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与发展:浅评行为主义 和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发展观

学习与发展:浅评行为主义 和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发展观
学习与发展:浅评行为主义 和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发展观

Education Research Frontier

December 2012, Volume 2, Issue 4, PP.105-111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Behaviorism and Sociocultural Historical School

Kunping Yin1,2

1.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 Chuxiong 675000, China

2.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Management,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092, China

Email: yinkunping@https://www.360docs.net/doc/514794694.html,

Abstract

The outlook of Behaviorism School and the outlook of Sociocultural historical School are representative and have major impacts on world psychology. In the hope of having a few inspirations for the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ractice, this paper makes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wo outlooks on the basis of explaining them.

Keywords: Learning; Development; Behaviorism; Sociocultural Historical; Development

学习与发展:浅评行为主义

和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发展观

尹坤萍1,2

1. 楚雄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云南楚雄 675000

2.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092

摘 要:行为主义学派和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发展观对世界心理学有重大影响而且具有代表性。本文在对行为主义学派和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发展观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对两种发展观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对当代我国教育实践有所启示。

关键词:学习;发展;行为主义;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发展观

引言

行为主义学派和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两种心理学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派将学习过程看作是个体在外部刺激下的反应过程,研究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学习过程成为行为主义的最主要特征[1]。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又称维列鲁学派,是苏俄心理学界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学派[2]。其基本思想是:意识是人类文化历史的产物[2]。在人的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认识上,两种发展观既存在明显差异,本文对两种发展观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对当代我国教育实践有所启示。

1行为主义的发展观

行为主义是在机械唯物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哲学基础上,在动物心理学和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下产生,行为主义大致分为三代:早期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和新的新行为主义。

1.1 早期行为主义的代表:华生的发展观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ohn B. Watson)是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的发展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认为一切

行为都是刺激(S)-反应(R)的学习过程,通过刺激可以预测反应,通过反应可以推测刺激。这种观点否认遗传在个体成长中的作用,认为对儿童行为的塑造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环境和教育。正如华生所说:“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以及我可以用以培育他们的特殊的世界,我就可以保证随机选出其中任何一个,不问他们的才能、倾向、本领、父母的职业和种族,而可以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比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小偷。”[3]

华生是一位极端的环境决定论者[4]。他相信只要有适宜的后天环境,就可以培养出想要培养的人,这种观点是极端的、不正确的,先天因素、主观条件等都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华生的行为主义学说确实将教育环境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体现了教育环境的价值所在,为学习环境的创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指明了方向。

1.2 新行为主义的代表:斯金纳的发展观

斯金纳(B. F. Skinner)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属于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区分了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把由外在刺激引发的行为称为应答性行为,应答性行为往往是一种不随意的行为;而把个体主动发出,受到强化的行为称为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大多是随意的或有目的的行为,在操作性行为中,强化的停止会导致行为的消退。在大多数情况下,被动引出的反应在重要性程度上要比主动发出的反应要逊色很多[5]。

斯金纳根据操作条件反射的强化观,提出了他的学习理论,他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操作性行为,是个体作用于后天环境而产生结果的行为,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任何作为强化的结果而习得的行为,都可以被看作是操作条件作用的结果[5]。为此,可以利用强化来对儿童的行为进行实际控制。利用强化手段塑造儿童的行为;强化影响儿童的学习态度、动机和情绪,实施程序教学,分步骤、分阶段进行,循序渐进,及时反馈,针对强化对象的不同而灵活采取适当的强化措施,塑造良好的行为,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

斯金纳在遗传、环境训练的关系问题上与华生有共同之处,两人都是环境决定论者,华生是极端的环境决定论者,斯金纳是比较合理的环境决定论者,认为可以通过“操作”和“强化”任意塑造人的行为[6]。斯金纳的观点虽然忽视了学习者的意识在学习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但强化在塑造儿童行为,提高学习效率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实际运用中颇受人们的欢迎。

1.3 新的新行为主义的代表:班杜拉的发展观

班杜拉(Bandura),美国心理学家,因其社会学习理论已经开始关注认知因素而被视为新的新行为主义者。他认为学习一定是个体亲身参与的过程,没有亲身参与就无法学习,班杜拉通过榜样学习实验来说明学习即模仿。

班杜拉认为,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最重要人物的行为而学得社会行为,这些观察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号表征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来帮助他们模仿行为,它可以巩固或改变原有的行为。观察榜样行为的结果可能产生不同的学习效应。

班杜拉认为,行为的习得或行为的形成可以通过反应的结果进行学习,也可以通过榜样的示范进行学习,强调直接经验的学习和观察学习的重要性,观察学习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一种间接的学习。人的行为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影响的复杂相互作用的产物,认为学习受认知过程的影响,行为受认知和自我的调节。班杜拉强调学习的认知性和学习者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是学习理论研究的一大进步。

2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发展观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所倡导的文化历史理论、活动理论等揭示了人的高级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内涵,突出了人的心理发展的社会起源,维果茨基、列昂节夫和鲁里亚是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因此社会文化——历史学派被称为维列鲁学派。

2.1 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维果茨基(Lev Semenovich Vygotsky)是苏联的心理学家,是社会建构主义者。他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主动建构的过程,维果茨基强调社会文化历史在学习与发展上的作用,特别强调在个体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活动和社会交往的重要作用,即认识是个体在具体社会文化情景中建构的过程,个人的认知结构是在社会交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的。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维果茨基强调:心理机能的发展是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受社会规律的制约,“心理”概念适用于动物也适用于人,是人与动物共有的反映形式,而意识则是人所特有的最高级的形式[7]。人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中发展起来的[7]。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的过程中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系统,从而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的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是外部活动不断内化的结果。

维果茨基在解释儿童的学习与发展问题上,提出了最近发展区概念,所谓最近发展区就是指儿童实际认知发展的水平与他能够达到的认知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8]。我们要了解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明确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及在他人帮助之下能够达到的水平,运用最近发展区进行有效的教学,把最近发展区水平转化为现有水平,产生新的最近发展区,循环往复地促进儿童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维果茨基的理论是当今建构主义发展的重要基础,其理论对于合作学习、情境学习等教学模式也有一定的指导性。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问题,维果茨基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较全面地阐述了教育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即教育不等于发展,但不受限于发展,在一定范围内教育能促进发展,该理论对于社会历史背景对儿童发展的重视,对语言以及高级思维发展的阐述,“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提出和阐述,与成人、同伴的相互作用在儿童学习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等,已经为越来越多教育人员和研究者所接受和重视。

