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人逻辑思维能力之低下

论中国人逻辑思维能力之低下
论中国人逻辑思维能力之低下

我们中国人经常会碰到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场景,而且碰到的频率多得令人发指。场景如下:如2者进行辩论。辩着辩着就不知所云了,既模糊觉得对方那里出错了,又说不错到底错在那里,最后为了面子或者恼羞成怒就开始人身攻击了。又如2者一问一答,那简直是鸡同鸭讲,问的和答的基本是风牛马不相及。

反过来看西方影视中人物对话。几乎没有一部影视作品是不争论的,人家的争论之激烈于中国人的辩论相比有过之而不及,但是情绪的激动并不会影响争论主题的偏移,尽管观点对立,但彼此为自己论点寻找的论据是完全为自己的论点服务的。更可贵的是自己的逻辑思路能够让对方也看得清楚,这致使彼此不会认为对方是在恶意无理取闹。因此争论的结果大多不会互相人身攻击。

在这里我先列举几个例子用以抛砖引玉:

1 你自己都有缺点,你有什么资格说别人。

-------这话被大家经常拿来作为反击的武器。但我觉得这句话好像逻辑性很强,其实是荒谬的。我是近视眼,就没有资格指正学生错误的读写习惯了吗?我患了感冒病,就没有资格给别的感冒患者开处方了吗? 我是文盲没读过书,就没有资格要求孩子读书了吗?。

2 别人能做到,你为什么做不到?

世界上没有两张叶子是完全一样的,也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人的相貌、智力、遗传、经验是各不相同的,人的机遇也不均等,那么人的能力也有大小之别。甲能做到的事情,乙不一定能做得到。爱因斯坦能够做到的事,你和我就做不到。孔子成为大教育家,影响中国几千年......不要说你和我做不到,就是他的父亲、儿子都做不到。

吾丁

1.两个群体的文化性格对比

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利斯多德开始,整个欧洲的哲学体系开始形成,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蔚为大观的庞大体系。以后的欧洲哲学的各大流派,以及名闻遐迩的一代代的哲学家们,都是按照这个风格来追求学问的。我们现在去看欧洲的古典哲学,就会发现他们所醉心所热衷,倾其一生所钻研的,都是中国人看起来“没有用”的虚空的概念和空洞的逻辑,完全不给研究者带来任何实际的好处和利益。哲学研究的最高目的,就是追求“终极真理”,为了这个目的,各大流派的哲学家们,虽然各持己见,但是总体来看,整个学术研究的风格完全是脱离实际利益和好处,单纯地为了学问而学问的方式。在这一点上,所有的学者和流派都是一样的。什么是“是”,什么是“是什么”,什么是“存在”,“存在物”与“存在本身”的区别,什么是“普遍原则”等等这些概念,从亚利斯多德开始,到近代的尼采,托斯妥耶夫斯基,每个人的思考都精彩纷呈,引人入胜。从形而上学占据主导地位到近代对形而上学的反思和批判,进而提出针锋相对的“个体的生存困境”,“生存的绝望”,加上对“上帝即善”的反思,回响着舍斯托夫对古代贤哲的质问和批判;而对于“存在”的思索,则贯穿了从亚里斯多德到海德格尔的2000年间的历史跨越。

这种超然自在的,以思考为乐趣,以思辨为最终目的的学术风格,是欧美人文研究者的基本性格。从西欧的intellectual到东欧的 intelligentsia,都属于这样一个精神贵族的世界。

这是一个与远东古老神秘文化完全异质的阶层。从衣食无忧风流倜傥的罗素,到贫困潦倒矢志不渝的史宾格勒;从听到“普遍规律”就要脱帽敬礼的康德,到对形而上学毫不留情深刻批判的尼采和舍斯托夫,每个哲学家都给后人留下一笔丰厚的精神遗产,还有他们各自精彩的人生故事。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的维特根斯坦,家境殷实,父亲是大企业家,是维也纳富甲一方的望族。但是醉心于哲学思考的维特根斯坦,对于父亲的遗产完全没有兴趣,分文不取,一生过着清贫的单身生活,甚至连外出开会的路费都没有,还要请罗素变卖他在剑桥的家具来筹措路费。他给自己的得意门生的毕业赠言竟然是:去找个体力劳动的工作!那里才能体会真正的人生。而才华横溢的维特根斯坦本人,除了在剑桥教哲学以外,当过煤矿工人,小学教师,战地护士,还曾做过设计师,每一样工作他都取得了出色的成绩。他那高迈强健自由自在的灵魂里,没有功利,没有实用主义,没有现实利益和好处。他是“知行合一”人生准则的最高典范。

面对这样的真正的哲人,我无法不肃然起敬。偶尔拜读他们的著作,虽然很晦涩难懂,边读边思考,有时还要反复地读好几遍,往往读了半天才读了两页,但是这样的阅读往往是令人甘之如饴的深度精神享受。

中国上古时代,也曾经有过衣食无忧的美好岁月,后来慢慢地变成穷山恶水与刁民的世界,就再也没有哲学思辨出现了。在那段美好岁月里,出现过老子,这是上古时代的一个杰出的intellectual,道德经是一部充满了思辨乐趣的著作,现在读起来仍然能令人感到先人的智慧。从这个角度说,老子是最接近欧洲 intellectual的一个同类。近代的中国,能够持守独立自由之精神,超然忘我于自由世界的,大概只有蔡元培陈寅恪等寥寥可数的几个学者而已。

可惜的是,老子的道家系统没有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思辨的乐趣,在老子以后嘎然而止,成为文化史上的绝响。孔子的儒学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但是,论语里并不包含思辨的成分。论语通篇都是孔子的教导,他告诉你如何成为一个良民,如何成为一个好的公民,如何待人处世,如何处理人生的各种关系,用我所喜爱的作家王小波的话说,“就是人际关系那一套东西”。孔子是一位优秀的老师,不是思辨者。论语里没有思辨的乐趣,只有一些人生的经验和教导,供人学习和参考。

儒学不是以启迪的方式开启人的智慧,也不主张独立思考。他教导你如何去做,你只要按照他的教导去做就可以了。这就是后来中国的“知识分子”的性格,一方面他们循规蹈矩唯贤是尊;另一方面,他们从一开始就匍匐于先贤和权力的脚下,逐渐失去了独立的人格和超然的思辨能力,在以后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就慢慢地成为了与”intellectual”截然不同的两种群体。

慢慢地,中国人就发展成为整体性“思辨能力缺乏症”,不讲究明确的概念,不讲究严密的逻辑,不讲究以理性为基准的推理,因而他们没有是非,不辩对错,没有原因和结论,一切皆以实用性和功利性为出发点进行思维。

2.普遍性思辨缺乏的现实例证

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文化世界里。比如,法国的文化虽然有其独到和灿烂之处,但那不是我的文化。我的生活里也没有法国人的因素。我们在现实生活里,或者在虚幻的网络上

