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词解释

三、名词解释
三、名词解释

三、名词解释

1、美感:美感是审美主体对客观现实美的主观感受。是人的一种心理现象,即人类的审美意识。审美活动中,对于美的主观反映、感受、欣赏和评价。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美感能力,有些是先天因素,取决于个人的感知能力。有些则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不同时代、阶级、民族和地域的人,固然有不同的美感;就是个人与个人之间也会因文化修养、个性特征等的不同,而形成美感的差异性。

2、艺术教育:艺术教育,以文学、音乐、美术等为艺术手段和内容的审美教育活动。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任务是培养审美观念、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以培养鉴赏能力为主,创作能力为辅,使受教育者在欣赏优秀艺术品的实践中学习审美知识,形成审美能力。内容:艺术知识,包括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和艺术史;艺术欣赏,包括对艺术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感受和鉴赏能力;艺术创作,包括创作艺术作品的构思和表达能力。

3、艺术美:是艺术作品的美,是人类审美的主要对象。是艺术家对生活的审美感情和审美理想与生活美丑特性在优美艺术形象中的结合。艺术美和艺术不是同一概念。艺术是和哲学、宗教、伦理等相并列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美是对艺术品审美属性的概括。

四、

1、简述宗教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第一,表现在艺术被宗教用来宣扬和传播自身,同时宗教也为艺术提供了自身的题材与内容。其次,在某些方面宗教对艺术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第三,表现在宗教具有阻碍艺术发展的作用。它把艺术限定于宗教所规定的范围和式样中,以理论的形式影响了艺术的创作和鉴赏活动,在一定程序上阻碍着艺术的发展。

艺术与道德:有些艺术作品能体现一定时代的道德准则,一定时代和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思想,总是要通过艺术作品的主题,内在意蕴等表现出来。艺术家的道德观也会影响他的艺术创作。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同时,道德对艺术的影响,还表现在艺术创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和道德观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既然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 艺术作品当然就是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因而在描写和表现人们的道德面貌与道德生活时,必然融入艺术家个人的道德评价和道德判断。

2、如何理解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间的关系

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统一、互相包容、互相转化的关系。两者都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不可想象会存在没有内容的形式和没有形式的内容。所以也不存在只有形式或只有内容的艺术作品。“如果形式是内容的表现,它必和内容紧密的联系着,你要想把它从内容分出来,那就意味着消灭了内容;反过来,你要想把内容从形式分出来,那就等于消灭了形式。”另外形式是内容的外观,形式不佳,肯定会影响对内容的鉴赏。所以,在接受活动中,从这一意义上说,艺术形式确是具有先行性的,而且也是有决定性的,另外,从接受角度来看美术,电影,音乐等作品它们的形式本身就是内容,就是说这些作品形式不但体现了作品的内容,同时它们也决定了自身的内容。已完成的作品中,内容与形式是紧密结合的,成为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

3、简述艺术活动中的共鸣现象。

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当欣赏着被艺术作品所感染,从而达到与作品的色彩,线条共呼吸:与作品的人物共命运,爱其所爱,恨其所恨,这种现象,就称其为艺术欣赏中的共鸣现象。它主要的特征就是在欣赏着和艺术作品之间消除了主客体之间的距离,达到了相互融合和亲密无间的契合。当然,在艺术欣赏中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同时具备主客体两方面的条件。从客体方面来说,艺术作品本身必须在艺术水平和思想内容上是优秀的,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从主体方面讲,则需要具备相应的艺术修养、知识积累和人生阅历。(1)艺术欣赏中的共鸣现象,会因不同艺术门类的艺术语言方式而有不同的表现方式。(2)在艺术欣赏中,共鸣现象的产生还涉及到许多复杂的条件和因素,其中包括生活在不同文化传统、社会阶层中的民族和阶

级对共鸣的影响。(3)在艺术欣赏的共鸣现象中,一方面不同的阶级、民族和阶层的人确实存在着差异和矛盾,另一方面,某些优秀的艺术作品,对于不同阶级、民族和阶层的人来说,又都能产生共鸣。

4、简述艺术风格中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艺术风格的民族特色由本民族地理环境、社会环境、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决定,体现出本民族的审美理解和审美需要,但归根结底还是源于本民族社会基础与经济生活,艺术风格时代特色是指同一时代艺术作品,常有某些共同特征,体现出这个时代占主导地位审美思想与什么追求。

五、论述题

1.论述情感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的作用和地位。

情感性是艺术的审美特性之一,在艺术中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讲,一切文学艺术都是情感的艺术,没有情感也就没有艺术。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始终起重要作用的心理要素就是情感,在艺术形象特别是典型形象中,无不渗透着和凝聚着创作主体真挚的情感,情感的真挚与强烈,可以增添作品的美感和感染人心的力量。情感在审美欣赏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使人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能够完全迷恋,而感到非常兴奋满足,也可以说是陶醉。情感与思想是交融在一起的,没有情感的艺术是说教,没有思想的艺术是说梦。

2.结合中国艺术的现状,试述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1)从民族艺术走向世界艺术。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由于自己自足的经济状况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与此相适应,民族艺术的交流和影响,在地域和时间上也受到影响。在东西方碰撞中,西方的坚船利炮打破了中国的闭关自守,惊醒了先进的中国人。就在中国艺术家放眼世界的时候,欧洲艺术家逐渐摆脱了“欧洲中心论”的狭隘眼光,看到了欧洲之外五光十色的艺术世界,他们哀叹求真写实的传统艺术没落的同时,赞叹非洲及东方艺术的勃勃生机。从文艺复兴到二十世纪,是东西方艺术在世界舞台上融合交汇的伟大时代,也是从民族艺术走向世界艺术的伟大时代。(2)世界艺术。世界艺术并不是凌驾于民族艺术至上的一种独立存在的艺术,它是民族艺术的一种,它的特征是:A世界艺术是为整个世界所共赏的民族艺术B 世界艺术是表现“人的一般本性”是为民族艺术C世界艺术是指表现人类共同美的民族艺术。(3)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关系。艺术的世界性和民族性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联系:凡是世界的,都是民族的。离开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差别:并非一切世界的都是民族的,民族艺术成为世界艺术是有条件的。(4)艺术的世界性和民族性辩证统一原理对发展社会主义艺术的意义。艺术的世界性和民族性辩证统一原理对发展社会主义艺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首先,社会主义艺术必须坚持民族形式。社会主义艺术继承本民族的一切优秀艺术的传统,创造为本民族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其次,坚持社会主义的开放性,社会主义国家的开放政策,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而且表现在艺术领域。

3.试论艺术美。

艺术美指的是艺术作品的美,是由创作主题的审美认识而产生、“按照美的规律”并未着美的目的而创造的事物的美。艺术美是人为的,是人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审美创造。与现实美相比,艺术美则是比较鲜明,比较集中,比较完全,比较充分。艺术作品的美即艺术美,是人对现实审美认识的集中表现,是艺术家根据美的现实而创造出来的第二现实的美。美的现实可以成为艺术创造的根据或根源,另有一些丑的现实也同样可以成为艺术创造的根据或根源。即是说,艺术既能根据美的现实而创造艺术美,也能根据丑的现实而反映现实丑,并且通过审美创造使现实丑转化为艺术美。如在文学、戏剧作品中,这种现实丑转化为艺术美的例子有很多,莎士比亚的《奥赛罗》、《麦克白斯》,歌剧《白毛女》等。

