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教学中语言文化渗透的重要性

中学英语教学中语言文化渗透的重要性
中学英语教学中语言文化渗透的重要性

中学英语教学中语言文化渗透的重要性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语言与了解该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息息相关,要想成功掌握一门语言就必须有意识地去接受该语言所蕴涵的文化。要提高高中英语应用能力,就不可避免地让学生熟悉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准确得、得体、流利地用英语进行交际。但是很多老师却忽视了这一点,导致问话缺失。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势必产生歧义,也不可能培养学生的语感,也就达不到有效的教学目的。本文论述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讨论了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并对渗透文化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语言;文化背景知识;文化意识;文化缺失;文化教学

引言

社会生活的信息花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地发展和开放,所需求的外语人才也日益增多。但我国所培养的外语人才大部分只是局限于阅读外文资料,而不能满足跨文化的需要。因为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但交际失败往往因文化误解而引起的,比语言误解还要可怕。因为其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交际过程中出现的语言差错容易为人所容忍,而忽视社会文化差异的言辞不当就不让人接受了。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认识中西文化差异,正确地理解中西语言差异,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英语课堂标准》提出,要“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考、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

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但目前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受到应试教育和结构主义理论的冲击,教师过多地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文化知识的导入和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我们要端正英语教学思想,使

英语教学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和需要。

一、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文化是形形色色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由于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别。互相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常常遇到困难。学习一种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择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要懂得他们的“心灵之语言”,即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实际上,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

英国语言学家多拉(https://www.360docs.net/doc/594748317.html,do)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知识,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海母思(D.H.Hymes)指出,仅仅学习某种

语言进行交际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使用那种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必须懂得什么时候使用何种得体的语言形式,怎样以适当的方式表示客气或是不客气,友好或是不友好等等。可以说,“语言的使用规则实际上是基于这种语言所属文化的各种因素。”

因此,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语言表现形式更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文化的制约和影响。文化内涵是语言交际的具体内容,文化意识是语言交际的思维基础不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只是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就不可能真正掌握这种语言。

二、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重要性

(一)、文化教学有助于避免在今后的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文化错误”为什么西方的笑话,在中国笑不起来?为什么在中国广为传颂的传统美德“谦虚”,在西方则被认为是无能的表现?在东方,更强调集体表现和集体主义精神,在西方,则强调个人表现和个性张扬,他们认为,不愿显露自己才华的人,是不可思议的和奇怪的。以上问题的症结,归根到底是文化差异问题。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文化错误主要表现在称呼方面、问候语方面、对赞扬的反应方面、谈论的话题、词语以及文化内涵方面的差异等。如:用How much money can you earn a month?来表示对外国人的关心,殊不知这是一句冒犯的问话,侵犯了别人隐私,会激起对方的反感。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如当外国人称赞中国人某一方面的特长时,中国人通常会用You are overpraising me (过奖)或Where,Where(哪里,哪里)来应酬,这往往会让说话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中西文化的差异还有很多,如熟人,朋友间见面打

招呼时的差异,中国人见面多问“你吃了没有?”“你到哪里去?”;而外国人则说“Hello”。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将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总结归纳,中国人与英语国家人士初交时谈话的禁忌可归纳为四个词:I, WARM, where, meal。I代表income;第二个词中W 代表 weight ,A代表age,R 代表religion,M代表 marriage。由此而引出“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宗教信仰,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不问“吃了吗”。这样可使学生对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的禁忌有更清楚的了解。

(二)、文化教学有助于实施情感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英语

知识的学习

美国教育家斯宾赛提倡“快乐教育”,要尽量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快乐的情绪去学习知识变求知为一件快乐的事。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师生情感的融合,就能激励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获得情感的满足,从而更好的完成学习目标。因此,适时适量渗透文化知识教育,尤其是跨文化交际中需要注意的知

识,恰是调动气氛的良好工具。

(三)、文化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形成正确得体的交际,

培养学生的世界文化意识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有关西方的文化知识,不仅可以使学生接受异国的文化,还可以在进行文化对比的同时,对本国文化有更深刻地理解,从而形成正确得体的交际,培养学生的世界文化意识,并能有意识地提高自

身的交际能力。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是极其重要的,它有利于实现《英语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体验文化差异,有利于学生在综合应用英语时,能很好地体现在具体的语境下,使用语

言的得体性。

三、全方位实施文化渗透教学

(一)、课堂渗透英语国家的文化

毫无疑问,课堂教学是跨文化意识培养的主要途径,教师要通过课堂讲

解渗透英语国家的文化。

1.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教材授课过程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出精美的课件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异国文化。通过制作一些相关的PPt /flash,或是观看一些英语原声电影,动画片或是科普短片,不但能使学生更多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学到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的语言学习,提高对异国文化的认知与欣

赏。

2.引导学生就同一主题进行中西比较

在教授校本教材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就同一主题进行比较,如食品、习俗、节日等,从而加深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大的主题如节日——春节和圣诞节,将这两个重大的节日进行比较,师生间的活动可以通过问答进行When's Christmas Day/Spring Festival? 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on Christmas Day/ at Spring Festival? Which do you like better? Why?把西方的传统节日和中国的传统节日进行比较,一方面

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另一方面能是他们体会不同的文化差

异。

3.引导学生对校本教材内容的讨论

可以在课后进行对于校本教材内容的讨论环节,讨论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达成共识,而是让每个学生都能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赞成或反对,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理解、尊重异国文化,并让他们在了解异国文化的同时,也不断地汲取自己本国文化的精髓。

