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承志的文化身份焦虑

论张承志的文化身份焦虑
论张承志的文化身份焦虑

论张承志的文化身份焦虑

谢卓婷

宗教的真根据在于出世。张承志在宣布自己已皈依伊斯兰教成为哲合忍耶教派中的一员后,

不仅是他自己觉得“力气全尽,我的天命履行了”(《离别西海固》),便是旁观者,也都几

乎有理由认为,这在荒芜的英雄路上流浪了多年的旅人终于找到了他最后的“黄泥小屋”。特

别是《心灵史》之后,张承志更是明确宣布他将“以这部书为句号,结束我的文学”[1]时人

们更是认定,从此,张承志留给这个世界的将只会是一个倔强的沉默的背影。可是,出乎意

料的是,就从《心灵史》后不久的1994年始,张承志却一口气推出了《清洁的精神》、《荒

芜英雄路》、《绿风土》(再版)、《大地散步》、《牧人笔记》、《鞍与笔》、《以笔为

旗》等历史文化批判散文集。此外,在日本留学期间,他还以日文出版过《红卫兵的时代》、

《从回教看中国》、《内蒙古大草原游志》(后为中文版《牧人笔记》)等三部文集,甚至

在沉寂之后的新世纪之初,张承志也相继推出了他的散文新作集《谁是胜者》以及《鲜花的

废墟·安达卢斯纪行》。可以这么说,宣布皈依并从此与汉儒文人智识阶层毅然决裂的张承

志并没有停止他的文学发言,相反,自1992年以来,张承志其实已进入了一个“后《心灵史》

阶段”的散文创作高峰期。然而,张承志这种言与行的极端矛盾并没引起人们的多大关注,

因为在他一篇篇形同向世俗宣战的战斗檄文里弥漫着的那一股“恶意十足的辉煌”,(此为张

承志评莫言语,实为张承志的夫子自道)[2],把人们的注意力给强行转移了。可是,就是

在这样一种旗帜般的呐喊与鼓呼之中却也有着某种难以掩饰的虚弱与空茫,正像张承志对鲁

迅先生的理解,那是一种“类病”的忧郁和执倔(《致先生书》),这种“类病”的心理隐痛对

张承志来说其实由来久矣。

一、模糊的身份确认

“我是那样深爱着大自然。我有十足的资格说我是蒙古草原的义子,黄土高原的儿子,我

是美丽新疆至死不渝的恋人”,“如今我是都市的牧人,无马的骑手,公开的教徒,自由的作家—我还闯入绘画的殿堂,放浪于美丽的色彩之间”(《放浪与幻想》),“我是一名从未向

潮流投降的作家。我是至多两年就超越一次自己的文学作家。我是一名无法克制自己渴求创

造的血性作家”(《语言憧憬》)……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张承志这样的表述:“我是……”“我能……”“我已经……”“我一定……”斩钉截铁的肯定句式充满了自信和骄傲,如

同在每一个重要的关口他都找到了真理,得到了独悟和启示,可是,几乎就在同时,他却又总是在不停地怀疑、否定着自己:“我总是顽劣地坚信,我应该有另一个形象”,“为了相信—我怀疑着,只能向前”。在张承志这里,自我就这样形成了一个复杂无序、抵悟争斗的矛盾体:一端是极度自信近乎自恋的无限膨胀和陶醉,一端则是极端痛苦,几近绝望的彻底否决和遗弃,狂热与冷峻,偏激与自戕,在两端之间张承志都使了最大的力气,所以他有被撕裂的痛楚。事实上,从一个红卫兵到一个哲合忍耶战士,张承志一直就没有走出过这种伤魂的矛盾与困惑。

1红卫兵。对于过去,张承志总是极力护卫的,哪怕是那段在别人眼里看来并不十分光彩的红卫兵经历。正因为对暴力的年代所怀有的持久的留念和充满快感的想象,张承志常常被漫画成一个死不悔改的红卫兵。作为红卫兵符码的发明者,张承志对红卫兵的“青春和叛逆性质”确实作了最坚决的赞颂,在他看来,那种如痴如狂的对伟人的崇敬,和那种对特权阶级刻骨仇恨,从而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造反精神,以及他们义无反顾地行走在当年红军长征的路上体验的“英雄一样的美”,原是可以为未来的年轻人提供一种“底色”的。正是基于这种充分的肯定,在为日文出版的《红卫兵的时代》所作的汉语说明中,张承志无不自豪地向世人宣称:“值得阿Q一下的或者说值得申明的,只是我相信这是第一本关于早期红卫兵运动的正确的总结之作”,在他看来,正是那一部分“坚决地与官僚体制决裂了的,在穷乡僻壤、在底层民众中一直寻找真理的中国红卫兵—才是伟大的六十年代的象征”,因为他们“一开始就有人心、人道、对人的尊重;一开始就有底层、穷人、正义;一开始就有叛乱、造反、青春、反体制的底色”(《三份没有印在书上的序言》)。相对于红卫兵运动总是被人们指证为中国现代历史上一处耻辱败笔的这一公认的社会事实,张承志的判断当然是一种超然的价值提升,是被带上了浓厚主观色彩的张承志式的价值判断,从这里确实不难看出张承志有一种很深的“红卫兵情结”。但是,单纯的意义的抽取并不能遮盖历史的本质追问。对那样一场曾深深触痛过历史神经的轰轰烈烈的造反运动,张承志其实也并不缺乏清醒的理性的认识,这种认识最早是在《北方的河》里借主人公“他”的自识来加以表达的,当“他”听到“她”在十二岁时为被打的父亲洗身上的血迹时,“他”沉默了,虽然庆幸于自己是从未打过人的红卫兵,但“小姑娘”曾经背负过的“那么沉重的苦难”,使“他”得到了“宝贵的修正”,所以他才会感到有这样沉重的心情:“不过,我愿意也承担我的一份责任”。至于《金牧场》里大段大段关于红卫兵武斗场面的描写,则更是将那场激情加人性之恶催化出来的历史的梦魔揭示得真实而残酷:“凶狠的暴打,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体会到以牙还牙象狂飙一样向恶魔发展”,“拳头、自行车链条、木棒象雨点。击打肉体的钝硬震着手掌,血溅起来了。心里的恐惧象鱼跃出水面又潜入水底。尖叫和愤怒在发泄着皮肤以内的一切的一切”,“人在搏斗中突然变了一个。哪怕恶也罢,哪怕恶、凶恶、残忍的恶、畜生的恶……”这一切终于使“我”不由得“头晕”,不由得干脆承认:“我也许太年轻。我不但不懂得世界不懂得历史不懂得人生,而且根本上

不懂得什么叫做革命”。应该说,这样的幡悟和自省正是张承志自己对那个迷信时代的一次客观而深入的总结。

如此一来,他的所谓“红卫兵情结”实际上也就建立在了一片脆弱的历史浮冰之上,而更本质的痛苦是,对于这种脆弱性的认识,张承志并不比别人少。

2.知青。在对过去的取证中,也许草原的意义远比红卫兵历史来得肯定而且足以说服人心。张承志所有的文字中,草原是最美的一章。美,而且充满了母性的温情。是草原使他在二十岁的时候忽然地又变成了一个孩子,也是草原让他成为了一个唱着古歌长调在奔驰的骏马上体会自由、青春、爱情的青年,更是草原那零下四十多度的奇寒和奇寒中不屈的底层牧民给了他走向成熟的艰忍。作为文化移入者的知青的身份被张承志饱含深情地置换成了“草原义子”,而对草原养育之恩的感激则凝成了他“为人民”的艺术呼喊。然而,正如对红卫兵的价值超拔一样,在牧歌式的浪漫抒情背后,草原经历的某种坚硬的历史质感也被轻轻掩去了。而实际上,撩开情感的轻纱之后,厕身民间的复杂本相在张承志那里表现得却也同样是那么真切而且深刻。草原粗糙、原始、野蛮的文化形态和受文明熏染的城市知青之间毕竟有着天然的隔膜,因为无法沟通更难以融合,所以,孤独也就成了知青的另一个代名词。《黑骏马》中的白音宝力格,在无法认同草原的自然法则后毅然离去;《阿勒克足球》里的黑衣青年以献出生命的方式才换取了牧民的理解与认同;《金牧场》中的吐木勒、蓝猫、李小葵、小遐、越男一个个也都是散落民间、衣不蔽体、穷困潦倒的孤独者,在“一天苦似一天愈混愈惨”

的艰难生存里,不用说青春、爱情、理想已变得毫无着落,就是人的最原始的生命欲望也因倍受压抑而产生了畸变。曾之,与现实的巨大的悲哀底色相比,那由古歌《钢嘎·哈拉》的悠长动人旋律、由纵马奔腾的自由浪漫、由朝霞般美丽的草原少女和博爱宽容的圣母额吉组成的草原,原本不过是一团因过于执着追寻而升腾起来的不着边际的“绿梦”。青春是“艰难、贫穷、寂寞又充满不安宁的颠簸”,乌珠穆沁大草原在知青真实的心底里原来是那么“低贱而疏远”,以致于让他们不得不哀叹:住在草原本身就是他们的痛苦。这是张承志自己在《草原小说集自序》中也不得不承认的:“由于对草原母亲的善意和避讳,我没有敢向洞开的真实试探”。

