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_刘强

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_刘强
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_刘强

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

刘 强

(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博士生 100872)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中国地区间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存在着明显的阶段性和区域性,并

且不同地区间的产出差距与宏观经济的波动状态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另一个重要结论是

新古典的经济增长收敛机制在中国并没有起作用,主要的原因是中国大规模的劳动力转

移使资本劳动比率并没有出现应有的变化趋势,而且本文认为近年来形成的大规模劳动

力的区际迁移,既是中国阶段性经济增长收敛机制的重要诱发因素,事实上也是对区域差

距扩大的一种解决办法。

关键词:收敛性 地区差异 劳动力转移

一、经济增长收敛性的理论溯源及实证分歧

所谓经济增长收敛性(convergence)是指在封闭的经济条件下,对于一个有效经济范围的不同经济单位(国家、地区甚至家庭),初期的静态指标(人均产出、人均收入)和其经济增长速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落后地区比发达地区有更高的经济增长率,从而导致各经济单位期初的静态指标差异逐步消失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的收敛性问题逐步成为发展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的热点问题之一。Bernard(1995)认为,“新古典模型最激动人心的特征之一是其在收敛现象中的应用”。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假说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而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并没有使这一假说得到统一的确认,甚至还对这一假说的技术方法产生质疑。但是,经济增长收敛性假说蕴涵的独特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为其作出更加广泛细致的研究。

Ramsey(1928)等的研究表明,在新古典框架内,对于一个封闭经济,各地区人均增长率可能与人均收入或人均产出水平存在反向关系。特别地,如果存在相似的技术结构和偏好,落后地区比发达地区增长的速度要快,经济收敛现象就会出现。Baumol(1986)在收集整理16个工业化国家1870年至1978年的人均收入数据加以回归研究后认为,自1870年以来,经济收敛现象在这些国家表现得非常明显。Delong(1988)则通过两个疑问证实Baumol的结论不可信:其一,Baumol的实证样本时间跨度太长,一些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在其间已衰落为不发达国家;其二,实证检验误差太大,对1870年有些国家的人均收入估计是不准确的。出于以上原因,难以证实收敛现象的存在。

20世纪90年代,对收敛性的研究进入了新阶段。虽然在新古典框架内增长的收敛性得到确认,但是有关研究的实证分析过程却遭到了激烈的反对。Rebelo(1991)认为体现新古典思想的收敛现象在世界经济中并不是普遍存在的,另一方面,他强调了内生增长理论的兴起。特别地,Mauro 和Godrecca(1994)用Barro和Sala-I-Martin的分析方法研究了意大利地区的收敛现象,结论却完全相反,收敛假说在意大利被拒绝,数据检验发现意大利的南方和北方存在着经济双元化特征。Pa gano (1993)研究了欧共体国家的产出率和收入的收敛现象后认为,自20世纪70年代石油冲击以来,这种收敛过程已经停止甚至走向发散。此外,Bernard,Durlauf(1995)提出用新的时间序列分析技术来研究收敛假说,他们认为资本边际收益递减是短期动态波动和长期稳定增长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如果从长期来看,技术进步包含着一种随机的增长趋势或特征值,这意味着在不同国家的产出收敛中有相同的不变成分,而协整理论提供了检测这些成分的适宜途径。根据这种思想,他们实证分析了1900年至1987年15个OECD国家的数据,证明了收敛假说的无效性。深尾京司、岳希明(2000)整理分析了日本1955—1973年间各县的数据,认为日本地区间收入水平存在收敛现象,但新古典框架内的索洛模型收敛机制在日本并不存在。

国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比较少,针对收敛性假说在中国的实践论证并不充分。研究成果中有代表性的是魏后凯(1997),较全面地研究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沿用Barro和Sala-I-Martin 分析方法计算了自1978年以来各地区省份产出差距收敛(β收敛)和部门产出差距收敛(σ收敛),即无条件收敛和有条件收敛,认为中国各地区GDP差距大约以每年2%的速度收敛,但从发展阶段来看,1978—1985年各地区人均GDP的收敛速度相对较快,而1985—1995年则不存在显著的收敛性。宋学明(1996)也认为1978年各地区人均收入与1978—1992年经济增长率呈反向关系;把国有工业生产总值占工业生产总值在1978年超过80%的省份与其他省份分离以后,新古典增长理论仍然适用。申海(1999)分析了1978—1996年中国地区间的经济增长数据,认为中国区域经济存在比较明显的β收敛,并且分别采用四组数据计算β系数,得出的重要结论之一是人均GDP收敛快于人均收入的收敛。Chen,Fleisher(1996)用部门截面(panel section)数据分析了中国各省1978—1993年的人均GDP后认为地区间存在条件收敛,收敛速度主要取决于资本系数、就业增长、人力资本投资、外国直接投资和沿海区位。但是,笔者发现,以上讨论主要集中在中国地区间是否存在收敛现象,收敛速度如何,收敛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而对索洛模型的收敛机制在中国的运用没有涉及,对产生收敛的原因也没能给出完满的解释。本文在分析各地区时序资料的基础上,试图做出对中国1981年以来的经济增长收敛性的独立判断,并研究新古典的收敛机制在中国的实现问题。

二、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实证分析

(一)各地区经济增长的静态指标分析

首先解释一下数据资料的选取情况。本文集中分析中国各省份1981年至1998年间数据,样本长度是18年,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劳动年鉴》。考虑到样本的选取对收敛性的检验和结论有一定影响,本文选取划分样本区间的理由有两方面:(1)尽量与以前的研究成果保持时段上的一致性,但适当更新具体年份数据,以便既能与以前的研究成果相互印证又使得出的结论有一定的更新成分。(2)划分收敛区间主要根据宏观经济的波动状态和经济运行的体制环境改变来确定。分为两个区间,即1981—1989年和1989—1998年,前一时段总体上是宏观经济波动的平缓期,计划机制在经济运行中仍占主导地位,但正逐步走向衰落。体制改革主要在农村领域内展开,市场机制对经济运行只起着辅助性的调节作用。后一时段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波动期,而政府积累的宏观调控经验逐步成熟,计划机制的职能和范围逐步萎缩和减小,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逐步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从整个转型期的样本区间来看,以1989年作为分界点比较合理。

通过计算各年份各省经济产出增长的变异系数(标准差平均值)和绝对差率(各地区产出最小值各地区产出最大值)分析各省份的产出水平差距。计算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自1984—1998年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呈现明显的波动状态,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84至1990年期间,变异系数逐年减小,从0.76降至0.62。绝对差率同期同步增大,从0.11增至0.14,表明地区差距逐步减小。而此时段,经济增长速度逐步放慢。1990年由于双紧措施的出台使经济增长急剧回落;1990年至1993年期间,各地区变异系数逐步增加,从0.62增至0.71,而绝对差率逐步减小,从0.14降至0.09,这说明地区差距逐步扩大,此时,经济运行呈现大幅波动态势,增长率与急速上涨的物价一起达到了两位数。1993年至1998年期间,各地区变异系数

图1 1984—1998各年份分省份变异系数和绝对差率曲线图

总体上在0.71附近徘徊,绝对差率也大致稳定在0.08附近,两个指标的波动幅度都不大。从整个1984年至1998年时段来看,中国地区经济产出差距在波动中呈现逐步缩小的趋势。但经济波动(收缩和扩张)与地区产出差距变化之间的关系可能比较密切,还值得进一步研究。因此,以经济增长率VGDP为解释变量,以各地区变异系数VAR为被解释变量,对1984年至1998年间经济增长率与地区变异系数进行相关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以下所示:

回归方程 VAR=0.631+0.620VGDP

t值(25.636)(2.500)

显著性水平(0.00)(0.03)

F值6.248

相关系数R20.385

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984年至1998年间经济增长与地区差距变化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即经济扩张时期,地区间人均产出差距加大,而经济收缩时期,地区间人均产出差距减小。这种情况表明,在加快地区经济发展,调控地区产出差距的时候,应该有一定的逆向思维,即在经济运行加快的扩张时期,决不能放松对地区发展差距的监控,而在经济运行放慢的收缩时期,应该集中财力,抓住此时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的有利时机。事实和资料分析证明,习惯上认为只有在经济过热时期才能通过足够的转移支付手段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的做法存在着片面性。

(二)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检验

我们利用Barro的收敛性分析框架研究1981—1998年各分省资料。对于一个封闭经济来说,其增长过程大体是log线性形式,即:

1 T-t ·log(

y iT

y it

)=x*i+1-e

-β(T-t)

T-t

·log(

y*i

y0it

)+u it

式中i表示经济单位,t和T代表期初和期末时点,T-t为观察时间长度,y it和y iT分别为期初和期末的人均产出或收入,X*i为稳定状态的人均产出增长率,y0it为每个有效工人的产出,y*i为稳定状态每个有效工人的产出水平,系数β为收敛速率,u it为误差项。因此,β收敛系数表示y0it接近y*i的速度。β值越高,则表示向稳定状态收敛的速度越快,如果β值大于0,表示地区经济增长趋于收敛,如果β值大于0,则表示地区经济增长趋于发散。

如果假定X*i和y*i保持不变,可以得出通常的估算公式为:

1 T-t ·log(

y iT

y it

)=B-1-e

-β(T-t)

T-t

·logy it+u it

B为常数,u it为误差值,由上式回归计算β值仅与期初人均产出有关,被称为无条件收敛(β收

敛)。如果在回归方程中加入结构变量,即反映各地区各部门产出结构变化对收敛的影响,则称为

条件收敛(σ收敛),用结构变量s it =∑n

j =1W ijt ·log (y iT y it )来衡量。式中W i j t 是期初第j 个部门在第i 个地区的人均产出的份额,y it 和y iT 分别是期初和期末来源于第i 部门的全国人均产出,n 为部门个数。

在利用上述公式的计算中,对人均GDP 均利用价格平减指数进行了折算,以消除价格差异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地区的人均产出增长与初期产出水平的关系在不同时段呈现不同特征,在1981年至1989年期间,两者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收敛系数β为0.024,表明落后地区将以每年约2%的速度弥补与发达地区之间的人均产出差距。在1989至1998年期间,人均产出增长与初期人均产出之间没有发现反向相关关系,在这一时段并没有收敛现象的存在。从1981至1998年整个样本时段来看,人均产出增长率与初期人均产出水平存在弱收敛现象,收敛趋势并不明显,β值仅为0.0014。如果把全国分为东中西地区,设定两个虚构变量W1,W2,东部地区数为(1,0),西部地区为(0,1),中部地区为(1,1)。再次利用同样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则在各个样本时段内各地区经济增长与初期产出水平存在明显的收敛趋势。三个时段的平均收敛系数是0.017,即在三个经济区域内初期产出水平落后省份将以每年1.7%的速度弥补在本区内与发达省份的差距水平。进一步,如果以长江为界,把全国分为南北两个地区,设定一个虚拟变量W ,再次利用同样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仅在1981至1989年的时段上,存在收敛现象,收敛系数β为0.017,比同期东中西区域内部收敛系数低约0.007,即收敛速度低约0.7个百分点。在1989至1998年和1981至1998年整个时段上,并没有出现收敛现象,反而是各地区经济增长率与期初产出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表现为一定的发散现象,这表明南北两大区域内各省份的经济增长存在分化现象。

在我们的研究中,没有进行σ收敛分析,主要是因为:(1)样本期时序资料难以收集全面,各地区的部门资料的质量也不相同。(2)根据国内外学者Barro (1992)和魏后凯(1997)的研究成果已经证明,加入结构变量S 的σ收敛分析从整体上会改善回归方程的稳定性,导致收敛系数有所下降。因此我们省略了这一部分的分析。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发现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即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存在着整体减弱、局部加强的特征。具体表现为东中西三大区域内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在各个时段上始终存在,比较而言,南北地区的收敛性基本上不存在。而从表面上看,南北地区内各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不大,似乎更具有区域内收敛的可能性。因此,中国经济增长中存在的这种特定的东中西梯度式收敛值得我们结合其他因素继续分析。

三、索洛模型的收敛机制在中国的实证分析

下面简述一下新古典模型的经济收敛机制,假定某一地区i 的产出水平为Y i ,由劳动投入量(以一定技术水平A 折算)AL i 和资本存量投入量K i 决定。其中A 表示技术水平参数(视为外生变量)。首先,为简单起见,假定各个地区都以相同的增长率g 增长,生产函数形式相同,并且符合边际生产率递减规律,假定生产函数是一阶齐次函数,人均产量y i =Y i L i 和资本劳动比率R i =K i L i ,则在技术水平A 下的函数式可表示如下:

y i =Af (R i A )(1)

由假定知f ()满足条件一阶导数f ′()>0,二阶导数f ″()<0,上式说明地区间人均产出差距是由资本劳动比率引起,所以地区差距的缩小主要原因是由于落后地区的资本劳动比的增长率相对较高。假定储蓄率s 和劳动人口增长率n ,在所有的地区都是相同的,一般不发生变化,地区间不存在生

产要素(资本、劳动力)流动,地区i 的资本劳动比率即K i /(Al i )=R *i 的增长率可由下式决定:

R *i =sAf (R i A

) R i -(n +g )(2)该式右边第一项表示资本K i 的增长率,右边第二项表示AL i 的增长率,假定资本的边际生产率递减,则f ″()<0,所以右边第一项是R i /A 的减函数。这正是收敛的关键条件。

假定上式满足“稻田条件”,则

f (R i A )=R i sA

·(n +g )(3)即资本与劳动比率惟一存在,表示为收敛的稳定状态(R i A )*。各地区以不同的增长速度不断接

近这一状态,资本积累少的地区R i /A 要比(R i A )*小得多,即存在增量Δ(R i A )。这样的地区,其(R i A )值会不断上升,导致人均产出y i 的增长速度将以大于技术进步率g 的值快速增长。这就是索洛增长模型收敛的作用机制。

下面利用1981—1998年间中国各分省资料判定上述收敛机制在实际中是否起作用。根据索洛模型,初期人均产出同其后资本劳动比率的增长率呈负相关关系,根据样本的时序跨度和中国统计资料的实际情况,笔者选用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就业人数比率作为被解释变量,以1989年作为分界点,对样本进行分段回归。

表1 

1981—1998年收敛机制检验回归结果1981—1989

1989—19981981—1998模型1

模型2模型3模型1模型2模型3模型1模型2模型3常数

A

-7.174(-6.125)1.280(0.773)7.858(6.359)1.469(1.437)2.890(2.773)0.869(3.584)-5.676(-3.598)438.841(7.164)系数

B

0.816(6.471)0.201(0.761)-0.745(-5.115)0.006(0.029)-0.147(-0.741)-0.552(-3.306)0.723(4.797)0.033(0.152)-0.788(-5.864)相关

