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要籍最终版

中国历史要籍最终版
中国历史要籍最终版

中国历史要籍

一.名词解释

1.【跋文】

跋文是文体的一种。写在书籍或文章的后面,多用以评价内容或说明写作经过等,又称题跋或跋尾。最早见于宋代欧阳修《集古录》跋尾若干篇。

起源::跋文在中国汉晋时代还没有,唐代称“题某后”或“读某”,如《题燕太子丹传后》,《杜荀子》等,称“跋”,最早见于宋代欧阳修,欧阳修有《集古录》跋尾若干篇,是附在他所珍藏的碑文之后,考订和说明每篇碑文情况的。

用途:一般说来,跋文要比序文简括,主要是附于书或文章之后的说明性文字。但有的跋文带有记叙性,如宋代陆游的《跋李庄简公家书》,就是一篇简洁生动的记叙文。

分类:跋文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术性的,其中包括读后感和考订书、文、画、金石碑文的源流、真伪等的短文;一类是文学性的,实际是优秀的散文小品。

现状:今人多将书后、文后的说明性文字署为后记,性质同于跋文。

2.【史学评论】

史学评论是历史学内部诸学科中的一个比较特殊的分支学科。从研究的对象来说,史学评论所关注的对象是史学,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历史;是史学家对自身的史学研究活动及其成果的研究,而不是对外在的历史想象的研究。所以,史学评论属于历史学的反思学科一类,是反思学科内的一个分支。

3.【三通】

“三通”指宋代郑樵所作的《通志》,唐代杜佑所作的《通典》,和南宋马端临所作的《文献通考》。《通志》是继司马迁《史记》之后的又一部纪传体通史。《通典》是一部专门记载历代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沿革变迁的史书。《文献通考》是以《通典》为蓝本,重编的一部叙述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史。

4.【十通】

十通,是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这十部政书的总称。「十通」系统完整地记录了中国历代典章制度沿革发展。「十通」再加上汇编某一朝代各项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的会要,如《唐会要》、《宋会要》等,统称为「典志」。

5.【政书】

政书是主要记载典章制度沿革变化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专书。由于它具有工具书的某些性质、特点,故人们也将其归入工具书的范畴。政书一般分两大类,一为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史式政书,名称中一般有“通”字,如《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等;一为记述某一朝代典章制度的断代式政书,称为会典、会要,如《唐会要》、《元典章》等。

6.【尚书】

《尚书》是现存史书最古者,起源很早,主要记录古代帝王的言论。相传为孔子编定。将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的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集在一起经过认真编选,挑选出100篇,这就是百篇《尚书》的由来。自西汉初以来,有今文、古文两种不同的传本。今文传自伏生,共有二十八篇。《古文尚书》出于孔子壁,由孔子后人孔安国传授。在西晋时均以失传。

7.【战国策】

《战国策》原是战国时期各国史官记载的有关策士们游说各国诸侯的言论资料,到西汉曾经过刘向系统的整理,到北宋,又经过名儒曾巩的编订校补,成为现在的样子。战国时期国别史和汉民族历史散文集。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

8.【左传】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左传》既是古代汉族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27年(前468)。

9.【纪事本末体】

纪事本末体:是以历史事件为主体,完整地叙述一个历史事件始末的体裁形式。

它克服了编年体记事分散和纪传体记事重复的缺点,在编年、纪传、政书三体之外又创立了一种新体裁,从而为史学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首创者是南宋的袁枢,他的《通鉴纪事本末》就采用这种体例。

10【编年体】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因为编年体是中国最古老的历史体裁。

11【纪传体】

纪传体就是以帝王或最高当权者在位的时间编年,记载各帝王或最高当权者在位时代的国家大事。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能够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从体裁的形式上看,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表的综合。《史记》是纪传体的创始。

12【前四史】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

①司马迁(前145年-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年)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为“二十六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②《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私修史书,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书上起皇帝轩辕,下至汉武帝初年。全书共一百三十卷,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本纪”是全书提纲,以王朝的更替为体,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

③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汉族,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为当时著名学者。建武三十年(54年),班彪过世,班固从京城迁回老家居住,开始在班彪《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基本修成。班固一生著述颇丰。作为史学家,《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前四史”之一;作为辞赋家,班固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列入《文选》第一篇;同时,班固还是经学理论家,他编辑撰成的《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使谶纬神学理论化、法典化。

④《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⑤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蜀降晋后,历任著作郎、长广太守、治书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职。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元康七年(297年)病逝,享年六十五岁。

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结束了分裂局面后,陈寿历经10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全书共65卷,36.7万字,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

⑥《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陈寿曾任职于蜀汉,蜀汉覆亡之后,被征入洛阳,在西晋也担任了著作郎的职务。《三国志》在此之前已有草稿,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蜀国无史,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而最终成书,却又有史官职务作品的因素在内,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三国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吴志》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已合为一书。《三国志》也是二十四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

⑦范晔(398年—445年),字蔚宗,顺阳(今河南南阳淅川)人,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范晔出身士族家庭,元熙二年(420年),刘裕代晋称帝,范晔应招出仕,任彭城王刘义康门下冠军将军、秘书丞;元嘉九年(432年),因得罪刘义康,被贬为宣城太守,于任内著写《后汉书》。元嘉十七年(440年),范晔投靠兴王刘浚,历任后军长史、南下邳太守、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因参与刘义康谋反,事发被诛,时年四十八岁。

范晔才华横溢,史学成就突出,其《后汉书》博采众书,结构严谨、属词丽密,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⑧《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司马彪续作),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13【会通】(郑樵的思想)

会合疏通之意。又作和会、融会、会释。或单称会。即会和疏通异说异义而调和其矛盾,以呈现其间真正之意义。盖佛教广对诸机,本有各种方便说法,复因流传之时间久远,地域广大,其教说或有矛盾相违之处,故须究明其义旨,会合疏通,俾使见其一致。

14【理校法】

理校法,出版校对方法之一。理校法是校对者运用自己的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在通读中对原稿是非作出判断的校对方法。理校法的特点是凭借校对者的主观认识来进行是非判断。一是从分析字词含义入手进行推理判断,二是运用逻辑方法进行推理判断。无论采用何种方法理校,都需要校对者对样稿书内容经过通读进行理解。理解是理校的中心,而准确的理解靠的是丰厚的知识积累。因此,在采用理校法进行校对时,要充分展开联想、推理、判断、识别等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从而避免妄改。

15【他校法】

出版校对中的方法之一。即通过查检相关的权威工具书或权威著作,找到判断是非、改正错误的可靠依据,从而达到校对目的的校对方法。特点:1、范围最广,用力最劳。

2、非此法不能证明文字的讹误。

3、不宜轻改原文。

二、简答题

1.简述《尚书》的主要内容

是一部古代历史文献汇编,是中国古代史籍的雏形。其中保存了若干殷周时代的历史文件和原始材料。主要是记录古代帝王的言论。

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书。

全部内容综合起来,大致可分为三组。

(一):关于尧、舜、禹、皋陶、启等人的远古历史传说;

(二):关于周朝建国初年的重要文献,尤其重点反映了周公旦的活动;