3.学者、作家、教徒。对这三重身份的表述在张承志那里更有许多纠缠不清的结。作为一个崇尚心灵自由的有着浓郁诗人气质的人,他对那种封闭死板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和连篇累牍的学院学会式“哑科学”深恶痛绝,因此,他“终于不愿意再弄这种学问,并且从职业上告别了它”[3],然而,实际上,他又从来没有离开过学术,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考古学、蒙古史和伊斯兰教研究才接通了他走向皈依的路,同时,也成就了他作为一个作家的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一个作家,张承志也同样充满了矛盾。一方面,他把文学视作生命,并高举“美文”的大旗,自信,而且热情洋溢;另一方面,他又视文学为最粗糙的艺术,为了表达如潮般的神异感受,他总是不断地更换着形式:“有过中学生作文般的阶段;有过模仿小说的

阶段;有过现代主义的合拍与寻找阶段”(《新诗集自序》),更有过把小说写成诗的决心,在他眼里,真正的艺术的本质只能是宗教,因而文学必须强调中介、解读和翻译,并要求对方是湿润的人心才可以去领受其中神秘的魅力,但是,从《黑骏马》到《心灵史》,这种求索实际上都已以失败告终。正如他自己所言:“我没有在这长旅上寻得真正的…道?(tarigati);包括更自由的形式。”[4]可以这么说,无论是为学,还是为文,张承志孜孜以求的都无非是一种直入内里的朴素、真实、鲜烈的“心灵模式”,而这种“模式”自然是要摈弃了任何实证的技术的操作和故作优雅的形式的表演的,但是,很显然,对于这一点,历史学和文学都显得勉为其难,不仅是张承志所痛恨的“方法论与文人优雅同堕落,图书馆与学报文章共萧条”(《心灵模式》)的时俗恶习使然,而是在任何客观的有形的领域,所谓无形的纯主观的事物其实根本就无法真正存在。那么,对于张承志而言,唯一的通向自由心灵的路径便只剩下了哲合忍耶的方式了。在《心灵史》的前言里,这位已完全融入伊斯兰背景之中的哲合忍耶战士感到了一种巨大的被收容的幸福和深刻的肉躯与灵魂被撕扯的疼痛,因此他断定:“我站在人生的分水岭上。也许,此刻我面临的是最后一次抉择”。然而,这所谓的最后的自我宣判注定又是一次失言,因为,虽然因出于“天性”的缘故,不彻底的感性总与他形影不离,使他的确获得了神示,但是,悲剧却在于他又深知知识已经“毒害”了自己,使他“缺乏一种伟大彻底的感受能力”,因而“永远走不出那种教徒的步伐”(《语言的憧憬》)。所以,在西海固“最美丽”也“最不祥”的黑夜里,即使面对天命,张承志也产生了深刻的犹疑:“我要放弃这Farizo,我要放弃这苍凉千里的大自然,我要逃回城市的温暖中去”,哪怕离开后的结局只能是“再进污浊”(《离别西固海》)。

应该说,张承志确实是个焦躁不安的人,他总是急于寻找、急于选择、且急于判断,为的就是给自身的存在寻得一个合理的确证。当他把所有的一切都纳入他的心灵原则,或者说,他的宗教或类宗教的超越性价值立场时,他总能确信自己找准了什么,但是,这种立场只要有一点点向现实的偏移,所有确证便又一片模糊。

二、血缘一社会一认知

张承志是看重他的血缘的,他骄傲于他有一腔异质的回族的血,而且认定,如若没有血的坚持,他不可能走到今天。但是,在他的“红卫兵—知青—学者—作家—哲合忍耶战士”的人生历程和对这诸多身份角色的模糊确认中,这种一劳永逸的“血统论”遭到了怀疑。“一个人,除非他是按照某种文化的形式培养起来,并按照这种形走巨活的,否则,他根本不可能充分参予文化”[5]。这或许正是张承志总处在感性与非感性之间徘徊不定的原因。作为一个文化的个体,张承志当然不可能是个悬浮的存在,然而,这里的文化原本是多重的,除却作为先天内在的血缘文化因素和与之呼应的有限的后天回族文化习得,社会集体文化以及从学术中

所获的智性文化对张承志人格的形成更是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其心灵原则和宗教价值观而言,张承志具有一种长期稳定而内在的“文化一致性”,而就其叛逆抗争、不合作精神而言,张承志又是一个具有坚决的抗拒“社会一致性”的“硬派”人物,这是张承志鲜明激烈的非此即彼给公众留下的普遍印象。而实际上,他的红卫兵、知青、学者、作家等身份选择都恰恰正是“社会一致性”的产物。

与宗教信仰文化在张承志身上作为一种潜隐内在的文化律令激励个体的神圣要求不同,社会文化往往是一种超然任何个人创造的外部控制性文化指令,按杜尔克姆的理解,“和神一样,社会比人优越,由于它不断施压于人身上,强迫他们为了群体牺牲他们自己的个人利益”[6]因此,对于一个“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作家来说,红色理想和政治热情便成了时代集体话语强权施予他的无可选择的选择。张承志虽然身为回族后裔,但实际上,在全国上下一片“红”的政治文化大潮的裹挟中,他已根本失去了发展伊斯兰神性个我的机会,做政治领袖“光荣的精神奴隶”和积极响应权力话语中心的号召:“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红卫兵和知青的角色定位不管如何在精神气质上与张承志的某种神性热情相呼应,但在行为的选择上却都可视为他对政治时代的一种主动依附,这是毋庸置疑的。如果真如文化人类学家的观点,人生于世时不过是一张干净的白纸,其完成全靠文化的填充的话,那么,最早留在张承志纯净人生版图之上的痕迹绝非“真主”的足印,而应是时代与社会的集体文化指纹。宗教先天性与社会“先行”性的悖论揭开了张承志痛苦人生的序幕。

与这种超然(超越个体)的外在强制性息息相关的是,社会文化作为一种集体表征,它还特别强调个体文化行为的内在一致性。虽然这种一致性的要求还远不至于如文化决定论者怀特的阐述那么绝对,即:社会文化对人类生物机体具有强有力而高于一切的影响,甚至可以“将他们种种神经的、解剖的、感官的、腺体的、肌肉的等等差异淹没至不重要的地步”[7]。但是,在那种社会关系高度协调,整合划一的文化时代里,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精神局面总容易应运而生,“红色”60年代是如此,群体激昂的80年代更是如此。这个从废墟上站起来的方兴未艾的时代,其文化精神首先便委以之学为代言,开始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启蒙”的表演,大至国家民族命运的远瞻或反思,小至人道人性的探问与沉吟,共同的精神旨归和共同的言说热情集体书写了“新时期”这个激动人心的断代命名。张承志正是在这种背景烘托中以《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黑骏马》、《绿夜》等草原作品闪亮登场的,虽然从迈进文学门槛的第一天起,张承志就充分显示了他与众不同的独立人格,他拒绝为任何一个流行的政治观念诸如“伤痕”、“反思”、“改革”等进行到述,甚至唯一可以将之加以归类的“知青文学”概念,在他具体的文字操作面前也露出某种捉襟见肘的尴尬。但是,无论离流俗有多远,张承志草原小说深沉的理性之思和温馨浪漫的感性之美,以及“为人民”的准政治深J情呼喊,与那个生机勃然的时代精神依旧是同质不悖的。他并没有完全走出社会集体话语的光谱系列,只是别人多从政治、历史、文化、“大写的人”等大命题鼓与呼,张承志却是诉诸爱、

美、人生等加人时代的大合唱。至于从1984年开始以《北方的河》为代表的一系列“征服小说”中那种拜伦式的个人主义英雄形象的追求,也同样是对当时中心文化的自觉认同,它既符合当时“人的解放”的思想潮流,又属于西方浪漫主义的精神境界。其实,即便是他1985

年以后“向内”转了的《黄泥小屋》、《残月》等回族题材作品,也多是在“寻根”的勉为其难的理解下获得了公众的接受,而这种接受正是张承志所渴望的。正如深知他者朱伟所一语道破的:其实张承志每写完一部作品,都渴望被理解。[8]

或许我们已习惯张承志偏执一隅且行且唱的独白姿态,他的凭着一腔异血跳荡于汉文化版图之外,以他的伊斯兰为后盾“任个人而排众数”的决绝与孤勇,而实际上,作为一名从60

年代政治集体话语纵深处走来,又在“新时期”初蓬勃的人文生态环境中登上文坛的中国作家,阐发意义并诉诸集体,是他价值的所在。这么些年,张承志一直都在寻找支撑:三块大陆、母亲、人民、回族,有趣的是,这个孤胆的英雄,在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词却恰好都是集体名词。这些集体概念哪怕只是一种潜意识,也或多或少是一种渴望亲近的社会群体意识的流露。拿张承志自己的话来说,他爱世人,正因为爱得一往情深,所以痛苦,痛苦得不能自拔。[9]

