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大学学部制改革的考量_基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再思考_吕旭峰

研究型大学学部制改革的考量_基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再思考_吕旭峰
研究型大学学部制改革的考量_基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再思考_吕旭峰

第53卷 第5期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53 No.52013年9月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ep.2013

研究型大学学部制改革的考量

———基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再思考

吕旭峰,邹晓东

(浙江大学政策研究室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浙江大学发展战略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58)

摘 要:近年来,一些研究型大学对建立与完善学部制的积极探索,为推进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学部作为学术民主管理的组织形式和载体,对于科学处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学部制改革在实行学术分类管理、整合和优化学术资源、激发基层学术组织活力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从目前来看,对学部制改革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学部自身的运行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学部制“实化”与否还需要进一步考量。在当下,我们应进一步下移管理重心,厘清学部与学校、学院(系)、职能部门等的关系。

关键词:学部制改革;研究型大学;内部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G472.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242(2013)05-0123-07收稿日期:2013-03-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创业与科学能力集成的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71273232/G0307)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吕旭峰(1973-),男,河南陕县人,浙江大学政策研究室、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浙江大学发展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教育学博士;邹晓东(1967-),男,山东威海人,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浙江大学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管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学部制”改革在我国高等教育界引领起一股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之风。随着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大学的内部管理结构也在不断改善之中,调整院系结构,实现管理重心下移……”①,进一步理顺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激发了基层学术组织的创新活力,促进了学术力量的整合,增强了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10余所研究型大学,自21世纪初陆续启动了学部制改革,为推进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学部制改革,引领了中国高等教育界的中国研究型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之风。

随着国内一些研究型大学学部制改革的实施,笔者在2009年前后,对我国研究型大学学部制改革进行了学术研究,先后发表了《“学部制”改革初探———基于构建跨学科研究组织体系的思考》②《研究型大学学部制改革的动因、运行机制及发展走向》③等文章。我们认为,中国研究型大学学部制改革,是在经济社会和科教发展的外在力量的推动下发生的,是研究型大学发展模式转型的内在要求。在学部的运行机制中,学术管理职能是学部的核心,学术委员会制是学部的根本,规划、统筹、协调和服务是学部管理职能的关键。学部的主要职能体现在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方面,学部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分离,学部成为目前构建跨学科研究组织体系的有效平台和

别敦荣、杨德广主编:《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30年》,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201-207页。

邹晓东、吕旭峰:《“学部制”改革初探———基于构建跨学科研究组织体系的思考》,《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

邹晓东、吕旭峰:《研究型大学学部制改革的动因、运行机制及发展走向》,《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最高形式。陈平认为,高校学部制的推行,改变了高校以学院为基本组织形式的管理体制,实现了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相对分离,实行学部制改革是跨学科合作的内在要求。①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程方平研究员认为,一些高校将相关专业进行过整合并归并成“部”的探索,建立了一些跨领域、跨专业的理工科、文科学部,这些院校的探索和尝试都是基于本校的具体情况而有所创新的,体现了高校多元化发展的规律和前景。闫志刚、思齐认为,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学部的组建,是我国大学管理体制改革的一次实质性探索,承载了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希望。②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浙江大学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刘继荣研究员的硕士生孙伟琴,在她的学位论文中分析了大学学部制改革的内动力因素和外动力因素,认为对原有制度的惯性依赖、对利益格局调整的担忧,以及对改革效果的怀疑等都是大学学部制改革的阻力。③浙江大学社会科学学部赖云云指出,在20世纪90年代掀起的我国高校合并的浪潮中,一些研究型大学逐渐实行了学部制,它们尝试用学部制矩阵管理方式,解决高校管理体制中垂直与水平交叉的问题;用分权和权力中心下移的办法,实行以学术权力为基础的教授治学、校长治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制度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④李玲甚至认为,学部制是大部制和传统学院制的有机结合和发展,是现今一些巨型大学管理体制改革的不二之选。通过这些高校的尝试,学部制的职能业已清晰,其组织结构日臻完善,这充分表明了学部制对优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增强学术权力的活力具有重要意义。⑤

实际上,学部制在我国研究型大学推行的时间还不长,所以,研究型大学学部制运行机制,还需要在改革和实践中进行更深入的考量与探索。

一、研究型大学学部制职能的定位

与运行机制的考量

建立学部制,是研究型大学学术治理结构的一次重要的探索性改革,学部制是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学部职能的定位,在具体的确定过程中难以把握,再加上学部的力量有限,学部的有些职能难以实施。从目前来看,实施学部制改革的研究型大学,对学部的设置没有千篇一律,而是各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专业、学科的不同特点进行组建,这样一来这些学部的设置情况及其运行机制形态各异,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学部只具有学术权力,不具有行政权力。例如,北京大学除设立医学部外,⑥还设立理学部、信息与工程科学部、人文学部和社会科学部。这四个学部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协调相关学院(系)或学科的学术事务,学部领导称为学部主任。因此,北京大学是国内高校中将“学部制”作为一级学术组织的典型代表。

第二种模式,学部是一级管理层级。例如,武汉大学下设6个学部,这6个学部又下设38个院系,学部是该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等业务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再如,大连理工大学实行学部制改革,明确提出“两级(学校、学部)管理、三级(学校、学部、学院)建设”的管理体制,学部领导称为部长,全面主持学部行政工作,各个学部都设有5到6名副部长,分管各项工作。大连理工大学除了下设7个学部外,还建有7个独立建制的学院、教学部和3个专门学院。2012年,实行学部制改革的重庆大学的学部管理体系,是学校-学部-学院(University-Faculty-School)三级管理构架,在这个三级管理构架中,学院是实体,教师隶属某一个或几个学院。该校将学部定位为管理机构,代表学校承担着对学院(系)的指导和协调工作,其主要职责是管理学术性的事务,发挥各类委员会的作用。重庆大学的学部制有“实”化的倾向。此外,还有一种学部制改革模式,例如,北京师范大学,目前它只有一个教育学部按照“校中校”的模式运行,其余的24个院(系)仍然按照原有模式运行。北师大的教育学部兼有行政管理职能和学术管理职能,实际上,它也是作为一个管理层级而设立的,学部领导称为学部部长,全面负责行政工作。北师大教育学部下设的实体性学术机构负责学术管理,同时,兼顾人才培养,实体学术机构负责人不具有行政级别;学部下设10个综合交叉平台,面向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问题开展学术合作研究。区别于只设有学部办公室的学部,该教育学部行政办公室除了设立党政综合办公室、学科建设办公室(包括人事和外事)、教学办公

421①

陈平:《基于学部的跨学科合作探讨》,《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第12期。

闫志刚、思齐:《学部制:大学管理体制改革走向“深水区”》,《教育与职业》,2009年第34期。

孙伟琴:《大学学部制改革动力机制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赖云云:《研究型大学学部制探微》,《知识经济》,2009年第16期。

李玲:《高校“学部制”改革探析》,《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2期。

2000年4月3日,北京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并,设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该医学部按照实体运行。

室、学生工作办公室之外,还设有一个培训学院。北师大教育学部所有下设单位直接对学部负责,由学部统筹管理人事、财务、学生事务、外事、党务等方面的工作,这改变了过去“金字塔”式的科层制管理模式。该校也本着管理重心适当下移的原则,把更多的管理权下放到教育学部,旨在整合教育学科的资源,从而形成合力和综合优势。

第三种模式,最具代表性的大学是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实行校、院两级党政管理架构,建立了学校、学部、学院(系)和所(系)的网络状学术系统;设立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理学部(院)、工学部、信息学部、农业生命环境学部和医学部(院)。学校学部既是学术分类管理的平台,

