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860物理化学2013——2015

北京化工大学860物理化学2013——2015
北京化工大学860物理化学2013——2015

仪器分析习题解答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

北京化工大学 仪器分析习题解答 董慧茹编 2010年6月

第二章 电化学分析法习题解答 25. 解: pHs = 4.00 , Es = 0.209V pHx = pHs +059 .0Es Ex - (1) pHx 1 = 4.00 + 059.0209 .0312.0- = 5.75 (2) pHx 2 = 4.00 +059 .0209 .0088.0- = 1.95 (3) pHx 3 = 4.00 +059 .0209 .0017.0-- = 0.17 26. 解: [HA] = 0.01mol/L , E = 0.518V [A -] = 0.01mol/L , ΦSCE = 0.2438V E = ΦSCE - Φ2H+/H2 0.518 = 0.2438 - 0.059 lg[H +] [H +] = k a ][] [- A HA = 01.001.0k a 0.518 = 0.2438 - 0.059 lg 01 .001 .0k a lg k a = - 4.647 k a = 2.25×10-5 27. 解: 2Ag + + CrO - 24 = Ag 2CrO 4 [Ag +]2 = ] [24- CrO Ksp

Ag CrO Ag SCE E /42φφ-= - 0.285 = 0.2438 - [0.799 + 2 24)] [lg(2059.0-CrO Ksp ] ][lg 24-CrO Ksp = - 9.16 , ] [24- CrO Ksp = 6.93×10-10 [CrO - 24 ] = 10 1210 93.6101.1--?? = 1.59×10-3 (mol/L) 28. 解:pBr = 3 , a Br- = 10-3mol/L pCl = 1 , a Cl- = 10-1mol/L 百分误差 = - - --?Br Cl Cl Br a a K ,×100 = 3 1 31010106---??×100 = 60 因为干扰离子Cl -的存在,使测定的a Br- 变为: a -Br = a -Br +K --Cl Br .×a -Cl = 10-3+6×10-3×10-1=1.6×10-3 即a -Br 由10-3mol/L 变为1.6×10-3mol/L 相差3.0 - 2.8 = 0.2 pBr 单位 29. 解:

昆明理工大学_物理化学_2015年_考研真题

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A 卷) 考试科目代码:846 考试科目名称 :物理化学 考生答题须知 1. 所有题目(包括填空、选择、图表等类型题目)答题答案必须做在考点发给的答题纸上,做在本试题册上无效。 请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写清题号。 2. 评卷时不评阅本试题册,答题如有做在本试题册上而影响成绩的,后果由考生自己负责。 3. 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画图可用铅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4. 答题时不准使用涂改液等具有明显标记的涂改用品。 一、选择题。在题后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代号。(本大题15小题, 每小题2分, 共30分) 1、一封闭系统,当状态从A 到B 发生变化时,经历两条任意的不同途径,则下列四式中正确的是:( ) (A )12Q Q =; (B )12W W =; (C )1122Q W Q W +=+; (D )1122Q W Q W -=-。 2、1 mol 理想气体经一等温可逆压缩过程,则:( )。 ( A )?G > ?A ; ( B ) ?G < ?A ; ( C ) ?G = ?A ; ( D ) ?G 与?A 无法比较。 3、 已知反应H 2(g) + 12O 2(g) == H 2O(g)的标准摩尔反应焓为?r H (T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r H (T )是H 2O(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B )?r H (T )是H 2 (g)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C )?r H (T )是负值; (D )?r H (T )与反应的?r U 数值不等。 4、在一定压力下,纯物质A 的沸点,蒸气压和化学势分别为T b *,p A *和μA *,加入少量不挥发的 溶质形成溶液之后分别变成T b ,p A 和μA ,因此有:( ) 。 ( A ) T b *< T b , p A *< p A , μA *< μA ; ( B ) T b *> T b , p A *> p A , μA *> μA ; ( C ) T *b > T b , p A *< p A , μA *> μA ; ( D ) T b *< T b , p A *> p A ,μA *> μA 。 5、设反应 a A(g ) == y Y(g) + z Z(g),在101.325 kPa 、300 K 下,A 的转化率是600 K 的2倍,而且在300 K 下系统压力为101 325 Pa 的转化率是2×101 325 Pa 的2 倍,故可推断该反应( )。 (A )平衡常数与温度,压力成反比; (B )是一个体积增加的吸热反应 ; (C )是一个体积增加的放热反应; (D )平衡常数与温度成在正比,与压力成反比。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溶液的化学势等于各组分化学势之和; (B )非理想气体与理想气体选取的标准态相同; (C )非理想溶液按规定Ⅰ与理想溶液选取的标准态相同; (D )非理想稀溶液的溶质,选取不同的标准态,得到的活度与活度系数不同。 7、若一化学反应的,0p m C ?>,则:( )

