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起源与发展和战后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复习学案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起源与发展和战后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复习学案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起源与发展和战后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复习学案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起源、发展和战后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复习学案

一、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起源

(一)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考点1: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

(1)古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其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是民主政治产生的经济基础;(2)殖民活动、海外贸易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形成古希腊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和平等互利的观念,是民主政治产生的社会条件;(3)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使公民有较多的直接参与政治事务的权利,君主专制始终发展不起来;(4)城邦公民积极参与城邦政治事务,普遍具有较高的素质,是民主政治产生的人文因素。

考点2:雅典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内容:

1、梭伦改革(背景、内容、影响)

(1)背景:新兴工商业阶层、平民与旧氏族贵族斗争,债奴制盛行,社会矛盾尖锐。(2)内容:a、经济上:废除债奴制。b、政治上:按财产多寡,将雅典自由民分为四个等级;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3)评价: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2、克里斯提尼改革(内容、影响)

(1)内容:

a、以10个新的地域部落代替旧的4个血缘部落;

b、建立“五百人会议”,代表原来的“四百人会议”:

c、设立“十将军委员会”,每部落各选一名;

d、制定陶片放逐法。

(2)影响:

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3、伯利克里改革(内容、影响)

(1)内容:

a、各级官职,除十将军外,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

b、“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

①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②五百人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执掌国家最高权力。

c、为保证所有公民,尤其是低等级公民能积极按时参加国家的政治事务,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

(2)影响: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考点3: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主权在民、权力制约、法律至上、公民意识、轮番而治、公民内部平等

考点4: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1、历史进步性(得)

(1)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2)雅典民主政治充分调动了公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2、历史局限性(失)

(1)就其民主范围而言,雅典公民权利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基础上的,众多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

(2)就其性质而言,仅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二)罗马法

考点1:《十二铜表法》

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①背景:从罗马建城到共和国建立之初,罗马主要依靠祖辈传承下来的习惯法来调整社会关系贵族垄断了立法权并随意曲解法律以欺压民众,广大平民对此强烈不满,他们极力要求制定成文法来保护自身的权益,迫于平民的压力,元老院成立立法委员会,制定成文法。

②颁布:公元前499年,立法委员会颁布

③评价:是古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从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是罗马法的起点;但也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

考点2:公民法与万民法的区别

(1)公民法:

①概念:从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它是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也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②特点: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而涉及及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范不够完善。

(2)万民法

①产生:大概产生于共和国到帝国过渡过程中。

②特点: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一切自由民);不触动原有公民体系的前提下,万民法借鉴了外邦人的法规;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考点3:自然法

1、建立:公元前1世纪,西塞罗

2、含义: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它是一种遵循自然理性原则的法律概念,含有天赋人权思想。

3、核心思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公平至上

4、基本原则:自然、理性、自由、平等、正义

二、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考点1:光荣革命

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玛丽和荷兰执政威廉承袭英国王位(进口国王),共同统治英国。这次不流血的政变,历史上称为“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此后,英国逐渐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实质: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势力达成妥协。

考点2:《权利法案》

1.主要内容:⑴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⑵封建时代的君权神授遭到否定,君主权力由法律赋予,受到法律严格制约。

⑶议会掌握了制定法律的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

2.意义:议会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考点3: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组成: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组成责

任制内阁;

2、形成:1721年沃波尔实际上成为英国第一任首相,标志责任内

阁制形成。

3、特点: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首相有控制内阁

决定的发言权;一切内阁成员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要与首

相共进退;内阁必须得到下院议员的支持,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

对(即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首相就要辞职以向议会谢罪,

或解散议会而提前大选,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

考点4:1832年议会改革

1、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2、内容: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

3、影响:工业资产阶级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考点5: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完善过程

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的权力;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考点6: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和影响

1、特点:①议会权力至上②国王统而不治③首相掌握实权

2、意义:①、大大削弱了国王权力,议会逐步掌握国家权力,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②、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是历史一大进步。

③、议会各党派在代议制下很多问题通过协商和妥协来完成,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④、对其他国家民主制度的建设有重要影响。

(二)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考点1:邦联制和联邦制

1、独立之初,美国实行联邦制。联邦作为松散联盟,造成国家权力微弱和各州权力过大,使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2、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有利于地方积极性的发挥。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结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考点2:1787年宪法(原则、评价)(指导思想: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1、内容:(1)联邦制原则。宪法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一个最高行政长官总统);一个全国性的议会,掌管统一的联邦财政;一个权力,在各州司法体系上的联邦司法体系。同时,宪法让各州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

(2)分权制衡原则。将立法、行政、司法的权力分别授予参众两院、总统、最高法院三个部门,它们之间互不统属又互相制约,有效地防止了专制主义的出现。两党制是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消除了世袭制和终身制。

2、对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的评价

A、重要进步意义:

1)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保障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

2)“制约与平衡”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民主。

3)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矛盾,为美国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4)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B、局限性:

1)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

2)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没有选举权。

(三)法国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考点1:法国政体的更替

君主制(大革命前)—君主立宪制(1791年)—第一共和国(1792年)—第一帝国(1804年)—第二共和国(1848年)—第二帝国(1852年)—第三共和国(1875年)。

考点2:法国民主共和之路艰难的原因

1、经济上:法国小农经济发达,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较弱。

2、政治上:封建势力强大,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3、思想上:法国的君主专制思想长期存在。