也是教授治学、学术民主管理的重要组织形式,同时,它还是受学校委托协调所辖学院(系)工作的组织机构。与一级行政组织

的学部制的职能不同,其工作职能是协调而不是直接管理。当然,这里所说的协调也只是指学部承担一些专项性、阶段性的协调工作,我们可以把这种模式的学部制理解成一种中间模式。浙江大学的行政管理层次,

实际上是学校、学院(系)“二实”,学部、学系“

二虚”的管理架构(见图2)。浙江大学在学部制改革中,根据各学部学科性质的差异、院系历史沿革情况的不同等,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制定不同的章程和管理运行模式,

并制定多样性的政策,实行“一部一制”。学部根据各自的学科特点,寻找适合本学部的运作模式,不一味趋同,不整体划一,在实际运行中逐步进行调整和完善。目前,浙江大学正在信息学部和社科学部进行试点改革,

寻求更趋于合理的运行体制机制,采取渐进的方式不断明确学部的职能

图1 浙江大学“二实、二虚”组织架构图

二、研究型大学学部制改革的主要工作与绩效的考量

总的来看,

近年来,一些研究型大学积极推进学术组织变革,

实施学部制改革,促进管理重心下移,为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对于完善大学的管理体系,提高大学的整体竞争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做出了积极贡献。实行学部制改革的研究型大学,其学部大都以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为核心,对实行学术分类管理,整合、优化学术资源,增强基层学术组织的活力等方面进行了积极

的探索,特别是在学科领域发展规划、学术的评价评审、交叉学科平台建设、学术标准制定等方面,学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学部制改革,对校内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产生了积极影响,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

学部、学院(系)的学术权力空间相对变大,分类考评和管理的体制正在逐步形成,管理重心逐步下移,学校职能部门的工作重点开始转向统筹协调和宏观管理方面,学科资源局部分散的状况逐步得到改善,等等。

具体来讲,实行学部制改革,一是进一步优化、整合学科力量,激发了学部的创新活力,发挥了优势学科和学科综合的优势。二是进一步实现信息、资

21

源和成果共享,实现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形成集群优势。三是构筑了院系间的合作平台,在促进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学部在创新平台建设中,关注学科发展前沿,瞄准国家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面向区域发展需求,整合相关资源,明确研究方向,注重为多学科共同参与的科研活动搭建学科综合平台、交叉平台。学部的主要职责是,统筹重大科研项目,组织建设学部范围内跨学院(系)的交叉研究机构,促进学科交叉发展,由此来看,学部在解决重大现实问题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四是学部制促进了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学部更多地从跨学科、国际化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的角度,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整体规划,提出专业设置与调整方案,协调相关学院(系)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推进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推动大类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和研究。五是学部制促进学术领域的相对分类管理,建立了合理的国际同行评价制度、合理的学术标准和评价体系。学部加强了对不同学科的分类指导,并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对本学部学科领域内的学术评价标准和师资评价标准制定得更加合理,同时,还制定了符合学科发展和人才成长的评价标准,推进学术评价体系和教师评价体系的建设。六是学部制促进了人才引进。组织协调所属院系制定人才引进规划,根据学校有关规定,促进领军人才、高端人才等重点人才的引进工作的开展。

学部制对明确学术权力的合理主体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从学部制改革的初衷来看,大多数研究型大学学部制的定位都是以学术为中心,把学部作为学术分类管理的平台、教授治学的组织形式和整合拓展办学资源的载体,试图在学部制改革中建立以学术权力为基础的基本制度和运行机制。从当前学部发展的走向来看,随着大学办学自主权的不断扩大,学术权力的主体重心不断下移,学术决策的针对性不断增强,学术同行的研究领域更加相近或相同。学部制是把学术的权力相对分离出来,让学术领域的同行教授在学校的学术性事务决策中发挥作用。由各学部组成建立的学部委员会,充分发挥委员会的功能和作用,由学部指导和协调学术的发展,将学术的发展问题交由学部委员会来决定和判断,把学术的公共权力还给学者。在分类管理方面,学部从组织机构和制度上保证相对同行专家、学者参与学术管理,充分发挥其咨询作用,提高学术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从而创造一个自由、活跃的学术环境,使学科能够得到健康发展。

三、研究型大学学部制改革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尽管在研究型大学的学部制改革之前,各校均对学部的组建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和反复调研,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同时,认真分析并借鉴了国外大学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学校作出了较为细致而全面的部署,比如,学校从学部的组织机构和运行制度等方面都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在学部的实际运行中不断细化和调整运行模式,完善运行机制。但是,学部制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变革,它涉及人、财、物等资源的重新组合和调整,在打破原有管理格局和惯性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和困难,特别是学部制的运行机制和各层面的协调运作更是如此。因此,在学部制改革中,我们还需要加强其运行机制的探索。

第一,学部制改革的思想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大学作为学术性组织,具有“底部沉重”的特点,其根本的发展动力理应来自基层。但目前,学校内部体制改革的动力,更多的是来自学校的决策层和高层管理者,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处在一种自发的、潜在的状态。有些研究型大学的教职工对学部制改革没有达成共识,对原有制度的惯性依赖,使很多人为利益格局的调整担忧,持怀疑、观望的态度,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这就直接造成学部运行阻力较大。因此,我们应进一步提高教职工对学部制改革的思想认识,统一思想、端正认识尤为重要。

第二,学部自身内部的工作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我国研究型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中,学部制改革还处于探索阶段,学校对学部的授权还不是很明确,其定位还很模糊,这直接导致学部的职责和权力不够清楚,学部的发展方向不够明确,其自主发展的动力不足。学部制在实施时,还存在着柔性不足而刚性有余的情况,学部间的交流不够。因此,学部作为以管理和协调学术事务为主的学术机构,要建立健全和完善的章程,并严格按照学部章程的规定办事,就应在制度和程序上保证学部学术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明确学部在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和学术评价标准、实施学术评审、管理交叉科研服务平台、引进高端人才等方面的决策权等。

第三,学部委员会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学部的运行机制中,学术委员会制是根本,规划、统筹、协调、服务是关键。目前,学部委员会制度还没有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基层学术组织的活力和积极性调动得还不够。因此,要进一步明确学术权力的主体,进一步明确学部的学术职能,突出其学术权威

621

的特性,充分发挥学部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学术决策、学术管理等学术事务中的作用。完善学术委员会体系,进一步完善学术委员会运行机制,使专业委员会合理组成,并完善其运行机制,加强各个专业委员会的制度建设,科学设计和细化专业委员会运相关工作规则与机制,增强和发挥专业委员会在学术管理中的功能,充分发挥其学术分类管理的作用,增强其组织协调作用。真正发挥专业委员会的作用,特别是要落实其学术咨询的作用,确保教授治学在程序上的实现。

第四,学部的职能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和统一。由于各方对于学部功能定位理解得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体制混合、管理凌乱的现象。真正追求的彰显学术特色的“一部一制”没有实现,行政事务各不相同的“一部一制”倒先行呈现了出来。学部运行的机制在探索阶段可以不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各学部根据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完善和调整。但探索到一定程度,应当对“一部一制”逐步加以规范和统一,各学部应当在探索如何建立“一部一制”的基础上,逐步在职能定位和运行机制上加以规范和统一,使大学内部能够协调发展,从而彰显学部的学术管理特色。

