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习题集(一)

思修习题集(一)
思修习题集(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

A 人道主义

B 尊老爱幼

C 利己不损人

D 为人民服务

2.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在心理或行为上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是()。

A 人际关系

B 平等互助

C 人际交往

D 公共生活

3.心理健康指的是( )

A 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

B 思维正常,体格强壮

C 体质好,身体无疾病状态

D 心理情绪不急不躁

4.人生观的核心是()

A 人生价值

B 人生目的 C人生态度 D 人生信仰

5.人的社会价值主要表现为( )。

A 个人实践对自身发展的积极意义

B 对自己的尊重和个人的自我完善

C个人通过劳动、创造,对社会和人民做贡D将人生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6.我国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础是()

A 爱岗敬业B办事公道C服务群众D爱心

7.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没有得逞的,是()

A 犯罪预备

B 犯罪未遂

C 犯罪中止

D 犯罪既遂

8.王某在甲公司上班,后来甲公司以生意不景气为由,违反双方约定,连续3个月没给王某发工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

王某可以通过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甲公司支付工资,并且可以()

A 随时通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

B 提前15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

C 提前15日以口头形式通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

D 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

9.要约,是指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下列选项中属于要约的是()

A 某企业在报纸刊登的商业广告

B 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招股说明书

C 某商场向居民小区散发的商品价目表

D 某单位向经销商发出订购50台最新配置的某品牌电脑的订货单

10.公民甲拒付公民乙房租案件的诉讼时效为()

A 3个月

B 2年

C 1年

D 6个月

11 在公民甲窃取公民乙钱包的犯罪中,犯罪客体是()

A 公民甲

B 公民乙

C 公民乙的钱包

D 公民乙对钱包的所有权

12.甲因盗窃被公安机关逮捕。在审讯期间,甲主动交代出曾实施过抢劫犯罪。甲交代抢劫犯罪的行为属于()

A 自首

B 坦白

C 立功

D 悔过

13.甲的邻居出门在外。正值暴雨倾盆,甲见其盆花放置在外,将会被暴雨淋坏,遂将盆花搬进自己家里。甲的行为是()

A 不当得利

B 无因管理

C 侵权行为

D 非法占有

14.甲乙二人在合同中约定,一方违约应向另一方支付违约金5000元,由于甲擅自毁约,造成乙8 000元损失。按照法律规定,甲应向乙支付()

A 违约金5000元,并赔偿损失8000元

B 违约金5000元,不再赔偿损失

C 违约金5000元,再赔偿损失3000元

D 违约金8000元,再赔偿损失3000元

15.在我国,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期限为()

A 自商标核准注册之日起10年

B 自商标申请日起10年

C 自商标核准注册之日起20年

D 自商标申请日起20年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是()

A 爱岗敬业

B 诚实守信

C 办事公道

D 服务群众

E 奉献社会

2.民事诉讼参加人包括:

A 原告和被告

B 诉讼代理人

C 共同诉讼人

D 第三人

3.下列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中,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有()

A 劳动权

B 受教育权

C 批评建议权

D 检举权

4.()行为是原始取得所有权的行为。

A 某家在捡垃圾捡得的旧轮胎

B 姜太公在渭水钓得之鱼

C 甲从乙处受让电话机一部

D 刘姥姥摘得自家果树上的果实

5.某家公司招聘员工王某,在双方订立的劳动合同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有()

A 王某的试用期为一年

B 王某与他人发生民事纠纷时,甲公司可解除劳动合同

C 王某严重违反甲公司的劳动纪律时,甲公司可解除劳动合同

D 王某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时,甲公司可解除劳动合同

三、简答题

1.大学新生在环境适应中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大学生成功交往的原则和方法有哪些?

3.在什么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4.简述正当防卫必须具备的条件。

四、辨析题(判断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

1.心理健康的人往往有充足的睡眠,失眠意味着心理有问题。

2.“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价值观。

3.2006年4月底,甲某与乙某多次密谋共同实施抢劫,并为此准备了凶器。2006年5月上旬,甲某、乙某携带凶器多次于夜间在偏僻小路旁守候,欲抢劫行人财物,但均未遇见行人。2006年6月,甲某和乙某在公安机关例行检查中被查获。甲、乙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

4.为了担保债务的履行,债权人甲与债务人乙约定,乙将自己家的电脑移交甲占有,在乙不能履行债务时,甲有权就该电脑的财产价值优先受偿自己的债权。这种担保方式即为抵押。

5.甲、乙、丙经事先商议,欲前往某办公大楼盗窃29寸彩电一台。商议后某日在该大楼下班后,三人一起前往。盗得彩电后,由甲、乙、丙三人装入纸箱一人一边手抬下楼,丙因空手,便先下楼。丙走至大楼门口,恰逢大楼值班员老丁头从旁边厕所走出准备打扫卫生。见丙形迹可疑,大吃一惊,欲用拖把上前阻挡。丙见状抢过拖把,将丁推倒在地,并用拖把塞住了丁嘴,不让其叫喊,此时,甲、乙抬着彩电从楼上走下,见此状,两人边说“快走、快走”边从丙、丁身旁走过。见甲、乙两人走远,丙扔掉拖把,随后赶上,三人一起逃离现场。三人构成了盗窃罪。

五、案例分析

1.身材矮小的毕业生小 A ,择业伊始便在众多强手竞争中脱颖而出,被某省实验中学录用。而她的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面试时的一番自我介绍,在介绍中,她首先袒露自己做老师的唯一不足是身材较矮,进而列举自己做老师的九大优势,并充分展示与此相关的才能,省实验中学最终录用了她。西方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在陈述能力与吸引关系指出:人们最愿意接受和肯定的带有一定不足而又出色的人,而不是所谓十全十美的人。常言所说瑕不掩也是这个道理,小 A 承认自己的一个不足,却使聘用单位对其九大优势给予认同产生了对她能力和学识的认同。可见,小 A 顺利择业绝非偶然而是认真研究和分析了招聘工作人员的心理。

问:(1)怎样才能正确认识与看待自己?如何看待自己的缺陷,悦纳自我?

