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遗传学进展

影像遗传学进展
影像遗传学进展

脑结构与功能的影像遗传学研究进展

ABSTRACT

Imaging genetics combines multimodal neuroimaging and genetics to detect genetic variation in bra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related to behavioral traits, including psychiatric endpoints, cognition, and affective regulation. This special issue features extensive reviews of the current state-of-the-art of the field and adds new findings from twin and candidate gene studies on functional MRI. Here we present a brief overview and discuss a number of desirable future developments which include more specific a priori hypotheses, more standardization of MRI measurements within and across laboratories, and larger sample sizes that allows testing of multiple gene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up to a scale that allows genetic whole genome association studies. Based on the overall tenet of the contributions to this special issue we predict that imaging genetics will increasingly impact on the classification systems for psychiatric disorders and the early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of vulnerable individuals.

摘要

影像遗传学(Imaging Genetics)是结合多模态神经影像学和遗传学方法,检测脑结构及与精神疾病、认知和情绪调节等行为相关脑功能的遗传变异。本文综述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特别是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在双生子和候选基因方面所取得的新发现。除此之外,还讨论了未来影像遗传学可能的发展方向,这主要包括:更具体的先验假设;多实验室之间磁共振图像测量的标准化;利用大样本量进行多基因甚至全基因组测定及关联分析。基于对该领域的综合探讨,我们预测影像遗传学将会对精神障碍的分类以及易感人群的早期检测和治疗提供产生巨大影响。

前言

使用现代神经影像技术研究基因变异对活体脑的影响起源于几个较早的实验,例如脑电图波形的遗传学研究[1]。第一个报道基因变异和现代神经影像学测量结果相关的研究是使用SPECT,发现多巴胺转运蛋白基因的功能变异和与纹状体多巴胺转运蛋白(DAT)的利用率有关[2]。fMRI作为一种高分辨率、无放射性的成像方法,已成为研究复杂疾病的中间表型,早在1996年,由于fMRI 可以检测个体的生理反应,就有人提出fMRI可以用作遗传学研究的表型策略[3]。因为基因的作用并不在行为水平直接表达,而是通过分子和细胞水平介导大脑的信息处理过程。基因直接涉及负责特异性认知和情绪处理的脑区的发育和功能,基因变异可能与这些特异性神经系统的功能强相关,从而影响他们的行为表现。第一个基于fMRI的遗传学研究是借助一项记忆任务,发现阿尔茨海默症相关基

因APOE的变异与正常老年人的海马、顶叶、额前区激活强度有关[4],该文章发表在《N Engl J Med》杂志上。现在,影像遗传学正在迅猛发展(图1),数以千计的文章相继发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遗传变异是如何影响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在此类研究中,绝大多数是采用磁共振(MRI)作为主要的成像手段[5]。综述性的文章表明影像遗传学当前主要集中在老化[6]、早期发育[7]、执行功能[8]、情绪调节[9]和染色体畸变引起的神经行为综合症[10]等领域。影像遗传学为探索和评估基因多态性对大脑功能及对行为的潜在性作用提供了独特的工具,相关研究业已发现许多常见精神疾病的易感性均有中到高度的遗传倾向,且与某些候选基因有关,例如精神分裂症[11]、注意缺陷多动症[12]、抑郁症[13]、焦虑症[14]、心境障碍[15]等。据此,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NIMH)和加州大学自2005年起共同发起了以影像遗传学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并连续举办了六届,该会议旨在评估遗传学和影像学领域新的技术和革新,促进学科融合,推动影像遗传学的发展(https://www.360docs.net/doc/577242788.html,/index.htm)。

1.影像遗传学

从严格意义上讲,什么是影像遗传学呢?关于这个问题,该领域的先驱者总结如下:影像遗传学是一种遗传关联分析,其中表型不是疾病、复杂症状或者行为,而是对大脑结构(比如体积)、化学作用或者功能(大脑在进行信息处理过程中的生理反应)的测量。它所基于的假设是大脑的结构、化学作用或者功能比外表行为的显著差异更接近于基因功能。相对于基于神经心理学测验和人格测验的表型评价脑功能的传统方法,影像遗传学的优势在于它使得在信息处理或明确的脑区神经化学或完成特定任务的脑网络水平下更直接测量基因的影响成为可能。相比之下,传统的行为测量或测验则更为复杂,它们要受到实验任务、操作水平等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掩盖潜在的基因影响[6]。

需要注意的是,影像遗传学不是要取代普通的在复杂症状和行为特征水平基因关联研究;它的目的是补充相关的研究。现在,人们感兴趣的是那些遗传性状影响很小的行为特征,这些性状的遗传学基础很难检测,即使是分子遗传工具得到了巨大改进。大多数自然选择遗留的遗传变异可能在编码蛋白质功能时存在微小的变化,这使得整个神经网络都发生了细微变化。一个复杂行为的变异可能只是因为整个基因链末端的微小变化。我们测量的越接近于神经环路水平,单个基因的影响可能越大。正因为影像遗传学的这一核心理念,遗传变异与大脑反应之间的显著关联在不大的样本量上即能得到[16],这样的样本量不适用于对精神类疾病相关的遗传效应的研究。

NIH的研究人员[17] 总结认为,影像遗传学研究需要遵循三个法则:一是要选择合理的候选基因;二是要仔细控制非遗传因素;三是要选择与感兴趣基因有联系的任务范例。对于第一点,含有功能SNPs的基因最为适合,因为其有明确的生物学效应,考虑到该类研究的较大花费和较小样本量问题,最小的候选等位基因频率应该大于20%;最近单倍型的研究前景看好[18, 19],因为这种方法可以提供单个样本更多的遗传变异信息,可能更正确的反映基因的生物特性,但也可能降低检验效能,因为样本量变得更小,功能性等位基因的作用也可能被稀释。对于第二点,因为年龄、性别、智商或其它非遗传因素(例如药物、吸烟、物质滥用等)往往影响较大并轻易掩盖基因的微小作用,所以必须控制这些非遗传因素,需要把这些因素作为协变量或至少确定基因型分组间的协变量平衡。由于病

人中非遗传因素存在固有的差异(例如药物使用、认知缺陷等),选用正常人群测定遗传效应就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最后,影像遗传学要求选用的任务范例必须要激活局限的脑区,产生明显的信号并显示个体差异。最近的任务范例聚焦于特殊行为或疾病状态的相互作用(例如情绪Stroop任务),脱离任务的静息功能磁共振也开始用来研究遗传效应[20, 21],尽管静息情况下心理状态能否反映脑功能仍然存在疑问。

2.双生子研究

影像遗传学中最基本的疑问在于结构和功能磁共振获得的中间表型的个体差异是否由遗传因素造成的。性状遗传度的准确评估可以应用双生子法得到,该方法比较基因完全相同的受试者(单卵子)的性状相似性与只有一半基因相同的受试者(双合子)的性状相似性。对于脑结构,不管是在整体体积(比如灰质总量,小脑的总大小)[22, 23]还是局部体积(比如额叶)甚至单个体素水平[24-26],双生子法计算遗传度都得到了强有力的证实。例如,双生子脑MRI研究表明成人[24] 和儿童[27]大脑结构的变异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且不同脑区的体积受遗传影响的程度各异,如额叶体积的遗传度高达90%-95%,海马为40%-49%;研究也表明额中回、中央后回等的灰质密度有很高的遗传度,前扣带回、海马、杏仁体的密度受中等程度的遗传因素的影响[28]。还有研究发现许多脑区皮质厚度的遗传度存在着年龄差异(成人一般高于儿童)[29]。

对于功能磁共振,目前大多数血氧水平依赖(BOLD)激活表型还缺乏可靠性、时间稳定性和遗传度的信息。2009年《Science》刊发了一篇德国研究人员应用数字记忆任务的双生子功能磁共振研究,指出该类研究须注意四点核心问题,即合适的脑校准、充分的个体差异、较高的可信度以及统计效能[30]。值得一提的是,一些非遗传因素往往会造成测了误差,比如从功能磁共振信号强度估计脑激活的误差[5]。这种测量误差在应用这种技术进行复杂数据获取和数据统计分析中是不可避免的,但这也反映了影像遗传学中一个重要假设的差异,即个体之间在任务相关的大脑活动的准确定位几乎不存在差异。标准的方法是聚集在基于解剖图谱预定义的感兴趣区域中的体素之间的信号强度。而这种划分感兴趣区域的方法只有在所有的个体在相同的任务下确定相同的区域。这往往很难实现。做相同任务的个体可能在大脑结构上存在差异,而在执行任务时候也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未来影像遗传学的在方法上的重要进步会是将受遗传因素影响的信号最高强度区域也作为附加性状参与计算。

3.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单倍型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主要是指在基因组水平上由单个核苷酸变异所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SNP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Lander于1996年提出,是继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和微卫星多态(micro-satellite polymorphism)之后的新一代多态性遗传标记。SNP所表现的多态性只包括单个碱基的转换或颠换,以及碱基的插入或缺失。SNP通常只有1种二等位基因,即在该位置存在2种不同的碱基[31]。二等位基因有四种不同类型,包括一种转换C

—T(G—A)和三种颠换C—A(G—T)、C—G(G—C)、T—A(A—T)。四种SNP类型在人类中的发生频率不同,最常见的为C—T(G—A),约占三分之二,其他三种类型发生的频率相同[32]。SNP多是发生C、T转换,原因是胞嘧啶是甲基化的,它能自发地脱氨基而替换为胸腺嘧啶。

据估计,人类的所有群体中大约存在一千万个SNP位点,其中稀有的SNP位点的频率至少有1%。相邻SNPs 的等位位点倾向于以连锁群(blocks)的方式遗传给后代,这样,位于染色体上某一区域的一组相连锁的SNP 等位位点便被称作单体型(haplotype)。大多数染色体区域只有少数几个常见的单体型(每个具有至少5%的频率),它们代表了一个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大部分多态性。对于一个连锁群来说其可能包含有很多SNP 位点,但是只需用少数几个SNPs 就足以特异性地鉴定出该连锁群的单体型模式,而这样的SNPs常被称为标签SNPs(tag SNPs)[33-35]。