2.2 列昂节夫的发展观

列昂节夫(Leont’ ev),苏联著名心理学家,是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主要成员,他所创立的活动理论进一步发展了维果茨基的思想。列昂节夫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活动方式起源于外部活动的内化,操作外界物质对象的外部形式的过程转变为心理水平上进行的过程,就是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生、形成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主体和客体通过外部活动为中介而实现的[9]。列昂节夫明确的强调外部活动的客观制约性,认为外部活动决定于其所接触的对象的特点,强调外部活动的实践性、社会性,强调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历史性,强调客体的社会文化性,从而强调活动的社会文化性。“活动必须同人相对立的对象发生实际接触,从而使活动偏向、改变和丰富起来[10]”。活动可以分为内部和外部活动,外部活动是活动的原始的、基本的形式,内部活动起源于外部活动,是外部活动的结果,这两种活动可以相互转化。他指出,生活主体有一定独立的反应力,这种能力只有通过外部的东西才能发生作用,才能从可能性过渡到现实性[11]。列昂节夫指出,任何一个活动,都是符合一定的需要,为一定的动机所激发,由一定的目的的动作所组成,而动作又由达到目的的具体条件所决定的操作来完成,这就是活动的共同的结构[12]。因此,列昂节夫在个体发展上注重环境的影响也注重个体的能动作用。

列昂节夫理论的研究成果对苏俄心理学的发展和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进一步完善有巨大贡献。列昂节夫对个体思维的看法还不是很完善,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诸如活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内化是心理活动产生的机制等,也还有不少争议。

2.3 鲁里亚的发展观

鲁里亚(Luria)是苏联著名心理学家,是苏联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创始人之一,苏联神经心理学的奠基人。鲁里亚认为,任何一种心理活动都是一种机能系统,不同的机能系统包含着不同的众多的脑区域的活动,各个脑区域各自起着特殊的作用,而且参与活动的脑区域是随着条件而变化的,人的意识活动的起源是

社会历史的,人的高级意识活动是始终依赖于外部手段的,而这些外部手段是历史形成的;人的心理过程在大脑皮层上的分布是不稳定的,而在儿童发育过程中,在练习的连续阶段上发生重要的变化。鲁里亚认为,人的随意行为有赖于言语系统的形成,在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下,人的言语系统与动作系统在大脑中加以整合,从而保证人的自我调节。鲁里亚通过同卵双生子实验研究,说明了环境、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重要作用[11]。根据这些研究,鲁里亚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即遗传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简单”的心理过程(直觉视觉记忆类型)特性,在较少程度上影响那些社会作用具有决定意义的“高级”心理过程(言语思维、间接记忆、理解知觉等)特性[13]。

鲁里亚以自己的实证支持了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基本原理,对神经心理学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4]。但神经心理学的结论尚需要进一步证实,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尤其是对脑的深层结构在心理过程中的作用、梦和情绪活动的脑机制等,还要进一步研究。

3两种发展观的差异

行为主义和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发展观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表现为强调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良好的环境和教育对儿童个体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行为主义和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在发展的涵义、发展的起源、发展的内部机制、发展的影响因素几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3.1 心理发展的阐释不同

行为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联结,华生、斯金纳等行为主义者的学习和发展观强调特定的环境对儿童行为的作用,后期的班杜拉所倡导的社会学习理论把个人、环境和行为统和为一体的互动关系。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认为,人的发展是人和社会环境相互影响,交互作用的过程。人的心理发展是社会文化历史的产物。维果茨基将发展定义为“社会共享活动向内化过程的迁移”。强调环境、教育和儿童主观能动性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3.2 心理发展的起源不同

行为主义认为人心理发展源于个体所处环境中的外界刺激。在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中尤其强调外界刺激与个体行为之间的直接联系,因此,华生是极端的环境决定论者,虽然行为主义的学习模式经由斯金纳、班杜拉等的发展,但一直高度关注外界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作用。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在儿童行为塑造上有积极的影响。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认为人心理发展源于社会历史文化。维果茨基在《发展的发生律》中,明确阐述了包括高级心理机能在内的个体发展的社会起源:“在儿童的文化发展中,每种机能都是在两个方面两次登台,首先是社会的,作为一种心理间范畴的人与人的关系,其次是心理的,儿童内部的心理内范畴,所有高级心理机能都是社会关系的内化。”

3.3 心理发展的机制不同

早期的行为主义者认为心理发展的机制是由外部环境决定的。华生是极端的环境论决定者,即认为心理发展不存在内部的机制。斯金纳是比较合理的环境决定论者,斯金纳的观点虽然忽视了学习者的意识在学习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但强化在塑造儿童行为,提高学习效率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班杜拉认为,行为的习得或行为的形成可以通过反应的结果进行学习,也可以通过榜样的示范进行学习,强调直接经验的学习和观察学习的重要性,人的行为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影响的复杂相互作用的产物,认为学习受认知过程的影响,行为受认知和自我的调节。因此,新的新行为主义者也承认个体的主观能动作用。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特别是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认为,心理发展是以社会文化的产物——符号为

中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的过程中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系统,从而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的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是外部活动不断内化的结果。

3.4 影响发展的因素不同

首先,对于影响因素种类的观点不同。行为主义认为,影响人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环境,个体也对自身的发展起一定作用。行为主义者的相关实验就能充分说明这一问题。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可以通过“操作”和“强化”任意塑造人的行为,他说:“一旦安排好称为强化的特殊形式后果,我们的技术就容许我们几乎随意塑造一个有机体的行为”,“正如一个塑刻师塑造一块烂泥一样。”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认为,发展是个体和社会共同建构的过程。他们首次把社会历史环境,尤其是文化——社会历史的产物作为影响人发展的首要因素。维果茨基的知识建构观指出:通过某一特殊文化传递知识,语言是思维、文化传递和自我调节的基本机制,它能在本质上提高心理机能的水平,学习者应在社会性情景中积极相互作用,社会性互动提供了获得经验、改变文化观念的途径,教学应提供支持,指导互动。

其次,对于影响因素的作用实现的观点不同。在对待影响人发展的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的作用上,行为主义认为环境是主,个体为次。华生否认遗传在个体成长中的作用,认为对儿童行为的塑造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环境和教育。社会文化——历史学派认为,发展是个体和社会共同建构的过程,表现为社会历史、文化对个体心理的塑造过程,认识是个体在具体社会文化情景中建构的过程,个人的认知结构是在社会交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的。

4两种发展观对当代我国教育实践的启示

人的发展和教育从来都是密切相关的,发展观影响教育观。通过比较行为主义发展观和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发展观,可以为当代我国教育实践提供以下启示:

4.1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行为主义和社会文化——历史学派都强调了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作用。营造良好环境有利于个体的发展。“孟母三迁”的故事成为中国家教史上的一段佳话,一直流传不息,它生动而深刻地说明了环境育人的道理:要塑造一个美好的心灵,就需要有一个美好的育人环境,环境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和改变一个人。因此,必须努力创造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三位一体”的育人环境。

4.1.1营造良好的家庭育人环境

家庭环境是孩子的第一所学堂,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心理健康。对于孩子来说,良好的教育环境就如同水质和土质对于种子的影响一样至关重要。因此,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心理素质和学习习惯的重要保证。儿童正处在一个对外界事物充满兴趣的年龄,如果身处一个复杂的环境当中,就不易使孩子的思维意志、能力等得到和谐发展,形成乐于接受教育的自觉性。所以,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酝酿一种快乐健康的家庭气氛是所有父母的第一要务。