(2)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有哪些?

2.张华是第四军医大学七九级一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他说:“一个人为着一个伟大理想而活着、战斗着,他就会成为一个崇高的人,就会从庸人的鼠目寸光中,从苟且偷安和贪生怕死中解放出来。”1982年,他为救一位落入粪池的69岁老农而献身。张华牺牲后,他的英雄事迹在第四军医大学以及全国产生了强烈反响。第四军医大学迅速掀起了学习张华的热潮,并使这项活动持续至今。张华所在的二大队改成了“张华大队”。二十多年来,张华大队拥有三个百分之百:英语四级通过率百分之百;服从分配,自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百分之百;毕业生成才率百分之百。张华的生命在越来越多的人身上延续。在学习张华的活动中,有位大学生投书报刊,提出“张华救老农值不值得”的疑问。他认为:“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舍身救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农,等于拿金子去换石子,是毫不值得的。”

问:张华为救老农而献身值不值得?请根据人生价值理论予以评说。

3.2007年2月18日晚,18岁的戴某在浙江省奉化市锦屏街道的一个舞厅内碰到了年仅14岁的王某,这位少年因为被父母责骂,从家里出走后正在舞厅内闲逛。此时,几个小青年为小事打骂了王某,在一边的戴某便出面帮了王某。他的这一“义举”使王某对其充满了感激之情,并当下表示要跟了他去“闯江湖”。

两人从舞厅出来后来到锦屏街道长春路上的游戏室,戴某指着正在玩游戏的杨某,要王某去抢钱,但17岁的杨某个头明显比王某要高出一大截,王某不敢上前。戴某便为其打气,要他尽管动手,实在不行可以动刀子。于是,王某上前威胁殴打杨某,并用刀将杨某的臀部刺伤,戴某也上来帮助殴打杨某,杨某在两人的胁迫下屈服,戴某和王某获得了一元钱。在用刀刺杨某时,王某自己的手也被划伤,他用一元钱买了一只创可贴。

请分析:(1)戴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罪?(2)王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并就本案分析构成该罪的四个主客观方面要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D

2 C

3 A

4 B

5 C

6 C

7 B

8 A

9 D 10 C 11 D 12 A 13 B 14 A 15 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ABCDE

2 ABCD

3 AB

4 ABD

5 CD

三、简答题

1.大学新生在环境适应中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理想现实差异导致失望消沉;

(2)自我地位改变导致评价失调;

(3)学习期望不当导致情绪波动;

(4)人际适应不良导致孤独压抑;

2.大学生成功交往的原则和方法有哪些?

答:原则:(1)真诚原则(2)尊重原则(3)宽容原则(4)互利原则

方法:第一,培养成功交往的品德和心理品质;第二,克服交往中的障碍心理;第三,讲究交往的行为规范;第四,运用交往的语言艺术;第五,确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3.在什么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答: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4.简述正当防卫必须具备的条件。

答:正当防卫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必须出于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的意图。(1.5分)

(2)必须是对不法侵害行为实行防卫。

(3)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实行防卫。

(4)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防卫。

(5)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四、辨析题(判断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

1.心理健康的人往往有充足的睡眠,失眠意味着心理有问题。

答:错。心理不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不良状态,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不等于心理不健康,更不等于心理疾病。

2.“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也是一种积极人生价值观。

答:错误。分析:“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是合理利己主义的一种表现,它以个人为目的,以他人和社会为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虽在实现个人目的的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也为社会做了一定贡献,但其实质是利己主义的,自身不能解决目的和手段之间的冲突。

3.2006年4月底,甲某与乙某多次密谋共同实施抢劫,并为此准备了凶器。2006年5月上旬,甲某、乙某携带凶器多次于夜间在偏僻小路旁守候,欲抢劫行人财物,但均未遇见行人。2006年6月,甲某和乙某在公安机关例行检查中被查获。甲、乙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

答:错误。甲、乙的抢劫行为属于犯罪未遂,甲、乙因未遇见行人,并未抢到任何财物,而抢劫犯是典型的结果犯,故二人的抢劫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4.为了担保债务的履行,债权人甲与债务人乙约定,乙将自己家的电脑移交甲占有,在乙不能履行债务时,甲有权就该电脑的财产价值优先受偿自己的债权。这种担保方式即为抵押。