《心灵史》后,有人说张承志有一种极端的“对尘世的厌倦”,并将他与以大艺术家身份出家,后成为一代佛门大师的李叔同相联系。但实际上,张李之间是有着本质的不同的,[10]这种不同并不仅在于李皈依佛门后与尘世绝缘,而张却从未离开取得盛名的文学道路,而更在于,前者也许真是一个大孤独者,同时,也可以说是一个彻底的绝望者,而后者却永远只是个绝对的痛苦者,因为他“总是宣布绝望又满怀希望”(《语言憧憬》)。张承志曾有过这样痛彻心肺的苦吟:“我是一对痛苦的矛盾,我是一个双魂的受苦人,我是一支两弦的琴,它真的奏响了,撕裂了我的心和身”(《回民的黄土高原》)。确实,在张承志身上有着难以重合的两极,一极是血的坚持使他疲于奔命去寻找那个“辉煌的终止”,一极作为一个以意义(价值)的承担者和播布者自居的作家,他又渴望倾诉和集体聆听;此外,在认知性的一维,神性极端的宗教思维方式与作为历史学学者的理性与智性之间又难免有本质的纷争。这样一来,血缘前定、社会角色预设,与认知理性三者之间的纠结,便成为了张承志困惑与矛盾的最深诱因。

三、“回家”与“在路上”

在与美国作家戴静的谈话中,张承志曾说“中国人模糊地感到应该有一个更理想的家,所以才走在路上”[11]。这确实是张承志对自己精神上的“旅途”状态的最好的描述。事实上,张承志笔下所有的故事,也无非就是一个“找家”的故事,他为他的“家”找到过很多的替代物:草原、金牧场、天国、自然、新大陆、黄泥小屋,作为一种精神的寓所,“家”本身就是一个

终止,一个归宿,一个静止的永恒,如同《晚潮》中那有炊烟、母亲、灯火的原野上的泥屋子,只有它才能让在“曝烤充血的白日”辛苦了一天的大个儿汉子“沉入一派厚实的宁静”。但是,张承志不可能是大个儿,他远没有那么幸福,他顶多只是《黄泥小屋》里的苏尕三,找屋焚屋弃路上路,或者如《错开的花》里的“旅人”,当那夜苏菲的鲜花向他静穆而神圣地绽放之时,“旅人”却向最后的导师老铁阿訇举手,道了珍贵的色俩目“重上征程”。在此,“家”的含义已沦为一个滑动的能指,对“路”的选择,也就是对否定和“流浪”的选择。

但是,人不能永远处于无期限的否定之中,人必须有所选择,而否定的选择实际便是无选择。当一切可能性的意义都变得模糊、易变、未定的时候,也就是,当人不知道自己是谁,在哪里,该往何处去的时候,这毕竟是“一种痛苦的恐惧的经验”[12]。在以一部《心灵史》与汉文明俗界“划了一道界限”后,张承志选择的是回来,回到现实,再进“污浊”。这当然已不是简单的往返重复,更不是什么言不由衷的投机性逃跑。[13]。这里有个立场的问题,即有个对自我确认和定位的问题。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类是不能离开身份而生活的,虽然由于生活经历以及个人和社会群体之间关系的更改变异,会存在一个时而激活此一种时而激活彼一种的身份的自我,但每个人借以安身立命,借以确立判断是非善恶之标准,并确立自身行为尺度的根本立场却是相对稳定且具首要意义的。因为,它将提供一种框架和视界,只有处在其中,人才会有确定可依的位置和方向感,才会有人生最基本的立足点,“人生价值由何而来,由何而评定”等根源问题才会因此而得以解决。反之,失去了这种自我和立场,就会陷入如查尔斯·泰勒所指出的所谓认同的危机之中,或者,就会成为福克玛与蚁布斯所比喻的“风把它吹向何方它也就只能飘向何方”的“风中之草”。[14]。

只是,对这个立场的交代,张承志始终坚持是他的“血性”,是不忍闻睹“卑污”,以“清洁”为天性的“族血驱使”。在解释“选择什么”和“被什么选择”时,他明确表示:“这里有宿命,甚至血统的决定”[15],而这样的表述往往遭致冷冷责问:既是“如水的天命”那对“天命”之外的俗界又有何意义?既是圣与俗原初对立,那又何必关在哲合忍耶神秘主义的“铁屋子”里对我们声嘶力竭,聒噪不已?

在此,或许有必要对张承志与其他血缘之间的关系再作一次澄清式的回溯。张承志的血缘意识首先是在他1985年的一系列回族题材小说《黄泥小屋》、《终旅》、《残月》、《晚潮》等作品中得到呈现的,这当然与他从1984年始入大西北进行回教学术调查有关。因为在这之前,张承志自己也承认,每次在履历表籍贯一栏填上“回族”两个字时,也并没觉出什么特别。另外,1985年,事实上,无论是对张承志还是对整个中国文坛来说,都是一个有意味的时间。蓬蓬勃勃的新时期进行到1985年忽然有了些质的松动,在大背景上,中国社会的现实秩序已经基本确认,“现实”已无须由文学去阐释其本质,时代精神也无须由文学大张旗鼓地去呐喊助威,文学与政治、人文知识分子与权力话语中心的歃血之盟面临瓦解。瓦解的结果便是文学从政治巨型寓言中拆离出来,开始“向内转”,转向自身形式的探索和由“社

会人”到“心理人”的个我的写作。“新潮小说”的出现象一个醒目的警示,它用嘲讽和不恭的

语调,以及没有中心事件的片断聚合宣告着一系列昔日的价值体系将从此丧失权威,一种碎片式的生存风景将替代往日高度划一的同质整合。或许,“寻根文学”在当时尚属“坚守”的一类,但那些深入到荒野村落,关于神神鬼鬼的故事搜罗和“丙崽”式的痴呆文化寓言的编织,无论怎样装上民族或国家的犄角,都显得有点名实难符。另外,在现实的生存里,随着商品经济、市场等话语元素的涌入,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世俗化程度的日益加剧,原有的集体圣性精神空间越来越小,这种时代的失落对从精神乌托邦的“毛泽东时代”走过来的张承志来说,其体会不可谓不敏感而深刻。而事实上,从红卫兵狂热的政治信仰和偶像崇拜变为失去历史依托的“符咒失效的纸人纸马纷纷坠地”[16],到满怀红色革命理想大有作为的知青运动的被历史否定为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大欺骗,再到回城后与拥挤繁忙冷漠的都市文明之间的严重隔膜,张承志以及张承志他们那代人的失落感和危机感实在是根深蒂固的。因而80年代中期,当张承志的精神信仰再一次面临危机的时候,宗教的出场便显得意义非常了。“1984年隆冬,完全是由于冥冥之中造物的主,我因他的安排走进了大西北。”[17]“在1984年冬日

的西海固深处,我远远地离开了中国文人的团伙,他们在跳舞,我们在上坟。声威雄壮地上坟,使我快乐地感受着一种强硬之美。追着他们的背影,我也发表了一篇散文,写的是这种与中国文人无干的脊背。”[18]在这种毫不掩饰的鄙夷与得意中,不难看出,宗教神性虽然

是张承志后来一再强调的前定,但其真正的发生则完全不过是为主体现实失望之后,并藉以与现实抗衡的一种感情移入,而随之而来的血缘上的“认祖归宗”,则无非是要为这份来之不易的精神支撑注明其合理性,同时,也加强了它的坚固性。在个体精神需求与社会文化控制所形成的紧张和解除紧张的过程中,作为背景的宗教被张承志推至首席,成为了他最有效的“防御机制”,正如本尼迪克特所认为的:“人在刻意发展他的文化形貌时,会具有走极端的

癖好”[19]

然而,“极端”永远不会是全部,甚至也不一定是根本,在张承志的“文化形貌”里,毋庸置疑,确实有极其广阔的宗教空间,那是悬浮高蹈否拒于现实之上,指涉着个体的情绪、情感、意志以及永恒生命观照等非理性或形而上哲学意义领域的自足独立的精神空间,可是,显然,在这个原本自足封闭的空间里,张承志并不能完整地确证自己的存在,较之宗教,他更需要一个敞开的价值体系,只有在那个位置上,他才能更好地完成他的“倾诉”而决不是“独白”。正如张新颖所意识到的,虽然张承志决意献身宗教,但并不给人以宗教性纯净的感觉,因为他还是很在乎一直被他拒绝的现实。[20]而诉诸现实,并企望从中有正存在的意义,这本身就是象张承志这样有着强烈而真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作家或人文知识分子的立命的根基,也就是构成其完整的“文化形貌”的最坚实的理性底层。不管张承志在对自我的表述中有多少惊人的偏执和难以跨越的障碍,两端之间撕扯的结果永远是,他首先是一个作家,其次才是个教徒,这是事实。作家与教徒、现实与哲合忍耶,像一柄踩在张承志足下的双刃剑,所以,

他疼痛不止。但是,当张承志在上个世纪末宣布他将以笔为旗,独自为中国应战的时候,他其实正是以一种明确而坚定的知识分子本位立场在捍卫他所确信的有价值的人生,在这种意义之上,所谓宗教,其实至多只是一个“参照”。

注释:

[1][17]张承志:《心灵史·前言》,海南出版社1995年版。

[2][10][20]陈思和等:《张承志:作为教徒和作为小说家的内在冲突》,《上海文学》1994年第5期。

[3][4]张承志:《张承志文学作品选集·散文卷》,海南出版社1995年版,第312、570页。

[5]露丝·本尼迪克特著,王炜等译:《文化模式》,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39页。