最常用的SNP的检测还是依赖实验方法,根据这些方法的原理可以将其分为4种类型。一是根据DNA构象的不同寻找SNP的方法,包括温度梯度凝胶电泳(temperature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T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以及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等;二是基于PCR以及酶切的方法,最常用的是PCR-RFLP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 DNA,RAPD);三是杂交方法,包括等位基因特异寡核苷酸片段分析(allele-specific oligonucleotide,ASO)、基因芯片技术和毛细血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等;四是直接进行测序,这是最容易实施的SNP 检测方法,且随着DNA 测序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及测序成本的降低,直接测序法已越来越多地被用于SNP 的检测与分型。

4.候选基因

双生子法尽管很先进,但是仍有先天的局限性。它不能鉴定包含的实际基因,所以现在研究影像遗传学的主流方法是候选基因法。该方法主要是测试基因变异与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变异之间的关联性。表1给出了磁共振研究中的部分有潜力的候选基因。应该注意的是这个表是不完全的,只是总结了以前研究提到过的与大脑结构功能或者行为相关的所有基因。

4.1影响神经传递的基因

影像遗传学中选择候选基因的方法有很多种。最有效的候选基因是那些参与神经传递、位于基因的编码区或者影响基因剪接或者基因表达区域的基因。这一类基因变异影响着蛋白质的质量和数量,并且他们中的许多都会对神经递质的代谢、释放、重吸收、受体密度和亲和力产生直接的影响。短期的离子通道活动诱导的去极化或者超极化和细胞水平上第二信使诱导的引起长期解剖变化等多重事件活动也受到他们的影响。以儿茶酚胺邻位甲基转移酶基因(COMT)为例,有研究发现多巴胺转运蛋白(DAT)在额前皮质相当少,因此将COMT作为额前皮质里多巴胺有效性的主要决定因素。当COMT基因某一外显子上编码缬氨

酸的碱基发生了转换,改为编码甲硫氨酸时(val158met),会产生一种低于正常活性2~4倍的不耐热蛋白。COMT基因的这种变异直接和额前叶多巴胺信号异常导致的许多疾病联系到一起,包括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精神分裂症和认知功能老化。也有许多影像遗传学研究发现了某些认知任务,如持续注意、工作记忆和反应抑制,诱导的大脑重叠区域的激活情况与这种变异有关联[6, 8]。

4.2影响大脑形态和神经发育的基因

神经传递并不是功能候选基因的惟一研究起点。儿童早期的认知成熟和老年人的认知下降,其过程有明显的个体差异,而这些主要是受基因的影响。因此,影响大脑形态和神经发育的基因也可以作为候选基因。例如,有学者研究了注意的执行网络的形态学发育,尤其是前扣带回的作用[7]。发育早期前扣带回位于中线背侧,在向额中线的神经迁移过程中hedgehog、BMP和FGF信号通路的明确作用已经被证实。这些通路的功能变化使得前扣带回发育异常,有可能导致前脑无裂畸形。等位基因的微小变异也会导致前扣带回的结构功能异常,这些都可在脑成像中检测到。这可以指导我们将这些通路中的基因优先作为前扣带回的功能磁共振检查的候选基因。另一个与发育有关的候选基因是影响额前叶灰质体积的DISC1基因[36],该基因位于1q42区域,在大脑皮质发育的神经迁移中发挥作用。精神分裂症患者该基因发生了染色体易位,导致苯丙氨酸替代了位于607的亮氨酸。结果发现,相比于携带两个亮氨酸等位基因的受试者,那些携带一个或者更多苯丙氨酸等位基因的受试者在额上回和前扣带回的灰质明显减少。有趣的是,携带苯丙氨酸的受试者存在更严重的幻觉,并且幻觉的程度和左侧额上回体积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以上发现表明神经发育中的基因对于由MRI检测到的大脑结构变化也是很有意义的,并且这种变异可能最终是由基因变异和临床结果共同作用的产物。然而,正如先前所述,许多临床疾病如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精神分裂症和自闭症会反映不同的过程,比如,很有可能许多不同的等位基因共同作用产生了相同的性状。单个疾病基因只会对大脑结构和整体功能产生很小的影响。要找到这种基因需要研究同种的参与者或病人,比如他们来自同一家谱或者相同的隔离群体。

4.3多基因和上位效应

随着研究的深入,候选基因法开始探索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从更深层次解释基于磁共振数据的性状变异。这些作用可能是叠加的,还可能是交互的(也称为上位效应)。有学者研究了同一通路中基因的叠加作用[37, 38],借助负性情绪面孔范例,表明5-羟色胺能的两个关键基因,5-HTT和TPH2对豆状核和杏仁核的BOLD活性表现出叠加作用。2008年有学者对相同通路中两个基因的上位效应给出了实例[39]。他们在计算酒精依赖个体的海马体积,并对大脑萎缩做了修正后,检测了谷氨酸受体基因(GRM3)六个SNP和COMT的三个SNP对海马体积的交互影响。他们检测了90种双基因等位联合效应,并引入了一种新的方法避免多次检测问题。结果表明在长期接触酒精的受试者中,只有这两种基因特定的等位基因联合才会引起了海马的体积减小。应该注意的是所有这些上位效应如果经过传统关联方法修正的话,结果可能就不会显著了。

5.未来进展

到目前为止,影像遗传学这一新领域已经得到广泛的探索。相比于精神遗传学的行为性状的候选基因研究,如果样本量合适,重复效果好并且缺少直接假设,那么影像遗传学中的候选基因方法的限制要更少一些。当同时检测多个基因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假阳性的出现也会进一步提高。我们相信,未来如果以下三方面得到改进,可以很好降低这些问题:

1)候选基因研究应该探索更特定的假设;

2)使用功能磁共振的原则是同一实验室内部使用相同的方法测量不同的任务,跨实验室使用先前研究的相似任务;

3)提高样本量使得可以进行整个基因组关联分析。

5.1先验假设

大多数候选基因研究都选择了与各种行为疾病更相关的任务来研究神经系统,比如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反应抑制或者焦虑症的情绪面孔。然而,这些关联检测往往具有两面性。我们所期望的主要或加性作用并不能特别表达,而同一个基因的研究有时候会检测到同一基因里不同的位点。这和NCI-NHGRI研究组的[40]的意见相悖,他们认为可重复性不仅指基因,也包含基因里的各个位点。在神经水平,基因型不同的组间只能看到BOLD信号的激活状态不同,而不是BOLD反应的方向和幅度。并且,感兴趣区划分方法也只能宽泛地表达。从长远来看,这也是不可取的。在实验以前,我们应该做出明确的预测,比如特定的基因型在固定的感兴趣区域或网络中可以引起特定的活性变化(增强或降低)。

神经水平的这种预测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因为某一区域的活性增强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解释。认知任务中增强的局部功能磁共振活性可能意味着相比于那些做得差的参与者,他们有效地激活必要的脑区来执行任务,也可能意味着他们不比别人做得好,但是需要更强的活性来降低大脑的工作效率。接受强烈情感刺激引起的减弱的功能磁共振活性可能以为这些参与者没有充分参与情感过程,也可能是他们的脑活性本来就非常高,需要降低反应的幅度。准确的BOLD反应依赖于感兴趣区域划分方法的结构方式,如神经元种群的数量和准确的连接方式(树枝状分支、兴奋平衡性和抑制性突触),而这些本身就受遗传变异的影响。虽然这样,如果我们能对突变等位基因的作用提出更直接的假设,影像遗传学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5.2标准化

获得更有效结果的另一种方法是检测可以反映同一心理活动的不同任务的基因型效应。例如,许多任务都可以参与抑制控制(如GoNogo 任务、Stroop 任务、Simon任务、Flanker任务),一定程度上他们都激活相同的脑结构。如果在这些任务中等位基因对激活脑区都有显著影响,将会提高基因效应的置信度。对于情绪处理,在负效价的任务中,比如消极词语、生气或害怕的面孔、令人生厌的图片(蛇/蜘蛛、灾难、暴力),等位基因对杏仁核和额前叶内侧皮质活性的影响也应相互一致。由于先前研究存在很多差异,我们更希望各个实验室能在任

务协议上达成统一标准。结构成像已经存在了很好的标准化模型。例如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影像中心(ADNI,https://www.360docs.net/doc/577242788.html,)为获取包括病人在内的老年人的纵向磁共振图像和PET图像,制定了一套统一的标准,并建立了一个公开的数据库。类似的措施有助于功能磁共振研究的发展。在遗传学领域,荟萃分析已经成为检测微小效应基因的主要手段。

5.3样本量

样本量当然是越大越好,当在一个单独的研究中检测多个候选基因,增加样本量是必要的。作为经验法则,认为检测一个单独基因最少需要10个受试者,对于频率较小的等位基因,这就需要更大的样本量来包含这种特殊基因型。应该注意的是10个受试者只是fMRI研究中所需要的最小量,而不是进行有效分析所需要的数量。对于多基因,推荐使用基于有效分析得到的样本量(可以参照https://www.360docs.net/doc/577242788.html,/GxE),即使只有两个基因,做不到这一点,结果有时也是谬误的。例如,要检测含有叠加效应(假设基因1的最小频率为0.25;基因2为0.20)的两个基因的遗传效应,为了获得80%(α=0.05)的统计效能,而每个基因的决定系数至少是4%,则需要150个受试者进行MRI扫描。如果相互作用解释方差的另外2%,则需要350个受试者才能达到80%的统计效能。

目前,fMRI研究的迅速发展使得可以对脑图像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其中一项研究包含了705个中风和痴呆患者[41],均进行了结构MRI扫描和认知测试,并检测了70,987个常染色体的SNPs。结果发现灰质总体积、局部脑体积、脑室体积和白质的体积都存在显著相关性。基因内部或附近的许多SNP并没有像预想的那样与脑体积相关(如CDH4和CNTN5基因)。同时,先前研究过的与脑体积相关的基因也得到了证实(如NGFB,NRG1,SORL1,PRNP,NTRK2基因)。这项研究展示了全基因组SNP数据的两个用处,也验证了一些先前研究过的与大脑结构功能相关的基因,并检测了一些全新的基因。

Framingham只研究了70,987个SNP。基因分型成本的大幅下降也使得个体全基因组分析的基因数提高到五十万甚至一百万。因此,典型的全基因组分析需要高达250万的SNP才能产生可信的基因型。这样就产生了影像遗传学中的一种情形:几百万的基因变异与灰质白质内的成千上万的体素及激活大脑多个系统的一系列认知任务进行全排列[7]。在这个总体中,多重检验的修正方法就成为很大的问题。500~1000个受试者的20,000个体素与500,000个SNP的关联会产生令人难以置信的结果。其中有些会反映真实的生物活动,但我们相信更多的会是无意义的。另一方面,多重检验的严格控制也会破坏有些存在的关联。一些创新的方法的提出也是需要的,像Puls在2008年提出的方法[39]。