答:错误。此为质押。作为担保物权,质押必须转移担保物归债权人占有,而抵押是不转移抵押物的占有的。

5.甲、乙、丙经事先商议,欲前往某办公大楼盗窃29寸彩电一台。商议后某日在该大楼下班后,三人一起前往。盗得彩电后,由甲、乙、丙三人装入纸箱一人一边手抬下楼,丙因空手,便先下楼。丙走至大楼门口,恰逢大楼值班员老丁头从旁边厕所走出准备打扫卫生。见丙形迹可疑,大吃一惊,欲用拖把上前阻挡。丙见状抢过拖把,将丁推倒在地,并用拖把塞住了丁嘴,不让其叫喊,此时,甲、乙抬着彩电从楼上走下,见此状,两人边说“快走、快走”边从丙、丁身旁走过。见甲、乙两人走远,丙扔掉拖把,随后赶上,三人一起逃离现场。三人构成了盗窃罪。

答:错误。甲、乙、丙的行为应以抢劫罪论处。三人先是构成了盗窃罪的共犯,但在盗窃过程中,当丙遇到丁时,其为了避免罪行暴露而对丁使用暴力,据刑法第269条,犯盗窃罪的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证据而当场使用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抢劫罪论处。

五、案例分析

1.身材矮小的毕业生小 A ,择业伊始便在众多强手竞争中脱颖而出,被某省实验中学录用。而她的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面试时的一番自我介绍,在介绍中,她首先袒露自己做老师的唯一不足是身材较矮,进而列举自己做老师的九大优势,并充分展示与此相关的才能,省实验中学最终录用了她。西方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在陈述能力与吸引关系指出:人们最愿意接受和肯定的带有一定不足而又出色的人,而不是所谓十全十美的人。常言所说瑕不掩也是这个道理,小 A 承认自己的一个不足,却使聘用单位对其九大优势给予认同产生了对她能力和学识的认同。可见,小 A 顺利择业绝非偶然而是认真研究和分析了招聘工作人员的心理。

问:1.怎样才能正确认识与看待自己?如何看待自己的缺陷,悦纳自我?

2.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有哪些?

答:1.怎样才能正确认识与看待自己?必须对自己进行客观、正确的评价,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完善自我,培养健康的自我。如何看待自己的缺陷,悦纳自我?第一,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第二,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三,加强自我心理调节;第四,积极参加课余活动;第五,求助心理咨询机构。

2.张华是第四军医大学七九级一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他说:“一个人为着一个伟大理想而活着、战斗着,他就会成为一个崇高的人,就会从庸人的鼠目寸光中,从苟且偷安和贪生怕死中解放出来。”1982年,他为救一位落入粪池的69岁老农而献身张华牺牲后,他的英雄事迹在第四军医大学以及全国

产生了强烈反响。第四军医大学迅速掀起了学习张华的热潮,并使这项活动持续至今。张华所在的二大队改成了“张华大队”。二十多年来,张华大队拥有三个百分之百:英语四级通过率百分之百;服从分配,自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百分之百;毕业生成才率百分之百。张华的生命在越来越多的人身上延续。在学习张华的活动中,有位大学生投书报刊,提出“张华救老农值不值得”的疑问。他认为:“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舍身救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农,等于拿金子去换石子,是毫不值得的。”

问:张华为救老农而献身值不值得?请予以评说。

答:值得。张华舍身救人是一种高尚的行为,他的行为创造了宝贵的精神价值。精神价值对社会对他人所起的积极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在推动历史进程方面,精神价值比物质价值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3..2007年2月18日晚,18岁的戴某在浙江省奉化市锦屏街道的一个舞厅内碰到了年仅14岁的王某,这位少年因为被父母责骂,从家里出走后正在舞厅内闲逛。此时,几个小青年为小事打骂了王某,在一边的戴某便出面帮了王某。他的这一“义举”使王某对其充满了感激之情,并当下表示要跟了他去“闯江湖”。两人从舞厅出来后来到锦屏街道长春路上的游戏室,戴某指着正在玩游戏的杨某,要王某去抢钱,但17岁的杨某个头明显比王某要高出一大截,王某不敢上前。戴某便为其打气,要他尽管动手,实在不行可以动刀子。于是,王某上前威胁殴打杨某,并用刀将杨某的臀部刺伤,戴某也上来帮助殴打杨某,杨某在两人的胁迫下屈服,戴某和王某获得了一元钱。在用刀刺杨某时,王某自己的手也被划伤,他用一元钱买了一只创可贴。

请分析:(1)戴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罪?(2)王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并就本案分析构成该罪的四个主客观方面要件。

答:根据《刑法》第263条规定,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构成抢劫罪。戴某和王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罪。

犯罪客体是使我国刑法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本案的犯罪客体即他人的财物。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所采取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和由此行为引起的危害结果。本案中客观方面是行为人对公私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或者看护人当场采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迫使其立即联名出财物或者立即将财物抢走的行为。犯罪的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本案中的犯罪主体为戴某和王某,为一般主体,但应注意本罪主体包括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D.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危害社会的行为及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包括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戴某和王某在主观上是犯罪的直接故意。本案中,戴某和王某的行为完全符合抢劫罪的构成要件,故被奉化市法院以抢劫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和拘役四个月。

