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顶之上百会穴

巅顶之上百会穴

百会穴

百会穴 文章目录*一、百会穴的概述*二、百会穴的取穴方法*三、百会穴的解剖位置*四、百会穴的疗法*五、百会穴的配伍*六、百会穴的功效与作用*七、文献摘要 百会穴的概述 1、定义百会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归属督脉,别名“三阳五会”。《采艾编》云:“三阳五会,五之为言百也”,意为百脉于此交会。百脉之会,百病所主,故百会穴的治症颇多,为临床常用穴之一。定位此穴道时要让患者采用正坐的姿势,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当前发际上五寸,后发际上七寸,前后发际之间的直线距离相当于12寸。(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直到后发际正中点。)经属:为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脑晕倒地不省人事。 2、别名顶中央穴,三阳五会穴,天满穴,天蒲穴,三阳穴,五会穴,巅上穴 3、出处出《针灸甲乙经》,属督脉

4、主治疾病主治: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 惊悸、健忘、尸厥、中风不语、癫狂、痫证、癔病、耳鸣、鼻塞、脱肛、痔疾、阴挺、泄泻等; 治疗眩晕、血管性头痛、升阳举陷、益气固脱、清神醒脑、增强记忆力。 5、穴位解析百会为经穴名( Bǎihuì GV20)。出《针灸甲乙经》。别名三阳五会、天满、巅上。属督脉。百会是督脉、足太 阳膀胱经的交会穴。一说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交会穴。百即百脉,会即交会,此穴在巅顶部,是足三阳、足厥阴和督脉等众多经脉交会之处,故名百会。 百会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归属督脉,别名“三阳五会”。《采艾编》云:“三阳五会,五之为言百也”,意为百脉于此交会。百脉之会,百病所主,故百会穴的治症颇多,为临床常用穴之一。 百会穴的取穴方法百会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于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定穴。正坐取之。 患者采用正坐的姿势,百会穴位于人体头部,头顶正中心,可 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或以两眉头中间向

田从豁老中医百会穴临床应用经验总结_张维(精)

· DOI?10. 13192/j.issn.1000-1719.2014.12.017 田从豁老中医百会穴临床应用经验总结 张维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针灸科 , 北京 100053 摘 要 :田从豁老中医为国家第二、四、五批名老中医师带徒导师 , 从事针灸临床工作六十余年 , 具有丰富临床经验 , 对于百会穴的应用尤有心得。文章介绍了田老针刺、艾灸百会穴治疗脑病及其他系统疾病的具体方法 , 包括取穴、针刺 方向、补泻手法等 , 希望对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 :田从豁 ; 名老中医 ; 百会穴 ; 针刺 ; 艾灸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0-1719(2014 12-2554-02收稿日期 :2014-06-20 基金项目 :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名家传承 2014新增项目 (CM20141007 作者简介 :张维 (1971- , 男 , 北京人 , 副主任医师 , 博士后 , 研究方向 : 针灸临床与循证医学。

百会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 , 位于督脉之上 , 为手、足三阳与督脉位于头部的交会穴 , 为百脉之所会 , 具有总督一身之阳气的作用 , 临床应用颇为广泛。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针灸科田从豁老中医为国家第二、四、五批名老中医师带徒导师 , 从事针灸临床工作六十余年 , 其选穴及手法独具一格 , 培养了大批针灸 专业人才 [1-3] 。田老临证时百会穴的取用非常频繁 , 针刺方法亦高度个体化 , 经过临床病例总结并与田老 沟通访谈 , 我们将田老应用百会穴治疗不同系统疾患的经验加以总结 , 希望对针灸医师应用此穴有所帮助。 1取穴方法 田老认为 , 针灸经穴在《甲乙经》中称“ 孔穴” , 为 气血深聚于体表之处 , 故经穴所在部位多数会有凹陷、孔洞、缝隙等标志 , 如泉水流出地表 , 必定会在岩石裂隙之处。百会穴为人身之大穴 , 气血充盛 , 其定位应该辅以相应的体表标志。经过长期的观察 , 田老认为百会穴定位应在头部前后正中线上 , 与两耳尖连线交点附近 , 以拇指揣穴 , 当凹陷处是穴。跟师当中观察田老针刺百会穴数百人次 , 均以该法取穴。该种取穴方法的优点在于使得百会穴的定位更加客观 , 得气快捷。《难经 ·七十八难》云:“ 知为针者信其左 , 不知为针者信其右” 。田老取穴进针均强调双手配合 , 以达到气至而有效的目的。 2 理论基础 百会穴又称三阳五会 , 位于头顶 , 而头部为髓海所居。《灵枢 ·海论》 云:“ 脑为髓之海…… 髓海有余 , 则轻劲有力 , 自过其度 , 髓海不足 , 则脑转耳鸣 , 腰酸眩

