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各阶段语言发展的特征和表现

幼儿各阶段语言发展的特征和表现
幼儿各阶段语言发展的特征和表现

幼儿各阶段语言发展的特征和表现

6个月

1.微笑或发出声音。

2.喃喃发声(这些音多为无意义的)。

3.头会转向声源。

4.会对别人发出声音(好像在说话、呼叫,但无词语出现)。

5.用哭声、看着父母、以手拨弄,抓、丢来表示自己的意愿。

1周岁(12个月)

1.牙牙学语(好像在说一串话或者单词)。

2.会有类似说话的语调出现。

3.能用手势、动作沟通(例如:指东西、点头、摇头)。

4.能听懂简单的指令(例如:不可以、过来、给我、再见等等)。

5.会随音乐摆动。

6.会试着引起他人的关注。

7.会注视物体或图片

8.正尝试模仿

1周岁半(18个月)

1.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听懂多一些的词语指令。

2.会说简单的单词(例如:爸爸、妈妈、抱、不、DE WU(方言:喝水)车车等)。

3.能听懂许多物品的名称(大人说一物品,宝宝能去拿,或者了解那是什么)。

4.听懂简单的指令(坐下来、出去、过来等等……)

5.宝宝经常重复自己所听到的或已经会说的词汇。

2周岁(24个月)

1.会模仿环境中的声音(猫、狗叫,汽车喇叭声等等)。

2.会说30——50个词语。

3.使用词语表达意愿多过用手势动作去表达。

4.会称呼自己的名字(或小名)。

5.能听懂较复杂的句子。

6.会将自己会说的词语进行组合。(例如:爸爸抱、宝宝吃等)

7.会尝试问问题。(有时说,有时做动作表示)

8.会回答问题或轮流对话。

2周岁半(30个月)

1.能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

2.词汇量增加快速,似乎每天都有新词语出现。

3.能说简单句(例如爸爸买车车,宝宝要这个,宝宝要嘘嘘等)。

4.当大人没听懂或不明白他的意思时,会生气。

5.了解日常物品的功能(例如:问宝宝用什么东西吃饭时,会指着碗筷等)。

3周岁半(42个月)

1.了解长句子或复杂句,且能正确回答或反应。

2.会听从连续2-3个简单指令。(例如:到厨房拿碗,放在桌上;衣服裤子脱掉,过来洗澡

等)

3.会说自己的名字、姓氏。

4.会用复杂句表达意愿。(有时会用错词语)

5.能与小伙伴合作玩游戏。

6.能简述刚发生的事情。

7.会专注于某件事上几分钟。

8.会使用很多词语。

9.多数人都能听懂他的话。

10.话语中会夹带形容词、副词出现。(例如:大、很多、里面、这个等等)。

4周岁半(54个月)

1.能说出合乎语法的句子。

2.能进行日常的对话。

3.能认识一些颜色,并说出颜色的名称。

4.会从1数到10.

5.发音正确,口齿清晰。

6.说话不太有重复、结巴的现象。

7.能使用恰当的句子应对或回答问题。

7周岁(84个月)

1.能跟上学校的进度、会读会写。

2.能记得学了什么及已学到的知识。

3.语言能力发展完成、口语流利标准。

4.发音均正确。(构音无障碍)

5.能像大人一般叙述事情的来龙去脉。

6.能与小朋友互动,且其社会化行为符合其年龄特点与标准。

10个孩子中,约有1个就有语言问题,且多为构音障碍。

4周岁前,宝宝有构音问题,家长无需过分担心,可继续观察。

语言发育迟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对感官刺激的反应。(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等)

2.沟通行为与互动能力。

借由某些方式来表示需求,与他人沟通互动。(例如:宝宝想出去玩时会指门,拉父母的手,或把钥匙拿给父母等等。)

一般

2岁前用非口语方式(动作、手势、声音等)

2岁多简单词语

3周岁简单句

4周岁复杂句

若宝宝的沟通行为不当(如:撞头等),或4岁了仍用非口语表示,则可能有语言发展的问题。

3.认知能力的发展。

认知能力包括:

物体恒存、配对、分类、指认、推理、模仿、记忆、符号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表现:

第一层次丢、敲、摇或把东西放嘴里。

第二层次会寻找藏起来的东西,会玩躲猫猫的游戏(物体恒存)。

第三层次功能性操作,如用电话来接听,用汤勺来舀东西等。

第四层次会搭积木、分类、玩过家家游戏(角色扮演),会用盆当方向盘开小火车等。

4.沟通情境的理解与回应。

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很难理解非口语线索,听不懂暗示、比喻等或看不懂表情所表示的含义。(例如,大人皱眉表示不高兴,宝宝无法看懂)

5.口语的表达能力。

这个可以作为语言发育迟缓的指标,但不是唯一的指标。

我们可以从宝宝掌握的词语够不够多,语句够不够长,是否完整,说话是否清晰流利等方面来判别。

有些孩子因气质因素,不多开口,我们可以从他的沟通行为、互动、认知、感官反应、情境判断、口语表达等方面综合判断。

语言发育迟缓的鉴别标准(以下有任何一项符合,都应做进一步的评估)

3-6岁幼儿语言发展与教育

3-6岁幼儿语言发展与教育 幼儿语言发展是指幼儿对母语的产生和理解能力的获得,主要是指对口头语言中的说话和听话能力的获得。幼儿语言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语音、语法结构、语义和表达四个方面的发展上。语音是指语言的声音,和杂乱的声音不同之处在于它和意义紧密相结合而杂乱的声音毫无符号意义。这里讲的语法结构并不是指语法书上的定义,而是儿童对语法的自动应用。幼儿语义的发展包括对词义和句义的理解。表达的发展是指在一个特定环境中幼儿使用口头语言表述的能力。 学前期是幼儿口头语言发展的最佳期,语言教育不仅对幼儿一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其认知能力、社会性及情感的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 3-4岁幼儿语言发展与教育 一、发展特点 (一)语音——发展关键期 3-4岁幼儿已经获得了一些基本的语音,但是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的调节、控制能力还相对较差,所以他们发出的语音不够准确和清晰。错误的发音基本集中在辅音的翘舌与舌间音及前后鼻音上。这从生理结构上说明3-4岁还不善于掌握发音方法找准发音部位。 此外,在幼儿言语发展的早期,常常是模仿别人说话的语调,对语句的每一个音不能分别感知,直到3岁左右,仍有不少幼儿不能精确分辨近似音。在发音时会出现近似音互相代替的情况,这一现象是由于幼儿听觉水平低所造成的。听清语音是正确发音。 (二)语法结构——完整的简单句 3-4岁幼儿的词汇量猛增,因此句子中的修饰语显著增加,如名

