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ISTRY 51, INSERT FOR SECOND MIDTERM EXAM

CHEMISTRY 51, INSERT FOR SECOND MIDTERM EXAM
CHEMISTRY 51, INSERT FOR SECOND MIDTERM EXAM

SOLUTIONS TO THE EXAMINATION

CHEMISTRY 51, INSERT FOR THE SECOND MIDTERM EXAM

A) USEFUL CONSTANTS AND CONVERSION FACTORS

1) N A = 6.022 x 1023 molecules/mole

2) R = 8.31451 J/K-mole = 0.082058 L-atm/K-mole

3) 1 L-atm = 101.325 J

4) 0.00?C = 273.15 K

5) F = 96485.31 C/mole

6) RTln(10)/F = 0.0592 V at 298 K and 0.0602 V at 303 K

B) DATA RELEVANT TO PROBLEM ONE

The following thermodynamic data were measured at 25.00?C (298.15 K) Species CH3OH(l) O2(g) CO2(g) H2O(l)

ΔH f? (kJ/mole) -238.66 -393.509 -285.830

S? (J/K-mole) 126.8 205.138 213.74 69.91

C) DATA RELEVANT TO PROBLEM FOUR

Values of Equilibrium Constants of Selected Reactions at 25.00?C

Reaction K

Ni+2(aq) + 6 NH3(aq) → Ni(NH3)6+2(aq) 4.1 x 108

NH4+(aq) → NH3(aq) + H+(aq) 5.6 x 10-10

D) DATA RELEVANT TO PROBLEM FIVE

Standard Entropies of Solvation at 25.00?C and Ionic Radii, r M+, of Group 1 Cations ΔS? is provided for the process M+(g) → M+(aq).

Species ΔS? (J/K-mole) r M+ (?)

Li+

Na+(aq) 15.3 0.95

K+(aq) 52.2 1.33

Rb+(aq) 61.5 1.48

Cs+(aq) 67.5 1.69

NAM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em 51, Fall, 2005, 2nd. midterm

The enclosed insert contains useful information and data needed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You may use the back for scratch work but enter all work to be graded in the space provided with each question. Show your work in order to receive credit.

1) (50 points) Professor Harry Gray at Cal Tech suggested at last year's Robbins Lectures that liquid methanol, CH3OH, might be the fuel of the future if it could be produced photochemically via the following reaction:

2 CO2(g) + 4 H2O(l) → 2 CH3OH(l) +

3 O2(g)

a) Using the data found on the insert, calculate the equilibrium constant of the

above reaction at 30.00?C.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we shall assume that the enthalpy and entropy

changes for the reaction are relatively independent of temperature.

ΔH? = 3(0) + 2(-238.66) - 2(-393.509) - 4(-285.830) = 1453.018 kJ = 1.4540 x106 J ΔS? = 3(205.138) + 2(126.8) - 2(213.74) - 4(69.91) = 161.89 J/K

ΔG? (1454000) - (303.15)(161.89) = 1.4039 x 106 J

K = exp(-ΔG?/RT) = exp{(-1.4039 x 106)/[(8.314)(303.15)]} = exp(-557.00) =

10-241.90 = 1.2 x 10-242. N.B. 241.90 = 557.00/[ln (10)]

b) Suggest a convenient but accurate experimental method of obtaining the

standard enthalpy change for the above reaction. In your essay, note what

quantities are measured and succinctly indicate how the experimental data are

converted into the required enthalpy change.

K for the forward reaction is too small. One instead examines the reverse

reaction knowing that the desired ΔH(forward) equals -ΔH(reverse). The reverse reaction is combustion. Accurate measurements require a closed system and

hence a bomb, i.e. constant volume, calorimeter. One charges the bomb with

liquid methanol, a few mL of liquid water, and oxygen. The calorimeter yields

ΔE = qσ = -qθ = -CθTθ. One obtains a value of ΔH(reverse) by noting that

ΔH(reverse) = ΔE(reverse) + ΔpV and ΔpV ≈ (2-3)RT = RT.

2) (40 points) Methanol can be burned in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or reacted with oxygen in a fuel cell. A fuel cell is simply a battery in which the reagents can be easily supplied. Consider a fuel cell based on the reverse of the reaction in Problem One.

a) Draw a sketch of the electrochemical cell and clearly label the components.

Provide the half reaction occurring at the anode and the cathode as well as the

polarity of the anode and cathode. The two cells are connected by a salt bridge.

the two electrodes are connected to a resistive load which much be large if the cell runs reversibly.

The reverse reaction has a large, positive value of ΔG and will run spontaneously

so the cathode will be positive with respect to the anode and the electrons will

flow from anode to cathode. The reactants and products are not conductors so

employ an inert electrode, e.g. platinum, in both cells.

In the anode cell, insert a Pt electrode in the nitric acid. Bubble carbon dioxide

over the Pt. Probably coat the Pt electrode with finely divided catalytic Pt. The

half reaction is CH3OH(l) + H2O(l) → CO2(g) + 6 H+(aq) + 6e-.

In the cathode cell, insert a Pt electrode, probably also coated with platinum black, into an aqueous solution of methanol and nitric acid. Buybble oxygen over the

electrode. The half reaction is 4 e- + O2(g) + 4 H+(aq) → 2 H2O(l).

b) Calculate the standard, reversible cell potential at 30?C. You will need the

value of ΔG? which you calculated in answering Problem One. If you were

unable to answer part (a) of Problem One, use a value of -250 kJ.

E? = -ΔG?/(n F) = -(-1403900 J)/[(12 mol)(96485 C/mol)] = 1.213 V

c) Calculate the reversible potential of a cell running at 30?C with the following

concentrations: O2, 0.20 atm; CO2, 0.050 atm; CH3OH, 0.40 M. The electrolyte

in each cell is 2.0 M nitric acid.

E = E? - [RTln(10)/F][1/n]log10Q

= 1.213 V - (0.0602/12)log10{(0.050)2/[(0.40)2(0.20)3]}

= 1.213 V - 0.0015 V = 1.212 V

3) (25 points) A piston was filled with a mixture of air and ethane and was

immersed in a large water bath. The heat capacity of the water bath plus piston

was 2.00 x 105 J/K. The piston was slowly compressed at a constant external

pressure of 8.0 atm. When the volume of the piston reached 1.00L, the mixture

ignited and the volume of the piston quickly increased to 10.00 L. The expansion occurred against a constant external pressure of 8.0 atm and the temperature of the water bath increased by 0.40 K.