[6][7][19]正·哈奇:《人与文化的理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80、180、137页。

[8][9]朱伟:《张承志记》,《钟山》1993年第5期。

[11]戴静、张承志:《在路上,黄泥小屋来客之一》,《文学自由谈》1987年第2期。

[12]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7页。

[13]张颐武:《张承志神该:后新时期的人间喜剧》,《文学自由谈》1995年第2期。

[14]福克玛与蚁布斯把认同危机比喻为“风中之草”,而“风把它吹向何方它也就飘向何方”,转引自《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0页。

[15]张承志:《你选择什么》,《当代作家评论》1995年第l期。

[16]南帆:《冲突的文学》,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2页。

[18]张承志:《荒芜英雄路》,东方出版中心1994年版,第300页。

《经营者养成笔记》读后感5篇

《经营者养成笔记》读后感精 选5篇 电子产品的风靡,快餐文化的传播,已经很久没静下心来读 一本书。利用了几天的时间阅读完《经营者的养成笔记》,收益颇多。 虽然现在所在的岗位还没达到经营者的高度,却不可否认, 每个人都有无限的可能性。随着公司的进步,我们紧跟步伐,扩 展自己的能力。 公司的发展,一定不能一成不变,否则会应了那句,忙着一 事无成。 只有不断地给顾客提供惊喜,提供大众都能接受的产品,跟 随时代的潮流,创立自己的品牌,信奉公司是为顾客而存在的经 营理念,才能在这个变化万千的时代,立足长久。 酣客,顾名思义为顾客提供酣畅痛快的产品。一切有标准, 一切用标准,一切高标准,严格要求供应商,跟进生产流程,获 得各个合作伙伴的全力以赴以及支持。 坚持做我们自己的品牌,拥有着自己独特的公司文化,饮酒 文化,在全国各地打下独有的粉丝基础。 任何一个企业的建立,都少不了团队的协作,个人的力量都 是弱小的。只有团结作战,才是公司的生存之道。

好的领导,为公司带来收益的前提,那便是拥有部下的信赖,对员工充满诚意,真心做到为手下着想得领导,才能得到人的支持。 成为个大家都拥护的领导,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 要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要学着换位思考。放权部下,但是又能 掌握情况,张弛有度的管理才能创造最佳成绩。 当成为一家公司的员工,那势必得认可公司的使命感,为了 共同的目标,制定严格的要求,并为最终的目的而去奋斗。 一家公司的成长进程,反射在员工身上,如果只会机械性的 工作,对学习没有强烈的渴望,这样日复一日,终将被社会淘汰。 所以,平时要多问问自己,给自己一个标准,怎样才能做的 更好,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 书中提到经营者是『取得成果的人』,我认为〖成果〗是对顾客(酣亲)的责任。 一个管理者的责任不是让员工喜欢,而是逼迫员工成长,让 员工获得更多的认可、更高的收入、更好的生活。 一个员工的责任不是恭维领导,而是拿出你的实际行动来完 成目标,不需要让领导天天催着你、哄着你! 电商平台就像丛林法则,残酷无情、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如果要在丛林法则下生存、强大,必须一切以顾客为中心。 有了良好的产品和服务后,让顾客感受到快乐,他们才会认

汉服热背后的身份焦虑

汉服热背后的身份焦虑

“汉服热”背后的身份焦虑中式服装今安在? 2006年11月11日 15:11:31 来源:新华网论坛博客 每天第一眼,关注身边实事新闻!移动/联通用户可编辑‘XWKB’分别到02323/2323!

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它的变化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变迁。而国人通过对中国服饰的回归与找寻,也试图由此寻找回失落的自我和身份 2006年中秋前夕,天津古文化街出现了3 0名身穿古代服装、佩戴古代饰物的年轻人。队伍由两名手中分别举着“衣正华夏”“月满中秋”红幡的小伙 子带领,缓缓地向古文化街行进。每到设有牌坊的地方,队伍便停下,一名带队男子走出队伍,模仿古人做各种参拜的姿势,施礼完毕后,队伍继续前行。整个过程历经一个多小时。 此举既非拍戏,也不是游戏,而是由某网站发起的“穿汉服、行古礼、过传统节日”活动,目的是为了“宣传汉服”。这个类似行为 尽管围绕着“汉服”是否能代表中国人的服装、是否仅是形式主义、以及“汉服运动”背后的商业动机等等,各方争论不下,但有一点各争论方基本认同,即“服装是人的第二张皮肤,人类通过服装系统来提升对民族文化的

认知以及自身身份的认同和自信。这样的行为也是青年人的一种民族文化的自觉。越是在全球化的状态下,越是需要民族身份认同和身份辨异。”——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顾晓鸣向《中国新闻周刊》如此解读“汉服热”。 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确实给中国带来了一个新的时代,观念的更新,文化的繁荣,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迎了上去。而服装,作为个体最直观的标识,它的变更速度和程度很能够体现这种变化之彻底:从西服、运动装、喇叭裤、萝卜裤、牛仔裤、高跟鞋……跟进世界流行时尚成为一种新的价值观,深入到许多人的日常生活中。在这个过程中,惟独丢弃了我们自己的传统服饰文化。 特殊时代的集体迷失 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它的变化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变迁。要通过服装找回迷失的自我,不妨先了解一下我们是如何在服装的变迁中逐渐迷失的。来看看,在服饰中为什么我们将传统放弃得如此彻底?

赤壁赋相关读后感苏轼赤壁赋读后感

赤壁赋相关读后感苏轼赤壁赋读后感 北宋大文豪苏轼写过两篇《赤壁赋》,后人称之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篇。下面是向各位推荐的赤壁赋相关读后感,希望对各位能有所帮助! 中国古代的文人中,有很多令我景仰不已的人物,但其中只有两个人是我心目中能称之为仙的,一个是诗仙李白,另一个就是古人才 子的典型代表----苏轼。而他的《赤壁赋》,这篇我最喜欢的散文,可称得上古文中的经典。赤壁,本来不是古战场所在地。自然雄浑的山势,奔腾咆哮的江水,在秋江月明之夜,显得分外安详。这种动静相兼的自然景观,构成了赤壁秋夜特有的韵味。苏轼面对客人的洞箫,无言以对,禁不住灵魂的黯然,无奈之中,只说了一句,“何为其然也”。想借此,掩饰住自己外在的沉默与内在的喧腾。而客人的回答,却又加深了这种沉默的态势:一世枭雄曹操,当年挥戈赤壁,那气象,那阵容,那不可一世的辉煌,而今安在?或许,任何丰功伟绩,在时间面前,都微不足道。任何生命,在时间面前,都绝对无依。任何人,无论伟大,无论渺小,在时间的追赶下,最终走向虚无。 与其在尘世苦苦挣扎,抛却人性与生命,为那虚幻不存的东西,不惜扼杀,摧毁,甚至葬身荒野,远不如渔樵江渚。侣鱼虾,友麋鹿,驾扁舟,举匏尊,寄蜉蝣,渺沧海,如果有可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这当然仅仅是想象。事实上是根本不可能的,这种不可

能,就导致了人的困惑性,生命的内在价值究竟何在。所以,在生命的自我走向里,任何得意都有失意,任何失意,当然也可能有得意,但人生更多的时候,是无奈。无奈之际,我们除了把情绪或者情感自我转向以外,还有什么呢?当年徐文长在政治上失意之后,情感扭转遇到误区,不得不对自己下手,对自己下手不成功之后,又不得不把这种自戕的心理转到对艺术的顽强追思,正是因为这种追思,我们今天的书画苑囿里,才有了一朵潇洒飘逸的不死之花。苏轼在此,借客人之口,表达出自己的基本人生态度。仕途不顺,不如求归。归隐,是失败文人们的崇高妄想。当年陶渊明在政治上误入歧途之后,很快矫正自己的心理视角,赶紧回家,过上真正苦闷的幸福生活:物质与精神的悍然决斗,使得老陶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更加自我完善,咬牙切齿地走向不归的远方。 苏轼在此,不得不再一次展现自我的基本情愫:在这逃亡的路上,真的有自我的尽头吗?苏轼内心没底。内心没底的苏轼又不得不再次面对。这是一种矛盾,自我与他我的矛盾。 __解决这种矛盾呢?这又回归到了宗教。宗教,在苏轼的生命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宗教总是在苏轼无助的时候,从幕后走了出来,充当了精神教父。在苏轼对客人的回答中,几乎都是宗教伦理的翻版,这其中,有佛教,也有道教。苏轼在这种自我解嘲的辩论中,展现出苏轼对生命二元的理解,也表达出苏轼对生命本我的尊重与正视:水,逝者如斯,却未尝往;月,盈虚如彼,却卒莫消长。从变者而观,天地不能一瞬;从不