4.1.2营造良好的学校育人环境

营造良好的学校育人环境,第一,要建设一支政治素质优良、精干高效、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为优化育人环境提供保障。教师是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导师”,也是环境建设的“指挥者”和“设计者”。建设这样一支队伍,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的现代教育观念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要通过建章立制,来规范、约束、激励教职工的言行,创造一种严肃活泼、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第二,教育活动要与环境相协调,应成为开放的系统,使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进一步适应社会和国际市场的需要。教

育活动要以教学环境为载体。教育是通过一定的教学设施、人际关系、校风班风、教学氛围等多种有形或无形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熏陶、感化学生,从而产生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这些有形的、无形的因素共同构成了一种教学环境。第三,要加强学校的物质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物质环境独特的育人作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品位,抓好校园精神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氛围,树立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4.1.3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

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必须加大社会监督和宣传教育的力度。新闻媒体要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对各种违法娱乐场所和不良出版物对未成年人造成的危害予以大力揭露和曝光,动员社会各界自觉举报和监督各种不法行为。同时,要通过有效手段,增强受教育者抵制不健康图书、网络信息和游戏软件等诱惑的能力。

4.2 积极发挥个体的自我调节作用

虽然行为主义和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在个体的自我调节作用方面存在着理论上的分歧,但正是因为这种分歧,反而更加凸显了自我调节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积极的自我调节能够有效地促进和激发个体的发展。因此,在塑造个体行为和教育教学中要积极发挥个体的自我调节作用,通过自我调节改变个体行为,达到教育教学目的。

4.2.1培养师生感情、激发学生的内在主动性

课堂教学既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过程,又是师生感情的交流过程。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平等友好的朋友关系,相互信任,坦诚相待。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与他们一起分担失败的忧伤、共享胜利的喜悦。

4.2.2发挥学生的特长

每个学生不论具备了哪方面的才能都会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学生在自己的特长领域里会找到自我,发挥出前所未有的主动性,并从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其自尊心和自豪感。

5结语

本文在对行为主义学派和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发展观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指出了行为主义和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在发展的涵义、发展的起源、发展的内部机制、发展的影响因素得明显差异,两种发展相似之处在于强调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良好的环境和教育对儿童个体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当代我国教育实践启示是: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积极发挥个体的自我调节作用。当然,对于行为主义学派和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发展观的内涵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陈帼眉. 姜勇. 幼儿教育心理学[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7月第1版第17页

[2]杨鑫辉. 新编心理学史[M]. 广州: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3年8月第1版第7页

[3]华生. 行为主义(英文版)[M]. 1930年版第171页

[4]曹能秀, 王凌. 外国儿童心理发展和教育的理论[M]. 昆明: 云南民族出版社, 2011年1月第2版第218页

[5]杨鑫辉. 新编心理学史[M]. 广州: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3年8月第1版第247页

[6]陈帼眉. 学前心理学[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6月第1版第418页

[7]汪明等. 中外心理学简史[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7年4月第1版第317页

[8]边玉芳等. 教育心理学[M].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9年12月第1版第254页

[9]莫雷, 张卫等. 学习心理研究[M]. 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5年9月第1版第23页

[10]阿·尼·列昂节夫. 活动意识个性[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2年版第60页

[11]曹能秀, 王凌. 外国儿童心理发展和教育的理论[M]. 昆明: 云南民族出版社, 2011年1月第2版第221页

[12]杨鑫辉. 新编心理学史[M]. 广州: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3年8月第1版第332页

[13]杨鑫辉. 新编心理学史[M]. 广州: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3年8月第1版第336页

[14]汪明等. 中外心理学简史[M].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7年4月第1版第324页

【作者简介】

尹坤萍(1982.6-),女,汉族,研究生在读,讲师,研究方向是学前教育基本原理,现为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2011级研究生。

Email:yinkunping@https://www.360docs.net/doc/514794694.html,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是前苏联的心理学派,也称维列每学派。代表人物有维果茨基、列昂节夫、鲁宾斯坦、艾里康宁等。该学派以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创造了从根本上区别于西方心理学的游戏理论。这派成员从不同的角度证实社会文化历史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产生和发展中起了巨大的作用。他们将此观点运用于儿童游戏的研究,确立了前苏联心理学界和教育界关于游戏的墓本观点和认识。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又被称为是“活动游戏理论”或“游戏的活动论”。 一、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理论甚础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是建立在他们关于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的。在苏联建国初期,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进行了建立马克思主义心理学的尝试,提出了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莫定了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心理学理论基础。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低级心理机能就是指感觉、知觉、机械记忆、不随愈注意、情绪、冲动性意志等心理过程。这些低级心理机能是最原始的,是在种族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是生物进化的果。高级心理机能是人特有的心理机能,它具有以下特征: (1)它是随意的、主动的,是由主体按照预定的目的而自觉引起的(即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如随意注意等。 (2)它的反映水平是抽象的、概括的(即心理活动的概括—抽象机能),如逻辑记忆、概念思维等。 (3)它实现的过程是间接的,是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以识记为例:动物的识记是建立A-B的直接联想过程,而人的识记则是以符号或词等精神工具X为中介,从而建立A-X-B的间接 的联想过程。 (4)它起源于社会,是文化历史发展的结果。例如古代用结绳记事,只能记忆一些具体的事情。现代人有了发达的文字,可以把思维的触角伸向遥远的过去和未来。 (5)从个体发展来看,高级机能是在人际的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精神工具而产生和不断发展起来的,不是人自身所固有的。 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曾一度在苏联国内受到严厉的批判,但是他的同伴和学生列昂节夫和鲁里亚等为发展这一学派仍继续坚持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维果茨基的理论,把它提到了新的高度,最后形成社会文化历史学派。这一学派的特点是,参与这个学派的成员的一切研究,都从不同角度进一步证实了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社会文化历史所制约的,活动是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产生与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二、活动游戏理论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把自己的社会历史发展的心理学理论运用于儿童游戏的研究中,就形成了与西方心理学有着根本区别的关于游戏的活动理论。活动游戏理论反对西方的游戏生物学理论,否定游戏本能论。认为儿童的游戏与动物游戏有着极大的区别,JL童游戏的产生

维果茨基社会历史文化理论摘要

维果茨基社会历史发展理论 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主张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受社会规律制约,十分强调人类社会文化对人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社会交互作用对认知发展的重要性。 理论主要内容 一.维果斯基理论的基本前提 1、他认为只有在儿童所经历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来理解儿童的发展才有意义; 2、他认为发展依赖于随着个体成长而形成的符号系统。 二.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从种系和个体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心理发展实质,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来说明的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历史发生问题。 1、两种心理机能:低级机能&高级机能 低级心理机能是个体作为动物而产生的进化结果,是个体早期以直接的方式与外界相互作用时表现出来的特征,如基本的知觉加工和自动化过程; 高级心理机能是作为历史产物的进化结果,即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如记忆的精细加工系统。高级心理机能是人类在本质上区别于动物的特征。 2、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起源——心理工具(各种符号系统) 维果斯基认为最重要的心理工具是语言,他认为儿童使用语言不仅限于社会交往,而且也是以一种自我管理的方式计划、指导和监控自己的行为。自我管理的语言被称为“内在言语”或“个人言语”。3-7岁,儿童出现了由外部语言向内部语言过程的表现—自言自语。 3、心理机能的中介结构——历史文化 儿童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始于社会关系和文化,儿童的记忆、注意、推理能力的发展都和学习使用社会的创造发明有关。如语言、数学体系和记忆方法,在一种文化背景中,会包含学习如何借助电脑进行计算;而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中,会包含用自己的手指或珠子计数。 三.心理发展观 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技能转化的过程。

