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

答:(1)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每一收入增量中消费增量所占的比重。若以MPC表示边际消费倾向,以ΔC表示消费增量,以ΔY表示收入增量则MPC=ΔC/ΔY.

(2)边际储蓄倾向是指每一收入增量中储蓄增量所占的比重。若以MPS表示边际储蓄倾向,以ΔS表示消费增量,以ΔY表示收入增量,则MPS=ΔS/ΔY.

(3)由于整个社会的收入增量分为消费增量与储蓄增量,所以:MPC+MPS=1

2、什么是LM曲线的三大曲线的三大区域,其经济含义是什么?

答:LM曲线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凯恩斯区域、古典区域、中间区域。

LM曲线水平状态的区域被称为“凯恩斯区域”,也成为“萧条区域”,如果利率降低到这样低的水平,政府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不能降低利率,也不能增加收入,因而货币政策无效,相反,扩张性财政政策会使利率在不提高的的前提下,提高收入水平,所以财政政策有效果。

3、简述挤出效应的影响因素

答: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多种因素。在实现了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挤出效应最大,即挤出效应为1.也就是政府支出增加的量等于私人支出减少的量,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没有任何刺激作用。在没有实现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挤出效应一般大于0而小于1,具体大小主要取决于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利率上升的大小。利率上升的多,则挤出效应大;相反,利率上升的小,则挤出效应小。一般而言,挤出效应取决于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所以营销IS曲线,LM曲线斜率的因素就是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

4、为什么说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答: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有四个:第一,利率效应。价格水平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下降,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导致利率上升,投资下降,总需求量减少;第二,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总水平上升时,资产的实际价值下降,人们实际拥有的财富减少,人们的消费水平下降;第三,税收效应。价格总水平上升时,人们的名义收入水平增加,会使人

们进入更高的纳税等级,从而增加人们的税收负担,减少可支配收入,进而减少消费;第四净出口效益。国内物价水平上升,在汇率不变的条件下,是进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下降,出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上升,导致本国居民增加对国外的商品购买,外国居民购买本国商品减少。因此净出口减少。

5、失业类型有哪些?

答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事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

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

失业的社会经济损失有哪些?

失业的社会影响:失业威胁着作为社会单位和经济单位的家庭稳定。家庭的要求和需要得不到满足,家庭关系将因此收到损害。高失业率常与吸毒、高离婚率、高犯罪率联系在一起。家庭之外的人际关系也会受到影响,对于失业者个人则会失去信心,在情感上受严重打击。

失业的经济影响:当失业率上升时,经济中本可由失业工人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就损失了。从产出核算的角度看,失业者的收入总损失等于生产的损失,经济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则实际产出的GDP就会减少。

6、通货膨胀类型有哪些?

一)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分为1)温和的通货膨胀,(指每年物价上升的比例在10%以内)

2)奔腾的通货膨胀(,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和100%以内。3)超级通货膨胀,指通货膨胀率在100%以上)。

二)按照对不同商品的价格影响的大小分为1)平衡的通货膨胀,(即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按照相同比例上升)。2)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即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

三)按照人们的预期程度分为1)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即价格上升的速度超出人们的预料,或人们根本没有想到价格会上升。2)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7、简述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和成本推出的通货膨胀的发生机理

答:1)一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产出和价格水平是一起变动的,通货膨胀常常伴随有扩大的实际产出,只有在较少的一些场合中,通货膨胀的发生伴随着实际产出的收缩。二通

货膨胀的产出效应,有三种情况1随着通货膨胀的出现产出增加,收入增加2成本推动通货膨胀会使收入或产量减少,从而引致失业。3超级通货膨胀导致经济崩溃。

2)成本推动通货膨胀,主要是由工资的提高造成的,工资推动通货膨胀是指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造成的过高工资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由于工资的增长率超过生产增长率,工资的提高导致成本的提高,从而导致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

8、简述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1)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

2)从货币市场均衡的情况看,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要影响利率的话,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

3)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也影响政策效果

4)在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的效果还要因为资金在国际上流动而受到影响。

9、简析通货膨胀成因:

1)作为货币现象的,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货币增长和产量增长2)需求拉动又称超额需求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3)成本推动又称成本或供给通胀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

显著上涨4)结构性在没有需求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也会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5)通胀持续不断持续的趋势(价格水平持续上升即工资,价格)

10、简述GDP的GNP的区别:

a 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新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B GNP是按国民原则核算的,只要是本国(或地区)居民,无论是否在本国境内(或地区内)居住,其生产和经营活动新创造的增加值都应该计算在内。比方说,我国的居民通过劳务输出在境外所获得的收入就应该计算在GNP中。C GDP是按国土原则核算的生产经营的最终成果。比方说,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创造的增加值就应该计算在GDP中。

11、说明GDP的三种核算方法并简析储蓄投资恒等式:

a 支出法: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总卖价。(经济社会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出口)b收入法:用要素收入亦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工资、利息、租金等生产要素报酬,非公司企业主收入,公司税前利润,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资

本折旧)c生产法:从生产过程中生产的货物和服务总产品价值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得到增加价值的一种方法。

等式:在一国的一年的经济总量中储蓄量与投资量是处于恒等状态的,也就是一年储蓄量=一年投资量,只有维持这样的恒等状态才不会危及到一个国家经济形式的正常运转.

12简述自动稳定器功能的发挥:a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b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c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简述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政策,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充分就业水平。及其手段的应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及紧缩性财政政策。

简述货币创造原理:由于商业银行都想赚取尽可能多的利润,它们会把法定准备金以上的那部分存款当做超额准备金贷放出去或用于短期债券投资,正是这种比较小的比率的准备金来支持活期存款的能力使得银行体系得以创造货币。并指出货币创造成数等于法定准备率的倒数的限制条件:A商业银行没有超额储备,即商业银行得到的存款扣除法定准备金后会全部放贷出去B银行客户将一切货币收入存入银行,支付完全以支票形式进行。

简述中央银行三大货币政策:a再贴现率政策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b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c法定准备率指以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对于存款所必须保持的准备金的比例。

简述经济周期的特征:主要两个分为阶段衰退阶段和扩张阶段衰退的特征1通常消费购买急剧下降2劳动的需求下降3产出下降导致通货膨胀步伐放慢4企业利润在衰退中急剧下滑扩张阶段和衰退相反

为什么投资需求对利率的变动越敏感,投资的利率系数d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投资需求利率系数d越大,投资对于利率的变动比较敏感,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就越小即IS曲线越平缓,利率变动引起的挤出效应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1.什么是货币需求?货币需求有哪些动机?

