不同生态系统类型。 岛屿面积效应:岛屿面积越大,则容纳生物种类越多。 复合种群:由空间上相互隔离,但又有功能联系(繁殖体或生物个体的交流)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亚种群组成的种群系统。 源种群:出生率高于死亡率且迁入率高于迁出率的种群。 汇种群:出生与死亡之间的平稳为负值时,幼体的出生无法补偿成体的死亡的种群。 简答题: 简述景观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差异。 答:景观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差异如下: ①将景观作为一个异质性系统来定义并进行研究,强调空间异质性是其特点之一。而生态系统生态学将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相对同质系统来定义并加以研究。 ②研究的主要兴趣在于景观镶嵌体的空间格局及过程;而生态系统生态学主要强调垂直格局,即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垂直断面上的运动与分配。 ③景观生态学考虑整个景观中所有生态系统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生态系统生态学仅研究分散的岛状系统。 ④生态系统生态学以自然系统的研究为主。除研究自然系统外,考虑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及其变化的影响。 ⑤一些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如鸟类和哺乳动物)只有在景观水平上在能得到合理的研究。 ⑥景观生态学重视地貌过程、干扰以及各生态系统间的相互关系,着重研究地貌过程和干扰对景观空间格局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作用。 论述题: 简述景观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答:生态学上的景观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狭义的景观是指几十平方千米至几百平方千米范围内,由不同生态系统类型所组成的异质性地理单元。广义的景观是指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空间单元。准确地理解景观的概念,必须把握景观的以下4个特征:①景观是由异质性的土地单元组成的镶嵌体,即生态系统的聚合;②景观由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生态系统组成;③景观是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区域之下的中等尺度的空间实体;④景观具有一定自然和文化特征,兼具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 第二章斑块 边缘效应:在景观要素边缘地带,由于环境的不同,可以发现不同的物种组成和丰富度。 景观结构:指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量构成、多样性、空间关系及其影响机制。 干扰斑块:由基质或者先前的斑块中局部性干扰造成的小面积的斑块。 残存斑块:由于基质受到广泛干扰后残留下来的部分未受干扰的小面积区域。 1、斑块的起源基质及类型划分。 答:斑块的起源涉及干扰、环境异质性和人类活动。根据起源,至少现存四种类型的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干扰斑块、残存斑块、引入斑块。 2、根据物种对边缘的反应可将物种分为内部种和边缘种。 3、影响斑块起源的主要因素:环境异质性(环境资源斑块)、自然干扰(干扰斑块、残存斑块)、人类活动(引入斑块)。 4、干扰斑块与残存斑块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1、都是自然或人工干扰的产物。2、都受到干扰的初期以及随后的演替过程中发生着物种、种群大小、灭绝和迁移的变化。3、都以相似性消失于基质或者先前的斑块中。4、都具有高的转化速率。 不同点:干扰的影响的范围不同。干扰斑块干扰的影响范围小,残存斑块干扰的影响范围大 第三章廊道 廊道:景观中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 景观连接度:景观空间结构单元之间连通性的生物学度量指标,包括功能连接度和结构连接度。 1、按廊道的结构和性质可将廊道分为那些类型? 答:按廊道的结构和性质可将廊道分为线状廊道、带状廊道、河流廊道。 2、廊道有哪些重要生态功能? 答:廊道有以下重要的生态功能:资源功能、通道功能、屏障功能、防护功能、美学功能。 3、城市廊道据功能划分为三种:绿色廊道、蓝色廊道、灰色廊道。 论述题:生态廊道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关键性问题。 答:不同类型的生态廊道在设计中都会涉及一些关键性问题,如数目、基质、宽度、连接度、构成、关键点(区)等。 (1)数目一般情况下,在满足基本功能要求的基础上,生态廊道的数目通常被认为越多越好。 (2)基质生态廊道是与周围土地发生联系的,因此考虑景观中生态廊道所处的基质也极其重要。对基质的研究应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弄清动物利用廊道的方式,第二,调查周围的土地利用方式,或是判断出从相邻地区流向生态廊道的污染物的类型与强度;第三,判别有生态廊道连接的大型生态斑块,这些斑块的位置将会影响到生态廊道的位置、内部特征及长度,进而影响到迁移物种的类型。 (3)宽度宽度对廊道生态功能的发挥有着重要的影响。太窄的廊道对敏感物种不利,同时降低廊道过滤污染物等功能。此外,廊道宽度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生边缘效应的地区,进而影响廊道中物种的分布和迁移。边缘针对不同的生态过程有不同的响应宽度,从数十米到数百米不等。边缘效应虽然不能被消除,但是可以通过增加廊道的宽度来减小。 (4)连接度连接度是指生态廊道上各点的连接程度,对于物种迁移及河流保护都十分重要。对于野生动物来说,功能连接度会根据不同物种的需要发生变化。道路通常是影响生态廊道连接度的重要因素,同时,廊道上退化或受到破坏的片段也是降低连接度的因素。规划与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增加连接度。 (5)构成构成是指生态廊道的各组成要素及其配置。廊道功能的发挥与其构成要素有着重要关系。构成可以分为物种、

