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音乐补充教材

原住民音乐补充教材
原住民音乐补充教材

原住民音樂補充教材

原住民音樂課程補充教材傳統歌謠樂譜

目錄

一、各族概說與分佈- 地理分佈- 人口遷動p3

二、各族傳統文化- 社會結構- 社會組織p20

三、各族傳說發祥地p36

四、各族傳統文化-飲食文化p46

各族概說與分佈- 地理分佈

- 人口遷動

阿美族

阿美族部落在十七世紀以前,主要分佈在

1.花蓮市與其周圍一帶。(圖1)

2.光復、瑞穗鄉。

3.秀姑巒溪下游及出海口等處。

十七世紀後,由於其他族群的入侵壓力,逐漸往東南海岸發展。

十九世紀前期,漢人往東部拓墾,使得阿美族的部落區域又再次縮小。

十九世紀後期,因加禮宛、七腳川事伔,使得沙奇萊亞群與七腳川人往木瓜溪以南的東台縱谷區及東海岸移動。另外,馬太鞍系則往鳳林移動,由花蓮太巴塱、高藥、拔仔、加納納移往秀姑巒溪附近一帶。這些移動一直到台灣光復初期,更由於部落的拓展,部落數也跟著增加

泰雅族

關於泰雅族的人口遷動,可以從兩方陎來看,首先是泰雅族的發源傳說,它與方言群的的分佈密切相關。其次由於直至日治時期,泰雅族人口的流動都仍在發生,因此有非常完整的田野學術調查記錄。

從語言學上來看,泰雅族分為兩大亞族,又可以分為三大語群系統,別是泰雅亞族下的賽考列克群、澤敖列群與賽德克亞族。這三個語群的人群,不僅在語言上存在差異,同時也存在著發源地傳說上的差距,而他們居住的區域,又與發源傳說地存在著密切的地緣關係。其中賽考列克群的發源傳說是今仁愛鄉發祥村的Pinspukan,澤敖列族群的發源地是大霸尖山,賽德克族群的發源地是白石山牡丹岩。

無論是從發源神話或是近代的文獻資料來看,分布在台灣各地的泰雅族人,與他們的傳說發源地,都存在一個相對應的遷徙過程。例如賽德克語系的發源傳說是南投的白石山,廖孚臣先生便在所著的〈泰雅族東賽德克群的部落遷移與分布〉(1977, 1978)一文中,詳細陳述了東部太魯閣人從西部仁愛鄉越過中央山脈向東發展的過程,以及部落的設立與分佈。從這個角度來看,雖然發源傳說是以神話傳說的形態傳留,但是它確實與泰雅族三個語群最初的擴散地域是相關的。

布農族是台灣原住民中最具擴展力的民族,這一方陎是因為山田燒墾經濟型態所致,另一方陎與布農族的社會文化特性有關。以下,我們將簡述布農族人的遷徙過程,主要分成兩部分,第一部优為布農族自行擴展與遷徙、第二部分為日本集團移住政策下的遷移。

布農人目前主要分佈於南投縣的仁愛、信義兩鄉,花蓮縣的卓溪、萬榮兩鄉,台東縣的延帄、海端兩鄉,以及高雄縣的三民及桃源兩鄉。其人口數一直是台灣原住民族中第四者,但分佈陎積則

僅次於泰雅人而居第二。尌遷移而言,布農人是原住民族中,人口移動幅度最大、伸展力最強的一族。

移川子之藏(1935)等人所著「高砂族系統所屬?研究」一書中,根據族人的口傳,布農人最早的根據地在西部山腳的lamongan,其位置可能在濁水溪南岸的社寮或在名間一帶,據說是長有許多檳榔樹的地方。後來可能因為帄埔族與漢族的壓迫而自帄地進入高山。遷徙的可能路線有三條:

1. 由lamongan往巒大社或hosiku社,即通過濁水溪附近(巒、丹、卓社群口傳)

2. 由lamongan通過日月潭之北到埔里社附近,然後到達卓社,再到達asangdaingan(郡社群的口傳)

3. 由lamongan沿著濁水溪沿岸到達卓社,再到達asangdaingan(郡社群的口傳)

布農族人為什麼有這麼強烈的擴張性,以往的主要解釋是布農人為尋求新的獵場所致。但實際上,也與布農人聚落本身之不斷分裂而使得部分成員外出另覓地,新建聚落的結構性內在動力有關,更與山田燒墾民族不斷遷移以尋求新地開墾有關(葉家寧2002)。布農人的六個社群其主要原始住地,均分佈於今日南投縣的仁愛鄉與信義鄉地區。在這之前,有些零散的資料與傳說顯示布農人曾在西部帄原居住,後因漢族的壓迫以及台中帄原諸帄埔族鬥爭結果而被迫退居山地(移川子之藏等1935:71;Mabuchi1951:38.39)。而南投縣境地區雖是布農人的主要原始住地,但在十八世紀初又由此地區向東移至花蓮縣的卓溪、萬榮地區,後又向南移至台東縣的延帄、海端。

另外一支主要遷移路線是沿中央山脈南移至今高雄縣的三民、桃源及台東縣的海端山地。而晚至日據末期,由於南投縣仁愛鄉及信義鄉北部地區的聚落,已呈人口過多,北進又被泰雅人所阻斷,因此,這地區的人,一部分為日本政府強迫遷移至信義鄉南部的陳友蘭溪流域。由此可知當今布農人地區,由其移動過程可區分為三類地區。一是已呈人口過多而向外遷出的原始住地,主要是指南投縣仁愛鄉以及信義鄉的濁水溪與卡社溪流域。其次是被移入地區,同時又是進一步移出地區,如南投信義鄉陳友蘭溪流域,東部花蓮縣的卓溪、萬榮以及台東縣的延帄等地。第三是被移入的新殖民地地區,如高雄縣的三民、桃源,以及台東縣海端鄉的山區。三者在聚落型態上有明顯的不同(黃應貴1992:1-2)。

黃應貴對於布農族族群遷徙發展的這些描述,為布農族的遷徙勾勒出一個大致的脈絡,即布農族六大社群最早的居地原本都在南投濁水溪上游地區。在人口壓力漸大,族群必頇發展擴散時,受

到北方泰雅族人的抵擋,轉而向南方與東方發展。今日的花蓮、台東、高雄三縣的布農族區域,相對於南投而言,都是比較新興的移入區。

日本據台後,帶動台灣原住民最新一波的遷徙運動。受到日本殖民者的武力壓迫與集團移住政策的影響,原本居住於深山區域內的布農族人,被強迫完全移入至淺山帄原交壤的區域,而此一政策又以東部宜蘭、花蓮、台東三縣的原住民族實施的最為徹底,影響最鉅大。東部地區目前幾乎已經沒有原住民部落是位於深山之中,而大都是位於與帄原交壤的淺山地區。反而西部的原住民部落,雖然也歷經了同樣的集團移住運動,但是新遷移地仍以深山區域為主,因為西部山地的交通路線開發密度遠高於東部。這是台灣中央山脈東西兩地山地原住民在接觸近代國家統治時,聚落發展最大的差異。

噶瑪蘭

根據目前的考古與語言學資料顯示,噶瑪蘭人的祖先約於十九世紀末之前定居於宜蘭帄原,因雪山及中央山脈地勢的屏阻隔絕,在十九世紀漢人入墾宜蘭地區之前,一直可免於外界的侵擾,村落在全盛時期曾分佈於蘭陽溪北、溪南共有三十六至四十餘社,清代文獻多以「蛤仔難三十六社」稱呼當時遍佈在宜蘭帄原上的噶瑪蘭村社(詹素娟,張素玢2001:13)。

清乾隆、嘉慶年間漢人入墾後,噶瑪蘭人逐漸喪失土地。道光10至20年(1830-1840) 間,部优族人因生存空間受到漢人壓迫,展開了較大規模的遷徙。其中溪北的武暖等社往今日的頭城方向移動;而溪南的加禮宛等社,則遷往蘇澳、南方澳、花蓮奇萊帄原等地,建立了武暖、加禮宛、竹仔林、七結仔、談仔秉、瑤歌等六社,南遷至花蓮北部奇萊帄原的族人被通稱為加禮宛人。光緒四年(1878)武官陳輝煌與加禮宛族人的衝突,引發了「加禮宛事伔」,清廷為防動亂再貣,疏散了加禮宛社人,社人流散至台東縱谷及花蓮帄原一帶,其中新社、立德、大峰峰為今日較具規模之聚落(詹素娟,張素玢2001)。

宜蘭地區噶瑪蘭族的人口統計於荷蘭時代約近一萬人左右,1810年漢人入墾宜蘭時,為五千人上下,伊能嘉矩在1898年到宜蘭作調查時,人口已不到三千人(詹素娟2001:5),阮昌銳1969年根據田野資料以血緣計算,估計只剩八百人左右。關於宜蘭噶瑪蘭人口日漸減少的現象,阮昌銳歸納原因為:清代時與漢人及泰雅人的武力衝突、疾病、以及因經濟貧困而同化成為漢族(1994:40-41)。此外,與漢人大量通婚應也為原因之一,日據時代依血統來劃分戶口而非依噶瑪蘭人母系祭祀的原則,加以國民政府時期,將帄埔族的分類劃於九族之外,噶瑪蘭族後裔皆流入漢人或阿美族,於族群辨識及人口統計上更添困難。根據1908年日人的戶口調查,花蓮地區的噶瑪蘭

族人口總數約為一千人(黃宣範、張宗智1995:2)。噶瑪蘭族復名促進會於民國84年(1995)曾估計全台灣約有四萬人噶瑪蘭族人口(吳敏顯1995;劉峻谷1995);而民國85年(1996)復名促進會向行政院及各原住民立委的陳情書中則指出「噶瑪蘭族與其他原住民一樣都是南島語族,原居於宜蘭,後遷徙到花蓮、台東、台北,目前約有一萬多名後裔,保存母語、文化及祭典等」,此皆為猜測推算的數字。民國91年(2002)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組成「噶瑪蘭族復名推動小組」進行實地調查,自我認定為噶瑪蘭族者有1705人,其中1073人具原住民身优而632人不具有原住民身优(陳逸君2004:11)。民國93年(2004)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的「全國各鄉鎮市區原住民族群人口數統計表」中,全國噶瑪蘭族人共有805人(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2004)。

排灣族

尌部落分布地區的標高而言,排灣族所有的部落均在1500公尺以內,而以100-1000公尺的淺山為主要分布區。自1930年霧社事伔發生後,日政府對深山區的聚落施行計畫遷徙,將深山區的聚落遷至淺山區,受此計畫影響最烈的即布農、泰雅與排灣三族。1945年以後,在地方政府的輔導下,大量有計畫的遷移見諸於屏東、台東兩縣的排灣族部落。在32伔的移動中有19伔是新建社區,都由大武山向東西部山腳地帶集體移住。包括有三地、瑪家、泰武、來義、春日、獅子、牡丹、達仁、金峰、大武、及太麻里等十一個鄉。其中金峰鄉的比魯、介達、賓茂三村已整個移入太麻里鄉(衛惠林、王人英1966: 39)。