答:货币需求,是指人们宁肯牺牲利息收入而将不能生息的、流动性最强的货币保存在身边的心理倾向。

货币需求包括:(1)交易动机。又称交易需求是指企业和个人出于正常交易的需要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2)预防性动。又称谨慎动机,是指为应付意外事故或紧急情况的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愿望。(3)投机动机。是指企业或个人出于购买有价证券的投机利益而手中持有货币的愿望。

2.简述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

答: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解释,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类:

(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引起需求扩大的因素有两大类:一类是消费需求、投资需求的扩大、政府支出的增加、减税、净出口增加等,都会导致总需求的增加,从而形成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另一类是货币因素,即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或实际货币需求量的减少,主要由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习惯的改变等因素引起,导致总需求增加。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指在没有过度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地上涨。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又可以分为工资推动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通货膨胀。工资推动通货膨胀指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造成的过高工资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利润推动通货膨胀是指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利用市场势力谋取过高利润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是利润推动通货膨胀的前提。垄断企业利用垄断地位通过利润加成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因而造成产品价格上涨。

(3)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它是从分析经济结构的变动来分析通货膨胀原因的。

3.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那些?

答:货币政策目标是通过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来实现的,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间接调控金融的三大货币工具。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来调节货币供给量。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最常使用也是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分为两类:一类是主动性的公开市场业务,主要是为了改变准备金水平和基础货币;另一类是被动性的公开市场业务,主要是抵消影响基础货币的其他因素变动所带来的影响。当经济处于萧条期时,需要放松银根刺激经济,中央银行可以买进政府债券以增加货币供给量。反之,当经济处于繁荣期时,需要抑制通货膨胀防止经济过热,中央银行可出售政府债券以减少货币供给量。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中央银行规定的应付提款需要的准备金在商业银行存款中所占的比例。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集中存款准备金和调整存款准备率来影响商业银行信用规模的程度。提高法定准备金率会使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缩减,从而缩小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货币供给量,利率随之上升,投资、消费和国民收入随之下降。反之,在经济萧条时期,当货币流通量不足时,中央银行就降低法定准备金率,使商业银行准备金增加,从而扩张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并通过货币乘数效应,来增加货币供给量,使利率下降,刺激投资、消费和国民收入上升。

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借款时的利率。再贴现率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制定和调整再贴现率来干预、影响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间接影响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当经济过热时,货币流通量过多,中央银行就提高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会减少,使商业银行准备金减少,信贷规模缩减,从而货币供应量会减少。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随之提高,进而使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减少,有效地抑制了总需求。反之,当经济衰退时,降低再贴现率,可以刺激经济发展。

其他货币工具还有选择性信贷控制和道义劝告。

4.什么是失业?失业包括哪几类?

答:一般认为,失业是指处于一定年龄范围内的人,目前没有工作,但有工作能力,愿意工作、并且正在寻找工作的状态,或者说,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大于需求,从

而使一部分劳动力人口找不到工作的状态。

根据失业的不同性质,失业可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

5.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答: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包括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四个目标。

6.总供给曲线被区分为哪三种类型,呈现何种形状作图说明。

答:宏观经济学中,根据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进行调整所需要的时间长短,将总产

出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分为三种,即古典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常规总供给曲线。图见课本139-140页。

7. 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答:(1)收入水平。收入水平与货币需求之间呈同方向变动关系,即收入水平越高,对货币的需求越大。

(2)物价水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需求量与物价水平成正比,即物价水平越高,对货币的需求量越大。

(3)利率水平

利率水平与货币的需求量成反向变动关系。利率水平越高,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越高,因而人们不愿意大量持有货币。

(4)信用制度。一个信用制度比较完善的社会,信用工具多样,人们可以比较容易得到贷款和现金,或者通过信用工具来支付,尤其是当前大力推行电子化货币的条件下,居民手持有现金的数量会减少。

(5)货币流通速度。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需求量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即货币的流通速度越快,对货币的需求量越少。

(6)品供给总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需求量与整个社会商品的供给总量成正比,即商品可供量越大,商品流通对货币的需求就越多。

(7)偏好与预期。有些人偏好手持货币,因而增加了货币需求,而另一些人则偏好其他金融资产,因而减少了货币需求。当人们预期物价下降,则会增加货币需求。

此外,宏观经济政策、货币制度的变动以及居民的消费倾向等也会影响货币需求。

8.影响IS曲线移动的因素。

导致IS曲线移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4个。

(1)投资需求的变动,即投资函数变动。

(2)储蓄函数变动。

(3)政府支出及税收的变动。

(4)净出口额变动。

八道宏观经济学的简答题,答出4个以上就给分。

1,LM曲线的移动主要取决于那些因素?

2,简述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3,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是什么?

4,如何理解宏观经济学中的投资概念?

5,政府支出对私人支出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

6,何为自动稳定器?简述它对缓和经济的作用。

7,试比较凯恩斯极端和古典主义极端。

8,简述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1.1,LM曲线的移动主要取决于那些因素?

LM的形式:y=hr/k+m/k;或者r=ky/h-m/h

取决于3个因素: h为货币的投机需求;k为货币的交易需求;m为货币的供给量。

记住式子,考试时,简单分析一下就好了~。楼主,你若能挤一点时间,就可以把IS-LM模型的分析扫一下啊~

2,简述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1)在通货膨胀时,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明显,但是,在经济衰退时期,实

行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

货币政策的主要作用表现于反对需求拉动的通胀,而对于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的效果很小。

(2)若要通过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来影响利率,就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

如果这一前提不存在,货币供给变动对经济影响就要打折扣。这时的LM曲线甚至有可能不移动~

(3)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也影响效果。

(4)在开放的经济中,货币政策的效果还要因为资金在国际上流的二受到影响。

3,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是什么?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有四个:

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价格水平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简答题这么回答是没问题的,公式般的概念~~)

4,如何理解宏观经济学中的投资概念?

(这个题目我也不是很明白,以下三句摘自人大经济论坛)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的投资应该是总投资,按照净投资算的应该是NDP.他们都是实际投资.

均衡概念里的投资是意愿投资,Y=C+I+G+NX中的投资是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实际投资.

在投资债券(讲到投机性需求)里的投资就是老百姓普通意义的投资,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应该算做储蓄的.

