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菌体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研究进展

噬菌体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研究进展
噬菌体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研究进展

噬菌体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研究进展

李 萌,王静雪*,林 洪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003)

摘 要:食源性致病菌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传统的检测手段已经不能满足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要求,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技术面临着由耗时、费力的传统方法向省时、简便的现代检测技术转变的挑战。噬菌体作为细菌的天敌,具有结构简单、专一性强、分布广泛、繁殖速度快的特点。现今已有很多噬菌体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这些方法方便、快速、高度特异性,特别是当检测费用成为重要的考虑因素时,更有优势。本文对噬菌体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技术原理及其应用进行分类综述和分析。关键词:噬菌体;致病菌;检测方法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Use of Bacteriophage to Detect Foodborne Pathogenic Bacteria

LI Meng ,WANG Jing-xue*,LIN Hong

(Department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66003, China)

Abstract: Foodborne pathogenic bacteria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food safety. Traditional detection techniques are not sufficient to achieve a satisfactory detection results in short time period. Novel methods with rapidity,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are highly desired. Bacteriophages are virus-infecting bacteria, which are widespread in environment and have the character-istic of simple structure, high specificity and rapid propagation. Currently, many phage-based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inexpensive, fast and sensitive detection for foodborne pathogenic bacteria. In this paper, the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phage-based methods are reviewed.

Key words: bacteriophage ;pathogenic bacteria ;detection method

中图分类号:Q939.48;TS20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10)23-0439-08

收稿日期:2010-09-2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1540)

作者简介:李萌(1987—),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微生物应用。E-mail :mengmengli5213@https://www.360docs.net/doc/569408537.html, *通信作者:王静雪(1976—),女,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微生物应用。E-mail :sn ow@o uc.ed https://www.360docs.net/doc/569408537.html,

食源性疾病是人体摄入致病微生物、毒素或化学物质污染的食品而引起感染性或中毒性症状的疾病。大量的食源性疾病都是由致病性微生物引起,其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痉挛、腹痛和腹泻等。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有沙门氏菌(S a l m o n e l l a )、空肠弯曲菌(Cam pylo bact er j ejun i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 i s t e r i a m o n o c y t o g e n e s )、大肠杆菌O 157:H 7(Escherichia coli O157:H7)、志贺氏菌(Shigella )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等。食源性致病菌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世界医药和公共卫生领域内,需要建立快速、灵敏以及精确的方法来检测食源性致病菌。传统的增菌培养、生理生化鉴定等技术手段已经满足不了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要求,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技术面临着由耗时费力的传统方法向省时简便的现代检测技术转变的挑战。

目前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多采用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实现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免疫学检测方法是以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反应为基础建立的,如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方法简便,但是灵敏度和特异性有待提高,而且在有些情况下结果不能够被培养实验验证[1];分子生物学法,如依赖DNA 体外扩增原理的DNA 指纹图谱技术、多重PCR 检测技术、实时定量PCR 等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但是仪器和试剂盒成本昂贵,对操作技术要求高;基因芯片技术利用相关细菌的特异性基因(如毒力基因、抗生素耐受基因)和基因库中的rDNA 序列设计玻片上的片段可快速、准确地检测和鉴定食品中的病原菌,但是该方法也有一定的缺点,如背景干扰比较大、从不同细菌中分离出来的RNA 的完整性不同、实验室费用高等;蛋白质芯片技术能满足食品致病菌检测快速、准确度高的要求,但是芯片

的制作仍是一项还不完全成熟的技术。以上这些现代化检测方法不同程度地改进了传统方法检测成本高、速度慢、效率低、盲目性等缺点,但或多或少都存在不足之处。随着生物、化学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噬菌体检测致病菌的方法以其独特的优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科学家的研究兴趣,本文就噬菌体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1

噬菌体简介

噬菌体(bacteriophage 或phage)是一类感染细菌的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可以通过蛋白质外壳与宿主菌表面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将其遗传物质DNA 或RNA 注入宿主菌体内。最简单的噬菌体只有10多个基因,最复杂的噬菌体有数百个基因。凡是有细菌的地方,就可能有相应噬菌体的存在。据估计,自然界中细菌的数量大约为1030个,假如每个细菌有10种对应的噬菌体,那么噬菌体的数量将达到1031个之巨[2]。

图1 噬菌体的繁殖途径

Fig.1 Propagation styles of bacteriophage

(1)

(2)

(8)(9)

细菌DNA

(3)

(4)(5)

(6)

(7)

细胞壁细胞膜

噬菌体

孔蛋白内溶素溶源途径

裂解途径

噬菌体的繁殖一般分为5个阶段,即吸附、侵入、增殖、装配和裂解。凡在短时间内能够连续完成以上5个阶段而实现其繁殖的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virulent phage),反之则称为温和噬菌体(temperate phage)。烈性噬菌体感染细胞后可立即在宿主细胞内开始自身的生命循环,引起细菌细胞的裂解,而且具有广谱的裂解宿主性(图1中步骤(1)至(7)所示)。温和型噬菌体感染细胞后有2条途径:一是裂解途径(l y t i c c y c l e ),这与烈性噬菌体一样;另一条是溶源途径(lysogenic cycle)。溶源途径噬菌体能够将自身的DNA 整合到宿主的核染色体组上,并可长期随宿主DNA 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因此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反而会导致宿主细菌表型的改变甚至增强细菌的致病性。鉴于噬菌体结构简单、寄主专一性很强,只能感染特定的菌种或菌株、分布广泛、繁殖速度快的特点,现今已有很多噬菌体快速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3]。基于噬菌体途径的检测方法,可提供方便、快速、高度特异性的选择,特别是当检测费用成为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时,更有优势。

2

噬菌体检测方法

噬菌体检测方法按照不同的原理主要可分为4种:1)传统的噬菌体检测方法是基于烈性噬菌体快速裂解宿主菌并形成直观清晰的噬菌斑的原理,主要是噬菌体分型法和噬菌体扩展法;2)与生物传感器的联用技术,如电阻抗法、电化学方法;3)采用先进的生物或化学试剂进行检测工作,如生物发光法和荧光标记法;4)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报告噬菌体用于检测食源性致病菌。2.1

传统的噬菌体检测方法

烈性噬菌体能够高度专一的裂解特异性宿主细菌,并在培养基上形成肉眼清晰可见的噬菌斑,根据噬菌斑的有无、多少、清晰程度、形态来判定宿主细菌的种类和数目。由此形成的噬菌体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噬菌体分型技术和噬菌体扩增法。2.1.1

噬菌体分型技术

细菌分型方法有血清学分型、噬菌体分型、质粒

指纹图谱分析(P P A )、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等[3]。噬菌体分型作为一种常用的传统细菌分型方法,能够方便的区分细菌不同血清型,在流行病学的研究中得到应用。噬菌体分型与常规生化实验法的检出率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且相对生化实验可缩短时间,仅需2d [4]。研究表明,两种或多种分型技术的联合使用,将使分型研究向更快更准的方向发展,如Grif 等[5]利用5种不同的分型方法对E.coli O157进行实验,发现任何单一的分型鉴定都难以满足流行病动力学的调查分析,多种分型方法联合使用才能得到精确的鉴定结果。因此,尽管有更为先进的分子分型技术手段,但操作简单、廉价、省时的噬菌体分型技术仍是一种重要和有效的方法。

国内外已有针对噬菌体分型方法用于致病菌检测的标准步骤,国内《霍乱防治手册》详细说明了利用霍乱噬菌体分型技术鉴定细菌的方法步骤[6]。噬菌体分型时,实验室必须配备一整套分型所用的噬菌体以及对照株,现已有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李斯特菌和弯曲杆菌等食源性致病菌较为完整的噬菌体分型体系,按照标准步骤可完成相应宿主细菌的检测工作[7-10]。但该实验方法结果差异较大,且有些菌株尚不能用该法进行有效分型,局限了该方法的广泛应用。2.1.2

噬菌体扩展法

烈性噬菌体感染宿主菌后短时间内会引起细胞的裂解而在双层平板中形成明显的噬菌斑,因此根据噬菌斑的数目检测样品中病原菌的含量。但是当样品中的待检细菌数目较少时,将不利于噬菌斑的形成,影响检测结果。针对这一问题主要有两种解决途径:1)先使用免

疫磁性分离法(IMS)进行待检菌体的富集,再进行噬菌体裂解宿主菌;2)Rees 等[11]采用噬菌体扩增法,利用辅助菌配合噬菌体对细菌的裂解以及噬菌斑的形成。

噬菌体扩增法主要步骤如图2所示:1)将待检细菌的噬菌体与样品混合,由于噬菌体高度的专一性,仅待检细菌被噬菌体吸附侵染;2)加入灭病毒剂,灭活所有游离的噬菌体;3)中和灭病毒剂,将辅助菌加入到样品中,并立刻混合后倒入双层平板进行培养;4)释放出来的子代噬菌体裂解辅助菌;5)平板中形成清晰可见的噬菌斑。该方法中由于辅助菌也能够被噬菌体裂解,因此被侵染的待检细菌裂解释放出来的子代噬菌体会立刻吸附裂解辅助菌从而形成清晰的噬菌斑。该方法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灭病毒剂,其中化学试剂硫酸亚铁铵(FAS)最为常用,另外植物提取物如茶提取物、番石榴提取物等也可以作为灭病毒剂[12-13]。噬菌体扩增法简单、检测速度快、成本合理且检测限较低,如Stewart 等[14]利用该方法在4h 内成功检测出样品中的600CFU/mL 的沙门氏菌以及40CFU/mL 的铜绿假单胞杆菌。利用该法已成功的检测出结核杆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大肠杆菌、绿脓假单胞菌和弯曲杆菌等[15-16],但是该法的缺点是对检测应用有较高的条件选择,如噬菌体浓度与感染时间、灭病毒剂灭活时间、辅导菌的筛选等。

