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货币的发展和其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电子货币的发展和其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影响

姓名:吴颖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国际金融

指导教师:杨晓泉

2002.4.1

U了货币的发艇和JL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蟛响

论文提要

,电子货币是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的电子设备之『日J以及在公歼网络(如Internet)上执行支付职能的“储值(storevalue)”或预付(prepaid)机制。(Basle.1998)。

从银行提取现会或电子货币,这两种提取方式对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有不同的影响。现金提取同时减少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的数量。而提取电子货币则不同,它使银行的负债项的内容发生变化,而资产和负债的数量不变。

运用简单的货币乘数理论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只要电子货币被视为对现金和存款的替代,而本身没有法定准备金的要求,电子货币的增加将会增大货币乘数的值,并增加其运动轨迹的预测难度。

Tobin—BaumolModel表明:电子支付技术的发展将使用户减少他们的货币需求净额。根据Poole的IS—LM模型分析,假如由于电子货币的发展l带来的货币乘数和丝里重查的不可预测的变化,那么应浚选择“利率稳定政策”。≥电子货币对通货的大规模取代必然使央行的资产负债规模大为缩减,并使铸币税收入受到影响。其影响大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电子货币数量和使用觇模。

电子货币存在着其特有的风险(如欺诈风险、操作M险和法律风险)。针对这些JxL险,中央银行对电子货币的监管措施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电子货币创新的监管;二是对现有商业银行从事电子货币业务的监管。

我国的电子货币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电子货币的一些已经产生或即将面对的问题(例如路径产品和电子货币界限不清、未指明我国电子货币的发展模式等)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似下是这篇论文的主要结论: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电子货币的发展对各国的货币政策的影响与其他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相比,不会有显著的差异,但是,从长期看,它们有可能在较大程度上改变各国的金融和经济结构。遗

Ur货【砷≈毁腱和』0列中央钺{丁货币政策的比{响

引言

}∈期以来,电子支付方式已经为人们熟知。电子转换系统(EFT)在世界范田内被广泛应用,在银行问清算和贷记卡(debilcard)的使用上就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虽然电子转换系统的飞速发展使得货币的外在物质特征慢慢的退化消失,却尚未引发对传统货币定义的挑战。

如今的电子支付方式有了新的演变。除了路径产品以外,~种新的电子支付方式.即电子货币出现了。电子货币不仅突破了传统货币的外在物质形式,而且超越了传统货币符号的概念。20世纪90年代以柬,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都在讨论电子货币是否可以被完全地视为一种货币形式。一些基本的问题重新被摆在桌面上,如:什么是电子现金?货币支付方式的改变会导致货币本身性质的改变吗?什么机构才有权发行电子货币?如果说,存款型金融机构有权发行电子货币.那么对这样的电子货币储备是否要实行法定准备会机制呢?电子货币的发展对中央银行的地位及货币政策会有多大的影响呢?

回答这些问题是困难的。因为西方货币理论不仅没有提供一个满意的货币定义的答案,也没有提供货币是如何被宦IJ造的合理解释。就笔者的理解,在西方主流的货币理论中,首先分析非货币经济(/1011-monetaryeconomy),然后再将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引入到模型中。另外,电子货币发行者的行为本质也远远未波人们理解。

另外,国内对电子货币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进度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对电子货币的通俗描述较多,本质特征研究较少:对电子货币的实际用途介绍较多,而理论分析和政策建议较少:对电子货币的具体某一方面的探讨较多(如电子货币系统的网络安全问题),而对电子货币系统的、全面的阐述较少。

在这样的国内外背景下,笔者尝试通过这篇粗浅的毕业论文,对这些年的电子货币的发展做一个较为系统的理论性分析,并列出几个重点,尝试回答电子货币的本质特征、对中央银行地位及货币政策的影响等问题。这些问题目前经济学领域还在广泛研究探讨,尚未达成共识。因此,笔者希望借这篇论文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巩固三年所学的专业知识,向学校和导师递交毕业答卷。二是通过这篇论文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学习探讨,以期自身的专业水平能有所提高。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文章存在半H陋浅薄之处在所难免,请各位老师和领导不吝赐教,以便改进。

在本人写作过程中,承蒙导师杨小泉教授指导,提出大量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使我受益非浅。同时还得到身边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U了货币的发l!£f¨J‘州-{?啦铡{亍货l币歧策的影响

正文

第一章电子货币的定义和其发展的历史背景

在数干年的货币发展历史中,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等阶段和形式。实物货币和会属货币本身是商品,具备一定的价值。而纸币是国家强制发}亍的价值符号,它被赋予一定的价值,而其本身并没有价值。纸币对会属货币的替代是货币发展历史上第一次标志性变革。

与法币取代金融铸币后,各类银行券不断兴起的情况相似,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和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在交易或消费过程中充当“支付职能”的货币替代品。这些由商业银行和其他会融机构自行设计、丌发的“货币替代品”功能多样,种类繁多。包括接触式自动计费(即刷卡)型智能卡(磁卡、Ic卡)、拨号式自动计账数字卡(200、300等电话卡)、既要接触又要拨号的银行卡(信用卡、储值卡等)咀及能在互联网“流通”的数字现金(digitalcash)。

非银行系统(如电信部门)发行的智能卡一般不记名、不挂失,谁持卡谁便可以使用(如lc卡),数字卡也不记名、不挂失,但持卡者必须输入正确密码后方可使用(如200电话卡),这两类卡有规定的面值,用户购得后,用完面值便作废了:银行卡是记名的,可以挂失,盗卡者除非能通过ATM机自动提款,否则盗了卡也没有用,因为银行信用卡在使用时一般要核对个人身份证、签名后,方能真丁F“消费”;数字现金(digitalcash)是指在国家控制下的银行、支票和纸币等现有的流通网络之外,能通过电子计算机网络大量流通的资金,这是真正意义的电子货币。货币的多少以字节形式储存,数字价值单位(DVU)越多,数字现金就越多。在这种电子货币系统中,每个交易方都需要一个终端,此终端是商业计算机上的一种仪器,通过它可以收付、处理每笔互联网上交易的资金,其中个人使用的终端可以小到如同键盘。一系列数据便会传送到一个处理中心,不大一会儿,当显示屏上出现“交易完成”的字样时,一笔生意就算完成了。这种货币还可以从贷款和付款而提供的网络账户上下载,也可以用信用卡在电脑网络上购买。除上述种类之外,新的产品还在不断涌现,许多国家仍在进行着这样或那样的实验。表1对以上历史上存在过的各种货币进行比较:

表i、货币发艘历史中的再娄货币

实物货币埘常见的商品作为

J刊定的一般等价物占希腊:牛平¨羊

竹洲平¨印度:象牙

美洲十并人和墨柑哥人:可可

中国:牲备丰l『水贝

不够方便、安全

物理性质不稳定

金属货币利川稀有金属(先

是铜,后是金银)

作为货币中国:刀币、布币、铲币、环

钱等

金属货币较之实物货币,

携带起来较为方便,但仍

有笨重之嫌

也了货币的致艟车”jL对中央铺,丁货币政蕞呐带响

纸币由国家强制发ii的纸钞和小面额坝币较之实物货币羽I金属货货币符号(我国并名的纸币一四川币,纸币的最人女,处就是

的“交子”是HP界上最甲的纸其携带的方便性.但其带

币)米了副产品:通货膨胀

电子货币以电子信号为载体智能}、信川}、数字现金无面微约求,提高货币资的货币产的流动性

那么什么是电子货币呢?由于电子货币采用形式的多样性且尚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国外对它的定义也有不少的争议,不过,国际金融机构和一些国家的货币当局还是对什么是电子货币提出了一些的看法。笔者认为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定义较有枵兄括性且较为准确。

巴塞尔委员会认为:电子货币是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以及在公丌网络(如Intemet)上执行支付的“储值(StOlevalue)”或预付(prepaid)机制。所谓“储值”是指保存在物理介质(硬件或卡介质)中可用来支付的价值,如智能卡、多功能信用卡等。这种介质亦被称为“电子钱包(e-purse)”,它类似于我们常用的普通钱包,当其储存的价值被使用后,可以通过特定设备向其追储价值。而“预付支付机制”则是指存在于特定软件或网络中的一组可以传输并可用于支付的电子数据,通常被称为“数字现金(digitalcash)”,也有人将其称为“代币”(10ken),通常出一组组二进制数据和数字签名组成,可以直接在网络上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电子货币与所谓的路径产品(aCCeSSproducts)有所不I司c后者作为电子支付方式的一种,只是向消费者提供电子通讯手段而使传统的到银行付款结算的方式转变为通过网络或电话等向银行发出指令而实现支付转移。路径产品的最大特征在于沟通方式的革新,与电子货币有着本质的区别。电子货币更多的呈现货币及其替代物的特征。由于这两种产品外表的相似性,为了避免混同和误解,以下列表对这两种电子支付方式进行比较。

表2:IU了支付方JC的种类

嘲捌糯

电子货币(electronicmoney)储值产品(stored-valuedproducts):

将价值保存住物理介质(埂件或}介质)中川丁‘支付的产晶,

通常被髂为“电子钱包”(e—purse)。

预付产品(Prepaidproducts):

存在丁特定软什或网络中的一}n可以传输于f可川丁支付的

Lb子数据,通常被称为“数字现金(digitalcash)”。

路{}产品(accessproducts)在线银行产品:

通过网络发送存款帐户中的资金转移指令爿∈实现支付。

电子支票产品:

通过网络传输支祟信息,然屙从存款帐户中{#穆资金,就象

收刮一张真止的支祟一样。

通过上述的删表分析,我们对两者的概念区别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更形象的i兑明两者返行方式的不同升加深对电子货币概念的理解,以F提供了幽形说明c

银行:电子货币的提供者

l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1群厣因掣网憎献帐Fl。支淼库,I掣l急璺存款l_…●…-…_●_一_…_一●…-I__-_■了l4)递交lb了货币|幽j:111.了货币的典型运行村【制【咀储值产品为圳)

"f11)提i|1蝻

2mⅢlb了f卜u了货货币fl币的受求

?l

1客户A向银行表示,愿意川其在银行的存款帐户购买一定数鼍的电子货币。

2)银行在接剑指令之厉,从A的存款帐户中提取与电子货币等额的价值存入资金库中

同时向A发放电子货币。

3)A向B商J占川电子货币购买货物和服务。

41B向银行提交电子货币以转换成现金域存款。

5)银行住确认所递交的电子货币的真实性后,从资金J年中提取等糊资金转移剑B的存款

帐户中。

以上是电子货币支付方式的一个典型例子。在实际生活中,随着产品的不同,

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路径产品运用INTERNET或其他网络和个人电脑等设备向支付中心(如转

帐体系)发出指令,实现其电子支付的目的。在路径产品中,用户并不{}}j有货币价值。货币价值保留在银行的存款帐户上。

路径产品的一个例子是目前银行提供的服务,其内容是使用户能够通过低成

本的电脑和INTERNET网束发出转帐指令。事实上,在20年ii,只有大公司和大银行之|1日J爿相互提供这种服务。随着电信和密码技术的高速发展,现在路径产告

品对于顾客和小公司柬说已经很便宜了。

路径产品的另外一个例子是运用密码技术使从INTERNET上安全地传送信用卡卡号和签发电子支票成为可能。这种技术目前尚处于实验阶段。

总之,路径产品可以被视为使传统支付方式得以延伸的技术手段,是“通过电子通讯技术实现传统支付方式的产品(BISl,1996)”。

银行:路径产品的提供者

l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3)产品和服务1l

幽2:路什产品的艇型运行机制

1)客户A通过1NTERNET,向存款所在银行发山转帐指令

2)银行在接剑A的指令之后,从A的存款帐户中提取一定金额存入商J占B的存款帐户中。

31商J占B向客户A移交货物或服务。

可见。路径产品只是向消费者提供电子通讯手段而使传统到商业银行付款的方式转变为通过网络或电话等向银行发出指令而实现支付转移.与电子货币有着本质的区别。可以这么认为,继中世纪法币取代铸币以来,电子货币的发展将成为货币形式的第二次标志性变革。

