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遗失的传奇

南北朝遗失的传奇
南北朝遗失的传奇

南北朝遺失的傳奇---陳慶之

陳慶之,這個人物在我們腦海中國古代名將的範疇之中似乎少有蹤跡,直到在田中的《奔流》之中對此人才開始小驚詫,當去翻了『梁史』、『南史』、『資治通鑒』,我orz了一百遍啊一百遍。不過不要以為你在看奇幻,其實那是上面史書裏的哈。。。。雖然這些史書上的記載不可以盡信,或許說陳慶之是進來追捧出的名將,或許那些數字並不真實,期間的事件也許都還存在著爭議.且同時期的魏書,北齊書中所記載的或者相反,或者不詳, 而且還有一個很大參考點就是軍隊的戰鬥力,不同時代軍隊的戰鬥力也不同.但是,但是,這裏,某三只是對那些記載開始跳眼皮,我不由自主的開始風中淩亂,以下所述諸位看客權且當作某三一家之言,進行的是某人的HC活動。。。。。那麼,開始膜拜。。。

《梁書.陳慶之傳》中,用3000多字記載了一個匪夷所思的不敗名將的傳奇。梁武帝蕭衍派飆勇將軍陳慶之護送元顥北歸,陳慶之遂身披白袍,帶領著他的七千人,橫掃河洛,十四個月內連下魏三十二城, 攻無不克。大小凡四十七戰,以七千兵力,先後破魏軍丘大可七萬、楊昱七萬、元天穆數萬,降費穆兩萬,直陷魏都洛陽。其實我很想嚎叫一句:慶之兄,你真的是個人類麼????

首先先來下這位大哥的簡介:陳慶之,南北朝時期,南方梁的將領。對於他的姓名絕大多數人可能不熟悉,在下也是同樣,爾自從在兩年前看了梁史之後。。。我當場orz。。。,我當時以為我在看科幻小說。。。。但翻翻,發覺。。。是史書啊。。。。言歸正傳,這位大哥雖然是將軍,

但是騎馬不好,射箭也不行,因為臂力不夠拉不開弓,怎麼看他都像是一個文人,但就是這個不像將領的將領,幾乎把各種類型的戰爭都打了一遍,當然,沒有空戰。。。不過他騎術不好怎麼帶騎兵。。。我orz。。。

陳慶之在二十四歲時參加了不亞於赤壁大戰和淝水之戰的另一場南北之戰——鐘離大戰,但由於參戰名將太多,譬如老韋,曹景宗,那麼相比之下陳慶之反而名聲太小。

使陳慶之天下(當時南北朝的天下)皆知的時候,是在梁大通年間的事情,也就是陳慶之四十四到四十六歲的時期,雖然很可惜,某三希望他能象小霍那般建功於弱冠,這樣我們就又多了一個hc的年輕小哥=_=,然而小霍只有一個,所以我們只有替陳大哥遺憾一下,不過。當時魏的朝廷因帝位而產生了內亂,重臣爾朱榮領兵佔據洛陽,殺了幼小的皇帝和皇太后獨攬權勢。而皇族之一的北海王元顥就因此亡命至梁。當時的梁主蕭衍決定出手援助了北海王,命陳慶之護衛北海王回到洛陽。其實蕭衍的本意也就是命令他攻擊洛陽,並讓北海王即帝位。陳慶之雖對蕭衍的命令覺得無謀,但最後還是接受了。其實我覺得蕭衍當時可能是意思意思,否則拿七千去打北魏,開玩笑麼。。。不過,慶之兄把這個玩笑。。。變成了讓北魏覺得恐怖的事實。。。