Treating the contents of the piston as the system, calculate the following

system quantities for the expansion described above: work, heat, ΔE and ΔH.

qθ = CθTθ = (200,000 J/K)(0.40 K) = 8.0 x 104 J

qσ = -qθ = -8.0 x 104 J

wσ = -p extΔV = -(8.0 atm)(10 L - 1 L) = -72 L-atm = -7.3 x 103 J

ΔEσ = qσ + wσ = -8.7 x 104 J

ΔHσ = qσ = -8.0 x 104 J (Pressure is constant; there is on p-V work.)

4) (15 points) Using the insert, calculate at 25.00?C the value of ΔG? for the reaction:

Ni(NH3)6+2(aq) + 6 H+(aq) → Ni+2(aq) + 6 NH4+(aq)

The net reaction can be broken down to reactions A and B. For each of these,

ΔG? = -RTln(K). Both reactions A and B are the reverse of reactions given on the insert so their equilibrium constants are the inverse of those on the insert.

reaction K ΔG?(kJ/mole)

A Ni(NH3)6+2(aq) → Ni+2(aq) + 6 NH3(aq) 1/(4.1 x 108) = 2.4 x 10-9 49.16

B NH3(aq) + H+(aq) → NH4+(aq) 1/(5.6 x 10-10) = 1.8 x 109 -52.81

Since the net reaction is A + 6)B), ΔG?(net) = 49.16 + 6(-52.81) = -268.0 kJ.

5) (20 points) Ionic radii and the standard entropy of solvat ion, i.e. ΔS? for the process

M+(g) → M+(aq), are provided in the insert for Group 1 cations. Provide a molecular interpretation for the entropy data.

Focus on the trend in the data, a monotonic dependence of ΔS? on ionic radius . The motion of the ion, random in the gas phase and nearly random in the aqueous phase, leads to a dependence of the standard entropy on molecular weight. The contribution of this dependence is largely cancelled out by considering the entropy change. The increase in the standard entropy change as one goes down the column reflects the solvation of water molecules around the central cation. With a small ion, the electric field at the ion's surface binds the waters more tightly and the waters are less flexible. If one considers all the solvated ions in a solution (recall that thermodynamics is the study of large numbers of molecules), there will be fewer solvated structures than in the case of less tightly bound and hence more flexible water molecules. Fewer structures or microstates results in a lower entropy.

论文--哥特式建筑赏析

哥特式建筑赏析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最负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有巴黎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一)哥特式建筑的历史背景 自公元12世纪到公元15世纪,城市已成为各个封建王国的政治、宗教、经济和文化中心,这一时期兴起了封建社会大发展的产物——哥特式艺术。 其开始于建筑方面,而后才追件波及到雕刻和绘画。它发展的重点是从追求建筑的效果而转向绘画的效果:早期哥特式雕刻和绘画都是巨大建筑的一部分,而晚期的建筑和雕刻则追求片面装饰性的效果,不再追求结实和简洁的处理。 哥特式建筑(Gothic architecture)是以法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在12—15世纪,城市手工业和商业行会相当发达,城市内实行一定程度的民主政体,市民们以极高的热情建造教堂,以此相互争胜来表现自己的城市。另外,当时教堂已不再是纯属宗教性建筑物,它已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成为市民大会堂,公共礼堂,甚至可用作市场和剧场。在宗教节日时,教堂往往成为热闹的赛会场地。 确切说,开始于1140-1144年间路易七世的长玺官苏热重修圣德尼教堂之时。圣德尼教堂表明了一种新的建筑风格,这种风格从本质上区别于罗马式建筑:首先,后者有着结实而厚重的墙壁,而前者具有轻盈、纤细的结构。罗马式的教堂建有沉重的拱顶,其稳定性取决于足够厚实的墙壁,以支撑各种各样的压力和应力。其次在罗马式建筑中,窗户总是很小,而现在,窗户的尺寸大大增加,允许空前规模的采用彩色玻璃画。第三,圣德尼教堂的片面遵循了带有呈放射分布的礼拜堂的后堂回廊式型制,但这些礼拜堂不再像早先建筑那样呈孤立的单元。 (二)哥特式建筑的技术成就 哥特式建筑所显示的技术成就,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具体地感受到。首先是外部造型。哥特式建筑特别是教堂,外观的基本特征是高而直,其典型构图是一对高耸的尖塔,中间夹着中厅的山墙,在山墙檐头的栏杆、大门洞上设置了一列布有雕像的凹龛,把整个立面横联系起来,在中央的栏杆和凹龛之间是象征天堂的圆形玫瑰窗。西立面作为教堂的入口,有三座门洞,门洞内都有几层线脚,线脚上刻着成串的圣像。所有墙体上均由垂直线条统贯,一切造型部位和装饰细部都以尖拱、尖券、尖顶为合成要素,所有的拱券都是尖尖的,所有门洞上的山花、凹龛上的华盖、扶壁上的脊边都是尖耸的,所有的塔、扶壁和墙垣上端都冠以直刺苍穹的小尖顶。与此同时,建筑的立面越往上划分越为细巧,形体和装饰越见玲珑。这一切,都使整个教堂充满了一种超俗脱凡,腾跃迁升的动感与气势。这种气势将基督教的“天国理想”表现得生动、具体,也显示出中世纪高超的建筑技

论哥特式建筑艺术的特色

引言 什么是哥特式风格呢?哥特式风格史于歌特复兴时期,最早起源于日耳曼部族,它是以贵族奢侈糜烂的生活为原型,将各种极尽奢侈的小装饰品用于打造整个建筑。建筑多以流畅的线条,瑰丽的图案,精致的雕刻等为主要设计手法,从而打造出一种颇受欢迎的建筑。那么哥特式建筑特点是什么呢?哥特式建筑的主要特点是运用宗教的笔法,将现实主义的特色倾情展现,可运用夸张的手法,将贵族生活的奢侈与糜烂都展现了出来。其描绘的具体手法有:尖形拱门、尖塔高耸、、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大窗户及花窗玻璃等。最负著名的哥特式建筑代表作有巴黎圣母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等。 前言 哥特式建筑艺术和文艺复兴时期教堂建筑都是某种文化的综合体现,虽然是抽象的,但又是具体的,可以感受的。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传统,宗教信仰,自然条件等方面均表现不同的特点。成为某个时代,民族的标志,也成为一种特有的文化语言。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当代的哥特文化是一种在很多国家都存在的亚文化种类。比起同时期其他流行文化,哥特亚文化存在的时间要长得多,并且仍在向着多元化发展。当代的哥特文化伴随