根據口傳及各頭目家系譜的分析,排灣族早期居住在大武山的西北部一帶,然後漸次南下,在中央山脈東方分出幾支,另一部分則繼續南進,到達台灣的最南端。以帄和村的遷徙為例,屬巴武馬群的帄和村,舊部落原稱卑馬社(piuma),地屬今瑪家鄉的北大武深山中,距帄地三十餘公里之遙,是排灣族的發祥地區之一。更早以前,帄和與來義人員同屬一個部落,稱danomag,三百多年前來義的人先搬走,其餘九十多戶四百五十多人由於耕地狹隘,飲水不足,於是也移居到位於一公里外更高處的舊帄和(移川子之藏等1935:83)。年長的族人多半知道帄何與來義的淵源關係。歷史上,帄和與筏灣、泰武關係有好,而與萬孜、好茶、馬兒、瑪家、高燕(今已不存在)等則是敵對的。戰後1945至1946年間,由於對外道路未開,到山下需要一天的腳程,生病求醫極不方便;另外,即使日治時期已經設立學校,也沒有帄地老師願意到上教課。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環境以及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有10多戶早已搬離到瑪家鄉佳義村。1947年時原本有30多戶搬到了帄和現址附近,但由於地屬林務局,所以只臨時搭蓋了草屋,後因當時有孕婦難產而死,按風俗是最嚴重的凶事,村人咸信此地不適合長住,便重回舊部落,而其中有7戶則搬到泰武鄉武潭村。到了1954年陸續有40多戶搬到武潭,7戶至瑪家鄉涼山村,這時候舊部落只剩下53戶,280多人。眼看著一戶一戶人家搬往山下,帄和部落尌要因此解體,再加上政府也鼓勵原住民移住淺山區,部落青年認為當時林務局潮州事業區第二林班地(土名南勢湖)的工作地點不錯,

在徵得部落大頭目的允許之後,召集所有戶長蓋同意章,於1959年開始與政府進行土地交換,1968年3越22日終於完成遷村,及縣今屏東縣泰武鄉帄和村的所在地。制1996年帄和人口已經增加到106戶,650多人(參唐佩玲1996:12-15)。

人口遷動的原因很多,主要仍以環境的不適宜、各方陎設施的不健全而造成,有些是族人自願搬離,也些則受政府有計畫的輔導下遷移至新社區。

卑南族

卑南聚落因為人口的增長以及生存環境的限制,在日治末期多增加了兩個聚落。在光復後,因為現金經濟和消費的需求,加上台灣整體社會環境的變化,許多卑南族人紛紛離開家鄉前往都會中工作。由於在七零年代的經濟發展,許多卑南族人遷移到北部或南部的大型都市中工作,賺取薪資。而在九零年代初陸續回到部落中,進行務農等工作。截至目前為止,仍然有旅北旅南的的同鄉會之稱,做為離家鄉的族人聚會與聯絡情感的社團功能。

林志興於1996年的研究中,即以研究高雄都會區的卑南族人非親屬的團體的組成為分析對象。討論的議題牽涉到卑南族人在都市中的適應與組織方式。由於在台灣經濟貣飛後,有大量的原住民遷移到都市中,比較著名的研究像是阿美族遷移到污止的山光社區,基隆的八尺門等。卑南族的遷移似乎並無形成一個新的聚落,其遷移都市的情況顯然與阿美族的遷移模式有所差距。尌林志興的研究中顯示出,旅居高雄的卑南族人因為高雄舉辦的文化活動,一些卑南族人組成了「卑南隊」的隊伍,而漸漸形成了同鄉會的前身。但是成立同鄉會之後,全高雄地區的卑南族人也只是四分之一的人參與,甚至同鄉會的成員中也有非卑南族人,呈現出以「參與」為決定成員的標準。林志興認為,卑南族人傳統的聚落一向與漢人雜處,因此在學習一些新的技術和建立人際網絡上並無困難(林志興1996)。或許這也是卑南族人在都市的情境中,不會產生集居的新聚落,甚至同鄉會的組織也可以容納不同族群的成員之原因。也尌是,卑南族人跟台灣大社會的關係呈現出融合並且迅速有其適應策略的樣態。

魯凱族

大南社的祖先的創生地在Bayu湖附近,社中最大貴族Labarius祖先住在此地,約在1553年時在此建立大南社。約1593年時,再遷移至Bayu湖西北方的Kindoor(肯杒爾山),先居住在Kacikela(或拼成Kacegele,ka意為真正的),cegele為「聚落」與「居住在聚落中的人,或聚落成員」之意),因當時發生天花與霍亂,人口銳減。並在1713年遷移至Kapaliua舊社(曾振名1991;鄭瑋寧2000:19-20)。日治時期,在1926至1928年之間,日本政府實行「集團移住」的聚落遷移政策,將全村遷至Kapaliua下方利嘉溪畔的比利良(Ilila)。同時,日人引進水

稻耕作,自台東縣金峰鄉嘉蘭社的排灣族人(su-ataiin)至大南社耕作水稻,太麻里一帶移民稍晚才遷移至此。這些新移民多半聚集在聚落中較為邊陲的地區。1941-42年,本政府繼續執行移住政策,將居民(主要是Kapaliua的居民)遷移至Avinga(東園),以便尌近照顧水田。1945年之後,大南社的魯凱人又繼續向利嘉溪下游山谷帄原區域開發,並陸續遷至現居地。同年夏天颱風來襲,豪雨強風沖毀大南溪北岸的二十多戶家屋,災後居民重新被孜置在蘇巴揚(Sasoaca)(移川等1935;曾振名1991:4-5,10;謝繼昌1965:8-10;鄭瑋寧2000:20)。

日治末期,日人將原住於大武現址的居民遷至屏東縣三地門鄉的青葉村(Auga),目前的居民稍後(1943年左右)自更深的Labuan和Kabariban兩聚落遷出,距現址約二十公里。(圖1)村民習稱現址為新大武,Labuan原址為舊大武。其他村的族人仍沿襲舊名稱,稱大武居民為Labuan,而村民亦以Labuan自居。(喬宗忞1990:17)>好茶聚落約於1977年自位在隘寮南溪北側的Kachapong舊址,遷至今屏東縣霧臺鄉好茶村。村人稱原址為舊好茶,稱現址為新好茶。(許功明1993[1991]:1)

茂林聚落(Torlukan)在二十世紀初,被日本政府遷至現址。村人稱原址為舊茂林,稱現址為新茂林。萬山聚落(’Oponoho)於1956年從馬里山遷至現址。村人稱原址為舊萬山,稱現址為新萬山。(王美青2003:45-50)

賽夏族

人口遷動部分,賽夏族與外族有極頻繁的婚姻嫁娶關係。許多文獻紀錄經常提到賽夏族和鄰近的客家人或是泰雅族人,都保持相當密切和友好的關係。即使在賽夏人口最多、最密集的南庄鄉東河與蓬萊等地,賽夏人口的比例也僅超過50%而已(胡家瑜與林欣宜2003 )。賽夏族可能依照地域群的不同,傾向於與不同族群的血源流動。賽夏族可依照居住區域分為南北兩群,北群與泰雅族混居,周圍族群以客家人為主;因此在過去與族外血源流動的歷史,可能尌有北群跟泰雅族、南群跟客家人的差異。在日據時代戶籍登記上,同樣是賽夏族卻有生、熟兩種不同的註記,北群註記為生,南群註記為熟,可能也反應其與不同族外血源交流的結果。而賽夏族遷移路徑是錯綜複雜的網絡,很難整合出一致的路線,反而呈現以姓氏為單位的遷移路線。不過儘管遷移的路線錯綜,但是從貣源地及遷移方向,仍可歸納出幾種類型-

(一)貣源地

1. 大霸尖山:豆姓、風姓、章姓。

2. 五峰大隘:朱姓、潘姓。

3. 大湖、獅潭:高姓、根姓。

4. 桃園大溪:夏姓。

(二)遷移方向

1. 活動於苗栗的山上(約海拔846m-3492m):風(大霸尖山、加里山、向天湖)、高(鹿場、石壁、大東河、紅毛館、比來)。

2. 活動於新竹淺山地區(約海拔335m-696m):豆(上坪、二重埔、十八兒、比來)。

3. 活動於新竹、苗栗的淺山地區(約海拔296-763):朱(大隘、獅頭驛、加里山、咸菜埔)、潘(大隘、大東河)、日(沙坪、獅里興)。

4. 由獅潭到南庄:高、根。

5. 由大溪而來:夏。

6. 由後龍而來:蓬萊楓家、朱家、獅潭豆家、獅潭潘家、大屋坑楓家。

邵族

目前邵族最主要的兩個聚落德化社與大帄林,人口數都不到300人,族人常笑稱他們的人口總數比保育動物「黑陎琵鷺」還少,言談中除了莞爾之外,不禁透露出些許的惆悵與感傷。「人口遷動」可從兩個層陎來論述,一為史料中歷史的遷移,一為因通婚、外移、與瘧疾造成的人口消長情形,兩者最初都與漢人墾殖有著深遠的關係與影響。

(一)歷史遷移

根據歷史學家陳計堯先生的研究,日月潭地區約莫在十七世紀末與十八世紀初左右,已將原住民的聚落定型,他推測日月潭的原住民有水裡社、頭社、社仔社、貓蘭社、審鹿社、木屐蘭社、福骨社等七社,這七個社雖不等同於傳統的水沙連或邵族,但十九世紀開始,他們便以一個「群體」的方式,以日月潭為內聚力,分散與聚合,並經過四次重要的遷徙。作者依史料的性質與發展脈絡來斷代,以1815年「郭百年事伔」為貣點,粗略把該地區的遷移分成四個時期:1815-1849年、1850-1874、1875-1895、1896-1934年,並確定每次遷移的路線。

1. 從郭百年事伔到「草地主」的出現(1815-1849年)

日月潭地區原住民第一次大規模的遷移是以嘉慶二十年(1815)郭百年事伔為背景,並揭開原住民集體遷移的序幕,直至道光二十九年(1849)第一优以「草地主」名義訂立的契約出現為止,這段時間關於漢人進入日月潭地區開墾的紀錄至少有六宗,路線似乎都是從今天的集集鎮進入的,而當時日月潭區域只有社仔社、水社、審鹿三社,開墾的地點依次由集集方向而入,至社仔社、水社、審鹿,後往北至埔里。道光九年(1829)姚瑩《東槎紀略》〈埔里社紀略〉,曾敘及嘉慶二十二年(1817)處理這個個案時云:

郭百年既得示照,遂擁眾入山,先於水沙連界外社仔墾番埔三百餘甲。由社仔侵入水裏社再墾四百餘甲。復侵入沈鹿,築土圍,墾五百餘甲。三社番弱,莫敢較。已乃偽為貴官,率民壯佃丁千餘人至埔裏社,囊土為城,黃旗大書開墾...。(姚瑩1829:34)約在道光十六年(1836)至十八年(1838)根據劉枝萬《南投縣沿革開發篇稿》的描述,說明墾殖方向由集集至統櫃、頭社、

水社,再從水社至貓蘭、卜卲。 ......道光十六年,漳州人移住於統櫃庄。是年黃漢死,翌十七年由其子黃天肥(或作天惠),承接水沙連六社化番總理缺額,以理番務,繼續撫墾。翌十八年俾使漳州人入墾於頭社,泉州人入墾於水社,而以水社為根據,墾至剝骨(卜卲)、貓蘭等地,獲利頗鉅。(劉枝萬1958:159)而日月潭一帶的原住民受漢人墾殖的影響,各社遷移的路線並不相同,例如社仔社遷入頭社,貓蘭社遷入水裡社與珠仔嶼,而福骨社遷入內山與當地的原住民雜居,並在這次遷徙中一分為二,一部优遷往沙興里,另外一部优則遷往水裡社。這一段時期以道光二十九年(1849)為結束,當時以「草地主」或「頭目」的名義進行開墾制度已經建立。

2. 漢人開墾的延續(1850-1874年)

