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上20大月球探测任务

腾讯科学讯,据国外媒体报道,从阿波罗时代以来,人类已经执行了多次月球轨道和硬着陆任务,对月球表面有了更多的了解,掌握了月面水资源分布情况。苏联月球2号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抵达地外天体的人造物体,1959年9月12日发射,两天后在月面硬着陆。嫦娥3号是中国航天局的月球探测任务,也是37年来第一个在月球表面软着陆的探测器,1976年苏联的月球24号在月球表面着陆后再

也没有探测器实现月球软着陆

人类历史上20大月球探测任务

E-mail文化传播网https://www.360docs.net/doc/565941380.html, 翻页

苏联月球2

号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抵达地外天体的人

造物体,1959年9月12

日发射两天后在月面硬着陆

苏联的月球3

号探测器第一个拍摄到月球背面的照片

,由于月球自转与公转是

同步的,因此只有一面朝向地球,这个现象并不罕见

苏联的月球9

号是人类第一

个在地外天体上软着陆的探测

器,发射时间为1966年,而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是在1961

年进入太空,第一颗人造卫星在1957年进入轨道,这些都是苏联航天取得的成就

1966年5

月,美国发射了勘测者

1号,

成功在月球软着陆,并拍摄到1.1

万张月球表面图像

苏联的月球10

号是第一个环月飞行

的探测器,也是人类第一个环绕地外天体飞行的航天器

1967年8

月,美国宇航局发射无人月

球探测器为登月寻找登陆点

阿波罗8号是一次关键人物,宇航员弗兰克·博尔曼、詹

姆斯·洛弗尔和安德斯·威廉是第一个离开地球近地轨

道的人类,它们抵达了月

球轨道,但是没有登月,1968年12月27日返回地球,任务期为10天

阿波罗计划是人

类首次登上地外天体,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在1969年7

月20日抵达静海,而迈克尔?

柯林斯则在轨道舱内,一个人进行着环月飞行,他们三个在7月24

日返回地球

月球16号是一次挽回面子的任务,因为其发射时间为1970年9月,这个时候美国人已经登月了,但是这个探测器依然成为第一个在月球表面采集样品后返回的无人探测器

月球17号的使命是释放一辆月球车,发射时间为1970年11月10日,月球车行驶了大约10.5公里,拍摄到月面照片和视频

月球24号于1976

年发射,同样从月球表面取土壤样本

美国宇航局发射的月球勘探者于1998年1月日发射,任务目的在月球上寻找水冰和其他物质,探索区域为月球两极的永久阴影区

SMART-1号任务是欧洲航天局的第一个月球任务,2004年11月进入轨道,使用了太阳能电池板技术与离子发动机驱动

月亮女神是日本2007年9

月执行的月球探索任务,绘制出月球引力场的详细分布图,

目前飞船仍然在月球轨道上运行

嫦娥1号探测器发射于2007年10月24日,运行至2009年3月,任务结束后撞击月球表面。而嫦娥二号则在任务结束后前往L2拉格朗日点

月船1

号是印度航天局发射的月球探测器,

在2008年10月升空,11

月释放探测器撞

月球

表面,也是

试图寻

找月球上的水资源证据

2009

年,美国宇航局发射LCROSS

探测器对月球撞击坑进行调查,发现其中

存在冰物质,这说明在地月系统中冰水物质并不是稀罕物。

月球重力场调查探测器于2011年9月入轨,美国宇航局试图研究月球重力场分布,揭示月球形成和历史演化过程

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绘制出月球表面高分辨率的3D

图像,甚至可以看到阿波罗宇航员的脚印

论中华人民共和国追寻“中国梦”的历史进程及基本经验

论中华人民共和国追寻“中国梦”的历史进程及基本经验 凡是伟大的民族,都有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承载着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和不懈求索。 一、追梦的历史进程 从新中国成立之日起,我们正在为实现“中国梦”经历着第二个一百年。在这第二个一百年,我们经历过近30年的建设、探索与曲折,又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探索、努力。 (一)过渡时期——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1、共和国成立和国民经济恢复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1840年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一历史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始了新的征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由于“三座大山”对中国人民的长期压榨和剥削,也由于连续12年的战争破坏,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国民经济全面崩溃,因此,摆在人民面前的最主要的任务是迅速恢复国民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的根本好转。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党和政府计划用三年的时间,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到1952年底,党和政府终于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 2、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由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巩固,我国从1953年起开始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其标志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和贯彻以及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执行。 1953年起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着重培养技术人才,发展交通运输业。到1956年下半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基本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探索时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与曲折 1、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由于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任务的完成,共和国从1957年起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57年2月,毛泽东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从而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的新理论。为全面深入地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民内部矛盾,1957年中国共产党开展开门整风运动。但在整风中,中国共产党又开展了反右派斗争,造成了斗争严重扩大化的错误。 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召开,制定了以“多快好省”为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受到了全党和人民的支持。在此形势下,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社会发展规律,造成严重后果。加上人民无力抵抗的自然灾害,从1959年冬起,共和国出现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1961年,党在八届九中全会上制定“八字方针”,开始纠正“左”倾错误。但是,党中央和毛泽东在指导思想上的错误并没有得到应有的纠正,重新强调阶级斗争,使共和国的发展遭到严重挫折。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教案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教学目标: 古代社会教学内容基本要求 1、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 2、奴隶社会的生产和社会制度的特点。 3、封建社会的生产和社会制度的特点。 4、中国古代社会的科技文化成就。识记: 1、在原始社会,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现象。 2、奴隶制度是最野蛮的剥削和压迫制度。 3、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剥削和压迫的基础。 理解: 1、简述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阶级和国家的过程 2、描述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表现。 活动:采用多种手段获取图文资料,通过各种方式展现古代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的突出贡献。第一框无剥削无压迫的原始社会 教学重、难点:在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决定着原始的生产关系教学方法:线索图示讲解; 教学过程:人类社会共经历了几种社会形态?你对原始社会是怎么认识的? 有了人,就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人类第一个社会是原

