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7日养猪网玉米价格中国排行榜

2014年12月17日养猪网玉米价格中国排行榜
2014年12月17日养猪网玉米价格中国排行榜

单位:(元/吨)

区域分类排名省市2014-12-162014-12-15

较昨日

涨跌

较上周

涨跌

东北13辽宁省1315 16吉林省213 25黑龙江113

华北14天津市-18-64 18河北省4-3 22山西省1312 23内蒙古-20

华东10上海市-8-40 4福建省-0-5 9浙江省-11-18 11江苏省-3-17 15山东省10-10 17安徽省-3-20

华中6江西省-39-43 8湖北省-16-71 19河南省19-21 3湖南省2-22

华南

2广东省7561

5广西-10-11

西北21陕西省-45-30 20甘肃省10469 24新疆-5-5

西南7重庆市-72-72 1四川省1916 12云南省-5-4

全国有191名信息员

参与本日报价

1-11

全球与我国各省生猪养殖概述

2010年全球及中国各省生猪养殖概述 一、全球养猪业发展概况 养猪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养猪的历史久远。猪肉是人类生存,延续不可缺少的动物性营养食品,是世界消费最广泛的红肉。所以,养猪生产在畜牧业乃至整个农业生产中始终占居重要位置。 世界养猪生产的发展是随人类的文化、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的。现代家猪都是从人类狩猎所余的野猪驯化而来,我国在距今约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前就已驯养猪;埃及于三千五百年前才开始养猪;欧洲于罗马时代后,猪才成为主要家畜;美洲大陆本来没有猪,是十六世纪欧洲移民带入的。现在养猪业主要分布在亚洲(中国、日本),欧洲(丹麦、荷兰、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等),北美和中美洲(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南美洲(巴西大洋洲、澳大利亚),非洲(养猪业欠发达)。并且,驯养成具有一定特色的品种猪:2000多年中国两汉古代优良猪种,欧洲罗马猪,18世纪英国巴克夏、约克夏猪,欧美等杜洛克、波中猪,20世纪60年代丹麦瘦肉型长白猪。 现代养猪生产的发展起始于西方,二次大战后的40年代国外逐步形成了规模化、专业化的商品猪生产,至70年代开始了趋向于集中化、集约化、专业化

和工厂化,并随动物科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养猪生产从种猪繁育到肥育,从屠宰到产品加工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现代养猪生产体系。所以,养猪界认为,1971~1981年是养猪存栏数大发展期,增加了9.11%,猪肉产量增加34.31%,而1982~1992年为养猪生产效益提高期,存栏数增加21.3%,猪肉产量却增加了99.84%,几乎翻一番。这以后至今,养猪业继续朝着高产、高效、优质的方向不断的发展。 二、世界各国养猪情况 1、近几年欧美主要国家养猪水平发展 从1990年到2003年,全球猪肉产量稳步上升,1990年约为7000万吨,到2003年达到了近1亿吨。其中亚洲占56%,欧盟占25.6%,美国占17.1%,非洲占0.80%,大洋洲占0.5%。以中国为主的亚洲占了世界猪肉产量的一半以上。OFUVAL FAOSTAT提供的数据显示,世界肉类的消费比例分别为:猪肉39%,鸡肉31%,牛肉25%,羊肉5%。猪肉的人均消费量,欧盟最高,达到46.2kg,中国为36.6kg。美国是全世界猪肉生产大国之一,也是全世界第二大猪肉出口大国,每年出口的猪肉占世界出口总量的10%以上。 2000年全美国存栏生猪5934万头,屠宰生猪9793万头,并以Iowa州最多,年生产肉猪1450万头。二十多年来,美国养猪业的显著变化之一就是养猪规模不断扩大,养猪生产者不断减少,从而保证在养猪经营者数量减少的同时,仍能维持一定的猪肉生产量。有数据显示,2004年,欧盟15国的猪屠宰量为20228万头,其中约70%来自德国、西班牙、荷兰、法国、丹麦等5个主要养猪生产国。 从世界养猪生产的发展趋势看,今后的猪肉主要产地仍是西欧、北美和中美洲、亚洲主要是中国、日本、台湾等,但大多数发达国家猪的生产力已相当高,猪肉生产趋于稳定,而发展中国家猪肉生产和消费正在快速增加,这是因猪肉的产量和消费主导因素是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养猪生产力的水平提高。 2、发达国家生猪生产的发展特点 养猪业趋向工业化:养猪场数量逐年减少,养猪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如美国从80年到86年间猪场总数从67.04万个减少到34.7万

中国猪文化经典对养猪业的启迪

中国猪文化经典对养猪业的启迪 中国猪文化经典对养猪业的启迪2014-12-09 张伟力教授养猪CEO1 上古篇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将野猪驯化为家猪的民族,中国的民族文化中有相当浓厚的猪文化元素,与印度的牛文化元素、蒙古的马文化元素、欧美诸国的狗文化元素共同构成了绚丽多彩的人畜共荣和谐社会关系。只是中国的猪文化历史要追溯到十分遥远的太古时代。猪文化伴随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国5000年猪文化的沉淀已将养猪生产与中华民族文化乃至世界文化融为一炉。大汶口出土古迹证明了5000年前中华民族已从游牧发展到农耕定居的特征,故汉字“家”的造字是一个屋顶下面有一个冢,即屋下有猪者为家。人命为天,尸体入土时“家”字少一点则为“冢”,意为土中入葬者为猪人同穴,猪为陪葬。上古之时,军队出师,友邦结盟,天子祭天地都有供祭品、插血、拜天地之礼仪。祭品中猪头必不可少,故猪头乃做牺牲之象征。古代传统婚宴中必有猪头供于案中醒目位置,在猪头的陪衬之下,新郎格外英俊,新娘格外秀丽。汉文化中言女子嫁与富人为“嫁入豪门”。何为豪门?高楼深院之大宅门有其猪者为豪门,汉字“豪”是“高”+“豕”而来,说白了,嫁入豪门就是嫁给养猪人。由此可见中华民族的猪文化已深入汉文化的骨髓。康熙字典中收容豕字为部首的字约有150个,