5,政府支出对私人支出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

(1)支出乘数的大小。

(2)货币需求对产出变动的敏感程度。

(3)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4)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6,何为自动稳定器?简述它对缓和经济的作用。

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

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货币政策与收入政策中的自动稳定器

利息率效应(凯恩斯效应)。由于利率变动能刺激或抑制投资,所以在货币供应量不变的情况下,利率变动有自动调节社会总需求、调控与稳定物价的作用。根据前面已讲过的内容可知,在货币供应量M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商品供给减少→使物价上升→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L1上升→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L2下降→利率r上升→投资下降→有效需求减少→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反之则反是。

7,试比较凯恩斯极端和古典主义极端。

凯恩斯主义极端也叫凯恩斯极端,是指凯恩斯主义的一种极端情况。如果LM越平坦,或IS越陡峭,则财政政策效果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小,如果出现一种IS曲线为垂直线而LM曲线为水平线的情况,则财政政策将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将完全无效。这种情况被称为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

在凯恩斯极端情况下,货币需求利率系数为无限大,而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等于0。因此政府挤出效应为0,财政政策效果极大。反之,在古典主义极端情况下,货币需求利率系数为0

古典主义极端指古典主义的一种极端情况。如果IS越平坦,或LM越陡峭,则财政政策效果越小,货币政策效果越大,如果出现一种LM曲线为垂直线而IS曲线为水平线的情况,则财政政策将完全无效,而货币政策将完全有效。这种情况被称为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

古典主义极端情况下,货币需求利率系数为零,而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极大,即政府支出增加多少,私人投资支出就被挤出了多少,因此财政政策毫无效果。古典主义极端是指IS曲线(水平),LM曲线(垂直)的情况。

8,简述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有三点:

(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而这之和总等于收入。

(2)若APC(平均消费)和MPC(边际消费)都随着收入增加而递减,但APC>MPC,则APS(平均储蓄)和MPS(边际储蓄)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增。

(3)APC和APS之和恒等于1,MPS与MPC之和也恒等于1。

宏观经济学计算复习题

5.假如政府保持预算平衡,使其税收收入和政府开支都保持在1000,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0.8,计算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 6.如果居民将收入的10%用于储蓄,目前所得税率为25%,投资为600,贸易赤字为25,当前的政府开支为每年2700,计算当前的政府赤字额;如果充分就业(供求均衡时)的收入为10600,那么赤字额又为多少; ●1、已知GNP为500,而本国人在外国赚钱数为70, 外国人在本国赚钱数为65,求GDP。 ●2、某国某年具有如下经济指标,S为75,I为50, G为250,TR为10,T为300,请①计算NX 的值 为多少;②列出开放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的恒等式; ③分析各个部门之间的借贷关系 ●3、假设经济模型为C=20+0.75(Y-T),I=380, G=400,T=0.2Y。请问:第一,边际消费倾向为 多少?第二,当收入增加100时,税收增加多少、 可支配收入增加多少、消费增加多少?第三,计算 均衡的收入水平?第四,在均衡水平下,政府预算 结果为什么? 4、假设经济模型为C=20+0.75(Y-T),I=380,G=400,T=0.2Y。请问:第一,边际消费倾向为多少?第二,当收入增加100时,税收增加多少、可支配收入增加多少、消费增加多少?第三,计算均衡的收入水平?第四,在均衡水平下,政府预算结果为什么?第五,如果G从400增加到410,计算政府支出乘数? 1、边际消费倾向为0.9,所得税为收入的三分之一,政府决定增加支出以便使得国民生产总值增加750,政府开支应该增加多少? 2、政府增加投资支出50,边际消费倾向为0.75,经济起初位于均衡点4700,第一,确定政府支出增加对国民生产总值均衡点的影响。第二,投资减少50,国民生产总之均衡点影响如何? 3、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0.75,投资增加多少才能使得Y增加30? 1、边际消费倾向为0.9,所得税为收入的三分之一,政府决定增加支出以便使得国民生产总值增加750,政府开支应该增加多少? 2、政府增加投资支出50,边际消费倾向为0.75,经济起初位于均衡点4700,第一,确定政府支出增加对国民生产总值均衡点的影响。第二,投资减少50,国民生产总之均衡点影响如何? 3、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0.75,投资增加多少才能使得Y增加30? 4、假设经济模型为C=20+0.75(Y-T),I=380,G=400,T=0.2Y。请问:第一,边际消费倾向为多少?第二,当收入增加100时,税收增加多少、可支配收入增加多少、消费增加多少?第三,计算均衡的收入水平?第四,在均衡水平下,政府预算结果为什么?第五,如果G从400增加到410,计算政府支出乘数? 5.假如政府保持预算平衡,使其税收收入和政府开支都保持在1000,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0.8,计算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 6.如果居民将收入的10%用于储蓄,目前所得税率为25%,投资为600,贸易赤字为25,当前的政府开支为每年2700,计算当前的政府赤字额;如果充分就业(供求均衡时)的收入为10600,那么赤字额又为多少; ●1、已知GNP为500,而本国人在外国赚钱数为70, 外国人在本国赚钱数为65,求GDP。

中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化趋势及对策

中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 的变化趋势及对策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举世瞩目的巨大辉煌成就,30年间国民经济实现世界少有的年均9.8%的增长速度,但是这样的增长速度主要是依靠出口和投资来带动的。在带动经济的三架马车——出口、投资、消费中,消费并没有显示出其应有的能量。本文开篇就明确指出了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绊脚石——消费不足。然后总结了国内学者对1978—2002年中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的分析,并回顾了西方消费理论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利用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以最简便的方式对2002—2008年的中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简要总结了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影响。进而从政府、企业、居民三方面构建了中国消费政策体系的合理架构。 关键词:边际消费倾向;扩大内需;消费政策体系 1 引言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30年来,中国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举世瞩目的巨大辉煌成就,30年间国民经济实现世界少有的年均9.8%的增长速度。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赢得了我国在国际经济社会影响力和地位的空前提高,中国经济社会的面貌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然而我国国民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隐患,我国目前的消费状况可用两个“偏低”来概括。第一,我国居民总体上最终消费率偏低,我国改革开放后,由于经济增长快,投资率较高,消费率出现稳步下降的趋势,在55%-65%的区间波动。2001年以来,消费率一直处在60%以下。2007年,我国储蓄占GDP的51%,消费仅占GDP的48.8%,其中包括13%的政府消费,居民消费只有35%。消费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最终消费率如此之低,在世界上是少有的。第二,我国居民的消费档次偏低。由于实施了一部分地区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我国形成了高收入阶层、中等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三个不同的收入群体。从我国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结构的差异来看,高收入阶层食品消费比重最低,但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等开支最高;低收入阶层食品消费最高,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等开支最低。然而即使是最高收入阶层,其食品支出仍占消费总支出的大部分,更不要说最低收入阶层了。这表明: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消费这架马车并没有显示出其应有的能量,中国存在着普遍的居民消费能力不足的问题。[1] 当前, 全球金融危机仍在持续, 并向实体经济扩散蔓延。在此艰难时刻, 中国经济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当外部环境恶化时, 恰恰暴露出我国过度依赖外需的增长模式 是不可持续的。面对严峻挑战,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已经无可置疑地成为拉动我国经济 增长的关键之举。要使经济稳定地增长, 就必须有消费需求的密切配合, 而提高边际消 费倾向, 是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此, 重新审视与分析边际消费倾向对于 拉动内需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据估算,目前我国投资每增加1%,可拉动GDP 上涨0.22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率每增加1%,可以拉动GDP上涨0.87个百分点,消费拉

