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案例分析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

案例分析

浅谈深圳中邮建工程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系部:经济管理系

姓名:高世杰

年级:12级

学号:12303567828

指导教师:李志军

2015年4月3日

案例分析

题目浅谈深圳中邮建工程资料

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专业行政管理

班级 12级

学号 12303567828 学生姓名高世杰

指导教师李志军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2015年4月 3日

校内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评定

评语:

成绩:

校内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浅谈深圳中邮建工程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管理好工程资料信息作为一种新的计价依据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日趋明显,还要就是是随着我国开始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以及工程员工的自身问题、工程合同制的深入推行,工程造价主要由市场定价的过程中,工程资料信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工程资料也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资料直接反映了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水平,也体现出各责任主体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各项政策的能力和力度。工程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将来工程改建、扩建提供有力的依据。由此资料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工程施工中尤为重要。

一、深圳中邮建有限公司简介

公司始建于1958年,作为中国通信服务集团旗下江苏省通信服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2013年由“江苏省邮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中邮建技术有限公司”。公司长期保持省内通信工程服务综合实力最强、省外稳居全国同类企业前列,近几年来更在优先服务好江苏全省、积极拓展省外和国外通信工程市场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坚持创新发展,承担了国家和江苏省数千项重点项目,荣获了“全国优秀施工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省建筑业百强企业”、“省知名建设承包商”、“省通信行业诚信建设企业”等一系列殊荣。公司负责实施的中国电信高品质IP骨干网路(CN2)工程荣获殿堂级的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特别是近两年来,在国家“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四化同步发展”发展战略和引导下,获得了“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壹级”资质证书,获2012年度中国施工企业协会“科学技术创新先进企业”奖、“通信行业节能服务公司”,积极申报南京市通信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新的一年里公司正大跨步从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中蜕变升华,走出了一条科技含量日益提高的创新发展之路。公司在全年多达数万个工程服务项目中,注重发挥和运用好技术和管理优势;围绕全业务经营,重点针对行业系统集成、信息咨询设计与产品研发生产,突出培育通信信息网络建设与维护、网规网优、系统集成、小区智能化等具有业内领先水平的专业服务领域;公司在传统通信市场、集团客户市场及海外市场的拓展中屡有良好表现,及时完成了大批急难险重的工程任务,受到业内和社会各界的多方好评。

二、工程资料管理关键问题

(一)各方面管理统计数据不准确

有及时收集资料,待工程竣工时,才不会出现确实资料的情况。施工过程中,现场的施工管理技术人员没有将当天施工项目的资料及时记录下来,堆积到一起再做,这样会容易造成资料遗漏或错误。工程收尾阶段,没有及时收集建设单位各种安全使用功能验收监测资料、消防验收、人防验收、电梯验收、节能

监测等。我们平时的施工日记,测量放样资料也没准时记录下来,虽然有些不需要作为军工资料的一部分,但应该把这些相关的资料整理好做好备录,让质量评定表上的数据都是有据可循。

(二)没有强而有力的考核制度

没有制定一个相关的绩效考核制度,在制度中规定,如果不按单位的制度办应该怎么罚,坚持得好的必须怎么奖等等细则,这样才能奖罚分明,让工人们自觉的主观能动的做好这样事情。任何制度定下来,如果没有考核体制的护航,一般都会流于形式不了了之,再加上人的惰性心理,如果不时刻提醒提醒,敲敲警钟,像这种需要很多人参与积累的原始数据统计工作没几天就将走样变形,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强而有力的考核制度保障,简直寸步难行。

公司应成立相关检查小组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检查包括卡片上的每个项目,其中重要数据要重点检查。

(三)公司人工流动率过高

随着近几年来的零售业的飞速发展.伴随着新兴商业业态的兴起和竞争的加剧.市场对公司类型的人才需求尤为紧迫。但各个大公司之间的明争暗斗。以优厚待遇高薪聘请的均是中高层次的高技术人员、管理人才。而在我国.工程基层的员工的年流动率达到20%一40%.甚至更高。

(四)习惯性违章惩罚不正当

个别员工认为自己技术比较高,喜欢在别人面前"露一手",表现一下自己的能力,爱虚荣,这样的人往往会发生违章操作.也有一些这样的心理就是麻痹侥幸心理.有这种毛病的人往往不接受"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经验教训.因此,无视有关的操作规程,过于大意,无视警告,不按操作规程办事.而公司不通过调度指令,现场直接关井或倒流程。应当按照调度指令进行操作(关井或倒流程)。不严格按照审定的方案施工作业(比如现场人员与方案中涉及人员不相符,安全防范措施未按方案具体落实等)。安全监督不够.对一些习惯性违章现象熟视无睹。

三、原因分析

(一)相关领导没有及时整理好工程资料记录和收集

只有及时收集资料,待工程竣工时,才不会出现确实资料的情况。施工过程中,现场的施工管理技术人员没有将当天施工项目的资料及时记录下来,堆积到一起再做,这样会容易造成资料遗漏或错误。工程收尾阶段,没有及时收集建设单位各种安全使用功能验收监测资料、消防验收、人防验收、电梯验收、节能监测等。项目部应制定专人每个月将各个在建项目的资料统一收集检查,即使有漏项缺项的情况,也能及时补充,能及时发现资料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及时纠正。我们平时的施工日记,测量放样资料也没准

时记录下来,虽然有些不需要作为军工资料的一部分,但应该把这些相关的资料整理好做好备录,让质量评定表上的数据都是有据可循。

(二)缺乏有效的评估和监督机制

无针对性不符合工程特点和监理的实际,内容不符合规范要求,需要变更部分未随设计或工艺的改变及时作出修改。

对建设单位未办妥施工许可手续擅自要求施工单位开工不作处理,或不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监理工程师通知单整改工作跟踪不力,未能发现施工质量隐患,通知单回复无复查意见或复查意见不规范、不明确;或是用表不正确、不规范,签发人不符合要求等。

设计变更未按监理规范规定的程序办理,见证取样送检未按规定程序和要求执行,未建立见证送检台帐或未跟踪、记录检测结果。

需要验收的未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分项工程及检验批验收、分部工程验收和单位工程竣工预验收,对施工单位的报审资料审批随意拖延。对报验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不认真审核。冒签、代签、无资格乱签现象常有发生。对原材料、构配件、设备报验和分项、分部工程报验因责任心不强或专业知识缺乏盲目签认。

旁站记录不齐全,记录不规范、无签名。监理日记内容不全面、流于形式,无法反映工程监理情况,总监疏于检查和督促。监理例会记录整理不及时,内容不完整。监理资料整理不及时、分类归档不规范。未对施工单位的资料进行督促检查,监理资料和施工资料均滞后于施工进度,或存在缺漏。