(三):一些零散孤立的档案,所属时代不同,各篇只涉及某一事件,和其他篇章没有直接的关联。

《尚书》各篇的文体也不尽相同,大多数篇章是“记言”,但也有些篇章是“记事”或“记言兼记事”。可以分为六类。

第一类是“典”,例如《尧典》。

第二类是“谟”,比如《皋陶谟》。

第三类是“训”,例如《伊训》。

第四类是“诰”,例如《大诰》

第五类是“誓”,例如《汤誓》。“

第六类是“命”,例如《文侯之命》。

2.简述《左传》在历史学上的价值地位

①对中国史学的最大贡献,就是保存了大量的史料。用史实疏证《春秋》,并且收录了很多关于春秋以前的史料。全书十八万字,材料丰富。

②《左传》在思想观念上,比《春秋》有很大的突破。

③比较集中的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重人事轻鬼神”的社会思想解放运动。

④善于描写战争,但不单纯的写军事行动,而是着眼于政治,注意些战争的性质。给后世的教育影响是深刻的。

3.简述《国语》的特点及价值。

特点

①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②《国语》是史料汇编性质的史书

③以纪言为主。

④思想与儒家接近,但对其他各家的观点并不排斥。

价值

①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为国别体史书的发展开创了先例。

②《国语》记事上起周穆王西征犬戎,下讫韩赵魏三家共灭智伯,共记了约五百多年的历史。

③《国语》在史料上的价值更高。

4.简述《战国策》的内容体例及其史料价值

①《战国策》是各国史官记载的有关策士们游说各国诸侯的言论资料。

②《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

③《战国策》是一部历史书,当中有许多记载失实,但由于他的材料脱胎于先秦史书,他还是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5.《春秋》在我国古代史学史上的价值及作用

①在《春秋》的影响下产生了了许多效仿《春秋》的历史著作。如《左氏春秋》《虞氏春秋》《竹书纪年》等。

②《春秋》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最早的一部编年史书。对中国史学体例的发展,有重要贡献。

③《春期》是孔子所作,孔子是私人修史的开创者。

孔子作《春秋》,整齐官府旧典,传布于民间,是功在百世,永不磨灭。

6.简述编年体的特点

①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

②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③便于理清楚同时段的事件,不会重复记载。

④有些事情不便于记载。例如文化思想类,事件所造成的影响等。

7.简答《史记》的成书过程

成书背景: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代,是西汉的全盛时期。为了巩固西汉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证权,自觉地肩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的使命。

成书基础:司马迁父亲司马谈做太史令将近三十年,学识渊博,司马迁跟随父亲从小耳濡目染,阅遍官家藏书。并且继承了父亲修史遗志。

成书条件:司马迁四处游历,纵观天下山川形势,探访古迹,采集传说,收集修史的实际材料。

8.简述《史记》的体例

《史记》是纪传体的创始,分为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本纪主要记载历代帝王或最高权力者。表就是用表格的方式,记载各重要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书分专题记载各种典章制度。世家主要记载诸侯世系,列传记述各时期将相大臣及各阶层代表人物的事迹。

9.简述《史记》的贡献

①《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②《史记》所搜集的各个时代的材料,极为丰富。

③《史记》当中反映了一些司马迁进步的观点。

④《史记》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它为后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强大的动力。

10.简述《汉书》的成就与不足

①《汉书》开创了我国以纪传断代为史的编撰体例。

②《汉书》在编排方法上,整齐严密。且“文赡而事详”,如在帝纪当中收入大量有关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的奏疏、对策、著作和书信。

③《汉书》相较于《史记》,增添了很多传记,十志虽本于《史记》八书,却比《史记》八书丰富完备。

④《汉书》多用古字古义,文字艰深而难懂。

⑤《汉书》充满了封建神学思想。

11.简述《后汉书》的史学成就

①保存了后汉一代的史料。

②编纂方法有自己的特点,详略得宜,有侧重点。

③在思想性方面,褒奖与黑暗势力作斗争的崇尚节义的人士。反对佛教、封建迷信思想。肯定了妇女的历史地位。

12.简述裴松之为《三国志》所做注的特点

①不专在解释文义,而重在补充材料

②为《三国志》补充缺漏的材料。

③纠正《三国志》记载的错误。

④对《三国志》记载的历史事件、人物进行评论。

⑤对各种不同的记载,暂时无法下结论的,采取兼蓄并存的方法

13.简述《华阳国志》的来源

①来自先秦典籍和“正史”

②来自当代和前代的巴蜀史志。

③来自成汉政府的各种文献档案

④来自常璩的亲身经历和实地调查的第一首材料。

14.比较《史记》和《汉书》

15.简述官修史书的利弊

有其积极作用:

一是修史人才济济,官修史书由政府出面组织,可以调动各类专家练手合作,提高修史质量。二是文献充分。官修史书由由政府出面组织,可以依靠国家行政手段,凡所需文献资料均可正常渠道获得。

三是利于保存文献。

一是不利于史家个人尽情发挥专长著史。由于官府和监修大臣的干涉,学术争鸣与思想自由受到限制。

二是削弱了史著的思想性。官修史书由官方组织,要求史书体现朝廷意志和官方意思,史学家们很难放手攥述,甚至曲笔维护,必然造成史著封建性加强而人民性削弱的现象。

16.简述《通典》的史学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

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载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史。

②杜佑编写《通典》有系统地搜集了许多古代史料,除正史外,其他所引史料的原书,大都散失,这些史料就显得宝贵了。

③杜佑对《通典》各门及各门子目前后,大都有序评论或者评论,表述了作者对各项问题的看法,其中有不少在当时是比较进步的政治观点和史学观点,对唐代及后世史学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④杜佑编写《通典》是为了现实政治服务,对后世影响深远。

17.简述刘知几的思想特点

刘知几任务史学家应该有三长:才、学、识。“史才”就是指写作文章的表达能力。他所说的“史学”就是指掌握丰富的史料,具有渊博的历史知识。他所说的“史识”就是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是非曲直的鉴别、判断能力。除上述三个条件外,还必须具有“仗气直书,不避强御”的高贵品质。

18.《资治通鉴》的编写程序

①丛目。协修人员按照分工,将各个朝代史料,按年月日的顺序加以排比,标明事目,注明材料所出篇卷,这叫做丛目,丛目要求尽量详备。

②长编。协修人员将丛目中的史料进行初步整理,经过选择,重新加以阻止,并在文字上做出初步修饰,写成长编。长编要求“宁失于繁,无失于略”

③由主编司马光就长编考其同异,删其繁冗,写成定稿。

19.《资治通鉴》的主要特点

①《资治通鉴》贯通古今,是一部杰出的编年体通史。

②《资治通鉴》搜集材料丰富,并考异求真。所用材料,除十七史外,凡前代史书在宋代尚存者,都搜集参考。对于一件事的不同记载,都互相补充,互相订正,然后写成。

③有一套比较完善的编纂方法。从丛目到长编到最后的定稿。

编写了《通鉴考异》和《通鉴目录》。

④思想上,司马光摈弃之前的正闰之说、封建正统论。司马光采取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办法来解决。