肉字为部首的字有636个,而收容人为部首的字约有800个。这个模糊数学统计告诉我们,猪文化加肉文化近似于人文化。2 秦汉篇作为华夏中央统一文化与政权之首创者,秦始皇依商鞅变法奖励农耕,是为猪粮安天下而后可以富国强兵横扫天下之古典楷模。秦始皇之母乃国母之至尊尚亲自操持养猪之业于赵国之疆,何况八百里秦川之百姓农夫呼。养猪在2000年前的华夏大地已成为农耕文化的基础元素。猪作为农耕文化的产品在秦汉时代是宴席美食文化的主旋律。司马迁史记中对楚汉战争的鸿门宴事件中的猪文化作了生动 的描述。楚王项羽依谋士范增之计宴请汉王刘邦欲在酒席之中刺杀刘邦,故授意项庄舞剑,意取沛公,无奈刘邦身边有贴身卫士樊哙紧随左右。项羽一时冲动赏了樊哙一个彘肩,即猪的前腿。樊哙出于礼节不得不暂时离开刘邦之席到项羽席前受此彘肩。此时刘邦身边无人护卫,身处千钧一发之危。樊哙出于礼节必须当众谢过楚王而且要将此彘肩一啃而尽。为了保护刘邦,樊哙将此彘肩狼吞虎咽于弹指之间,项庄剑锋未到,樊哙已先回到刘邦席间。这段历史记录猪的人文礼仪文化,也记录了猪的肉质育种文化。秦时的养猪育种必定是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才能将猪肉培育得肥嫩可啖,入口欲溶。樊哙也才能迅速地将一个猪前腿嚼下肚去。正是:霸王赐肉气如虎,项庄席上利剑舞。若非彘肩嫩如水,汉家天下改姓楚。秦汉时代的养猪已开始逐步走向专业化,出现了专

简述我国现有的几种养猪模式的主要特点,并阐述自繁自养场的生产

12级动物科学2班林兴涛学号:201230360215 养猪学作业5 题目:简述我国现有的几种养猪模式的主要特点,并阐述自繁自养场的生产成本构成及主要收入来源 1、我国现有的几种养猪模式的主要特点 (1)多元化模式 其特点是:多元化产业化经营,围绕养猪相关产业上下游延伸、拓展, 兼营饲料、动保、养猪、屠宰、深加工等相关产业,产业链比较健全,综合市场抗风险能力强,大都是一些很有实力的集团公司,如广东温氏以养猪养鸡业为主,正在发展动保业、屠宰业、深加工业;河南牧原、海南罗牛山、天津宝迪以养猪业为主,正在发展屠宰业、深加工业、饲料业等。 (2)专业化模式 专业化模式也可称其为单元化模式,与多元化养猪模式相对应,其特点是:只从事养猪产业,基本不经营养猪相关产业链中其它产业,即使其兼营饲料业等也主要是自给自足。国内绝大部分养猪企业、规模猪场都是采用这种模式。 优点是:便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易于养猪专业化;对于其中的一些高端种猪场来说,有利于养猪专业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打造自己的种猪品牌。 缺点是:与多元化模式相比,养猪市场不好时,无以祢补亏损,市场风险大;综合竟争力与盈利能力差;受相关产业的制约,综合抗风险能力差。如中山白石、长江食品、深圳农牧、广西农垦、北京华都、北京育种中心等。 (3)公司独立自养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全部猪场自建、自养,固定资产投资大,环保压力大,但管理及疫病风险最低,食品安全性有保障。以独立生产的专业化公司为主的牧原模式也应属于这种模式,河南牧原公司环保工作做得很好,综合采用水泡粪工艺、沼气等环保工程,但其环保投资过大。 公司独立自养模式又分为一条龙养猪模式、阶段性养猪模式。大型养猪企业(集团)多采用一条龙养猪模式,自建自繁自养原种猪场、祖代场、父母代场(包括生长育肥阶段)。

我国养猪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专题(精)教学教材

我国养猪业现状及及今后发展趋势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有7~8千年之久的养猪历史,猪为“六畜之首”,猪肉是我国人民的主要肉食。自80年以来,我国养猪业取得了迅猛发展,猪的年存栏数和年出栏头数及年产肉量基本呈逐年增长趋势,多年来生猪出栏量保持在6亿头以上,市场规模在5000亿元以上,猪肉产量占世界一半。虽然,我国是公认的生猪大国,但不是生猪强国,和美国等先进技术的养猪强国还有一定的差距,疫病、药残、环境污染等因素制约着我国养猪业持续健康发展,但随着文化、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中国养猪业必然向着集中化、集约化、专业化和工厂化的现代养猪生产体系发展。国外养猪业发展特点: 一、养猪业趋向工业化:养猪场数量逐年减少,养猪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如美国从80年到86年间猪场总数从67.04万个减少到34.7万个(减少48%,每场平均猪数从96头增加到147头。在追求生产效率和规模经济效益的同时,养猪的现代化水平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从而实现了高效、低成本的养猪生产。 二、猪品种和类型的转变:脂肪型猪种趋向消亡,而肉用型和瘦肉型猪种在不断增加扩大,这也是国外养猪生产水平高的表现。 三、饲料工业发达:为适应和促进集约化养猪生产的发展,各国都在研制开发能符合猪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标准和全价配合饲料,并从原粮的选择、加工配合、营养的需求、饲料的运输等各方面入手,来调制和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提高饲料的质量和转化效率。 四、高效益的饲养管理新技术:种猪的繁育体系、杂交优势的利用、猪的人工授精、肥猪的全进全出饲养、仔猪的早期隔离断乳和理想蛋白质理论等新的技术理论都被迅速推广运用,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我国养猪业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改革和市场发展,我国养猪业生产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与国外先进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诸多问题困扰着中国的养猪业。