(三)报酬是人们选择职业时比较注重的一个闻索

但它有的时候并不是人们做出最终决策的唯一依据。同时事实也表明了,有一些人为了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宁可暂时性的放弃较高的报酬。反之,若得不到很好的发展,他们就会离开。重视工作效率及企业效益。往往忽视了员工思想、福利、家庭、培训与合理使用等问题。缺乏对员工生活的关心,管理缺乏了人情味,也会直接关系到企业内部缺乏和谐融洽的气氛。

(四)公司在管理上有规章制度不健全的漏洞

人事管理上的不足,工人缺乏培训教育;实行通过考核和竞争,使安全管理的“责,权,利”相统一.有规律性的把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到日常管理工作当中,并通过经济杠杆作用将其量化,把安全生产与员工的切身利益挂钩,从而调动广大员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在团队上要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度,使安全与每个人或每个集体的荣誉,利益紧紧项相连,促进全员安全意识的提高。

四、对策建议

(一)保证统计数据质量

格按照公司统计机构或统计制度的规定收集和上报各类统计报表。建立和完善统计数据采集制度,建立完整的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统计数据必须来源于基层统计报表,不得代替基层部门填报统计报表,不得擅自更改基层统计报表查找核实有关数据,正确填报报表,对保证统计数据质量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对审核、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和差错,及时反馈到报送单位,由报送单位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查询和更正,并上报书面说明材料存档备查。统计人员要及时吸收统计方面的新知识,充分利用配备的计量、检测、整理、分析所用的电脑和统计软件等工具,熟练地运用其计算和推断调查结果及其可靠性,正确地有条不紊地进行各项统计工作,严格审核、评估本级和下一级主要统计指标数据质量。对审核、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和差错,及时反馈到报送单位,由报送单位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查询和更正,并上报书面说明材料存档备查。

完善统计方法制度,统一统计方法和统计口径,建立和完善统计资料管理和统计信息发布制度。对外公布的统计数据必须与上报上级统计机构的数据相一致,确保统计数据对外提供和发布的规范性与统一性。开展统计数据质量检查,完善统计奖罚机制。从基层统计员到

综合统计员直到统计检查员,层层制定岗位责任制,哪一级的数据质量出现问题就要追究哪一级的责任,并进行严肃处理。

(二)引入信息技术,改善信息系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人, 对市场信息的精确度和及时性要求越来越高。要加强统计计算手段的现代化建设, 电脑必须应用于统计工作实践。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统计数据处理能力, 拓宽统计工作的领域, 进一步满足企业对市场信息的需求, 可以基本上杜绝统计数据在处理、提供等环节上的技术性误差, 提高统计信几急的准确性;同时也提高了统计的预测、决策水平, 所以要进一步推广应用企业统计的现代化处理手段。在电脑上建立一个能及时查找到每一个施工项目的时间,每一份资料的存放地点,要用的时候能立即调出来。信息管理要建立专门的目录台账,台账要求不但能反应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规划资料是否同步,还能方便查阅。建立相应的全宗卷、卷内目录和备考表,方便查阅。

(三)要注意按劳分配,工作仍是大多数员工谋生的重要手段

既然是谋生,人们就不得不考虑收入问题。而薪酬制度与员工的积极性紧密相连。他们所获得的报酬与他们时间长、强度大的工作相比。严重的不相匹配。在此情况下离开自然是他们的必然选择。随着熟练工的离开,新的替代者不会马上出现。其他员工就会因此而增加相应的负担。他们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会受到影响。

(四)共建企业心理契约型的人力资源文化

“心理契约”的无形约定能使企业内员工之间在动态的条件下能不断的保持与企业的良好关系,充分把自己视为个人价值的主体,将个体的发展充分整合到企业的发展之中,从而创造出永远充满活力的公司文化。也就是说,共建“心理契约”的意义在于它是实现了企业自主的学习与成长,避免企业与员工个人之间由于拥有的所谓的“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工作效率的缺失。因此,有意识共建企业的“心理契约”,是公司减少管理费用,提高管理效率,实现企业不断创新的重要保证。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员工虽有相互矛盾的一面,但更重要又存在着一种利益“共生”的关系。从现代意义上讲,企业是经营管理、员工生活的场所,更为重要的是它是员工实现自我、成就自我的场所,企业的目标是企业成长和员工发展双重目标的统一。如果一个企业只单纯考虑企业经济利益,而不管员工的成长,那只会是短命的企业,其存在是不可能长久的,优秀的员工迟早会“毁约”,愤然而去。共建企业的“心理契约”是一个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积极性、创造性与智慧的过程,是保证员工产出高水平的“内激力”和承诺(表现为高能量、延长作业时间、愿意多干和对工作满腔热情等)的过程。

建企业的“心理契约”的实现,在于建设以人的能力为本的企业人力资源文化。文化作为一个环境中人的“共同的心理程序”,健康向上的企业人力资源文化能在企业中创设出一种奋发、进取、和谐、平等的企业氛围和企业精神,为全体员工塑造强大的精神支柱,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都围绕如何正确发挥人的能力旋转。这里的能力,特指有益于企业人的合理生存发展、社会职业活动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其精神实质在于倡导企业员工通过充分正确发挥其能力,为企业多做贡献,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员工把自己的工作自由与权利交给企业安排,是因为他们相信企业的代理,企业家能实现他们的预望,能提供与之工作绩效对称的发展。否则这种平衡是不能维持的。建设以人的能力为本的企业人力资源文化,实现人尽其能,人尽其用,高效开发员工的能力与潜力,无疑给达成与维持“心理契约”创设良好的氛围、空间,增强员工努力工作的热情与信念,激发企业与员工共同信守“契约”所默示的各自对应的“承诺”。因此,这种企业人力资源文化的建设要求企业及其管理者应为职工的能力发挥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有效机制、正确的政策和宽松的企业氛围,换言之,它要求建立一个以能力发展为价值导向的企业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还要求每个企业员工把能力最大限度地正确发挥作为自己价值追求的主导目标,并积极为此而努力。在这种文化之下,企业领导与员工上下同欲,使经营理念得以落实、共识得以建立、公司使命得以实践,实现人与事的理想结合。

参考文献

[1]向秋华、基于心理契约视角的人才流失控制研究[J],经济管理,2007(8)

[2]李志辉、罗平、SPSS for Windows统计数据运用(第二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3]统计基础理论及工作实务

[4]浙江省旅游局人事教育处、五星级饭店业务知识,浙江人民出版社

[5]蒋丁新、饭店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6]《中国企业报》,报刊,2006年6月2日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