4.开展情景配音演练

开展情景配音演练,选择难度适中的英文一段电影或电视剧,在消除原音后,尝试由学生们充当剧中角色进行配音,通过感受剧中角色所处的背景文化,使学生们真正把跨文化意识融入到日常外语的交流当中。

(二)、组织丰富的课外文化教学活动

文化的学习不应只限于课内,课堂外的文化教学也是一个很好的延续和补充,它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具体方法为:

1.指导学生阅读有代表性的外国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是传统文化的积累,也是文化的精华部分。如《百万英镑》《双

城记》《项链》等。

2.编写系统地介绍文化知识的阅读材料

尽可能搜集一些目的语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艺术、习俗、历史、地理等各方面的材料,力求通过大量的阅读让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增加自己的文化含量。如在平时的课外阅读中,让学生正确理解big brother(地面塔台的跟踪雷达),brain drain(人才流失),rain

check(雨票,即球赛因雨中断,留给下次继续使用的原票票根)等这些

跨文化背景知识。

3.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文化实践活动

(1)创办英语角

可以在班级内,甚至是全校范围内创办以文化为主题的英语角,或定期开展一些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竞赛和游戏活动等。

(2)搜集反映中西文化差异的材料

通过开展探究性和研究性的学习活动以及项目调研等方式来搜集一些反映英语国家或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材料。在教学中,结合所搜索的资料对教材中的相关话题进行延伸、拓展或讨论。如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的区别;中西餐桌礼仪对比;中西禁忌语之异同;中西节日对比;不同国家

急救电话号码的对比等。

(3)制作手抄报

围绕某个主题,鼓励学生精心制作英语手抄报并开展评比展示活动,是培养学生获取、整合信息的能力以及扩大他们文化视野的好方法。从开展课题至今,学生们制作的手抄报涵盖了各类主题,如世界濒危动物、西方民俗风情、自然灾害、北京2008奥运会等。这项活动不仅促进了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同时也增进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和

认识。

(4)举行戏剧表演活动

戏剧表演在文化教学中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深受同学们的青睐。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以课本剧为依托,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创造,力争

能以目标语文化成员的身份来参与表演。如我校(07)级高二(2)班的学生从人教版高二英语教材中找到了The Merchant of Venice这一剧本,在对整个剧本进行构思、再创造后,他们通过角色安排、剧情想象与加工、模仿录像带和录音带以及上网搜寻道具等一系列活动,不仅使他们的表演在剧情内容上显得鲜活、逼真,而且在对剧中人物的领悟上也拿捏得很得体与到位。通过高一、高二的两次较正式的表演对比,我们惊喜地发现学生们以目的语文化成员的身份来诠释剧情的能力越

来越强。

(5)面对面感受不同的文化

有条件的话,可借助摄像头,利用msn网上聊天,或是参加有外国人的聚会,直接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观察和接触,体验文化差异,增进对身势语的理解,培养言语交际与非言语交际的能力,增强学生对外族文化的敏感性与宽容性,从而改变他们对西方文化的一些错误定

型,重新树立正确的观念。

综上所述,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只注重语言方面的内容是不够的,还必须让学生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只学语言,不学文化,语言学习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就永远无法真正掌握和运用好语言。英语教学不仅是帮助学生掌握语言基本技能的过程,更是一个引导他们理解目的语文化、提高文化素养、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因此在今后的中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贯彻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同步的原则,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文化教学,使我国的英语教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

求,从而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

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的渗透

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的渗透 要想解决英语教学与文化背景脱离的问题,就必须在英语教学中注重文化的引入,把语言知识的传授和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和学生都要充分认识到,这种文化教学“绝不仅仅是英语课的附加成分,也不能因时间有无、方便与否来决定取舍。它是语言学习各个阶段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以及如何把语言知识的传授和文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教师必须加强自身学习,增强和提高文化背景教学的意识和素质 教师的知识和修养水平、文化水准、品德精神境界以及教学技能对文化教学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师在平时应不断加强对语言、文化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提高自身语言交际能力和教学水平,进而在教学中通过中西文化比较,挖掘课文的文化信息,努力营造语言环境,掌握语言文化教学的策略和技巧,从而及时地、自然地、启发式地将语言教学和文化融合在一起。 二、充分利用教材所涉及的文化背景内容,寻找切入点,增加文化渗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摆脱过去阅读课单一的语音、语

法、词汇等基础知识的传授方式,充分利用这些语言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其他国家语言背景、文化习俗的学习和了解。由于文化知识有着丰富的内涵,文化教学与英语教学的有机结合,可以加深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使语言知识更易于掌握。此外,教师还要结合教科书多向学生介绍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宗教习俗、政治经济制度、日常生活习惯等文化背景知识。另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媒体等直观的电教手段,创造异国文化氛围,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例如,在初中英语第三册第七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畅游互联网世界,了解世界各地名胜古迹以及各个国家标志性建筑,从而使学生获取相关文化背景知识。 三、通过组织角色化练习,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提高其结合社会文化背景恰当使用语言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当学生明确了自己在活动中扮演的具体角色,或者接受了某一具体任务后,他们更能积极参与活动和努力完成任务。而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角色扮演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这是因为一方面它可以增强学生对活动的参与意识,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学生按照所扮演的角色身份,根据当时交际环境,运用掌握的语言知识,进行思想表达的能力。教材中适合角色扮演的内容有许多,如购物、问路、看病、就餐、谈论天气等,都可以让学生通过参与、表演和体验来完成。角色扮演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

