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测试规范

硬件测试规范
硬件测试规范

目录

1. 目的......................................................... - 3 -

2. 适用范围..................................................... - 3 -

3. 定义......................................................... - 3 -

4. 测试工作职责................................................. - 3 -

5. 测试流程..................................................... - 3 -

6. 测试阶段..................................................... - 4 -6.1 单板测试.................................................... - 4 -6.1.1测试对象.................................................. - 4 -6.1.2具体要求.................................................. - 4 -6.1.3进入准则.................................................. - 5 -6.1.4主要内容.................................................. - 5 -6.1.5退出准则.................................................. - 5 -6.1.6应提交的文档.............................................. - 5 -6.2 硬件系统测试................................................ - 5 -6.2.1测试对象.................................................. - 5 -6.2.2具体要求.................................................. - 5 -6.2.3进入准则.................................................. - 6 -6.2.4主要内容.................................................. - 6 -6.2.5退出准则.................................................. - 6 -6.2.6应提交的文档.............................................. - 6 -6.3硬件平台系统测试............................................ - 6 -6.3.1测试对象.................................................. - 6 -6.3.2具体要求.................................................. - 7 -6.3.3进入准则.................................................. - 7 -6.3.4主要内容.................................................. - 7 -6.3.5退出准则.................................................. - 7 -6.3.6应提交的文档.............................................. - 7 -

1. 目的

在策略和方法上说明计划、管理测试活动,指导测试进行,以发现产品的错误,验证是否满足系统需求说明书和设计说明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产品的各个测试阶段。读者是所有的测试人员及与测试相关的人员。

3. 定义

4. 测试工作职责

1.测试的目标:发现问题、改进问题,总结经验,起到保证设计达到设计要求的作用。

2.研发中心负责测试过程的组织和实施,同时为系统测试提供配合和支持,具体包括实施

完成测试计划和测试方法文档、进行测试、完成测试报告,交付硬件,配合系统测试。

3.测试组负责整个硬件平台系统测试过程的组织和实施,实施完成硬件平台系统测试和交

付测试,单板软件组配合硬件平台测试工作。具体包括完成硬件平台测试计划和测试方法文档、进行硬件平台系统测试、完成硬件平台测试报告。

5. 测试流程

1.测试需求在项目启动时给予说明并填写申请《测试申请书》。

2.测试开始时,应该完成测试计划。

3.测试开始后,由于测试情况有变化,可能导致测试计划文档内容的变化。如果文档内容

有明显变化,必须在文档中添加变更历史来记载这些变化。

单板测试、硬件系统测试、硬件平台系统测试以及测试的其它阶段,均涉及如下活动:

?测试计划:对测试方法和资源的分配进行计划;

?测试设计和开发:详细描述各个测试阶段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用例,搭建测试环境;

?测试执行:按照测试计划执行测试过程,决定测试项目是通过/失败;

?测试报告:记录测试结果和测试问题,参见《测试报告》模板;

?测试评估:按照测试标准评价测试系统。

6. 测试阶段

测试阶段和硬件开发生命周期的对应关系:

6.1 单板测试

6.1.1测试对象

每一个产品的设计和实现。

6.1.2具体要求

1.测试计划, 由开发组负责人和开发人员在详细设计阶段进行制定,明确测试范围、测试方法和对测试进度的安排。测试计划中应该明确所有测试项。

2.测试的设计和开发由开发人员进行。

3.如果使用测试工具应在测试计划中给出,并在测试设计中给出详细说明。

4.测试信号应该根据被测单元的性质而设计。

5.测试项要含盖所有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6.测试出现问题时,开发人员应该协商计划下一轮测试如何展开。

7.确定测试范例。

6.1.3进入准则

1.已生成《测试计划》、《测试方法说明》

2.硬件已完成调试。

3.测试设备已准备就绪。

4.已签核《测试申请书》

6.1.4主要内容

测试在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检查:

1.单板结构测试-----检测被测单板的物理尺寸:形状,厚度,器件高度,器件位置,定

位孔等。

2.上电,掉电测试-----检测被测单板的上电,掉电时序,冲击电流峰值,电流泻放速率

等。

3.芯片间的接口信号-----检测接口信号时序及波形质量。

4.芯片功能测试----检测芯片功能是否正常。

5.接口信号测试----检测接口信号是否正确。

6.功耗测试----检测最大功耗和平均功耗。

7.性能测试-----检测设计性能。

6.1.5退出准则

1.单板功能与设计需求一致。

2.单板接口与设计需求一致。

3.单板结构与设计要求一致。

4.功耗与设计要求一致。

5.完成《单板测试报告》。

6.1.6应提交的文档

测试开始时,需要提交的文档:《单板测试计划》、《单板测试方法说明》。

测试结束时,需要生成的文档:《单板测试报告》,完整的《单板测试方法说明》。

6.2 硬件系统测试

6.2.1测试对象

由单板构成的产品或子系统

6.2.2具体要求

1.测试计划由项目负责人和主要设计人员在概要设计阶段进行制定。

2.测试的设计和开发由开发人员进行。

3.确认各单板无错误的连接。

4.测试出现问题时,开发人员应该协商计划下一轮测试如何展开。

5.确定测试范例。

6.2.3进入准则

1.已完成单板测试。

2.已经生成《硬件系统测试计划》、《硬件系统测试方法说明》。

3.测试模块或子系统已装配完毕。

4.测试设备已就绪。

5.已签核《测试申请书》

6.2.4主要内容

1.结构测试-----检测被测系统的物理尺寸,形状。

2.上电,掉电测试-----检测被测系统各单板的上电,掉电次序,冲击电流峰值,电流泻

放速率等。

3.接口信号-----检测板间接口信号时序及波形质量。

4.系统功能测试----检测系统功能是否正常。

5.接口功能测试----检测接口功能是否正确。

6.功耗测试----检测最大功耗和平均功耗。

7.性能测试-----检测设计性能。

8.配置变更测试-----检测系统的各种配置下的功能及性能。

9.稳定性测试-----检测系统的稳定工作能力。

6.2.5退出准则

1.系统功能及性能与设计需求一致。

2.内,外接口与设计需求一致。

3.结构与设计要求一致。

4.功耗与设计要求一致。

5.配置能力与设计要求一致。

6.完成《硬件系统测试报告》。

6.2.6应提交的文档

测试开始时,需要提交的文档:《硬件系统测试计划》、《硬件系统测试方法说明》。

测试结束时,需要生成的文档:《硬件系统测试报告》、完整的《硬件系统测试方法说明》。

6.3硬件平台系统测试

6.3.1测试对象

经过集成单板软件的硬件平台系统。

6.3.2具体要求

1.系统测试计划由项目负责人在需求分析阶段进行制定,决定具体哪些方面的测试。

2.系统测试由测试组负责开展,项目开发组给以配合。

3.确定测试范例。

6.3.3进入准则

1.已完成硬件系统测试。

2.已集成单板软件系统。

3.已经生成《硬件平台系统测试计划》、《硬件平台系统测试方法说明》

4.测试设备已就绪。

5.测试代码已通过编译。

6.已签核《测试申请书》

6.3.4主要内容

硬件平台系统测试是要验证系统是否具备了交付给高层软件使用,是否满足系统需求和功能规格说明书中的要求,一般需要以下几方面的测试:

?性能测试

?耐压测试

?输入电压变动测试

?非操作/操作振动测试

?输入欠相测试

?过载保护测试

?高低温运转测试

?ON/OFF测试

?驱动器三种模式下低速满载测试

?安规测试

6.3.5退出准则

1.完全执行了硬件平台系统测试计划中的每个测试用例

2.平台系统测试中发现的错误已经得到修改并且通过了测试。

3.完成了《平台系统测试报告》及相应的《BUG报表》。

6.3.6应提交的文档

1.测试开始时,需要提交的文档:《硬件平台系统测试计划》、《硬件平台系统测试用例

说明》。

2.测试结束时,需要生成的文档:《硬件平台系统测试报告》、完整的《硬件平台系统测

试用例说明》及相应的《BUG报表》。

硬件员测试题

硬件测试试题 一、选择题(一题2分) 1、采用RS232串行通信至少需要三根线,其中不包括(A) A、电源线 B、地线 C、发送数据线 D、接收数据线 2、RS232串口通信中,表示逻辑1的电平是(D )。 A、0v B、3.3v C、+5v~+15v D、-5v~-15v 3、RS232串口通信中,表示逻辑0的电平是(C) A、0v B、3.3v C、+5v~+15v D、-5v~-15v 4. 以下几种可以作为硬件测试标准的输入(ABC ) A.用户需求 B.国标 C.产品规格

D.硬件测试工程师的经验 5.下列属于产品可靠性指标的有(ABD ) A.失效率 B.平均寿命 C.直通率 D.维修度 6. 常见的信号完整性问题有(ABCD) A.过冲 B.反射 C.震荡 D.环绕 7.致命性的故障发生在系统上电检测时,一般会导致( B ) A.重新启动 B.系统死机 C.软件故障 D.出错信息 8.根据产品故障产生源可以分为(D) A.电源故障 B.元件故障 C.软件故障 D.以上都是 9.以下属于EMC测试指标的有(AB)

A.群脉冲抗扰度 B.浪涌抗扰度 C.总谐波失真 D.传导杂散 10.产品验收测试的合格通过标准是(ABCD) A.产品需求分析说明书中定义的所有功能全部实现,性能指标全部达到要求。 B.所有测试项没有残余一级、二级、三级BUG。 C.立项审批表、需求分析文档、设计文档一致。 D.验收测试工件齐全 11.常用视频接口主要包括以下几种(ABCD) A. VGA接口 B DVI接口 C HDMI接口 D SDI接口 12.下面哪种接口传输模拟视频信号(A) A. VGA接口 B DVI接口 C HDMI接口 D SDI接口 13.常用音频接口主要包括(ABC) A. 3.5mm接口

测试流程及规范

测试流程及规范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1目的 侧重测试工作流程及规范的控制,明确产品研发的各阶段测试组应完成的工作。测试技术和策略等问题不在本文档描述范围内。 本规范作为所有测试组成员工作前必须掌握的工作规范,也供给其它部门其它组查阅参考,以便于组间的协调沟通,更好的合作完成产品的研发工作。 2概念与术语 在整个产品的研发过程中,测试类型按照先后顺序主要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及产品确认,整个过程如下面的W模型所示: 公司研发流程的实际情况,此测试也可由设计研发人员执行。 2)集成测试是验证模块间接口及匹配关系,测试依据主要为概要设计。一般采用自底向上或自顶向下的模块集成方法,逐步集成。在此环节中测试组还负责验收研发人员提供的转测试的材料,如果材料不完备,测试组可以拒绝接收。

3)系统测试是对系统的一系列的整体、有效性、可靠性的测试,测试依据主要为设计规格及产品需求规格。目的是确认产品与设计规格、需求、行业标准及公司标准的符合性,同时还要确认性能和系统的稳定性,与之前的集成测试应遵循“相同的被测对象不要做两遍相同的测试”的基本原则。 4)除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之外,还应有“产品确认”环节,即在客户环境中或模拟客户环境测试与验证产品,在有限的试用客户中或模拟客户环境中发现产品问题并加以妥善处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确认与实验室内部测试的区别在于:实验室内部测试要尽可能多做,多发现问题;确认要在达到质量目标的情况下尽可能少做;两者要在质量和成本之间权衡、综合考虑。 5)TD:全称Mercury TestDirector,一种测试管理工具。 6)黑盒测试: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它是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在测试中,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黑盒测试着眼于程序外部结构,不考虑内部逻辑结构,主要针对软件界面和软件功能进行测试。黑盒测试是以用户的角度,从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的对应关系出发进行测试的。 3职责 组建测试小组 协调测试小组内外部的沟通

测试规范及流程

xx公司 测试流程及规范 xx限公司 2017年9月

版本历史

目录 XX公司测试流程及规范 (1) 版本历史................................................................................................................... I 目录 ....................................................................................................................... I I 1.目的 (1) 2.测试流程介绍 (1) 产品验收前 (1) 产品验收后 (2) 3.编写测试用例的方法 (2) 等价类划分 (2) 边界值分析法 (3) 错误推测法 (3) 3.3.1.因果图分析 (3) 4.测试方法 (4) 黑盒测试(功能测试) (4) 用户界面测试-UI测试 (4) 随机测试 (4) 性能测试 (5) Β测试–此方法针对的是非程序员和测试 (5) 5.缺陷等级划分 (5) 产品验收前定义 (5) 产品验收后定义 (6) 6.缺陷报告..............................................................................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目的 编写此文档是为了规范本公司的测试流程,为快速、高效和高质量软件测试提供基础流程框架。提高测试人员自身测试能力,使测试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 2.测试流程介绍 产品验收前 需求分析书 提取测试需求 设计测试用例 搭建测试环境 进行功能点测试 提交BUG 进行系统测试 追踪BUG 回归测试 关闭BUG

硬件测试总结

1、硬件验收流程 ●验收申请 ①验收申请人经上级主管批准后,提前填写《验收申请》,E-mail给本部门经理、 品质保证部经理和相关测试人员。 ②测试人员确定验收开始时间及验收周期后予以答复。 ●提交文档 ①经部门经理审核通过,验收申请人将《测试用例》、《操作手册》、《技术说明书》 等文档提交品质保证部。 ●验收测试 ①硬件开发产品提交品质保证部验收时,至少提供1台完整的样机,最好2台, 用于一致性测试。 ②测试人员参照验收申请人提供的《测试用例》、《操作手册》、《技术说明书》、《通 讯规约》等文档,并按照《硬件产品验收规范》的要求对样机进行测试,同时 填写《验收记录》。 ③产品验收测试通过后,形成《验收报告》。 ④产品测试的每个对象可以有2次测试机会,如果2次确认测试不通过,除非经 过特批,否则品质保证部将不再对该对象进行验收测试。 ●出外检测 ①对于公司没有条件检测的一些测验项目,由品质保证部组织去相关的检测部门 进行检测。 ●记录管理 ①相关验收记录由品质保证部归档管理。 下图为验收流程图:

2、检验项目及方法

●外观检测 ①产品本身 设备外壳表面明显处应标有相应的标志,且清楚易读并不易涂掉。如:制造厂名称或商标、产品型号、产品序列号、精度等级、电源输入范围等。同时,保证外壳无云纹、裂痕、变形。 ②包装标志 包装器材上应有企业名称、详细地址、产品名称、产品型号、产品标准号、制造日期及注意事项等标识。 ③包装材料 产品的包装材料应采用易自然降解的环保包装材料,不得采用不易降解易引起环境污染的包装材料。产品包装应对产品具有保护作用。 ●基本功能 ①状态量(遥信)采集功能 a)采集容量测试 功能要求:设备(或其说明书)上应明确标明遥信的容量。 试验方法:按接线端子定义对每路进行实测,所有遥信应采集正常并且一一对应。 b)遥信正确性测试 功能要求:用机械触点“闭合”和“断开”表示状态量,只考虑无源空触点接入方式; 输入回路应有电气隔离及滤波回路,延时时间10ms—100ms;用一位码表 示时:闭合对应的二进制码“1”,断开对应的二进制码“0”;用两位码表 示时:闭合对应的二进制码“10”,断开对应的二进制码“01”;遥信变位 时,设备应能正确反映变位的状态。 试验方法:在状态信号模拟器上拨动任一路试验开关,观察被试设备对应遥信位的变化,且与拨动的开关状态一致,重复上述试验10次以上。 c)事件顺序记录正确性测试(SOE)