4.论述艺术发展的继承与创新。

艺术发展过程中继承与革新是辩证的统一,正如李可染的一句名言:“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打进去”是继承,“打出来”是革新。他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革新是继承的目的。离开革新的继承是复古主义,只有以革新为目的继承才是科学的批判继承。第二,继承是革新的基础。离开继承的革新是虚无主义,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的革新才是成功的革新。任何时代、任何民族的艺术都是在继

承与革新的辩证同一中向前发展,这是艺术自身运动的一个普遍规律。

5.论艺术家的艺术修养,举例说明。

所谓艺术修养,就是指在取得一定的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艺术实践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提出进一步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理论修养和艺术创作技巧,已达到一定的高度和水平,并熟练自如的创造出具有一定艺术意蕴的艺术作品,如果能达到他所处的时代的历史应有的艺术高度,那就成了具有时代代表性的艺术家。(一)艺术家修养的五个方面:(1)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理想(2)深厚的文化素养(3)丰富的生活积累(4)超常的艺术思维活动能力。A.发现的目光和独到的感受力B.丰富的艺术想象力C.独特的记忆力(5)精湛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才能(二)不断优化艺术心理定势是艺术修养的最高目标

6.论艺术欣赏的性质和特征,举例说明。

艺术欣赏是一种最主要的艺术接受方式,也是其他一切艺术接收方式的基础。(1)在艺术欣赏中,感性和理性是统一和互渗的。艺术作品虽然是以感性的方式呈现给欣赏者的,但它又不止于感性,而是在感性的形式和形象中,包含着真理、道德、社会理想等丰富的理性内容。比如说电影艺术中艺术语言之一的“蒙太奇”,就是通过画面与画面之间的组合、切换等方式来表达作品思想内涵。(2)在艺术欣赏中充满着联想和想象。艺术欣赏中的联想和想象,即使认识理解艺术作品的特殊方式,也是艺术欣赏中审美享受的重要条件。比如在造型艺术中,不管是二度空间的绘画艺术,还是三度空间的雕塑艺术,它们都只能以空间的、静止的方式而存在,都只能表达时间过程中的一个瞬间。从艺术欣赏的角度看,这一瞬间所暗示的过去和未来则需要欣赏着的联想和想像去丰富、去创造、去确定。(3)在艺术欣赏中始终包含着感情。从艺术创造和欣赏的角度看,艺术家通过艺术语言要表达和欣赏者从艺术作品中所体验的,都已不可能是艺术家和欣赏者个人的私人情感,而是通过艺术语言符号化、客观化、普遍化的人类共同的情感。

金属学及热处理习题参考答案(1-9章)

第一章金属及合金的晶体结构 一、名词解释: 1 ?晶体:原子(分子、离子或原子集团)在三维空间做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的物质。 2?非晶体:指原子呈不规则排列的固态物质。 3 ?晶格:一个能反映原子排列规律的空间格架。 4?晶胞:构成晶格的最基本单元。 5. 单晶体:只有一个晶粒组成的晶体。 6?多晶体:由许多取向不同,形状和大小甚至成分不同的单晶体(晶粒)通过晶界结合在一起的聚合体。 7?晶界:晶粒和晶粒之间的界面。 8. 合金:是以一种金属为基础,加入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经过熔合而获得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 9. 组元:组成合金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称为组元。 10. 相:金属中具有同一化学成分、同一晶格形式并以界面分开的各个均匀组成部分称为相。 11. 组织:用肉眼观察到或借助于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到的相的形态及分布的图象统称为组织。 12. 固溶体:合金组元通过溶解形成成分和性能均匀的、结构上与组元之一相同的固相 、填空题: 1 .晶体与非晶体的根本区别在于原子(分子、离子或原子集团)是否在三维空间做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 2?常见金属的晶体结构有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三种。 3?实际金属的晶体缺陷有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体缺陷。 4?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占据的位置不同,固溶体可分为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两种。 5?置换固溶体按照溶解度不同,又分为无限固溶体和有限固溶体。 6 ?合金相的种类繁多,根据相的晶体结构特点可将其分为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两种。 7. 同非金属相比,金属的主要特征是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良好的塑性,不透明,有光—泽,正的电阻温度系数。 8. 金属晶体中最主要的面缺陷是晶界和亚晶界。 9. 位错两种基本类型是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多余半原子面是刃型位错所特有的 10. 在立方晶系中,{120}晶面族包括(120)、(120)、(102)、(102)、(210)、(210)> (201)、

金属学及热处理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金属及合金的晶体结构 一、名词解释: 1.晶体:原子(分子、离子或原子集团)在三维空间做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的物质。2.非晶体:指原子呈不规则排列的固态物质。 3.晶格:一个能反映原子排列规律的空间格架。 4.晶胞:构成晶格的最基本单元。 5.单晶体:只有一个晶粒组成的晶体。 6.多晶体:由许多取向不同,形状和大小甚至成分不同的单晶体(晶粒)通过晶界结合在一起的聚合体。 7.晶界:晶粒和晶粒之间的界面。 8.合金:是以一种金属为基础,加入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经过熔合而获得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 9.组元:组成合金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称为组元。 10.相:金属中具有同一化学成分、同一晶格形式并以界面分开的各个均匀组成部分称为相。 11.组织:用肉眼观察到或借助于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到的相的形态及分布的图象统称为组织。 12.固溶体:合金组元通过溶解形成成分和性能均匀的、结构上与组元之一相同的固相。 二、填空题: 1.晶体与非晶体的根本区别在于原子(分子、离子或原子集团)是否在三维空间做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 2.常见金属的晶体结构有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三种。 3.实际金属的晶体缺陷有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体缺陷。 4.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占据的位置不同,固溶体可分为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两种。 5.置换固溶体按照溶解度不同,又分为无限固溶体和有限固溶体。 6.合金相的种类繁多,根据相的晶体结构特点可将其分为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两种。 7.同非金属相比,金属的主要特征是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良好的塑性,不透明,有光泽,正的电阻温度系数。 8.金属晶体中最主要的面缺陷是晶界和亚晶界。