4、外部上:普奥等国家的武装干涉。

考点3: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a.内容:行政权--总统、7年、连任(两院联席议会选出);

立法权-两院制议会:(众议院-普选、参议院9年-间选)

内阁-议会中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

b.意义:确立共和政体,促进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四)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考点1:德意志帝国宪法

构成:a.皇帝(元首):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

内阁首脑:宰相(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

b.立法机构-两院制议会:联邦议会(上议院)-首相为议长

帝国议会(下议院)-立法权

考点2: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特点及评价

1.特点:立宪为虚,专制为实

2.评价:

(1)局限性: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带着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2)积极性:完成统一、建立资产阶级性质的国家,推动资本主义发展。

考点3:德国代议制民主存在缺陷的原因

1、德国是由容克地主阶级通过王朝战争的方式实现国家统一,统一后的德国保留了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和封建专制残余。

2、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依赖性强,工人阶级力量不够强大。

(五)资产阶级代议制

考点1:特点、作用

1、代议制特点:议会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坚持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实行民主原则;实行政党政治。

2、代议制作用:

A、有利于欧洲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形成;

B、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

D、对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考点2:统一性与多样性

1、统一性表现:(1)一个核心即代议制民主,在如何解决人民行使权力问题上,代议制民主是直接民主在难以实现的情境下的一种最先进的选择,其实现的主要途径是实行和完善普选制。(2)两种政体,一种是君主立宪制,一种是民主共和制,两种政体均以防止专制统治为目的。(3)三项原则:一是民主化原则;二是法律化原则;三是制度化原则。

2、多样性表现:(1)法、德是欧洲大陆上的两个典型国家,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1875年颁布宪法确立共和政体,但与美国的共和政体又有差别:法国是议会制共和制,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而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制,国家权力中心在总统。(2)1871年德意志完成统一,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政体,但与英国也不同,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而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皇帝与首相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七)西方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妥协精神

1、英国光荣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和旧贵族之间的妥协;

2、美国民主政治妥协精神表现在: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之间;大州和小州之间;南方和北

方之间;参议院和众议院之间;国会、总统和联邦法院之间;

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资产阶级君主派和共和派妥协的产物;

4、德意志君主立宪制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体现了资产阶级与容克地主阶级的妥协。

三、战后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

考点1:战后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

1、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3、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两件格局瓦解

4、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考点2:战后两极格局(冷战格局)的形成(背景、过程、影响)

1、美苏“冷战”背景

(1)雅尔塔体系的确立;美苏均势

(2)二战结束后,美苏反法西斯联盟的政治基础不复存在,战时同盟关系破裂。

(3)战后苏联势力的不断增强,及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影响日益增大,美苏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加剧。

2、美苏“冷战”过程

(1)“冷战”的公开信号:丘吉尔的“铁幕”演说。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领导人第一次公开发出“冷战”信号,为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做了舆论准备。“冷战”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是两种社会制度尖锐对立的表现。

(2)杜鲁门主义的提出: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发出了“冷战”宣言——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一篇特别咨文,这篇咨文的内容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内容:声称希和土耳其正面临“极权主义”的威胁,要求国会在1948年6月底以前提供4亿美元的助。影响: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特点:以意识形态的分歧作为幌子,来掩盖全球扩张的目的。(3)马歇尔计划的出台: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目的:用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实质: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

(4)苏联的反击措施:成立“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以协调和统一各国党的行动;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建立一个社会主义世界市场,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抗。(5)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形成:1949年,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建立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3、“冷战”阴影响下的国际关系

(1)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2)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3)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

(4)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下

考点3:五六十年代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美苏长期对抗,实力相对衰落

(2)西欧和日本的崛起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3)不结盟运动兴起,使得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政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考点4:欧洲的联合(背景、过程、影响)

1、背景

(1)现实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它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

(2)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3)政治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4)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

2、过程

(1)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的矛盾化解。

(2)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3)欧洲共同体成立: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

3、影响:

(1)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3)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

(4)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考点5:战后美欧关系的发展演变

1、控制与依附:二战结束后,为了对付苏联、遏制共产主义,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恢复经济,控制西欧。

2、控制加同盟:美国采取冷战政策,建立北约组织,同英、法等国建立了广泛的同盟关系。

3、控制与反控制:20世纪50年代后,西欧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美国同西欧国家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日趋激烈。

4、伙伴加竞争对手:随着欧共体的成立和扩大以及欧盟的诞生,西欧发展成为可与美国并驾齐驱的重要力量。

考点6:战后美日关系的发展演变

1、占领、控制与依附:二战结束后,美国单独占领了日本,推动日本实行民主改革。

2、扶植与相互利用:朝鲜战争爆发后,由于军事上的需要,美国向日本订购了大批军事及后勤物资,扶植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利用朝鲜战争和美国需求发展经济。

3、结束占领:为了把日本变成对抗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据点,美国结束了对日本的占领状态。

4、控制与反控制: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反对美国控制的斗争逐渐加强。

5、重要战略伙伴:日美同盟关系依然存在,但日本开始改变外交政策,推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日美在经济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在政治、外交方面,日本并不完全和美国保持一致。