朱自清匆匆读后感550字优秀作文

朱自清匆匆读后感550字 篇一:朱自清匆匆读后感 读完《匆匆》这一课后,让我感到了时间的飞逝及作者对已逝日子无比的惋惜与无奈。 时间就是如此的飞逝,如此的无情。在不经意间,时光便会稍纵即逝,无法挽留。它来的匆匆,去的匆匆,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尽管你珍惜它也好,尽管你挥霍它也好,它永远也不会挽留一刻,永远不会回头。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洗手、吃饭、默默时,他就在我们不经意间来去匆匆。时光去得无声无息、无影无踪。回过头去,我们已经虚度了4000多日子,从婴儿时代的牙牙学语,成长为了一个要迈入中学的少年,十几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当我们叹息时,也是无用的。时光不会因为同情你而停下脚步,只有我们珍惜时光,不虚度年华,才会赢得未来。如果我们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无限的价值,那么,在我们去世的时候,也不会留有任何的遗憾和惋惜了。 在我们小学生时代,很多孩子还没有察觉到时间的匆匆,他们总认为,自己还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总认为自己才十几岁,还有几十年的光阴等着我们,他们已经虚度了多少光阴,但他们还没有察觉到,难道你们不感到惋惜吗? 过去的日子我们的确是浪费了不少,那么就从现在开始,从今天开始,珍惜所给我们的一分一秒。我们不能赤裸裸的来到这个世界,又赤裸裸的回去。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多么得不容易,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只有一次机会,既然来了,就应该有所作为,有所成就,不能白白走这一遭,我们要在这世界上留下永不磨灭的痕迹。要知道:只有抓住今天,才能赢得明天,才能赢得未来! 篇二:朱自清匆匆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匆匆》一文,它使我明白了什么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 这篇文章是朱自清写的,文中曾写道:但这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燕子去了,又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所以,我们应该有所作为,才不会留下遗憾。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时间去了,便再也不会回来了。 从古至今,有许许多多关于时间的名言: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些名言都在告诉我们时间是宝贵的,要珍惜时间。 的确,时间是宝贵的,不是用钱就能买到,即便花再多的钱,时间也不会多出一丝一毫。同时,时间又是易逝的,在不经意间,它便轻轻悄悄地离开,不再回来了。正如作者所说的: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作者在文中感叹他的时间流逝得太多,我又何尝不是如此?虽然我已经过去的时间不如作者多,但也有四千多日子已经从我身边无声地流逝。我想挽回它,却又无法挽回,因为它已离开,一去不复返。于是,在我的懊恼中,在我的悔悟中,时间毫不留情地一天又一天地流走,甚至不曾向我告别。

(完整版)《活法》读后感和心得(精选多篇)

《活法》读后感(精选多篇) 第一篇:《活法》读后感 学会快乐的工作 在人生短短几十年的人生岁月中,最重要的三十年是在工作、劳动中度过的。而我们该如何享受工作中的快乐呢?通过读《活法》,我有了如下感悟: 第一,要正确认识工作的意义。 工作的意义不只是获得薪酬,它还可以帮助我们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表面上,我们成就了事业,而实际上,工作成就了我们。 第二,要使内心强烈的热情与脚踏实地的努力相结合。 人在年轻的时候,常常眼高手低,不能脚踏实地做人做事,不能把握住成功的机会;人到中年,即使有了成功的基础,但也会因为缺乏工作的热情而放弃努力,从而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与满足。因此,快乐工作需要我们“非常迫切地、努力地工作”。 第三,要坚持不懈地用“今天”积累“未来”。 成功是每一个平凡的“今天”不断积累的结果,想在工作中享受快乐,就必须把握好每一个“今天”。 第四,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

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需要凭着信心和勇气,与困难正面交锋,只要我们勇往直前,我们就可以展现出难以置信的力量。抱定这样的态度,即使境况再恶劣,也不会影响我们享受工作本身的快乐。 第五,要常怀感恩之心。 作为刚入职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对工作心存感激,感谢公司为我们提供发展的平台;感谢老员工用智慧和汗水创造成果,让我们有了更高的起点。只有拥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心,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取工作的满足感。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以上五点,请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在工作中得到快乐。 第二篇:活法的读后感 用三天的空闲时间读完了《活法》,感触颇深,更知我们的人生需要更多的“精神粮食”,我们的精神需要不断的糯养才得以升华。 此书,让我想起贾平凹在他女儿婚礼上的讲话:第一句是一副对联: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做对国家有用的人,做对家庭有责任的人。好读书能受用一生,认真工作就一辈子有饭吃。第二句是:“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做普通人,干正经事,可以爱小零钱,但必须有大胸怀。 我们对生命的意义的理解和认识,决定我们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也决定我们生活的方式和态度。人原本就是一个平凡体,无论人

身份的焦虑读书笔记及感想修订稿

身份的焦虑读书笔记及 感想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身份的焦虑》读书笔记及感想 很早之前就听说过阿兰·德波顿这位英国的年轻才子,而今有幸拜读他的作品从字里行间领略到的才气,果真不同凡响。阿兰·德波顿博览群书,才华横溢,但对于写作,他希望他的书“读起来就像跟朋友谈心,不拿大学问的帽子来充门面、唬人”,他更多地将自己定义为一个随笔作家,“既能够抓住人类生存的各种重大主题,又能以如话家常的亲切方式对这些主题进行讨论”。仅仅因为这样务实、亲切而接地气的话语,我就开始喜欢上了阿兰这位才子作家。 ? 《身份的焦虑》这本书从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回答了我们很多人都会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在现代社会,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富裕,为什么我们却越来越焦虑,幸福感越来越低“富裕但焦虑”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似乎已经被大众所熟悉、承认,尽管如此,芸芸众生仍在追逐财富的路途上义无反顾、马不停蹄,而很少有人会停下来思考为什么我们为什么会感到焦虑、如何消除焦虑,而这个,正是阿兰在《身份的焦虑》这本书中所要告诉我们、启发我们的。 ? 我们追逐显耀的身份和上层的地位,表面上是出于对金钱、名声、影响的渴望,但根源在于对“爱”的渴求。这里的“爱”不仅仅是从父母或爱人那里得到的爱,还有从社会中他人的尊重和关注中得到的社会之爱,这种爱绝不亚于我们孩提时代曾有过的充分的、无条件的爱。赢得他人的赞美、同情和关爱,成为我们一切行动的力量之源。追逐财富、名声,与其说是贪欲,不如说是对爱和尊严的渴求。 ? 我们总爱拿自己的成就与我们同一层次的、身边的人进行比较,只有当我们的身份与儿时的朋友、现在的同事和亲人相当甚至更高一些的时候,我们才会感到幸福和幸运。人是一种视野狭窄的社会性动物,喜欢将比较的视野局限在自己可及的范围,不愿比他人差,不愿成为群体的边缘分子。 ?

关于匆匆的读后感500字7篇

关于匆匆的读后感500字7篇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侯;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时朱自清在《匆匆》里写的一段话。 我们没有想过自己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恐怕没有过。我们甚至还幻想着,有一天,自己可以长大,不再听妈妈的唠叨,不再受学校的管制,想玩电脑就玩电脑,想看电视就看电视,不再写作业,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幻想归幻想,现实的生活我们还是要面对的。 也许我们都想长大,但是等到长大的时候,却又想回到童年。如果问起家里的长辈,她们都会说:“人这一辈子过得很快,你还小,等你到了我这个岁数自然就明白了。” 如果有一天,当你失去一个亲人时,在心痛之余,你会对“时间匆匆”这个词有更深的了解。我在20xx年的时候,我的太爷爷过世了。太爷爷生前是一个庄重而慈祥的人,他写的一手好字,文章写得也不错,经常给报社写文章,文章也经常被刊登。他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烟草公司,给儿女留下了一份家业,公司的所有人对太爷爷的评价都很不错。 在太爷爷过世之后,我经常不甘心地问妈妈:“人去世之后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吗?”“唉—能有什么呀?”妈妈经常用叹息回答我。面对“死”这个字,很多人都很害怕,但,我却不怕,我很平静。因为,我知道自己将来也会有那么一天。

所以,珍惜时间,把自己美好的一面留给世界。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了: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 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这是散文家朱自清写于一九二二年三月八日的一篇脍炙人口的 散文——《匆匆》里面的一段话。这段话给了我无尽的遐想和无数的启示。 《匆匆》这篇散文主要抒发作者对时间易逝的体验与感受。本 文以“匆匆”为题,细腻地刻画了时光流逝的踪迹,蕴含着浓烈的情味,潜隐着深刻的道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读了这篇散文,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文中,作者用了大量优美的语句和很多寓意深远,耐人回味的句子。如“像针尖上的一滴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这句话,作者运用了新奇的比喻,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个日子比喻成极小极小的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比喻成浩瀚的大海。日子在时间的海洋里那么渺小,消逝得是那么快。我的成长历程也是如此,几度风雨,几度春秋,我从一个咿呀学习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即将步入中学的少年,六年时光,转瞬而逝,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同学们,珍惜时间吧!不要在虚度年华了!要知道昨天是一张 空头的支票,明天是一张期票,今天才是唯一的现金! 最后,请同学们一起读一首诗吧!