始社会。 (一)低下的社会生产力附图: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学生看图,教师指导学生注意概括出生产力的三个要素:劳动工具:石器、火 劳动对象: 劳动者:原始人 结论: 原始人的生存能力是非常低下的。(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极端低下) 观点: 生产力是指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

劳动者——谁来改 生产力生产工具——用什么改 劳动对象——改什么 想一想: 你认为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有什么特点?(极端低下)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5 概括出原始社会生产力三要素) :在这种环境和生产力极端低下的情况下,原始人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二)没有剥削:附图:尼人狩猎图。 附图:基诺族平均分配食物 生产力低下——共同劳动——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平均分配 没有剥削(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观点: 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叫做生产关系。

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

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成就与现实 王家瑞 【作者简介】王家瑞,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 世界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半世纪以来,它由西欧一隅的工人运动壮大成为改变世界历史进程和人类社会面貌的澎湃潮流,由一种抽象的思想理论变成了具体的社会制度和活生生的社会实践。回顾和思考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有助于我们不断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一 从理论形态上讲,社会主义从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一书算起,至今有488年的历史。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则以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为标志,至今有156年的历史。从社会运动上讲,19世纪30—40年代西欧爆发了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到今天已近170 年。从社会制度上讲,1871年诞生的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巴黎公社,至今有 133年历史。1917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世界上出现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至今不过87年而已。这样看来,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瞬间,但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这些重大事件,却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从19世纪中叶到现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末。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对当时的国际工人组织——正义者同盟进行了改造,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并为同盟撰写了政治纲领——《共产党宣言》。这个伟大历史文献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也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始。此后,科学社会主义战胜了工人运动中的其它各种社会主义派别,成为工人阶级公认的指导思想,国际工人运动从此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的上升阶段。巴黎公社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在西方已基本结束,东方尚未觉醒,资本主义进入和平发展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欧美各国广泛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先后形成了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两个无产阶级的国际组织。当时,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兴起,深刻地影响了这些国家社会政治生活,改善了工人阶级的状况,促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得不进行调整。 第二个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19世纪末期,第二国际中的改良主义和修正主义思潮泛滥成灾。围绕革命还是改良的争论扩大到整个社会主义运动,在反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过程中,各国左派加强了联系,并逐步形成了以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人为核心的左派集团。他们为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维护社会主义运动的正确方向进行了不懈的理论斗争。1917年,伴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社会主义运动进入高潮时期。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危机频发,资本主义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共产党先后在六大洲成立起来。在方兴未艾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强大影响下,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亚大陆先后建立了11个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政权从一国发展到多国。拉丁美洲的古巴亦于60年代初加入社会主义阵营。至此,世界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时期,是社会主义的规模和影响都明显扩大的时期,因而也被称为“凯歌行进”的时期。 第三个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世界社会主义进入制度建设和改革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时期。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联成一体,地域上横跨欧亚,人口占了全世界的三分之一。伴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亚非拉100多个国家先后获得独立,其中有40—5 0个国家执政的民族主义政党,宣布以社会主义为目标。苏联模式被推广到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