考点7: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东欧剧变

(1)概念:1989年,东欧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丧失政权。

(2)实质: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3)典型:波兰(波兰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德国(1990年,两德统一)(4)原因

a.历史根源:东欧各国照搬苏联模式,受制于苏联。

b.内部原因:经济发展缓慢,导致经济危机;政治上各国党和政党忽视民主和法制。

c.外部原因: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的影响。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d.直接原因:这些国家的执政党在国内国际压力下,宣布实施“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承认反对派的合法存在,最终丧失了国家政权。

2、苏联解体

(1)解体过程

a、戈尔巴乔夫改革

(造成人们的思想严重混乱;造成苏联局势更加动荡;民族矛盾加剧,民族分离活动剧烈。)1985年.经济领域改革,但困难重重,无法打开局面。

1988年,政治改革,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初行多党制,加剧了政局动荡。

b、八一九事件

①原因:1991年8月,苏联公布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把这个联盟变成一个松散的邦联。

②结果:改变了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苏共被排挤出政权,国家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c、1991年底,哈萨克的阿拉木图签署《阿拉木图宣言》,正式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2)原因: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非但没有成效,反而激化矛盾;

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出现严重的弊端,已无法适应苏联社会的发展;

外部原因:西方“和平演变”;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一、一周知识概述 二战结束后,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宣告结束,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发展趋势。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一)战后国际关系演变 1、变化原因: (1)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促使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联合反对法西斯。 (2)战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帝国主义力量削弱;人民民主力量增长。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影响。 (4)西方对苏联和东欧实行“和平”演变。 2、演变的表现: (1)世界反法西斯盟国打败了德、意、日。 (2)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原则,建立了联合国。 (3)美国推行冷战遏制苏联,对亚洲实行局部战争。(侵略朝鲜和越南)(4)社会主义力量壮大,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 (5)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美苏争霸,两极格局形成。 (6)苏联推行霸权,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阵营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7)西欧、日本迅速发展,经济上日、西欧、美三足鼎立,政治上不再唯美国是从。 (8)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迅速增强。(欧盟、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3、基本格局: (1)第三世界崛起和西欧、日本的实力增长,冲击美苏两极格局。 (2)美苏冷战是战后四十年国际关系的核心。 (3)苏联解体,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1、冷战政策 (1)原因:二次大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军事、政治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美国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2)含义: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冷战政策的实质是遏制共产主义和干涉别国内政;美国的根本目的是称霸世界) (3)信号: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4)具体表现: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他提出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冷战开始。);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目的一:帮助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防止革命的发生;目的二:通过美国的援助,打开西欧的门户,控制西欧);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5)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以杜鲁门主义为起点,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了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在军事方面1949年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标志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形成)。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1955年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标志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至此,世界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美苏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对峙。 (6)美苏冷战的影响:逐渐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 2、美苏争霸 (1)开始与结束的标志:从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担任苏联领导人后,美苏展 开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争霸。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长达半个世纪的美苏两极格局结 束。 (2)根本原因:美苏两国意识形态的不同和各自国家的利益。 (3)实质:是美苏两国在实力的基础上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 (4)过程: 第一阶段: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美攻苏守。原因:五六十年代,苏联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远不及美国,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占据优势。事件: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第二阶段:70年代,美苏争霸达到高潮,苏攻美守。原因:美国受经济危机(1974-1975)冲击,经济增长趋于缓慢;美国深陷越南战争,难以自拔,尼克松于1969年执政后,实行了战略收缩。而苏联在70年代中期,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加,转而采取进攻战略。表现:苏联把中东、非洲、南亚次大陆作为扩张的对象。1979年12月,出兵占领了阿富汗。 第三阶段:80年代到90年代初,双方实行有限缓和。原因:长期争霸,使经济力量相对薄弱的苏联负担沉重。8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提出以军备控制为中心的全球缓和战略。美国因为大规模扩充军备,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它的经济也遇到西欧和日本的激烈竞争。因此,美国同意实行有限缓和。表现:1989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知识点总结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和完善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经历了三个阶段: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王权;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1)背景:A.历史传统:13世纪<<大宪章》的签署给王权设定了界限,并形成了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B.政治前提:1688年的光荣革命解决了王权与议会的权力之争。 (2)制定: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1.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的制定 (1)内容: 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2)影响: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是英国统治方式从人治到法治,英国社会进入长期稳定 发展的时期。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 时间:18世纪前期,内阁制开始形成) (2)“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首相承担了实际行 政职责。1721年,沃波尔成为第一任内阁首相 (3)运行机制: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内阁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了 对政府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 举 (4)19世纪中期随着选举权的扩大和两党制的形成,议会选举由个人竞争扩大为两党间的角逐,大选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 3.1832年议会改革 (1)改革原因:““光荣革命”后,英国的议会基本掌握在资产阶级化得贵族手中,随着工业革 命深入和经济发展,工商业资产阶级迅速壮大,改革议会的呼声 日渐高涨 (2)改革结果和作用:工业资产阶级获更多议席,加强了在议会中作用,推动了政治民主化发展为工业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虽然保留君主.,但由议会掌权。 ①国王是世袭产生,是国家的象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②议会具有立法权③内阁行使行政权,内阁的领袖就是首相。 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一二三 一条主线:议会的发展演变 两个趋势:国王权利逐渐削弱,议会权利不断增强 三个转移:A.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B.行政权力有国王转移到内阁; C.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二.北美大陆的新体制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知识点汇总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知识点汇总