词性结构的“的”字句,介词结构的“把”字句,以及其他一些比较复杂的时、空状语从句。但他们较少用连词,这说明他们语言的连贯性还不强,结构很松散 他们还能用一些虚词表达语法关系,能说出完全符合语法的完整的句子。他们表述的句子结构以简单句为主,他们所考虑的主要不是事物的连续变化或几个事物间各自变化着或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常常只是描述某一事物。在幼儿的简单句尚不完善时,复合句已经开始出现,复合句在简单句的发展过程中同时平行地晚上起来。 (三)语义——大量掌握实词 3-4岁幼儿虽然掌握一些常用词,但对词意的理解较肤浅和具体。他们通常只能掌握一些词汇的一部分含义。这一时期词义的过度扩展已不明显,但是对紧密相关的词语还是容易混淆。 从3岁到4岁的时期是一生中语汇增加最多的时期。他们理解的词语中,名词和动词等实词占了很大比例,而副词、介词、连词等虚词很少。词汇的掌握量与丰富性不够。 (四)表达——简单罗列事实 3-4岁幼儿能独立讲述自己生活的故事,但是由于逻辑思维水平的局限,讲述常常主题不明、逻辑不清,只能单纯地罗列一些事实。他们的语言不够完整,有时会出现断断续续的现象。 3-4岁幼儿对词义的理解还处于较低的阶段,尽管会使用一些词,但并没有理解词义,或是理解得比较肤浅,因此表达的意义常常含混不清,只能对事物进行简单的说明和判断,所表达的内客也十分有限。 3-4岁幼儿的故事复述能力开始发展。3.5岁的幼儿在看图说话后开始能不再看图而讲述故事的内容。 二、教育要点 (一)要做好榜样,培养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

6岁幼儿语言发展规律及特点

3~6岁幼儿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幼儿语音的发展 语音是幼儿赖以表现的媒介和物质体现,3 ~4 岁是幼儿掌握语音的关键期,语音发展成为幼儿口语发展的首要因素。 3 岁左右的幼儿听觉的分辨能力和发音器官的调节能力都比较弱,仍有不少幼儿不能精确分辨近似音,在发音时会出现相互代替的现象。同时,幼儿还不会运用发音器官的某些部位,或者发音方法不正确,因而还有发音不准确的情况。例如:把“四个”说成“是个”,“老师”说成“老西”。 4 岁以后的幼儿,发音器官的发育逐渐完善,如果坚持练习,进行反复的语言实践,幼儿就能掌握全部的语音了。但这时还会有个别的幼儿对个别难发的音或某些相似的音感到发音困难,需要在成人的指导下反复练习。 6 岁左右,幼儿在成人的正确教育下,能做到发音正确、咬字清楚,并能按照语句的内容和情感的需要调节自己的音调,能清楚地分出四声。他们会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发音,同时也喜欢挑剔其他小朋友和周围成人的错误发音,并能纠正、评价别人的发音。 (二)幼儿词汇的发展 幼儿时期是掌握词汇最迅速的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掌握的词汇量也会迅速增加。一般来说,3 岁幼儿能掌握1000 个左右的词汇,到6 岁能增加到3000 ~4000 个。 3 ~ 4 岁幼儿所掌握的词汇,大多以名词、动词为主。那些代表具体事物的名词和具体动作的动词是幼儿生活中常常经历和感知到的,所以容易掌握。这时幼儿运用形容词的能力虽也有了初步的发展,但只能掌握表明事物具体形态或性质的词,如大、小、多、少、高、低等,运用起来也不够准确。至于数词和量词就更难掌握了,他们常常用“个”来代替所有的量词,或者把量词混用。 5 岁左右是幼儿掌握词汇数量增加最快的时期。幼儿对词义的理解较以前深刻了,对形容词的使用也能做到理解词义并较为准确、恰当地使用。但对量词的掌握仍感到很困难,只有那些能经常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的量词,才能熟练掌握,如“一辆汽车”“一只鸡”“一头牛”等。表示时间概念的词,幼儿运用起来还不够准确,经常混淆。 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知识经验的增加以及幼儿抽象逻辑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发展,6 岁幼儿的词汇已经相当丰富,各类词汇都能掌握一些,对词义的理解也比较深刻,已经掌握了一些概括性的词汇和具有因果关系、条件关系的词汇。 (三)幼儿语句的发展 掌握大量词汇后,还必须将这些词汇按一定的语法规则合乎逻辑地组织起来,才能准确地表达语言的含义,实现交际的作用。幼儿语句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完整句的出现、复合句的发展、语句的复杂程度提高、句型有所变化、具有明显语法意识等方面。幼儿掌握语句规则是在与成人交往中,从自然地模仿成人的语言习惯逐步过渡到掌握语法规则,将词组成句子来表情达意而实现的。 3 岁左右的幼儿已能用词组成简单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但句子经常不完整,常出现没有主语的短语或用词颠倒的情况,如“妈妈,玩”(缺少主语“我”)。这时幼儿的语句非常简单,没有任何修饰成分,即使能说出“小白兔”“大灰狼”等短语,实际上也是将这些短语作为一个词来学习、理解和运用的,并没有区别出修饰词和被修饰词。 4 ~ 5 岁幼儿已经能正确地运用简单句说明自己的意思或描述见闻了。这时,他们的

儿童语言发展的七个阶段

儿童语言发展的七个阶段 华声听力优利康 语言的功能主要有五个方面:1、语言是工具。语言帮助儿童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2、语言具有调节功能。语言可以控制和指导儿童的行为,其道理如同“君子动口有动手”。3、语言促进相互交流。用语言和周围的人沟通,传递思想,获得信息,有利于成长。4、语言可以表达个人的意识,创造自我天地。5、语言能够传播知识,促进儿童的学习。语言专家说,语言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分为七个阶段: 第一阶段:无意识的交流阶段(出生— 4 个月) 父母对小儿的咕咕声或啼哭声只能根据自己的想法作解释,所以,这一阶段又称之为解释性的交流。小儿开始时也没有意识自己的发声或啼哭声能够影响父母的行为,但父母自小儿出生后第一天就把孩子当做交流的个体,对孩子的不同声音作出不同的照顾性应答,有的父母会用短的简单句对小儿说话,特别是母亲,有时以高的音调和夸张的声音逗引孩子,小儿在这样的环境中懂得了寻找交流对象,渐渐地产生父母与小儿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用哭声示意父母抱、饿了或尿湿了要父母关照等。于是进入下一个阶段。 第二阶段:有意识的交流阶段(4-9 个月) 4 个月的小儿能用眼睛盯着父母所指的事物,父母和小儿把眼光共同