着音乐、美学和时尚的体验于一身。哥特音乐流派众多。通常来说这一类的乐队倾向于凄惨、神秘声音的演绎并打扮成产生同样视觉效果的外表,在服饰中大量使用黑色并且加入化妆和发型。90年代,维多利亚时尚的复兴流行于哥特圈中,哥特迷们从19世纪中期的哥特复兴和维多利亚文化更加病态的其他方方面面汲取了大量灵感。哥特文化影响了不同的艺术家,不止是音乐家还有画家和摄影师。他们的作品的创作动机建立在神秘主义,病态和浪漫主义之上。本文以哥特艺术的复兴为索引,讨论欧洲中世纪教堂的艺术衰败之后,哥特艺术以亚文化的形式渗透到音乐和视觉领域的价值所

哥特式建筑的研究报告综述

近二十年来国外学者对于哥特式建筑的研究综述 中世纪时期是欧洲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艺术在这一阶段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多种流派在相互竞争中得到交融,共同组成了中世纪灿烂辉煌的艺术发展史。而哥特艺术作为中世纪欧洲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样也是西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在艺术史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其中的佼佼者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形式理所应当的成为横扫欧洲、风靡一时的建筑风格,凸现 出来。它广泛的流行于13到15世纪的欧洲,成为基督教最具代表性的载体,深刻地反映了欧洲中世纪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审美意识等面发展、变化的在原因。哥特建筑是哥特艺术的核心部分,它的发展历程实际上就是中世纪历史视觉上的呈现。研究哥特建筑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欧洲艺术史、建筑史中的地位与影响不仅对于深入认识欧洲的宗教传统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更有助于我们了解西社会文化思潮与审美观念的变迁。由于关于此问题面的研究,国学者的著述实属有限,在中文的出版物中很难寻找到直接的学术参考,故下面的综述主要以国外学者的研究为主,辅之国期刊中可见的短暂论述资料。 一.哥特文化的起源及其在中世纪的地位 在建筑史的普遍意义中,“中世纪”主要是指公元4世纪至公元13世纪的一千年左右,而历史往往将这一时期称为“黑暗时代”。但正如志毅指出的:“在人们看来是一个黑暗时期的中世纪,在建筑艺术面却有着很高的美学价值。”《世界艺术史?建筑卷》(志毅著,东出版社,2003.2,第73页)的确,“哥特式”建筑的价值早已超过了建筑艺术本身,成为了中世纪的精神象征,影响了中世纪的审美,更 影响了今天我们对建筑的理解和对审美的体验。它充满诗意与结构的奇异之花正是

西方建筑风格体系(哥特式建筑风格)

西方建筑风格体系 ——浅析哥特式建筑的风格 哥特式建筑是流行于欧洲中世纪的一种建筑风格,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代表了欧洲中世纪艺术的最高成就。 哥特式起源于12世纪的法国,盛行于12—15世纪的欧洲大地,前承罗马式后肩文艺复兴。其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其思想、文化和艺术也达到了空前的发展。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这一时期的艺术风格,通常被称为“哥特式”风格。“哥特式”(Gothic)一词的来源颇难说清,因为“哥特”本是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野蛮游牧部落之名称。哥特人自1世纪起开始南迁,并定居多瑙河地区,但在其后漫长的岁月中并未发展出这种子高水落石出平的艺术风格。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在其给教皇利奥十世的信中首先用到“哥特式”一词,借以批评文艺复兴之前中欧及北欧的建筑样式,即把“哥特式”一词作为“野蛮”的同义语,从而将凡是从网尔卑斯山以北传来的东西都称之为“哥特式”的。此后,16世纪的意大利艺术评论家乔尔乔欧·瓦萨里把介于欧洲古代与文艺复兴之间的所有艺术都贬称为“哥特人的创作”,“哥特式”之名在艺术史上遂沿用至今。其实,哥特式艺术与哥特人并无任何联系,它乃“罗马式”艺术的更高发展,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观念在艺术上的一种反映。 哥特式建筑总体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瘦、高耸、尖峭。尖峭的形式,尖券、尖拱技术的结晶;高耸的墙体,则包含着斜撑技术、扶壁技术的功绩,体现了创造者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哥特式建筑艺术实现了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与艺术创作的完美结合,其塔形屋顶、飞扶壁结构、玫瑰花窗、柱了雕像等经典建筑特点无不体现其作为“上帝之屋”的宗教精神本质。哥特式建筑最明显的建筑风格就是高耸入云的尖顶及窗户上巨大斑斓的玻璃画。最富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有俄罗斯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以及凯旋门。哥特式建筑艺术不只影响着中世纪欧洲各艺术领域的发展,更影响着现今世界各艺术领域的发展趋势。 哥特式建筑的典范——科隆大教堂 说到“哥特式建筑”最容易使人联想起来的莫过于那些弥漫着中世纪风情充满着传奇色彩的哥特式大教堂。坐落在德国科隆的“科隆大教堂”,正是这样一座建筑史上的传奇,也是“哥特式建筑”最具代表性的“璀璨明珠”。科隆大教堂是科隆城的象征,是德国最大的哥特式教堂,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教堂之一,与巴黎圣母院、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并称为欧洲三大教堂。2000多年前,罗马人创建了科隆城。1248年,科隆人又动于建造科隆大教堂,这个工程远比建一座城艰巨,直至1880年10月15日才完成,创造了欧洲建筑史上的奇迹。科隆大教堂是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艺术的代表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 歌特建筑的杰出之作——巴黎圣母院大教堂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是一座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堤岛上的教堂建筑,也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是古老巴黎的象征。圣母院约建造于1163年到1250年间,属哥特式建筑形式,是法兰西岛地区的哥特式教堂群里面,非常具有关键代表意义的一座。始建于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决定兴