西方经济学计算题

计算题 1. 已知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分别为Qp=20-3P,QS=2+3P。试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若厂家要扩大销售收人,应该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策略? 解 :商品实现均衡时Qd=Qs 也就是 : 20一3P =2十3P P= 3 在价格 P=3时,市场需求量为11,于是需求价格弹性为Ed = 9/11 当 P=3时的需求价格弹性为9/11,价格弹性小于1,属于缺乏弹性,厂商要扩大销售收人应采取提价策略。 2.已知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分别为:Q_=14-3P,Q;=2+6P,试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 解 (l)均衡时,供给量等于需求量,即QD=QS 也就是14一3P=2十6P 解得P=4/3 Q=10 (2)需求价格弹性 Ed=(△Q/Q)/(△P/P)= (△Q /△P )×(P/Q)=2/5=0.4 (3)需求供给弹性 Es=(△Q/Q)/(△P/P)= = (△Q /△P )×(P/Q)=4/5=0. 8 3.设完全市妒的代表性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是STC= 20+240Q-20Q2+Q3 ,若该产品的市场价格是315元,试问: (1) 该厂商利润最大时的产量和利润; (2) 该厂商的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曲线及图形。 解: (1)因为MC=240-40Q+3Q2, MR=P=315 得Q=15 利润=TR-TC=2250 (2)不变成本FC=20 可变成本VC= 240Q一20Q2+Q3 依据两个方程画出不变成本曲线和可变成本曲线 4.若消费者李某消费X和Y两种商品的效用函数U=X2Y `,李某收人为600元,X和Y的价格分别为Pa=4元,PY=10元,求: (l )李某的消费均衡组合点。 (2 )若某工会愿意接纳李某为会员,会费为100元,但李某可以50写的价格购买X,则李某是否应该加人该工会? 解 :( 1.)由效用函数U=X2Y2可得 MU X=2XY2,MU Y=2YX2 消费者均衡条件为 MU X/MU Y=2XY2 /2YX2=Y/X=Px/P Y;=4/10 600= 4·X+10·Y 可得 X= 75 Y = 30 (3 分 ) 即李某消费75单位X和30单位Y时,达到消费者均衡。

边际与弹性

边际与弹性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第六节 边际与弹性 教学目的:掌握边际函数、弹性函数定义。 教学重点:经济学中常见边际函数及弹性函数。 教学难点:需求弹性的计算 教学内容: 一、边际概念 在经济学中,边际概念通常指经济问题的变化率,称函数()f x 的导数()f x '为函数()f x 的边际函数. 在点0x 处,当x 改变x ?时,相应的函数()=y f x 的改变量为 )()(00x f x x f y -?+=?.当1=?x 个单位时,)()1(00x f x f y -+=?,如果单位很小,则有 )()()1(01000x f dy x f x f y dx x x '=≈-+=?==. 这说明函数)(0x f '近似地等于在0x 处x 增加一个单位时,函数)(x f 的增量y ?.当x 有一个单位改变时,函数)(x f 近似改变了)(0x f '. 二、经济学中常见边际函数 1.边际成本 总成本函数)(x C 的导数)(x C '称为边际成本函数,简称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的经济意义是,在一定产量x 的基础上,再增加生产一个单位产品时总成本增加的近似值. 在应用问题中解释边际函数值的具体意义时,常略去“近似”二字. 例1: 已知生产某产品x 件的总成本为20010409000)C(x x x .++=(元), (1)求边际成本)(x C ',并对)1000(C '的经济意义进行解释. (2)产量为多少件时,平均成本最小

解: (1)边际成本x x 002040)(C .+='. (1000)400.002100042C '=+?=. 它表示当产量为1000件时,再生产1件产品则增加42元的成本; (2)平均成本 x x x x 0010409000C )(C .++== , 00109000)(C 2.+-='x x , 令=')(C x 0,得 x = 3000(件).由于318000C (3000)03000''=>,故当产量为3000件时平均成本最小. 2.边际收入 总收入函数)(x R 的导数)(x R '称为边际收入函数,简称边际收入. 边际收入的经济意义是,销售量为x 的基础上再多售出一个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入的近似值. 例2:设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 x 5100-=,其中p 为价格,x 为需求量.求边际收入函数,及70,50,20=x 时的边际收入,并解释所得结果的经济意义. 解: 根据p x 5100-=得5 100x p -= 总收入函数)100(5 15100)(2x x x x px x R -=?-== 边际收入函数为)2100(5 1)(x x R -=' 即销售量为20个单位时,再多销售一个单位产品,总收入增加12个单 位;当销售量为50个单位时,扩大销售,收入不会增加;当销售量为70个单位时,再多销售一个单位产品,总收入将减少8个单位. 3.边际利润 总利润函数)(x L 的导数)(x L '称为边际利润函数,简称边际利润. 边际利润的经济意义是,在销售量为x 的基础上,再多销售一个单位产品所增加的利润.

