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五脏背俞穴的临床体会

针刺五脏背俞穴的临床体会
针刺五脏背俞穴的临床体会

每日背记 针灸歌诀完整版

井荥输原经合歌-五输穴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 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 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 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 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知。 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 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索。 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 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 五输穴是指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穴。古人把经气在人体四肢运行的过程比作自然界的水流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结合标本根结理论,将“井、荥、输、经、合”五个特定穴的顺序从四肢像肘膝方向排列。“井”穴分布在指、趾末端,为经气所出,像水的源头:“荥”穴分布在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像刚出的泉水微流:“输”穴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喻作水流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经气渐盛:“经”穴多位于前臂、胫部,如水流变大畅通无阻,经气盛行:“合”穴多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如江河水流汇入湖海,经气充盛合于脏腑。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十二原穴歌 肺原太渊肾太溪,心包大陵太白脾。 心原神门肝太冲,小肠腕骨焦阳池。 膀胱京骨冲阳胃,大肠合谷胆丘墟。 原穴是脏腑元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又称为“十二原”。十二原穴多分布于腕踝关节附近。阴经五脏之原穴,即是五输穴中的输穴,即所谓“阴经以输为原”,“阴经之输并于原”。阳经之原穴则位于五输穴中的输穴之后。 十六郄穴歌 郄义即孔隙,本属气血集。 肺向孔最取,大肠温溜别; 胃经是梁丘,脾属地机穴; 心则取阴郄,小肠养老列; 膀胱金门守,肾向水泉施; 心包郄门刺,三焦会宗持; 胆郄在外丘,肝经中都是; 阳跷跗阳走,阴跷交信期; 阳维阳交穴,阴维筑宾知。 郄穴:经脉气血深聚之处的腧穴,称为郄穴。大部分在四肢肘膝以下的本经上(只有梁丘在膝上)。郄穴多用来治疗本经循行部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证。阴经郄穴多用治疗血证,阳经郄穴多用治疗急性痛证。

温针灸和其他灸法

温针灸及其他灸法 本章重点介绍温针灸及从温针灸中派生出来的几种灸法,同时也把传统的骑竹马灸列入 其中。温针灸,是近现代应用最广泛的灸法之一,而由于操作等原因,一直被冷落的骑竹马 灸法,目前也受到重新关注。 本章重点介绍温针灸及从温针灸中派生出来的几种灸法,同时也把传统的骑竹马灸列入 其中。温针灸,是近现代应用最广泛的灸法之一,而由于操作等原因,一直被冷落的骑竹马 灸法,目前也受到重新关注。 温针灸【概述】 温针灸法,又称温针、针柄灸及烧针柄等。是一种艾灸与针刺相结合的方法。温针之名首 见于《伤寒论》,但其方法不详。本法兴盛于明代,明·高武《针灸聚英》及杨继洲之《针灸大成》均有载述:“其法,针穴上,以香白芷作圆饼,套针上,以艾灸之,多以取效。……此法行于山野贫贱之人,经络受风寒者,或有效”。近代已不用药饼承艾,但在方法也有一 定改进。其适应证已不局限于以风湿疾患,偏于寒性的一类疾病为主,如骨关节病、肌肤冷 痛及腹胀、便溏等。而扩大到多种病证的治疗。 温针灸 【操作方法】 温针灸的主要刺激区为体穴、阿是穴。先取长度在 1.5寸以上的毫针,刺入穴位得气后,在留针过程中,于针柄上或裹以纯艾绒的艾团,或取约2 cm长之艾条一段,套在针柄之上,无论艾团、艾条段,均应距皮肤2~3cm,再从其下端点燃施灸。在燃烧过程中,如患者觉 灼烫难忍,可在该穴区置一硬纸片,以稍减火力。每次如用艾团可灸3~4壮,艾条段则只须1~2壮。近年,还采用帽状艾炷行温针灸。帽状艾炷的主要成分为艾叶炭,类似无烟灸 条,但其长度为2cm,直径1cm,一端有小孔,点燃后可插于针柄上,燃烧时间为30min。因其外形象小帽,可戴于毫针上,故又称帽炷灸。帽炷温针灸,既无烟,不会污染空气;同时,它的作用时间又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温针灸法。 【主治病证】 风寒湿痹症、骨质增生、腰腿痛、冠心病、高脂血症、痛风、胃脘痛、腹痛、腹泻、关节 痛等。 【注意事项】

针刺背俞穴加走罐对2型糖尿病前期代谢的影响

针刺背俞穴加走罐对2型糖尿病前期代谢的影响标签:针刺;走罐疗法;背俞穴;2型糖尿病前期 2型糖尿病前期又称糖调节受损(IGR),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或二者并存。糖尿病前期人群是糖尿病发病的高危人群,适时进行积极干预,对阻止或延缓发展成为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根据《内经》“治未病”及背俞穴理论,对糖尿病前期患者采用针刺背俞穴加走罐干预,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1.1 诊断标准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依据美国糖尿病协会2008年制定的糖尿病临床诊断指南[1],IFG为空腹血糖(FPG)6.1~6.9 mmol/L,IGT为负荷后2 h血糖7.8~11.0 mmol/L。 1.1.2 纳入标准符合IFG、IGT诊断标准及两者并存者;年龄在35~70岁之间;未服用降糖、降脂药物,维持原饮食、起居习惯;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1.3 排除标准不愿参与研究或不能配合治疗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近1个月内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代谢紊乱及合并感染者;合并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根据医生判断容易造成失访者;参加其他临床研究者。 1.1.4 中止标准患者出现糖尿病症状(多食、多饮、多尿、消瘦),FPG>7.0 mmol/L或餐后2 h血糖(2 h PG)>11.1 mmol/L,2次FPG和/或75 g葡萄糖OGTT达到糖尿病标准,则终止研究。 1.2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人群中符合IFG、IGT及IFG/IGT诊断标准的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每组60例,各组按随机数字表进一步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IFG治疗组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3.8±9.6)岁;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4.1±8.9)岁。IGT治疗组男15例,女15例,平均(55.6±7.8)岁;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56.1±6.9)岁。IFG/IGT治疗组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7.1±6.3)岁;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56.9±5.7)岁。各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背俞穴小结