图2 噬菌体扩展法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具体步骤

Fig. 2 Specific steps for detecting foodborne pathogenic bacteria by

phage-based methods

123

4

52.2与生物传感器技术联用的噬菌体检测方法

生物传感器(biosensor)是一种独立的、完整的分析装置,由固定化并具有化学分子识别功能的生物材料、换能器件及信号放大装置构成。其工作原理是待检测物质与生物活性材料发生生物学反应,产生的信号由换能器转换成可定量和可处理的电信号,经二次仪表放大输出,最终获得待检物浓度的信息。将噬菌体与生物传感器技术结合使用的主要原理是具有专一裂解特点的烈性噬菌体能够将特异性的细菌裂解释放出胞内物质,通过生物传感器监控细菌某种胞内物质的信号变化,检测出致病菌。2.2.1

应用电阻抗法检测食源性致病菌

电阻抗法的原理是细菌在培养基内生长繁殖的过程

中,会将大分子电惰性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

脂类等转化成具有电活性的小分子物质,如乳酸盐、醋酸盐等这些离子态物质能增加培养基的导电性,使培养基的阻抗发生变化,因此可以通过检测培养基的电阻抗变化情况来判定细菌的生长繁殖特性[17]。

阻抗法应用于食品检测操作时,首先将相应培养基置于有一对不锈钢电极的容器内,然后接种经过处理的样品,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培养,利用电子分析仪器检测培养基中的阻抗变化,并建立阻抗变化时间与常规检测方法之间的参数关系,从而实现对微生物生长代谢的快速监测。利用电阻抗法检测样品中病原菌有两种途径:第一种途径使用选择性增强培养基,仅待检的病原菌在培养基中生长繁殖,其他杂菌的生长被抑制,通过观察电阻抗的变化情况,就可得到监测结果[18];该方法对培养基要求严格,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会因为培养基的选择性不强造成假阳性的结果;第二种途径利用专一性噬菌体裂解样品中的目标致病菌,致病菌的生长被抑制,观察电阻抗的变化情况,判定样品中的致病菌,该方法使得检测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大大增强。Chang 等[19]利用此法,将专一性噬菌体AR1作用于E.coil O157:H7,根据阻抗变化时间(DT)成功检测出大肠杆菌。

同传统方法相比,利用阻抗法可快速监测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绝大部分可在24h 内鉴定出微生物污染,而令人关注的高度污染样品则可更早检出;但并不是所有的细菌都能够代谢产生电活性的小分子物质,因此限制了电阻抗法的应用。为了打破该局限,Silley 等[20]通

过监测细菌代谢产生的CO 2而不是电活性物质检测出样品中的致病菌。通过改造的电阻抗法已被成功的用于葡萄球菌、李斯特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粪肠球菌、绿脓杆菌、嗜水气单胞菌、沙门氏菌和空肠弯曲菌的检测[21-22]。2.2.2

应用电化学方法检测食源性致病菌

N e u f e l d 等[23]描述了利用新型电化学方法

(electrochemical method)快速鉴定和定量分析病原细菌。这个系统利用噬菌体对于宿主细菌的特异性,在混合的细菌菌群中专一性的裂解特异性的宿主细菌,从而释放出该细菌的胞内酶类,而胞内酶类可以通过安培计测量来监测。在模式系统中,利用大肠杆菌专一性的烈性噬菌体(带有β-D -半乳糖苷酶活性作为标记),可以在6~8h 内检测出1CFU/100mL 的大肠杆菌。理论上,这种电化学方法可以运用到任何噬菌体和细菌组合中,通过监测专一性噬菌体裂解生长释放的酶标记,就可得到检测结果。

与生物传感器联用的噬菌体检测技术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但由于生物传感器抗干扰能力差、可靠性低,限制了生物传感器在病原体检测中的应用,现今尚无可靠的商业化传感器走向市场,因此影响了该噬菌

体检测技术的推广和应用。2.3采用生物或化学发光试剂进行噬菌体检测2.3.1

应用 ATP 生物发光法检测食源性致病菌

三磷酸腺苷(ATP)是微生物不可缺少的,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种能量物质,能够在真核生物luc 基因编码的萤火虫荧光素酶的作用下发光。国外对于ATP 及生物发光现象的研究较早,Strehler 等[24]首先提出了基于ATP 的生物发光反应机理:

萤火虫荧光素酶

ATP+荧光素+O 2 →AMP+ PPi+氧化荧光素+CO 2+hv(可见光) (1)

Mg 2+

一般情况下,烈性噬菌体裂解宿主菌细胞壁,将宿主菌的胞内物质如ATP 、腺苷酸激酶(AK)等释放出来。噬菌体介导的生物发光法就是利用噬菌体裂解细菌释放出胞内物质ATP ,使用荧光素酶可使ATP 释放出能量,这些能量产生荧光的强度就代表ATP 的量,从而推断出菌落总数。1995,年Sanders [25]利用该方法检测出样品中的李斯特菌,但是由于食品或者环境样品中本底ATP 值的影响,导致检测限较高。1998年,Blasco 等[26]根据AK 可催化二磷酸腺苷(ADP)转化成ATP 的原理,向样品中加入A DP ,噬菌体裂解细菌后释放出来的AK 将ADP 转化成ATP 从而提高了样品发光强度,能够在1h 之内检测出低于103CFU/mL 的大肠杆菌(图3)。利用噬菌体介导的ATP 生物发光法能够成功的检测出芽孢杆菌、弯曲杆菌、大肠杆菌、李斯特菌、假单胞菌、沙门氏菌等[27-30]。

图3 AK/ATP 生物发光检测法Fig.3 AK/ATP bioluminescence assay

ADP

A

荧光光素酶

D

B

C

一般ATP 生物发光法检测限为103CFU/mL ,为了降低检测限,Squirrell 等[31]将噬菌体介导的ATP 生物发光技术和IMS 法联用能够在5min ~1h 内检测出样品中102CFU/mL 的E.coli O157。此外联用技术还能够同时检测

样品中多种致病菌[32],具有更广泛的应用意义。2.3.2

采用NADH 生物发光法检测食源性致病菌

还原性辅酶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reduced nicotina-

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NADH)广泛存在于一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活细胞中,是细胞能量代谢所必须的辅酶。在特定代谢时期的微生物细胞中的NADH 含量是相对稳定的,其含量与食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存在成正相关性,而细菌死亡后,在胞内酶作用下,N A D H 将很快被分解。由此可通过检测NADH 的含量推算出活菌数目。NADH 可在FMN-NADH 氧化还原酶和发光细菌lux 基因编码的荧光素酶作用下发光,生物发光机理如下:

FMN-NADH 氧化还原酶

FMN +NADH +H + →FMNH 2+NAD + (2)

荧光素酶

RCHO +FMNH 2+O 2 →FMN +RCOOH +hv(可见光) (3)

利用噬菌体介导的NADH 生物发光法检测方法原理与ATP 生物发光法类似,利用烈性噬菌体裂解宿主细菌,释放出胞内的NADH ,NADH 在FMN-NADH 氧化还原酶和荧光素酶作用下发光,通过测定荧光强度,推算出菌落总数。Mei 等[33]利用噬菌体介导的NADH 生物发光法成功的检测出克雷伯氏菌,该检测方法操作简单、廉价、省时。

ATP/NADH 生物发光法因为无需培养,操作快速简单,具有高灵敏度以及相对可行性(菌落总数与发光值呈显著相关)和可扩展性(食品、食品生产设备和清洁设备[34]及环境样品检测)等优点,目前已广泛用于致病菌的检测。但是该方法也有缺点,如需要专门的检测仪、细胞发光强度本质差异较大、检测期间发光自然变化幅度较宽、重现性不佳、误差较大等。2.3.3

应用荧光标记噬菌体法检测食源性致病菌

荧光标记检测技术是指利用荧光染料共价结合或物

理吸附在某个基团上,利用它的荧光特性来检测病原菌的方法,因检测快速、直观、敏感性高而倍受青睐。常用的传统荧光染料有荧光素类和罗丹明类,随着科技

的发展,由试剂公司开发的商业化荧光试剂如YOYO 、SYTO 、SYBR GreenI 等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传统的荧光染料。Goodridge 等[35]报道了发展免疫亲和磁分离噬菌体评估技术用以检测大肠杆菌。通过核酸染料YOYO-1制备荧光噬菌体LG1,如图4所示,荧光噬菌体LG1吸附至宿主菌E.coli O157:H7上,可观察到噬菌体在细菌周围形成光环。当与大肠杆菌O157特异性的免疫亲和磁珠结合之后,荧光噬菌体LG1就附着在磁珠上了。利用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都可以检测。该方法可以从经过10h 富集培养后的绞细牛肉和

鲜奶中检测到100CFU/mL 的大肠杆菌 [36-37]。国内有研究通过核酸荧光染料SYBR R gold 标记O-I 噬菌体侵染沙门氏菌,荧光显微镜鉴定结果显示能检测到低于100CFU/mL 的沙门氏菌[38]。

用于生物荧光标记的发光材料越来越多,除了上述提及的商业化荧光试剂外,具有较高发光效率、巯基

图4 荧光噬菌体LG1吸附至 E.coli O157:H7

Fig.4 Adsorption of fluorescent phage LG1 to E. coli

O157: H7

羧酸修饰的纳米微粒,如CdSe 、CdTe 等半导体量子点(quantum dots ,QDs)已成为科学界的研究热点。量子点具有高荧光强度、强抗光漂白能力和窄发射光谱等独特的光学特性。与传统商业化荧光试剂相比,量子点纳米材料在光稳定性、颜色多样性、激发谱范围、发色谱范围、荧光寿命、生物相容性和仪器要求等7个方面具有优越性。量子点标记检测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具有较短的操作时间,且不易受样品基质影响的特点。利用QDs 标记噬菌体技术能够成功检测出样品中低于10CFU/mL 的大肠杆菌[39]。

荧光标记能够实现食品中致病菌大量、快速、准确而直观的检测,且有很强的优势,但所选用的噬菌体只能针对特定的细菌种,以致检测目标相对单一,且标记染料价格昂贵,推广应用时受到限制。2.4

应用报告噬菌体法检测食源性致病菌

图5 报告噬菌体检测方法

Fig.5 Reported phage-based detection methods

rep

rep

目前噬菌体已被广泛应用于遗传工程中的外源基因克隆和表达的载体,常用的效果最好的报告基因(rep )有细菌荧光素酶基因(lux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 )、冰核