四、学部的“虚”与“实”的关系的定位与考量

学部制改革在我国没有先例可循,由于一些研究型大学的学部功能定位不够明确,致使人们在学部制运行过程中,往往按照惯性思维去行事。一些研究型大学的学部出现了“实化”的倾向(学部本来就定位于一级管理层级的除外),学校行政职能部门为了方便,也将一些本属于院系的行政事务交付给了学部,这样就更使学部“实化”,使学部成为学校和院系之间的管理层级,比如,学部的资源配置权偏实,本来学部和院系、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尚未理顺,这样就更不清楚。学校层面的相关学术权力本应下放给学部,但却下放不足;不该下放给学部的行政职能却交付给了学部,致使院系自主发展的活力明显不足,基层学术组织的活力也未能得到很好的实现。因此,需要对学部的“实”与“虚”的关系进行定位与考量。

研究型大学在进行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时,不仅要充分考虑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形成历史及其特点,而且还要考虑本校的实际和发展情况,防止出现简单地抛开历史实际,照抄照搬欧美国家的“大学院制”或学部制,将学部“实化”的倾向。欧美国家大学的体制与我国截然不同,其“大学院制”或学部制的运行机制,对于我国目前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绝不能简单地模仿。当前,我国各研究型大学的学部制改革和实施的情况各不相同,一些大学是将学部作为学科群的学术委员会,有些大学的学部则比较“实”。大多数研究型大学的学部不是一级行政组织,但是也出现了学部学术色彩不强而行政色彩浓厚的倾向。

学部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学校重心下移、权力适当下放,简化学校机关的管理职权,把学校层面的相关学术权力交给学部和院系,把行政管理职能和资源配置权更多地直接下放给院系,发挥其基层活力,增强院系自主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大学实行两级扁平化管理模式有利于学校的发展,有利于调动院系的积极性。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院士曾经说过:“一个好的大学机构,需要执行的是多智能体的运行模式,把人、财、物及业务权下放给学院,进行新的扁平式的、网络式的管理。这样才能实现管理的高效率和多样化,以适应理、工、文、农、医的不同需要。”①美国管理学家杜拉克指出,组织的最常见病症,也是其最严重的病症,就是其管理层次太多。组织结构上的一项基本原则是尽量减少管理层次,尽量形成一条最短的指挥链。大学内部组织扁平化,能提高学部的整合性和系统性;组织扁平化是追求组织效能的动态过程,是组织成就不同目标必须具备的能力和表现;组织扁平化也是促成学部长远且有效发展的动力,它能使学部得以有效运转并较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基于组织扁平化理论的大学学部内部组织管理模式,将会在某种程度上克服原有科层制的诸多弊端,更好地促进学部内部管理模式的运行及实施。②

由以上论述来看,学校和学院应保持“实”运行,不能架空院系;学部是涵盖相关院系学科领域的学术共同体,应坚持学部“虚”运行,学部不直接干预院系的运作和发展。学部主任只是学部有关学术活动的召集者,可尝试实行学部主任轮岗制。完善精干高效的学部办事机构,办公室只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学部人员编制宜精简,例如,德国大学的学部主任,每年都从学部委员会的成员中选出教授轮流担任,学部主任很少享有什么独立权力。③日本大学也有学部的设置,但实际上它的“实”化的表现,是学部以

包蹇:《浙大校长潘云鹤谈高校“合并浪潮”》,《人民日报》,2000年8月3日。

赵欣、张胤:《基于组织扁平化理论的大学学部分权管理体制研究》,《教育探索》,2011年第10期。

邹晓东、吕旭峰:《研究型大学学部制改革的动因、运行机制及发展走向》,《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下设置的集教学、科研、行政于一体的“讲座”,“讲座”具有较大的独立运营的权力。学部层级以上的学校“大权独揽”和学部层级以下的“讲座”“小权独立”,使得学部的权力比较小。学部主任只主管学部的行政事务、监督学部的职员、召开教授会等。

从目前来看,研究型大学学部制向实体发展的条件还不够成熟,所以,应“虚”不应“实”。研究型大学的学部如何定位,具体采用一种什么样的架构,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性的,同时又是稳妥的改革,最大限度地发挥学部制的潜能和优势。从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学部制改革情况来看,学部制还只是研究型大学面向学科发展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是加强学术管理、彰显学术权力的一种探索。应该采取稳妥的措施,进行渐进式改革,边改革边探索,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改革中不断优化、不断发展,逐步完善现代大学的治理结构。

五、学部与学校、院系的关系的定位与考量

完善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现实保障。大学内部组织结构的变动,包括组织结构的增减、职能的变动及各组织机构间的职责、权限、隶属关系的重新划分与界定等。①当然,随着大学内部组织的改变,其组织运行规则也应随着组织结构的变动而变动。学部与学校、学院(系)三者之间的关系的定位与考量,成为目前实施学部制的研究型大学探索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绕不开的话题。

目前,实施学部制的研究型大学要进一步下移管理重心,优化学部运行机制,理清学部与学校、学院(系)和职能部门的关系。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校的管理重心下移到院系的程度还不够,基层的能动性发挥得还不完全,院系自主发展的动力还不足,学校、学部、学院(系)三级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学校与学部之间还存在着脱节的现象,学部处在学校和学院(系)两个实体之间,对学部的定位还不够明确,主要是学部疲于应付一些具体事务,其规划、统筹和协调的功能发挥得还不够。学部与学院(系)之间的关系没有理清,出现了相互掣肘、相互牵制的现象。学校与学部、学院(系)之间的关系还在不断磨合,个别学校出现了增加管理层级,削弱学院(系)自主权的情况。

从学校层面来讲,应继续有序地推动学部制改革,应进一步明确学部定位,还应进一步明确学部的功能与运行机制,进一步推进与学部制改革相适应的配套改革。在现行大学管理体制中,学校职能部门是学校决策中的重要环节,理应协助学校进行宏观管理,通过制定政策、监督政策的执行情况、提供行政支持等方式行使其职能,提出新的办学思路和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协调资源配置,改善办学环境,根据社会发展和师生的需求,为学院(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从目前来看,学校与学部、学院(系)间的责任链条不完整,责、权、利界定不清。在学校层面上,主要是权力过于集中,校院两级的职责比较模糊,权责不够统一。学校职能部门从不同角度指导和管理着学院(系),并被赋予了过重的具体学术管理责任,但学校和学院(系)都不承担最终责任,这加重了学校的行政化倾向。因此,学校职能部门要依靠学部的学术功能,成为学部相关学术决策的执行者,而不是把应当直接面向学院(系)的行政性、服务性事务转嫁给学部,让学部陷入执行学校职能部门下达的具体行政事务之中,使学部变为学校、学院(系)两级中的一个新增的管理层级。

学部主要在学术事务中发挥作用,它不是学校职能部门的传声筒。加强学部与学校业务职能部门间的相互联系,主要是为了充分发挥学部的学术咨询功能,而不是让学部处理行政事务。在学部层面上,要着眼于长远,抓紧时间完成自身建设,从宏观上把握,抓新兴学科、跨学科的大事和实事,抓政策研究和标准制定,在跨学科交叉平台建设、学科领域发展和规划、组织重大项目、推进同行评价、教育教学改革、重大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高端人才引进、建立学术资源配置机制等方面发挥作用。学部的职能重心要放在学术管理和内部运行机制的调整和完善上,学部要尽可能避免承担行政事务工作,避免被逐渐演变成一级行政组织。当前,学部的主要工作是明确自身功能,完善各种工作关系。切实处理好学部与学校的关系、学部与学院(系)的关系、学部间开展跨学科研究合作的关系、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关系,促进跨学科研究与发展的关系,等等。特别是正确处理学部与本学部内部各院系的关系,积极推进学部内部院、系之间、学部与学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建立健全配套制度,为学部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在整合学科资源时,要注重空间环境的整合和各学院(系)之间的文化差异的交融,使各学科在保证自身现有优势的基础上,进行更好地交叉和融合,并在相互支撑中能更好、更快地发展。