测试流程及规范

1 2 3目的 侧重测试工作流程及规范的控制,明确产品研发的各阶段测试组应完成的工作。测试技术和策略等问题不在本文档描述范围内。 本规范作为所有测试组成员工作前必须掌握的工作规范,也供给其它部门其它组查阅参考,以便于组间的协调沟通,更好的合作完成产品的研发工作。 4概念与术语 在整个产品的研发过程中,测试类型按照先后顺序主要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及产品确认,整个过程如下面的W模型所示: 图1 有关的测试类型的概念如下: 1)单元测试:验证产品中的模块,测试依据主要为模块详细设计或模块的需求规格。能使问题及早暴露,也便于问题的定位解决,单元测试属于早期测试,因而错误发现后能明确知道是某一单元产生的,单元测试允许多个被测单元的测试工作同时开展。根据公司研发流程的实际情况,此测试也可由设计研发人员执行。 2)集成测试是验证模块间接口及匹配关系,测试依据主要为概要设计。一般采用自底向上或自顶向下的模块集成方法,逐步集成。在此环节中测试组还负责验收研发人员提供的转测试的材料,如果材料不完备,测试组可以拒绝接收。

3)系统测试是对系统的一系列的整体、有效性、可靠性的测试,测试依据主要为设计规格及产品需求规格。目的是确认产品与设计规格、需求、行业标准及公司标准的符合性,同时还要确认性能和系统的稳定性,与之前的集成测试应遵循“相同的被测对象不要做两遍相同的测试”的基本原则。 4)除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之外,还应有“产品确认”环节,即在客户环境中或模拟客户环境测试与验证产品,在有限的试用客户中或模拟客户环境中发现产品问题并加以妥善处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确认与实验室内部测试的区别在于:实验室内部测试要尽可能多做,多发现问题;确认要在达到质量目标的情况下尽可能少做;两者要在质量和成本之间权衡、综合考虑。 5)TD:全称Mercury TestDirector,一种测试管理工具。 6)黑盒测试: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它是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在测试中,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黑盒测试着眼于程序外部结构,不考虑内部逻辑结构,主要针对软件界面和软件功能进行测试。黑盒测试是以用户的角度,从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的对应关系出发进行测试的。 5职责 组建测试小组 协调测试小组内外部的沟通 组织编制测试大纲(含测试用例)和计划 组织测试准入检查 测试过程中的进度控制、风险管理 测试过程报告 编写测试报告 召集测试评审 识别测试需求 参与编制测试大纲(含测试用例)和计划 协助测试准入检查 执行测试用例,测试结果记录 测试缺陷记录与跟踪 协助测试评审

【岗位职责】硬件测试工程师岗位的主要职责描述

硬件测试工程师岗位的主要职责描述 硬件测试工程师岗位的主要职责描述1 职责: 1.负责360IOT业务线家庭智能安防产品的硬件固件测试,负责从试产到量产导入的品质保证工作; 2.根据项目需求、硬件规格书以及相关测试标准,设计测试标准以及测试计划、编写测试用例、执行测试,保证测试质量,并总结设备通用测试用例。 3.负责对硬件质量问题进行跟踪分析和报告,推动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合理地解决,向研发部门提供产品技术以及体验性能改进方面的建议,并追踪落实; 4.负责产品认证技术相关的支持工作,配合公司软件与硬件对接测试工作; 5.负责硬件固件自动化测试与效率提升; 6.负责售前售后反馈问题验证。 职位要求: 1.通信、电子、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统招本科及以上学历; 2.三年以上硬件固件测试经验,熟悉工厂生产流程,熟悉从试产到量产导入的品质要求; 3.了解C、C++语言,了解嵌入式测试基本方法; 4.具备基本的电路等相关知识,熟悉硬件工作原理,能够读懂原理图位置图;

硬件测试工程师岗位的主要职责描述2 职责: 1、熟练完成各类产品售后服务工作,及时解答客户疑问 2、在客户、市场、技术之间起到良好的交流沟通作用; 3、实施方案撰写,产品的实施部署及故障排查; 4、解答客户的有关技术方面问题,为顾客提供技术服务 5、负责软件和硬件的测试工作 任职要求: 1、计算机、电子及相关专业 2、了解基本电子电路、网络知识 3、熟练掌握办公OFFICE软件 4、有清晰的表达、沟通能力、学习能力 5、工作细致认真,责任心强 硬件测试工程师岗位的主要职责描述3 职责: 1、负责公司产品的硬件系统测试管理工作,与开发人员、项目管理人员沟通和协作,推动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 2、编写公司产品的硬件测试方案与计划,完成公司产品测试工作任务;

测试流程规范

一、项目立项 立项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认立项的理由,提出立项建议,使立项建议成为正式项目。 二、软件开发 软件开发阶段分为:项目规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代码编写—代码实现—测试交接—实施测试—回归测试—同行审查—测试总结—项目发布、跟踪 项目确定后,需求人员设计详细需求文档及产品原型,并制定项目计划。项目计划是一个用来协调所有其他计划,以指导项目执行和控制的可操作文件。它体现了对需求的理解,是开展项目活动的基础,也是软件项目跟踪与监控的依据。开发人员根据需求文档及产品原型编写代码。在开发阶段如果需求发生变更时,应及时以文档形式说明。 三、软件测试 项目测试的目的是检查系统是否符合项目需求规定的要求。主要进行功能测试、健壮性测试、易用性测试、用户界面测试、性能测试等(根据项目要求选择不同测试方法)测试过程在测试环境中进行。 四、基本流程 立项 主要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且确定项目是否需要测试 需求评审 需求定义完成,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对需求中不清楚、不完整、太概括或存在疑义的地方提出问题,相关人员解答并确认。需求人员在对需求进行修改的同时,应以文档形式告知开发及测试人员。 测试工作启动 在正式测试任务下达前,开发团队应在项目(产品)开发计划完成后及时向测试团队下达预通知,告之较为确切的测试日期,提供当前最新的相关资料。部门经理和测试组长组建测试小组,并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调整人力、时间安排、测试环境等其它资源。测试人员可预先熟悉必要的项目(产品)资料。针对需求分析文档和项目开发计划文档测试完成后,测试组需要确定测试过程中的风险,并设计出合理的规避分险的策略,为后续的测试工作提供直接的指导。 否 是 需求 产品人员 开发人员 测试人员 发布 是否测试 产品人员确认