经常能碰到的,能接触的,能交锋的,基本都是同种文化的人。这样,我们就能深刻和真实地感受到这种文化的特征。

据说鲁迅先生生前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看到《支那人的性格》翻译出版。他有一个遗愿,大意就是说“很想看到有人把史密斯的《支那人的性格》翻译出来”。可见这本书对支那人的分析定有独到之处。后来有人翻译了,书中有一个例子说明中国人思维与西洋人不同之处。作者举例说:“你若问一个中国厨子,你做面包为什么不放点盐呢?中国人往往回答你:是的先生,我们做面包不放盐”。作者在列举了许多类似的例子以后总结道:中国人不会按照理性去推理,他们不知道如何去思考问题的答案和事情的原因,他们习惯于用事实本身来解释事实。

前几年我在某网络上看到过一位伟大的中国女性发表的高论,面对众人对大跃进的批判,她说她感谢大跃进。理由是什么呢?她说她爸爸是北京军区的一位官阶很高的军官,大跃进年代她们家一点儿也没有受影响,别人家都没有吃的,她们家什么都有,甚至有罕见的奶糖和其他奢侈品,因此她说,她感激大跃进。

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因果关系脱节”的思考例证,很多网友气愤冲天,对她破口大骂。我只想说,很显然,这位伟大的中国女士把因果关系完全搞错了。她应该感谢的是她爸爸,确切地说,她要感谢她爸爸的官阶和特权,她所能享受到的一切,皆来自于特权,而不是来自于大跃进。换句话说,有没有大跃进是无关紧要的,只要她爸爸是高级官员,她任何时候都能吃到奶糖和饼干。

还有一种中国人特有的思维习惯,就是无法按照一贯性的思维去思考,不断地转换话题,直到把问题搞得面目全非。我所喜爱的作家鲍尔吉原野,曾经写过一篇散文,很形象地描述了他在商店里遇到的这类尴尬。他本来想买山西产的蜜枣,问了商店里的女服务员,答曰“只有陕西蜜枣”。曰:“我要买山西蜜枣,陕西的我就不买了”,刚要走,女服务员不满地发起牢骚:“山西不就是陕西么!不就差了一个字么!就你那么矫情!”作者回过身来想说明山西和陕西不一样,如同贵州不是苏州,但是服务员已经将话题转换了:“显得你有学问是不是?不就是个知识分子么,你有啥了不起啊?你说,你有啥了不起?!”。

问题从“山西与陕西不一样”发展到了“你到底有啥了不起”,转变之迅速,令人措手不及,若非那种思维的高手,你最好马上逃走,否则她还会招来群众“评理”,这种“理”只能越评越乱套,作者只能落荒而逃。

集体性思辨能力缺乏症,根源是传统文化的性格偏颇,他们对文化的隔阂和蔑视,导致全民性的反智倾向愈演愈烈,不会思辨的人民,自然没有能力从本质上认识到这个日复一日地宣传类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明天会更好”“稳定压倒一切”这样的口号,并封杀一切可能的批判和质疑,所以,这些本来从逻辑上可以轻松被推翻的论述,恰恰成了大部分中国人深信不疑的“真理”,这类人我们经常能接触到。

我在一个北美的网站上就碰到过类似的中国人。有人提出一个判断“只有祖国强大了我们才有尊严”,这个判断按照“必要条件”是否成立?我对此很有兴趣,也参加了讨论,大家各自论述到最后,发现被论述的那个主题,从逻辑来说的确不符合“必要条件”,没想到那位自

称为“逻辑学家”的先生却恼羞成怒地拿我的国籍来攻击我。我一看,陕西也成了山西,“必要条件问题”马上要变成“国籍问题”,我便落荒而走。

在我看来,谈论“必要条件”,我们就按照逻辑推理来谈,跟其它的问题不相干。至于国籍之类,不过身外之物,跟逻辑推理有什么关系。

还有一位,偶尔拿出基督教会崇拜的内容来显示自己对上帝的崇拜,但是通观其言其文,他并不把上帝放在一个崇拜的位置,他所引以为自豪的人生宗旨乃是“爱国主义”。我猜想,他是这样信奉上帝的,他祷告的时候一定这样说:创造天地的万能的天父,求你降下烈火和原子弹,把该死的日本鬼子们都烧死;把该死的美国鬼子们都炸死,保守我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平安无事,让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崛起振兴于世界之林……

这叫什么基督徒!

以上提到的两位,都属于“海外爱国者”,对他们来说,爱国主义是最高的价值观,其他种种,包括人格成就乃至学问和信仰是次要的,是从属于“爱国主义”这面旗帜之下的。这是他们的明显特征。他们都是在X教育下,从求学阶段就深深地陷入爱国主义思维的怪圈的人,如今人到中年,仍无法改变自己的思辨混乱症,令人无可奈何。

我想到很多欧洲著名的学者,在本国的政治生活处于黑暗年代时毅然去国,而且明言“这样的国家不是我的祖国!”,说这种话的,就是那种灵魂自由,超然物外,为了追求对与错而不顾一切的人。这也正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领军人物之一的弗洛姆所主张的“普遍的伦理价值”的真实含义。弗洛姆推崇“人类的普遍价值”胜于“某个社会的内在价值”。我是这个理论的信奉者,因此我首先认为我是一个独立的“人”,然后才是一个有国籍有文化属性的“社会人”。

3.不可逾越的鸿沟

欧美的人文学者,历来都是以活泼自由的心灵来进行思辨活动的。在今天的欧美各个一流大学里,人文学科仍然是热门学科。哲学家,历史学家,都是受人尊敬的职业。但是我们观察今天的中国,却发现这类人文学科却门可罗雀,中国一流大学的文史哲系备受冷落,招生人数都会担心完不成限额。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都热衷于“MBA”,经营管理,财经股票,贸易,或者当律师,总之都在关心与“赚钱”直接相关的学科。两相比较,我们可以断言,欧美之领先,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持续的状态。