幸运地是,许多fMRI研究已经严格控制了第一类错误。最近的一片文章指出在脑成像研究中使用的多重校正方法如基于高斯随机场的FEW方法和FDR方法得到的假阳性也许也是合理的[42]。他们选了与精神类疾病无关的720个SNP (其中492与大多认知行为也无关),并测试了他们与1)超过两百万个体素的灰质2)全脑或预先选择的感兴趣区域内在N倒退或面部情绪任务中24,048个体素的BOLD反应之间的关联。如果基因表型的影响超过任一体素的修正值,这个SNP就被认为是阳性的。这个研究中SNP的数量在5%的实验误差下的假关联也是可以接受的。这表明影像遗传学里面的修正p值往往也代表正相关。

总结

综上所述,影像遗传学是一门令人兴奋的科学。人们总是尝试着去了解大脑功能和结构的遗传变化。这一领域现在有许多分支。更好地了解大脑功能和结构的遗传变异,可以帮助我们同时从基因、大脑和行为水平对精神类疾病进行更好的分类,而不是仅仅依靠表现性状。这有助于易感患者的早期检测及选择更好的治疗方法。我们希望,这些研究可以带来这些疾病的治疗方法的进步,从而减轻给这些家庭所带来的痛苦。

附图表

图1. 影像遗传学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概述:改自“Imaging genetics-days of future past ”[17]。

表1. 先前研究提到的基因,改自“Imaging the genetics of bra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5]。 基因

位置 相关疾病 相关文献 Apolipoprotein E (APOE ) 19q13.2 痴呆或年龄相关的认

知下降 Mattay et al.(2008)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APP)

21q21 痴呆或年龄相关的认

知下降

Mattay et al.(2008) Presenelin 1 (PSEN1) 14q24.3 痴呆或年龄相关的认

知下降

Mattay et al.(2008) Presenelin 2 (PSEN2) 1q31-q42 痴呆或年龄相关的认

知下降

Mattay et al.(2008) Sortilin-related receptor (SORL1)

11q23-q24

痴呆或年龄相关的认

知下降

Mattay et al.(2008)

Klotho 13q12 痴呆或年龄相关的认

知下降

Mattay et al.(2008)

Prion Protein gene (PRNP) 20pter-p12 痴呆或年龄相关的认

知下降

Mattay et al.(2008)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GF-1) 15q26.3

痴呆或年龄相关的认

知下降

Mattay et al.(2008)

Death 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 1 (DAPK1) 9q34.1

痴呆或年龄相关的认

知下降

Mattay et al.(2008)

Fragile X mental retardation 1 (FMR1) Xq27.3 智力低下

Bearden et al.

(2008)

Lim domain kinase 2 (LIMK1) 7q11.23 视觉空间认知

Bearden et al.

(2008)

Neurofibromatosis type 1 (NF1) 17q11.2

视觉空间认知,执行

功能

Bearden et al.

(2008)

D-amino acid oxidase activator (DAOA) 12q24

双向性障碍;精神分

裂症

Bearden et al.

(2008)

Dystrobrevin binding protein 1 (DTNBP1) 6p22.3

双向性障碍;精神分

裂症

Bearden et al.

(2008)

Multiple ankyrin repeat domain 3 (SHANK3) 22q13.3 自闭症

Bearden et al.

(2008)

Guanine binding protein, b1L (GNB1L) 22q11.2 精神分裂症

Bearden et al.

(2008)

Neuregulin (NRG1) 8p22-p11 精神分裂症;双向性

障碍

Greene et al.

(2008);

Bearden et al.

(2008)

Reelin (RELN) 7q22 精神分裂症Greene et al.

(2008);

Dystrobrevin-bidning protein 1(DTNBP1) 6p22.3 精神分裂症

Greene et al.

(2008);

Disrupted in Schizophrenia 1 (DISC1) 1q42

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

状,工作记忆,

Szeszko et al.

(2008)

注意,额叶灰质体积

痴呆或年龄相关的认

知下降

Mattay et al.(2008)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 11p13

痴呆或年龄相关的认

知下降

Mattay et al.(2008)

Sonic hedgehog (SHH) 7q36 前扣带回发育Fossella et al.

(2008)

7-Dehydrocholesterol reductase (DHCR7) 11q12-q13

前扣带回发育认知缺

Fossella et al.

(2008)

Patched (PTCH1) 9q22.3 前扣带回发育Fossella et al.

(2008)

Zinc finger protein of 13q32 前扣带回发育Fossella et al.

cerebellum 2 (ZIC2) (2008)

Gli-Kruppel family member 2 (GLI2) 2q14 前扣带回发育

Fossella et al.

(2008)

Tachykinin 1 (TAC1) 7q21-22 抑郁症Fossella et al.

(2008)

Catechol-O-methyl transferase (COMT) 22q11.21-q11.2

3

痴呆或年龄相关的认

知下降

Mattay et al.(2008)

酒精依赖或酒精相关

症状

Puls et al. (2008)

精神分裂症

Greene et al.

(2008);

Bearden et al.

(2008)

工作记忆

Greene et al.

(2008);

反应抑制

Greene et al.

(2008);

情绪控制Aleman et al. (2008)

Dopamine B-hydroxylase (DBH) 9q34 持续注意

Greene et al.

(2008);

工作记忆

Greene et al.

(2008);

MonoAmine Oxidase A (MAOA) Xp11.23

执行注意中的ACC激

Fossella et al.

(2008)

Greene et al.

(2008);

杏仁核/腹内侧活动或

孤僻症

Aleman et al. (2008)

Dopamine receptor D1 (DRD1) 5q35.1

酒精依赖或酒精相关

症状

Puls et al. (2008)

Dopamine receptor D2 (DRD2) 11q23

执行注意中的ACC激

Fossella et al.

(2008)

Dopamine receptor D3 (DRD3) 3q13.3

酒精依赖或酒精相关

症状

Puls et al. (2008)

Dopamine receptor D4 (DRD4) 11p15.5

执行注意中的ACC激

Fossella et al.

(2008)

反应抑制

Greene et al.

(2008);

Dopamine transporter (DAT1, SLC6A3) 5p15.3

酒精依赖或酒精相关

症状

Puls et al. (2008)

注意缺陷

Greene et al.

(2008);

工作记忆

Greene et al.

(2008);

精神分裂症Greene et al.

(2008);

反应抑制Greene et al.

(2008);

Tryptophane hydroxylase (TPH2) 12q21.1 反应抑制

Greene et al.

(2008);

执行控制Reuter et al. (2007)

杏仁核/腹内侧活动Canli et al. (2008);

Aleman et al. (2008)

Serotonin transporter (5-HTT, SLC6A4) 17q11.1-q12

痴呆或年龄相关的认

知下降

Mattay et al.(2008)

前扣带回体积和激活

Fossella et al.

(2008)

Greene et al.

(2008);

杏仁核/腹内侧活动,

焦虑症

Aleman et al. (2008)

抑郁症Canli et al. (2008);

Serotonin 2a-receptor (5HT2a) 13q14-q21

痴呆或年龄相关的认

知下降

Mattay et al.(2008)

持续注意

Greene et al.

(2008);

文字记忆表现Reuter et al. (2008)

Serotonin receptor type 3

(HTR3A)

11q23.1-q23.2 杏仁核/腹内侧活动Aleman et al. (2008)

Glutamate receptor, NMDA 1 (NR1, GRIN1) 9p34.3

酒精依赖或酒精相关

症状

Puls et al. (2008)

Glutamate receptor,

NMDA 2

(NR2B,GRIN2B) 12p12

酒精依赖或酒精相关

症状

Puls et al. (2008)

注意缺陷

Greene et al.

(2008);

Glutamate transporter 1 (GLT1, SLC1A2) 11p13-p12

酒精依赖或酒精相关

症状

Puls et al. (2008)

Glutamate receptor 3 (GRM3) 7q21.1-q21.2

酒精依赖或酒精相关

症状

Puls et al. (2008)

额前叶和海马功能的

认知检测表现

Mattay et al.(2008)

Glutamate receptor, metabotropic 7 (GRM7) 3p26.1-p25.2

额前叶的工作记忆功

Blokland et al.

(2008)

Choline transporter

(CHT1, SLC5A7)

2q12 抑郁症Aleman et al. (2008)

Cholinergic receptor a-pp 4 (CHRNA4) 20q13.2-q13.3 持续注意

Greene et al.

(2008);

Cannabinoid receptor 1

(CNR1)

6q14-q15 社会奖惩反应Aleman et al. (2008) Kidney and brain

expressed protein (KIBRA) 5q35.1

工作记忆和海马在回

忆时的激活

Mattay et al.(2008)

Period 2 (PER2) 2q37.3 酒精依赖或酒精相关

症状

Puls et al. (2008)

参考文献

1. Vogel F, Schalt E, Kruger J, Propping P, Lehnert KF: The electroencephalogram (EEG) as a

research tool in human behavior genetics: psychological examinations in healthy males

with various inherited EEG variants. I. Rationale of the study. Material. Methods.

Heritability of test parameters. Hum Genet 1979, 47(1):1-45.

2. Heinz A, Goldman D, Jones DW, Palmour R, Hommer D, Gorey JG, Lee KS, Linnoila M,

Weinberger DR: Genotype influences in vivo dopamine transporter availability in human

striatum.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2000, 22(2):133-139.

3. Weinberger DR, Mattay V, Callicott J, Kotrla K, Santha A, van Gelderen P, Duyn J, Moonen C,

Frank J: fMRI applications in schizophrenia research. Neuroimage 1996, 4(3 Pt 3):S118-126.

4. Bookheimer SY, Strojwas MH, Cohen MS, Saunders AM, Pericak-Vance MA, Mazziotta JC,

Small GW: Patterns of brain activation in people at risk for Alzheimer's disease. N Engl J

Med 2000, 343(7):450-456.

5. de Geus E, Goldberg T, Boomsma DI, Posthuma D: Imaging the genetics of bra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Biol Psychol 2008, 79(1):1-8.