软件测试流程规范

软件测试流程规范 一、通读项目需求设计文档 1.测试的准备阶段; 2.仔细阅读《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3.根据测试手册,做前期的测试准备; 二、明确测试任务的范围 ⑴功能测试;⑵界面测试;⑶接口测试;⑷容错测试;⑸负载测试; ⑹安全测试;⑺性能测试;⑻稳定性测试;⑼配置测试;⑽安装测试; ⑾恢复测试;⑿文档测试;⒀可用性测试; 三、学习理解被测试软件 由开发人员组织讲解所要执行测试的软件或者产品,测试人员必须认真理解拿到手中待测试的软件或者产品。 四、制定测试计划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软件测试必须以一个好的测试计划作为基础。作为测试的起始步骤和重要环节。测试计划应包括:产品基本情况调研、测试策略、测试大纲(功能模块的测试、详细测试、高级测试)、测试内容(界面测试、测试需求说明)、测试人力资源配置、测试计划的变更、测试硬件环境、测试软件环境、测试工具、测试进度计划表、问题跟踪报告、测试通过准则、测试计划的评审意见等。另外还包括测试计划的目的、测试对象信息、测试计划使用的范围及测试参考文档。 1.项目简介; 对产品(项目)的一个了解和概述,主要对产品(项目)功能的简述。 2.测试背景; 产品在那种情况下开始研发,执行测试,交待为何而测试产品的背景。 4.测试类型(方法);(黑盒测试) ⑴功能测试;⑵界面测试;⑶接口测试;⑷容错测试;⑸负载测试; ⑹安全测试;⑺性能测试;⑻稳定性测试;⑼配置测试;⑽安装测试; ⑾恢复测试;⑿文档测试;⒀可用性测试; 5.测试资源;

6.测试策略\测试需求\测试任务\测试点; 针对测试需求定义测试类型、测试方法以及需求的测试工具等。 ①对于每种测试,都应提供测试说明,并解释其实施的原因。 ②制定测试策略时所考虑的主要事项有:将要使用的技术以及判断测试何时完成的标准。 ③下面列出了在进行每项测试时需考虑的事项,除此之外,测试还只应在安全的环境中使用已 知的、有控制的数据库来执行。 ④不实施某种测试,则应该用一句话加以说明,并陈述这样的理由。例如,“将不实施该测试。 该测试本项目不适用”。 No工作内容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责任人提交的结果备注 五、设计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的主要来源为:1)需求说明书及相关文档2)相关的设计说明(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等)3)与开发组交流对需求理解的记录(可以是开发人员的一个解释)4)已经基本成型的UI(可以有针对性地补充一些用例) 从所得到的资料中,分解出若干小的“功能点”,理解“功能点”,编写相应的测试用例。 项目名称程序版本功能模块名用例编号编制人编制时间 论坛 功能特性 测试目的 参考信息 预置条件特殊规程说 明 参考信息 测试用例 基本流 序号名称说明1 2 备选流 序号名称说明1 2 相关的用例无 测试场景 序号名称说明

史上最全的手机硬件测试用例

XXX手机硬件测试列表 1.1.1 LCD测试 1.数量:2pcs以上; 2.测试方法及内容:手机正常开机后,距离30cm,与水平成45o角并在各个方向15o范围内观察LCD工作是否正常。 a. LCD显示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斑点、阴影等; b.彩屏LCD各种颜色能否正常显示,分辨率、色素、响应时间等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c.分别在暗室、荧光(约750Lux)和阳光(大于3500Lux)下测试LCD显示是否正常,各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d.将电源设置成高(4.2v)、中(3.8v)、低(3.5v)不同电压,LCD显示是否有差异或异常。 3.预期结果: a. LCD显示正常,不存在斑点、阴影等; b.彩屏LCD各种颜色正常显示,分辨率、色素、响应时间等性能指标符合要求(结合项目的具体指标规定); c.在暗室、荧光(约750Lux)和阳光(大于3500Lux)下测试LCD显示均应正常,各项性能符合项目的具体指标要求; d.在高、中、低不同电压下,LCD显示应正常且基本一致。 1.1.2 LCD背光及键盘背光测试 1.数量:2pcs以上; 2.测试方法及内容:手机正常开机后,选择进入手机功能菜单中的相应设置进行测试。 a.测试手机背光及LED能够正常工作; b.分别在暗室、荧光(约750Lux)和阳光(约2000Lux)下测试LED亮度是否正常; c.背光亮度是否符合要求,测试在不同电池电压情况下,背灯的亮度是否具有一致性; d. LED是否能够按照要求打开和关闭。 3.预期结果: a.手机背光及LED工作正常; b.在暗室、荧光(约750Lux)和阳光(约2000Lux)下,LED亮度均应正常; c.背光亮度应符合要求且在不同电池电压情况下,背灯亮度基本一致; d. LED能够按照要求打开和关闭,且亮度正常。 1.1.3 TP触摸屏承重能力测试 4.数量:5pcs以上; 5.测试方法及内容:重压头25kg,静压30秒之后,等待30秒,再重新放置重压头。 6.预期结果: a. 200次重压后样品不出现牛顿环,则为良品; 1.1.4 Camera测试 1.数量:4pcs以上; 2.测试方法及内容:手机正常开机后,选择手机功能菜单进入拍照状态,对标准测试板进行拍照。 a. Camera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b. 拍摄的照片效果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c. 用标准色板照片色块的对比测试; d. 测试Digital Camera的反应时间; e. 开启闪光灯功能,看闪光灯是否正常工作。 3.预期结果: a. Camera工作正常,能正常开启与关闭; b.照片效果符合规范要求,参考Camera Spec; c.反应时间达到规范要求;

软件测试流程及规范V1.1

软件测试流程及规范V1.1

二、各阶段具体流程 1.需求分析阶段 立项 需求调研 编写/修改SRS 提交SRS SRS 审核 审核是否通过 达到要求 提交最终版SRS 审核是否通过 审核通过 依据SRS ,项目整体计划,设计、编写《测试计划》 和《测试设计》《测试计划》根据SRS 定义相应的测试需求报告,即制订测试的标准,以后所有的测试工作都将围绕着测试需求来进行,符合测试需求的应用程序即是合格的,反之即是不合格的;同时,还要适当选择测试内容,合理安排测试人员、测试 时间及测试资源等。 《测试设计》 将测试计划阶段制订的测试需求 分解、细化为若干个可执行的测 试过程,并为每个测试过程选择 适当的测试用例。 进入概要设计阶段评审测试计划 和测试设计优化测试计划、 测试设计1.1步骤说明 1、需求定义基本完成,SRS 编写完成。 2、开评审会,由需求调研人员、开发组、设计组、测试组等人员对需求中不清楚、不完整、存在疑义的地方提出问题,相关人员解答并确认。 3、当评审未通过,直接打回,重新修改SRS ,问题解决后,重新提交评审。

4、当评审通过后,依据SRS,项目整体计划,设计、编写《测试计划》和《测试设计》,具体模板见附件。 5、开评审会,由开发组、设计组、测试组等人员对计划和设计中不清楚、不完整、存在疑义的地方提出问题。 6、当审批未通过,直接打回,优化测试计划、测试设计,问题解决后,重新提交评审。 7、审核通过后,进入下一阶段。 1.2测试通过打回标准 1.3、阶段的输出 输入:最新SRS、项目计划 输出:测试计划、测试设计 2、单元及集成测试流程