2013年冶金物理化学考研试题

2013年冶金物理化学考研试题

北京科技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 ===================================== 试题编号:809 试题名称冶金物理化学(共7 页)适用专业:冶金工程、冶金工程(专业学位) 说明: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或草稿纸上无效。 考试用具:无存储功能计算器。 ======================================================================== ===================================== 此试卷包含两部分:其中第一部分适用于冶金工程(不含生态学)考生,第二部分仅适用于生态学考生。 第一部分(适用于冶金工程<不含生态学>考生) 1、简要回答下列问题(第1-8小题每题7分,第9小题14分,共70分) 1)当铁液中组元i的浓度趋于零时,试推导以纯物质标准态的活度及活度系数与以1%标准态的活度及活度系数的关系。 2)对如下反应 (SiO2)+2[C]=[Si]+2CO (1) △G10=a1-b1T SiO2,(S)+2[C]=[Si]+2CO (2) △G20=a2-b2T 在T≤1873K时,讨论△G10与△G20的关系。 3)用热力学原理分析氧势图(Ellingham图)上,为什么标准状态下低位置的金属元素可以还原高位置的氧化物? 4)描述二元系规则溶液的活度系数的计算方法,并与Wagner模型计算进行对

物理化学知识点(全)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内容摘要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述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简单变化中的应用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相变化中的应用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化学变化中的应用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述 U Q W ?=+ d U Q W δδ=+ 适用条件:封闭系统的任何热力学过程 说明:1、amb W p dV W '=-+? 2、U 是状态函数,是广度量 W 、Q 是途径函数 二、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简单变化中的应用----常用公式及基础公式 2、基础公式 热容 C p .m =a+bT+cT 2 (附录八) ● 液固系统----Cp.m=Cv.m ● 理想气体----Cp.m-Cv.m=R ● 单原子: Cp.m=5R/2 ● 双原子: Cp.m=7R/2 ● Cp.m / Cv.m=γ 理想气体 ? 状态方程 pV=nRT

? 过程方程 恒温:1122p V p V = ? 恒压: 1122//V T V T = ? 恒容: 1122/ / p T p T = ? 绝热可逆: 1122 p V p V γγ= 111122 T p T p γγγγ--= 1111 22 TV T V γγ--= 三、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相变化中的应用----可逆相变化与不可逆相变化过程 1、 可逆相变化 Q p =n Δ 相变 H m W = -p ΔV 无气体存在: W = 0 有气体相,只需考虑气体,且视为理想气体 ΔU = n Δ 相变 H m - p ΔV 2、相变焓基础数据及相互关系 Δ 冷凝H m (T) = -Δ蒸发H m (T) Δ凝固H m (T) = -Δ熔化H m (T) Δ 凝华 H m (T) = -Δ 升华 H m (T) (有关手册提供的通常为可逆相变焓) 3、不可逆相变化 Δ 相变 H m (T 2) = Δ 相变 H m (T 1) +∫Σ(νB C p.m )dT 解题要点: 1.判断过程是否可逆; 2.过程设计,必须包含能获得摩尔相变焓的可逆相变化步骤; 3.除可逆相变化,其余步骤均为简单变化计算. 4.逐步计算后加和。 四、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化学变化中的应用 1、基础数据 标准摩尔生成焓 Δf H θm,B (T) (附录九) 标准摩尔燃烧焓 Δc H θ m.B (T)(附录十) 2、基本公式 ?反应进度 ξ=△ξ= △n B /νB = (n B -n B.0) /νB ?由标准摩尔生成焓计算标准摩尔反应焓 Δr H θm.B (T)= ΣνB Δf H θ m.B (T) ?由标准摩尔燃烧焓计算标准摩尔反应焓 Δr H θ m.B (T)=-Σ νB Δc H θ m.B (T) (摩尔焓---- ξ=1时的相应焓值) ?恒容反应热与恒压反应热的关系 Q p =Δr H Q v =Δr U Δr H =Δr U + RT ΣνB (g) ?Kirchhoff 公式 微分式 d Δr H θ m (T) / dT=Δr C p.m 积分式 Δr H θm (T 2) = Δr H θ m (T 1)+∫Σ(νB C p.m )dT 本章课后作业: 教材p.91-96(3、4、10、11、16、17、38、20、23、24、28、30、33、34)