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绪论和第一章题库思修题库

1、以下关于思想道德和法律的关系表述错误的是( A )。 A、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制度保障。 B、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 C、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D、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发挥思想道德的引领和教化作用,又要发挥法律的 规范和强制作用。 2、以下关于思想道德和法律的关系表述错误的是( B )。 A、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 B、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 C、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D、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发挥思想道德的引领和教化作用,又要发挥法律的 规范和强制作用。 3、以下关于思想道德和法律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有( C)。 A、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 B、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 C、思想道德和法律都不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D、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发挥思想道德的引领和教化作用,又要发挥法律的 规范和强制作用。 4、以下关于思想道德和法律的关系表述有误的有(D )。 A、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 B、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 C、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D、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要发挥法律的规范和强制作用,并不需要发挥思想 道德的引领和教化作用 5、以下关于思想道德和法律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D )。 A、法律为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 B、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 C、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D、思想道德不能够促进人们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权威。 6、以下关于法律和思想道德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B ) A、思想道德能够促进人们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权威。 B、思想道德为法律提供制度保障。 C、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D、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发挥思想道德的引领和教化作用,又要发挥法律 的规范和强制作用。 7、下列关于社会价值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社会价值是社会和他人对于个体的意义 B、社会价值主要通过劳动、创造和贡献表现出来 C、社会价值是作为客体的人满足作为主体的人的关系 D、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对于社会和他人的意义 8、下列关于社会价值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对社会贡献得越多,其人生价值就越大 B、社会价值是社会和他人对于个体的意义

思修题库第二章知识分享

思修题库第二章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是( B ) A.理想B.信念C.人生观 D.价值观 2.由于成长环境和性格等方面的不同,人们会形成不同的理想信念;即使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许多理想信念。这说明,理想信念具有( D ) A.片面性 B.政治性C.共同性 D.多样性 3. 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地到达彼岸。人只要有了崇高的理想,就会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平凡中看到伟大,在遭受困难和挫折时能充满信心,坚持胜利。这就是理想在人生中的 ( A ) A.精神向导的指路明灯作用 B.精神支柱作用 C.精神动力作用 D.思想武器作用 4.理想的超越性表现为 ( D ) A.同一定社会的历史条件相联系 B.同一定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C.能为社会大多数人谋利益 D.来源于社会现实又高于社会现实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理想的实现,需要每个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做起。这是因为 ( C ) A.理想是人们为之奋斗的目标 B.社会实践是产生科学知识的源泉C.把理想变为现实,要靠努力奋斗,在实践中才能达到 D.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会自然得到实现 6.邓小平明确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邓小平的这句话意思是说( B ) A.理想信念是我们的指路明灯 B.理想信念是我们的精神支柱 C.理想信念是我们的精神动力 D.有科学和不科学的区分 7.现阶段科学的理想信念的基础是 ( B )

思修题库第五章

第五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教材在阐述“公共生活及其特点”时指出:现代传媒手段的普及和推广,使人们可以真正做到“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20世纪末以来,信息技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正在把地球变成一个“村落”。这种现象表明人类的公共生活( B )。 A.正在变得越来越窄小 B.正在变得越来越广阔 C.正在变得难以控制 D.正在变得越来越简单 2.“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公共生活的场所和领域不断扩展,从传统的公交车、影剧院、图书馆、公园、集体宿舍等到新兴的证券交易所、人才市场等,特别是网络使人们的公共生活进一步扩展到虚拟世界。”教材这段话描述的是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特征之( A )。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活动内容的丰富性 C.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D.活动方式的虚拟性 3.“公共生活是社会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公众性生活,它能为社会全体成员所享有,不具有排他性……没有秘密可言。”教材这段话阐述的是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特征之( B )。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活动内容的公开性 C.交往对象的社会性 D.活动方式的普遍性 4.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使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交往对象不再局限于熟识的人,而是进入公共场所的任何人,因此,公共生活领域更像一个“陌生人社会”,增加了人际交往信息的不对称性和行为后果的不可预期性,从而造成了当代公共生活特征之( C )。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活动内容的新颖性 C.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D.活动方式的不确定性 5.当代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商场购物、歌厅娱乐、广场漫步、名胜游览、图书馆学习、体育馆健身、互联网冲浪,等等,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及年龄、兴趣、职业、经济条件等因素,选择和变换参与公共生活的具体方式。这就是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特征之( D )。 A.活动范围的普遍性 B.活动内容的复杂性 C.交往对象的社会性

思修课考试时间及答题要求

本次考试时间:1月21日下午2:30——4:30 地点待教务处通知。 本学期考试方式:闭卷考试 题目类型:单项选择50分(50×1)、判断20(20×1)分、 简答题10(1×10)分、案例分析20(2×10)分。 试卷由两部分组成:机器阅卷(客观题部分)和人工阅卷(主观题部分),客观题部分(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判断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请同学们准备好2B铅笔和橡皮擦等。 答题卡的填涂要求:在“院系”栏中,填写班级名称。在“考号”栏中填写考生学号(从个人学号的第四位开始填写); 如学号为:201311131101, “考号”填写为:311131101。 主观题答题要求: 内容要紧贴主题,联系材料或实际,言之成理。同时语句通顺,表达清晰,不要前后矛盾。 其中言之成理是最重要的,能用自己的语言做到联系材料或实际,言之成理是最好的,没有必要从课本上寻找标准答案,更不要照搬课本的原话。这类题目本来就是考查同学们的理解能力和说理能力,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判断有依据,言之成理即可。 主观题一定要作答,直接答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如: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当前中国社会,诚信缺失、道德缺失的现象层出不穷。“毒奶粉”事件导致中国乳业巨头三鹿集团走向破产,“郭美美”事件极大地降低了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公众呼吁重塑诚信,重建道德。 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大学校园抄袭、考试作弊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我校有同学完成的《大学生考试舞弊现象调查》中,问及“你或者你周围的同学考试的时候会作弊吗”,选择“会”的高达72%;但在问及“你的内心是否认可作弊”时,选择“不认可”的也高达75%。问题:1)结合材料谈谈诚实守信为什么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2)怎样才能让大学生自觉抵制作弊等不诚信行为,形成良好的诚信品质?请你结合材料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参考答案: 1)诚信是为人之本,社会之基,是道德体系中的母德。失去诚信,整个道德体系都要动摇,失去诚信,个人、企业、社会都会失去立身之本。公民道德建设以诚实守信为重点,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又是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实践的正确反映。(可参考课本P109-110)正是因为当前中国社会诚信缺失、道德缺失的现象层出不穷,“毒奶粉”、“郭美美”、“地沟油”等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影响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诚实守信必然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18版思修第一章练习题