6. Mattay VS, Goldberg TE, Sambataro F, Weinberger DR: Neurobiology of cognitive aging:

insights from imaging genetics. Biol Psychol 2008, 79(1):9-22.

7. Fossella J, Fan J, Liu X, Guise K, Brocki K, Hof PR, Kittappa R, McKay R, Posner M: Provisional

hypotheses for the molecular genetics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imaging genetic

pathways in the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Biol Psychol 2008, 79(1):23-29.

8. Greene CM, Braet W, Johnson KA, Bellgrove MA: Imaging the genetics of executive function.

Biol Psychol 2008, 79(1):30-42.

9. Aleman A, Swart M, van Rijn S: Brain imaging, genetics and emotion. Biol Psychol 2008,

79(1):58-69.

10. Bearden CE, Glahn DC, Lee AD, Chiang MC, van Erp TG, Cannon TD, Reiss AL, Toga AW,

Thompson PM: Neural phenotypes of common and rare genetic variants. Biol Psychol 2008, 79(1):43-57.

11. Fusar-Poli P, Perez J, Broome M, Borgwardt S, Placentino A, Caverzasi E, Cortesi M, Veggiotti

P, Politi P, Barale F et al: Neurofunctional correlates of vulnerability to psychos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Neurosci Biobehav Rev 2007, 31(4):465-484.

12. Durston S: Imaging genetics in ADHD. Neuroimage 2010.

13. Inkster B, Nichols TE, Saemann PG, Auer DP, Holsboer F, Muglia P, Matthews PM:

Pathway-based approaches to imaging genetics association studies: Wnt signaling,

GSK3beta substrates and major depression. Neuroimage 2010.

14. Domschke K, Dannlowski U: Imaging genetics of anxiety disorders. Neuroimage 2009.

15. Scharinger C, Rabl U, Sitte HH, Pezawas L: Imaging genetics of mood disorders. Neuroimage

2010.

16. Munafo MR, Brown SM, Hariri AR: Serotonin transporter (5-HTTLPR) genotype and

amygdala activation: a meta-analysis. Biol Psychiatry 2008, 63(9):852-857.

17. Bigos KL, Weinberger DR: Imaging genetics-days of future past. Neuroimage 2010.

18. Meyer-Lindenberg A, Zink CF: Imaging genetics for neuropsychiatric disorders. Child Adolesc

Psychiatr Clin N Am 2007, 16(3):581-597.

19. Liu B, Li J, Yu C, Li Y, Liu Y, Song M, Fan M, Li K, Jiang T: Haplotypes of

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 modulate intelligence-related brain white matter integrity.

Neuroimage 2010, 50(1):243-249.

20. Liu B, Song M, Li J, Liu Y, Li K, Yu C, Jiang T: Prefrontal-related functional connectivities

within the default network are modulated by COMT val158met in healthy young adults. J

Neurosci 2010, 30(1):64-69.

21. Thomason ME, Yoo DJ, Glover GH, Gotlib IH: BDNF genotype modulates resting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in children. Front Hum Neurosci 2009, 3:55.

22. Baare WF, Hulshoff Pol HE, Boomsma DI, Posthuma D, de Geus EJ, Schnack HG, van Haren NE,

van Oel CJ, Kahn RS: Quantitative genetic modeling of variation in human brain morphology.

Cereb Cortex 2001, 11(9):816-824.

23. Posthuma D, de Geus EJ, Neale MC, Hulshoff Pol HE, Baare WEC, Kahn RS, Boomsma D:

Multivariate genetic analysis of brain structure in an extended twin design. Behav Genet

2000, 30(4):311-319.

24. Thompson PM, Cannon TD, Narr KL, van Erp T, Poutanen VP, Huttunen M, Lonnqvist J,

Standertskjold-Nordenstam CG, Kaprio J, Khaledy M et al: Genetic influences on brain

structure. Nat Neurosci 2001, 4(12):1253-1258.

25. Hulshoff Pol HE, Schnack HG, Posthuma D, Mandl RC, Baare WF, van Oel C, van Haren NE,

Collins DL, Evans AC, Amunts K et al: Genetic contributions to human brain morphology and intelligence. J Neurosci 2006, 26(40):10235-10242.

26. Schmitt JE, Eyler LT, Giedd JN, Kremen WS, Kendler KS, Neale MC: Review of twin and family

studies on neuroanatomic phenotypes and typical neurodevelopment. Twin Res Hum Genet 2007, 10(5):683-694.

27. Schmitt JE, Lenroot RK, Wallace GL, Ordaz S, Taylor KN, Kabani N, Greenstein D, Lerch JP,

Kendler KS, Neale MC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genetically mediated cortical networks: a

multivariate study of pediatric twins and siblings. Cereb Cortex 2008, 18(8):1737-1747. 28. Peper JS, Brouwer RM, Boomsma DI, Kahn RS, Hulshoff Pol HE: Genetic influences on human

brain structure: a review of brain imaging studies in twins. Hum Brain Mapp 2007,

28(6):464-473.

29. Lenroot RK, Schmitt JE, Ordaz SJ, Wallace GL, Neale MC, Lerch JP, Kendler KS, Evans AC,

Giedd JN: Differences in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the human cerebral

cortex associated with development during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Hum Brain Mapp

2009, 30(1):163-174.

30. Koten JW, Jr., Wood G, Hagoort P, Goebel R, Propping P, Willmes K, Boomsma DI: Genetic

contribution to variation in cognitive function: an FMRI study in twins. Science 2009,

323(5922):1737-1740.

31. Botstein D, Risch N: Discovering genotypes underlying human phenotypes: past successes

for mendelian disease, future approaches for complex disease. Nat Genet 2003, 33

Suppl:228-237.

32. Brookes AJ: The essence of SNPs. Gene 1999, 234(2):177-186.

33. The International HapMap Project. Nature 2003, 426(6968):789-796.

34. Reich DE, Cargill M, Bolk S, Ireland J, Sabeti PC, Richter DJ, Lavery T, Kouyoumjian R,

Farhadian SF, Ward R et al: Linkage disequilibrium in the human genome. Nature 2001,

411(6834):199-204.

35. A haplotype map of the human genome. Nature 2005, 437(7063):1299-1320.

36. Szeszko PR, Hodgkinson CA, Robinson DG, Derosse P, Bilder RM, Lencz T, Burdick KE,

Napolitano B, Betensky JD, Kane JM et al: DISC1 is associated with prefrontal cortical gray

matter and positive symptoms in schizophrenia. Biol Psychol 2008, 79(1):103-110.

37. Canli T, Congdon E, Todd Constable R, Lesch KP: Additive effects of serotonin transporter

and tryptophan hydroxylase-2 gene variation on neural correlates of affective processing.

Biol Psychol 2008, 79(1):118-125.

38. Herrmann MJ, Huter T, Muller F, Muhlberger A, Pauli P, Reif A, Renner T, Canli T, Fallgatter AJ,

Lesch KP: Additive effects of serotonin transporter and tryptophan hydroxylase-2 gene

variation on emotional processing. Cereb Cortex 2007, 17(5):1160-1163.

39. Puls I, Mohr J, Wrase J, Priller J, Behr J, Kitzrow W, Makris N, Breiter HC, Obermayer K, Heinz

A: Synergistic effects of the dopaminergic and glutamatergic system on hippocampal

volume in alcohol-dependent patients. Biol Psychol 2008, 79(1):126-136.

40. Chanock SJ, Manolio T, Boehnke M, Boerwinkle E, Hunter DJ, Thomas G, Hirschhorn JN,

Abecasis G, Altshuler D, Bailey-Wilson JE et al: Replicating genotype-phenotype associations.

Nature 2007, 447(7145):655-660.

41. Seshadri S, DeStefano AL, Au R, Massaro JM, Beiser AS, Kelly-Hayes M, Kase CS, D'Agostino

RB, Sr., Decarli C, Atwood LD et al: Genetic correlates of brain aging on MRI and cognitive

test measures: a genome-wide association and linkage analysis in the Framingham Study.

BMC Med Genet 2007, 8 Suppl 1:S15.

42. Meyer-Lindenberg A, Nicodemus KK, Egan MF, Callicott JH, Mattay V, Weinberger DR: False

positives in imaging genetics. Neuroimage 2008, 40(2):655-661.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与现状

医学影像发展与医学影像技术学的形成 医学影像是临床医学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它发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每1~2年就出现一项新技术。显著的特点是从疾病的形态学诊断发展到疾病的功能诊断,从大体形态诊断发展到分子水平诊断,以及定性和定量的诊断,从诊断的临床辅助科室发展到临床治疗的介入科室。以致在医学影像学的基础上形成了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治疗学和医学影像技术学等亚学科。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线,并把X线用于人体检查,开创了放射医学的先河。在此后的100多年内X线检查占着主导地位,幷广泛地用于临床,使得放射医学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对临床疾病的诊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时的放射科医生来源有二,在大的教学医院的主要是医疗系毕业的学生,中小医院主要是放射中专班毕业的学生。此时放射科技术人员,在大的教学医院有解放前教会医院培养的技术人员和自己培养的学徒,中小医院的放射科诊断和技术没分家。在20世纪60~80年代,放射科医生基本上是正规学校毕业的学生,而技术人员则是招工顶职、复员军人、护士改行,或者是初高毕业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发展很快,新的医学影像设备不断涌现,新的影像技术不断产生,医学影像检查和治疗在临床的作用越来越大,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对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20世纪60年代出现影像增强技术,使得放射科以上在黑暗房间的检查彻底解放出来;20世纪70年代出现CT成像技术,该设备以高的密度分辨率使得放射科结束只能观察人体的骨骼和骷髅的历史,还能够观察人体的软组织病变,解决了传统X线难以解决的诊断难题,尤其是三维成像技术,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开辟广阔的前景;20世纪80年代出现MR 成像技术,它以更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和多方位多参数的检查技术,能够观察人体更加细微的病变,解决普通X现、CT和心血管造影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具有无辐射损伤和无创伤的特点,在人体的功能成像和分子水平有其独特的优势;20世纪80年代出现介入放射学,它通过微小的创伤解决了临床上某些疾病难以处理或创伤大的问题,使得放射科成为继内科和外科后的第三大治疗学科;20世纪80~90年代出现CR和DR成像技术,使得放射科进入全面的数字化X线检查,在成像质量、工作效率、图像保存和劳动强度等方面显示极大的优越性;20世纪90年代出现激光打印技术,使放射科技术人员彻底告别暗室手工冲洗胶片的历史,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保证了图像质量,幷实现了数字化图像的传输和打印;超声技术近来发展越来越快,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它以无创伤、效率高、诊断准确而受到广大的临床科室亲眯;核素扫描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临床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它是真正意义上的功能水平和分子水平的成像。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了PACS,实现了医学影像的大融合,将各种数字化的图像串联起来,可进行数字化图像的远程传输和远程会诊,并与医院的HIS、CIS、RIS等进行联网,实现了数字化医院。 由于医学影像设备的不断发展,医学影像技术的日新月异,医学影像学的CT、MR、介入、普放,超声和核医学等亚学科逐渐建立,医学影像技术学科也逐渐形成。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X线的临床应用,放射学的形成,医学影像学的形成。总体走向是建立现代医学影像学:从大体形态学向分子、生理、功能代谢/基因成像过渡;从胶片采集、显示向数字采集/电子传输发展;对比剂从一般性组织增强向组织/疾病特异性增强发展。;介入治疗,以及与内镜、微创治疗/外科的融合、发展。具体走向是:影像信息更加具有敏感性、直观性、特异性、早期性;图像分析由定性向定量发展:由显示诊断信息向提供手术路径方案发展;图像采集与显示:由二维模拟向三维全数字化发展;图像存储由胶片硬拷贝向软拷贝无胶片化,乃至图像传输网络化发展;从单一图像技术向综合图像技术发展