我们应该坚信有一些人类共同的理念是不会变化的。健全的社会,发达的国家,绝不仅仅是器物的精巧与丰富,更在于国民灵魂的自由和思辨的健全。整体国民思辨的健全,对于一个国家的前途至关重要,而在一个常年充满了荒谬思维的社会,要使国民建立起比较健全的思辨能力,必首先端赖少数精英人士的觉醒和宣传。诸君对此均可作如是观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 摘要:生死问题关系到每一个人最切身、最根本的利益,对它的解答是人们决定人生态度、人生目标,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石。死亡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原始宗教中,人们对死亡和自然现象有着本能的恐惧。儒家的死亡观是入世的、积极的, 它主张通过立功立德来超越死亡。道家的死亡观是出世的、飘逸的, 它主张顺应天理和自然之道, 既不悦生,也不恶死。佛教的死亡观是抑我的、消极的, 它主张战胜自己肉体的欲望来享受来世的快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具有伦理化、政治化、神秘化的特征, 对现代人善待人生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死亡观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死亡的思考往往被人们所忽略。由于历史、地理环境、人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一个民族往往形成有别于其它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 在此基础上形成属于自己的对待死亡及人生问题的死亡态度和死亡智慧。可以说,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具有连续性文化传统而没有中断的民族, 其处理死亡的方式也有其独特性。 在中国原始宗教中, 中国人关于死亡的思考总是与自然或自然现象相联系。古人认为, 天上是神的世界,神无生无死, 是永恒的。地上是人的世界, 有生必有死, 地下是鬼的世界, 阴森的令人恐怖。中国原始宗教中的死亡意识与当时低下落后的生产力、科技水平相联系, 源自于人们对死亡和自然现象的本能恐惧。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各种关于死亡的思考开始出现。我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导,中国人的死亡观也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对于生死这个问题,孔子的学生子路曾经请教过他的老师,孔子脱口而出“未知生, 焉知死”。意谓人如果连“此生”都照顾不好,何谈照顾“来世”。孔子的本意是要求人们务本求实,关注现实感性生命的愉悦,对生活负责,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于对生命社会价值的追寻,而不要分心去考虑死亡及死后世界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 孔子的这句话并不表示他对死的问题的放弃, 这只是一种理性的暂且搁置, 但隐含了关于生死关系的思考。儒家关于死亡问题的议论都是围绕通过思考生而超越死展开的,既然死亡是最大的不幸, 儒家干脆搁置难以证明的死亡世界, 而在现实生活中另立终极关怀的对象, 把人们对永恒的追求与现实建构统一起来, 关注自身如何实现对死亡的超越, 那就是道德价值的开拓或内敛。所以儒家建立了一系列以道德价值为核心的死亡观, 通过树立一种死后的崇高目标来给生命确立一整套的价值标准, 提供理想和规范。儒家学说认为,面对死亡威胁,如果只考虑自己的身家性命而置社会价值于不顾,将不齿于世人。反之,那种“杀生成仁、舍身取义”,将生命的社会价值置于生命的本然状态之上,从而使有限的生命焕发出无限光彩的仁人志士应受到世代推崇,成为后世效法的楷模。儒家文化把人的自然生命作为实现社会价值的载体,只有在追求社会价值的过程中,人的自然生命才具有存在的意义。所以,人们恐惧死亡也是担心“立德、立言、立功”的不朽功业难以实现,为实现社会价值,即使付出生命也无所畏惧。正如孟子所言:“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这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使得死亡成为了一种精神升华的过程,而同时儒家文化的这种把死亡问题排斥在生命视野之外的现实主义生存哲学,也是中国人忌讳死亡、恐惧死亡的文化根源之一。 与儒家相比, 道家对待死亡的态度就自由、任性得多, 表现出一种浪漫主义的色彩。如果说儒家是努力在“生”中探寻“死”, 那么道家主张的就是“出生入死”, 把万物归结于“道”, 而“道”法自然。凡事不能强求, 要顺其自然, 主张“无为”。“无为”并不是消极

文明与奢侈资料

文明与奢侈资料 作者简介:蔡元培(1868—1940),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生于浙江绍兴。留心新学,倡导维新。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确立了我国资产阶级教育体制。1916—192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方针,提倡民主与科学,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摇篮。有《蔡元培选集》。本文提出在社会财富增长和丰富的前提下,应使全社会成员都能平等享有财富所带来的好处,从而促进社会共同进步的观点。 译文:我们来看人类进化的历史:古代在野外住洞穴,现在则有很好的房屋;古代生吃动物,吃鸟兽的肉而用鸟兽的毛皮做衣服,现在则有烹饪、裁缝的技术;古时候吧柴草绑起来作为火炬,用陶土做灯,而现在则用煤气和电力;古时候用木头做车轮,挖木做船,作为短距离的交通工具,现在则有汽车和汽船,无论多远都能达到;其他一切所用的东西,古代的粗糙而现代的精细,古代的简单而今天的复杂,大体上就是这样。所以今天和古代相比,器物的价值,有超过古代一百倍的,有超过一千倍的,甚至万倍、亿倍的都有,就好比古代节俭而今天奢侈,奢侈的程度,随着文明的进步而加剧。所以痛恨奢侈的人,连一切物质文明都摒弃,如法国的卢梭、俄国的托尔斯泰就是这样的人。 虽然这样,但文明与奢侈,就这样密切而不可分离吗?不是这样的。文明,是充分利用自然而对人人有利。把道路铺得像平板,让人在上面走,把水过滤干净,让人来喝;在大街上安灯,供人照明;公园里放音乐,让人来听,普及教育,办平民大学,让人们接受教育;图书馆的书成千上万册,人们可以来阅读;博物馆的美术作品,价值无限,人们可以鉴赏。这就是所说的文明。这些设施,或者是用来改进卫生条件,或者是用来加强对人们的教育,或者是用来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所以虽然费用很大,但不能看做是奢侈。 奢侈,是一个人的消费,超过了普通人的平均费用,而又不能带来任何益处,甚至产生恶劣的影响。如《吕氏春秋》所说的:“出门就用车,回来就用辇,一定要让自己舒服,其实这是招致跌倒的东西,喝大量的酒,吃大量的肉,一定要使自己强壮,其实这是烂掉肠胃的食物。”这些话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这种恶习,本来是部落时代所遗留下来的。在古代普通人的生活条件很差时,那些高大的房屋,雕花的墙壁,玉石做的杯子,象牙做的筷子,通宵饮宴,游玩打猎,这种生活要超过平均生活费用多少啊?普通人的生活条件提高了,即使有贵族富豪穷奢极欲,超过平均的生活消费,但其程度绝不如部落时代的酋长那样可怕。所以说文明越进步,奢侈就越不明显。今天的文明,确实还不能消除奢侈;但是,以为奢侈是文明的产物,则是大错特错。我们应当详细考察文明与奢侈的区别,推崇前者,禁止后者,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摘自《中国人的修养》蔡元培著)课后习题:1.“寝其皮”和“无远弗届”两句的正确意思是( ) A.用鸟兽皮做衣服。无论多远也能达到。 B.用鸟兽皮做衣服。太远处不一定能达到。 C.睡在鸟兽的皮上。无论多远也能达到。 D.睡在鸟兽的皮上。太远处不一定能达到。