目前,学院(系)系仍然是大学最为稳定的基本办学单位,仍然是实体的教学科研单位,是学科建设

821①李桂红:《我国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与对策》,《理工高教

研究》,2004年第2期。

的主体。它们大部分具有历史特征而不具有战略特征。当大学迈进一个迅速变革的时期时,必须考虑现有的组织结构是否能够实现这些变革。许多证据表明,虽然传统的学术单位能够实现一般的内部变化,但它们还是惧怕那些更为复杂的机构变化并强烈地排斥它。①学校、学院(系)系承担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组织管理工作,按照职、权、责统一的原则,必须进一步强化其管理职能。因此,目前学院(系)的内部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相应的制度和职能不应有较大的改变。美国高校的学院和学校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典型的分部型结构关系,每个学院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拥有很大的自决权。相比较而言,我国大学的权力集中在学校一级,学院(系)的自主性比较缺乏,这将妨碍学院(系)对教学工作的决策权,而事实上只有学校的院、系才具有对教学工作的最终发言权。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主线是增强基层组织活力,在保持基层院系办学活力的同时,使基层的学术组织结构更加合理,使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功能得到优化和完善。

学校应按照学科发展的规律,制定学院建设标准,整合相关学术机构,强化学院的主体地位,使学院成为名副其实的办学实体。根据“集权与分权相统一,财权与事权相匹配,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原则,科学划分学校、学院(系)两级的权责和管理范围。学校权力下放,责任下延,把责、权、利直接下放到学院(系),发挥院系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转变机关、部、处工作的职能,实现管理重心的下移,下放管理和审批权限,科学划分学校、学院(系)的教育教学管理权限,使学院(系)这一基层学术组织在教育教学方面拥有比较充分的自主权,构建充满活力的教育工作体系。学校将相关资源直接下达学院(系),合理调整学院(系)设置结构和资源配置,在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赋予学院(系)更多的自主权和资源配置权。扩大学院(系)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以及资源经费使用、人事聘用等方面的权限;同时,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决策与权力运行机制。学校和学院(系)的具体行政事务仍应由学校和学院(系)的相关职能部门办理和执行,学校职能部门直接面向学院(系)做好管理服务工作。坚持学院(系)的党政管理,防止产生轻学院(系)的倾向,坚持“学院能做的学部不干涉”的原则,避免对学院(系)管理过细,从而捆住了学院(系)的手脚,无故增加基层教师的负担。学部要树立依靠学院(系)、服务学院(系)的理念,充分发挥其咨询、评价和协调作用,加强对学院(系)工作的指导与帮助,工作重点在于加强学科的分类指导,制定更加合理的学术评价标准和建立学术评价体系。

世界高等教育正呈现出一系列新的改革和发展趋势。最早发端并兴盛于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学部”,在德国、英国、日本的大学中至今仍被广泛使用,在美国大学则呈现为“大学院制”。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学部制改革何去何从,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与探索中,结合中国的国情、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以及大学自身的发展历史和学术治理结构的特点,进行逐步改革和完善。

① 王占军:《学科发展决定学术组织命运》,《科学时报》,2011年9

月15日。

(责任编辑 焦薇缜)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Faculty System Reform in Research Universities:Based on the Rethinking of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Internal Management System of Universities

LV Xu-feng,ZOU Xiao-dong

(Policy Research Office of Zhejiang Univercity,Research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rategyZhejiang University,Center for Strategic Studies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310027,Zhejiang,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several research universities have been exploring faculty system reform actively,accumulating acertain experience of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internal management system of universities.As an organization form and carrierof democratic management of academy,the faculty has played a role in hand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ademic power andadministrative power in a scientific way,as well as implementing the management of academic classification,integrating andoptimizing academic resources,stimulating the basic academic organization.Currently,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reform of faculty system,and improve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faculty.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practices,there are severalsuggestions,including considering the necessity to enhance the role of faculty,further shifting down the management focus andclarify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faculties,colleges and functional departments.

Key words:faculty system reform;research universities;internal management system

第四章 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

第四章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 第一节高等教育管理概述 一、高等教育管理的含义 管理 教育管理 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管理是人们根据高等教育目的和发展规律,有意识地调节高等教育系统内外各种关系和资源,以便达到既定目的的过程。高等教育管理可以分为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和高等教育微观管理两个层面。 二、高等教育管理的原则 管理原则是人们从事管理活动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基本要求。 1、方向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 3、民主性原则 4、多样性原则 5、动态性原则 6、效益性原则 三、高等教育管理方法 1、经费配制 2、规划 3、评估 4、调节 第二节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一、含义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就是指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相关的组织制度体系,它主要包括高教组织机构的设置、组织机构间的隶属关系,以及相互间职责、权限的划分等。 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即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指国家为协调和指导高等学校的办学而在有关机构设置、隶属关系、权限划分上的各种制度的总和,集中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系统中高等学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高等教育微观管理体制:即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指高等学校人、财、物的配置,招生、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组织等事务的责

任权限划分,是高等学校内部管理的各种制度的总和。 二、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模式 中央集权型(法国、意大利、瑞典) 权力分散型(又称分权制,美国) 集权与分权结合型(简称结合型,英国、德国、日本) 三、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 (划分是相对的) 欧洲模式(以学术权力为主) 美国模式(以行政权力为主) 英国模式(以学术与行政结合为主) 欧洲大陆模式:学校内部,是一种以学术权力为主的管理体制模式,校长权力有限,其工作多为事务性。基层教授的权力很大。该模式优点是体现了教授治校,有利于弘扬高校学术自由的气氛,调动个人的积极性;但组织的过于分散化,必然带来效率问题。 美国模式(国家监督模式)在高校内部,董事会和院校的行政官员的权力比较显赫。校长受董事会委托,全权负责学校内部具体的管理事务。美国大学多采取评议会(又称教授会)制度,体现的是“教授治校”的理念。在美国大学中,已经形成了董事会领导、行政人员和教师合作管理的治理结构。 英国模式:在英国传统大学中,校务委员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构,但在具体管理上,校外人士组成的理事会是实质性的行政权力部门,由教授组成的评议会全权负责大学的学术管理,校长不过是荣誉性职位,而副校长才是大学的首席行政和学术领袖。在学部和系的层次上,由各方面包括教学和非教学人员组成的学部委员会和系委员会是各自的决策机构,因而其决策过程更为民主。 四、现代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 1、高等教育管理权的分配朝着中央与地方合作的方向发展。 2、高校与政府间权利和义务的划分日益明晰。 3、高等教育管理日益民主。 4、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得到重视。 第三节我国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 一、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

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1.doc

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1 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为适应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我校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加快学校发展的步伐,使我校尽快建成一所合格的本科院校,并具备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后劲,根据教育部《关于当前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人[1999]16号)、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人发[2000]59号)、河北省委高校工委和省教育厅《关于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冀教[1999]9号)、河北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意见的通知》(冀政[2000]23号)等文件精神,参照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结合我校第一、二聘期改革的实践经验,在进一步深入调研、反复测算与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本方案。 一、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建立符合我校特点、有利于人员结构整体优化、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的人事分配制度和运行机制,实现我校办学规模、质量、结