落在同一事物上,此时,最好父母口中念念有词,对孩子说物品的名称,大约6-8 个 月的时候,父母可对着图片说出名称,而在9 个月的时候,小儿可有交流性的眼光注视,即不但注视着事物,还会转向父母,注意父母的瓜,这一能力的出现意味着小儿与父母有了有意识的信息传递,不仅如此,9 个月的婴儿还可理解一些名词,如“ 钉”、“ 球”、“狗”等。 第三阶段:单词阶段(9-18 个月) 约12 个月的小儿会说出单词,单词的性质大多数为名词。尽管小儿很早就能理解一些动词,但说动词要落后于说名词。在这个阶段,小儿会在情境中使用会说的一些单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单词开始时发展得比较慢一些,但接着就会出现一个很快的两个字组成的词组。一般来说,小儿至少能说50 个单词,才会发展词组。因此父母在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扩大儿童的词汇量,大概在18 个月左右,两个字的词组就会出现。 第四阶段:词组阶段(18-24 个月) 这个时期的小儿会用单词和词组说自己的事情以及他们生活的环境,而且有了最初的语句形式,父母们无需再把精力放在小儿词语的内容上,而是训练孩子使用句子表达,其中包括了语法的万分,而且语言的训练应在小儿的生活环境中进行,鼓励他们与父母和老师泺。在这个阶段开始时,父母为孩子提供词组示范,如说“坐凳上”、“吻娃娃”。对这种“电报式”的说话示范,语言专家各执己见,有的赞成,有的反对。不过,有一条原则应当记住:语言不只是用简单的词的组合来表达意思,而是要用语法组成句子后才能说明意义。因此,在对儿童语言的干预中,父母要避免用语

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特点

我们就是两个指标:一个指标是动作;第二个指标就是语言。” 婴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0-1岁是语言发展的预备期,其特点为发声练习。从一岁开始能够说出第一批能够被理解的词,他涉及按系统的语言规则能接受和表达的语言能力。婴儿在与母亲的相互影响下,语言交往能力有序的发展。两个月前,以哭声交流的形式,一个月内,新生儿的哭声未分化,一个月后出现分化哭声,此时母子间皮肤相互接触,讲话的声音是早期最好的相互影响方式,孩子对于熟悉的声音能够表现平静微笑,在进食时能够与喂食与短暂的目光接触。 3-4个月在听到声音时,能够发出a e o 等元音,能够欢笑和舞动和双臂希望交流。 5-6个月牙牙学语,mama、baba等发音游戏或唠叨的重复一连串同样的声音,从中获得快感,调整发音的协调。 7个月能够听懂自己的名字了。 8-9个月牙牙学语达到高峰,模仿成人发音同时出现被动式的语言,即手势语。孩子的言语发育是在环境中学的并受到强化的过程,言语前的不清晰发音为言语做好了准备。 1-1.5岁说出有意义的单字句,并表达自己的愿望,比如:抱抱,表示要抱;滴滴车,表示要看汽车。 1.5岁—2岁由单字句到双字句,开始知道物各有名。 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时期,此时的词汇量达到一千字左右,句子结构由简单句想复杂句发展。句子表达时间要长,表达内容更丰富,能表达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以及人物间的关系,此阶段的孩子喜欢听成人讲故事并且能理解故事的内容,喜欢与成人交谈。 根据正常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如遇以下情况提示言语发育有异常: 3个月,与母亲无眼神接触,无应答微笑。 6个月,不转向声源,咿呀发声减少,发音与发声不连续或过高,哭闹时听见母亲的声音不能安静下来。 12个月,对熟人的声音或者对自己的名字无反应,不学样发音,不叫babamama,仍无咿呀声。 18个月,不能指出身体部位或家常用品,听不懂简单的指令或吩咐,不会说爸爸妈妈以外的另一个字。24个月不会电报语或说含有主语和谓语的字句,很少用口与而较多的用手势表达,有50%以上的言语听不懂。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规律及特点

儿童语言发展阶段规律

附: 幼儿语言的发展过程有普遍的规律,需要经历前语言期和语言发展期两大阶段。—、前语言阶段(0 1.5岁) 前语言发展是语音的核心敏感期,围绕语音,幼儿发展了三方面的能力:前语言感知能力、发音能力、交际能力。 语音包括音素、音节、(音节:ZhaO ;可以分解成因素:Zh和ao )说话的语调、重音、停顿等规则。 (一)前语言感知能力的发展 前语言感知能力的发展分为辨音、辨调、辨义三种水平。 1、辨音水平(0――4个月):婴儿能分辨言语声音和其他声音的区别。 2、辨调水平(4——10 个月):语调是表示情绪状态的一种基本手段。辨调阶段幼儿开

始注意一句或一段话的语调,并感知语调所蕴涵的情绪。 3、辨义水平(10——18个月):幼儿能把音和义结合起来,对“灯”作出正确反应。 (二)前语言发音能力的发展 1、单音发声阶段(0——4 个月): 2、音节发声阶段(4——10个月) 3、前词语发声阶段(10——18 个月) (三)前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 1、产生交际倾向(0——4 个月):这一阶段的交际需要来自于生理需求,如饿了,不舒服了。 2、学习交际规则(4——10个月):学会应答,出现听说轮流倾向,开启新话题,学会语调运用来表达情感。 3、扩展交际功能(10——18 个月):逐步学会用语音、语调和动作表情达到交际目的。 二、语言发展(1.5 ——) 语言发展期幼儿语言的发展可以从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言运用技能三方面进行考察。 (一)语言形式的获得(语音发展、语法的获得)语言形式的获得包括对语音和语法的获得。 1、语音发展幼儿在语音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母语中相似的音常出错误。 2-6 岁幼儿语音的发展体现在语音辨别;发音能力发展,语音意识的产生。 (1)语音意识的概念及表现 语音意识是指幼儿自觉的辨别发音是否正确,自觉模仿正确发音,并自觉纠正错误发音的一种能力。语音意识的产生于2-3 岁。 语音意识表现在:能评价别人发音的特点,指出和纠正别人的发音错误;<番茄 花园12> 能有意识并自觉的调节自己的发音。 语音意识产生对教学的启示:幼儿语音意识的产生可以使我们在开展谈话活动中,让幼儿学习修补谈话,在讲述活动中,指出别人的错误,从而改正自己的发音。 2、语法的获得 语法是组词成句的规则。语法获得指幼儿对语句结构的获得,包括理解和产生不同结构的语句。对幼儿句子评定一是看句子长度,二是看句子结构的完整性和复杂性。 从幼儿所讲语句的完整性和复杂性来看,幼儿句法结构的发展可分为不完整句、完整单句和复合句三阶段,三阶段之间有相互重叠的部分。 (1)不完整句阶段(单词句、电报句) 单词句(1——1.5 岁):爸爸、妈妈、球(表示:我要球。或者,这是球球)单词句的特点:与动作紧密结合;意义不明确、语音不清晰;词性不明确(饭:名词饭,动词吃饭)。 电报句(1.5 ——2 岁):娃娃排排(坐)电报句的特点:语句简略,结构不完整。句子成分常常缺漏,主要使用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略去连词、介词。 (2)完整句阶段(无修饰简单句——有修饰简单句——复杂句)无修饰简单句(2 岁):娃娃睡觉。——主谓结构;坐车车——谓宾结构简单修饰句(2—2.5 岁):两个娃娃玩积木。——主谓宾结构复杂修饰句(3 岁):阿姨给宁宁糖。——主谓双宾结构。(3)复合句阶段复合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关联较密切的单句合起来构成的句子。幼儿2 岁开始发展复合句,4—5岁发展较快。