於是歷史上當人跌下巴且頗有爭議的戰爭開始了,一個ms讓我們只有在傳說中才能看到的將領但生了。。。。當時魏境內兵力約有近百萬之眾,陳慶之以七千對百萬,結果想都不用想,當然是百萬勝,蝦米??慶之兄的七千勝了???雖然這百萬兵力是前前後後路路續續迎戰上的,因為如果真一下子百萬對上七千,,,光口水就淹死你了。。。然而,單以這七千之力,去陸續的對抗百萬的累計。。。也夠科幻了。。。。好,現在開始記述:從梁邊境開始,在魏的領土內進擊一百四十日,攻陷三十二座城池,大小四十七戰,擊滅十萬餘兵力,擊敗退約三十萬兵力,奇跡般的全部獲得勝利,並且在三日陷落要塞虎牢關,造成了洛陽極大的震撼。他的到來成了魏朝廷的恐慌,其效果不亞於多年前的怪物電影中格斯拉的登陸震撼=_=,原諒我如此比喻,但實際上小陳當時對於北魏的軍隊來說就是一只格斯拉。。。連軍隊都放棄了洛陽的守衛逃走,更別說是皇帝和爾朱榮了,洛陽為之震動不守自潰。洛陽就這樣變成一個空城。OH,MY GOD。。。陳大哥,你如此這般還讓以後的將軍們咋混啊。。。。淚。。。以至於當時就有人評論“以七千兵即能陷落洛陽的人,古今僅此一人”。陳慶之佔領洛陽達六十五日,然而梁帝蕭衍並未派出援軍來接應支持,陳慶之的這七千人馬相當於孤軍深入在北魏的廣大地盤之中,這片土地上都是北魏的軍隊。在爾朱榮擊敗元顥之後,他只有帶著七千兵士退出洛陽。

插話一下,爾朱榮是個美人~

榮陽一役中,陳慶之先是攻陷有十萬人守軍的榮陽城,隨後率領三千騎兵背對榮陽城迎戰北魏二十萬大軍。然而南北朝是一個『北人騎射、南人舟車』的時代,按理說陳慶之在以騎兵無法對戰北朝,然而結果是。。爾朱榮的二十萬大軍潰散,留下二萬餘具屍體。緊接著增援而來的三萬騎兵全軍覆沒,主將元天穆、爾朱吐沒兒僅以身免而還。於是洛陽童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說的是這位陳大哥帶領的軍隊身穿白袍,被稱為“白袍軍“,爾朱榮親率三十萬大軍前來攻洛,陳慶之仍以七千白袍騎兵守要塞北中郎城,爾朱榮兵臨城下,三日內十一場會戰,爾朱榮三十萬大軍死傷慘重,主動退戰。七千對三十萬,七千完勝。其後爾朱榮繞道略過陳慶之直襲洛陽,他想,打不過陳慶之,總能打贏元顥吧,果然元顥不是他的對手,被宰(某三:元顥你個不爭氣的東西)。洛陽城落,陳慶之不得以選擇退回南梁,爾朱榮親率大軍追擊,但是捏,他追了,害怕再被陳慶之痛扁,離的遠了吧又等於沒追,所以爾朱榮的追擊充滿了喜感。直到陳慶之軍隊在渡河時突遇山洪爆發,士兵死傷失散。算是老天幫了爾朱榮一個大忙。。。而陳慶之在當地僧人的幫助下剃度裝扮成僧人安然返回南梁。陳慶之的北伐就這樣收場,實在史讓人覺得扼腕。然而事實上,七千人馬,孤軍身處於魏境之中,沒有後援,還要不停的在人家的地盤同圍剿而來的魏軍作戰,這日子不容易啊。。。其實個人認為,

北魏的大軍撐死也就八十萬,不可能有百萬,而且陳筒子遇上的打仗的一隊隊的魏軍,肯定還有重複率。。。否則單獨以7000對百萬的話,那他這是神仙了。。

下麵,列出陳慶之的歷屆戰況,以供大家觀摩,資料來源於某個陳粉的博,時間太久俺不記得了,現在在這裏引用他的東西,那位粉,看在我同是在膜拜小陳的份上原諒我吧。。。不過看了一下順序,他把戰役按照時間段來劃分出大致的第幾戰,第幾戰。

第一戰:西元525年,陳慶之率領兩千人護送豫章王蕭綜進入徐州。北魏方面派出安豊王元延明兩萬兵力來阻止梁軍,元延明派部將丘大千築起營壘,切斷梁軍前進的路線。可是這個營壘在陳慶之的攻擊下很快就覆沒了。史書上說陳慶之"進薄其壘,一鼓便潰"。(某三:攻堅戰啊攻堅戰)