————————————————————————————————作者:————————————————————————————————日期:

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知识点总结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和完善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经历了三个阶段: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王权;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1)背景:A.历史传统:13世纪<<大宪章》的签署给王权设定了界限,并形成了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B.政治前提:1688年的光荣革命解决了王权与议会的权力之争。 (2)制定: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1.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的制定 (1)内容: 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2)影响: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是英国统治方式从人治到法治,英国社会进入长期稳定 发展的时期。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 时间:18世纪前期,内阁制开始形成) (2)“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首相承担了实际行 政职责。1721年,沃波尔成为第一任内阁首相 (3)运行机制: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内阁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了 对政府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 举 (4)19世纪中期随着选举权的扩大和两党制的形成,议会选举由个人竞争扩大为两党间的角逐,大选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 3.1832年议会改革 (1)改革原因:““光荣革命”后,英国的议会基本掌握在资产阶级化得贵族手中,随着工业革 命深入和经济发展,工商业资产阶级迅速壮大,改革议会的呼声 日渐高涨 (2)改革结果和作用:工业资产阶级获更多议席,加强了在议会中作用,推动了政治民主化发展为工业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虽然保留君主.,但由议会掌权。 ①国王是世袭产生,是国家的象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②议会具有立法权③内阁行使行政权,内阁的领袖就是首相。 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一二三 一条主线:议会的发展演变 两个趋势:国王权利逐渐削弱,议会权利不断增强 三个转移:A.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B.行政权力有国王转移到内阁; C.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 民民主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习题详解