幼儿文学课教案

《幼儿文学》 教案

第 1 至 4 课时 第一章幼儿文学基本理论 教学计划 本章共四节,计划安排4课时,学习这些基础知识,要注意把握知识要点,帮助学生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特征。 教学目的 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幼儿文学的基础知识。 理解幼儿接受文学的特殊心理和方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幼儿文学的特点及审美功能 教学方法与教具准备 1.教师讲解与学生领悟、讨论相结合。 2.常规教具。 第 1 课时 什么是幼儿文学 教学目的: 1.把握幼儿文学的概念与发展概况。 2.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幼儿文学。 教学重点与难点: 幼儿文学的本质特点 教法与教具准备: 1.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2.常规教具。 教学计划: 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幼儿文学与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由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三个层次组成。 ㈠幼儿文学:

以0—6岁的儿童为接受对象的文学。也包括0—3岁的婴儿。 主要文体:儿歌、幼儿诗、幼儿童话、生活故事、图文并茂的图画故事等。 ㈡童年文学: 是以7—12岁的儿童为接受对象的文学。处于这一阶段的孩子,以学习为基本活动。 主要文体:童话、儿童小说和儿童诗、科学文艺等。 ㈢少年文学: 是以12—15岁的少年为接受对象的文学。 主要文体:少年小说、报告文学、少年诗与散文、寓言等。 二、幼儿文学的概念: 幼儿文学的概念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㈠幼儿文学必须是“文学”: 幼儿文学首先必须是文学,既然是文学,就要遵循文学的一般规律,即用语言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㈡幼儿文学必须是“幼儿”的文学: 幼儿文学不仅具有文学的一般属性,而且具有自己的个性,即“幼儿”属性。 幼儿文学必须是“为幼儿”的文学。幼儿文学服务于幼儿,是成人作者适应幼儿的审美需求而创作或改编的。 三、我国幼儿文学发展概况: 1.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 主要作家:郑振铎、叶圣陶、黎锦晖。 主要刊物:《世界儿童》、《小朋友》等。 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十余年间,幼儿文学得到了空前的繁荣: 首先,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作家群体。 其次,幼儿文学创作大面积丰收。 再次,幼儿文学理论建设、教学科研有了长足的发展。 最后,进入80年代以来,幼儿文学界的学术研讨活动、横向交流空前活跃。 四、总结: 本章主要认识“幼儿文学”的概念和发展概况,是学习幼儿文学的初步准备。 学生应该大致了解到幼儿文学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情况。

0-6岁儿童言语的发展

0~6岁儿童言语发展 人类言语的发展以听觉、发声器官和大脑三者功能的成熟为基础,从哇哇啼哭的新生儿到朗朗读书的小学生,小儿的言语是在活动过程中、在与成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成人的影响,不断地模仿和练习逐渐发展起来的,经历了发声、理解和表达几个过程。 一、言语的发展 (一)语音的发展 1.逐渐掌握本族语的全部语音(4岁) 2.对语音的意识开始形成(3—6岁) (二)词汇的发展 1.词汇量迅速增加 2.词类范围日益增加 3.词义逐渐确切和加深 (三)基本语法结构的掌握 1.语句的发展趋势 2.句子的发展趋势

二、言语的种类 (一)外部言语(二)内部言语(三)自言自语 三、言语的功能 (一)称谓功能(二)调节功能(三)交际功能(四)概括功能四、言语的发生: (一)言语发生的准备阶段(0—1岁) 1.简单发音阶段(1—3个月) 2.连续音节阶段(1—8个月) 3.模仿发音阶段(9—12个月)

(二)言语真正发生的阶段(1—3岁) 1.不完整句阶段(1—1.5岁) 2.出现完整句阶段(2—3岁) 3.基本掌握口语阶段(3—6岁) 五、言语功能的发展 (一)言语交往功能的发展(口语基本能力) 1.从对话语言过渡到独白言语 2.从情境性言语过渡到连续性言语 3.讲述的逻辑性逐渐提高 4.逐渐掌握语言表达技巧 (二)言语调节功能的发展(内部言语产生) 1.什么是内部言语 2.自言自语的两种形式 (三)书面言语的发生发展 1.幼儿认字的特点 2.幼儿的早期阅读 3.幼儿的外语学习 学前期是掌握语言的重要时期,2—3岁是儿童学习口语的关键期,5—6岁是儿童连贯性言语发展最迅速时期,也是学习外语的最佳期,因此,父母和教师积极为孩子们创设良好语言环境,不失时机地加强语言教育。