绪论、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句话说明() A.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B.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的本质属性 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不是人的本质属性 2、人生观主要内容的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其中,人生观的核心是() A.人生目的 B.人生态度 C.人生价值 D.人生信仰) 3、人生观主要内容的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其中,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是( ) A.人生目的 B.人生态度 C.人生价值 D.人生信仰 [ 4、人生态度属于人生观的范畴,是指( A.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 B.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C.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D.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 5、人生价值属于人生观的范畴,是指( A.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 B.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C.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D.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 6、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涌现过形形色色的人生观,但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值得终身践行的科学而高尚的人生观是() A.享乐主义的人生观 B.拜金主义的人生观 · C.极端个人主义的人生观 D.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 7、爱因斯坦说:“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这意味着在人生价值中()

思修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勤劳勇敢 B.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C.自强不息 D.爱国主义 2、“慎独”是我国传统的道德修养方法。下列体现“慎独”要求的是() A.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即使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也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 核心的时代精神() A.改革创新、爱国主义 B.爱国主义、改革创新 C.无私奉献、艰苦奋斗 D.改革开放、与时俱进 4、“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禾苗离土即死,国家无土难存”,因此,作为中华儿女要() 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B.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D.爱自己的国家 5、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的是()

A、文化传统 B、爱国传统 C、思想传统 D、历史传统 6、在当代中国,兴国强国就是要() A.抵御外侮 B.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D.推进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7、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中,夸父追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动人的传说,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精神的() A.勤劳勇敢 B.团结统一 C.自强不 息 D.爱好和平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9、爱国主义与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关系() A.爱国主义阻碍个人实现人生价值 B.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C.爱国主义与个人实现人生价值无关 D.爱国主义有时会帮助个人实现人生价值 10、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是() A.强大国防 B.强大外交 C.爱国主 义 D.强大经济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要点及习题(第五章)

【课程学习】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要点及习题(六) 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一、学习要点 1.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2.道德的功能和作用 3.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 4.中国革命道德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与当代价值 5.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 6.公共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 7.网络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要求 8.职业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 9.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10.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性 11.恋爱中的基本道德规范与正确的恋爱观 12.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 13.个人品德及作用 14.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 15.高尚道德品格的锤炼 16.道德修养与引领的路径 感谢陪伴

二、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自古以来,人们在探讨道德起源这一重大问题时提出了多种见解和理论,其中,马克思主义道德起源观是()。 A.天意神启论 B.先天人神论 C.情感欲望论 D.生产方式论 2.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是()。 A.实践 B.自我意识 C.社会关系 D.劳动 3.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A.社会关系 B.自我意识 C.生产方式 D.生产力 4.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A.人的自我意识

C.思维能力 D.判断能力 5.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在本质上是()的特殊调节方式。 A.社会经济关系 B.社会利益关系 C.社会政治形态 D.社会意识形态 6.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是反映()的特殊意识形态。 A.社会政治关系 B.社会经济关系 C.社会文化关系 D.社会舆论关系 7.人类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是()。 A.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进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 B.人类道德的发展是一个曲折上升的历史过程 C.人类道德的发展与法律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 D.人类道德的发展是进步与落后、善良与邪恶斗争的历史 8. 中华传统美德内容丰富、博大精深,“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之一。在中华传统道德的诸多论辩中,其核心和本质的论辩是()。

思修考试(论述题)

1.谈谈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的收获(1270) 通过学习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这门课程,我体会到这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触及内容十分广泛,现实性,针对性都很强。在学习中要求我们在面对题目时要虚心请教,仔细观察。同时综合性和实践性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份,任何能力都是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加上大学活动特别多,所以要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学习完这门课程我认为,我们应该 第一,我们要建立正确科学的理想信念,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时间性,艰巨性和曲折性,为实现理想而奋斗。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再大一对于自己的人生做一个很好的规划,并朝着这个目标一步一步前进。 第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良好传统,作为一位当代大学生,“以酷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这是我们的职责。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尽自己所能,为国家和人民作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努力学习,用自己的真才实学报效国家。 第三,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观,而人生观主要通过人生目标,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的。我们要以认真的态度对待人生,严厉思考人的生命应有的意义,明确我们的生活目标和肩负责任。大学生要正确熟悉和处理人生中碰到的各种题目,不能得过且过,放纵生活,否则会虚度光阴。要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自觉承当应尽的义务,投身于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四,道德影响着我们的意志,行为和品格,也深入影响着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它是一种更高的精神境地,为此应当以“八荣八耻”为座右铭,时时处处对比检查自己的言谈举止,不做有为道德的事。公共生活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是我们的义务。我们要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加强我们的道德修养。例如不说脏话,乘车注意给需要的人让座,不无理抢座。

