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种急危重疾病现场诊疗考题及参考答案

30种急危重疾病现场诊疗考题及参考答案
30种急危重疾病现场诊疗考题及参考答案

试题1:急性心肌梗死

主诉:胸骨后压榨样疼痛5小时。

病史:患者男性,60岁,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史多年,于5小时前突发胸骨后压榨疼痛,伴出汗,有濒死感,含服硝酸甘油片无缓解。

查体:烦躁不安,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05次/分,律齐,心音低。

既往有心绞痛病史。

答案

初步诊断:急性心肌梗塞。

鉴别诊断:心绞痛;急性心包炎;主动脉夹层;急性肺动脉栓赛;急腹症。

主要诊疗措施:

1、卧床休息、吸氧;

2、急诊心电图检查和监护;

3、止痛:吗啡、硝酸甘油;

3、心梗三联;肌钙蛋白;

4、肠溶阿司匹林、氯比格雷;

5、溶栓:无禁忌证患者尿激酶150~200万U30分钟滴注(再灌注疗法);

6、介入治疗(再灌注疗法);

7、手术治疗(再灌注疗法);

8、其他药物治疗:β受体阻滞剂、ACEI、ARB、他丁类、低

分子肝素等;

9、向家属交待病情危重及诊治措施,并请其签字。

试题2:心律失常(心室颤动)

主诉:突发神志不清、抽搐和呼吸停顿。

病史:患者女性,32岁,因病毒性心肌炎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曾发生晕厥、气促。

查体:意识不清,呼吸停顿,未脉搏,听诊心音消失,血压测不到。辅助检查:EKG:波形、振幅与频率均极不规则,无法辨认QRS波群、ST 段与T波。

答案:

初步诊断:心室颤动。

鉴别诊断:1、脑血管意外;2、血管迷走性晕厥;3、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颈椎病;5、颈原性晕厥。

主要诊疗措施:

1、识别判断:10秒钟内完成;

2、开放气道和建立静脉通道;

3、人工呼吸;

4、胸外按压;

5、除颤和复律;

6、气管插管后用气囊或呼吸机通气;

7、药物治疗:利多卡因1~1.5mg/kg静脉注射,无效,3~5

分钟重复一次,总量达3mg/kg仍不能成功,可给予胺碘酮300mg缓慢静脉注射(大于10分钟),无效,可重复总量达150mg;

8、向家属交待病情危重及诊治措施,并请其签字。

试题3:淹溺

主诉:水中救起后头痛、剧烈咳嗽、胸痛、呼吸困难2小时。

病史:患者男性,30岁,2小时前被人从水塘中救起。

查体:皮肤发绀,颜面肿胀,球结膜充血,口鼻充满泡沫、淤污,烦躁不安、抽搐,呼吸急促,双肺闻及干湿啰音。

答案:

初步诊断:近乎淹溺。

鉴别诊断:脑血管意外;心绞痛;气胸。

主要诊疗措施:

1、清除呼吸道泥污;

2、吸氧:高浓度氧或高压氧,有条件可行机械通气;

3、心电监护,皮氧监护,血气分析,胸片;

4.碱化血液;

5、保暖复温(体温过低患者);

6、脑复苏维持PaCO2在25~30mmHg,同时静脉输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

7、处理并发症;电介质和酸碱平衡、惊厥、心律失常、低血压、肺水肿、ARDS、急性消化道出血等的相应治疗;

8、向家属交待病情危重及诊治措施,并请其签字。

试题4:一氧化碳中毒

病史:患者洗澡时感头痛、头晕、心悸、四肢无力、嗜睡、昏迷,被其爱人发现送来医院。

查体:口唇粘膜呈桃红色,对疼痛刺激有反应,瞳孔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迟钝,腱反射减弱,呼吸、血压和脉搏加快。

答案

初步诊断:一氧化碳中毒。

鉴别诊断:脑血管意外、脑震荡、脑膜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及其他中毒。

主要诊疗措施:

1、迅速转移、卧床休息,保暖,保持呼吸道畅通;

2、血液测COHb测定;

3、纠正缺氧:吸入纯氧、高压纯氧等;

4、防治脑水肿:20%甘露醇、速尿等;

5、促脑细胞代谢:能量合剂;

6、防治并发症:褥疮和肺炎;

7、向家属交待病情危重及诊治措施,并请其签字。

试题5:有机磷中毒

病史:患者女 30岁流泪、流涕、流涎、呕吐、谵妄和抽搐半小时。

查体:呼出气有蒜味、瞳孔针尖样、大汗淋漓、肌纤颤动和意识障碍。

答案

初步诊断:有机磷中毒。

鉴别诊断:中暑、急性胃肠炎、脑炎等。

主要诊疗措施:

1、全血胆碱酯酶活力测定;

2、迅速清除毒物:离开现场、脱去污染衣服、清洗皮肤毛发等;

3、催吐和反复洗胃;

4、胆碱酯酶复活剂:氯磷定和碘解磷定等;

5、抗胆碱药:阿托品;

6、复方制剂:解磷注射液;

7、对症治疗:维护心肺功能,保持呼吸通畅;

8、向家属交待病情危重及诊治措施,并请其签字。

试题6: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主诉:多尿、烦渴多饮和乏力一周,头痛、烦躁伴意识模糊1小时。病史:患者,女,62岁,有Ⅰ型糖尿病史。

查体发现:T 38.5℃,P 98次/分,BP 100/60mmHg,皮肤潮红,呼吸深快,呼气烂苹果味。

答案

初步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鉴别诊断: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感染性休克,乳酸性酸中毒,低血糖昏迷,脑卒中。

主要诊疗措施:

1、监护:监测血糖变化,细致观察神志、瞳孔、血压、呼吸变化、心率和出入水

量;

2、输液:血糖降至13.9mmol/L时,改输5%葡萄糖液;

3、胰岛素治疗:小剂量(速效)胰岛素治疗方案,每小时公斤体重用0.1U;

4、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严重酸中毒补碱(碳酸氢钠);及时纠正低钾等;

5、处理诱发病和防治并发症,包括:休克、严重感染、心力衰竭等;

6、按时清洁口腔、皮肤,预防褥疮和继发感染;

7、向家属交待病情及诊治措施,并请其签字。

试题7:感染性休克

病史:1周前右拇指外伤伴红肿溃烂。

主诉:发热3天,伴意识模糊、尿少1天。

查体发现:未查。

答案

初步诊断:感染性休克。

鉴别诊断:低血容量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主要诊疗措施:

1、卧床、吸氧,生命体征、尿量监测;

2、血液动力学监测(CVP监测等);血气分析,生化检查,血培养;

3、扩容:平衡盐液为主,配合适当胶体液、羟乙基淀粉、血浆;

4、选择抗生素控制感染;

5、静滴5%碳酸氢钠200ml并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再作补充;

6、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或合并使用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或去甲肾上腺素和酚妥拉明联合应用;

7、其它:糖皮质激素,西地兰、奥美拉唑等;

8、向家属交待病情及诊治措施,并请其签字。

试题8:过敏性休克

病史:诊断“支气管炎”,静脉滴注阿莫西林过程中。

主诉:突发性风团伴头晕、憋气、大汗淋漓1分钟。

查体发现:未查。

答案

初步诊断:过敏性休克。

鉴别诊断:迷走血管性晕厥、遗传性血管性水肿、低血糖反应、支气管哮喘、心源性休克。

主要诊疗措施:

1、立即停止输液;

2、0.1%肾上腺素,0.3-0.5ml注射,隔15-20分钟可重复;

3、保持呼吸道通畅,面罩或鼻导管给氧;

4、有明显支气管痉挛、喷雾吸入0.5%沙丁胺醇液0.5ml;

5、必要时气管插管;

6、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10-20mg或甲基强的松龙120-240mg 静滴;

7、补液:生理盐水平衡液;

8、必要时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等维持血压稳定;

9、抗过敏:扑尔敏10mg或异丙嗪25-50mg肌注。

10、向家属交待病情危重及诊治措施,并请其签字。

试题9:中暑

病史:平素体健。

主诉:高热意识障碍抽搐1小时(夏季,中午,建筑工地)。

答案

初步诊断:中暑。

鉴别诊断:1、脑炎;2、脑膜炎;3、脑血管意外;4、脓毒血症;5、甲状腺危象等。

主要诊疗措施:

1、血生化及血气分析;肝肾胰和横纹肌功能;凝血功能;尿液分析;头颅CT等;

降温;

2、并发症治疗(昏迷、心律失常心衰、代酸、肾衰、肝衰、DIC等);

3、监测:体温、生命体征、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及横纹肌溶解情况等;

4、职业中暑报告;

5、向家属交待病情危重及诊治措施,并请其签字。

试题10:急性左心衰

主诉:突发呼吸困难2分钟。

病史:患者男性,60岁,有高血压心脏病多年,在输液过程中突发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

体查:面色灰白、强迫坐位、大汗、烦躁、呼吸急促,每分钟30-40

次,两肺满布湿性啰音和哮鸣音,心率快,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

答案

初步诊断:急性左心衰。

鉴别诊断:支气管哮喘急性肺栓塞急性心脏压塞自发性气胸急性呼吸衰竭。

主要诊疗措施:

1、患者取坐位,双腿下垂,减少静脉回流;

2、吸氧:抗泡沫吸氧;

3、镇静:吗啡5~10mg静脉缓注,必要时15分钟重复一次,共2~3次,老年患者可酌情减量或改肌注;

4、快速利尿:速尿20~40mg静注,2分钟内推完;4小时后可重复一次;

5、血管扩展剂:1)硝普纳;2)硝酸甘油;3)酚妥拉明;

6、洋地黄类药物:房颤伴快速心室率并已知有心室扩大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者最合适用;首剂0.2~0.4mg,2小时后酌情再给0.2~0.4mg。急性心梗24小时内不宜用;

7、氨茶碱,皮激质素;

8、向家属交待病情危重及诊治措施,并请其签字。

试题11:慢阻肺急性加重期,Ⅱ型呼吸衰

病史:有慢阻肺病史。

主诉:慢性咳嗽咳痰气促20年,加重伴意识障碍1天。

答案

初步诊断:慢阻肺急性加重期,Ⅱ型呼吸衰。

鉴别诊断: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尘肺等。

主要诊疗措施:

1、建立通畅的气道;

2、氧疗;

3、血气分析及电解质等检查;

4、增加通气量、减少CO2潴留;

5、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

6、抗感染治疗;

7、合并症的防治;

8、营养支持;

9、向家属交待病情危重及诊治措施,并请其签字。

试题12:脑血管意外

主诉:突发神志不清半小时。

病史:患者,男,65岁,半小时前于路上行走时忽然跌倒、神志不清,被邻居发现急送至本院,有高血压病史。

查体发现:BP 180/110mmHg,浅昏迷,颈软,双眼凝视右侧,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应灵敏,右鼻唇沟变浅。左侧痛刺激反应减弱,肌张力低,左肱二、三头肌、膝腱反射(++),左侧巴氏征阳性。

答案

初步诊断:脑血管意外。

鉴别诊断:脑梗塞、脑栓塞、癫痫、低血糖休克、酮症酸中毒、颅内占位。

主要诊疗措施:

1、保持病人安静,避免不必要的搬动;

2、保持呼吸道通畅,勤吸痰,必要时作气道内插管或气管切开术;

3、严密观察血压、心率,保持血压稳定,急性期控制血压在150~160mmHg;

4、影像检查:头颅CT和MRI;

5、使用脱水剂:20%甘露醇250毫升静脉快速点滴,每日2~4次,速尿20毫克静脉注射,每日2次;

6、急诊开颅手术;

7、防治感染;

8、向家属交待病情危重及诊治措施,并请其签字。

试题13:癫痫持续状态

病史:有脑外伤史。

主诉:发作性抽搐伴人事不省1天。

查体发现:未查。

答案

初步诊断:癫痫持续状态。

主要诊疗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2、心电监测;

3、血生化(血糖、电解质)检查;

4、安定10mg,静脉缓慢注射,隔15-20分钟可重复;

5、苯妥英钠0.5-1.0g,静脉注射,总量13-18mg/kg;

6、或丙戊酸钠5-15mg/kg,静脉注射,可重复2次;

7、静脉注射甘露醇;

8、脑电图、头颅CT或MRI检查;

9、向家属交待病情危重及诊治措施,并请其签字。

试题14:血气胸

病史:无特殊病史。

主诉:突然出现左侧胸痛气促伴脸色苍白2小时。

答案

初步诊断:左侧血气胸。

鉴别诊断:1、气胸;2、肺梗塞;3、急诊心绞痛;4、急诊心包炎主要诊疗措施:

1、严格卧床休息,镇静、镇痛;

2、吸氧;

3、监测生命体征;

4、血常规、血气分析、血凝功能检查、急性心梗三联等;

5、胸片及心电图检查;

6、胸穿及胸腔密闭引流;

7、手术;

8、向家属交待病情危重及诊治措施,并请其签字。

试题15: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

主诉:反复黑便三周,呕血一天。

病史:男,45岁,三周前,自觉上腹部不适,发现大便色黑,1-2次/天,成形。一天前,进食辣椒及烤馒头后,觉上腹不适,随之排出柏油便约600ml,并呕鲜血约500ml。

既往史:有“肝硬化”病史。

答案

初步诊断: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

鉴别诊断: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胃癌,肝癌,胆道出血。

主要诊疗措施:

1、抗休克、根据血压情况补充血容量;

2、禁食、卧位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

3、严密观察出血量、神志、面色、心率、血压、呼吸、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浓度等变化;

4.备血;

5、药物止血:血管加压素0.2U/分静滴或生长抑素/奥曲肽:首剂100ug静脉注射,(施它宁,300ug)以后每小时用25~50ug持续静脉滴注;

6、气囊压迫止血;

7、内镜治疗。内镜直视下止血(注射硬化剂或皮圈套扎);

8、外科手术治疗;