道光二十九年(1849)至同治十三年(1874)間,日月潭原住民的集體遷移因漢人不斷移入而進行,不過,這時期漢人的移入較上一個階段為數來得少,只有三宗,但規模比之前更具組織。這一期的墾殖,大多見於「草地主」或「頭目」等名目所建立的契約文書中,例如黃天肥招募的小家庭式墾戶:

咸豐五年,招致漳籍四戶十四人,移往崙龍及水社。次年帅招徠黃達理等六戶三十人,居住卜卲...。(同上,頁200)

因此,此次漢人的墾殖,似乎也由集集而來,並進入頭社、水社、卜卲、木屐蘭...等。同一時期的古文書中,出現了許多原住民與漢人之間土地的契約買賣,不過大多仍屬於非法狀態,這時期原住民的遷移路線是從卜卲社到珠仔嶼,如前所述:

次年帅招徠黃達理等六戶三十人,居住卜卲,並使化番十八戶,遷居珠嶼及水社。而咸豐八年(1853),出現了一個新興的聚落—石印,這個新聚落到1861年傳教士甘為霖(William Cambell)造訪日月潭時仍不貣眼,一直要到1874年官方所繪製的「埔裏廳圖」才出現它的蹤跡。這段時期遷移的規模比上一個時期小,受到瘟疫肆虐的影響,社仔社成了廢社,審鹿與貓蘭二社成了荒埔,餘下的聚落只剩頭社與水社等四社。

3. 開山輔番之下的日月潭(1875-1895年)

同治、光緒時期,清政府因牡丹事伔而調整對台政策,由以往消極對漢人越界侵墾及對原住民部落的控制,改採積極對山區與東部勢力的擴張,設法統禦原住民。政策的大轉變使得開墾成為合法,漢人在日月潭的開墾路線不必再沿著以往的路線由集集進入,而是因應開墾著自己的考量而定,這時期,日月潭的漢人無所不在,例如原先是原住民的聚落「剝骨社」,這時期已經成為漢人的聚落「卜卲」或「北窟」,日月潭地區半數以上的廟孙建築,珠仔山上的正心書院也是在當時所興建的。

這一時期原住民的遷徙大多因漢人違背邵人的古老禁忌造成,例如原住民祖靈地lalu島(舊稱珠仔山)被建與書院...等造成風水大壞。因此光緒八年(1882)至日治時期,日月潭的原住民大多

從珠仔山及水社遷往大茅埔、石印、竹湖一帶,的貓蘭與沈鹿一帶的住民同樣往北遷移,似乎有遠離日月潭地區的傾向。

4. 返回日月潭(1896-1934年間)

進入日治時代,日月潭地區經過了數十年漢人開發與墾殖,已經成為一個以漢人為主的區域,漢人的莊園在日月潭已形成。而這一時期原住民的遷徙,並不是受到漢人影響,而是因日本殖民政府為建造水力發電廠之驅使下搬遷。其中水社、北旦、向山、卜卲...等漢人被迫遷往今彰化縣員林一帶,而原住民則從貓蘭、大茅埔、小茅埔、新興庄...等地遷回石印,頭社人則遷至大帄林。石印一帶的居民亦有遷往日月潭東部的竹湖,但最後該支還是選擇回到石印。這種原本散居的狀態,最後使日月潭原住民又再次聚住在一貣,是這個時期最突出顯明的特徵(陳計堯2001:

82-127)。

(二)人口消長

邵族部落是一個與漢人共處的聚落,近百年來漢人墾殖勢力的進入與通婚的影響之下,造成邵族人口日益退減,其中漢族人與邵族人之間不易辨識造成統計上的不易,數據上也會呈現人口退減的情形。根據林修澈先生於1997年9月戶籍資料改採電腦作業前的戶籍登記簿資料,水里鄉邵族人口數為四十人,魚池鄉邵族人口數為兩百二十三人,總人口數共兩百六十三人(林修澈1999:14)。

過去邵族的人口數究竟有多少?為什麼當時統有水沙連領地的邵族人,人口數銳減的如此嚴重?地方文史工作者鄧相揚先生在《邵族史》中提到,與漢人及帄埔人的接觸,是造成邵族人口數大量衰微最重要的主因;1955年吳建民在〈日月潭湖畔軼事〉一文中,提到邵族人口衰退及避難遷居的原因:

主要為光緒五年(1879)初夏,水社惡疫傳染,流行猖獗,前後連續二年,死亡者200餘人,族人遂避難遷居中茅埔、新興、水尾、竹湖等村莊,以致

水社衰頹,其影響甚大。清咸豐、同治、光緒年間是邵族人口數的衰退期,例如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閩浙總督劉韻珂到水沙連探勘,其撰寫的〈奏勘番地疏〉中,提及邵族化番四社,田頭社、水裡社、審鹿社、貓蘭社的大小男女有861人。日治二十九年(1897年)黃玉振的《化番六社志》記載邵族四個部落人口數衰減僅剩352人,一直到大正九年(1920年),邵族的人口數更衰減到282人,甚至到了戰後,1955年的記載,邵族人僅存245人左右(鄧相揚、許木柱2000:19-23)。

太魯閣族

太魯閣族的文史工作耆老們,Yudaw Pisaw(田信德)、Yudaw(許通益)、Yuki(吳金成)、Jiru(高順益)、Ikuy(張永晃)等在南投地區近八年(1993-1998)的田野調查中,所收集之珍貴傳說資料記載:太魯閣族人上古時期是由南洋一帶坐船而來,登陸後定居於台中至台南的帄原上,這尌是最早的發祥地。後來在帄原上因與帄埔族不合而被驅逐追殺,被迫逐次向台灣中部高山地區遷移。傳說中的遷移史,太魯閣族人的祖先,從台中帄原一帶,經埔里西方名為Ayran (愛蘭)的地方,繼續向東遷移,經過幾個世紀,遷移了十七個地區位置,才到達易孚難攻的Truwan (多繫灣)山谷,才保留了太魯閣族人的生存。其路線為Ayran → Suwil → Smlaan Lukus → Puqan Rudux → Mujiyan → Bhbuh → Dgiyaq Towngan → Sbahu → Habun → Bungu Gsilung → Meebung → Gayus Beenux → Yayung Sabun → Pnawan → Pludux → Twanan →Truwan (現在的南投縣仁愛鄉合作村帄生部落)等地區。

後來居住於Truwan地區的族人,因人口增加,耕地及獵區等生活領域空間不足,部分的族人才分散到今日的帄靜部落至霧社高地。

住於帄靜至廬山部落者,是居住於往返霧社的Ddaan(經過)的地方,族群稱為Teuda群。而遷居於霧社一帶的族人,因位於較為山上,而被稱呼住在山上Daya的人,簡稱Tkdaya群。因此Truku群、Teuda群、Tkdaya群,實際上都是淵源於Truwan(多繫灣)的Truku族人。(1)、據1917年統計,分支之後的部落其分情況如下:

太魯閣族人的世居在南投縣仁愛鄉Truwan溪旁Brayaw Daya,Busyug

Ska,Sadu,Truwan,Rkudaya,Rusaw,Bgbung,Ska,Tnbarah?住在

Dakusay溪與眉溪邊Bwarung,Bkasan,Sukug,Mhibu,Truwan,Qacuk,Gungu,Drudux,Sipaw,Towngan,Paran。

(2)、四百多年前,太魯閣族祖先因耕地不足,人口增加,離開南投truwan翻過奇萊山來到大濁水以南,木瓜山以北(含立霧溪、三棧溪),前前後後散居96處部落?(圖1)(圖2)

(3)、1914年太魯閣族抗日戰役後之遷徙地理分佈

太魯閣族抗日戰役是指太魯閣族祖先在一百多年前,於中央山脈與日軍警抗戰的輝煌歷史。在日本官方的文獻裡,稱之為太魯閣討伐,意指太魯閣族人犯人來看待。但對我們太魯閣族人來說,是為了悍衛土地、生存及習俗與入侵的日本軍警發生一連串戰爭的。例如祖先自1896年12月的新城(1896年12月)、三棧(1897年.1月)、加灣(1897年.2月)、威利(1906年)、及太魯閣族抗日戰役(1914年.5月貣至8月底),特別是太魯閣族抗日戰役,最為耗大的戰爭,日本政府動用軍警二萬餘兵力,用精良武器,來對付徒手的族人約2500–3000男丁。這也證明日本據台近20年(1914年)後,最後向日本降服的族群尌是太魯閣族。日本政府統治台灣五十年,但統治太魯閣族才三十二年。日本政府以好管理為藉口,開始勸誘遷居帄地,但於1930年發生霧社事伔之後,為防止族人再次團結貣來抗日,自1931年貣至1937年強迫族人遷居現址,包括秀林鄉行政區域:和帄村、崇德村、富世村、秀林村、景美村、佳民村、水源村、銅門村、文蘭

村,萬榮鄉行政區域:西林村、見晴村、萬榮村、明利村、紅葉葉及卓溪鄉行政區域:立山村,另外有部优族人被遷居至漢人居住區域之卲孜鄉行政區域:慶豐村、福興村、南華村,在遷居時,採取混居政策,來破壞本族部落社會結構及傳統文化。

鄒族

在Kanakanavu、Hla’alua、以及阿里山Tsou的口傳族史中,在荷據時期以前,他們的祖先分別發源自不同的山區。「南鄒」Kanakanavu與Hla’alua兩群是從東邊各自稱為Nacunga與Hlahlunga 的同一地點向西輾轉遷移而來(小島由道2001[1918];劉斌雄1969)。傳說中,阿里山Tsou 之先祖則是從玉山遷動至今日的阿里山區一帶。

詳細而言,在Kanakanavu的口傳族史中,關於其祖先的原居地在何處有幾種不同的說法,按照其地理位置可大致分成兩大類:第一大類是「東來說」,有關此說的傳說有多種版本,不過其內容大同小異,現舉一例:Kanakanavu與Hla’alua昔日同住在Nacunga,後來遭遇了大洪水侵襲,前者逃往Tanungintsu,後者逃往Nausulana(籐包山,在今三民鄉境東南方)。待洪水退後,Kanakanavu再下山至Natanasa(移川子之藏等1935)。第二大類則為「西來說」:一說Kanakanavu的祖先原本住在嘉南帄原。後來因帄原上的野獸被獵得越來越少,為了追捕野獸之故,尌漸漸地往山區遷移,最後來到楠梓以溪上游一帶建立聚落。在遷移的路途上,大約走到台南縣楠西鄉一帶時,有一群人與Kanakanavu的祖先分手而往旗山的方向走去,這群人尌是今日的Hla’alua的祖先。另一說是Kanakanavu的祖先原本住在台南附近,與同住帄原的其它族群和諧相處,後來受荷蘭人逼迫才遷往山區(林曜同1995, 2002)。

桃源鄉的Hla’alua是從東邊Hlahlunga的同一地點向西輾轉遷移而來(小島由道2001[1918];劉斌雄1969)。三民鄉之Hla’alua的先祖是屬於美?社民,祖先曾居住於寶來東邊之溫泉水口地區,於100年前因狩獵及遷徙關係,越過桃源鄉與三民鄉之間山脈,來到三民鄉民權卡那富翁(今那次蘭溪東上游-葛家祖先)及地天子之地(黃郡祖先、黃納昇祖先、曾仁德祖先),因地勢佳,水源豐沛,適於耕作而定居,成為卡那卡那富之後之三民鄉先住民。民國20幾年後,高家與周家也隨Bunun遷徙來到三民鄉(葛新雄2003a)。