系数

0.6660.0270.5550.0000.0220.3040.5220.0010.621F 值41.8780.58026.1610.0010.54910.92923.0070.02334.392

模型1: log (y iT L iT y it L it

)=A +B ·logy it +u it 模型2: log (K iT K it )=A +B ·logy it +u it

模型3: log (L it L it )=A +B ·logy it +u it

式中,u it 为误差项。回归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根据索洛模型,初期比较落后地区,资本劳动比率的增长率应该比发达地区的高,资本劳动比率与期初的人均产出存在明显负相关关系。但模型1的回归分析表明,无论是1981—1989年或1989—1998年间,还是从1981至1998年整个样本期间考察,模型回归分析的结果是资本劳动比率与期初的人均产出存在正相关关系。这表明落后地区的资本劳动比率的增长率并没有发达地区的高。因此,收敛现象说明的落后地区比发达地区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并不是由于资本劳动比率的变化引起的。这表明索洛模型收敛机制的关键环节在此被打破。

由(2)式可知:根据索洛模型,初期比较落后的地区,资本的增长率应该比发达地区高,可是把

固定资产形成额的增长率与初期时点的人均产出作回归分析,模型2的回归分析结果由表1所示,没有发现索洛模型说明的负相关关系的存在。反而在1981至1989年和1981至1998年两者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仅在1989至1998年间,收敛机制的条件得到局部满足。

从以上两种分析基本可以得出结论:索洛模型的收敛机制在中国地区增长中并没有起作用,但是,事实和统计分析表明,中国地区间经济增长的确存在收敛现象,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再次分析收敛条件发现,被索洛模型忽略的劳动力地区转移、政府对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和微观层次上由于先进企业技术扩散带来的局部极化效应等,可能是解释收敛现象的主要原因。因此,笔者把各地区劳动者人数增长率与初期的人均产出联系在一起进行回归分析,如模型3的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两者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而且得到的相关系数较大,仍然没有出现索洛模型预期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回归分析的结果与许多落后地区“越穷越生”的实际情况是相符的。由此看来仅从地区劳动人数的增长率去分析收敛也不会得到较好的解释。

至此,实证分析的思路改从以下两个方向进行:(1)在资本增长率与初期人均产出的关系分析中,加入虚拟变量把全国分为东中西地区进行分析,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表明中国东中西大区域内部省份存在明显的资本增长率与初期人均产出的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在东中西三大地区内部索洛模型的收敛机制得到满足,无论是哪一个样本时段内。但这种收敛机制只是局部的,并不能解释地区间的收敛现象。(2)劳动人数与期初人均产出的实证结果没有出现应有的正相关关系,可能的原因主要是:回归分析中对产出作出贡献的实际劳动要素投入量没有给以真实的反映。实际的劳动要素投入量应由两部分组成:地区劳动要素的净增长和净迁入量。但笔者发现国内许多研究大都回避这一问题,而是引用Barro对美国资料进行分析的结果认为劳动要素的地区流动(净迁移)对收敛的影响不大。但是笔者认为,中国有着以劳动力大量过剩为特征的特殊的经济结构, Barro的分析结论并不适宜解释中国的劳动要素转移对收敛的影响,美国的情况与中国不同,不存在大量的过剩劳动力,市场机制会通过价格变动使劳动力市场达到相对均衡状态,这就使净迁移对收敛机制的影响很小;在中国的现实中,劳动力的供给在较长时期内是近似无限的,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实际上反映和体现着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它对中国地区间经济增长的收敛应当有着重要影响。

表2加入虚拟变量后1981—1998年收敛机制检验回归结果

1981—19891989—19981981—1998模型1模型2模型3模型1模型2模型3模型1模型2模型3

常数A

-4.475

(-2.639)

6.764

(3.427)

0.643

(6.083)

3.017

(1.922)

4.532

(2.905)

0.963

(2.546)

-2.349

(-1.039)

10.458

(3.801)

11.66

(6.673)

系数B

0.503

(2.660)

-0.611

(-2.296)

0.547

(2.390)

-0.318

(-1.036)

-0.342

(-1.575)

0.034

(0.121)

0.374

(1.673)

-0.646

(-2.244)

-1.123

(-5.700)

相关

系数

0.7330.4730.6600.0890.1090.3130.6260.3830.711

F值17.4255.67912.3000.7480.9403.48510.623.92615.554

首先,让我们考察一下中国劳动力区域间转移的具体特点。蔡(1998)根据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发现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迁移,加起来大约为该地区全部迁出人口的30%。也就是说,剔除省内迁移的因素外,东部地区的迁移倾向于主要在区内进行。而从中部地区迁移到东部的人口占全部迁移省际人口的71%,从西部地区到东部的迁移占全省人口的54%。考

虑到距离对迁移的阻碍因素(特别是西部与东部地区的地理距离相对遥远),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快、收入高、就业机会多而形成的迁移拉力对劳动力的流动影响很大。杨云彦(1999)发现在1990至1995年间,沿海地区有9个人口净迁入省份是持续人口净迁入的,此外还增加了河北,达到10个。中部的湖北也变为净迁出省份。西部地区仅有新疆保持净人口迁入的趋势。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是中西部人口密集的农业省份全部成为净迁出省份,形成连片迁出地区,如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向沿海地区迁移的集中程度更加明显。在1990至1995年期间,东部地区吸收了全部迁移人口的56.86%,其中由中部流向东部的人口是由东部流向中部人口数的4.9倍,由西部向东部的迁移流是其反向流的4.4倍。综合这些研究,可以认为中国地区间劳动力转移存在着明显的梯度倾向,与不同区域带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但是,我们还应该进一步深化这一研究,即劳动力的净迁移与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产出存在什么关系?对此,首先必须解决统计资料的问题,因为人口流动的情况非常复杂,必须选择合适的经济指标加以反映。在此笔者选用了公安部户籍管理局编制的1997年全国暂住人口统计资料作为分析的依据。

该次统计的时点是1997年6月30日24时,其中的暂住人口是指离开常住户口地的市区或乡、镇到其他地区居住3日以上的人员,主要从事务工、务农、经商、服务等工作。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各地区净迁移劳动力的情况。笔者以各地区净迁移劳动力人数ZZR K(以暂住人口数反映)作为解释变量,分别以各地区人均产出(RJ98)和总产出(ZC98)为被解释变量,以1998年数据为基础,分别进行了各地区净迁移劳动力人数ZZR K和各地区人均产出(RJ98)和总产出(ZC98)的相关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方程1: ZC98=1919.905+0.685ZZRK

(5.524)(4.887)

相关系数0.469

F值23.887

方程2: RJ98=6751.532+0.271ZZRK

(5.781)(1.460)

相关系数0.073

F值2.132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净流入与地区总产出之间存在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与各地区人均产出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这就解释了劳动要素的地区转移对各地区产出水平有着明显的贡献,虽然这种贡献很少被实证检验出来。进一步地,劳动力转移的流向和流量使经济增长的收敛性产生了区域化的特点。同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渐进模式形成了劳动力转移的阶段性,而劳动力转移的阶段性则直接导致了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的阶段性。回顾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经济改革主要在农村领域内展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的兴起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相应地,劳动力的转移主要在省内进行,这就导致在该年代,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收敛性。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能力的下降以及发达地区的高收入吸引,劳动力的流动主要发生在省际之间,大规模劳动力的流动对各地区的产出能力产生了重要影响,导致经济增长的收敛性产生区域化的趋势。综合看来,中国经济收敛性随着经济发展的进程而存在整体减弱、局部加强的特征。这意味着,西部落后地区对东部发达地区的相对经济增长速度逐步下降,地区差距从动态角度来看是逐步扩大了。