语言与文化

作为文化一部分的语言和作为文化传播媒介的语言所具有的双重性,确定了语言与文化的不可分割性。The duality that language is not only part of the culture but also part of cultural media determines the indivisibility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其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一种传播媒介或者交际工具,作为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能够承载各种信息;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本身就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也是语言系统赖以存在的支柱,因此文化差异在词汇层次体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广泛。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文化中会产生不同的联想意义(Associative Meaning),如“红色(red)”在中国文化中表示喜庆、欢快、热闹;而在英语国家则是表示愤怒、气愤的意思。“龙(dragon)”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能兴云降雨的神兽或神异 动物,是封建时代帝王的象征,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但是,在英语国家中,“龙”却被看做是能喷火的可怕的怪物,代表邪恶的力量或势力。 Secondly, language i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Language is a kind of medium or a communication tool, as a conventional symbol system, language is capable of carrying all kinds of information; as a cultural phenomenon, language itself has very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s. V ocabulary is the basic element of language, but

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方法初探

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方法初探 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值得我们去研究。笔者从事英语教学多年,对于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有许多想法。在课堂上如何进行语法教学、怎样指导学生背诵、如何打好英语学习基础等都成为本文所关注的话题。 标签: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方法 通过近十年的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十七年经历,我对于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一些想法。“教学”一词中的教,在英文中为teach,有“给人示例”的意思。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的有效性,并不是指教师教得认不认真、教学内容有没有完成。关键在于看学生有没有学到有用的东西,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如何。如果学生学的糟糕,教师教的卖力、再辛苦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笔者在教学中,很注意向同行学习,注意平时的教学反思。一节好的英语课,需要教师细心雕琢、认真准备才行。听课及教学日志、或教学反思是很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能的方法。 笔者通过实践、摸索,逐渐掌握了一套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方法与同行们共同交流。 在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时,笔者注意以下问题的处理: (一)抓好语法教学 对于学习者来说,一定的语法知识有助于更正确和更标准地使用语言。而对于外语学习来说,语法学习则是掌握一门语言的捷径。近些年英语教学方法不断翻新,英语课成了“四不象”。一部分教师,尤其是刚走上讲台的教师,容易走极端。在英语课上几乎不讲语法,上课就是全盘西化的授课方式,这种课实质上是很不走俏的课,费时低效不说,学生易“走火入魔”,或容易造成“两极分化”。 交际教学法是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在1972年提出的。后来在此理论基础上,肯纳尔(Canale)和斯温(Swain)进一步完善了他的理论,他们认为交际能力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和策略能力。笔者认为:在语言教学过程中,不讲语法和语法讲的较少的作法是很危险的。英语对于学生们来说,有许多陌生的地方,如单词难记,句子结构不容易掌握。所以,在教学中,要腾出时间补上语法教学这一课。语法教学,也不能脱离语境——如能将语法知识融入语言材料中,通过阅读材料分析重点内容、强化难点等方法,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内容。选取的材料应有趣:与学生生活有关的小文章、诗词、对话等,都可以用。也可选取英美小说简易本中的東西,让学生读。网络上、报纸上许多与学生所学知识有关的材料也可以拿来用。应该注意教材上每单元的Grammar Focus ,让学生明白句意,再出现一些例句,归纳词和句的用法。让学生象学古汉语那样,字词都一一去推敲。另外,让学生做点语法练习。这样做,有百益而无一害。语法教学在基础英语教学中不能缺少,方法应多样。学生通过

浅谈英语教师英语文化素养的重要性

浅谈英语教师英语文化素养的重要性 作者:李俊 一、英语教学与英语文化是密切相连的 我国的英语教育长期存在着“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为了促进中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提高英语教学效率,九十年代初推出了新的中学英语教材。新教材内容新,语言活,淡化了语法教学,加强了听、说训练,体现了听、说优先的语言习得原理。在教学实践中新教材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未真正解决,表现在虽然中学生对所学语言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会听、会说、会读、会写,但却普遍不能用英语灵活、得体和有效地表达思想,进行交际。 高中英语教学的真正目的并没有实现,中学英语教学的低效率仍没有根本改观。培养英语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的所在,也是衡量英语教学效率、教学质量的标志。交际能力应包括五种要素,即听、说、读、写四种语言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也就是能够与处于另一文化环境中的人进行和谐交往的能力。就中国学生而言,英语交际能力就是具备一定程度的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成功交流的能力。我们的中学生普遍缺乏这种能力。原因何在呢?问题主要出在教学中。“在第二语言的教学中,必须重视语言交际能力,重视对语言的社会运用能力。单单学习语言材料是不够的,要想真正理解这些材料,还必须懂得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 使用它们。” 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理解、懂得第二语言的社会文化,熟知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因为任何语言都和某种文化紧密联系着。英语语言也是如此。 一方面英语语言包含着深刻的英语文化内涵。语言结构中,尤其是词汇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容,语言意义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依赖对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了解。语言作用中的一些特殊模式和规则更与文化因素不可分割。当学生不了解母语为英语的人和他们的国家时,他们无法确切地意识到外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与中国人有什么不同,这样,他们就会用中国人的准则去理解外国人的想法、行为甚至外表。因此,培养学生比较区分不同文化差异的自觉意识,避免套用本族文化的标准来进行英语交际,增加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就成了英语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要完成这一任务,就要求英语教师要对学生的母语文化和英语文化有较深的了解,能够洞察两种文化的异同,传授准确的语言信息,并能在关键时刻 帮助学生避免语言交际中的文化误用现象。 另一方面,英语文化又是英语语言存在和发展的土壤。人们在学母语时,语言能力和社会文化是同时进行的。语言的习得及运用有赖于环境文化的领悟。语言的习得和文化的领悟相互补充,同是学会语言的运用规则和语言体系的文化含义。如父母对孩子说,“大人讲话小孩子不要插嘴”,“小朋友帮了你要说谢谢”等, 孩子既习得语言中的词汇和句法,也理解了词句的文化内涵,从而形成了母语的社会运用能力。母语语言教学正是在学生已初步具备母语社会运用能力的情况下进行的。母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已有的母语知识的意识程度,扩大他的语文知识范围,提高他的整体语言交际能力。而英语教学一般是在学习者对英语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开始的,既不懂英语语言,也很少知道英语文化,缺少真实的英语 环境。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语言输入和文化输入主要依靠英语教材,依靠英语课堂,依靠英语教师的传授。