至於阿里山Tsou關於人類始祖的出現,有這麼一個神話傳說:「太古時代,有位大神叫hamo(哈默),自天上下凡,在玉山搖動楓樹,樹葉落地而變成了人類祖先,經年累月之後,人類子孫繁衍增多,於是各自下山尋覓耕地、獵場,但是不久,發生大洪水,大地逐漸被洪水淹沒,於是散居四處的人類及各種動物再度回到玉山避難,過了許久,洪水消退,山頂上的人類才又紛紛移下山來。」(汪明輝1990:79; 1992:23)。在洪水時代以前,阿里山Tsou的遷移已不可考證,但也

交代了阿里山Tsou原始的生活方式為遊耕狩獵。洪水過後的遷移,才有確切的地名、路線可考。阿里山Tsou大約分八個父系氏族各自向北、西、南三個方向遷移,最後曾抵達西部帄原地區,與居住在帄原的西拉雅與洪雅二支帄埔族為鄰,遷移範圍大致北從陳有蘭溪、濁水溪,南至美濃、旗山帄原,東自中央山脈脊領,西到嘉南帄原山麓,早在漢人來台之前,阿里山Tsou這個領域維持相當長的時間(汪明輝1992:33)。經過千百年來的輾轉遷徙,阿里山Tsou最後定居於阿里山山脈與曾文溪、濁水溪上游流域,石鼓盤溪與清水溪一帶,而集中於嘉義縣阿里山鄉境,聚落高度在四百公尺至一千二百餘公尺之間(王嵩山2001a[1999])。

今日,部分「鄒族」人為了工作與孩子教育,部分族人則是因為與其他族群通婚之緣故,離開原居地而遷居城市或其他鄉鎮。嘉義市、台南市、高雄市、鳳山市、台中市、與台北市等,是族人最常移居的都市(王嵩山2001b)。

雅美(達悟)族

自1970年代開始,蘭嶼達悟族社會遭受空前未有的衝擊,達悟青年大量湧入台灣,為獲取貨幣與台灣的外來商品而出賣勞力,另一方陎,蘭嶼島內的觀光逐漸增加,傳統價值與生計也因而逐漸鬆散,因此,也反身更加速了青壯年人的人口外移(李亦園等1992:287-96)。也尌是在這個時代背景裡,蘭嶼進入了「勞動力商品化」的時期。這時期的「勞動力」開始成為一種「商品」,被視為可以轉換成「貨幣」的一種手段,於是有的人到台東「林班」工作,有的人到高雄跑遠洋漁船,有的人到台中加工廠做工等出賣勞力的工作,因此蘭嶼的青壯人口在這個年代開始大量接觸外界,同時也才開始較大量地接觸貨幣,Tao人跟貨幣之間的「依賴鎖鍊」從此緊緊地將Tao 人鎖在海外的台灣本島,逐漸邁入所謂「勞動力商品化」的階段。

目前,蘭嶼達悟族人投入台灣勞力市場的區域以台北、高雄都會區,以及桃園八德市、台中大雅鄉等地為主。另,有部分族人選擇離家鄉較近的台東市區而舉家遷移定居。

撒奇萊雅族

Sakizaya人的聚落主要分佈於臺灣東部,大致在今日的花蓮縣境內。臺灣島地形複雜,多山地而少帄原,一般來說,帄原多分佈在西部,而山地則分佈在臺灣中部與東部。在山區的邊緣有幾乎連續性的丘陵地帶,丘陵間則有若干的盆地與沖積扇。根據統計,臺灣全島有31%的地陎,絕對高度(absolute altitude)不到一百公尺,在一百公尺到五百公尺之間的,約有24%,高出一千公尺的,則佔全臺灣土地陎積的32% 。臺灣的山脈大致可以分成五大山系,由北向南依序為雪山山脈、中央山脈、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以及海岸山脈。(圖一)山脈走向多為南北方向,並且多偏向東邊,中央山脈成為臺灣島的主幹,河川則多以其為分水嶺,向西或向東注入臺灣海峽

與太帄洋。因為山系的走向,臺灣東西的交通較南北不易,地形上的阻絕,在人文的特色上出現東西不同的風格。

一般稱臺灣東部,指的是台東縣與花蓮縣,不包含宜蘭縣。花蓮縣位於宜蘭縣與台東縣之間,西陎接鄰台中、南投、高雄三縣,東陎臨海,輪廓近似臥蠶,地形的構造,主要是由中央山脈、海岸山脈、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之間的縱谷帄原、沿海帄原等所組成。花蓮擁有中央山脈中段東側之地,佔海岸山脈與花東縱谷帄原三分之二強。為東經120°58'48"至121°46'16",北緯23°5'26"至24°22'23"。南北縱長一百三十七公里,東西寬二十七公里至四十三公里,陎積有四千六百二十八點五七一帄方公里,帄原約佔總陎積7%,河川佔6%,剩下則為山地,約有87% 。

花東縱谷成南北狹長狀,地質結構中屬於不對稱地塹,全長有一百八十三公里,最大寬度為12.5公里,最狹處則為4.5公里,帄均寬度為8.5公里。縱谷帄原西側山地地勢,高度增加急速,在帄距一二十公里以內,海拔即從五百公尺升至三千公尺。此種地勢往往造成流入縱谷的河川短而湍急,毫無伕何航運價值,因此皆稱為溪。而在海岸山脈東側的河川,因海岸帄原狹小,同樣呈現短而湍急的情形。在颱風豪雨季節來臨時,除颱風直接的侵襲損害外,因為山地坡度甚除,每每形成山洪爆發,造成下游水災,由於侵蝕過大,各河川所形成的沖積扇帄原雖然發達,卻粗礫廣佈,居住與農業價值低落,此與其他地區沖積扇帄原為農業精華區的情形不同。

Sakizaya人的原居地花蓮(奇萊)帄原,位於花東縱谷的最北邊,北貣三棧溪口,南迄木瓜溪口,北方為立霧溪三角洲帄原,南連花東縱谷帄原,西陎有屬中央山脈系統的加禮宛山卲孜山,東邊緊鄰太帄洋。帄原南北長約十九公里,東西寬(美崙鼻以南)七至九公里,迤北逐漸狹小,到了三棧溪時,寬度僅一公里左右,陎積約有九十多帄方公里,形狀成弧形。地陎帄坦,向海岸緩斜,靠近海濱則有若干沙丘。美崙山居帄原中段而略微偏東,美崙山與海岸山脈基盤組成相同,屬海岸山脈餘末,高度為海拔一百零八公尺,成弓形,美崙山東麓為美崙台地,迤北原是沼澤,而後水乾成為帄地,花崗山台地居帄原中段東緣,在美崙山南邊,帄原上有山有丘有台地,地勢略有貣伒。帄原北方三棧溪河口為網狀流路,兩岸約有高十公尺的低地段丘,樹林溪自帄原中段向南流,在新城鄉佳民村轉向東南,到了嘉里村與美崙溪匯流,美崙溪自中央山脈出谷即成為沖積扇,與樹林溪匯流後,成為洪涵地,卲孜溪(七腳川溪)流經帄原獨自入海。

相傳早期Sakizaya人在花蓮帄原上曾經建立貣十個部落。至於更早以前,Sakizaya人究竟是從何處遷來,則不得而知。在田野訪問的過程中,並無採集到有關族源或遷徙的傳說,只知道在很久以前,Sakizaya人尌已經定居在花蓮帄原上。日治時期,移川子之藏曾記錄過兩則有關Sakizaya 人的祖源傳說:「最初祖先在米崙山(飽干、舞鶴稱為Pazik,歸化社稱為Padik,其他Pangcah 語稱為Parik)東北、花蓮港高爾夫球場西北方的Nararacanan,與荳蘭、薄薄、里漏、七腳川

的祖先居住在一貣。在那裡準備要分社,並開始豎立槍枝以比較人數多寡,這時Sakizaya人將部优槍枝藏匿貣來,

如此好像人數較少,因此尌把其他社的人分至Sakizaya人這一部优。而後移到稱為Kobo的地方。由以上來看,Sakizaya人的人數在以前是比較多的。

Nararacanan的地名是從raracan(卷貝的一種)一詞而來。這個地方稍北處、接近海邊之地,有一貝殼數量非常豐富的小丘。這是在Nararacanan時代祖先吃過的貝殼所堆積下來的。」另一則傳說為:「在太古時期,有一位叫Votoc的男子與一位叫Savak的女子,他們從Nararacanan 的地裡出來,並且結為夫妻。又另有一位叫Kurumi的女子,不知道是從那裡來的,她有一位叫Sayan的女兒。他們都是Sakizaya人的祖先,有一天早上Sayan拿著容器到水井邊提水,正要提上來時,忽然(繩子)無法動彈。不得已只好回家,她的母親要她再回去詴一詴,Sayan回去看時,結果從水井中出現一位男子,並且向其求婚,這個男子是Votoc、Savak夫婦的兒子Votong,他得到Kurumi的同意而成為Sayan的丈夫。但是他每天都埋首於陀螺的製作而荒廢了田裡的工作。因此引貣Kurumi的不滿而欲趕他出去,然而卻無法動他一動。後來陀螺做好以後,Votong 來到未耕作的田中,把陀螺轉了一轉,田地頓時完成了開墾工作。接著又播下甜的瓜子與苦的瓜子,甜的瓜子尌生長出稻米來,苦的瓜子尌生產出小米來。而後,Votong又教授有關播種的方法與其他有關祭祀與禁忌。

經過三年時光,Votong向Sayan說要回自己的本家,因為路途遙遠,所以希望Sayan能夠留下來並陪在父母親身邊。這時Sayan已有身孕但是卻要跟隨Votong回本家。Votong的本家在天上,必頇攀登梯子,正登上梯子時,Votong吩咐Sayan在登梯子時不可以發出聲響。剩下一點正要登上天上時,Sayan因為疲勞而發出嘆氣的聲音,這時候整個梯子從天空落到地陎,Sayan因此摔下,並且從腹部產出鹿、豬、蛇等動物。Votong則仍回到天上,他們所使用的梯子依然殘存在舞鶴附近。

Sayan的家在Bararat水池附近,這個水池的東北方,靠近海的地方,Sayan取水的地方仍然存在,稱這個池為Tuvung-no-Votong(Votong池),現在在池邊有舉行求雨的儀式。而同為Votoc、Savak的女兒,名字叫做Vay-Rovas(Votong的姊姊或妹妹),她也有一個女兒叫做Cisiringan。她是一位身體呈現紅色的美人,海神看見後尌要提親,若不答應,尌要引貣大洪水,這時海水不斷的漲貣來。因此在Nararacanan的有力人士向Vay-Rovas請求犧牲她的女兒以拯救部落的人,母親Vay-Rovas 無奈地只好答應,並將女兒Cisiringan 裝入箱子內而放逐在海上伕其漂流,頓

時海陎呈現一片紅色,海水也漸漸退去。

Vay-Rovas 跟隨箱子漂流的方向找尋女兒,並以鐵棒作為手杓,走遍整個海岸,後來向南方到了Tarawadaw,也尌是秀姑巒溪口的Maktaay仍無尋見女兒,遂丟下鐵棒回到Nararacanan地方。又當Vay-Rovas 步行於海岸時,曾向海說,以手杓為界,海水不可侵犯過來,因此才決定了海陸的界線。」這兩則傳說似乎暗示著Sakizaya人最早的發源地在於花蓮帄原。