20.《资治通鉴》的价值

①《资治通鉴》贯通古今,是一部杰出的编年体通史。

②《资治通鉴》搜集材料丰富,并考异求真。所用材料,除十七史外,凡前代史书在宋代尚存者,都搜集参考。对于一件事的不同记载,都互相补充,互相订正,然后写成。

③有一套比较完善的编纂方法。从丛目到长编到最后的定稿。

编写了《通鉴考异》和《通鉴目录》。

④思想上,司马光摈弃之前的正闰之说、封建正统论。司马光采取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办法来解决。

21.简答清代考史名著

①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十七史商榷》是一部以校勘考订为主、同时兼历史评论的史学名著。

②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廿二史考异》实际已经超出乾嘉时期一般考据学著作的范围。既有文字校勘,又有史实考证,还兼做一些笺释工作。

③赵翼的《廿二史劄记》,并不单纯地局限于史事的考证与史籍的评论,还通过综合分析史料,评论了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社会政治问题。

22.就《日知录》简答顾炎武的学术思想

①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心性的学风

②旁征博引,考竟源流,提倡一种新的治学方法。

③在历史编纂学方面,顾炎武提出一些不错的见解,如“词主乎达,不论其繁与简也,繁简之论兴而文亡矣”。并且强调了表志在史书当中的重要作用。

23.就《文史通义》简答章学诚的学术思想

①章学诚认为刘经皆史

②章学诚任务史学的根本任务在于“纲纪天人,推明大道,所以通古今之变,而成一家之言。”

③章学诚总结了中国史学体例的发展,认为封建旧史学的体例必须改革,他指定了一套改革的原则,那就是“斟酌古今之史,而定文质之中,则师《尚书》之意,而以迁史义例通左氏之裁制焉。”

24.中国编年体史学的发展情况

①编年体史籍起源很早。

②春秋时期,孔子作的《春秋》是第一部编年体的史书,故编年体产生

③左丘明所作的《左传》也是编年体。

④后来,由汉至隋,虽然各代都有编年体的出现,但是总的情况不如纪传体盛行。

⑤隋唐宋元时期,编年体又得到了发展。

⑥编年体史籍包括的范围极广,历代各朝《实录》均属这个范围。

⑦唐朝时期,设立史馆起,每当新君即位,都要修前朝皇帝的《实录》,以后。沿袭为了定制。

⑧在隋唐宋元时期,司马光所修的《资治通鉴》是编年体的代表,它的产生,打破了汉隋时期编年体相对沉寂的局面。

25.中国纪传体史学的发展情况

①汉朝时期,司马迁作的《史记》是第一部的纪传体史书,此时纪传体产生。

②以后在汉隋时期纪传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③汉朝时期,班固所作的《汉书》也是纪传体。

④三国时期,陈寿所作的《三国志》也是纪传体。

⑤在隋唐宋元时期,纪传体史籍有十七中之多,被官方承认的有十五种,取得“正史”的称号。

26.《天下郡国利病书》的体例与成就

虽名为地理书,但其实是记载中国明代各地区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历史地理著作

史料价值高,资料丰富,精审的考据,为后世研究明代的地理和社会经济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舆地山川总论,是全国地理的总论,分为地脉,形胜风土,百川考等四篇。

比较《史记》和《汉书》

①《史记》是纪传体通史,《汉书》是纪传体断代史。

②《史记》是私修史书,《汉书》是官修史书。

③司马迁思想开阔,观点新颖,批判性较强。班固则谨遵传统,奉行儒家思想。

④《史记》文字比较通俗易懂,《汉书》用古字古义,晦涩难懂。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 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课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导,通过科学、系统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中国历史要籍方面的基础知识;提高阅读古代史的能力;初步具备运用一手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 二、授课对象 大学本科一年纪师范班、文科基地班、世界史班和城市文化管理班,周三学时,一学期,总60学时,3学分。 三、教学环节、学时安排 1、课堂教学:40学时以上。 2、课堂讨论:经常化、随时进行。 3、课外作业:3次,占总成绩30%左右。 4、期末复习考试:4学时。占总成绩70%左右。 5、其他教学环节:参观图书馆古籍部。 四、教学手法与教学方法 1、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 2、贯彻少而精的原则,重要史籍重点讲授。 3、向学生多展示历史要籍,多提问,多作古文今译练习。 五、教学内容 导言(1课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了解《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的一般情况,课程特点、教学目的、课程要求、学习方法等,提高对该课程学习的自觉性。 二、大纲细目: 1、历史、历史学和历史要籍 2、课程建设与教材简介 3、学习目的与方法 三、复习题: 1、何谓历史、历史学和历史要籍? 2、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何在? 第一讲《尚书》(2课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最早的史书的同时也是儒家经典之一的《尚书》成书经过,体例与内容,价值与问题以及重要注释本,并通过《牧誓》篇的选读加深对该书的认识。 二、大纲细目: 1、成书及流传经过 2、体例与内容 3、价值与问题 4、重要注释 5、《牧誓》讲解 三、复习题 1、简答《尚书》的成书经过及流传经过。 2、《尚书》内容、价值简介。 3、《牧誓》今译。

中国历史基本介绍

夏朝(約前21世紀—約前16世紀?[1-3]??)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4]??夏時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制的禮器,[5-6]??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 根據史書記載,禹傳位于子啟,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開創中國近四千年世襲的先河。因此中國歷史上的“家天下”,從夏朝的建立開始。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與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緣上有宗法關系,政治上有分封關系,經濟上有貢賦關系,大致構成夏王朝的核心領土范圍。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東至河南省、山東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處,南達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這個區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師、登封、新密、禹州一帶。 一般認為,夏朝共傳十四代,十七后[7-8]??(夏朝統治者在位時稱”后“,去世后稱”帝“),延續約471年[9]??,為商朝所滅。后人常以“華夏”自稱,使之成為中國的代名詞[10]??。 經夏商周斷代史研究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初步勾勒出了 公元前2500至前1500即堯舜時代到夏商之際的社會圖景。中原地區包括禹都陽城(今河南鄭州登封王城崗遺址)在內 GAGGAGAGGAFFFFAFAF

的夏朝時期六座規模大、等級高的中心性都邑,被列入了研究重點。 中國傳統文獻中關于夏朝的記載較多。在河南省西部發現的二里頭文化具備了屬于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條件,但一直未能出土類似安陽殷墟甲骨卜辭的文字記載。許多中外歷史學家認為,斟鄩(河南洛陽偃師夏都二里頭遺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是夏朝都城的遺跡[11-12]??。 鳴條之戰夏室覆滅,在方國部落的支持下,商湯在亳稱“王”[49]??。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世襲制政權夏朝[4]??,共傳13世[50]??、17王,[51]??歷時472年,[3]??公元前1600年滅亡。 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 夏朝方國商國君主商湯率方國于鳴條之戰滅夏后,以“商”為國號[1]??,在亳(今商丘)[2]??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國都頻繁遷移,至其后裔盤庚遷殷(今安陽)后國都才穩定下來,在殷建都達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稱為“殷”或“殷商”。[1]??[4-5]? GAGGAGAGGAFFFFAFAF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 勘误 一、上册74~110页《史记》节选,参考本:岳麓书社出版的《史记》2001年9月第二版。 ①《秦始皇本纪节选》原文: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 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①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改正:下划线上的双引号应去掉。 ②廷尉李斯议曰:?②周文武王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 疏远,相攻击如……,周天子弗能禁止。改正:下划线上的“文武”之间应加顿号,即为“周文、武王”。 ③博士齐人淳于越进曰:?③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封子弟 功臣,自为枝辅。改正:下划线上殷周之间加顿号即为“臣闻殷、周之王千馀岁,” ④《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原文:而内地北距山以东尽 诸侯地大者或五六郡,连城数十,臵百官,④宫观僭於天子。