行政管理第二次作业 案例一:1460个公章与机构的"增长"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某县计划修建一座水电站,从县委、县政府打第一个报告起,前后共盖公章1460个,有关公文和设计图纸重达170公斤,历时两年半才定下修建方案。 另据有关部门提供的统计材料,有个地级市定编40个局级单位,机关工作人员1294人,但实际上已膨胀到66个局,2425人。机构超编65%,人员超编近90%!其中,科局两级干部就有1413人,约占全体人员的2/3,形成富多兵少的局面。在如此严重超编的情况下,一些部门还以种种名义从所属企事业单位借调200多人"帮助工作"。因此行政经费越来越紧张,每年要从当地企业加收200多万元的管理费来维持开支。 [案例思考] 案例列举的事实反映了我国机构设置中存在哪些问题?你对我国政府机构的改革有何设想? 答:案例列举的事实反映了我国政府机构改革中存在机构臃肿,关卡林立,人浮于事,效率不高的问题。 设想:1.抓住转变政府职能这个关键,把政府的职能从以微观管理为主转变为以宏观管理为主; 从以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 2.以经济管理部门,特别是其中的专业管理部门和综合部门内的专业机构为改革的重点。把承担相同或相近业务的部门合并,把职能重叠的机构撤销,组建新的综合管理部门,撤销综合部门内的对口专业机构,其职能由待业主管部门承担。 3.完善行政组织法规,健全预算约束机构。把宪法和组织法中有关政府机构设置的原则规定具体化,制定机构设置和编制法,用法律的强制力来控制机构的膨胀。同时,健全已经开始实行的由编制部门控制工资基金的办法,用经济杠杆来约束机构人员的膨胀。 4.相应进行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在开展政府机构改革的同时,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精简政府工作人员。 案例二:项目审批何其难 据报道,某市一家工厂的一个基建项目,在申报过程中,一共盖了745个公章。每个公章代表一个局、处、科或股的"舍我莫过"的关卡,要办事就得逐庙逐神一个个礼拜磕头,甚至还要烧香进贡。无独有偶,该市的另一家集团公司开发的一个住宅小区项目,从1998年9月到2000年7月底,历时18个月,累计办理各类审批手续28项,前后盖了86颗图章,涉及33个审批部门,除土地批租费外,开发企业共支付拆迁费、墙改费、人防费等450多万元,但项目的审批手续却还未完结。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第1次作业答案

1、立法、行政、司法的“三权分立”思想是由( A 提出的 A. 孟德斯鸠B。洛克C。潘恩D、杰斐逊 2、公共物品的最显著特征是(B A. 大家共同占有 B. 消费的非排他性 C. 消费的排他性 D. 国家拥有 3、为了弥补或完善决策而制定的决策方案,称为(B A. 积极方案 B. 追踪方案 C. 临时方案 D. 应变方案 4、西方行政学发展的新古典时期,也称为(C A. 传统时期 B. 成熟日期 C. 行为科学日期 D. 现代管理时期 5、我国由人民代表投票选举产生政府领导者的制度属于(D

A. 聘任制 B. 委任制 C. 考任制 D. 选任制 6、下列不属于行政领导权力的来源是(A A .决策权力 B. 归属权 C. 合法权力 D. 奖惩权力 7、公共预算过程的阶段不包括(C A. 编制 B. 执行 C. 控制 D. 决算 8、1980年,我国着手财政管理体制重大改革,实行(A 体制 A. 划分收支,分级包干 B. 划分税种、核实收支、分级包干 9、我国许多地方行政法规都附有实施细则,制定实施细则的行政立法属于(A A .补充性立法

B. 执行性立法 C. 试验性立法 D. 自主性立法 10、从国家行政法规的效力看(A A. 它高于行政规章的效力 B. 它等于行政规章的效力 C. 它低于行政规章的效力 D. 它不能与行政规章比较 11、行政文化在行政主体之间、行政主体和行政对象之间建立信任、沟通关系这表现了行政文化的(B 功能 A. 规范 B. 维系 C. 引导 D. 选择 12、处于行政活动起始阶段的行政文化构成形态是(C A. 行政规范 B. 行政意志 C. 行政心态 D. 行政评价

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汇总

《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汇总 案例2-1 阳光下的服务 ——天津加强政务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 政务公开这个词,人们越来越熟悉,老百姓申请公租房、办理注册企业等各种手续,常常要和政府部门打支道。对政务公开带来的好处,就更有发言权。政务公开了,老百姓到政府部门办事就更方便了,查找信息的渠道也就更多了。政府的决策更透明,服务也会更主动。对政务公开的新变化,天津当地的老百姓有着很多新感受、新体会。 这几个月来,天津市民粱虹心情一直不错。三个多月前,她和80多岁的老母亲,一起搬进了新房。梁虹住的房子,是天津市政府专门为困难群众建的公租房。屋内设施齐全,住在这里,每个月只要付少量的租金。梁虹说:“这房子54.68平方米,政府给我补贴每月450元,我自己每月只掏420元左右。”梁虹身体不好,没有固定工作,搬到新居前,曾经和家里十几口人挤在一间只有18平方米的房子里。今年3月,梁虹向房管部门提出了租赁公共住房的申请。原以为办理过程会很复杂,没想到申请当天,工作人员审核完材料,当场就给她发了选房证明。之后的选房,更让她印象深刻。选房采取的是公开摇号的方式,梁虹作为住户代表,当时就在现场。梁虹说:“选房要按顺序,在受益人群里,我们通过摇号来排顺序,选房的时候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证处在场,都是通过公正公开摇号,透明度也高,大家心服口服。”公租房住户汪美说:“公平公正就在那搁着,没有什么可作假,也作不了假。”公租房住户肖金玲说:“每道手续办得都特别轻松,也不用费好些曲折去办,一看证明符合,‘啪’就盖戳,特别痛快、特别透明。” 公开透明,是天津市政府为老百姓办事遵循的基本原则。2007年以来,天津市政府每年坚持实施20项民心工程,每一项从确定到实施,都要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听取市民意见。 2010年,政府想对珠江公园进行改造,改造前专门在周边小区召开了听证会。河西区汉江里社区居委会主任王保节说:“当时公园里有个门球场,已经用了十多年了,很旧了,每天老人们还得拉沙子碾那个场地。当时我们提出,这个场馆是不是提升一下、改造一下?政府后来就采纳了。”居民姜秀敏说:“政府采纳了,我们很高兴,这样变成塑胶的,像绿地毯一样,多漂亮。” 在天津,有个大家都熟悉的便民服务热线8890,三万多家企业通过它,为市民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8890的谐音是拨拨就灵,服务平台设置在天津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开通六年来,已经办理群众求助事项900多万件,群众满意率始终在99%以上。8890家庭网络服务中心主任朱晓利说:“8890的服务内容有26类,350个子项,涉及市民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群众和企业都是不收费的,是一个公益性的平台。”’在天津行政许可服务中心,除了8890这样的社会服务平台,还设置了为企业法人服务的行政审批平台、公共资源公开