针对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差异

针对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差异,从曲线与直线、解析与整体、模糊与精确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有利于我们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特点和原因,有利于我们既保持自身好的特性,克服不足,又能更好地融合到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之中,对我们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由于历史及文化发展的关系,东西方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有些方面的差异甚至是巨大的。在多方面的差异中,思维差异是最根本的。思维方式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形成的带有一定普遍性和稳定性的思维结构模式和思维程式,它是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的统一结合形式。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分析中提炼出对我们有启迪性的东西,使我们在全球化过程中能够彼此了解。 (1)东方人好曲线,西方人好直线 西方人直线思维,喜欢开门见山;中国人曲线思维,习惯迂回。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寻求世界的对立,“非此即彼”的推理判断是西方理论家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由此引发的“线性推理”的观念,好像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探寻世界的统一性,是中国哲学思维的本色,如“天人合一”、“亦此亦彼”就成为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思维习惯。如果说西方的思维方式可以用直线来比喻的话,那么中国的思维方式以“辨证”为主,即使要以线条来表示也不能只采取直线形的方法。螺旋或波浪式的曲线,似乎较能反映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我们中国人的“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一传统思维导致的做事风格或处事方式,至今未尝有根本改变! 西方人喜欢更简单的抽象符号,对汉字的图形符号识别感到非常头痛,因为这不是他们认识事物的方式,所以他们认为汉字是世界是最深奥最难懂的文字。所以,他们认定使用这种难懂文字的中国人,其思维方式更是不可捉摸的。东西方文化在逻辑观念上也存在着基本的差异。比如,面对同本身想法有悖的观点时,美国人会进一步增强自己的观点,驳斥他认为不太正确的观点。相反的,亚洲人则更加容易改变自己的立场,承认即使不太正确的观点也有可取之处。东方人因“整体思维”更容易注意到重要的环境因素,并认识到它们也会产生影响,因此犯下“基本归因错误”的几率较低。所以,东方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在处理各种事情上都有可取之处,不可片面否定;但在很多事情诸如有关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上则可以向西方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学习。 最耐人寻味的是,最近西方的研究显示,长期旅居东方的西方人和移居西方的东方人,在有关心理实验中的表现都介于东西方之间,并没有显示西方人“解析思维”或东方人“整体思维”的特征。这预示着,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在人文思想上或许会出现新气象[3]。 (2)西方重解析,东方看整体 生活在不同变化下的人们对外界的认识模式存在着差别。季羡林认为:“一言而蔽之,东方文化体系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而西方则是分析的”。东方和西方的思维方式从总体上看具有不同的特征,如东方人偏重人文,注重伦理、道德,西方人偏重自然,注重科科学、技术;东方人重悟性、直觉、意象,西方人重理性、逻辑、实证……这样看来,中西思维方式分别属于整体、直觉、具象思维与分析、逻辑抽象思维。 仅举一个例子:德国人做菜放多少盐是需要用天平来称的,而中国是用勺子舀的。中国人似乎更长于总体把握,而西方人长于条分缕析;中国人善于归纳,西方人善于演绎;中国人强调群体,西方人强调个体;中国人重悟性,西方人重理性;中国人善形象思维,西方人善逻辑思维;中国人更具诗人的气质,西方人更具科学家的头脑;中国人把宇宙看作一个整体,充塞其中的是“道”或“气”,西方人把宇宙看作一个个原子,各自独立又彼此联系;中国人处理事情就像中医,

中国人死亡态度之研究

中国人死亡态度之研究 ——死亡的政治化特征 (提要) 政治是一种基于权力分配基础之上的社会制度和权力的运作系统。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展现给人们最强烈的印象往往是皇朝的更迭、权力的争夺、帝王将相的沉浮、国家的分合、权术的运用等等政治的现象。中国文化是一个政治性极强的文化,政治在人们生活中占居中心的位置,故而必不可免地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死亡态度,从而形成死亡政治化的特征,其最主要的表现之一在于,中国从古至今绵延不绝的有关死亡价值论的说教。中国传统的政治化的死亡态度在现代中国仍有相当大的影响,它在社会上泛化的结果是:缺乏生命神圣的观念;政治化的死亡态度弥漫社会各领域,使有关死亡的诸复杂问题被简化和弱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死亡态度现代审视 作者简介:郑晓江,1957年生,江西万载人,南昌大学学报主编、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生死哲学。 A Treatise on Death Attitude of Chinese People ________ Political Character of Death ZHENG Xiao-jiang (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330047,China) Abstract: Political affairs are a social institution based on allocation of powers and its operational system. The history of China of thousands years is full of these phenomena such as changes of dynasties, struggling for power, “sinking and floating” of emperors and officials, breaking and uniting of nations, operation of political trickery, etc., which deeply influences us. Chinese culture is dyed with heavy political color and political affairs stand in the central position, which has inevitable effect on the death attitude of

高一关于谦虚的议论文【三篇】

高一关于谦虚的议论文【三篇】 【篇一】 谦虚是一种美德,“枝横云梦,叶拍苍天,及凌云处尚虚心。”我国古代诗人曾以竹子来称道谦逊的品格。谦虚也是一种务实的态度。它能使人比较清醒地认识自己所获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习题,比较清醒地认识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孩子也必须明白,骄傲是谦虚的对立面,是前进的大敌,是失败的阴影。一个人的成绩都是在他谦虚好学扑下身子实干的时候获得的,当他什么时候骄傲了,自满自足了,那么他就必然会停止前迸的脚步。而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不但是个人成长进步的障碍,而且还会造成伙伴关系的紧张。对于一个人来说,具备了谦虚的美德,就等于是有了好名声,有了好人缘,有了更多知心朋友,被更多人接受和喜欢。 一个人学会了谦虚,具备了此种美德,在事业等各方面都会不断进步,遇到困难虚心请假也能得到更多人帮助。人生有涯而学海无涯,一个人不管怎样聪明博学,他的知识与人类整体的知识相比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大凡才识越高的人,越是明白这个道理,因而越是虚心好学,严以律己,持之以恒,也越能成就大事业。谦虚的人言谈举止谦恭有礼,面对生疏人也能不专断、不傲慢、不自以为是,并容易得到忠告、帮助和真诚的合作。想当然,一个处处得到好感的人,他的事业之船等于悬挂了顺风之帆,其成功也就不言而喻。

相反,骄傲的人最喜欢自吹自擂,往往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侏儒。这类人喜欢依附于他或谄媚于他,见面就对他说尽好话,拍他马屁的人,而不喜欢对他提出忠告和批评的人。对于比自己强的人心怀忌恨,并处处排斥别人,打压打人,这样的人怎么会有真心的朋友,又怎么能得到帮助呢?骄傲的人总是会低估对手的能力而麻痹轻敌,“骄兵必败”的成语故事人们耳熟能详,这个悲剧也在不断重演。 谦虚是一种美德,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德。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有谦虚的美德,人们有许多这方面的格言警句启迪后人。如“谦受益,满招损”,“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百尺竿头,还要更进一步!”事实上也是如此,没有一个人能够有骄傲的资本,因为任何一个人,即便他在某一方面的造诣很深,也不能够说他已经彻底精通,彻底研究全了。“生命有限,知识无穷”,任何一门学问都是无穷无尽的海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天空…….所以,谁也不能够认为自己已经到达了境界而停步不前、而趾高气扬。假如是那样的话,则必将很快被同行赶上、很快被后人超过。 老子说:“江海所以能成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百川之所以聚集江海,因为它善处下游位置,所以能成为百川。这正是老子对谦虚作用的写照。这个社会上真正成功的人士往往都是懂得谦虚待人的。因为他们才真正理解世事的困难,行为处事的重要。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谦虚不仅是一种美德,更重要的,它还有助于你成功的待人方式。谦虚是在一个人获得成就,获成功的时候,他