四、结论与进一步的研究课题

经济增长的收敛性是一个实证性非常强的问题,不同国家的资料对此会有不同的印证结论。

因此,无论国内国外,对收敛性研究的分歧都会存在。关键是必须结合不同国家的具体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展开研究。笔者认为中国地区间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存在着明显的阶段性和区域性,并且不同地区间的产出差距与宏观经济的波动状态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这启发我们缩小地区差距的最佳时机正是经济增长平缓的时期,而必要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并不一定必须等到经济过热时才能取得,通过深化税收体制改革也能达到增收的目的。这样看来,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采取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是完全适时的。本文的另一个重要结论是,新古典的经济收敛机制在中国并没有起作用,主要原因是中国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使资本劳动比率并没有出现应有的变化趋势,而且我们认为近年来形成的大规模劳动力的区际迁移,既是社会经济系统对区域差距作出的反应,事实上也是对区域差距扩大这一现象的一种解决办法。本文的遗憾之处在于缺乏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收敛影响的分析,虽然劳动力因素对经济收敛的影响比起产业结构的变动更加直接,但产业结构的变动与产出水平的关系密切,是反映供给能力的主要因素,这方面的研究是我们以后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蔡,1998:《转轨时期劳动力迁徙的区域特征》,《中国人口科学》第5期。

申海,1999:《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收敛性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8期。

宋学明,1996:《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及其收敛性》,《经济研究》第9期。

魏后凯,1997:《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中国工业经济》第3期。

杨云彦,1999:《劳动力流动、人力资本转移与区域政策》,《人口研究》第9期。

Barro,R.J.and Sala-I-Martin,X.,1991,“Convergence across States and Regions”,Brooking Paper Economic Activit y,1:107—82.

Barro,R.J.and Sala-I-Martin,X.,1992,“Conuergence acrcss States and Regions”,in Cukierman,A.and Ledieman,L.eds,Political Economic G rowth and Bus sines s C ycles,M IT Pres s,Ca mbridge,MA London.

Baumol,W.,1986,“Productivity,Growth,Convergence and Welfare:What the Long-run Data Sho w”,Americi an Economic Revie w.76:1872—85.

Bernard,A.and D urlauf,S.,1995,“Convergence in International Output”,Journal of Applicati on Ec onometric s,10(2),97—108.

Chatlerji,M.and Dewhurs t,J.H.,1995,“Convergence Clubs and Relative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Great Britain:1977—1991”,Regional Studi es,Vol.30.1,pp31—40.

Chen,J.and Fl eis her,B.M.,1996,“R egional Income Inequality and Econo mic Growt h in China”,Journal of C omparative Ec onomic s22,141—164.

Del ong,B.,1988,“Producti vity,Growth,Convergence and Wel fare:Comment”,A me rican Economic Re vi ew,78:1138—54.

Mauro,L.and Godrecca,E.,1994,“The Case of Italian R egi ons:convergence or dualis m”,Ec onomi c Notes,23(3):447—72.

Pagano,P.,1993,“On Productivit y Convergence in the European Community Countries:1950—1988”,G iornal i de Recherc hes degl i Ec ono-mis ts de Annali di Economia52(7—9):389—401.

R ams ey,E.,1928,“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Saving”,Ec onomics of Journal,38:543—59.

R ebelo,1991,“Long-rum Policy Analysis and Long-run Growth”,Journal of Pol itics Ec onomic s,99:500—21.

Solow,R.,1956,“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 wth”,Quarte rly Jour nal of Economics,70:65—94.

深尾京司,岳希明,2000,“Regional Factor Inputs and Convergence in J apan”,《经济研究》,Vol,51,No.2.April2000:136—151.

(责任编辑:裴 边)(校对:凌)

全面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及策略

2016-2017-1《形势与政策》作业 学院: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 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姓名:吴楷文 课程号:B0900171C 学号:B16090312 任课老师:张娟 2016年12 月18日

全面分析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及策略 近年来,在世界经济发展和政治格局变化的新时代,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新时期,中国已跃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所以,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因素及策略值得世界探究,也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去深入思考和探索。本文主要从经济增长的因素及策略两个方面研究。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理论最重要的研究对象。解决经济增长问题,实现富国裕民,是许多经济学家研究政治经济学的目标。本段从经济增长理论的综合分析中发现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的规律,通过这些规律来研究中国经济的增长事实,分析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因素,寻找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有效路径。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对中国经济增长进行因素分析,力图以严密的逻辑、丰富的材料、科学的分析,来发现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为推动中国经济长期增长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历史观为指导,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分析线索,运用数学分析、计量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合理吸取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分析、探讨和研究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本段研究认为,要素投入的增加固然可带来经济增长,但生产要素资源是有限的,单纯依靠要素投入很难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要素投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都是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因素;要素投入增加和综合生产率提高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制度是影响要素投入效率、技术进步的原因,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之原因。这个结论对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经济现实是经济增长理论赖以产生的基础,从丰富的中国经济增长现实中提炼出有规律 性的经济事实是中国经济研究的重要工作,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中国50年来的经济增长现实,从中得出要素投入的增加、要素效率提高、技术进步、改革开放等制度创新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中国经济的增长事实是要素投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共同作用的结果,是真实可靠的增长,从中得出未来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路径和增长趋势,并提出需要强化的五个方面政策选择(要提高教育水平、重视人力资本积累,扩大资本积累、优化融资机制,调整优化结构、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增加科研投入、推进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推进制度创新、建立有效率的制度),以推进要素的效率化和综合生产率的不断提离,推动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摘