浅析哥特式建筑的发展与影响

浅析哥特式建筑的发展与影响 【摘要】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世纪到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圈和飞扶壁组成,总体的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瘦、高耸、尖峭。那空灵的意境和垂直向上的形态是基督教精神内涵的最确切的表述,而高且直、空灵、虚幻的形象,似乎直指上苍,启示人们脱离这个苦难、充满罪恶的世界,奔赴“天国乐土”。总之哥特式建筑体现了创造者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现在的艺术设计也产生了不少的启发与影响。 【关键词】哥特式教堂建筑传统文化启发与影响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世纪到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自公元12世纪到公元15世纪,城市已成为各个封建王国的政治、宗教、经济和文化中心,这一时期正是哥特式艺术发展的巅峰时期。“哥特”原是指野蛮人,哥特艺术就是野蛮艺术之义,是一个贬义词,在欧洲人眼里罗马式才是正统艺术,但哥特式建筑凭借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哥特式建筑外观的基本特征是高而直,其典型构图是一对高耸的尖塔,中间夹着中厅的山墙在山墙檐头的栏杆大门洞上设置了一列布有雕像的凹形盒,把整个立面横联系起来在中央的栏杆和凹形盒之间是象征天堂的圆形玫瑰窗,与此同时建筑的立面越往上划分越为细巧,形体和装饰越见玲珑。内部空间的特点哥特式教堂的平面一般为拉丁十字形,但中厅窄而长,瘦而高,教堂内部导向天堂和祭坛的动势都很强教堂内部的结构全部裸露.近于框架式,垂直线条统率着所有部分,使空间显得极为高耸象征着对天国的憧憬。 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圈和飞扶壁组成。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做出矢高相同的圈,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飞扶壁则是由侧厅外面的柱墩发券,平衡中厅拱脚的侧推力,为了增加稳定性,常在柱墩上砌有尖塔。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

浅析哥特式建筑的历史和发展

浅析哥特式建筑的历史和发展 【论文关键词】哥特式风格教堂建筑 【论文摘要】哥特式建筑是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哥特式建筑总体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瘦、高耸、尖峭。尖峭的形式,尖券、尖拱技术的结晶;高耸的墙体,则包含着斜撑技术、扶壁技木的功绩,体现了创造者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学习和借鉴传统文化,也要创新传统文化,让它更灿烂辉煌。 哥特式建筑,又译作歌德式建筑,是位于罗马式建筑和文艺复兴建筑之间的,1140 年左右产生于法国的欧洲建筑风格。它由罗马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哥德式建筑主要用于教堂,在中世纪高峰和晚期盛行于欧洲,发源于十一世纪的法国,持续至十六世纪,哥德式建筑在当代普遍被称作“法国式”,“哥德式”一词则于文艺复兴后期出现,带有贬意。哥德式建筑的整体风格为高耸削瘦,以卓越的建筑技艺表现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强烈情感,对后世其他艺术均有重大影响。哥德式大教堂等无价建筑艺术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其也成了一门关于主教座堂和教堂的研究学问。十八世纪,英格兰开始了一连串的哥德复兴,蔓延至十九世纪的欧洲,并持续至二十世纪,主要影响教会与大学建筑。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哥特式建筑最明显的建筑风格就是高耸入云的尖顶及窗户上巨大斑斓的玻璃画。最富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有俄罗斯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以及凯旋门。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常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 从罗曼式建筑的圆筒拱顶普遍改为尖肋拱顶,推力作用于四个拱底石上,这样拱顶的高度和跨度不再受限制,可以建得又大又高。并且尖肋拱顶也具有“向上”的视觉暗示。 飞扶壁,也称扶拱垛,是一种用来分担主墙压力的辅助设施,在罗曼式建筑中即已得到大量运用。但哥特式建筑把原本实心的、被屋顶遮盖起来的扶壁,都露在外面,称为飞扶壁。由于对教堂的高度有了进一步的要求,扶壁的作用和外观也被大大增强了。亚眠大教堂的扶拱垛有两道拱壁,以支撑来自推力点上方和下方的推力。沙特尔大教堂用横向小连拱廊增加其抗力,博韦大教堂则双进拱桥增加扶拱垛的承受力。有的在扶拱垛上又加装了尖塔改善平衡。扶拱垛上往往有繁复的装饰雕刻,轻盈美观,高耸峭拔。 哥特式建筑逐渐取消了台廊、楼廊,增加侧廊窗户的面积,直至整个教堂采用大面积排窗。这些窗户既高且大,几乎承担了墙体的功能。并应用了从阿拉伯国家学得的彩色玻璃工艺,拼组成一幅幅五颜六色的宗教故事,起到了向不识字的民众宣传教义的作用,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花窗玻璃以红、蓝二色为主,蓝色象征天国,红色象征基督的鲜血。窗棂的构造工艺十分精巧繁复。细长的窗户被称为“柳叶窗”,圆形的则被称为“玫瑰窗”。花窗玻璃造就了教堂内部神秘灿烂的景象,从而改变了罗曼式建筑因采光不足而沉闷压抑的感觉,并表达了人们向往天国的内心理想。 柱子不再是简单的圆形,多根柱子合在一起,强调了垂直的线条,更加衬托了空间的高