环境生态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态学试题资料 一、名词解释 生态幅:生物在其生存过程中,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就 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围,称作生态幅。 生态位:在生态因子变化围,能够被生态元实际和潜在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称作 生态元的生态位。 稳态:生物系统通过在的调节机制使环境保持相对稳定。 干扰:干扰是群落外部不连续存在,间断发生因子的突然作用或连续存在因子的超“正常”围波动,这种作用或波动能引起有机体或种群或群落发生全部或部分明显变化,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位移。 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两者分开以后都不能独立生活。 偏利共生:亦称共栖,与互利共生和原始协作一同属于“正相互作用”。两种都能独立生存的生物以一定的关系生活在一起的现象。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生态系统服务: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惠益,包括供给服务(如提供食物和水)、调节服务(如控制洪水和疾病)、文化服务(如精神、娱乐和文化收益)以及支持服务(如维持地球生命生存环境的养分循环)。 受损生态系统: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自然干扰、人为干扰(或者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了位移,即改变、打破了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状态,使系统结构、功能发生变化或出现障碍,改变了生态系统的正常过程,并出现逆向演替。 二、填空题 1.种群的基本特征是空间特征、数量特征、遗传特征。 2.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增长通常呈指数式增长,又叫非密度制约性增长。 3.顶极概念的中心点就是群落的相对稳定性。 4.年龄锥体的三种类型分别为迅速增长种群、稳定型种群和下降型种群。 5.生物多样性通常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 次。 6.光照强度达到光饱和点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加。

环境生态学导论复习资料

概念: 1.环境生态学:研究认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即运用生态学的理论,阐明人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效应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的科学。 2.生态学: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3.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的及所谓吃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与效用。生态系统服务一般是指生命支持功能(如净化、循环、再生等),而不包括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系统提供的产品。 4.生态足迹:指对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的占用。 5.显著实物型直接价值:以生物资源提供给人类的直接产品的形式出现,非显著实物型直接价值体现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所提供的服务。 6.绿色国民经济账户:将资源和环境损失引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即在GDP中扣除由于经济增长造成的自然资源消耗、生态环境破坏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及为恢复生态平衡、晚会资源损失而必须支付的经济投资,初步形成了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被称为绿色“国民经济账户” 7..景观生态学:研究某一景观中生物群落之间错综复杂的因果反馈关系的科学。 8.结构:即指空间单元的特殊配置,通常与空间结构或斑块结构同义。 9.连接度:一个景观一种生境或覆盖类型的空间连续性。 10.廊道:指与其两侧相邻区域有差异的相对呈狭长形的一种特殊景观类型。 11..边缘:一般指一个生态系统或覆盖类型的周边部分,其部的环境条件可能与该生态系统的部区域有一定的差异;有时也用于表示在一个景观中不同覆盖类型间邻接宽度的计量。 12.破碎化:一个生境或覆盖类型的破碎为更小的,不相连的小块。 13.异质性:包含不同景观要素的性质或状态。 14.基质:在景观中的本底覆盖类型,通常具有高覆盖率和高连接度;并不是所有的景观中都可以划分出确定的基质。 15.斑块:在性质或外貌上不同于周围单元的块状区域。斑块在本底中即所谓的孔隙度。 16.尺度:对象或过程的时空维度,具有粒度和幅度的特征。 17.边缘效应:指斑块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斑块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 18.复合种群:由空间上彼此隔离,而在功能上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亚种群或局部种群组成的种群斑块系统。 19.干扰:群落外部不连续存在、间断发生的因子的突然作用或连续存在因子的超“正常”围的波动,这种作用或波动能引起有机体、种群或群落发生全部或部分明显变化,使其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或发生改变。 20.临界阈现象:当介质密度达到某一临界密度时,渗透物突然能够从介质的一端到达另一端,这种因为影响因子或环境条件达到某一阈值而发生的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截然不同状态的过程被称为临界阈现象。 21.干扰:群落外部不连续存在、间断发生的因子的突然作用或连续存在因子超“正常”围波动,这种作用或波动能引起有机体、种群或群落发生全部或部分明显变化,使其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或发生改变。 22.退化生态系统:在一定时空背景下,生态系统受到自然因素、认为因素或二者共同干扰下,使生态系统的某些要素或系统整体发生不利于生物和人类生存要求的量变和质变,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于原有的平衡状态或进化方向相反的位移。