国内外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最新进展_汪振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1月号下(总第409期) CO-OPERATIVE ECONOMY &SCIENCE 业提供信贷担保。开展双边和多边协商和会晤机制,在公平、公正、合理的基础上完善法律机制,为区域内贸易和投资提供良好环境。 3、在贸易投资便利化基础上建立自由贸易区。通过多方磋商,适时地启动建立自由贸易区谈判,并促成新疆与中亚各国自由贸易区早日建立。新疆与中亚各国自由贸易区以消除贸易和投资的障碍为前提,必然会最大限度地实现在区域内的商品、资本和劳务的自由流动,达到跨国界的区域内商品、资本和劳务的最佳配置。建立自由贸易区将使新疆与中亚各国的经济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同时也会提升本地区在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地位。 4、以政府扶持为基础的关税同盟。由于各成员国都处于经济转轨过程中,各国内部的市场机制发展程度普遍较低且水 平不一,贸易和投资领域的规范化建设滞后。其次, 目前成员国间关税的平均税率较高,且由于在上海合作组织内存在着几个次区域组织,不同国家间的关税水平参差不齐。总的来看,由于1998年建立了中亚经济共同体、2000年建立了欧亚经济共同体,俄罗斯和其他中亚四国已经基本实现了统一贸易制度和统一关税的关税同盟。相反, 新疆在与以上成员国的贸易和投资中就受到规则不统一和关税及非关税贸易壁垒的限制。由于本区域内我国在纺织、机电和化工等领域具有一定的生产优势,这些贸易壁垒的存在将限制区域内资源配置的优化。因此,建立整个上海合作组织的关税同盟将有利于进一步释放各国规模化生产的潜力,提高每个国家的生产和配置效率。此外,由于各成员国实行市场经济的时间不长,国内都没有产生规模巨大、资金雄厚、抗风险能力强的 跨国企业,加上市场机制不完善,导致了国家间的民间贸易和投资只局限在低风险、小额和短期的项目上。据中亚各国主管部门的统计,我国在哈、乌、吉、塔等国注册的独资、合资企业数量逾千家,但生产规模很小,经营效果不甚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各国政府就有必要加强制度和规则的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并承担起那些具有前景但是风险高、 资金量大的合作项目。可以说,在目前各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市场建设落后、企业自生能力差、还存在各种贸易壁垒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政府扶持,发展关税同盟,完善和发展政府主导的制度建设和基础建设,民间贸易和投资才会跟进和繁荣,上海合作组织的区域经济合作才能培养出更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合作模式。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提要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济增长收敛性的论证丰富了当前学术界对收敛性问题的研究。但学者们主要从理论和实证角度,采用不同研究方法对收敛性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不同的结论。鉴于此,本文主要通过对近期文献进行梳理, 并给予述评。 希望对当前有关研究和政府政策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经济增长;收敛;俱乐部收敛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识码:A 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问题,经济学家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进而缩小与发达国家(地区)的差距。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落后国家(地区)与发达国家(地区)间的差距仍越来越大。本文将依据经济增长收敛的最新进展,对国内外的文献进行梳理,进一步寻找缩小地区差异的突破口,为我国经济增长收敛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国外收敛性研究进展 经济增长收敛研究最早始于Ramsey (1928),其后,Abramovitz (1986)和Bau -mol (1986)等进行了创导性的探索,把经济增长收敛性的研究推向了高速发展阶段。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已有文献进行综述。 (一)理论研究综述。从新古典增长理论建立以来,围绕经济增长收敛性的争论就一直存在。 关于收敛性的论述主要有两大流派:一是新古典增长理论的论述,代表性的有:Ramsey (1928)、Solow (1956)、Swan (1956)、Cass (1965)等;二是新增长理论的论述,代表性的有Romer P.(1990)以及Barro 和Sala-I-Martin (1995)等。1、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收敛论。地区经济差异的研究可追溯到经济增长理论的起源。一般认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源于Frank Ramsey (1928)的“储蓄的数学理论”,而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第一次高潮则反映在哈罗德(Harrod , 1939)和多马(Domar ,1947)的著作中,但对现代增长理 论的影响不大。而新古典增长理论对地区经济差距研究的主要成果是以技术进步论为中心的索洛-斯旺增长模型(1956),此模型突破了哈罗德-多马模型中资本产出比不变的假设。 其后,Swan (1956)、Cass (1965)对新古典增长模型作了完善和扩展,并在Ramsey 最优储蓄理论的基础上确立了Ramsey-Cass-Koopmans 最优经济国内外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研究最新进展 □文/汪 振 祝凤文 经济/产业 18 DOI:10.13665/https://www.360docs.net/doc/519743547.html,ki.hzjjykj.2011.02.016

中国经济增长三十年:经济奇迹的解释与展望(宏观专题)

中国经济增长三十年:经济奇迹的解释与展望 郭金兴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天津,300071 内容摘要:本文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至于更长远的历史背景下,试图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快速的经济增长是对二百年前欧洲奇迹的回应。中国经济奇迹可以从经济发展战略引发的制度变迁、要素投入数量和质量的增加以及充分利用后发优势所形成的技术进步来解释。决定中国奇迹发生的主要因素仍将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发挥重要作用,而且,由于行政管理体制带来的国家治理能力的增强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中国经济在未来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关键词:经济增长、历史大分流、中国奇迹、可持续增长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作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中国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令全球瞩目,因为它不仅改变了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生活方式,使之生活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并且随着日益深入的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中国经济问题更多的成为世界经济问题,中国的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和主要的经济转轨国家,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模式可以为其它国家和地区提供广泛的借鉴,并为经济理论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经验事实,因此中国的经济增长吸引了国内外学者广泛的研究兴趣。由于研究视角与理论方法的不同,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些基本问题,常常存在着很多争论,并在争论中取得了一些共识,从而增进了我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认识,推动了相关理论的发展。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论述了中国经济增长奇迹中一些基本问题,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更长远的历史视角下考察中国的经济增长,试图说明当前中国经济奇迹般的增长实际上应当视为19世纪中西方历史大分流中出现的“欧洲奇迹”的回应;第二部分是对中国奇迹的解释,从经济发展战略、要素投入与技术进步等方面说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第三部分围绕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中国奇迹是否能够继续。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经济增长方式有关,但是本文的研究表明,经济增长模式是由要素禀赋的比例决定。由于我国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要素禀赋比例,因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不同的含义。

解析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因

解析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因 摘要:文章拟以新的视角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因作出诠释。通过分析得出有三大有利因素支撑着中国经济新一轮的发展:一是要素禀赋的改善有利于形成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二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点孕育着新的增长潜力;三是“巨国经济”优势的显现带来强有力的规模效应和竞争效应。 关键词:要素禀赋; 发展阶段性; “巨国经济” 1978年至2010年,中国经济以年均9.8%的速度高速增长,这得益于发展初期的“人口红利”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红利”以及我国市场化改革形成的“制度红利”。但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经济低迷,债务风险阴霾重重,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乘势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面临严峻挑战,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十分突出。然而,“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要素禀赋的改善,有利于形成新型的国际分工格局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据世行估计,过去30年,“人口红利”的结构性优势对中国经济高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30%以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利用“人口红利”推动经济发展,必然造成在国际分工中处在不利的“外围”地位。 “人口红利”的优势日趋减弱。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外贸易中,因没有科技、先进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只能借助“人口红利”的优势,利用充裕便宜的劳动力要素禀赋参与全球分工链条,实行比较优势战略。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出现产业国际转移高潮,我国吸纳了大量的外来低端制造业,每年多至2000万人的农村劳动力被整合到这一体系中,使得中国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得以发挥,中国对外贸易开始以远高于全球水平的速度增长。以出口为例,从1998年至今的年均增速达到23%,几乎每3年就翻一番。但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践证明,发展中国家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虽能获得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处于不利地位,会落入“比较利益陷阱”。若长期执行单纯的比较优势战略,会造成一国的产业结构不能得到升级,会固化原有产业分工,导致一个经济体在低端产业上实现专业化,这意味着自由贸易带来暂时繁荣的同时又损害了经济长期发展的潜力。毋庸质疑,过去30多年我国比较优势战略是成功的,但在取得经济剩余的同时,也出现贸易条件恶化、贫困化增长局面。 人才队伍和科技创新大幅提升。我国制定颁发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

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金融 教学号:21140731 姓名:王月

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经济增长速度更是举世瞩目,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本文根据计量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Eviews软件相关知识,采用时间序列数据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1985年-2015年三十多年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公共预算支出、进出口总额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影响,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寻求这些变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数量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最终得出结论。 关键词:CPI、GDP、投资、预算支出、进出口、经济增长 一、研究的目的要求 (一)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在实际核算中,常以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来表示,即以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来计算。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社会财富的增长为中心,指出生产劳动是财富增长的源泉。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影响因素的分析 在曼昆中级宏观经济学第七版中指出,国民收入核算把GDP分为四大类支出: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NX)。用Y代表GDP有,Y=C+I+G+NX。