人格心理学-行为主义流派

行为主义学说及相关研究 代表人物: 创始人:华生 集大成者:斯金纳 格斯里(联结) 赫尔(强化)米勒、多拉德 ?行为主义又称学习理论 ?通过条件反射研究行为习得的规律 ?从行为层面揭示了人格的动态组织形成规律 一、两类基本的条件反射(行为矫治法的基础) ?经典条件反射 ?操作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研究) ●学会对刺激反应,条件刺激成为引发反应的信号 S-R:刺激-反应联结 无条件刺激无条件反射 条件刺激条件反射 ◆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研究) ●始于自发行为,得到强化,学会操作 ●斯金纳设计了定(变)时距、定(变)比率强化程序进行系统实验。(代币、脱敏、厌恶等行为疗法的机理) 二、行为学习重要因素之丰富内涵 行为主义公式: S—R 刺激和反应,强化联结 ◆引发特定反应的刺激——线索(决定何时何地做出何种反应) ●会泛化 ●情境中多重线索联合作用 ●机体内部线索引起连锁反应 如:神经质反应和习惯迁移 ◆强化 ●满足需要形成强化 特殊情形下的微妙强化 ●驱力下降形成强化

次级驱力具有同样特点(米勒、多拉德) 焦虑恐惧属于次级内驱力 ●获得奖励前的行为和逃脱惩罚后的行为被强化(格斯里)◆联结(格斯里研究) ●连锁反应 ●进入行为状态形成联结 三、应用行为学习规律 (一)行为学习手段 ●强化:促进行为 ●消退:不予强化使行为消减 ●惩罚,阻止行为 (二)强化和惩罚类型 ●正强化和负强化 ●惩罚和剥夺 (三)强化和惩罚的有效施用 ●强化和消退结合 ●避免强化/消退误用 ●灵活转换惩罚和强化 ●选择适宜的强化 ◆行为塑造原则 ●小步渐进:强化一系列向期望行为接近的行为 行为强化标准量的逐渐变化 强化接近期望方向的行为 ●行为塑造ABC Anticipation 设置更多线索 Behavior 设计可行的行为步骤 Consequence 增强后果的强化感受 四、与强化有关的著名研究启示 ◆习得性无助(失助) ●努力无效的经历学会自暴自弃 抑郁,“心死”

社会文化地理

社会文化地理学的主要流派 社会文化地理学是一门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学科。社会文化地理学是地理学中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组织以及人类利用自然环境的学科,其中“人文”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差异。接下来我具体介绍人文地理的八大主要的学派: 一、区域地理学 区域理论最早是在,19世纪初,德国农业生产方式开始由庄园式向自由式转变,提出耕作业和畜牧业的土地合理利用以及同市场的关系问题,这就为古典区位理论的形成创造了基本条件。古典区位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主要代表人物有:维达尔·白兰士、赫特纳、施吕特尔、戴维·林顿、胡焕庸等。主要的观点有以下几点: (l)确立了地理区城划分和区域分在的重要地位。法国地理学者维达尔·白兰士指出,有必要研究和谐一致的小区域。他认为地理学者的主要贡献在于划出有用的自然区域或地区。在典因,“以域研究”有多种含义,其中之一就是认为区域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把地球表面划分成大小不和谐的地区或区域。 (2)提出了一系列区域划分和区城分类的原则和方法。有些原则、方法在当虽未明确提出,但已体现在地理学者进行区域划分和区域分类的实践中.具体讲主要有下述原则和方法。 1. 相对一致性原则。赫特纳和施吕特尔都注意到区域差异,认识到地球上存在着显著不同的地区类别。并指出,这种地区不同于周围的地区,它们在自己的可以划定的边界显示出一定程度的一致性。戴维·林顿在《形态区域的划分川,亦阐述了区城划分中的相对一致性以则。他认为,实际上,地球表面没有两个小点是完全相同的。任何一个川界线划出来被认为是均质的地区,只有在特定的现象上才是均质的.不承认相对一致性即部分均质地区的存在,就无法进行区城的划分和分类。 2. 多级划分原则。根据相对一致性原则,对地理区域可以进行多级划分。如中国1959年所进行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域》,就将全国划分成自然区、热量带、自然地区和亚地区,自然地带和亚地带、白然省等多级区城. 3. 综合分析原则和主导因素原则.反映在区域或分类的方法上则表现为地理相关法和主导标志法。这些原则和方法主要体现在地理学者进行区城分类或区划的实践中。前者如英国地理学者赫伯森1950年的世界大自然区域草案是综合分析地表形态、气候和植被而划定的。后者如德国医生兼地质学家西格弗里德·帕萨格认为划分景观类型的最好指明植被。他以主要植物分类为依据划分为全球的景观带。 4. 叠置法。1947年李旭旦教授对我国地理区域的划分可以称得上是运用迭置法进行区划的范例。他把李承三的《中国地形区域图》、《中国水系分区图》、涂长望的《中国气候区图划图》、梭颇的《中国土壤区域图》、黄秉维的《中国植被区域图》、布克的《土地利川分区图》及胡焕庸的《中国农业区域图》迭置起来,找出它们分界线的吻合处及差异处,并进行了研究,然后将全国划分为十大区。 二、文化地理学