金属学金相学名词解释

金属:具有正的电阻温度特性的物质。 晶体:物质的质点(原子、分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作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的物质叫晶体。原子排列规律不同,性能也不同。 点阵或晶格:从理想晶体的原子堆垛模型可看出,是有规律的,为清楚空间排列规律性,人们将实际质点(原子、分子或离子)忽略,抽象成纯粹几何点,称为阵点或节点。为便于观察,用许多平行线将阵点连接起来,构成三维空间格架。这种用以描述晶体中原子(分子或离子)排列规律的空间格架称为空间点阵,简称点阵或晶格。 晶胞:由于排列的周期性,简便起见,可从晶格中取出一个能够完全反映晶格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来分析原子排列的规律性。这个用以完全反映晶格特征最小的几何单元称为晶胞。多晶型转变或同素异构转变:当外部条件(如温度和压强)改变时,金属内部由一种晶体结构向另一种晶体结构的转变称为多晶型转变或同素异构转变。 空位:某一温度下某一瞬间,总有一些原子具有足够能量克服周围原子约束,脱离原平能位置迁移到别处,在原位置上出现空节点,形成空位。到晶体表面,称为肖脱基空位;到点阵间隙中,称弗兰克尔空位; 位错:它是晶体中某处有一列或若干列原子发生了有规律的错排现象,使长达几百至几万个原子间距、宽约几个原子间距范围内原子离开平衡位置,发生有规律的错动,所以叫做位错。基本类型有两种:即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 晶界:晶体结构相同但位相不同的晶粒之间的界面称为晶粒间界,简称晶界。小角度晶界位相差小于10°,基本上由位错组成。大角度晶界相邻晶粒位相差大于10°,晶界很薄。 亚晶界和亚结构:分别泛指尺寸比晶粒更小的所有细微组织及分界面。 柯氏气团:刃型位错的应力场会与间隙及置换原子发生弹性交互作用,吸引这些原子向位错区偏聚。小的间隙原子如C、N 等,往往钻入位错管道;而大置换原子,原来处的应力场是受压的,正位错下部受拉,由相互吸引作用,富集在受拉区域;小的置换原子原来受拉,易于聚集在受压区域,即位错的上部。使畸变能降低,同时使位错难以运动,造成金属的强化。这就是利用溶质原子与位错交互作用的柯垂尔气团--柯氏气团。用以解释钢的脆化、强度提高等宏观现象。 元:组成合金的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简称元 相:合金中结构相同、成分和性能均一并以界面互相分开的组成部分,称之为相。 组织:由于形成条件不同,形成具有不同形状、大小数量及分布的相相互结合而成的综合体。固溶体:组元以不同比例混合后形成的固相晶体结构与组成合金的某一组元相同,这种相称固溶体 化合物:是构成的组元相互作用,生成不同与任何组元晶体结构的新物质 相图:是表示合金系中合金的状态与温度、压力与成分之间关系的一种图解。又称状态图或平衡图。 表象点:位于相图中,并能表示合金成分、温度的点称表象点。 吉布斯相律:相律是表示平衡条件下,系统的自由度数、组元数和相数之间的关系,是系统平衡条件的数学表达式。相律可用下式表示:f = c -p +2 当系统的压力为常数时,则为:f = c-p + 1式中,c 系统的组元数,p 平衡条件下系统中相数,f 为自由度数。 自由度:是指在保持合金系中相的数目不变的条件下,合金系中可以独立改变的影响合金状态因素的数目 匀晶转变:从液相结晶出单相的固溶体,这种结晶过程称匀晶转变 异分结晶:固溶体结晶过程中,结晶出的固相与母相成分不同,这种结晶也称为选择结晶。

金属学原理名词解释 江苏大学

1.形核功:形成临界晶核所需的能量,即临界晶核形成功 2.晶胚:当温度降到熔点以下时,在液态金属中存在结构起伏,即有瞬时存在的有序原子集团,它可能成为均匀形核的“胚芽”或称晶胚 3.临界晶核:半径为临界晶核半径r*=-2γ/ΔGv 4.动态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温度差值,保证凝固速度大于熔化速度的过冷度 5.粗糙界面:指微观上在固液面两相界面高低不平,存在几个原子层厚度的过渡层地界面 6.光滑界面:指微观上在固液两相界面光滑,固液两相截然分开,固相表面为基本完整的原子密排面 7.伪共晶:非平衡凝固条件下,某些非共晶成分(过/亚共晶)的合金得到的共晶组织 8.不平衡共晶:成分小于饱和溶解度的合金,由于结晶时冷速快,结晶过程中,固溶体呈枝晶偏析,其浓度偏离了相图中固相所指浓度,因此合金冷却到固相线时的结晶并未结束,并剩余液相。当合金冷却共晶温度时发生共晶反应,此时形成的共晶组织是不平衡共晶 9.离异共晶:共晶体中α相依附于初生α相生长,将共晶体中另一相β推到最后凝固的晶界处,从而使共晶体两组成相之间的组织特点消失,这种两相分离的共晶体叫做离异共晶 10.上坡扩散:溶质原子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的过程 11.均匀化退火:将产生偏析的铸件加热在低于固相或100C~200C温度范围内长时间保温是源自充分扩散,以获得成分均匀的铸件《扩散退火》 12.反应扩散:伴随化学反应而形成新相的扩散《相变扩散》 13.柯肯达尔效应:由扩散系数不同而引起原子对接面移动的现象 14.互扩散:伴有浓度变化的扩散 15.自扩散:不依赖于浓度梯度,仅有热振动而产生的扩散 16.成分过冷:在合金凝固过程中,液相中溶质的分布发生变化而改变了凝固温度,将界面前沿液体中实际温度低于由溶质分布所决定的凝固温度时产生的过冷 17.平衡分配系数:一定温度下,两相平衡是固液两相成分之比。即Ko=Cs/CI 18.区域熔炼:利用稳态凝固产生宏观偏析的原理进行金属提炼的办法 19.有效分配系数:Ke=结晶过程中固体在相界处的浓度/此时剩余固体的平均浓度 20.直线法则:二元系统两相平衡共存时,合金成分点与两平衡相的成分点必须位于一条直线上 21.重心法则:处于三相平衡的合金,其成分必位于共轭三角形重心位置 22.连接线:三元系中,两相平衡时自由度为2,温度给定后仅剩一个自由度,即只有一个平衡相的成分独立可变,另一瓶横向成分随之变化,两瓶横向的成分存在着对应关系,连接对应成分点的直线叫连接线 23.单变量线:三元系中,平衡相的成分随温度变化的空间曲线 24.滑移系:晶体中一个滑移面及该面上一个滑移方向的组合 25.临界分切应力:滑移系开动所需最小分切应力 26.复滑移:两个或两个以上滑移系同时或交替进行的滑移 27.交滑移:当某一螺型位错在原滑移面上运动受阻时,有可能从原滑移面转移到与之相交的另一滑移面上去继续滑移的过程 28.双交滑移:交滑移后的位错在原滑移面平行的滑移面上继续运动的现象 29.孪生:晶体受力后,以产生孪晶的方式进行的切变过程叫孪生 30.加工硬化:金属经塑性变形,其力学性能发生明显变化,即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增加。而塑性、韧性下降。 31.形变织构:多晶体形变过程中出现的晶体取向择优的现象 32.动态回复:在热变形过程中发生的回复过程