西方经济学界几种流行的消费理论

答:消费理论是经济学中,在研究简单的国民收入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理论,即:在货币市场上利率和产品市场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决定原理。主要认为,在不考虑货币市场条件下,国民收入可以通过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来进行调节,并实现均衡。通常在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时,常通过调节社会总需求来完成。而社会总需求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考虑货币市场情况下,消费需求主要受国民收入影响。 1、西方经济学界几种流行的消费理论: 1)凯恩思的绝对收入理论,其主要理论为:在短期中,收入与消费是相关的,即消费取决于居民现期的、绝对的收入,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是稳定的,也就是边际消费倾向且边际消费倾向呈递减。 2)杜森贝的相对收入理论,其主要观点为:消费并非取决于现期的绝对收入,而是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即相对于其他人的收入水平和相对于本人历史上最高的收入水平。 3)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理论,其主要观点为:人们是根据其预期寿命来安排收入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比例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根据他一生的全部预期收入来安排他的消费支出,居民消费主要受制于该家庭在其整个生命期间内所获得的总收入。 4)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其主要观点是:一个人的收入可分为持久收入和暂时性收入。持久收入是稳定的、正常的收入,暂时性收入是不稳定的、意外的收入。消费者的消费是持久性收入的函数。以上的消费理论认为消费

是影响国民经济均衡的重要因素,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收入具有多种形式,不同的收入形式对消费的影响有所侧重。 2、我国要扩大消费需求,必须采取合理的消费政策,为此,必须借鉴西方经济学者对消费理论。 1)依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可以通过理顺收入分配机制,努力提高城乡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因为收入与边际消费倾向是稳定的函数关系,中低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比高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更高,由此,对国民经济中的消费扩大贡献比高收入者更大。同理,农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相对比较高,应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现金购买能力。 2)依据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理论,应加快建立社会保障新制度,树立消费者信心,引导消费者的支出预期。因为人们是依据其预期寿命来安排消费与储蓄的比例,社会保障制度越完善,则消费的比例会越高,从而刺激现期的消费,反之则减少,我国的国企改革、医疗改革和住房改革加剧了我国这几年的储蓄额增加,消费减少,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依据以上的理论,还可以采取鼓励性的消费政策,拓展新的消费领域增加消费品的品种,刺激消费;加大有利于促进消费的基础设施投资,改善城乡居民消费环境;积极发展消费信贷,加快个人信用体系建设。

导数在微观经济学中边际问题的应用

导数在微观经济学中边际问题的应用 云南农业大学 关键词:导数;变化率;边际;边际分析。 前言:导数在现代经济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微观经济学中有着很多具体的例子。掌握和应用导数的基本概念和经济中常见函数的概念非常重要。把经济学中很多现象进行分析和归纳到数学领域中,用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解答对很多经营决策者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高等数学的主要内容是微积分,微分学则是微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导数又是微分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所以学习导数的概念并熟练掌握导数的应用尤为重要。导数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比如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在工程技术上的应用,在经济学中的应用等等,今天我就导数在经济中边际问题的应用略做讨论。 一、导数的概念 从数量关系而言,导数反映函数的自变量在变化时,相应的函数值变化的快慢程度——变化率(瞬时变化率)。从数学表达式而言,研究的是函数的增量与自变量的增量比的极限问题。 二、经济学中常用的函数 导数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主要是研究在这一领域中出现的一些函数关系,因此必须了解一些经济分析中常见的函数。 (一)价格函数 一般说来,价格是销售量的函数。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当购买的东西越多,消费者的消费额度就可以小些。 (二)成本函数 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类. 固定成本是指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者的固定工资等,记为X。变动成本是指原材料的费用、工人的工资等,记为Y。这两类成本的总和称为总成本,记为Z,即 Z=X+Y 假设固定成本不变(X为常数),变动成本Y是产量Q的函数(Y=C(Q)),则成本函数为Z=X+C(Q)。 (三)需求函数 作为市场上的一种商品,其需求量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如商品的市场价格、消费者的喜好等. 为了便于讨论,我们先不考虑其他因素,假设商品的需求量Q仅受市场价格x的影响。即

中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当前我国居民储蓄持续增加,消费需求持续低迷,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阻碍因素。因此,分析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原因,从而为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提供依据,以发挥消费需求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边际消费倾向是联系收入与消费需求的纽带,为了探究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可以通过对边际消费倾向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本文通过探究收入和消费黑箱以及消费者行为,分析了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问题。 关键词:边际消费倾向收入需求结构消费习惯 一、引言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国民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根据Porter(1990)的竞争优势理论,一个国家需要实现的是具有稳定消费需求的消费型社会,消费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才是真正健康的可持续的增长方式。消费型社会是一国经济发展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迄今,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任何由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过渡的迹象。而且,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率的下降趋势非常明显,从2000年到2010年,居民消费率由46.22%下降到33.22%。消费率下降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储蓄率不断上升(Modigliani and Cao,2004)。城乡居民储蓄迅速增长,从2000年底的6万亿增长到2010年底已经超过30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高达76%。总消费需求与经济发展绩效之间不能形成良性循环,严重影响到经济增长的质量。 针对这种现象,许多国内外学者都对居民消费不足问题加以解释。方福前(2009)指出,近10年来,不少学者从居民收入分配不公、居民消费行为特点、信用环境或福利制度改革等方面分析了消费不足问题。袁志刚和朱国林(2002)对收入分配与总消费的关系做了很详细的综述,认为很多消费函数理论均隐含了缩小收入差距能扩大消费需求的结论,如以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为代表的消费理论,以及以持久收入假说和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的考虑到遗赠效用的广义生命周期理论。Ma(1993)指出,由于传统消费理论难以解释我国消费不足现象,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两个假说,即隐蔽性通胀假说与结构转型假说。隐蔽性通胀假说认为,由于供给相对于需求不足而导致居民把受到抑制的消费转向储蓄,从而表现为居民消费倾向低下。供给不足的现象是我国过去经济阶段的特征,不同的是当今的供给旺盛甚至过剩,