测试手机APP流程规范标准

关于手机APP 测试流程规范 1、流程图 仍然为测试环境

测试周期 测试周期一般为两周(10个工作日),根据项目情况以及版本质量可适当缩短或延长测试时间。正式测试前先向主管确认项目排期。 1.1测试资源 测试任务开始前,检查各项测试资源。 1.产品功能需求文档 2.产品原型图 3.产品效果图 4.行为统计分析定义文档 5.测试设备(ios3.1.3-ios5.0.1;Android1.6-Android4.0;Winphone7.1及以上; Symbian v3/v5/Nokia Belle等) 6.其他(例如有秒杀专题的项目,需要规划秒杀时间表;有优惠券使用的 项目,需要申请添加优惠券数据;支付宝/银联支付功能的项目,需要提前申请支付宝/银联账户等等) 1.2测试要点 1.接收版本 A)接收测试版本的同时,需要查看程序填写的《App测试版本提交质量规范》,若符合则开始测试任务,若不符合规范,可拒绝测试。 B)日常接收版本时需要注意测试版本规范,如不符合,请开发人员重新修改合适的版本号后再次提交测试。 2.UI测试 A)确保手头的原型图与效果图为当前最新版本。 B)确保产品UI符合产品经理制定的原型图与效果图。 C)一切界面问题以效果图为准,若有用户体验方面的建议,必须先以邮件或口头的形式询问产品经理。 D)由于测试环境中的数据为模拟数据,测试时必须预先考虑到正式环境中可能出现的数据类型 3.功能测试 A)确保手头的功能需求文档为当前最新版本。 B)确保所有的软件功能都已实现且逻辑正常。 C)一切功能问题以需求文档为准,若有用户体验方面的建议,必须先以邮件或口头的形式询问产品经理。 D)若有些功能在技术上难以实现或者由于排期的原因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必须得到产品经理的确认,而不是单单只听开发人员的技术解 释。 E)P MS上所有的“外部原因”问题,都需要尽早地督促开发人员与客

测试流程及规范

1目的 侧重测试工作流程及规范的控制,明确产品研发的各阶段测试组应完成的工作。测试技术和策略等问题不在本文档描述范围内。 本规范作为所有测试组成员工作前必须掌握的工作规范,也供给其它部门其它组查阅参考,以便于组间的协调沟通,更好的合作完成产品的研发工作。 2概念与术语 在整个产品的研发过程中,测试类型按照先后顺序主要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及产品确认,整个过程如下面的W模型所示: 图1 有关的测试类型的概念如下: 1)单元测试:验证产品中的模块,测试依据主要为模块详细设计或模块的需求规格。能使问题及早暴露,也便于问题的定位解决,单元测试属于早期测试,因而错误发现后能明确知道是某一单元产生的,单元测试允许多个被测单元的测试工作同时开展。根据公司研发流程的实际情况,此测试也可由设计研发人员执行。 2)集成测试是验证模块间接口及匹配关系,测试依据主要为概要设计。一般采用自底向上或自顶向下的模块集成方法,逐步集成。在此环节中测试组还负责验收研发人员提供的转测试的材料,如果材料不完备,测试组可以拒绝接收。 3)系统测试是对系统的一系列的整体、有效性、可靠性的测试,测试依据主要为设计规格及产品需求规格。目的是确认产品与设计规格、需求、行业标准及公司标准的符合性,同时还要确认性能和系统的稳定性,与之前的集成测试应遵循“相同的被测对象不要做两遍相同的测试”的基本原则。

4)除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之外,还应有“产品确认”环节,即在客户环境中或模拟客户环境测试与验证产品,在有限的试用客户中或模拟客户环境中发现产品问题并加以妥善处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确认与实验室内部测试的区别在于:实验室内部测试要尽可能多做,多发现问题;确认要在达到质量目标的情况下尽可能少做;两者要在质量和成本之间权衡、综合考虑。 5)TD:全称Mercury TestDirector,一种测试管理工具。 6)黑盒测试: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它是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在测试中,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黑盒测试着眼于程序外部结构,不考虑内部逻辑结构,主要针对软件界面和软件功能进行测试。黑盒测试是以用户的角度,从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的对应关系出发进行测试的。 3职责 【注】:当某个项目仅有一个测试人员时,该测试人员同时也为该项目内的测试主管,需要担负起测试主

手机整机测试标准

目录 1 简介 (2) 1.1目的 (2) 1.2适用范围 (2) 1.3责任 (2) 2手册内容 (2) 2.1测试项目 (2) 2.1.1电性能测试 (2) 2.1.2ESD测试 (2) 2.1.3软件功能测试 (2) 2.1.4用户试用 (2) 2.1.5场地测试 (2) 2.1.6环境测试 (3) 2.1.7寿命测试 (3) 2.1.8机械强度测试 (3) 2.1.9包装成品测验 (3) 2.1.10其它测试 (3) 2.1.11附件(旅充、座充、电池、耳机)测试 (3) 3测试标准 (4) 3.1电性能测试标准 (4) 3.2功能/软件测试 (4) 3.3用户试用 (4) 3.4场地测试 (4) 3.5ESD静电测试 (4) 3.6环境测试 (5) 3.7寿命测试 (6) 3.8机械强度测试 (7) 3.9其它测试 (7) 3.10包装成品测试 (8)

1 简介 1.1 目的 制定整机中试过程中的测试标准。 1.2 适用范围 本手册适用于中试过程中的整机。 1.3 责任 中试工程师、品质工程师。 2 手册内容 2.1测试项目 2.1.1电性能测试 按照GSM规范和移动电话相关标准,测试手机的各项重要电性能指标; 2.1.2ESD测试 测试手机在静电环境中的性能; 2.1.3软件功能测试 测试用户手册规定的各项功能,以及模拟软件的极端使用条件,测试软件的性能; 2.1.4 用户试用 验证移动电话在移动网络上能否正常使用,互联互通,功能设计、人机界面等是否达到设计和用户使用的要求,分为普通用户试用和专业用户试用; 2.1.5 场地测试 在各地网络环境,实地测试手机的功能及网络兼容性;

(流程管理)硬件开发流程

(流程管理)硬件开发流程

拟制: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日期: 0.定义 硬件项目组:由硬件开发人员(硬件开发工程师、可靠性工程师、可维护性工程师、信号完整性分析工程师、结构工程师、工艺工程师、系统工程 师、器件工程师、装备工程师等)和单板软件开发人员组成,接受产品 经理和项目开发经理领导,接受业务部硬件经理和研究部经理的指导, 负责完成产品的硬件开发和单板软件的开发工作。 硬件测试组:由研究管理部测试业务部及各业务部测试部、中间试验部测试中心的测试工程师组成,接受测试经理、研究管理部测试业务部及各业

务部测试部、中间试验部测试中心的共同领导,负责拟制硬件测试计划 和系统测试计划,开展测试且提交测试方案。测试组仍应负责硬件测试 工具的开发和调试;同时参和实验局的开局工作;负责试生产准备工作。 1.目的 规范硬件开发流程,控制硬件开发质量,确保硬件开发项目能按预定目标完成,且规范硬件开发工作流程和工艺、结构、电源、物料及可靠性设计等项工作的接口关系。 2.范围 适用于所有硬件及单板软件的开发。 3.流程提要 3.1单板硬件开发及过程控制(器件选型、结构、电源、工艺、产品数据、可靠性等项工作同时开展) 3.2单板调试、测试 4.输入 4.1硬件总体设计方案(4/DC-RDS-I04-01-03) 4.2软件总体设计方案 4.3单板装备设计方案(4/DC-RDS-I04-01-002-03) 4.4单板PCB设计要求(4/DC-RDS-I04-01-002-06) 5.输出 5.1单板软件详细设计方案 5.2单板硬件详细设计方案