从公式可知,GDP主要受这四方面影响,因此本文用公共预算支出衡量一部分政府购买,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衡量投资。居民消费需求也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经济增长问题既受各国政府和居民的关注也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9.6%,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居民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国目前仍然面临消费需求不足问题。因此,研究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我国消费需求对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可以更好的理解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所以,选取了CPI物价指数来进行进一步分析。同时随着对外经济加强,进出口贸易已成为中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进出口额也是值得分析的因素。 二、模型设定与参数设计 (一)数据的收集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模型时间序列表

中国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研究

World Economic Research 世界经济探索, 2016, 5(1), 1-6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16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519743547.html,/journal/wer https://www.360docs.net/doc/519743547.html,/10.12677/wer.2016.51001 Research of the Economic Growth about the Convergence Problem in Central Regions of China Shoufu Zhang 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Kunming Yunnan Received: Mar. 10th, 2016; accepted: Mar. 27th, 2016; published: Mar. 30th,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519743547.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concentrated on the convergence of economic growth in central regions of China during 1979-2014. Calculating the annual variable coefficient of the economic growth in each province, the study finds out that there is a decreasing tendency about 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 during the investigation period. However, the variable coefficient has some drastic fluctuations in last 5 years. On the basis of the Solow-Swan model, regression equation to test the absolute β- convergence has been set up an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re is an absoluteβ-convergence in cen-tral regions of China during the investigation period and it converges at a rate of 2.5% a year. However, when the investigation cycle is turned into 8 year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economic growth of each province has a diverging tendency in a certain time. It also suggests that there are many similarities in the economic condition and development logic among these provinces in cen-tral regions of China, but the patter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re inconsistent. Keywords The Central Regions of China, The β Convergence 中国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研究 张首府 云南财经大学,云南昆明

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指导教师: 小组成员: 日期:年月

【摘要】 2004中国经济增长论坛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作出预测,中 国经济增长速度2004年有望超过9%,2005年则大约在8%至9%之间。在全球经济不是非常景气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的出色表现成了世界经济的一个亮点。本文综合了西方经济学中各个流派的增长理论的主要观点,建立了理论模型。然后收集了从1985年到2002年的相关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加以修正。最后,我们对所得的分析结果作了经济意义的分析,并相应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易纲、樊纲、李岩在《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上撰文指出,自从1997年亚洲发生经济危机以后,人们普遍关注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理由是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太低,不足以支持可持续的增长。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克鲁格曼在他的著作《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中特别指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尽管他赞扬中国:“在近20年的时间里,其10多亿人口的收入提高了4倍。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如此多的人,在物质生活方面经历如此快的改善。”但与此同时,他也认为:“亚洲取得了卓越的经济增长率,却没有与之相当的卓越的生产率增长。它的增长是资源投入的结果,而不是效率的提升。”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只是数量的扩张却没有技术和管理的创新,那么中国与发达国家在全要素生产率上的巨大差别并不难理解。 文章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不是单纯数量上的扩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微观主体的转变,中国技术进步的状况,中国人力资本结构的提升以及不断走高的人民币汇率和不断增长的官方储备都说明,中国经济的效率几乎没有提高的判断是错误的。这种错误的来源是没有考虑新兴经济国家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应该与发达国家有所区别,而其最根本的是没有认识到新兴经济国家地区和发达国家的投资方向有所不同,这二者的技术进步机理也不同。全要素生产率,作为产出增长率扣除各要素投入增长率的产出效益后的余值,实质上是要素投入所不能解释的部分。随着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变得越来越精巧,这一余值越来越低。用不同的方法测算出的全要素生产率是不能比较的。用完全相同的方法测算出的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国家地区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如果没有考虑这两种经济体技术进步机制的不同及投资方向上的不同,也是不能比较的。 针对中国经济增长这个热门话题,本文收集了我国1985年到2002年间的GDP,固定资产等数据,并加以实证分析及比较对比分析,分析这段时间里这些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经济理论陈述 西方经济学通常把经济增长规定为产量的增加,用来衡量这一经济量的尺度通常是国民收入或人均国民收入。

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与经济增长前景分析

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与经济增长前景分析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现在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重要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凸现期。如果能够抓住机遇,克服前进中的困难,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那么,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就会上一个新的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就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首先分析中国当前的经济增长和结构的特点,清楚地了解在全球化背景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经济增长将要或可能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然后,在此基础上科学地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并明确确保良好前景实现的前提和条件,以规避经济增长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一、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 (一)经济快速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综合同力大大增强,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2004年中国的GDP达到136515亿元,1978-2004年GDP增长了9.29倍,年均增速达到9.38%。2001-2004年,GDP年均增长8.65%,增速高于“九五”期间年均8.3%的水平,且经济增速逐年加快。2003年中国经济实力居世界第7位,人均GDP 已超过1100美元,自2000年起已进入中低收入国家的行列(见表1)。 表1中国经济发展和结构变化 注:其中最终消费和投资的增长率均按当年价格计算;2004年数据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汁公报》,其中进出口数据均按2003年的平均汇价8.2770折合成人民币。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统计摘要(2005)》。 资本积累、劳动力投入的增长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是经济增长的三大源泉。对于经济增长源泉的分析,既有利于认识过去经济增长的质量,又能为分析未来中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可能性提供一个框架。表2给出了按照索洛“增长的核算”分析方法测算得出的过去20多年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结果。 表2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 注:(1)GDP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的1978年价格的GDP数据。(2)1997年以前的资本的数据来自翟凡(1998),1997年以后的数据为作者更新的数据,即上一年的资本存量减去折旧加上上一年的固定资本形成(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平减)等于本年的资本存量。(3)劳动力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的就业人数。(4)TFP根据索洛的增长核算的公式,TFP=GDP的增长率-α×资本的增长率-(1-α)×劳动力的增长率,α为资本产出弹性。在此我们选用的资本产出弹性为0.6。 从表2可以看出,过去的25年中,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推动力量是资本的快速积累。1978-2003年资本平均增长速度为9.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63.2%,导致GDP 年均增长近6个百分点。而且还可以看出各个时期资本的增长速度都较快,始终是经济增长的最大的贡献者。相对于资本来说,劳动力数量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逐渐减弱的,90年代以后,劳动力的增速明显放慢,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开始下降到10%以下。TFP的增长成为继资本之后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因素,虽然部分时期较低,但整体来看TPP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仍基本接近30%。

北京市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

北京市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 摘要:本文对北京市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进行了研究。在将北京市18个区县划分为4个经济区的基础上,用基尼系数分解方法,得出北京市区域经济增长不存在?滓-收敛。同时,还利用面板数据和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得出北京市区域经济增长不存在β-绝对收敛,但存在β-条件收敛,并且分析了形成这种条件β-收敛的原因。 关键词:基尼系数;β-收敛;条件β-收敛 在对北京市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研究中,我们首先将北京市划分为功能核心区、功能拓展区、发展新区、生态涵养发展区4个经济区,应用基尼系数分解方法(这里所说的基尼系数是以各经济区或各区县为单位算出的,它可以表示各经济区或各区县之间的贫富差距水平),对1994-2004 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北京市区域经济增长不存在?滓-收敛。然后,利用面板数据(panel data)和空间面板数据(spatial panel data)模型分析得出北京区域经济增长不存在β-绝对收敛,但存在β-条件收敛,并且分析了形成这种β-条件收敛的原因。 一、经济收敛问题研究的简单追朔 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若技术外生一致,资本边际报酬递减会使经济欠发达地区以更快的增长速度发展,进而赶上发达地区,实现经济增长的趋同,即经济收敛。新增长理论则认为与物质资本、技术及人力资本相关的规模报酬递增很可能使各地区经济增长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即经济增长发散。这两种理论对经济增长收敛性长期争论并引发了大量实证研究的出现。 在区域经济收敛性的实证研究中,一般将经济收敛区分为σ-收敛、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σ-收敛是指经济体人均GDP的标准差具有下降的趋势。β-收敛可分为β-绝对收敛和β-条件收敛,β-绝对收敛是指穷经济体比富经济体有更快的发展速度,并最终都达到相同的稳定状态。β-条件收敛是指经济体的增长由于其自身初始状态的不同而收敛到各自不同的稳定状态。俱乐部收敛是指在初期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经济集团内部,其增长速度和发展水平趋同,而集团间的差异仍会存在。 关于σ-收敛,目前看来利用基尼系数的分解来分析是一条较优的途径。在β-收敛的问题上,大多数人使用横截面数据或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回归模型一般采用基于Solow-Swan、Barro J R 和Sala-I-Martin X 的收敛分析模型得出模型:

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2019年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2018年国家步调: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1、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宏观经济预测分析小组日前发布2018、2019年我国宏观经济主要指标分析预测。预计2018年我国GDP增速为6.6%,2019年GDP增速为6.3%。 2、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12月29日发布报告预测称,基准情景下,2019年CPI 增长1.8%,PPI增长1.6%,实际感观今年所有物价上浮10-20%左右; 3、由于国际形势严峻,外贸遭受严寒,汽车工业发展滞后,销售受到强烈打压,全国大部分汽车制造厂商都有减员现象出现,今年的第二产业受到的冲击非常大; 4、近几年,由于全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政府对农业提倡规模化、成片化、地方优质经济作物并结合互联网+的发展有一定成效,但是未能有效支撑中国的庞大经济体,第一产业未来还有一定发展潜力可挖; 5、中国建设、中国重汽、中国制造的过度还需要漫长的时间,由于技术含量较低,淘汰大量加工企业的同时,产生技术性、创造

性、科学性企业需要漫长的时间; 6、基建拉动内需的办法逐渐突显颓势,中国的大型基建项目逐渐外移的同时,收益周期较长,导致目前对国内经济的增长贡献较小; 7、货币政策逐渐放宽,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但是货币的流向还是向房地产流入,导致银行的大量资金最终还是在房地产业,预计未来中国房地产还有5-10年红利,西部地区周期可能会长一点; 8、税收问题逐渐突显,中小企业难以承担目前人力、社会福利、税收等成本,很对企业都被拖死;后续需要大量改善企业竞争力,加大核心成本的投入,提升利润空间;改变企业技术、科技、创新含量,减少人工、税收等成本; 9、就业问题,失业人口的增加影响社会稳定与治安,政府一直对目前就业问题比较重视,但是由于社会发展,人员年龄结构的变化,每年公布的新增就业人口保持在1300万左右,但是由于人工成本和生活成本的增加,人员的就业问题已经开始突显,后续农业可能会作为就业发展的突破口; 10、老年化问题开始呈现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分析报告

计量经济学及软件应用课程小论文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分析 小组成员学号 雨 呵呵 庞晓雅 晓锐 指导教师:西超

目录 1.背景 (4) 2.模型的建立 (5) 2.1理论模型的确定 (5) 2.2建立初始模型——OLS (9) 2.2.1使用OLS法进行参数估计 (9) 2.2.2对初始模型进行检验 (9) 2.3建立修正模型——WLS (18) 2.3.1使用WLS法进行参数估计 (18) 2.3.2对修正模型进行检验 (19) 3.模型经济意义分析与检测 (23) 3.1模型的经济意义分析——结构分析 (23) 3.2利用模型进行预测 (23) 3.2.1被解释变量Y的点预测 (23) 4.结论 (26) 4.1主要结论 (26) 4.2政策建议 (26) 5.参考文献 (27)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三年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经济增长速度更是举世瞩目。本文根据计量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Eviews软件相关知识,采用时间序列数据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1980-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截止到2009年)三十年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物质资本、劳动力、消费对国生产总值(GDP)的影响,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寻求这些变量与国生产总值的数量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最终得出结论。 关键词:劳动力、投资、消费、经济增长、最小二乘法。

1 背景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在实际核算中,常以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来表示,即以国民生产总值(GDP)和国生产总值的的增长来计算。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社会财富的增长为中心,指出生产劳动是财富增长的源泉。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从古典增长理论到新增长理论,都重视物质资本和劳动的贡献。物质资本是指经济系统运行中实际投入的资本数量.然而,由于资本服务流量难以测度,在这里我们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来衡量物质资本。中国拥有十三亿人口,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因此本文用总就业人数(万人)来衡量劳动力。居民消费需求也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经济增长问题既受各国政府和居民的关注,也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1978—2008年的31年中,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9.6%,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居民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国目前仍然面临消费需求不足问题。 本文将以中国经济增长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时间序列数据的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将中国国生产总值与和其相关的经济变量联系起来,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我国中国经济增长变动趋势,以及重要的影响因素,并根据所得的结论提出相关的建议与意见。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进行数据的分析将得到更加具有说服力和更加具体的指标,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进行预测与决策。因此,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计量经济学研究是有意义同时也是很必要的。

经济增长收敛性

经济增长收敛性 关键词:经济增长收敛面板数据研究综述 问题的提出 20世纪60年代,索罗和斯旺(1956)建立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提出了稳定均衡的概念,在经济增长的稳定路径上,由于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使得不同的经济单位(国家或者地区),其经济增长的速度和其初始静态指标条件(人均收入,人均gdp)是负相关的。即,初始的人均gdp越低,其向均衡点收敛的越快,经济增长的速度要快于其他条件类似而初始人均gdp更高的经济单位。这种现象被称为经济的收敛现象。与此相反,如果经济增长的速度和初始静态指标正相关,即经济发达的地区,其经济增长的速度依然高于初始条件不及自己的经济单位,那么就称这种经济增长是发散的(不收敛的)。最终会出现“富者愈富,贫者更贫”的马太效应。 同样,对于我国而言,近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全国范围内自新中国成立(或改革开放)以来,地区间人均收入(产出)是否存在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的现象。其次,在全国范围不收敛的情况下,东中西三大地带,是否存在各地之间内部的收敛、彼此之间的发散(即俱乐部收敛);如果存在俱乐部收敛,那么三大地带间的差异有多大,如何度量,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更可能是什么;有何种方法实现“共同富裕”。

有关地区经济的收敛问题的研究,是一国政策制定的重要基础工作。同时,各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机制,可以有比对和参照的可能。因此,对经济增长收敛理论的再次研究,尤其是统一以往研究的近似口径,不仅能够建立可参照的平台,更能发现现有研究的不足,从而提出新的方法。 我国省际面板模型建立及实证检验 (一)数据来源 本文根据《新中国五十年统计年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2004》、《中国统计年鉴(2000-2009)》、《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1984-2001)》以及国家外汇管理局等对所需数据进行整理汇编。 (二)我国省际经济增长率的σ收敛检验 如图1所示,在1978-1990年期间,各省之间的差异是不断减少的;从1990年开始,我国省际间经济增长σ收敛现象消失。这和以往的研究是类似的。 (三)我国省际经济增长率的面板数据模型 1.模型设定。依据林毅夫(2003)的理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是因为政府(中央和地方)逐渐放弃了赶超型的发展策略,而是依据自身的比较优势进行战略型政策选择。在其文章中主要是以技术选择指数这一指标作为政府的发展战略违背比较优势程度的度量,模型为。