微观经济学“边际”相关概念整理

1.边际效用MU (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法;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量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递减: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对某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人们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个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满足程度逐渐下降。 解释: 生理原因:兴奋度递减。 心理原因:人性。 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 2.边际替代率MRS (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量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消费两种商品,维持效用不变,随着一种商品量的连续增加,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 原因: 对某一商品拥有量较少时,对其偏爱程度高;而拥有量较多时,偏爱程度较低。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想要获得更多这种商品的愿望就会减少,所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量就会越来越少。 边际替代率递减,意味着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来越小,因此该曲线必定凸向圆点。 1+2.边际替代率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任意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该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 1.边际产量MP(marginal product):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短期生产函数) 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短期生产函数)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技术和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增加一种要素投入,当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数值时,边际产量递增;当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某一特定值时,边际产量最终会递减。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 是消费者行为理论中边际效用递减法则在生产理论中的应用或转化形态。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存在的条件: 第一,以技术水平不变为前提; 第二,以其它生产要素投入不变为前提; 第三,并非一增加投入这种生产要素就会出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只是投入超过一定量时才会出现; 第四,所增加的生产要素在每个单位上的性质都是相同的,先投入和后投入的在技术上没有区别,只是投入总量的变化引起了收益的变化。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原因 生产中,可变要素与不变要素之间在数量上都存在一个最佳配合比例,即最佳技术系数 开始时,由于可变要素投入量小于最佳配合比例所需数量,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逐渐增加,越来越接近最佳配合比例。边际产量是呈递增的趋势。 当达到最佳配合比例后,再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可变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就是呈递减趋势。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1. 居民消费结构 消费结构分析主要是考察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交通、娱乐、居住和其他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关系。一个国家的居民消费结构与其收入水平、人口结构、自然资源、风俗文化、教育水平甚至社会制度等众多因素密切相关。这其中,收入水平对消费结构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一般来说,收入水平越低,食品等生活必需品所占比重越高,而娱乐等高档消费或奢侈品所占比重越低;收入水平越高,则刚好相反。 分析消费结构问题通常有下列两种方法: (1)利用各类消费品支出占消费品总支出的比重关系来说明问题; (2)通过估计各类消费品支出的收入弹性来考察居民对各类消费品“想要消费”的程度,利用各类消费品支出的收入弹性结构来进行分析。 在本案例中,我们主要采取第二种方法。 2.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 1954年英国计量经济学家Stone 首先提出线性支出系统(LES )用以描述消费者对各种消费品的需求规律,随后美国经济学家Luch 于1973年对其进行了扩展,并最终形成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xtend 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 ELES)。目前,ELES 是经济学界研究居民消费的最重要工具之一。 该系统假定某一时期人们对各种商品(服务)的需求量取决于人们的收入和各种商品的价格,而且人们对各种商品的需求分为基本需求和超过基本需求之外的需求两部分,并且认为基本需求与收入水平无关,居民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才将剩余收入按照某种边际消费倾向安排各种非基本消费支出。扩展线性支出系统的模型为 ),X P -(Y X P V i i i i i i ∑+=β i=1,2,3,…n (1) 式(1)中P i 为第i 种商品的价格,V i 为消费者对第i 种商品的消费支出,Y 表示居民实际收入,X i 为消费者对第i 种商品的基本需求量,P i X i 是对第i 种商品的基本需求支出,i β表示满足基本消费需求后剩下的收入)X P -(Y i i ∑对第i 种商品的边际消费倾向或投向需求系数,它应该满足0

第六节 边际与弹性

第六节 边际与弹性 教学目的:掌握边际函数、弹性函数定义。 教学重点:经济学中常见边际函数及弹性函数。 教学难点:需求弹性的计算 教学内容: 一、边际概念 在经济学中,边际概念通常指经济问题的变化率,称函数()f x 的导数()f x '为函数()f x 的边际函数. 在点0x 处,当x 改变x ?时,相应的函数()=y f x 的改变量为)()(00x f x x f y -?+=?.当1=?x 个单位时,)()1(00x f x f y -+=?,如果单位很小,则有 )()()1(01000x f dy x f x f y dx x x '=≈-+=?==. 这说明函数)(0x f '近似地等于在0x 处x 增加一个单位时,函数)(x f 的增量y ?.当x 有一个单位改变时,函数)(x f 近似改变了)(0x f '. 二、经济学中常见边际函数 1.边际成本 总成本函数)(x C 的导数)(x C '称为边际成本函数,简称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的经济意义是,在一定产量x 的基础上,再增加生产一个单位产品时总成本增加的近似值. 在应用问题中解释边际函数值的具体意义时,常略去“近似”二字. 例1: 已知生产某产品x 件的总成本为20010409000)C(x x x .++=(元), (1)求边际成本)(x C ',并对)1000(C '的经济意义进行解释. (2)产量为多少件时,平均成本最小? 解: (1)边际成本x x 002040)(C .+='. (1000)400.002100042C '=+?=. 它表示当产量为1000件时,再生产1件产品则增加42元的成本; (2)平均成本 x x x x 0010409000C )(C .++== ,

边际消费倾向

命题人:杨华贵审核人:试卷分类(A卷或B卷) 五邑大学试卷 学期: 2014 至 2015 学年度第 1 学期 课程:宏观经济学课程代号: 0100590 使用班级: 130103姓名:吴子峰学号: 3113000249 从宏观角度谈谈当前中国居民的消费状况分析 ——基于边际消费倾向理论 摘要:有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经历了一个先递增、后递减的过程,1978—1993年边际消费倾向递增,1993年后至今不断下降,其中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要低于同期城镇居民。1993年来边际消费倾向原因和影响,本文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以及居民收支预期不稳定等,而影响则是边际消费倾向的持续下降直接导致国内需求不足,并且使投资和外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弱化,财政政策的效率降低。 关键词:边际消费倾向城乡差距对比 一.边际消费倾向的定义与计算方式 消费倾向是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研究有效需求原理时提出的重要概念,将消费倾向定义为:存在于Yw(即用工资单位衡量的既定的收人水平)和Cw(即在该收入水平下的消费开支)之间的函数关系X,即:Cw=X(yw) ,通常人们将凯恩斯绝对收人假说的消费函数列为如下简单形式:C=a+By。[1] 人的消费会随着收人的提高而增加,但相对于收人的增长来说,消费的增长一般是滞后的,收人中用于消费的部分会随着收人的不断增加而逐渐减少,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二.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状况与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施的是高积累、低工资、低消费的政策,故个人可支配收入与

换算的人均GDP差异较大,那时的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远高于消费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迄今,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由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推动型的过渡。 从表2可以看出,2000年就持续下降,而居民消费率则从2000年的40%左右持续下降到2010年的33%,平均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从表2还可以看出我国居民消费率远低于经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 表 2 从表2可以看出,与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相伴随的是我国居民收入比重也逐年下降,由于居民收入是居民消费支出的来源,间接影响了居民的消费。我们可以看出,来我国最终消费率以及居民消费率的下降趋势非常明显,我国居民收入比重从2000年的45%降低到2010年42%,下降3个百分点。很显然导致居民消费率下降的还有其他因素,收入差距扩大便被认为是重要原因之一。[2] 据估算,美国的边际消费倾向现在约为0.68,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约为0.48。也许这种估算不一定十分准确,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于美国。根据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边际消费倾向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力量,在收入一定的条件下,居民消费倾向直接决定消费的多少,而国民收入的分配情况则直接影响居民的消费倾向。