傅献彩_物理化学主要公式及使用条件总结

第一章 气体的pVT 关系 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nRT RT M m pV ==)/( 或 RT n V p pV ==)/(m 式中p ,V ,T 及n 单位分别为Pa ,m 3,K 及mol 。 m /V V n =称为气体的摩尔体积,其单位为m 3 · mol -1。 R =8.314510 J · mol -1 · K -1,称为摩尔气体常数。 此式适用于理想气体,近似地适用于低压的真实气体。 2. 气体混合物 (1) 组成 摩尔分数 y B (或x B ) = ∑A A B /n n 体积分数 / y B m,B B * =V ?∑* A V y A m,A 式中∑A A n 为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A m,* V 表示在一定T ,p 下纯气体A 的摩尔体积。∑*A A m,A V y 为在一定T ,p 下混合之前各纯组分体积的总和。 (2) 摩尔质量 ∑∑∑===B B B B B B B mix //n M n m M y M 式中 ∑=B B m m 为混合气体的总质量,∑=B B n n 为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 上述各式适用于任意的气体混合物。 (3) V V p p n n y ///B B B B * === 式中pB 为气体B ,在混合的T ,V 条件下,单独存在时所产生的压力,称为B 的分压力。*B V 为B 气体在混合气体的T ,p 下,单独存在时所占的体积。 3. 道尔顿定律 p B = y B p ,∑=B B p p 适用于任意气体。 V RT n p /B B = 适用于理想气体 4. 阿马加分体积定律 V RT n V /B B =* 此式只适用于理想气体。 5. 范德华方程 RT b V V a p =-+))(/(m 2m n R T nb V V an p =-+))(/(22

物化水处理技术

改善物化污泥沉降性能的研究 摘要:物化污泥絮体细小沉降性差且机械脱水难度高。本实验利用生化污泥吸附性强、沉降性好的特点,选择适当比例与物化污泥进行混合微曝气,明显改善物化污泥沉降性,混合污泥的SV30从87%降至37%,并经中试验证,经过4小时曝气,污泥浓度明显下降,减容率为30%以上。 关键词:污泥沉降性;微曝气;减容减量 1.背景 绍兴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目前已建成投运一二三期工程,日处理水量为90万吨,处理工艺为”预处理一厌氧(水解酸化)一好氧”,其中日产生污泥约7万多吨,包括物化污泥、厌氧污泥和好氧污泥,以不同比例进入污泥处理系统,然后采用重力浓缩一浓缩池,机械脱水一带式压滤机,离心脱水机,来对污泥进行减容减量处置。物化污泥,沉降l生差,絮体细小,吸附性和粘性差,易造成浓缩池上清液大量带泥;这带来两个结果:1)由于沉降效果差,使相当比例的污 泥通过提升泵房回到水处理系统,增加了其处理负担;2)进机械脱水段污泥含水率居高不下,导致泥处理成本大幅度提高。如果能改善重力浓缩段污泥的沉降胜能,提高污泥浓度,那么对于提高污泥脱水设备的运行效率、稳定泥饼含水率、降低污泥脱水成本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对物化污泥的性质、改善其沉降能等方面进行一些探讨和研究,很有必要。活性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陛和吸附眭。活性污泥中具有大量的微生物,而研究表明多种微生物能分泌一种具有粘性的高分子有机物,使细胞具有絮凝现象m。因此,可以考虑通过发挥活性污泥的絮凝特陛,将生化污泥掺入到物化污泥中,改善物化污泥的沉降性,并可通过适度的微曝气工艺,使微生物进入自身氧化阶段,来实现污泥减容减量的目的。本实验以小试结果为基础,在确定物化污泥和生化污泥的混合比例,微曝气时间,曝气量等因素的影响大小下,并通过中试试验放大考察该工艺的优缺点和具体参数要求。 2.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方案 研究分2个阶段:(1)小试阶段:研究物化污泥与生化污泥的比例(2:1或3:

物理化学常用术语及单位

1. 范围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有关湿度计量的常用术语和定义,是对《常用计量名词术语及其定义》(JJG1001—82)的重新修订。 2. 有关湿度计量的术语 2.1 水蒸气(Water vapour) 亦称水汽。水的气态,由水气化或冰升华而成。 2.2 湿度(Humidity) 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 2.3 水分(Moisture) 液体或固体中水的含量。 2.4 干气(Dry gas ) 不含水蒸气的气体。 注:绝对不含水蒸气的干气是不存在的,所谓干气仅仅是相对的。 2.5 干空气(Dry air) 不含水蒸气的空气。 2.6 湿气(Wet gas) 干气和水蒸气组成的混合物。 2.7 湿空气(Wet air) 干空气和水蒸气组成的混合物。 2.8 饱和湿气(Saturated gas) 在一定温度下相对湿度为100%的湿气。 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湿气,露点值等于该温度值。 2.9 水蒸汽的吸收(Absorption of water vapour) 水分子通过渗透原理进入到物体的内部。