读书报告:阿兰·德波顿 《身份的焦虑》

读书报告: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 2018年1月20日20:32 简言之,作者在本书回答两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会焦虑?我们该怎么做? 一我为何焦虑 对于第一个问题,作者从多个方面回答:对身份的渴求,势利的倾向,过度期望,精英崇拜,制约因素。 身份的渴求 对身份的渴求,用“权势规则”来解释,即对“财名”的追求。不过,作者认为,或许“爱”更能描述我们的渴慕。爱在三个不同的范畴中有不同的定义,父母之爱,两性之爱是不言自明的,世界之爱是什么呢?答:“我”被群体接纳并尊重“我”作为个体的存在。然而,我们用“大人物”和“小人物”来区分人,言下之意就是,小人物可以被粗鲁的对待。穷人不仅要忍受物质贫乏的虐待,还要吞咽来自社会的羞辱。显耀者则同时享受富裕和高贵。亚当斯密在其《道德情操论》中认为"被他人注意,被他人关怀,得到他人的同情、赞美和支持是我们辛苦劳作,来回奔波的最终目的。" 战争年代,食不果腹,和平年代的人却更为焦虑所困扰,在填饱肚子变得简单后,填饱灵魂让每个人痛苦不堪。 我们为什么会对世界之爱孜孜不倦?因为这涉及到了我们的自我价值衡量,我们的自我肯定几乎完全受制于周围人的评价。“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而君子总是稀有动物。 我们的地位决定了我们能有多少来自世人的爱,世人的爱,又是我们看重还是看轻自我的关键。 势利的倾向 儿童时期,来自父母的爱,有一个巨大的特点,它是不需要我们付出努力就可以获得的。父母爱你不是因为你干净、漂亮、善于背诵诗词,而仅仅是因为你“可爱”。然而成年时期,很不幸,我们往往被“势利者”所包围,也许有永不抛弃我们的朋友和爱人存在,然而总是稀缺。 势利,意为对他人错误的歧视,简言之,就是把社会地位和人的价值画上等号。和势利者相处,他们无时无刻不提醒你(当然没有人会说出口):你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之所以看得起你不是因为你的灵魂,而是因为你华丽的衣服,没了这件衣服,你什么都不是。 身份低贱的人同时遭受贫困和白眼。

管理的常识读书笔记

管理的常识读书笔记 管理的常识陈春花著 德鲁克:“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的权威性就是成就。” 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效率。 如果没有一定形式,任何一个事物也难以保存。 汉代班固上说“六艺之文,乐以精神,仁之表也;诗以正言,义之用也;礼以明体,明者著见,故无训也。书以广听,知之术也,春秋以断事,信之符也”。 规范只是形式而已,它不是文化精义所在, 倘若没有认识到规范的目的,规范则会变成累赘和负担,且会限制人们。 孔子“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谦让”“忠孝仁义” 孔子并不像宋儒以及后世所刻画的那样死板。 度的把握非常重要。最好是能够知道什么时候该怎么办 管理没有对错,只有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现代管理学之父:20世纪人类最伟大发明创造之一就是管理成为学科。 什么是管理? 管理就是确保人和物结合后能够做出最有效的事出来。 1、管理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就是每一层管理者确定下一层所要明确做的事情。 2、管理作为科学史有规律可循的:管理不谈对错,只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为什么我们会容易的质疑上司,质疑公司的规定,因为我们喜欢用对错来评价管理。 我们一开始就是训练解决问题,而不是寻找问题的原因和责任到人。遇到问题马上就去解决,这就是管理的思维。 3、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日本公司的5s现场管理造就好的品质管理:整顿、整理、整洁、清扫、素养。海尔的星级服务:三个一(一双拖鞋、一块抹布、一张地毯)和一个服务效果追踪电话。 管理出问题的原因一般都在于管理者只关心人的态度和表现,并没有清晰的界定必须要做的事情以及做事的标准。界定应该做的事情。 4、衡量管理水平的唯一标准是能否让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合二为一。忠诚的衡量应该是 员工对于组织目标的贡献。需要不断的去关注人们的个人目标的变化,让组织目标不断得以实现的同时,个人目标也实现提升。 5、管理就是让一线员工得到资源并有权利使用资源。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 企业组织的管理内容 企业第一先解决计划管理的问题,之后解决流程管理,依次组织管理,然后战略管理,最后文化管理。 一、计划管理:回答资源和目标是否匹配的问题。目标是计划管理的基准,目标管理实现需要三个条件:第一高层强有力的支持;第二目标要能够检验;第三使目标清晰。资源是计划管理的对象。目标与资源两者的匹配关系式计划管理的结果。 计划管理:目标一定是不合理的,目标只有必要性。不要和上司探讨目标的合理性问题,而是探讨资源问题,承接目标,不断寻找资源。 我们应当把目标放在一边,花费所有的时间来讨论、分析和总结实现目标的行为合理性、资源的安排以及时间控制。 计划最关键的是寻找解决差距的策略点,围绕策略点展开资源和行动,目标就会实现。 计划的步骤:1、计划先由财务部门确定预算,确定可以运用的资源有多少,之后再安排目标和资源的分解,计划最核心的部分是预算。2、同时安排激励政策,匹配责任。

身份的焦虑读书笔记

身份的焦虑来自于我们对空虚的恐惧 ——《身份的焦虑》读书笔记著名现在派作家卡夫卡在《致密伦娜的情书》中说道:“我的本质是:恐惧。”以致密伦娜在给勃罗德的信中说“我还没有认识他(卡夫卡)的为人,就已经认识了他的恐惧……”。如同克尔恺郭尔所说:“当恐惧害怕他自己时,他就同恐惧对象保持着一种诡谲地关系。他的目光就再也离不开这个对象,而且,他也不愿意离开,因为,当某一个人想把目光从那个对象上挪开时,他就会感到后悔……”这是一个人的恐惧。 无独有偶,魔幻派大师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描绘以孤独作为家徽的布恩迪亚家族,每一个成员都自觉不自觉地佩戴着它。同时,孤独在他们的世界里又是一把双刃剑。他们害怕自己陷于孤独的泥淖,而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反抗孤独,悖论的是他们的生存又离不开这种孤独,他们渴望保持孤独的高傲姿态。主人公“奥雷连诺上校发动了三十二次武装起义,三十二次都遭到了失败。他跟十六个女人生了十七个儿子,这些儿子在一个晚上接二连三被杀死了,其中最大的还不满三十五岁。他自己遭到过十四次暗杀、七十二次埋伏和一次枪决,但都幸免于难”,最终在革命与无休止的战争中,上校杀死了自己的亲密战友,不可避免的使革命走向了停滞和反动,这和拉美洲的革命历程是吻合的。而上校在否定与自我否定,空虚与迷惘中失去了信仰和精神支柱,这是所有挑战孤独的勇士们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失败。奥雷连诺上校最终远离尘嚣,又躲入了小屋,度过了后来无用的数年岁月。这同样也是美洲轰轰烈烈的革命沉寂之后,那些昔日的英雄无奈选择。以致于其后加西亚在小说结尾绝望地指出“拉丁美洲的历史也是一切巨大然而徒劳的奋斗的总结,是一幕幕事先注定要被人遗忘的戏剧的总和”。这是一群人的恐惧。 作为一个社会上的人本质上是空虚的,假使没有外界的激励,人便会失去其灵魂的重量。外在表现为对身份的焦虑,产生强烈的不确定感以及欲壑难平的煎熬等等的恐惧。人相当于一个容器,自古以来人就深知这一点,因而开始对这个世界加以改造,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对身份的渴慕,对权力的崇拜,对知识(不是智慧)的渴求无疑不是人主观能动改造世界使之适应自己需要的结果。而改造本身也充满了这一种意味。改造是个缓慢的过程,几乎可以用进化来代替。但我认为这并不能说明人在不断的完善自我,同样我也不能同意卢梭的最原始的人是最富足的人的观点。但我以为,人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仅在漫长时间的改造行为本身证实了人空虚的本质,也不断地用自己所谓的成就去填补灵魂的空虚这一可怕的事实。来满足自己对恐惧的满足。

《赤壁赋》读后感

《赤壁赋》读后感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是一种淡然;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是一种洒脱;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是一种自在。 喜欢赤壁赋,喜欢作者的这种淡然的处世态度,喜欢他洒脱的处事情怀,喜欢他对回归自我,寻找心灵净土的那种执着的追求。大自然,是造物者出色的杰作,心向往之处,在大自然中徜徉时,让我有了物与我同在,遨游于天地的感觉。有时候觉得活着挺累,每天学会笑脸迎人,没笑强笑,干着不喜欢干的事,没有自我,接触大自然,就可以卸下了虚伪的面具,纯真的笑容,在脸上显现。在自然中,可以什么都不用想,什么都不用烦,大自然帮助我们回归自我,找到心灵的那份净土。与大自然的幽静,清雅相比,这个世界就有点疯狂了。 当今世界物欲横流,人们都在追求那些所谓的金钱,权利,由此,啃老族出现了,富二代出现了,人人渴望自己的爸爸是李刚;穿名牌的多了,穿不起名牌,就穿假名牌,因为名牌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它可以满足人们的虚荣心,脚踩李宁耐克鞋,就像踩着别人似地,简直高人一等,结婚买钻戒,越大越好,有面子,攀比之风愈演愈烈,名牌、钻戒被人捧起来了,价格越来越高,人们追求她的意愿也越来越