BIS:ImplicationlbrCentralBanksoflheDevelopment

ofElectronicMoney',1996

第二章电子货币的种类和目前的应用

根据目前电子货币的发展阶段及特点,运用不同的分类标准,电子货币可以被分为多种类别:

根据它们储存货币价值的位置以及它们用于支付的机制的不同,电子货币可以分为储值产品和预付产品;根据电子货币的被接受程度,电子货币可以分为“单一用途”屯子货/币(Single—purposecards)}t]“多用途”电子货币(Multipurposecards):根据电子货币使用方式和条件的不同,可将其分为“认证”(1denlified)或“匿名”(Anonymous)系统和“在线”(On-line)或“离线”(Off-line)系统。

第一种分类方式在第一章中已经顺带描述过,不再重复。

根据电子货币的被接受程度,电子货币可以分为“单一用途”电子货币和“多用途”电子货币。“单一用途”电子货币往往由特定的发行者发行,只能用于购买特定的一种产品或服务,或被单一商家所接收。其典型代表就是各类电话卡:“单一用途”电子货币中,又可细分为一次性和可复存的两种,前者如200电话卡,后者如校园罩的餐卡等。“多用途”电子货币的典型代表是Mondex智能卡系统,这种智能卡可根掘其发行者与其他商家签订协议的范围的扩大,而被多家商户所接受,它可购买的产品与服务也不仅限于一种,有时它还可以储存、使用多种货币。

根据电子货币使用方式和条件的不同,可将其分为“认证”(Identified)或“匿名”(Anonymous)系统和“在线”(On—line)或“离线”(Off-line)系统。可将其组合形成四类:在线认证系统、在线匿名系统、离线认证系统、离线匿名系统。“认证”是指电子货币的持有者在使用电子货币时,需要对其身份进行确认.其个人资料被保存在发行者的数据库中,以电子货币进行的交易是可被追踪的:“匿名”是指电子货币的持有者在使用电子货币时不需进行身份认证,其交易不能被追踪。“在线”是指顾客在使用电子货币时,需要利用电信设备连接商家或第三方进行确认,这种确认不一定是身份的确认,也可咀是对电子货币的合法性、会额等的确认;“离线”电子货币在使用时不需要发行者或第三方进行确认,可以直接进行用户对用户、用户对商家的资金转移支付。

目前在同常生活中使用较广泛的电子货币付款方式主要有三种:信用卡、智能卡和通过计算机的现会转移。

第一,信用卡。信用卡付款是西方国家最流行的也是对人们最方便的~种方式。它是一种储值型、多用途、在线认证支付系统。在商场利用信用卡购物是为人们所熟知的,在这罩不再叙述。在互联网上的信用卡付款分为联机直接信用卡付款和联机间接信用卡付款。目前在互联网络电子商场上采用联机直接信用卡付款方式还很不安全。针对这种情况,美固有些公司率先推出了~种在互联网上问接采用信用卡购物的方式。这种联机间接信用卡付款方式有时也称为二步计货方式,基本方式是:在购物过程中,除买卖双方以外,还有第三者介入,束保护购

L了货币的麓J瞳和JC对中央银行货币政镜的;:!三响

物信息的安全性。这第三者就是美国的第一虚拟银行。打算通过虚拟银行在电子商场购物的顾客,先通过电话将信用卡号码告诉它,并发送一份确认的电子邮件。接着,第一虚拟银行通过电子邮件向该顾客发送一个口令密码。这样,这一顾客就可以用这一口令向互联网络任何一家接受第一虚拟银行付款的电子商场购物。顾客在购物时,通过自己的联网终端选购电子商场申的商品。选定后,第一虚拟银行就向该顾客发送一份电子邮件,列出选购的商品及其价格,并让顾客逐项确认。第一虚拟银行接到顾客确认的电子邮件后,就通知商场发货。商场每周向第一虚拟银行提供售物清单,虚拟银行再将有关购物清单分别送给每个顾客作进一步核实。如果顾客对商品满意,决定买下,则告诉第一虚拟银行,将付出的款项记在这个顾客的信用卡上。银行从每笔销售中提取9%的手续费。这种联机间接信用卡付款方式为顾客提供了安全、方便的互联网络购物环境,在国外颇受欢迎。

第二,智能卡。智能卡是一种比信用卡更为先进和便捷的支付工具。它也是一种储值型、多用途的支付体系。由于尚处于发展的初期,还不能确切的将其归类为在线或离线,匿名或认证产品。它是可咀包装电子现金的电子“钱包”(e—purse),消费者可以用这种智能卡柬购物,作为英国国有威斯敏斯特银行的附属机构,“蒙的克斯”在智能卡研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按照他们的说法,消费者应该把“蒙的克斯”货币看成是和现在所使用货币一样的货币。智能卡交易的处理成本是非常小的。因此可以用在小额现金支付上。例如,在欧洲的部分地区,智能卡被用束支付公共汽车费、学校午餐费。在将来,停车计时表和自动售货机很有可能会使用智能卡,有些智能卡可以使用无线查询,不用卡插入机器的插口就可以把电子现余从卡中扣除。也许智能卡的持有人需要一个智能卡阅读器在家中与电话连接、这样持卡人不用银行的机器就可以往“钱包”罩装钱。顾客使用这样一个小配件就可以在家中购物,如买电视广告的商品。智能卡是新-R的卡,目前在欧洲已经流行,并且可以用柬达成几种不同形态的传输。使用这种智能卡,人们可以在任何公丌的场所撷取资料,并透过Web完成传输,只要在读卡机上刷卡并输入自己的识别码,就可以采购。这种读卡机甚至可以在家罩连上电脑使用。有了智能卡,银行的提款机可能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也许很快就能达到家庭银行(homebanking)的理想。