第二戰:次年,安西將軍元樹出征壽春,由陳慶之負責軍事行動。北魏豫州刺史李憲派遣他的兒子李長鈞,築城兩座來抵禦梁軍的攻擊。陳慶之到達後展開了進攻,李憲無法承受陳慶之所部的進攻,最終不得不投降,陳慶之佔領壽陽城。(某三:攻城戰啊攻城戰)

第三戰:西元527年,粱將曹仲宗攻伐渦陽,北魏派遣常山王元昭等率馬步15萬來援,其先鋒部隊到達駝澗。陳慶之意欲前往迎戰,當時參軍韋放認為北魏的前鋒部隊必定是精銳的騎兵部隊,戰勝了不足以作為功勞,失利的話,則會影響整個軍隊的士氣,勸陳慶之不要出擊。但陳慶之非常自信的說:"如果你們有疑惑的話,那麼我一個人率軍去攻擊他們。”於是陳慶之獨自與他直屬的二百多名騎兵長途奔襲,連夜擊破北魏先鋒部隊,使得當時北魏援軍人人震恐,援軍部隊停滯不前。(某三:抽氣。。。。長途奔襲。。騎兵戰。。。娘的,你狠,你就用200人。。你就不把人家放在眼裏吧。。。)

第四戰:圍攻渦陽的戰役持續了將近大半年,北魏援軍一再在梁軍的後方築起營壘,威脅著梁軍的補給線,梁軍計畫撤軍。陳慶之得知後拿著節仗大聲說:"如今你們商議班師退卻,我手上有皇上的密敕,

如果違反敕令,我就依照密敕上的吩咐來行事。”眾人只能依從陳慶之的計畫,由他率領作戰。北魏的援軍一連築起13道營壘,陳慶之率領精銳部隊,嘴裏含著紙片,對北魏的營壘發起夜襲,一口氣就攻陷了其中的4個,渦陽城的守將王緯為陳慶之的勇毅所折服,請求歸降。剩下的9座城池仍然防衛森嚴,於是陳慶之將俘虜的首級列在陣前,擂起戰鼓奮力進攻,魏軍隨即崩潰。(某三:夜襲。。。。加心理戰。。。)

第五戰:西元528年,北魏北海王元顥率領部隊來向蕭衍投誠,並請求蕭衍幫助其成為北魏的皇帝,梁武帝命陳慶之以所部7千人送元顥北上洛陽。陳慶之出發後隨即就攻克滎城,進逼睢陽。守城的丘大千有7萬人馬,他築起9座營壘阻擋陳慶之。結果一天內陳慶之攻陷3座營壘,丘大千率眾投降,7萬軍隊一日之間覆沒。(某三:。攻堅。。慶之兄。。。)

第六戰:隨後濟陰王元暉業率羽林軍2萬人來阻擊,他進入考城駐紮,這是一座易守難攻的城池,城的四面為河水包圍。陳慶之命屬下修造

浮壘,借助浮壘,乘筏順流而下,一舉攻陷考城,並且生擒主將元暉業,獲得戰車七千八百輛。(某三:。。。主啊。。水戰。。。)

第七戰:陳慶之繼續揮師北上,不少城池看見他的旗幟就請降。與此同時,北魏爾朱榮先後擊敗各地的反亂將領,開始將眼光集中到這支僅數千軍力的部隊上。這時陳慶之在榮陽受阻,當時榮陽集結了七萬人,城池異常險固,陳慶之屢不下。爾朱榮命元天穆截斷陳慶之後路,並且派遣爾朱吐沒兒率胡騎五千人,魯安率夏州步騎混合軍九千餘人來支援;又讓爾朱世隆、王羆率領一萬騎兵,佔據虎牢關使得陳慶之無路可退。元天穆、爾朱吐沒兒對陳慶之形成夾擊之勢,旗鼓相望,聲震百里。當此之時陳慶之向軍士們說:"今日事已至此,就不要再考慮如何求生了。我想和敵人的騎兵不可以在平原上一決高下,必須等他們還沒到來之際,攻克眼前這座城壘。”於是他親自擂鼓攻城,士卒奮勇登城,隨即攻陷了榮陽城。(某三:。。山地戰啊山地站。。。混戰啊混戰。。陳慶之你讓我說你啥。。。)