(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内容标准】(1)简述杜鲁门主义等史实,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2006年武汉市中考思想历史卷及答案(大纲卷) 28.学习历史需要准确掌握基础知识。下列关联正确的一组是 A. 林肯——美国历史上第一任总统 B. 拿破化——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 C.杜鲁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代言人 ?2006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历史试卷 25.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说:“华约和苏联解体后,北约实际上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你认为普京此话的含义是 A.国与国之间应该友好合作 C.世界局势日趋缓和 B.世界两极格局已经终结D.经济全球化趋势日 湖北省黄冈市2006年初中升学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非实验区) 24.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A.多极化??? B.“一超多强”? C.“五强并立”??? D.单极世界?? 2006年福州市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会考、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卷 20、从下图中你所能得到的信息是 美苏争霸B、日本成为经济强国C、出现了众多跨国公司D、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 2006年泰州市二〇〇六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历史试题 23.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多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其中“多强”除了中国、日本外,还有 A.意大利、英国 B.欧共体、德国 C. 法国、加拿大 D.欧盟、俄罗斯 2006年安徽省濉溪县初三毕业会考历史试卷(开卷) 24、当今世界新旧格局交替的显著表现是()A、由国际经济旧秩序向国际新秩序过渡 B、由两级格局向多极化发展C、由美国称霸到美日欧三足鼎立 D、由意识形态对立到政治军事对抗 ?2006年湖北省黄冈市初中升学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试题(课改区) 24.下列关于冷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B、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C、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已经定型 D、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成为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江苏省盐城市二○○六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史地试卷 23.下列关于当前世界格局的说法,正确的是 A.美国独霸世界 B.西欧、日本和美国三足鼎立 C.形成了多极化格局 D.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湖北省宜昌市200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试题(课改实验区使用) 20.某班开展以"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小明同学确定了以下研究内容,其中不准确的是A.罗斯福新政?????? B.美苏"冷战"???? C.多极化趋势?????? D.科索沃战争 2006年河南省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试卷 20.当前世界格局的特点是 A.两极对峙 B 多极化形成 C “一超多强” D 和平共处 2006年山东省中考试题 15、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19世纪末期德国政治体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共和之路举步维艰 B.议会粉饰君主专制 C.国家权力间制约与平衡 D.虚位君主统而不治 2. 1883—1889年,德国颁布疾病保障、意外工伤保险等社会立法条例,1887—1889年,英国政府参与议会会议次数占全部会议次数的84.5%,1885—1889年,美国克利夫兰否决国会议案324项目。这些现象 A.表明早在19世纪末期福利制度在西方国家已经形成 B.体现了19世纪末资本主义行政权力日益增长的趋势 C.说明19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行政权力凌驾于议会之上 D.体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期已大规模应用 3. 据布鲁姆菲尔德《非凡的人》的调查报告显示:英国从罗伯特·沃波尔以来的36任首相中,有爵位的大贵族有26人,中产阶级(包括教师、律师、医生、商人)5人,富裕乡绅5人。材料说明此时英国 A.《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B.责任内阁制已经形成了 C.封建地主政治势力强大 D.社会上层发挥政治作用 4. 1688年11月荷兰执政威廉率领远征军登陆英国,国王詹姆士二世出逃。议会通过了詹姆士二世“退位”的决议,正式立威廉为国王,玛丽为女王。此举意味着英国 A.国王彻底丧失统治权 B.法权至上时代来临 C.责任内阁制正式确立 D.君主制度从此结束 5. 近代早期英国政府常常为战争债务所困扰。光荣革命后百年,英国陷入了旷日持久的对外战争,政府财政却从未崩溃,而且民众对购买国债欣喜若狂。这主要得益于 A.宪政制度确立了政府的信用 B.殖民掠夺扩张积累大量财富 C.工业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D.议会改革使民众获得酱选权 6. 1689年1月召开的英国“民会国会”以詹姆士“已经退位”和“王位虚悬”为由,决定由威廉和玛丽共同继承王位,前者为国王,后者为女王。议会的这一做法A.冲击了传统的“王权神授”观念 B.使英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C.意在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解决了英国国王与议会间的矛盾 7. 有学者评论某个国家“创造了一种新的社会进步方式,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这种模式,成为它给后世留下的最独特的遗产。随之一个人统治一个国家的时代在这个岛国永远地结束了”。这个国家采取的“和平变革方式”是 A.光荣革命 B.一票共和 C.制宪会议 D.炉边谈话 8. 1951年议会选举,保守党战胜工党,其领袖丘吉尔再度出任首相,在白金汉宫接受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任命;因身体原因,1955年4月5日下午4点半,他到白金汉宫正式向女王递交了辞呈。6日下午,丘吉尔迁出了唐宁街。这表明 A.成为保守党领袖才能任首相 B.首相任免要依法履行程序 C.新首相需要对英国国王负责 D.国王有任免首相的决定权 9. 沃波尔担任财政大臣期间,领导着全体内阁成员实行一致的政策,并坚持让不服从他领导的阁员离职。然而,在他任职时,他并未组织过内阁,也没有在下议院领导过一个多数派。这说明当时 A.国王开始逐渐统而不治 B.帝国议会的作用很小 C.内阁成员与首相共进退 D.责任内阁制有待完善 10. 1742年,沃波尔因失去议会的支持而辞职,这是英国首相辞职的先例。1784年小皮特首相遭到议会下院反对时,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获胜后仍继续任职。据此,对英国政治制度表述最准确的是 A.确立议会权力的至高无上 B.代议制最终完善的标志 C.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D.责任内阁制特点的体现 11. 近代早期英国书报审查制度产生于都铎王朝君权极为强大的时期,经历早期斯图亚特王朝的完善、英国大革命时期的转折,最终在1695年,英国革命派永久性废除了书报检查制度,从法律上保障了言论出版自由,这一举措产生的政治影响是A.提供了议会政治完善的条件 B.实现了英国社会的自由平等 C.推动了英国启蒙运动的兴起 D.最早确立了言论自由的观念 12. 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状况,经济持续增长,中等阶级和工人阶级力量壮大对现存的政治制度形成重大的压力。中等阶级要求变革,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不相称,希望在“有产”的同时也要“有权”。于是,英国A.发生了“光荣革命” B.颁布了《权利法案》 C.形成了责任内阁制度 D.改革了议会选举制度 13. 英国内阁权力的发展是缓慢的、渐进式和积累式的,而这几乎完全是自然的,并非是按预定的、经审慎拟定的计划进行的。这一现象说明英国 A.国王作为国家元首却缺乏实权 B.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制尚不成熟C.政治保守主义的色彩较为浓厚 D.政党交替执政难以形成凝聚力 14. 有学者认为,英国“光荣革命”并非想象中那么平和,成千上万民众发动起的暴力行动和他们对詹姆士二世的反叛浪潮迅速波及英伦三岛,这是革命得以成功的保证。这实际上说明“光荣革命” A.具有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 B.使议会成为唯一权力机构 C.暴力剥夺了国王的行政权 D.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5. 1820年,美国民主派领袖杰斐逊说:“就我所知,社会最高权力的最可靠掌管人只能是人民自己,美国总统制为君主制的‘新版”’,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美国总统制共和制是虚,君主专制是实 B.美国体制由“邦联”到“联邦”,中央权力被削弱 C.美国实行的是间接民主,总统是国家权力核心 D.美国实行的是直接民主,总统只是国家象征 16. 约翰·亚当斯在谈及对美国革命的内涵和意义的看法时认为,革命并不等于独立战争,“人民在原则、意见、观点和感情方面的剧烈变化,乃是真正的美国革命”。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试题汇编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试题汇编 (2016新课标1,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二世去世,安妮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当时在英国 A. 议会无权制裁国王 B. 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 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 《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2016浙江21).20世纪初,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说:“我们现在有一个牢固确立了两百年的传统,即归根到底,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这一传统的确立,使一个以小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各国效仿的理由是 A.英国经济上的成就得益于其制度设计 B.殖民主义深刻影响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C.英国“光荣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 D.英国启蒙思想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的理论基础 (2015课标Ⅰ,33)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2013课标Ⅰ,27)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2013·江苏单科·16)“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2012北京文综,21)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A.筹集税款B.干预立法C.招募军队D.任命大臣 (2012海南单科,11)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2014课标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一周强化 一、一周知识概述 二战结束后,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宣告结束,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世界经济呈现全球化发展趋势。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一)战后国际关系演变 1、变化原因: (1)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促使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联合反对法西斯。 (2)战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帝国主义力量削弱;人民民主力量增长。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影响。 (4)西方对苏联和东欧实行“和平”演变。 2、演变的表现: (1)世界反法西斯盟国打败了德、意、日。 (2)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原则,建立了联合国。

