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基本教义

佛教的基本教义

四谛

佛教教义的基本内容,简单地说来,就是说:世间的苦和苦的原因,说苦的消灭和灭苦的方法。

佛教经籍繁多,其实不超出“四谛”,即“苦、集、灭、道”,“谛”是真理的意思。佛教宣称:人的一生充满痛苦,有生、老、病、死、别离、怨憎、求欲、烦恼等八苦(即苦谛)。造成人生苦的原因(即集谛),是不懂佛教真理的缘故,若懂得佛教真理,按照佛的教导修行,就能脱离苦海,达到不生不灭,永恒寂静的境界(即灭谛)。但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经过一定的宗教修行(即道谛)。

通俗的讲:佛教的基本教义之核心就是一个“苦”字,即人世间充满着苦难,从出生到死,就离不开苦。佛教说,人生有八种苦,人们都好象浸溺在痛苦的海洋里,真所谓“苦海无边”。释迪牟尼和他的高僧门徒,把佛教思想当做一只大海里的船,称为“慈航”,把人们从苦海里救出来,叫做“普渡众生”。人们要领悟佛教的真理,做到“自我净化”,才能被“解脱”,永远脱离人世,不再“生”。

八正道

佛教通过两千年的发展,三大语系的理论系统严密,广大精微,但对社会一般的民众而言,如天之高,如海之深。而“八正道”则简洁明快,是济世良药。

八正道,佛教教义。正即不邪,道即道路、途径之意。在这儿是指八种克服以苦为根本特征的世间存在而获得涅槃解脱的正当途径或修行方法。八正道又称为八圣道,这是说通过这些修行途径,能够达到超凡人圣的境地,这也是以往圣人修行所循之途径,故而称为“圣道“。

八正道是佛教所说的三十七道品中的一类,据说佛陀成道后,在鹿野苑向五比丘初转法轮时,所说的内容中就有八正道。因此这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

八正道有:

①正见,这是最为根本的一条途径。它指对佛陀宣说的四谛的正确理解。

②正思维,对佛教教义的正确思维。

③正语,指修口业,不作妄语、两舌等过失。

④正业,从事清净正当之身业,即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等。

⑤正命,过符合佛教伦理的正当生活,包括不从事屠宰、贩酒及毒品等营生。

⑥正精进,又称正方便,毫不懈怠地修行佛法,以达到涅槃的理想境地。

⑦正念,一心思念四谛道理。

⑧正定,心专注一境,观察四谛为禅定对象。八正道并不是八个阶次,而是并行的应同时努力实行的。

八正道的普世积极作用

如今人类文明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正如与会大德们所言及,文明的发展,其实就是善恶两端同时俱进,光明与阴暗同在的一种共存局面,如何抑恶扬善、增加光明,减少阴暗,是佛教徒两千年来一直着力的重心所在。

十二因缘

生与死是人生的两大课题: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生死的由来,佛教说为“十二缘起”,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循环相续的结果。也就是说,有情众生由于一念“无明”,因而造作各种“行”为,因此产生业“识”,随着业识投胎而有“名色”,继而“六入”成形,藉着六入接“触”外境而产生感“受”,而后生起“爱”染欲望,进而有了执“取”的行动,结果造下业“有”,“生”命的个体就此形成;有了“生”,终将难免“老死”,“死”又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于是就在“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的循环之下,有情众生一期又一期的生命便因此流转不已;构成有情生死的这十二个条件互为因缘,因此称为“十二因缘”。

五蕴

五蕴:我们念佛经时,经常听到五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上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谓“蕴”译自(Skanbha),旧译阴或众。意义是积聚,五蕴既是五种聚合。

①色蕴。即物质的积聚。色蕴包含内色与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我们所依靠生活的根身(身躯);外色就是:色、声、香、味、触——五境;所知的外境,这些都包含在五蕴之中。

②受蕴既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受;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忧、喜。固受有苦、乐、舍、忧、喜五种性质。

③想蕴。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既是看、听、接触东西时,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后为它安立名称,生起认识的心理。

④行蕴。“行”是造作之义,行蕴是驱使心造作诸业,所造作的行为有善、恶、无记三种心理,称为心所生法,又称为心所。

⑤识蕴。佛教对识蕴的解说有大、小乘的区别,在此依据大乘的分类来解说:识蕴分为八识,它又可分为三种类:一者为心,它集起诸法,并能生起种种的法,此既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二者为意,它恒思量我——末那识。既是我们有一种心念,它一直执著有一个“我”,称为意。三者为识,既是了别外境;能够知觉外面境界的心,称为识。有时候,心、意、识总称为心,也称为识蕴;识能够知道外境,所以是能知的心,因为由它带动其他的心念,以它为主,故称为心王,随它而生起的心念称为心所。

五蕴的真相是无常、苦、空、无我。因为五蕴中的每一念都在生灭变化,故它是无常的;因为它无常,每一念生起后,终归会消灭,故苦;因为在五蕴的聚合中,任何的一个东西都不是常的,不是独立的,不是单一的,非常非一,而且没有主人,没有人控制,它一直随着因缘生灭,故无我;因为五蕴是因缘所生,因缘所生的东西没有自性,即使没有自己的性能,所谓没有自性,无自性故空。

佛教的“三法印”:

诸行无常

佛教讲“诸行无常”,说明世间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法。缘起、缘灭启示“无常”的道理,无常不是消极的,无常并不可怕,无常告诉我们:好的会变坏,坏的也能变好。例如:贫穷的人,只要他肯勤劳努力,积极奋发,也有致富的一天;人事不和谐,只要肯与人为善,广结善缘,也能赢得别人善意的回应;做事遇到挫折,只要能够坚持到底,逆境终将改变,因为世事是无常的,世间不会有永远的灾难。因此,无常带给人生无限的光明,无常带给我们更宽阔的空间,很多苦难都因“无常”而重新燃起无限的希望。此外,无常提醒我们要珍惜生命,把握时间,尤其学佛的人,有了“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的无常观,才能精进不懈,进趣佛道。所以,无常才能进步,才能更新,才能生生不息。无常蕴藏无限的希望与生机,是最实在,最亲切的真理。

诸法无我

佛教讲“诸法无我”,是为了破除众生对自身的“自我爱”,以及对我所有物的“境界爱”。因为我们执以为“我”的身体,是生灭变化,是纯大苦聚,生理上有饥寒、疾病、疲劳等诸苦;精神上有憎怒、畏惧、失意等苦恼。当众苦逼迫时,欲离而不能,根本无“自在”可言。因此《摩诃止观》说:“无智慧故,计言有我;以慧观之,实无有我。”是故,所谓“无我”,并不是说没有我这个人,而是要我们摆脱有形对待关系的束缚,使自己安住于无人我、无对待的境界中;也就

是说,要我们泯灭人我对待,把“我”融入大众中。

涅槃寂静

一般人不懂涅槃的意义,以为涅槃是死后的世界,其实涅槃不是死亡,涅槃是不生不死,灭除我执、法执种种烦恼的解脱自在。因此,涅槃之乐不是死亡之后才能得到,而是当下就可体证。能够对涅槃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得到真实究竟的常乐我净,才能体会诸佛千古无我的涅槃妙谛,这才是人生最究竟圆满的归宿。

六道轮回

所谓“轮回”,是说众生将来随业要到什麽样的生存环境。佛说有“六道轮回”,道是道路、途径的意思。

六道:地狱、饿鬼、畜生、人、天、阿修罗。其中,“地狱”是生命所处的最痛苦的状态。

①地狱道:地狱分为十八界,即孤独地狱、近边地狱、八热与八寒地狱。孤独地狱的众生受夹挤火柱间或狱门间等的煎熬,让其朝生暮死、死生不断、受尽百般痛苦。近边地狱在八热地狱四方,受尽淌尸和泥地,过煻煨(火炕),走利刃道,穿剑叶林、铁刺林之苦等。八寒地狱中由于酷寒,受身冻裂如花瓣铺展般痛苦。堕入八热地狱则受剥、烹、煮、烧等炎热苦。图中左角烈火滚滚的景色描绘的就是此。而右角冰河山川间蜷缩打哆嗦的一景就是八寒地狱。

当我们想像地狱的苦到底有多深时,这里有一个佛典上的比输可以验其苦况:在人世间,如果一天之中有三百条短矛使劲扎刺穿你的痛苦有多大,那么这只是地狱中痛苦的极微小一部分,而且是远远不及的,甚至比起地狱里的痛苦则不称其为痛苦。从苦寿来讲,“以八热而言,初等活地狱,寿同四王天五百岁,而又以四王天五百岁为一日计算,即当人间1250万岁。”即人间的1250万岁相当于初等地狱的一天。由此感叹“其苦寿如此,能不畏哉!”而何时止苦,则视所造恶业何时断续,业断则脱此生。

②饿鬼道:此道众生多受饥渴之苦。有的口干舌燥、口吐火焰;有的腹大如山、咽如针孔。所谓的“食物”一得,针孔般的咽候难以服侍大山般的腹。由于造作恶业,“不闻浆水之名,所见清水,皆成脓血,”把厕坑粪秽,视作山珍海味,饥渴难当。此道众生是因前世贪婪吝啬而身堕于此。

③畜牲道:此道众生受劳役之苦。或如牛马被人耕骑;或像鸡鸭为人充食;或如大鱼吃小鱼,小鱼吃是虾米,弱肉强食,物竞天择。此道众生,包括甚广,凡有足无足、水陆空行,皆属此生。堕此是因前世愚痴贪欲所致。

④人道:此道众生受生老病死之苦。此道反映的现实生活内容最为明显、详尽。据佛典讲,此道最适宜积德修习,超脱轮回之苦。

⑤阿修罗道或称非天道:此道众生受争斗之苦。因对天道之乐羡慕之余产生嫉忌,所以常好与天争斗,进而或断肢节,或破其身。图中描绘的此道为举旗开弓,腾雾驾云,富有大动干戈的氛围。这里还有一段曲折动听的故事值得一说。据佛典传,如意宝树(图中所绘之树)根在非天道,而顶在天道。于是众天仙理所当然地摘食果实,却使非天道的众生不得其果,所以以根植非天道为由,向天道论是,天道以为果实长于天道处,理应有权自食其果,论是是成,于是非天道向天道宣战,但两道所积福德不同,吃亏的总是非天道。大概,非天道受争斗之苦的部分原因就在于此吧。

⑥天道:是六道中造业最善的神仙居住之地。众神唯一的痛苦是死。据传,天道中的众神因长寿,乐极忘忧,从而忘却积德修习,忘记死亡。但寿命将尽时(一般说法为死前第七天),从茫茫空际中传来“某之神将要死亡”的预召,此时该神才意识到死亡,恐怖到极点,于是思想到死亡而腐臭全身,色衰颜改,众神就怜落、漠视该神,他也在极度失望和悔恨中死去。图中描绘的犹如楼阁般亭亭玉立于海中的是须弥山。按佛典所述须弥山山底在海中,山上居住诸神,其最高处住着帝释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