第八戰:不久北魏援軍包圍了榮陽城,陳慶之率3千騎兵背城迎戰魏

軍20萬,是役,大破元天穆十五萬

軍,外加三萬騎兵。將領魯安在戰陣上乞降,元天穆、爾朱吐沒兒僅以單騎逃生。戰役結束陳慶之進赴虎牢,爾朱世隆不敢與之交戰就棄關逃走。北魏皇帝也棄洛陽奔並州,元顥入洛陽宮,至此陳慶之入洛之行大功告成。(某三:=_=|||。丟出小陳,統統擺平。。。私以為,那說得是百萬的魏軍,我覺得像是大大小小各種軍閥,而且如果在作戰的時候軍心渙散,就算是幾十萬被擊潰也很有可能。。。)

第九戰:不過北魏有不少人不承認元顥,王老生和元天穆各領兵2萬,分進合擊佔據虎牢關,並讓刁宣、刁雙進入入梁、宋一帶作戰。陳慶之得知後從洛陽出擊,幾乎是摧枯拉朽一般,大多數敵將沒怎麼交戰就迫於陳慶之的威名投降,元天穆只剩下十餘騎渡河逃走。(某三:慶之兄。。。談你的名字色變啊。。。你已經達到境界了。。)

第十戰:元顥佔據洛陽後,爾朱榮親自率兵30萬來攻,陳慶之為了減輕洛陽的壓力,主動渡過黃河去守北中郎城,雙方展開激戰,三天內陳慶之和爾朱榮打了十一仗,爾朱榮方死傷慘重。爾朱榮在陳慶之

這裏吃了大虧,馬上改變策略,不再與其正面接螢作了許多木筏渡過黃河,抄襲元顥本陣,元顥一戰即潰,洛陽隨後失陷。(某三:我不想說陳慶之啥了。。。你不睡覺的麼?你手下不帶休息的麼,我越來越覺得這梁書把你寫的不是人了。。。還有,我現在才覺得爾朱榮原來沒那麼挫,只不過他不幸遇上陳慶之了。。。我覺得我應該再去好好研究下魏書看看敵方怎麼寫。。)

首敗於天:洛陽失守後,陳慶之帶著部隊退回南梁,爾朱榮親率大軍追擊,結果陳慶之渡河時山洪暴

發,那支身經百戰的軍隊死散無數。陳慶之最後在當地僧人的幫助下剃度裝扮成僧人,抄近道到達豫州,回到了建康。(老天:娘的,再讓你鬧下去,你不會真把這亂得一鍋粥的都統一了吧。。其他人還混個屁啊。。。不行,我還沒看夠熱鬧呢.。)

第十一戰:回建康後,陳慶被委以都督之職,這時和尚僧強自稱為帝,土豪蔡伯龍起兵配合。他們募集了3萬人攻陷北徐州,濟陰太守棄城逃走,鍾離太守被殺。梁武帝命陳慶之去討伐,短短數天,蔡伯龍、

僧強的首級就被送到建康。(某三:步兵戰。。。鎮壓內亂。。。你還真是內外兼顧啊。。短短數天啊短短數天。。。慶之兄,你是每個皇帝夢寐以求的節省型萬能膏藥啊萬能膏藥)

第十二戰:西元530年,陳慶之率兵包圍了懸瓠。在溱水一帶大敗北魏婁起、史雲寶,又在楚城擊敗了前來增援的孫騰、侯進、堯雄、史司馬恭,這幾仗打得北魏元氣大傷。(某三:慶之兄一如既往的猛。。。。不過也有說這一仗陳筒子打的不利,也就是說沒贏。。。梁史說擊敗了,魏書說陳慘敗。。。我折衷。。。雙方互有損傷。。。)

第十三戰:西元536年,北魏侯景率7萬人進犯楚州,刺史桓和被殺,侯景進軍淮上。此時他打了勝仗,十分得意驕傲,竟然抽風到去寫信勸降陳慶之,此時陳慶之手下不足1萬人,梁武帝趕忙命夏侯夔等去支持陳慶之,結果援軍剛剛開到黎漿縣,陳慶之已經把侯景的軍隊毆扁得一塌糊塗了。(某三:。。。你還給不給援軍面子。。。你好歹讓人家表現一下。。。還有,侯景你找死麼去惹陳慶之。。。你看看人家爾朱榮就知道離這個炸彈遠些,你比他還沒腦子麼。。這仗也有說法,不過我覺得不管怎麼說,總之侯景被打走了,或許實際上陳筒子並沒

有贏的那麼輕鬆?)