班杜拉的新新行为主义理论

班杜拉的新新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学派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watson,1878-1958)于1913年创立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行为主义体系的基本特点可归结为三点:第一,强调客观观察和测量记录人的行为。该理论认为,意识是不能客观观察和测量记录的,所以意识不应该包括在心理学研究的范围内。第二,认为构成行为的基础是个人的反应,而某种反应的形成是经历学习过程的。第三,认为个体的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遗传的,而是在生活环境种获得的。行为主义产生后,在世界各国心理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行为主义强调研究行为,强调从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上客观地研究行为,而不从主观上加以描述。这种研究方法上的客观原则,对当代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是,由于它否定人的心理、意识的观点,以及分析人的行为的机械主义的错误,则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一、班杜拉的生平 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rua,1925—),出生在加拿大艾伯特省的蒙 达。像斯金纳(Skinner)一样,他也是在一个小镇上长大的。他就读的中学只有20个学生。1949年他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获学士学位,1951 年在美国爱荷华大学获心理学硕士学位,翌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他在爱荷华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尽管接受的是临床心理学方面的教育,但由於受赫尔的学生史班斯的影响,对实验模式的有效性印象颇深。1953年,他到 维基台的堪萨斯指导中心,担任博士後临床实习医生,同年应聘在史丹福大学心理学系执教,1964年升任正教授。在这期间,受赫尔派学习理论家米 勒(N. Miller)、多拉德(J. dollard)和西尔斯(R.R. Sears)的影响,把学习理论应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理论观点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理论观点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在20世纪初创立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格思里、赫尔、桑代克、斯金纳等的影响下,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美国占据主导地位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斯金纳更是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推向了高峰,他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并对强化原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使强化理论得到了完善的发展。他根据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设计的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曾经风靡世界。 华生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他把学习的历程分为两种类型:应答型条件作用和操作型条件作用。经典行为主义研究的是前者,而斯金纳研究的重点是后者。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形成依赖于有机体作出一定的动作反应;而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形成依赖于有机体的无条件反射。同时,对待意识不像古典行为主义那样,避而不谈,而是承认意识的存在,但认为意识不过是有机体皮肤之内所发生的私有事件,它不作为行为的生理中介物,而是作为行为本身的一部分,因此感觉知觉都可把它们作为刺激控制形式来加以分析。 1.怎样看待知识:知识是联系及部分技能有组织的积累,是在基本的心理单元或各行为单元间形成各种有组织的连接。这些单元是一些刺激反应的联系,强调某人知道的东西往往是这个人的经验的反应。把知识看作是一些特定反应组合的观点,某种知识的形成经常可用课程及评定中详尽的行为目标来表示。 2.如何理解学习活动:学习是联系的获得和使用,是形成联系,增强联系,调整联系。有效的学习需要有明显的准备,即学习的行为需要“塑造”。而迁移的条件是事先获得学习新知识所需的联系,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相似性,以及在最初习得的程序与迁移情境中要学的程序之间,到底有多少或有哪些共同的条件行动的产生式规则。 3.怎样看待教师和学习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是训练者,而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环境中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有赖于能否反复练习和得到及时的反馈。因此学习者是可以由教师任意塑造的,是接受者、被领导者。 4.如何理解教学:斯金纳认为“教学就是安排可能发生强化的事件以促进学习”.给学生创设能为要学习的刺激作出反应的机会,教学要在学生作出反应之后, 应当有随之而来的反馈。 (1)教学目标:是提供特定的刺激,以便引起学生特定的反应,教学目标越具体、越精确越好。

行为主义学派的先驱-巴甫洛夫

行为主义学派的先驱-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1849—1936)是俄国一个乡村牧师的儿子,他在当地的神学院受教育,后来就读于彼得堡大学,专修动物生理学,1875年获得学位后,成为医学院里生理学的高级研究生,后来又出国去深造,与当时最杰出的生理学家们一块儿从事研究。回国以后,巴甫洛夫任职于彼得堡军事医学院,他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关于消化的研究上,并以其在消化方面的杰出研究而获得了1904年的诺贝尔奖。 与其他心理学家不一样的是,巴甫洛夫并不愿意做一名心理学家,相反,作为一名严谨的自然科学家。巴甫洛夫十分反对当时的心理学,反对过分强调“心灵”、“意识”等看不见、摸不着的仅凭主观臆断推测而得的东西。他甚至威胁说,如果有谁胆敢在他的实验室里使用心理学术语,他将毫不留情的开枪将他击毙。然而,这样一个如此鄙视心理学的人,却在心理学研究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虽然那并不是他的初衷! 巴甫洛夫在心理学界的盛名首先是由于他关于条件反射的研究,而这种研究

却始于他的老本行——消化研究。正是狗的消化研究实验将他推向了心理学研究领域,虽然在这一过程中他的内心也充满了激烈的斗争,但严谨的治学态度终于还是使他冒着被同行责难的威胁,将生理学研究引向了当时并不那么光彩的心理学领域,而后来,该项研究的成果——条件反射理论又被行为主义学派所吸收,并成为制约行为主义的最根本原则之一。 巴甫洛夫对心理学界的第二大贡献在于他对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划分,而这同样始于他对狗的研究。他发现,有些狗对条件反射任务的反应方式和其他狗不一样,因而他开始对狗进行分类,后来又按同样的规律将人划分为4种类型,并和古希腊人提出的人的4种气质类型对应起来,由此,他又向心理学领域迈进了一步。 到老年的时候,巴甫洛夫对心理学的态度有了松动,他认为:“只要心理学是为了探讨人的主观世界,自然就有理由存在下去”,但这并不表明他愿意把自己当作一位心理学家。直到弥留之际,他都念念不忘声称自己不是心理学家。但尽管如此,鉴于他对心理学领域的重大贡献,人们还是违背了他的“遗愿”,将他归入了心理学家的行列,并由于他对行为主义学派的重大影响而视其为行为主

管理理论丛林各学派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

管理理论丛林主要的管理学派如下: 1.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是在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代表人有美国的哈罗德·孔茨。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管理是由一些基本步骤(如:计划、组织、控制等职能)所组成的独特过程。该学派注重把管理理论和管理者的职能和工作过程联系起来,目的在于分析过程,从理论上加以概括,确定出一些管理的基本原理、原则和职能。由于过程是相同的,从而使实现这一过程的原理与原则,具有普遍适用性。 2.人类行为学派。代表人物是劳伦斯·阿普莱。主要观点是:既然管理是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去把事情办好,因此就必须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心来研究管理问题。该学派注重心理学,注重个人和人的动因,把人的动因视作一种社会心理现象。这一学派把管理看作是对组织行为的领导和协调,坚持认为抓好对人的管理是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3.经验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彼得·德鲁克,代表作《有效的管理者》。该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管理者的实际管理经验或案例来研究管理学问题。他们认为,成功的组织管理者的经验和一些成功的大企业的做法是最值得借鉴的。因此,他们重点分析许多组织管理人员的经验,然后加以概括和总结,找出他们成功经验中具有共性的东西,然后使其系统化、理论化,并据此为管理人员提供在类似情况下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和技能,以达到组织的目标。 4.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切斯特·巴纳德,代表作《经理的职能》。他被誉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 1.组织的实质──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人的行为构成的、整体的协作系统的一部分和核心。这一协作系统由人的系统、物的系统和社会系统所组成。 2.组织要素:作为一个组织,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成员间的信息沟通。经理人员是组织成员协作活动相互联系的中心。他的基本任务是:建立整个组织的信息系统并保持其畅通;保证其成员进行充分协作;确定组织目标。 3.权限接受论:(1)权力来源原理:权力来源于生产资料的占有者。(2)权力大小的确定:权力发出后被接受的程度,即不是上级授予,而来自下级接受的程度。 4.组织平衡论:(1)组织对内平衡:组织对个人的诱因要大于或等于个人对组织所作的贡献。(2)组织对外平衡:组织内部效率产生外部效能,它与外部环境间的平衡。 5.系统管理学派。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强调应用系统的观点,全面考察与分 析研究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管理活动、管理过程等,以便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目标。他们认为,组织 是由人们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并且共同工作着的要素所构成的系统。其中,这些要素可称为子系 统。系统的运行效果是通过各个子系统相互作用的效果决定的。组织这个系统中的任何子系统的 变化都会影响其他子系统的变化。为了更好地把握组织的运行过程,就要研究这些子系统及它们 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怎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6.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赫伯特·西蒙。主要观点是: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整 个管理过程;把决策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二者的解决方法一般不同;信息本身以及 人们处理信息的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现实中的人或组织都只是“有限理性”而不是“完全理 性”的;决策一般基于“满意原则”而非“最优原则”;组织设计的任务就是建立一种制定决策