华为 整机硬件测试标准

返回 编号 用例名称 测试条件 测试步骤 测试用例_预期结果 样机数量 备注 测试结果 Reliability_test_001 载重测试(硬载重) 普通手机:手机开机,整个正、反面施加70kgf的压力,承受2秒钟。 触摸屏手机:手机开机,整个正、反面施加70kgf的压力,承受2秒钟。 三防手机:手机开机,整个正、反面施加80kgf的压力,承受2秒钟 1.测试前对产品初步检查确保他们有正常的电气和机械性能 2.手机正面向上正常放置在水平测试钢台上,对手机整个正面施加规定的压力,停留两秒钟。 3.手机正面向下正常放置在水平测试钢台上,对手机整个背面施加规定的压力,停留两秒钟。 4.每完成一步对样机进行检查(检MMI),测试完成进行终检(检MMI、通话、外观……) 参考 附录---机械可靠性测试前后检查用例3 载重测试压块面积应与手机相当且压块与手机间应加垫1~2mm泡棉 测试过程中手机不能关机,测试完成后手机机械电气功能正常(重点关注LCD性能)。 Reliability_test_002 载重测试(软载重) 普通手机/触摸屏手机开机状态下,整个正面施加70kgf的压力,承受2秒钟。 1.测试前对产品初步检查确保他们有正常的电气和机械性能2.普通手机/触摸屏手机开机状态下,整个正面施加70kgf的压力,承受2秒钟。 3.测试完成进行终检(检MMI、通话、外观……) 参考 附录---机械可靠性测试前后检查用例3 软载重测试压块面积应与手机相当或大于手机,且压块为硅橡胶压头(测试压头硅橡硬度应在肖氏70±5度)。 Reliability_test_003 挤压测试 (1)0.5kgf,挤压中心点,不允许出现水印(2)10kgf,金属棒压头(杆直径8mm,压头弧半径10mm),挤压如下位置,屏幕9个点,听筒位置,FPC位置,sensor位置,芯片上方各一次;4.5kgf,摄像头中心点;10kgf,2s,IC中心,IC两侧各5次(压头以10mm/min的速度施加力)翻盖机内屏不挤压1)试验前,对产品初步检查确保他们有正常的电气和机械性能; 2)将产品固定在测试平台上,样品与测试平台之间需要放置3mm厚的防静电皮(静电皮的尺寸要大于产品的尺寸)。产品两端用夹具固定(夹具压产品部分需要有3mm 厚的防静电皮);3)首先用0.5kgf力,挤压中心点一次,不允许出现水印。4)按照测试力的要求,顺序测试(A1-A9,B1-B3,听筒位置,FPC位置,sensor位置,芯片上方,摄像头); 4)每完成一次测试后需要检查产品机械功能,测试完成后要机械、电子性能及通话功能检查;参考 附录---机械可靠性测试前后检查用例6 测试过程中手机不能关机,测试完成后手机机械电气功能正常。 Reliability_test_004 弯折测试 正面、背面能承受13kgf压力,停留两秒钟后返回,正反面重复此操作各250次 1.测试前对产品初步检查确保他们有正常的电气和机械性能 2.手机开机,正面向上放置在支撑夹具上,用直径20mm的压头,13kgf压力,50-60 次/min的速度压手机中心部位。重复此操作250次。 3.手机开机,背面向上放置在支撑夹具上,用直径20mm的压头,13kgf压力,50-60次/min的速度压手机中心部位。重复此操作250次。 4.测试完成进行终检(检MMI、通话、外观……)参考 附录---机械可靠性测试前后检查用例3 两端支撑点应尽可能相互远离。每完成一步测试需检查手机机械电气功能。 Reliability_test_005 扭曲测试 开机状态下承受数值为其厚度(取mm为数值单位)的0.12倍,单位为N.m的扭矩(最大不超过2 N.m,最小不小于0.5N.m)扭曲500往复。1)试验前,对产品初步检查确保正常的电气和机械性能; 2)产品锁键盘后,听筒端装夹在设备固定的一端(夹持距离为15mm,四向固定),另一端固定在旋转一侧(夹持距离为15mm,垂直LCD面双向固定); 3)按标准进行测试完成后,检查产品机械、电气性能。 参考 附录---机械可靠性测试前后检查用例3 1)测试中出现电池故障记录现象,更换新电池继续测试;1、北美、日本手机产品采用E标 2、其他地域的手机,由产品线在CDP时根据产品策略、定位,决策选择哪种标准 3、FP所有产品(不论发货市场和地域):由产品线在CDP时根据产品策略、定位,决策选择哪种标准,建议选择B标Reliability_test_006 软压测试 测试压力:25kgf 测试次数:2000次(横向正面、横向反面、竖向正面、竖向反面各500次) 测试速度:电动设备10 mm/S,气动设备 15次/分钟压头:硅橡胶挤压头(肖氏70±5度) 1)试验前,对产品初步检查确保正常的电气和机械性能; 2)将产品开机锁住键盘正面朝上放置在帆布上并用布带将样品紧固(机身与固定支架的轴向垂直),进行标准压力的寿命测试; 3)将产品开机锁住键盘背面朝上放置在帆布上并用布带将样品紧固(机身与固定支架的轴向垂直),进行标准压力的寿命测试; 4)将产品开机锁住键盘正面朝上放置在帆布上并用布带将样品紧固(机身与固定支架的轴向平行),进行标准压力的寿命测试; 5)将产品开机锁住键盘背面朝上放置在帆布上并用布带将样品紧固(机身与固定支架的轴向平行),进行标准压力的寿命测试; 6)每完成一步测试后需要检查手机机械电气功能,测试完成后要检查产品通话功能; 参考 附录---机械可靠性测试前后检查用例3 开机-锁键盘/屏幕-正面向上1000次-功能检测-正面向上1000次-功能检查结束 Reliability_test_007 常温受控跌落(1)4.0寸以下产品,跌落次数2轮*(6面),0.3m +1.2m; 4.0寸(含)-4.7寸产品,跌落次数2轮*(6面),0.3m + 1m; 4.7寸(含)- 5.0,跌落次数2轮*(6面),0.3m +0.8m; (千元智能机的跌落高度定为0.3m+0.8m,2轮*6面) (2)4.0寸(含)以上产品以及千元智能机,3个新样本,进行1.2m的跌落测试,1轮*6面,不允许出现LCD IC,BGA,连接器松脱失效,其他失效不予判定。 (3)5.0寸以上的,跌落次数:2轮*(6面),0.3m +0.7m; 问题级别定义:跌落用B标的问题级别判定LCD屏裂和TP lens裂问题 (4)FP:2轮*(6面),0.3m + 1m;跌落面为大理石面 1.试验前,对产品初步检查确保他们有正常的电气和机械性能; 2.每次跌落前用吸尘器或刷子清洁测试台面; 3.跌落顺序按照测试规范进行; 4.每跌落一轮检查主要功能:电气、机械、射频、音频(音频、射频可用通话代替); 5.每一次跌落前需检查产品结构件是否分开,如有手动恢复后测试; 参考 附录---机械可靠性测试前后检查用例13 1)设备校准: 下降速度/冲击的影响应等同于指定高度的自由落体(如1.0米,1.5M等); 每年对设备进行检查,调整,定期校准,以维持所需的性能和精度; 定期检查跌落速度对照表,建议每6个月用高速摄影进行校验一次; 2)测试过程中,允许存在不碰到跌落夹具(不含试验台面与侧面挡板)的二次及以上碰撞; 3)跌落台面检查,如果表面存在腐蚀、凹坑应该进行更换; 4)跌落高度:指试验样品在跌落前悬挂着的时候,试验表面与离它最近的样品部位之间的高度; 5)测试需要增加UIM、SIM、T卡(真卡、假卡都可)等6)测试后立即检查,OLED显示器当时需要检查,24小时后再检查。 