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期末复习提纲

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自立自强

第1课好习惯受用一生

1.习惯的含义:习惯是一种相对固定的行为模式。

2.习惯的影响(重要性):

(1)习惯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2)习惯影响人的思维发展;

(3)习惯影响人的行为;

(4)习惯不是小问题,它反映着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与幸福。

结论:人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对人的身体、思维和行为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

3、好习惯与坏习惯区分的标准:是否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长。

4.中学阶段必须养成的好习惯(受益一生的好习惯):

(1)有计划消费的习惯;(2)勤于劳动的习惯;(3)节约的习惯。

5.养成有计划消费的意义:P7第一节

6.为什么要劳动?(道德角度、法律角度、劳动的意义。P7——P8)

7.中学生参加家庭劳动的意义?:减轻父母负担,掌握一些劳动技能,增强独立生活的能力。

8.培养这些好习惯的方法:(1)必须有完善可行的计划;(2)必须有实际行动;(3)必须有毅力;(4)必须改掉坏习惯。

第2课积极的生活态度

1.为什么需要培养生活自理能力?(重要性):

学会生活自理是提高自身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生活不能自理,样样由别人操心代劳,是懒惰和无能的表现。

2.中学生学会生活自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要提高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另一方面要提高自主安排和计划生活的能力。

3.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基本方法:

(1)克服依赖心理;(2)掌握一些必要的生活技能;(3)寻找独立锻炼的机会。

4.结论:面对同样的生活,人们的态度是不同的,有的人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积极的一面,保持乐观的心态;有的人则会从生活中发现消极的的一面,而变得悲观消极。

5.为什么要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乐观地看待生活,眼中的世界充满希望,生活中到处是机遇;悲观地看待生活,眼中的世界尽是缺陷与丑恶。保持乐观的心态还有利于身心健康。人类的心理活动与生理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6.怎样培养乐观的心态呢?

(1)首先要认识到每个人的心态都是自己选择的;

(2)要热爱生活,善于从身边寻找快乐;

(3)要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

(4)要借助运动来保持健康;

(5)要学会“爱”别人,宽容别人。

7.为什么要确立人生目标?

如同走路一样,我们的人生也应该有自己的目标。没有目标的人生就会随波逐流;有了明确的生活目标,就能按照目标自觉地去追求,不达到目的,誓不罢休。(目标指引人生)

8.怎样确定人生目标?

(1)目标要切实可行;(2)目标应该是长期的;(3)目标应该是相对稳定的。

9.怎样实现人生目标?

(1)目标重要,行动更重要。在确立目标之后,就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一步一步地去实现。把远大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

(2)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坚定信念,毫不动摇地向自己的目标迈进,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实时地调整自己的方式和行为,使之更符合实际情况,顺利地实现目标。

第3课优良的意志品质

1.意志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顽强拼搏的品质。意志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但相比较而言,有的人意志坚强,有的人意志薄弱。

2.良好的意志品质有以下几个特征:坚强意志的基本特征:自觉性、果断性、坚忍性、自制性。不良意志的基本特征:盲从性、动摇性、寡断性、冲动性。

3.坚强意志的作用(坚强的意志对个人成长的意义、意志的力量):

(1)可以充分激发我们的潜能,不断的超越自我;

(2)是我们行动的强大的推动力;

(3)是我们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可以说,意志是我们成人、成才、成学、成业的重要条件,无论从事什么活动,没有良好的意志品质,都是难以成功的。

4.中学生为什么要从小磨砺坚强的意志?P33

5.怎样磨砺坚强的意志?

(1)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是磨练意志的好方法;

(2)主动迎接挑战,在实践中锻炼意志品质;

(3)做自己不感兴趣却有长远意义的事;

(4)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第二单元亲近师长

第4课人不能选择父母

1.为什么说我们和父母结成的关系是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

(1)父母赋予子女生命。子女的身体里流淌着父母的血液,这种血缘关系把父母与子女的生命牢牢地拴在了一起。

(2)父母赋予我们生命,我们是父母生命的延续,这就使我们与父母之间结成了世界上最亲密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表现在我们浓浓的亲情中,还表现为我们自己不可能选择生身父母。

(3)作为规范社会关系和人们行为的法律,也确认了子女和父母之间的牢不可破的关系。具有血缘关系的直系血亲——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无法被解除的。

2.结论:父母之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因为这种爱能包容一切,能撼天动地。

3.如何理解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未来(为什么我们不能挑剔父母)?

(1)人都是父母所生,人不可能选择父母,也不应该挑剔父母。无论父母是贫穷还是富贵,是伟大还是平庸,也不论子女走到哪里,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2)父母赋予了我们生命,并在哺育我们生命的过程中倾注了他们无私的爱,他们的爱奠定了我们人生的基础,而今后的生活只能靠自己,父母不能代替,每一个生命的辉煌和灿烂都源于自身的努力和追求。

4.为什么父母之爱是伟大的?