金属材料学名词解释总

二.名词解释 1)合金元素: 特别添加到钢中为了保证获得所要求的组织结构从而得到一定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的化学元素。(常用M来表示) 2)微合金元素: 有些合金元素如V,Nb,Ti, Zr和B等,当其含量只在0.1%左右(如B 0.001%,V 0.2 %)时,会显著地影响钢的组织与性能,将这种化学元素称为微合金元素。3)奥氏体形成元素: 在γ-Fe中有较大的溶解度,且能稳定γ相;如Mn, Ni, Co, C, N, Cu;4)铁素体形成元素: 在α-Fe中有较大的溶解度,且能稳定α相。如:V,Nb, Ti 等。 5)原位析出: 元素向渗碳体富集,当其浓度超过在合金渗碳体中的溶解度时, 合金渗碳体就在原位转变成特殊碳化物如Cr钢中的Cr: ε-FexC→Fe3C→(Fe, Cr)3C→(Cr, Fe)7C3→(Cr, Fe)23C6 6)离位析出: 在回火过程中直接从α相中析出特殊碳化物,同时伴随着渗碳体的溶解,可使HRC和强度提高(二次硬化效应)。如V,Nb, Ti等都属于此类型。 7)液析碳化物:由于碳和合金元素偏析,在局部微小区域内从液态结晶时析出的碳化物。8)网状碳化物:过共析钢在热轧(锻)加工后缓慢冷却过程中由二次碳化物以网状析出于奥氏体晶界所造成的。 9)合金渗碳体:渗碳体内经常固溶有其他元素,在碳钢中,一部分铁为锰所置换;在合金钢中为铬、钨、钼等元素所置换,形成合金渗碳体。 10)二次硬化:淬火钢在较高温度下回火,硬度不降低反而升高的现象称为二次硬化 11)变质处理:就是向金属液体中加入一些细小的形核剂(又称为孕育剂或变质剂),使它在金属液中形成大量分散的人工制造的非自发晶核,从而获得细小的铸造晶粒。 12)回火稳定性:淬火钢对回火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软化倾向(如马氏体的分解,碳化物的析出与铁素体的再结晶)的抵抗能力。 13)固溶处理:指将合金加热到高温单相区恒温保持,使过剩相充分溶解到固溶体中后快速冷却,以得到过饱和固溶体的热处理工艺。 14)红硬性:指材料在一定温度下保持一定时间后所能保持其硬度的能力。 15)微合金钢:指化学成分规范上明确列入需加入一种或几种碳氮化物形成元素。 16)蠕变极限:在某温度下,在规定时间达到规定变形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17)固溶强化:通过融入某种溶质元素来形成固溶体而使金属强化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 18)细晶强化:通过细化晶粒而使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提高的方法称为细晶强化 19)晶间腐蚀:晶界上析出连续网状富铬的Cr23C6引起晶界周围基体产生贫铬区,贫铬区成为微阳极而发生的腐蚀。

金属学原理重点名词解释

金属键:金属中的自有电子与金属正离子相互作用所构成的键合。 空间点阵:把原子(或原子集团)抽象成纯粹的几何点,而完全忽略它的物理性质,这种抽象的几何点在晶体所在空间作周期性规则排列的阵列称为空间点阵。晶向族:晶体中原子排列结构相同的一族晶向。 晶面族:晶体中,有些晶面的原子排列情况相同,面间距完全相等,其性质完全相同,只是空间位向不同,这样一族晶面称为晶面族。 配位数:晶体结构中,与任一原子最近邻并且等距的原子数。 致密度:若把金属晶体中的原子视为直径相等的钢球,原子排列的紧密程度可以用钢球所占空间的体积百分数来表示,称为致密度。即: 致密度=单位晶包中原子所占体积/单位晶包体积 同素异构转变:当外界条件(主要指温度和压力)改变时,元素的晶体结构可以发生转变,这种转变称为同素异构转变。 晶胚:当温度降到熔点以下时,在液态金属中存在结构起伏,即有瞬时存在的有序原子集团,这种近程有序的原子集团就是晶胚。 形核功:形成临界晶核要有的自由能增加。 动态过冷度:能保证凝固速度大于融化速度的过冷度称为动态过冷度。 光滑界面:光滑界面以上为液相,一下为固相,液固两相截然分开,固相的表面为基本完整的原子密排面,所以,从微观上看界面是光滑的,从宏观上看,它往往由不同位向的小平面所组成,故呈折线状。这类界面也称小平面界面。 粗糙界面:液固两相之间的界面从微观上来看是高低不平的,存在几个原子层厚度的过渡层,在过渡层中约有半数的位置为固相原子所占据,由于过渡层很薄,所以,从宏观上来看,界面反而显得平直,不出现曲折小平面,这类界面又称非小平面界面。 伪共晶:在非平衡凝固条件下,某些亚共晶或过共晶成分的合金也能得到全部的共晶组织,这种由非共晶成分的合金所得到的共晶组织称为伪共晶。 离异共晶:在先共晶相数量多,而共晶体数量甚少的情况下,共晶体与先共晶相相同的那一相将依附于已有的粗大先共晶相长大,并把共晶体中的另一相推向最后凝固的边界处,从而使共晶组织特征消失。这种两相分离的共晶称为离异共晶。上坡扩散: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进行的扩散。

无机非金属材料名词解释

1. 胶凝材料:凡能在物理、化学作用下,从浆体变成坚固的石状体,并能 胶结其它物料而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物质,统称为胶凝材料,又称胶结料。 2. 陶瓷:陶瓷是以无机非金属天然矿物或化工产品为原料,经原料处理、成型、干燥、烧成等工序制成的产品。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 3.IM :铝率又称铁率,其数学表达式为: IM=Al2O2 /Fe2O3 铝率表示熟料中氧化铝与氧化铁含量的质量比,也表示熟料熔剂矿物中 铝酸三钙与铁铝酸四钙的比例。 4. 玻璃形成体;能单独形成玻璃,在玻璃中能形成各自特有的网络体系的 氧化物,称为玻璃的网络形成体,如SiO2、B2O3和P2O5等。 5. 萤石含率:指由萤石引入的CaF2量与原料总量之比,即: 萤石含率=(萤石x CaF2含量)/原料总量X 100% 1. 水硬性胶凝材料:和水成浆体后,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的胶凝材料。如各种水泥等 2. 贱烧:指物料经过高温,合成某些矿物入水泥、水泥熟料,矿物等)或 使矿物分解获得某些中间产物〔如石灰和黏土熟料)的过程。 4. 玻璃熔化:玻璃配合料经过高温加热转变为化学组成均勾的、无气泡的、并复合成型要求的玻璃液的过程 3. 急凝:急凝是指水泥的一种不正常的早期固化或过早变硬现象。在水泥用水拌和的几分钟内物料就显示凝结。急凝放热,急凝往往是由于缓凝不够所引起,浆体已具有一定强度,重拌并不能使其再具塑性。 5. 水泥混凝土:由水泥、颗粒状集料以及必要时加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 和料,经合理配合的混合料,加水拌合硬化后形成具有凝聚结构的材料。

4. 凝结时间;水泥从加水开始到失去流动性,即从流体状态发展到较致密的固体状态,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称凝结时间 1. 无机非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人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和非氧化物等物质组成的材料。是除金属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以外的所有材料的统称。 2. 水泥;凡细磨成粉末状,加入适量水后成为塑性浆体,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并能将砂、石等散粒或纤维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统称为水泥 3. 烧成;烧成通常是指将初步密集定形的粉块(生坯)经高温烧结成产品的过程。其实质是将粉料集合体变成致密的、具有足够强度的烧结体,如砖 瓦、陶瓷、耐火材等 4. KH: KH= (CaO-1.65Al2O3-0.35Fe2O3 ) /2.8SiO2 石灰饱和系数KH是熟料中全部氧化硅生成硅酸钙(C3S+C3S)所需的氧化钙量与全部二氧化硅理论上全部生成硅酸三钙所需的氧化钙含量的比 值。(即KH表熟料中二氧化硅被氧化钙饱和形成硅酸三钙的程度。) 5. 澄清剂:凡在玻璃熔制过程中能分解产生气体,或能降低玻璃粘度,促进排除玻璃液中气泡的物质称为澄清剂 2.玻璃:玻璃是由熔融物冷却、硬化而得到的非晶态固体。其内能和构性炳局于相应的晶体,其结构为短程有序,长程无序 4.SM: SM=SiO2/Al2O3+Fe2O3 硅率是表示熟料中氧化硅含量与氧化铝、氧化铁之和的质量比。(表示了熟料中硅酸盐矿物与熔剂矿物的比例) 5. 玻璃调整体;凡不能单独生成玻璃,一般不进入网络而是处于网络之外的氧化物,称为玻璃的网络外体。它们往往起调整玻璃一些性质的作用。