中国养猪行业发展环境分析(中企智业)

深圳中企智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第一节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2)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 (2) 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析 (2) 三、城乡居民收入分析 (3) 四、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4) 五、进出口贸易历史变动轨迹 (5) 六、2017-2021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 (6) 第二节中国养猪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8) 一、养猪行业监管管理体制 (8) 二、养猪行业相关政策分析 (9) 三、上下游产业政策影响分析 (16) 第三节中国养猪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18) 1

2 第一节 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GDP 历史变动轨迹 2017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5932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6.9%,增速与上半年持平,比上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1229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38109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313951亿元,增长 7.8%。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8%,经济连续9个季度运行在6.7-6.9% 的区间,保持中高速增长。 图表- 1:2012-2017年9月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统计分析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析 前三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其中,城市上涨1.6%,农村上涨1.1%。 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0.6%,衣着上涨1.3%,居住上涨2.5%,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9%,交通和通信上涨1.1%,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2.5%,医疗保健上涨5.7%,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2.6%。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1.5%,猪肉价格下降8.7%,鲜菜价格下降8.8%。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

中国养猪业现状与发展研究

中国养猪业现状与发展研究Profile of China pig industry and development 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会长 President, China National Swine Industry Association 正大集团农牧企业中国区副董事长 Vice Chairman of Chia Tai Group Agro-industry Business China Area 姚民仆 Yao Minpu

目录Content 一、中国养猪业现状 Profile of current China pig industry 二、中国养猪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Main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facing China pig industry 三、中国养猪业发展趋势与展望 Prospect of China pig industry

p 中国养猪业现状------基本情况 Profile of Current China Pig Industry ?In 2008,pig inventory is 463million heads,slaughtered 609million heads,5.17%and 7.88%respectively higher than previous year. 2000-2008全国生猪出栏与存栏情况单位:百万头610565612604 573 557541533519416 420 418 414 421 433 419 440 463 100 200300400500600700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 出栏存栏

中国养猪业发展现状

中国养猪业发展现状 中国养猪业经过九十年代两次明显的涨落,让更多人的更为理性、更为成熟,更加明白盲 目和冲动,使企业受到的打击更大。 在市场逐渐趋于好转时,更多人又开始犹豫了,是投资、技改,还是再观望一下。吃一堑,长一智,人之本能,为避免养猪业再出现大的波折,维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有必要与同行进行有关养猪业发展的探讨和交流。 一、中国养猪业的现状 1.存栏数下降。经过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风暴的洗礼,一部分管理不善的猪场倒闭,农村散养户因养猪不赚钱而宰杀了一批母猪,使目前母猪群体减少,商品猪存栏减少。同期比较,较1998年下降10%左右。全国规模猪场的存栏量占整个存栏量不到1%。 2.原料价格同样主导着养猪业。高价格的原料限制了一部分人养猪。猪粮比价是说明盈 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成本控制得越好,技术水平越高,抗风险能力就会越强。近期国家对进口原料的宏观调控,将有助于大家渡过难关。 3.投资心理更趋成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事前均进行了大量 的调查,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可行性报告,在选择是生产种猪还是商品猪,是供内需还是 出口,是深加工还是卖活体均比较慎重。在投入技术改造、开发和完善销售体系方面也做 了大量的工作。 4.生产安全、健康、无污染食品成了大家的共识。通过这种办法有利于提高出口竞争优势,激活国内市场,改变供需平衡关系,使养猪生产者和猪肉消费者均获利。前者是经济效益,后者是社会效益(放心肉)。国家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有的是强制执行, 可见这是大势所趋,相信在不长时间内会有收益。 5.产、供、销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将使卖猪难的问题得到缓解。很多省市都有经营较好的 肉联加工厂、火腿肠加工厂(公司)与农户联合,这样一方面农户销售收入得到了保障,另 一方面,技术方面也有大公司的支持,相对来说,抗风险能力增强了。 6.西部大开发将拉动西部各省市的消费。养殖业发达的地区可以充分利用这次契机在资金、种猪、技术、管理等方面支持西部。西部经济的发展将改善人们的消费习惯和饮食结构,以猪肉为主的消费形式还要维持很长一段时间,其市场潜力是巨大的,所以养猪业是 大有可为的。 7.行业协会的规范将有利于养猪业的发展。在一些省市成立了养猪协会和种猪测定中心,对维护良好的种猪市场秩序起到指导作用,人们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同时行业协会和种猪测定中心还担起了技术推广、种猪推广、经验交流等任务。