线粒体及其相关疾病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线粒体及其相关疾病的遗传学研究进展(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齐科研相蕾陈静宋玉国霍正浩杨泽 【关键词】线粒体DNA 基因突变疾病 线粒体广泛分布于各种真核细胞中,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呼吸链(电子传递链和氧化磷酸化系统)为细胞活动提供能量,并参与一些重要的代谢通路,维持细胞的钙、铁离子平衡,以及参与其他生命活动的信号传导。 此外,线粒体还与活性氧(reactive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及细胞凋亡有关[1-3]。组成线粒体的蛋白质有1000多种,除呼吸链复合体蛋白受mtDNA与核基因双重编码,其他蛋白均由核基因编码。mtDNA突变或核基因突变都能引起线粒体功能紊乱[1,4]。早在1963年,Nass等人就发现有遗传物质DNA的存在。1981年,Anderson等发表了人类mtDNA全序列。1988年,Holt和Wallace分别在线粒体脑病和Leber’s遗传性视神经病(LHON)患者的细胞中发现了mtDNA突变,从此开辟了研究mtDNA突变与人类疾病的新领域。随着对mtDNA研究的深入,人们对mtDNA的突变和人类疾病的相关性

日益重视。芬兰的数据显示人群单个点突变(3243A>G)的比率为1∶6000,然而,英国资料表明mtDNA疾病的患病率或易患比率为1∶3500[5]。动物模型和人类研究证据均证明,mtDNA突变是引起人类多因素疾病,部分遗传性疾病以及衰老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mtDNA突变和相关疾病进行阐述。 1 线粒体DNA的遗传学特征 线粒体DNA是存在于线粒体内而独立于细胞核染色体的较小基因组。与核基因相比,线粒体DNA具有一些显著特征。 1.1 母系遗传 Giles等[6]通过对几个欧洲家系线粒体DNA进行了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时,发现mtDNA 分子严格按照母系遗传方式进行传递。母系遗传是指只由母亲将其mtDNA分子传递给下一代,然后再通过女儿传给后代。有研究表明[7],在受精过程中,精子线粒体会被卵子中泛素水解酶特异性识别而降解,这很好地解释为什么父源性mtDNA不能传播给后代。 1.2 异质性和突变负荷 核基因突变所产生的突变体分为纯合子(homozygote,等位基因都发生突变,含量为100%)和杂合子(heterozygote,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发生突变,突变含量为50%)与核基因不同,线粒体基因突

乳腺影像新进展

乳腺肿瘤影像学进展 一、乳腺肿瘤的流行病学 乳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首,我国的乳腺癌发病率虽然低于欧美国家,但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并且患病年龄年轻化。2008年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为47.64%/10万,城市发病率比农村高1.6倍。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与肿瘤分期和进展有着直接的关系,早期乳腺癌约为98.3%,中期乳腺癌约为83.5%,伴有远处转移者则仅为23.3%。所以,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一直是临床医师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胸部影像学关注的重点和难点。目前,乳腺癌的影像学检查主要依赖于超声和钼靶检查,随着CT功能显像、磁共振成像(MRI)和分子影像学的快速发展,近年乳腺癌的筛查和诊断又有了新的突破。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及其联合应用的进展探讨如下。 二、影像学技术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在日常诊疗工作中,我们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乳腺X线摄影、乳腺超声、乳腺MRI、乳腺PET-CT以及乳腺介入性诊疗 1乳腺X线 乳腺X线摄影是检出乳腺癌的最基本影像检查方法,是低能量X线(20-30KV)软组织摄影在乳腺成像中的应用。钼靶操作简便,检查费用低,受主观因素影响小,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约71-96%,尤其对诊断乳腺癌价值较大的微小钙化的显示率明显高于其他影像学方法。国外学者分析证实,钼靶的早期应用可以提高乳腺癌检出率约25%,并且大大降低了患者死亡率。Smith等研究发现约1/6的乳腺癌死亡人群年龄在40~50岁,成为导致女性过早死亡的首要病因,因此推荐女性乳腺癌常规钼靶筛查应该从40岁开始。但X线摄影具有其局限性,假阴性率达10%~15%, 诊断准确性受乳腺腺体类型、肿瘤大小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全数字化乳腺钼靶(full 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及计算机辅助检测和诊断系统(computer aided detection anddiagnosis,CAD)是乳腺钼靶与计算机技术发展结合的新应用,由于其更高的对比度及空间分辨率,对乳腺微小病变的检测敏感性更高。全视野数字乳腺X线摄影有较大的曝光宽容度,摄影动态范围宽、对比分辨率高,图像对比度及钙化显示优于传统的屏片系统,且放射剂量也低于传统屏片系统。对致密型乳腺、50岁以下以及绝经前的女性诊断准确性更优于传统屏片系统[2]。目前研究[3-4]显示两者对乳腺癌的筛查效能相当,但FFDM可降低召回率、假阳性率和活检率。CAD在乳腺癌筛查及诊断中均有一定范围的应用,其敏感性高,但特异性低,常导致较高的召回率。 目前,乳腺X线成像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igital breast tomosynthsis,DBT)、对比增强数字乳腺摄影(contrast-enhanceddigital mammography,CEDM)、双能量减影等。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更加提高了乳腺X线摄影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有效性。 另外,乳腺CT技术做为一项新兴技术,正在被不断的发展和研究,以改进的细节分辨率和可被接受的剂量水平,提供了比常规X线摄影更加清晰和无重叠的图像,在将来数年的临床乳腺成像中将发挥作用。 2乳腺B超 乳腺超声具有简便、无创、无辐射、可反复使用等特点,又因中国女性乳腺腺体类型较西方国家致密,故超声目前已成为我国乳腺疾病检查的重要手段,与X线摄影联合应用是乳腺影像检查的黄金组合。但因乳腺超声具有操作者依赖性、微小钙化显示不佳等局限性,故其在乳腺癌筛查中的价值尚需大宗前瞻性对照性研究。近年乳腺超声的研究进展包括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三维超声以及光声学的应用等等。有利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医学影像诊断学》学习指南

《医学影像诊断学》学习指南 一、课程介绍: 《医学影像诊断学》是运用X线、CT、MRI等成像技术来研究人体组织器官在正常和病理状态下的成像,以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判断病变性质,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诊断依据的一门学科。随着医学影像医学检查手段和方法的不断进步,医学影像诊断学内容亦在不断丰富和更新,成为包括超声、X线、CT、MR、ECT、PET 和介入放射学等一门独立而成熟的临床学科。在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中除反映国内、外医学影像学的现状和成熟的观点外,还兼顾我国医学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系统为主线,在每系统中均以总论、正常X线、CT、MR表现和基本病变的表现为主,适当地编入了部分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影像学诊断,以保持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忌片面求新求深。 本课程讲授中,为适应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查阅外文文献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在学习中还需讲授重要名词和术语的英文单词。 二、课程学习目标: 1、掌握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2、熟练掌握医学影像诊断学范畴内的各项技术,掌握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原理 和疾病诊断合理方法的选择、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基础(包括常规放射学、CT、MR、超声学、核医学、介入放射学。 3、能够运用影像学的诊断技术进行疾病诊断的能力。 4、了解影像诊断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三、课程学习内容与安排 医学影像专业本科生要求掌握各种影像检查方法的成像原理、检查技术,掌握各系统正常和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掌握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影像诊断,了解本专业成像技术的最新进展。按照本专业的教学计划要求,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二大模块。 在理论课中按系统分为11个部分共78学时,实践课教学分为实验课、见习和实习3个部分。

脑血管病影像诊断新进展

脑血管病影像诊断新进展 脑血管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VD)是一类由各种脑血管源性病因所致的脑部疾病的总称。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时间规律性不强,多数患者起病急、症状明显,由于CT的广泛应用,能得到及时的诊治。缺血性脑血管病多数凌晨发病,起病缓慢,症状逐渐加重,所以往往延误诊治时机。要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水平,就要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干预脑缺血进程和防止严重后果的发生,现代影像诊断学在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部分缺血性脑血管病CT和MRI诊断新进展 一、头颈动脉血管狭窄影像诊断 (一)头颈动脉CTA 1.基本原理和方法 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 CTA)是螺旋CT 的一项特殊应用,是指静脉注射对比剂后,在循环血中及靶血管内对比剂浓度达到最高峰的时间内,进行螺旋CT容积扫描,经计算机最终重建成靶血管数字化的立体影像。 扫描方式为横断面螺旋扫描,根据需要头颈CTA扫描范围可从主动脉弓到颅底或全脑;经肘静脉以 3.5ml/s的流速注入非离子型对比剂50~60ml;选主动脉层面,使用智能触发技术,CT值设为150HU~200HU。图像后处理技术包括MPR,曲面重组(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 C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和容积重组(volume rendering,VR)。应用机器配有高级血管成像功能与计算机辅助诊断相结合的病变发现和诊断软件,全面显