(1)为子女的健康成长,父母付出了难以计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甚至不惜任何牺牲;

(2)父母之爱的伟大,不仅在于养育了子女的身体,还在于塑造了子女的灵魂;

(3)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是最真挚、最无私的。父母的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间最

伟大的力量。

5.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长辈?

(1)“孝”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

(2)孝敬父母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

(3)孝敬、赡养父母长辈,不只是报答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更是我国法律规定的必须履行的义务,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6.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长辈?

(1)孝敬父母长辈,就是要求子女对父母长辈履行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赡养等等。

(2)孝敬父母表现在我们平时的一言一行之中。

(3)要把爱心、孝心化为行动。

(4)我们不管走到哪里,都要记着自己的父母;现在,我们要趁着在他们身边的时候,多孝敬他们。

第5课与父母平等沟通

1.代沟的含义:(略)

2.产生代沟的原因:子女与父母的生活经历、角色身份、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都有差异。

3.如何跨越代沟?

(1)千万别发愁,耿耿于怀。(2)沟通是跨越“代沟”的最好方式。(3)我们要克服烦躁与不安,以感激的心情、理智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

4.沟通的技巧:主动交流、认真倾听、善于体谅、控制情绪、主动道歉、承担责任。

5.逆反心理的含义:P55第一节小字

6.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1)进入青春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已经有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又由于与父母存在代沟,所以迫切希望摆脱父母对自己的监护。

(2)父母对子女管的太多,过于唠叨,期望太高。

(3)老师只注重学习成绩或教育方法失当。

7.如何辩证地看待逆反心理?

(1)逆反心理几乎人人都有,但在我们中学生身上表现得较为明显。在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对于不理解的信息或事物多问几个为什么,是很正常的,也是应该提倡的。

(2)逆反心理的危害:但是,如果发展到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则会导致不合群、意志衰退、学习被动、工作消极等后果,甚至还可能产生病态心理或犯罪心理。这不仅对我们的学习是极为不利的,对我们身心健康发展也是非常有害的。影响亲子关系,严重者甚至导致家庭分裂,甚至违法犯罪。

8.克服逆反心理的对策:

(1)要努力培养发散思维,从多方面考虑问题,

(2)同时提高文化素养,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做到理智多于情感,这样就能拓宽思路,从偏执中解脱出来;

(3)要理解父母,体谅父母“望子成龙”的良苦用心,体会他们言语的真实动机;

(4)要把握自我,在要和父母发生冲突的时候,尽力克制自己,同时也提醒父母息怒;对家长有意见要有礼貌的提出,不任性,不耍脾气,不顶撞。

(5)如果与父母发生矛盾,首先看看是不是自己的逆反心理在作祟,并且尝试着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就可能走出与父母“对着干”的误区。

9. 为什么要正确处理和父母的关系?(为什么要做到有话好好说?)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独立意识的增强,我们与父母之间因意见不一产生一些矛盾是一种普遍现象。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无论是对成人还是对同龄人的抗拒性,反映的高峰段都在中学阶段,所以在这一时期,自觉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显得十分重要。

10.怎样正确处理和父母的关系?(怎样做到有话好好说?)

(1)我们要客观地看待父母,谅解父母的过失,试着敞开心扉与他们交流,真诚了听取他们的劝告;

(2)子女要要学会换位思考;

(3)经常与父母交流生活、学习、思想等情况。交流时,少用命令式口气,多用商量的口气;

(4)及时体察父母的心情、感受,多作解释,争取得到父母的理解;

(5)说出自己的心情、感受,或通过书信的方式试着与父母进行情感交流。

(6)作为子女应该敞开心扉,积极地与父母交流、沟通,努力做到有话好好说,说说我们对父母的心里话,让他们走进我们的内心世界。

第6课换个眼光看老师

1、人类文明最直接、最集中的传递是在学校的师生之间进行的。

2、请写出两个对于教师的比喻及其原因。

蜡烛、春蚕。

3、教师的定义、使命。

定义: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使命: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名族素质。

4、教师工作的特点(最大特点)。

每天和天真纯洁的学生交往。

5、简述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教师为什么不能被取代)。

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不仅仅是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心灵的对话、情感的交流。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他们的兴趣爱好、气质修养等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用人格魅力为他们做出了榜样。

6、当学生与老师产生矛盾或冲突时,不能怎么做?

不能和老师争执、顶撞,或者自己生闷气,甚至走极端。因为这些都不能解决问题。

7、我们与老师有了误会,或面对老师的错误,我们应该怎么做?