中美边际消费倾向之比较

中美边际消费倾向之比较 发布人:圣才学习网发布日期:2010-08-02 08:55 共 28人浏览[大] [中] [小] 据估算,美国的边际消费倾向现在约为0.68,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约为0.48。也许这种估算不一定十分准确,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于美国。为什么中美边际消费倾向有这种差别呢? 一些人认为,这种差别在于中美两国的消费观念不同,美国人崇尚享受,今天敢花明天的钱,中国人有节俭的传统,一分钱要瓣成两半花。但在经济学家看来,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消费观念属于伦理道德畴,由经济基础决定,不同的消费观来自不同的经济基础。还要用经济与制度因素来解释中美边际消费倾向的这种差别。美国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经济总体上是稳定的;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覆盖面广而且水平较高。而我国正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讨论题: 1.从这个案例当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如果要提高我国的边际消费倾向,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案例点评: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中美边际消费倾向之比较说明我国边际消费倾向明显的低于美国,为什么?我认为存在以下的原因: 首先来看收入。美国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尽管也经常发生经济周期性波动,但经济总体上是稳定的。经济的稳定决定了收入的稳定性。当收入稳定时,人们就敢于消费,甚至敢于借贷消费了。中国是一个转型中的国家,正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尽管经济增长速度快,但就每个人而言有下岗的危险,收入并不稳定。这样,人们就不得不节制消费,以预防可能出现的下岗及其他风险。 其次来看制度。人们敢不敢花钱,还取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性。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覆盖面广而且水平较高。失业有失业津贴,老年人有养老金,低于贫困线有帮助,上大学又可以得到贷款。这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美国人无后顾之忧,敢于消费。 但中国过去计划经济下的社会保障体系被打破了,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而且受财政实力的限制也难以在短期有根本性的改变,从而要为未来生病、养老、孩子上学等必需的支出进行储蓄,消费自然少了。 最后边际消费倾向还与收入分配状况相关。在总收入为既定时,收入分配越平等,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越高,收入分配越不平等,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越低。这是因为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低而穷人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中国目前的收入不平等比美国严重,因此,边际消费倾向低也是正常的。 解决我国边际消费倾向偏低的就要从这几方面入手。

宏观经济计算题+答案

1.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 ,投资为50(单位:10亿美元) 求:(1)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2)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收入)为800,试求企业非自愿存货积累为多少? (3)若投资增至100,试求增加的收入。 (4)若消费函数变为c=100+0.9y ,投资仍为50,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投 资增至100时,收入增加多少? (5)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 解:(1)将已知条件c=100+0.8y ,i=50代入均衡条件y=c+i ,易得均衡收入 y=750(10亿美元) 此时,消费和储蓄的数额分别为 c=100+0.8y=700(10亿美元) s=y-c=750-700=50(10亿美元) (2)企业非自愿存货积累等于实际产出与均衡产出之差,即 非自愿存货积累=800-750=50(10亿美元) (3)已知c=100+0.8y,i=100,代入均衡条件y=c+i ,易得均衡收入y=1000 (10亿美元) 则增加的收入为: ?y=1000-750=250(10亿美元) (4)将c=100+0.9y, i=50代入均衡条件y=c+i ,易得均衡收入:y=1500(10 亿美元) 此时的储蓄额为: s=y-c=y-100-0.9y=50(10亿美元) 投资增至100时,类似地可求得均衡收入为y=2000,收入增加量为: ?y=2000-1500=500(10亿美元) (5)对应消费函数c=100+0.8y ,易知投资乘数 58.01111=-=-=βi k 对应新的消费函数c=100+0.9y ,易知投资乘数 109.01111=-=-=βi k 即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较原来增加1倍。 2.假设某经济社会储蓄函数为s=-1000+0.25y ,投资从300增加至500时(单 位:10亿美元),均衡收入增加多少?若本期消费是上期收入的函数,即 c t =α+βy t-1,试求投资从300增至500过程中1、2、3、4期收入各为多少? 解:(1)由储蓄函数s=-1000+0.25y ,易得投资乘数 425.011===MPS k i 投资增加导致的均衡收入的增加量为 ?y=k i ×?i=4×(500-300)=800(10亿美元) (2)当投资i=300时,均衡收入为 y 0=4×(1000+300)=5200(10亿美元) 由s=-1000+0.25y,且c t =α+βy t-1,,得消费函数 c t =1000+0.75y t-1,

什么叫边际利润

中心环节,认为为顾客提供服务,创造顾客价值是企业经营的出发点和归宿。因而,深入认识顾客价值的本质、来源、实现和评价,不仅是为顾客开发合意的产品、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础,也是辨别核心能力、创造竞争优势的前提。 (一)顾客价值是什么? 谈起价值,就不能不涉及到人的本质。抛开了人的本质,价值问题是讲不清的。 “经济人”假设在经济学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假定“人”具有如下的特性:1、自利性,自利是人的天性,是人的行为的根源;2、理性或有限理性;3、追求效用最大化。营销理论事实上秉承了“经济人”假设,但是由于无法解释人类生活的多样和丰富,又以“偏好”、“文化”等词藻作为补充,这不过给“经济人”冰冷的面孔增添了一丝人气而已。由于“经济人”是对现象的归纳,又把人性推到了极端,所以解决不了价值问题。 迄今为止,最深刻阐述了人的本质的,当属马克思。马克思的观点主要有两个:其一,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其二,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究竟哪一个最能反映人的本质,长期以来有着激烈的争论。我们认为前者更正确。因为前者内在地包含了后者,“自由自觉”不是在真空中的自由自觉,而是在指人在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中的自由自觉,它不仅包含了社会历史客体创造“人”的思想,而且指出了人要在创造历史中破除社会和自然的制约从而进一步展开自己的本质。同时,“人”不仅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也是自然界的产物,后者的片面性是显而易见。其实,若认为人的本质仅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就无法利用马克思的光辉思想研究市场营销问题。 然而马克思的真知灼见由于过于抽象而难以操作,为此我们提出了另一个与之等价的命题,即认为人的本质在于自觉的主体性,包含三部分内容:1、人是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从构成他的社会舆自然关系中开拓主体性而发展;3、自觉性,开拓主体性的活动是在意识的支配下有目的地进行。因而人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在社会关系和自然关系上生命活动,并以活动的自由自觉为终极目标。为了舆“经济人”相对应,可以把这种“主体人”观点概括为如下内容:1、主体性,追求主体性是人的天性,行为的根源;2、自觉;3、追求价值最大化。可见,“经济人”是“主体人”的一个特例。 现在我们就可以在该框架中讨论价值问题。人之成为“人”不只是人是有意识的生物体,不向动物那样为了觅食而满山乱串;也不只是人能制造产品,用碗吃饭,用茶杯喝水,出入乘车;更不只是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人因社会而存在,社会因人而产生,所以不是本原。人之成为“人”,在于他能自觉地创造自己自由的存在,在开拓主体性中占有他自己的世界。人的生命境遇因占有不同的自然和社会关系而不同,价值