中国养猪业发展趋势及发展方向分析

中国养猪业发展趋势及发展方向分析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养猪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根据农业部《全国生猪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未来10年我国猪肉消费仍然占肉类消费的60%;养猪业从过去10年年增长%,未来10年将下降到1%-2%;饲料产量从过去10年年增长%,未来10年将下降到%。养猪业的发展向产业互联网、适度规模养殖、生态养殖、健康养殖等方面发展。 (一)养猪生产区域布局加快,重心向北方和粮食主产区转移 养猪业总体进入低速发展阶段,环境刚性约束,生产区域布局从东部向北方和粮食主产区转移。中国东西部地区土地辽阔、饲料资源丰富,是生猪养殖重点发展的区域。重点是发挥成本优势,建设一批高标准的、种养结合养殖基地;要做大做强加工龙头企业,实现产加销对接;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保障种源供给;针对区域内气候特点,探索生猪养殖的科学模式。中国中部和西南部是生猪养殖的主产区,重点是持续稳步发展,成为稳定国内猪肉供给的核心区域。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省份生猪产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在于环境压力较大、养殖发展空间受限,重点是稳定养殖规模,提升现代化装备水平和生产效率,加强生猪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利用,因地制宜发展生猪生产,部分满足本地区消费需求,确保区域内猪肉自给率稳定。 (二)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将成为中国未来养猪业的主体 尽管规模化养殖是养猪业发展的方向,但中国人口众多,生猪消费量巨大。建设大型养猪企业投资大,对环境的污染治理成本高,防疫难度大,对人多地少的中国来说难以全面推广。真正要解决中国的猪肉供应问题,发展适度规模的家庭猪场是较好的模式。适度规模的家庭猪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的经营单元,一般出栏500-3000头,整个收入以养猪为主。其优势是经营灵活,有土地,生产成本低,污染治理和猪病防治较容易;同时,专业从事生猪的饲养,防疫、设备、种猪更新交由大中型的专业公司。这种适度的规模经营将能够有效克服养猪业生产的瓶颈,提升产品的安全性,提高经营效益,实现规模化养殖与效益并行。针对中国的实际,北方人均土地面积大,可以建设环保比较好、硬件设施较好的家庭猪场;南方人多地少,可以依靠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发展养殖大户,通过社会化组织去协调解决。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养猪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预计未来我国养猪产业,大型和超大型养猪企业占30%,中小型的家庭农场和养猪大户占70%。中国家庭猪场通过硬件、人才、设备的改进,整合社会化资源,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可以推动中国养猪业由养猪大国转变为养猪强国。 (三)农牧结合的生态养猪模式 生态养猪模式是未来方发展方向。生态养猪的要求:一是要按照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的原则,坚持科学布局畜禽养殖,该减的减到位,该禁的坚决禁,不超量不超限,努力实现畜禽养殖与环境容量相匹配。二是要推进清洁养殖,加快完善粪污处理利用设施,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和精准饲料配方技术,最大限度减

一篇文章读懂中国养猪场托管或服务模式的现在和未来(喻正军博士)

一篇文章读懂中国养猪场托管或服务模式的现在和未来(喻正军博士) 2014-10-28 10:52阅读:211 来源:喻正军作者:猪爱一生 [导读] 前不久,我写了一篇《转眼一瞬间:不一样的五年!在华农or扬翔》,在网上引起朋友们广泛关注,来电、来信的朋友一时间都对我为何辞职,为何从事养猪托管服务十分疑惑和关心, 前不久,我写了一篇《转眼一瞬间:不一样的五年!在华农or扬翔》,在网上引起朋友们广泛关注,来电、来信的朋友一时间都对我为何辞职,为何从事养猪托管服务十分疑惑和关心,其实,大家的关心恰恰正是体现了大家对中国养猪服务模式和托管服务的兴趣,下面通过这篇文章,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对中国规模化猪场托管服务模式的几点感悟和探讨。 近几年,各种类型的养猪服务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建设起来,所有与行业相关的人都认为这是一个朝阳行业,但是心态和想法却各有不同:无非有人觉得时机成熟,有人觉得为时尚早,有人很心急,有人看热闹,这是一个新生事物刚刚兴起之时的正常状态,估计这个状态会持续很久,关于猪场托管服务的话题的热度也会持久不衰。 一、是什么推动了中国的托管服务 1. 资源配比不平衡:在中国,各地区的资源配套差异很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土地资源配套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调整产业结构,逐步退出养猪业;各地区猪肉需求与各供养猪的地域之间形成矛盾,造成养猪产业慢慢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而人才却向中心城区和经济发达地区集中。 2.人才培养、就业与需求不平衡:当前的很多高校毕业生,培养的学生到企业,根本用不上,还需企业再培养。毕业生一方面认为自己是大学生,什么都会,但实际却达不到企业的工作技能的要求形成了矛盾。现在的企业大学和养猪服务培训公司可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学生是否有这种心态,提前去接触和认真学习养猪方面的知识。即使农业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能够改变培养模式和教育方式,但以后毕业求职的大学生中普遍是90后的天下,这些年轻人由于生活在信息和网络时代等他们大学毕业后,很难稳定地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长期生活和工作,可以预知,在地处偏僻缺乏有效沟通交流和培训的几百头或一千多头的猪场中,没有多少大学生愿意干下去。 3.养殖技术巨大差异:对于养猪技术,很多人认为其实不是什么高深技术,但事实远非如此,养殖技术中,确实有很多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手段,光人工授精就有“深部输精”和普通输精之分,前者可以显著带来窝均产仔数,但很多老板并不认可这个技术重要性,片面强调增加了财务成本;更何况随着生物科学技术发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产生的许多效果更好的疫苗和新的产品。国内外关于培训的技术差异也很大,国内以“传帮带”为主,而美国、加拿大采取的是以教练式的“以学员为中心”的高效培训模式,培训效果非常的好,但问题