2020公共政策案例分析范文

新时期我国的耕地保护问题 一、案例描述: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社会结构深刻转型、利益格局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如,资源环境制约日趋严峻,农产品供求总量趋紧、结构性矛盾上升,来自国际市场的影响明显加大,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农民新的就业门路不多,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不适应农民需求,其中,我国可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这一问题尤为突出。在这个拥有世界上五分之一的国家里,耕地不仅关系到GDP的增速,关系到人民的幸福,社会的安定的问题,更是我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能否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最为基础,最为关键的生命线,“民以食为天,国以食而立。”而耕地恰恰是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证,正所谓“没天哪有地,没地哪有粮”。当前,我国耕地不断减少的原因如下: (一)城市化建设对“耕地”的侵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近半个世纪中我国城市发展的最快时期。据统计,1998年我国城市人口约 3.8亿,城市化程度大约为30.4%。据专家预测,我国到2050年,城市化水平将提高到70%,在未来50多年中,将有约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家属进城,变为城市人口。这样不仅要建立大量新城市,而且现有的许多城市都要程度不同地扩大其规模。按照每个城镇人口占地100平方米计算,增加5亿城市人口,约需要土地5万平方公里,即7500万亩。 首先,新城市的建立和老城市的扩大是我国整个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表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而占用一部分耕地,是不可避免的。但无论如何,城市化所带来的占用耕地的需要,与耕地保护两者之间毕竟产生了矛盾,如何正确处理这对辩证的矛盾的统一体,是一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违法用地现象严重 据《中国土地报》报道,陕、粤、赣、豫、皖、鲁、吉、川、湘、浙等10

公司行政管理案例分析1.doc

企业行政管理案例分析1 企业行政管理案例分析 案例一:中国企业行政管理的现存问题及改革思路[2] 一、企业行政管理对中国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增强中国企业的适应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得到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和竞争实力大大加强。为促进中国更快更好地发展,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被提出,这不仅是目前形势发展的需要,而且对于中国企业的发展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而中国企业要想更好地贯彻落实这些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并以此为指导来促进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通过企业行政管理来实现,也只有这样,中国企业才能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换言之,企业行政管理有助于增强中国企业的适应能力。 (二)有助于增强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除了经济实力以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企业的科技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而在一定意义上讲,企业的科技竞争力体现为能否紧密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学习。企业行政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服务和保障的作用。中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企业行政管理,努力打造学习型企业,强化企业成

员的学习,使企业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经营理念和科学技术,并且将其转化到企业的生产和发展中去。这样,就能够提高中国企业的科技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说,企业行政管理有助于增强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有助于保证中国企业健康发展 在中国企业发展过程中,它们会碰到一些困难,其职工也会存在思想上和实践中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中国企业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同时,目前我国处于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时期,政企不分的现象依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企业需要同一些政府管理部门打交道,以争取项目和资金。而企业行政管理的任务就是努力同政府部门打交道,为企业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各种途径解决企业职工思想上的和实践中的难题,帮助企业走出困境,为企业发展取得良好的内部环境。由此看来,企业行政管理有助于保证中国企业健康发展。 (四)有助于保证中国企业实现生存发展目标 一般来说,企业行政管理通过开展如下工作发挥作用:一是计划工作,即确定管理内容的日标和决定如何达到这些目标;二是组织工作,即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必须明确工作的内容,并将其按性质分类,逐级建立自上而下的责权关系,保证行政管理渠道的畅通无阻;三是指挥工作,即采取具体措施,调动和协调企业行政管理人员按要求完成各项工作;四是控制工作,即对指挥工作的各项措施进行监测、控制与调整。在我国企业的运作中,以

精选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题

《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1984年3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于1985年4月1日施行。 为了做好施行专利法的准备工作,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相应的专利管理机构和专利服务机构。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科委、国家经委、劳动人事部、中国专利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国设置专利工作机构的通知》。专利管理机关具有执法和管理的双重职能。 据此,广州市于1984年l0月成立了广州市专利管理处,属事业单位,定编10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专利纠纷案、专利侵权案、假冒专利案也逐年上升,专利处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广州市人大两次检查广告专利工作,提出整改意见。市委、市府有关部门也想了许多办法,决定将广州市专利管理处改称广州市专利管理办公室,升格为副局级单位管理,编制增加至25人。 1992年9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修改。修改后的专利法加强了执法的力度,增加了打假的内容、手段,给专利工作赋予了新的内容。专利法的调整,专利工作量的增加,得到市委、市府的关注。考虑到广州专利工作的具体情况,在广州市1995年机构改革时将广州市专利管理办公室改称广州市专利管理局.编制增至35人,归口市科委管理,并明确:市专利局是市政府授权主管全市专利执法和行政管理的机构,安排有13项工作。行政管理工作增加:参与制定知识产权法规、参与重大经济政策的专利保护评价、管理专利技术许可合同、专利权、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以专利为主的无形资产评估等内容;专利执法方面增加:查处将非专利产品冒充专利产品或者将非专利方法冒充专利方法的行为,并做出处理决定等新的内容,并定性专利局就是行政管理和执法。 问题: 1.广州市专利机构设置的依据是什么?20世纪末,我国进行了多次机构改革,每次都较大幅度地削减了机构和人员,为什么专利管理机构能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和发展起来呢? 2.广州市专利机构经历了专利处、专利办、专利局的变化,人员编制由10人,25人.再增至35人。机构规格由低到高,人员由少到多,是否是所有行政机构发展的必然规律?机构设置一般要遵循什么原则?? 答案: 1.答案要点: ???????? (1) 广州市专利机构的设置是根据行政环境提出的要求,为了做好施行专利法的准备工作而设立的。 ???????? (2) 专利管理机构建立和发展的原因:其一,尽管在20世纪末.我国进行了多次机构改革,每次都较大幅度地削减机构和人员,但要看到并不是所有的机构都相应地裁减,必须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看有没有必要。一些机构庞大,冗员过多,当然要削减。相反,有些机构“势单力薄”,当然要加强。其二,专利机构的建立和发展是为了满足行政环境提出的要求,它的发展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 ???????? 2.答案要点: ???????? (1) 并非所有行政机构都象广州市专利机构那样经历规格由低到高、人员由少到多的。有些机构则恰恰相反甚至取消。行政机构的设置与变化应符合行政环境的需要,遵循一定的行政组织编制管理原则。 ???????? (2) 机构设置一般要遵循精简原则、统一原则、效能原则和编制立法原则等。?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