示血管。 2.头颈CTA应用现状临床实践表明,合理应用CTA能提供与常规血管造影相近似的诊断信息,且具有扫描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势。报道显示颈动脉CTA和常规血管造影评价颈动脉狭窄的相关系数达82%~92%。颅内动脉的CTA能清晰显示Willis环及其分支血管。可以用于诊断动脉瘤、血管畸形及烟雾病或血管狭窄。应用螺旋CT 重建显示脑静脉系统,称脑CT静脉血管造影(CT venography, CTV)。目前,此技术在脑静脉系统病变的诊断上已显示出重要价值。 3.头颈CTA新进展-64排螺旋 64排螺旋CT扫描速度很快,可完成3期以上外周静脉注入对比剂的增强扫描和大范围血管增强扫描成像,如脑、颈部、肺动脉、主动脉及四肢血管等,可采集纯粹的动脉或静脉时相数据,这些都有助于对血管的观察和分析。而且它配有高级血管成像功能与计算机辅助诊断相结合的病变发现和诊断软件,使其在血管成像方面的优势更加突出。总结其在头颈、脊柱CTA上的主要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血管成像范围广,能很容易完成头颈部联合或长段脊柱、脊髓CTA; (2)可同时显示血管及其相邻骨结构及其关系,如钩椎关节增生对椎动脉压迫,根据程度可分为级:I级,椎动脉平直,无压迫;II级,椎动脉受压迂曲,管腔无狭窄;III级,椎动脉受压,管腔狭窄。(3)可同时显示血管内硬化斑块,特别是在颈动脉CTA;0.6mm~0.625mm层厚的原始图像可以清晰显示血管壁硬化斑块,并根据CT

遗传学发展历史及研究进展(黄佳玲)

遗传学发展历史及研究进展 湛江师范学院 09生本3班黄佳玲 2009574310 摘要:自从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的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生物的遗传特性锲而不舍地深入研究。从假设到实验,从宏观到微观,遗传学的羽翼日渐丰满。从遗传因子到基因,从基因的概念到基因的本质、功能,基因的概念逐渐扩展,人们对基因的认识逐渐深化。可以说,基因概念的发展史,就是人们对基因认识的发展史,就是遗传学的发展史。而分子遗传学则主要研究基因的本质、基因的功能以及基因的变化等问题。 关键词:遗传学分子遗传学重组DNA技术 几千年来,人类对生物及人类自身的生殖、变异、遗传等现象的认识不断深入和发展。人类从古代就注意到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并通过人工选择获得所需要的新品种。从19世纪起就对遗传和变异开始作系统的研究。按照不同历史时期的学术水平和工作特点,遗传学的研究进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经典遗传学、生化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基因工程学、基因组学和表观遗传学等数个既彼此相对独立,又前后互相交融的不同发展阶段[1]。这当中,分子遗传学的地位无疑是相当重要的,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的早期研究都用微生物为材料,其形成和发展与微生物遗传学和生物化学也有密切关系。 分子遗传学的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核酸与蛋白质大分子的遗传作为上,重点是从DNA水平探索基因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表达和调节的分子机理等诸多问题。 早在1927年马勒和1928年斯塔德勒就用 X射线等诱发了果蝇和玉米的基因突变,但是在此后一段时间中对基因突变机制的研究进展很慢。直到1944年,美国学者埃弗里等首先在肺炎双球菌中证实了转化因子是脱氧核糖核酸(DNA),从而阐明了遗传的物质基础。1953年,美国分子遗传学家沃森和英国分子生物学家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结构的双螺旋模型,这一发现常被认为是分子遗传学的真正开端,它为有关的科学工作者着手研究构成分子遗传学两大理论支柱,即维系遗传现象分子本质的DNA自我复制和基因与蛋白质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正确的思路,奠定了成功的基础。1955年,美国分子生物学家本泽用基因重组分析方法,研究大肠杆菌的T4噬菌体中的基因精细结构[2],其剖析重组的精细程度达到DNA多核苷酸链上相隔仅三个核苷酸的水平。这一工作在概念上沟通了分子遗传学和经典遗传学。 应该说二十世纪50年代初期至70年代初期,是分子遗传学迅猛发展快速进步的年代。在这短短的二十余年间,许多有关分子遗传学的基本原理[3]相继提出,大量的重要发现不断涌现。其中比较重要的有:1956年,美国科学家科恩伯格在大肠杆菌中发现了DNA聚合酶Ⅰ,这是可以在试管中合成DNA链的头一种核酸酶,从此拉开了DNA合成研究的序幕;1957年,弗伦克尔-康拉特和辛格证实,烟草花叶病毒TMV的遗传物质是RNA,进一步表明RNA同样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1958年梅塞尔森和斯塔尔发

医学影像学的进展对临床医学的影响

随着放射学发展为医学影像学,该专业从临床医学中的一个辅助性学科跃升为支撑性学科。现代的医学影像学对先进科学技术依赖之深决定了它必将随着现代科技的前沿迅猛发展,进而对临床医学整体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医学影像学对临床医学的宏观影响 (一)形态学信息显示方式的改变 医学影像学目前显示的信息类型已经从简单的二维的模拟影像转 科有重要的意义;脑功能性成像已 开发了若干年,且已在广泛的临床 应用中;CT与MRI的肿瘤灌注成像 已逐步开展,以提供参数性诊断信 息;心脏与其他实质性器官,如肝 脏,灌注成像将提供相应器官微循 环改变的更直观的信息;心脏的 MR向量成像是研究心腔内循环状 况的新方法;分子影像学与基因影 像学的出现反映了医学影像学几乎 同步地冲入了这些崭新的医学领域。 这些还只是新的信息模式的一部份。 这些新的信息模式给临床医生提供 了大量新的有用的诊断信息,直接 影响对疾病的病情与预后的判断。 (四)对医学基本理论的冲击 医学影像学的迅速进展和新的 信息类型涌现,对临床医学乃至基 础医学的冲击已经到了必需改写教 科书的程度。如MR皮层功能定位研 究已发现了传统的解剖学与生理学 不了解、甚至描述不正确的神经反 射投射路径;脑与心肌的灌注成像 可直接提供缺血的脑或心肌存活状 况,从而需要彻底修改传统的治疗 方案;介入放射学的多种技术开发 使教科书中很多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的描述要作重大修改。事实上, 介入放射学的开展是当前外科手术 中蓬勃发展的微创技术的先驱。 二.医学影像学对主要应用领 域的影响 (一)中枢神经系统 1.卒中 传统的CT检查对缺血性 卒中诊断的时间盲区达24小时或更 久;传统的MRI诊断缺血性卒中的 时间盲区也为12小时左右;MRI扩 散成像、MR灌注成像以及发展较晚 但应用更普及的CT灌注成像可提早 到发病后2小时作出诊断。缺血性卒 中的溶栓治疗是公认的介入性治疗变为: 1.数字化影像 可用为各种重 建、重组和数字化存贮与传输的基 础; 2.复杂的重组影像 可作2D、3D、 4D显示、内窥镜显示、曲面重组、多 平面重组、最大强(密)度投影、最小 强(密)度投影、遮蔽表面显示、容积 再现等; 3.除形态学信息以外还可作功 能性信息和代谢性信息的显示; 4.可作不同类型信息(CT、MRI、 PET……)的融合显示与形态学、功 能性与代谢性信息的融合显示。 当代的影像学信息可以把相当 于大体解剖学的形态学信息乃至远 较大体解剖学信息丰富的各类信息 直观地提供给临床医生,使临床医 生免去解读常规的二维模式信息以 及横断层面信息的困难,得到丰富 的、很多是其他检查方法无法提供 的信息类型。 (二)形态学信息显示时相的改变 信息显示中时间分辨力的提高 已从早期的“实时重建”,发展为动态 器官的实时动态显示和多期相采集, 从时间的概念上扩大了采集到的信 息的“质”与“量”。如肝脏的多层CT 动态扫描已经可以准确地分辨动脉 早期、动脉期、动脉晚期、门脉流入 期、门脉晚期等期相,从而可捕捉到 以往不能显示的病变和/或表现。 此外,MR扩散成像、MR灌注成 像、CT灌注成像等除特定应用外,也 具有显示时相方面的优势,如可以 显著地提早脑缺血病变的显示时间, 从传统CT的发病后24小时提早到发 病后2小时。 (三)新的信息模式不断涌现 近年开发并日趋完善的脑白质 束成像(tractography)是基于MR扩 散成像发展的扩散张量成像(tensor imaging)的直接结果,对神经内、外

遗传学进展概述(选修课论文)

遗传学进展概述 作者:戴宝生 克隆水稻分蘖的主控基因MOC1 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3年5月23日报道,最近,我国科学家成功分离和克隆了水稻分蘖的主控基因MOC1,该成果是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及其合作者在国内独立完成的。该研究结果已发表在Nature,2003,422:618上,这是我国分子遗传学基础研究领域的第一篇源自国内的Nature文章,标志着我国植物功能基因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分蘖是水稻等禾本科作物在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枝现象,也是一个重要的农艺性状,它直接确定作物的穗数并进而影响产量。虽然对水稻分蘖的形态学、组织学及突变体都有过很多描述,但是控制分蘖的分子机制一直没有弄清。自1996年起,在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的共同资助下,李家洋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水稻研究所的钱前博士等开始进行此方面的研究。经过不懈努力,项目组鉴定了一株分蘖的极端突变体——单杆突变体MOC1。通过遗传图谱定位克隆技术,分离鉴定了在水稻分蘖调控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MOC1,它的缺失可造成分蘖的停止。进一步的功能分析表明,该基因可编码一个属于GRAS家族的转录因子,该转录因子主要在腋芽中表达,功能是促进分蘖和促进腋芽的生长。对这一重要基因的深入研究,将有望解释禾本科作物分蘖调控的分子机制,对于水稻高产品种的培育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走出“基因决定论”的误区 自从基因一词在20世纪初进入科学家的词汇表以来,它不仅是生物学家最为常用的词汇之一,也成为当今普通大众最为熟悉的科学术语之一。随着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进步,人们不仅知道了基因的化学性质——DNA序列,而且还认识到了基因的功能——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由此,逐渐形成了一种广为流行的“基因决定论”:生命的各种性质和活动都是受基因控制的,甚至人类的精神活动也在基因的控制之下。不久前,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和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某些患有诵读困难的病人中,发现了一种名为“DYXC1”的基因发生了突变。也就是说,人类的阅读可能受到这种“DYXC1”基因的控制。不可否认,基因对生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因的异常通常就会导致生命的异常。但是,作为开放的复杂系统,生命活动从来就不是由一种因素就能完全决定的。当前越来越多的证据,正在向“基因决定论”挑战。科学家正在以一种全新的视野来理解生命现象。 不再是“垃圾” 随着基因组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在多细胞真核生物的基因组中,基因仅是其全部DNA 序列的一小部分。在人类基因组中,全部基因序列只占基因组的2%左右。基因组内的非基因序列曾一度被研究者称为“垃圾DNA”(junk DNA)。这些“垃圾DNA”中至少有一半是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与现状