9、向家属交待病情危重及诊治措施,并请其签字。

危重病医学名词解释

1 危重病医学 CCM:(criticalcaremedicine)是一门研究危重病症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 治的科学,在治疗中突出应急治疗措施。 2共同通路(commompath危重病人不论来自哪个专科,也不论其原发病是什么,当病程进入危重期,病人都将表现出许多相似的特点,这些特点反映出其疾病发展有着共同的规律或病程。 3 急诊医学( emergencymedicine,EM ):急诊医学涉及范围包括因灾害、意外事故所致的创伤,中毒以及突发的各种急症。因病人生命安全面临着威胁,故要求医疗体系的各个环节能作出迅速有效的反应和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措施。 4 灾害医学( disastermedicine,DM ):主要指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风暴、海啸等导致的医学问题,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与群体性。因此,迅速、有效地救治众多的伤病员成了灾害医学的基本内容,灾害医学是急诊医学中的特定内容,涉及组织领导、通讯、交通、医疗救护、卫生防疫和后勤支持等多项任务。 5重症监测治疗病房(ICU):是将危重病人集中管理的病室,配备有专业医护人员及先进的医疗监测和治疗手段,可显著地提高危重病人的治愈率,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6 创伤后机体反应:亦称创伤后应激反应是指机体受到创伤后所出现的以神经内分泌系统反应为主、多个系统参与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7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机体创伤后的防御反应若失控或过度激活其所释放出大量的细胞因子等炎症介质可引起强烈的全身性炎症反应。 8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CARS创伤后机体除产生炎症介质外还可释放抗炎介质产生抗炎反应。适量的抗炎介质释放有助于控制炎症恢复内环境稳定抗炎介质过量释放则引起免疫功能降低以及对感染的易感性增高征。 9 电解质:凡在溶液中能离解出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溶液叫电解质。 10 非电解质:凡在溶液中既不导电又不能离解成离子而保持分子状态的溶液称为非电解质。 11晶体:溶液中的溶质分子或离子<1 nm或一束光通过时不出现反射现象称为晶体。 12 胶体:溶质分子>1 nm,而<100nm或出现反射现象者称为胶体。如白蛋白。 13 第一间隙、第二间隙、第三间隙:第一间隙指组织间液。第二间隙指血浆两者间在毛细血管壁侧互相交换称为功能性细胞外液。手术创伤或感染细胞外液转移到损伤或感染区域称为第三间隙功能上不再与第一第二间隙有直接联系成为非功能性细胞外液。 14渗透(osmosis):是指当溶质的移动被半透膜所限制时溶剂(水)从较低浓度的溶液侧向 较高浓度的溶液侧的净移动。 15 渗透压( osmoticpressure )指由于渗透作用使水分子逆溶液浓度差单方向转移而产生的一种压力即阻止水分子继续转移的压力。 16 晶体渗透压(crystalosmoticpressure )是指由溶解在体液中的离子和小分子非离子物 质(分子量<30000)溶质颗粒所产生的渗透压。 17胶体渗透压(COP是指由溶解在体液中的大分子非离子物质(分子量>30000)颗粒所产 生的渗透压。 18渗透间隙OG血浆渗透浓度的计算公式未包括血浆中所有能产生渗透现象的物质如蛋白、脂类、乳酸等因此其数值必然低于实际测定值。我们将血浆渗透浓度实际测定值与计算 值的差值称为渗透间隙。 19 有效渗透分子:将体液中能产生渗透现象的溶质称为有效渗透分子。 20 无效渗透分子:体液中含有的能自由透过毛细血管壁或细胞膜的溶质因其不能产生渗透现象。 21 SB :即标准碳酸氢盐是指血温在37C血红蛋白充分氧饱和的条件下经用PCO2为40mmHg 的气体平衡后所测得的碳酸氢盐的浓度。 22 AB :即实际碳酸氢盐是指未经 P002为40mmHg勺气体平衡处理的血浆中[BHC03]的真实含量。与SB相比AB包括了呼吸因素的影响。

(完整版)急危重症护理学第三版题库

急危重症护理学第三版 第一章急危重症护理学概述 一、名词解释 1.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以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伤 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急 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2.急危重症护士资格认证:急危重症护士资质认证是对急诊和危重正护士的从业资格进行的认证制度,即要求注册护士在经过专门培训获得证书后方可成为急危重症专科护士。 二、选择题 1.现代急危重症护理学最早可追溯到(C) A.第一个早产婴儿监护中心的建立 B.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C.克里米亚战争期间 D.北欧脊髓灰质炎大流行期间 E.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神经外科术后病房的建立 2.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欧脊髓灰质炎大流行期间,何种仪器首次被用于病人救治(A) A.人工呼吸机 B.血液透析机 C.心电监护仪 D.除颤仪 E.输液泵 3.美国医学会于何年正式承认急症医学为一门独立的学科(C) A.1970年 B.1971年 C.1972年 D.1973年 E.1974年 4.1979年,国际上正式承认急症医学为医学科学中的第多少个学科(D) A.20 B.21 C.22 D.23 E.24 5.1983年,哪个学科成为美国医学界一门最新的学科(D) A.急诊医学 B.院前急救医学 C.灾害医学 D.危重症医学 E.急求医学

6.在我国,急症医学何年被卫生部和教育部正式承认为独立学科(B) A.1982年 B.1983年 C.1984年 D.1985年 E.1986年 7.国家学位评定委员会何年正式批准设置急诊医学研究生点(D) A.1982年 B.1983年 C.1984年 D.1985年 E.1986年 8.我国第一张ICU病床建立于(B) A.上海中山医院 B.北京协和医院 C.广州珠江医院 D.北京304医院 E.四川华西医院 9.美国的急诊和危重症护士执照有效期通常为(C) A.1年 B.3年 C.5年 D.10年 E.终身 10.上海市急诊适任护士认证工作始于(E) A.2002年 B.2003年 C.2004年 D.2005年 E.2006年 三、简答题 1.简述在急危重症护理学起源过程中的几个重要阶段。 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主要经历了急救护理的建立,危重症护理的建立以及急危重症狐狸学科的建立和发展等几个重要阶段,相对应的标志性事件有: (1)1854—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前线的英国伤病员死亡率高达42%以上,南丁格尔率领38名护士前往战地救护,使死亡率下降到2%。随着战场救护的成功实施,急救护理得以建立。 (2)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伤员救护过程中,南丁格尔还首次阐述了在医院手术室旁设立术后病人恢复病房的优点。从此,1923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建立了神经外科术后病房。1927年第一个早产婴儿监护中心在芝加哥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还建立了休克病房,以救护在战争中受伤或接受了手术治疗的战士。这些都标志这危重症护理的雏形建立了。(3)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欧脊髓灰质炎大流行,铁肺被用于救治脊髓灰质炎病人,堪称是世界上最早的用于监护呼吸衰竭病人的“监护病房”建立。伺候,各大医院开始建立类似的监护单元。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危急重症护理学逐步建立和成熟。