背俞穴 1.定义 背俞穴是五脏六腑之精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又简称俞穴。是调节脏腑功能、振奋人体正气之要穴。属膀胱经穴,分布于背腰部相应脏腑位置的高低基本一致处,与脏腑有密切关系。共12穴,即肺俞、厥阴俞、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除治疗相应脏腑病外,还可治疗与该脏腑有相关联系的五官病、肢体病。背俞穴常和募穴配伍,治疗脏腑病。 2.定位 背俞穴是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与五脏六腑有特殊联系,背俞穴与相应脏腑位置的高低基本一致,如肺俞、心俞、脾俞、肾俞五个背俞穴所处位置的或上或下,即与相关内脏的所在部位是对应的。如肺在五脏中位置最高,故肺俞穴在五脏背俞穴中亦位居最高,肾的位置最低,故肾俞的位置也相应最低。这是与经络理论密切相关的。全部分布于背部足太阳经第一侧线上,即后正中线(督脉)旁开1.5 寸处,可以称为膀胱经背俞穴。左右各12穴,共24个穴。 大体上依据脏腑在体内所处位置的高低而由上向下排列。有歌诀云: 自此挟脊开寸五,第一大杼二风门, 三椎肺俞厥阴四,心五督六椎下治,

膈七肝九十胆俞,十一脾俞十二胃, 十三三焦十四肾,气海俞在十五椎, 大肠十六椎之下,十七关元俞穴椎, 小肠十八胱十九,中膂俞穴二十椎, 白环二一椎下当,以上诸穴可推之。 三椎肺腧厥阴四,心五肝九十胆俞。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椎旁居。肾俞却与命门平,十四椎外穴是真。大肠十六小十八,膀胱俞与十九平。 从上面的歌诀可以看出俞穴都是在不同的脊椎下旁开一寸五分,其中肺俞穴在第三椎下;心俞穴在第五椎下;膈俞穴在第七椎下;肝俞穴在第九椎下;胆俞穴在第十椎下;脾俞穴在第十一椎下;胃俞穴在十二椎下;三焦俞在十三椎下,肾俞穴在十四椎下,气海俞在第十五椎下;大肠俞在十六椎下,小肠俞在十八椎下,膀胱俞在十九椎下。 现代解剖学将脊椎分成颈椎、腰椎、骶椎、尾椎,幼年时一共有32块或者33块椎骨,其中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尾椎3~4块。成年后5块骶椎长合成一块骶骨,3~4块尾椎长合成一块尾骨。在成年骶骨前面(朝向腹部的一面)的中部可以看到4条横线,是椎体融合留下来的痕迹,横线的两端有4对骶前孔,在骶骨的后面(朝向背部的一面)正中线上有凸起的骶正中嵴,相当于骶椎的棘突,骶正中嵴下外侧有4对骶后孔,由上而下中医称为第一、

经络腧穴歌诀汇总

经络腧穴歌诀汇总 一、手太阴肺经 LU 十一是肺经,起于中府少商停,胸肺疾患咳嗽喘,咯血发热咽喉痛。中府云门下一寸,云门锁骨下窝寻,二穴相差隔一肋,距胸中线六寸平,天府腋下三寸取,侠白府下一寸擒,尺泽肘中肌腱外,孔最腕上七寸凭,列缺交叉食指尽,经渠一寸突脉中,太渊纹上动脉动,鱼际大鱼骨边中,少商指甲根外角,经穴十一左右同。 二、手阳明大肠经 L I 二十手大肠,起于商阳止迎香,头面眼鼻口齿喉,皮肤神热与胃肠。商阳食指外侧取,二间握拳节前方,三间握拳节后取,合谷虎口歧骨当,阳溪腕上两筋陷,偏历腕上三寸良,温溜腕后上五寸,池前四寸下廉乡,池下三寸上廉穴,三里池下二寸长,曲池尺泽髁中央,肘髎肱骨外廉旁,池上三寸寻五里,臂臑三角肌下方,肩髃肩峰举臂取,巨骨肩尖骨陷当,天鼎扶下一寸取,扶突肌中结喉旁,禾醪孔外平水沟,鼻旁唇沟取迎香。 三、足阳明胃经 S T四五是胃经,起于承泣厉兑停,胃肠血病与神志,头面热病皮肤病。承泣下眶边缘上,四白穴在眶下孔,巨髎鼻旁直瞳子,地仓吻旁四分灵,大迎咬肌附着前,颊车咬肌高处迎,下关张口骨支起,头维四五旁神庭,人迎结喉旁动脉,水突人迎气舍中,肌间气舍平天突,缺盆锁骨上窝中,气户锁下一肋上,相去中线四寸平,库房屋翳膺窗接,都隔一肋乳中停,乳根乳下一肋处,胸部诸穴要记清,不容巨阙旁二寸,其下承满与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脐旁二寸平,外陵大巨水道穴,归来气冲曲骨邻,髀关髂下平会阴,伏兔膝上六寸中,阴市膝上方三寸,梁丘膝上二寸呈,膝外下陷是犊鼻,膝下三寸三里迎,膝下六寸上巨虚,膝下八寸条口行,再下一寸下巨虚,条外一指是丰隆,解溪跗上系鞋处,冲阳跗上动脉凭,陷谷跖趾关节后,次中指缝寻内庭,厉兑次指外甲角,四十五穴要记清。 四、足太阴脾经 SP二一是脾经,起于隐白大包终,脾胃肠腹泌尿好,五脏生殖血舌病。隐白大趾内甲角,大都节前陷中寻,太白节后白肉际,节后一寸是公孙,商丘内踝前下找,踝上三寸三阴交,踝上六寸漏谷是,陵下三寸地机朝,膝内辅下阴陵泉,血海股内肌头间,箕门血海上六寸,冲门曲骨三五偏。冲上斜七是府舍,横下寸三腹结连,脐旁四寸大横穴,适当脐旁四寸见,