蛋白基因(ina )和β-半乳糖苷酶基因(lac Z)。报告噬菌体检测技术中,一个报告基因通过噬菌体插入到目标菌体的DNA 中,随着报告基因的表达,目标菌体便可快速得到检测(图5)。数据显示,报告噬菌体已成功的用于检测很多食源性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表1)。

被检测出的菌株表达基因参考文献L. monocytogenes lux [40]M. smegmatis lux [41]E. coli O157:H7

lux [42]E. coli lacZ [43]Salmonella spp.Ina [44]E.coli O157:H7lux [45]Tubercle bacilli

lux [46]Bacillus anthracis lux [47]E.coli O157:H7

lux [48]E.coli

lux [45]Salmonella enterica Serotypes A, B, D

lux [49]E. coli gfp [50]E.coli O157:H7

gfp

[51]

表1 报告噬菌体的应用

Table 1 Current application of phages 2.4.1细菌荧光素酶基因(lux )

细菌荧光素酶发光大致历程如下:

荧光素酶

RC HO +FMNH 2+O 2 → FM N +RCOOH +氧化荧光素+hv(可见光) (4)

由于报告噬菌体不具有细胞的代谢活动,无法合成发光反应所必须的荧光素酶、底物和能量,因此噬菌体在细胞体外不发光,但是当带有发光基因的噬菌体吸附侵染宿主细菌后,发光基因得以表达,细菌的代谢活动产生发光反应所必须的物质,因此,噬菌体在宿主细胞体内可以发光。由于噬菌体繁殖速度快,因此大大地增强了发光的灵敏性和速度。Waddell 等[42]利用溶源性大肠杆菌噬菌体Φv10引入lux AB 基因,用于检测E.coli O157:H7。P22噬菌体为鼠伤寒沙门氏菌噬菌体,该噬菌体引入lux AB 基因后,可以在16h 内检测出样品中的鼠伤寒沙门氏菌。

2.4.2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 )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是一种生物发光蛋白,分子质量为27kD ,具有238个氨基

酸,其内源荧光基因在受到紫外光或蓝光激发时可高效发射出清晰可见的绿光,g f p 基因与其他报告基因不同,处在于无需再加任何底物和辅助因子即可构成荧光检测系统。Oda 等[51]报道应用GFP 标记T2类噬菌体来

检测大肠杆菌O157:H7。这种标记后的噬菌体不能够与大肠杆菌K-12菌株结合,显示该方法的特异性。2.4.3

冰核蛋白基因(ina )

利用冰核基因报告噬菌体检测致病菌的方法被称作细菌冰核法。冰核基因能够使没有成冰核能力的细菌具有成冰核能力,这是细菌冰核法检测的基础。冰核基因与通常的报告基因不同处在于它对于信号的检测不是由于酶的催化反应,而是一种物理过程(水的液-固状态的改变)。1990年,Wolber等[44]首次利用沙门氏菌噬菌体P22引入ina基因,使ina基因能够在沙门氏菌体内表达冰核蛋白发生冰核现象,通过荧光冷冻指示染料很容易检测出样品中的沙门氏菌,且检出限低(10CFU/mL)。实验还显示,高浓度的杂菌存在也不影响检测结果,因此操作过程中不需要进行目标菌种的富集;Irwin等[52]将BIND法和IMS法联用检测样品中的沙门氏菌,能够将检出限降低到5CFU/mL。

2.4.4β-半乳糖苷酶基因(lac Z)

目前人们研究最多的编码β-半乳糖苷酶的基因(lacZ基因)来自于E.coli。作为报告基因分子,lacZ常与荧光素酶联用,作为lux报告基因检测的内参物,消除因为质粒的转染效率不同而带来的误差。Goodrigde[43]利用lacZ报告噬菌体成功检测出样品中的O157:H7,且检测限仅为102CFU/mL。然后,研究人员将最大概率数(most probable number,MPN)法应用到食源性病原菌检测中,检测水平可降低到10CFU/mL,检测时间仅为1h。

报告噬菌体技术耗时少、耗能低、精密度高,但目前为止这一技术还未被广泛应用。主要归于两方面原因:第一,噬菌体遗传学特性研究的不够清晰,很难对其进行遗传学改造;噬菌体专一性导致其无法满足检测一个细菌中所有血清型的要求;第二,法律法规方面对于转基因技术的严格要求也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但是随着生物学方面的问题不断得到解答,科研的进一步深入,报告噬菌体无疑将成为一种重要的病原菌检测工具。

2.5其他方法

Madonna等[53]将质谱技术与噬菌体联用检测致病菌,先使用IM S进行样品中大肠杆菌的浓缩、选择性分离,再向样品中加入专一性噬菌体,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MALDI-MS)方法监控样品中噬菌体衣壳蛋白信号的变化,从而在2h内检测出104CFU/mL大肠杆菌。

噬菌体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大部分方法都是利用噬菌体-宿主细菌之间的专一性,然而,在其他一些方法中并不是利用噬菌体而是利用内溶素酶或噬菌体展示技术(phage display technology)进行检测。内溶素酶(lysin 或endolysin)是由噬菌体吸附感染细菌的后期表达产生,能够水解细菌的细胞壁,从而释放出子代噬菌体。内溶素酶能够在体外高度裂解细菌,且同样具有专一性[54],因此有研究利用内溶素酶替代噬菌体裂解细菌,结合ATP生物发光法,检测致病菌[55]。内溶素酶上含有识别及结合细胞壁特异位点或结构的专一性吸附区域(CBDs),Kretzer等[56]构建CBD-GFP的重组蛋白成功用于李斯特菌的检测;噬菌体展示技术是一种用于筛选和改造功能性多肽的技术,通过将编码多肽的基因片段与编码噬菌体表面蛋白的基因融合进而以融合蛋白形式表达于噬菌体表面。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制备的高亲和力配体分子或特异性抗体等常被用作探针检测食源性致病菌[57]。

3结 论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人类健康和国计民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对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噬菌体的检测途径并不单一,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因此在检测工作中,科学家更倾向于将多种噬菌体检测方法联合使用或与其他分子生物学技术、电子传感器技术、免疫学技术、质谱技术等结合达到更灵敏,更快速,更好的检测效果。随着人们对噬菌体认识的逐步深入,噬菌体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将更能符合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的需要。

参考文献:

[1]CHAPMAN P A, MALO A T, SIDDONS C A. Use of a commercial

enzyme immunoassay and confirmation system for detection Escheri-chia coli O157 in bovine fecal samples[J]. Applied and Envrionmental Microbiology, 1997, 63(7): 2549-2553.

[2]HENDRIX R W. Bacteriophage genomics[J]. Current Opinion in

Microbiology, 2003, 6(5): 506-511.

[3]刘均洪, 张兴跃. 噬菌体在监控和控制食源性疾病中的应用[J]. 食

品科技, 2008(7): 243-246.

[4]林国华. 用噬菌体快速诊断副溶血性弧菌及分型[J]. 中国公共卫生,

2000,16(10): 88.

[5]GRIF K, KARCH H, SCHNEIDER C,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f five

different techniques for epidemiological typing of Escherichia coil O157 [J]. Diagnostic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 1998, 32(3): 165-176.

[6]卫生部疾病控制司. 霍乱防治手册[M]. 5 版. 北京: 卫生部疾病控制

司, 1999: 31.

[7]SCHOLTENS R T. A sub-division of Salmonella typhimurium into

phage types based on the method of Craigie and Yen: phages adaptable to species of the B and D group of Salmonella; phage adsorption as diagnostic aid[J]. Antonie Van Leeuwenhoek, 1962, 28(1): 373-381. [8]MAJTANOVA L, MAJTAN V. Phage types and virulence markers of

clinical isolates of Salmonella enteritidis[J]. Epidemiol Mikrobiol Imunol, 2006, 55(3): 87-91.

[9]HOPKINS K L, DESAI M, FROST J A, et al. Fluorescent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genotyping of Campylobacter jejuni and Campylobacter coli strain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host specificity, serotyping, and phage typing[J].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2004, 42(1): 229-235.

[10]NICOLLE P, LE MINOR L, BUTTIAUX R. Phage typing of Escheri-

chia coli isolated from cases of infantile gastroenteritis. I. Tables of the types currently classified[J]. Bulletin Academy of National Medicine, 1952, 136(24/26): 480-483.

[11]REES C E D, LOESSNER M J. Phage for the detection of pathogenic

bacteria[M]//KUTTER E, SULAKVELIDZE A. Bacteriophages: Biol-ogy and Applications. Boca Raton, Florida: CRC Press, 2005: 267-284.

[12]MCNERNEY R, WILSON S M, SIDHU A M, et al. Inactivation of

mycobacteriophage D29 using ferrous ammonium sulphate as a tool for the detection of viable Mycobacterium smegmatis and M. tuberculosis [J]. Research in Microbiology, 1998, 149(7): 487-495.

[13]PARK D J, DROBNIEWSKI F A, MEYER A, et al. Use of a phage-

based assay for phenotypic detection of Mycobacteria directly from sputum[J].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2003, 41(2): 680-688. [14]STEWART G S, JASSIM S A, DENYER S P, et al. The specific and

sensitive detection of bacterial pathogens within 4h using bacteriophage amplification[J]. Journal of Applied Microbiology, 1998, 84(5): 777-783.

[15]de SIQUEIRA R S, DODD C E R. REES C E D, et al. Phage amplifi-

cation assay as rapid method for Salmonella detection[J]. Rapid Commun Mass Spectrom, 2003, 34(1): 257-263.

[16]REES C E, DODD C E R. Phage for rapid detection and control of

bacterial pathogens in food[J]. Advances in Applied Microbilogy, 2006, 59: 159-186.

[17]王菊芳, 李志勇. 阻抗法及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J]. 食品检测, 2002

(6): 49-51.

[18]EASTER M C, GIBSON D M. Rapid and automated detection of

Salmonella by electrical measurements[J]. Journal of Hygiene (London), 1985, 94(3): 245-262.

[19]CHANG Tsungchain, DING H, CHEN S. A conductance metho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O157:H7 using bacteriophage AR1[J].

Journal of Food Protection, 2002, 65(1): 12-17.