景观生态学知识分享

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 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称: 855景观生态学 适用专业: 070501自然地理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概念题):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简答题(简述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分析论述题(综合题):3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二、考查目标(复习要求)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景观生态学科目考试要求考生较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景观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评价、规划、管理、保护等方面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相关技术及其应用,以及目前该领域的最新成果。并在理解景观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应用到相关专业领域,运用景观生态学提供的一系列理论、方法、工具和资料,如土地利用与土地变化,生物多样性、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生态环境课题,分析生态规划、景观管理、生态工程等保各个环节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三、考查范围或考试内容概要 第一章景观生态学的内容与方法 1.景观 理解:景观、景观要素和景观生态学的定义。 2.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了解: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 理解:景观异质性的含义。 3.景观生态学的发展 了解:景观生态学的产生、发展和应用。

第二章景观要素及其生态属性 1.斑块 理解:斑块、生态交错区、边缘、边缘效应的含义。 了解:斑块的起源及类型、结构特征、岛屿生物地理学与种-面积关系;森林破碎化; 掌握:自然保护区的设计原理。 2.走廊 了解:走廊的起源、作用和结构特征。 理解:林带的宽度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3.本底 了解:本底的结构特征及与斑块的区分方法。 理解:本底孔性的生态意义。 了解:网络的结构。 第三章景观总体结构 1.景观多样性 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类型; 理解:景观多样性的含义、描述指标和异质性。 2.森林景观的异质性 理解:森林景观异质性包括年龄结构、组成结构和粒级结构等3个方面。 3.景观的结构类型 了解:FORMAN划分的景观结构类型。 4.景观空间格局和空间关联 理解:几种不同的景观格局。 了解:空间关联 第四章景观动态 1.关于稳定性的基本概念 理解:景观稳定性及相关概念。 了解:景观特性与景观稳定性的基本原则、按稳定性划分的景观要素类型 了解:物种共存的2种假说、斑块动态学说。 2.景观变化的作用力 理解:干扰按作用力强度的分类。 理解:景观稳定性的若干特性。 第五章景观功能 1.概念 理解:景观功能的概念。 2.基本观点和基本机制 了解:关于景观要素间流的两个基本观点。 理解:景观要素间流的5种媒介物。 理解:景观要素间流的3种基本动力。 3.气流 理解:防护林3种顶部形态的防风效果,林带的3种基本类型及防风特性。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

景观生态学 一. 1.斑块:在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分类干扰斑块残存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引入斑块 2.异质性:由不相关或不相似的组分构成的系统。 3.景观破碎化:由自然或人为干扰所致的景观有简单趋于复杂的过程。(考) 4.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它既可以呈隔离的条状,也可以与周围基质呈过渡性连续分布。 分为线状廊道、带状廊道、河流廊道。 5.景观格局总体变化 (1)景观的基质发生变化,一种新的景观要素类型成为景观基质; (2)几种景观要素类型在景观中所占的面积比例发生很大的变化,引起景观格局空间格局的改变; (3)景观内产生一种新的景观要素类型,并达到一定覆盖范围。 6.流的媒介物:风、水、飞行动物、地面动物、人. 7. 基质:景观中面积最大,连接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 判定标准相对面积、连接度、动态控制。 8.景观稳定性的时空尺度(考) 时间尺度:在一个生命周期的时间间隔内,观察到景观有基本特征的变化,则认为景观失去了稳定性;如果此期间景观仍保留原有的基本特征,则认为景观保持了稳定性或者说景观处于复合稳定状态。 空间尺度:景观复合稳定性的空间尺度与时间尺度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即大空间尺度上景观的变化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发生,而小尺度上景观的变化在短期内即可发生。 9.景观变化的作用力和机制(102页的图,考)(论述题) 10.景观变化的空间模式与空间过程的关系以及生态有利性分析(考) 景观变化的空间过程与空间模式有关。如穿孔过程多出现于散步模式中,在单核和多核模式中也会出现;分割和破碎化过程多出现在廊道模式中。所有的模式中都有缩小过程,在最后阶段出现消失过程。只有随机模式中才会同时出现这5种过程。 首先对大斑块来说,边缘模式最好。边缘模式对连接性有利。边缘模式中没有穿孔、分割或破碎化过程。其次是单核模式较好。散布模式是生态学上最差的一种模式,因为这种模式会过早地丧失所有的大斑块。廊道模式也有其生态局限性。生态上最好的景观变化模式