构、效益协调发展。按照绩效优先,体现公平的原则,统筹规划,整体设计,突出重点,逐步推进。 (二)基本思路 总体思路:推进用人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任和岗位管理,用岗位职责规范和引导广大教职工努力工作,以尽快实现使我校建成一所合格的本科院校的目标;加大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将岗位津贴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挂钩;积极稳妥地推进后勤公司、校医院的改革,建立更趋合理的运行机制。 用人制度改革要促进校内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加强编制管 理,根据学校发展战略和学科建设需要设置岗位,定编定岗定责;实行全员聘任,淡化身份,强化岗位管理;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科学考核。 在执行现行工资体制的前提下推行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津贴分配的激励机制,以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后勤改革要转换运行机制,实行小机关多实体的管理体制,模拟企业管理运行模式,充分挖潜,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逐步实现后勤社会化。 二、人事制度改革 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建立和推行岗位聘任制度。根据我校发展战略和教学科研、教辅、管理等工作的需要设置各类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岗位任务和聘任期限,按照规定程序对各级各类

高校人事制度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按照中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在教育部党组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全国高等教育系统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正在向纵深发展,人才工作组织领导体制不断完善,人才工作的抓手不断强化,人才经费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和高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加强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制度环境,迫切需要进一步转换高校用人分配机制,不断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 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准确把握《中共中央办公厅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中组部人事部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以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关于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解决高校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我认为,当前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应着重研究和思考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以求得重点突破,稳步推进。 一、增强用人机制活力,深化教师聘任制改革 推进教师聘任制是《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的法律规定,是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迫切要求,符合国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关系高校改革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重要问题。 当前,高校深化教师聘任制改革的时机更为有利。一是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带动下和2000年教育部与中组部、人事部联合下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导下,一批高校开展了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加大薪酬制度改革的力度,探索建立了以国家基本工资、岗位津贴和业绩奖励等为主要内容的收入分配办法,高校教师的经济待遇有了明显改善,增强了高校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二是在1999年以来高校连续扩招的大背景下,多数高校教师数量相对短缺,在这种形势下推进教师聘任制改革,学校人员调动分流的压力相对较小,有利于高校转换教师任用机制时的平稳推进。三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部分高校和上海、北京等一些地方高校进行的教师聘任制的改革尝试和探索,为整体推进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四是教育、科研、卫生等事业单位整体或局部改革逐步完善,为加快推进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营造了较为有利的人事政策环境。 2003年以来,教育部在认真总结前几轮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广泛调研直属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工作进展情况,不断吸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新的成果,加快了对推进直属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改革相关政策、制度的研究步伐与进程。“建立学术生涯早期的竞争淘汰与晚期的职业保护相结合的用人机制”、“向优秀学术人才进行政策倾斜”、“推行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实行教师公开招聘”、“教师聘任管理重心下移”、“教师聘任工作中充分发挥教授的作用”、“淡化资格评审,强化岗位聘任”、“推进灵活多样的弹性用人机制”等一系列深化改革的思路成为新一轮改革的关键词和主要内容。 由教师任命制转向教师聘任制,最终实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这是一个渐进式的改革过程。当前阶段,教师聘任制改革应重点突出以下七个方面的转变。一是由封闭式管理向开放式管理转变。实现教师聘任制改革,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师任用管理上的封闭性,建立起面向社会开放的教师管理系统。开放式的教师管理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1)全面推行公开招聘制度,建立起校外人员通过平等竞争进入高校的通道;(2)实行校内外相结合的同行专家评审制度,增强了学术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3)改善学缘结构,逐步减少直接选留本校毕业生的比例,逐步实现新聘教授、副教授有在校外工作、学习的经历;(4)通过推进人事代理制度,淡化了教师与学校之间的行政隶属和人身依附关系。

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 当前,我国高校现行的管理体制运行中存在学校管理行政化倾向突出、院系办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高、行政管理效率不高等问题。改革的路径主要有:提升学术委员会的地位,使高校的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三者紧密联系,相互协调;校院两级分级管理,相互配合,各履其责;精简管理机构,简化管理程序,建立起立足服务兼顾效益、效率与质量的职业化的行政管理体系。 关键词:高校;管理体制运行;问题;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高校的规模和学科门类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其功能也从只有教学一个方面,扩展至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随着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分化,我国高校原有的校系管理模式由于不能适应学校快速发展的需要而逐渐被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所取代。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大多数高校已经形成了学校、学院两个管理层次,实行校院两级管理。然而,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我国大多数高校所采用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质疑和不满,一时间,进一步改革我国高校管理体制的呼声此伏彼起。中国高校现有管理体制在弊端的症结在哪里,如何消除这些体制性弊病,成了广大高等教育管理者不得不面对的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当前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学术权力式微,学校管理行政化倾向突出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高校普遍建立起了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苏联模式。我国高等教育历经了“反右”、“文革”等磨难,经历了1977年的恢复高考制度并且在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后普遍在形式上实行了校院两级管理,但苏联模式中高度集权的特质却一直未改,沿袭至今。我国高校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有两点:一是设置了与政府机关相似的管理机构,并实行与政府相似的运行机制;二是在管理中十分强调行政意志的作用。这种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在高校的快速扩张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管理中忽视高校基本属性的做法造成的负面效应也十分明显。 一是学校的学术权力式微,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学术委员会在学校治理中的作用微乎其微,专家教授治校、治学没有落到实处。当然,这些不足也都有其法律根据,可以将其视为体制性弊端的范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相关规定,我国高校领导体制的基本架构是“党委统一领导学校工作,在党委领导下,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1]。虽然《高教法》也规定,高等学校设立学术委员会,审议学科、专业的设置,教学、科学研究计划方案,评定教学、科学研究成果等有关学术事项。但是,学术委员会是在校党委通过校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的,自身并没有独立开展工作的权力,更没有最后决断权。 二是学校内部按照行政级别实行层级化管理,各个层级形成上下级的指挥与服从的关系。这种行政权力统管一切事务的权力运行模式在使高校的内部管理过度行政化、甚至官僚化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抑制了教学、科研的中心地位的确立。 据统计,我国高校的行政人员占全部人员编制的30%以上,有些甚至超过35%。管理人员数量太多,这本身就是对教学、科研资源的挤占。更何况大量行政人员充斥校内各个部门,难免人浮于事,有些甚至惹是生非,对教学科研产生不良影响。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是调动教职工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关键所在。为了保证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探索新的路子、解决新的问题,我校决定进一步实行内部体制改革。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指针,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可持续人才为目的,通过运用正确政策导向、思想教育和物资激励手段,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形成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工资能多能少、充满活力、激励向上的运行机制,进而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 二、改革的内容 1、实行“四定”、“四制” “四定”:定规模、定编制、定岗位、定工作量主管领导及校长负责,落实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责任。 2、实行岗位责任制,制定好考核原则和考核基本标准,做到有章可循、客观公正,避免感情用事。 3、实行教职工聘任制

在“定岗位”、“定编制”的基础上,实行教职工择优上岗 要制定好“聘任制方案”明确聘任条件、规定聘任双方的责任和义务,采取“自荐”“聘任”的办法层层聘任。做到学科配套,年龄结构合理,形成教育骨干队伍,进而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 4、实行绩效工资制 在“岗位责任制”和“聘任制”的基础上,实行校内绩效工资制。 校内结构工资包括四个部分:基础工资、课时(岗位)工资、职务工资、绩效工资。 实行绩效工资制既要解决干多干少都一样,也要解决干好干坏不一样的问题。要结合教职工的师德水平及工作态度,工作实绩拉开档次,体现多劳多得,优质优酬。 三、措施 “四制”:校长负责制、教职工岗位责任制、教职工聘任制、教职工绩效工资制。 1、完善校长负责制 校长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免。校长要明确自已的权利和职责。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作用,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以发挥教职工的民主权利。