1、什么是解制型政府? 答:解制型政府模式认为,传统公共行政下的官僚体系过分强调层级节制,过度依赖非人格化的规章制度,造成公共管理者缺乏足够的自由空间以有效地开展工作。解制型政府模式强调所谓的“规制缓和”,就是通过解除公共部门过多的束缚公共管理者开展工作以及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规章制度,改变官僚体制下官员严格按章办事、循规蹈矩、因循守旧、机械呆板的传统工作方式,相信并依靠公务员的责任心和能力来从事创造性的工作,提高办事效率,扩大社会的产出效益。解制将有助于废除内部人事控制的许多机制,发挥管理者的创造能力。 2、电子化政府的定义是什么?它主要包括哪几个发展阶段? 答:电子化政府(e-gocernment),作为一个术语,可以指运用信息技术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络,以更方便的、顾客导向的和成本效益更佳的全新方式传递公共服务。广义的定义指政府对于任何信息和通讯技术(ICT)的采用。这些技术包括电视会议系统、按键式数字输入、光盘驱动器、私有局域网和其他的技术如交互式电视、移动电话上网和个人数字互助手,它的主要发展阶段包括:信息——这是第一阶段,也是大部分政府在2002年以前所发展到的最高阶段。互动——这个阶段的网站成了双向交流的工具,但是,这种方式的反馈信息是有限的。处理——在这个阶段,发生了正式的可以计量的价值交换,尽管还需要一些离线渠道才能完成以前那些任务,这个层次还是可以把它们变成一种基于网络的自助服务。交易——这个阶段,人们可以通过一种通道享受一系列的政府服务。 3、你认为应该如何努力才能提高政府绩效管理的水平? 答:一是要有一套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指标就是导向,科学的指标能引导各级政府将工作的重点和注意力放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反之,如果指标设计失当,就会造成地方政府片面追求某一方面的政绩,出现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二是要有科学的评估方式,一套指标体系不会自动的发生效力,而是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和形式来考评。从目前来看,要特别重视改变过去单纯的自上而下的、封闭式的评估模式。让人民群众充分参与绩效评估体系。 1、建立电子化政府的前提为()A:信息收集 1、电子化政府可以大大提升信息收信和处理的()B:全面性、时效性和可靠性 2、政府可资利用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有()D:供应、补贴、生产、管制 3、在政府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中,行政审批属于()D:管制工具 1、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答: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全球化的兴起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宏观国际背景。全球化背景下,综合国力的竞争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而政府能力则是一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一个主导性因素。换言之,全球化对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国政府部门甚至地区和地区政府部门,都必须具有追踪、理解和处理国际问题的能力,政府必须更加灵活、高效地运作,以增强政府的权变管理能力,提高政府对公民的回应能力。这些都要求变革政府的管理方式。(2)当代政府的财政、管理和信任危机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直接动因。这方面主要包括政府财政收入与公共支出矛盾加剧,政府行为目标与公共价值之间的偏离,政府机构存在高成本、低效率的内生障碍,政府行为的外部性导致管理危机,政府合法性和公信力的下降等原因。(3)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技术革命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信息技术与生产能力的发展使得社会事务日益复杂化,具有更大的动态性和时效性。政府面临着职能的重新调整和管理方式的转变。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为政府管理提供了新的技术基础,又使政府原有的“金字塔”型组织结构向扁平化演变、使政府放松规章制度成为可能。新的技术环境要向各国政府突出改革其政府管理模式的要求,又为改革本身提供了物质和技术条件。(4)对传统官僚管制困境的反思,随着

行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0002)

行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行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山东大学2002年研究生招生考试行政管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行政决策 2.政府职能 3.三权分力 4.绩效 二.简答 1.行政管理的学科特点有那些 2.简述行政权力的分配方式及途径 3.考任制的基本原则 4.西蒙的决策理论及其贡献 5.现代法治的行政特征 三.论述题 1.传统行政权力与现代行政权力相比二者有何不同 2.试述中国政府机构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行政管理课程试卷(第四套) 一、简释题 1.行政干预手段与经济手段 2.行政效益与行政效率 3.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二、简答题 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的原则是什么? 2.科学地认识和确定行政职能有何意义? 3.简述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制的涵义及其辩证关系。 三、论述题 1.试述人事行政的功能和环节。 2.试论述泰罗“科学管理原理”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四、案例分析题 【案例】中共XX县委向县人大常委会、县人民政府提交了19个乡、镇长职

务任免建议名单。第二天,县人民政府便将这19个乡、镇长的任免通知发至县直属单位和有关区、乡、镇,县人大常委会收到以上任免通知后,认为县政府的任免通知违背了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有关规定,遂建议县政府予以纠正,但未能引起县政府的重视。事隔不久,县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又向县委反映这一问题,县委也没有明确表态。在这种情况下,县人大常委会专门就此问题举行了常委会议。在常委会上,委员们一致通过了《县人大常委会关于撤销县人民政府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乡、镇长任免通知的决定》,指出县政府对19个乡、镇长的任免通知不符合法律规定,予以撤销。 【案例分析】请用行政学有关理论分析上述案例中县政府、县人大常委会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行政管理课程试卷(第四套)答案要点 一、简释题 1.行政干预手段与经济手段 行政干预手段是指通过行政系统,采取行政命令、指示、规定和下达指令性计划来进行管理的方法,它具有垂直性、强制性的特点;经济手段是指按照经济运行的规律要求,通过贯彻物质利益的原则来进行管理的方法,它具有间接性、诱导性的特点。两种手段都是行政管理过程的基本手段。 2.行政效益与行政效率 行政效益则是对行政管理活动结果即行政产出的评价;行政效率是指在保证政府活动符合预定目的,并给社会带来有益成果的前提下,行政活动的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比率。评价行政效率要以对效益的肯定为前提。 3.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程序化决策是对重复出现的,有一定常规可循的问题的决策;非程序化决策是对偶然发生或首次出现的,没有现成规范和原则可循的问题的决策。非程序化决策一般更为复杂,领导者应将主要精力集中在非程序化决策上。 二、简答题 1.答案要点:⑴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⑵紧密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行政体制改革;⑶加强与相关学科的结合。 2.答案要点:⑴对行政组织建设和科学化有重要意义;⑵对实现行政管理过程的科学化也有着重要意义。 3. 答案要点:⑴集体领导指对重大问题必须由领导集团全体成员讨论,作出决策和决定的制度。个人分工负责是领导成员为执行集体领导的意志而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制度。⑶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是辩证统一的,集体领导是个人分工负责的前提,个人分工负责是集体领导的基础。 三、论述题 1.答案要点:⑴人事行政的基本功能是:计划和组织;使用和开发;激励和监督。⑵人事行政的主要环节是:职位分类、选拔、培训、考核等。 2.答案要点:⑴泰罗“科学管理原理”的基本内容包括:①时间与动作的研究; ②对工人的挑选和培养;③工人与资方的合作;④实行职能管理制。⑵泰罗“科学管理原理”促进了传统的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对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 四、案例分析题 答案要点:

最新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题[1]

《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 第2章案例分析 1984年3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于1985年4月1日施行。 为了做好施行专利法的准备工作,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相应的专利管理机构和专利服务机构。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科委、国 家经委、劳动人事部、中国专利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国设置专利工作机构的通知》。专利管理机关具有执法和管理的双重职能。 据此,广州市于1984年l0月成立了广州市专利管理处,属事业单位,定编10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专利纠纷案、专利侵 权案、假冒专利案也逐年上升,专利处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广州市人大两次检查广告专利工作,提出整改意见。市委、市府有关 部门也想了许多办法,决定将广州市专利管理处改称广州市专利管理办公室,升格为副局级单位管理,编制增加至25人。 1992年9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修改。修改后的专利法加强了执法的力度,增加了打假的内容、手段,给专利工作赋予了新的内容。专利法的调整,专利工作量的增加,得到市委、市府的 关注。考虑到广州专利工作的具体情况,在广州市1995年机构改革时将广州市专利管理办公室改称广州市专利管理局.编制增至 35人,归口市科委管理,并明确:市专利局是市政府授权主管全市专利执法和行政管理的机构,安排有13项工作。行政管理工作增加:参与制定知识产权法规、参与重大经济政策的专利保护评价、管理专利技术许可合同、专利权、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以专 利为主的无形资产评估等内容;专利执法方面增加:查处将非专利产品冒充专利产品或者将非专利方法冒充专利方法的行为,并做 出处理决定等新的内容,并定性专利局就是行政管理和执法。 问题: 1.广州市专利机构设置的依据是什么?20世纪末,我国进行了多次机构改革,每次都较大幅度地削减了机构和人员,为什么专 利管理机构能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和发展起来呢? 2.广州市专利机构经历了专利处、专利办、专利局的变化,人员编制由10人,25人.再增至35人。机构规格由低到高,人员由少到多,是否是所有行政机构发展的必然规律?机构设置一般要遵循什么原则? 答案: 1.答案要点: (1)广州市专利机构的设置是根据行政环境提出的要求,为了做好施行专利法的准备工作而设立的。 (2)专利管理机构建立和发展的原因:其一,尽管在20世纪末.我国进行了多次机构改革,每次都较大幅度地削减机构和人员,但要看到并不是所有的机构都相应地裁减,必须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看有没有必要。一些机构庞大,冗员过多,当然要削 减。相反,有些机构“势单力薄”,当然要加强。其二,专利机构的建立和发展是为了满足行政环境提出的要求,它的发展具有合 理性和必然性。 2.答案要点: (1)并非所有行政机构都象广州市专利机构那样经历规格由低到高、人员由少到多的。有些机构则恰恰相反甚至取消。行政机 构的设置与变化应符合行政环境的需要,遵循一定的行政组织编制管理原则。 (2) 机构设置一般要遵循精简原则、统一原则、效能原则和编制立法原则等。 第3章案例分析 时下,国家机关向社会公开招考领导干部的做法不再是新鲜事了。下面是摘自某市向全国公开选拔副厅、局级领导干部信息中 的部分内容。 参选人员基本条件: 1.思想政治素质好。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努力实现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事业心强,有强烈的改革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作风民主,顾全大局,清正廉洁,并有实绩。 2.具有拟参选职位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有较强的宏观决策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3.现任正县(处级)职务并任职2年以上(1998年8月31日前任职),现任国有特大型企业中层正职、国有大型企业厂级副职、国有中型企业厂级正职并任职3年以上(1997年8月31日前任职)。 现任副厅、局级以上职务、国有特大型企业厂级副职以上职备和国有大型企业厂级正职职务的,不受任职年限限制。 获得博士学位的海外留学人员,不受本款任职资格条件限制,但应有3年以上工作经历。 4.年龄在45周岁以下(1955年1月1日以后出生),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答案

《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及答案 案例分析一: 会议对于行政管理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但是,会议过多,滥开会议,形成“会海”,则是行政管理的一大弊端。据《人民日报》报道,1985年5月25日至6月5日,某县接到上级会议通知38个,平均一天3个会议,该县领导不知参加哪个会好,无奈只好派一副县长专驻地区开会,人称为“开会县长”。另据不完全统计,1983年全国的会议开支达3.3亿元;1984年全国企业管理费共280亿元,其中直接用于会议的费用达70亿元,占整个管理费的1/4,相当于全国人民近一个月创造的财政收入。而且会议质量低下,严重影响行政效率。正如一副对联所说,“今天开会,明天开会,天天开会;你也讲话,我也讲话,人人讲话。”可实际问题却“无法落实”。所以对此“会山会海”人们深恶痛绝。早在1922年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针对苏联“会海”情况,发表一首讽刺诗《开会谜》,向社会发出呼喊:“假使能再召开一次会,来讨论杜绝一切会议,那该多好!”此诗受到列宁的高度肯定:“我保证这是完全正确。” 提问: (1)对于行政管理来说,会议为什么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而会议过多,滥开会议,形成“会海”,则是行政管理的一大弊端。这又是为什么? (2)针对“会海”甚至“会害”,你对会议进行科学管理有何建议? 答案: 1.答案要点: (1) 会议对于行政管理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是因为会议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而这些作用用于行政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会议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集思广益,丰富领导经验,提高领导水平;贯彻群众路线,实现人民群众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沟通信息,协调关系等。 (2) 适当的会议是必要的,但是会议过多,滥开会议,形成“会海”,则是行政管理的一大弊端甚至“祸害”。这是因为过多的会议不仅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反而使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富浪费。行政人员忙于“开会”而无暇顾及工作。虽然开会有时也是工作的一部分,但工作绝不是开会。甚至有借开会之名,行吃、喝、玩之实的现象,变相贪污公款。这是绝不允许的。“会海”必须填平,“会害”必须清除。 2.答案要点:针对“会海”、“会害”,对会议的科学管理提出两点意见: (1) 会议管理必须以提高会议效率、重视会议质量为核心。 (2) 遵循精简节约原则。 案例分析二: 某市一化工厂附近的下水道堵塞,造成污水四溢,臭气熏天。附近1000多户居民深受其害,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但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某报记者对此作了专门的采访,并在该报的监督专栏里对有关部门提出了批评和建议,终于促使有关部门马上采取措施。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解决了下水道堵塞问题。 提问: (1)请从行政监督的角度看,上述报纸的报导和批评属于何种监督? (2)这种监督具有什么特点?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1)上述报纸的报导和批评属于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指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传媒工具,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而实施的监督。 (2)舆论监督的特点: ①广泛性。舆论监督是社会各方面都能普遍运用的监督方式,它是以社会所有阶级、阶层、组织、利益集