第三,通过计算机的现令转移。除信用卡、智能卡外,还有通过计算机的现会转移的支付方式。伯克莱大学密码学博士戴维查姆为电子现金转移设计了一种机制,这种机制安全性极高,保密性也好。它要求有“电子银行”,由它在网络上进行安全的自动电子现会服务。比如购买者在互联网络购物城发现了自己想买的东西.软件指示出商品价格为10美元,她的便携式计算机向互联网络银行发出支付10美元的请求,用她个人的关键字请求加密,作用就像签字。在计算机档案中有他的公共保密字。计算机确认她的帐户有足够的存款,然后制作一个加密的10美元信息包,包上有银行的“签字”,并把信息包发给买者的计算机,他的计算机把电子现会信息包传给商店。商店的计算机对银行的签字进行确认无误后,同意把商品发送给买者。商店将10美元的信息包用自己的保密关键字传送给所在的银行。商店的所在银行与购物者所在的银行联络,确认它授权的电子现会只用过一次。购物者所在的银行通过电子方式将资金汇集到商店所在的银行。当购物者用鼠标在他的计算机上丌始这一过程后,所有这一切都是自动进行了。加密和授权

也了货币的发艟耵I』L对中央懈,仃货币政策∞影-I亩

过程购物者是看不见的,整个处理过程只需几分钟。可见,这种产品是一种预付性、多用途、在线认证电子支付产品。

第三章电子货币的运作和其显著特征

第一节、从银行T型帐户分析电子货币的运作

在进行论证之前,首先通过T型账户描述一下电子货币支付方式的运作。

电子货币的发行者往往是银行的电子货币部门。使用电子货币业务的客户必须在提供这种服务的银行开设电子货币账户。那么就产生了从支付人的银行(简称银行A)到发行电子货币的银行(简称银行B)的依照现行规定的资金转移。

由于银行之问往往实行定期清算,而不进行实际的现会转移,那么这种形式上的资金转移可以被视为银行B在银行A的一笔存款。那么银行B的资产负债表是这样的。

△资产银行B△负债

圈3:银行B的资产负储表(Mu:moneyunit货币单位)

如果客户A是某笔交易的支付人,而客户B是收款人,客户A要向客户B进行支付,那么客户A就向银行B发出资金会额转移指令。电子货币的发行银行,即银行B将会有如下操作:

△资产银行BA负债△资产银行电子货币发行部△负债

A的存款:-lOOMU

电子货币发行部的存款:+。≥?予I“

00!!,

在银行A的存款:IOOMU电子货币发行部的存款:IOOMU

幽4:银行B对lU了货币艟行部门的资令转移。

代理人A就可以要求发行人发行电子货币了。电子货币的发行使得电子货币负债代替了存款负债【这种情况既可以发生在普通账户上,也可以发生在银行卡账户上),即资金只在银行内部发生了转移。

△资产电子货币发行韶△负债

Ur货币的发展和J0对中央银行货币致策的影响

A的存款:.100MU

A的电子货币存款:+100MU

幽5:发{亍IU了货币的最终结果

第二节、封闭式流通体系中的电子货币发放

电子货币体系给用户的印象是它仅仅是“电子化”的纸币。在用户的眼罩.用电子货币进行支付和在银行提款是相类似的。然而,这种理解仅仅是表面现象。对银行来说电子货币资产是不同于传统资产的。

事实上,每一笔电子货币交易都需要由第三方的介入。电子交易和现金交易不同,当一个顾客向另一个顾客用电子货币进行支付时,电子银行都要在其中起作用。纸币是在一个丌放式的流通体系中发行的,虽然不排除将来电子货币也会在丌放式流通体系中发行,而由于缺乏在丌放式流通体系中发行的安全保障等原因,目前的所有电子货币都在封闭式的流通体系中运行。在这种封闭式流通体系中,客户之制的多重交易是禁止的。因此,在每一次交易之后,电子货币的收款人必须要将获得的电子货币交回到发行者手中销毁.以防止电子货币的伪造。

因此,在封闭式流通体系中发行的电子货币是专门为客户A用于支付的目的。在收款人受到电子货币以后,它必须要将其回交给发行人,发行人将最终在收款人存款账户上添加这笔同等金额的款项。同理,在每一轮新的支付中都会发行一笔新的电子货币。这种始于支付人A终于收款人B的电子货币的运动都涉及到三个环节:A,B和发行者。

发行荇

!=======;

支fJ^A(5)商品收疆』、B

(4.)存款

剀6:lU了货币的上付运动

U了货币的发键和JL对中央铜i丁货币政策的j;};l向

第三节、从银行提取现款与提取电子货币比较

以上分析了电子货币的发行对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并描述了在封闭式流通体系中电子货币的支付方式。以下将进一步分析从银行提取现款支付和用电子货币支付的不同。

这两种提取方式对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有不同的影响。现会提取同时减少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的一定数量。而提取电子货币则不同,它使银行的负债项的内容发生变化,而资产和负债的数量不变。以以上的T型帐户为例子,银行B的负债出A的存款变为等额的电子货币发行部的存款(比如发行的是预付卡,则变为预付卡负债)。

墨■

f故l畦户_

—■——●—●■—■—一

上上

哥甲甲《卫

幽7:现款挂取羊『IIL了货币捉耻的小¨之处

第四节、从电子货币的运作模式中概括其显著特征

从以上对电子货币的运作模式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得出电子货币的本质特征。

?电子货币的发行仅用于支付的目的。

?电子货币的支付要求一个三角机制,每一笔支付都要求三方的参与。

.电子货币只存在于支付过程中。收款人必须将电子货币交还给发行银行/j能得到最终的支付。

.由于在支付完成之后,这笔数目的电子货币将被销毁,所咀,它是不能在丌放式流通体系中流通的。

一———————————————————————————一

U丁货币的发艟和Je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蟛响

?每一位发行者所发的电子货币都不相同,电子货币之间不是等同的。

除了具有货币的这些本质特征外,与通货相比,电子货币还具有一些其他属性:

1)通货出中央银行或特定机构垄断发行,中央银行承担其发行的成本与收益。电子货币的发行机制有所不同,从目前的情况看,电子货币的发行既有中央银行,也有一般金融机构,甚至非金融机构,而且更多的是后者。

2)传统通货是咀中央银行和国家信誉为担保的法币,是标准产品,由各个货币当局设计、管理和更换,被强制接受和广泛使用。而目ills的电子货币大部分是不同的机构自行丌发设计的带有个性特征的产品,其担保主要依赖于各个发行者自身的信誉和资产,风险并不一致。其使用范围也受到设备条件、相关协议等的限制。如果缺乏必要的物理设备,即使是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的电子货币,也不可能强制人们接受。

3)一般来说,通货既不是完全匿名的,也不可能作到完全非匿名,交易方式或多或少地可以了解到使用者的一些个人情况,如性别、相貌等。电子货币则是要么是非匿名的,可以详细记录交易、甚至交易者的情况:要么是匿名的,几乎不可能追踪到其使用者的个人信息。

41在欧元区未出现以前,货币的使用具有严格的地域限定,一国货币一般都是在本国被强制使用的唯一货币。电子货币打破了境域的限制,只要商家愿意接受,消费者可以较容易地获得和使用多国货币。

51传统货币的防伪可依赖于物理设置,而电子货币的防伪只能采取技术上的加密算法或认证系统来实现。

第四章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地位及货币政策等的影响

第一节、电子货币的利弊概述

使用电子货币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给消费者在现金交易上、尤其在小面额的现余交易上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消费者不必携带现金,而只需在电子货币账户上提取电子现金或使用各类信用卡、智能卡即可。当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他们会发现使用某些类型的电子货币比使用平常的信用卡保密’性更强。

对于商家来i兑,电子货币的使用使他们能够进入一个不受传统货币限制和控制的全球市场。电子货币对全球购销和支付体系的整合极大地提高了贸易效率。

电子货币还可以用于对交易种类的限制,而传统的纸币则不具备这种功能c比如,某种电子货币可以被设定为只能购买菜一种类的产品或服务,比如家长可以给子女提供只能用于学费和住宿费的电子货币,而子女不能使用这种电子货币来打电子游戏或喝啤酒。

U1:货币的发畦和JL对中央钺行货币政繁的比响

,电子货币的『史用也有其不利的~面:比如电子伪币问题,比如一些电子货币是通过网络运作的,而一些低收入的人群却因为没有网络终端(如电脑)而无法使用。比如存于电子钱包罩的电子货币可能会因为电子钱包的损坏而永远的损失掉。

另外,r乜子货币的发放和增长会削弱政府对货币支付体系的控制力。为了赢得和维持消费者对电子货币的信任,政府必须对电子货币进行监管,对犯罪行为进行监视和跟踪。

表3:IU了货币的利弊归纳

监管者货币流通的高效性无法追踪

缺乏监管

逃税

发行者全新的富有诱惑力的市场伪造货币

顿客经济便利缺乏川户保护

更多的隐私保护低收入人群处丁不利地位商家接触全球市场伪造货币

提高经营效率

现有的货币监管体系并没有涵盖电子货币。比如,目di关于电子货币交易如何纳税的法规还没有出台。对于立法者和政府部门的监管者束浣,他们主要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将电子货币纳入现有的货币监管体系中?缺乏明确的电子货币法规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银}亍和其他金融机构发展电子货币业务。因此监管者必须致力于为电子货币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第二节、电子货币的发展对中央银行地位的影响

将电子货币的发行机制和可能被广泛应用两个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它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对中央银行的地位产生影响:

1.对央行铸币收入及独立性的影响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初依赖法律框架的保障外,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其职能实施所必需的资会柬源渠道。就大部分国家而言,其资余的主要来源是铸币税,它以中央银行作为货币发行者的独有地位为保障。电子货币的竞争型发行机制显然会使铸币税受到影响,且其受影响程度与中央银行在竞争发行中的地位、通货使用的范围相关。中央银行发行的电子货币竞争力越弱,现金使用的范围越大,铸币税减少的程度就越严重。以法国为例,如果铸币税减少54%,其中央银行就不得不依赖其他资会来源(BIS,1996),从而使其独立性受到影响。对于发展中国家,由于其现会使用的范围较广,中央银行管理成本较高,会使这一问题更加严重。

2.对央行资产及能力的影响

大多数国家中央银行的主要资产是通货。电子货币对通货的大规模取代势必使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大为缩减。以美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为例.如果电子货币完全取代了通货,其中央银行资产将分别缩减87%、70%、40%fn28%(Monday,1996)。经济越发达,缩减程度越严重。很难想象在资产缩减到如此程度时,中央银行还有足够能力去实施其职能。

这两方面的影响实际上是一种累计性影响,其大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电子货币数量和使用规模。目前由于电子货币数量有限,其影响也十分有限。大部分国家出于保护电子货币领域的创新、争取比较优势的考虑、基本上采取了谨慎关注的态度,但也有个别国家,如芬兰,采取中央银行自己发行电子货币的办法来消除这一影响。

第三节、电子货币的发展对货币乘数的影响

在讨论电子货币的发展对货币乘数的影响之前,先弄清楚电子货币的发展阶段是非常重要的。电子货币是可以兑换成高能货币的中央银行存款的延伸,还是“Hayek的自由银行2”中被描述成第二个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基于这两种不同的电子货币发展阶段得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

笔者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电子货币应该被看作“可以被用做支付的一种新的商业银行负债”,从而它的发展应该被视为一种“新的存款“的出现。必须留意这里的电子货币是被视为“存款”,而不是“现金”。在可预见的将来,电子货币不可能和现令一样普及除非它拥有~种可以转换成现金(即中央银行负债)的完全保障,就象现有银行存款一样4。因此,从目前看,电子货币仅仅是商业银行发行的负债,即“存款”,而不是现金或准备金存款(即中央银行负债)。