金属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 【金属键】金属正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相互作用构成的金属原子间的结合力称为“金属键”。【晶体结构】指晶体中原子(离子、分子或原子集团)在三维空间中有规律的周期性的重复排列方式 【空间点阵】指阵点有规律的周期性的重复排列所形成的空间几何图形 【晶格】人为的将阵点用直线连接起来形成的空间格子 【晶胞】能够完全反应晶格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 【配位数】指晶体结构中与任一原子最近邻、等距离的原子数目 【晶向族】指同一晶体结构中,原子排列相同但空间位向不同的所有晶向 【晶面族】指同一晶体结构中,原子排列完全相同但空间位向不同的晶面 【共带面】平行于或相交于同一直线的一组晶面 【晶体的各向异性】指沿晶体的不同方向,原子排列的周期性和疏密程度不尽相同,由此导致的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称为“晶体的各向异性”。 【伪等向性】指一般情况下整个晶体不显示各向异性称为“伪等向性”。 【多晶型转变】(又称同素异构转变)指外部条件改变时,金属内部由一种晶体结构向另一种晶体结构的转变。 【合金】由两种或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熔炼、烧结或其他方法组合而成并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组元】组成合金最基本的、独立的的物质 【合金相】(又称相)指合金中结构相同、成分性能均一并以界面相互分开的组成部分。【置换固溶体】指溶质原子位于溶剂晶格的某些结点位置所形成的固溶体 【间隙固溶体】当溶质原子比较小时,能够进入溶剂晶格的间隙位置内,这样形成的固溶体称为“间隙固溶体”。 【有限固溶体】指一定限度内溶解但超过这一限度便不再溶解的固溶体。 【无限固溶体】指溶质能以任意比例融入溶剂的固溶体 【有序固溶体】指溶质原子按适当比例并按一定顺序和一定方向,围绕着溶剂原子分布的固溶体 【一次固溶体】以纯金属为基的固溶体。【二次固溶体】(中间相)以化合物为基的固溶体。【固溶强化】指固溶体中,随着溶质浓度的增加,固溶体的强度、硬度提高,而塑性、韧性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固溶强化”。 【金属化合物】指合金组元间发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新相 【正常价化合物】由金属元素与周期表中第4、5、6族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电子化合物】指由第一族或过渡族金属元素与第二至第五族金属元素形成的金属化合物 【间隙相】 【空位】某一温度的某一瞬间有些原子具有足够的能量以克服周围原子对它的束缚,脱离开原来的平衡位置迁移到别处,从而在原位置上出现空结点,这就是空位 【晶格畸变】由于空位的存在,其周围原子失去一个近邻原子而使相互间的作用失去平衡因而它们朝空位方向稍有移动,偏离其平衡位置,这就在空位的周围出现一个涉及几个原子间距范围的弹性畸变区,简称“晶格畸变”。 【柏氏矢量】指一个不但可以表示位错的性质,还可以表示晶格畸变的大小和方向,从而使人们在研究位错时能摆脱位错区域内原子排列具体细节的约束的一个量

金属学名词解释

元:组成合金的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简称元 相:合金中结构相同、成分和性能均一并以界面相互分开的组成部分。(包括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 组织:由于形成条件不同,形成具有不同形状、大小数量及分布的相相互结合而成的综合体。 固溶体:组元以不同比例混合后形成的固相晶体结构与组成合金的某一组元相同,这种相称固溶体 组元:组成合金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 固溶体:合金组元通过相互溶解形成的一种成分及性能均匀的,且结构与其中一种组元相同的固相。 置换固溶体:溶质原子位于溶剂晶格的某些结点位置所形成的固溶体。 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分布于溶剂晶格间隙而形成的固溶体。 表象点:位于相图中,并能表示合金成分、温度的点称表象点。 吉布斯相律:相律是表示平衡条件下,系统的自由度数、组元数和相数之间的关系,是系统平衡条件的数学表达式。相律可用下式表示: f = c -p +2 当系统的压力为常数时,则为: f = c-p + 1式中,c 系统的组元数,p 平衡条件下系统中相数, f 为自由度数。 自由度:是指在保持合金系中相的数目不变的条件下,合金系中可以独立改变的影响合金状态因素的数目 匀晶转变:从液相结晶出单相的固溶体,这种结晶过程称匀晶转变 异分结晶:固溶体结晶过程中,结晶出的固相与母相成分不同,这种结晶也称为选择结晶。 同分结晶:纯金属结晶时,所结晶出的晶体与母相化学成分完全一样。 枝晶偏析:生成固体的成分不均匀-偏析,快速冷却时在一个晶粒内部先后结晶的成分有差别,所以称为晶内偏析,金属的晶体往往以树枝晶方式生长,偏析的分布表现为不同层次的枝晶成分有差别,因此又称枝晶偏析 区域偏析:固溶体不平衡结晶时造成的大范围内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叫做宏观偏析或区域偏析。 伪共晶:这种非共晶成分合金所得到的共晶组织称伪共晶。

《金属学与热处理》名词解释汇总

金属学与热处理名词解释汇总 1.金属:具有正的电阻温度系数的物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金属光 泽。 2.金属键:金属原子贡献出价电子,形成正离子,沉浸在电子云中,他们依靠运动于其中 的公有化的自由电子的静电作用而结合起来,这种结合方式称之为金属键 3.晶体:原子在三维空间作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的物质。 4.晶体结构:晶体中原子在三维空间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具体排列方式。 5.空间点阵:将构成晶体的原子或原子团抽象成纯粹的几何点,由这些几何点有规则地 周期性重复排列形成的三维空间阵列。 6.晶格:用一系列平行直线将阵点连接起来所形成的三维空间格架。 7.晶胞:从晶格中选取的能够反映晶格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 8.配位数:晶体结构中与任一原子最近邻、等距离的原子数目。 9.致密度:晶胞中原子所占体积与晶胞体积的比值,用来表示原子排列的紧密程度。 10.晶向:在晶体中,任意两原子之间的连线所指的方向称为晶向。 11.晶向族:原子排列相同但空间位向不同的所有晶向。 12.晶面:在晶体中,由一系列原子所组成的平面称为晶面。 13.晶面族:原子排列情况完全相同的所有晶面。 14.各向异性:不同方向上晶体的各性能(导电性、导热性、强度等)不相同的特性。 15.多晶型性:某些金属在不同条件下具有不同晶体结构的特性。 16.多晶型转变(同素异构转变):当外部条件(温度或压强)改变时,金属内部由一种晶 体结构向另一种晶体结构的转变。 17.强度:指金属材料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18.硬度:金属材料抵抗其它更硬物体压入表面的能力。 19.塑形:指材料在载荷作用下发生不可逆永久变形的能力。 20.冲击韧性:材料在外加冲击载荷作用下断裂时消耗能量大小的特性。 21.晶体缺陷:在实际的金属材料中存在的一些原子偏离规则排列的不完整性区域。 22.点缺陷:在三个方向上尺度都很小,相当于原子尺寸,如空位、间隙原子、置换原子。 23.线缺陷:在两个方向上尺度很小,另一个方向上尺度很大,主要是位错。 24.面缺陷:在一个方向上尺度很小,两个方向上尺度很大,例如晶界、亚晶界等 25.空位:在一定温度下,晶体中的原子因能量过高而克服周围原子的束缚,脱离原来的