教育部 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前言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外语,特别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各国交往的重要工具。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是对21世纪公民的基本要求之一。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通过英语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使学生了解并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更好地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发展学生积极主动思维的能力,扩展他们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经历,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使他们能够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交往的需要。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力求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为指导全国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的英语教学,特制定本大纲。本大纲是课程实施、教学评价和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 一、教学目的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开发智力,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了解文化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义务教育结束时,学生应能从口头和书面材料中获取所需信息,能就熟悉的话题用英语与老师和同学进行简单的口笔头交流,能对事物进行简单的描述并作出自己的判断。学生应对课内外英语活动具有积极的态度,能克服在英语学习中产生的畏惧心理和困难,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和计划自己的学习,在学习中发挥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学生应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对异国文化采取尊重和包容的态度。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的规定,初中英语按不同情况分两级要求,从一年级起学习两年的,为一级要求;学三或四年的,为二级要求。每周课时为4课时。 听 1. 能听懂课堂用语,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能基本听懂教师用所学语言叙述课文内容的概要。2. 3. 能听懂语速为每分钟100个词左右,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基本没有生词的语言材料,获取所需信息。

(完整版)英语情景教学法

英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 情景教学法是在课堂上设置一些真实性和准真实性的情景来学习和使用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引入和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技能,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 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情景教学法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思维和顿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自觉活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体。”情景教学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教学中,巧用情境教学法不失为一条锦囊妙计。正如布鲁姆所说:“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 现行的中学英语教学由于缺乏语言环境,课堂40分钟的利用率如何,直接影响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和智力的开发。因此,应在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中主动应用“情景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消除他们因为缺乏语言环境而产生的畏难情绪,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采用以下几种创设情景境的教学策略: 第一、运用游戏创设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游戏是人类从儿童成长为成人的过程,是极自然的事,游戏注重过程的体验,在赋予儿童娱乐体验的同时,也促进儿童认知、情感和生活技能的发展,使学生在笑声中更有效地学习,更快地吸收知识,它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备受学生欢迎。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巧妙运用游戏,能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自信心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英语课堂教学中创设游戏情境能使学生达到乐、学、练的结合及思维与想像的发挥。在适宜的情境中,用较短的时间达到最佳的效果,可以激发学习动机,发展多种能力,启发思维和想像力,对培养情感与个性都有很大的作用。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模板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董晓波 (南京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教授语言的过程同时也是教授文化的过程,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不可分离,两者相辅相成。外语教学不仅要介绍语言知识并进行听、说、读、写“四会”技能训练,更应该把这种学习与训练放到文化教学的背景中进行,这样才能使学生具有真正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20XX年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因此,英语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语言知识,还要在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英语国家文化的情境,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为学生日后的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范围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主要包括价值观念、习俗文化和自然概况等几个方面。 1.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是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是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观念。它寓予人的思想之中,是人们对周围的世界进行思考并使自己与之适应的活动,作为一种精神支配力量,是对人的行为产生广泛而深刻影响的观念形态。一定的价值观念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西方价值观念因其环境适应性、历史背景和哲学基础的不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表明了不同民族观察世界的角度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一般来说,语言和习俗等方面的文化交流并不困难,真正的困难在于价值观方面的分歧。不同的文化有着各自规范的价值观念,这种差异是导致中西方思想沟通困难、导致误解和冲突的主要因素。对于社会成员的绝大部分来说,价值观念最初来自于家庭中父母的教育,随后在学校的正规教育中逐渐树立。由于中西方人所生活的家庭、时代等背景不同,其价值观念就不尽相同。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指出中西方人在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性。 比如,美国人崇拜个人英雄主义,将成功作为人生的一大追求,终生为之