[20]SILLEY P, FORSYTHE S. Impedance microbiology: a rapid change for

microbiologists[J]. Journal of Applied Bacteriology, 1996, 80(3): 233-243.

[21]BOLTON F J. An investigation of indirect conductimetry for detection of

some food-borne bacteria[J]. Journal of Applied Bacteriology, 1990, 69

(5): 655-661.

[22]FALAHEE M B, PARK S F, ADAMS M R. Detection and enumeration

of Campylobacter jejuni and Campylobacter coli by indirect impedimetry with an oxygen scavenging system[J]. Journal of Food Protection, 2003, 66(9): 1724-1726.

[23]NEUFELD T, MITTELMAN A S, BUCHNER V, et al. Electrochemi-

cal phagemid assay for the specific detection of bacteria using Escheri-chia coil TG-1 and the M13KO7 phagemid in a model system[J].

Analytical Chemistry, 2005, 77(2): 652-657.

[24]STREHLER B L, McELROY W D.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response of

the bioluminescent reaction to adenosine triphosphate[J]. Archives of Biochemistry, 1949, 22(3): 420-433.

[25]SANDERS M F. A rapid bioluminescent technique for the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Listeria monocytogenes in the presence of Listeria innocua[M]//CAMPBELL A K, KRICKA L J, STANLEY P E.

Bioluminescence and chemiluminescence: fundamental and applied aspects. New York: Wiley Press, 1995: 454-457.

[26]BLASCO R, MURPHY M J, SANDRS M F, et al. Specific assays for

bacteria using phage mediated release of adenylate kinase[J]. Journal of Applied Microbiol, 1998, 84(4): 661-666.

[27]TU S I, WIJEY C, PAOLI G, et al. Detection of viable bacteria cells by

bioluminescence: a bioenergetic approach[J]. Journal of Rapid Methods & Automation in Microbiology, 2007, 12(3): 207-219.

[28]唐倩倩, 王剑平, 盖玲. ATP生物发光法检测E.coli O157:H7的研究

[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9, 29(2): 309-312.

[29]WU Y, BROVKO L, GRIFFITHS M W. Influence of phage population

on the phage-mediated bioluminescent adenylate kinase (AK) assay for

detection of bacteria[J]. Letters in Applied Microbiology, 2001, 33(4): 311-315.

[30]TETSUYA S, JUNICHI K, NOBORU T, et al. ATP amplification for

ultrasensitive bioluminescence assay: detection of a single bacterial cell [J]. Bioscience Biotechology & Biochemistry, 2004, 68(6): 1216-1220.

[31]SQUIRRELL D J, PRICE R L. Rapid and specific detection of bacteria

using bioluminescence[J]. Analytica Chimica Acta, 2002, 457(1): 109-114.

[32]HUNTER D M, LIM D V. Rapid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bacterial

pathogens by using an ATP bioluminescence immunoassay[J]. Journal of Food Protection, 2010, 73(4): 739-746.

[33]MEI Cexia, WANG Jingxue, LIN Hong. Rapid detection of Klesiella by

bacterial luciferase system conmined with the bacteriophage lysis[C]// Proceeding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Natural Produts and Tradi-tional Medicine, Xi an, 2009, Oct 16-18, : 235-239.

[34]林玲, 陈惠, 郭广生. 三磷酸腺苷生物发光法快速测定食品中细菌

的含量[J]. 分析实验室, 2009, 28(7): 27-30.

[35]GOODRIDGE L, CHEN J, GRIFFITHS M. Development and charac-

terization of a fluorescent-bacteriophage assay for detec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O157:H7[J]. Applied and Environment Microbiology, 1999, 65(4): 1397-1404.

[36]MOSIER-BOSS P A, LIEBERMAN S H, ANDREWS J M, et al. Use

of fluorescently labeled phage in the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bacte-rial species[J]. Applied Spectroscopy, 2003, 57(9): 1138-1144. [37]GOODRIDGE L, CHEN Jinru, GRIFFITHS M. The use of a fluorescent

bacteriophage assay for detec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O157:H7 in inocu-lated ground beef and raw milk[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 1999, 47(1/2): 43-50.

[38]蒋鲁岩, 姜琴, 黄克和, 等. 用荧光标记O2I 噬菌体快速检测食品源

沙门氏菌[J]. 微生物学报, 2009, 49(3): 372-377.

[39]EDAGR R, MCKINSTRY M, HWANG J, et al. High-sensitivity bac-

terial detection using biotin-tagged phage and quantum-dot nanocomplexe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A, 2006, 103(13): 4841-4850.

[40]LOSSNER M J, RUDOLF M, SCHERER S. Evaluation of luciferase

reporter bacteriophage A511: lux AB for detection of Listeria monocytogenes in contaminated foods[J]. Application Environment Microbiology, 1997, 63(8): 2961-2965.

[41]SARKIS G J, JACOBS J, WILLIAM R, et al. L5 luciferase reporter

mycobacteriophage: a sensitive tool for the detection and assay of live Mycobacteria[J]. Molecular Microbiology, 1995, 15(6): 1055-1067. [42]WADDELL T E, POPPE C. Construction of mini-Tn10luxABcam/

Ptac-ATS and its use for developing a bacteriophage that transduces bioluminescence to Escherichia coli O157:H7[J]. 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 2000, 182(2): 285-289.

[43]GOODRIDGE L. Template reporter bacteriophage platform and multiple

bacterial detection assays based thereon: US, 20060210968[P]. 2006-09-21.

[44]WOLBER P K, GREEN R L. Detection of bacteria by transduction of

ice nucleation gens[J]. Trends Biotechnology, 1990, 8(10): 276-279.

[45]BIRMELEA M, RIPPB S, JEGIERB P, et al. Characteriz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 bioluminescent bioreporter for the direct detection of Escherichia coli[J]. Journal of Microbiological Methods, 2008, 75(2): 354-356.

[46]DUSTHACKEERA A, KUMARA V, SUBBIANB S. 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of luciferase reporter phages for the detection of active and non-replicating Tubercle bacilli[J]. Journal of Microbiological Methods, 2008, 73(1): 18-25.

[47]SCHOFIELD D A, WESTWATER C. Phage-mediated biolumines-

cent detection of Bacillus anthracis[J]. Journal of Applied Microbiology,

,

2009, 107(5): 1468-1478.

[48]BRIGATI J R, RIPP S A, JOHNSON C M, et al. Bacteriophage-based

bioluminescent bioreporter for the detec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O157: H7[J]. Journal of Food Protection, 2007, 70(6): 1386-1392.

[49]THOUAND G, VACHOU P,LIU S, et al. Optimiz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 simple method using P22:lux AB bacteriophage for rapid detection of Salmonella enterica serotypes A, B, and D in poultry samples[J].

Journal of Food Protection, 2008, 71(2): 380-385.

[50]TANJI Y, FURUKAWA C, NA S H, et al. Escherichia coli detection by

GFP-labeled lysozyme-inactivated T4 bacteriophage[J].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2004, 114(1/2): 11-20.

[51]ODA M, MORITA M, UNNO H, et al. Rapid detec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O157:H7 by using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labeled PP01 bacteriophage [J]. Applied of Environment Microbiology, 2004, 70(1): 527-534. [52]IRWIN P, GEHRING A, TU S I, et al. Minimum detectable level of

Salmonellae using a binomial-based bacterial ice nucleation detection assay (BIND)[J]. Journal of AOAC International, 2000, 83(5): 1087-1095.

[53]MADONNA A J, van CUYK S, VOORHEES K J. Detection of Escheri-

chia coli using immunomagnetic separation and bacteriophage amplifi-cation coupled with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mass spectrometry[J]. Rapid Commun Mass Spectrom, 2003, 17

(3): 257-263.

[54]NEUFELD T, BRIAN D, RISHPON J. Combined phage typing and

amperometric detection of released enzymatic activity for the specific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bacteria[J]. Analytical Chemistry, 2003, 75(3): 580-585.

[55]LOEFFLER M J, NELSON D, FISCHETTI V A. Rapid killing of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with a bacteriophage cell wall hydrolase[J].

Science, 2001, 294(5549): 2170-2172.

[56]KRETZER J W, LEHMANN R, SCHMELCHER M, et al. High

affinity cell wall binding domains of bacteriophage endolysins for immo-bilization and separation of bacterial cells[J].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07, 73(6): 1992-2000.

[57]PETRENKO V A, VODYANOY V J. Phage display for detection of

biological threat agents[J].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Methods, 2003, 53

(2): 253-262.