全球化与人类文明的发展

随着当代全球化浪潮的逐步推进,视全球化为美国化或帝国主义化,主张对其全面拒斥的观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冷落。但不少人思想的钟摆又偏向了另一个极端,简单地认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全球化自然会到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文明模式是全球化的自然结果。陷入这一认识误区的根本原因,在于未能对全球化进程给予科学的定位分析,未能明晰全球化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以及资本主义文明模式、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文明模式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历史使命。对此,本文试做初步分析。 一、“世界历史”与初级阶段全球化 盛行于当代的全球化,自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便拉开了序幕。对于全球化的发端,马克思在思想史上首次以“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论断给予了阐述,马克思认为,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自身运动的结果。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必然引起广泛的社会分工,这种分工又会扩大商品交换,商品交换扩展到世界范围又形成了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则使各个国家、民族连为一体,形成“世界历史”即全球化。所以,全球化是一种历史必然性,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但是,全球化也并不是一个完全自发的历史过程。全球化既是其主体认识和遵循客观规律的进程,又是其主体满足自身的需要、利益,实现其价值选择的过程。全球化进程常常受到其主体主观因素的作用与影响,由此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启全球化进程至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处于全球化的主导地位,因此,当代全球化深深地打上了资本主义文明模式的烙印。基于此,当代全球化可称为初级阶段的全球化。 初级阶段的全球化,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具有双重效应:其一,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进程中对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等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推动经济市场化,发展高科技,倡导民主与法治观念等,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贡献。其二,全球化也加速了资本主义文明的畸形发展,引起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以享受为特征的腐朽、颓废的文化价值观念;产生了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不平衡发展问题、移民难民问题、跨国犯罪问题和地区冲突问题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 具体而言,当代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文明模式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在物质文明方面,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直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信息化、市场化、自由化,促进了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国际金融和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人类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具有一定的社会进步意义。 同时,在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世界经济中,又充满了矛盾和斗争。这是资本的本性所决定的,资本的本性是尽快地增值,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二战”以后,以西方发达国家为核心确立了旨在保护其利益、非公正的经济体系,使发达国家成为全球化进程中最大的受益者。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管理方法、市场机制和运作手段方面的优势,直接表现为强大的经济优势,发展中国家则处于劣势地位,从而在全球化进程中出现了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局面,进一步加剧了两极分化。 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和众多贫困人口的存在,也是资本主义固有的现象,是资本积累规律起作用的必然结果。 第二,在制度文明方面,作为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反动,资产阶级对市场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社会制度体系中的社会体制是最活跃的部分,既为基本制度服务,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凝聚着人类制度建设的共同智慧和经验,是全人类共同贡献、共同分享的文明成果。随着全球化的拓展,市场经济体制正在超越其欧洲的起源,席卷整个世界;民主与法治日益成为各国共同的政治追求,对人的尊重,对自由和平等的向往已经成为普遍的政治价值,而专制政治越来越不得人心。 然而,由于资本主义制度体系中的基本制度实行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为基础的生

【好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1)

【好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一次模 拟试题带答案(1) 一、选择题 1.探究共性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相似点有 ①都已有了农业②都会烧制陶器③都会建造房屋④都会使用天然漆和烧制彩陶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人类学家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透址上经过考古发现:“……近10万件各类石器和大量动物化石……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以上材料表明北京人() ①制造石器 ②会建造房层 ③会使用火 ④是我国境内目前己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表现是 ①会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③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④会制作陶器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4.科学是我们对待事物应有的态度。下列说法你认为属于科学的是 A.女娲抟土造人B.上帝造人说 C.人类从古猿进化而来D.人类从古鱼类进化而来 5.“前额低平,眉脊较粗,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能够直立行走,能够打制石器,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黔西观音洞人6.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的共同之处有( ) ①都能建造房屋,过看定居生活②都能制作陶器③都种植水稻④都饲养家畜⑤都使用磨制石器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 7.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稻谷、谷壳、稻秆和稻叶堆积,最厚处达1米。这一发展主要说明河姆渡人 A.靠采集植物果实为生 B.已使用青铜工具生产 C.已掌握栽培水稻技术 D.会制作古朴的艺术品 8.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①猪纹陶钵②干栏式房屋③人面鱼纹彩陶盆④骨针

《人类文明史图鉴丛书》(又名《全球通史》) 全24卷中文版介绍

人类文明史图鉴全24卷彩图中文版资源类型: ISO 发行时间:2004年 地区: 美国 语言: 普通话 简介: [通过安全测试] 杀毒软件: Symantec 版本: 8." 1. 0."821 病毒库:2005-10-5 共享条件: 百灵带宽,上载理论不限 共享时间:12小时开机在线,除非线路故障或者机器故障。[通过安装测试]WindowsXP SP2

软件版权归原作者及原软件公司所有,如果你喜欢,请购买正版软件 原图: http: 48."jpg|800x249 《人类文明史图鉴(全24卷彩图中文版)》 开本: 大16开 封面形式: 精装本 出版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 定价:8800元 现卖价:1680 [特色及评论] 《人类文明史图鉴》(全24卷彩图版)该书是美国着名的时代华纳(Time-Warner)公司(时代生活出版公司)的品牌图书。400万字,附有精美插图近5000幅。该书剑桥、牛津、哈佛及大英博物馆、卢浮宫等着名学府、博物机构的专家学者撰稿,对人类文明人生、发展的历史作了全新的阐述。全书就人与自然、城市、家庭、战争等文明侧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该书涵盖世界各大文明,并十分重视历史的分析。对各个文明的起源、发展演变、现状都以通俗明快的语言作了历史的评析。浏览全书如同漫游人类文明史的“纸上博物馆”。 权威该书是全球顶尖级出版公司,美国时代华纳(Time-Warner)公司(时代生活出版公司)最有影响的图书。