运用简单的货币乘数理论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只要电子货币被视为对现有现金和存款的替代,而没有法定的准各会要求,电子货币的增加将会增大货币乘数的值(详见附录)。在这种理论性的分析中,货币乘数的增长还尚未成为一个真正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这样形象的描述发行电子货币后的货币政策:“油门的踏板变得更加灵敏,所以货币监管部门必须更小心的踩”

然而,笔者认为在这些简单的结论之外,以下的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首先,在电子货币的发展过程中,货币乘数将会变的更加不稳定。即使货币乘数一直以来是不稳定的,它的运动有着周期性的特点。但是,随着电子货币的普及,货币乘数被赋予了一个向上的推动力。因此,在电子货币的发展和普及期间,预测货币乘数的运动轨迹将更加困难,从而削弱运用高能货币控制货币供应

!Ha、ek.F^ed—chAugust、on生十1899年,20世纯释济学中心』、物,1974年诺蚍尔蛘济学奖欹樽占.nHayek的作品“货币的计田南化”中,他指…:成谤歧除由中央银行芏断发行货币的做j击,商业银行j畦慷址叭r发行货币的H利。Ha、ek的土堂州点足多种货币之间的竞争将会最终筛选』|:维持最稳定的购买山水、r的货币。

3J2n也.丰义中.“观台”指一种通过自身价值的转穆实现交易终局忡赝的止付方,℃,通常足指中央银仃负侦。相比‰高,“存款”指商业银,于负侦,车身没冉终局救利(finality)。H肖它们让姒r。J咀兑换成“眦会”的侃计时,才成为一种史付方,t。

一然l||J1我们小能忽略从K期看,IU了货币口』能培终发展为’』脱套一样的终局的、小必兑换J止胤令的赞币,

lm小仅仅是一种追索权。我们将d站论部竹尚持斛决的问题中对』L工』l!什m一步的株i『c

的能力。

其次,存在着电子货币发行者提供的信用的性质的问题。在附录的货币乘数分析中,我们假设电子货币发行者提供的信用和传统银行提供的信用是相同的,没有区别的。然而,事实上,这两者很有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政府应该承担起分丌管理不同资金的义务:比如电子货币资金和投资于安全、流动性良好的资产的资金。如果这种规定在未柬真的实施了,那么把借给高胍险客户的资金和电子货币发行者拥有的资产混为一谈,不加区别是不合适的。因此,我们必须密切观察电子货币发行者j}}j有的资产的性质。

最后,存在一个货币乘数上限的问题。在一个货币乘数能够无限上升的极端例子罩,货币政策是否能够维持其有效性将引起严重的怀疑。因此.我们必须分析在电子货币普及的情况下,货币乘数无限上升的可能性。

在传统银行存款信用制造的情况中,中央银行提供的准备金在控制货币供应中起到了类似“锚”的作用。然而,我们知道,由发行电子货币过程中刨造的信用却没有法定准备金作为“锚”柬起作用。『F因为这样,有人担心电子货币的发行者会无休止的增加贷款.从而货币乘数将会无休止的上升5。

然而笔者认为电子货币发行者无休止的增加贷款的情况是不太可能发生的。原因如下:第一,即使电子货币没有法定准备金的要求,发行者也很有可能留存现会或银行存款作为超额准备会,以防止临时性的支付和挤兑。

第二个原因是“漏斗现象”的存在。即使我们假设电子货币的发行者丝毫不保留储备作为准备令,认为在电子货币的信用制造过程中资金会持续不断永远在电子货币发行者之问循环也是不现实的。人们得到电子货币咀后.至少有一部分会被转换成现会和银行存款,从而从电子货币发行者的手中“漏走了”。

第三,我们必须认识到贷款需求的有限性。在电子货币的信用制造中,必须要有“借款人”的参与。很显然,电子货币的发行者不可能捌有无限多的机会把钱借给资信良好的借款人。换一句话说,电子货币发行者面临的贷款需求曲线和传统银行面临的需求曲线是相似的:利率越高,需求越少,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因此,贷款需求是有限的6。

最后,电子货币发行者在贷款时产生的成本也是一个应该考虑的重要因素。当电子货币发行者贷款时,会产生和传统银行一样的管理费用。因此,电子货币发行者的贷款供给曲线和传统银行的供给曲线是类似的:是一条向右上方延伸的曲线。

其实这些观点对电子货币来c兑应浚不算是全新的观点。当欧元存款出现的时

j址仔n:这什的担心.巳¨JS昔真实GDP受潜^tGDP限制,小会超越它.1U了货币发行冉却能够无限增力¨贷敞.从lmol发面货膨胀。巾银行传统的存款业务中,运用紧缩的货币政策能够防止这种隋况发生,…为中央银}丁提a啪准稀会起到,。锚”的仵用。但足这什的措施对IU了货币却小适用。

6i}见"robin'J“CommercialBanksandCrealorsorMone)一.inDCarseaed.BankingandMonetaryStudiesIHorlsnordI九、in.1963)

———————————___--___—————————————————————_———————————————一

候,MiltonFriedman指出:因为欧元存款不受法定准备会的限制,欧元乘数7将会变的非常高。事实上,现在在学术界的经济学家已经在以下的论点中达成了共识:“欧元乘数”并没有预期的那么高,因为:

1)欧元存款的复存率极低(即欧元银行中有大量的漏斗现象存在)

2)欧元银行拥有大量的国内银行存款作为防止临时支付和挤兑的储备8

笔者认为这些情况和上述的电子货币是相似的。

第四节、电子货币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以上内容解释了电子支付技术的发展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接下来,我们束讨论它对货币需求造成的影响。