2018-2019-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的几点分析-word版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修改,推荐下载使用!== 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的几点分析 一、中国居民消费现状及扩大内需的重要性中国经济现在仍处于持续增长的阶段,GDP总量仍能保持着8% 一10%的增长率。中国政府也一直在大力推行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政策,但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近年来中国居民消费率却一直处于下降的态势。 (一)中国居民消费者现状中国经过了改革开放后的30年的快速发展,如今已经一跃成为世界GDP排名第二的国家,中国的人均GDP也有所增长,但是中国的居民消费率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如果说中国居民的主要消费品是食品等生活必需品,那么恩格尔定律的确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我国居民消费率随着经济的增长下降。但是与经济发展较为成熟的美国和Et本相比,我国的居民消费率明显要低了很多。中国居民消费率从2000年的46.7% 大幅下滑到了201X年的36.3% ,201X年更是跌到了34.0% 的新低。而美国和日本的居民消费率则分别保持在70% 和55% 左右的水平上,高于我国几十个百分点。并且,据估算,美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大约为0.68,而中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大约为0.48,二者有着明显的差距。经比较可见,中国确属低消费国家。 (二)中国扩大内需的重要性从中国政府一再地强调要扩大内需,我们也可以看出居民消费对于一国经济的重要性。投资、消费与出口虽然一直被并称为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但是中国国民经济一直较为依赖出口。尤其是中国和美国之间形成的消费互补局势,更容易受到国际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动荡的连带冲击。再从国内来看,中国的投资市场一直不够成熟,投机氛围过重,而如果只有投资的增长而消费跟不上的话只会引起投资市场缺乏商品市场的支撑,产生更多的经济泡沫而已。同时,中国也一直存在着生产过剩危机,只是将过剩产品都以巨额顺差的方式出口到美国等发达国家了。消费不足、投资过度、产能过剩这些问题,在中国已经存在了十几年,这都是中国经济一些隐蔽的诟病。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尤其是刺激居民消费的增加就成了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之一。 二、中国居民消费者行为的几点特征根据恩格尔的理论,我们可以从生活方式的四个维度,即态度(attitude)、活动(activity)、观点(opinion)、人口统计特征(demograp hic)来描述消费者的生活方式。 (1)子女的养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居民消费习惯很符合弗朗科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他们习惯于以整个生命为计划范围来分配自己的消费。

边际分析方法概述

边际分析法 边际分析法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一种经济分析方法,同时形成了经济学的边际效用学派,代表人物有瓦尔拉(L. Walras)、杰文斯(W.S. Jevons)、戈森(H.H. Gossen)、门格尔(C. Menger)、埃奇沃思(F.Y. Edgeworth)、马歇尔(A. Marshall)、费希尔(I. Fisher)、克拉克(J.B. Clark)以及庞巴维克(E. von Bohm-Bawerk)等人。边际效用学派对边际概念作出了解释和定义,当时瓦尔拉斯把边际效用叫做稀缺性,杰文斯把它叫做最后效用,但不管叫法如何,说的都是微积分中的“导数”和“偏导数”。 在西方经济学中,边际分析方法是最基本的分析方法之一,是一个比较科学的分析方法。西方边际分析方法的起源可追溯到马尔萨斯。他在1814年曾指出微分法对经济分析所可能具有的用途。1824年,汤普逊(W.Thompson)首次将微分法运用于经济分析,研究政府的商品和劳务采购获得最大利益的条件。功利主义创始人边沁(J.Bentham)在其最大快乐和最小痛苦为人生追求目标的信条中,首次采用最大和最小术语,并且提出了边际效应递减的原理。 边际分析法是把追加的支出和追加的收入相比较,二者相等时为临界点,也就是投入的资金所得到的利益与输出损失相等时的点。如果组织的目标是取得最大利润,那么当追加的收入和追加的支出相等时,这一目标就能达到。 边际分析法的数学原理很简单。对于离散discrete情形,边际值marginal value为因变量变化量与自变量变化量的比值;对于连续continuous情形,边际值marginal value为因变量关于某自变量的导数值。所以边际的含义本身就是因变量关于自变量的变化率,或者说是自变量变化一个单位时因变量的改变量。在经济管理研究中,经常考虑的边际量有边际收入MR、边际成本MC、边际产量MP、边际利润MB等。 [编辑] 什么是边际分析法 边际分析方法在西方经济学中,我们把研究一种可变因素的数量变动会对其他可变因素的变动产生多大影响的方法,称为边际分析方法。 边际分析法就是运用导数和微分方法研究经济运行中微增量的变化,用以分析各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过程的一种方法。 边际即“额外的”、“追加”的意思,指处在边缘上的“已经追加上的最后一个单位”,或“可能追加的下一个单位”,属于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就是指在函数关系中,自变量发生微量变动时,在边际上因变量的变化,边际值表现为两个微增量的比。 这种分析方法广泛运用于经济行为和经济变量的分析过程,如对效用、成本、产量、收益、利润、消费、储蓄、投资、要素效率等等的分析多有边际概念。

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习题及答案全的

7.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为什么 答:(1)消费倾向就是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又称消费函数。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一是考察消费支出变动量和收入变动量关系,这就是边际 消费倾向(C MPC Y ?=?或d d C MPC Y =),二是考察一定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量和该收入量的关系,这就是平均消费倾向(C APC Y =)。 (2)边际消费倾向总大于零而小于1,因为一般说来,消费者增加收入后,既不会一 点消费都不增加(即0C MPC Y ?= =?),也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用于增加消费,一般情况是一部分用于增加消费,另一部分用于增加储蓄,即Y C S ?=?+?,因此,1C S Y Y ??+=??,所以,1C S Y Y ??=-??。只要S Y ??不等于1或0,一般有:0l 。 图2—3 平均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一般是大于0小于1的 内容主要说明:判断: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一般是大于0小于1的 如果是错的,为什么 错. a)边际消费倾向=总消费变动/总可支配收入变动.根据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0<MPC <1是对的. b)APC 是消费占收入的比例,平均消费倾向=总消费/总可支配收入.APC>MPC 当消费大于收入时APC >1 当消费和收入相等时APC=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