人工智能养猪设计原理、资源配置研究及发展前景

深度Depth 30本文阐述了人工智能养猪历史、设计原理、技术设备、资源配置整合方 面的研究,还包括人工智能养猪典范开发软件和智能抗击非洲猪瘟典范猪场 介绍及发展前景预测。笔者对自功喂料间多功能资源化利用智能养猪设计方 案进行介绍,分析了人工智能养猪优势、劣势及环保制约因素,得出人工智 能养猪是养猪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将成为中国又一朝阳产业,可以大力宣传推广的结论。 人工智能养猪设计原理、 资源配置研究及发展前景 文 ⊙ 肖和良 湖南省洞口县畜牧水产局 1 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养猪概念 1.1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I)是基于互联网、物联网及大 数据等技术的发展而提出,其定义是集合工业制 造的概念构建网络平台,最大限度地取代人工, 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1.2 人工智能养猪概念 人工智能养猪是把人工智能与养猪业结合 在一起,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连 接,实现猪场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形成管理数 字化、业务电商化、发展金融化、产业生态化的 商业模式,探索出一条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 养猪的新路。所以,人工智能养猪简称AI养猪。2 人工智能养猪设计原理动物生物学特性,是指动物自然形成的特定的某些生长、繁殖指标、习性。如母猪妊娠期114d,鸡蛋孵化期21d。人工智能养猪场的设计原理是依照生猪生物学特性,运用精准饲养、控温 通风、母猪繁殖、疫病防控、机械化养猪方面最 新研究成果,用大数据、机器人、互联网技术全面管理生猪生产全过程,达到节约人工、节料、节水、节能,降低养猪生产成本,减少疫病损失,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之目的。3 人工智能养猪技术设备研究的内容3.1 猪脸谱识别技术猪脸谱识别技术是通过扫描猪脸,了解猪的健康状况,包括进食量、身份信息、口味喜好等。3.2 养殖巡检机器人巡检机器人安装在猪舍顶棚,并沿着巡检车轨道在顶部来回“走动”,利用摄像头进行巡检 棚内的动向。 3.3 摄像头 该摄像头为智能摄像头,具有物联网和云 功能,红外线补光灯夜视功能和传送输入端手机 (电脑)查看功能,具备提供110°广角监控视 野。安装一定位置、数量的摄像头,对猪场人员

中国养猪企业三大经营模式

证券时报/2011年/3月/23日/第B03版 产经 中国养猪企业三大经营模式 证券时报记者吴中珞山水 在雏鹰农牧董事长侯建芳看来,目前国内生猪养殖企业有三种经营模式,分别为传统的公司与农户松散合作的养殖模式、公司与农户紧密合作的养殖模式、大规模工业自动化养殖模式。 第一种模式一般是公司集中加工、农户分散饲养,公司将饲料、仔猪、药品出售给农户,由农户进行养殖,育肥后根据约定价格进行收购,实现规模养殖。公司对农户提供统一供苗、统一采购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等服务。这种模式的优势是易于实现规模扩张,受土地限制程度不大,资金可以渐进投入,但比较容易将疫病风险转嫁给农户。其抗风险性虽强,但在食品安全性方面不够,因为它无法控制农户怎么用饲料。此外,在市场行情特别好的时候,这种模式的企业拿不到该部分超额利润,因为农户可能不把生猪卖给企业。 第二种模式即“雏鹰模式”,由养殖企业与农户紧密合作,公司为农户提供场所、饲料、仔猪、药品等养殖必备物资,农户发挥自身养殖管理经验与公司饲养管理相结合,实现规模养殖,农户根据养殖成果获取收入。公司通过租赁零星土地建设养殖场,农户在公司养殖场内进行养殖,实现“分散养殖,统一管理”。 这种模式的优势是易于控制生猪质量,易于实施统一饲养管理、易于统一防疫、易于统一处理污粪;易于实现规模扩张,受土地限制程度较小,资金可以渐进投入;易于保持与农户的良好合作关系;疫病集中暴发风险得到有效分散;易于发挥农户养殖责任心,降低养殖成本,因养殖场建设和维护成本较低。其劣势是规模扩张受人员限制,养殖企业需要根据区域分散程度配备相应数量的管理和技术指导人员。 “‘雏鹰模式’是将农民的积极性与规模养殖结合起来。农民只需交一两万元保证金,便可到雏鹰公司的养殖场来养猪,其猪仔、饲料、药品疫苗以及最后的售猪,全部由雏鹰解决,而这些中间环节恰恰是农民自己养猪的弱势所在,如果农民在养殖的过程中赔钱了,还会享受雏鹰农牧提供的保底利润。”侯建芳如是介绍该模式的好处。 据侯建芳介绍,雏鹰农牧是国内唯一一家采用这种模式经营的公司,但国内最少有50家企业试图复制其经营模式,不过最终都没有成功,有一半以上是在试行三个月后流产,能坚持半年的估计不到二成,坚持一年的为零。在他看来,这些企业失败的关键是出了一次事故之后就不坚持了,即还没来得及成功就夭折了,如果有人愿意多坚持尝试几年,未来可能会有企业成功复制其经营模式。 而据一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之生猪产业技术体系课题组成员向记者透露,农业部在生猪产业首要的政策导向是食品安全,并希望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得到良性发展。 第三种模式则是通过雇用农工饲养员自建现代自动化养殖场所,实行工业化、自动化、一体化的管理方式进行规模养殖,其代表是双汇和中粮。侯建芳表示,大规模工业自动化养殖模式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其成本会相对高些。 第1页共1页

中国古代的养猪业与猪肉祭祀的演变

中国古代的养猪业与猪肉祭祀的演变 一、史前时期猪的饲养与祭祀 (一)猪的驯化与原始家猪的饲养 猪是中华先民最早驯化的家畜之一。在距今七八千年的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和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中,人们不仅大量饲养猪,还塑造了许多生动的陶猪。据专家研究,这些原始家猪的吻部相对较短,头胸部和腹臀部约各占身体的二分之一。这些特征介于野猪和现代家猪之间,是一种人工驯化的结果。由于驯化的环境和途径不同,当时已有华北家猪、华南家猪之分。在稍后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猪的饲养也越来越普遍。在山东胶县三里河遗址(属大汶口文化)中,出土有猪鬶。在距今五六千年的辽宁后洼遗址中,出土有滑石猪。这些都是史前养猪业已经有了相当发展的产物。 史前时期的人们在住地饲养家猪,为了防止野兽侵扰和家猪外逃,人们还建有猪栏。在河姆渡遗址中,考古工作者发掘出一处直径1米的圆形猪栏,周边以60根木桩围起。在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和山东胶县三里河遗址中,都发掘有猪栏。三里河遗址的猪栏内,还有5个小猪的遗体。由于不实行去势,猪群内杂交,近亲繁殖,又早交早孕,猪既瘦又小,这可能是原始养猪的特点①。 (二)史前人类以猪随葬的习俗 除食用外,史前时期的人们大量用猪随葬和祭祀。在大汶口文化