改正:下划线上的应该为“置百官,宫观,僭於天子。” ⑤吴楚时,前后诸侯或以谪削地,⑤是以燕代无北边郡,吴、 淮南、长沙无南边郡,齐、赵、梁、楚支郡名山陂海咸纳馀汉。改正:下划线上应为“是以燕、代无北边郡,” 二、下册162~180页《资治通鉴》节选,参考本:岳麓书社出版的《资治通鉴一》。 原文:《党锢之祸》[延熹九年秋七月],初,帝为蠡吾侯,受学於甘陵周福,及即位,擢福为尚书。时同郡河南尹房植有名当朝,乡人为之谣曰:?天下规矩房伯武,①因师獲印周仲进。?②譏二家宾客,互相譏揣,遂各树朋徒,渐成尤隙。由是甘陵有南北部,③党人之议,自此始矣。 汝南太守宗资以范滂为攻曹,南阳太守成以岑为功曹,皆委心听任,使之褒善纠违,肃清朝府。滂尤刚劲,疾恶如雠。④滂甥李颂素无行,中常侍唐衡以属资,⑤资用为吏,滂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范滂清裁,今日宁受笞而死,滂不可违。?资乃止。郡中中人以下,莫不怨之。 于是二郡为谣曰:?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但坐啸。? 太学诸生三万余人,郭泰及颍川贾彪为其冠,与李膺、陈蕃、王畅更相褒重。学中语曰:?⑥天下模楷李元礼;⑦不

《中国历史常识》书评

《中国历史常识》吴晗等著 该书从远古时代,直到辛亥革命、讨袁战争时期,分阶段的介绍了主要历史事件,并归纳了各时期主要的科技、文化等社会成果,内容上相对丰富。尤其在作者当时的条件下,可参考的资料少,写作条件差,能够完成,实属不易。这本书不是一个人完成了,很多学者付出了心血汇总而成。 然而,愚以为,该书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缺乏客观性。作者极为重视农民起义,即使规模很小的也能够大书特书,天平天国运动的介绍篇幅超过了汉至隋唐多个朝代之和,书中对于曹操等人还能够较公正的评价,然对成功后的农民起义家、清代重臣等人物评价都不够客观。比如:对于朱元璋,起义的时候对其高度评价,一旦登基帝位就定义为背叛了劳动人民,典型的拿千百年后人们观点看待当时人物了,试想朱元璋打天下后难不成还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对于毛主席评价其高的曾国藩,以及其他晚清重臣左宗棠、李鸿章等,一上来的定义就是卖国贼,于是他们所做的洋务运动、修铁路、造船厂等都说成为了更好地为外国主子效力,都是赤裸裸的卖国行为,太过偏颇。其次,作者不太懂权术。君主御下,大臣侍主,很多都不是表面现象,比如曾国藩战败跳水自杀,这种被作者极度看不起的事情,其实都是术,否则怎么可能三次跳水三次被救,如果没人救怎么可能跳? 窃以为。一、写史书,最主要的客观的描述事情,至于带有主观的是非功过留给历史和读者自己去评说即可,事件的产生是

在大背景的前提下,不应该站在超过历史时代的眼光割裂的评价,正如现在小孩看到苹果落地都知道地球引力,因此就能够嘲笑牛顿以及之前所有物理学家没有知识? 二、读史书,要有所选择。任何事物都是正反两面的,学习好的和自身所需的,同时要诫勉反面。曾国藩身上有太多值得现在人学习的地方,也有时代所局限和自身所局限的,要择优而学,择差而戒,尤其透过现象看到内在机理,才能读史、学史,提升自身。 因此,对于该书,对于没有成熟价值观标准的人,尤其是孩子或青年不建议选取。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2)教学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专业教学大纲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2》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2》是历史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 (二)教学目的: 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中国历史文献方面的基础知识; ②提高学生阅读古典文献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从专业角度运用史料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内容:隋唐宋元至明清时期史籍介绍和选文。 (四)教学时数:全部课程的教学总时数约54个课时(一学期,周3课时) (五)教学方法:1、教师课堂讲授为主。 2、展示图书,多作阅读、检索、翻译等练习。 3、课上增加学生发言、参与讨论的机会,应占总课时数的20%以上。 二、课程内容 第三编隋唐宋元时期史籍介绍及选文 第八章纪传史的大量编修 教学要点: 隋唐宋元时期的社会背景、史籍编修概况、对后世的影响。唐修纪传体史书及选文《牛弘传》、《刘毅传》、五代、宋修纪传体史书及选文《通志总序》、元修纪传史举要及选文《王安石传》。 教学时数: 10学时 教学内容: 1.1 隋唐宋元时期史籍介绍(1) 1.2 唐修纪传史举要(4) 1.3 五代、宋修纪传史举要(3) 1.4元修纪传史举要(2) 第九章编年体的发展 教学要点: 《资治通鉴》介绍及选文、《资治通鉴》续编介绍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1 《资治通鉴》介绍(1) 1.2 选文《魏孝文帝迁都》(2) 1.3 《资治通鉴》续编介绍(1)

第十章政书体的创始与发展 教学要点: 政书体的概念及发展源流,《通典》及续编、《文献通考》及续编介绍,会要体概念及《唐会要》、《五代会要》等介绍,选文《文献通考总序》、《朱敬则请择史官》。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内容: 1.1 《通典》及续编介绍、选文(2) 1.2 《文献通考》及续编介绍、选文(2) 1.3 《唐会要》、《五代会要》及其他会要介绍、选文(2) 第十一章纪事本末体的创始 教学要点: 纪事本末体的概念,纪事本末体的发展过程,代表性著作,优缺点,纪事本末体的续编和仿作,选文。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内容: 1.1 《通鉴纪事本末》及续编和仿作(2) 1.2 选文《杨氏之宠》(1) 第十二章唐宋时期方志地理名著 教学要点: 方志地理书的发展源流,唐宋时期方志地理书的体例特征和编修状况。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1 《元和郡县图志》介绍(2) 1.2 《太平寰宇记》介绍唐(1) 1.3 《元丰九域志》介绍(1) 第十三章中国第一部史学评论著作《史通》的产生 教学要点: 史学评论的概念及发展过程,《史通》的内容及影响,选文《二体》、《曲笔》。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内容: 1.1 史学评论及《史通》介绍(1) 1.2 选文《二体》、《曲笔》(2) 第四编明清时期史籍介绍及选文 第十四章纪传史的续修 教学要点:

中英文对照-中国历史简介

中国历史简介 Brief History of China 在我国古代,国家有时统一,有时分裂,中国一词的含义在不同时代也不同,大致统一时期略指全国,分裂时多指中原。随着皇帝统治疆土的变化,中国一词所包括的范围也相应有所不同。“中国”这一名称在西周周武王时期意为“中央之国”。相传3000年前,周公在阳城(今河南登封)用土圭测度日影,测得夏至这一天午时,八尺之表于周围景物均没有日影,便认为这是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谓之中国。 In ancient China, the National Unity sometimes, and sometimes separatist, the Chinese meaning of the word in different times different, generally refers to a unified national strategy, the split means more when the Central Plains. With the territory of the emperor rule changes, the Chinese word, including its coverage varies accordingly. "China" in the name of King Wu of Zhou period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agreed to "central country." Passed in 3000, the Duke of the Yangcheng (today Henan Dengfeng) with Tugui measure the shadow of the sun, measured Next day noontime, Bachimen's table in the surrounding landscape are not the shadow of the sun, we think this is the center of the earth, so that goes to China. 汉朝以后,虽然有些外族入侵中原后建立的政权也自称“中国”,但是并不代表它们就是中国政权。因为他们这个自称的“中国”通常指地理概念上的“中原”而不是国家意义上的“中国”。即使历史上的某个政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

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著史体裁。它与编年体、纪传体,合称为古代三大史体。纪事本末体裁,每事一题,为一专篇,把分散的材料,按时先後加以集中敍述,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的优点,详於记事,方便阅读。其优点是每一历史事件独立成篇,各篇按时间顺序编写,能够完整地反映历史事件的全过程,可补编年体与纪传体之不足。缺点在于不能表明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春秋》: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按年记载了春秋时鲁国从隐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或十六年间(前722-----前481或前479)的历史大事。该书略有残缺,尚保留一万六千多字。其纪年依据鲁国,但记述范围却遍布当时整个中国。内容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天文气象物质生产社会生活等诸方面,是当时时有准确时间地点人物的原始记录,但其记述事件简约。 《今文尚书》:儒家经典《尚书》的一种,我国上古历史文件的汇编。古《尚书》经秦焚书亡失。汉初秦博士伏胜传二十九篇。后学者递相授受,分大小夏侯及欧阳三家。因其以汉隶书写,区别于古《尚书》,故称今文尚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份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内容涉及原始公社末期、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初期的史实。 《古文尚书》:西汉武帝时鲁共王从孔壁中发现,因其由古字写成,故称《古文尚书》。相传有二十九篇,其中包含《尧典》《禹贡》《洪范》《微子》《金滕》等诸书。今本《古文尚书》总体认为是晋代梅赜伪造,但也存在争议。 5 《后汉书》: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后汉书》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后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后汉书》纪十卷和列传八十卷的作者是范晔,此书综合当时流传的七部后汉史料,《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 6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7 《史记》:《史记》与后来的《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8 纪传体:东亚史书的一种形式,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中国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及其他史书,都依照《史记》体例,以纪传体编纂而成。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史实。纪是帝王本纪,列在全书前面,传是其他人物的列传,始于汉代司马迁所著的《史记》。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史表和史论的综合。 9 班固:(建武八年32年-永元四年92年)东汉官吏、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子,

中国历史朝代简介

中国历史朝代简介 夏朝 夏朝(前2033?-前1562?)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王朝。 四千多年前,夏部落首领禹因治水有功,得到了虞舜的重用并最终将部落联盟首领之位禅让于他,是夏王朝的开端。大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即历史上所谓的“大禹传子”,宣告了部落联盟“禅让制”的结束和封建世袭制的开始。 然而夏的统治并不巩固,启在位的时代就发生了伯益叛乱;启之子太康也治国无方,当政期间更是战乱纷纷,最后被东夷的后羿夺取了统治权,史称“太康失国”。后羿与太康相同,也是一个无能的统治者,终日沉溺于游猎之中,将政事完全交与寒浞手中。寒浞掌权后,杀后羿而代之,自立为王。 后,太康弟仲康之孙少康与夏朝遗臣伯靡联手,起兵打败寒浞,恢复夏朝的统治地位,史称“少康中兴”;夏朝的统治这才得以巩固,进入了国势向上的相对稳定时期。自少康以后的杼、槐、芒、泄、不降、扃、胤甲等八代的统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 到夏代的第十三个国王孔甲执政,夏朝开始走向了衰亡。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乱”,引起人民的不满和诸侯的叛乱。夏朝的统治从此发生危机,只过了四代便导致了亡国之祸。故而史书记载“孔甲乱夏,四世而陨”(《国语·周语》)。 夏朝的最后一个国王夏桀,是历史上一个有名的暴君。他在位期间,大量驱使百姓为其建造了无数的宫室台榭,又大肆兴兵对外征伐,使得诸侯纷纷离之而去。而这时,黄河下游的一个夷人部落——商在其首领成汤的领导下兴盛起来。成汤以讨伐暴君夏桀为名,发动了灭夏的战争;夏桀兵败,死于南巢(今安徽寿县),夏朝宣告灭亡。 夏朝距今大约有四千年的历史,由于年代久远,加之至今我们仍未发现任何原始的文献与文字记载,故而,我们今日了解夏朝只能从一些上古典籍及一些传说中略知一二。近年来,通过对夏都遗址的考古工作及“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研究,使我们对夏代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又有了新的认识。在河南偃师县二里头村发现的二里头文化正是夏朝文化的代表。其中,发现了大量青铜器、陶器及大面积宫殿遗址群。由此看来,夏朝已由石器时代进入了青铜器时代,并且掌握了冶金与铸造技术。与石器时代相比,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据传说,酿酒业也是由夏朝开始的。《世本.作篇》