百会穴临床应用研究概要

百会穴临床应用研究概要 百会穴是临床常用腧穴,位于前发际直上5寸。穴居巅顶之上,在人体至高正中之处。百会穴属督脉,是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手少阳三焦经、督脉交会所在,故又称三阳五会。百会穴统督诸阳、为阳脉之海,与任脉相通,阴阳贯通,故又能治诸阴经之疾。近年来出现大量对百会穴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的报道,现作一论述,以促进临床工作者对百会穴的临床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 标签:百会穴;临床;针灸 1临床应用研究 1.1头痛鲁翔鹏[1]研究针灸治疗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取百会等穴位进行针刺治疗,以88例头痛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中医针灸的治疗方法,对照组50例头痛患者,采用西药治疗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1年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病情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比较,观察组的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以及总有效率为43.2%、25%、20.5%、11.4%以及88.6%,对照组分别为44%、32%、18%、6%以及94%。随访1年后两组患者的复发率为对照组26%,观察组17%,从数据上看,两组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良好,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好于观察组,但从远期目标来看,观察组的疗效较为满意,两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失眠祝春燕[2]在梅花针叩刺配合艾灸百会穴治疗顽固性失眠症研究中,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采用梅花针叩刺配合艾炷直接灸百会穴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中医辨证给药治疗,4 w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36例,总有效率94.4%,痊愈率44.4%;对照组30例,总有效率73.3%,痊愈率30%。梅花针叩刺结合艾炷直接灸百会穴治疗顽固性失眠症临床疗效显著。杨丽霞[3]悬灸百会穴治疗失眠症40例,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口服安眠药的对照组。李滋平[4]选百会、神庭穴为主针刺治疗失眠110例,总有效率91.81%。 1.3中风后遗症余蓝[5]在头针为主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观察研究中,将70 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 例采用头针(百会等穴)联合体针、舌针疗法治疗,对照组27 例采用体针、舌针治疗,观察其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8%,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半身不遂、头痛、头晕目眩、面色晄白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针治疗中风后遗症有确切疗效。潘永清[6]取人中、印堂、百会等八脉穴治疗中风后抑郁。梅氏等[7]取偏瘫对侧的头部百会等穴位配合局部穴位治疗中风恢复期56例,總有效率为98.12%。舌针多用于治疗中风后言语不利。夏晨[8]等针刺舌体金津、玉液及督脉百合、水沟、哑门治疗中风失语症34例。结果:针刺后汉语失语症检查法中口语表达、听理解的积分值均显著增高(P<0.01);P200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针刺总有效率为5310%。提示:针刺可改善中风失语症的言语障碍,并能加快恢复脑功能。

百会穴

百会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归属督脉,别名“三阳五会”。《采艾编》云:“三阳五会,五之为言百也”,意为百脉于此交会。百脉之会,百病所主,故百会穴的治症颇多,为临床常用穴之一。 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 取穴方法: 定位此穴道时要让患者采用正坐的姿势,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直到后发际正中点。) 主治疾病: 百会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此穴为人体督脉经络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治疗多种疾病的首选穴,医学研究价值很高, 经属:为督脉,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被击中脑晕倒地不省人事。 1.生理特点 穴居颠顶,联系脑部:百会穴位居颠顶部,其深处即为脑之所在;且百会为督脉经穴,督脉又归属与脑。此外,根据“气街”理论,“头气有街”、“气在头者,止之于脑”(《灵枢·卫气》),即经气到头部的(手、足三阳)都联系于脑。根据“四海”理论,“脑为髓海”。杨上善注说“胃流津液渗入骨空,变而为髓,头中最多,故为海也。是肾所生,其气上输脑盖百会穴,下输风府也”。可见,百会穴与脑密切联系,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百脉之会,贯达全身。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而百会穴则为各经脉气会聚之处。穴性属阳,又于阳中寓阴,故能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对于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起者重要的作用。 2.证治范围 醒脑开窍:治尸厥、卒暴中风等证。现代常与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等穴相伍,治疗高血压、眩晕、血管性头痛等。 安神定志:治心悸、失眠、健忘等证。现代常与风池、内关、神门、三阴交等穴相伍,治疗神经衰弱、心律失常等疾病。 升阳举陷:治脱肛、泄泻等证。现代常与长强等穴相伍治脱肛;与气海、关元等穴相伍治阴挺;与脾俞、肾俞等穴相伍治久泻;与印堂、三阴交等穴相伍治遗尿。 通督定痫:治癫狂、痫症。现代多与大椎、人中、神庭、神门等穴相伍,治疗精神分裂症、癫痫等。 3.现代研究 针刺百会透曲鬓、前神聪、悬厘等穴,能够使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得到改善,使脑组织细胞有一定恢复。刺激百会、前顶、四神聪等穴,对中风偏瘫患者的大脑皮层中枢生物电活动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头痛患者脑组织含氧及血流量明显降低,针刺后改善了脑组织氧合血红蛋白饱和度及血流量,从而起到通络止痛的效果。 劳宫穴 【定位】 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解剖】 在第2、3掌骨之间,下有掌腱膜、指浅、深屈肌腱,深部为第1掌间骨间肌和第2骨间背侧肌;布有手掌侧静脉网、指掌侧总动脉、指掌侧固有动脉;布有正中神经掌支、指掌侧固有神经、尺神经的掌深支、掌浅弓及其分支。 【主治】 ①心痛,心悸。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