行政案例分析范文

行政案例分析范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篇一:行政与案例分析小论文1 学习中心:_湘潭______ 分数:_______ 北京大学现代远程教 育作业论文 论文题目_ 案例分析报告-S市暂住证风波___ 课程名称__行政案例分析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015 年 3 月10 日 案例分析报告----S市暂住证风波 案例简介: S市政府及相关行政部门为了追求自身的既得利益而不按正规程序对办理暂住证的外来务工人员胡乱收费,导致暂住证办理秩序紊乱,相关部门的利益性突出,服务性减弱,政府管理难以到位,行政目标难以有效实现,同时,在

进行政策调整时,政府部门未能全面考虑社会实际状况,而导致政策执行困难,引发新的社会问题。 案例分析: 一、本案例反映了S市对外来民工的暂住证管理。 本案例反映了S市对外来民工的暂住证管理。涉及市政府、劳动局、人事局、公安局等行政主体。其职责分别是执行国家宏观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人事行政、维护公共安全等。 二、从行政目标与利益价值相关理论角度,分析暂住证风波出现的原因。从行政目标与利益价值相关理论角度而言,本案例主要说明某些地方政府行政目标错位、一味追求政府部门自身利益,以至造成不良影响。 1.某些政府部门的价值取向出了问题。 在行政权力的运作过程当中,首先是行政权力的出发点是要为公共利益考虑,是为了维护和促进公共利益,而不

是为了某个个人、集团或群体的利益,更不能谋取行政部门自身的利益。 2.行政权力没有体现服务行政的精神。 行政权力运作过程就是为公共利益服务的过程,行政权力主体与相对人的关系,从以往的“命令—服从”关系,变为“服务—受益”关系,政府为社会创办的公共设施、公共福利、公共安全、公共生活等公益事业,都是直接为公众服务的。 3.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没有贯彻公平原则。 行政权力的行使依法进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因性别、种族、民族、体貌、财产、地位等而不同,行政权力应为公众提供公平的服务。 4.行政权力活动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较低。 行政权力不仅要为公众做好服务,而且要让公众知道其服务情况。其公开性和透明度是增强公众对行政单位信任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本科)

行政管理学案例 案例1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的农民一直采用收割完玉米后就地放火焚烧的传统方式处理玉米秸秆,这不但严重污染空气,也不利于土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此,相关部门出台了禁烧秸秆的规定,同时积极提倡和引导农民采用秸秆还田的科学做法。但是,河北省成安县的做法却引起了农民的反弹。 2007年秋收前,河北省成安县漳河店镇朱庄村年逾70岁的张振岭老汉一直在发愁,到底能不能收自家地里的玉米。原因是9月24日,由于张老汉以先割倒的方式收玉米时没有县里发的《秸秆放倒证》,就遭到镇政府负责“秸秆还田和禁烧”工作人员的打骂。当地派出所到场后以“双方没有受伤”为由未作处理。 张老汉的女儿到漳河店镇政府质问父亲被打一事时,镇委书记公开说:“如果你私自放倒(指秸秆)没有放倒证,派出所查后进行处罚,这是上面的规定。” 这个“上面的规定”是指成安县委(2007)18号文件,即“县委县政府关于秋季秸秆还田和禁烧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规定“确需放倒、撂倒玉米秸秆的农户,需持有成安县秸秆还田和禁烧指挥部统一印制的《秸秆放倒证》,并做到当天放倒,当天清运。否则,按影响农机统一作业论处”。 9月28日上午,张老汉指着自己3亩多还没有收割的玉米告诉记者,我们自古都是先割倒秸秆再掰下玉米,如果不放倒,站在玉米地中掰又扎又热又累,现在突然冒出个放倒证,没有证就打人。张老汉特别委屈地说,我根本不可能烧的,割下的秸秆我还要留着自己喂牛呢,难道县政府还管我们农民是站着掰玉米还是割倒秸秆掰玉米吗? 朱庄村的一些村民透露,绝大多数村民都没有办《秸秆放倒证》,也不知道去哪里办,他们还是采取传统的先割倒再掰下玉米的收割方式,只是远远地看到镇政府“禁烧”人员来了就跑。 成安县委18号文件规定:“我县邯大线等7条主要公路沿线两侧各延伸1公里,为我县玉米秸秆还田示范区,必须实行秸秆直接还田”。张老汉的4亩玉米地距邯大线400多米,正好在示范区以内,按文件规定秸秆是不能拿走自用的,只能“直接还田”。 (本案例根据《法制日报》2007年10月30日的相关报道整理而成) 请根据上述案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试根据相关公共管理理论和行政法原理,分析成安县的做法是否合适,并说明理由。 2.你认为,围绕秸秆处理这一事务,哪些是政府应该管的,哪些是不应该管的,政府应该如何处置? 案例2 禁“柴”的迷惑 有一件事,让各方人士奔走呼号,厂商、官员、学者数百篇文章前赴后继,声如响雷。这件事就是:禁止柴油车进城。 1998年起,兰州、乌鲁木齐、海口、厦门、济南等城市,以地方规章或立法方式,禁止柴油车在市区行驶,不再给柴油车发牌照,理由集中在一点:环保。今年起,北京城八

2021年行政管理案例分析范文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范文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是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大多数高校采用讲授式教学法,降低了该门课程的趣味和效用。以下是第一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行政管理案例分析范文,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企业“元老”级别行政人事专员,工作基本能全部承担,但能力上有较大欠缺,短期内却不能满足公司发展需求,这样的员工是该辞退还是留用? 这种情况其实是典型的“岗位垄断”现象。所谓岗位垄断,是指一个岗位由一个员工长期从事,该员工掌握着该岗位的全部资源和信息,无论是内部的组织工作还是外部的协调工作都由该员工一个人负责,任何人包括该员工的上级主管都无法在他的工作上插手,就算插手也解决不了问题。 事实上,企业管理者根本无需纠结对“元老”级别行政人事是留还是走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答案毫无疑问,一定要留。 实际上,老板要解决的真正问题是管理问题,也就是所谓的打破“岗位垄断”。 问题来了,可以怎么做呢?