Reliability_test_008低温受控跌落 -10度,0.8m,1轮*6面(三防手机1.5m) 1.试验前,对产品初步检查确保他们有正常的电气和机械性能; 2.关机放进-10度的温箱中存储2小时,取出不开机进行测试跌落测试(记录放入及取出温箱的时间); 3.将设备调到手动模式进行跌落(一台一台取出 分别在1分钟内跌落完成),每次跌落前用吸尘器或刷子清洁测试台面; 4.跌落顺序按照测试规范进行; 5.每次跌落只检查产品的机械性能,测试结束后2小时检查产品机械、电气性能; 参考 附录---机械可靠性测试前后检查用例3 1)测试不需要增加UIM、SIM、T卡(真卡、假卡都可以)等; 2)OLED显示器当时需要检查,24小时后再检查;3)其它细节参考常温受控跌落要求; Reliability_test_009 滚筒跌落 (1)10pcs样本:0.5m-100次+1m-100次,50次检查一次(2)10pcs样本1m-100次。50次检查一次 (3)(1)和(2)的ok的样本继续进行1m测试直至全部失效,上限1000次(供开发参考发现薄弱点,提升可靠性设计) 1)测试之前,全面检查; 2)开机放入测试设备内(滑盖、翻盖,打开与合上各半),转速设置,使产品直接跌落到测试地面的中心(转速设定参考值:1m(10-12次/分)、0.5m(16- 18次/分)); 3)考虑胶带的位置将力学的影响降到最低, 4) 全面检查:0、50、100、150、200、300、400、600、800、1000检查点,确保正常的电气和机械性能,测试完成后,需要对OK样本进行拆机检查。 参考 附录---机械可靠性测试前后检查用例20 1)测试前检测并清理滚筒内异物,每50次测试后,检测并清理滚筒内异物(统一吸尘器处理一下)。 测试中如果有部件脱落找不见应该停止测试,清理完设备后再继续测试; 2)滚筒设备要求同GB/T 2423.8-1995,如下图(滚动斜面部分要有白色聚四氟滑块); 3)设备必须要接地处理,避免静电产生伤害操作员与设备; Reliability_test_010 转轴按压测试 测试力量:5kg 压力;测试速度:60mm/min; 测试位置:产品翻盖打开后背面转轴位置,每次停留时间2S,重复50次1)试验前,对产品初步检查确保正常的电气和机械性能; 2)将产品翻盖打开后背面朝上放在测试平台上(转轴中心点对准测试夹具); 3)设置测试设备参数,按标准进行测试完成后,检查产品机械、电气性能及通话检查; 参考 附录---机械可靠性测试前后检查用例3 手工按压-功能检查 Reliability_test_011 按键耐久测试1)测试前对样机初检,保证样机机械电气功能正常,对测试前样机按键力进行测量; 2)手机开机,使用直径12(6)mm,的橡胶头模拟人手指按压手机键盘; 3)测试标准20%、40%、60%、80%寿命时,检查Keypad有无破裂,磨损,按键的烤漆是否有脱落,印刷字体是否依然清晰,按键功能是否正常; 4)测试标准60%、80%寿命时,取下产品进行全功能检查,含通话。5)测试完成后,检查样机电气功能并测量样机按键力;6)PTT按键测试瞬间按键: 测试前对样机初检,保证样机机械电气功能正常,对测试前样机按键力进行测量; 手机开机,使用直径12mm,肖氏硬度50度的橡胶头模拟人手指按压手机键盘; 每10万次需检查Keypad有无破裂,磨损,按键的烤漆是否有脱落,印刷字体是否依然清晰。按键功能是否正常; 测试完成后,检查样机电气功能并测量样机按键力; 持续按键: 测试前对样机初检,保证样机机械电气功能正常,对测试前样机PTT按键力进行测量; 手机开机,使用直径12mm,肖氏硬度50度的橡胶头模拟人手指按压手机PTT键。对PTT按键施加的按键压力为2.5kgf,保持1min后松开,共测试5000次; 每1000次需检查Keypad有无破裂,磨损,按键的烤漆是否有脱落,印刷字体是否依然清晰。按键功能是否正常; 测试完成后,检查样机电气功能并测量样机按键力;7)power键: 测试前对样机初检,保证样机机械电气功能正常,对测试前样机按键弹力进行测量 手机开机,使用直径6mm,邵氏硬度55度的硅胶点击头,点击手机Power键中心,点击头底部离power键的距离为5mm,点击力为5±1N。按0.5秒,松开时间0.5秒。 点击键万次(万次中间检查)参考 附录---机械可靠性测试前后检查用例6 要求一次测试中同时包含功能键,侧键,导航键、数字键以及其他按键 Reliability_test_012 翻盖/滑盖耐久性测试翻盖耐久: 常温翻盖耐久:手机开机以30~40次/分的速度进行翻盖,共进行7万次。 滑盖耐久: 手机开机以30~40次/分的速度进行滑盖,共进行7万次。 1.测试前对手机初检,保证手机机械电气功能正常,保证翻盖功能正常。 2.设置手机完成一次开合测试的时间为一秒,设置总开合次数为7万次。 3.每一万次检查翻/滑盖的手感,外观,手机电气功能并记录异常情况。5.测试中可用翻/滑盖的开合来控制的手机功能均应处于打开状态。参考 附录---机械可靠性测试前后检查用例10 1.手机在翻/滑盖动作中,应尽量模拟实际使用过程中的翻盖情况,在手机装夹时要采取防颤动措施。测试时以不发生明显的数次颤动弹跳现象为宜 2.翻盖测试时应让手机转轴轴心跟翻盖设备轴心重合,打开或者关闭时应让翻/滑盖依靠转轴弹力自由打开或关闭Reliability_test_013 触摸屏点击耐久测试 触摸笔垂直于触摸屏方向,以2±0.5N压力进行80 万次点击。每1万次检查一次。触摸按键位置需要 覆盖一遍 1)测试前对手机进行初检,保证机械功能和电气性能正常; 2)将手机和触摸笔装夹在测试设备上,将触摸笔垂直于触摸屏方向,以2±0.5N压力,点击触摸屏80万次。每10万次对触摸屏进行清洁,并检查手机机械和电气功能,记录检验数据; 测试完成后手机机械电气功能正常。触摸屏使用功能无异常,显示屏显示正常,触摸屏 无损伤,破裂。触摸笔头部无变形,扭曲, 损伤。3 电阻屏必须使用配套的触摸笔,电容屏的用电容头测试,2.5N压力,每10w次检查功能 Reliability_test_014 触摸屏手写耐久测试 触摸笔垂直于触摸屏方向,以250gf压力进行10万次往复。每1万次检查一次 该测试只针对电阻式触摸屏,电容式触摸屏不作要求。1)测试前对手机进行初检,保证机械功能和电气性能正常; 2)将手机和触摸笔装夹在测试设备上,将触摸笔垂直于触摸屏方向,以250gf压力,沿触摸屏的对角线,进行10万次往复的划线测试。每1万次对手机进行机械和电气功能检查并记录检验数据;测试完成后手机机械电气功能正常。触摸屏使用功能无异常,显示屏显示正常,触摸屏无损伤,破裂。触摸笔头部无变形,扭曲, 损伤。3 电阻屏必须使用配套的触摸笔 Reliability_test_015触摸笔插拔耐久测试 触摸笔与手机笔槽插拔1万次 1. 