金属学原理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间隙相:当非金属原子半径与金属原子半径的比值小于0.59时,形成具有简单晶体结构的间隙型化合物 2.间隙化合物:当非金属原子半径与金属原子半径的比值大于0.59时,形成复杂晶体结构的间隙型化合物 3.固溶体:在固态下合金中组元相互溶解而形成的均匀固相 4.配位数:晶体结构中,与任一原子最近邻并且等距的原子数 5.致密度:致密度=单位晶胞中原子所占有的体积/单位晶胞体积 6.金属键:金属中的自由电子与金属正离子相互作用所构成的键合 7.空间点阵:抽象的几何点在三维空间规则排列的队列 8.多晶型性:当外界条件(主要指温度和压力)改变时,元素的晶体结构可以发生转变,把金属的这种性质称为多晶型性 9.形核功:形成临界晶核必须获得的能量 10.晶胚:在温度降到熔点以下时,在液态金属中存在结构起伏,瞬时存在的有序原子集团 11.临界晶核:半径为r*的晶核 12.动态过冷度:能保证凝固速度大于熔化速度的过冷度 13.粗糙界面:从微观上高低不平,有几个原子厚的过渡层,过渡层中约50%的位置占有原子的界面称为粗糙界面 14.光滑界面:液固界面处截然分开,固相表面为基本完整的原子密排面,所以从微观上看是光滑的界面称为光滑界面 15.伪共晶:不平衡的结晶条件下,成分在共晶点附近的合金全部转变成共晶组织,这种非共晶成分的共晶组织称为伪共晶 16.不平衡共晶:由于固相线偏离平衡位置,不但冷到固相线上凝固不能结束,甚至冷到共晶温度以下还有少量液相残留,最后这些液相转变为共晶体,形成所谓的不平衡共晶组织 17.离异共晶:有共晶反应的合金中,如果成分离共晶点较远,由于初晶相数量较多,共晶相数量很少,共晶中与初晶相同的那一相会依附初晶长大,另外一个相单独分布于晶界处,使得共晶组织的特征消失,这种两相分离的共晶称为离异共晶 18.上坡扩散:原子由低浓度向高浓度出扩散的现象 19.均匀化退火:将钢加热到略低于固相线温度,长时间保温(10-15h),然后随炉冷却,以使钢的化学成分和组织均匀化 20.反应扩散:通过扩散而形成新相的现象

金属学名词解释

金属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金属的晶体结构 金属:具有正的电阻温度系数的物质,其电阻岁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晶体:原子在三维空间作有规则的周期性排列的物质。它具有一定的熔点并且各向异性。 晶体结构:晶体中原子在三维空间有规则的周期性的具体排列方式。 阵点:为了清楚地表明原子在空间排列的规律性,常常将构成晶体的原子(或原子群)忽略,而将其抽象为纯粹的几何点,称之为阵点 空间点阵:由阵点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所形成的三维空间阵列。 晶格:将阵点用直线连接起来形成的空间格子。 晶胞:能够反映晶格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 晶面:在晶体中,由一系列原子所组成的平面称之为~ 晶向:在晶体中,任意两个原子之间的连线所指的方向。 多晶体:凡是由两颗以上晶粒所组成的晶体 能量起伏:对于一个原子来说,这一瞬间能量可能高些,另一瞬间反而可可能低些的现象 刃型位错:1.有一额外半原子面,2 位错线是一个具有一定宽度的细长晶格畸变管道,既有正应变又有切应变,3位错线与晶体滑移方向相垂直,位错线运动方向垂直于位错线。4,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垂直。 螺型位错:1没有额外半原子面,2位错线是一个具有一定宽度的细长晶格畸变管道,只有切应变,而无正应变,3位错线与晶体滑移方向相平行,位错线运动方向垂直于位错线。4,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平行。 晶界:晶体结构相同但位向不同的晶粒之间的界面。 亚晶界:由直径为10-100μm的晶块组成,彼此间存在极小的位相差(通常<2°)这些晶块之间的内界面称为亚晶粒间接,简称~ 层错:在实际晶体中,晶面堆垛顺序发生局部差错而产生的一种晶体缺陷,是通常发生于面心立方金属的一种面缺陷。 相界:具有不同晶体结构的两相之间的分界面。有共格,半共格,非共格三种。 第二章:纯金属的结晶 结晶:金属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称谓凝固,由于凝固后的固态金属通常是晶体,所以又将这一转变过程称谓~ 过冷度:金属的理论结晶温度Tm与实际结晶温度Tn之差,金属不同,则过冷度大小不同,金属的纯度越高,则过冷度越大,当以上两因素确定后,过冷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冷却速度,冷却速度越大,则过冷度越大,实际结晶温度越低,反之,冷却速度越慢,则过冷度越小,实际结晶温度越接近于理论结晶温度。 相起伏:处于瞬间出现,瞬间消失,此起彼伏,变化不定状态的短程有序原子集团,又称结构起伏。能量起伏:微区内暂时偏离平衡能量的现象 形核功:形成临界晶核时,体积自由能的下降只补偿了表面能的2/3,还有1/3的表面能没有的到补偿,需要另外供给,既需要对形核做功,称为~ 形核率: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液相中形成的晶核数目,与形核功和原子扩散能力有关。 点阵匹配原理:两个相互接触的晶面结构越近似,他们之间的表面能就越小,即使只在接触面的某一个方向上的原子排列配合的很好,也会使表面能降低一些,这样结构相似,尺寸相当的条件称为~ 第三章:二元合金的相结构与结晶 相图:表示平衡条件下合金系中合金的状态与温度、成分间关系的图解。 成分起伏:从微观角度看,由于原子运动的结果,在任一瞬间,液相中总有某些微小体积偏离液相的平均成分,这些微小体积的成分、大小和位置都在不断的变化着,这就是~ 选择结晶:结晶出的晶体与母相化学成分不同的结晶,也称异分结晶。 晶内偏析:在一个晶粒内部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又称枝晶偏析。 区域偏析:大范围内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