后背上有什么穴位可以按摩

后背上有什么穴位可以按摩 文章目录*一、后背什么穴位可按摩1. 后背上有什么穴位可以按摩2. 背部按摩有什么好处3. 后背按摩有哪些手法*二、后背上按摩穴位要注意什么*三、后背上按摩穴位有何禁忌 后背什么穴位可按摩 1、后背上有什么穴位可以按摩 1.1、肩井穴 位置: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 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 1.2、肩贞穴 位置: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l寸。 1.3、肩中俞 肩中俞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于大椎侧面2寸处。其主要主治呼吸道系统病症,如:哮喘、支气管炎等。经常按摩还能够有效缓解视力减退、腰背疼痛等问题。 1.4、三焦俞 三焦俞穴位处于人体第一腰椎棘突之下,于大椎侧面1.5寸处。其主要作用于腰痛、月经不调等症状。对于腹胀且有妊娠反应的女性,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1.5、风门穴 风门穴位于背部胸椎2节与三节之间,处于大椎侧面2cm处。经常按摩风门穴能够有效去除风邪,缓解后背疲乏、无力等症状。

1.6、心俞穴 心俞穴位于人体第五节胸椎棘突下方,大椎侧面1.5寸的位置。按摩心俞穴能够有效缓解心慌烦闷、口渴不适等症状。此外,心俞穴还能够治疗恍惚健忘、心悸等病症。 1.7、肺俞穴 该穴位位于人体第三节脊椎椎突下方,大椎旁开1.5寸位置。如果肺俞穴有隆起的情况,多为胸中有肺热、且伴随呼吸道疾病 镜框。经常按摩肺俞穴能够缓解皮肤肿痛、气喘咳嗽等病症。 1.8、小肠俞 小肠俞位于人体第一节骶椎棘突下方,旁侧1.5寸位置。小 肠俞如果出现气泡转动感,一般为女性子宫下垂的表现。而有椭 圆形结节,则多半为头晕、颈部疾病的前兆。 2、背部按摩有什么好处按摩上背时,可以刺激到主治肺部的肺俞穴,同时还有主治心脏。疾病的心俞穴,以及有理血、宽中和胃的膈俞穴。 按摩下背部时,可以刺激的主治肝脏疾病的肝俞穴;主治胆 囊疾病的胆俞穴;键脾、和胃、化湿的脾俞穴等等。 按摩左右肩胛刺激到的穴位,对治疗头部、面部疾病、颈椎病、肩周炎等,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4、按摩背的侧部,可以治疗肋间疼痛的疾病;尽量挺胸,按摩颈肩部的大椎、风门穴位,可以 治疗颈椎病、颈肩综合症。

经络腧穴学歌诀(专业研究)

井荥输原经合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知。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索。大墩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十五络穴歌

人身络穴一十五,我今逐一从头举,手太阴络为列缺,手少阴络即通里,手厥阴络为内关,手太阳络支正是,手阳明络偏历当,手少阳络外关位,足太阳络号飞扬,足阳明络丰隆记,足少阳络为光明,足太阴络公孙寄,足少阴络名大钟,足厥阴络蠡沟配,阳督之络号长强,阴任之络号尾翳,脾之大络为大包,十五络名君须记。十二募穴歌 天枢大肠肺中府,关元小肠巨阙心,中极膀胱京门肾,胆日月肝气门寻,脾募章门胃中脘,气化三焦石门针,心包募穴何处取?胸前膻中觅浅深。

十六郄穴歌 郄义即孔隙,本属气血集。 肺向孔最取,大肠温溜别; 胃经是梁丘,脾属地机穴; 心则取阴郄,小肠养老列; 膀胱金门守,肾向水泉施; 心包郄门刺,三焦会宗持; 胆郄在外丘,肝经中都是; 阳跷跗阳走,阴跷交信期; 阳维阳交穴,阴维筑宾知。 下合穴歌 胃经下合三里乡,上下巨虚大小肠,膀胱当合委中穴,三焦下合属委阳,胆经之合阳陵泉,腹病用之效必彰。

八会穴歌诀 腹会中脘脏章门,髓会绝骨筋阳陵,血会膈俞骨大杼,脉太渊气膻中存。八脉交会八穴歌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十二经气血多少歌 多气多血经须记,手足阳明大肠胃;少血多气有六经,少阳少阴太阴配;多血少气共四经,手足太阳厥阴记。四总穴歌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