浅谈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

浅谈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 摘要:语言是人类沟通的工具,是人类交流信息的重要载体。只有具备了优秀语言能力的人,才能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把握住幼儿语言发展与运用的有利时机,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教育和训练,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幼儿“敢说、爱说、能说”是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语言;沟通;发展 一、树立自信心———激发幼儿“敢说”的内驱力 幼儿在受到尊重与爱护时,都愿意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并会感到自己被重视,从而产生用语言交流的自信心。拥有自信的孩子,在得到适时的语言表达的满足的体验后,更能激起“敢说”的欲望。因此,自信心就是激发幼儿“敢说”的内驱力。 (一)尊重为前提,维护幼儿的话语权 联合国颁布的《儿童权利公约》(1989年)中清楚地表明:儿童有法律赋予的话语权。但在现实生活中幼儿话语权受尊重的情况并不乐观。当孩子话多时,有的家长厌烦孩子“多嘴多舌”;当孩子与成人意见不一致时,有的家长责备孩子“不听话”、“捣乱”,而有的老师就可能认为是个别孩子“起哄”的结果,采取不予理会或是转移话题的态度。服从、话少的“乖孩子”,能得到成人更多的赞誉;持反对意见、爱辩驳的“多事孩子”,就显得不那么惹人爱。可见,幼儿话语权若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与维护,就会造成幼儿自信心减弱,欠缺语言交流的积极性,不知不觉中说话的主动性就会被扼杀。尊重与维护儿童话语权对促进幼儿的口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首先要认识到自身拥有维护幼儿话语权的义务,要创建平等对话的师幼关系,搭建师幼互动的平台。要改变以往教师占据说话的中心位置,确保在教育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上发挥幼儿言语的主体积极性,同时自觉担负起向家长宣传“尊重与维护幼儿话语权”的责任。只有成人共同尊重幼儿话语权,幼儿的话语权才能真正得到维护。 (二)蹲下来倾听,呵护幼儿表达的愿望 蹲下来的动作很简单,但是,与以往我们成人居高临下地俯视幼儿相比较,却是我们教育观的转变,包含着我们对幼儿的尊重所呈现的下蹲方式也是我们对幼儿话语权的一种肯定态度。当我们选择俯身下蹲、与幼儿的眼睛平视时,我们还应真心流露出“渴望倾听”的神情,让幼儿真切感受到我们愿意倾听,这时他们大多数就会高兴地说出想说的话。与此同时,我们尤其要做到不推搪、不打断、不

幼儿文学的特征 2

第一章幼儿文学的特征 什么是儿童文学?广义的儿童文学是指以3至15岁的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为吸引,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鉴赏力而创作的适应儿童审美需要的文学。狭义的儿童文学三个层次中的“儿童文学”。 什么是幼儿文学?幼儿文学是以3至6岁的幼儿为主要读者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他们审美需求的文学。 幼儿文学的文体分类?分成三大类唱诵类(儿歌,幼儿诗)讲述类(幼儿童话和寓言,幼儿故事,幼儿散文,幼儿科学文艺)综合类(图画故事和卡通,幼儿戏剧) 幼儿的心理特征。答:作家在为这个阶段儿童创作时,必须照顾到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语言。 幼儿审美意识的独特性。答:由于心理特征上的差异,决定了幼儿的审美意识有以下特点:1,、审美意识中的“自我中心”状态 2.审美意识任处于比较低的层次 幼儿接受文学的特殊形式。答:1.幼儿主要是通过“听”来接受文学2.感知型的接受方式3.带有游戏性质的自我幻化与精神扮演 幼儿文学的文体特征答:1、幼儿文学是开启心智的启蒙文学2、幼儿文学是深入浅出的口语文学3.幼儿文学是趣味盎然的快乐文学。 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答:1.稚拙美 2.纯真美3.荒诞美 第二章幼儿文学的功能 文学的功能?文学有认识,教育,娱乐,审美的功能。 幼儿文学的功能?1、引导幼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2、增长幼儿的知识,培养幼儿的求知兴趣3、丰富幼儿的语言和情感,提高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4.培养幼儿的美感,提高审美能力5.愉悦幼儿身心,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第三章 幼儿文学创作的特点,创作要求。答:1、审美感受能力、情感、想象力、传达技巧。2、题材、主题、情节、结构、形象、语言。 中编 第一章儿歌 儿歌的概念?儿歌是一种适合年龄幼小的儿童念唱、欣赏的歌谣。 儿歌在古代的名称?童谣 儿歌的特点?1、内容浅显、单纯活泼2、篇幅短小、易记易诵3、节奏明朗、音韵和谐。我国儿歌的特殊形式?1、摇篮歌2、游戏歌3、数数歌4、谜语歌5、连锁调6、问答歌7、绕口令8、倾倒歌9、字头歌 第二章幼儿诗 幼儿诗的艺术特征?答:1、鲜明、充满动感的形象2、活泼、生动的想象3、富于情趣的构思4、自然、明快的韵律。 幼儿诗的类别?答:1、叙述诗2、童话诗3、抒情诗4、讽喻诗5.散文诗 第三章幼儿童话 1.童话的概念?童话是一种具有浓厚色彩的虚构故事。他是最切近儿童的心理,是儿童文学特有的体裁。 世界上较早对童话进行改写的作家及童话集名称。答:夏尔·贝洛《鹅妈妈的故事》 世界文学童话的奠基人答:安徒生 我国创作童话出现的时代答:我国创作童话出现于“五四”前后。 第一部创作童话集的名称和作者答:叶圣陶出版于1923年的童话结集《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创作童话集。

幼儿言语发展的主要特征

第一节幼儿言语发展的主要特征 【课前导入】 什么是言语?幼儿言语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言语和幼儿活动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一、语言、言语的概念 想一想,语言和言语是一回事吗? (一)语言 语言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交际工具,是一种社会上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人们在改造客观外界的活动中,产生了交际的需要,而要满足交际的需要,伴随着交际就产生了语言。人类有了语言后,就可能在较短时间内认识和掌握科学知识,可以接受老一代的经验。某一语言,是其全民族统一的。用语言作为工具进行交际的时候,就是言语活动。 (二)言语 言语是运用语言进行实际活动的过程。言语是一种心理现象。 人,为了交际,或使用汉语,或使用英语,或使用俄语等,这里的汉、英、俄语,就是作为交际工具的各种语言。使用着一定语言的人,他说话、听话、写作、阅读中的说、听、读、写等活动,就是作为交际过程的言语。它是一种心理现象。如:讲课时老师用的是汉语这种语言,而讲述的过程则是言语,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由于言语活动的表现形式各有不同,而可分为三类: 1.口头言语 口头言语是通过人的发音器官所发出的语言声音来表达思想和感情的