思修题库及答案

思修单选题和多选题题库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一.单选题 1.下列不是大学生活的特点的是 A.大学是知识的海洋 B.大学是放松的摇篮 C.大学有浓厚的学习研究和成才氛围 D.大学是知识传播和运用的基地 2.下列不属于进入大学后学习要求变化的一项 A.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增加 B.专业方向基本确定 C.主要实行学分制 D.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机会增加 3.下列不属于进入大学后生活环境变化的一项 A.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 B.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得自己安排 C.要学会过集体生活 D.获得知识的渠道更加多样化 4.下类不属于进入大学后社会活动变化的一项 A.应主动和同学加强沟通和交流 B.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机会增加 C.团组织党组织学生会班委会等组织活动增加 D.可根据自己时间和精力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5.下列不属于提高独立生活能力的是 A.确立独立生活意识 B.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C.树立自主学习理念 D.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6.“业精于勤,荒与嘻;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话是指培养优良学风的 A.勤奋 B.严谨 C.求实 D.创新 7.“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产生的。”这句话是指 A.人生价值 B.人生目的 C.人生理想 D.人生责任 8.下列不属于“在现实基础上迎接挑战”范围的是 A.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 B.面临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 C.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 D.面临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 9.是历史发展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 A.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 B.接受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 C.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 D.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0.在大学阶段,学生的首要任务是 A.专业知识的学习 B.工作能力的锻炼 C.创新能力培养 D.独立生活的学习 11.德是人才素质的(), A.基础 B.灵魂 C.条件 D.内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题库。。。有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题库。。。有答案 绪论单选题 1、德是人才素质的( D ) A、基础 B、内容 C 、条件 D、灵魂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还有( C ) A、和谐相处 B 、法制观念 C 、社会主义荣辱观 D 、可持续发展 3 、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D) A 、法律素质 B、心理素质 C 、文化素质 D 、道德素质 4、法律素质是指人们知法、守法、用法、(C )的素养和能力。 A、爱法 B、懂法 C 、护法 D、学法 5 、自主学习是一种(C)的学习,它要求同学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A 、科学 B、综合 C、能动 D、自觉 6 、唐代思想家(C)有句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A 、柳宗元 B 、李翱 C、韩愈 D 、刘禹锡 第一章单选题 1.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到达彼岸。这主要说明了理想是(A )。 A、人生的指路明灯 B 、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 C 、人们对未来缺乏客观根据的想象 D、人们对某种思想理论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的态度

2.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我们党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理想,属于人生理想中(D)。 A 、生活理想的内容B、职业理想的内容C、道德理想的内容 D 、社会理想的内容 3. 信念是( A )。 A、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B、一种单纯的知识或想法 C 、强调的是认识的正确性D、惟一的,不是多种多样的 4 .追求崇高的理想需要坚定的信念。从本质上讲,信念表达的是一种( A ) 。 A 、主观态度B、客观知识C、实践活动D、行为准则 5.“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功夫花不开。”理想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但理想不能自动实现。把理想变为现实的根本途径是(A)。 A、积极投身社会实践B、认真学习科学理论C、逐步确立坚定信念D、大胆畅想美好未来 6.下列有关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中,属于社会理想的是(D)。 A 、“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B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谋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位,干一番益于人民的事业 D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社会主义信念是一种科学信念。这主要因为社会主义信念(C )。 A、已经为当今世界多数人所确立 B、反映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C、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的 D 、表达的是一种坚定不移的观念和坚决执行的态度 第二章单选题 1、爱国主义是调节( D )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A 、个人与个人B、个人与群体C、个人与社会D、个人与祖国 2 、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C)的纽带。 A 、国家主权B、领土完整C、民族团结D、骨肉同胞 3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 A )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 A 、国家B、社会C、人民D、领土 4、(B)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 A 、爱国主义B、时代精神C、爱好和平D、自强不息 5 、(C)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A 、勤劳勇敢B、团结统一C、改革创新D、保家卫国 6、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和(D )三个基本方面。 A 、观念B、意志C、认识D、行为 7 、(C )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 A 、爱国B、维护统一C、国防D、和平 8 、坚定的民族(A)和自豪感,是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进步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强大精神动力。 A、自尊心 B、团结 C、情感 D、独立

思修与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含答案)ajz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共产主义是一种理想、一种制度、一种学说,更是() 【答案】D A、一种方法 B、一种立场 C、一种观点 D、一种实践 2.依据我国宪法的规定,非法拆阅邮件或窃听公民电话等通讯内容的行为是侵犯公民的()行为。 【答案】A A、通信秘密 B、隐私权 C、通讯自由 D、人格权 3.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 )。 【答案】C A、基本法律 B、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 C、行政法规 D、行政规章 4.依照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 民族自治地方是指( )。 【答案】B A、自治区、自治县 B、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C、自治区、自治县.民族乡 D、自治州、自治县 5.下列公民基本权利中,属于监督权利的是()。 【答案】C A、通信自由 B、受教育权利 C、批评建议权 D、宗教信仰自由