危重病医学试题库

危重病习题资料总论 选择重症监护病房是指 A.服务于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后病房 B.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救治的场所 C.外科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管理的场所 D.配备有专业医护人员及先进的医疗监测和治疗手段, 对危重病人实行集中管理的场所 E.以上表述都不正确 选择危重病医学诞生于 A.17世纪末 B.18世纪末 C.19世纪6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 E.以上都不是 选择美国危重病医学会成立于 A.1968年 B.1970年 C.1978年 D.1980年 E.以上都不是 选择危重病医学中所谓的“共同通路”是指 A.危重病人救治过程中所采用的共同方法 B.危重病人病情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要经过的病程阶段 C.危重病人危重病病情发展过程中相似的规律或病程 D.危重病人救治结果的相似性 E.导致危重病人危重病情原因的相似性 创伤后机体反应 选择下列哪项不是SIRS的诊断标准 A.体温大于38℃或小于36℃ B.心率大于90次/分 C. 外周血白细胞>12×109/L或<4×109/L或幼稚杆状核白细胞>10% D.外周血幼稚杆状核白细胞>10% E.呼吸频率小于20次/分或PaCO2大于45mmHg 第三章围手术期水、电解质及渗透平衡失常的诊治>> 第一讲体液治疗的监测 选择以下麻醉药品对水、电解质平衡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A.乙醚增加血浆容量 B.环丙烷增加血浆容量 C.巴比妥类增加血浆容量 D.吗啡减少细胞外液容量 E.以上全对 选择以下对二氧化碳血症相关水、电解质影响正确的描述是 A.高二氧化碳血症细胞外液容量增加,低二氧化碳血症细胞外液增加 B.高二氧化碳血症细胞外液容量减少,低二氧化碳血症细胞外液减少 C.高二氧化碳血症细胞外液容量可减少,低二氧化碳血症细胞外液增加 D.高二氧化碳血症细胞外液容量可增加,低二氧化碳血症细胞外液减少 E.二氧化碳血症对水、电解质平衡无影响 选择年轻、重要脏器功能良好的患者一般可以耐受的体重增加范围是 A.10%~20% B.15%~25% C.20%~30% D.15%~30% E.20%~35%

临床诊断思维

临床诊断思维 刘跃梅曾祥运 诊断是医生通过对人体的健康状态的诊查和对疾病所提出的概括性的判断。人们对诊断所持的态度及其看法,我们称之为诊断观。诊断疾病的过程,就是认识世界的过程,同时也是认识疾病的过程。正确的认识世界是有效地改造世界的前提,同样正确的认识疾病也是有效地治疗疾病的前提。因此,无论是医生还是医学家对于诊断都十分重视。同样对于实习医生来说,学会正确的诊断思维也十分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正确的诊断,除了必备的医学知识、临床经验外,还应注意什么问题?这是本章要谈到的问题。 临床诊断思维的一般过程 诊断思维是医生认识疾病的过程,医生通过对病人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得到第一手资料,经过分析、综合、类比、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作出对疾病本质的、理性的、抽象的判断,得出对于疾病诊断的理性认识,继而根据诊断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观察病程的发展与治疗的效果,反过来验证原来的诊断,进一步肯定或修改甚至否定原来的诊断。如此多次反复,使医生对疾病的认识逐步深化。这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理论到实践认识过程。这个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⒈临床资料收集过程;⒉通过分析资料作出诊断的过程;⒊通过观察病情的发展及治疗对诊断的应验或修正过程。这三个过程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循环往复,贯穿于整个临床工作之中。 首先,临床资料的收集过程,包括病史的采集、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三方面的内容。能否收集到真实的、重要的临床资料是获得临床诊断的关键阶段。是正确诊断的前提。这就要求在资料的采集过程中,必需要有实事求是,一切从病人的自觉症状和客观体征出发,不能随意主观臆断,尽可能地保证资料的全面性、系统性和准确性。 第二,有了第一手临床资料不等于得出了临床诊断,还必需对临床资料进行个别分析,对每一个症状、体征及实验室资料用有关的医学知识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估,并分清主次,抓住重点,找出关键环节,提出诊断线索。这个过程是临床诊断思维的最重要的过程。用哲学的观点来看即实现实践到理论的第一次飞跃的过程。由于在这个过程中,主观因素占主要的地位,因此,要求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用医学理论,将众多的临床资料,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及各种思维方法,去伪存真,找出其内部联系,从而得出诊断。这也是衡量一名医生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第三,临床诊断是医生对疾病的一种认识,属于主观范畴。它的正确与否还需通过临床实践的不断检验。由于疾病的复杂性和人的认识能力的限制,一个正确的诊断往往需要经过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医疗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产生。它是一个反复的、动态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反对静止的形而上学观点,根据病情的变化不断地验证或修改自己原有的诊断,在继续发展的疾病面前多次证实、补充、修改,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得出最正确的诊断。 临床诊断思维的一般过程,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理论到实践的循环过程。通过每一次循环,使我们对疾病的认识更进一步,直至最终认识疾病。这是哲学的认识论运用于临床上的典型实例。 临床思维的特点 临床诊断思维,是医生运用已有的医学理论和经验对于疾病的认识过程。临床思维与其它科学中常有的思维方法既有共性,又有自己的特点,研究这些特点,对于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是很有帮助的。 第一,对象的复杂性 临床医学的认识对象是一个个具体的人。人体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有机整体,而人类疾病同样也是极其复杂多样。加上个体间的差异,使得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千变万化,这种认识对象的复杂性,必然要作用于认识的主体,因此,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认识,也是极其复杂而又曲折的过程。临床认识对象的复杂性还表现在其认识对象是有思维、有行为的人,他具有思

危重病医学题库word版

危重病习题资料 总论 选择重症监护病房是指 A.服务于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后病房 B.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救治的场所 C.外科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管理的场所 D.配备有专业医护人员及先进的医疗监测和治疗手段, 对危重病人实行集中管理的场所 E.以上表述都不正确 选择危重病医学诞生于 A.17世纪末 B.18世纪末 C.19世纪60年代 D.20世纪60年代 E.以上都不是 选择美国危重病医学会成立于 A.1968年 B.1970年 C.1978年 D.1980年 E.以上都不是 选择危重病医学中所谓的“共同通路”是指 A.危重病人救治过程中所采用的共同方法 B.危重病人病情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要经过的病程阶段 C.危重病人危重病病情发展过程中相似的规律或病程 D.危重病人救治结果的相似性 E.导致危重病人危重病情原因的相似性 创伤后机体反应 选择下列哪项不是SIRS的诊断标准 A.体温大于38℃或小于36℃ B.心率大于90次/分 C. 外周血白细胞> 12×109/L或< 4×109/L或幼稚杆状核白细胞> 10% D.外周血幼稚杆状核白细胞> 10% E.呼吸频率小于20次/分或PaCO2大于45mmHg 第三章围手术期水、电解质及渗透平衡失常的诊治 >> 第一讲体液治疗的监测 选择以下麻醉药品对水、电解质平衡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A.乙醚增加血浆容量 B.环丙烷增加血浆容量 C.巴比妥类增加血浆容量 D.吗啡减少细胞外液容量 E.以上全对 选择以下对二氧化碳血症相关水、电解质影响正确的描述是 A.高二氧化碳血症细胞外液容量增加,低二氧化碳血症细胞外液增加 B.高二氧化碳血症细胞外液容量减少,低二氧化碳血症细胞外液减少 C.高二氧化碳血症细胞外液容量可减少,低二氧化碳血症细胞外液增加 D.高二氧化碳血症细胞外液容量可增加,低二氧化碳血症细胞外液减少 E.二氧化碳血症对水、电解质平衡无影响 选择年轻、重要脏器功能良好的患者一般可以耐受的体重增加范围是 A.10%~20% B.15%~25% C.20%~30% D.15%~30% E.20%~35% 选择严重创伤及休克病人体液从功能性细胞外间隙转移至细胞内,可占细胞外液容量比率为 A.5%~10% B.10%~15% C.15%~20% D.5%~15% E.10%~25% 选择中等手术第三间隙扩张导致的体液转移大致为 A.2%~4% B.4%~6% C.6%~8% D.8%~10% E.10%~12% 围手术期酸碱平衡失常的诊治 选择低血钾时病人易出现 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代谢性碱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呼吸功能监测与治疗 >> 第一讲呼吸功能监测 选择临床上PaO2低于多少为低氧血症 A.5.3kPa(40mmHg) B.6.7kPa(50mmHg) C.8.0kPa(60mmHg) D.10.6kPa(80mmHg) E.13.3kPa(100mmHg) 选择术后低氧血症的诊断依据,下列哪项较为可靠 A.皮肤粘膜发绀 B.血压先升后降 C.呼吸频率加快 D.脉搏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氧分压 E.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选择术后病人出现通气不足,可直接导致 A.血压下降 B.低碳酸血症 C.高碳酸血症