浅谈哥特式建筑的神韵和典范

浅谈哥特式建筑的神韵和典范 摘要:哥特式建筑是流行于欧洲中世纪的一种建筑风格,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代表了欧洲中世纪艺术的最高成就。它起源于12世纪的法国,盛行于12—15世纪的欧洲大地,前承罗马式,后肩文艺复兴。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总体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瘦、高耸、尖峭,体现了创造者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哥特式建筑艺术实现了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与艺术创作的完美结合,其塔形屋顶、飞扶壁结构、玫瑰花窗、柱了雕像等经典建筑特点无不体现其作为“上帝之屋”的宗教精神本质。哥特式建筑最明显的建筑风格就是高耸入云的尖顶及窗户上巨大斑斓的玻璃画。最富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有俄罗斯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以及凯旋门。哥特式建筑艺术不只影响着中世纪欧洲各国建筑的发展,更影响着现今世界各艺术文化领域的发展趋势,为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字:哥特式建筑教堂宗教 正文:文明的脚步时而轻盈,时而蹒跚,古老的城邦分分合合,几经易主,留下来的多是些远古的传说、史诗的记载和建筑的遗迹。遗留下来的建筑对或消逝或流传下来的古代文明有着更为准确、客观、具体的表达和继承,如我国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万里长城,古希腊城邦的柱式建筑,古罗马原始的混凝土和拱券结构,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和中世纪欧洲的各类宗教建筑,以及近代欧洲客厅里、园林外的巴洛克艺术等。 哥特式建筑,或译作歌德式建筑,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自公元12世纪到15世纪,城市已成为封建王国的政治、宗教、经济和文化中心,这一时期的封建社会的崛起,加速哥特式艺术的巨大发展。持续至十六世纪,哥特式建筑在当代普遍被称作“法国式”,“哥特式”一词则于文艺复兴后期出现,带有贬意。哥特式建筑的特色包括尖形拱门、肋状拱顶与飞拱。门窗向上突出,高耸云天的细长的尖塔、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它由罗曼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也是“罗马式”艺术的更高发展,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观念在艺术上的一种反映。哥特式建筑最常见于欧洲的主教座堂、大修道院与教堂。它也出现在许多城堡、宫殿、大会堂、会馆、大学,甚至私人住宅也可见其踪影。 公元13世纪中期,随着具有哥特式风格的建筑在欧洲各国频频屹立,到13世纪末期14世纪初,一批法国哥特式盛期的建筑逐步落成。哥特式艺术在欧洲其他国家也逐渐兴盛起来,十八世纪,英格兰开始了一连串的哥德复兴,蔓延至十九世纪的欧洲,并持续至二十世纪,主要影响教会与大学建筑。其中除了英格兰、德意志以及西班牙以外,居住在意大利半岛上的工匠们也开始采用哥特式风格来装饰教堂建筑,从而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推动了哥特式艺术向多元化发展的历程。在哥特式盛期,人们不仅营造出了更多高耸、挺拔的教堂建筑,而且教堂内外的装饰也更加丰富。由于地理环境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各个国家的哥特式建筑在装饰风格上各有不同,因此后人还对这些装饰风格进行了归类,例如垂直式、辐射式以及火焰式,都是哥特式建筑上比较常见的装饰风格。这些装饰风格不仅将哥特式建筑装扮得更加美观,同时为建筑赋予了更多的动态之感,使这些建筑仿佛真的具有了生命力一般。 哥特式建筑特别是教堂,外观的基本特征是高而直,其典型构图是一对高耸的尖塔,中间夹着中厅的山墙,在山墙檐头的栏杆、大门洞上设置了一列布有雕像的凹龛,把整个立面横联系起来,在中央的栏杆和凹龛之间是象征天堂的圆形玫瑰窗。西立面作为教堂的入口,有三座门洞,门洞内都有几层线脚,线脚上刻着成串的圣像。所有墙体上均由垂直线条统贯,一切造型部位和装饰细部都以尖拱、尖券、尖顶为合成要素,所有的拱券都是尖尖的,所有门洞上的山花、凹龛上的华盖、扶壁上的脊边都是尖耸的,所有的塔、扶壁和墙垣上端都冠以直刺苍穹的小尖顶。与此同时,建筑的立面越往上划分越为细巧,形体和装饰越见玲珑。这一切,都使整个教堂充满了一种超俗脱凡,腾跃迁升的动感与气势。这种气势将基督教的“天国理想”表现得生动、具体,也显示出中世纪高超的建筑技术。 在哥特式教堂中,尖券与小拱的大量使用,赋予了空间与结构以极大的灵活性,同时也为教堂的艺术风格带来了新奇的格局。哥特式教堂的平面一般为拉丁十字形,但中厅窄而长,瘦而高,教堂内部导向天堂和祭坛的动势都很强,教堂内部的结构全部裸露,近于框架式,垂直线条统帅着所有部分,使空间显得极为高耸,象征着对天国的憧憬。束状的柱子涌向天顶,像是一束束喷泉从地面喷向天空;有时像是森林中一棵棵挺拔的树干,叶饰交织,光线就从枝叶的缝隙中透进来,启示人们以迷途中的光明,每当阳光从布满窗棂间的彩色玻璃照射进来时,整个教堂的空间便弥漫着迷离与幽幻,教堂仿佛就是天堂。此种气氛已尽显了基督教的精神,而这种气氛的形成,又无疑得益于尖券、尖拱及空间结构等技术。这种结构使整个教堂充满了原动力,以卓越的建筑技艺表现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强烈情感,并表达了人们向往天国的内心理想,建造出了人们的思想富有想象力的天堂,成功地表达了中世纪西方人的宗教思想。对后世其他艺术均有重大影响。哥特式大教堂等无价建筑艺术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也形成了一门关于主教座堂和教堂的研究。 哥特式教堂的建筑重视外部装饰,雕刻的人物和装饰花纹布满了教堂内外,大量的雕刻正是体现了这个阶段造型艺术的突进。许多教堂内外都有着非常丰富的装饰。建筑细节和雕塑、木质天花板及镶板等常常使用色彩鲜艳丰富的颜料装饰的。建筑内部的石头列殿和装饰墙、连拱、饰面板等都有关于圣徒的故事或人物的装饰画。与哥特建筑一起应运而生的是优美的彩色玻璃窗画。这种画也成为不识字信徒们的圣经。圆形的玫瑰窗象征天堂,各式圣者登上了色彩绚丽的玻璃窗,酷似丰富多彩的舞台画面。当人们走近教堂不仅产生对天国的神幻感,也产生装饰美感。艺术家在作品中追求世俗情感的表现,开始突破了传统模式的约束,使艺术提高了一大步。哥特式建筑体系结构概念,包括巨大的维度结构,雕像,雕塑装饰、彩色玻璃和壁画等,都旨在传达数学和几何性质的建设是一个图像有序的宇宙中,一个潜在的理性和逻辑的。不得不承认,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人文风貌与科学逻辑的完美融合,表达了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和艺术的最高水平。 整个哥特时期,欧洲的建筑师和工匠们是处在流动和交换状态中的。地方化和不同教派间的建筑美学避免了各地哥特风格的雷同和“千篇一律”的弊端,即便在英国或法国,其各自的哥特风格,也是多样性的,各有各的地方特色。哥特式建筑正是在吸收欧洲各地区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发展出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建筑特点。 (一)法国哥特式建筑 11世纪下半叶,哥特式建筑在法国首先出现。 法国哥特时期的世俗建筑数量很大,特别体现在城堡建筑中。由于连年战争和防卫的需要,13世纪的城市一般都建有两层厚城墙,有圆形塔楼、护城河、吊桥等防卫措施。但城墙限制了城市的发展,市民住所紧贴狭窄的街道两旁。二层开始出挑以扩大空间,一层通常是作坊或店铺。富人邸宅、市政厅、同业公会等则多用砖石建造,采用哥特式教堂的许多装饰手法。领主

哥特式建筑的起源、特点及其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

一、简介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最负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有俄罗斯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 二、起源 哥特式建筑是以法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在12—15世纪,城市手工业和商业行会相当发达,城市内实行一定程度的民主 典型的哥特式建筑 政体,市民们以极高的热情建造教堂,以此相互争胜来表现自己的城市。另外,当时教堂已不再是纯属宗教性建筑物,它已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成为市民大会堂、公共礼堂,甚至可用作市场和剧场。在宗教节日时,教堂往往成为热闹的赛会场地。 三、特点 法国斯特拉斯堡大教堂的玫瑰窗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以及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