第二语言教学和第一语言教学的异同复习过程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三)、第二语言教学与第一语言教学的异同 相同点: (1)从教的方面来看 (2)从学的方面来看 不同点: (1)教学起点不同 第二语言教学需要从培养学生的最基本的语言知识开始,先教发音、最基本的词汇和语法(《汉语教程》第一课你好),是零起点的教学。而第一语言的学习者在入学时已基本具备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据我国学者(周国光、王藻华等)研究,儿童到六岁时,基本上习得了母语),不需要从最基本的言语能力开始教,第一语言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进一步提高表达能力以及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由于要从最基本的言语能力开始,就带来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跟第一语言教学的一系列的区别,也使第一语言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成为两门相互独立的学科。) (2)教学环境不同 第一语言教学往往是在母语的天然的语言环境氛围中进行,不存在语言交流上的障碍。第二语言教学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语言交流障碍。 (3)受其他语言的影响不同 第二语言学习是在第一语言习得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决定了它不是在一张白纸上画画儿。第一语言会对第二语言学习产生影响,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这种影响可以起正面的作用,如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学习的正迁移(如汉英主语+动词+宾语);也可以起负面的作用,如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干扰(英语中有第三人称变化,汉语中无,学英语时易错)。对于正面的要在教学中加以充分利用,负面的要在教学中加以预防或排除。后者是第二语言教学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难题。第一语言教学不存在类似的问题。 (4)文化对语言教学的影响不同 我们说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离的,语言本身既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儿童在习得第一语言(通常也是他们的母语)的同时,也得到了这种语言的文化(通常也是他们自己民族的文化)。他们自然地形成了操这种语言的人所共同具有的文化心理和文化习惯。学习第二语言,自然也要了解、学习、掌握第二语言的文化(通常不是本民族的文化)。当第二语言学习者遇到不同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时,有些不容易理解并难以接受,

农村中学英语听说训练初探

农村中学英语听说训练初探-英语论文 农村中学英语听说训练初探 王月红 (湖南省石门县磐石中学415306) 英语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培养会听、会说、会写的“全能型的人才”,但长期以来,农村中学英语教学质量不尽人意,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差,大多数学生存在着“听不懂,说不出”的毛病,“考试分数很高,听力是聋子,表达是哑吧”的现象十分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运用能力的培养,放松了听说能力的训练。 1改变固有课堂教学模式,倡导听说练习式 过去的英语教学,一般是先讲生词,再分析句子和课文,其间虽有教师的带读,学生朗读的提问,但总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这样教师讲授的时间多,学生练习的时间少,消化的时间更少。为了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我采取了以下措施:1.1以听引路,活跃课堂。 由于语音室设备还不可能完全进入农村中学,因此只能用录音机与磁带服务于语言教学。听录音作为培养学生听力的主要方法。授新课前老师指导学生预习,认识单词,留下思考题,为课堂节省了时间。上课时边听录音边看录音内容配制的幻灯片,音、形、义并行,反复两次,这样学生均能回答教师的提问。部分学生还能对所听内容作简单复述。 1.2以听促读。 听说与读写的训练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在学生已经具有一定听说能力和习惯,掌握了一定词汇,并学完了大部分基本语法之后,教学就应该侧重培养学生

阅读能力的阶段。但是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不等于要放松听说训练。如何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呢?在阅读训练时,我们用大量的阅读材料录音,供学生做听力练习。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阅读材料,则先由老师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词组、句型、融句于文,相互融会贯通,边成一体,再听录音,最后做一些根据短文回答问题和判别正误的练习。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听力,又加快了阅读速度。 1.3建立值日生汇报制度,给学生提供听说的机会。 课前,要求值日生利用2-3分钟钟向老师作课前汇报,汇报的内容包括日期、天气、班上同学当天的出勤和学习情况。由于一个学生一学期也只能轮到几次,机会难得,因此事先他们都能认真准备,这样激发了学习兴趣。每个学生也得到“听”的训练,值日生汇报同学都是听众,这样使听说训练很好地结合起来了。2开辟英语教学的第二课堂,创造良好的训练环境 英语教学仅仅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让学生在课外多练。开辟英语教学的第二课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练习机会。2.1创办英语角: 各校可每周开展一次课外活动,以英语角的形式呈现,在英语角里,同学们无拘无束地表演自编的课本剧、进行会话,演讲等。每次活动都充满着欢快活泼的气氛。英语角的开展,不断巩固了课堂所学的知识,也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课文,使同学们更深刻地理解了课文中所蕴涵的丰富思想情感、道德修养、人生哲理等,收到了寓教于乐的功效。 2.2实地运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为了使学生毕业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培养学生正确、恰当、熟练地

(完整版)浅谈中学英语情景教学的运用

浅谈中学英语情景教学的运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英语情景教学几个方面的描述,总结了情景教学的优点,根据新课标提出的教学任务,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搞好初中英语的情景教学就显得特别重要。英语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置身于浓郁的学习气氛中,而英语情景教学法是创造这种浓郁学习气氛的最好形式。情景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和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具体生动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技能,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情景教学,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进而使英语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学习以及形成积极情感态度的过程。英语情景教学法是初中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最实用的方法。 关键字:初中英语;情景;教学 1.创设词语教学情景 初中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形象思维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尽量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具,创设具体形象的语言情景,让学生明白英语词汇的用法和意义。这里的直观教具可以是教室里的任何一个物体、多媒体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初中英语教师在讲解cold 一词的词义时,可在课堂上以天气变化为场景,然后用丰富的表情,动作加以语言表达:“Oh,it is snowy.I’m cold. !”边说边冷的发抖。通过这样一个小的场景设置就会大大加深学生对该词词义的理解。 2.创设对话教学情景 对话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对话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景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融入英语的学习氛围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话教学是师生互动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善于运用精彩简练的语言对所授内容作生动讲解和形象的描述,并配合适当的动作、表情,使学生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语言教育如果缺乏对话就缺少了动力,对话要是缺少情景就失去了趣味。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笔者力求创建一个生动有趣的对话情景。比如说,七年级(下)unit10 I’d like some noodles.学生分角色扮演,设定餐馆点菜对话情景。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学会运用句型。