医学影像发展与医学影像技术学的形成 ◆医学影像是临床医学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它发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每1~2年就出现 一项新技术。显著的特点是从疾病的形态学诊断发展到疾病的功能诊断,从大体形态诊断发展到分子水平诊断,以及定性和定量的诊断,从诊断的临床辅助科室发展到临床治疗的介入科室。以致在医学影像学的基础上形成了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影像治疗学和医学影像技术学等亚学科。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线,并把X线用于人体检查,开创了放射医学的先河。在 此后的100多年内X线检查占着主导地位,幷广泛地用于临床,使得放射医学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对临床疾病的诊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时的放射科医生来源有二,在大的教学医院的主要是医疗系毕业的学生,中小医院主要是放射中专班毕业的学生。此时放射科技术人员,在大的教学医院有解放前教会医院培养的技术人员和自己培养的学徒,中小医院的放射科诊断和技术没分家。在20世纪60~80年代,放射科医生基本上是正规学校毕业的学生,而技术人员则是招工顶职、复员军人、护士改行,或者是初高毕业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发展很快,新的医学影像设备不断涌现,新的影像技术不断 产生,医学影像检查和治疗在临床的作用越来越大,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对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20世纪60年代出现影像增强技术,使得放射科以上在黑暗房间的检查彻底解放出来; 20世纪70年代出现CT成像技术,该设备以高的密度分辨率使得放射科结束只能观察人体的骨骼和骷髅的历史,还能够观察人体的软组织病变,解决了传统X线难以解决的诊断难题,尤其是三维成像技术,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开辟广阔的前景;20世纪80年代出现MR成像技术,它以更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和多方位多参数的检查技术,能够观察人体更加细微的病变,解决普通X现、CT和心血管造影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具有无辐射损伤和无创伤的特点,在人体的功能成像和分子水平有其独特的优势;20世纪80年代出现介入放射学,它通过微小的创伤解决了临床上某些疾病难以处理或创伤大的问题,使得放射科成为继内科和外科后的第三大治疗学科;20世纪80~90年代出现CR和DR成像技术,使得放射科进入全面的数字化X线检查,在成像质量、工作效率、图像保存和劳动强度等方面显示极大的优越性;20世纪90年代出现激光打印技术,使放射科技术人员彻底告别暗室手工冲洗胶片的历史,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保证了图像质量,幷实现了数字化图像的传输和打印;超声技术近来发展越来越快,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它以无创伤、效率高、诊断准确而受到广大的临床科室亲眯;核素扫描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临床应用范围也不断扩

遗传学发展历史及研究进展

遗传学发展历史及研究进展 【摘要】从1900年孟德尔的遗传学理论被重新发现时,遗传学才被典礼在科学的基础上。本世纪,遗传学已成为生物科学领域中发展最快的一门学科,几乎所有的生物学科都可以与遗传学形成交叉学科。遗传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学科,有其建立、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进程。 【关键词】历史进程发展趋势研究进展 什么是遗传学(Genetics)?遗传学就是研究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科学。遗传是生物的一种属性,是生命世界的一种自然现象。遗传使生物体的特征得以延续,变异造成了生物体间的差别,遗传与变异构成生物进化的基础。与所有的学科一样,遗传学也是在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遗传学的建立、发展来看,研究遗传学的意义是十分深刻的。 一、遗传学的历史进程 1.远古时代 在远古时代,祖先们稚嫩的思维认为生物和非生物之间不存在什么区别,所有的东西都认为是活的。但是,祖先们在研究过程中都发现了一个事实——有些东西可以自我繁衍。“龙生龙,凤生凤”之类的俗语,可以算的上是最早的遗传学概念。在生产实践中,产生了实用遗传学,祖先们开始控制种畜的交配,选育优良的种子,淘汰较差的种畜和种子,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2.中世纪 中世纪有一种观念严重地阻碍了科学的发展——自然发生论(Spontaneous Generation)。然而十七世纪一位意大利科学家雷迪用实验成功地否定了自然发生论。接下来,荷兰一位业余的科学家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并发现了细胞、证实了精细胞的存在和了解到多种生物都是拥有性别的。与此同时,科学家威廉·哈维也开始研究女性在生殖过程中的作用。到十九世纪为止,科学家们已发现动物和植物都有性别,自然生长论几近穷途末路。 3.十九世纪 十九世纪是一个不断进步的时代,科学家们和生产实践的工作者们碰到的问题不断地促进了对基因的探索。通过大量努力的探索,遗传规律开始被发现。一位来自奥地利布鲁恩的修道士,他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大量研究遗传问题的育种试验,1866年,他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的论文,揭示了性状分离和独立分配的遗传规律。他就是现代遗传学的创始人——孟德尔。然而,当时的科学家正热衷于研究达尔文的进化论而忽视了这一重大发现。直到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才被重新发现,这也标志着现代遗传学的开端。 二、现代遗传学的发展

脑血管病影像诊断新进展.

脑血管病影像诊断新进展 高勇安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放射科 100053 脑血管病(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CVD )是一类由各种脑血管源性病因所致的脑部 疾病的总称。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时间规律性不强,多数患者起病急、症状明显,由于 CT 的广泛应用,能得到及时的诊治。缺血性脑血管病多数凌晨发病,起病缓慢,症状逐渐加重, 所以往往延误诊治时机。要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治水平,就要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干预脑 缺血进程和防止严重后果的发生,现代影像诊断学在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部分缺血性脑血管病 CT 和MRI 诊断新进展 CTA 扫描范围可从主动脉弓到颅底或全脑; 50?60ml ;选主动脉层面,使用智能触发技 MPR 曲面重组(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 CPR ,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intensity projection , MIP ) 和容积重组(volume rendering , VR 。应用机器配有高级血管成像功能与计算机辅助诊断相结合的病变发现和诊断软件,全 面显示血管。 2. 头颈CTA 应用现状临床实践表 明,合理应用CTA 能提供与常规血管造影相近似的诊 断信息,且具有扫描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势。报道显示颈动脉 CTA 和常规血管造影评价颈 动脉狭窄的相关系数达 82%?92%。颅内动脉的 CTA 能清晰显示Willis 环及其分支血管。 可以用于诊断动脉瘤、血管畸形及烟雾病或血管狭窄(图 1)。应用螺旋CT 重建显示脑静脉 系统,称脑CT 静脉血管造影(CT venography, CTV 。目前,此技术在脑静脉系统病变的诊 断上已显示出重要价值。 3. 头颈CTA 新进展-64排螺旋64排螺旋CT 扫描速度很快,可完成 3期以上外周静脉 注入对比剂的增强扫描和大范围血管增强扫描成像,如脑、颈部、肺动脉、主动脉及四肢血 管等,可采集纯粹的动脉或静脉时相数据,这些都有助于对血管的观察和分析。而且它配有 高级血管成像功能与计算机辅助诊断相结合的病变发现和诊断软件,使其在血管成像方面的 优势更加突出。总结其在头颈、脊柱 CTA 上的主要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血管成像范围广,能很容易完成头颈部联合或长段脊柱、脊髓 CTA (图 (2) 可同时显示血管及其相邻骨结构及其关系, 如钩椎关节增生对椎动脉压迫, II 级,椎动脉受压迂曲,管腔无狭窄; 特别是在颈动脉 CTA 0.6mm ?0.625mm 层厚的 原始图 CT 值分为,富脂软板块(CT 值V 50HU )、纤维化 一、头颈动脉血管狭窄影像诊断 (一)头颈动脉 CTA 1.基本原理和方法 CT 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 CTA )是螺旋CT 的一项特殊应用, 是指静脉注射对 比剂后,在循环血中及靶血管内对比剂浓度达到最高峰的时间内,进行螺旋 CT 容积扫描,经计算机最终重建成靶血管数字化的立体影像。 扫描方式为横断面螺旋扫描,根据需要头颈 经肘静脉以 3.5ml/s 的流速注入非离子型对比剂 术,CT 值设为 150HL ?200HU 图像后处理技术包括 2); 根据 程 III 级,椎 度可分为级: I 级,椎动脉平直,无压迫; 动脉受压,管腔狭窄(图 ( 3)可同时显示血管内硬化斑块, 像可 以清晰显示血管壁硬化斑块,并根据 3)。

遗传学发展历史及研究进展(综述)

遗传学发展历史及研究进展 湛江师范学院09生本一班徐意媚2009574111 摘要:遗传学是一门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历程的学科,起源于人类的育种实践,于1910年进入现代遗传学阶段,并依次经历个体遗传学时期、细胞遗传学时期、数量遗传学和群体遗传学时期、细胞水平向分子水平过渡时期、分子遗传学时期。目前遗传学在医学、农牧业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如表遗传学在肿瘤的治疗方面。21世纪将是遗传学迅猛发展的世纪,在经济、微生物、工业、制造业等许多领域都将有重大的突破。 关键词:遗传学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发展前景 1 现代遗传学发展前 1.1遗传学起源于育种实践 人类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驯养动物和栽培植物,渐渐地人们学会了改良动植物品种的方法。写于公元60年左右的《论农作物》和533~544年间中国学者贾思勰在所著的《齐民要术》中均记载了嫁接技术,后者还特别记载了果树的嫁接,树苗的繁殖,家禽、家畜的阉割等技术。[1] 1.2 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上半叶期间 许多人都无法阐明亲代与子代性状之间的遗传规律,直到18世纪下半叶之后,拉马克和达尔文对生物界遗传和变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拉马克通过长颈鹿的颈、家鸡的翅膀等认为环境条件的改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原因,并提出用进废退学说和获得性状遗传学说。达尔文达尔文以博物学家的身份进行了五年的考察工作,广泛研究遗传变异与生物进化关系,终于在1859年发表著作《物种起源》,书中提出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进化学说,认为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低级再到高级逐渐进化的。除此之外,达尔文承认获得性状遗传的一些论点,并提出了“泛生论”假说,但至今未获得科学的证实。 1.3 新达尔文主义 以魏斯曼(Weismann A.,1834-1914) 为代表的等人支持达尔文选择理论否定获得性遗传,魏斯曼等人提出种质连续论,认为种质是世代连续不绝的。他们还通过对老鼠22代的割尾巴试验,否定后天获得性遗传,明确地区分种质和体质,认为种质可以影响体质,而体质不能影响种质,在理论上为遗传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 2.现代遗传学的发展阶段