新颖绝大多数是全球出土的各种文物照片,包括一些雕塑、绘画图片。 精美既注重日常生活场景的细部描述,又不忘勾勒历史文明发展的部体面目与线索。 生动一流的专家撰稿,一流的编务班子策划制作,学术性、普及性、鉴赏性浑然一体。 视野宽阔在厚重的历史氛围中,以全新的角度提供另种历史思考的坐标。 气魄宏大从文明初曦崛起的帝国;从东方之光到独裁的阴影各种场景撼天动地。 风格独特在叙述中营造历史的现场感,引领读者想象、触摸、体验和思考历史。 内涵丰厚融汇考古学、艺术史、自然史、文化人类学、历史地理学等诸多学科的新成果。 思想深遂深切的人文关怀再现文明历程,简洁通俗的语言与历史和未来对话。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时代华纳公司(时代生活出版公司)人类文明史图书系列中的一个重要产品,原名《时代生活之世界史》是一部美国出版界极为典型的品牌图书,充分利用时代出版公司(拥有《时代》、《生活》、《人物》、《财富》、《娱乐》等着名期刊)藏量丰富的图片、文字资源来展示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 [本书目录] 第1卷人类的黎明 进化之路/人类的分布/驯化自然/初民社会的创立者 第2卷神王时代

【易错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3)

【易错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一次 模拟试题带答案(3) 一、选择题 1.“他们先在地表下挖出一个方形或圆形的穴坑,在穴坑中埋设立柱,然后沿坑壁用树枝捆绑成围墙,最后架设屋顶。”这段材料最可能是对下列哪一先民生活状况的描述()A.河姆渡人B.半坡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 2.《礼记。礼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里,“选贤与能“实际上指的古老制度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 3.下列文物图片为研究半坡居民的生活提供了直接证据( ) A.B. C.D. 4.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下图能够作为北京人存在证据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5.关于下图文物(猪纹陶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映了半坡原始居民高超的制陶工艺 B.体现了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绘画技能

C.反映了长江流域原始居民高超的制陶工艺 D.陶器是原始农耕时期先进的生产工具 6.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建造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的原始人类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7.“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反映了北京人 ①会制造和使用石器、骨器②会种植庄稼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A.①③④B.①③C.①②④D.②④ 8.科学是我们对待事物应有的态度。下列说法你认为属于科学的是 A.女娲抟土造人B.上帝造人说 C.人类从古猿进化而来D.人类从古鱼类进化而来 9.某远古人类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他们能够直立行走,能制造和使用粗糙石器,饮食上开始有吃熟食的习惯……进一步了解这群原始人的生产和生活应该去() A.云南元谋B.陕西半坡C.山东大汶口D.北京周口店10.远古时代,中国南方和北方都出现了许多早期文明,但南北方的文明差异明显:南方种稻,北方种粟:南方住高脚楼,北方住地穴……导致这些差异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理气候B.人种类别C.生活习惯D.人口数量 11.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 ①农作物种植②家畜饲养的出现③聚落的发展④磨制工具的发展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2.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 A.伏羲、黄帝 B.蚩尤、神农 C.盘古、夸父 D.炎帝、黄帝 13.“禅让”是传说中以相对和平方式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继承人的方法。下列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禹→舜→尧B.舜→尧→禹C.尧→舜→禹D.舜→禹→尧14.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①农作物种植②家禽饲养③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④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据考古发现,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的是 A.半坡居民B.山顶洞人C.河姆渡居民D.北京人 16.研究历史第一手史料是最可信的,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原始居民都是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史料,应该是

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十个人物

【凌空】[zct0613@sohu] 发表于04-07 13:29 [回复] [发留言] [送礼物] [个人文集] 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十个人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大多是帝王将相,也有一部分是后宫佳丽但是毋庸质疑的一点是:他们都是当时中国的最高统帅。但是中华的历史却因为他们的一举一动而改变。或是因为他们的明智之举推动了历史的进程,或是因为他们的狭隘、愚昧而阻碍历史的发展。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十位。

察看原图发送到手机 1、赢政 赢政就是秦始皇。他驱动百万大军,在公元前221年实现了“四海一”的伟业;他又派军队南开灵渠,攻越族;派将军蒙恬北筑长城,击匈奴,建立中国历史上幅员空前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他采取一系列措施,如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他实行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他以法家理论为治国指导思想,制订颁布了秦律,并规定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他下令焚书坑儒;在他统治期间,刑罚严酷、徭役繁多,赋税沉重。 这就是秦始皇赢政。毫无疑问,人们可以很容易地找到肯定或否定的理由:赞叹者着眼于他的统一