食品致病菌检测

食品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 时间:2004-05-11 10:24:00 来源:食品商务网 沙门氏菌、李斯特氏菌、大肠杆菌O157、弯曲杆菌等食物致病菌已成为危害食品安全的头号杀手。如何快速而准确地检测这些致病菌,是有效遏制这些杀手、确保食品安全的首要任务。 常规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包括反复增菌、菌落分离及多种生化和血清学鉴别实验,不仅步骤复杂,而且耗费时间,难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现代食品生产和流通领域。因此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开发快速检测致病菌的方法非常重要。 随着生物、化学、材料科学以及计算机领域的进步,新的快速检测和识别方法层出不穷,这些方法主要包括微量生化试剂盒、抗原-抗体检测、DNA检测,以及常规检测的改进方法。微量生化试剂盒主要用于食品微生物的纯培养的生化鉴别上,与常规方法原理相同。一般是特别针对肠道菌或非肠道菌(如弯曲杆菌、李斯特氏菌、厌氧菌、非发酵性G-菌和G +菌)而设计,采用鉴别某种微生物的多种微量培养基及底物,其结果可人工识读;如结合自动保温、监测并记录设备,再与计算机中储存的数据库比较而自动鉴别的话,则可进行多样品大规模快速检测。 DNA检测方法包括应用探针、PCR技术和噬菌体技术,这些检测方法已商品化。探针检测一般是检测rRNA,因其rRNA在细菌中的高拷贝数,无须扩增,检测灵敏。PCR技术是用小片段的 DNA探针或引物,与特异性模板杂交,并用Taq酶扩增。几次循环后,PCR可以在2h 内扩增单拷贝DNA到1百万倍,所以从理论上说无须增菌培养。但由于食品和培养基中存在的抑制剂,可能阻止引物连接和减低扩增效率,所以在检测食品时,还是需要在检测前先进行增菌培养。应用噬菌体对其宿主的高度专一性的特点,进行食品致病菌的检测的实例就是沙门氏菌的检测,其中所使用的噬菌体经过基因工程改造而携带有可检测标记。如有沙门氏菌存在,此噬菌体将标记带给宿主并表达,从而被检出。 抗体检测方法是利用抗原-抗体的高度专一性结合的特点。由于反应简单和易操作,现已开发了许多方法用于食品检测。最简单的是乳胶凝集(LA),此法采用抗体包埋的有颜色的乳胶珠或胶体金颗粒,用于从食品中分离的纯培养的快速血清学识别或分型,LA的改良方法是反向被动乳胶凝集(RPLA),法常用于检测食品萃取液中的毒素。例如,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即可采用此法检出:葡萄球菌的表面存在A蛋白,具有种属特异性,该A 蛋白能与人及多种哺乳动物的免疫球蛋白IgG的Fc段结合,因此可采用IgG包埋的乳胶颗粒,结合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凝集因子的凝集反应,来检测金葡菌的有无。 酶联免疫分析(ELISA)是食品病原菌检测最常用的抗体分析方法。常设计成“三明治夹心”实验:固体基质上连接抗体,用来捕获增菌培养物中的抗原,与酶相连的第二抗体用于检测。塑料微孔板的侧壁、涂抹棒等检测用具常作为固体基质。在食品微生物检测的国家标准中,金葡菌肠毒素即是采用此法检出的。 免疫沉淀或免疫层析也是采用“夹心法”,但是没有采用酶连接物,而是用耦联在有色乳胶珠或胶体金上的抗体来检测。该方法简便易行,无须洗涤或操作,在获得增菌样品后,短短十来分钟即可完成。现已商品化的李斯特氏菌检测试剂盒即采用此方法。 此外,用含脱水培养基的一次性板卡,以替代传统的琼脂平板;用荧光法检测细菌ATP,以快速在线检测细菌总数;将生色物质和荧光物质加入到培养基内,以快速检测特征酶活力———这些方法,在食品微生物的快速检测中都已成为常用方法。 快速方法的优点是可从大量食品样品中快速筛选某致病菌或毒素。但要注意的是,快速

牛奶中三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牛奶中三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食源性疾病是全球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导致食源性疾病的有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天然毒素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等等。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全球食品安全面临的最重要挑战之一。 在发达国家70%~80%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在我国甚至 达到90%;引起沙门氏菌中毒的食品中,蛋类、奶类等动物性产品约占90%,沙门氏菌生存能力较强,可在乳制品中生存几个月。单增李斯特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且在冷藏温度4℃下依然能够生长,引起单增李斯特菌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有: 奶及奶制品、肉制品、水产品、蔬菜及水果,其中以乳制品最为常见,单增李斯特菌能够给高风险人群带来严重的感染性疾病。 志贺氏菌又称痢疾杆菌,是引起人类细菌性痢疾中最为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该菌也是食品卫生相关法规及标准中要求必须检测的项目之一。本文以牛奶中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单增李斯特菌、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为目标菌种,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和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技术建立了多重LAMP检测体系和多重 HAND-HRM检测体系,结果如下:1.针对单增李斯特菌溶血素蛋白(hly)基因、沙门氏菌侵袭蛋白A(invA)基因和志贺氏菌侵袭性质粒抗原H(ipaH)序列的高度保守序列设计引物,通过引物筛选分别建立了三种食源性致病菌的LAMP反应体系。 进一步经过引物筛选,及对影响反应效率和特异性的镁离子浓度、甜菜碱浓度、引物浓度进行优化,建立了多重LAMP反应体系。对多重LAMP反应体系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检测。 在特异性检测中含有目标菌的模板出现扩增,空白对照和非目标菌均未发生特异性扩增,提示该多重LAMP反应体系特异性强。在灵敏度检测中单增李斯特菌

显色培养基在几种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显色培养基在几种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显色培养基是一种鉴定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技术,它的原理是通过在培养基中加入微生物自身代谢生产的酶,根据相应显色底物反应的颜色对菌种进行判断与鉴定。显色培养基较传统培养基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大的优点,是一种新型的分离培养。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沙门氏菌培养基、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培养基、弧菌显色培养基、李斯特菌显色培养基等这几种食源性致病菌已经有效、广泛应用于食品、环境卫生、医药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显色培养基尚还存在一些假阳(阴)等问题,这就影响了检测的结果,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标签:显色培养基;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的提高和近年来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食品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与微生物密切相关,微生物可造成食品环境的污染,因此,微生物的检测技术已经成为检测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工具。微生物传统的检测方法耗时长,操作步骤繁琐,已经不能满足当今食品、环境卫生、医药等领域检测的需要。研究各种新型微生物的检测技术,提高检测的效率是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种微生物感染的有效措施[1]。本文就显色培养基在大肠杆菌显色培养基、沙门氏菌培养基、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培养基、弧菌显色培养基、李斯特菌显色培养基等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总结。显色培养基的原理是通过在培养基上加入微生物自身代谢产生的酶的底物,底物是由发色基团和微生物可代谢物质组成,为无色,但在特异性酶作用下游离出发色基团并显示一定颜色,直接观察菌落颜色,对菌种做出鉴定,减少了对菌株进行纯培养和进一步生化鉴定的步骤[2]。 1 几种食源性致病菌应用显色培养基快速检测的近况 1.1 显色培养基在大肠杆菌应用的研究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的大肠杆菌具有β-D-葡萄糖苷酸酶(β-D-Gud),利用β-葡萄糖醛酸酶分解底物,使色源游离出来显色而区分大肠杆菌和其它的细菌。沙门菌、志贺氏菌和耶尔森氏菌不能产生β-D-Gud,因此可以利用β-D-Gud底物有效检测大肠杆菌。底物被β-D-Gud 水解后产生显色物质使菌落呈现特殊的蓝色或黄色。显色酶的底物通常是苯酚的衍生物,如有o (p)-硝基酚、p-硝基苯酚、羟基吲哚、5-溴- 4-氯- 3-吲哚、5-溴-6-氯-3-吲哚、6-氯-3-吲哚、N-甲基吲哚、5-碘-3-吲哚等的化合物[3]。 1.2 显色培养基在沙门氏菌应用的研究沙门氏菌是一类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它能够产生辛酯酶,除沙雷氏菌属外,其它各属细菌不具备这一功能,因此可以鉴别沙门氏菌属和其它肠菌科细菌。根据这一原理,以丙烯乙二醇和5-溴-4-氯-3-吲哚-B-D半乳糖吡喃糖苷酸(X-GAL)为底物来检测沙门氏菌,沙门氏菌能水解乙二醇产酸,但不能水解X-GAL,在培养基上产生特殊的红色菌落。这种显色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高的特点,操作步骤较为简单、检测效率高[4]。 1.3 显色培养基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应用的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食源性致

常见致病菌的检测

常见致病菌的检测 摘要:近年来食品药品安全的问题屡见不鲜,做好致病菌的检测,是防范于未然的措施,因而显得尤为的重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就要求我们对一些常见的致病菌检测技术的要有一定的了解。 关键词:致病菌,肠球菌,霉菌和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一.肠球菌 (1)、形态与染色【1】 肠球菌为革兰阳性(G+)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及人和动物消化道内。20世纪80年代以来,肠球菌严重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升高,并且由于肠球菌的固有耐药和获得性耐药,使许多常用抗菌药物在治疗肠球菌感染时失败。因此,从分子水平对肠球菌致病因子、肠球菌引起的感染机制与治疗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肠球菌为圆形或椭圆形、呈链状排列的革兰阳性球菌,无芽胞,无鞭毛,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本菌对营养要求较高,在含有血清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 (3)致病性【1】 一般而言,肠球菌的毒力不高。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相比,肠球菌对大多数动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值相当高,而且肠球菌很少引起蜂窝织炎和呼吸道感染。 肠球菌只有在宿主组织寄殖,耐机体非特异及免疫防御机制,并引起病理改变,才能导致感染。粘附测定显示肠球菌可通过细菌表面表达的为粘附素,吸附至肠道、尿路上皮细胞及心脏细胞。这些粘附素的表达亦受细菌生长环境的影响。另外,肠球菌可产生一种聚合物质(系一种蛋白表面物质,可聚集供体与受体菌,以利质粒转移),在体外增强其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粘附。 细菌生长环境亦影响肠球菌与多形核白细胞反应。血清中生长的肠球菌与多形核白细胞反应较弱,而肉汤中生长的细菌反应较强。体外多形核白细胞对肠球菌的有效杀灭作用需血清补体蛋白参与,而抗肠球菌抗体可增强该作用。 (4)、肠球菌属主要检测步骤如下:【2】 方法一:肠球菌平板计数法检验程序 25g (mL) + 225 mL 缓冲蛋白胨水

食品中常规致病菌快速检测(恒温扩增芯片法)

食品中常规致病菌快速检测(恒温扩增芯片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阪崎肠杆菌、副溶血性弧菌、志贺氏菌和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的快速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阪崎肠杆菌、副溶血性弧菌、志贺氏菌和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的快速检测。 2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微流控芯片microfluidic chip 利用微加工技术,在硅、石英玻璃或高分子材料等基质上加工出各种微细结构,如管道、反应池、微泵、微阀等功能单元,进行样品的处理和分子的微系统。 3设备和材料 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 3.1冰箱:2℃~5℃、-20℃±5℃。 3.2恒温培养箱:36℃±1℃。 3.3均质器。 3.4漩涡震荡仪。 3.5电子天平:感量0.1g。 3.6水浴锅:能升温至95℃。 3.7高速离心机:12000rpm/分钟。 3.8瞬时离心机。 3.9生物安全柜。 3.10微型分光光度计。 3.11恒温扩增仪。 3.12微流控芯片。 3.13低速离心机。 3.14微量移液器。 3.15无菌离心管:1.5ml、200ul。 3.16无菌吸管:50ml。 3.17锥形瓶:容量1000ml、500ml。 3.18量筒:容量500ml。 3.19擦镜纸。