无机非金属材料名词解释

1.胶凝材料:凡能在物理、化学作用下,从浆体变成坚固的石状体,并能胶结其它物料而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物质,统称为胶凝材料,又称胶结料。 2.陶瓷:陶瓷是以无机非金属天然矿物或化工产品为原料,经原料处理、成型、干燥、烧成等工序制成的产品。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 3.IM:铝率又称铁率,其数学表达式为: IM=Al2O2 /Fe2O3 铝率表示熟料中氧化铝与氧化铁含量的质量比,也表示熟料熔剂矿物中铝酸三钙与铁铝酸四钙的比例。 4.玻璃形成体;能单独形成玻璃,在玻璃中能形成各自特有的网络体系的氧化物,称为玻璃的网络形成体,如SiO2、B2O3 和P2O5 等。 5.萤石含率:指由萤石引入的CaF2量与原料总量之比,即: 萤石含率=(萤石×CaF2含量)/原料总量×100% 1.水硬性胶凝材料:和水成浆体后,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的胶凝材料。如各种水泥等 2.煅烧:指物料经过高温,合成某些矿物^水泥、水泥熟料,矿物等)或使矿物分解获得某些中间产物〔如石灰和黏土熟料)的过程。 4.玻璃熔化:玻璃配合料经过高温加热转变为化学组成均勾的、无气泡的、并复合成型要求的玻璃液的过程 3.急凝:急凝是指水泥的一种不正常的早期固化或过早变硬现象。在水泥用水拌和的几分钟内物料就显示凝结。急凝放热,急凝往往是由于缓凝不够所引起,浆体已具有一定强度,重拌并不能使其再具塑性。 5.水泥混凝土:由水泥、颗粒状集料以及必要时加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和料,经合理配合的混合料,加水拌合硬化后形成具有凝聚结构的材料。 4.凝结时间;水泥从加水开始到失去流动性,即从流体状态发展到较致密的固体状态,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称凝结时间

金属材料工艺性能名词解释

关键字:金属 1:铸造性(可铸性):指金属材料能用铸造的方法获得合格铸件的性能。铸造性主要包括流动性,收缩性和偏析。流动性是指液态金属充满铸模的能力,收缩性是指铸件凝固时,体积收缩的程度,偏析是指金属在冷却凝固过程中,因结晶先后差异而造成金属内部化学成分和组织的不均匀性。 2:可锻性:指金属材料在压力加工时,能改变形状而不产生裂纹的性能。它包括在热态或冷态下能够进行锤锻,轧制,拉伸,挤压等加工。可锻性的好坏主要与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有关。 3:切削加工性(可切削性,机械加工性):指金属材料被刀具切削加工后而成为合格工件的难易程度。切削加工性好坏常用加工后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允许的切削速度以及刀具的磨损程度来衡量。它与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导热性及加工硬化程度等诸多因素有关。通常是用硬度和韧性作切削加工性好坏的大致判断。一般讲,金属材料的硬度愈高愈难切削,硬度虽不高,但韧性大,切削也较困难。 4:焊接性(可焊性):指金属材料对焊接加工的适应性能。主要是指在一定的焊接工艺条件下,获得优质焊接接头的难易程度。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结合性能,即在一定的焊接工艺条

件下,一定的金属形成焊接缺陷的敏感性,二是使用性能,即在一定的焊接工艺条件下,一定的金属焊接接头对使用要求的适用性。 5:热处理 (1):退火:指金属材料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保持一定的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常见的退火工艺有:再结晶退火,去应力退火,球化退火,完全退火等。退火的目的:主要是降低金属材料的硬度,提高塑性,以利切削加工或压力加工,减少残余应力,提高组织和成分的均匀化,或为后道热处理作好组织准备等。 (2):正火:指将钢材或钢件加热到Ac3 或Acm(钢的上临界点温度)以上30 ~50℃,保持适当时间后,在静止的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的工艺。正火的目的:主要是提高低碳钢的力学性能,改善切削加工性,细化晶粒,消除组织缺陷,为后道热处理作好组织准备等。 (3):淬火:指将钢件加热到Ac3 或Ac1(钢的下临界点温度)以上某一温度,保持一定的时间,然后以适当的冷却速度,获得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常见的淬火工艺有盐浴淬火,马氏体分级淬火,贝氏体等温淬火,表面淬火和局部淬火

金属材料名词解释

1. 间隙相:当非金属原子半径与金属原子半径比值小于0.59时,形成的具有简单晶体结 构的相 2. 间隙化合物:当非金属原子半径与金属原子半径比值大于0.59时,形成 具有复杂晶体结构的间隙型化合物 3. 固溶体:是以一组元为溶剂,再其晶体点阵中溶入其他组元原子所形成的均匀的混合固溶体,并保持溶剂晶格类型而形成的相 4. 配位数:晶体结构中,与任意原子最近邻并且等距的原子数 5. 致密度:单位晶胞中原子所占的体积的百分数 6. 金属键:有金属中自由电子与金属正离子相互作用所构成的键合称为金属键 7. 空间点阵:指几何点在三维空间的做周期性的规则排列形成的三维阵列,是人为对晶体结构的抽象 8. 多晶型性:当外界条件(主要指温度和压力)改变时,元素的晶体结构可以发生转变把金属的这种性质成为多晶型性 9. 形核功:形成临界晶核所需的能量,即临界形核功 10. 晶胚:当温度降到熔点以下时,在液态金属中存在结构起伏,既有瞬时存在的有序原子集团,它可能成为均匀形核的“芽胚” 11. 临界晶核:半径为r*的晶核r*=-2r/?Gv 12. 动态过冷度:当液固界面温度低于熔点时,使固相界面原子向液相中迁移速率大于液相原子向固相迁移速率,使晶核表面向液相推进而具有的过冷度 13. 光滑界面:固液两相截然分开,固相的表面为基本完整的原子密排面,所以微观上看界面是光滑的。但从宏观看,他往往由不同位向的小平面所组成的,故成折线状,这类界面也称小平面界面 14. 粗糙界面:在固液两相之间的界面从微观来看是高低不平的,存在几个原子层厚度的过渡层,在过渡层中约有半数的位置为固相原子所占据。但从宏观上看,界面反而很平,由于过渡层很薄,这类界面又称非小平面界面 15. 伪共晶:非平衡凝固条件下,某些亚共晶或过共晶成分的合金也能得到全部的共晶组织,这种由非共晶成分的合金得到的共晶组织称为伪共晶 16. 不平衡共晶:在不平衡凝固时,由于固相偏离平衡位置,不但冷到固相线上凝固不能结束,甚至冷到共晶温度下还有少量液相残留,最后这些液相转变为共晶体,形成所谓不平衡共晶 17. 离异共晶:共晶体中的α相依附于初生α相生长,将共晶体中另一相β推到最后凝固的晶界处,从而使共晶体两组成相相间的组织特点消失,这种两相分离的共晶体称为离异共晶 18. 上坡扩散:溶质原子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表明扩散的驱动力是化学为梯度而非浓度梯度 19. 均匀化退火:将产生偏析的铸件加热到低于固相线下100-200?C的温度范围进行较长时间的保温使原子充分扩散,以获得成分均匀的铸件。这种方法称为均匀化退火 20. 反应扩散:伴随有化学反应而形成新相的扩散 21. 柯肯达尔效应:因相对扩散系数不同而引起原子对接面移动的不均衡扩散现象 22. 自扩散:不依赖于浓度梯度,而仅由热振动而产生的扩散 23. 互扩散:伴有浓度变化的扩散 24. 成分过冷:在合金凝固过程中,液相中溶质的分布发生变化而改变了凝固温度,将界面前沿液体中的实际温度低于由溶质分布所决定的凝固温度时产生的过冷,称为成分过