2.10 水蒸汽的吸附(Adsorption of water vapour) 水分子附着在物体的表面。 2.11水蒸汽的脱附(Desorption of water vapour) 水分子脱离物体表面或物体内部的过程,这是与水蒸汽的吸收或吸附相反的过程。 2.12 干燥剂(Desiccant) 用于吸收水蒸气的物质,一般分为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两种。 2.13 饱和器(Saturator) 能够使干气变为饱和湿气的装置。 注:温度在0℃以上时称为水饱和器,在0℃以下时称为冰饱和器。 2.14 质量混合比(Mixing ratio) 湿气中水蒸气的质量与干气的质量之比,亦称混合比。 注:湿度基准—重法湿度计,就是根据质量混合比的定义建立的。 (kg?kg-1) 2.15 绝对湿度(Absolute humidity ) 单位体积湿气中水蒸气的质量。 (kg?m-3) 2.16 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 湿气中水蒸气的摩尔分数与相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饱和水蒸气的摩尔分数之百分比,或者湿气中水蒸气的分压值与相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气压的比值。 (%RH) 2.17 水蒸气压力(Water vapour pressure) 湿气(体积为V,湿度为T)中的水蒸气于相同V、T条件下单独存在时的压力。亦称为水蒸气分压力。水蒸气压力用e表示。

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仪器分析简答题教学内容

1.电喷雾电离源在正电离方式下最常见的准分子离子峰以常见何种加和离子 形式出现?(至少写出三种),与分子量的关系,负电离方式下,准分子离子峰以何种形式出现,与分子量的关系。在使用电喷雾电离源时,注意的事项是什么? 2.影响透射电镜分辨率的因素有几种? 象散、球差、色差、衍射差 3.EDS能谱元素分析的原理是什么?常见的能谱分析方法有什么? 4.速率理论的表达式是什么?各项代表的物理意义?降低板高,提高柱效的方 法是什么? H=A+B/u+Cu A:涡流扩散项;B/u纵向扩散项;Cu 传质阻力项 提高柱效的方法:降低板高,增加柱长 降低板高: 1)采用粒度较小、均匀填充的固定相(A项↓) 2)分配色谱应控制固定液液膜厚度(C项↓) 3)适宜的操作条件: 流动相的性质和流速,柱温等等(B项↓) 选用分子量较大的载气N2、控制较小的线速度和较低的柱温 5.简述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的成像原理?各自主要应用在何种目的、所得何种结 果? TEM是利用电子的波动性来观察固体材料内部的各种缺陷和直接观察原子结构的仪器。

SEM它是用细聚焦的电子束轰击样品表面,通过电子与样品相互作用产生的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等对样品表面或断口形貌进行观察和分析。 6.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各自主要应用在何种目 的、所得何种结果?什么样品不适合做电镜分析? 相同:都是在真空下,电子束经高速加压后,穿透样品时形成散射电子和透射电子,他们在电磁透镜作用下在荧光屏上成像。 透射电子显微镜是利用电子的波动性来观察固体材料内部的的各种缺陷、晶体结构和直接观察原子结构等的仪器。原理上模拟了光学显微镜的光路设计,简单化地可将其看成放大倍率高得多的成像仪器。 SEM它是用细聚焦的电子束轰击样品表面,通过电子与样品相互作用产生的二次电子、背散射电子等对样品表面或断口形貌进行观察和分析。 7.分子的振动光谱是否包含了转动光谱?请解释之。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都属 于振动光谱,二者在原理上有何不同? 包含,分子本身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停的转动,而且原子相对于键的平衡位置也在不断的振动。 不同点:其物理过程不同。 共同点:二者都反映分子振动的信息。 1)拉曼效应是光散射过程,因此是发射光谱,而红外光谱是吸收光谱; 2)拉曼光谱来源于分子的诱导偶极矩,与分子极化率变化有关,通常非极性分子及基团的振动导致分子变形,引起极化率的变化,属拉曼活性;而红外吸收与分子永久偶极矩的变化有关,一般极性分子及基团的振动引起永久偶极矩的变化,因此属红外活性 8.什么叫梯度洗脱?它与气相色谱中的程序升温有何异同? 梯度洗脱:在洗脱过程中,连续或阶段性地改变流动相组成,以使柱系统具有最好的选择性和最大的峰容量。 程序升温:在一个分析周期内,按一定程序不断改变柱温,可缩短保留时间,提高分离度。K(分配系数)是热力学常数,随温度变化,温度越高,K值越小,因此保留时间短。因此可通过调节柱温度来调节分离度。 相同之处:均可达到快速分离的目的,可提高柱效,缩短分离时间。