中,人们普遍以猪头随葬,一些富人甚至还以整猪随葬。这样做,一是供死者享受,二是借此夸富。在晋南襄汾陶寺龙山文化晚期的墓地中,大型墓用整猪随葬,中型墓普遍出土有猪下颌骨。 史前时期的人们如何用猪祭祀,我们尚不得而知。但现代民俗志的一些数据给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一些线索。在海南岛,黎族人祭祖时杀猪,将猪放在火上反复烧烤,直到把猪毛烧掉为止,然后用刀刮掉毛,用水冲洗,然后才开膛取出内脏②。 二、夏商周时期猪的饲养与祭祀 (一)夏商周养猪业的初步发展 夏商两代时,「猪一类繁殖能力旺盛、易于饲养而经济效益来得快的牲畜,可能向小规模饲养发展,成为一般社会阶层肉食品的基本来源」③。在夏代东方的山东泗水尹家城岳石文化层中,出土有大量家猪的骨骼。在郑州商城二里冈遗址中,考古人员曾在探沟中发现骨料达3万块以上,其中以猪骨为最多。夏商考古发掘中大量出土的这些猪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养猪业的兴旺。值得一提的是,殷商时期的人们已经掌握了小公猪的去势阉割技术。在殷商甲骨文中,有一「」字,其意为去势之豕。去势阉割技术对于仔猪的快速育肥和肉类质量的提高都有重要意义。 西周时期,猪的饲养更为广泛,猪肉已成为周人饮食生活中的主要肉食品种,一般家庭都饲养猪。《诗经·大雅·公刘》云:「执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饮之。」这表明猪是西周家庭的重要财富,养猪是很普遍的。但一般平民家庭喂养的猪不会很多。因为猪的饲养,需要大

中国养猪业的现状与展望

中国养猪业的现状与展望 我国的养猪业历史悠久,具有许多地方特色的猪种资源。同时,我国是一个养猪大国,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99年我国生猪存栏4.291亿头,屠宰5.094亿头,猪肉产量3985万吨,分别占全世界的47.01%、44.74%和45.07%,均居世界各国之首。中国养殖业的发展,在世界养猪业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养猪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在猪种的资源开发利用、猪的遗传育种与繁殖、猪的营养与饲料、养猪生产工艺、猪生长的环境控制、猪病的防治、猪场的经营管理、猪肉制品的加工等方面,均有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划时代的辉煌成就。…… 中国养猪业经过九十年代两次明显的涨落,让更多人的更为理性、更为成熟, 更加明白盲目和冲动使企业受到的打击更大。 在市场逐渐趋于好转时,更多人又开始犹豫了,是投资、技改,还是再观望一 下。吃一堑,长一智,人之本能,为避免养猪业再出现大的波折,维持良好的发展 势头,有必要与同行进行有关养猪业发展的探讨和交流。 一、中国养猪业的现状 1.存栏数下降。经过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风暴的洗礼,一部分管理不善的 猪场倒闭,农村散养户因养猪不赚钱而宰杀了一批母猪,使目前母猪群体减少,商 品猪存栏减少。同期比较,较1998年下降10%左右。全国规模猪场的存栏量占整个 存栏量不到1%。 2.原料价格同样主导着养猪业。高价格的原料限制了一部分人养猪。猪粮比 价是说明盈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成本控制得越好,技术水平越高,抗风险能力就 会越强。近期国家对进口原料的宏观调控,将有助于大家渡过难关。 3.投资心理更趋成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事前均 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可行性报告,在选择是生产种猪还是商品 猪,是供内需还是出口,是深加工还是卖活体均比较慎重。在投入技术改造、开发 和完善销售体系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4.生产安全、健康、无污染食品成了大家的共识。通过这种办法有利于提高 出口竞争优势,激活国内市场,改变供需平衡关系,使养猪生产者和猪肉消费者均 获利。前者是经济效益,后者是社会效益(放心肉)。国家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 工作,有的是强制执行,可见这是大势所趋,相信在不长时间内会有收益。 5.产、供、销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将使卖猪难的问题得到缓解。很多省市都有 经营较好的肉联加工厂、火腿肠加工厂(公司)与农户联合,这样一方面农户销售收 入得到了保障,另一方面,技术方面也有大公司的支持,相对来说,抗风险能力增 强了。 6.西部大开发将拉动西部各省市的消费。养殖业发达的地区可以充分利用这 次契机在资金、种猪、技术、管理等方面支持西部。西部经济的发展将改善人们的 消费习惯和饮食结构,以猪肉为主的消费形式还要维持很长一段时间,其市场潜力 是巨大的,所以养猪业是大有可为的。 7.行业协会的规范将有利于养猪业的发展。在一些省市成立了养猪协会和种 猪测定中心,对维护良好的种猪市场秩序起到指导作用,人们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技 术交流和合作,同时行业协会和种猪测定中心还担起了技术推广、种猪推广、经验 交流等任务。