①要理解老师

②主动与老师交流、沟通

③寻找合适的机会,婉转的给老师指出来

④通过其它方式向老师表达你的意见

8、为什么要理解老师?

(1)老师也是普通人,有个性、有脾气,也可能犯错,老师也需要学生的理解、尊重、关心、体谅和帮助。

(2)学生比较多,情况比较复杂,老师有事处理问题也会有偏差或失误,老师的做法不可能得到所有同学的认同。(3)理解老师,才能创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的发展。

9、怎样理解老师?

(1)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与鼓励(2)设身处地的为老师着想,自觉自我反省(3)主动找老师交流沟通,说出自己的想法(4)谅解老师的过错,构建好良好的师生关系。

10、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①我们不仅要经得起老师的表扬,还要能承受得住老师的批评。表扬与批评是老师常用的教育手段,也是老师对学生的一种关爱,更是老师应尽的责任。

②受到表扬不要头脑发热,要找出差距,继续努力;受到批评不要耿耿于怀,要虚心接受,有错即改。

③我们要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让表扬与批评成为我们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增进感情和不断进步的动力,让表扬与批评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

11、处理好师生关系既是一个教师真正成熟与睿智的标志,也是一个学生真正接纳与理解老师的表现。

12、为什么要尊重老师?

(1)情理:教师是文明的使者,向他们表示敬意,就是给予文明应有的尊严。尊敬老师就是尊敬知识,尊重人类的文明和进步。(2)道德:尊师重教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的行为规范,是一个社会文明的标志。(3)法律:尊敬老师是法律规定的必须履行的义务。(4)使命职责: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名族素质是教师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13、你认为新教育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建立这样的师生关系有什么重要意义?(对学生、对老师、

对班级、对学校、对社会

师生关系:(1)互相教育、互相感染、教学相长(2)民主、平等、和谐、活跃(3)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合作

14、我国有哪些尊师重教的具体措施?

(1)节日:1985年,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2)法律:《中华人名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名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名共和国教育法》(3)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提高社会地位(4)科教兴国

15、尊敬老师我们应该怎么做?

①尊重老师的劳动,虚心听取老师的教导

②对老师要有礼貌

③以好的成绩报答老师

④多想想老师的困难和苦衷

第三单元学会负责

第7课行为与后果

一、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1、行为的分类

从行为的意识上划分,行为分为的和的;

从行为的动机上划分,行为分为在动机下做出的和出于的目的;

从行为的上划分,行为可分为合法的和的;

在法律上,行为有和不作为(不作为,是指行为人的义务实施且可能实施而未实施的行为,其实质就在于应当履行义务而不履行)两种。

2、后果的表现

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而后果,作为的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后果,不作为的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后果。表现为:预期的、出人意料的后果;有利于他人和社会、有损他人和社会的利益的后果;显而易见的(显现)、不直接表现出来(隐性)的后果;随着行为的发生而产生、在一段时间后产生的后果。

3、行为与后果的关系是什么?

行为和后果具有一致性,有行为就会有后果,某种后果一定是由某些行为引起的。

4、行为与后果的关系的表现:一行一果、一行多果、一果多行

5、不仅个人的行为会产生一定后果,一个集体、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后果。

二、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1、自由的前提是必须以不损害的、的和的权利和自由;任何人在享有的同时,必须同时承担相应的;作为公民,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的、的责任。

2、我们怎样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1)每个人都有行动的自由,但是自由必须以不损害他人的、集体的和社会的权利和自由为前提;

(2)任何人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同时承担相应的义务;

(3)作为公民,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的、道德的责任;

(4)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节、自我引导与调控的过程,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行为前预见与选择,行为中自律与自控,行为后自省与负责。

3、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的可能后果是什么?

人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承担责任不仅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如得不到人们的信任,而且还会有损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从而受到人们的谴责甚至法律的惩罚。

三、三思而后行

1、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一个自我、自我、自我、自我与的过程,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行为前与,行为中与,行为后与。

2、“三思而后行”要求我们怎样做?

行动前对行为进行选择:在做出行为前应作充分的预测,在作出充分预测的基础上,我们可在多种方案中作出最优化的选择。

行为过程中及时调控:随着事物的进一步发展,主观的、客观的因素都会有一定的变化。要不断检查自身的行为,了解事物发展的动向,及时发现行为偏差,适时调整行为方式,必要时改变甚至停止自己的行为,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促使行为结果向着预定的目标发展。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集中体现在对行为后果的自省及自觉承担应负的责任上:如果取得积极的后果,要总结经验,再接再厉;如果出现消极的甚至是损害的后果,要勇于承担责任,及时消除影响,减轻损失,以吸取教训,为今后的行为选择奠定基础。

第8课有肩就得挑担子

一、在“责任”中长大

1、具有责任意识的重要意义?