1.做好工作分析,划分行政工作与人事工作的范围和界限 公司需要认真审视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明确当前阶段公司业务运作对行政人事工作的要求,对行政人事部的工作职能定位和职责进行细化梳理,形成系统化的职责文件,以此作为行政人事工作开展的基础。特别重要的是要把行政工作和人事工作分开,分别对两项工作进行定位,提出要求。 2.做好岗位设计,明确岗位分工 在部门工作职能清晰的基础上,对行政人事部的岗位进行重新设计,设一个主管岗位,一个行政专员岗位,一个人事专员岗位。明确各岗位的工作职责与任职资格要求,形成岗位说明书,作为员工管理和人才招聘的基础。 3.晋升老员工,招聘新员工 对于“元老”级的行政人事,给予晋升机会,晋升为行政人事主管,在工作分工上全面管理部门工作,兼职行政专员岗位,在行政工作方面投入80%的精力,其余20%的精力放在人事工作的监管上。

行政管理学经典案例

行政管理学经典案例.txt年轻的时候拍下许多照片,摆在客厅给别人看;等到老了,才明白照片事拍给自己看的。当大部分的人都在关注你飞得高不高时,只有少部分人关心你飞得累不累,这就是友情!《行政学导论》经典案例 第一章公共行政与公共行政学 〖案例选读〗 某学校一所中等专业技术学校。1995年5月,该校行政科发布了一个分房通知,将该校新购置的5套三居室住宅分给有关人员,并将分房的条件列出。该校教师张某认为,他在该校已工作10年,对该校的教学改革做出过较大贡献,且他家一直住房紧张,急需改善住房条件,但分房名单中却没有他。张某认为很不公平,便多次向校行政科、校长和学校主管部门申诉,但均未获得解决。张某一怒之下,于1996年1月以该校行政科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案例思考】 根据行政管理的概念,你认为法院会受理张某的起诉吗?为什么? 第二章行政环境与行政生态学 〖案例选读〗 巴西联邦共和国国土辽阔,面积有850多万平方公里,全境大部为丘陵、高原和低山。交通不发达,大部分道路为自然路,铁路总长仅2万余公里,沿海航道为许多地区之间惟一交通渠道。原先首都设在里约热内卢,它偏居东部海岸,远离内地。联邦政府的政令不能及时地顺利地传递到全国,尤其是边远地区。广大内地长期得不到开发。到本世纪40年代,巴西已开发的面积还不及总国土的23%,全国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对国防安全工作也极为不利。巴西政府再三研究,经过半个世纪的酝酿,1960年决定把首都由沿海迁往内地巴西利亚,以促进广大边远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亚马逊河地区的开发。首都设到巴西内地高原上,在此形成一个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既使国家政令和文化思潮得以就近向外传递,增强了边远地区的向心力,唤起开发落后地区的民族意识,又使以巴西利亚为中心,形成伸向全国重要城镇和边疆地区的交通网,带动了周围地区的开发和建设。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巴西利亚首都的兴建,确实大大促进了巴西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作用的发挥,促进了西部地区草原地带的开发,现在那里的谷物产量占全巴西的30%。 【案例思考】 1.什么是行政环境?本案例主要体现了何种具体的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2.结合本案例,谈谈你对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关系的认识。 第三章国家职能与行政职能 〖案例选读〗 沿海某省一位政府官员,出国访问之后,引进来一个电子加工项目。并召集各家银行行长开会,指示:工行应该贷款多少,农行应该贷款若干,中行贷款须占一定比例……各家银行行长心知肚明,该官员引进的电子加工生产线已是国外淘汰的生产线,项目竣工之日,可能就

行政管理案例(一)

行政管理案例(一)

行政管理案例(一) 1.近年来,我国进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期,如:三聚氰胺、南京冠生园等。请根据我国食品安全事件,按照紧急、重要性提出处理的步骤和措施。 2、政府再造运动就是当代西方国家进行的一场政府改革运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以及其他内外因素的发展变化,政府行政改革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日益重要,并推动政府管理模式的变换,特别是从“重管理型”的政府管理模式向“服务型”政府管理模式转变。 【问题】1)请你分析从“重管理型”的政府管理模式向“服务型”政府管理模式转变过程中,所发生的重大变化是什么 2)请你分析市场化管理条件下政府的地位与作用。 3、在政府与社会关系中,一方面,如果社会自主性缺失,可能造成社会的虚弱,也可能造成社会对政府的依赖,从而使社会最终失去其自身发展的动力。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政府权威不足,则可能使国家的社会政治生活呈现

出一种愈益明显的分散化的倾向,其结果是造成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矛盾与困难,甚至造成多民族国家的分裂。 【问题】请运用政府职能的有关理论分析评价上述观点,并论述政府与社会关系。 4、1992年6月1日,《广州市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管理规定》实施,引发了全国的“禁放”潮。1993年,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北京市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规定自当年12月1日起,北京市城八区为禁放烟花爆竹区。在禁放区内,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准生产、运输、携带、储存、销售烟花爆竹。此后,全国280多个城市政府相继出台了类似的法规。禁放烟花爆竹法规出台后,在执行过程中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这类问题,提高法律的执行力,已成为政府相关部门面临的一项挑战。近些年春节期间的实际情况表明,违反禁放法规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同时,有相当一部分城市政府在不同的程度上放宽禁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允许居民在规定的区域内燃放烟花爆竹。

《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及答案

《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及答案 《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及答案 案例分析一: 会议对于行政管理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但是,会议过多,滥开会议,形成“会海”,则是行政管理的一大弊端。据《人民日报》报道,1985年5月25日至6月5日,某县接到上级会议通知38个,平均一天3个会议,该县领导不知参加哪个会好,无奈只好派一副县长专驻地区开会,人称为“开会县长”。另据不完全统计,1983年全国的会议开支达3.3亿元;1984年全国企业管理费共280亿元,其中直接用于会议的费用达70亿元,占整个管理费的1/4,相当于全国人民近一个月创造的财政收入。而且会议质量低下,严重影响行政效率。正如一副对联所说,“今天开会,明天开会,天天开会;你也讲话,我也讲话,人人讲话。”可实际问题却“无法落实”。所以对此“会山会海”人们深恶痛绝。早在1922年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针对苏联“会海”情况,发表一首讽刺诗《开会谜》,向社会发出呼喊:“假使能再召开一次会,来讨论杜绝一切会议,那该多好!”此诗受到列宁的高度肯定:“我保证这是完全正确。”

提问: (1)对于行政管理来说,会议为什么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而会议过多,滥开会议,形成“会海”,则是行政管理的一大弊端。这又是为什么? (2)针对“会海”甚至“会害”,你对会议进行科学管理有何建议? 答案: 1.答案要点: (1) 会议对于行政管理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是因为会议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而这些作用用于行政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会议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集思广益,丰富领导经验,提高领导水平;贯彻群众路线,实现人民群众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沟通信息,协调关系等。 (2) 适当的会议是必要的,但是会议过多,滥开会议,形成“会海”,则是行政管理的一大弊端甚至“祸害”。这是因为过多的会议不仅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反而使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富浪费。行政人员忙于“开会”而无暇顾及工作。虽然开会有时也是工作的一部分,但工作绝不是开会。甚至有借开会之名,行吃、喝、玩之实的现象,变相贪污公款。这是绝不允许的。“会海”必须填平,“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