2013年高起点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 1. 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各种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这一著名假设,最先提出者是D A、波义尔(Boyle) B、盖·吕萨克(Gay-Lussac) C、道尔顿(Dalton) D、阿伏加德罗(Avogadro) 2.对于实际气体,处于下列哪种情况时,其行为与理想气体相近?B A、高温高压; B、高温低压; C、低温高压; D、低温低压。 3.若空气的组成是21.0%(体积)的O2 及79%的N2,大气压力为740 mmHg。那么O2 的分压力最接近的数值为C A、300 mmHg; B、550 mmHg; C、155 mmHg; D、284mmHg。 4.通用摩尔气体常数R的取值是B A、82.06 L·atm·K-1·mol-1; B、8.314 J·K-1·mol-1; C、1.987 cal·atm·K-1·mol-1; D、0.082 cal·K-1·mol-1。 5.当用压缩因子来讨论实际气体时,若Z>1则表示该气体B A、易于压缩; B、不易压缩; C、易于液化; D、不易液化。 6.双参数普遍化压缩因子图的建立是基于C A、范德华方程; B、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C、对应状态原理; D、不同物质的特征临界参数。 7.若某实际气体的体积小于同温同压同量的理想气体的体积,则其压缩因子Z应为C A、等于零; B、等于1; C、小于1; D、大于1。 8.在范德华(van der Waals)方程式中,把实际气体作为理想气体处理时,应引入的校正因子的数目为C A、4 ; B、3; C、2 ; D、1。 9.气体的压力可以用不同的单位表示。在换算中,与1 atm相当的哪个换算系数不对?C A、101325 Pa ; B、1.01325 bar; C、76 Torr; D、760 mmHg。

物理化学(ΔG=ΔH - TΔS)

第一章 一、焓变(ΔH):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 △H 为“-”或△H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 为“+”或△H >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 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 ·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2 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①研究条件:101 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四、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 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O(l) ΔH=-57.3kJ/mol H+(aq) +OH-(aq) =H 2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五、盖斯定律 1.内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2、运用:根据盖斯定律,可以设计反应求出另一个反应的反应热。 电解池 一、电解原理

北京化工大学仪器分析答案之色谱-1

一 1.在以下因素中,属热力学因素的是A A.分配系数; B. 扩散速度;C.柱长;D.理论塔板数。 2.理论塔板数反映了D A.分离度; B. 分配系数;C.保留值;D.柱的效能。 3.欲使色谱峰宽减小,可以采取B A.降低柱温;B.减少固定液含量;C.增加柱长;D.增加载体粒度。 4.如果试样中各组分无法全部出峰或只要定量测定试样中某几个组分, 那么应采用下列定量分析方法中哪一种为宜?C A.归一化法;B.外标法;C.内标法;D.标准工作曲线法。 5.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在研究植物色素成分时, 所采用的色谱方法是B A.液-液色谱法;B.液-固色谱法;C.空间排阻色谱法;D.离子交换色谱法。 6.色谱图上两峰间的距离的大小, 与哪个因素无关? D A.极性差异;B.沸点差异;C.热力学性质差异;D.动力学性质差异。 7.假如一个溶质的分配比为0.1,它分配在色谱柱的流动相中的质量分数是C A.0.10; B. 0.90;C.0.91;D.0.99。

8.下列因素中,对色谱分离效率最有影响的是A A.柱温;B.载气的种类;C.柱压;D.固定液膜厚度。 9.当载气线速越小, 范式方程中, 分子扩散项B越大, 所以应选下列气体中哪一种作载气最有利?D A.H2; B. He;C.Ar;D.N2。 解:为了减小分子扩散项,可采用较高的流动相线速度,使用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流动相 10.对某一组分来说,在一定的柱长下,色谱峰的宽或窄主要决定于组分在色谱柱中的B A.保留值B. 扩散速度C.分配比D. 理论塔板数 11.载体填充的均匀程度主要影响A A.涡流扩散相B. 分子扩散C.气相传质阻力D. 液相传质阻力1.假如一个溶质的分配比为0.2,则它在色谱柱的流动相中的百分率是多少? ∵ k = n s/n m=0.2 ∴n m= 5n s n m/n×100% = n m/(n m+n s)×100% = 83.3% 2.若在1m长的色谱柱上测得分离度为0.68,要使它完全分离,则柱长至少应为多少米? ∵ L2=(R2/R1)2 L1完全分离R2=1.5 L2=(1.5/0.68)2×1=4.87(m) 3.在2m长的色谱柱上,测得某组分保留时间(t R)6.6min,峰底宽(Y)0.5min,死时间(tm)1.2min,柱出口用皂膜流量计测得载气

物理化学复习题答案(part2)-2013学年12月

答案(第二部分) 动力学 9. 25N O 在惰性溶剂中()4CCl 分解是一级反应: 25222241 N O 2NO O 2NO N O 2 →+= 分解产物2NO ,24N O 都能溶于4CCl 中,而2O 则不溶,在恒温、恒压下测定2O 的体积,实验在46C ?时进行,当2O 的体积为3 10.75cm 时,开始计时(0t =),当2400s t =时,2O 的体积为3 29.65cm ,反应完后(t →∞),2O 的体积为3 45.50cm ,试求反应的k 及12t 。 解9: 令c 及n 分别表示反应产生的2O 的浓度及物质的量,则 0011ln ln c n k t c t n ==0 1ln t V V t V V ∞∞-=-413.2710s --=? 10.693 2120s t k == 10. 对于反应 ()422NH CNO CO NH → 已知实验数据如下表示: 解10:由题给数据可知,12t 与0c 有关,故该反应不是一级反应 则 ()() 1212ln 1ln t t n a a '=+ ' 将已知数据代入上式: (1) (2) 组 1.95n = (1) (3) 组 1.98n = (2) (3) 组 2.02n = 取平均值 1.982n =≈,故为二级反应 。 11. 某物质气相分解反应为平行一级反应: 1A R k ?? → 2A S k ??→