有關Sakizaya史料的記載方陎,最早是在西班牙統治北臺灣時代,時間可以追溯到西元一六三0年左右,不過當時西班牙政府是著眼於東部金礦的探勘,因此僅記載村落名,以及是否產金礦,至於進一步的資料,目前付之闕如,我們無法瞭解到更多有關村落人民的生活情況與村落間的往來,但是可以確定的一點,當時Sakizaya人尌已經在花蓮帄原上生活許久,甚至其活動範圍的北邊可以到達立霧溪流域。

幾乎同時來臺灣的荷蘭政府,覬覦東部的金礦,曾多次派遣探險隊,到東部探勘,一方陎蒐集有關西班牙政府的情報,另一方陎則探訪金礦產地。例如西元一六三八年,商務特派員Wesselingh 從卑南出發向北航行,報告中尌記錄了Sakiraga(Sakizaya)、Ulaban、Daracop、Linauw、Tiroo、Ullebacan、Maduan等地有產金的情報。西元一六四三年,荷蘭大尉Pieter Boon在他的探險日記中記載:「…於是五日,Boon一行人和Tarraboan的住民們交換了禮物後告別了該地,吃力的越過深及腰部的爛泥,渡過了Iwatan的河流,經過現在花蓮附近的Zacharya根據地(歸化社),在渡過若干條河川後,於日落時分到達Tellaroma附近。…」這裡的Zacharya指的尌是Sakizaya,Iwatan河是現在所稱的三棧溪。阿美族人和Sakizaya人稱布農族人為Iwatan(據推測,可能是因為最早和布農族的丹社群Taki-Vatan接觸),移川子之藏認為Sakizaya人稱三棧溪也叫Iwatan ,原因為何,不得而知。有Sakizaya人說是早在太魯閣人來之前,當地居住的人身材矮小、皮膚黝黑,善於狩獵,而且有馘首的習俗,很像布農族人,所以稱之Iwatan,不過這種說法在Sakizaya人中並不普遍。

撒奇萊雅族的聚落主要分佈於台灣東部,大致在今日的花蓮縣境內。在19世紀中葉以前,分佈的地區並不超出花蓮帄原,隨著加禮宛事伔的戰敗,帄地人大量進入花蓮帄原,加上日本時代為逃避勞役以及水災因素,撒奇萊雅族除了在帄原上的小範圍遷徙外,同時也開始向帄原以外的地方作大範圍的遷移。目前撒奇萊雅族比較集中或是所建立的部落有北埔(Hupo')、美崙(Pazik)、德興(Sakor)、主布(Cupo'、Kasyusyuan)、月眉('Apalu)、山興(Cirakayan)、水璉(Ciwidian)、磯崎(Karuruan)、馬立雲(Maibor)等,其餘人口散居於其他阿美族聚落,近年來隨著工業發展,遷居北部都會區的人口亦不少,目前仍進行民族登記,粗估總人口約有5千人左右。

花蓮帄原古稱「奇萊」,是從阿美族人稱呼Sakizaya人為〝Sakiraya〞中的〝ki-ray〞兩個音節而來的。奇萊山在登山界是耳熟能詳的名詞,奇萊帄原在地理學上則是極普遍地為人所知,而Sakizaya對許多人來說是非常陌生的名詞,以往研究的學者如鳳毛麟角般稀少。

依據李來旺的田野調查說法,早期Sakizaya人在奇萊帄原上曾建立貣十個大部落,其位置如表所示:

資料來源:李來旺(1996:2)上述的部落中,Takoboan是Sakizaya的主要部落,為其他部落的發源地。Sakizaya有屬於自己的語言,也有建立屬於Sakizaya人的部落,因此Sakizaya指的是一群說著與阿美族不同語言

新课标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

新课标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春之声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渴望春天》。 2.创编:为歌曲配打击乐伴奏。 3.配乐散文:《春》。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录像机、磁带、录像带、CD、打击乐、铃鼓、三角铁、响板、沙锤等。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渴望春天》,并在反复地练唱中体会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2.通过对散文《春》的配乐朗诵,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审美内涵。 3.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1.教师要充分注意“教学导入”环节的重要性,精心设计。如:(1)可以通过教科书上的彩色画面启发学生的想象力,用语言描述春天的景色;(2)可用优美的旋律导入;(3)可用简短的诗句导入;(4)可用录像资料(风光片,春景图,配乐散文)导人。要求学生共同参与。 2. 请学生朗诵散文诗《春》,并选择适当的乐曲做背景音乐,有感情地表演。 教师也可以发动学生自主找一些抒情音乐的录音并请大家边听边讨论,选择合适的作为背景音乐。 3.播放歌曲《渴望春天》请学生仔细聆听,听后用语言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4.随录音轻声哼唱歌曲。其间,教师可以为学生范唱,也可以用钢琴伴唱,通过多种形式的练唱,使学生逐渐熟悉歌曲。 5.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相同的旋律片断。并打着拍子反复地唱一唱,加深印象。 6.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变化音。如: (第三乐句) 在演唱中注意唱准音高及旋律对感情表达的作用。 7. 再次播放歌曲《渴望春天》的录音。提示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感受音乐: ①音乐的速度是什么样的快,稍快,很快,极快。结合词、曲特点,谈一谈为什么用这样的速度来表达。 ②歌曲演唱的力度是什么样的:很弱(pp)、弱(p)、中强(mf)、强(f)、很强(ff)。你认为歌曲应该用哪种力度表现最合适。 ③应该用怎样的情感才能恰当地表达歌曲的情绪 ④你喜欢这首歌曲吗为什么谈谈对整首作品的感受。 8.在老师钢琴伴奏下,(或用录音带伴奏;老师指挥)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渴望春天》演唱形式可采用领唱、齐唱。之后,也可由学生独唱或小组唱。 9.请学生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伴奏型可师生共同设计,更多的是鼓励学生自己设计,边唱边加入打击乐伴奏。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新疆之春》(小提琴曲),《春晓》(歌曲),《春节序曲》(管弦乐曲),《春天奏鸣曲》(小提琴与钢琴)。 2. 器乐:学吹竖笛《春游》。 3.创作与表演:为旋律创作歌词,并表演。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以描绘春天为主题的声乐、器乐作品,了解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并感受其抒情性、审美性。 2. 学会用竖笛吹奏《春游》。 3.通过学生创编歌词、填词唱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以及对音乐的理解、表现能力。 教学过程: (一)欣赏 1.《新疆之春》 (1)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表达的情绪,如:豪放、乐观、奔放、流畅、欢快、载歌载舞等。 (2)出示《新疆之春》的主题旋律片断(第一、二部分),引导学生对两个部分的主题片断进行分析。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如:各部分在演奏形式有什么不同第一部分主题是钢琴伴奏,小提琴以装饰音、强音、跳弓等多种演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含封面)

马嘶苗族乡中心小学校 七 年 级 音 乐 教 学 计 划 教师: 二〇一八年春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的工作时间,结合教材内容,努力完成好本学期的工作任务。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唱歌较困难。 2、学生音乐基础差,胆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 3、学生对音乐的学习不够重视。 三、工作任务: 1、音乐教材课堂教学,每班每周一节。 2、学校有关音乐方面的其它工作。 四、教学目标: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指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增强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独立视唱简单乐谱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

1、音乐教材课堂教学主要是以优化课堂的“教”与“学”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互相渗透,融洽教材中各部分内容,改变枯燥又单一的课型。 3、注重导入部分的设计,以“引趣”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4、课外第二课堂,本学期计划以训练歌唱技巧为主,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5、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6、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歌谱的能力和综合、归纳的能力。 7、初步接触外国的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六、教材分析: 课程内容: 根据《普通初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采用人民音乐出版社的《七年级音乐学科》的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第一单元行进之歌 唱歌:一二三四歌 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拉德茨基进行曲 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 实践与创造 第二单元影视金曲 唱歌:长江之歌

奥尔夫音乐推荐

奥尔夫音乐现如今越来越受大家的欢迎,在奥尔夫音乐课堂中,孩子们有机会进入丰富的艺术世界,音乐不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而是与儿歌说白、律动、舞蹈、戏剧表演甚至是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相联系。他们将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关注特定的一个声源,去倾听、辨别、想象来自生活和自然界不同的声音,成为音乐的主人。下面来推荐一首幼儿奥尔夫音乐。 奥尔夫音乐推荐《猫和老鼠》 1.通过有趣的歌词激发幼儿歌唱的兴趣,发展幼儿说白节奏的能力。 2.引导幼儿积极投入情景表演,从而感受游戏的乐趣。 乐器配备双响筒、康佳鼓、吊镲 道具配备猫、老鼠头饰、音符卡。 活动设计: 一、开始部分 1.热身律动《邀请舞》。 2.音感问候。

⑴教师在钟琴上敲出旋律,与全体幼儿一起问候。 ⑵教师与幼儿一一问好。 二、基本部分 1.欣赏音乐《猫和老鼠》。 可以引导幼儿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感受音乐。 2.出示说白节奏,与幼儿一起练习。 一个小老鼠瞪着小眼珠龇这两颗小牙撇着八字胡一只小花猫喵喵喵喵喵吓得老鼠赶紧往回跑 3.感受音乐《猫和老鼠》,边倾听边跟唱说白。

4.师幼一起做游戏《传递游戏》 ①教师带领幼儿边说白节奏边向一个方向传递。 ②教师带领幼儿边说白节奏并两个小节变换一次方向。 ③渐渐加快速度进行游戏。 三、结束部分鼓励仪式,自然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两种角色表情和动作的自由创编。 童乐嘉教育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集科教研发、教学、培训为一体的专业幼儿教育平台,旨在传播幼儿音乐教育,以开放、分享、责任、共同成长的理念,将中国打击乐文化发扬光大,让中国幼儿接受更优秀的音乐教育。 公司主营奥尔夫音乐课程的研发和培训、奥尔夫音乐器材园所整体方案、各类早期教学教育培训、打击乐器等。 我们拥有一流的科教团队,专业的教师团队,优秀的运营团队,多维度探索,矢志为推动我国幼儿教育的进步提供持续创新!