我们知道,货币有着三个重要的功能:价值尺度,交换媒介,储值手段。电子货币主要具备第二项功能。因此,在考虑电子支付技术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时,着眼于“基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模型”是比较合理的。根据“Tobin.Baumol”模型,在将存款转换成现令的成本和现会需求余额之问有着正相关的关系。9

电子货币的发展将减少将存款转化成现金的成本,从而减少对现金的需求”。虽然“Tobin—Baumol”模型仅仅分析对现金的需求,它可以应用到更广阔的会融资产中去。换句话晚,对现金和存款之间关系的分析对更广义的货币(现金和存款)和非货币金融资产(债券和股票)的关系的分析同样适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会降低这些资产和广义货币(例如在银行和证券公司的互通帐户中的货币和资产)之间转换的成本,于是对广义货币的需求也会下降。总之,基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模型表明:电子支付技术的发展将会使用户减少他们的货币需求余额。

至此,本章已经分析了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影晌。然而,在电子货币的发展进程中,中央银行是否能够准确的预测货币乘数和货币需求的变化呢?让我们做一个保守的假定,即在电子货币的发展进程中,货币乘数和货币需求的变化对中央银行来晚是不可预测的”。如果这成为事实,我们就面临着以下的问题,即:中央银行应该采取什么目标来使宏观经济稳定运行?

宏观经济学家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这个问题的答案。Poole在1970年12运用IS—LM模型发展了以下的论述:如果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是真实冲击(realshock),

7似设m欧儿银}丁拍冉的并田周内1字:戋为准稀会,那么戤儿乘数等十欧儿存麓余额蟓眦准斋余。

8一衅实id-州究表I¨匹I=兀乘数维持n105.I2I返竹一十较低的水‘hi}见NiehansJ.InternationalMonelar3Economics,{JohnsHopkinsUniversityPress.198,1).Chaplet9

。1f见Baumol,Ⅵ.“thetransactionsDemand衙Cash:AnlaventoD]'heoreticApproach.~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NovermberI952.andToNs.J_'I‘theInternetElaslicil,,ofl'ransactionsDemandjorCash.Re~】enof

EconomicandStatistics.AugustI956c

IO4-难世馨,憧r同lU丁货币n儿l免去术士银行的麻烛,止符去身『:携带州套的小佃。返耻佳货币的竹自ffI立牟成奉挪减少J’。

”IU了货币IllJ址G.令融小稳定f训如货币需求公式的娈功)的趋势才坐柑I¨U起求。很多蛘济学永和失什专家认为80年亿的余融创新和套融自由化佳址让田客的货币需求娈柑小稳定c

”Poole.MWoodford‘。OptimalChoiceofMtmetar.',PolicyInslrumemsinaSimpleSlochasti,cMacroModel~

Quarterl5Journal01_Economics.May1970

那么减少真实GDP波动的政策中,稳定货币供给比稳定利率更有效。相反的,如果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是投资组合冲击(portfolioshock),比如货币需求方程式发生了变化,那么减少真实GDP的波动的政策中,稳定利率比稳定货币供给更有效。基于Poole的分析,假如由于电子货币的发展带来货币乘数和货币需求的不可预测的变化,那么应该选择“利率稳定政策¨”

第五节、电子货币的发展对一国法定准备金体系的影响

描述货币供给和高能货币之阳J关系的货币乘数公式是一个恒等式,所以在任何情况下它都成立。然而,货币乘数仅仅代表一种预先设定的,计算关系,并不能反映出高能货币和货币需求的因果关系。根据银行行为学教村的理论,决定货币供给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是银行和其他商业金融机构的“信用扩张(extensionofcredit)”。14‘5

让我们把银行贷款作为银行信用扩充的一个例子,银行会分析究竟要贷多少,以使自身的利润最大化。影响银行利涧的变量是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之间的差价。即存款利率的上升将会增加银行的贷款成本,从而减少银行的贷款数量。相反的例子也是成立的。在这个模型中,中央银行能够通过控制所提供的高能货币的数量来设定基本利率。通常情况下,基本利率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有重要的影响,所以根据这个模型,中央银行最终也是有能力影响货币供给的。下面用一张图来总结以E的论述:

即图书升降作司伊1

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国家,比如同本,运用短期利率(货币市场隔夜利率)

来作为实现货币政策的控制变量。因此,有必要分析电子货币的发展会给中央银行调节短期利率的能力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是否有必要实施一些政策措施,比如对现有的法定准备会系统作一个调整。在解答这些问题之前,对以下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是十分重要的:

1)电子货币的发展对会融机构准备会需求的影响

?j电子货币的发展对中央银行准备金供给能力的影响

首先看电子货币的发展对会融机构的准备金需求的影响。如果电子货币仅仅是一种现会替代品,那么它们对市场运作的影响会相对较小一些。那是因为中央

。3九Poole.M.Woodford发表的*一篇论殳”DoingwithoutMoney,ComrolLi%InflatioainaPost-Moneta口

WorId—qNBERWorkingpaperNo6188.19971中提删l的模型指….巳fj怔投术的日速熊腱使柑对货币的需求降为零

中央t【{行仍然能够通过运用“利率政策”撺制通货嘭胀。

”“竹用扩张”n奉义中包存f【{行小{卫从事借贷,娅旧买债券和股祭a

”尤论n个人的俘慧帐户之旧仃多少转移,从一个疰脱的扣度.它仅仅足。转侈”。如果银仃部门小进行f古用{r充,n俘技的总量1.足没存盘化的。

银行在实际操作中,总是被动的满足现金需求,而进行市场操作是为了影响准备余的水平。从另一方面看,电子货币的发展将会促进一部分有准备会要求的存款转化成没有准备金要求的电子货币。因此,对准备会的需求会下降。

然而,在中央银行控制短期利率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不是准备金需求绝对值的大小,而是对准备会稳定、可预测的需求。即使法定准备金为零,只要金融机构需要在中央银行帐户上维持稳定的货币量,用控制短期利率的方法柬影响最终支付就是可能的。加拿大和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的做法证实了这一点。因此.即使代替存款的电子支付技术被广泛应用,最终的问题归结为商业会融机构(包括电子货币的发行者)之间的最终支付是否通过它们在中央银行的经常帐户稳定的进行。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包探讨括电子货币的发展对以央行为中心的银行支付体系的影响。