綜上,某三無法生於那個時代,也沒有時光機穿越回那個亂世,但是是很想親眼看看那些在混亂的狀況下開闢出新局面的人們的行為,時勢如何造出英雄。南北朝無疑是一個混亂世時代,政權更迭之快讓人應接不暇,還有那大小國林立的局面,南方的政權,總在北方少數民族政權的虎視眈眈下延續。因為自古以來,除了西漢武帝時期的衛帥霍少所帶的漢騎兵,以後之後李小2麾下李靖的騎兵,漢族的騎兵軍隊很難直接和遊牧民族的騎兵正面衝撞,南方的政權總是存在於北方政權的武力陰影之下。

梁,這個南朝四代中的第三個,給在下留下的印象僅僅只是他的統治者的大興佛事,和不嚴謹且頗顯軟弱的政治。姑且不提蕭衍那荒唐的三番兩次的剃度出家,這皇帝當到這份上也夠本了。這讓我十分懷疑這種政權竟然能在這種時局下存活50多年,就算蕭衍統治前期比較明智,但是接下來的荒唐足夠讓這個國家在這種亂世之下顛覆個五六次了,因為前車之鑒太多。可是梁竟能堅持50年不得不說是個奇跡,當縱觀當時的歷史以及思索其背後的含意之後,不得不說一句,蕭衍啊,你娃子贊了八輩子的福份,讓你得到了那些好將軍啊。。。。

即時,在大的前提下,梁朝當時雖然受北方的政權威脅,但是,值得慶倖的是當時的北魏內部矛盾很多,他們的統治階層內部相互爭奪權利使得分裂嚴重,北魏皇族甚至有投向南梁,爾朱榮的動亂,高歡的爭鬥,,這些都使得北魏的軍事力量大減,而為南朝的梁提供了喘息的機會,減輕了它們的壓力。再加上,梁有諸如老韋,曹景宗,陳慶之這樣的牛人。。。並不團結的北魏遇上了一旦輸掉可能就意味著滅國的梁,外加指揮者的天分,結果造就了南朝將領的神話。

不能否認,陳慶之自身的才能,這傢伙,一生所打的仗,幾乎全是在己方人數處於劣勢之下,以少勝多。不過小陳打的仗充分證明了,兵不在於多,在於指揮者的善用。北魏帶來犯關的軍隊,來一次被小陳拍回去一次,每次揍的他們東逃西竄,所以我覺得後來在韋放死後,陳慶之駐關的那些年中,北魏之所以不敢再大規模進犯一是因為北魏國內統治階層的爭鬥,還有就是因為陳慶之,已經被他打的產生心裏陰影了,笑。所以,即使後來再蕭衍開始犯渾的時候,因為有這個傢伙在邊關,北方想要進攻總要考慮一下這個勝算。。。雖然身為武將,咱們的陳哥哥,射箭沒有準頭,連士兵都不如,還不擅長騎馬,打仗時穿不了盔甲(那個太重估計他抗不住),所有武將所需要具備的身

體素質,人家一樣也沒有,。。。。==,然而,也就是這樣一個人,卻在他有生之年,死死守住了梁朝的邊境,同時也給後世締造出了神話。(雖然現在我感打賭說陳慶之的名字90%的人不知道,人們會知道嶽飛,但不會知道他)。在陳慶之所經歷的那些戰役中,有些數字或許會有水分,例如百萬,或者幾十萬,可能實際沒那麼多。然而,敵方的數量遠大於自己這是個事實,以少對多也是事實。那麼這樣的情況下每次都還能勝利,我有時候覺得他挺欠抽的。。。。=_=|||