中国经济增长的要素分析与展望课件

20XX年1月12日,第十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中国改革三十年:评价与展望”。新浪财经对此次盛会进行全程同步报道。以下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基金会秘书长,著名的经济学家樊纲的精彩发言。 樊纲:谢谢,我没有讲160年我回到30年,而且刚才张院长说了,一定要在30分钟之内完成30年的分析。今天有幸参加这个会议我想也向大家报告一个我们最近的研究成果,就是我们用20XX年的数据对中国过去,比30年长,过去50年,主要是过去3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进行了一个标准的计量分析,试图从中找出解释为什么中国过去30年高增长,改革开放发展这些因素都在哪些方面如何起作用?同时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分析再往前看一看,第一是往前看一看,哪些因素还在,哪些因素不在,我们今后20、30年会怎么样,同时提出任务,提出问题,我们需要做怎么样的进一步的改革,所以今天我就从这个,我们最近做的这个工作,还没有做完,最后的一些技术细节还要落实,还得继续做,但是基本的 一些数据已经出来了。 中国经济增长的要素分析 第一个结论就是中国过去30年的增长确实不仅仅是属于要素投入的结果,很多世界的经济学家和我们中国人自己说的,我们没有效率改进,中国人就是投入,就是劳动力便宜,就是靠着资本积累等等,在我们的分析当中,我们过去平均每年9到10的增长速度当中,确实当然要素投入还是主要的部分,79年到88年占6.7%,在全部的增长速度当中。89到98占5.16%,99到05占5.36%,还是主要的部分占60%左右的增长,但是生产力的提高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我们看这张图的最后一行,全要素生产率,就是说不是劳动生产率,而且我们要素里面用的是人力资本,教育的因素已经含在里面了,扣除了这些投入的因素之后,纯粹可以认为是效率改进,生产率改进造成的增长,90年代大概有4.4%左右,到了99年以后,仍然有3.7.左右,应该说是一个相当高的贡献,相当大的贡献,我们有效率改进的部分。世界上陆陆续续最近两年有一些新的研究,确实得出的结果也是跟我们这个结果相兼容的,比如说美国布鲁金斯基金会去年有一个研究,关于中国和印度生产率,也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比较的不是整个GDP的增长,比较的是制造业的增长结论是过去20年,中国全要素的生产率每年的增长速度是6%,这和我们这个研究基本上也兼容,我们做的另外一个工作就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生产力的改进,我们就把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各种各样的解释,当然这是一个模型里面的各种各样的解释,我是分成两张图来显示,第一行就是刚才的最后一行,这里面就是,下面有各种因素,当然我们还考虑了很多其他因素,有的是不显著,有的是不明显,我们就去掉了,这里面表现的只是相对比较明显和比较显著的一些因素,但是仍然可以看出一些问题,计量经济学大家都知道有很多数据,很多方面的问题,有的东西 你没法找到数据,你就没法做下去。

中国经济增长的_尾效_分析_薛俊波

第30卷第9期财经研究Vol.30No.9 2004年9月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Sep.2004 中国经济增长的“尾效”分析 薛俊波1,王 铮1,朱建武3,吴 兵2 (1.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0;2.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 教育部开放实验室,上海200062;3.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天津300071) 摘 要:根据Romer(2001)的假说,由于资源与土地的限制,单位劳动力平均产出最终将呈下降趋势,从而存在由于经济增长中资源环境要素消耗导致的“增长尾效”。文章以此分析为基础,计算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尾效”,大约为每年1.75个百分点,同时计算了由于“增长尾效”的存在,如果继续推行过去几年的生产要素投入政策,沿着平衡增长路径,要想在2020年实现人均G DP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技术进步导致的经济增长率至少要达到0.6%。文章的分析也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基础。 关键词:平衡增长路径;增长尾效;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2;F1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952(2004)09-0005-10 一、引 言 世界各国都在关注经济增长,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已经成为各国追求的目标。经济增长在经济生活中居于核心地位,如Lucas(1988)所说,一旦人们开始考虑(经济增长)问题,他将很难再思考其他的事情。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如劳动力、生产资料以及在生产过程中的社会结构和自然资源条件,以及影响社会发展的其他要素,而其中技术进步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早期的经济增长理论把经济系统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系统,Ay res和Kneese(1996)指出,应该关注经济增长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并且认为只考虑局部均衡的方法将导致严重的错误。因此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资源的限制,这也是可持续发展观的一个体现。在经济的增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资源的限制。由于资源的限制,经济增长速度比没有资源限 收稿日期:2004-06-18 作者简介:薛俊波(1977-),男,山东日照人,中科院政策与管理研究所博士; 王 铮(1954-),男,云南陆良人,中科院政策与管理研究所; 朱建武(1975-),男,山东诸诚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 吴 兵(1979-),男,江苏南通人,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教育部开放实验室。

经济增长的收敛性

经济增长的收敛性 一、经济增长理论 按照新古典增长理论,国家或地区间人均收入的差异是由于其资本-劳动比率(K/L)不同的结果。假设储蓄率不变,一国或地区最初的K/L 越低,其K/L 增长就越快;其结果,穷国(地区)将比富国(地区)增长得更快。如果地区间要素能够自由流动,那么劳动力将由资本短缺的地区流向资本充裕的地区,而资本的流向则恰好相反。因此,区际要素流动将会有助于促进K/L 比值的提高,进而人均收入水平的均等化。换句话说,区际要素流动将会加快地区收入增长收敛的速度。利用新古典增长模型,我们可以考察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 (1)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生产函数的一个特殊形式就是著名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假设规模报酬不变,柯布-道格拉斯函数的形式为: αα-=1L AK Y (1) 其中A 代表技术水平,a 和1-a 分别代表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a 为小于1的正数。函数两边同时除以劳动力L ,就得到人均水平表示的生产函数: αAk y = (2) 其中y 为人均产出,k 为人均资本存量。不考虑技术进步的因素,通过对上面生产函数的两侧取对数后求导,再经过整理,就能够得到索洛增长模型中长期经济增长率的决定公式: ? ?=k A y α (3) 其经济含义就是人均产出增长率只决定于人均资本存量增长率这样一个因素。公式中A 和a 都为大于零的正数,因此人均产出增长率与人均资本存量增长率之间存在着同向变化的规律。 新古典增长模型的资本积累方程,描述资本是如何集聚的: k n k f s k ?+-?=? )()(δ (4) 式中s 表示储蓄率,f(k)表示生产函数,(n+δ)表示人均资本k 的有效折旧率。 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稳定稳态对应于0=? k ,相应的k 值被表示为*k 。这里* k 满足条 件为: **?+=?k n k f s )()(δ (5) 此时因为人均储蓄等于有效折旧,因此人均资本水平将保持不变,即? k =0,k=* k 。不难证明此事索洛模型所描述的经济系统处于稳定状态,而且是唯一的稳定状态。 (2)经济增长收敛性是指在封闭的经济条件下,对于一个有效经济范围的不同经济单位(国家或地区),初期的静态指标(人均产出、人均收入)和其经济增长速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落后地区比发达地区有更高的经济增长率,从而导致各经济单位期初的静态指标差异逐步消失的过程。经济之间向相同稳定状态逼近的趋势即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则是由索洛经济增长理论中加上要素自由流动的假定后提出的。我们把(4)式的两边同除以k 意味着k 的增长率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