中国历史要籍选读

中国历史要籍选读 一、名词解释及填空 1、《尚书》:主要记录虞夏商周各代一部分帝王的言行。《尚书》自西汉初年分为今文、古文两种版本。今文传自伏生,《古文尚书》出自孔子壁中。伪《尚书》是指东晋元帝时豫章内史梅赜所献的伪《古文尚书》。严格的说《尚书》只是一部古代历史文献汇编,是中国古代史籍的雏形。它记事上起于尧,下至秦穆公。,基本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故司马迁作《史记》,采用了《尚书》的大部分,足见其史料价值很高。 2、《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为左丘明所作。其在体例上有4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同《春秋》一样,同属编年体史书(起于鲁隐公元年);第二个特点是用史实疏证《春秋》;第三个特点是《左传》叙事,不仅详明当时事件的原委,还在记载人物对话当中,集录了很多有关《春秋》以前的史料,这是研究春秋以前历史的重要资料;第四个特点是《左传》虽然为传释《春秋》而作,但与《春秋》经文并不完全一致。《左传》对中国史学的最大贡献,是为我们保存了大量史料,在思想观点上较《春秋》也有很大突破,比较集中的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重人事,轻鬼神”的社会思想解放运动。描写人物细致生动,特别善于写战争。 3、《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记载了上起周穆王西征犬戎,下讫韩赵魏三家共灭智伯约500多年的史事。在体例上有3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按照国别叙述史实,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第二个特点就是以记言为主;第三,它是史料汇编性质的史书,不是著述体的历史著作。思想上虽然接近儒家,但对其它各家的观点并不排斥。其对中国史学的贡献主要有2点:从体例上说,它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为国别体史书的发展开创了先例;为我们研究春秋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证。 4、《战国策》:原是战国时期各国史官记载的有关策士们游说各国诸侯的言论自由,由西汉刘向和北宋曾巩整理成型。体例与《国语》相同,是按照国别、按时间顺序记事。其内容是记载战国时期策士们游说各国诸侯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战国策》是一部历史书,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也有很多记载失实。 5、《史记》: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原名《太史公记》。该书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建立杰出的通史体裁,史学独立地位,建立了史传文学传统。 6、《汉书》:班固所作,内容上起汉高祖,下终汉平帝、王莽之诛,包括西汉一代230年的史事。它开创了以记传断代为史的先例,成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从思想观点来讲,它充满封建神学思想,多用古文古义,文字艰深难懂。但《汉书》开创了我国以纪传断代为史的编纂体例;在编排方法上,远比《史记》整齐、严密;《汉书》的十志,虽然本于八书,但远比《史记》八书丰富完备;文赡而事祥;增传也不少。 7、《三国志》:作者陈寿,体例属于纪传体的分国史,全书记事上起东汉末黄巾起义,下至吴灭亡西晋统一全国,近100年的历史。《三国志》以帝王将相为中心,记载人物事迹的纪传。叙事条理清楚,质朴无华,取材谨慎,不苟下笔,评论人物基本上准确。 8、《后汉书》:作者范晔,全书共十纪、十志、八十列传,记载了从王莽起至汉献帝的195年历史,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本书的首要价值在于保存了后汉一代的史料,它将有关治道的论文及重要的词赋都收入在每个作者的传中。《后汉书》专

中国书法发展史简介

中国书法发展史简介 河北安国中学刘辉 在现行人教版高中教材《中国古代史》中,叙述了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那么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艺术,是如何形成又是如何发展的呢?本文对此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一)为中国书法奠定基础的先秦书法 虽然书法艺术的自觉化至东汉末才发生,但书法艺术当萌生于汉字形成同时。汉字的形成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目前发现的关于原始汉字有关的资料,主要是原始社会在陶器上遗留下来的刻画符号,但它们还不是文字,只是对原始文字的产生起了引发的作用。 为学术界公认的我国最早的古汉字资料,是商代中后期(约前14至前11世纪)的甲骨文和金文。 甲骨文发现于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是殷商时期刻写在龟骨,兽骨,人骨上记载占卜,祭祀等活动的文字。严格地讲,只有到了甲骨文,才称得上是书法。因为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字,章法。而此前的图画符号并不全有这三种要素。 金文指古代铜器上铸的或刻的文字(又称铭文),主要代表是西周《毛公鼎铭文》,其结构匀称准确,线条遒劲稳健,布局妥贴,充满了理性色彩,显示出金文已发展到极其成熟的境地。 从书法的角度审察,这些最早的汉字已经具有了书法形式美的众多因素,如线条美、单字造型的对称美、变化美以及章法美、风格美等。从商代后期到秦统一中国(前221 年),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这种演变具体反映在字体和字形的嬗变之中。西周晚期金文趋向线条化,战国时代民间草篆向古隶的发展,都大大削弱了文字的象形性。然而书法的艺术性却随着书体的嬗变而愈加丰富起来。 (二)开创先河的秦代书法 秦始皇兼并天下,丞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使之整齐划一,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 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说文解字序》说:“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书,八曰隶书。”基本概括了此时字体的面貌。

中国历史要籍 试题1

四川省2006年4月《文献学》自考试题 一、单选 1、我国第一部分类编目的国家藏书目录是:() A、《汉书·艺文志》 B、《七略》 C、《七录》 D、《隋书·经籍志》 5、恩格斯曾谈到法国《人间喜剧》的作者巴尔扎克,要知道出自恩格斯的哪能篇文献,应查:() 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主题索引》B《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名索引》C《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名目索引》D《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短句速查手册》 …… 10、作为我国近代图书馆目录的先驱,力图统一目录中新学与旧学分立的倾向的图书目录是:() A《西学书目表》 B《古越藏书楼书目》 C《崇文总目》 D 《书目答问》 …… 15、我国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检索的研究工作始于:() A1966年,B、1971年,C、1975年,D、1987年 二、多项选择题: 16、文献检索步骤心要包括:() A、分析检索课题,B选择检索工具,C索取原文,D选择检索方法或检索途径,E鉴别文献真伪 …… 20、要换算古代某年为公元年,可使用:() A《中国历史纪年表》,B《大众万年历》,C《公元干支推算表》,D《新编中国三千年历日检索表》,E《两千年中西历对照表》 三、名词解释: …… 25、“四分法” 四、简答题: 26、《十三经索引》编排有什么特点? …… 29、直接检索法有什么优缺点? 五、论述题: 30、举例分析文献检索的意义和作用。 …… 六、综合应用题: 32、要进行《苏州园林》的教学,请说说应查阅哪些资料?并具体说明检索内容。 参考答案 1、B 5、B 10、B 15、C