當陳慶之死後,南朝再也沒有能如同他那樣對北朝軍隊產生威攝力的將領時,南朝的災難就來了。即使陳慶之多多少少有對魏軍有威攝力,但是那些戰爭下來,北方雖有損傷,但是南方也並未占到多少便宜,而北方原本的軍事力量就要雄厚些,所以相比之下,在組織軍隊方面,北方的基礎會要強於南方。

所以,即使小陳窮其畢生之力,也只能是守衛梁朝,抵禦進犯,南朝終究沒有絕對的實力去主動攻擊北魏。昔日的7000人北伐,也只能作為陳慶之一生中,作為短暫而遺憾的洛陽之夢了。

大同五年(西元539年)十月,陳慶之去世,時年五十六歲。10年後,

西元549年,沒有陳慶之這樣將領的梁在侯景之亂中被攻下了建康,武帝蕭衍被餓死,即使新帝繼位,但是梁已經不復以往,徒有其名。西元557年,當武將陳霸先奪取政權自立為帝後,梁的歷史徹底結束。至此,陳慶之全力所守護的國家在他死後的第19年,退出歷史舞臺

《梁史》中有記載:陳慶之、蘭欽俱有將略,戰勝攻取,蓋頗、牧、衛、霍之亞歟。慶之警悟,早侍高祖,既預舊恩,加之謹肅,蟬冕組珮,亦一世之榮矣。

而在《南史》中則雲:陳慶之初同燕雀之遊,終懷鴻鵠之志,及乎一見任委,長驅伊、洛。前無強陣,攻靡堅城,雖南風不競,晚致傾覆,其所克捷,亦足稱之。

最後《小三hc歷史雜談》曰:陳子雲,南梁一代名將,雖不善騎射,亦弱於負重,然其戰績斐然,思謀遠略,令人歎然。雖妖孽過甚,然實為吾輩之偶像也~~頂禮膜拜ing(開始hc)

最後的最後,在我們結束的時候讓我們請慶之兄自我進行一下總結吧,大家歡迎~

陳:嗯。。。我將會繼續努力,多多在弓馬騎射上下苦功,儘量能在下次陛下舉行的騎射大賽上拉開50cm

某三:算了……我們從來沒指望你能在這上面有進步,你主子也早放棄了。是讓你對行軍打仗的心得總結。比如說你有啥特長,善於打什麼仗?

陳:嗯……也沒什麼,我沒什麼特長,就只是會贏……

三:TMD,怎麼這話聽著這麼欠抽=_=

爾朱榮:抽死他!!我在他面前就像個草包,我得尊嚴,我的臉面,55555,(淚奔)

陳:啊,想起來了,我還沒打過沙漠戰呢……(望爾朱榮),可不可以

給我個機會……

爾:(找巫師占卜,發現很有可能會成事實)你去死吧!!!(再次淚奔)

三:你這麼欺負他,萬一人家又拖來百萬大軍跟兩國開戰怎麼辦,為了應景,怎麼說你們也要拖出個七八十萬回應一下吧。

陳:節約,節約。最多八千,你看著辦吧。

三:(=_=)|||, 算我沒說。。。本次雜談到此結束,讓我們帶著膜拜重回起點,等待下一次的HC吧……退場ing

最後的ps: 看著這個數字和戰績,其實我很orz, 這些記載鐵定右很大水分. 就算其中有些是真的, 但是, 軍隊的戰鬥力不可同日而語. 象當時北魏的軍隊, 幾乎都是只要把先頭打掉, 一擊即潰,後面的自己就散了. 對手的等級不同. 假如,假如陳慶之的戰績都是真的, 如果把北魏的軍隊換成匈奴,他未必就能如此的獲勝,因為匈奴不是那種只敲擊他的先頭部隊他就會跑的.象小霍打過一場遭遇戰, 損失了十分之七,可見匈奴的部隊很bh(只不過小霍更bh), 再假如, 陳慶之面對的要是李小二的軍隊的話, 那結果就更難說了..因為兩邊的戰鬥力完全不是同一個等級的啊啊啊...不過我可以肯定的是要是當時有李小二,很可能他會一統南北...所以說戰鬥力啊戰鬥力....這點需要好好考

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