4 培养基和试剂 4.1食源性致病菌加强型培养基:配置方法见附录A 中A.1。4.2适用型核酸提取试剂盒。 4.3生理盐水:配置方法见附录A 中A.2。 4.4 适用型核酸检测试剂盒(生物芯片法):碟式芯片结构示意图,见图 1。 图1 碟式芯片结构示意图 5 检测程序 食品中常规致病菌的快速检测程序,见图2。 样本前处理 25g (mL )样品+225mL 食源性共増菌培养基36℃±1℃,16h ~20h 取100ul 共増菌培养液收集菌体,提取核酸浓度范围50pg/ul~50ng/ul 配置反应体系,上芯片上机 芯片离心 样本

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报告

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报告 发表时间:2011-05-13T14:13:40.2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5期作者:高友中 [导读] 目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快速检测奶类及肉类制品中沙门菌。 高友中(湖南省岳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14100)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5-0106-02 【摘要】目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快速检测奶类及肉类制品中沙门菌。方法样品经增菌后,用ELISA法及国标法对样品中的沙门菌进行初步检测,并比较ELISA法检测结果与国标法灵敏性、特异性、符合率。结果检测200份奶类制品和肉制品,经ELISA法检测阳性率为8.3%,国标法阳性率为6.7%。ELISA法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100%、97%,与国标法符合率达99.3%。结论 ELISA法可快速、方便的对食品中沙门菌的污染情况进行初步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与国标法符合率高。适用于食品中沙门菌的初步检测。 【关键词】奶制品肉制品沙门菌 ELISA 沙门菌为常见的引起食源性疾病爆发的病原菌,在我国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中一直位居首位,而受沙门菌污染的奶、肉制品为造成人类感染的主要来源,因此沙门菌一直为医疗卫生、食品卫生及商检部门重点检验对象之一[1]。本研究采用ELISA法检测奶、肉制品中沙门菌,并与国标法进行比较研究,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奶、肉制品分别来自本市8家不同超市,包括70份奶及奶制品样本,60份肉及肉制品样本。取样均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每份样品250ml或250g,经无菌包装后置冷链保存送实验室检测。 缓冲蛋白胨水,氯化镁孔雀绿增菌液,四硫酸钠煌绿增菌液,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亚硫酸铋琼脂,DHL琼脂,HE琼脂,WS琼脂,SS琼脂,三糖铁琼脂,蛋白陈水、靛基质试剂,尿素琼脂(pH7.2),氰化钾(KCN)培养基,氨基酸脱梭酶试验培养基,糖发酵管,ONPG培养基,半固体琼脂,丙二酸钠培养基,沙门氏菌因子血清。均按国标相关规定进行。 ELISA相关试剂均购自试剂公司。 1.2实验方法 样品按国标法相关规定预先增菌。样品处理后于36°C培养4h,转种于100ml氯化镁孔雀绿增菌液中,42°C18-24h,另取10ml转种于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中,36°C18-24h。 ELISA法简要步骤如下:特异性抗沙门菌单克隆抗体包被,加入待见样品检测。显色于酶标仪上读取OD值。 国标法简要步骤如下:经增菌后,划线接种于亚硫酸铋琼脂平板和EHL琼脂平板。36°C培养18-24h,观察菌落生长情况。挑选可疑菌落接种于三糖铁琼脂,鉴别反应结果。如出现异常结果,按国标相关规定选择补做甘露醇和山梨醇试验,ONPG等。 1.3数据分析 参考田素娟[1]等的方法进行。即利用检验通用的计算方法,并国标法比较实验的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 2 结果 2.1ELISA及国标法检测结果 用ELISA法同步检测份奶、肉制品的沙门菌污染情况,采用国标法进一步验证,结果见表1。 表1沙门菌污染情况检测 2.2ELISA法与国标法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计算结果 表2ELISA法与国标法比较 3 讨论 3.1常规检测沙门菌方法 目前,沙门菌常用检测方法有:(1)酶快速反应检测技术。包括快速酶促反应显色培养基及自动化微生物分析仪两种方法。VITEK AMS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对细菌鉴定是基于细菌的微量生化反应,可鉴定405种细菌。(2)以免疫学为基础的检测技术。包括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免疫磁分离技术,如王海明[2]等报道的使用抗沙门氏菌免疫磁珠经增菌后于VITEK全自动生化鉴定仪和荧光PCR分子检测确认;免疫胶体金技术等。(3)以核酸为基础的检测技术,如杨俊超[3]等报道的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与常规PCR比较研究,其敏感性、特异性均较好;依赖PCR的DNA指纹图谱技术;随机引物扩增DNA多态性(RAPD);基因内重复性一致序列(ERIC)的扩增;多重PCR检测技术;NASBA;基因芯片技术等。 3.2本研究采用检测方法 本研究采用ELISA法快速检测奶及奶制品、肉及肉制品中沙门菌的污染情况。其敏感性、特异性较高,且与国标法符合率较高。一般24h 之内可以出检测结果。其不足之处在于:(1)不能定量检测沙门菌的含量,只能做定性分析,即是否存在沙门菌污染,但不能测得污染量的大小。后续研究考虑通过设置标准沙门菌对照(蛋白含量已知)的情况下,设立不同稀释度,然后比较样品各组OD值,用统计软件作出标准曲线,进而推算出沙门菌含量。(2)检测结果不太稳定,有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ELISA实验普遍存在抗体效价下降很快的通病,如

乳制品中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69408537.html, 乳制品中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娜周靖娜 来源:《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2019年第05期 摘要从整体结构来分析,乳制品中常见食源性致病菌主要包括阪崎肠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和李斯特菌,一旦乳制品内这五种病菌超标,必然会诱发严重的乳品安全问题。对此,需要运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技术对所有病菌进行严格检测与控制。本文将综合探讨乳制品中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个人见解。 关键词乳制品;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技术;检测工作人员 近年来,乳制品安全问题频发,进而引起了国家政府与广大国民对乳制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工作的高度重视。目前,最常用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技术体系有三种,分别是免疫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培养法检测技术,这三大技术各具优势,对检测和控制乳制品常见食源性致病菌至关重要。 1 免疫学技术 免疫学(immunology)原本是研究身体对致病微生物的防御能力以及防御能力失调的科学。从发展的视角来看,1796年,E.詹纳使用疫苗预防天花之后,免疫学研究才开始全面深入认知和研究微生物在疾病中的作用以及抗体和反抗原细胞的形成、动员、作用和相互作用所扮演的角色。免疫学的范围涵盖了变态反应的治疗、器官移植后的免疫抑制以避免排异反应,同时,包括对自体免疫疾病和免疫缺陷的研究。对于乳制品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工作来讲,免疫学技术是在依托免疫学的基础上分别形成了免疫磁珠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免疫胶体金技术和酶联荧光技术。其中,免疫磁珠技术的全称是免疫磁珠分离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在免疫磁珠表面偶联特异性抗体,等到被测样品和磁珠产生特异性结合,并经过磁场作用之后,复合物会滞留,实现抗原抗体磁珠和其他成分的有机分离,最终病菌也会被分离与浓缩。在乳制品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工作中,免疫磁珠技术能够精确检测脱脂乳、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和大肠杆菌。酶联免疫吸附技术主要是运用不同的PCR技术来确定循环数和检出限,并精确检测幼儿奶粉中的阪崎肠杆菌。免疫胶体金技术是根据被酶催化后的样品颜色来判断阪崎肠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和李斯特菌等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所占比例。酶联荧光技术原理是抗体或者抗原和酶以交联剂相结合后生成酶标抗体或者抗原,同时,和固相载体上的抗原抗体产生特异反应后进而形成能保持活性的免疫复合物。而且,酶联荧光技术兼具免疫荧光法和放射免疫法的优势,特异性和灵敏度极高,检测速度很快,能够在短时间内检测大量的样品。 2 分子生物学技术

各种食源性致病菌的致病机理

各种食源性致病菌的致病机理,产毒条件,治理措施能够通过食物传播疾病的常见细菌主要有,革兰阳性菌,如:芽孢杆菌,链球菌属,李斯特菌属,丹毒丝菌属和分枝杆菌属;格兰阴性菌,如: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大肠杆菌等 沙门氏菌引起的中毒及防治措施:沙门氏菌多数存在于动物的排泄物中,可通过水和食物传播,中毒食品主要是肉类、奶类、蛋类食品,常由于食物存放不当,使用前未烧煮熟透所致,肉类、食物较易受到污染。 危害:①肠热型(伤寒、副伤寒):开始出现发热不适、全身疼痛,此后患者出现持续高热、相对脉缓、肝脾肿大,外周白细胞下降、皮肤出现玫瑰疹。严重肠局部坏死和溃疡,有出血、穿孔等并发症。②急性胃肠炎型(食物中毒):潜伏期12~24小时,突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如果细菌已产生毒素,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出现体温升高、痉挛等;重者有寒战,惊厥,抽搐与昏迷,病程3~7天,预后良好。③其他类型:类霍乱型,类伤寒型,类感冒型,败血症型。 防止措施:1.控制细菌污染源,防治动物生前感染、宰后污染和食品孰后重复污染,加强食品卫生检验,在肉类检疫、加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2.防止食品污染沙门菌。控制好各类食品储存的适宜条件,防护食品中沙门菌的生长繁殖。高热杀菌,对污染沙门菌的食品加热灭菌,彻底杀死沙门菌。