经络腧穴学--记忆法

笔者至今对自己读高一时的一节历史课记忆犹新,在那堂课上,老师在讲到如何记住马克 思的生日时,在讲台上用手做两下打耳光的姿势,嘴里跟着说“一巴一巴,呜呜”,然后解 释说就像大人打小孩两个耳光,小孩呜呜地哭,也即马克思的生日是1818年5月5日。 老师运用谐音和联想的记忆法来记住马克思的生日,非常形象生动,让我直到现在,甚至 这辈子都不会忘记马克思的生日。受了这次记忆法的启发,我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特别 注意各种记忆方法的学习和运用。笔者在《经络腧穴学》教学过程中了解到很多学生都觉 得经络腧穴学的内容,特别是腧穴的定位等,既枯燥,又不好记,记不牢,容易忘。针对 这一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把自己总结出来的记忆方法教授给学生,有趣的记忆方 法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学习效率,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很多学生还能 举一反三,活学活用,在其他课程的学习中也能灵活运用所学到的记忆法,收到较好的效果。下面就介绍笔者在《经络腧穴学》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几种记忆方法,供大家参考。 联想记忆法有人说联想是记忆的基础,或者说联想是记忆的秘诀。确实如此。人类学习 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将新的知识与大脑中已经掌握的知识建立一定的联系,从而将新知 识吸收同化。这种联系越牢固、越广泛,就越容易将新知识记住、记牢。这是一种非常常 用的记忆法,在后面的其他记忆法中,也或多或少地运用到联想记忆法。例如在学习八脉 交会穴时,公孙通冲脉,后溪通督脉,列缺通任脉,足临泣通带脉,就可以通过以下的联 想来记忆。想像:古代的一场战斗,公孙(即爷爷和孙子)俩均参加作战,孙子冲锋(即 公孙通冲脉)在前,爷爷压阵督后(即后溪通督脉),结果还是打了败仗,爷孙俩觉得无 颜见列任(列缺通任脉)祖宗,伤心哭泣(足临泣),只能稍稍用腰带(带脉)擦掉脸上 的眼泪(足临泣通带脉)。还有,肾经在上腹部的5个腧穴——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我们可以在大家都熟悉的一个词“曲径通幽”里面加上一个“都”字,变成“曲径都 通幽”来记忆。可以想像一个非常幽静的花园,里面的路都是小石头铺成的。“曲”即“商曲”,“径”即小石头铺成的路,联想到“石关”,“都”即“阴都”,“通”即“腹通谷”,“幽”即“幽门”。还 可进一步联想:古代的行政规划是“四邑为一都”,即现在的“四县为一市”,“都市”、“成都” 的“都”字就是这个意思,刚好“阴都”穴就在脐上4寸(当然还要旁开0.5寸)。这样就可以 把这几个腧穴顺序和定位记得清楚了。 谐音记忆法谐音记忆法主要用于数字的记忆。在学习每条经脉腧穴总数时,常常用到。 例如:心经和心包经均有9个腧穴,可用“心心相印,长长久久”来记。“心心”指心经和心 包经,久与9谐音,即两条经都是有9个腧穴。这里其实也包含联想记忆法,即可想像是 对新婚的人的一句祝福话。另外肾经和督脉分别有27和28个腧穴,可用“审尔妻,督尔爸”来记,“审”与“肾”谐音,“尔妻”即27,“尔爸”即28。同时联想成为“审问你妻子,监督你老爸”就更加生动易记了。再有,手三阳经在腕背横纹上的三个腧穴——阳溪、阳池、阳谷,可用“鸡吃谷”来记忆,“鸡”与“溪”、“吃”与“池”均谐音,再联想一只小鸡在吃稻谷,就过目 不忘了。 歌诀记忆法先贤们已经为我们总结了很多的针灸歌诀,像“四总穴歌”、“井荥输原经合歌”等等,读起来朗朗上口,作为学习针灸的后来人,我们都应该熟读成诵。除这些歌诀外, 还可以教学生自己编写。像足太阳膀胱经在背腰部的大部分腧穴,可用以下歌诀来记,记 住这些腧穴后,其他的腧穴也就不难记了。 二风①三肺②四厥阴,五心六督七膈俞。

五俞穴、募穴、原穴、络穴、八会穴

五俞穴、募穴、原穴、络穴、八会穴 1.五输穴 五输穴即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穴,简称“五输”,其分布次序是根据标本根结的理论,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的。古代医家把经气在经脉中运行的情况,比作自然界的水流,以说明经气的出入和经过部位的深浅及其不同作用。如经气所出,象水的源头,称为“井”;经气所溜,象刚出的泉水微流,称为“荥”;经气所注,象水流由浅入深,称为“输”;经气所行,象水在通畅的河中流过,称为“经”;最后经气充盛,由此深入,进而汇合于脏腑,恰象百川汇合入海,称为“合”。 《难经·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概括了五输穴的主治范围。十二经各有一个井穴,因多位于赤白肉际处,故井穴具有交通阴阳气血的作用,多用于急救,有开窍醒神,消炎镇痛之效;各经荥穴均可退热;输穴多用于止痛,兼治身体沉重由水湿所致者;经穴主治外感病,咳嗽,哮喘;合穴治六腑病,如呕吐、泄泻、头晕、头胀,可将上逆之气向下引。 井穴还用于诊断:井穴是各经的“根”穴,日本针灸家用燃着的线香熏烤井穴,分析井穴对热的敏感程度,以确定各经的虚实,此法叫知热感度测定法。 古人根据脏腑的不同作用,把其分属五行,即肝、胆属木,心、小肠属火,脾、胃属土,肺、大肠属金,肾、膀胱属水。又将五输穴也分属五行。《难经·六十四难》指出:“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输土,阳输木,阴经金,阳经水,阴合水,阳合土。”据此,又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及疾病的不同表现,制定出“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治疗方法,即补母泻子法。具体应用又有本经补母泻子法,子午流注纳子法和异经补母泻子法。

背俞穴研究进展(一)