强烈,然后就开始不择手段的挣钱,捞钱,管他贪不贪,犯法不犯法,这年头有钱就是大爷,有几个能像比尔?盖茨那样搞个裸捐什么的,把自己挣得钱回馈社会。 同时追风的多了,在网络上,凤姐以一种恶作剧的形式登场,是炒出来的名人,好多人开始关注凤姐,开始想,凤姐为什么会红?应为她能够有看点,恶搞的力量也挺强的,大家纷纷效仿,也来网络恶搞,哎,一切的背后都是名和利,而后,网络红人越来越多了,农民工旭日阳刚上了春晚,搞网络有前景了,商家纷纷投入网络市场,获取利益钱财的地方,就是人最多的地方。 追求过后就会发现,人生如梦,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也许你就需要转一下身,回顾想一下经历的,你所追求的,是不是你没想要的。浪子回头金不换,及时的回归自我,活出自己,才是对的。之所以向往赤壁赋中苏轼描绘的生活,是因为他能够自由自在的生活,无拘无束,没有压迫,没有烦恼,心态平和,满足生活,人生由自己主导,为自己而活,当今社会不再是充满战争火焰的社会,我们国泰民安,不用像保尔一样,整个一生都要祖国的解放而奋斗,我们可以幸福的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不必每天去追逐名利,追逐金钱,有吃有喝就好,做点自己喜欢的,有意义的事情,何必执着与那些如过眼云烟的东西呢?一个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必执着于追逐那些带不走的东西呢?人生又是何其短暂,

朱自清匆匆读后感

朱自清《匆匆》读后感 《匆匆》读后感1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匆匆》,我是在二十几年前开始读的,至今已看了很多遍。每次读时内心中都有所感所悟,可是仔细品味时,又无法确切的明白其中的滋味。二十多年后,我经历了生活的磨练,品味了世事的艰难,人生的变迁,对社会、对人生渐渐有了一些看法,经过这许多经历之后,在闲暇时偶尔内心里也会浮现出《匆匆》上的一些话语,平淡里却蕴含至深哲理。似乎有所悟,才渐渐体会到这篇文字优美的散文,在淡淡的愁思里却寓意深刻。 如果有人问:什么是生命?则会有很多说法,可是众说纷纭,无所适从。然内心里却对此问题挥之不去,茫茫然然,正如《匆匆》说:“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是啊,我们匆匆忙忙来了,糊糊涂涂的走,在生命的过程里,如一场黄粱美梦,了无所得。李白在《春夜宴桃李园序》中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人生若是一次旅途,这一站中国是生,这一站的终点是死,没有一个死去的人会让生者明白死去后的体验,可是死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正如我们有生,可是为什么会恐惧死亡,我想正是源于我们对生的无知。人们在活的时候,一些人总想争名夺利,无休无止,他们的欲望大的可怕,他们总是看见自己没有的,却总是看不见自己有的;他们总是追求进取,可是却不知道休养生息。因此,老子说:“知止不辱,知足长乐”。孔子说:“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为圣人乎?”。是啊,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可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却是有限。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失,早晚自食恶果。正如我们赤裸裸的来,赤裸裸的去,可是我们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什么?给世界万物众生留下了什么?给养育我们的天地留下了什么? “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很悲观吗?也许以前我是这样看得,但是现在的观念看来,这句话是很冷静的,我们之所以为人应该明白:为什么人之所以为人?应该明白:我们为什么而活?也有人说:“过去的已过去,如轻烟、薄雾,不留一丝痕迹;未来的还没有来,太渺茫了;只有现在,是最实在,最可把握的了。”我也认为这个观念很好!可是仔细推敲起来,却发现最可把握的现在是如此的不可把握,当你想抓住它时,它刹那间即逝,了不可得。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啊,当我想现在时,现在马上就过去了,倏然而逝;可是未来的日子,马上就在现在的影子里变成过去。 朱自清先生感叹,我们的日子逃去如飞。佛说:我们的生命是念念生灭,比射出的箭快。你掩着面叹息,又能怎么样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是啊,你何曾留有一丝一毫的痕迹呢?就算你有无尽的财富,很高的威望,可是你能带走什么?你终将赤裸裸的走,不留一丝痕迹。孔子教诲我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善不积不足以扬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三国的刘备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是啊,你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可是众人的力量是无穷的,社会上的大多数人避恶向善,我们的社会就是天堂;反之,则是地狱。我们的快乐,是源自我们的内心;健康的身体,和睦的家庭,知足感激之心,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如果失去了这些,就算你拥有无尽的财富,你的快乐又在那里呢? 最后,“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阿来小说创作中的文化身份认同

阿来小说创作中的文化身份认同 【摘要】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是阿来等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创作中的鲜明特色。毫无疑问,这是民族作家文化身份意识的觉醒,同时也是生命意识的觉醒。阿来的小说创作既坚持不懈地把艺术触角深入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在茫茫的历史迷雾中寻找民族文化的踪迹;又在不断地寻找中为民族文化的当代转换和重构探寻着超越之路。 【关键词】阿来小说文化身份认同超越 阿来,当代著名的藏族作家,1959年出生于四川西北部阿坝藏区的马尔康县,俗称“四土”,即四个土司统辖之地。毕业于马尔康师范学院,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诗集《棱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长篇地理散文《大地的阶梯》,散文集《就这样日益在丰盈》。《尘埃落定》,1988年3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00年,《尘埃落定》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引起了评论界对阿来文学创作更多的关注。阿来作为少数民族作家,其小说创作成果,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少数民族汉语文学的最高成就,阿来也成为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具有代表性的作家。 对于少数民族作家文学作品的评论,往往绕不开对“民族文学”这一范畴的解读和阐释。那么什么事民族文学那?“从广义上来说,作为生命个体的创作,所有的文学,都是民族文学,都是由具有独特文化身份的生命个体创作的。每一个作家,都是以一定的文化身份进行创作的,也必然地要进行他所选择的文化表达,也就是说,任何一部作品,在作家进行创作的时候,就自然的获得了某种文化意义,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或者换句话说,任何作家的创作,都是民族文学的创作,任何作品,都是民族文学的作品。”[1]但在中国以汉族为绝对主体、各民族共存的多民族背景下,民族文学又有了特别的意义,一般指汉族之外的其他民族文学,即少数民族文学,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界定,一是作家是少数民族,二是作品具有民族特色或者反映了民族生活。阿来的小说创作具有以上鲜明的特点。他从本民族的深厚文化积淀中汲取养分,通过文学话语,来建构自我作为藏民族个体的文化观。在这一过程中,作者并没有陷入“民粹主义”偏执的狭隘视角。在对汉民族和其他兄弟民族的文化比较中,使作者对自我的民族身份和本民族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文化反思。 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是阿来等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创作中的鲜明特色。毫无疑问,这是民

管理的常识读后感

《管理的常识》读后感 在总公司的三天培训过程中,我只是粗略的把陈春花教授《管理的常识》通读了一下,回家的10多个小时的路上,我又重新的读了一次,心中的感慨又深了一步,陈教授厉害之处在于,他把管理总结的就像生活中的小常识一样,就像数学中的公式和定理一样,我们可以直接拿来用到我们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现将从书中学到的一点小皮毛总结如下: 一、管理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 管理是一种决策,管理所要求的合格决策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管理中最怕的就是下属去揣摩领导的意图,这说明领导的指令不清,往往忙了半天,工作结果却不一定符合标准。 好的管理是靠指令去做更多的事。只有上下岗位都做相同的事,说明这个单位的管理是合格的,但现在很多公司都是做不到的,所谓的没有执行力和效率就是这个原因。领导有时喜欢把自己变得复杂和不易理解,以显示自己卓尔不群,真正的管理只能凭指令做事,不能凭经验、情绪和情感做事。 二、管理没有对与错,只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管理是以结果评价,不是以对错评价,一定要追根到底能否解决问题、获得结果,而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是喜欢评判对错。作为管理者最重要的是取得绩效,如果让企业亏损,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解释。不管有什么委屈,有多大约束,有多少无奈,这个责任给了你,你就得承担。在我们的管理中,为什么效率非常低,陈教授认为,原因在于 很多人做出决定,不是马上去执行,而是去评判对错。 人会犯错误,但对错在管理中不是最重要的,即使你证明自己是正确的,领导是错误的,也于事无补,最重要的是做事情的结果。 三、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 管理的重点是管事,同时也要理解人和尊重人。管理不是管人,如果你不懂得理解人和尊重人,那么你一定不懂得管理。很多管理的问题就出在管理者只关心人们的态度和表现,并没有地界定必须要做的事情,以及做事的标准。对于大多数员工来说,他们并没有清晰的指引应该做什么事情,所以只有凭着兴趣、情绪或者感情做事,这样的做事方法一定是无法评级以及无法控制结果的。界定应该做的事情,就是管理。 四、管理就是让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合二为一 管理没有对错,但有好坏。好坏的标准只有一个: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是否合二为一,两者是否一致,是管理中最大的挑战。中国企业大都把忠诚看得很重要,其根本原因是管理水平不够。企业需要关注个人目标的变化,在企业组织目标不断实现的同时,个人目标也不断实现和提升,管理的挑战在于,让优秀人才的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达成一致。 五、管理就是让一线员工得到并可以使用企业资源 管理的关键在于,要让企业的一线员工得到企业资源并有权力运用这些资源,要把所有的资源放在一线,并尊重每一个人。中国企业管理中最大的浪费是资源集中在二线管理者手中。 通过读书知道自己需要学习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我争取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之余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充实自己,培养能力,实现人生价值最大化。 《管理的常识》读后感 在总公司的三天培训过程中,我只是粗略的把陈春花教授《管理的常识》通读了一下,回家的10多个小时的路上,我又重新的读了一次,心中的感慨又深了一步,陈教授厉害之处在于,他把管理总结的就像生活中的小常识一样,就像数学中的公式和定理一样,我们可以直