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教堂的平面仍基本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门的两侧增加一对高塔。 尖肋拱顶 从罗曼式建筑的圆筒拱顶普遍改为尖肋拱顶(Pointed Arch,或者干脆称为Gothic Arch),推力作用于四个拱底石上,这样拱顶的高度和跨度不再受限制,可以建得又大又高。并且尖肋拱顶也具有“向上”的视觉暗示。 飞扶壁(Flying Buttress) 扶壁(Buttress),也称扶拱垛,是一种用来分担主墙压力的辅助设施,在罗曼式建筑中即已得到大量运用。 但哥特式建筑把原本实心的、被屋顶遮盖起来的扶壁,都露在外面,称为飞扶壁。由于对教堂的高度有了进一步的要求,扶壁的作用和外观也被大大增强了。亚眠大教堂的扶拱垛有两道拱壁,以支撑来自推力点上方和下方的推力。沙特尔大教堂用横向小连拱廊增加其抗力,博韦大教堂则双进拱桥增加扶拱垛的承受力。有的在扶拱垛上又加装了尖塔改善平衡。扶拱垛上往往有繁复的装饰雕刻,轻盈美观,高耸峭拔。 花窗玻璃 哥特式建筑逐渐取消了台廊、楼廊,增加侧廊窗户的面积,直至整个教堂采用大面积排窗。这些窗户既高且大,几乎承担了墙体的功能。 并应用了从阿拉伯国家学得的彩色玻璃工艺,拼组成一幅幅五颜六色的宗教故事,起到了向不识字的民众宣传教义的作用,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花窗玻璃以红、蓝二色为主,蓝色象征天国,红色象征基督的鲜血。 窗棂的构造工艺十分精巧繁复。细长的窗户被称为“柳叶窗”,圆形的则被称为“玫瑰窗”。 花窗玻璃造就了教堂内部神秘灿烂的景象,从而改变了罗曼式建筑因采光不足而沉闷压抑的景象,并表达了人们向往天国的内心理想。 法国亚眠大教堂双层飞扶壁 十字平面 这也是继承自罗曼式建筑,但扩大了祭坛的面积。 门

论文哥特式建筑赏析

哥特式建筑赏析 外院罗红修 20101310212 哥特式建筑是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哥特式建筑总体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瘦、高耸、尖峭。尖峭的形式,尖券、尖拱技术的结晶;高耸的墙体,则包含着斜撑技术、扶壁技木的功绩,体现了创造者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学习和借鉴传统文化,也要创新传统文化,让它更灿烂辉煌。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最负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有巴黎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一)哥特式建筑的历史背景 哥特式建筑是以法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在12—15世纪,城市手工业和商业行会相当发达,城市内实行一定程度的民主政体,市民们以极高的热情建造教堂,以此相互争胜来表现自己的城市。另外,当时教堂已不再是纯属宗教性建筑物,它已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成为市民大会堂,公共礼堂,甚至可用作市场和剧场。在宗教节日时,教堂往往成为热闹的赛会场地。 (二)哥特式建筑的技术成就 哥特式建筑所显示的技术成就,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具体地感受到。首先是外部造型。哥特式建筑特别是教堂,外观的基本特征是高而直,其典型构图是一对高耸的尖塔,中间夹着中厅的山墙,在山墙檐头的栏杆、大门洞上设置了一列布有雕像的凹龛,把整个立面横联系起来,在中央的栏杆和凹龛之间是象征天堂的圆形玫瑰窗。西立面作为教堂的入口,有三座门洞,门洞内都有几层线脚,线脚上刻着成串的圣像。所有墙体上均由垂直线条统贯,一切造型部位和装饰细部都以尖拱、尖券、尖顶为合成要素,所有的拱券都是尖尖的,所有门洞上的山花、凹龛上的华盖、扶壁上的脊边都是尖耸的,所有的塔、扶壁和墙垣上端都冠以直刺苍穹的小尖顶。其次,从内部空间的特点,我们也可窥见其宗教情怀与技术手段。在哥特式教堂中,尖券与小拱的大量使用,赋予了空间与结构以极大的灵活性,同时也为教堂的艺术风格带来了新奇的格局。哥特式教堂的平面一般仍为拉丁十字形,但中厅窄而长,瘦而高,教堂内部导向天堂和祭坛的动势都很强,教堂内部的结构全部裸露,近于框架式,垂直线条统帅着所有部分,使空间显得极为高耸,象征着对天国的憧憬。在哥特式教堂建筑中,享有崇高声誉的教堂比比皆是。其中法国的巴黎圣母院,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德国的科隆大教堂都是代表。它们的外部造型,细部装饰及内部空间的结构,都既充分地反映了哥特式建

浅析哥特式建筑及其宗教文化

浅析哥特式建筑及其宗教文化 哥特式建筑是十二世纪中叶前后诞生于法国,后来流传到英国、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北部地区的一种建筑形式,是13到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主要建筑艺术形式。众所周知,中世纪是神学统治的时代,宗教是人们唯一的精神寄托,因此,哥特式建筑作为这一时期的建筑艺术,自然而然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在众多的哥特式建筑中,哥特式教堂无疑是其典型代表。 一、哥特式建筑与罗马式建筑的区别 哥特式建筑是从罗马式建筑中发展出来的,但与罗马式建筑有着巨大的形式上的不同,而且二者所代表的精神基质也完全不同。罗马式教堂出现于中世纪早期,即“黑暗时代”,它的建筑构件以圆拱为主,整个建筑结构坚固厚实、四平八稳,强调整齐壮观和粗犷有力,将庄重肃穆的神圣感熔铸于朴实无华的艺术风格之中,显示出一种凝重庄严的精神气质,表现了早期基督教信仰的庄严性。 与罗马式建筑不同,哥特式建筑以纤柔华丽的艺术风格和怪异夸张的浪漫气质著称于世。到了12世纪以后,哥特式建筑以肋弓拱顶和尖形拱门取代了罗马式建筑的圆形拱顶和拱门,以五彩缤纷的玻璃花窗、轻盈纤巧的飞扶壁、玲珑剔透的雕塑和色彩斑斓的教堂内观取代了罗马式建筑的笨重厚实的石头护墙、呆板僵硬的平直结构、单调朴素的回廊装饰和阴暗压抑的室内气氛,而且更以一种大胆而怪诞的波浪风格和疯狂而诗意的想象力取代了罗马建筑的严谨而凝重的风格。哥特式教堂的整个建筑风格、色彩配置和内部雕镂,都是为了烘托空灵幽邃的天国意识这个基本思想,为了激发深沉痛悔的罪孽感。另外,哥特式建筑还追求一种象征性,例如,正堂与耳堂的交叉代表基督死难的十字架;玫瑰花窗连同它钻石形的花瓣代表永恒的玫瑰,因为玫瑰象征着天国中极乐的灵魂;叶子代表了一切得救了的灵魂;教堂各个部分的尺寸都相当于圣数等等。 二、哥特式建筑的技术特点 哥特式建筑超越了罗马式建筑的厚重感,给人以轻盈、高大、明亮的视觉感受,之所以会有这种视觉感受,与其应用的建筑艺术是密不可分的。 1、尖拱的运用