伟业,谴责者抓住他的暴政。然而,问题在于,历史上的帝王们的功与过常常是联系在一起的,并不那么容易一截为二。秦始皇就是极为典型的一例。如为了完成统一大业,秦国征战十年,在这一过程中有数十万甚至是成百万的生命在战争中同归于尽,但统一战争确实推动了历史的前进;又如焚书坑儒,后人大多予以严厉谴责;但平心而论,秦始皇在主观上恐怕也有维护中央权威和国家统一的愿望。但是凌空认为秦始皇就不失为是一个对中华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千古一帝”,虽然他也有不少可以指责、可以批评之处。 察看原图发送到手机 2、刘彻 刘彻即汉武帝,随着电视剧《汉武大帝》的热播,相信大家对他都已经很熟悉了。他一举废黜了骄横的贵戚,毅然更换了祖宗崇信黄老之道、无为而治的原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尊王攘夷”的儒家口号改革意识形态,统一帝国指导思想;他实行察举、破格用人、设置刺史,任廉吏、严刑法,税盐铁、一货币,均输平准,算缗告奸。千方百计地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他更是破格用将,提拔卫青、霍去病等优秀将领,全民动员,连续十余年对匈奴进行征伐,打败了匈奴人不可战胜的神话,将匈奴赶出河套与河西走廊,一举解除了匈奴人对我北方边境的强大威胁,空前振作了中华民族的士气;他以前无古人的气魄凿通西域,把大汉帝国的军旗第一次插上帕米尔的雪峰,让响彻沙漠的驼铃声宣告东西方文化最早的陆上交流通道的建立。他派使者深入西域,南平百越,东抚蛮夷,打开丝绸之路,成倍地开拓了国土,奠定了中华大帝国的壮阔版图,实现了东西文化的大撞击、大融合……他将汉帝国推向了鼎盛的高峰。 其实在我的心中,刘彻最大的功勋就是打破了匈奴人,当然也许有人会说他穷兵黩武,劳民伤财,也有人会说当今是和平的社会。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了是,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军事国力作为强大的后盾,是绝对不会有所谓的和平的。试想如果我国不是在六十年代就研制出了原子弹、氢弹的话,我们中国会象现在一样的被尊重吗?不!恐怕我们现在的日子不会比伊拉克、朝鲜、伊朗好到哪儿去!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是以材料为主要标志的。100万年以前,原始人以石头作为工具,称旧石器时代。1万年以前,人类对石器进行加工,使之成为器皿和精致的工具,从而进入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后期,出现了利用粘土烧制的陶器。人类在寻找石器过程中认识了矿石,并在烧陶生产中发展了冶铜术,开创了冶金技术。公元前5000年,人类进入青铜器时代。公元前1200年,人类开始使用铸铁,从而进入了铁器时代。随着技术的进步,又发展了钢的制造技术。18世纪,钢铁工业的发展,成为产业革命的重要内容和物质基础。19世纪中叶,现代平炉和转炉炼钢技术的出现,使人类真正进入了钢铁时代。与此同时,铜、铅、锌也大量得到应用,铝、镁、钛等金属相继问世并得到应用。直到20世纪中叶,金属材料在材料工业中一直占有主导地位。 20世纪中叶以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作为发明之母和产业粮食的新材料又出现了划时代的变化。首先是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问世,并得到广泛应用。先后出现尼龙、聚乙烯、聚丙烯、聚四氟乙烯等塑料,以及维尼纶、合成橡胶、新型工程塑料、高分子合金和功能高分子材料等。仅半个世纪时间,高分子材料已与有上千年历史的金属材料并驾齐驱,并在年产量的体积上已超过了钢,成为国民经济、国防尖端科学和高科技领域不可缺少的材料。其次是陶瓷材料的发展。陶瓷是人类最早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原料制造而成的材料。50年代,合成化工原料和特殊制备工艺的发展,使陶瓷材料产生了一个飞跃,出现了从传统陶瓷向先进陶瓷的转变,许多新型功能陶瓷形成了产业,满足了电力、电子技术和航天技术的发展和需要。 结构材料的发展,推动了功能材料的进步。20世纪初,开始对半导体材料进行研究。50年代,制备出锗单晶,后又制备出硅单晶和化合物半导体等,使电子技术领域由电子管发展到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半导体材料的应用和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 现代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金属、非金属无机材料和高分子材料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的材料领域——复合材料。复合材料以一种材料为基体,另一种或几种材料为增强体,可获得比单一材料更优越的性能。复合材料作为高性能的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不仅用于航空航天领域,而且在现代民用工业、能源技术和信息技术方面不断扩大应用。 环保节能高性能低成本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阅读附答案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阅读附答案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茶与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了密切的关系,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的思想来源,中国茶学与儒释道的思想理念有着极深的渊源关系。 陆羽《茶经》是中国最早的的茶学著作,书中也十分鲜明地体现了这种关系。茶文化与儒家思想中“礼”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儒家认为礼就是秩序与和谐,“礼”也是一切民俗民风由来的源头。礼仪的观念深入到社会活动的一切领域,那么在茶文化中,自然也会有所体现。在古代家庭中的敬神祭祖、宾客相见、婚丧大典、节庆宴饮中都需要用到茶。晚唐人刘贞亮《茶德》中提出了“十德”说,其中就有“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二句,这说明最迟在唐代,来客敬茶,以茶为礼,已成为普遍风俗。而在官场中,茶礼则已经演化为一种区别官阶等级的标志,点茶与点汤成为官场的待下之礼。 “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其哲学思想强调适度原则。茶文化中体现了这一点,《茶经》中强调选水要选缓流的活水,反对急流之水,也不能用停蓄不流的死水。在饮茶之中,第一次泡茶之水,仅作“暖盏”之用,并不饮用,第二次的茶汤才是最佳之“至味”,。饮茶的量也强调适度。饮茶人通过品茶而悟道,在精神上达到一种“和”的最高境界,这就是茶道。饮茶的全过程贯穿着儒家的中庸思想,也就是提倡达到通过茶道,营造出社会和谐稳定、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空间。 唐代诗人们的品茶,已经超越解渴、提神、解乏、保健等生理上的满足,着重从审美的角度来品赏茶汤的色、香、味、形,强调心灵感受,追求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通过饮茶与茶道展示,表现出人的精神气度和文化修养,表现人的清高廉洁,节俭朴素的思想品格。 道家思想强调对自然的追求。老子的《道德经》说:“道法自然”,这个“自然”,是指道是自己如此的,自然而然的,而非有意造作所至。茶本是野生之物,宜生长于川谷之间,古人推崇野生茶的品质,提倡“真茶”的观念,反对在茶汤中渗以香料。在饮茶上,追求忘机超脱,冲淡自然的情趣,这些都是对自然之趣的反映。茶文化中也有道家养生的精神。最早的神农尝百草,以茶解毒,作为本草的茶的确与药草有密切的关系。茶主下气,除好觉,消宿食。茶可以消除心中的烦闷。因而茶与道家的养生乐生精神的结合,也就成为了早期的茶文化形态。 佛教传人我国是在西汉末期,由于僧侣活动的需要,茶就与佛教结下了缘分,佛教的重要活动是僧人坐禅修行,“过午不食”,不可饮酒,戒荤吃素,清心守规。因而就需要有一种既符合佛教规诫,又能消除坐禅带来的疲劳和补充“过午不食”的营养,茶叶中的各种丰富的营养成分,提神醒脑的作用,使茶成为了僧侣最理想的饮料。《晋书》中记载,东晋敦煌人单开道,在昭德寺修行时,室内坐禅,昼夜不眠,“不畏寒暑”,诵经四十余万言,经常用饮“茶苏”来提神防睡。“茶苏”是一种将茶和姜、桂、桔、枣等香料一同煮成的饮料,虽然,这时茶叶尚未单独饮用,但它表明佛教徒饮茶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坐禅修行。唐宋时,佛教盛行,