言语。如两人或两人以上的聊天、老师的讲课、讲座、报告、演讲、辩论等等。幼儿主要是口头言语。 2.书面言语 书面言语是人借助于文字而表达思想感情,传授知识经验。也就是写出的文字、看到的文字,它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写作、朗读、默读。 书面言语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3.内部言语 内部言语是一个人自己对自己发出的声音,是自己默默无声地思考问题的言语活动。如:默默地思考问题,写文章前打腹稿等等。 (三)语言、言语的关系 言语和语言,是两个不同而又密切联系的概念。一方面,言语活动是依靠语言来进行的。个人言语活动的效能,受制于他对语言掌握的程度。另一方面,语言又是在人的具体言语交际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且,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通过人们的言语活动才能发挥交际工具的作用。也就是说,如果某种语言不再被人们用来进行交际,它最终将从社会中消失。可见语言和言语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二、言语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言语在幼儿心理发展中有什么作用? (一)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幼儿社会化的过程 幼儿的语言也是为交际而产生,在交际过程中发展的。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即是社会化的过程。 语言在幼儿时期的功能,除了请求和问答外,还有陈述,商量(协调行动),指示和命令,对事物的评价等等。与此相适应的是连贯性语言、陈述

幼儿语言发展特点和规律

幼儿语言发展特点和规律 美国教育家霍华德.加纳德曾提出:人的智能包括七种,语言交往能力是第一位,语言发育是智力发育的基础。而幼儿期是人大脑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这个时期幼儿的语言发展十分迅速,是掌握语言的关键期,能充分运用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探索和开发幼儿语言智能的潜能。要做到这一点,作为幼教工作者要必须有能力认识到幼儿在幼儿语言学习中呈现出来特点和规律。 一、完整性 语言的完整性,既指语言结构形式的完整,也指语言发展过程的完整。幼儿语言发展的过程呈现出来的方式是非常完整的,因此幼儿语言的学习也是完整的学习。当幼儿学习某一事物时,语言感知系统里的听说读写因素会完整地调动起来从而使幼儿获得对事物的认知。所以幼教工作者应遵循幼儿语言学习的完整性特点,在发展幼儿语言时,不仅重视幼儿的听说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幼儿的读写能力。 二、主动性 蒙台梭利认为幼儿的语言是发展而来,而不是教出来的。幼儿学习各种语言符号及其结构组织方式的过程不是完整被动的。在语言交际环境中,当幼儿有交往需要时,他们才会主动地搜寻记忆里的词汇和句子,并尝试着进行表述。儿童是通过与他人互动的方式学习和使用语言的。在这过程中幼儿表现出积极的主动理解的特点。因此我们要为幼儿提供各种学习语言的机会和资源,让幼儿被充满语言和文字信息的环境所包围,为幼儿建立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同时采用“自然学习模式”(即示范、参与、练习或扮演角色、创造表达)进行语言教育。 三、有效性

幼儿学习语言的过程往往和他们认知事物的过程相联系,并且在认知事物过程中往往又伴随着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体验。据研究发现,有效的语言学习不是“正确的”或者是“标准的”,而是连接个人生活经验和社会的学习。对幼儿来说,只有当他们的语言学习在生活沟通中运用上,即能够运用语言将自己对事物的认知和感受表达出来时,这种学习对幼儿而言方能产生意义。因此,教育者要注意引导幼儿在情景中学习语言,脱离了情景的语言对儿童来说是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的。我们可以通过做各种游戏和活动创设情景,丰富幼儿的个人生活体验,使幼儿在表达语言时有迹可循,有话可说。 四、整合性 语言的学习从本质上说是符号的学习过程。从早期语言教育的角度来看,语言既是幼儿学习的对象也是幼儿学习其他内容的工具。心理语言学家古德曼为代表的一批学者认为任何符号系统学习的原理都是相通的,因而建议将不同的符号系统交叉运用到儿童学习的过程中来。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打破学科界限,整合其他学科,对幼儿的语言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都是非常有利的。教育者可以在幼儿的语言学习过程中能创造性地运用戏剧、音乐、舞蹈等艺术手段培养幼儿对语言的乐趣从而提高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 五、平等性 从教育学角度来说,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构造愉快学习过程的共同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为民主平等的。学前教育也不例外,不同点在于:由于幼儿的年龄低,因而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为突出。从教师方面来说,他们要掌握专业的业务知识和教育理论,据此精心地选择课程内容和教材,并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启发儿童的形象思维并能转化为语言符号。更重要的是,教师应该明确认识到在教育过程中儿童和教师

幼儿文学的特点习题

幼儿文学的特点 重点、难点: 幼儿为学的本体特征和美学特征。 一、幼儿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现象的本质特征是它的本体特征,幼儿文学作为审美对象又具有它的美学特征。 二、幼儿文学的本体特征: 1.浅语的艺术 ①幼儿文学要求语言的表达方式要浅显、明白、易懂。 ②幼儿文学的语言生动、形象、口语化、具有幽默的意味。 2.幼儿文学是开启心智的启蒙文学: 幼儿文学包含丰富的社会内容和自然知识,能引导幼儿初步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认识自我,丰富他们的情感,发展他 们的语言、思维、想象等能力,因此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 要的启蒙作用。 ①在语言方面,幼儿文学可以对幼儿进行基本的语言训练。 ②幼儿文学作品将自然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与故事情节糅合 在一起,使幼儿在充分享受文学作品带来的乐趣时潜移默化地 学习。 ③幼儿文学对幼儿心理活动及心智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 引导作用。 3.幼儿文学是充满诗意的浪漫文学: ①幼儿的“自我中心”和具体形象思维方式恰与诗的主观性 和意象性完全吻合,因此说,幼儿是天生的诗人。 ②幼儿文学是诗性的文学。幼儿文学作家总是以诗人的眼光、 心灵来描绘幼儿富于诗意的内心世界,所以以幼儿为主的要 听赏对象的幼儿文学必然具有浓郁的诗意。 ③幼儿情趣从某种意义上也可视之为诗意、诗性。 献给儿童的特殊的诗体——严文井《泛论童话》 我以全部感情去写童话——安徒生自传 4.幼儿文学是趣味盎然的快乐文学: ①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无不充满生机活泼的情趣,给幼儿带来 极大的快乐;

②幼儿文学具有很强的游戏性;③幼儿文学是快乐的文学。 三、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 幼儿情趣是幼儿文学的美学特质。其作为幼儿文学的美学特质,使幼儿文学显示出迥异于其他文学的美学特征,即幼儿情趣的稚拙美、质朴美、纯真美和荒诞美。 1、稚拙美 幼儿生活经验不足,但他们都喜欢用自己有限的经验来解释界; 幼儿的身体很弱小,但在他们的头脑中自己是无所不能的“巨人”,这种矛盾所产生的幼儿的想法和行为,充满了童真童趣。 作家观察幼儿的行为,并将其融化在作品中,使作品充满稚气而拙朴的艺术风格。 从内容上看,幼儿文学的稚拙美主要表现为幼儿心理、生活中的稚拙情态和形态。从形式方面看,幼儿文学作品的语言组合和叙述方式的变化可以产生一种稚拙感,其情节构成方式的变化也能带来一种稚拙的形式感。 2、纯真美 幼儿的心灵是单纯而明净的,他们因为不谙世事而真诚地对待一切事物,他们的世界总是显得那么稚嫩、纯真和美好。这种幼儿固有的品性,成为幼儿文学作品纯真美的客观来源,而表现幼儿生命、儿童世界的纯真之美,也成为幼儿文学作家自觉的创作追求。 3、荒诞美 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幼儿更好动,更富于幻想性和探究性。因此幼儿文学总是更富于幻想,更多惊险色彩,更多