社会文化史

社会文化史:史学研究的又一新路径 2010-08-17光明日报点击: 174 编者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取得了长足发展,历史学亦不例外。在史学百花园中,新成果、新方法、新理论等层出不穷;文化史、社会史、口述史、社会文化史等一派欣欣向荣之象。作为史学新兴学科的一支,国内社会文化史的发展已走过20年的风雨历程,虽然还未成长为参天大树,但在史学界搞得有声有色亦是有目共睹。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国内社会文化史研究取得的进展,本刊特邀刘志琴、梁景和、李长莉等在这一领域辛勤开拓、颇有实绩的专家介绍有关情况,向读者朋友释疑解惑。 主持人:危兆盖(本报记者) 特邀嘉宾: 刘志琴(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梁景和(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李长莉(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刘志琴

梁景和 李长莉 一、在文化史、社会史的大潮中社会文化史破土而出 主持人:社会文化史是什么?它与通史、专史、文化史、社会史是什么关系?它是要开辟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还是要发展成一个新学科抑或只是增加一种解读历史的新方法?

梁景和:在国外,社会文化史更多地被称作新文化史,它是当代西方史学理论和历史编纂中一个最主要的史学流派。但在国内,我们习惯于用“社会文化史”这一称谓。美国史学家林·亨特1989年在其主编的《新文化史》一书中首次举起“新文化史”的大旗,标志着新文化史的崛起。亨特指出,新文化史“探讨方向的焦点是人类的心智,把它看作是社会传统的贮藏地,是认同形成的地方,是以语言处理事实的地方。……文化史研究者的任务就是往法律、文学、科学、艺术的底下挖掘,以寻找人们借以传达自己的价值和真理的密码、线索、暗示、手势、姿态。最重要的是,研究者开始明白,文化会使意义具体化,因为文化象征始终不断地在日常的社会接触中被重新塑造”。 我以为,社会文化史是研究社会生活与其内在观念形态之间相互关系的历史,是观察和诠释历史的一个重要视角和层面。社会文化史可以补充通史和专史的内容,社会文化史与文化史、社会史具有交叉关系,亦可发展为并列关系。社会文化是客观存在,运用社会文化史的视角和层面会发现更为丰富多彩的历史现象和内容,因此开展社会文化史研究,具有推动史学发展的实际价值和意义。 李长莉:历史学是以实证为基础的综合性学科,面对的是丰富纷繁的以往人类社会现象及人们的所有活动,要予以认知,就需要一定的概括与分解。因此近代以来的历史学学科体系形成了综合性通史与分领域专史两条学术路径,这也成为迄今史学研究的基本范式。然而,随着人类面临日益复杂而多样的问题,要求历史提供的知识已不只是还原历史真相与判断是非,而是要开掘历史现象的纵深处,多层面地探究其内在根源与演变机制。如此则只限于某一专史领域、单一视角的知识难以解答,而如果从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视角进行认知,则可弥补单一视角的某些缺陷。“社会文化史”20年来的发展历程,就是这样一种以跨学科交叉视角研究历史的探索与尝试。 “社会文化史”在我国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针对当时相继兴起的文化史和社会史各有偏重、难以反映社会文化的一些纵深领域、留有诸多相互重合又模糊不清的空间等问题,开始有学者尝试打通社会史与文化史,探索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交叉研究,于是提出了“社会文化史”的新概念。我以为这并不是一种严格的学科范畴,而主要是指一种交叉学科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大致而言,即以文化理论分析历史上的社会现象或用社会学方法研究历史上的文化问题。它与通史和专史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予以补充,使历史学的血肉更为丰满鲜活。 刘志琴:48年前一篇《<急就篇>研究》在学术界引起轰动。《急就篇》是汉代儿童的启

行为主义 学习理论

名词解释: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又称刺激-反应理论,是当今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行为主义主要观点 行为主义理论又称刺激——反应(S—R)理论,是当今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刺激——反应”,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叫做强化,通过环境的改变和对行为的强化,任何行为都能被创造、设计、塑造和改变。在教学中,对学生理想的行为要给予表彰和鼓励,还要尽量少采取惩罚的消极强化手段,只有强化正确的“反应”,消退错误的“反应”,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强化”看作是程序教学的核心,认为只有通过强化,才能形成最佳的学习环境,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一)华生 华生,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只要确定了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通过控制环境任意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行为可以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二)巴甫洛夫 是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他的条件反射理论被行为主义学派吸收成为制约行为主义的最根本原则之一。巴甫洛夫认为学习是大脑皮层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巩固与恢复的过程。“所有的学习都是联系的形成,而联系的形成就是思想、思维、知识”。他所说的联系就是指暂时神经联系。他说:“显然,我们的一切培育、学习和训练,一切可能的习惯都是很长系列的条件的反射。”巴甫洛夫利用条件反射的方法对人和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作了许多推测,发现了人和动物学习的最基本的机制。引起条件学习的一些基本机制有:(1)习得律。有机体对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如狗对灯光与食物)之间的联系的获得阶段称为条件反射的习得阶段。(2)泛化。指条件反射一旦建立,那些与原来刺激相似的新刺激也可能唤起反应,这称之为条件反射的泛化。(3)分化(辨别)。分化是与泛化互补的过程。泛化是指对类似的事物作出相同的反应,辨别则是对刺激的差异的不同反应,即只对特定刺激给予强化,而对引起条件反射泛化的类似刺激不予强化,这样,条件反射就可得到分化,类似的不相同的刺激就可以得到辨别。 (三)桑代克 桑代克,动物心理学鼻祖,联结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学习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桑代克认为学习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随着错误反应逐渐减少正确反映逐渐增加,终于形成稳固的刺激----反应的联结,即S---R之间的联结。桑代克认为试误学习成功的条件有三个:练习律、准备律、效果律。 (1)准备律。指学习要经过反复的练习。

文化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6月5日1、2节205考试(十五周周三) 导论 一、作为一种现象的文化 (一)现象 1、人的第二自然、非特定性 2、给定的行为规范体系 3、古拉丁语:耕耘、培养、教育、修养 4、演化,考古学:《周易》“关乎天文以查实便,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5、1871年,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 (二)定义 文化是一种复合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从社会上获得的习惯、器物文化。德国,思辨。 雷蒙德、威廉斯:艺术和艺术活动;文献式的人类智慧结晶;一种生活方式。 二、作为一门学科的文化社会学 1897年,德国的巴德开展田野调查 (一)含义 (二)性质:马林诺夫斯基 1、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统一 2、微观和宏观的统一 3、理论和实证的统一 4、个体和整体研究的统一 (三)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与哲学的区别 2、与文化人类学、体质人类学的区别 (四)研究内容 1、民俗、风俗习惯、民歌、民谣 2、宗族崇拜 3、 4、语言、文字、符号 5、家庭、婚姻、亲属 6、艺术 7、知识