金属学名词解释完整版

一、概论 1.组织:用肉眼或借助于各种不同放大倍数的显微镜所观察到的材料内部的情景,包括晶粒的大小、形状、种类以及各种晶粒之间的相对数量和相对分布。 2.结构:原子集合体中各原子的具体组合状态。 二、金属和合金的固态结构 1.固溶体:溶质组元溶于溶剂点阵中而组成的单一的均匀固体。 一次(端际):以纯金属组元作溶剂,结构上保持溶剂组元纯态时的点阵类型。二次(中间):以化合物为溶剂的固溶体,结构类型与主、副组元都不同。 代位:主组元一部分原子被其它组元原子取代,保留主组元结构类型。一定范围内(有限互溶)或是所有成分范围(无限互溶)。异类原子按任意比例统计分布在各类结构中各相应晶面,并处于主组元相似的正常位置。 有序:异类原子不是统计式分布,而是按一定顺序分布。 超结构(长程有序):某些在高温具有短程有序的固溶体,当其成分接近一定原子比,在低于一定临界温度时可转化为长程有序固溶体。 间隙:异类原子分布在主组元原子间空隙中。 金属间化合物类型:各组元原子按一定比例和一定顺序共同组成一个新的不同于其任一组元的典型结构。 中间相(金属间化合物):在合金中形成的与其纯组元结构类型不同的相。2.开放型金属:d0点附近较平缓、势阱小、原子间作用力弱、结合能小、原子易压缩、刚度小、热膨胀大。(与封闭型金属对应) 3.空间点阵:由构成晶体的结构基元抽象出来的等同点在三维空间中的周期排列。 4.排列周期:点阵直线上相邻两点间的距离。 5.单胞(基胞):在空间点阵中选取的一个能反映其特点的最小构筑单元。一般以最近邻八阵点为顶点能够构成一个体积最小、对称性最高的平行六面体。 6.晶面:点阵空间中由阵点组成的平面为点阵平面,非严格意义上又称晶面。晶向:点阵空间中两阵点连线(及延长线)为点阵直线,非严格意义上称晶向。晶带:晶体中一系列晶面可相交于一条直线或几条相平行的直线,合称... 晶界:同成分、同结构晶粒间由于相对取向不同而出现的接触界面。 倾转晶界:在所选平面内以任一直线为轴,使晶粒两部分相对转动任意角度。扭转晶界:在所选平面内以其法线为轴使晶粒两部分相对扭转任意角度。 小角度晶界:两晶粒取向差<15度的晶界,由位错(倾转和扭转位错)组成。大角度晶界:两晶粒取向差>15度的晶界,由一层厚度达几个原子间距的非晶质结构模型。 小角度晶界结构模型:柏氏矢量平行的同号刃型位错垂直堆集,晶界两边是对称的:倾转晶界;柏氏矢量相互垂直的刃型位错交叉堆集:不对称倾转晶界;由同号螺旋位错构成:扭转晶界。 孪晶及孪晶界:一对晶体(或晶粒),同成分、同结构、界面完全共格,两晶粒内部原子都以界面为对称面呈镜面对称。该对称面称为孪晶界。 亚晶及亚晶界:晶粒内部一些取向略有差异的小块,其结构相当于小角度晶界,但主体为一个晶粒,局部有差异。 层错及层错界:界面的堆砌序列发生差错。 7.相界面:成分或结构不同的、或成分和结构都不同的晶粒之间的接触界面。共格界面:界面上原子所占据的位置相当于两晶粒点阵的共有阵点。

金属材料专业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晶体:原子按一定方式在三维空间内周期性地规则重复排列,有固定熔 点、各向异性。 2.晶界:晶界是成分结构相同的同种晶粒间的界面。 3.晶胞:在点阵中取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基本单元(最小平行六面体)作为 点阵的组成单元,称为晶胞。 4.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熔炼、烧结或其它方法 组合而成,并具有金属特质的物质。 5.相:合金中具有同一聚集状态、同一晶体结构和性质并以界面相互隔开的 均匀组成部分。 6.固溶体:以某一组元为溶剂,在其晶体点阵中溶入其他组元原子(溶质原 子)所形成的均匀混合的固态溶体,它保持着溶剂的晶体结构类型。 7.置换固溶体:当溶质原子溶入溶剂中形成固溶体时,溶质原子占据溶剂点 阵的阵点,或者说溶质原子置换了溶剂点阵的部分溶剂原子,这种固溶体就称为置换固溶体。 8.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分布于溶剂晶格间隙而形成的固溶体称为间隙固溶 体。 9.位错:是晶体内的一种线缺陷,其特点是沿一条线方向原子有规律地发生 错排;这种缺陷用一线方向和一个柏氏矢量共同描述。 10.刃型位错:晶体中的某一晶面,在其上半部有多余的半排原子面,好像一 把刀刃插入晶体中,使这一晶面上下两部分晶体之间产生了原子错排,称为刃型位错。 11.螺型位错:位错线附近的原子按螺旋形排列的位错称为螺型位错。 12.位错滑移:在一定应力作用下,位错线沿滑移面移动的位错运动。 13.滑移系:晶体中一个滑移面及该面上一个滑移方向的组合称一个滑移系。 14.孪晶:孪晶是指两个晶体(或一个晶体的两部分)沿一个公共晶面构成镜 面对称的位向关系,这两个晶体就称为孪晶,此公共晶面就称孪晶面。 15.孪生:晶体受力后,以产生孪晶的方式进行的切变过程叫孪生。 16.柯氏气团:通常把溶质原子与位错交互作用后,在位错周围偏聚的现象称

金属学部分名词解释

金属学部分名词解释 第一章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 金属学、材料科学基础;晶体、非晶体;结合能、结合键、键能;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分子键、氢键;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晶体结构、晶格、晶胞、晶系、布拉菲点阵;晶格常数、晶胞原子数、配位数、致密度;晶面、晶向、晶面指数、晶向指数、晶面族、晶向族;各向异性、各向同性;原子堆积、同素异构转变;陶瓷、离子晶体、共价晶体。 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空位、间隙原子、肖脱基缺陷、弗兰克尔缺陷; 刃形位错、螺形位错、混合位错、位错线、柏氏矢量、位错密度; 滑移、攀移、交滑移、交割、塞积; 位错的应力场、应变能、线张力、作用在位错上的力;位错源、位错的增殖;单位位错、不全位错、堆垛层错、肖克莱位错、弗兰克尔位错; 扩展位错、固定位错、可动位错、位错反应; 晶界、相界、界面能、大角度晶界、小角度晶界、孪晶界。 相、固溶体、置换固溶体、间隙固溶体、有序固溶体、电负性、电子浓度; 中间相、正常价化合物、电子化合物、间隙相、间隙化合物、 第二章纯金属的结晶 结晶与凝固、非晶态金属; 近程有序、远程有序、结构起伏、能量起伏; 过冷现象、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实际结晶温度; 均匀形核、非均匀形核;晶胚、晶核、临界晶核、临界形核功; 形核率、生长速率;光滑界面、粗糙界面;温度梯度、正温度梯度、负温度梯度;平面状长大、树枝状长大;活性质点、变质处理、晶粒度; 结晶区、柱状晶区、(粗)等轴晶区。 第三章二元合金相图与合金凝固 合金、组元、二元合金;相律、杠杆定律、相图;热分析法、平衡相;匀晶转变、共晶转变、包晶转变、共析转变、有序-无序转变、熔晶转变、偏晶转变、合晶转变;平衡凝固、不平衡凝固、正常凝固;枝晶偏析、比重偏析、晶界偏析、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