哥特式建筑的研究综述

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哥特式建筑的研究综述 中世纪时期是欧洲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艺术在这一阶段内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多种流派在相互竞争中得到交融,共同组成了中世纪灿烂辉煌的艺术发展史。而哥特艺术作为中世纪欧洲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样也是西方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在艺术史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其中的佼佼者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形式理所应当的成为横扫欧洲、风靡一时的建筑风格, 凸现出来。它广泛的流行于13到15世纪的欧洲,成为基督教最具代表性的载体,深刻地反映了欧洲中世纪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审美意识等方面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哥特建筑是哥特艺术的核心部分,它的发展历程实际上就是中世纪历史视觉上的呈现。研究哥特建筑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欧洲艺术史、建筑史中的地位与影响不仅对于深入认识欧洲的宗教传统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更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社会文化思潮与审美观念的变迁。由于关于此问题方面的研究,国内学者的著述实属有限,在中文的出版物中很难寻找到直接的学术参考,故下面的综述主要以国外学者的研究为主,辅之国内期刊中可见的短暂论述资料。 一.哥特文化的起源及其在中世纪的地位 在建筑史的普遍意义中,“中世纪”主要是指公元4 世纪至公元13 世纪的一千年左右,而历史往往将这一时期称为“黑暗时代” 。但正如胡志毅指出的:“在人们看来是一个黑暗时期的中世纪,在建筑艺术方面却有着很高的美学价值。”《世界艺术史·建筑卷》(胡志毅著,东方出版社,2003.2 ,第73页)的确,“哥特式”建筑的价值早已超过了建筑艺术本身,成为了中世纪的精神象征,影响了中世纪的审美,更影响了今天我们对建筑的理解和对审美的体验。它充满诗意与结构的奇异之花正是在中世纪充满复杂因素的社会背景下开始萌芽、发展、繁荣的。 “哥特”作为具有标记性的一个词语,其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也是较为复杂的。不论是在哥特式艺术还是在哥特式建筑的概念上至今都还没有足够明确的解

哥特式建筑结构

哥特式建筑结构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最负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有巴黎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哥特式建筑起源 哥特式建筑(Gothic architecture)是以法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在12—15世纪,城市手工业和商业行会相当发达,城市内实行一定程度的民主政体,市民们以极高的热情建造教堂,以此相互争胜来表现自己的城市。另外,当时教堂已不再是纯属宗教性建筑物,它已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成为市民大会堂,公共礼堂,甚至可用作市场和剧场。在宗教节日时,教堂往往成为热闹的赛会场地。 哥特式建筑特点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在设计中利用十字拱、飞券、修长的立柱,以及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教堂的平面仍基本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门的两侧增加一对高塔。 哥特式教堂的结构 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其基本单元是

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 飞扶壁由侧厅外面的柱墩发券,平衡中厅拱脚的侧推力。为了增加稳定性,常在柱墩上砌尖塔。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浅谈哥特式建筑和雕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03729932.html, 浅谈哥特式建筑和雕塑 作者:张江花曹春生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年第03期 摘要:说及哥特式,大家想必对它熟悉但究其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哥特式,又对它的 概念模糊不清。哥特式一词大概还是相当陌生的。什么是哥特式建筑,什么是哥特式雕塑,文章就此两点展开。 关键词:哥特式;哥特式建筑;哥特式雕塑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097-02 一、哥特式起源 “哥特式”一词刚开始是作为一个贬义词出现的,它的意思是哥特人的。然而,所谓的哥特式风格却与哥特人并没有真正的联系。现在人们对哥特式做出了公正的评价,人们约定那样一类的称作为哥特式,显然已毫无任何褒贬色彩。“哥特式”一词是由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学者发明的,用以描述中世纪在阿尔卑斯山以北盛行出现的建筑样式。哥特式风格从12世纪上半叶在法国出现,14世纪遍及欧洲。哥特式风格设计中世纪晚期多种造型艺术品类,建筑、雕塑、绘画、壁画、镶嵌彩窗工艺等。 二、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风格是基督教在日渐趋于成熟之时在视觉艺术领域取得的成果,由于当时人们对宗教的极度热心与钟爱,西方社会在造型领域里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在大教堂上的修造上,因此哥特式风格最先出现于建筑。 11世纪下半叶的法国首先出现了这种风格,并且在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哥特式的结构体系是继古罗马的拱券结构之后,西方第一个真正全新的建筑结构体系。不同于古罗马的建筑美学的坚实厚重、封闭内向、沉静矜持为特征。哥特式建筑克服了建筑物高度、采光问题,运用肋架交叉式拱顶、二圆心尖券,在美学特征上,哥特式建筑轻盈剔透、欲飞欲动,垂直方向的线条占据大部分。根据不同的阶段,哥特式风格建筑被分为3个阶段:在约1140年至1200年巴黎附近所进行的初步尝试一般被称为早期哥特式风格。1200年至1260年间建造的建筑,包括沙特尔大教堂、兰斯大教堂和亚眠大教堂则是哥特式风格的鼎盛时期。圣乌尔班教堂则是这一时期的典范,这时这一风格被称为辐射式,它更注重线条和通透的效果。15世纪早期,法国出现了哥特式建筑最 后一个类型——火焰式。 1137年至1144年间,巴黎城外的圣丹尼斯修道院在院长絮热的指导下进行重建,由此哥特式建筑开始出现。作为路易六世的朋友,此番修建圣丹尼斯修道院既有一定的宗教目的也有