乳腺癌影像学诊断的最新进展研究

乳腺癌影像学诊断的最新进展研究 发表时间:2013-06-03T11:52:22.4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9期供稿作者:唐宇明 [导读] 近几年来,乳腺癌影像学诊断有了很大的进步,每种影像学的诊断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点、不足。 唐宇明 (广西壮族自治区灌阳县人民医院 541600) 【摘要】目前,乳腺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进行治疗乳腺癌的过程中,影响愈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早期诊断,而影像学在乳腺癌的诊断方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了用于影像学诊断乳腺癌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乳腺癌影像学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9-0135-02 乳腺的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就是乳腺癌,其死亡率相当高[1]。当前诊断乳腺肿瘤最主要的方法是影像学检查[2]。随着影像学的不断发展,在乳腺方面,数字化乳腺摄影、超声及MRI等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乳腺肿瘤的影像学诊断逐渐实现微创、无创[3]。现对乳腺癌影像学诊断的最新进展作如下综述。 一乳腺X线检查 1 乳腺X线检查技术 (1)乳腺X线摄影术。可用于临床的成像方式的X线主要有:胶片成象、间接数字化成像、直接数字化成像等三种[4]。而全景数字乳房X射线摄影术则使得图像更数字化,动态范围更广,其对比的分辨率也就比较高,从而可以更方便地摄片,而X线辐射的剂量也比较低,也可以对图像进行后期处理,有利于远程会诊。在诊断乳腺导管是否病变时,乳腺导管造影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对于乳导管的形态,它能够很好地显示出来[5]。乳腺三维图像可以通过乳腺数字X线断层合成术、锥束乳腺成像技术进行取得,这就使得传统乳腺摄影二维图像中所出现的不同组织的叠加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使检测微小乳腺肿瘤的能力增强。Chen等[6]在报道中指出,通过锥束乳腺成像技术,进行检测<5mm的微小肿瘤时,X线的剂量较之于传统的乳腺X线摄影的剂量,要少很多。 (2)乳腺X线相位成像技术。X线是一种电磁波,且具有振幅及相位信息[7]。其主要的原理是待穿过物体,探测X线出现衰减后,由振幅变化的差异所引发的密度差异;X线的相位成像主要是穿过物体后,探测X线的相位发生变化而形成全新的一种技术,在光栅、全适的焦—物距、物—像距的作用下,高度空间相干性的X线束就出现了,因而相位对比图像就获得了,其主要受到物体的散射作用、吸收系数的影响。X线相位成像在全球第一台相位成像诊断仪推出后,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对于其他技术的缺陷,有很好的补偿作用,其灵敏度、分辨率更高,应用前景更是非常广阔[8]。 2 乳腺X线检查的应用价值 由于乳腺X线摄影检查比较简单,且费用也合理,在早期的乳腺癌中,其敏感性、特异性均比较高,微小的乳腺癌都能够被发现,而对于微细结构、微细钙化而言,数字化乳腺摄影能够更清晰地显示出来,在诊断早期的乳腺癌时,是首选影像检查方法,特别是在普查老年或高危人群乳腺癌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9]。在新技术的不断研究与应用下,进一步增强了X线诊断乳腺病变的能力,加上计算机的辅助诊断及双能量减影等技术,可以使微小的钙化灶被更准确地检查出。Fischer等[10]的研究表明,FFDM可以对0.1mm的钙化灶清晰显示出,而对微小钙化有95%的敏感性,对乳腺癌的敏感性为91.45%、特异性为93.54%、准确性为92.68%。但其缺陷是有X线辐射、容易漏诊致密型乳腺的小癌灶等。 二乳腺超声显像检查 1 乳腺超声显像技术 (1)乳腺多普勒超声。多普勒超声主要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多普勒频谱超声、彩色多普勒能量图等,是无创、无需注射造影剂的一种显示血流的方法,能够分析诊断乳腺肿瘤血管所具有的血流特性[11]。乳腺癌的特点表现在组织结构比较紧硬、弹性比较弱等,超声弹性成像通过其特点能够更顺利地诊断乳腺癌。超声光散射成像是一种新技术,它主要集合了光散射成像技术、超声成像技术,使在鉴别乳腺肿瘤的良恶性时,能够作出准确判断[12]。 (2)乳腺超声造影。其主要是在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的作用下,使大量的散射子流形成,且其反射系数比较高,从而使四周组织间的对比增加,通过多普勒超声而发展的一种新技术。超声造影对血管有着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有利于判断乳腺肿瘤的良恶性、乳腺癌的复发、转移情况,同时,还能够使基因、药物进行连接、包裹,从而进行无创治疗肿瘤靶[13]。 2 乳腺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 超声检查在影像学检查中,与乳腺摄影相结合成为乳腺影像检查的最佳“黄金组合”。由于无创伤、无放射性损害,在年轻女性和妊娠妇女中运用最广,对于鉴别乳腺肿瘤的良恶性、血供判断方面等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4]。近几年来,超声造影等一些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在诊断乳腺癌中有重要的价值。其缺陷就是,在进行超声检查时,有较低的分辨率,对于微钙化等的敏感性相对弱,而且操作者对其也有比较大的影响。 三超声弹性成像技术 超声弹性成像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超声探头沿压缩方向向组织发射超声波,估计压缩前后超声回波信号间的时延,再计算出组织内各点的位移,进行估计组织的应变值,从而组织的弹性系数可以推算出,加以灰阶或伪彩色编码的一种成像方式。组织的弹性系数大,则其引起的应变相对就比较小,弹性系数小,则引起的应变相对就比较大。正常乳房主要由脂肪组织、腺体组织、少量的纤维组织构成。如果受到致瘤因素的影响,局部的组织会引发异常增生而形成肿瘤,其表现为局部的硬性肿块。而弹性成像则可以按照不同的组织硬度,进行区分乳腺内的脂肪组织和较致密的实质性组织。Krouskop等通过体外的实验,证明了在外力作用下,乳房内不同组织的不同应变。其研究表明,乳房内脂肪组织的弹性系数最小,正常乳腺组织要比脂肪组织大1个等级,而乳房纤维组织则要大1~2个等级,导管内原位癌要远远大于乳腺组织,导管浸润癌也要远远大于其他任何组织的弹性系数[15]。这对进一步研究在体是非常有利的。 结语 近几年来,乳腺癌影像学诊断有了很大的进步,每种影像学的诊断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点、不足。在实际检查乳腺疾病的临床工作中,

医学影像学研究进展

深圳大学考试答题纸 (以论文、报告等形式考核专用) 二OO八?二OO九学年度第二学期 课程编号23130006 课程名称生物医学工程导论主讲教师陈思平/汪天富评分 学号2006041034姓名涂远游专业年级大三工商管理(1)班 题目:医学影像学研究进展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通过对图像的观察,分析,归纳与综合而作出疾病诊断的一门学科。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它已由以前单一的,传统的X射线诊断学扩展为包括X射线,CT,MRI及超声的现代医学影像诊断学和介入放射学,形成了集医学诊断和介入治疗学为一体的诊治并存的新模式一一医学影像学。至今,医学影像学科已成为医院中作用特殊。任务重大,不可或缺的重要科室,同时,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也有力地促进了其它临床各学科的发展。 自从伦琴1985年发现X射线以后不久,X射线就被用于人体检查,进行疾病诊断,形成了放射诊断学这一新学科,并奠定了医学影像学的基础。至今放射诊断学仍是医学影像学中的重要内容,应用普遍。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又相继出现了X射线计算机体层成像(CT), 核共振成像(MRI)和发射体层成像(ECT),包括单光子发射体层成像(SPECT)与正电子发射体层(PET)等新的成像技术。这些成像技术都是通过数字化探测器,将X射线影像直接转化为数字化信号输入计算机,并由计算机将该影像还原在显示器上,由医生观察显示器而无需拍片。现在数字成像已由CT和MRI等扩展到X射线成像,使传统的模拟X射线也改成为数字成像。数字成像改变了图像的显示方式,图像解读也由照片观察过渡到兼用屏幕观察,

到计算机辅助检测(CAD )。影像诊断也试用计算机辅助诊断(CAD ),以减轻图像过多,解读费时的压力。图像的保存,传输与利用,由于有了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ACS)而发生了巨大变化,并使远程放射学成为现实,极大地方便了会诊工作。随着信息放射学的发展,远程放射技术作为传送图像信息的一种新方式越来越显示出其必要性和重要性。远程放射技术分别采用普通电话线,同轴电缆,光纤电缆,激光与通讯卫星相连的微波发射装置和远程通讯系统传送图像。远程放射技术的应用在今后还会有更大的发展,采用远程放射技术进行医学影像的诊断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由于图像数字化,网络和PACS 得应用,影像科学将逐步成为数字化和无胶片学科。虽然各种成像技术的成像原理与方法不同,诊断价值与限度亦各异,但都是使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成像,借以了解人体解剖与生理功能状况及病理变化,以达到诊断的目的,都属于活体器官的视诊范畴,是特殊的诊断方法。 而近几十年来,由于微电子学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以及分子医学的发展,致使影像诊断设备不断改进,检查技术也不断创新。影像诊断已从单一的形态成像诊断发展为形态成像,功能成像和代谢成像并用的综合诊断。继CT与MRI 之后,又有脑磁源图(MSI)应用于临床。分子影像学也在研究中。 影像诊断学的发展潜力是无限的,特别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图像引导手术导航系统是医学影像技术取得的重大进展。利用图像引导技术可显示出器官的内部构造,便于脑部肿瘤。动脉肿瘤和其他缺陷的诊疗,增强了诊断和治疗之间的联系。用图像引导可缩小外科计划和实施两者之间的差距,结合先进的示踪技术,可在数字化的图像上测出外科器械的精确位置,使医生能观察到内窥镜或激光纤维之类的器械在体内的部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