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

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盘庚迁殷 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商朝的内服与外服制度 周朝的礼乐制度 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郡国并存 汉代“推恩令” 唐朝节度使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元朝行省制度 中央集权的发展 汉武帝削弱相权 汉武帝时期设刺史监察 三省六部制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谏议制度(隋唐的门下省和宋代的谏院) 宋元宰相地位变化 宋朝的提点刑狱司 从府兵制到募兵制 唐代设御史台监察 明清时的“科道”监察 君主专制的演进 孝廉 九品中正制 军功爵制 科举制 科举制的文化影响 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宰相制度的废除 内阁的出现 军机处的设立 清朝的理藩院;改土归流 元朝的土司制度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中国古代的避讳制度 中国古代的官服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 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三国鼎立(魏、蜀、吴) 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 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隋文帝兴建两都 南北重归统一 大运河的开通 两税法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回纥的勃兴 车书本一家 苍山洱海间的南诏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唐与新罗的关系 玄奘西游(唐僧) 盟旗制度 契丹的兴起和陈桥兵变 辽、宋、夏的和战 金和南宋的对峙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达赖、班禅和驻藏大使 康熙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隋唐的繁荣 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 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台湾府的设立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条约》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虎门销烟(林则徐) 第一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三元里抗英 左宗棠收复新疆 第二次鸦片战争 火烧圆明园 《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太平天国运动 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