幼儿言语发展特点

幼儿言语的发展特点 一、言语及其分类 (一)语言和言语 语言是什么?皮亚杰承认语言是我们最灵活的心理表征方式。它帮助我们交流思想、表达情感,也是我们进行思维的重要工具。因为有了语言,这个世界才变得文明又多彩。语言存在于人们的言语活动中。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就是言语。使用着一定语言的人,他说话、听话、阅读、写作等活动,就是作为交际过程的言语。 语言和言语是有区别的。语言是工具(交际、思维的工具),言语则是对这种工具的运用。语言是社会现象,具有较大的稳定性;言语是心理物理现象,具有个体性和多边性。研究语言的科学是语言学,而言语活动则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但它们又是密切联系的。离开语言这种工具,人就无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或意见,也就无法进行交际活动;语言也离不开言语,因为任何一种语言都必须通过人们的言语活动才能发挥其交际工具的作用。 (二)幼儿言语的分类 1.外部言语。 (1)对话言语。(2)独白言语。(3)初步的书面言语。 2.过渡言语。 3.内部言语。 内部言语是一种特殊的言语形式。(1)内部言语是对自己的言语。外部言语是为了和别人交往而发生的,内部言语则不执行交际功能,它是为自己用的言语,因而一般来说,它比外部言语简略,常常是不完整的。(2)内部言语突出了自觉的分析综合和自我调节功能,与思维具有不可分的联系。人们不出声的思考往往就是利用内部言语来进行的。 二、言语的发生 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婴儿便开始了对语言的准备,直到一岁左右,他们产生第一个能被理解的词,这一准备期即前言语期。处于前言语期的婴儿主要进行两方面的准备。 (一)语音发生的准备 1.从反射性发声到咿呀语。 2.语音的敏感性。 许多人或许会认为新生的婴儿完全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只忙着自己如何吃饱、如何睡好,对外面的世界没有感觉,其实不然,有研究表明,婴儿对言语刺激具有敏感性。不到10天的新生儿就能区别语音和其他声音,并作出不同的反应。如原先已停止吸奶的婴儿,在听到一段语音后又开始用力吸,并且吸吮速率大大增加,而对非言语的乐音则增加不多。他们对母亲的声音特别偏爱,尤其对语速缓慢、语调高度夸张的话语形式感兴趣,如妈妈语。事实上,成人在与婴儿交流时,他们也刻意放慢速度,尽量讲得“简单”些,不然“交流”是无法进行的。 婴儿对言语的敏感性还表现在他们具有语音的范畴知觉能力,即对属于不同音位还是同一音位范畴的两个声音具有辨别能力。有研究表明,1个月的婴儿能够在吸吮速率上表现出对b、p两个辅音的辨别能力。②这是一种对婴儿言语理解有重要作用的能力,只有忽视大量的语言范畴内的变异,才能使语音的理解变为可能。 (二)前言语的交流 婴儿在他们开口说话之前,已经习得了一些交流的技能。他们能够通过哭叫、用手指向或仅仅注视某个感兴趣的对象等引起并引导他人的注意,以此来传递信息,其中手势是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如果说婴儿早期的手势只是为了引起成人的注意或表达某些愿望或请求

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

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 在一些刚开的青少儿普通话与口才培训班上,老师会发现班级的幼儿在语言方面较为不足,表现在:同伴间缺少交流,上课多数幼儿不愿上来发言、不敢大方地面对集体发言,讲述时不完整等。而要改变这种现状,青少儿普通话与口才培训中心的老师给出的意见是,首先让孩子想说,只有有了说的欲望,孩子才会忘却害怕勇敢地把自己想说的话、想表达的意思大胆地说出来,有了交流,孩子之间、孩子与成人之间的沟通也就多了,语言也就在这种自然的交流、沟通里得到了发展。 在青少儿普通话与口才培训中心的课堂上,就是本着这种思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班级幼儿从不愿说到想说,从不敢说到争着说,从不会说到完整讲述,整个课堂呈现出活跃的状态,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一)让孩子想说。依据班级幼儿好表扬,喜欢小礼物的特点,用鼓励的方式、互相激励的办法让幼儿产生说的欲望。如,对于能积极发言的幼儿及时地以贴红点、拥抱、送大拇指、鼓掌等方式给予肯定,同时以点带面刺激其他幼儿也积极上台发言;针对个别性格内向的孩子,不急于要求他能同其他孩子一样一开始就能站出来说,而是进行个别交谈,一步一步地去引导,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从能站出来能和老师或其他小朋友一起说独立说大声地说,最后大方地与人交谈。 (二)让孩子敢说。其实有些孩子他不是不想说而是不敢说,因此我们通过为幼儿提供多种表现自我的机会、说的机会,来逐步消除幼儿独立表现的恐惧,增强幼儿大胆表现的欲望。如,开展开心小主持、餐前播报、故事大王、自由交谈等活动,让幼儿学会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学通过自己的表现及说来传达给周围的人,与他人一起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同时也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提高了幼儿表达能力,树立了幼儿的自信心。 (三)让孩子会说。在孩子想说、敢说的基础上我们就要引导孩子说好话,也就是把要说的话讲清楚、讲完整、讲的生动、贴切些。怎样去引导呢?青少儿普通话与口才培训中心的老师是这样做的: 1、在日常生活中学。如秋天来了,带幼儿散步时,让幼儿观察各种树木、花的变化。幼儿在寻找过程中发现好多树变了样,石榴树的叶子黄了,像一把金色的小扇子有树叶落下来想小船、松树好是很绿,看上去像一顶尖尖的帽子、幼儿在观察议论、想象中及时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总之,幼儿一日生活中,如户外活动、谈话、种植等都是幼儿语言学习的有益资源,师要善于抓住契机,引导幼儿学习和发展语言。 2、在游戏中学。如在角色游戏中鼓励幼儿积极地用语言交流活动,从而获得语言的发展。 3、在相互渗透的各科领域中学。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等其他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互相渗透各个领域的教育是发展语言的重要途径。如在音乐活动中,让幼儿边听音乐边联想感觉到了什么?然后让幼儿用语言描述出来;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用语言讲述自己绘画的内容。让幼儿在轻松愉快、自然的氛围中获得语言能力的发展。