8、传统与现代化 9、文化传播、冲突文化、大众文化、消费文化 (五)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比较分析法(中西方宗教) 3、问卷法 4、访谈法 (六)研究意义(四点) 1、揭示文化的产生规律 2、揭示文化发展规律 3、文化现状 4、参与决策的咨询 三、推荐书目 1、1748年《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法国;1689-1755年 2、1871年《原始文化》爱德华·泰勒英国;1832-1917年 3、1890年《金枝》詹姆斯·乔治·弗雷泽英国;1854-1941年 4、1899年《梦的解析》弗洛伊德奥地利;1856-1939年 5、1918年《西方的没落》斯宾格勒德国;1880-1936年 6、1934年《历史研究》汤因比英国;1889-1975年 7、1946年《菊与刀》本尼迪克特美国;1887-1948年 8、1947年《乡土中国》费孝通中国;1910-2005年 9、1949年《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中国;1893-1988年 10、1955年《爱欲与文明》赫伯特·马尔库塞德国;1898-1979年 11、1969年《代沟》玛格丽特·米德美国;1901-1978年 12、1973年《后工业社会》贝尔美国;1919- 年 13、1978年《东方学》萨义德美国;1935-2003年 14、1980年《第三次浪潮》托夫勒美国;1928 - 年

行为主义学派的简介

课程名称:学习理论;学院:网络与信息中心; 专业:教育技术学年级:2010级日期:2011-3-22 姓名:程宏达 《行为主义学派的简介》 行为主义理论的提出 约翰·华生(John B.Waston,1878)于1913年首先打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旗帜,是美国第一个将巴氏的研究结果作为学习理论基础的人。他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在华生看来,人类出生时只有几个反射(如打喷嚏、膝跳反射)和情绪反应(如惧、爱、怒等),所有其他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建立新刺激―反应(S-R)联结而形成的。 1913—1930年是早期行为主义时期,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创立的,他主张心理学应该屏弃意识、意象等太多主观的东西,只研究所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毋须理会其中的中间环节,华生称之为“黑箱作业”。他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行为主义学派,又称早期行为主义学派,是20世纪初崛起于美国的一个心理学流派,也是影响最大的心理学流派之一。现在行为主义学派不像20世纪四、五十年代那样一统天下,但在心理学各个领域的影响依然是十分重大的,很多方面都能看到行为主义学派的影

文化研究学派

第一节“文化研究”的概念、特点、历史与动因 一、什么是“文化研究” 所谓“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在西方学术界有特定的含义,不能顾名思义地简单理解为对于文化的研究(the study of culture);它与一般所说的(更宽泛意义上的)文化的研究(cultural research),以及文化理论、文化批评也不同,更不等同于传统的文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文化分析”。更重要的是,它的研究对象不仅仅限于文化。 这里所介绍的“文化研究”,是特指从20世纪60年代起由英国伯明翰大学(University of Birmingham)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enter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简称CCCS)生发出来,20世纪80年代开始风靡英语世界,然后逐步影响到全世界的一种学术思潮或一个知识流派,所以又称文化研究学派。 在西方,有些文章为了区别这个特定意义上的“文化研究”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研究,常常把前者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即写作Cultural Studies。 “文化研究”是由1964年成立的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学术研究方向和学术成果发展而来的,其理论基础由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几位奠基人的研究及其成果,如理查·霍加特(Richard Hoggart)的《识字的用途》、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的《文化与社会》和《漫长的革命》、爱德华·汤普森(E.P.Thompson)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以及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的《电视话语中的编码/解码》等著作所奠定。 “文化研究”涉足的领域非常广,几乎横跨全部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但与“文化研究”联系特别紧密的,一般认为有四大学科,它们是文学、人类学、社会学和大众传播学。 因为“文化研究”为研究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传媒及其它大众文化现象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路,也为世界范围的大众传播研究、大众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模式,因此,它被公认为传播学批判学派的一大重要流派。 二、“文化研究”的特点 美国学者本·阿格尔(Ben Agger)在他的著作《作为批判理论的文化研究》里,从文化取向出发,认为“文化研究”具有以下四个主要特点: 1、跨学科。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早期的代表人物来自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多种研究领域,他们打破传统学科分类的界限,将大众文化作为意义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来研究,形成一个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并且自此,跨学科成为“文化研究”所信奉的一贯信条。 2、主张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全部方式”。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灵魂人物威廉斯给文化下了一个重要定义,即文化是物质、知识与精神所构成的整个生活方式。这个定义为“文化研究”抛弃英国主流文学界的文化精英主义,将传统文化研究不屑一顾的一些文化现象,如电视、大众文化等,纳入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而且“文化研究”在研究这些文化现象时,充分肯定其文化价值,将这些文化实践予以合法化。 3、拒绝将文化分为高雅和低俗两类。将所有的文化都看成是“连续统一”(continuum)的文化表现,试图建立一个包括所有文化的共同领域。 4、主张文化既是实践的又是经验的。“文化研究”不仅研究文化产品,如电影、小说、音乐,同时也研究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过程,研究人们如何创造和体验文化,强调工人阶级对霸权文化的反抗。 巴基斯坦学者扎奥丁·萨德尔(Ziauddin Sardar)则从政治视角,在与人合著的《文化研究入门》一书中总结了“文化研究”的五大特点: 1、“文化研究”的研究对象是文化实践跟权力的关系。目的是揭露权力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如何影响文化实践。 2、“文化研究”不限于研究文化。它是从文化的复杂形式来理解文化,分析文化实践本身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3、“文化研究”中的文化,既是研究的对象,又是政治批评的场所;“文化研究”既是理性的学科,又是实用的学科。 4、“文化研究”既暴露又调和知识的不同领域。寻求知者和被知者、观察者和被观察对象的共同兴趣和认同。 5、“文化研究”持激进的批判立场。对当代社会进行道德批判,对社会结构进行政治批判,其目的是理解和改变一切支配性的社会结构,尤其是在工业资本主义社会。 比较“文化研究”与英国传统的文化研究、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研究,文化研究学派具有以下鲜明特征: 1、注重研究当代文化。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命名即反映了其研究旨趣之所在。“文化研究” 以当代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拒绝将文化神圣化,主张将文化的意义和实践“去中心化”和“去经典化”。 2、注重研究大众文化。尤其是注重以影视为媒介的大众文化。 3、重视被主流文化排斥的边缘文化和亚文化 4、关注现实问题,注意与社会保持密切的联系。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各种问题都有可能被纳入“文化研究”的研究范围,但“文化研究”尤其关注文化中蕴含的权力关系及其运作机制,如文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等。 5、提倡一种跨学科、超学科甚至是反学科的态度与研究方法。 “文化研究”最突出的特点是,它把整个世界都看作是一个文本,并透过符号,在文本背后发现意识形态和权力争霸。 三、“文化研究”发展史 1871年,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著作《原始文化》中阐述道:“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种种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整体。” 但这不是当前学术界作为热门话题谈论的“文化研究”。“文化研究”的起源是与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联系起来的。 1964年,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在伯明翰大学宣告创立。第一任主任是霍加特,灵魂人物是威廉斯。霍加特、威廉斯和汤普森都是工人阶级出身,对社会中下层阶级的熟悉程度,非一般知识分子所能比。 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秉承英国式的马克思主义传统,致力于沟通英国知识分子与工人阶级,把研究工人阶级的生活作为其首要的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威廉斯提出文化是日常生活的全部方式,生产与消费由此成为研究中心理解文化的两个主要方面。其结果是文化生产最终被看作生产方式之一,这样就把文化从上层建筑拉回到经济基础中来,与社会经济生产和结构相联系。而注重消费研