语言教学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播

语言教学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播

————————————————————————————————作者:————————————————————————————————日期:

语言教学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播-英语论文 语言教学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播 虞华 (苏州市草桥实验中学,江苏苏州215004) 摘要:根据英语课本中的语言材料,归纳出英语国家与我国的有关文化背景和文化差异的内容,是进行文化教育的必备条件。本文着重谈谈英语国家与我国的文化差异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语言教学;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351(2012)-07-0057-01 一、称谓语 称谓语看似简单,但文化上的差异却十分明显。汉语中的亲属称谓名目繁多,区分严格。而英语则显得简单、粗疏。如汉语称谓中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英语可以用“grandparent”一词统称。汉语中的伯父、叔父、姑父、舅父、姨夫等,英语只用uncle一词代表;与之相应的伯母、婶母、姑母、舅母、姨母等,英语也只用aunt一词指称。汉语称谓中,对同辈兄弟姐妹的性别、长幼分得一清二楚,但在英语里,兄和弟甚至加上排行,也只有一个brother;甚至有的还不分男女,如cousin,既可指堂兄弟、表兄弟,也可指堂姐妹、表姐妹。可见英语国家的人们不像中国人这么重视血缘关系。 汉语称谓语的模式是“名+称谓语”。英美文化中的基本称谓模式是“称谓词+姓”,如:“Mr/Mrs Green”。在英语国家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常用Sir 和Madam。而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广泛用于社交中的倾向,对不是亲属关系的人也以哥、姐、叔、姨、大伯、大娘等称呼。

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初探

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初探 英语在农村中学是大家普遍公认的一门薄弱学科,这是由于英语在农村中学使用范围小,使用频率低,学生获得知识的来源仅仅局限于课本和课堂45分钟的学习,而英语课堂教学又习惯于“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的“哑巴式”传统教学模式,其缺陷就是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国家实行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一定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的过程。因此,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转化是一个值得共同探讨的问题。我从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影响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相关因素 1、师资因素 新的教学理念和要求,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是实践者和探索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具有很强的交际性,这就决定了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要求当今的英语教师应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渊博的世界人文地理知识。教师的理论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英语素质的高低,教师的正确引导,对学生的智力开发起到积极的作用,有时甚至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以交际活动为特色的开放式课堂里,如果英语表达能力不强,那么教师的教学活动势必受到限制。用汉语讲英语,注重题海训练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尽管学生也可能考高分,但学生的英语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所以,农村英语教师必须注重自身的业务能力的提高,特别是英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期教学改革的需要。 2、环境因素 在农村从教十多年来,我发现农村学生没有买书和读书的习惯。大部分学生紧局限于手头上的课本书籍,他们并不是无钱购书,而是附近没有书店,要购买课外读物,也得上六七十里远的县城去。他们缺乏良好的文化环境,知识的视野得不到拓宽,同时农村学生的父母及他们周围人群的文化素养较低,对英语的学习缺乏足够的重视,认为学英语没用,更谈不上在英语学习上得到更好的指导。因此,农村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3、语言能力 农村学生学习英语也有非常刻苦的,所记的单词和语法规则不比城市学生少,应试成绩也不逊色。由于农村学生性格比较内向,在公开场合羞于开口,有时对自己要说的话不够自信,所以在言语技能方面往往比城市学生差。因此,农村英语教师要科学地训练学生语言基础知识和培养他们各种言语技能。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发表时间:2016-08-11T10:37:25.680Z 来源:《素质教育》2016年7月总第210期作者:周岩[导读]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对文化因素的重视直接关系到英语教学的目的能否实现。 吉林省扶余市三骏乡第一中心小学131200 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要素之一,也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学习要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进行,其作为交际工具的实际运用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这一语言使用者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语言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差异。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英语学习也是一种跨文化学习,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对文化因素的重视直接关系到英语教学的目的能否实现。 传统的英语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只注重对语言形式的讲解,忽视了语言的社会意义即文化因素对语言的影响和制约,把英语仅仅看作语音、语法和词汇的总和,认为只要掌握了语音和语法规则,多记一些单词,就能用英语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结果尽管学生学了各种方法,知道不同的语气和语态等,然而在运用语言时,往往以自己的文化背景为依据来理解与表达,而忽视了与之交往者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习惯禁忌、价值观念等社会文化因素,以至造成交际失误。 近年来,随着我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益密切以及英语教学的改革,文化研究已成为英语教学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新的教学大纲关于“要处理好语言教学与文化的关系”的规定是过去历次大纲所未提到的。再者,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英语教学的目的是:着重培养学生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还包括社会文化能力。因此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而且应包括社会文化方面的教学。 文化方面的教学包括人类社会中人们共同具有的传统、信仰、价值观、知识和技能的总和,其中包括两部分即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交际文化的范围较广,而知识文化在跨文化的交往中作用不大。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应包括以上两类内容,只是在不同的阶段应有不同的侧重。在英语教学的基础阶段把重点放在交际文化上,因交际文化是进行语言交际时所必须掌握的。在教学中应向学生介绍日常生活交往方面由于英汉文化的差异而引起的语言形式和运用的不同,这主要表现在称呼、问候、介绍、邀请、致谢、道歉等。 招呼、寒暄用语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中国人关于“吃饭”的问题,反映了中国人“民以食为天”的心态;而英国人以谈论天气的话题与人搭讪,这与英国的地理环境、气候有关。 对陌生人的称呼也是交际的一个重要方面,中英两种语言在这一点上的区别也是十分明显的。比如,我们在问路时,首先要尊称“同志”、“先生”或“师傅”,然后说“请问往……怎么走”等。如果我们在英国街头问路时讲一句:“Sir/Madam,will you please tell me the way to…?听了一定可笑,他们一般说Excuse me,where is…”等。 讲英语的人听到别人称赞时,一般说“Thanks you”表示接受;受到感谢时,一般说“You are welcome”。中国人在受到表扬和感谢时,虽然心里也高兴,但并不如实说出自己的感受,一般比较谦虚。 至于说到和please相对应的汉字“请”时,应注意有些场合不宜用please。如请人先进门或先上车,中国人会说:“你先请”,译成英语就是:You go first ,please. 但英国人在这种场合一般说“after you”。 除以上所列举的几个方面外,英汉文化差异还表现在风俗礼仪和生活方式的其他方面。但通过以上这些文化差异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只懂得语言或语法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不懂得语言的文化背景容易造成交往中的人感情的不愉快,甚至误解。 要把文化教学溶于英语教学中,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在备课时考虑有关文化方面的因素,以便在课堂教学中根据需要及时地、经常地进行介绍。此外,英语教师还可以通过阅读材料、讲座、电话教学等各种手段把有关国家的风土人情、礼仪习俗贯穿到教学活动中,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培训初中英语教学大纲