疼痛诊疗学及危重病医学试题

疼痛诊疗学及危重病医学试题 一、以下每道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关于肩周炎,下列哪项错误 A肩周疼痛 B肩关节活动受限 C活动后加重 D颈肩背压痛点 E疼痛可向颈、背及上臂放散 2.下列哪项不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特点 A为阵发性烧灼或电击样剧痛 B多见于第2、3支 C有扳机点 D常为单侧性 E多伴有神经系统异常体征 3.癌痛的三阶梯用药原则以下哪项不正确 A阶梯给药 B按需给药 C口服给药 D用药个体化 E辅助用药 4.下列哪项不是干性坐骨神经痛的表现

A沿坐骨神经走行疼痛 B小腿及足外侧感觉障碍 C咳嗽及喷嚏时疼痛明显加重 D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E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5.有关创伤后机体反应(创伤后应激反应),下列哪项错误 A是一种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B主要以神经内分泌反应为主 C免疫和凝血等系统亦参与反应 D对机体有防御性和保护性作用 E机体反应越强,对机体越有利 6.创伤后神经内分泌反应下列哪项错误 A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B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和分泌增加 C血中儿茶酚胺浓度增加 D甲状腺素分泌增加 E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分泌增加 7.以下哪项不是大量输血的并发症 A凝血功能障碍 B血声升高 C枸椽酸中毒和低血钙 D高血钾

E血型交配困难 8.对肩周炎的治疗,哪项是不妥的 A能自愈,无需治疗 B理疗 C功能锻炼 D服用消炎痛 E局部封闭 9.关于脓骨外上裸炎,治疗与预防复发的原则是 A手腕肘诸关节石膏托外固定 B及时治疗 C反复多次注射醋酸泼尼龙 D限制握拳与伸腕动作 E限制屈腕 10.患者出现心动过速,可能是由于心输出量减少和血压降低所致,这种反应的内脏传出神经是 A内脏大神经 B且融申经 C喉返神经 D舌咽神经的颈动脉窦支 E颈、胸交感干神经的心支 11.腰痛最常见的原因是 A腰椎间盘突出症

地方医院普通外科疑难危重症病例讨论总结与分析

地方医院普通外科疑难危重症病例讨论总结与分析 发表时间:2016-04-12T15:38:50.223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第2期作者:黄伟张明敏贾俊奇郭永忠[导读] 有效促进临床多学科合作为进一步明确诊断、确定相应的诊疗方案,吸取教训,丰富诊疗经验,提高医疗技术及诊断水平,减少医疗纠纷与投诉,培养年青医师的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的分析具有深远意义。黄伟张明敏贾俊奇郭永忠 伊犁州友谊医院普外三科新疆伊宁 835000 【摘要】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是解决临床疑难危重病人的诊断、治疗难题及临床教学的重要方法,总结伊犁州直县、我院2012-2015年间疑难、危重、重大手术经讨论患者382例。方法:每周三上午普外一、二、三病区主管医师对疑难,危重、罕见病例、不良事件等病例以PPT 形式汇报,全面综合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影像及病理检查等多项结果。住院、主治医师与专家教授一并讨论。结果:此项措施大大提高了普通外科对疑难、危重重大手术患者诊疗前的评估及选择最为合理的治疗手段,大大减少了普外专业医疗纠纷与投诉。结论:有效促进临床多学科合作为进一步明确诊断、确定相应的诊疗方案,吸取教训,丰富诊疗经验,提高医疗技术及诊断水平,减少医疗纠纷与投诉,培养年青医师的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的分析具有深远意义。【关键词】临床疑难危重病例讨论会;多学科(MDT)合作【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2-381-02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是解决临床疑难危重病人的诊断、治疗难题及临床教学的重要方法,但随着医院内专科细化的趋势不断增强,全院性病例讨论制度的逐渐淡化,为了提升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治疗,以普外三病区作为切入点,从2012年进一步疑难,危重,重大手术病例讨论制度,将体会通报如下: 一、一般资料与方法 1.1定期:每周三上午普外三病区各选择的病例进行讨论,要求普外病区各临床医生,进修医生,研究生,实习生,病人主管护士,等安排好工作,准时参加。 1.2选择:1、一周至十天未能确诊或治困难或疗效不佳的患者需组织疑难病例讨论。2、七天内未能确诊的疑难病例应组织科内讨论。3、十五天内不能确诊者组织院内讨论紧急情况即刻组织讨论非紧急的在四十八小时内组织讨论。 1.3形式:1、每周三晨交班时间普外科以科室为单位由住院医上报疑难、危重、重大手术病例。2、病例汇报形式以多媒体(ppt)为主,并规定固定模板,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先前科室或小组讨论结果,提交讨论目的等。 3、住院医师提交对所讨论疾病的认识及分析,上级医师补充后,各科医师自行发言提交自己的理论,最后由讨论主持专家教授汇总患者的诊断治疗方案。 4、讨论内容要反应在患者病程记录中。 5、手术后诊断治疗结果在下次讨论中反馈。 1.4 目前为止讨论疾病明细表1.1、表1.2 二、结果 2.1 内容丰富,效果明显:病例讨论会选择的经典病例波及普通外科的各个系统,丰富的讨论内容,大量的医学知识使得参加讨论的各级各类人员都能够获得锻炼和提高。参加过讨论的人都觉得获益匪浅,对锻炼和提高自己的临床诊断思维能力、丰富自身基础理论知识,提高业务素质和水平有很大帮助。 2.2 提高质量,保证安全:对疑难,危重、罕见病例,重大手术通过讨论,全面综合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影像及病理检查等多项结果,进一步明确诊断、确定相应的诊疗方案;吸取教训,丰富诊疗经验,提高医疗技术及诊断水平。培养年青医师的临床思维和分析判断能力。有效促进临床多学科合作。此项措施大大提高了各个科室对疑难、危重重大手术患者诊疗前的评估,及选择最为合理的治疗手段。提高了医疗质量,大大减少了医疗纠纷与投诉。 三、体会:

急危重症选择题练习

第一章、急危重症护理学概述 A1/A2型题 1.现代急危重症护理学最早可追溯到 A第一个早产婴儿监护中心的建立 B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C克里米亚战争期间 D北欧脊髓灰质炎大流行期间 E美国霍普金斯医院神经外科术后病房的建立 正确答案:C 2.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欧脊髓灰质炎大流行期间,首次被用于病人救治的仪器是 A人工呼吸机 B血液透析机 C除颤仪 D心电监护仪 E输液泵 正确答案:A 3危重病医学成为美国医学界一门最新学科的时 A1970年 B1972年 C1983年 D1979年 E1984年 正确答案:C 4.我国第一张ICU病床建立于 A四川华西医院 B上海中山医院 C广州珠江医院 D北京协和医院 E北京304医院 正确答案:D 5.我国开设第一门《急救护理学》课程的时间是 A1983年 B1984年 C1985年 D1986年 E1987年 正确答案:D

6.国家学位评定委员会正式批准设置急诊医学研究生点的时间是A1982年 B1983年 C1984年 D1985年 E1986年 正确答案:D 7.美国急诊护士证书有效期为 A1年 B3年 C5年 D10年 E终身 正确答案:C 8.急诊医学被我国卫生部和教育部正式承认为独 立学科的时间是 A1980年 B1981年 C1982年 D1983年 E1984年 正确答案:D 9.上海市急诊及危重症适任护士认证工作开始于 A2002年 B2003年 C2004年 D2005年 E2006年 正确答案;E 10.1983年,下列学科中成为美国医学界一门最新学科的是 A急诊医学 B院前急救医学 C灾害医学 D急救医学 E危重症医学 正确答案:E 11在美国,成为急诊护士的条件不包括 A具有护理学士学位 B在急诊科工作

(完整word版)危重病医学重点总结

创伤后机体反应:也称创伤后应激反应,是指机体受到创伤后所出现的以神经内分泌系统反应为主的、多个系统参与的一系列非特异性适应反应。 成分输血:是将全血中有预防或治疗价值的各种成分分离出来,制成一定标准的、质量优良的制品,根据病人的病情选用适当的制品进行治疗以达到提高疗效、减少副 作用和不良反应的目的。 休克:是由多种病因(如创伤、感染、失血、过敏等)造成组织有效血流量减少的急性微循环障碍,导致细胞代谢及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的综合征。 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指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等肺内外疾病袭击后出现的以肺泡毛细血管损伤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氧中毒:在不适当的高压下吸氧或长时间高浓度吸氧造成人体组织和功能上的损害。 阴离子间隙(AG):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UA)与未测定的阳离子(UC)的差值,正常机体血浆中的阳离子与阴离子总量相等,均为151mmol/L,从而维持 电荷平衡。 实际碳酸氢盐(AB):是指未经PCO2为40mmHg的气体平衡处理的血浆中[HCO3]的真实含 量。 碱剩余(BE):指在标准条件下(血温37℃、PCO240mmHg和血红蛋白充分氧饱和),将血浆或全血的pH滴定至7.40时所需要的酸或碱的量。凡pH>7.40,需加酸滴定, 说明体内碱过多,称为碱剩余。 急性心力衰竭:由急性心脏病变引起的心排血量显著,急性降低导致的组织灌流不足。 急性肝功能衰竭(AHF):指原无肝病患者突然发生大量的肝细胞坏死或出现严重肝功能 损害,并在起病的8周内出现肝昏迷的一种综合征。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指严重创伤、休克和感染等过程中,短时间内同时或相继出现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器官功能损害和障碍。 营养不良:一种或多种营养素的缺乏所引起的临床病理变化(大脑、心血管、肾脏、呼吸、胃肠道体温调节、免疫) 菌群移位:长期的禁食造成肠粘膜萎缩、肠腔内活的细菌、毒素、一些惰性颗粒及大分子化合物通过粘膜进入血液,进入正常无菌组织(肠系膜淋巴结及其他内脏)从 而激发或加重一系列炎症反应。 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在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及烧伤等非心源性疾病过程中,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 精神创伤性应激障碍(PTSD):指患者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经历了残酷战争、严重创伤、 恐怖后出现的一系列心理与精神障碍。 药物的残余效应:由于血内麻醉药浓度较高,或手术操作因故而中止进行,病人仍处于较深的麻醉,是麻醉手术后苏醒延迟最常见的原因。 代谢性脑病:指由于麻醉手术后发生全身代谢性紊乱而导致CNS抑制。 术后急性肾衰竭:由于围手术期失血、感染、休克、溶血、中毒、严重损伤或全身性疾病引起急性肾实质损害的一种综合征,是以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含氮 分解产物潴留及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为特征的临床并发症。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机械性辅助循环方法之一,是一种通过物理作用提高主动脉内舒张压,增加冠状动脉供血和改善心脏功能的治疗方法,通过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而对心功能障碍起辅助性治疗作用。

重症医学科临床思维几点探讨

临床思维与临床决策 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0年1月第31卷第1期总第397期 重症医学科临床思维几点探讨 汪明灯① 摘要:重症医学科危重病患者病情变化的错综复杂和诊治方法的特殊性对重症医学科医生的临床思维提出了新的要求,哲学的思维方法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对重症医学科医生临床思维中需经常面临的系统与局部、循证与经验、多学科协作、临床与人文之间的关系等重要问题进行初步的哲学思考。 关键词:危重病学,思维,探讨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772(2010)01-0066-03 Some Study About Clinical Thinking in Critical C are Medicine W A N G M ing2deng.Department of I CU,the A f f iliated W ux i N o.2People’s Hos pital of N anj ing Medical Universit y,W ux i214002,China Abstract:The specificity and new desire of clinical thinking for critical care medicine are decided b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ditions and medical therapies for those critically ill,philosophical thinking technique is very to doctor.Some study for clinical thinking in critical care medicine is discussed about the important problems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system and lo2 cal,evidence-based and experience,clinic and humanities and ethic,and so on. K ey Words:critical care medicine,thinking,study 危重病患者具有病情复杂、变化多端、跨多学科、高科技设备应用、多涉及人文和伦理问题等特点,可以说危重病医学是医学分支学科发展整合趋势的一种产物,这种整合同时也决定了对重症医学科(ICU)医生临床思维的新的要求和挑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系统思维、多学科协作、临床与人文、循证与经验等,以下予以浅论。 1 临床诊疗思维中的系统与局部问题 1.1 突出局部治疗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说:“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1]同样,在ICU急危重患者诊治中首先要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点”,也即是局部治疗(或主要矛盾);这个局部问题的处理往往需要及时有效,不能错失“战机”;如果这个局部问题治疗没抓好,就会导致机体整体功能的恶化,呈“瀑布样”、“蝴蝶效应”的病理变化,最终直接影响局部和整体的救治效果。例如,感染性休克患者首先要尽快做到液体复苏达标,以维持器官的血液灌注,否则会导致多器官功能紊乱;COPD患者呼吸衰竭时要正确判断是需要给予无创还是有创机械通气;外科感染要解决好局部引流的根本问题;机械通气患者能否正确及时判断脱机、拔管时机,过早脱机拔管会导致二次插管的风险,延迟脱机拔管可导致呼吸机依赖或加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COPD机械通气序贯治疗中的“时间窗”的准确把握;有机磷中毒解毒药物的及时、正确剂量、规范使用,剂量的不足或过量都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抗生素的正确选用、剂量疗程的合理应用等等。以上谈的都是治疗中关键的局部问题,这些局部问题及时、有效的解决好了,往往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或预后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当然,随着患者病情的变化及治疗的进展,原先关键的 ①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二院ICU 江苏无锡 214002局部问题地位也会随之变化,新的关键问题又来临,而不是绝对不变的。ICU医生诊治危重病患者的能力往往在认识和处理这些关键局部问题能力上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 1.2 系统治疗并重 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由无数互相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所形成的整体;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认为辩证法的这种物质世界普遍联系及整体性思想其实就是系统思想。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危重病患者往往会出现多系统、多器官功能的相继或同时病变,各种治疗措施和病理生理变化呈现着互相影响、互相牵制和复杂的、立体的网络关系,这也客观地决定了系统治疗的重要性。局部治疗的效果往往受机体整体功能状态的影响和制约,ICU危重患者治疗的突出特点,就是解决好局部问题是建立在同时注重整体治疗的基础上。比如ARDS患者治疗中,在解决机械通气等局部的呼吸问题时,要同时重视免疫支持、抗凝、营养支持、预防深静脉血栓、器官系统功能支持、水电解质平衡管理等系统性治疗。一定条件下,系统问题和局部问题可相互转化的,系统问题没解决好有可能产生新的关键性局部问题或直接影响局部的治疗效果;局部问题没处理好又可转化为系统问题。例如,ARDS→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深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目前脓毒症治疗中提出的“捆绑式治疗”或“集束化治疗”、“非线性观点”[2]等就是一种系统治疗思想体现,突破了一对一线性的、机械还原论的治疗思想。始终牢记患者的局部和系统问题不是孤立的、绝对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对运动着的状态。ICU医生要“让‘系统’成为一种思维习惯”[3],在系统观指导下处理局部问题,这也是ICU医生最具特色的思维品质要求之一。 1.3 运用辩证与逻辑思维分析系统与局部问题 危重患者的病情、治疗疗效动态变化特点决定了对系统或局部器官的支持不能是一维的或者一次性的,而是循环往复持续不断的,要有“评估—治疗—再评估—调整治疗”的动态临床思路。因为患者的治疗效果或正确诊断要经过病情的变化才能