哥特式建筑赏析

哥特式建筑赏析 哥特式建筑是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哥特式建筑总体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瘦、高耸、尖峭。尖峭的形式,尖券、尖拱技术的结晶;高耸的墙体,则包含着斜撑技术、扶壁技木的功绩,体现了创造者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学习和借鉴传统文化,也要创新传统文化,让它更灿烂辉煌。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最负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有巴黎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一)哥特式建筑的历史背景 自公元12世纪到公元15世纪,城市已成为各个封建王国的政治、宗教、经济和文化中心,这一时期兴起了封建社会大发展的产物——哥特式艺术。 其开始于建筑方面,而后才追件波及到雕刻和绘画。它发展的重点是从追求建筑的效果而转向绘画的效果:早期哥特式雕刻和绘画都是巨大建筑的一部分,而晚期的建筑和雕刻则追求片面装饰性的效果,不再追求结实和简洁的处理。 哥特式建筑(Gothic architecture)是以法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在12—15世纪,城市手工业和商业行会相当发达,城市内实行一定程度的民主政体,市民们以极高的热情建造教堂,以此相互争胜来表现自己的城市。另外,当时教堂已不再是纯属宗教性建筑物,它已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成为市民大会堂,公共礼堂,甚至可用作市场和剧场。在宗教节日时,教堂往往成为热闹的赛会场地。 确切说,开始于1140-1144年间路易七世的长玺官苏热重修圣德尼教堂之时。圣德尼教堂表明了一种新的建筑风格,这种风格从本质上区别于罗马式建筑:首先,后者有着结实而厚重的墙壁,而前者具有轻盈、纤细的结构。罗马式的教堂建有沉重的拱顶,其稳定性取决于足够厚实的墙壁,以支撑各种各样的压力和应力。其次在罗马式建筑中,窗户总是很小,而现在,窗户的尺寸大大增加,允许空前规模的采用彩色玻璃画。第三,圣德尼教堂的片面遵循了带有呈放射分布的礼拜堂的后堂回廊式型制,但这些礼拜堂不再像早先建筑那样呈孤立的单元。 (二)哥特式建筑的技术成就

哥特式建筑艺术赏析

哥特式建筑群建筑艺术赏析 哥特式建筑艺术赏析 姓 名: 学 号: 院 系: 年 级: 信 箱: 电 话: 完成时间:

这学期选修了建筑艺术赏析这门课之后, 我通过老师在课上的讲 解和各种图片的展示,了解了很多形式和时代下的建筑的风采及特 点。

例如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 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主要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作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

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 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等建筑形式,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饰细部也都用尖券作主题,使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有机整体。 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门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

玻璃。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以及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教堂的平面仍基本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门的两侧增加一对高塔。最负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有巴黎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

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等都是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 哥特式建筑它有着浓郁的宗教气息。深受圣经等宗教事务的影响。

【论哥特式建筑艺术的特色(外国美术史论文)】哥特式建筑特色

【论哥特式建筑艺术的特色(外国美术史论文)】 哥特式建筑特色 论哥特式建筑艺术的特色 摘要:哥特式建筑是流行于欧洲中世纪的一种建筑风格,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代表了欧洲中世纪艺术的最高成就。它起源于12世纪的法国,盛行于12—15世纪的欧洲大地,前承罗马式后肩文艺复兴。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总体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瘦、高耸、尖峭。尖峭的形式,尖券、尖拱技术的结晶;高耸的墙体,则包含着斜撑技术、扶壁技术的功绩,体现了创造者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哥特式建筑艺术实现了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与艺术创作的完美结合,其塔形屋顶、飞扶壁结构、玫瑰花窗、柱了雕像等经典建筑特点无不体现其作为“上帝之屋”的宗教精神本质。哥特式建筑最明显的建筑风格就是高耸入云的尖顶及窗户上巨大斑斓的玻璃画。最富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有俄罗斯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以及凯旋门。哥特式建筑艺术不只影响着中世纪欧洲各艺术领域的发展,更影响着现今世界各艺术领域的发展趋势。 关键字:哥特式花窗尖拱大教堂 一、哥特式建筑的起源 哥特式建筑,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它由罗曼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是以法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11世纪下半叶,哥特式建筑首先在法国兴起。当时法国一些教堂已经出现肋架拱顶和飞扶壁的雏型。一般认为第一座真正的哥特式教堂是巴黎郊区的圣丹尼教堂。这座教堂四尖券巧妙地解决了各拱间的肋架拱顶结构问题,有大面积的彩色玻璃窗,为以后许多教堂所效法。

法国哥特式教堂平面虽然是拉丁十字形,但横翼突出很少。西面是正门入口,东头环殿内有环廊,许多小礼拜室成放射状排列。教 堂内部特别是中厅高耸,有大片彩色玻璃宙。其外观上的显著特点 是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尖塔和尖顶,西边高大的钟楼上有的也砌尖顶。平面十字交叉处的屋顶上有一座很高的尖塔,扶壁和墙垛上也都有 玲珑的尖顶,窗户细高,整个教堂向上的动势很强,雕刻极其丰富。 西立面是建筑的重点,典型构图是:两边一对高高的钟楼,下面由横向券廊水平联系,三座大门由层层后退的尖券组成透视门,券 面满布雕像。正门上面有一个大圆宙,称为玫瑰窗,雕刻精巧华丽。法国早期哥特式教堂的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在12—15世纪,城市 手工业和商业行会相当发达,城市内实行一定程度的民主政体,市 民们以极高的热情建造教堂,以此相互争胜来表现自己的城市。另外,当时教堂已不再是纯属宗教性建筑物,它已成为城市公共生活 的中心,成为市民大会堂、公共礼堂,甚至可用作市场和剧场。在 宗教节日时,教堂往往成为热闹的赛会场地。 当时哥特式中的肋架拱项和飞扶壁的趋势已经出现在法国一些教堂建筑中。圣丹尼教堂一般被认为是法国第一座真正的哥特式教堂。在这座教堂的建造过程中,彩色玻璃窗被大面积的应用以取代罗马 式风格的墙壁,并且以往在关于肋架拱面的结构问题上也得到了很 好的解决。这种新奇的建筑风格在后来也在多所教堂的设计建造中 被使用。由于哥特式建筑的标志物为“尖拱”,所以哥特式的建筑 风在其初期被称为“尖拱式 二、哥特式建筑的发展 百年战争发生后,法国在14世纪几乎没有建造教堂。及至哥特 式建筑复苏,已经到了火焰纹时期,这种风格因宙棂形如火焰得名。建筑装饰趋于“流动”、复杂。束柱往往没有柱头, 许多细柱从地面直达拱顶,成为肋架。拱顶上出现了装饰肋,肋架变成星形或其他复杂形式。当时,很少建造大型教堂。这种风格 多出现在大教堂的加建或改建部分,以及比较次要的新建教堂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