6.依照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 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的国家机关是( )。 【答案】A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 D、最高人民法院 7.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答案】A A、爱国主义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8.下列现象中,哪一个违反了民法的平等原则? 【答案】D A、公民甲(25周岁)可以结婚,而公民乙(18周岁)不能结婚。 B、甲公司(经登记为综合类证券公司)可以从事证券经纪业务,而乙公司(登记为食品加工经营企业)不能从事证券经纪业务。 C、国家税务机关依法使用强制手段,进行税款征收。 D、在某市建筑工程的招标投标中,项目负责人给与某市委领导的亲戚刘某优先订立合同的权利。 9.王某在本市闹市区有一处当街的商业门面房,袁某多次与其商谈转让事宜。当王某得知即将兴建的人行天桥将遮挡自己的房屋,就将该房转让给袁某。王某的行为违反了()。【答案】A A、诚实信用原则 B、等价有偿原则 C、公序良俗原则 D、自愿原则 10.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是() 【答案】B A、科学性 B、与时俱进或实践性 C、革命性 D、崇高性 11.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2018版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练习题

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一、单项选择题 1、道德是以( B )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A.真假 B.善恶 C.是非 D.美丑 2、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 B ) A.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矛盾 B.人的自我意识 C.社会分工的不同 D.社会关系 3、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A )。 A.社会关系 B.人的自我意识 C.生产实践 D.人类的自我进化 4、( A )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A.劳动 B.自然 C.宗教 D.合作 5、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归根到底根源于( A)。 A.社会经济关系 B.在法律上的反映 C.全体人民的意愿 D.统治阶级的意志 6、( C )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A.道德的认识功能 B.道德的规范功能 C.道德的调节功能 D.道德的导向功能 7、在道德的历史发展中出现了多种历史类型,其中出现最早的是( A )。 A.原始社会的道德 B.奴隶社会的道德 C.封建社会的道德 D.资本主义的道德 8、《诗经》提出“夙夜在公”的道德要求,《尚书》也有“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的思想,两者都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 A )的基本精神。 A.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B.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C.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 D.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9、孔子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体现的是中华传统美德中( B )的基本精神。 A.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B.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C.提倡人伦价值,重视道德义务 D.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10、中国革命道德萌芽于( C)前后,发端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蓬勃发展的伟大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发展,逐渐形成并不断发扬光大。 A.义和团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五四运动 D.一二九运动 11、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D )。 A.集体主义原则 B.正确的义利观

大学思修考试试题及答案(历年精选)

大学思修考试试题及答案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在学习要求,生活环境,社会活动都有变化的大学中首先要认识大学生活的新特点。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学会过集体生活也要独立: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树立独立生活的意识。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实力新的学习理念。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优良的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树立远大的理想。 2.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修”课的意义和方法。 这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学科。意义:(1)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2)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3)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方法:注重学习科学理论。注重学习和掌握高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注重联系实际,注重行知统一。 3.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的理解? 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解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四个方面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重要意义;是党在思想理论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社会方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是激励全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维系全民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求,适应现阶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4.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信念? 理想;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 5,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的作用 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走什么路为什么 学 6.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7.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 (1)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需躬行。(2)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要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善于利用顺境,勇于正视逆

思修题库第二章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是( B ) A.理想B.信念C.人生观 D.价值观 2.由于成长环境和性格等方面的不同,人们会形成不同的理想信念;即使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许多理想信念。这说明,理想信念具有( D ) A.片面性 B.政治性C.共同性 D.多样性 3. 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地到达彼岸。人只要有了崇高的理想,就会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平凡中看到伟大,在遭受困难和挫折时能充满信心,坚持胜利。这就是理想在人生中的 ( A ) A.精神向导的指路明灯作用 B.精神支柱作用 C.精神动力作用 D.思想武器作用 4.理想的超越性表现为 ( D ) A.同一定社会的历史条件相联系 B.同一定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C.能为社会大多数人谋利益 D.来源于社会现实又高于社会现实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理想的实现,需要每个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做起。这是因为 ( C ) A.理想是人们为之奋斗的目标 B.社会实践是产生科学知识的源泉C.把理想变为现实,要靠努力奋斗,在实践中才能达到 D.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会自然得到实现 6.邓小平明确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邓小平的这句话意思是说( B ) A.理想信念是我们的指路明灯 B.理想信念是我们的精神支柱 C.理想信念是我们的精神动力 D.有科学和不科学的区分 7.现阶段科学的理想信念的基础是 ( B )

大学思修第五章 练习题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一、单项选择题 1、划分法的历史类型是按照法的( D )而划分的。 A.历史顺序 B.制定和实施的主体C.制定和表现的形式 D.阶级本质和借以建立的经济基础 2、法律主要表现的是( B )的意志。A.全民的 B.统治阶级的 C.政党的 D.整个社会的 3、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 C )所决定的。 A.意志 B.思想 C.物质生活条件D.上层建筑 4、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C ) A.统治阶级的意志就是法 B.统治阶级的规则就是法 C.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的意志就是法D.统治阶级的行为就是法 5、从法的起源看,下列那些说法是正确的?( C ) A.在原始社会中期产生的 B.不是从来就有的,整个原始社会都没有 C.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 D.是从来就有的 5、在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有( B )A.司法部 B.人民检察院 C.监察部 D.安全局 7、在我国的执法机关包括有( C )A.审判机关 B.检察机关 C.各级人