身份的焦虑读书笔记及感想

《身份的焦虑》读书笔记及感想 很早之前就听说过阿兰·德波顿这位英国的年轻才子,而今有幸拜读他的作品从字里行间领略到的才气,果真不同凡响。阿兰·德波顿博览群书,才华横溢,但对于写作,他希望他的书“读起来就像跟朋友谈心,不拿大学问的帽子来充门面、唬人”,他更多地将自己定义为一个随笔作家,“既能够抓住人类生存的各种重大主题,又能以如话家常的亲切方式对这些主题进行讨论”。仅仅因为这样务实、亲切而接地气的话语,我就开始喜欢上了阿兰这位才子作家。 ? 《身份的焦虑》这本书从社会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回答了我们很多人都会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在现代社会,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富裕,为什么我们却越来越焦虑,幸福感越来越低?“富裕但焦虑”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似乎已经被大众所熟悉、承认,尽管如此,芸芸众生仍在追逐财富的路途上义无反顾、马不停蹄,而很少有人会停下来思考为什么我们为什么会感到焦虑、如何消除焦虑,而这个,正是阿兰在《身份的焦虑》这本书中所要告诉我们、启发我们的。 ? 我们追逐显耀的身份和上层的地位,表面上是出于对金钱、名声、影响的渴望,但根源在于对“爱”的渴求。这里的“爱”不仅仅是从父母或爱人那里得到的爱,还有从社会中他人的尊重和关注中得到的社会之爱,这种爱绝不亚于我们孩提时代曾有过的充分的、无条件的爱。赢得他人的赞美、同情和关爱,成为我们一切行动的力量之源。追逐财富、名声,与其说是贪欲,不如说是对爱和尊严的渴求。 ? 我们总爱拿自己的成就与我们同一层次的、身边的人进行比较,只有当我们的身份与儿时的朋友、现在的同事和亲人相当甚至更高一些的时候,我们才会感到幸福和幸运。人是一种视野狭窄的社会性动物,喜欢将比较的视野局限在自己可及的范围,不愿比他人差,不愿成为群体的边缘分子。 ?

高中读后感:读《后赤壁赋》有感1000字

高中读后感:读《后赤壁赋》有感1000字 苏轼作《前赤壁赋》三月后,又重游赤壁,写下了寓意有所迥异 的《后赤壁赋》。宋代的唐庚认为“东坡《赤壁》二赋,一洗万古, 欲仿佛其一语,毕世不可得也”。巴金曾说读《前赤壁赋》,能够给 人一种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美;同样,读《后赤壁赋》,它也能够 把我们带入一个陶然忘忧、随缘自适的自由天地。 第一段苏轼交代当时的时间背景,用短短的几句,对眼前景物稍 作描写,就突显出时令的特征。萧瑟冬景中,仰望明月,俯看人影, 触景生情,由乐而歌。“人影在地”衬孤月之明。“顾而乐之,行歌 相答”写出我与游伴心领神会、陶醉其中的怡然自得之态。这般“月 白风清”的良辰美景,该如何消受? 所以在第二段,同游者愿意献出家中刚刚捕获的珍鱼,而苏轼回 到家又意外获得妻子珍藏的美酒。有明月,有佳客,有美酒、有珍肴,为再游赤壁提供的兴致与条件。“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寥寥十六字,声形并茂,神采飞扬。“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写出了一派惊涛拍岸、猛浪若奔,怪石嶙峋、犬牙差互的惊险景象,给人以壮阔雄伟的美,而“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则体现出一幅 高山吐月、流光空明,江潮渐退、暗礁峥嵘的柔婉奇秀的意境。“曾 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这个句即景抒情,明讲自然景色变 化之快,暗示人生在世之短。 第三段,苏轼着力描写赤壁之景与自己的行动。“江山不可复识”是此次赤壁冬景描写的基础,表现出一幅赤壁冬景的山水画。除了客 观的描写,“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 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更表现出苏轼的勇气,与居高临下的气势,寄托着苏轼的壮志豪情,同时把景物与游者行动融合为一体,互相加 深了彼此描写的生动。苏轼面对月夜山河的苍茫景色,不禁忧从中来,将郁抑之情凝聚于长啸之中,感情由乐转悲。长啸之后的寂静悲伤, 使苏轼不敢久留,重新回到船上,放任一叶扁舟从流飘荡,表现出随

最新《匆匆》读后感15篇

《匆匆》读后感15篇 读过匆匆这篇散文,仿佛有千言万语闷在心头。却说不出口。 来的都要来,去的也都去了。一件事发生后又来啦一件事。时间也随着这么的事一分一秒流失了。这世上为什么要有时间这个限制!令人空虚了三千七百三十多天就这么默默的流失了,也不知道流在了那里,如一滴水滴在了大海再也找不到了那么的一滴相同的水了。在这三千多天里只带给家庭的一些温暖,与同学的快乐与悲伤……在这时间里人人求名求利。要这么多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我们来这个世界是干什么的?来这里要到哪里去?为什么会来这里?是来享乐的吗?那为什么又有人生九苦一份乐?来受苦的吗?谁那么没事干。 三国演义开头词:“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堵上,看惯秋月春风。 我读了《匆匆》这篇课文觉得他写得非常好、非常有教育意义,作者是朱自清。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作者对时间来去匆匆当无法挽回而感到无奈和惋惜。 这篇课文让我们知道要珍惜时间,不要浪费。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在年轻时不好好用功学习和努力工作,到老了才后悔,真是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啊!在联想到自己,虽然现在的日子过得还不错,但是在自己小学的六年生活里没有做过什么事。我觉得好像在浪费自己的时间,但是已经回不去了,就好像朱自清所说的: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对啊!我们的日子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的。 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有句格言不是说:时间就像海棉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年华。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朱自清是二十世纪末的散文家,他写这篇文章时只有二十三岁,当时他已经是清华大学的才子,但他仍然觉得自己在浪费时间,没有为国做出贡献,他笔下的《匆匆》就是他当时心情的流露。 时间像流水,时间像风,时间像光,稍纵即逝。自己难道不为自己浪费时间的行为心痛吗?两个月的时间,自己能做多少事,有没有浪费时间呢?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明白了,要爱惜时间,因为岁月不饶人,再有本事的人,也无法把时间留下,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时间,不浪费时间,合理的学习、生活、休息,决不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我读了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后第一次感到时间的流逝。 在过去3000多日子里,我做过些什么呢?除了徘徊,便是匆匆,

做事的常识读后感-

读《做事的常识》有感 为什么有的人能够顺利把事情做出成绩?为什么有些人永远说的多做的少?通过阅读此书对于如何把事情做出成绩有了更深刻体会。 一句话说的好“起先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可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很重要,它关系着做事情的成功与否。而成功做成一件事关键在于:开始、坚持、重复。 (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现实中往往有些人把事情想得太复杂,不敢开始。人本来就有趋吉避凶的本能,对于未知或是看不见的事,总是非常恐惧,这样就无形中就把困难放大,压力自然跟着放大。这时心态显得尤为重要,面对挫折或者困难都要正面思考,找到合适地缓解压力的方法,想着这样就会有好事发生。心态放平,对于后续工作的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明确工作中一件事的最终目标,想想为了达到这个结果自身或是在团队的帮助下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把大目标细分成小计划,找到着手点,让自己更快地进入到状态,然后开始执行。 事前有准备,通常能事半功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但是有许多人,工作一段时间后,太过依靠经验,而常常被过去的经验束缚手脚,思维受到限制,对某些事情产生了偏见,无法客观的对一件事情做出准确的判断。准备工作就显得犹豫不决,无法顺利展开。我们可以事先列出一个计划,自身

有预估,如果有困难,可以借助在团队的力量做出相应的改善。 (二)坚持才有习惯,习惯在于坚持 无论是团队或是个人,想要完成梦想,交出漂亮的成绩单,就一定要坚持到底,坚持就是为了自己的目标持之以恒自发的积极工作,高效并脚踏实地地做成每件小事。 坚持需要我们拥有较强的意志力、要有拒绝诱惑的勇气和力量、要高效而完美的规划时间、要从思想上将试一试的态度转变成一种习惯的力量,更要学会克制急于求成的欲望,这样我们就能在不知不觉中积累成就,并一步步向梦想迈进。 坚持到最后,你就会成功。 (三)养成不怕重复的好习惯 很多人只要一听到重复,就会觉得很麻烦,不想继续下去。但重复真正的含义,并不是你一再重复相同的错误,而是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必须一直思考如何从旧的想法中找出更好的做法,并积极修正和调整,积累各种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使自己不断发展。 重复的过程关键是不放弃,执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这时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包容自己,摆正心态,从小事做起,一次一次不断追求进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而言之,开始+坚持+重复=成功,要想做成一件事,必须先下定决心挑战自己,这就是成功的第一步,其次贵在坚持,最终在不断地重复中得到进步和升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