中国人的文化创造力

中国人的文化创造力 文化,是衡量一个民族先进程度的重要标志,一个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的兴盛。而文化创造力,是民族进步的源泉,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 文化创造力的核心,在于文化人独立的思想、敏锐的洞察、崇高的责任和不泯的良知。惟有把握时代脉搏、领悟生活真谛、超越个人得失,进而焕发创造激情和潜能,文化创造才有不竭的源泉。 风云激荡的改革时代,中西交流的开放格局,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新旧思想的冲突碰撞,外来、本土文化的交汇融合,正是文化创作最丰厚的土壤。照此说,今日中国,最应该产生震撼人心、引人深思的鸿篇巨制。但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常常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文化产业复制能力强大,但原创能力不高。环顾市场,从电影电视制品到图书报纸杂志,其数量之多,用铺天盖地来形容恐不为过。然而,在数量跃升的背后,质的飞跃尚有待时日。大量快餐式的文化产品卷起一阵阵热潮,却热得急,凉得也快,真正给大众留下长远影响的精品力作难得一见。 今日之中国,为什么普遍缺乏文化创造力呢? 在我看来,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莫过于如今过于急功近利的“中华文化”的发展与浮躁、混乱的社会氛围。 引用时下一句流行的话:“成功就要耐得住寂寞。”,创造之苦,创新之累,似乎很少有人甘愿去忍受;更多的人热衷于模仿、跟风或复制,只图在热门题材中借点光赚点钱;有人有创新之能,欲望却过于急切,将作品或拔苗助长来吸引关注,或掺入低俗内容以蒙混过关,以此种方式将才智消耗在制造浮躁的文化泡沫中;还有人虽兼具创造之才、创新之志,却苦于“冷坐十年功,抄袭一分钟”,成果难得易失,费尽心血的作品在信息高速传播的环境中难以得到有效保护…… 记得这样一则新闻在不久之前曾引起热议:有抄袭行为的“80后”作家郭敬明出乎众人意料,成为长江出版社副总编辑。且不论“80后”是否可以真正承担起我们这个时代的社会责任,是否可以引领我国文学的繁荣;文学界不断出现这样依靠有抄袭之嫌的作品而成名的作家,不断出现因投机取巧而地位攀升的文化人,这充分反映出了社会中急功近利的文化之风,他们无疑是时代浮躁的产物。 不仅如此,现在社会上还广泛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我们正处于一个缺乏

简述中国人的思维特点

简述中国人的思维特点 中国人的思维特点 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以直觉、体验、类比、象征取代了理性、逻辑,感性强,理性弱。 中国人的思维有比较强的直觉思维能力,这种思维方式对事物的整体把握上十分有帮助。西方的科学重理性分析与逻辑推理,注重方法与技术上的操作与实验,要求用精确的数字来把握所认识的对象,同时通过归纳法概括出一般性的原理与规律。特别是在伽利略与牛顿时代,思辨的、演绎的人们和技术的、归纳的人们建立了紧密联系,使得这些科学家们既是实验家,又是理论家与思想家。但是,中国人的思维基本上说是浑沌的、粗疏的,同时也是凭直觉性的整体性把握事物 中国人的思维 1、“天人合一”:推崇“整体思维” 2、“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善用“辩证思维” 3、“叩其两端”:喜欢“中庸思维” 4、“顿悟成佛”:偏好“直觉思维” 5、“唯上是从”:习惯“权威思维” 6、“这有什么用?”:讲究“实用思维” 7、“月印万川”:爱用“形象思维” 8、“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偏爱“循环思维”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最基本特征 象形文字中的象思维与超常感知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们一直在关注和找寻着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与流程。然而,一个多甲子过去了,中国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们尚没有在中国传统思维的基本方式与基本特征上凝聚出共识。一个偶然的机会,笔者遇到一位研究古汉字多年的老先生。这位老先生认为:其实,中国的象形字就是最好的老师,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是一部好书。顺着老人家提供的思路,在《说文解字》中找到了许慎对象形文字的精解:“象形文字,先象后形”。接着,又在老子《道德经》中找到了三处关于“象”的阐解,如第21章的“惚兮恍兮,其中有象”;第35章的“执大象,天下往”;第41章的“大象无形”。仔细揣摩许慎与老子所言,人们也许会问,许慎和老子所说的“象”指的是什么?华夏古人在始创汉字时是否真的看到了宇宙自然的“象”?几千年前的古人对“象”的认知是否真的超过了今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的创新思维、创新潜能与华夏古人的象思维是否有所关联呢?下面就对上述几个问题谈谈微浅看法。 中国的一位艺术史学家认为:许慎与老子在谈及“象”时虽不是针对美学问题所言,但这些话却是华夏古人审视人与自然过程中获得的特殊体验。在绘画艺术或美术创作中,中国古代的艺术大师们之所以能在“象与非象”、“形与非形”中得到超越,正是在于他们在观察人与自然的诸多的“形”时获得了“象”的灵感。中央美术学院的一位美学教授指出:“象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人类思维的共同的表现方式。而所