(3)美国推行冷战遏制苏联,对亚洲实行局部战争。 (4)社会主义力量壮大,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 (5)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美苏争霸,两极格局形成。 (6)苏联推行霸权,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阵营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7)西欧、日本迅速发展,经济上日、西欧、美三足鼎立,政治上不再唯美国是从。 (8)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迅速增强。 3、基本格局: (1)第三世界崛起和西欧、日本的实力增长,冲击美苏两极格局。 (2)美苏冷战是战后四十年国际关系的核心。 (3)苏联解体,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 (二)冷战中的对峙 1、冷战政策 (1)原因:二次大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军事、政治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美国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2)含义: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3)信号: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4)具体表现: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他提出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冷战开始。);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5)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以杜鲁门主义为起点,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了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在军事方面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至此,世界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的形成。美苏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对峙。 2、美苏争霸 (1)开始与结束的标志:从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担任苏联领导人后,美苏展开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争霸。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长达半个世纪的美苏两极格局结束。

高中历史: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政治专题复习人教版必修1

专题二近代西方代议制民主政治 一、概念 所谓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由自己的同意所选举出来的代表负责制定法律和管理公共事务的一种民主政治形式,从本质上来说它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产物。相对于雅典的直接民主它也称间接民主。代议制最初是由中世纪欧洲君主和贵族发明的,到近代才实现与民主政治的结合。 问题:为什么近现代社会要采用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形式? 1、长期以来,自由和民主一直是人类追求的政治理想 2、随着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封建专制受到越来越多的揭露和批评。 3、近现代社会的发展难以实行直接民主,而代议制民主既要求政府对民众负责,实现了人民的权利,又保证了效率。 二、代议制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 1、经济基础:14-16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历史渊源:古希腊罗马的民主法治制度为西方近现代代议制民主政治提供了广泛的依据和范本。 3、思想基础:人文主义和启蒙思想为代议制民主提供丰富而坚实的理论基础。 A、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解放了民众的思想,为民主政治提供最初的依据;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纠正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偏差,确立了人的理性主题地位。 B、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为代议制民主提供了更为现实的依据和具体的政治方案。 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思想、“政治的目的是自由”、洛克的分权学说、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伏尔泰的“开明君主”政治、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4、政治基础: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专制斗争的不断胜利为代议制民主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A、英国资产阶级依据传统、借助宗教改革与封建专制进行了长期反复的较量,最终取得光荣革命的胜利。 B、法国资产阶级在三次人民起义的推动下推翻封建君主制度,并经过长期的内部斗争最终确立共和制。 C、北美人民在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阶级的领导下推翻英国殖民统治,为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建立扫除障碍。 D、德意志通过王朝战争实现了国家的统一、日本通过实施明治维新为代议制奠定了基础。 5、法律保障 代议制民主制度本质上是法制制度。因而,西方大国在迈上代议制道路之时,都通过了一系列的法律文献,确定和保障了代议制制度的实施。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权利法案》、《三年法案》、《王位继承法》,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确立了限制王权和议会至上两大原则,使英国朝着君主立宪的方向法制。 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初就颁布《人权宣言》,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基本原则,用人权和法治取代王权、神权和特权;1791年颁布了法国第一部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之后资产阶级内部为君主制和共和制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最终于1875年在人民群众的拥护下通过了《法兰西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C、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体现了平等与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人民革命等民主思想,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了共和国的原则;而1787年宪法的颁布正式确立了总统制、联邦制、共和制相结合的国家制定。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知识点总结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知识点总结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知识点总结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和完善 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经历了三个阶段: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 制王权;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 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 政治权利。 (1)背景:A.历史传统:13世纪<<大宪章》的签 署给王权设定了界限,并形成了召开议会决定重 大事宜的制度。 B.政治前提:1688年的光荣革命解决 了王权与议会的权力之争。 (2)制定: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1.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的制定 (1)内容: 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 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2)影响: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是英国统治 方 式 从 人 治

到 法 治 , 英 国 社 会 进 入 长 期 稳 定 发 展 的 时 期 。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 时间:18世纪前期,内阁制开始形成)

(2)“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 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 首,首相承担了实际 行政职责。1721年, 沃波尔成为第一任内 阁首相 (3)运行机制: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内阁成 员与首相在政治上 共进退;如果议会通 过了对政府不信任 案,内阁就要下台, 或者宣布解散议会 重新进行选举 (4)19世纪中期随着选举权的扩大和两党制的形成,议会选举由个人竞争扩大为两党间的角逐,大选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 3.1832年议会改革 (1)改革原因:““光荣革命”后,英国的议会基 本掌握在资产阶级 化得贵族手中,随着 工业革命深入和经

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3.3周:近代西方民主政治

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3.3周 今天复习:近代西方民主政治 本专题主要的主要内容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是历年来高考的重要考点内容之一,也是是新课标地区高考的重点内容。高考考点主要有:1.英国《权利法案》;2.美国1787年宪法;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4.《德意志帝国宪法》;考查的题型是选择题与材料型主观试题并重。复习本专题首先要熟知四部基本文献,重点理解这些政治文献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作用;同时注意联系现实热点,重视从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的角度,认识理解近代欧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对世界历史尤其是世界近代史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本考点预测需要注意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可以用一二三四来概括 1.一即指“一个观点”。对西方的政治体制,无论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都属于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都是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是基本符合本国情况的制度,都促进了本国历史的发展与进步。 2.二即指“两个比较”。复习时将各国代议制既要进行纵向的比较,着重分析其继承与发展、创新与质变;也要进行横向的比较,充分认识其体现出来的多样与统一、特色与本质。3.三即指“三个共识”。第一,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发展与完善是一个曲折、复杂、反复的发展过程。从宏观角度看,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出现(英国君主立宪制、1787年宪法的诞生及其扩展),既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资产阶级为代表的各种民主政治力量长期斗争及妥协的结果;从微观角度看,无论是英国内阁制的形成,还是法国共和制的巩固,都经历了长期的斗争。第二,资产阶级代议制呈现初明显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所谓统一性表现为各国资产阶级通过议会的设置把国家的主要权力——立法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以限制君主或总统等对行政权力的滥用,并通过立法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成为社会原则。但各国的民主政治制度又各具其特色,呈现出多样性。第三,尽管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制度仍有其局限性,但它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对人类的历史进程和各国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4.四即指“四个重点”。一是英国的《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近代民主制度的完善;二是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基本原则、联邦制的特点及两党制的发展完善;三是法国的共和之路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四是德意志国家的统一和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点。