中国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研究

中国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研究 作为传承和拓展文明的学术组织,大学肩负着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传承和创新文化的重要使命。在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大学发挥着其他任何组织都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公立高校是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主阵地,关乎整个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效益和质量。而“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高校自身的健康成长,当然要从高校的内部做起。因此,做好中国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的创新研究,深入推进高校治理改革实践是破解“钱学森之问”,践行高校使命,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特殊时代背景下,推动公立高校内部由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的转变,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实现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已成为我国 教育领域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共分六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绪论。介绍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梳理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论文结构,指出论文的创新之处与研究的不足。第一章: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本章主要从理论层面解决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分析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基本框架问题,即将治理的一般性原理、中国情境下治理体系的嵌入性分析工具以及中国公立高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实践相结合,在规范限定本研究所涉及的“大学治理”“公立高校”“治理体系”等核心概念的基础上,按照“价值——制度——行动”这一

中国特色治理体系的基本结构,明确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分析和研究的基本框架。第二章:中国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的价值构成。“价值”的定位是构建任何一个现代社会组织必须首先厘清的问题,“价值”不仅关系到组织存在的意义和使命,更关系到组织的制度结构和行动规范的确立。本章以中国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的价值构成作为分析和研究的对象,从现代大学的功能价值和精神价值出发,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公立高校政治价值的特殊规定性,明确公立高校自身的价值定位,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和揭示现实中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的核心价值取向以及这些价值取所要正视和面对的价值偏离问题。第三章:中国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的制度结构。制度对于治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有效的治理必须要以稳定的制度结构和有效的制度供给作为基础、保障和动力。本章以中国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的制度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并以现代大学内部的权力结构作为分析的切入点,在明确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的理想化制度结构的基础上,介绍和分析当前公立高校内部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核心的政治领导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和学术自主管理制度的现实样貌,同时分析和揭示当前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在制度结构方面存在的主要缺陷。第四章:中国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的行动模式。从价值层面的引领,再到制度层面的设计和安排,最终都将落脚于具体的治理行动之中。本章以中国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的行动模式作为分析和研究的对象,从治理的行动模式区别于传统管理的特殊性角度,结合自主治理的基本原则,设计并提出了带有自主行动特征的公共高

转型期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与思考

65 2012年 Vol.27 No.9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高等教育收稿日期:2012-08-20 作者简介:杨 勇(1972-),男,福建平潭人,助理研究员,从事高校行政管理方向的研究。 一、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这些年,虽然国家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上先后出台高校人事制度改革、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等,促使高校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然而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传统下形成的弊端依然存在,严重束缚了高校的改革和发展,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依然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主体性和自主发展规划分析 1.高校缺乏办学自主权,办学潜力不能发挥。从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进程来看,各个高校之间表现出高度的同一性:当精简机构时,大家都精简,而且都能成功地控制在20个以下;说要成立学院,一下子又成立了很多学院;说要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又都忙于将后勤与学校剥离。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政府的主导下一块一块地进行,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制约高校发展的种种障碍,使高校更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激发了高校的活力,但这样的改革未免有点支离破碎,不能形成一个完整体系。高校尚未表现出一个法人实体所应有的作为,政府也未把高校看作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这就导致高校丧失了自主发展的意识,丧失了应有的责任感,使改革变成一种被动的任务,而非主动的探索。 2.高校发展缺乏长远目标及战略规划。政府直接插手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具体改革,并且通过各项行政手段零敲碎打的进行,使高校的发展缺乏长远目标及战略规划。因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是为高校发展服务,因此高校的长远目标与战略规划在高校的发展中应处于首位。许多高校在政府规划下,看上去都有了自己的目标与规划,如把高校办成一流高校这样的目标等,但这种规划适应的是政府的行政规划,而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高校自身的发展规律,行政任务使高校背上了沉重的包袱,造成了高校办社会的格局,形成了单一、封闭的办学模式,缺乏与本校相适应的长远目标与规划。 (二)高校内部管理的权限分工和机构设置分析 1.高校的党政关系一直未能理顺。1998年《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举办的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这种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的责任制度,是结合中国现阶段国情、具有特色代表性的教育法,实际上非常适合在各大高校实行。但是这项制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内涵认识不足,思路不够清晰,出现了部分院校党政关系未能理顺,由于个人利益的冲突导致许多不良因素出现,种种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面作风,给高校校长书记带来各方面的压力,也随之严重影响了学校在学生、家长心目 中的形象。 2.高校泛行政化、官僚化严重,行政机构、人员冗余。高校所有的建设都由国家付费,建立了学校附属的各个机构,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等等。这些机构的管理等方面都和高校有着直接的联系,与社会上的相应机构出现了脱钩的现象,学校任何附属的一个小机构的行政、人员等都非常的受限制,形成了近似于官僚化的管理体制,这也严重制约了《高校教育法》的真正实行。 (三)高校内部管理的运行机制分析 1.校院(系)二级的关系没有完全理顺。受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学校管理重心还没有真正下移,学院(系)一级应该承担的职能与学校一级应该承担的职能还缺乏科学的划分模式。 2.高校管理模式单一,管理观念、手段陈旧,缺乏现代化管理理念。目前高校的管理还主要以人充当管理信息载体和传递渠道,部门之间、整个高校内部缺乏动态电子信息的管理和传递,造成信息滞留或者传递效率低下。许多高校虽然增添了许多现代化的设备,但由于管理人员管理观念没有更新,信息技术管理技能没有提高,常常不能物尽其用,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从而制约了高校的全面发展。 二、进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社会发展和高校自身建设的需要 (一)从外部环境着眼 1.适应社会经济市场化、全球化的发展需要。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使我国重新启动了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进入21世纪以来,在知识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整个中国开始了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转型。这一社会转型,已经或正在广泛地影响和改变着社会的方方面面。 经济的全球化使高校不仅要面临来自国内的竞争压力,同时必须立足于国际教育市场,参与到国际教育市场竞争的大背景下,这对我们刚从计划经济体制中走出的高等教育管理来说,自然是一场新的挑战。英国教育管理专家托尼·布什认为:“教育机构的工作效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但管理质量是办学成功与否的关键。”这必然就要求高校通过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活力与竞争力,更好为社会、国家服务。 2.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谐社会”是一个古今流传的理念。在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和谐社会” 转型期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分析与思考 杨 勇 (闽江学院 福建福州 350108) 摘 要:从高校主体性和自主发展规划、内部管理的权限分工和机构设置、内部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高校内部各项激励和保障制度完善四个方面分析,指出了目前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并对其成因做了初步的分析。并以高校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因素两个方面为切入点,提出进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社会发展和高校自身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转型期;高校;内部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57(2012)09-0065-02

“校长负责制”——我国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积极推行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校长负责制 田家寨九年制学校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学校逐步实行 校长负责制,有条件的学校要设立由校长主持的、人数不多的、有 威信的校务委员会,作为审议机构”,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 展纲要》进一步指出:“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自此,“校长负责制”在我国中小学得到了广泛的推行,并收到了一定的管理成效。从理论上讲,“校长负责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校长全面负责。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应按有关规定行使 职权、履行职责,并代表政府承担管理学校的全部责任。校长对学 校的各项工作,包括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应当全面负责。与 中小学校长的职务和责任相一致的是校长应该拥有相应的权力,我 国中小学校长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办学自主权:决策权、指挥权、人事权、财经权等。 2、党组织保证监督。实行校长负责制,党组织的职能由过去的直接领导转变为对学校工作的保证监督,也即保证监督党的路线、 方针、政策在学校的贯彻落实,保证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保证学 校的各项任务能够顺利完成。 3、教职工民主管理。校长对学校工作的统一领导,是建立在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的基础之上的,发挥教职工民主管理作用是校长 负责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学校应该建立和