看中国生死观

浅论生死观 ————我的《最后一堂生死课》读书笔记 11级七年儿科班胡嘉健 1103019 【内容摘要】:生者,命之存也,死者,生之覆也。世间万物,有生必有死。生死二字的讨论自古以来就占据了人们思考的大量篇幅。那么人,究竟是先有生,还是先有死?还是我们自己以为自己是活着的,但其实是已经死去的?还是我们那些所谓逝去的亲人朋友们只是更换去了一个我们无法感知的时空开启自己的新生?本文即从作者所阅读的一本读物《最后一堂生死课》出发,浅谈在这本书中所描写到的生死观。 【关键词】生死观儒释道 一,从何谓生死开始讲起 翻开这本《最后一堂生死课》的第一章,看到的自然就是在讲何谓生死学,正如书中所描写的那样,“唯有愿意触及死亡的终究界限,才可以从中开拓出生命的尊严与价值。”①是啊,我们若是只关注自己生前和眼前的一切,而忽视了自己在生的另一面“死”有着怎样的意义的话,这样的世界观未免是不完全的,也是不能完全反映我们生命现世的。我们人类是由千奇百怪的有机物所组合成的,那么这些千奇百怪的有机物在成为我们的身体一部分之前在哪里呢?不正是在除了人之外的大自然中么?他们的存在自然不需要人类去定义它们的生死,被归化为人体之前他们是存在,归化为人体之后它们依旧存在,当我们人类死去后,这些物质并不会消失,而是被分解者分解,成为其他奇形怪状的物质,所以这些物质啊,是绝不会凭空消失的,而是天底下全世界的物质都处于一个又一个小循环中,而这些个小小的循环会最终构成宇宙的大循环,即为物质守恒定律,而人在这其中又扮演着一个什么样子的角色呢?人的生死又在其中有着如何的节点作用呢? 若从历史与宇宙的大角度来看,生,不过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罢了,它与死并无太大的差别,谁能说一个石头就是死的呢?可能只是它在想什么我们不知道罢了。“子非石,安知石之生死?”而同时我们又必须辩证的来看这个问题,当我们抛开历史,抛开宇宙万物,单单把一个生命摆在你面前,就在这一瞬间的事,我们从人类的角度来看,生,又是非同寻常的,因为它可以思考,有智力,有行为,有求生的本能。即使是最简单的一只草履虫,也知道要向着有养分的地方蠕动,这不正是生的证明吗?所以,对于生,我们的看法是有着两面性的,而对于死的辨析自然也就和生是一样的。那么在辨析过了生死,我们又该如何做呢?很简单的四个字:“好好活着”。 二,从中国传统生死观来看 《最后一堂生死课》,这是一本中国人写的书,中国人写的书,自然离不开中国人的生死观。“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积极的乐生文化,强调生命的意义在于现在,而对未知的世界持回避态度,并表现出与基督教寻求来世的关怀不同的特点。”②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国人的千百年来的生死观中,影响最大的自然就是儒释道的生死观了。其中儒家的思想十分明确,“孔子强调的是活在人世间的价值与意义,他的‘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便是立足于在世间建立生命与道德的价值。”可见,孔子他老人家所关注的只是人在今生今世如何才能活的更好更出色,而有关死后的事与他无关,他不去考虑。而与孔子的恭恭敬敬的今世论相较,道家的生死观则显得较为宏观和潇洒,“一切皆自然”就是道家的生死观,“依道家的观点,天地就是天地,没有所谓制约、宰治的天,就是一个自然的状态”,“死亡

听古筝读《诫子书》思淡泊宁静(易经每日中庸行系列)

听古筝读《诫子书》,思淡泊宁静(易经每日中庸行系列) 听古筝读《诫子书》,思淡泊宁静 (易经每日中庸行系列) 一、静心听舒心养生的精典古筝曲65首 二、静心读《诫子书》原文及注释《诫子书》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 有道德修养的人,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长期刻苦努力而实现远大理想。 要知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如果不下苦工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

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使节操高尚。年华随着时间流失,意志随着时间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有益于社会而为社会所用,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反悔也来不及了。注释 淡泊:不追求名利。 宁静:安静,集中精神。 淫慢:过度的享乐与怠惰。 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物。 励精:奋发向上。 险躁:浮躁。 冶性:陶冶性情。三、静心思考之一——诸葛亮的《诫子书》给人的十种力量丰阳道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文章思想《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

中国文化与中国人

中国文化与中国人 一、单选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根据易中天教授所讲,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是()。 A.民主意识 B.自由意识 C.群体意识 D.个体意识 2. 根据易中天教授所讲,以付钱但不喝咖啡的方式抗议咖啡里有苍蝇的是哪个国家的人? A.美国人 B.英国人 C.中国人 D.日本人 3. 易中天教授认为,在中国传统社会,情感上最密切的关系是()。 A.母子关系 B.父子关系 C.夫妻关系 D.君臣关系 4. 根据易中天教授所讲,西方人解决是非问题的契约是()。 A.艺术 B.道德 C.法律

D.科学 二、多选 ( 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 1. 以下叙述有哪些符合易中天教授的观点? A.中国人主张“知行合一” B.与西方相比较,中国古代社会的艺术成就大于科学成就 C.与西方相比,中国有一种泛艺术化倾向 D.群体意识就意味着要把人与人的关系放在首位 2. 以下叙述有哪些符合易中天教授的观点? A.在中国传统社会,情感上最密切的关系是母子关系 B.在中国传统社会,情感上最密切的关系是父子关系。 C.次于母子关系的比较亲密的关系是兄弟关系 D.次于母子关系的比较亲密的关系是夫妻关系 三、判断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根据易中天教授所讲,“衣食父母”一词有很深的文化含义。 正确 错误 2. 根据易中天教授所讲,法律是一部分公民签署的共同契约。 正确 错误 3. 易中天教授认为,道德是一种“软控制”,是诉诸良心的。 正确 错误 4. 易中天教授认为,在中国实际社会生活中,要把非血缘关系转化为血缘关系最便当的方法是请客吃饭。 正确

中国人的修养心得体会

把个人修养和工作实践有效结合起来 ——读《中国人的修养》有感 借助公司开展党员读书活动,工作之余,我认真阅读了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中国人的修养》一书,深深的被其中的言论所吸引,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实践,细细体会,有感于在如何把提高个人修养和工作实践有效结合起来方面的思考,希望借此:首先对于自己是一些自省和警示,其次也是希望能形成一些探讨,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在集体活动中,更好的体现个人和集体的价值。 在进行阐述和探讨之前,首先有必要说明对于每个人和社会发展的现阶段特点,这样结合蔡元培先生在著作中论述,这样才不会无的放矢,这样的探讨才是合理而且有价值的。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已经超过三十年,从经济总量上看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相比社会发展的初期,现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已经有了深刻的变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们的生活和精神观念随之也有了深刻的变化,物质文明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两者同样是缺一不可的,在党的十八大来,国家努力提倡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态下,提倡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平,法治;倡导爱国, 敬业,诚信,友善。在个人方面,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个人生活水 平的提高,每个人更加注重在精神方面的提高,在生活和工作中展现更好的状态,这也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克服经济发展和个人发展

中诸多文明问题的必要途径和有效手段。这是目前社会和个人发展对 于个人修养提高的阶段性条件。 蔡元培,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革命家,伦理学家。在担任北大 校长期间,其兼容并包的思想,给中国的学术发展带来了突变。《中国人的修养》这本书要求我们的,就是开放包容,努力提高自己的修 养,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好的体现个人价值。这本书主要目的就是希望 通过中华传统修身与西方现代公民教育观念相结合,对青年学生和社 会大众的道德观进行指导,促进社会和谐。在《中学修身教科书》一 文中,蔡先生从修己,民族,国家,职业,良心,道德等方面阐述了 个人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所应该履行的义务,告诉我们如何在 成功之前先承认,如何让一个群体过渡,如何让一个社会在转型过程 中不会迷失方向,这对于我们个人自身的发展同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从书中可以感觉到,重视人的节操和修养,注重人之所以成为人 的道德品质,进而追求人格的完美,即道德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 要特点。我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强烈的感受到,书中所提倡的崇德 思想可谓是现代社会的道德底线,作为一个合格公民的行为宪 法。我深深感觉到,个体作为社会的细胞,是社会文明的最终受益者,也是达成社会文明的执行者,社会和集体的发展,同样需要我们个人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 作为为职工谋福利、丰富其工作生活、做好保障、提供温暖的 角色,书中提到的要求于我同样也是必要的。结合自身在生活和工作 中的实际,我简单从如何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和如何把个人修养的提