大肠杆菌常见于人、动物肠道内;许多类型不致病,在肠道内有有益功能;致病性大肠杆菌是通过环境污染进入食品中的;症状为:腹部痉挛、水性或血性腹泻、发烧、恶心和呕吐。染病剂量:几个至上百万个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EPEC):具有特定O、K抗原血清型,可引起婴幼儿腹泻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 ETEC):在小肠定位繁殖,产生肠毒素,引起霍乱样腹泻。毒素包括:不耐热肠毒素LT—60C,10min灭活;耐热肠毒素ST—100C,10min不灭活。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EIEC):为志贺痢疾样大肠埃希氏菌,症状象痢疾,带有血便,痢疾菌试验呈阳性,具有与痢疾杆菌同样的毒力,可侵入大肠上皮细胞,形成局部炎症及溃疡。 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是葡萄球菌肠毒素所引起的疾病,可引发不同程度的急性胃肠炎症状,恶心、呕吐最为突出而且普遍,腹痛、腹泻次之。?当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了含淀粉及水分较多的食品,如牛奶和奶制品、肉、蛋等,在温度条件适宜时,经8-10小时即可相当数量的肠毒素。?作为人和动物的常见病原菌,其主要存在于人和动物的鼻腔、咽喉、头发上,50% 以上健康人的皮肤上都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存在。因而,食品受其污染的机会很多。?传播媒介为被该菌污染的食品,主要为淀粉类(如剩饭、米面、粥等)、牛乳及乳制品,以及鱼、肉、蛋类等。被污染的食物在室温20℃-22℃放置5 小时以上时,病菌能够通过食物传播疾病的常见细菌。

梅里埃快速病原体检测解决方案

梅里埃快速病原体检测解决方案多重呼吸道病原体检测 项目建议书 提供精准快速的病原体结果

流行病数据与现状 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是指病原体感染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系统。呼吸道感染通常由病毒、细菌、非典型病原体等引起,治疗时必须明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选择对应的治疗方案。呼吸道感染是临床的常见病,其发病具有着明显的季节性:甲型流感在中国北方多出现于每年1-2月,而在中部地区亦可多出现于6-8月,在南方地区则多现于每年的4-6月;而乙型流感则多发于寒冷季节。 中国各个地区流感发病率 表格引自Yu H等“Characterization of Regional Influenza Seasonality Patterns in China and Implications for Vaccination Strategies: Spatio-Temporal Modeling of Surveillance Data” 我国主要的流感病原体是甲型流感H1和H3型以及乙型流感。除了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之外,其他多种病原体也能造成呼吸道感染,比如鼻病毒、肠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偏肺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同人体免疫力降低有着直接的关系,儿童和老年人都是易感人群。一项针对儿童患者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肠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是造成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引起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致病体 表格引自顾艳红等“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夏季和冬季病毒病原学分析” 中国儿童普通感冒规范诊治专家共识(2013年)中指出,病毒的病原学地位突出,其中以鼻病毒最常见(30%~ 50%),其次为冠状病毒(10% ~15%)、呼吸道合胞病毒( 5 % ) 、副流感病毒( 5 % ) 、腺病毒( < 5 % ) 和肠道病毒( <5%)等。对于新生儿和低龄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具有非常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因此对于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爆发和医院内感染需要特别的重视;另外由于腺病毒造成的呼吸道感染往往病情较重,所以对于腺病毒感染的快速病原体确认也是十分重要的。 一项2015 年WHO 在12 个国家开展的调查显示,64% 的大众受调查者认为抗菌药物可以用来治疗病毒及病毒感染所导致的流感和普通感冒。常识的缺乏,导致了患者和一些医生,滥用抗菌药物。WHO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病人不到20%, 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会引起细菌的耐药性,耐药性往往会导致很多严重感染治疗无效,给患者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 WHO曾发表全球抗菌素耐药性报告称,如果不能迅速采取措施应对这一问题,世界将迈向“后抗生素时代”,呼吁各国加强在抗生素耐药方面的合作。 病原体的明确诊断对于指导有效合理使用抗生素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是遏制抗生素耐药出现的关键. 抗击抗生素耐药性需要涵盖全方面的临床诊断方案: 微生物鉴定和药敏试验, 感染性疾病筛查和主动监测,疫情管理和监测,细菌以及病毒感染的病原确定和分型. 2016中国儿童流感指南中提出,在流感病人出现症状的48小时之内使用奥司他韦(达菲)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成功率、缩短病程。非典型病原体,如社区性获得

生物传感器在检测食源性致病菌上的应用

生物传感器在检测食源性致病菌上的应用  王剑平1*,李杜娟1  (1.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杭州 310029)  摘要:最主要的几种食源性致病菌像大肠埃希氏菌、李斯特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等不仅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还会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生物传感器是一门由生物、化学、物理、医学、电子技术等多种学科互相渗透成长起来的高新技术,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成本低、能在复杂的体系中进行在线连续监测的特点。根据生物传感器的信号转化器可分为光学式、电化学式、压电式生物传感器等;在检测食源性致病菌方面生物传感器表现出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发展潜力,但是生物传感器目前仍面临并需要解决一些问题.最后提出了实际检测应用中对生物传感器的要求。 关键词:致病菌,生物传感器,光学,电化学,压电 中图分类号:TS207.3 0 引 言  近年来,食源性致病菌引发的流行性疾病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大肠杆菌Ol57:H7(E.coli Ol57:H7)、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等被认为是几种最厉害的食源性致病菌,它们引起的疾病,严重时都可导致死亡。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估计,美国每年由食源性致病菌造成大约7,600万例疾病,32.5万例住院治疗,5200例死亡[1]。其中由已知致病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大约1,400万例,6万例住院治疗和1800例死亡。这表明致病菌是传染疾病的一种根源。美国农业部(USDA)估计,由食品致病菌造成的医疗花费和生产力损失,每年将会达到29-67亿美元[2]。致病菌入侵到美国的牲畜、家禽和农作物,不仅使食品的价格上升,还降低了食品出口量,这将使国家损失数十亿美元的税收[3]。在我国,1986年在江苏徐州市首次发现了E.coli Ol57:H7的感染病人[4],后来又在山东省发现了 E.coli Ol57:H7,1999至2000年,在中国东部部分地区发生了较大规模的E.coli Ol57:H7爆发,可能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流行规模最大的一次,对我国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失。因此,建立一种快速、方便、可靠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以防止传染疾病和经济损失是一个迫切的需求。?  几种快速检测技术已经用于检测致病菌,包括聚合酶链反应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5,6,7,8,9],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收稿日期:修订日期: 项目基金:美国农业部国际合作项目(USDA/FAS/ICD/RSED/SCRP) 作者简介:王剑平(1960-),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农产品无损检测和生物传感器。 通讯地址,浙江大学生工食品学院杭州市凯旋路268号,310029。Email: jpwang@https://www.360docs.net/doc/569408537.html, Asay ,ELISA)[10,11]。因为PCR和ELISA需要通过富集、分离、形态学检测、生物化学和血清学测试来鉴别食品致病菌,所以这些方法虽然比传统方法需要的检测时间缩短了不少,但还是达不到实际中的要求。实践中需要更快、更灵敏、更可靠的检测技术,生物传感器就是一种有望达到这种要求的技术。 1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生物传感器是将生物识别元件和信号转换元件紧密结合,从而检测目标化合物的分析装置。生物传感器的结构一般由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其一是生物分子识别元件(感受器),是具有分子识别能力的生物活性物质(如组织切片、细胞、细胞器、细胞膜、酶、抗体、核酸、有机物分子等);其二是信号转换器(换能器),主要有电化学电极(如电位、电流的测量)、光学检测元件、热敏电阻、场效应晶体管、压电石英晶体及表面等离子共振器件等。如Fig1所示,其基本原理为:当待测物与分子识别元件特异性结合后,所产生的复合物(或光、热等)通过信号转换器转变为可以输出的电信号、光信号等,从而达到分析检测的目的。生物传感器的选择性取决于它的生物敏感元件,而生物传感器的其他性 图1 生物传感器原理图  Fig 1. Principle of operation for a biosensor 生物传感器与其他化学、物理传感器的关键不同之

病原微生物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教程文件

病原微生物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

病原微生物的检验项目及结果解释 微生物检查包括:细菌、真菌、衣原体、支原体及病毒等。这对于查明致病原因和选择用药十分重要。但除细菌和真菌外,直接查找方法比较复杂。细菌培养,采集血、痰、咽试子、大便、小便、创面分泌物等标本进行培养,看有无致病菌生长,正常应为阴性或少量非致病菌;真菌检查,标本涂片或培养,检出真菌为不正常。 病原微生物的检验主要是检测与l临床患者致病性有关的病原性微生物,对感染性疾病进行快速、准确地诊断,密切结合临床提出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防止微生物产生耐药性和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基础知识 1.什么是微生物?什么是病原微生物? 微生物是需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y:显微镜放大观察到的结构简单,个体微小的生物的总称。微生物的种类很多,医学微生物尤其是临床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与人类和自然界其他生物共生共存,绝大多数对人类和自然界是有益的,只有少部分可以引起人类和动植物发生疾病,这部分微生物才称为病原微生物,比如结核分枝杆菌可引起结核病,痢疾杆菌可以引起痢疾等。 2.什么是细菌?细菌分哪几种? 细菌是在自然界分布最广、个体数量最多的有机体,是大自然物质循环的主要参与者。其体积微小,以微米作为测量单位,无色半透明,只有经过染色才能观察到细菌的轮廓及其结构。经革兰染色,可将细菌分为两大类,即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菌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等部分构成,有的细菌还有夹膜、鞭毛、菌毛等特殊结构。根据形状则可分为三类,即:球菌、杆菌和螺旋菌(包括弧形菌)。 3.什么是病毒?病毒分哪几种? 病毒是结构最简单、体积最微小(纳米)的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介于生命和非生命之间的一种物质形式,其必须严格寄生在活细胞内,含有单一种核酸即脱氧核糖核酸(DNA)或核糖核酸(RNA)的基因组和蛋白质外壳,没有细胞结构,对抗生素不敏感,但对于干扰素敏感。按传播途径病毒可分为呼吸道病毒、胃肠道病毒、经性传播感染的病毒和狂犬病毒等。按感染部位与症状特征则分为肝炎病毒、出血热病毒、疱疹病毒、侵犯神经系统的病毒和肿瘤病毒等。