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教代会的职责是代表全体教职员工对学校各项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设,对学校工作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主人翁作用。 由此可见,我国的“校长负责制”是由校长、学校党组织和数职工代表大会共同组成的“三位一体”结构,其中,校长对学校的工作有决策权和指挥权;学校党组织对学校行政工作进行监督,并保证学校的办学方向;教职工代表大会对学校工作进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但是“校长负责制”在某些方面,如校长权力过于集中,教职工代表大会未明确授权参与何种决策,社会组织及学生家长更无权过问学校内部管理事务等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说明实行“校长负责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有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因此,我们要借鉴吸收国外的经验尤其是“校本管理”的经验来逐步完善“校长负责制”。 三、比较与借鉴:“校本管理”的启示 “校本管理”与“校长负责制”都是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其实质是对过去上级教育行政机构对学校实施过多“外控”管理的一种矫正。通过权力的下放;学校拥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从而能够根据本校实际对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快速的处理,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效率。这正是他们改革的目的所在,也是二者的共同之处。但在具体做法上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比如:在“校本管理”中,权力下放至由校长、教师、社区人士、家长及学生组成的学校董事会或学校理事会手里,由他们来管理学校的各项事务;而在“校长

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教育办公室 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深化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事关教育改革与发展、事关科教兴镇、科教兴校的大事。依照上级有关要求,结合我镇实际,为积极稳妥地推进学校“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岗位目标责任制”的进行,全力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望各单位遵照执行。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依法治教,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努力深化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创造有利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于教育人才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持。 二、目标任务 完善校长负责制,建立以能上能下为主的干部管理机制;实施岗位管理,实行全员聘任,建立以人员能进能出为主的用人机制;改革分配制度,建立待遇能高能低的激励机制;实行合同管理,建立依法治教的运行机制。 三、改革内容 1、实行校长负责制。 实施校长负责制是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搞活

内部管理机制的前提和基础。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就是把更大的权力赋予校长,真正体现校长的法人地位。校长依法享有行使班子组阁权、教职工聘任权、经费使用权、教育教学管理权的权力。这是一种职责,一种责任,更是一份信任。实行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教代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用。 2、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 首先严格认真核定岗位。一年一核,动态管理。严格执行上级规定,实行岗位总额控制,不准随意增岗、扩岗。在核实教职工岗位的同时,要严格按规定科学合理设置学校领导职数和内部工作机构,从有利于教学出发,减少非教学人员,保证第一线教师。要严格控制非教学人员所占教职工比例,特别是工勤人员要严格控制,不得超设、超占岗位。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和党、团、工会组织负责人和工作人员,按照一人多岗,专兼结合的原则相互兼职,校级领导和处室负责人必须按要求代好相应的课程。 其次,严格认真搞好综合考评。综合考评是实施全员聘用制的重要依据。通过对教职工聘任资格条件、年度考核、目标量化管理考评和奖励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分类排队,由高到低,实行择优聘任。坚持原则,坚持标准,实事求是,民主公开,以充分的原始材料为依据,已形成的历史资料不能变动。要客观公正的评价每一个人,不能感情用事,徇私舞弊,弄虚作假,更不能借机打击报复。对教职工的综合考评结果,要与教职工本人见面,并张榜公布。 其三,严格按程序搞好聘任工作。评聘小组制定方案、公布岗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研究综述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研究综述 本文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概念界定、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相关政策、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高校内部权力配置、完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对策以及国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特点与启示六个方面对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研究进行了评析。认为,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但各高校应该在借鉴国外一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实际与发展阶段,明确发展路径与方案,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建立起符合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 标签: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综述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得到了巨大发展,但是对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就高校来说,这种“不适应”主要表现在高校内部管理的改革相对滞后。国家对高教领域的改革经历了由试点到深化的几个阶段,内部管理体制的效果逐步显现,针对改革实践,学者们在改革政策推进、高校内部权力运行与监督机制、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但政府与高校必须相互协调,促进管理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逐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 一、高校內部管理体制概念界定 有学者[1]认为,高校管理体制是指各种与高校教育管理活动相关系的组织制度体系,可分为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管理体制,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属于高校管理的微观管理体制。还有学者[2]认为高校内部管理应包括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两部分内容,管理体制是指学校的内部组织系统及其构建的原则与功能规定;运作机制指保证高校内部主要工作的目标有效运作的基本程序与手段。也有学者[3]认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主要是核心制度管理,是高校运行的内在基础,包括领导体制、内部人事制度、内部财务管理和分配制度等。学者们主要聚焦于内部微观管理、领导体制、组织机构设置及责权分配、各种相关管理制度等内容。 由上述来看,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指高等教育活动中各种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组织结构、机构设置,涉及高校内部的权力分配、职责分工、运行方式等一系列重要方面,关键的是建立高校内部行政权与学术权协调的运行机制。 二、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相关政策回顾 我国原先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一种国家集中计划、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分别办学并直接管理的体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变革,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相关管理体制也越来越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颁布了相关政策法规。经过文献研究梳理发现,国家对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与探索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方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 为了深化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启动学校内部活力,把竞争机制引入学校,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保证各项工作争创一流水平,根据县委、县政府(1996)40号文件《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精神,我校决定继续实行“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绩效工资制”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以优化教师队伍,严格学生管理为重点,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建立和谐的内部运行机制,设岗定编,以岗聘用,岗位目标,职责明确,奖优罚劣,优胜劣汰。创造团结、严谨、协调、奋进的管理氛围和幽雅、文明、活泼、向上的育人环境。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严格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考核和评价。 二是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原则,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是坚持精干高效的原则,做到合理设岗,满负荷工作,提高全员工作效率。 四是坚持优质优酬,优绩优酬,优师优酬,奖勤罚懒,多劳多得的原则,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三)改革的内容 1、校内结构工资制 校内结构工资制是指把校内上岗的每位教职员工的工资分为固定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进行发放的制度。旨在以工作实绩拉开工资档次,奖优罚劣,优师优酬,优绩优酬,打破平均主义,激励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1)工资结构与档次:教职工工资分固定工资、绩效工资、原档案工资三种类型,凡上岗人员的工资分固定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发放。 档案工资:指教职工工资表中应发工资总额。 固定工资:指每人档案工资总额减去一定数目为本人的固定工资。 绩效工资:每人扣出部分加学校投入部分为绩效工资月平均额(学校投入部分:教辅人员是教师的70%--80%)。学校按照综合量化考核成绩

大学管理制度

大学管理制度 大学管理制度 一、大学制度与内部管理概述 大学制度一般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宏观的大学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系统,包括大学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和办学体制等;微观的大学制度是指一所大学内部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包括组织机构、决策机制、激励机制、资配置机制、工作机制(包括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活动的运作模式)和制度创新机制等。袁贵仁部长认为,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 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是教育制度创新的基本内容,它主要涉及学校与政府的关系、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学校内部治理层面,要区别不同类型的学校建立法人治理结构。首先是制定学校程;其次,学校内部治理的核心是完善决策、执行、监督的机构设置和运营程序,把决策、执行和监督三者分开,并有相互的制约;再次,在内部治理结构中,市场、学术、政府这三种力量如何通过一定的组织体系协调其相互作用,也是现代学校制度创新中的一个需要探索的问题。 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大学制