背俞穴研究进展(一) 作者:金末淑,陈思宇,徐杉,何丽丽,黄建军 【关键词】背俞穴;针灸疗法;综述 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而上下排列,共12穴,即肺俞、厥阴俞、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背俞穴在临床上的应用很广泛,且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笔者通过对1994-2007年13年间“中国知网”(CNKI)有关背俞穴的文献资料100多篇进行检索汇总,从背俞穴的概念、位置、诊断、治疗机理和临床应用等方面作如下综述。 1背俞穴的沿革 徐氏1]对背俞穴的沿革进行了整理:在《灵枢·背腧》中,记载了五脏背俞穴的名称和位置,其曰:“肺腧在三焦之间,心腧在五焦之间……肝腧在九焦之间,脾腧在十一焦之间,肾腧在十四焦之间。皆挟背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但未提及六腑背俞穴所在。《素问·气府论》则见:“六府之俞各穴”,但未列出穴名,直到《脉经》才明确了肺俞、肾俞、心俞、脾俞、大肠俞、膀胱俞、胆俞、小肠俞、胃俞等十个背俞穴的名称和位置。此后,《甲乙经》补充了三焦俞,《千金方》又补充了厥阴俞。对于背俞穴的定位,至晋代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中把背俞穴定位于“夹脊相去一寸五分”,张景岳更加明确地定位“五脏俞”于足太阳膀胱经上。这两位医家对背俞穴的定位一直运用至今。 崔氏等2]提出背俞功能带的概念,指位于胸1棘突到骶4棘突下缘之间、脊柱旁开2.5寸范围内的带状区域,其依据是杨上善的临床取穴要适病的原则,并结合岳美中、盖国才等对于背俞穴定位研究的成果。功能带的提出更进一步说明临床取穴不可固守死穴,而要灵活变通,根据患者实际的反应穴点进行诊治。 2背俞穴在诊断方面的应用 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之处,故当脏腑器官发生病变时就会在相应的背俞穴上表现出一些异常变化,如皮肤色泽变化、形态变化(凹陷、隆起),按之有异物感(结节、条索状、半球状)及压痛,这些异常变化对诊断相应脏腑病证有一定价值。医生可参考体表反应的部位,推测可能有病的内脏,通过改善体表的病理变化,而达到治疗内脏病的目的。 王氏等3]在临床观察到,肺俞部位出现菱形结节时多为急性肺炎,出现条索物时多为慢性支气管炎,出现扁平或椭圆结节多见于肺结核;胃痛患者在胃俞有压痛;胆囊炎患者疼痛除放射到肩臂,胆俞也有压痛;痔疮患者在大肠俞或附近有痔核点等。 刘氏4]认为,内脏疾病患者在体表特异部位有反射区,如内脏病变相应部位的脊柱两旁软组织压痛、肿胀,出现条索或结节,肌肉痉挛或萎缩,脊柱畸形或棘突偏斜,椎体肥大、压痛,其部位与督脉穴、夹脊穴、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吻合。 崔氏等2]认为,呼吸系统疾病在胸3~5椎两侧出现反应,消化系统疾病在腰骶椎两侧出现反应,胆系疾病常在胸10夹脊穴出现压痛,肝病常在胸9夹脊穴出现压痛等。 3背俞穴的临床应用 3.1治疗方法 目前,对于背俞穴的治疗方法有毫针、电针、针刺拔罐合用、温灸、拔罐、梅花针、按摩、挑刺、刺血、拔罐刺血合用、埋线、药物注射以及贴药等。一般急性痛症多用毫针配合电针,慢性病症多用温灸,皮肤病症多用梅花针和拔罐刺血合用,神智性病症多用毫针配合梅花针,药物注射和埋线疗法运用于各类病症。针刺时应谨慎小心,因为背俞穴邻近内脏重要器官。据古代文献记载,针刺背俞穴都较浅,均刺3分深左右。现今一般在十二胸椎以上的背俞穴,可斜刺5分~1寸深;在十二胸椎以下的背俞穴,可斜刺1~1.5寸深,进针的方向是朝脊椎侧。 3.2治疗病证 3.2.1中风(脑梗死)

穴位歌诀

穴位歌诀 五输穴歌 井荥输经合五穴,系由肢端向肘膝, 按其脉气小到大,第一所出为井穴, 二溜为荥三注输,所行为经入为合。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手太阴肺经】 商阳二间接三间,阳溪曲池大肠牵;【手阳明大肠经】 厉兑内庭陷谷胃,解溪向上三里随;【足阳明胃经】 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之上阴陵泉;【足太阴脾经】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手少阴心经】 少泽前谷与后溪,阳谷小海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 至阴通谷接束骨,昆仑委中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 涌泉然谷和太溪,复溜阴谷肾经宜;【足少阴肾经】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少厥阴心包经】 关冲液门中渚穴,支沟天井属三焦;【手少阳三焦经】 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是胆经;【足少阳胆经】 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足厥阴肝经】 (二)原穴、络穴 十二原穴歌 十二经脉各有原,脏腑原气过止处, 阴经原穴以输代,阳经原穴在输外。 肺原太渊大合谷,脾经太白胃冲阳。 心原神门小腕骨,肾原太溪胱京骨, 心包大陵焦阳池,肝原太冲胆丘墟。 注:大——大肠经;小——小肠经;胱——膀胱经;焦——三焦经。十五络穴歌

肺络列缺偏大肠,胃络丰隆脾公孙, 心络通里小支正,膀胱飞扬肾大钟, 心包内关焦外关,肝络蠡沟胆光明, 脾之大络是大包,任络鸠尾督长强。 注:偏——偏历;小——小肠经;焦——三焦经。 (三)背俞穴、募穴 十二背俞穴歌 三椎肺俞厥阴四,心五肝九十胆俞, 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椎旁居, 肾俞却与命门平,十四椎外穴是真, 大肠十六小十八,膀胱俞与十九平。 十二募穴歌 天枢大肠肺中府,关元小肠巨阙心, 中极膀胱京门肾,胆日月肝期门寻, 脾募章门为中脘,气化三焦石门针, 心包募穴何处取?胸前膻中觅浅深。 (四)八脉交会穴歌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溪督脉内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五)八会穴歌 腑会中脘脏章门,①髓会绝骨筋阳陵①,骨会大杼脉太渊②,血会膈俞气膻中③。 (六)十六郄穴歌 郄犹孔隙义,本是气血聚,病证反应点,临床能救急。 肺向孔最取,大肠温溜逼,胃经是梁丘,脾经地机切, 心经取阴郄,小肠养老名,膀胱求金门,肾向水泉觅, 心包郄门寻,三焦会宗列,胆经在外丘,肝经中都立, 阳跷走跗阳,阴跷交信必,阳维系阳交,阴维筑宾穴。 (七)下合穴歌 手三阳有下合穴,大肠合于上巨虚,

背部的主要穴位

背部的主要穴位 风府穴的主治疾病为:按摩此穴道对于治疗多种颈部疾病、头部疾病都很有疗效,是人体督脉上重要的穴道之一。 风池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宿醉。此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俞穴之一 肩井穴的主治疾病为:肩酸痛、头酸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耳鸣、高血压、落枕等。 天宗穴的主治病征为:肩膀酸痛、五十肩、治疗肩部疾病等。 大椎穴的主治疾病为:幼儿体质虚弱、哮喘、颈酸疼、肩部酸痛、手臂疼痛、手臂麻痹等。 肺俞穴的主治疾病为:肺经及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等。 厥阴俞穴的主治疾病为:指压厥阴俞,可以治疗疾病性气喘、止咳;此外还能使胸部伸张,使怯弱性格者缓解紧张,降低自我防卫意识,从而增加自信,克服掉懦弱的性格。 心俞穴的主治病征为:心经及循环系统疾病,胸痛、心悸亢进、晕车、头痛、恶心想吐、神经官能症等。 膈俞穴的主治疾病为:慢性出血性疾病、贫血、呃逆、神经性呕吐、荨麻疹、皮肤病等。 肝俞穴的主治疾病为:胃肠病、胸痛腹痛、肝病、老人斑、皮肤粗糙、失眠等。 胆俞穴的主治疾病为:胆经疾病,如胆囊炎、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肝炎等。 脾俞穴的主治症状为:倦怠感、口渴、食欲不振、糖尿病等。 胃俞穴的主治病征为:消化系统疾病,如胃溃疡、胃炎、胃痉挛、呕吐、恶心等。该穴道还可以有效的配合治疗由于胃肠功能引起的身体消瘦等消化系统病征 三焦俞穴的主治症状为:发烧、腰痛、精力减退、青春痘、赘疣、糖尿病等。 肾俞穴的主治病症为:腰痛、肾脏病、高血压、低血压、耳鸣、精力减退等 大肠俞穴的主治疾病为:腰痛、腹泻、便秘、髋关节疼痛等。此穴与小肠俞配合可以明显改善男子早泄的情形 关元俞穴的主治疾病为:指压该穴道,可以延长性欲时间,提高男性勃起功能。采用此穴做相应治疗时,应该同时与三焦俞穴配合,才能发挥更好的疗效 小肠俞穴的主治病征为:下腹部肿胀、下腹部疼痛、脚部肿胀、夜尿症等。