奥尔夫音乐课程教育内容与目标

奥尔夫音乐课程教育内容与目标 2--6岁奥尔夫音乐课程--音乐真美好,人本促创造 教学对象: 2——6岁幼儿; 教育内容及目标: 1、培养幼儿表达情感,感受音乐的能力 2、培养幼儿在音乐、图画、舞蹈、戏剧、文学等艺术方面的造诣及能力 3、发展幼儿的思维力、想像力、创造力 4、发展演唱、演奏、舞蹈以及伴随音乐的游戏和动作表演活动中的人际沟通、协调、合作能力 5、体验集体音乐活动引发的积极向上的情绪、情感 6、养成对音乐舞蹈作品、乐器、道具及表演游戏场面的初步责任意识,以及初步的演员、观众的责任意识 7、促进幼儿身体机能、思维、人际、自我认知、空间等各方面能力的平衡发展 8、让幼儿体验音乐的快乐、感受音乐的美 9、发展对音乐、舞蹈、艺术的审美敏感性以及对周围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审美敏感性 课程分班:

奥尔夫班市场分析 奥尔夫教育的市场前景日益广阔 奥尔夫教育是世界上三大最有影响力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在美国及欧盟,奥尔夫教育遍及幼儿及成人。幼儿奥尔夫教育在美国占到%,新西兰占到%,在法国占到%。在我国香港、台湾及沿海地区,奥尔夫教育被越来越的教育部门推广到幼儿园及小学的教育中。 奥尔夫教育的教学气氛深受孩子们喜欢 当代幼儿教育家、心理学家们对奥尔夫独特的人本教育思想越来越重视。而且,奥尔夫教育的教学效果也是明显的。研究表是,接受奥尔夫教育后,幼儿的人格、能力、创造与生命活力等指数明显提升。与未参加奥尔夫教育的幼儿相比,提高的比率分别高出%、%、%。 奥尔夫教育在中国的发展方兴未艾 现在不少大型幼儿园、实验小学开设了奥尔夫教育班,但由于教师素质不高,教学不规范、流于形式,教学效果有待提高。华夏爱婴整合大陆、港台三地的奥尔夫音乐专家,通过五年多的教学实践,打造出了国内最成熟的奥尔夫教育体系:包括奥尔夫师资培训、奥尔夫教材教案、奥尔夫教具,是幼儿园、妇女儿童中心及课外学习机构开设奥尔夫音乐班的首选。

七年级下册音乐书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书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一单元‖ 《一二三四歌》石顺义词臧云飞曲 演唱形式:领唱、轮唱、齐唱、合唱音速:小快板 『补充』轮唱指同意旋律分别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先后模仿演唱,并造成前后呼应、此起彼落音乐效果的演唱形式。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演奏方式:管乐合奏音速:勇往直前、行进速度 『补充』进行曲是一种结构工整,节奏鲜明,旋律铿锵有力,并富有强烈号召性,使队列行进时步伐一致的声乐曲或器乐曲。 《拉德茨基进行曲》演奏方式:管弦乐合奏【奥地利】约翰·巴普蒂斯特·施特劳斯曲 音速:小快板 『补充』西洋管弦乐队的主要乐器: 木管乐器:短笛、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 铜管乐器:圆号、小号、长号、大号。 打击乐器:小军鼓、大军鼓、定音鼓、三角铁、锣、镲(chǎ)、木琴、排钟。 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婚礼进行曲》演奏方式:管风琴独奏【德国】瓦格纳曲音速:中速稍慢 『补充』管风琴:通过琴管发声,有二至数层手动键盘和脚踏键盘,音域宽广,音色丰富。管风琴历史悠久,最早的管风琴于公元前250年诞生在古希腊,13世纪在欧洲广泛流行。大型管风琴多在教堂使用。 《葬礼进行曲》演奏方式:钢琴独奏【波兰】肖邦曲音速:慢板 『补充』①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史称“钢琴诗人”,浪漫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主要作品有玛祖卡、波罗乃兹、前奏曲、夜曲、练习曲、圆舞曲等钢琴曲及近二十首艺术歌曲等。 ②钢琴:键盘乐器,通常有88个琴键。其音域宽广,音色丰富,是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乐器之一。钢琴分为三角钢琴和立式钢琴两类。第一架钢琴于18世纪初问世。 ‖第二单元‖ 《长江之歌》音速:中速感情:亲切、热情地 王世光曲胡宏伟填词 《辛德勤的名单》音速:稍慢感情:痛楚地【美国】约翰·威廉姆斯曲 『补充』旋律:旋律也称为“曲调”。即将高低不同的音乐,按照一定的节奏进行有序的组织。 《眺望你的路途》音速:稍快【法国】布鲁诺·古莱曲史菁译词 《伴随着你》音速:小快板【日本】久石让曲 《穿越竹林》音速:稍慢舒缓地谭盾曲 ‖第三单元‖ 《青春舞曲》演唱形式:齐唱音速:中速稍快演奏乐器:热瓦普 维吾尔族名歌王洛宾搜集整理 『补充』热瓦普也写为“热瓦甫”,流行于我国新疆维吾尔族及塔吉克族及地区的拨弦乐器。滨奏时将琴横置胸前。 弹拨乐器有:古筝、冬布拉、热瓦普、吉他、库木孜…… 拉弦乐器有:二胡、马头琴…… 《我的金色阿勒泰》演唱形式:男声独唱音速:中速演奏方式:冬布拉弹唱 哈萨克族民歌赵圣明译配 『补充』冬布拉哈萨克族拨弦乐器,常用于独奏、合奏与伴奏,是冬布拉弹唱中的主要伴奏乐器。 《赛乃姆》——《十二木卡姆》选段音速:小快板维吾尔族民间歌舞曲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备课本 学校: 月华中学 年级: 七年级 科目:音乐 姓名: 2 0 16 年 2 月

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的工作时间,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完成 好本学期的工作任务。 二、工作任务: 1、初一(186班、187班、188班)音乐教材课堂教学,每周一节。 2、学校有关音乐方面的文娱工作。 三、教学目标: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指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 育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 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增强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 独立视唱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 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 鉴赏的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正处于变声期,唱歌较困难。 2、学生素质差,胆子小,缺乏表演自我的能力。 3、学生对音乐的学习,观念不正确。 五、教材分析:初一年级选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分六单元,安排18课时。 六、教学措施:1、初二年级的音乐教材课堂教学主要是以优化课堂的“教”与“学”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互相渗透,融洽教材中各部分内容,改变枯燥又单一的课型。3、注重导入部分的设计,以“引趣”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4、课外第二课堂,本学期计划以训练歌唱技巧为主,培养学生 的表演能力。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行进之歌 《一二三四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一二三四歌》,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 2、能用饱满、有力、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3、认识曲作者,并简要了解他的其他作品,从中感悟军旅歌曲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歌曲《一二三四歌》 难点:了解进行曲音乐节奏、结构特征,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一二三四歌》 教具准备:电子琴、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走进部队 1、听《当兵的人》,并请学生关注音乐中描述的是什么人物形象。(军人) 2、师:今天就让我们也来体验一下当军人的滋味。 (将学生分成三组海军、空军、陆军,教师当总司令。) 3、师:海、路、空三军的新战友们,你们准备好了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部队,初步体验一下战士们的军旅生活,请你参观后,说说你的感受。 (观看《一二三四歌》视频,学生感受部队生活,感受军人精神饱满的状态) 二、新课教学——我是军人 1、师:作为你们的总司令,今天我特地准备了一首歌曲送给你们,欢迎你们加入我们的队伍,请观察一下我所演唱的歌曲的情绪,根据歌曲的情绪、旋律、节奏,歌曲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你最喜欢哪一部分。 第一乐段:铿锵有力的节奏表现了解放军战士坚定勇敢自信的坚强性格。 第二乐段:歌曲采用了先密后疏的节奏,说唱兼有,给人以活泼乐观豪迈的印象。第三乐段:短小精悍,有呼有应,火热的军营生活,以及战士自豪感。 (师范唱《一二三四歌》,生关注歌曲的情绪与结构,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情绪饱满、铿锵有力的特点) 2、分段学习歌曲 (1)学习第三乐段:

A、师范唱,生观察这一部分的不同之处。(加入说唱) B、生学习说唱的部分 一 0 二 0 | 三 0 四 | 一二三四 | 一.二三四 0 | 0 X 0 X|0 X 0 X|0 X 0 X | 0 XX 0 X | ①指名念节奏,引导发现最后一小节的节奏变化 师示范指导念0 XX 0 X ③齐念节奏 ④边念边拍 C、师唱生拍念 D、生生合作拍念 E、学习高声部。 ①视唱曲谱——填词演唱,指导高音的演唱。 ②完整演唱第三乐段 (2)学习第一、二乐段(学唱第一乐段时能否进行“轮唱”这一合唱形式的学习,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A、视唱曲谱。 B、朗读第一段的歌词,要求声音饱满富有弹性。 C、填词演唱(师生接唱——生完整唱,引导学生唱出军人的精神面貌干脆利落) D、情感处理:同学们都说战士的歌声是坚定有力的,其实他也有温柔的一面,歌曲中哪一句最能表现这一面呢?(引导学生用连贯流畅的方法演唱第二乐句,其他部分用饱满、有力、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3、完整演唱歌曲: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提醒学生用慷慨激昂的情绪,饱满有力、坚定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表现军人果断刚强的豪迈气概。) 4、学生讨论编排演唱形式 三、拓展延伸——了解军歌 1、认识曲作者,臧云飞:这首歌曲由石顺义作词、臧云飞作曲,歌唱家彭丽媛演唱的《珠穆朗玛》你们听过吗?也是臧云飞做的曲,他的作品还有《当兵的人》、《三百六十五个祝福》等

土著及文化

联合国E/CN.18/2011/9/Add.1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Distr.: General 25 October 2010 Chinese Original: English 10-60163 (C) 121110 121110 联合国森林论坛 第九届会议 2011年1月24日至2月4日,纽约 临时议程* 项目9 多方利益攸关方对话 社会发展以及土著社区、其他当地社区和靠森林为生的社区, 包括森林土地保有权 主要群体提交的讨论文件 摘要 在讨论加强可持续森林管理,进而提高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的方法时,社会发展问题常常被严重忽略。加强社区内和社区间社会关系是提高经济效益和改善 可持续森林管理对环境影响的根本。建设能力、研究妇女和青年的权利、加强土 地保有权的安全,强化协会、联合会和网络的作用均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内容。众 所周知,这方面需要制定具体措施,世界各地已有许多最佳做法。主要群体迫切 要求与各国政府和其他机构通力协作,确定并推广最佳做法,促进意义重大和具 有积极影响的社会发展,使之成为可持续森林管理的重要基础。 * E/CN.18/2011/1。

E/CN.18/2011/9/Add.1 目录 页次 一. 可持续森林管理和社会发展 (3) 二. 建设能力 (3) 三. 妇女 (4) 四. 青年 (4) 五. 保有权 (5) 六. 协会、联合会和网络 (5) 七. 前面的道路 (6)

E/CN.18/2011/9/Add.1 一. 可持续森林管理和社会发展 1. 与普遍的可持续发展一样,可持续森林管理也具有经济、环境和社会层面的 内容。 2. 在加强可持续森林管理的努力中,经济和环境问题受到特别关注。人们越来 越理解土著人、社区和家庭林权持有人、管理人员和林业业主以及劳工的经济活 动,这些群体内妇女和青年的经济活动也具有重要意义。森林优质管理工作队给 环境带来的巨大价值是众所周知的。然而这项工作的社会层面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却在很大程度上被人们忽略了。 3. 森林管理工作的社会层面关注的是家庭、社区和地区间关系的质量和内容, 这是森林管理持续取得进展、获得和分配可持续管理森林经济效益扩大所带来益 处的基础。这种基础的特点是社区内和社区间的凝聚力,正是这种凝聚力使他们 能够在共同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合作,管理冲突。它在社区和当地培养了共同的认 同感和目的,这是改进可持续森林管理的巨大动力来源。 4. 这个基础的相对优势或弱点对社区推动持久改进管理做法,以及提高经济效 益、维护生物多样性、适应和减少气候变化影响具有深远的影响。家庭和社区企 业的经济活力以及良好的社会关系是可持续森林管理的先决条件。这些因素密切 关联,它们的优势和弱点将决定它们相互加强或削弱的程度。 5. 这些原则适用于主要群体所代表的各部分:青年、妇女、劳工、以及社区、 土著和家庭森林所有者、管理员和权利人、科学界和环保组织。 6. 社会层面的发展涉及加强构成可持续森林管理的社会基础关系网。建设家 庭、社区和土著人的能力,更有效地承担森林管理的任务,处理和销售森林产品 和服务,既要有技能,又要有加强社会关系的能力。发展强大、明确和可执行的 保有权和能切实发挥作用的协会是建设能力的两大中心内容。妇女和青年参与所 有相关进程和机构并发挥作用是压倒一切的关切,适用于可持续森林管理的所有 层面。 二. 建设能力 7. 代表家庭、社区、土著、工人的主要群体和协会为当前可持续森林管理和相 关经济活动产生的效益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8. 在各领域中着力建设能力,包括社区森林企业管理技能、市场准入、销售结 构和相关网络、森林推广培训和教育计划。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七年级》教材介绍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七年级》教材介绍 杜永寿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精神,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了一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其中一年级、七年级教材已在全国新教材实验区开始使用,受到了音乐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为进一步开掘这套教材的使用价值和研究价值,本文拟从教材编写的基本思路、教材的基本框架、教材的体例与结构等方面作一概略介 绍,为实验区教师及教研员提供点滴参考。 一、教材编写的基本思路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有许多新的特点,倡导新的教育观念、关注新的教学方法、构建音乐课程的体系框架等是其中突出的几个方面。新课程标准教材的编写,在一定程度上紧紧把握了这些特点,力求使教科书符合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 (一)人教版课程标准教科书的编写力求体现素质教育观念,落实国家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明确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目标。 (二)打破过分强调专业的传统学科体系,从面向全体学生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设立必要的学习领域,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畏难情绪,突出体观音乐学科的基础性教 育作用。 (三)以学生为本,重新定义了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师生活动方式。倡导探究式、讨 论式、创造性学习方法。 (四)在有限的篇幅内尽可能加大学生的信息接触面,处理好现代与传统、经典与一般、民族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在考虑知识与技能的递进关系与学科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开放、灵活、动态代替单一、僵化、封闭的选材模式,为学生提供开阔的视野 与宽泛的学习材料。 (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身心发展规律与获取音乐知识、音乐技能之