16、ABCD 20、ACDE 21、检索语言:检索语言是根据文献信息检索的需要创造出来的一种人工语言,由词汇和语法组成,可分为:分类检索语言、主题检索语言、代码检索语言三种。分类主题一体化语言和自然语言代表了未来检索语言的发展方向。 25、“四分法”:四分法是我国古籍图书的分类标准,西晋初年,荀勖撰《中经新簿》,改 六分法为甲乙丙丁四部。唐代魏征撰《隋书.经籍志》,以以经、史、子、集类名标示四部,奠定了四分法的基础。清代纪昀等编纂《四库全书》时对四部分类又加以整理,使四分法日臻完善。 四分法:是古代图书的一种分类法,始于晋代“荀勖”编的《中经新薄》,把群书分为“甲、乙、丙、丁”四类。后来,唐的《隋书·经籍志》分为“经、史、子、集”四部,逐渐成为我国类分古籍的主要方法。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教学教案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教学教案 第一篇:先秦时期史籍介绍及选文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史籍丰富。中国古代史学的发达,在世界上是比较突出的,这和我国古代史官制度的健全、史官设置之早是分不开的。 一、史官的出现:(史官:历代设置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 因为要有史籍须先有史官,而中国古代的史官,在夏代的奴隶制国家机构中已经出现了。《吕氏春秋.先识篇》“夏桀荒淫无道,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进行劝谏,劝谏无效,即弃而奔商”。这说明,在夏代的国家机构中,是设有史官的。 三代时期的史官,其职能如下: 1、夏之史官:其职能含有劝谏,主要掌管天时星令,或者说是掌管法典的大臣。 2、商之史官:其职能主要是职掌记录时事、起草公文、保管文书的官吏。 3、周之史官:周朝史官规模日渐扩大,并且有了较细的分工: ⑴、大史:职位很高,参加新王册命典礼,王为国家大事,还要访问大事。此外,大史还掌记录时事,保管文书等。 ⑵、小史:秩卑(秩是指俸禄,也指官的品级。)“小史”在古代是一种礼官,其职务是“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若有事,则诏王之忌讳。大祭祀,读礼法,史以书叙昭穆之俎篮。大丧、大宾客、大会同、大军旅、佐大史,凡国事之用礼法者,掌其小事。其职务是佐大史。 ⑶、内史:其位最尊,西周始置,常奉王命策命臣下。掌策命诸侯及孤卿大夫,凡四方之事书则读之。内史掌册命诸侯及孤卿大夫,掌名王命,并将副本加以保存。有时也奉命出使诸侯国。 ⑷、外史:秩亦卑。》:《周礼·春官·大宗伯》:“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书(泛指古代文献资料)。”即掌管当代和古代的的文书档案材料。 ⑸:御史:秩亦卑,是中国古代一种官名。先秦时期,天子、诸侯、大夫、邑宰皆置,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也就是说,御史主要是记录时事。 五史其共同点都有记载时事和掌管文书的职能。总之,从夏代起,在夏、商、周的奴隶制国家机构中,便开始设置了史官。他们当时所记载的时事和掌管的文书,就成了异日极可宝贵的历史资料。这种资料经过一定时期的积累,就可以加工整理,编纂成为史书。这样就产生了我国初期即先秦时期的史籍了。 第一章中国古代史籍的雏形 第一节:《尚书》介绍 一、《尚书》简介:中国现存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原意是“上古的史书”,见P5.是商周两代统治者的讲话记录及东周战国时期根据远古材料加工编成的虞夏事实记载。它又称为《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汉武帝时被列为儒家五经之一。(《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加上《乐》则称之为六经。)唐宋以后更是士子科举进身的必读之书。故又称《书经》。 《尚书》是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汇编,它记载了虞夏商周的一些重要的历史事实,保存了上古大量的政治、哲学、天文地理、刑法等方面的资料。因此历代学者都非常重视对它的学习和研究。

中国历史要籍最终版剖析

中国历史要籍 一.名词解释 1.【跋文】 跋文是文体的一种。写在书籍或文章的后面,多用以评价内容或说明写作经过等,又称题跋或跋尾。最早见于宋代欧阳修《集古录》跋尾若干篇。 起源::跋文在中国汉晋时代还没有,唐代称“题某后”或“读某”,如《题燕太子丹传后》,《杜荀子》等,称“跋”,最早见于宋代欧阳修,欧阳修有《集古录》跋尾若干篇,是附在他所珍藏的碑文之后,考订和说明每篇碑文情况的。 用途:一般说来,跋文要比序文简括,主要是附于书或文章之后的说明性文字。但有的跋文带有记叙性,如宋代陆游的《跋李庄简公家书》,就是一篇简洁生动的记叙文。 分类:跋文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术性的,其中包括读后感和考订书、文、画、金石碑文的源流、真伪等的短文;一类是文学性的,实际是优秀的散文小品。 现状:今人多将书后、文后的说明性文字署为后记,性质同于跋文。 2.【史学评论】 史学评论是历史学内部诸学科中的一个比较特殊的分支学科。从研究的对象来说,史学评论所关注的对象是史学,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历史;是史学家对自身的史学研究活动及其成果的研究,而不是对外在的历史想象的研究。所以,史学评论属于历史学的反思学科一类,是反思学科内的一个分支。 3.【三通】 “三通”指宋代郑樵所作的《通志》,唐代杜佑所作的《通典》,和南宋马端临所作的《文献通考》。《通志》是继司马迁《史记》之后的又一部纪传体通史。《通典》是一部专门记载历代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沿革变迁的史书。《文献通考》是以《通典》为蓝本,重编的一部叙述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史。 4.【十通】 十通,是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朝通典、清朝通志、清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这十部政书的总称。「十通」系统完整地记录了中国历代典章制度沿革发展。「十通」再加上汇编某一朝代各项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的会要,如《唐会要》、《宋会要》等,统称为「典志」。

中国历史要籍课程教学大纲 - 副本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3025631 学时:32 (16+16) 学分:2 适用专业:历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中国历史要籍选读是大学历史专业的必修课程,旨在向学生系统地介绍史籍形成的背景、沿革,以及其史学价值;同时,培养学生阅读史籍、分析史料的能力。这一课程不仅是理论性的,也具有实践的意义。 课程任务:该课程在选取中国历史上史学名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史籍、阅读史籍,使学生掌握阅读史料的基本知识,利用工具书独立阅读、理解、分析、鉴别和运用文言史料的能力。进而,具有对历史书籍进行分类的能力——精读基本史籍,选读参考书,查阅工具书,使学生具有独立教学和史学研究的能力。 二、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及学时分配 (一)理论教学内容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及学时分配 1.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导论(1学时) 重点、难点:中国历史要籍的分期分类。 2.中国古代史籍的雏形——《尚书》(1学时) 重点、难点:《尚书》的今古文及真伪问题。 3.作为《尚书》百篇之余的《逸周书》(1学时) 重点、难点:分析《逸周书》文字表层背后的深层政治用意。 4.《左传》与《国语》(春秋内外传)在先秦史籍中的地位和意义(1学时) 重点、难点:《春秋》、《左传》、《国语》之关系及各自特点。 5.《史记》与纪传体的创始和发展(1学时)

重点、难点:司马迁的史学观。 6.《汉书》在纪传体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1学时) 重点、难点:班固的史学思想。 7.《后汉书》与纪传体的发展(1学时) 重点、难点:范晔的史学思想。 8.《三国志》与纪传体史书的发展(1学时) 重点、难点:陈寿的史学思想。 9.《晋书》在纪传体史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1学时) 重点、难点:《晋书》的成就。 10.《资治通鉴》与编年体史书的发展(1学时) 重点、难点:后世在治国理政方面对《资治通鉴》的借鉴。 11.唐宋时期的政书类、纪事本末类、方志地理类史书(1学时) 重点、难点:后世对古代政书、纪事本末、地理方志的借鉴。 12.《史通》与史评类史书的发展(1学时) 重点、难点:《史通》的成书背景及其记载内容的特点。 13.《明史》与纪传体史书的发展(1学时) 重点、难点:《明史》的成书背景及其记载内容的特点。 14.编年体史书与纪事本末体史书的进一步发展:《明实录》与《宋史纪事本末》(1学时) 重点、难点:《明实录》与《宋史纪事本末》的成书背景及其记载内容的特点。 15.《廿二史考异》、《廿二史劄记》与史论、史考类史书的发展(1学时) 重点、难点:《廿二史考异》、《廿二史劄记》的成书背景及其记载内容的特点。 16.《读史方舆纪要》与历史地理类史书的发展(1学时) 重点、难点:《读史方舆纪要》的成书背景及其记载内容的特点。 (二)实践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及基本要求 1.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史部总叙》精读与阐析(1学时)