危重病医学_李军_第八章血流动力学监测习题

第八章血流动力学监测 一.选择题: 1.Allen’s 试验大于几秒时,不宜选用桡动脉作穿刺插管(B) A. >5 秒 B. >7秒 C. >9秒 D. >15秒 E. >20秒 2.中心静脉压(CVP)低于多少时常表示血容量不足(A) A. <5cmH2O B. <7cmH2O C. <9cmH2O D. <11cmH2O E. <13cmH2O 3.正常左房压(LAP)是多少(A) A. 4~8mmHg B. 5~12mmHg C. 10~15mmHg D. 15~20mmHg E. 20~25mmHg 4.颈内静脉穿刺时前径路定位点是(A) A. 胸锁乳突肌内侧缘甲状软骨水平,颈内动脉搏动之外侧 B. 胸锁乳突肌内侧缘甲状软骨水平,颈内动脉搏动之内侧 C. 胸锁乳突肌三角顶点 D. 锁乳突肌与颈外静脉交点上缘 E. 胸锁乳突肌中点 5.动脉穿刺插管测压首选部位是(B) A. 股动脉 B. 桡动脉 C. 肱动脉 D. 足背动脉 E. 腋动脉 6.压力换能器测压时,应位于(A) A. 第四肋间腋中线 B. 第四肋间腋后线 C. 第五肋间腋中线 D. 第五肋间腋后线 E. 以上都不是 7.肺动脉楔压(PAWP)正常值范围是多少(B) A. 1~10mmHg B. 5~15mmHg C. 10~20mmHg D. 15~30mmHg E.以上都不对 8表示肺动脉导管进入肺动脉的压力波形是什么(B) A. 压力上升支突然升高,下降支迅速回到零点 B. 压力上升支不变,下降支显著升高 C. 压力波形呈平台,波幅减低 D. 呈一直线 E. 以上都不是 9.上臂袖带测压时,袖带宽度与松紧对测压读数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袖带太宽读数高,松紧无影响(C) A. 袖带太窄读数低,太紧读数高 B. 袖带太窄读数高,太紧读数低

危重病人的观察要点及护理细节

危重病人的观察要点及护理细节 内容提要:ICU 病人特点及护理工作要求,ICU病人的观察的主要内容及评估要点,危重病人细节观察与管理。 ICU病人特点:病情危重,病种复杂,病情变化快,需持续病情支持。 ICU特点与护理模式:危重病人密集,多学科人才密集,急救知识密集,医疗设备密集,医疗护理技术密集。护理模式是全人护理模式。 ICU护理工作要求:合作性,综合性:整体性,连续性。 ICU护士工作要求:稳、准、快、宽、熟、活。 稳:保持稳重、果断、镇定、抢救病人时忙而不乱。 准:一步到位,准时、准确的用药和记录。 快:抢救病人时反应快,当机立断。 宽:视野开阔,知识面广。 熟:各项操作熟练,技术过硬。 活:思维灵活,应变能力强。 ICU护理观察要求:护理观察是一门专业性技术,应该及时准确、客观动态、全面量化。要求护理专业知识和经验丰富,掌握护理专科知识和技能,掌握常见病的病状和体征,掌握科学的观察和评估方法,医护随时沟通,真实反映病情变化。 危重病人的护理观察方法:直接观察法: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觉,询问。间接观察法:诊疗监护仪器,治疗仪器,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 危重病人的护理观察要点:入室前评估,入室时全身评估和观察,入室后持续性评估和观察,转运或外出检查和评估。 入室前评估:接到患者入室的通知后,了解患者来源、入室原因、基本病情、意识状态、需要准备的监护及治疗仪器等。根据病情可备物:监护仪、吸痰装置、气管插管用物、呼吸机、胸腔闭式引流用物、中心静脉置管。动脉套管置管用物等。 入室时全身评估和观察:患者进入ICU后,需即刻处理:1.保持气道畅通。2.进行有效通气。3.保持正确体位。4.建立静脉通道。5.连接多功能监护仪。6.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需即刻评估:1.生命体征状况。2.意识瞳孔变化。3.血氧饱和度。 4.肢体瘫痪程度。 5.各种压力参数。 6.护理措施是否有效。 入ICU 后处理危机状况:呼吸情况,循环情况,意识瞳孔,血糖情况,危急数值、出血、窒息、休克等 入室后持续性评估和观察:1.神经功能、意识瞳孔、脑血流动力、脑水肿。 2.呼吸功能、呼吸监测、胸部护理、雾化吸入、人工气道、机械通气。 3.循环功能、静脉通路、CVP监测、心电监护、电解质监测、记录出入量。 4.营养支持,肠内营养,肠外营养,半流质,流质。 5.心理护理、环境适宜、情感支持、皮肤护理、生活支持、呼唤护理、并发症护理。 病情观察的主要内容:生命体征观察,器官功能监测、内环境监测、营养状况监测。生命体征:是最基本的观察项目,是病情变化的窗口,多种病因的结果,

最新急危重症护理学题库(精品收藏)