2018年高考历史考点押题强化训练卷:西方民主政治的演进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最新学习文档

西方民主政治的演进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李剑鸣《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指出美国共和政体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其具体表现不包括() A.国会成为间接民主的代议制机构 B.赋予了总统独立行使行政权的权力 C.构建了“分权制衡”的政治体制 D.实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联邦制 【答案】D 2.余英时认为:“……英国自从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后,再没有别的暴力革命。美国除内战外,后来也没有再发生大的流血革命。”英美之所以能够避免暴力革命,是因为() A.民主体制的建立与完善B.专制制度的推翻 C.人民对暴力革命的反感D.人民对民主的向往 【答案】A 3.1862年《纽约晚邮报》写道:“在美国政府行政系统,总统大胆地乐于承担一切责任,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大家共同负责的想法。从最上边发号施令,要下边行动,有时内阁官员对这些号令并不同意。”出现上述情况是由于() A.美国总统的工作作风专横 B.美国总统具有强烈责任心 C.美国内阁实行共同负责制 D.美国总统拥有最高行政权 【答案】D 4.1937年,罗斯福以压倒性优势连任美国总统。他乘胜而进,提出改组法院以便在最高法院增加自己的同盟军,但令人意外的是超过50%的人民表示反对。这主要体现了美国宪法的哪一原则() A.联邦制原则B.人民主权原则 C.三权分立原则D.自由平等原则 【答案】C 5.下表反映了英国部分年份经济主要部门的收入变化(单位:万英镑),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A.工业革命完成,阶级矛盾趋于缓和 B.地主阶级消亡,王权开始受到削弱 C.资产阶级壮大,责任制内阁出现 D.社会结构变动,议会改革势在必行 【答案】D 6.“‘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作‘旧制度’。……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议会复杂的程序是他们相互制约的工具。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下列对“旧制度”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旧制度”体现了王在法下原则 B.“旧制度”确立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 C.“旧制度”保障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D.“旧制度”下国王最终“统而不治” 【答案】B 7.麦考莱在其著作《英国史》中称赞“光荣革命”是最后一次革命。这是因为“光荣革命”后的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解决了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C.从人治走向法治 D.改革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 【答案】D 8.作为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文件,理应含有某种不同于旧时代的新内容。然而,《权利法案》却并非如此。事实上,议会所获得的立法、财政、监督行政权14世纪时已获得了,议员在议会中的言论自由、不受迫害等权利在15世纪后也已经逐渐得到公认。该内容反映了17世纪英国革命的政治目的是() A.为了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B.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C.为确立新兴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D.为确定和维护传统之权利与自由 【答案】D 9.《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中记载:“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其中“政治制度的改变”是指() A.启蒙运动 B.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知识结构: [课标要求]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4)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节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一)“光荣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 第一阶段:1640年革命爆发,此后,一度建立共和国。 第二阶段: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国王查理二世实行反对英国国教和恢复天主教的宗教政策,违背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意愿,丧失了人心。 第三阶段:“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二)限制王权的法案(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发展过程:确立) 1、限制王权法案制定的条件 “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当时的有利形势,尽量扩大自己的政治、经济势力,利用他们所控制的议会,通过一系列的法案来限制王权。 2、限制王权的法案: (1)《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 (2)《王位继承法》的内容 3、限制王权法案制定的结果 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三)小密室的演变 1、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发展过程:发展) 内阁起源于“光荣革命”前的枢密院。乔治一世时,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并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阁的先例。到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 2、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 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首相有控制内阁决定的发言权;一切内阁成员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联合起来集体负责;内阁必须得到下院议员的支持,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就要辞职以向议会谢罪,或解散议会而提前大选,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 3、内阁制的作用 内阁制的建立使英国的立法机关得以控制行政,但又不降低后者的行政效率,从而有力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四)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 1、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发展过程:完善) (1)原因 a.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激起工业资产阶级的不满 b.欧洲大陆革命潮流的冲击 c.英国群众斗争的高涨 d.工业资产阶级为谋取参政权进行积极斗争