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什么不同

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什么不同 中国学术思想的特点是在与其他文明的比较中凸现出 来的,所以我们不妨以西方乃至印度的学术思想为背景探讨这个问题。 一、文字、思维、文化 对中西文化系统上的差异,近代以来,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反复讨论。笔者试图从文字对思维、思维对文化的影响方面作一尝试性探索。 现代脑科学研究证实,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分工是不同的。右半球主要处理各种各样的形象,左半球主要处理形形色色的语言符号。这表明左右两半球的思维工具不同,右半球的主要思维工具是形象,我们可以称这种思维为形象思维;左半球的主要思维工具是语言,我们可以称这种思维为语言思维。语言是形象的象征性符号,形象是语言代表的意义。在大脑中,形象和语言、形象思维和语言思维之间并不是漠不关心的。相反,连接大脑两半球的胼胝体以难以想象的速度传递左右脑的信息。 人们常说,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不同。这是毫无疑问的。然而,它们到底是如何不同呢?这种不同是怎样形成的呢? 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我认为,中西书写文字的差异,

是造成两者思维方式不同的根本原因。固然,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它不同于语言,不等于思维的工具。但是作为人们最经常使用的交流工具,文字对思维无疑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西方语言的书写形式是字母文字,这种文字既不表形,也不表意,而仅仅表音;也就是说,它完全割断了与形象的直接联系,是一种纯粹的记录语言的符号。这种纯粹记录语言的字母文字频繁地、广泛地刺激人们的大脑,就逐渐地形成了西方人长于语言思维的特点,使之语言思维特别发达。而汉语书写符号是方块汉字,它不仅表音,而且还能表形、表意。这种音、形、意互相联系的文字,为形象思维提供了方便的工具,使中国人长于形象思维。 文字影响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又影响文化的发展特点。中西文字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使中西文化表现出各自的独特风貌。西方学者认为,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赖的。如黑格尔就声称:“思维形式首先表现和记载在人们的语言里。”杜威也指出:“吾谓思维无语言则不能自存。” 而我们的语言学教科书则反复强调,语言和思维是外壳和内核的关系。与此相反,许多中国学者却认为自己思想的最高境界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今本《老子》一章)、“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 ”(《庄子·秋水》)、“书不尽言,言不尽

死亡观

一、死亡观 死亡观是人类对自身死亡的本质、价值和意义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死亡观是世界观、人生观的有机构成部分。 从总体上来讲,一般人的死亡观可分为两种。一方面,死亡是人类最大的敌人。这一点具体表现在死亡使我们失去一切。由于死亡是痛苦、陌生和孤单的,又是确定但无法预测,它会令人感到恐惧和愤恨不平。同时,死亡还会使人丧失信仰,成为生命的阻力。而在另一方面,死亡却是人类的朋友。因为死亡是公平的,每个人都必须要经历死亡,并且只有在死亡之后才有真正的自由。死亡还是宗教界最大的帮手。在死亡面前,人们才会幡然醒悟说出真话。由于中西方文化和传统的宗教信仰迥然不同,反映在死亡观上也很明显。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长期历史沉淀,人们对死亡大多采取否定、蒙蔽的负面态度,甚至不可在言语中对死亡有所提及。死亡是不幸和恐惧的象征,人们无法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死亡,很难面对现实。而西方文化主要受基督教的影响,基督徒由耶稣之死来升发对“天堂”,永生的信念,它们认为死亡就是皈依天父。这种对死亡的看法比较积极。 在中国历史上,不少思想家对生死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看法。孔子谓“杀身成仁”;孟子曰“舍生取义”;司马迁认为“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庄子认为生是偶然,而死是必然,不必过于悲哀。中国共产党人在争取民族解放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革命英雄主义的生死观。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明确指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现今中国人心中的“死亡”观念主要有: 死亡是一种自然的归宿。正如叶落归根。认为死和生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有生就有死,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 死是一种令人恐惧的事件; 死亡是一种理想的追求。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死亡当做追求理想的手段,还有一种就是有意无意地美化死亡; 死是一种威慑的力量。生命的宝贵在于它的惟一性和不可逆性,人生就一次,死亡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与现世存在的彻底断裂; 还有死亡是一种痛苦的解脱。死亡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和环节,甚至是不很重要的阶段。无论如何,任何人都不是为了等待死亡而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因此,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每个人心理活动的关键。生活、学习、工作、娱乐才构成了人生的意义。 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生命有尽,可以使人们认识到个人的局限性,从而思考怎样去追求自己的理想,怎样去度过自己的岁月。从这个意义上说,对“死”的思考,实际上是对“整个人生观”的思考。

《中国人的修养》书评

《中国人的修养》书评 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的蔡元培先生写下《中国人的修养》这本公民必读的道德实践之书。同时,这本书也是一部优秀的公民道德建设教科书,是蔡元培公民道德修养方面的代表作,给读者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指导。 这本书采用文言文写作,需要精读细读,慢慢品味,才能悟透作者的高尚思想和伟大智慧。以例服人,以理服人,是全书行文的主要特点之一。旁征博引,以中国史料与孔孟之说为主,辅以西方历史、科学史、进化论、宗教学等,足见蔡先生的学术功底之深、中西结合之精妙。还有从形式上看,这本书原是普通学生所用的教科书,是通俗的指导实践之书,而非学术理论著作。 蔡元培所处的时代已经离我们渐渐远去,在历史的影片中所看到的时代背影已经隔代又隔代,然而翻开一页页泛黄的故训,我们总能看到前辈人熠熠生辉的智慧。这本书有三部分构成:专门给旅法华工学校教员编写的《华工学校讲义》和留德期间编写的《中学修身教程》以及《蔡元培国民修养散论》。不管是哪一部分,其主要旨的都是希望通过中华传统修身与西方现代公民教育观念相结合,对青年学生和社会大众的道德观进行引导,促进社会和谐。