第一章急危重症护理学概述 一、名词解释 1.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以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伤 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急 危重症患者抢救、护理和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2。急危重症护士资格认证:急危重症护士资质认证是对急诊和危重正护士的从业资格进行的认证制度,即要求注册护士在经过专门培训获得证书后方可成为急危重症专科护士.二、选择题 1.现代急危重症护理学最早可追溯到(C) A。第一个早产婴儿监护中心的建立 B。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C.克里米亚战争期间 D.北欧脊髓灰质炎大流行期间 E.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神经外科术后病房的建立 2.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欧脊髓灰质炎大流行期间,何种仪器首次被用于病人救治(A) A。人工呼吸机 B。血液透析机 C。心电监护仪 D.除颤仪 E。输液泵 3.美国医学会于何年正式承认急症医学为一门独立的学科(C) A.1970年

B。1971年 C。1972年 D.1973年 E.1974年 4.1979年,国际上正式承认急症医学为医学科学中的第多少个学科(D) A.20 B。21 C.22 D.23 E。24 5.1983年,哪个学科成为美国医学界一门最新的学科(D) A.急诊医学 B.院前急救医学 C。灾害医学 D。危重症医学 E.急求医学 6。在我国,急症医学何年被卫生部和教育部正式承认为独立学科(B) A。1982年 B。1983年 C。1984年 D。1985年 E.1986年 7.国家学位评定委员会何年正式批准设置急诊医学研究生点(D) A。1982年 B.1983年 C.1984年 D。1985年

危重病医学名词解释

1 危重病医学CCM:(criticalcaremedicine)是一门研究危重病症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的科学,在治疗中突出应急治疗措施。 2 共同通路(commompath)危重病人不论来自哪个专科,也不论其原发病是什么,当病程进入危重期,病人都将表现出许多相似的特点,这些特点反映出其疾病发展有着共同的规律或病程。 3 急诊医学(emergencymedicine,EM):急诊医学涉及围包括因灾害、意外事故所致的创伤,中毒以及突发的各种急症。因病人生命安全面临着威胁,故要求医疗体系的各个环节能作出迅速有效的反应和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措施。 4 灾害医学(disastermedicine,DM):主要指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风暴、海啸等导致的医学问题,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与群体性。因此,迅速、有效地救治众多的伤病员成了灾害医学的基本容,灾害医学是急诊医学中的特定容,涉及组织领导、通讯、交通、医疗 救护、卫生防疫和后勤支持等多项任务。 5 重症监测治疗病房(ICU):是将危重病人集中管理的病室,配备有专业医护人员及先进的医疗监测和治疗手段,可显著地提高危重病人的治愈率,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6 创伤后机体反应:亦称创伤后应激反应是指机体受到创伤后所出现的以神经分泌系统反应为主、多个系统参与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7 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机体创伤后的防御反应若失控或过度激活其所释放出大量的细胞因子等炎症介质可引起强烈的全身性炎症反应。 8 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CARS)创伤后机体除产生炎症介质外还可释放抗炎介质产生抗炎反应。适量的抗炎介质释放有助于控制炎症恢复环境稳定抗炎介质过量释放则引起免疫功能降低以及对感染的易感性增高征。 9 电解质:凡在溶液中能离解出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溶液叫电解质。 10 非电解质:凡在溶液中既不导电又不能离解成离子而保持分子状态的溶液称为非电解质。 11 晶体:溶液中的溶质分子或离子<1nm或一束光通过时不出现反射现象称为晶体。 12 胶体:溶质分子>1nm,而<100nm或出现反射现象者称为胶体。如白蛋白。 13 第一间隙、第二间隙、第三间隙:第一间隙指组织间液。第二间隙指血浆两者间在毛细血管壁侧互相交换称为功能性细胞外液。手术创伤或感染细胞外液转移到损伤或感染区域称为第三间隙功能上不再与第一第二间隙有直接联系成为非功能性细胞外液。 14 渗透(osmosis):是指当溶质的移动被半透膜所限制时溶剂(水)从较低浓度的溶液侧向较高浓度的溶液侧的净移动。 15 渗透压(osmoticpressure)指由于渗透作用使水分子逆溶液浓度差单方向转移而产生的一种压力即阻止水分子继续转移的压力。 16 晶体渗透压(crystalosmoticpressure)是指由溶解在体液中的离子和小分子非离子物质(分子量<30000)溶质颗粒所产生的渗透压。 17 胶体渗透压(COP)是指由溶解在体液中的大分子非离子物质(分子量>30000)颗粒所产生的渗透压。 18 渗透间隙OG:血浆渗透浓度的计算公式未包括血浆中所有能产生渗透现象的物质如蛋白、脂类、乳酸等因此其数值必然低于实际测定值。我们将血浆渗透浓度实际测定值与计算值的差值称为渗透间隙。 19 有效渗透分子:将体液中能产生渗透现象的溶质称为有效渗透分子。 20 无效渗透分子:体液中含有的能自由透过毛细血管壁或细胞膜的溶质因其不能产生渗透现象。 21 SB:即标准碳酸氢盐是指血温在37℃血红蛋白充分氧饱和的条件下经用PCO2为40mmHg

急诊医学习题库

《急诊医学》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单选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急诊医学的研究范围? (C) A 危重病医学 B 灾难医学 C 流行病学 D 复苏学 E 急诊医疗体系 二、多选题: 1.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的组成包括:(ABC) A 院前急救 B 重症加强病房 C 急诊科 D 手术室 E 航空救援中心 2.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主要参与人员包括:(ABDE) A 急救医护人员 B ICU的医护人员 C 现场的群众 D 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 E 第一目击者 三、填空题: 1.( )年国际上正式承认急诊医学为独立的医学学科。(1979) 四、名词解释: 1.急诊医学:急诊医学就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与许多边缘学科相结合的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1979年国际上正式承认。它包括复苏学、院前急救、危重病医学、创伤学、急性中毒、灾害医学与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等几个方面。 五、简答题: 1.高效的院前急救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健全灵敏的现代化的通讯网络:急救专线120、指挥通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完善的车载电话;(2)布局合理、急救半径较小的急救网络(三级急救网络);(3)业务素质良好的医技人员;(4)性能良好的救护车、急救器材、设备与配备合理的药品。 2.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由哪几部分组成? EMSS组成: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急救、ICU急救。 第二章现场急救原则 一、单选题: 1.以下哪项不就是院前急救的措施?(C) A 心肺复苏 B 气管插管 C 骨折复位 D 止痛E搬运 2.有关包扎的叙述,错误的就是:(D) A 包扎动作要轻柔,不要触及伤口 B 包扎松紧要适宜 C 包扎时要保持伤员体位舒适 D 包扎方向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注意露出肢体末端 E 包扎时应在肢体的外侧面打结,不要打在伤口上 3.应用止血带时错误的方法就是:(C) A止血带应扎在伤口的近心端,并应尽量靠近伤口 B 前臂与小腿不适于扎止血带C上臂扎止血带时,应扎在中1/3处,以防损伤桡神经D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应加衬垫,以免损伤皮肤E 凡就是上止血带的伤员必须作标记,记上使用止血带日期、时间与部位并挂在醒目的部位,便于观察 4.现场伤员急救的颜色标记不包括哪个?(D) A红色 B 黑色 C 黄色 D 橙色 E 绿色 5.患者意外受伤后在多长时间内属于最佳急救期?(A) A 1小时 B 6小时 C 12小时 D 24小时 E 48小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