环境生态学试题库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9

《环境生态学》考试2009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A卷分,共20分)一、术语解释<每题4 1、环境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 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b5E2RGbCAP 2、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 影响的环境要素如温度、湿度……。、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3环境中的各 种生态因子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或相互促进,一个生态因子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其它生态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p1EanqFDPw 4、生态位 主要指自然生态系统中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5、生态系统 所谓生态系统,是指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形成的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且有自我调节功能的自然整体。DXDiTa9E3d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 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的内在变化机理和规律;<2分) 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保护和利用;<2分) 生态系统退化的机理及其修复;<2分) 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对策;<2分)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2分) 2、简述光强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性 ①光强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有重要作用<5分) 光强对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体积的增长和重量的增加有重要影响,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干物质积累主要来源于光合作用。光还促进植物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制约器官的生长发育速度,使植物各器官和组织保持发育上的正常比例。RTCrpUDGiT 植物中的叶绿体必须在一定的光强下才能形成。黑暗条件下会产生黄化现象。 ②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类型<5分) 在一定的范围内,光合作用的效率随光强的上升而提高,但达到一定值后,光强增加光合作用速率不提高,这个点称为光饱和点。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在进行呼吸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光合作用的速率与呼吸作用的速率相等,此时的光强称为补偿点。5PCzVD7HxA

841生态学

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生态学》考试大纲 本《生态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各研究所生态学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生态学作为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自20世纪60年代人类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等一系列问题以来,它已成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由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的基础学科。要求考生掌握个体生态学(生物与环境)、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了解生态学的主要发展趋势和前沿领域,具有应用生态学知识分析、认识和解决生态学相关问题的能力。 本试卷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一、考试内容 (一)绪论 1.生态学的定义、发展过程 2.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分支学科与研究方法 3.现代生态学发展的趋势 (二)生物与环境 1. 环境的概念及其类型 2.生态因子的概念及作用原理 3.生态因子(光、温度、水、土壤、大气等)的生态作用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三)种群生态学 1.种群、异质种群概念与特征 2.种群空间分布特征 3.种群密度的估计 4.种群的动态 5、种间相互作用类型及其特征 6、种群生活史及繁殖策略 7、种群的调节

(四)群落生态学 1.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2.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3.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测度方法、影响因素及与稳定性的关系 4.群落的动态:形成与演替 5.群落的分类与排序 6.群落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 (五)生态系统生态学 1. 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概念、组成、结构、功能、稳定性、服务功能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物生产、分解、能流过程、能流分析 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物地化循环概念及主要物质的循环类型及特点 4. 生态系统的发育 5. 生态系统主要类型的结构特点及其分布 (六)景观生态学 1.景观生态学的核心概念和主要理论 2.景观生态学的应用 (七)应用生态学 1.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形成、发展过程 2.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价值及应用 3. 全球变化:概念、原因、生态学潜在风险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总结