中国养猪模式的新思考

中国养猪模式的新思考 摘要:2007年我国生猪市场出现了一轮涨价高峰,其主要直接原因是供需矛盾。这一事实暴露出了我国养猪模式和养猪行业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了不让类似情况再次发生,真正保证我国养猪业健康、稳定、持续、快速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如何应对饲养成本上升、蓝耳病等疫病风险、环保治污节能减排要求,并提出了如何发展中国特色创新型养猪业。 Ht 一、前言畜牧人 我国是养猪大国,猪肉产量占世界猪肉产量的40%以上〔1〕,但生猪市场继五月中旬大幅涨价之后,近期,再次出现新一轮涨价高峰,价格又创历史新高。猪肉价格上涨,根本原因是货源短缺供不应求,导致供需失衡。为什么会出现供不应求?是因为生产萎缩产量下降。什么原因导致生产萎缩产量下降?是源于前几年的供过于求。去年在这个时候,猪禽价格大幅下跌,跌幅创历史新低,养殖户损失惨重,可谓举步维艰。去年的过剩和猪贱伤农,造成了今年的短缺,也导致了市场机制作用下的报复性涨价。猪肉价格上涨有国际化因素,美国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用大豆生产生物柴油。扩大了玉米大豆的需求,制造了玉米大豆的市场短缺

和价格上涨,引发了我国玉米大豆饲料成本上升和猪肉价格上涨。猪肉价格上涨也有市场化因素。现在农民养猪不是自食自用,农户不是小农经济,而是小规模商品生产者,他们养猪要考虑成本收益。养还是不养,多养还是少养,要看市场行情。这是市场意识提高的表现,是适应市场能力增强的表现。农民有了选择权,有了市场博弈能力,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出现猪肉短缺涨价的情况,不能责怪农民,在生猪市场价跌时,他们选择放弃养猪,主动解套规避风险,而不是生挺硬扛承担亏损,是无可厚非的。中国养猪业大起大落的症结,不是农户小规模分散饲养的问题,而是养猪产业链体系不适应:微观主体弱化,不能随市场波动主动灵活地动态微调;养猪服务体系缺失,不能支持保障养猪业稳定持续发展;政府也没有适时适度地超前调控。当前,中国养猪业既要克服资源环境双重制约,也要破解市场化与国际化的双重挑战。既要在生产力方面创新突破,也要在生产关系方面与时俱进地创新发展。在生产力方面,中国特色创新型养猪业的技术路线是生态化,增长方式是质量型,产品目标是有机绿色畜产品。在生产关系方面,中国特色创新型养猪业也有配套的组织路线:强化小型规模化农户这个微观经营主体;培育“小型规模化农户+现代养猪服务体系=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个中观经营主体;发展“∑N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联盟或行业协会”这个养猪业宏观主体。

猪的文化与历史

1、猪肉品质的发展过程及价值 猪肉品质的历史概念在中国秦汉时期已基本定格并遥遥领先于世界。古人讲究将瘦(削)、老(涩)、粗(糙)、膻(腥)的驯化猪改造为肥(满)、嫩(滑)、细(致)、香(醇)的家养猪种。2000年前鸿门宴上汉将樊哙将楚王项羽所赐之彘肩(即猪的全前腿)啃下肚去,已从侧面作证了中国秦汉时期传统猪的细嫩肉质。两汉时期中国优质猪已远征地中海出口古罗马。时及盛唐,杨贵妃引领肥胖新潮以肥满富态为荣。故唐猪多环肥而少燕瘦矣!届时猪肉以肥嫩香醇之极品著称于世,并为世界养猪大国引用至今。为了改善猪肉品质,英国和美国分别于1818年和1816年引入肥嫩的华南猪杂交育成欧洲和美洲的流行猪种。由于今年来的减肥文化风起云涌,经典的肥(满)、嫩(滑)、细(致)、香(醇)逐渐为新的瘦猪肉品质概念所取代。 一、猪肉 猪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成分,具有补虚强身,滋阴润燥、丰肌泽肤的作用。凡病后体弱、产后血虚、面黄赢瘦者,皆可用之作营养滋补之品。 二、猪皮 猪皮是一种蛋白质含量很高的肉制品原料。以猪皮为原料加工成的皮花肉、皮冻、火腿等肉制品,不但韧性好,色、香、味、口感俱佳,而且对人的皮肤、筋腱、骨骼、毛发都有重要的生理保健作用。 三、猪心 猪心为猪的心脏,是补益食品。它含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以及烟酸等,这对加强心肌营养,增强心肌收缩力有很大的作用。 四、猪肝 肝脏是动物体内储存养料和解毒的重要器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为补肝养血、明目的佳品。用于贫血萎黄,或肝血不足,目昏眼干,夜盲等症。 五、猪肚 猪肚为猪科动物猪的胃,主要含有蛋白质和消化食物的各种消化酶,具有治虚劳羸弱,泄泻,下痢,消渴,小便频数,小儿疳积的功效。 六、猪肾 猪肾俗称猪腰子。用它与各种中药配合制成药膳,对肾虚所致的阳痿、遗精、自汗、盗汗、耳鸣、耳聋、久泻、腰痛、带下等病均有很好治疗作用。 七、猪肺

中国养猪业发展趋势及模式分析

中国养猪业发展趋势及模式分析 李俊柱 (中国规模化养猪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广东珠海 519015) 中国是世界上公认的养猪大国,猪存栏量2010年4.70亿头,其中母猪存栏4765万头,出栏量2010年6.67亿头,均居世界第一,约占全球的一半。2010年出栏率142%,平均每头母猪年提供出栏猪14头。目前中国养猪生产方式仍以农村散养、小型养猪场为主,生产水平低下,虽是养猪大国,但不是养猪强国或养猪发达国家。近几年我国规模化养猪发展迅速,目前基础母猪500头、年出栏一万头以上的猪场约有2500余个,约占总出栏的10%。随着中国经济及规模化养猪的快速发展,规模化养猪所占比例快速增加,传统的农村散养猪所占比例迅猛减少,同时养猪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集约化集团化养猪企业逐年增多,这将是中国养猪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中国规模化养猪的快速发展,中国规模化养猪业各种发展模式逐步形成,归纳起来,目前主要有如下几种模式:从养猪相关产业链经营范围来分类,分为多元化模式及专业化模式。从养猪生产经营者来分类,主要有公司独立自养模式、公司+农户模式、公司+基地模式、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合作社模式、养猪小区模式等。 1.1、多元化模式