背俞穴浅析[整理版]

背俞穴浅析[整理版] 背俞穴浅析 一、背俞穴命名及位置 背俞穴为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各脏腑皆有以本脏腑命名的背俞穴。背俞穴之名,首见于《灵枢?背腧篇》,并载有五脏背俞穴的名称和位置。《素问?气府论》提出“六府之俞各穴”,但未列出穴名。《脉经》才明确了肺俞、肾俞、肝俞、心俞、脾俞、大肠俞、膀胱俞、胆俞、小肠俞、胃俞等十个背俞穴的名称和位置。此后《针灸甲乙经》又补充了三焦俞,《千金方》又补充了厥阴俞,至此背俞穴方才完备。 背俞穴都分布在背腰部膀胱经第一侧线上,各脏腑的背俞穴与相应的脏腑位置基本相应上、下排列。《灵枢?背腧篇》曰:“肺腧在三焦(椎)之间……肾腧在十四焦(椎)之间、背(皆)挟脊相去三寸所”。五脏背俞穴的位置在这里取穴以脊椎为准。但在《素问?血气形志篇》中还有另外一种取法:“欲知背俞,先度其两乳间,中折之,更以他草度去半已,即以两隅相拄也,乃举以度其背,令其一隅居上,齐脊大椎,两隅在下,当其下隅者,肺之俞也。复下一度,心之俞也。……复下一度,肾之俞也。是谓五脏之俞,灸刺之度也。”而此种折量法取得的五脏背俞穴与《灵枢?背腧篇》中所述之背俞位置在纵向定位上有所不同,两者差异较大。历代针灸医家对于背俞穴的定位均有不同的看法。现代临床应用基本以夹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为原则。 二、背俞穴生理特点 背俞穴,乃五脏六腑之精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调节脏腑功能、振奋人体正气之要穴。《类经》也谓“十二俞,……皆通于脏气。”背俞穴都分布在背腰部膀胱经上,各脏腑的背俞穴与相应的脏腑位置基本对应,如肺俞、心俞、脾俞、肾俞五

个背俞穴所处位置的或上或下,即与相关内脏的所在部位是对应的。如肺在五脏中位置最高,故肺俞穴在五脏背俞穴中亦位居最高,肾的位置最低,故肾俞的位置也相应最低。这是与经络理论密切相关的。滑伯仁《难经本义》说:“阴阳经络,气相互贯,脏腑腹背, 《灵枢?卫气》曰:“请言气街,……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俞。气在腹气相通应。” 者,止之背俞……。”按气街理论,十二经脉气到达胸腹头面后,均通过气街而向前后扩布。说明背部腧穴与脏腑之间的这种横向联系,实际上是通过气街实现的。同时,足太阳膀胱经为“诸阳之属”,督脉为“阳脉之海”、“督领经脉之海”,背俞穴居于督脉两旁,两者经气相互交会,为脏腑之气输通出入之处。 现代研究认为,背俞穴十分邻近脊神经后根,分布规律与脊神经节段性分布特点大致吻合,内脏疾病的体表反应区常是相应穴位所在。针灸通过对背俞穴的良性刺激改善了局部组织代谢、同时作用于躯体感觉神经末梢、交感神经末梢及神经伴随的血管,通过神经的轴突反射、节段反射途径作用于脊髓相应阶段的植物神经中枢,调整了内脏功能,并经躯体感觉纤维和内脏感觉纤维进入脊髓后传至脑,并借助与脑的相关下行传导纤维联系实现背俞穴对内脏和全身的良性调节作用。 三、背俞穴诊治要点 背俞穴为五脏六腑之经气输注出入之处,生理上不仅与脏腑有着特定联系,并且与脏腑的病理密切相关。当脏腑发生疾病时,往往在背俞穴上有所反应。《素问?举痛论》曰:“或心与背相引而痛者,……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临床发现脏腑有疾时,在相应的背俞穴处常可出现阳性反应区、反应点和反应物。通过观察背俞穴处的皮下组织有无隆起、凹陷、松驰、和皮肤色泽改变、温度异常等