?初中英语教学大纲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与要求 ·教学内容· 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学评价 一、教学目的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外语,特别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各国交往的重要工具。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是对21世纪公民的基本要求之一。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通过英语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使学生了解并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更好地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发展学生积极主动思维的能力,扩展他们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经历,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使他们能够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交往的需要。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力求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为指导全国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的英语教学,特制定本大纲。本大纲是课程实施,教学评价和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开发智力,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了解文化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义务教育结束时,学生应能从口头和书面材料中获取所需信息,能就熟悉的话

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习得

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习得 发表时间:2010-08-03T11:51:55.107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0年第13期供稿作者:刘小兰[导读] 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是英语课特有的一个方面。本文结合JEFC新教材,介绍了几种英语教学中文化习得的方法。 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习得刘小兰 摘要: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是英语课特有的一个方面。本文结合JEFC 新教材,介绍了几种英语教学中文化习得的方法。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文化习得;文化差异 作者简介:刘小兰,任教于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实验学校。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都着重语言形式的学习,比较忽视不同的文化对交际作用的负影响。进入八十年代,随着我国对外交往与民族接触的日益迫切的需要,英语教学要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和随之而来的要求对其所属文化有所了解的呼声越来越高。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与之有关的文化。人教社JEFC新教材的编者们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安排:涉及文化介绍的课文和日常生活的会话题材比统编旧教材分别增加了10.2个百分点和36.2个百分点。这表明:通过日常教学要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是英语课特有的一个层面。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文化习得意识,使文化规范的教学与语言技能的培养同步进行。下面结合JEFC新教材,介绍几种文化习得方法: 一、通过英汉两种文化的比较,加强文化教学 初中英语新大纲明确规定:“为了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可采用英语同母语对比的方法。”越来越多的中学英语教师意识到中西文化差异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初学英语的学生总喜欢把英语和母语同等起来,这种学习方法往往成为以后运用英语的潜在障碍。英语学习如在比较中进行,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不仅有利于学生增强对交际文化的敏感性,而且对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文化是有裨益的。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采取比较的方法把JEFC新教材涉及到的内容分为两类:一是衣、食、住、行方面的,包括购物、食品、交通、学校、家庭等;二是日常交际方面的,包括问候、称呼、道别、致谢、建议等。在此只需把英国人和中国人寒喧问候的话和称呼等日常交际用语比较一下,就可知道其间的差异,同时也说明比较中西文化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此外,我们还应注意英美文化差异的比较。例如:在建议表达上,英国人说“Let's go!”(我们走吧!)美国人说:“ Shall we leave?”(我们可以走了吗?)他们认为“Let's go!”有命令之意,很不礼貌。因此,我们在讲授第二册 Unit 6 “Shall we go to thepark?”时,就应该让学生注意“Shall we …”和“Let's …”作为两种不同建议的表达方法在使用上的区别。JEFC新教材中有许多涉及到文化差异的日常交际用语和习惯表达方式,我们都可将它们和文化背景及中英美三国之间的文化差异联系在一起讲,这样学生掌握的就不是“中国式”的英语,而是比较地道的英美英语。但在比较中应让学生注意正确对待异国文化,既要防止对异国文化过高评价,也要防止民族中心主义。