其特点是:多元化产业化经营,围绕养猪相关产业上下游延伸、拓展, 兼营饲料、动保、养猪、屠宰、深加工等相关产业,产业链比较健全,综合市场抗风险能力强,大都是一些很有实力的集团公司,如广东温氏以养猪养鸡业为主,正在发展动保业、屠宰业、深加工业;河南牧原、海南罗牛山、天津宝迪以养猪业为主,正在发展屠宰业、深加工业、饲料业;江西正邦以养猪业为重点,带动饲料、兽药(动保)、屠宰业发展;双汇、雨润以屠宰业、深加工业为主,正在大力发展养猪业;正大、希望及六合、大北农、金新农、双胞胎以饲料业为主,已经进入养猪业或正在进军养猪业、动保业;四川铁骑力士以饲料业为主,正在大力发展养猪业、屠宰业、深加工业。 1.2、专业化模式 专业化模式也可称其为单元化模式,与多元化养猪模式相对应,其特点是:只从事养猪产业,基本不经营养猪相关产业链中其它产业,即使其兼营饲料业等也主要是自给自足。国内绝大部分养猪企业、规模猪场都是采用这种模式。优点是:便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易于养猪专业化;对于其中的一些高端种猪场来说,有利于养猪专业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打造自己的种猪品牌。缺点是:与多元化模式相比,养猪市场不好时,无以祢补亏损,市场风险大;综合竟争力与盈利能力差;受相关产业的制约,综合抗风险能力差。如中山白石、长江食品、深圳农牧、广西农垦、北京华都、北

我国养猪发展模式的定位与选择

我国养猪发展模式的定位与选择 2014 年一波又一波可以预见的或始料未及的震荡中一直低迷。屡屡跌破心理底线的猪价、频频失效的“猪周期”和“猪肉收储” 、食品安全修订法案颁布和《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正式实施,或“互联网+”等概念和新技术在行业的试水,屯极而思变,莫不引起业者对中国猪业发展模式的思考和无限遐想。 1 产业发展历程 猪的历史要追溯到4000万年前,有迹象证明家猪可能来自欧洲和亚洲。野猪首先在中国被驯化,中国养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中期。商、周时代养猪技术上的一大创造是发明了阉猪技术,使猪只变得温顺,更易圈饲。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汉代养猪在食用目的之上增加了积肥的功能,促进了养猪方式的变化。唐宋时期,养猪已成为农民增加收益的一种重要手段。元代在扩大猪饲料来源方面,有很多创造。明代中期,养猪业曾经遭受严重摧残。正德14年(1519),因“猪”与明代皇帝朱姓同音,被令禁养,旬日之间,远近尽杀,有的则减价贱售或被埋弃。清朝小农经济使得养猪生产达到了农牧循环的持续发展时期,养猪为改善生活和蓄粪肥田。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批示“一头猪就是一个小型有机化肥厂,如果能做到一人一猪,一亩一猪,肥料的来源就解决了”,鼓励养猪。人民公社期间,大力发展生产队猪场,但因无法解决饲料问题和规模饲养技术不配套而失败。改革开放以后,养猪生产成为农民积蓄零钱和利用闲散资源的有效方式,作为家庭副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广三保等率先建立了万头猪场,开启了规模养猪的序幕。至2005年,是规模养猪形成期,散户饲养规模扩大,大型猪场涌现。2005—2010年,是规模养猪发展期,专业户大量涌现,经历了2007 年的价格风波,其实质是淘汰散户,进入专业化养猪通道。2010年至今后一段时间,是规模养猪的技术提升期,经历了2014年生猪价格洗礼,淘汰低效养殖,进入效益提升通道。可见养猪业自古就在“单一追求肉品价值”到“猪、肥、农业三者的农牧循环”中,不断建立-打破-再平衡,只是起点不同、方式不同罢了。 2 发展模式定位 我国养猪业具体以什么模式为主,需要深入剖析产业定位。经历了

中国养猪业的现状与展望

中国养猪业的现状与展望 中国养猪业的现状与展望我国的养猪业历史悠久,具有许多地方特色的猪种资源。同时,我国是一个养猪大国,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99年我国生猪存栏4.291亿头,屠宰5.094亿头,猪肉产量3985万吨,分别占全世界的47.01,、44.74,和45.07,,均居世界各国之首。中国养殖业的发展,在世界养猪业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养猪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在猪种的资源开发利用、猪的遗传育种与繁殖、猪的营养与饲料、养猪生产工艺、猪生长的环境控制、猪病的防治、猪场的经营管理、猪肉制品的加工等方面,均有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划时代的辉煌成就。…… 中国养猪业经过九十年代两次明显的涨落,让更多人的更为理性、更为成熟,更加明白盲目和冲动使企业受到的打击更大。 在市场逐渐趋于好转时,更多人又开始犹豫了,是投资、技改,还是再观望一下。吃一堑,长一智,人之本能,为避免养猪业再出现大的波折,维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有必要与同行进行有关养猪业发展的探讨和交流。 一、中国养猪业的现状 1(存栏数下降。经过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风暴的洗礼,一部分管理不善的猪场倒闭,农村散养户因养猪不赚钱而宰杀了一批母猪,使目前母猪群体减少,商品猪存栏减少。同期比较,较1998年下降10,左右。全国规模猪场的存栏量占整个存栏量不到1,。 2(原料价格同样主导着养猪业。高价格的原料限制了一部分人养猪。猪粮比 价是说明盈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成本控制得越好,技术水平越高,抗风险能力就会越强。近期国家对进口原料的宏观调控,将有助于大家渡过难关。 3(投资心理更趋成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事前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