下面讨论电子货币的发展对中央银行储备供给能力的影响。对准备金供给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子货币发展对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影响。对一国中央银行来说,现金是最大的负债项。所以,如果电子货币作为现金的替代品被广泛的接受,那么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将会大幅度缩小。问题是资产负债表要缩减到什么程度爿会对中央银行提供储备的能力产生限制。例如,在规模相对较小的每日公开市场操作”中,即使一个相对较小的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都足以应付,但是,如果出于某些原因,中央银行必须吸收一大笔准备金进行金融市场操作时”.它就会因为没有足够多的流动资产而无法实现它的预期目标。(BIS报告)。

笔者认为,基于电子货币发展的市场操作问题存在以下几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1)对包括电子货币在内的所有支付型金融工具实施统一的法定准备会比率。这个政策将使商业金融机构维持稳定的准备会需求。另外,因为所有的支付型金融工具将使用同一个准备会比率,由储各系统产生的资源分配的扭曲将会最小化。对准备会支付利息柬提前消除商业金融机构觇避准备金负担也值得考虑。

2)将所有金融机构的法定准备会比率都降至零(改为零准备金机制)。只要在电子货币发展的前提下,中央银行经常帐户的支付需求仍然是稳定的”,那么即使准备金比率降为零,市场操作仍然是有效的。零准备会机制还有可能使准备金要求的带来的不利因素最小化。

3)中央银行自身发行电子货币。在目前,学术界对这种提议还存在不少疑问和反对意见,电子货币目前的发行方式与会属铸币被纸币所取代的莳期过程极为相似。它们起初都以能兑换成原有形式的货币柬保障其货币价值,起初也都是由民删机构束发行。从历史来看,纸币发展成为不兑换货币并被中央银行所垄断,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虽然历史以加速度向前发展,可以断

?。公开巾场操作足中央嵌行““券或外{L:市场址行交易,增如}城减少讯行系统准并套数量的撮ff。公开市场操忏足中央银{亍的二人货币政策丁具之一,用以训节终济中的货币存量r以达到刺微或1l’抑}^济发硅的目的。”圳灿.为J’中jffl外木十扰n外汇交易市场1.旧共外址。

,s为J’刨造通过中央银行弊常lK户术址行支付的稳定需求,。』能何必舞实旌某种注定史务?姚定fU丁货币的发,仃冉必须通过中央i}{仟的静常帐户束蛆行最晤的清算。

言‘,电子货币的这利,发行机制在短期内也不会改变。即使中央银行想强行垄断电子货币的发行权,电子货币技术上的复杂性、涉及技术协议的多样性以及防范伪币的高成本会使中央银行不得不三思而行。而且,中央银行对电子货币的垄断既有可能阻碍电子货币的创新和新技术的发展,从而使本国电子货币的发展落后于他国电子货币的发展,并成为易受攻击的货币。这些因素最终都不可能会迫使中央银行改弦易辙。

第六节、电子货币的发展对中央银行铸币税的影响

“中央银行的铸币税”这个词有多个不同的含义,为了避免混淆,在以下进行定义:

在经济类教科书中,“货币铸造税”通常表示“通货膨胀税”。“通货膨胀税”的含义是在某一单位时l’甘j政府从额外发行货币中获得的真实购买力的数量。其值等于每单位时间名义高能货币增长净额(AH)和现有价格水平(P)的商,即等于△H/P。另外,通货膨胀税还可以被描述为名义高能货币的增长率(AH/H)和真实高能货币净额(H/P)的乘积。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将其称为“狭义铸币税”。根掘以上的定义,只有能够通过增加自身负债数量引起通货膨胀的机构才有可能产生“狭义铸币税”。因此,只有政府和中央银行爿有这个能力,别的会融机构是不能产生“狭义铸币税”的…。

在现实的中央银行平衡表中,负债项通常由零利率的银行存款构成.而资产项是由有利息收入的证券构成,如政府愤券。因此,中央银行可以从资产和负债的利差中获得利润。这种利润是中央银行收八的主要来源之一,而且通常被视为“广义铸币税”的组成部分。然而,通过资产和负债项的利差来获得收入的不止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也这么做。因此,当讨论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利润的影响时,区分“广义铸币税”和“狭义铸币税”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电子货币大量代替了现令,中央银行的平衡表的规模就会缩小,那么从利差中得到的利润也会减少。然而,就象国际清算银行报告指出的.这些利润通常比央行的经营成本要高得多,因此,即使利涧的大幅度缩减也不会使央行置于亏本的境地202。。

央行从资产和负债的利差中获得利润都跑到电子货币的发行商手中。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发行商获得了“狭义铸币税”。因为目前所有的电子货币部在封闭式流通体系中发行使用,电子货币的收款人只有将其交换给发行商,兑换回法币,/j算真『F意义的偿付(它仅仅是追索权)。因此,电子货币的发行商不能通过自行增加负债束引起通货膨胀。和其他传统商业银行一样,电子货币的发行商不能获得

19^.严格意义l:.“扶义铸币税”之所以破称为“通货膨呲税”足…为,l衙能货币增I==:半(△H/II)从}:=期求看,和通货膨吡半(AP/P)是相等的。i手见OBlanchardandsFisher.LccluresonMacroeconomics.theMITPress.

1989.PP195-20I

:o咀Il牟银行为恻,抿制BIS报告,fl卓银{于1994年利瞄占当年GDP的D42%1(ti开土仪t与当年GDP的006%c㈦此,H何“现余余额下降85%时.才廿J能到选曲弓’r衡点。

?,根据BIS报告,如果中央银行的广义铸币税收入小足以上付开土从Im九|I!寸务I.依赖政府r州幺lL实施货币政策的弛^.忡将受到J毓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