中国税收发展历史进程简介知识讲解

中国税收发展历史进程简介 一、夏、商、周时期 夏朝是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我国历史上的税法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贡产生于夏朝,是夏代王室对其所属部落或平民根据若干年土地收获的平均数按一定比例征收的农产物。贡因其带有强制性,所以是具有税收萌芽的原始形式。 助产生于商代,是指借助农户的力役共同耕种公田,公田的收获全部归王室所有,实际上是一种力役之征。 彻产生于周代,每个农户耕种的土地要将一定数量的土地收获缴纳给王室。即由力役形式改为实物形式。 贡、助、彻这三者都是王室作为土地所有者对土地收获的原始的强制课征形式,从税收起源角度看,由于王室又是国家代表,因此,贡,助,彻也具有一些税收萌芽的原始形式,是我国税收产生的起源。 二、春秋战国时期 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实行了“初税亩”,宣布对私田按亩征税。税这个名称始于“初税亩”,是指对耕种土地征收的农产物。“初税亩”首次从法律上承认了土地私有制,是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改革措施,同时也是税收起源的一个里程碑。 三、隋唐时期 隋及唐前期的赋税制度均是以均田制为基础的租用调制。 “租庸调”是指以人丁为基本依据和计量单位,田有租,户有调,身有庸。 唐朝中期税法最大的改革是实行“两税法”。税款分夏秋两次缴纳,故名两税。两税的内容为地税与户税的合并,也就是以户税、地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发展而为一种新的税收。 四、明清时代 明朝赋税制度的改革主要是实行著名的“一条鞭法”,将地税与徭役合一,按田亩征纳,“计亩征银”,将繁复的赋役项目编为一条,均平了税负,简化了税制,由历代对人征税转为对物证税,由缴纳实物到缴纳货币,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清代的实行的主要税法改革是实行摊丁入亩制度。即“摊丁入地”就是丁银摊入地亩征收。地丁合一,使得土地的开垦和人口的增加达到了历史空前水平,对社会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2011年大连市地方税务局征收情况 2011年大连市地方税务局实现各项收入685亿元。其中:税收收入506.5亿元,首次突破500亿元,同比增收113.9亿元,增长29%,税收形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29.1亿元,同比增收97.6亿元,占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总量的66%;社会保险费收入168.7亿元,同比增收39.6亿元,增长30.7%;工会经费收入6.6亿元,同比增收1.2亿元,增长22.5%;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2亿元,同比增收0.2亿元,增长10.3%;其他代收费及基金收入1.1亿元。 企业所得税税收知识简介 一、纳税人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

历史进程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业

历史进程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作业1.单选题(本题总分50.0分,本大题包括25小题,每题2分,总计50.0分) 1. 1840年之前,中国自视为()。 A.礼仪之邦 B.天朝上国 C.大国 D.蛮夷小国 标准答案:B 2.“清谈误国”的文化反思针对的是()。 A.汉朝 B.魏晋南北朝 C.唐朝 D.明朝 标准答案:B 3.根据何善蒙副教授所讲,殖民运动是()国家的必然选择。 A.资本主义国家 B.封建主义国家 C.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 D.欧洲国家 标准答案:C 4.()是中国人存在的精神家园。 A.儒家思想 B.孔孟思想 C.四书五经 D.中国传统文化 标准答案:D 5.根据何善蒙副教授所讲,中国历史上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是()。 A.魏源 B.龚自珍 C.李鸿章 D.曾国藩 标准答案:B 6.()事件拉开了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序幕。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南京条约 D.甲午战争 标准答案:A 7.工业革命浪潮发端于()。 A.法国 B.英国 C.德国

标准答案:B 8.中国屈辱的近代史说明了()。 A.“落后挨打” B.“科学的重要” C.清朝政府的无能 D.改革的必要性 标准答案:A 9.“心学误国”文化反思针对的是()。 A.明代灭亡 B.唐代灭亡 C.鸦片战争 D.甲午战争 标准答案:A 10.中国近代历史非常重要的转折发生在()。 A.1810年 B.1820年 C.1840年 D.1830年 标准答案:C 11.根据何善蒙副教授所讲,人的存在是离不开()支撑。 A.思想 B.精神 C.理想 D.文化 标准答案:D 12.根据何善蒙副教授所讲,()爆发说明以工业生产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制度开始对中国的发展形成现实的挑战。 A.中法战争 B.甲午战争 C.第一次鸦片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标准答案:C 13.从()开始,以英国为代表的国家通过工业革命迅速地实现了生产的突破。 A.17世纪中期 B.17世纪晚期 C.18世纪中期 D.18世纪晚期 标准答案:C 14.根据何善蒙副教授所讲,北洋水师舰队的所有命令和指令都是用表达()。 A.汉语 B.英语 C.法语