298K 时,测得 12=24k k ,试估算573K 时12 k k 的数值。 解11: i exp i i E k A RT ?? =- ??? ,12A A = 设1E 、2E 不随温度而变 ()()()()1122573K 298K 298K 298ln ln ln 24573K 573K 298K 573 k k k k == () () 12573K 5.22573K k k = 12. 物质A 的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 已知300K 下其半衰期为1800s 。试求: (1)该一级反应的速率系数; (2)若该反应的活化能为1 80kJ mol -?,试求反应在500K 时的速率系数? 解12:(1) 一级反应 1/21 ln 2 t k = 代入数据得14 1sec 1085.3--?=k (2)由 ???? ??--=12 12 11ln T T R E k k a ?? ? ??-????-=?-----K 3001K 5001K mol J 314.8mol J 1080sec 1085.3ln 1 113142k 求知500K 时 1 2sec 7.143-=k 13. 某一级平行反应 反应开始时3 A00.50mol dm c -=? , 已知反应进行到30min 时,分析可知 3B 0.08mol dm c -=? , 3C 0.22mol dm c -=? ,试求:

物理化学 2013

北京科技大学 2013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 试题编号: 627 试题名称:物理化学B (共 5 页)适用专业:化学 说明: 1.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或草稿纸上无效。 2.符号$在右上角表示标准态, 例如p$表示一个标准压力100kPa. E$表 示标准电动势等。 ============================================================================================================= 一、选择题( 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 下述体系中的组分B,选择假想标准态的是:( ) (A)理想溶液中的组分B; (B)理想混合气体中的组分B (C)非理想溶液中的溶剂; (D)稀溶液中的溶质B 2. 将某理想气体从温度T1加热到T2。若此变化为非恒压过程,则其焓变ΔH应为何值? ( ) (A) ΔH=0 (B) ΔH=C p(T2-T1) (C) ΔH不存在(D) ΔH等于其它值 3. 已知在373 K时,液体A的饱和蒸气压为66 662 Pa,液体B的饱和蒸气压为1.01 325×105 Pa,设A和B构成理想液体混合物,则当A在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5 时,气相中A的物质的量分数应为:( ) (A) 0.200;(B) 0.300;(C) 0.397;(D) 0.603 4. 在温度T时,纯液体A 的饱和蒸气压为p A*,化学势为μA*,并且已知在p$压力下的凝固点为T f*,当 A 中溶入少量与 A 不形成固态溶液的溶质而形成为稀溶液时,上述三物理量分别为p A,μ A,T f ,则( ) (A) p A*< p A, μA*<μA,T f* < T f;(B) p A*> p A, μA*<μA,T f* < T f (C) p A*< p A, μA*<μA,T f* > T f;(D) p A*> p A, μA*>μA,T f* > T f 5. 有下述陈述 (1) 溶液的化学势等于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之和 (2) 对于纯组分,则化学势等于其摩尔Gibbs自由能 (3) 理想溶液各组分在其全部浓度范围内服从Henry定律 (4) 理想溶液各组分在其全部浓度范围内服从Raoult定律 上述诸说法正确的是:( ) (A) (1),(2);(B) (2),(3);(C) (2),(4);(D) (3),(4)