为了推广公民道德教育,蔡元培先生亲自编写了《中学修身教科书》和《华工学校讲义》,一本是面向学生的公民道德课本,一本是面向大众的公民道德读本,两本教材内容既系统严谨又通俗易懂,融 合了中华传统修身与西方现代公民教育的优点,对当时的青年学生和社会大众形成正确的公民道德观念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公开出版后很快多次再版,其中不少篇章还多次收入全国通行的语文教科书里。《华工学校讲义》是一本完全面向社会大众的公民道德的读本,分德育三十篇和智育十篇,内容严谨又通俗易懂,每篇文章的篇幅不长,融汇古今,举例生动,说理浅显,是一本无论是对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是难得的国民道德读本。而《中学修身教科书》一书是从修己、民族、国家、职业、良心、理想、道德等方面阐述了个人在社会当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需要履行的义务,娓娓道来。以我的理解,毋宁说是这七个方面,不如说是“理想中心论”。蔡元培先生认为:“理想与实在,永无完全符合之时,如人之夜行欲塌己影而终不能也。”这并不等于说人生的理想是永远不能到达的,在人生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有太多的变数,没有什么是既定的。 一个国民道德素质普遍低下的民族,是无法称之为文明的民族的。在今天,想要复兴曾经辉煌的中华文明,积极改造国民性、重建社会道德体系,乃是极为关键的因素之一蔡

中国人的思维特点是什么

中国人的思维特点是什么 中国人的思维特点 中国人善于采用整体的、全息的、系统的方法,而不是局部的、解剖的、分析的方法。如中医是整体疗法,头疼可能医脚;五行之金、木、水、火、土构成一个相生相克的整体,对应于人体的肝、肾、脾、心、肺,也是一个系统、整体;中医认为一些穴位包含了整个人体的信息,此即符合宇宙中任何一点包含整个宇宙全部信息的全息理论。在中国人眼里,人与大自然、社会也是一个整体,此即天人合一、集体主义的思想基础。 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以直觉、体验、类比、象征取代了理性、逻辑,感性强,理性弱。我们的古人记录了哈雷彗星四十来次,但没人总结它的运行规律,最终让英国人哈雷获得了此项发现权;我们早就有类似于血液循环的看法,但没有上升为理论,最终是英国人哈维奠定了理论基础。 中国人反映哲学思考的语言也往往文约义丰,充满了随意性、不确定性、模糊性、暗示性。传统哲学经典多是格言警句式的片断汇集,语句之间没有多少联系,如《道德经》皆似名言隽语,虽深刻但不系统;《论语》也是往往以寥寥数语阐述哲学观点,虽简约但不规范。这与中国哲学的用途有关。它为铸就有修养的“人”并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为目标,只有简洁,哲学才能在民间推广,达到熏陶每个人的目标。

爱因斯坦说:西方的科学是以逻辑推理和实验验证为基础的,而中国却不是走这样的路。的确,有别于西方智慧的逻辑型、思辨型、实证型,中国的智慧是记录型、描述型的,我们有许多彗星、新星、太阳黑子的记录,我们有无数的实用技术发明,但常常处于捕捉现象的阶段。难怪雨果说:“中国是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中国人的思维有哪些 中庸之道 中庸作为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执两用中,不走极端,如对圣人的描写,“宽而栗,严而温,柔而直,猛而仁”。(2)无过无不及,避免偏执,不偏激,追求平和。最明显体现在中医对身体阴阳二气的调节上。(3)得时勿失,时不我待,追求时中。至今仍有关于种小麦的农谚,“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4)允执其中,保持平衡。(5)有原则地折衷。 中庸的思维方式在古代中国农业、医学、政治和人际关系之中都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稳固了古代社会政治生活,缓和了阶级对立和贫富差距,协调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至今对世界仍有重大意义。 直觉思维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并不怎么重视逻辑思维,而习惯于进行直觉体验。但这种直觉思维并不排斥理性思维,而是与理性思维交互为用,相辅相成,具有典型的混合思维(整体思维、系统思维)的特征。它目的在于把握对象的整体表象特征,其基本形式常常

【名仕生活】中国文化的生死观

中国文化的生死观 马晓蕾 【摘要】生死问题是人类关注的终极问题,无论何种文化都对生死问题有所讨论。儒家、道家、佛教禅宗在生死观上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虽然他们对于生死的看法各不相同,但却都反映出中国文化的相同特点。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波斯王泽克西斯(Xerxes)看着自己统帅的英武的军队浩浩荡荡向希腊进发时,突然心头一酸,潸然泪下。他转过身对他的叔父说:“当我想到人生的短暂,想到再过一百年后,这支浩浩荡荡的大军中没有一个人还在世间,便感到一阵突然的悲哀。”的确,人的一生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生与死是人生的两端,每个人不论是轰轰烈烈地度过一生,还是平静地走完人生旅程,最后都要殊途同归地完成一次生命的终结。生与死是对立的统一。世间万物,有生有死,但惟有人类才能深刻地感受到死亡对每个人而言的终极性。人永远追求永恒和绝对,但在现实的局限性即人总有一死的前提下,给人的无限性追求以彻底的摧毁。因此,人对于人生意义、目标及种种终极性的追索都无不起源于生死问题的思考。 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后,与世界上其它文化一样,生死问题在人们众多的苦难问题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因为对任何人来说,生有生的痛苦,死有死的可怕,而人们又总是想追求美好的生活。这个问题既是宗教需要解决的,又是哲学需要解决的。中国人很早就对生死开始了深入的思考,对待生死的态度多种多样。其中,代表中国文化主流各层面的儒家、道家、佛教禅宗的生死观也各不相同,但都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有着深入的影响,并且反映出中国文化的相同特点。 一、儒家之生死观:道义超越生死 儒家是中国文化的正统和主流,其影响也最大。儒家从现实出发,很重视人的生命,不轻生。《尚书·洪范》中说“五福”(寿、富、康宁、修好德、考终命)、“六极”(凶短折、疾、忧、贫、恶、弱),其中“五福”关于寿命就有两条,即“寿”、“考终命”;而“六极”直接涉及身体的有“凶短折”和“疾”。可以看出儒家认为身体的善终是福,而身体的短命和疾病都是不好的。儒家重视生前,而非死后。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在他们看来,人活一天,就要做一天的事情,尽一天的责任,以努力追求实现“天下有道”的和谐社会的理想。人虽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有限个体,但却能通过道德学问之修养而超越有限之自我,体现天道之流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孟子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一个人如果能保存自己的本心、修养自己的善性,以实现天道的要求,短命和长寿都无所谓,但一定要修养自己的道德与学问,这样就是安身立命了。因此,儒家认为,虽然人的生命有限,但其精神可以超越有限以达到永存而不朽,所以有“三不朽”之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种不朽只是精神上的,它只有社会、道德上的意义,而和自己个体的生死没有直接关系。 死亡是一切生命的最终归宿。死,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回避不了的。但是,对生采取敷衍塞责态度的人对死是恐惧的;而对生采取积极负责态度的人对死则是顺其自然的,并且不追求死后或来世的幸福。对于将来之死,儒家认为应坦然处之,不必担心,生必有死乃自然的事情。这样一种死亡观念,也成为中国死亡观的主流。汉代杨雄认为:“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法言·君子》)他反对神仙之说。王充也说:“夫人,物也,虽贵为王侯,性不异于物。物无不死,人安能仙。”(《论衡·道虚》)南北朝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