人类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两个公认的旷世天才

科学界有一个普遍共识,人类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两个公认的旷世天才:达·芬奇和尼古拉·特斯拉。他的成就几乎是爱因斯坦、爱迪生的总和。特斯拉有很高明的想像东西的本领:不要模型,不要绘图,也不要实验,就可以在大脑中将所有这些要发明的东西看得一清二楚,和真的一模一样,然后付诸实践,几乎没有失败的发明。特斯拉对人类有着重大的贡献,放弃了交流电的专利权收费供世人免费使用,否则他会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尼古拉·特斯拉的前世今生 科学界有一个普遍共识,人类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两个公认的旷世天才:达·芬奇(Da Vinchy)和尼古拉·特斯拉(NikolaTesla)。尼古拉·特斯拉是电气化领域的先驱,被称为“创造出二十世纪的人”,是他发明和创造了交流电系统和无线电技术,对现代世界工业产生了深远影响。2009年一位年轻的美国科学家亚历山大·普特尼(Alexander Putney)发表了《特斯拉的重生》(Tesla's Rebirth)一书,在书中亚历山大·普特尼以大量的证据表明自己就是达·芬奇、尼古拉·特斯拉的转世重生。 一、尼古拉·特斯拉 在中国,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爱因斯坦、爱迪生,但是有一位科学家——尼古拉·特斯拉的成就却几乎是以上两位科学家的总和,并且他的成就在过去的100年里悄悄的改变着人类历史的进程,并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彻底改变人类世界,改变人类的认知,颠覆我们所知道的物理理论甚至人类历史……也可能成为某个国家毁灭世界的工具。 特斯拉的发明方式非常独特并且非常超前(网络图片) 我们先来认识认识这位堪称“神的代言人”的科学家。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年7月10日出生于克罗地亚,后来加入美国籍,1943年1月6日87岁时被纳粹间谍谋杀死于纽约人旅馆3327号总统套房。特斯拉创造出了第一台无线电遥控的机器、机器人工程学原理和太阳能驱动的发动机、X光设备、电能仪表、汽车速度仪表、冷光灯、电子钟、电子治疗仪……他在科学和工程学领域取得了大约一千项发明。以他名字而命名的磁密度单位(1 Tesla=10,000 Gause)更表明他在磁学上的贡献。 而当今世界的科学发明体系仍然建立在特斯拉留下的遗产之上,在使用电的现代世界上到处都可以看见特斯拉的遗产。撇开他在电磁学和工程上的成就,特斯拉也被认为对机器人、弹道学、信息科学、核子物理学和理论物理学上等各种领域有贡献。

世界重大事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世界重大事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整体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横向、整体发展的历史,重视交往、强调友好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这里所说的整体史观,一是全球史观,二是要把政治文明、物质文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本专题试图从整体史观的角度探讨世界重大事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世界重大事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一、知识结构 新航路的开辟对中国的影响 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对中国的影响 二、重点突破 1、新航路的开辟对中国的影响 14至16世纪由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开辟的新航路,加强了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加速了西欧资本的原始积累,也使中国明清时期对外关系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美洲的外来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西欧开始对华的殖民侵略;中国实施闭关锁国政策;开始了西学东渐的历程。 2、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第一次:1840年,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了将中国变成它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的商品输出客观上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诞生;列强的侵略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妨害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引发了波澜壮阔的太平天国运动;为了抵抗列强的侵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开明地主阶级开始开眼看世界,洋务派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2)第二次:1870年前后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向帝国主义过渡。它们加紧资本输出和分割世界,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的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3)第三次: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科技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进一步增强,发达国家利用科技的优势控制发展中国家,进一步拉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中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既有机遇,更面临着挑战。 3、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爆发后,帝国主义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促使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中国革命从旧民革向新民革过渡,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日益萎缩。巴黎和会上,操纵会议的帝国主义国家不顾中国作为一战战胜国的现实,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转让给日本,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华盛顿会议上,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九国公约》,使中国重新回复到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引发了国民大革命运动。 (2)第二次世界大战:随着世界各国人民和法西斯矛盾的激化,中苏美英等26国于1942年成立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中国的抗日战争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中国的抗日战争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援助。抗日战争是

历史进程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历史进程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一)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主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和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是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先声。虽然他创新对西方的认识和学习只停留在“坚船利炮”这一西方文明的表层——物 质外壳上,而且学习的目的既是为了“制夷”,更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但在当时要迈出这一步,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超人的胆识。它使国人冲破了闭关锁国的牢笼,启迪探索外界的新风,成为一代代先进中国人的强国御侮而寻求外夷、平内患的双重目的,怀着“中学为体,西方为用”的矛盾心理,发起求富求强的洋务运动。 (二)甲午战后——辛亥革命:主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早在19世纪六七年代,早期维新派就提出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和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成为19世纪末康、梁倡导维新变法运动的先导。康、梁把向西方学习的目标从经济领域深入到政治制度,把谋求政治体制的变革放在首位,提出了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主张,但在封建顽固派的镇压下,变法运动夭折。随后的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运用西方国家学说,实行王权分立体制和责任内阁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北洋军阀的专制使民国成为一块招牌。 (三)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主要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并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陈独秀、李大钊等把斗争锋芒直指封建正统思想,宣传西方民主科学。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宣传社会主义,以俄为师,五四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中国知识分子掌握了拯救中国、改造社会的科学思想武器 特点:①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递进嬗变过程;②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相互统一;③充满进步与保守的斗争(洋务派与顽固派、维新派与顽固势力、革命派与保皇派斗争。) 经济上:洋务运动 政治上:维新变法、辛亥革命 思想上:新文化运动 ★主题提示 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是一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华史,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更是一部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不断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探索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