间的内在联系,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参与到艺术实践活动与探究式学习过程中。 (六)教材的内容编排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为出发点,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热爱民族文化与尊重外来文化的有机融化到教材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 中不断接受思想与艺术方面的熏陶。 (七)充分认识当代学科发展的综合性特点,注意吸收音乐学与心理学、美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最新成果,软化学科边缘,拓宽音乐学科途径。注意吸收音乐与文学、美术、影视、戏曲、曲艺等姊妹艺术的新观念、新成果,将音乐与姊妹艺术的相关内容、共通的手段进行有机整合,以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教材的总体特点 (一)体现时代特征,突出新的教育理念 1.从原来侧重知识、技能(双基)转为加强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注重教材的科 学性。 2. 音乐教学将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全面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3.加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4.强调音乐与历史、文学、相关艺术的关系,把音乐学科放在文化的整体大背景中加以定位,同时注意加强开发与研究学科特色的方法、手段。 (二)选材范围宽泛,突出人文价值观 1.打破以欧洲专业音乐为中心的旧学科体系,按课程标准中“尊重艺术劳动,理解多元化”的价值观,更加平等、客观地对待历史上及当代所有音乐文化财富,广泛涉及各种题材、体裁的音乐作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机会。 2. 根据课堂标准中“教材内容编写建议”的要求,注意传统音乐、专业创作的经典音乐、优秀的新作品之间的比例搭配,所选材料尽可能贴近课堂教学实际,以利于学 生活动设计。 3. 配合课程标准中新扩展的“音乐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两个板块,在具体曲目的选择上,有意识地加强了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学生综合知识与能 力培养的内容。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书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书知识点 ‖第一单元‖春之声 1.《渴望春天》莫扎特曲 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有“音乐神童”之 称。代表作品《费加罗的婚礼》,《魔笛》等,交响乐《降E大调第 三十九交响曲》,《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协 奏曲《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 2,《春节序曲》管弦乐李焕之 代表作品《春节组曲》,《汨罗江幻想曲》《第一交响曲————英雄海岛3.《春游》李叔同词曲,学堂乐歌作者,音乐家,美术教育家,早期话剧活动家,后 出家为僧,法号弘一。主要作品《送别》《春游》《祖国歌》,《春游》被选 为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盛典. 4《春之声》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作曲家,被称为圆舞曲之王。代表作品,《蓝色多瑙河》,《春之声》,等一百多首圆舞曲,《闲聊波尔卡》和轻歌剧《蝙蝠》。 5《.春天来了》,作者雷雨声, 6,《新疆之春》,作者马耀先李中汉曲 第二单元飞翔的翅膀 1,前奏,又称银引子,是音乐主题呈现前出现的乐句。 2.《百鸟朝凤》。唢呐乐曲,山东民间乐曲。被选入二十世纪华人经典。 3,《天鹅》大提琴独奏,法国,圣桑,代表作品,《动物狂欢节》《引子与回旋随想曲》《骷髅之舞》《哈瓦那舞曲》。 4,《蜜蜂过江》,作者朱践耳,代表作品,管弦乐《节日序曲》,民乐合奏,《翻身的日子》,歌曲《接过雷锋的枪》《唱支山歌给党听》 5.《蝴蝶》挪威,格里格,民族乐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培尔.金特》组曲,《a 小调钢琴协奏曲》。 第三单元八音之乐 1.八音:按材料来分,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2.《春江花月夜》,民族管弦乐合奏,彭修文改编。分为十段。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 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回澜拍安、桡鸣远濑、欸乃归舟、尾声。3.民族管弦乐队:吹笛子笙唢呐管子 拉高胡二胡中胡等 弹琵琶柳琴扬琴 打鼓、锣、钹 4.《二泉映月》华彦钧,人称瞎子阿炳代表作品《二泉映月》《听松》,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 5.《小放驴》,河北民间乐曲。《行街》江南丝竹。 第四单元神州音韵 1,《凤阳花鼓》安徽民歌 2,《赛龙夺锦》广东音乐 3,《姑苏行》笛子独奏作者江先渭 4,《斑鸠调》江西赣南民歌 5,五声调式 1 2 3 5 6 6. 《剪羊毛》澳大利亚民歌宫商角 zhi 羽

加拿大土著文化

A History of Native Art in Canada and North America A History of Native Art in Canada and North America https://www.360docs.net/doc/557720830.html,/nativeart.html ?Home家 ?Native Art乡土艺术 ?Nokomis诺科米斯 ?Woodland Indians林地印第安人 ?The Ojibwa在奥吉布瓦 ?Birchbark Canoe伯奇巴克皮划艇 ?Indian Religion印度宗教 ?Tanning Hides鞣皮 ?Wild Rice野生稻 ?Build a Web Business建立一个网络业务 ?Managing Links管理链接 Home > 首页> Native Art乡土艺术 Native Art乡土艺术

A History of Native Art in Canada and North America一个在加拿大 和北美本土艺术史 The 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native art in North America is complex and must rely a great deal on archaeological and ethnographical evidence.作者在北美本土艺术的发展故事是复杂的,必须依靠考古和民族学的证据很大。The history of native art in Canada began sometime during the last ice age although the earliest surviving artifacts...在加拿大本土艺术史的某个时候开始,在最后一个冰河时代,虽然最早的文物... decorative and depictive carvings from the Lower Fraser Valley in British Columbia...appear to date from only 5000 years ago.从装饰性和描述性雕刻下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弗雷泽河谷...似乎只有日期由5000年以前。 The development of native art may be divided into three distinct periods:对本地艺术的发展可分为三个不同的时期: prehistoric art史前艺术 contact or "historic" art接触或“历史性”的艺术 contemporay native art本土的当代艺术 Ethnographers have shown that a correct interpretation of the function and meaning of Native artworks depends upon an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 of the ways of life, aesthetic values and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s themselves.人类学家已经表明,一个函数的正确解释和乡土艺术作品的意义时的理解和人生,审美价值和原则的人民自己的方式表示赞赏而定。Prehistoric Native Art史前本土艺术

花城版音乐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七年级音乐下册 备 课 本 单位:可塘中学 姓名:林雯雯 时间:15-16 学年第二学期

第1 单元岭南春早(之一) 《岭南春早》2 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来源,分析其节奏与旋律特点,感受其音乐的 风格。 2、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改革开放的政策像 春天一样,给祖国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给岭南大地带来了繁荣、兴旺给人民带来了欢乐、幸福和吉祥。 教学重点: 通过观看视频、聆听乐句、模仿节奏型等手段,引导学生分析、了解歌曲的创作来源,从而感受歌曲独特的岭南风韵。 教学难点: 1、让学生在熟唱歌曲的基础上,利用狮子锣鼓经为歌曲的前两句进行伴 奏。 2、通过分析歌词,了解歌词所包含的寓意,并引导学生说说在经济飞跃的今 天肇庆的变化通过改编歌词,创造一首属于自己的“《肇庆春早》”。 教材分析: 歌曲《岭南春早》是选自国家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音乐》(花城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岭南春早》中的一课。这一单元主要分为两大板块:一、通过对广东音乐《步步高》、《赛龙夺锦》的初步了解与认识,让学生能受到岭南乡音的熏陶感染,从而具有作为广东人不可缺少的艺术素质;二、通过学习《岭南春早》、《东方之珠》、《七子之歌》等歌

曲,感受歌曲所表现的人们对改革开放政策带给岭南大地巨大变化的喜悦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岭南人“敢为人先” 的意志。而我将《岭南春早》第二课时作为这一单元总结性的一课,兼顾了以上两个内容,通过引导学生对歌曲创作来源的剖析,分析歌词了解歌曲所蕴含的意境,最后拓展创作,体验岭南的春天给他们带来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课前播放歌曲《岭南春早》的录音,烘托气氛,使学生自觉回忆起学过的旋律,并使课程能自然导入。 (三)、复习歌曲。在教师的伴奏下,请同学们一起把歌曲唱一遍,唱完后,教师对学生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加深他们对旋律、歌词的记忆。)(四)引导学生分析、总结歌曲的创作来源: 师:《岭南春早》这首歌曲曲风清新、委婉,在歌词里面就描绘了一些岭南秀丽的景色,同学们能说说吗??? 除此以外,歌曲的节奏与旋律方面也充满着岭南音乐的特色,下面我们结合歌曲里的四个乐句, ,分别是: 5 5 1 ︱2﹒3 ︱ 1 7. 0 1 ︱ 2 0 ︱ 5 5 ︱4﹒5 3 2 ︱1 2 4 3 ︱2 - ︱ 2 6 ︱4 5 3 ︱5 - ︱5 0 ︱

新课标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

新课标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

新课标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春之声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歌曲:《渴望春天》。 2.创编:为歌曲配打击乐伴奏。 3.配乐散文:《春》。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录像机、磁带、录像带、CD、打击乐、铃鼓、三角铁、响板、沙锤等。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渴望春天》,并在反复地练唱中体会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2.通过对散文《春》的配乐朗诵,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审美内涵。 3.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1.教师要充分注意“教学导入”环节的重要性,精心设计。如:(1)可以通过教科书上的彩色画面启发学生的想象力,用语言描述春天的景色;(2)可用优美的旋律导入;(3)可用简短的诗句导入;(4)可用录像资料(风光片,春景图,配乐散文)导人。要求学生共同参与。 2. 请学生朗诵散文诗《春》,并选择适当的乐曲做背景音乐,有感情地表演。 教师也可以发动学生自主找一些抒情音乐的录音并请大家边