景观生态学复习资料 一、1、景观:是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若干生态系统的聚合所组成 的异质性土地地域。 2、景观生态学:研究相关景观系统的相互作用、空间组织和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即研究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地表的结构、功能和动态。 3、景观连接度:对景观空间结构单元相互之间连续性的量度。 4、景观格局:景观要素在景观空间内的配置和组织形式,是景观结构与景观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5、空间异质性(spatial heterogeneity)是指生态学过程和格局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及其复杂性。这一名词在生态学领域应用广泛,其含义和用法亦有多种。具体地将,空间异质性一般可以理解为是空间缀块性(patchness)和梯度(gradient)的总和。 6、尺度:指研究对象时间和空间的细化水平。 7、斑块:斑块是一个在外观上与周围环境明显不同的非线性地表区域。 8、廊道:与本底有所区别的一条带状土地,可以看作是一个线状或带状的斑块. 9、本底:围广、连接度最高,并且在景观功能上起着优势作用的景观要素类型。景观中的背景地域。 10、生境岛屿或栖息地岛屿:自然界中任何孤立存在的环境类型,在保护生物学中,我们经常使用的名称为“生境岛屿”或“栖息地岛屿” 11、岛屿平衡理论:MacArthur和Wilson提出“岛屿平衡理论”(Equilibrium theory of island)认为一个岛屿上的物种数实际上是由迁入(immigration)和灭绝(extinction)两者的平衡决定的,而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物种不断地灭绝或被相同的或不同的种类所替代。12、复合种群:即所有占据空间上非连续生境缀块的种群集合体,只要缀块之间存在个体或繁殖体交流,不管是否存在局部种群周转现象,都称为复合种群 13、生态流:生物物种与营养物质和其它物质、能量在景观组分间的流动被称为生态流(eco-flow),它们是景观中生态过程的具体体现。 14、景观结构:是指景观的组分构成及其空间分布形式。 二、1、景观生态学研究内容: 1>.景观结构不同景观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 2>.景观功能各种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能量流、物质流和物种流(例到物活动等)。 3>.景观变化景观的结构和功能上随时间的变化。 4>.景观管理通过分析景观特征,提出景观利用管理最优化方案。 2、景观中生态流移动的模式: 1)连续运动。流的主体在从源到汇移动的过程中,不存在运动速度为0的状况,既为连续运动。 2)间歇运动。流的主体从源到汇移动的过程中,其间出现过运动速度为0的状况,即流的主体在某地出现过停歇,既为间歇运动。 间歇运动又可以分为两种:①休息站式:即该物种在某地做短暂停留后再继续运动; ②暂住站式:指该物种不仅在某地停留休息,而且在该地成功地生长和繁殖,从而为物种的进一步扩散提供了新的种源。

基础生态学试题A卷答案图文稿

基础生态学试题A卷答 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得分:分 1.趋异适应:指亲缘关系相近的同种生物的个体或群体,长期生在不同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表现出性状不相似的现象。 2.顶级群落:生物群落由先锋阶段开始,经过一系列演替,到达中生状态的最终演替阶段(或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主要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达到平衡,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以及产生量和消耗量也都达到平衡)。 4.特征替代:重叠区内长期共存的物种,因其生态要求发生分化而导致形态分化,使它们在形态上又略有不同。但形态上的种间差异只在两个物种的重叠分布区内才存在,而在各自独占的分布区内则消失,这种现象就叫特征替代。 8.生态阈值:生态系统忍受一定程度外界压力维持其相对稳定的这个限度。 9.边际效应: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比相邻群落有增大趋势的现象。 10.生态平衡:指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态,它包括生态系统内部各部分的结构、功能和能量输入和输出的稳定。二.填空题(每空1,共20)得分:分 b3.五种北美莺同以云杉为生,分处不同的位置,达到避开竞争的效果,这是由于形成了生态位分异(分化)的结果。

4.构成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中,最易成为限制因子是水。 6.驱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能(阳 光)。 7.动物种群的生殖适应对策中,高纬度地区的哺乳动物每胎产仔数比低纬度地区多。 8.阳地植物的光补偿点比阴地植物高;飞鼠每天开始活动以温度为信号;鹿秋天进入生殖期以日照长短为信号。9.物种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基本单位是种群。 10.种群数量的调节实际上是通过种群本身内在增长势和有限环境两个反向力间的平衡而实现的。 11.按照演替发生的起始条件不同可以将群落演替划分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类。 12.能够准确反映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之间关系的生态金字塔是能量金字塔。 13. 单元顶级学说中的“顶级”是指气候顶级。 14. 在生态系统氮的循环中,一方面通过固氮作用进入生物群落,另一方面又通过反硝化作用重新返回大气。 三.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15分)得分:分 1. 如果某种群个体间竞争强烈,排斥性强,则其内分布型最可能是以下哪种 ( B ) A. 随机分布 B. 均匀分布 C. 成丛分布 D. 群集分布 2.群落交错区的特征是( 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