测试前保证触摸笔和手机笔插槽机械功能正常,插拔功能正常,不可有物理损坏。 2.将触摸笔从手机笔槽完全拔出,再将触摸笔完全装入手机笔槽,以上记为插拔一次,共进行1万次插拔 3.测试完成进行终检(检外观) 测试完成后触摸笔和手机笔槽机械功能正常。 触摸笔和手机笔槽不可有物理损坏,无不可恢复变形,插拔功能正常3 手工测试,1w次 Reliability_test_016 触摸笔伸缩耐久测试 将触摸笔伸缩测试10000次 1.测试前保证触摸笔机械功能正常,不可有物理损坏。2.将触摸笔伸缩测试1万次 3.测试完成进行终检(检外观、伸缩性能) 测试完成后触摸笔机械功能正常。 触摸笔不可有物理损坏,无不可恢复变形,伸缩功能正常,能正常装入手机笔槽 3 手工测试,1w次 Reliability_test_017 天线强度测试 拉力: 50N,2秒,20次;注:测试点离顶端5mm。扭力:30N.cm,2秒,20次注:测试点离顶端5mm。 侧压:20N,2秒,4个方向各5次;注:测试点离顶端5mm。 1.对样品初检,通过屏蔽盒耦合测试手机灵敏度,最大功率。 2. 取一个样品进行拉力测试:拉力大小为50N,方向为沿天线轴线向上,作用时间2秒,做20次。 3. 取一个样品进行扭力测试:在天线顶部用扭力计顺时针方向施加30N*cm的扭力,作用时间2秒,做20次。 4.取一个样品进行侧压力测试:手机正面向上,在离天线顶部约5mm处施加20N压力,作用时间2秒,4个方向各五次。 5. 测试完成后通过屏蔽盒耦合测试手机灵敏度及最大功率天线不可有物理损坏。测试前后最大功率、灵敏度不能相差超过2dB 6 Reliability_test_018 吊饰孔拉力测试 用钓鱼线悬挂,拉断吊饰孔的拉力≥10kgf并且≤30kgf 1.对手机初检,保证手机吊饰孔无破裂。 2. 将钢丝从手机吊饰孔中穿过,手机处于正常悬挂状态。 3.测量钢丝将吊饰孔拉断裂所需要的力 拉断吊饰孔的拉力≥10kgf并且≤30kgf为合格 3 Reliability_test_019 按键帽拉拔力测试 用垂直拉力将按键帽拉出,记录按键最小拔出力. 1.对样品初检,保证按键安装到整机上且功能正常; 2.将线扣用胶水粘在按键帽上,固定线扣,在速度为0.5mm/s的情况下用拉力计拉拔按键帽; 3.拉力最大达到0.7kgf. 0.7kgf,按键不允许脱胶,硅胶不允许破裂,不允许出现因为胶粘变化而产生的不可恢复的按键变形10 Reliability_test_020 插孔保护盖抗拉测试 1.2kgf的拉力,保持10秒,共进行10次 1.初检,保证手机的耳机及充电器插孔保护盖无破损。 2.打开保护盖,以1.2kgf的拉力垂直手机侧面拉保护盖的一端,保持10秒。 3.重复第2个步骤10次,完成测试。 保护盖不应断裂或从手机中被拉出。保护盖不能出现不能恢复变形 3Reliability_test_021LCD Lens硬度测试 参考镜片测试标准参考镜片测试标准 参考镜片测试标准3 Reliability_test_022 Lens拉拔力测试 一、3pcs: 拉拔力:50N,速度20mm/min 二、3pcs(试行): (1)温度冲击:低温-40度 1h 70度 1h 共6个循环 12h,放置2小时 (2)拉拔力:50N,速度20mm/min 翻盖机内LENS不做要求 1.3pcs做温度冲击,3pcs不做温度冲击 2.3pcs温度冲击之后,在常温下放置2h之后,将6pcs手机正面朝上固定在平面上 3.拉拔lens,直至失效或者力达到50N 1.拉拔力满足要求 2.温度冲击后:LENS不脱落,翘起,lens和外壳间不允许有合缝分离,脱胶。(温度冲击后需首先检查TP lens是否有变形浮起等,再进行拉拔力) 6 Reliability_test_023 弹簧锤测试 用弹簧锤以0.2J的能量冲击手机屏幕视窗表面上的9个位置 对手机初检,保证手机功能完好,外观正常。; 2)开机放在刚性测试平台上(刚性台面厚度大于30mm); 3)用弹簧锤从标准要求的能量冲击各指定位置1次(用钢球从标准要求的高度落下冲击各指定位置1次) 4)每次测试后,检查产品机械、电气性能 手机机械电气性能正常。触摸屏功能正常,无破裂,无不可恢复的显示异常。3 1)钢珠尺寸:直径Φ32mm,质量130g的不锈钢球2)钢珠不能存在可见的缺陷,避免尖峰撞击产品3)测试高度误差要小于±1毫米 4)跌落高度要根据手机厚度进行调整,确保跌落高度为测试高度; 5)测试位置:LCD 显示区域9个点(如图) Reliability_test_024 连接器强度测试 插头应完全插入到连接器中,按图所示的各方向,进行测试: 1.F1/F2(+/-Y) =35N(充电器)/30N(耳机) 2.F3,F4(+/-X) =35N(充电器)/30N(耳机) 3.F5(+Z) =100N F1和F2方向的测试均采用新样品测试,F3-F5方向视情况进行互用 施力点为接口到SR处15mm,测试速度:5mm/min 1.初检,保证测试样品机械、电气功能正常; 2.固定样品在规定的施力点施加规定的力 3.测试完成先进行机械、电气性能确认,在拆机检查各焊接点的机械性能手机和连接器无任何功能失效,插头插入连接器中的配合正常,拔出与插入动作正常 检查手机功能:开机、充电、用配件检查连接器功能(例如,耳机、数据线传输数据等) 在规定的力作用下连接器不能有损坏;弹片不能损坏或严重变形; 拆机检查,连接器与PCB或FPC的焊接处无裂纹; 每个方向3PCS Reliability_test_025 MicroB旋转测试 4.5N负重 90、180度、270度、360度各负重一次保持2s 1.测试前初检,保证充电器、数据线在测试前机械电气性能正常, 2.将充电器、数据线插入对应产品中, 3.如图所示在线材端50cm内附加450g的配重, 4.使产品和线材处于不同角度的状态(90、180度、270度、360度)保持2s 5.在每个角度要检查产品的连接是否会断开。 在每个角度产品和数据线之间的连接不允许有断开的现象,充电器、线材接口不允许有不可恢复的变形, 3 1.次试验只针对Micro-B的连接器。 2.每个角度的测试样品必须保证样品装配到位, Reliability_test_026 连接器耐久测试 插头应完全插入到连接器中;按图所示的F1/F2,进行测试: 测试力:F1=F2=1kgf 测试次数:2000次(往复算一次);施力点为接口到SR处15mm 测试速度:10-15次/min 1.初检,保证测试样品机械、电气功能正常; 2.固定样品在规定的施力点施加规定的力按压连接器规定次数 F1和F2方向交替进行测试,每1000次需要进行检查 3.测试完成先进行机械、电气性能确认,再拆机检查各焊接点的机械性能 手机和连接器无任何功能失效,插头插入连接器中的配合正常,拔出与插入动作正常 检查手机功能:开机、充电、用配件检查连接器功能(例如,耳机、数据线传输数据等) 在规定的力作用下连接器不能有损坏;弹片不能损坏或严重变形; 拆机检查,连接器与PCB或FPC的焊接处无裂纹; 3 手机强度类测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