食源性致病菌及其检测技术的调查

食源性致病菌及微生物检测技术的调查报告 目录 前言 (2) 1 食源性致病菌概述 (2) 1.1 食源性致病菌的定义及种类 (2) 1.2 食源性致病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 1.3 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 (3) 1.3.1 国际情况 (3) 1.3.2 国内情况 (3) 1.3.3 食源性疾病不断上升的原因 (5) 2 国内外的食品微生物标准检验体系 (5) 2.1 国外主要食品微生物检测体系 (6) 2.2 国内主要食品微生物检测体系 (6) 2.3 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执行标准 (6) 2.4 国标中致病菌常规检测方法流程 (7) 3 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8) 3.1 常规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现状——传统计数改良法 (8) 3.2 常规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现状——快速检测微生物数量的新方法 (10) 3.2.1 ATP生物荧光法 (10) 3.2.2 检测微生物产生的CO2量的方法 (10) 3.2.3 电化学方法(电导率法或电阻抗法) (10) 3.2.4 颜色变化 (11) 3.2.5 流式细胞技术 (11) 3.2.6 热量法 (12) 3.2.7 放射测量法 (12) 3.3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 (12) 3.3.1 显色培养基法 (12) 3.3.2 免疫学方法 (13) 3.3.3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15) 4 小结 (16)

前言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频频出现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不谈的话题。 同时食品引发的中毒事故频发,媒体曝光度增加,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国家也加大了食品安全问题的整顿和监管力度。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法制司19日发布的通知,国务院已将《食品安全法》修订工作列入2013年立法计划。 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最主要因素是微生物污染和化学性物质污染,而由病原微生物引 起的食源性疾病是影响食品安全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化学污染监管,将进入长期化和制 度化;食源性疾病,这一食品安全隐患因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屡次发生,它也不会再继 续“潜伏”。在由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粮食局和食品药品监管局联合制订的《2013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中,对食品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食源性疾病监测制定了全面而详细的监控计划。食源性疾病逐渐也引起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陈君石院士、刘秀梅教授等在多个场合多 次倡议重视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我国食源性致病菌检测链条 的发展有着巨大的空间。快速而准确检测出被称为“头号杀手”的食品致病菌,是确保食 品安全的首要任务。 1 食源性致病菌概述 1.1 食源性致病菌的定义及种类 我国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项目包括一般性检验项目和致病菌两大类。一般检验项目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等指标。 食源性致病菌,指在食品的加工和流通过程中引入的病原菌,这些病原菌在食品中存活、生长代谢引起食物的变质和破坏,同时有些病原菌分泌有毒物质,直接或间接导致人患病。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微生物有:致病性大肠杆菌(特别是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致病性弧菌(包括: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近年来发现导致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越来越多,包括单核增生李斯特菌、空肠弯曲菌等。 我国对菌落总数(包括霉菌酵母菌)和大肠菌群限量标准只规定最大限量,致病菌规定“不得检出”。

食源性致病菌

沙门氏菌 ? 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改变生食等不良卫生习惯 ? 切断传播途径 ? 加强对屠宰场、食品加工厂的卫生检疫,对其生产、加工、储存和制备等过程进行科学管理,降低因进食预包装的方便食品、即食食品及肉类、蛋类和禽类产品引起的食物中毒 ? 加强流动人口的卫生管理;科学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 ? 发展快速可靠的病原菌溯源技术 金黄色葡萄球菌 ? 为条件致病菌,菌株致病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其产生的毒素和侵袭性酶: a.溶血素:外毒素,分α、β、γ、δ四种,能损伤血小板,破坏溶酶体,引起肌体局部缺血和坏死; b.杀白细胞素:可破坏人的白细胞和巨噬细胞; c.血浆凝固酶:当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人体时,该酶使血液或血浆中的纤维蛋白沉积于菌体表面或凝固,阻碍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葡萄球菌形成的感染易局部化与此酶有关; d.脱氧核糖核酸酶: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脱氧核糖核酸酶能耐受高温,可用来作为依据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 e.肠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数种引起急性胃肠炎的蛋白质性肠毒素,分为A 、B 、 C 、 D 、 E 五种。 ? 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是葡萄球菌肠毒素所引起的疾病,可引发不同程度的急性胃肠炎症状,恶心、呕吐最为突出而且普遍,腹痛、腹泻次之。 ? 当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了含淀粉及水分较多的食品,如牛奶和奶制品、肉、蛋等,在温度条件适宜时,经8-10小时即可相当数量的肠毒素。 ? 作为人和动物的常见病原菌,其主要存在于人和动物的鼻腔、咽喉、头发上,50%以上健康人的皮肤上都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存在。因而,食品受其污染的机会很多。 ? 传播媒介为被该菌污染的食品,主要为淀粉类(如剩饭、米面、粥等)、牛乳及乳制品,以及鱼、肉、蛋类等。被污染的食物在室温20℃-22℃放置5 小时以上时,病菌能够通过食物传播疾病的常见细菌

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了解璧山地区各类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标准方法对7项食源性致病菌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共抽检食品样品160件,检出致病菌9株,总检出率为5.6%,其中副溶血性弧菌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沙门菌2株。结论动物性水产品的致病菌检出率较高,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较为严重,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食品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其进行监督管理,严格控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 食品安全是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经济健康发展、国家安定和社会发展与稳定的重大问题。食品污染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其中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最常见的致病因素之一。本研究主要收集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以了解不同致病菌在各类食品中的污染程度及分布状况,寻找璧山地区容易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重点食品和重点致病菌,以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同时又为相关部门的监管部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样品来源样品来源于2010-2011年本县的农贸市、大型超市、宾馆饭店、快餐店等,共采集样品160件。 1.2 样品种类与监测项目食品样品包括熟肉制品、动物性水产品、生畜肉、即食非发酵性豆制品、中式凉拌菜、速冻熟制米面、生食类蔬菜、糕点及饼干、米粉、凉皮、米线、盒饭、鲜榨果蔬汁等,监测项目涉及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大肠埃希菌O157、副溶血性弧菌、志贺菌、蜡样芽胞杆菌。 1.3检测方法检验方法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GB4789 的现行有效方法进行操作(沙门菌[1]、金黄色葡萄球菌[2]、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3]、大肠埃希菌O157[4]、副溶血性弧菌[5]、志贺菌[6]、蜡样芽胞杆菌[7])。 1.4试剂与仪器设备所用干粉培养基由北京路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购买;显色培养基由北京科玛嘉公司购买;API 生化条由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沙门菌属诊断血清由宁波天润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购买。所用培养基、试剂均在产品有效期内使用。 1.5 质量控制在检测样本的同时用已知阳性菌株( 都柏林沙门菌50761、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CMCC54004、大肠埃希菌O157ATCC43888、副溶血性弧菌TCC17802、蜡样芽孢杆菌由重庆市疾控中心以往质控考核中分离所得) 作跟踪对照,确保所用培养基、试剂、仪器均正常无误。 2 结果 2.1 不同种类的食品中的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情况2010- 2011年共检测11类、160份食品,检出食源性致病菌9株,检出率为5.6%。其中,以动物性水产品检出率最高为16.7%( 5/30) , 其次为中式凉拌菜和生畜肉为10%(1/10)、即食非发酵性豆制品为5%(1/20)、熟肉制品为5%(1/20)。生食蔬菜、蛋制品、速冻熟制米面、生食蔬菜、糕点及饼干、米粉、凉皮、米线、盒饭、鲜榨果蔬汁均未检出相关致病菌(表1)。 3讨论 从表1来看,两年检测的160件11类食品样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总检出率为5.6%,与沈阳地区总检出率5.88%报道相一致[8],低于全国其他省市报道[9],但表明我县市售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以动物性水产品是致病菌污染的高危品种,因此食品监督部门应加强

食品中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参考文献: [1]李文印.芹菜芫荽保鲜法[J]. 北方园艺,1992,(1):51. [2]车芙蓉,马岩松.现代蔬菜果品贮藏保鲜产业中发展的若干问题(下)[J].中国果菜,2002,(2):46-47. [3]李容.几种蔬菜的无公害贮藏保鲜技术[J].西南园艺,2001,29(3):32-33. [4]李素芬,郑素月.MA包装对芫荽贮藏性的影响[J].农业与技术,2000,20(5):23-25. [5]顾振新,饭本光雄,田川彰南等.弱光照射和无机营养供给对冷藏绿芦笋(Asparagus offinalis L.)品质变化的影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1,24(4):84-88.[6]田浩,名和义彦,黑木吉,等.野菜の收获后にぉけゐ品质に及ほす光の影响(第1报)コマシナ(Detached leaf)の贮藏中にぉけゐ成分变化[J].食品综合研究所报告,1981,38:33-39. [7]富士原和宏,高久晃一,饭本光雄.收获后チャビルの低温贮藏のための赤色光グィォ-ドにょゐ弱光照射ゎょび养液ゲル利用[J].生物环境调节,1997,35(2):51-54. [8]小林玲子,高坦美智子,久保田智惠利,等.低温贮藏中の弱光照射ガクィワレゲィコンの影响[J].生物环境调节,1996,34(2):57-59. [9]潘瑞炽,董愚德.植物生理学(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67-11. 食品中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技术的 研究现状与进展 陈庆森1,冯永强2,黄宝华1,魏国祥1,庞广昌1,胡志和1 (1.天津商学院生物工程系,天津 300134; 2.天津市海河乳业有限公司,天津 300134) 摘 要:本文从食品中致病菌快速检测的技术发展现状的角度出发,较系统地介绍了利用生物化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手段快速检测病原菌的技术和方法,特别是近几年来基因操作技术在病原菌快速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这些技术对该领域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微生物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Research Status of Fast DetectionTechinque of Pathogenic Bacteria in Foodstuff CHEN Qin-seng1,FENG Yong-qiang2,HUANG Bao-hua1, WEI Guo-xiang1,PANG Guang-cang1,HU Zhi-he1 (1.Department of Biolgical Engineering, Tianjin Unirersity of Commerce, Tianjin 300134, China;  2.Tianjin Haihe Dairy Co. Ltd., Tianjin 300134,China) Abstract :This text causes the angle of technological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that the germ measures fast to setout from the food, have recommended utilizing the technological means of biochemistry, immun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 tomeasure the technology and method of pathogens fast more systematically, Especially the operating technology of gene hasmeasured the application study of the respect fast in pathogens in recent years, The technology has produced the enormousimpetus to this field. Key words:pathogen;fast detection technique;microorganism 中图分类号: TS20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102-6630(2003)11-0148-05 收稿日期:2003-05-08 作者简介:陈庆森(1957-),男,教授,从发酵生物技术及活性蛋白质、酶技术的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