针刺背俞穴配合艾盒灸走罐治疗虚劳病的体会

针刺背俞穴配合艾盒灸走罐治疗虚劳病的体会 发表时间:2012-10-09T17:16:26.6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3期供稿作者:陶智勤 [导读] 这一点为背俞穴治疗疾病提供了现代医学科学依据。 陶智勤(云南省开远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云南开远661600) 【摘要】目的虚劳又称虚损,是以脏腑功能减退,气血阴阳不足为主要病机的多种慢性虚弱征候的总称。凡禀赋不足、后天失养、病久体虚、积劳内伤、久病不复等所致的多种以脏腑气血阴阳亏损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均属于本病的范畴。其特征表现为神疲体倦、心悸气短、面容僬悴、自汗盗汗、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笔者从事针灸临床多年,接治的很多颈肩腰腿痛的患者中很大一部分病人同时伴有多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比如“高血压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糖尿病、慢性心力衰竭、慢性支气管炎、肾功能不全、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等,这些病人有的禀赋薄弱、脾胃欠佳,有的大病久病、失于调理,有的失治误治、损耗精气,有的烦劳过度、五脏受损,大都病程较长而引发虚劳诸证,针对这种情况,结合中医临床辩证,应用背俞穴治疗虚劳病证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关键词】背俞穴艾盒灸走罐虚劳病 【中图分类号】R2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3-0329-03 笔者收集从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两年内使用该方法治疗的患有虚劳病病人共29例,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9例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龄最大的84岁,最小的52岁。平均年龄65.7岁。所有病例中既往患有多种原因导致慢性心功能不全者8例,既往患有颈椎病5例,既往患有糖尿病者有3例,既往患有脑梗塞后遗症者3例,既往患有慢性消化性溃疡者2例,既往患有慢性肺气肿者1例,既往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者1例,既往患有多系统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有6例。病程最长者20年,病程最短者1月。 1.2诊断 1.2.1证候特征:多见神疲乏力,心悸气短,面容憔悴,自汗盗汗,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症。若病程较长,久虚不复,症状可逐渐加重。 1.2.2具有引起虚劳的致病因素及较长病史。 1.2.3排除类似病证,排除有明确中医病证诊断中的虚证类型。如:肺痨中的肺阴亏虚型。 1.3鉴别诊断 虚劳与中医内科的其他病证中的虚证的临床表现,治疗方面有类似之处。但两者是有区别的,区别有二:其一,虚劳的各种症候均以一系列精气亏虚的症状为特征。而其他病证的虚证则各以其病证的主要症状为突出表现。如眩晕一证的气血亏虚型,虽有气血亏虚的症状,但以眩晕为突出而基本的表现;又如,水肿一证的脾阳不振型,虽有脾阳亏虚的症状,但以水肿为突出而基本的表现。其二,虚劳一般病程较长,病势缠绵。其他中医病证中的虚证类型虽然也以久病属虚者居多,但也有病程较短而出现虚证者。例如泄泻一证的脾胃虚弱型,以泄泻伴有脾胃亏虚的症状为主要表现,临床病例中有病程长者,也有病程短者。参考《中医内科学》。 1.4治疗方法 1.4.1辨五脏亏损的不同 虚劳的证候虽多,但都不离五脏。故一定要辨清虚损部位属于心肝脾肺肾中的哪一脏,一般来说,病情单纯者,病位比较局限,但五脏相关,所以各种原因导致的虚损往往互相影响,由一虚而渐致两虚,由一脏而累及他脏,此时病情往往复杂而严重,应仔细辨别。辨清病损脏腑后,再选取相应的脏俯背俞穴为针灸的主方。 1.4.2针刺背俞穴,施以补法 病房保持温暖,空气流通。患者取俯卧位,医生与患者语言沟通,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对医生的高度信任感,这样可以使病人精力高度集中,有利于针刺时“得气”,以利于达到“气至而有效”的目的,针刺气至,可以调整“元神”,使经脉通畅,气血调和以利于调补五脏,从而消除病症。针刺得气后施以提插补泻手法或捻转补泻手法中的补法。其中提插补泻手法中补法为针刺得气后,手持针柄由浅而深,插多提少,反复重插轻提。捻转补泻手法中的补法为针刺得气后,手持针柄拇指向前,食指向后反复转动针柄,针刺手法时间大约为一分钟。留针时间30分钟,中间补法行针一次。 1.4.3艾盒灸 将艾绒或艾条点燃放置于艾盒内,将艾盒架于背部背俞穴所在的足太阳膀胱经上,留针期间,若艾盒里的艾条或艾绒已经点完,需再加入,一直要保持均衡的温度直到皮肤潮红。 1.4.4走罐 30分钟后取下艾盒及银针,在背部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区域均匀涂搽上凡士林,然后以口径为8厘米左右的火罐顺膀胱经走行方向走罐10次至20次。 治疗完毕后嘱咐病人适当卧床休息,饮少量热水,注意保暖。 2 疗效观察 2.1疗效标准 痊愈: 各种虚损症状均消失。显效:各种虚损症状明显减轻。有效:各种虚损症状减轻。无效:各种虚损症状没有减轻,仍持续存在。 2.2治疗结果 本组病人经上述治疗一至两疗程后,痊愈9例,显效1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有效例达96.55% 3 典型病例 3.1杨某某,男,67岁,退休。2010年2月因“全身倦怠乏力,汗出气短反复多年,再发一周”入院。该病人既往患有冠心病,长期口服地奥心血康胶囊、速效救心丸、小剂量阿司匹林、曲美他嗪等药物。全身倦怠乏力,汗出气短反复多年,每有发作即住院输液治疗,此次

原穴、络穴、郄穴、募穴、俞穴、八脉交会穴、五腧穴详解

?原穴、络穴、郄穴、募穴、俞穴、八脉交会穴、五腧穴的详解 一、原穴- 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部位的重要腧穴。十二经脉各有一原-穴,故又名十二原。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 阴经五脏之原穴,即是五腧穴中的腧穴,就是以腧为原,阳经六腑则不同,腧穴之外,另有原穴。 原气源于肾间动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通过三焦运行于五脏六腑,通达头身四肢,是十二经脉维持常生理功能的根本。因此脏腑发生疾病时,就会反映到相应的原穴上来,通过原穴的各种异常变]化,又可推知脏腑的盛衰。在临床上,针刺原穴能使三焦原气通达,调节脏腑经络功能,从而发挥其维护正气,抗御病邪的作用。另外在治疗上常用原穴配络穴,称原络配穴,治疗表里经之间的病证,《难经.六十六难》说:“五脏六腑之有病者,取其原也”。- 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称为原穴又称“十二原”。“原”含本原、原气之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之根本。十二原穴多分布于腕踝关节附近。阴经之原穴与五腧穴中的俞穴同穴名,同部位,实为一穴,即