中国历史基本记事(1839--1950)

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 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人民痛击英国侵略者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鸦片战争结束 19世纪40-50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颁布 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互相残杀 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签定《天津条约》1859年洪仁玕向洪秀全进呈《资政新篇》 1860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1861年北京政变 1861年总理衙门成立 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 1883-1885年中法战争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定 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898年戊戌变法 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年《辛丑条约》签定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黄花岗起义 1911年保路运动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清帝退位 1913年二次革命 1915年护国运动开始 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 1917年护法运动开始 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初香港中国海员大罢工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中国历史要籍选读 师范学院本科历史学复习资料

中国历史要籍选读复习资料 一、判断题(每题 3分,共15 分) 1.新唐书在南宋时期首先出现,记载了大量唐朝史事。() 2.古应泰编辑的明(明史记事本末)首先采取群书而为书。() 3.《元和郡县图志》是我国古代保存最早一部比较完整的全国地理总志。 () 4.《明史》是二十四史的最后一部,前后两次才修成。() 5.历代关于《资治通鉴》的注本最好的是宋朝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 二、选择题(每题 3 分,共45 分) 1.教材认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文艺观,大体上表述在以( )。 A.“思无邪”为核心的文艺批评标准 B.“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 C.“兴观群怨”为核心的批评观 D.“尽善尽美”为核心的美学观 2.从《史记》对汉高祖和汉武帝的记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司马迁的( ) A.“究天人之际”的精神 B.“发愤著书”的精神 C.“实录”精神 D.“主文而谲谏”的精神 3.我国古代史籍发展的鼎盛时期是在下列的哪个时代。( ) A. 春秋战国时期 B. 魏晋南北朝时期 C. 隋唐元宋时期 D. 明清时期 4.我国古代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史学史《史通》的作者是哪位。( ) A.刘知几 B.王存 C.李好文 D.杨宗瑞 5.教材指出:孟子“以意逆志”的“意”,从他的思想体系及他说诗的状况来看,乃是指( )。 A.读者之意 B.作品之意 C.作者之意 D.古人之意

6.《道学传》的创立,反映了道学在社会学术思想中的特殊地位。《道学传》是那本史书所创。( ) A.《晋书》 B.《宋史》 C.《魏书》 D.《明史》 7.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著录存书和佚书的是哪本著作。( ) A.《汉书·艺文志》 B.《隋书·经籍志》 C.《新唐书·艺文志》 D.《史籍举要》 8.下面哪本书是纪传体题材( ) A.《梁书》 B.《资治通鉴》 C.《唐会要》 D.《五代会要》 9.《范缜传》出自哪本史书( ) A.《北史》 B.《南史》 C.《唐书》 D.《晋书》 10.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载历代典章制度的史书是( ) A.《囯榷》 B.《通典》 C.《文史通义》 D.《圣武记》 11.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政书体史书是( ) A.《通典》 B.《通志》 C.《明史》 D.《元史》 12.下列被称为“史学双壁”之一的是( ) A.《通典》 B.《资治通鉴》 C.《囯榷》 D.《太平寰宇记》 13.列传常把祖孙父子有传者集合一处,不分朝代,称为一种家谱式的史传哪一部史书的突出特点 ( ) A.《元史》 B.《宋书》 C.《南·北史》 D.《明史》 14. 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 A.《国语》 B.《史记》 C.《汉书》 D.《尚书》 15.下面哪部史书不是元脱脱编注的( ) A.《宋史》 B.《辽史》 C.《金史》 D.《元史》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简介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中文名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英文名称:The Historic and Cultural City of China 课程类别:学科选修课 适用专业:博物馆学、旅游管理 开课学期:春、秋 总学时:36学时(课堂讲授28学时、学生上讲台4学时、校外现场教学4学时 总学分:2 预修课程(编号):无 并修课程(编号):无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博物馆学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课程。主要内容是介绍中国六大古都及天津、苏州、曲阜、成都、潮州等十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发展过程、主要名胜,揭示名城的历史文化内涵,使学生既能了解这些名城的基本情况,又能掌握认识历史文化名城的方法。 建议教材:自编讲义 参考书: [1]陈桥驿:《中国六大古都》,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版 [2]葛晓音:《中国名胜与历史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 [3]高永青:《中国文化名城》,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99年出版 [4]罗亚蒙:《中国名城》,白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5]陈桥驿:《中国历史名城》,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二、课程教育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既能掌握课程所介绍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基本情况,又能掌握一种认识历史文化名城的一般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对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创造的审美意识、促进学生对人类历史足迹的思考,进而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自觉意识。 三、课堂教学内容与要求:(总28学时) 1、绪论(2学时)

从历史文化说起——你从哪里来,历史的长河,文化是什么; 名城的魅力——历史文明凝名城;解读名城——历史的精神、文化的情怀;选择名城——六大名都有侧重其他名城亦点睛。 要求:了解“历史文化”的内涵;掌握学习历史文化名城的方法。 2、西安——一部无字的中国通史书(4学时) 历史的足迹:四塞以为固,八水绕长安;走过蓝田人;半坡遗址存;十二王朝建都地,西安事变天下闻。 名胜解读:周公庙里思无穷;千年演进长安城;巍巍宫殿今何在;大小雁塔城中立;长安城外帝陵多;关中塔祖法门寺;史家建庙世无双;丞相祠堂五丈寻。 文化之旅——汉文雄天下,百学集长安;唐诗有先圣,千家竞人间。 要求:了解十二王朝建都史;识记半坡遗址、长安城、大小雁塔、秦始皇陵、乾陵、阿房宫遗址;掌握西安历史文化名人的主要著述和活动。 3、洛阳——天下之中九朝都(2学时) 历史的足迹:周公营成周,平王迁都洛邑;汉至五代八朝都;今日洛阳呈辉煌。 名胜解读:“释源”“祖庭”“白马寺”;“伊阙”“龙门”有石窟。 文化之旅:文坛多名流(建安七子、“陆海潘江”、“洛阳纸贵”)。良史良著留;二程兴洛学;书法传千秋;三彩色艳浓。 要求:了解洛阳的历史;识记白马寺、龙门石窟;建安七子、“陆海潘江”、“洛阳纸贵”;掌握班固、司马光的历史著作的主要内容;理解二程哲学思想的特点。 4、南京——虎踞龙盘今胜昔(2学时) 历史的足迹:天然造就龙虎地;鼓楼岗下古文明;吴国建业始定都;东晋南朝都建康;隋文下令化为田;明建应天府,洪武重筑城;清设“江宁织造署”;勿忘“南京大屠杀”。 名胜解读: 石头城遗址;南京城墙;明孝陵;中山陵。 文化之旅: 历史名葩出南京;金陵诗词传千古。 要求:掌握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及主要历史;识记石头城遗址、南京城墙、明孝陵;中山陵;了解《文心雕龙》、《永乐大典》、金陵怀古诗作。 5、开封——千年开封盛于宋(2学时) 历史足迹:郑庄公命名,魏惠公建城;柴荣扩城通水路;北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