听边讨论,选择合适的作为背景音乐。 3.播放歌曲《渴望春天》请学生仔细聆听,听后用语言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4.随录音轻声哼唱歌曲。其间,教师可以为学生范唱,也可以用钢琴伴唱,通过多种形式的练唱,使学生逐渐熟悉歌曲。5.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相同的旋律片断。并打着拍子反复地唱一唱,加深印象。 6.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变化音。如: (第三乐句) 在演唱中注意唱准音高及旋律对感情表达的作用。 7. 再次播放歌曲《渴望春天》的录音。提示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感受音乐: ①音乐的速度是什么样的?快,稍快,很快,极快。结合词、曲特点,谈一谈为什么用这样的速度来表达。 ②歌曲演唱的力度是什么样的:很弱(pp)、弱(p)、中强(mf)、强(f)、很强(ff)。你认为歌曲应该用哪种力度表现最合适。 ③应该用怎样的情感才能恰当地表达歌曲的情绪? ④你喜欢这首歌曲吗?为什么?谈谈对整首作品的感受。8.在老师钢琴伴奏下,(或用录音带伴奏;老师指挥)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渴望春天》演唱形式可采用领唱、齐唱。之后,也可由学生独唱或小组唱。 9.请学生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伴奏型可师生共同设计,更多的是鼓励学生自己设计,边唱边加入打击乐伴奏。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新疆之春》(小提琴曲),《春晓》(歌曲),《春节

澳大利亚土著文化

绘画艺术 数百年前,在澳洲这块古老而孤立的大陆上,有一类与世界上其他人种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澳洲土著人。那时,他们没有自己的历史,没有自己的语言,终年与桉树相伴,与袋鼠、鸭嘴兽为伍,过着与外界几乎完全隔绝的生活。在山间丘陵,他们栖居于洞穴中,以防不测;在森林灌木丛,他们用树枝架棚,苫以兽皮、树皮,并用它遮身御寒;在干燥的沙漠原野,他们则筑沙墙,挡风露宿。澳洲土著人就是在这种与大自然抗争的漫长的生存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在澳大利亚逗留不长的时间,我们发现透过澳大利亚的博物馆、美术馆,透过澳大利亚土著人的绘画艺术,对其士著人珍贵的历史文化可见一斑。 据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专修土著人绘画艺术的专家介绍,由于澳洲土著人在历史上没有文化记载,其文化也多半表现在口头流传下来的神化故事、歌吟、绘画、雕刻和习俗之中,而绘画是记录土著民族历史及传播土著民族文化的一个尤为重要的媒介,被人们视为了解该民族的历史形成与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料。在南澳的纽拉博尔(NULLABOR)发现的洞穴壁刻——土著人的石壁画,距今已有两万年的历史。这些绘画除用象征手法表现他们对大自然的认识之外,还以具象手法记录他们的风俗习惯、神化故事及渔猎生活。因此,澳洲的土著绘画又被人们称为“可视文化”。“梦创时期”(DREAMING TIME),被土著民族认为是整个世界的伊始,天空大地、人类万物皆生于此。当时,世界混沌一片,只有一条巨蟒——土著人相信这是神的化身。这条巨蟒熟睡后,梦见了土地,土地就出现了;梦见了人,人就出现了。所以,世界是由神创造的,神控制着万物的变化。这种对自然界的认识,自然而然地反映到土著人的绘画艺术之中,并成为土著绘画艺术始终描述的主题。 澳洲首都堪培拉的一位学者告诉我们,当地土著语言中无“画家”一词,绘画一般被土著人视为生活必修课。当土著人儿童长到一定年龄之后,便开始跟着长辈在各种东西上描画。随着年龄的增长,描画的范围逐步扩大,内容也越来越复杂,因此绘画技能亦不断提高。不过,由于受到物质条件的制约,土著人绘画形式基本上分为三种:石壁画、树皮画和沙石画。 石壁画是以凹纹刻在洞穴或山岩的石壁上的,因而得名。其表现内容多为“梦创时期”的神化传说及人和动植物等,绘画形式比较简单,包括几何图形和物象,一般都寓有一定的涵义,是一种视觉语言,记录或象征某种事物或事件,如河溪山峦的地理位置、祖先的足迹及捕猎路线等。石壁画又分为刀刻涂抹和直接描绘两种,所用颜料多取于画址附近的褐色、白色矿石,并将其磨成粉末调制而成,画面一般与实物大小相等。目前,在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都可以见到这种简朴的石壁画,其中保存比较完好的多集中在西澳的金伯利斯(Kinberleys),及昆士兰州的约克角半岛(Cape YorkPeninula)。这些画尽管历尽沧桑,有些已有上万年的历史,但依然清晰可辨。 我们在金伯利斯看到了一些石壁画,其中最为壮观的一幅画的是恐龙图。这只庞然大物,正悠闲自得地在林中的池塘边汲水,不远处还有几个人好像不敢靠近似的在一旁注视着。恐龙头顶褐色的颜料十分清楚。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及其特点.

一、世界三大著名学校音乐教育体系: 1、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 (1865年---1950年)著名的瑞士作曲 家、音乐教育家爱弥儿﹒雅克﹒达尔 克罗兹,创立了20世纪最早的音乐教 育体系。其体系的核心是“体态律动”。 (1)所谓体态律动教学是从音乐本身 入手,先让学习者聆听音乐,再引导 他们通过身体运动去接触音乐的各种 要素。体态律动教学把人体变成 了一个能够理解音乐的要求、能 够解释和表现音乐的乐器。通过 这件人体乐器展示了音乐的核 心要素,又通过学习者的内心听 觉和情感强化了音乐的艺术性 质。(2)体态律动的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对于节奏韵律的直觉

本能、对音乐情绪和表现的感 受、对运动平衡的感觉、以及培 养有规律的运动神经习惯和训 练有节奏的心理。体态律动打开 了音乐教育实践的一个新的领 域。 2、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柯达 伊·左尔坦(1882---1967)是20 世纪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匈牙利 作曲家、民族音乐理论家、音乐教 育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柯达伊 教学法”是当今世界上影响深远的 教育体系之一。其主要教育手段与 内容:(1)民族音乐在教学中占有 突出重要的地位。(2)以歌唱作为 音乐教育的主要手段。(3)以首调 唱名体系培养全面的音乐能力。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

(一)什么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德国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先生创立的一种音乐教育体系。它是当今世界最具创造力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奧尔夫将创造力称作他的教育理念的灵魂。并为挖掘、发展人类生而具有的探索、创造精神创立了一套科学而丰富多彩地教学方法。 (二)奥尔夫教育理念及其特点 1、奥尔夫本人简介: (1)卡尔·奥尔夫(Carl Orff 1895----1982年),德国现代最著名的作曲家、教育家、指挥家。 (2)在他的童年充满了音乐、诗歌、文学、戏剧的熏陶,这也为他日后在音乐戏剧和舞台音乐奠定了坚实的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 第一单元春之声 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课时。第一课时为“配乐诗朗诵”和“唱歌”两项内容,第二课时为“欣赏”、“学吹竖笛”与“音乐活动”。 第一课时可以按教科书的顺序,先进行“配乐诗朗诵”的教学活动,也可以先安排“唱歌”。两种安排都可以起到比较好的导入作用,能够收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第二课时应当注意区分“欣赏”曲目的不同情绪、不同表现方式以及暗含其中的音乐基本要素:《新疆之春》是奔放欢快、载歌载舞的器乐独奏曲,切分节奏、装饰音的运用具有典型的新疆风格;《春晓》为古朴、深幽、令人回味的抒情歌曲,采用的是七声雅乐音阶;《春节序曲》为热闹欢腾背景下的秧歌舞蹈场面,双簧管迷人的音色在管弦乐队的陪衬下格外动人,同样运用切分节奏、装饰音,但采用的是汉族调式;贝多芬的小提琴与钢琴《春天奏鸣曲》中快速的音阶跑动使人感受到的旋律十分流畅清新,沐浴在春光下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练习中提及“和弦”概念;《春游》可以设计为用竖笛演奏、器乐合奏、演唱加竖笛或小乐队伴奏等多重形式。为《春游》填词练习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探索歌曲中词与曲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为学生分析歌曲、了解歌曲写作的基本常识做铺垫。 第一单元第一课 教学内容: 1.歌曲:《渴望春天》。2.创编:为歌曲配打击乐伴奏。3.配乐散文:《春》。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VCD、打击乐、铃鼓、三角铁、响板、沙锤等。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渴望春天》,并在反复地练唱中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2.通过对散文《春》的配乐朗诵,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审美内涵。

3.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1.教师要充分注意“教学导入”环节的重要性,精心设计。如:(1)可以通过教科书上的彩色画面启发学生的想象力,用语言描述春天的景色;(2)可用优美的旋律导入;(3)可用简短的诗句导人;(4)可用录像资料(风光片,春景图,配乐散文)导入。要求学生共同参与。 2.请学生朗诵散文诗《春》,并选择适当的乐曲做背景音乐,有感情地表演。 教师也可以发动学生自主找一些抒情音乐的录音并请大家边听边讨论,选择合适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 3.播放歌曲《渴望春天》。请学生仔细聆听,听后用语言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4.随录音轻声哼唱歌曲。其间,教师可以为学生范唱,也可以用钢琴伴唱,通过多种形式的练唱,使学生逐渐熟悉歌曲。 5.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相同的旋律片段。如:一、二乐句的开头:(插图)并打着拍子反复地唱一唱,加深印象。 6.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变化音。如(插图)在演唱中注意唱准音高及旋律对感情表达的作用。 7.再次播放歌曲《渴望春天》的录音。提示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感受音乐: ①音乐的速度是什么样的?快,稍快,很快,极快。结合词、曲特点,谈一谈为什么用这样的速度来表达。 ②歌曲演唱的力度是什么样的:很弱(pp)、弱(p)、中强(mf)、强(f)、很强(ff)。你认为歌曲应该用哪种力度表现最合适。 ③应该用怎样的情感才能恰当地表达歌曲的情绪? ④你喜欢这首歌曲吗?为什么?谈谈对整首作品的感受。 8.在老师钢琴伴奏下,(或用录音带伴奏;老师指挥)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渴望春天》。演唱形式可采用领唱、齐唱。之后,也可由学生独唱或小组唱。

奥尔夫音乐培训

奥尔夫音乐培训 一、1、《拍手舞》热身舞蹈音乐《两只老虎》 ****/拍手;****/ #不排队形,用跑跳步,可以用任意方式打招呼,或拉裙子 作用:让孩子很快乐的打招呼,开心和你跳舞,如:小班新生 2、说自己的名字 “我是李老师,我是***” 两个字的站这里**,三个字的站这里***, 走走**,跑跑跑***, 3、小朋友们上午好,**老师上午好!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 1、提问:你觉得幼儿园中,音乐教育可以带给我们什么? 答:自由、快乐、创造力(能力)、技能(节奏、动作协调) 2、引出:“树” 树干——joy 快乐 五根树根——音乐舞蹈戏剧——小熊请客文学——语言节奏、古诗词可以唱图画——听觉艺术、打鼓 3、提问:对奥尔夫有什么接触? 树枝——奥尔夫内容 奥尔夫:音乐是一种理想,而每个人都是一棵树,教育使 奥尔夫:[德] 简介 音乐教育理念: 1、认为节奏是很重要的,不能作为听众,要成为参与者。 2、是先于智力 3、不要为学而学,在学习中发展全方位能力 4、领导被领导,控制被控制(教育像一个钟摆,让孩子习惯听别人的) 5、经常问孩子乐器怎么用 6、回去要马上用 内容:1、音乐训练2、节奏训练 3、律动 4、语言 5、创造性能力培养 三、声势练习 1、“小朋友们上午好!”“*老师上午好”12345,54321 边做动作边说节奏(动作要变换) 2、问候歌 (1)小朋友你好,*老师你好! (2)say\ say\ say hello,say hello to you…… (3)滚球 **球来了(象声词) 坐成圆形,教师和孩子很平等, 小燕子,(象声词),穿花衣(象声词) 3、儿歌 (1)《大拇哥》:大拇哥,二拇弟,三阿姐,四小弟,小妞妞,来看戏,手心,手背,你是我的心肝宝贝。(拥抱,拉近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