《物理化学》(下册)_期末总复习.doc

物理化学 ( 下册 ) 期末考试大纲 第八章: 电化学、原电池、电解池、正负极、阴阳极等基本概念和电解定理;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的意义及其与溶液浓度的关系;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及电导测定的应用;电解 质的离子平均活度、平均活度因子及其计算方法;离子强度的计算 , 德拜-休克尔极限公 式 . 第九章: 可逆电池 , 电池的书面写法 , 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 可逆电池的热力学 ( 桥梁公式、 E 与 K a的关系 ), 用 Nernst 公式计算电极电势和电池电动势 , 电动势测定的应用 ( 计算平均活度因子、解离平衡常数和 pH 值). 第十章: 极化现象 , 超电势 , 极化对电解电压和原电池电动势的影响 , 电解过程中电极电势的计算及反应顺序的判断 ,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 化学电源的类型 . 第十一章: 反应速率表示法 , 基元反应 , 反应机理 , 反应级数 , 反应分子数 , 简单级数反应的速率方程(推导和计算)及特点 ( 反应速率常数的量纲、半衰期 ), 典型复杂反应 ( 对峙、平行、连续 ) 的特点 , 对峙、平行反应速率方程的推导 ,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阿仑尼乌斯公式的含义及由它求活化能 , 链反应的特点 , 用稳态近似、平衡假设、速控步等近似方法推导速率方程 . 第十二章: 碰撞理论、过渡状态理论的要点 , 离子强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光化学反应的基本定 律 , 光化学反应与热反应的差别 , 量子产率 , 催化作用原理 , 催化剂 , 酶催化 . 第十三章: 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和表面张力的含义 , 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 , 弯曲液面上的附加压力 , 杨-拉普拉斯公式 , 开尔文公式 , 液-固界面现象 ( 铺展、润湿、接触角、毛细管液面高度 ),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 表面活性物质在溶液中的分布 , 物理吸附、化学吸附的特点 , 朗格缪尔等温吸附模型 . 第十四章: 分散系统 , 胶体 , 胶体的结构表示式 , 胶体的丁铎尔效应 , 电动现象 ( 电泳、电渗 ), 电动电位, 胶体的稳定性及一些因素对它的影响, 大分子溶液与胶体的异同, 大分子物质平均摩尔质量的种类 , 唐南平衡 .

大学物理化学汇总..

物理化学习题汇总 一、填空题 1.一定量的某理想气体,经过节流膨胀,此过程的ΔU =0 ,ΔH =0,ΔS >0,ΔG <0.(填>,<,=0或无法确定) 热力学第三定律可表示为:在绝对0K,任何物质完美晶体的熵值为零。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适用条件:理想气体;高温低压下的真实气体。 3.可逆膨胀,体系对环境做最大功;可逆压缩。环境对体系做最小功。 4.可逆相变满足的条件:恒温,恒压,两相平衡。 5.可逆循环的热温商之和等于零,可逆过程的热温商 = dS. 6.自发过程都有做功的能力,反自发过程需环境对系统做功,自发过程的终点是平衡态。 10.理想气体在等温条件下反抗恒定外压膨胀,该变化过程中系统的熵变ΔSsys > 0 及环境的熵变ΔSsur < 0 。 (理想气体等温膨胀,体积增加,熵增加,但要从环境吸热,故环境的熵减少。)11.在50℃时,液体A的饱和蒸汽压是液体B的饱和蒸汽压的3倍,A和B两液体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达气液平衡时,液相中A的摩尔分数为0.5,则气相中B的摩尔分数yB为______。 0.25yB=PB/P=PB*xB/(PA*xA+PB*xB) 13.道尔顿定理的内容:混合气体的总压力等于各组分单独存在于混合气体的温度体积条件下所产生压力的总和。 14.热力学第二定理表达式 ds ≧ &Q / T 。 15.熵增原理的适用条件绝热条件或隔离系统。 16.353.15K时苯和甲苯的蒸气压分别为100KPa和38.7KPa二者形成混合物,其平衡气相的组成Y苯为0.30,则液相的组成X苯为 0.142 。 17.在室温下,一定量的苯和甲苯混合,这一过程所对应的DH大约为 0 。 18.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据。 答案:dS条件是绝热体系或隔离系统,(dA)T,V,Wf=o0,(dG)T,P,Wf。 20.节流膨胀的的定义。 答案:在绝热条件下气体的的始末态压力分别保持恒定不变情况下的膨胀过程。

化学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化学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习题及答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初三化学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相关练习题1、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A.矿石粉碎 B.火药爆炸 C.轮胎爆炸 D.金属生锈 E.熔化 F.沸腾 G.汽油挥发 H.食物腐烂 I.电灯通电后发光发热 J.用高梁酿酒 K.氢气燃烧 L.湿衣服晾干M.铜抽成铜丝 N.白糖熬成糖块 O.油脂和火碱熬成肥皂P.泥土压成砖坯Q.冰化成水 R.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S.空气被液化 T.燃放烟花爆竹 U.海水晒盐2、判断下列性质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A.酒精易挥发 B.汽油可燃 C.水可变成冰 D.食盐有咸味 E.空气无色无味 F.银能导电 G.钠很软 H.常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I.铁的熔点为1535℃J.木头能浮于水上K.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L.铜绿受热可分解M.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N.以粮食为原料可酿酒O.食物放置时间长了易变质 3、下列描述属于 物理变化的是;化学变化的是; 物理性质的是;化学性质的是。 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②钢铁生锈③电灯发光④冰雪融化 ⑤煤气燃烧⑥铜器生锈⑦镁能燃烧⑧氧化铜是黑色粉末 4、判断正误。 ⑴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⑵凡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⑶灯泡通电发光放热,这是化学变化。() 5、给水加热变成水蒸气,给水通电生成氧气和氢气。你能说出这两个变化有什么不同吗 初三化学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相关练习题 1、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A C E F G I L M N P Q S U 化学变化 B D H JKO R T