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1、试举出现代汉语普通话(或某方言)实例,从语音、词语和语法方面分析有关语言实例中所表现的文化影响,讨论文化与语言学习的关系,并提出相关的语文教学建议 语言是我们的祖先世代积累起来的极宝贵的财富。语言与文化可以说是共生的。语言是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的关键,文化的发展也使语言更加丰富和细密。语言是文化发展的工具,同时也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由于有了语言,人类才创造出如此灿烂辉煌的文化。文化是人类在进化的长河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文化的创造与发展是离不开语言的,语言的变化与发展也脱离不开一定的文化环境。 所谓“普通话”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型的现代白语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马显彬《中国没有“国语”——重谈“普通话”名称的规范》P61。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区域,为某一地区的人民大众所掌握、使用”(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P4。) 语言对文化的影响从语音、词语和语法方面都有体现。首先从语音方面:我国是多民族聚集的国家,各个区域有这自己

特有的方言,这些特有的方言都是个区域的人长期生活长期在特定环境下所特有的语言,在语音方面,现代汉语普通话中“n”和“l”的区分很明显,但是在陕西话中这两个拼音所发出的语音是相同的。“奶奶”被称之为“濑濑”,原因在于陕西方言中没有“奶奶”这个称呼,当地,父亲的母亲被称之为“婆”,并不是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奶奶的发音,因此,当地的文化影响到了语音的形成,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很小的实例,陕西话中“qian”和”tian”的发音也是相同的,就是因为长时间的语言习惯致使操着当地方言的人们无法区分这些语音,拼音文字受语音的制约极大,一个词的发音稍有变化拼写方式也就会随之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就促使其他词语的生成,例如陕西话中为了避免“qian”与“tian”的区分,“田”称之为“地”,宁夏人一般说:“在田里干活呢!”,而陕西人说:“在地里干活呢!”。任何语言的发音、言语都是先于它的文字的发明而被长期使用,在正常生活中语音比书面文字扮演的角色更为重要,语言又是人类特有的,语汇的丰富直接反映了人们对关于事物之间关系的知识的掌握。因此语音对文化的影响可见一斑。 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在词语方面也表现密切。由于中国的历史漫长悠久,汉语词语的文化沉积尤为显得浓厚,大量词语本身就直接反应了多姿多彩的中国文化,许多词语意义烙上了深深的民族文化的印记;词语的形式结构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在词语的产生,形成和消亡的过程中,民族文化要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外来词语融入汉语词汇时,往往受到中国文化的制约。总之,中国文化对汉语词语的影响,或者说汉语词

探究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兴趣

探究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兴趣 【摘要】在农村英语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总有一部分学生越学越费劲,并逐渐失去了信心和动力,最终选择了放弃,让教师痛心却又无可奈何。如何改变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困境,是我们古城九年制学校英语教研组近年来一直探究的课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为在农村英语教学中,只有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能提高农村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农村英语教学探究 英语作为一种拼音文字,理应被容易学习和掌握,但事实相反,在农村初中,一少部分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按课程标准的要求去学习和运用,但总有一部分学生越学越费劲,并逐渐失去了信心和动力,最终选择了放弃,让教师痛心却又无可奈何。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是小学的英语教学与初中严重脱节。农村小学三年级开始就开设英语课,但由于师资短缺,有一部分英语老师是非专业老师,容易造成语音不准,为中学老师语音教学带来很大困难;其次是家庭教育不能为英语教学提供有力支持。我所带的两个班的大部分学生家长外出打工,有的即使在家也是因条件所限,根本没有时间来管孩子的学习成绩。当然也教师方面的原因。如

何改变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困境,就是我们古城九年制学校英语教研组近年来一直探究的课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为通过下列方法可以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质量。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亲其师,信其道”,一般说来,学生对某位老师产生恐惧,那么,对其所教的课也不会产生兴趣,反之,学生喜欢的老师一走进教室,课堂的气氛就会显得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容易调动。因此,教师要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注重沟通师生情感,及时进行角色转换,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二、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学习动力,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如能把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成一种学习的需要,就能使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逐渐养成自主学习英语的习惯。学生在初学英语时都会感到新奇,希望了解它,因而对英语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但中学生缺乏意志和毅力,兴趣容易因困难和乏味而转移和中断,只有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才能维持他们学习的动机。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不断的调动学生的兴趣。

浅谈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山东省茌平县茌平县第一中学任晓飞摘要: 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英语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因此,学习和掌握外语,特别是英语,具有重要意义。学习一种语言也就是学习一种文化。因此在《英语课程标准》中,文化意识被作为和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并重的一大板块,受到了空前的重视。本文试着从跨文化意识的意义,就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必要性和内容,结合英语实际教学活动中的一些案例分析了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跨文化意识。 关键词: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 一,文化意识培养的意义和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全球意识不断增强,不同文化的接触更加频繁,对人们的外语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日益全球化,外语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因此,学习和掌握外语,特别是英语,具有重要意义。而高中又是英语学习的关键时期,所以英语的教学尤为重要。英语是一种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结晶,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学习一种语言也就是学习一种文化。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自然也就离不开文化教学。但长期以来,人们似乎认为只要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因此,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常常只注意讲解语法,单词。却忽视了交际中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文化意识,导致交际出现失误。文化意识的培养一直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恰恰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误解,语用失误的现象。如:用How much money can you earn a month?来表示对外国人的关心,殊不知这是一句冒犯的问话,侵犯了别人隐私,会激起对方的反感。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如当外国人称赞中国人某一方面的特长时,中国人通常会用You are overpraising me (“过奖”)来应酬,这往往会让说话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抑或是用“Where? Where?”来回答,弄得外国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因此受文化差异的影响学生无法正确理解所学,所听,所读,致使许多人只会在考卷上做题,而不能将所学的英语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从而达不到英语教学的目的。 我国新近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整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