具有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是长大成人的;

责任意识是一个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履行责任的标准越高,其人生价值就可能越大。对国家与社会的高度责任感,既能给我们以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智慧,又能帮助我们不断修正前进的方向,有效地抗拒不良的诱惑。

2、我国法律规定,人到岁就被认定是有的人,必须承担完全的责任。如果不能履行应尽的社会责任,违背了法律和道德规范,就是应受到相应的惩罚和谴责。

16-18岁的公民,;

14-16岁的公民,;10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不满10岁的未成年人,。

二、不同身份有不同责任

1、怎样理解不同身份有不同责任?

社会有组织、有分工、有制度,每个人都担当着一定的社会角色。社会自身的维系和发展,需要每个人按角色的规范去实践并承担责任,一个人具有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一个人可以同时具有多种身份,每一种社会身份都要求他承担相应的责任。

2、责任的来源?

责任来自于、及等方面的要求。具体包括:养育、职业、习俗、承诺、公民原则、道德原则等。一些责任可能只有一个来源,一些责任则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来源。如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责任、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责任,这既是规定的义务,也是的要求。

三、青春从这里起航

1、为什么说14岁正处于从少年到青年的过渡时期?

从心理上讲,一方面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独立意识增强;另一方面,生活经验不足,判断是非能力较差,容易激动,容易轻信,容易受外界影响,做出不冷静的事情;

从生理上讲,这个时期的少男少女的第二性征开始发育,体重和身高增长得很快;男女同学开始感到异性的神

秘,有的同学喜欢和异性接触,喜欢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而有的同学在与异性的交往过程中则过于拘谨;

从法律上讲,一个人从14岁起,就开始担负起更多的法律责任。

2、责任有大有小。对学生来讲,努力学习,善待家人,保护环境等也是承担责任的体现。

第九课承诺的分量

(1)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承诺。承诺可以分为口头承诺和书面承诺。既然作出了承诺,就要勇于兑现承诺,兑现承诺比作出承诺重要的多,困难的多。信守承诺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

(2)什么是承诺?P100

(3)不兑现承诺的危害?

不仅要受到心灵上的拷问、道义上的谴责,有时还要受到法律上的惩罚。给他人带来一定的损失,会失去他人的信任。

(4)公安机关、司法机关、各地政府的相关承诺。P101——P102

(5)既然作出了承诺,就要兑现承诺。兑现承诺远比作出承诺重要得多,也要困难得多。无论多么困难,都要想方设法来兑现承诺,这样才是一个有诚信的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6)信守承诺会获得回报(即信守承诺的意义)P106

(7)怎样作出承诺?承诺前,慎重许诺,量力而行。承诺后,尽力而为。P109——P110

(8)有时环境、条件变了,承诺尽力但没有实现,承诺方和受诺方各自要承担的责任。P110

(9)对于学生的诚信行为,作为学校该怎么做?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方式有: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等来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在学校张贴诚信标语;每学期可以评选出“诚信之星”,让学生学习。

(10)对于学生的诚信行为,作为学生该怎么做?

1、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和道德法律修养,严于律己。

2、慎重许诺,说到做到,不欺骗同学、父母老师等,勇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11)对于社会诚信来讲,国家如何提高市民的诚信行为?

1、立法机关要对诚信方面加强立法,制定完备的法律体系。

2、执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对违反诚信的个人和企业严厉处罚。

3、政府要大力宣传诚信的重要性,使公民树立承诺是金的意识。

4、在全社会形成诚信监督机制,让不讲诚信的人寸步难行。

第十课对自己的一生负责

(1)责任无时不在,责任伴随人的一生,变化的是具体的内容,不变的是每个时期都要承担责任,即都要承担对自己、对他人的责任。P112——P113

(2)一个人所担负的责任往往是多重的,每个人不仅担负着对自己、对他人的责任,还有对家庭、对集体的责任,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P114

(3)责任是相互的,对他人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对自己负责,也就是对他人负责。在生活中,只有大家共同努力,郑重地担当起自己的责任,才会有生活的和谐和美好,才会有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P115 2.勇敢地承担责任。

(1)每一种行为,实际上都可能意味着一种责任。如果将责任植根于内心,让它成为我们脑海中的一种强烈意识,那么我们在日常行为和工作中,就会表现得更加积极,更加卓越。

(2)勇敢承担责任,要做到临阵不乱,理智面对;勇敢地承担责任,要做到临危不惧。在生活中,只要你能认真、勇敢地负起责任,你所做的就是有价值的,你就会获得尊重和敬意,你就会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为人类文明添光增彩。P117——P118

3.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1)一个负责任的公民,首先要对自己负责。(2)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就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有能力才能负责。学好各门功课,还要学习对自己有价值的知识,如必要的急救知识和生活常识,有了知识和能力,才能为他人、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P120——P1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