2013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章节汇编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分章节汇编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2013年高考全国Ⅰ卷27题)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答案】D 【考查点】光荣革命 2.(2013年江苏高考16题)“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答案】D 【考查点】1832年议会改革 3.(2013年高考全国Ⅱ卷33题)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 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C.废除君主立宪制 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答案】D 【考查点】美国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 4.(2013年山东高考15题)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 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它赞美的是A.联邦体制 B.分权制衡原则 C.共和制度 D.主权在民原则 【答案】A 【考查点】1787年宪法 5.(2013年广东高考20题)有人在1877年号召民众为当前政体的形式和宪法的完整性而战,并指出这是1789年革命的继承者同旧制度特权等级的残余及罗马神权政治代理人之间的斗争。“当前政体”是 A.君主专制 B.君主立宪制 C.共和制 D.无产阶级专政【答案】C 【考查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专题五 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专题五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一、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直接民主专制制度 1、产生条件: (1)是由希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造成的 (2)小国寡民的产物:①城邦狭小,公民能够直接参与城邦政治,追求民主权利;②新兴工商业者阶层的成熟,对追求民主权力的渴望增强。 2、存在时间: 公元前8—前6世纪 3、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1)梭伦改革 ●时间:公元前6世纪初 ●内容:①按财产多寡,把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等级越高,权力越大;②公民大会 为最高权力机关,各个等级均可参加;③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公民均可入选;④建立公民陪审法庭;⑤废除债奴制 ●作用:进一步打击了氏族制度残余,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2)克里斯提尼改革 ●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 ●内容:①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以部落为单位举行选举;②设 立五百人议事会;③成立十将军委员会;④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作用:大大削弱了氏族贵族的势力,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3)伯利克里改革 ●时间:公元前5世纪 ●内容:①公民参政范围扩大;②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扩大;③陪审法庭成为最高法 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④发放工资和津贴,鼓励低等级公民参政;⑤发放“观剧津贴”。 ●作用:雅典民主制度进入“黄金时代”。 4、雅典民主制度的衰落: ①希腊的奴隶制既是城邦繁荣的基础,也是它没落衰亡的根源。 ②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最终突破了只适应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根本原 因) ③城邦的内部混乱和城邦间的长期混战。(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马其顿王国亚历山 大征服希腊。) 5、主要特点 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权力制约、法律至上、公民意识)。 6、评价: 积极作用:(1)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城邦民主制度,重视和强调公民的权利和责任感,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最初的基础;(2)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产生了诸多文化巨匠。 局限性:真正能够享受民主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妇女无政治权利可言;广大的奴隶受到压迫;公民权对居留在雅典的外邦人来说也是遥不可及。 7、实质: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奴隶主贵族少数人的民主,对奴隶而言是实行专政。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学生用)

课题: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执教者张瑾时间 2014年11月28 日 高考考纲(2014年) 1.1688年“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颁布;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英 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 美国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1787年宪法的颁布;美国的联邦制以及共和政体的确立; 3. 德国的统一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及其历史影响 4. 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征;.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民主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难点 1. 通过概念阐释理解民主政治。 2. 阅读材料正确认识各国的民主政治。 3. 政治妥协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确立与发展的重要手段。 学习过程 一出示目标 二自学提纲 1.1688年“光荣革命”(背景、内涵、实质、影响、涉及的重要人物) 2.《权利法案》的颁布(背景、内容、意义) 3.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内阁的形成、与议会的关系,内阁成员的关系、意义) 4.1832年议会改革(背景、主要内容、结果、意义) 5.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4点) 6.美国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邦联条例》;美国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各个方面面临的窘境及影响) 7.1787年宪法的颁布(背景(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理论来源、时间、地点、内容、评价) 8.美国的联邦制以及共和政体的确立 9.德国的统一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背景、时间、方式(三次王朝战争) ) 10.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及其历史影响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影响) 11.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征(4点) 12.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民主政治发展中的作用(3点)

2019高考历史二轮练习:专项五西方民主政治的演进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019高考历史二轮练习:专项五西方民主政治的演进和社 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时间:45分钟) 选择题 1、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的观点普遍被西方思想政治家所认同。为避免“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西方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 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 C、建立分权制衡的民主制度 D、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2018江苏省模拟〕钱乘旦在《走向现代国家之路》一文中指出:“从血统上说,王位的新主人是詹姆士的女儿和女婿,这样就保留了斯图亚特的族谱,但王位的内容却因此起了变化。”对“王位的内容”变化说法欠妥的是() A、专制王权→民主共和 B、个人专制→宪政体制 C、王在法上→王在法下 D、国王至上→议会至上 3、程汉大教授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创建与发展过程中,英吉利民族是开路先锋。试看当今世界普遍流行的……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政治法律原那么,几乎无一不源于英国。”文中省略处不应包括的是() A、议会及议会制度 B、联邦及联邦制度 C、政党及政党制度 D、内阁及内阁制度 4、起草1787年宪法时,每达成一项共识便记录下来,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对于争议很大的内容,尽管确有规定的必要,也暂时不规定,留待后面再对宪法补充。这表达了该宪法() A、倾向于实行邦联体制 B、程序上注重实用精神 C、避免了修正案的出现 D、渗透了三权分立原那么 5、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不仅“是国家元首并统率武装部队,行使行政权”,而且“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同享有创议法律之权”,同时又规定“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一人之副署”。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共和派力量的强大 B、君主派力量的强大 C、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 D、启蒙思想的深入人心 6、有人认为“德意志的帝国体制是强有力的,但不是民主的”。《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中有助于说明这一观点的内容有() ①帝国皇帝拥有创制法律等权力②帝国宰相对皇帝负责③联邦议会由各邦君主选派的代表组成④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文中的“锁链”指() A、贫穷与落后 B、专制与愚昧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