语言的发展特点

幼儿语音的发展特点 阶段特点 发音准备期简单发音阶段(1~3个月):能发出ei、on的声音,两个月后能发出d、a、e、ei、nei、oi等音 连续音节阶段(4~8个月):不仅韵母增多,声母出现,而且连续 重复同一音节,如a-oa-oaf-,jho,do-do-do,ma-ma,ba-ba 学话萌芽阶段(9~12个月):能发出声母和韵母连在一起的音,如 mao-mao 听词阶段八到九个月,婴儿已能听懂成人的一些语言,表现为能对语言做出相应的反应,但这时,引起儿童反应的主要是语调和整个情境 理解词阶段一岁左右,儿童已经能够理解几十个词,但能说出的很少。 (这时儿童只用手势和行动示意,不开口说话,甚至停止了独处时 的自发发音活动) 逐渐掌握本族语言的全部语音一般三岁儿童的语音辨别能力已经发展起来,但对个别相似音如b 和p,d和t有时还可能混淆。 四岁儿童能基本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全部语音 对语音的意识开始形成三岁左右儿童逐渐出现对语音的意识,开始自觉地辨别发音是否正确,自觉地模仿正确语音,纠正错误语音 幼儿词汇发展的特点 阶段特点 不完整句阶段单词句阶段(1~1岁半): 1、这一阶段儿童最先理解的是他经常接触到的物体的名称 2、这阶段儿童对词的理解往往和某种具体情境相联系 3、这阶段的孩子喜欢说重叠的字音 4、由于这阶段的孩子对词的理解还不精确,说出的词往往一次多义 5、这阶段的孩子不仅用一个词代表多种物体,而且用一个词代表一个句子 双词句阶段(1岁半~2岁): 1、这一阶段孩子说出的句子都很简单、短小 2、所说的句子往往缺字漏字,句子不完整

完整句阶段(2~3岁)1、两岁以后,儿童开始学习合乎语法规则的完整句更为准确地表达思想 2、这一年龄的孩子渐渐能够用简单句表达自己的意思 3、从两岁开始他们能把过去的经验表达出来 4、两到三岁孩子的词汇增长非常迅速,几乎每天都能掌握新词 词汇数量迅速增加 (3~7岁)1、幼儿期词汇数量增长很快,几乎每年增长一倍,具有直线上升趋势。 2、幼儿一般先掌握实词,再掌握虚词。实词中最先掌握的是名词,其次是动词、形容词、副词,最后是数量词。 3、最初幼儿掌握的主要是一些具体的词汇,后来逐渐掌握一些抽象性和概括性比较高的词汇。 4、幼儿掌握的词本身的含义也逐渐确切和加深 基本语法结构的掌握 特点 语句的发展儿童掌握句型的顺序是:单词句--双词句--简单完整句--复合句 一岁半前,儿童只能用单词句说话,一个词代表一个句子。 一岁半以后开始说双词句 两岁以后,儿童开始使用简单句 两岁半左右,儿童的句子中开始出现一些没有连接词的复合 句 句子的理解一岁前,能听懂成人说出的某些简单句子,并用动作反应 两到三岁,开始与成人交谈 四到五岁,已能和成人自由交谈,向他们提各种问题并渴望 得到解答。 学前儿童在理解自己尚未掌握的新句型时,常常根据自己从 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一些“规律”去解释它们。如 1、只根据词的意义和事件的可能性,而不顾语句中的语法规 则来确定各个词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和相互关系 2、往往根据句子中词出现的顺序来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理 解句义 3、幼儿在理解句义时,时常使用一些非语言策略

浅谈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汇总

内容摘要 摘要:文章从幼儿的审美心理特征探讨了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幼儿情趣是幼儿文学的美学特质,使幼儿文学显示出迥异于其它文学的美学特征。并从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之所以独特几个方面:一、幼儿的审美心理特征:泛灵观念、人造观念、任意逻辑、前因果观念,由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幼儿的思维特征是一种极富美感的诗性思维,有很强的形象性、同一性、和生命性,“自我中心”意识突出,只有与他们生活最接近、与他们情感最契合、外部特征突出的内容,才会成为他们的审美对象。二、幼儿文学美学特征的具体表现:质朴的稚拙美、透明的纯真美、张扬的游戏美、出色的荒诞美,“育人始于立美,立美始于儿童”,幼儿只有从小感受美、欣赏美,萌生对美的热爱之情,才会为日后去追求美、创造美积贮起足够的心理动力及成人在为幼儿创作作品或引导幼儿欣赏作品时,一定要符合和关照幼儿的审美心理需求,充分把握幼儿的美学特质——幼儿情趣 “育人始于立美,立美始于儿童”,幼儿只有从小感受美、欣赏美,萌生对美的热爱之情,才会为日后去追求美、创造美积贮起足够的心理动力。幼儿文学以其独特的美深深地感染着幼儿,成为文学中最具特色、最具魅力、最鲜活、最可爱的一个分支。成人在为幼儿创作作品或引导幼儿欣赏作品时,一定要符合和关照幼儿的审美心理需求,充分把握幼儿的美学特质——幼儿情趣。

浅谈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 幼儿文学作为文学的一种特殊门类,除了具备一般文学的美学特征外,还具有其独特的美学特征。人们把她比作“新月之国”,郭沫若在《儿童文学之管见》中对这个美妙无比的艺术世界作过形象的描绘:“儿童文学当具有秋空霁月一样的澄明,然而决不像一张白纸。儿童文学当具有晶球宝玉一样的莹澈,然而决不像一片玻璃。”这样的描述,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幼儿文学所独有的美学魅力。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之所以独特,是因为幼儿文学读者的特殊性对幼儿文学具有制约性和决定性的作用。 一、幼儿的审美心理特征 幼儿受生理、生活条件的制约,心理分化刚刚开始。这使得他们的审美心理不仅与成人,就是与童年期、少年期的儿童审美心理特征客观上存在着很大差异。幼儿审美心理中“自我中心”思维非常突出。其特征是主体和客体不分,主观情感与客观认识合而为一,而且总是把客体“依附”于主体,形成幼儿审美意识的“自我中心”状态。突出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四种: 1、泛灵观念 在幼儿心目心中,大千世界的各种生物都有生命,同人一样有感觉和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