物理化学发展史

物理化学发展史 201013020427 杨艳艳 摘要:从物理化学这个概念被提出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物理化学发展至今已经涵盖了多个领域。物理化学的发展,其中经历了怎样的变迁,一代代的物理化学家们又是如何将物理化学这门学科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的。本文将就物理化学发展史做一个简单的概述。关键词:物理化学;探索史;发展史 物理化学是以物理原理和实验技术为基础,研究所有物质体系的化学行为的原理、规律和方法的学科。涵盖了从微观到宏观对物质结构与特质的关系规律、化学过程机理及其控制的研究。它是化学以及在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变化的其他学科的理论基础。随着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逐步形成了若干分支学科: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结构化学、液体界面化学、催化化学、电化学、量子化学等。 1物理化学提出之前的探索之路 1.1 关于原子一分子学说 1803—1804年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建立“化学原子论”的实验基础: 1803年道尔顿根据长期观测大气组成发现分压定律,认为物质都是由无数微粒组成,不同物质的微粒有不同大小和不同重量,主张用相对重量表示微粒的重量, 这种微粒就叫做原子。原子的叫法是他借用古希腊的哲学原子说。他与哲学原子说的不同在于他使得原子学说有了定量描述, 他提出了世界上第一张原子量表;此外, 他并没有在著作中强调原子的不可再分性,而哲学原子说却十分强调这种不可再分性(故称原子)。问题就在于此, 道尔顿既借用哲学原子说将微粒叫做原子, 虽没强调其不可再分性, 但也没强调其可再分性, 而原子的本来含义就是指的不可再分性, 所以道尔顿的化学原子论在事实上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180 4年道尔顿发现倍比定律并用原子学说给予成功的解释, 为原子学说找到间接的实验基础而得以确立。原子论促成化学从杂乱无章的定性的描述化学阶段发展到定量的解释学的近代化学阶段, 这正是物理化学作为边缘学科不同于其它化学分支之处。原子论体现了物理化学的学科特点, 为物理化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一个胚芽或基础。1864年元素周期表(系)的发现标志着原子学说的成熟, 并为物理化学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811年阿佛加德罗提出分子假说: 他根据盖吕萨克“气体反应体积定律”进行合理推论, 引入“分子”概念, 认为原子是物质参加化学反应的最小质点;而分子是物质保持原有一切化学性质的最小质点,分子由原子组成。他同时还提出“同温同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同数目的分子”, 即阿佛加德罗定律。此外, 1814年安培也提出了分子假说。经过1827年布朗运动的发现和1860年康尼查罗及1864年L.迈耶尔对分子学说的论证和宣传,分子学说得以公认,成为物

仪器分析心得 北京化工大学(个人版)

仪器分析心得 昨天去参加了北京这边开办的2013第十五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及展览会,是从中午开始逛的,到那里时大部分的礼品已经发放完了,不过还是颇有些收获,收获了很多仪器方面的知识和市场的情况,让我开拓了视野以前一直不知道原来各种仪器都要这么贵,看了让我震撼的电镜居然要1000多万,顿时让我明白学好仪器分析非常有用啊!当然这回去参加仪器展不仅仅是被他所展出的仪器的价格给震撼到了,也被新仪器的新功能和改进所折服~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几个展区。 第一个看到的展区是德国耶拿制造的耶拿制造的光谱发射仪由于刚刚做完仪器分析的实验所以对这台仪器的功能还是稍有了解,便上前仔细查看,想看看和实验室里面的仪器有什么不同~没想到导购姐姐耐心的和我们讲解了起来,当得知我们是学生后叫来了技术人员和我们讲解,讲的十分细心认真,这台仪器较以前的产品来说,混合元素测量会更加快,也更加精准,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检测,水质监测等。 第二台看的仪器室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这台仪器对大多数应化的来说都不陌生,特别是这几天还做了紫外光谱定性分析后。这台仪器是由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制造的,价格也是不菲,这台仪器核试验的那台比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不过内部测样的地方有三处,可以把样品放在顶部测量,其他都差不多,另外附带四只玻璃比色皿和两只石英比色皿。 另外最让我这个初识仪器的人感到震撼的是移液管,以前一直以为移液管就是一根玻璃管,没有说那么特别,而在仪器展上面看到的移液管功能非常多,甚至有的移液管还有显示屏,可以控制提前用电脑设置滴定速度和滴定量非常方便。 另外还看了一些加热制冷类的仪器,其中有一台比较有创意的回流装置,将回流使用的球型冷凝管改为内置的螺旋弯管,产物不会和反应物在一起回流后直接就当了收集管,非常方便,免去了分离的麻烦。展会展出的仪器很多比如荧光分析仪固相萃取仪等不过大多都不认识。但在最后看到了好几台搅拌器和粘度计有一台电磁搅拌器用一根直管作为搅拌的馆看起来很高科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