民政府 D.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8、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是( B )A.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B.检察机关C.监察机关 D.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9、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基本方略是在( D ) A.1982年宪法 B.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三大 D.党的十五大 10、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B ) A.党中央 B.广大民众 C.国务院D.全国人大 11、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内( D )适用我国法律 A.可以 B.可以不 C.有的D.一律 12、我国依法治国的标准是( A ) A.宪法和法律 B.社会道德 C.社会习惯 D.风俗和礼仪 13、( B )决定法的本质 A.社会生产力水平 B.社会经济基础C.全体社会的共同意志 D.执政党的意志14、在阶级社会中,法的实施主要靠( D )A.社会舆论 B.领导威信 C.自觉遵守 D.国家强制力的保证 15、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 C ) A.统治阶级的意志 B.经济斗争状况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D.历史传统16.社会主义法同社会主义道德具有共同点,表现在二者( C ) A.规范内容相同 B.要求相同 C.指

思修期末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

思修期末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2.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修”课的意义和方法。 3.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的理解? 4.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信念? 5.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的作用 6.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7.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 8.什么是爱国主义?如何理解其科学内涵及优良传统? 9.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那些内容? 10什么是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11.什么是时代精神?内涵是什么? 12.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 13.什么是人生观?什么是人生价值? . 14.人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理解? 15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 16.对人生价值评价要坚持那几方面的统一? 17.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是什么? 18.什么是健康?怎样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19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20.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2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22.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23.如何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24.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25.谈谈当代大学生怎样树立诚信品质? 26.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建设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27.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28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要求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29举例说明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30简述《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31什么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 32《劳动法》和《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3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 34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什么? 35简述我国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及关于结婚的相关规定。 36简述法律的一般含义及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37什么是法律制定、法律遵守、法律执行及法律适用? 38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9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理解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思修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概要

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 D )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A.实现必然性 B.不可实现性 C.超越客观性 D.实现可能性 2.理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就在于它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 B ) A 实践性 B 预见性 C 层次性 D 科学性 3.理想与空想的区别在于( C )。 A.是否具有主观能动性 B.是否是自然形成的 C.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性 D.是否是创新思维的结果 4.( B )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A.信仰 B.信念 C.理想 D.毅力 5.从本质上讲,理想和信念都是人类在( B )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和精神现象。 A.思想发展 B.社会实践 C.科学研究 D.哲学思维 6.在科技十分落后的古代,人们梦想过许多东西,如千里眼、顺风耳、飞毯、神枪之类,但像现代生活中普及的电话、电视、电脑等,是那时的人们连想都想不到的。这说明,理想具有( B ) A.共同性 B.时代性 C.阶级性 D.思想性 7.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到达彼岸。这主要说明了理想是( A ) A.人生的指路明灯 B.人们的主观意志和合理想象 C.人们对未来缺乏客观根据的想象 D.人们对某种思想理论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的态度 8.“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这个比喻表达的是( B )

最新大一思修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精品文档,知识共享! 思修期末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2.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修”课的意义和方法。 3.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的理解? 4.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信念? 5.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的作用 6.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7.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 8.什么是爱国主义?如何理解其科学内涵及优良传统? 9.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那些内容? 10什么是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11.什么是时代精神?内涵是什么? 12.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 13.什么是人生观?什么是人生价值? . 14.人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理解? 15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 16.对人生价值评价要坚持那几方面的统一? 17.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是什么? 18.什么是健康?怎样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19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20.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2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22.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23.如何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

精品文档,知识共享!则? 24.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25.谈谈当代大学生怎样树立诚信品质? 26.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建设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27.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28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要求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29举例说明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30简述《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31什么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 32《劳动法》和《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3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 34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什么? 35简述我国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及关于结婚的相关规定。 36简述法律的一般含义及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37什么是法律制定、法律遵守、法律执行及法律适用? 38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9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理解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40什么是法律思维方式?它的特征是什么? 41大学生应该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权威? 42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43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哪些制度? 44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45什么是民法?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6简述我国民事权利制度的主要内容。 47简述我国合同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思修题库第七章

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我国《宪法》、《立法法》等的规定,(B )行使国家立法权。 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C.地方政府 D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2.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C )。 A.部门规章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法规 D.地方政府规章 3.国务院各部门可以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A )。 A.部门规章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法规 D.地方政府规章 4.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B )。 A.部门规章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法规 D.地方政府规章 5.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 D)。 A.部门规章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法规 D.地方政府规章 6.在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B ),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A.国家公务员 B.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C.社会组织 D.公民 7.法律适用是指( C)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A.国家立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B.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C.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D.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8.依法治国的主体是(D )。

A.行政机关 B.立法机关 C.司法机关 D.人民群众 9.从法律运行的环节来看,法律公正包括(B )两个方面。 A.守法公正和司法公正 B.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 C.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D.权利公正与义务公正 10.从法律公正的内涵来看,法律公正包括(C )两个方面。 A.守法公正和司法公正 B.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 C.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 D.权利公正与义务公正 11.( A)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 A.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 B.经济安全与科技安全 C.文化安全与生态安全 D.社会公共安全与政治安全 12.( B)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专门法律,规定了国家安全机关在国家安全工作中的职责以及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和义务,规律了各类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A.《刑法》 B.《国家安全法》 C.《宪法》 D.《国防法》 13.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D ),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 A.条文 B.规范 C.原则 D.精神 14.法律权威是指法的(B )。 A.强制性 B.不可违抗性 C.神圣性 D.国家政治性 15.在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 C)是法治发展的内在动力。 A.法治意识 B.法治观念 C.法治理念 D.法治精神 16.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之间的( C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A.财产关系 B.财产关系与债权关系 C.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 D.财产关系与人格关系 17.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制定,二是(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