度。现代大学制度的前提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高等教育规律;核心是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特征是学术自治、政校分开,权责分明,管理科学;关键是建立现代大学法人制度。为了实现现代大学制度的目标,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管理体制多样化、资配置社会化、教育活动市场化、管理法制化的方向。 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在于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的科学配置与整合,外部又受市场的力量、政府的力量、社会的力量的制约和影响。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呼唤重构政府、社会与高等学校的关系,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市场的力量、政府的力量、社会的力量形成合力,与高等学校内部的力量形成互动,促进高等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将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推向前进,推动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 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变迁 1、起步较早、最有成效的内部体制改革: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高校食堂就开始实行单项定额承包,逐渐转到90年代的综合承包方式,通过转机制、改体制、引进企业管理模式,发展到小机关、大实体、大服务,直至21世纪初各高校组建后勤集团。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功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第一,以学生公寓与食堂为重点的

本科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策划方案

内部治理体制改革方案 为适应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我校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调动宽敞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加快学校进展的步伐,使我校尽快建成一所合格的本科院校,并具备良好的进展态势和后劲,依照教育部《关于当前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人[1999]16号)、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人发[2000]59号)、河北省委高校工委和省教育厅《关于高等学校内部治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冀教[1999]9号)、河北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意见的通知》(冀政[2000]23号)等文件精神,参照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结合我校第一、二聘期改革的实践经验,在进一步深入调研、反复测算与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本方案。 一、内部治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差不多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进展观,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建立符合我校特点、有利于人员结构整体优化、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的人事分配制度和运行机制,实现我校办学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进展。按照绩效优先,体现公平的原则,统筹规划,整体设计,突出重点,逐步推进。 (二)差不多思路 总体思路:推进用人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任和岗位治理,用岗位

职责规范和引导宽敞教职工努力工作,以尽快实现使我校建成一所合格的本科院校的目标;加大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将岗位津贴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挂钩;积极稳妥地推进后勤公司、校医院的改革,建立更趋合理的运行机制。 用人制度改革要促进校内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加强编制治理,依照学校进展战略和学科建设需要设置岗位,定编定岗定责;实行全员聘任,淡化身份,强化岗位治理;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科学考核。 在执行现行工资体制的前提下推行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津贴分配的激励机制,以调动宽敞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后勤改革要转换运行机制,实行小机关多实体的治理体制,模拟企业治理运行模式,充分挖潜,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提高治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逐步实现后勤社会化。 二、人事制度改革 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建立和推行岗位聘任制度。依照我校进展战略和教学科研、教辅、治理等工作的需要设置各类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岗位任务和聘任期限,按照规定程序对各级各类岗位实行公开招聘,平等竞岗,实现人事治理由身份治理向岗位治理转变。建立健全考核制度。 (一)人员定编 编制治理是实行聘任制度的基础。依照各类人员所担负的职能和工作性质的不同,对编制实行分类核定、分类治理;在操纵人员编制总量的基础上,本着突出教学、促进科研、促进学科建设和进展、操纵教辅、紧缩治理的原则定编,使定编与定岗、定责、聘任及考核相结合,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精简高效的教职工队伍。

企业内部深化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方案

郑煤集团公司深化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进一步推进集团公司人事、劳动和分配制度(以下简称“三项制度”)改革,根据《郑煤集团公司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总体方案》,制定本意见。 一、基本思路 紧紧围绕郑煤集团公司战略定位,按照产权制度改革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要求,全面深化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消除行政化管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推动集团公司改革解困,促进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改革目标 (一)人事制度改革。通过优化组织架构,推行岗位竞聘,完善选任机制等,到2016年底,集团公司管理人员比例控制在4%-6%。 (二)用工制度改革。通过用工机制改革,变革岗位设置,建立岗位合同管理制度等,到2016年底,集团公司在岗职工总人数控制在2.3万人以内。 (三)分配制度改革。通过强化人工成本管理,落实企业自主分配权,建立市场化工资分配和长效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理顺内部收入分配关系。 三、改革内容 (一)优化组织架构,严格编制管理。

1.科学界定集团公司与出资企业功能定位,优化集团公司与出资企业组织架构,集团公司管理层级压缩到三级以内,实现扁平化管理。精减各级各类职能部门,减少管理层级,控制管理幅度,实现职能部门“大部制”。 2.集团公司按照总量控制、放权管理的原则,加强各级机构设置、编制定员宏观管理。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分公司、控股子公司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从生产经营实际出发,科学设置机构编制,负责具体实施。 3.凡涉及增加机构数量和编制定员事宜,各全资子公司、分公司报集团公司审批,控股子公司报集团公司备案,参股子公司由本公司董事会决定。集团公司根据生产经营工作需要,对不适应生产经营活动的机构和编制定员提出改变和撤销意见。 (二)改革人事制度,实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 1.建立分类分层管理制度。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组织选拔与市场化选聘相结合、依法管理与充分放权相结合,根据集团公司不同层级,实行选任制、委任制、聘任制不同选任方式。 (1)集团公司重点管理总部机关职能部门正职,全资子公司、分公司党政正职,控股子公司董事会、党委会、监事会成员和财务总监,委派到参股公司的股权代表、董事、监事,郑州煤电公司所属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指导监督控股子公司党委会、董事会市场化选聘经理层成员。 (2)集团公司授权全资子公司、分公司管理本公司其他班子成员及内设机构中层及以下管理人员。 集团公司控股子公司重点管理本公司经理层成员、内设机构中层及以下管理人员。指导监督其所属控股子公司(三级)党委会、董事会市场化选聘经理层成员。 (3)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分公司、控股子公司所属

高校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改制具体操作指引

高校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改制具体操作指南 来源: 第一节组织实施 第二节全面清查 第三节清产核资和财务审计 第四节资产评估 第五节股权资产划转 第六节制定方案 第七节名称核准 第八节主管部门审批 第九节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 第十节评估备案 第十一节产权登记 第十二节公司登记注册 第十三节校企分开 第十四节制度建设 第一节组织实施 一、学校应成立包括校领导在内的高校企业改革改制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改制工作 (一)领导小组 高校企业改革改制领导小组必须由学校主要负责人挂帅,并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主要负责研究确定改革改制方案,制定有关政策,协调解决改革改制中的重大问题,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协调同级财政、国资、劳动保障、工商和税务等部门,支持高校企业改革改制,确保高校企业改革改制和规范化建设有序进行。 (二)工作小组 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具体落实各项工作,配合中介机构,有计划、按步骤地完成改革改制

任务。 二、由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改革改制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是校办企业改革改制的指导性文件,应报学校批准,并同时与学校上级主管部门做好沟通,确保实施方案的可行性。 实施方案中应明确的主要内容有:关于企业的领导管理体制;关于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与经营;关于对企业的规范管理;关于企业职工劳动人事关系的处理原则;关于对企业员工的激励政策;关于实施工作的领导和组织落实等内容。 第二节全面清查 全面清查是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一步,学校应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一次校办企业的普查,普查的重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学校或学校下属单位出资兴办的企业(包括子公司、孙公司和参股企业);二是冠有学校名称或简称的企业。 一、工作目的 1.摸清学校投资企业的现状,为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与改制提供详实的基础资料,以制定有针对性、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改革改制方案。 2.全面清理资产,特别是被校办企业无偿占用的学校资产的情况,明确界定、划分经营性资产与非经营性资产。 3.理顺投资关系,明确校方的对外投资比例及内容;明确其产权归属(学校、企业、个人)。 二、工作步骤 1.全面清理学校财务账面的对外投资数,清理时应包括所属各院系的对外投资。 2.到相关的工商管理部门查询冠有学校名称(含简称)的公司情况。查询时应注意股东中有学校,但学校账面对其没有投资(主要是以无形资产投资)的企业,以及在企业名称中含有学校名称或简称的企业,查询他们的工商登记及变更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