早期行为主义主要理论

早期行为主义主要理论 行为主义学派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该学派的创始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华生(J.B.Watson)。根据行为主义的发展,可以被区分为早期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和新的新行为主义。早期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其次是霍尔特(E.B.Holt)、拉施里·亨特(W.S.Hunter)和魏斯(A.P.Weiss);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为斯金纳(B.F.Skinner)等;新的新行为主义则以班杜拉(A. Bandura)为代表。 1.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巴甫洛夫提出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classical conditioned reflex,CCR),他把食物作为非条件刺激( unconditioned stimulus,UCS)引起狗唾液分泌的反射过程称 为非条件反射( unconditioned reflex,UCR)。心理学以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为基础,推导出了多种心理治疗理论,包括厌恶疗法、系统脱敏感疗法、泛滥疗法、爆炸疗法等。该理论指出,通过一定的训练去学习新的行为模式,就能在大脑中重新建立良性的条件反射,以获得调控心理及生理活动的习惯和方法。 2.行为学习理论 华生认为,心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只能应用客观观察的方法来进行研究,而只 有行为才是可以直接观察并进行科学研究的对象。他主张心理学采用“黑箱 作业”的方法,忽略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中间环节。 华生提出的行为学习理论强调人类行为的后天习得性,从而否认遗传的作用,即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

维果茨基社会文化历史理论

专题讲座(二) 专题二维果茨基社会文化历史理论的心理发展观 (四)内化说 在工具理论的基础上,维果斯基提出了内化说。内化过程的实现主要借助于人类的语言,只有掌握了言语工具,才能将直接的、不随意的、低级的心理活动转化为间接的、随意的、高级的心理机能。如儿童数物体个数的过程,开始需要出声地数出物体的数量,随着儿童的发展,渐渐地将出声的数转化为在心里默数,最后可以省略中间环节,直接说出物体的数量。在这个过程中,外部的活动在语言的中介作用下得到内化,形成更高级的心理机能。 维果斯基指出,人的心理发展的两条客观规律:(1)人所特有被中介的心理机能不是从内部自发产生的,它们只能产生于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之中;(2)人所特有的新的心理过程结构最初必须在人的外部活动中形成,随后才可能转移至内部,成为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的结构。人类的活动是在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在工具的中介下,由外部转化到内部。如教师教刚入园的儿童如何接水,最初阶段,儿童每次接水教师都要讲一遍规则,儿童便按照要求去做。时间久了,即使没有教师的提醒,儿童也会自觉地按照老师之前的要求去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开始指导性的语言对儿童而言是一种外部控制,逐渐地,儿童掌握了规则,并实现了规则的内化,即便没有教师的督促和要求儿童也可以按照要求做好,儿童能够管理并控制自己的行为,由外部控制转化为内部控制。 在内化说的基础上维果茨基阐明了儿童文化发展的一般发生法则:“在儿童的发展中,所有的高级心理机能都两次登台:第一次是作为集体活动、社会活动,即作为心理间的机能;第二次是作为个体活动,作为孩子的内部思维方式,作为内部心理机能。”维果茨基认为,人类高级心理机能的形成离不开人与人的社会互动和交往,并且是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由最

三大行为主义的比较

三大行为主义的比较 心理131 梁志豪学号:1308300007 摘要:行为主义(behaviorism)是美国心理学的主要学派之一,对西方心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行为主义区别于先前心理学派的根本特点是:它排斥意识,主张将行为视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 按照行为主义的发展顺序,可以将其划分为早期行为主义(即经典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即操作行为主义)和新的新行为主义(即社会认知行为主义)。早期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则为斯金纳等,新的新行为主义则以班杜拉为代表。2 早期行为主义主张客观主义,以刺激和反应的术语解释行为,强调联结学习,主张环境决定论和外周论。新行为主义强调刺激和反应之间的中介变量,允许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对行为的内部动因进行推测以操作主义的观点解释中介变量。新的行为主义则给予认知、思维等心理因素在行为调节中的作用以足够的重视,把认知、思维看成是积极、主动的过程,强调研究方法的客观性。 关键词: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外周论中介变量操作主义 早期行为主义 一、历史背景 1.社会历史背景:19世纪后半期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城镇化大量普及,许多农村人进入城市,国家需要对这些人进行训练以使他们学会新的生活技能,正是由于美国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的需要,促使心理学家从对意志的研究转向对适应性行为的研究,行为主义适时而生。同时,行为主义也是美国政治生活中进步主义运动的产物,这个运动试图撤换政治机构的老成员,使用能够科学管理社会的人才进行治理。综合说来,行为主义就是美国在20世纪初在社会生活、生产实践和政治改良的一种要求和反映。 2.哲学背景:虽然早期的行为主义拒绝以任何哲学作为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但实际上,它是以机械主义、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作为想、哲学基础的。 3.自然科学背景:俄国的谢切诺夫、巴普洛夫和别赫切洛夫的生理学研究为行为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自然科学基础。 4.心理学背景:虽然受到社会、哲学和科学的影响,但是心理学自身的发展才是行为主义产生的内部因素。早期行为主义受到机能主义和动物心理学的影响。 二、研究对象 1.主张心理学用自然科学的客观方法研究行为。反对研究意识和内省法。 2.心理学的目标:“理论目标就是对行为的预测和控制3” 三、研究方法 1.观察法:分为自然观察和借助仪器的观察。华生更倾向于后者,他认为,科学的进步与实验手段和设备的改进有关。因此对于心理学,有必要借助精密的仪器来精确的研究行为。 2.条件反射法:分为两类:一是用以获得条件分泌反射的方法,另一是用以获得条件运动发射的方法。华生认为对于聋哑人、婴儿等特殊的被试,条件反射法可以有独到的用处。并且还可以用来检验口头报告法的效果。是一种客观方法。 3.口头报告法:正常人拥有一种观察自己身体内部所发生的变化并对这些变化进行口头报告的能力。但是人们认为这是早期行为主义把内省法赶出去又从后面迎回来的一种做法。然而华生认为口头报告法所报告的只是自己身体内部的变化,而不是心理和意识的活动,并不是通常所谓的内省。 1 《方心理学的历史与系(第二版)》叶浩生著,P189 2 百度百科条目“行为主义“ 3 转引自张述祖等审校《西方心理学家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P1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