所谓“阴经以俞为原”,“阴经之俞并于原”。阳经之原穴位于五腧穴中的俞穴之后,既另置一原。- 原穴口诀:胃原冲阳脾太白,大肠合谷肺太渊;小肠腕骨心神门,膀胱京骨肾太溪;三焦阳池包大陵,胆经丘墟肝太冲。- - 二、络穴-俗话说:“久病入络”。络穴是治疗慢性病的要穴首选,十二经脉-[B]的络穴位于四肢部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发于鸠尾,督脉络发于长强,脾之大络出于大包(脾有公孙和大包两个络穴),合称十五络穴。- 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1个腧穴,称之为络穴又称“十五络穴”。“络”有联络、散布之意。十二经脉各有一络脉分出,故各有一络穴。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穴鸠尾位于上腹部;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部。-络穴的治疗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络穴各主治其络脉虚实的病证。如:手少阴心经别络,实则胸中支满,虚则不能言语,皆可取其络“通里穴”治疗。 2、络穴可沟通表里两经。因此,不仅能治本经病,也能治相表里的经脉的病证。如:手太阴肺经的络穴

反流性食管炎早期症状 反流性食管炎早期症状及临床表现

反流性食管炎早期症状反流性食管炎早期症状及临床表现 十二指肠球后溃疡,系指球部以后的溃疡,可发生于球后部、至水平部,最多见者为球后部。其右上腹痛和夜间痛较球部溃疡严重,因溃疡常位于后壁,故疼痛多向背部放射,且易侵蚀胰十二指肠上动脉,故此处溃疡最易引起严重大 出血。反流性食管炎早期症状如并有十二指肠周围炎累及胆管,或溃疡发生在十二指肠乳头附近,则可出现梗阻性黄疽。 消化性溃疡的预防: 树立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注意劳逸结合,节制烟酒,放宽心胸,降低精神应激,是有效的预防措施。消化性溃疡容易复发,故在缓解期应采取预防措施,包括:下决心戒除烟酒;在好发季节特别要注意有规律的饮食起居,—有症状,立即服药,慎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物。、花生米浸泡30分钟后捣烂,加牛奶200毫升,煮开待凉,加蜂蜜30毫升,每晚睡前服用,常服不限。 鲜藕洗净,切去—端藕节,注人蜂蜜仍盖上,用牙签固定,蒸熟后饮汤吃藕。另取藕—节,切碎后加适量水,煎肠服用。对溃疡病出血者有效,但宜凉服。 蛋壳炽黄,研细末过筛,饭前服3g,每天服2~3次。蛋壳含碳酸钙93%、碳酸镁10%、磷酸镁0.5%、有机物5%,有止痛、制酸、收敛的作用。 新鲜猪肚—只洗净,加适量花生米及粳米,放人锅内加水同煮。煮熟后加盐调味,分几次服完。数日后可重复—次,周期不限。 百合丹参芍药汤:丹参15g、甘草16g、百合15g、白芍18g、白术15g、枳壳10g、山药20g、木香5g、乌药5g、黄连3g。水煎服,每日—剂,分早晚两次服。 主治:上消化道溃疡(胃热阴伤型)。胃脘隐隐灼痛,口干口渴,恶心呕吐,泛酸,暧气,纳差,舌暗红,苔白,脉弦紧。加味越鞠丸:大黄10g,川芎、栀子、苍术、香附、神曲各12g,三七粉3g(冲服)。每日—剂,分3次饭前20钟服。反流性食管炎早期症状6剂为—疗程。 主治:消化性溃疡(气郁型)。胃脘疼痛,痛连两肋、暧气、返酸、苔薄白,脉弦缓或弦数。益气固摄汤:海螵蛸30g、炒白术30g、党参30g、白芍15g、黄芩30g、煅龙骨50g、木香10g、煅牡蛎50g、砂仁10g、五倍子3g(冲)。1日—剂,反流性食管炎水煎3次分服。每10天为—疗程,最少2个疗程,最多5个疗程。忌食生冷辛酸食物。 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脾胃虚弱,固摄失司型)胃脘部隐隐疼痛,饮食减少,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四逆散:白芍15g,枳实、柴胡、甘草各10g,每日—剂,水煎2次,反流性食管炎早期症状每次10ML,饭前1小时内服。主治:消化性溃疡(肝气犯胃型)。 竹沥水、韭菜汁,再继续用火烧沸即成。代茶饮。槟榔饮:桔皮1块,炒莱菔子10g,槟榔10g,白糖少许。将槟榔捣碎,桔皮洗净。桔皮、槟榔、莱菔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30分钟,去渣留汁,加白糖搅匀即成。代茶饮。 佛手茶:胡桃20g, 胃脘疼痛,痛连两肋、暧气、返酸、苔薄白,脉弦缓或弦数。 —、消除腹胀按摩法:按摩穴位有三焦俞、膈俞、肝俞、胃俞、脾俞、大椎、肩井、命门、肾俞各穴。 按摩方法: k按摩者将双手掌重叠,然后分别对病人的膈俞和三焦俞穴进行按揉,也可用双掌根或双拇指交替按压病人的膈俞至三焦俞穴—段的膀胱经内侧线。按摩者用单手掌根部用力按揉病人的肝俞、脾俞和胃俞穴,并依赖腕关节做手掌晃拨动作,以刺激这三个穴位。按摩者用双

穴位歌诀

一、手太阴肺经 * 肺手太阴之脉,起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手太阴肺经经穴歌(共11穴):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诀, 侠白之下是尺泽,孔最下行接列缺,更有经渠与太渊,鱼际少商如韭叶。 二、手明大肠经 *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间,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手阳明大肠经经穴歌(共20穴):手阳明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 阳溪偏历复温溜,下廉上廉三里长,曲池肘髎五里近,臂臑肩髃巨骨当,天鼎扶突禾髎接,鼻旁五分号迎香。 三、足阳明胃经 *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上入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 * 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 * 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 *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足阳明胃经经穴歌(共45穴):四十五穴足阳明,承泣四白巨髎经, 地仓大迎颊车对,下关头维和人迎,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房屋翳屯,膺窗乳中延乳根,不容承满及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存,水道归来气冲穴,髀关伏兔走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位,下巨虚穴上丰隆,解溪冲阳陷谷中,下行内庭厉兑穴,大趾次趾之端终。 四、足太阴脾经 *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趾之端,循趾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