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十六章

《老子》第十六章
《老子》第十六章

《老子》第十六章归静复命殁身不殆

无明注释

[原文]

致1虚极,守静笃2。万物并作3,吾以4观其复5。夫物6芸芸7,各复8归其根9。归根曰静10,静曰复命11;复命曰常12,知常曰明13。不知常14,妄作15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16不殆。

[注释]

1致:诚致。2笃:大定。3并作:各自争相生发。4以:以天下去向缘。5复:归处,归程。6夫物:万物。7芸芸:所有生所有物。8各复:各自都回归。9根:原生能生的缘起点处。10归根曰静:反回到根的状态就是静,名为静。11静曰复命:回静就是恢复到生命原有原本的状态。12复命曰常:恢复到原有的状态就能知道一切都是自然的必然正常结果。13知常曰明:知道一切都是命的自然,都终将回归统一的本体就是通明了。14不知常:不知规律不可抗拒和终必回归一根本。15妄作:违背规律分别执着、妄欲妄为。16殁身:灭尽报身。

[今译]

诚致虚的极处,宁守静的定极,宇宙万物生发运动自然具现,我以天下观其归处。自然中万物的所有,最终都各自归复其一宗根。回归生的根处称为自静,归静就是恢复到本命的状态,回到本命的状态就知道一切现象都是出之命根不可抗拒、不可更改的自然之常,知常才能称明道、明理、明法、明行。不知自然一切不可抗拒,就会妄作妄为妄欲,就会招来凶的结果。知道一切都在自然中就能看开包容无迹,包容无别无欲就能大公无别公信天下,大公公信乃大乃聚信聚凝天下心而自处王信,王信天下就是合天道,天清无为就然能合道,道不生不灭就将久而不去,死尽报身则永无苦难灾险。

[要旨参解]

一、德境到虚极、静笃定,宇宙万象自因缘应现,以为天下而观知芸芸皆归根。

二、人生的第一步是归根则静、则复命、则知常、则为明。不会归根清静则不知常,善恶则全为妄作妄为妄欲,因此即是暂吉亦将转凶轮转不止。

三、静得知常,则能无欲容、公、王、道、殁身不殆。死尽报身为大解脱、根本脱,印光大师禅堂供奉的就是一个“大死”字,其理就在此。

[续解]

一、只要德境道同,就能宇宙万物一切其小无内、其大无外尽在道中明。而人类一切外沿的手段都只不过是这种状智能中极有限极局部的区区。因为只有道才具有一切绝对和相对智能为,舍此都不可能是绝对真理能力行为。一切欲的终极创造都越超不了自身因果的惩罚,即是核能超核能都不过只是宇宙存在还可欲为的一部分。这种欲为再先进总要在前沿的终止极限内,至到目前还没有见证五行的本体,更不用说太极体、太极三态了。

二、各复归根、知常曰明的自然法则,现在还没有被人类所共识,还不能知常曰明的不妄不凶,还没有解决道一二三四五六以下的心物之争,但自然灾情、人体病疫、社会动乱现象已经在通知着妄作凶现的必然,已经宣告心物都不是宇宙存在的本体,西方哲学已经走向破产。

三、人类确实在崇尚希望着社会大公天下,但见欲自是远远不可能是知常容的公正、公平,远远还不可能是公乃王、王乃道,更无从谈及天乃道、殁身不殆的终极身心解放了。

四、人类现有的精神觉悟、物质富有、享用分配想象,在现有思维模式下已经不具有自然环境、资源存量、人体状态的莫可能了。所以人类急待解决文明取向,急待解决去彼取此的思维模式和方式构建。要认识其中的深刻造因,从中尽快创建新的此法哲学、此法经济、此法人文、此法政治、此法教育、此法免疫理论体系。以人理论核心的心,就是此法理论体系的源起点,从欲到无欲以天下心为心。但现实学习距离落实此觉悟心还很是甚远,还不免限于表面和形式的应付和伪饰,还没有从心、从觉悟、从根本理论上开始深入进行。

老子选读

1、《老子》三十四章说:“道,迅兮,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逐句翻译全文,并说说这一章与我们所学的老子其他各章的关系 翻译: 道,就像流水宏大而婉转啊,它可以通向左方,可以通向右方。成就了功业而不留名。万物归附它而它却不主宰万物。所以永远的没有欲望,可以认为它是渺小的。万物归附它而它却不主宰万物,又可以认为它是弘大的。因此,圣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伟大的人,是因为他并不表现自己的伟大,所以能够成为伟大的人。 本章的内容分为三段。三段的内容在前几十章中都已表达过,此间完全是重复,其要表达的思想观点“无欲无为方能成其大”。第一段的内容,第十四章、二十一章、二十五章、第二章、第九章都已论述过。第二段的内容,第十章、第一章、第三十二章、第二十二章都已论述过。第三段的内容是本章重点,但第七章、第十三章也都论述过。是十四章、二十一章、二十五章的继续。第十八章和第五十三章的大道,都指国家治理之道,而第三十四章,指的是自然规律的大道本章老子用水性进一步说明“道”的作用,“道”生长万物,养育万物,使万物各得 所需,而“道”又不主宰万物,完全顺任自然。这些观点,老子在前面某些章节中已经做过论述。这一章是继续阐发三十二章的道理,讲“道”可以名为“小”,也可 名为“大”,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圣人”、“侯王”,实际是在期望领导者(管理者)们应该像“道”那样起“朴”的作用。此章可以说是对大道的礼赞。全章通过对大道「小」、「大」辩证统一关系的阐述,对大道歌其功、颂其德、赞其大。“道,迅兮,其可左右也”简短的八个字把大道的无所不在,无所不能表露净尽。 接下来老子阐述了大道对万物的生、成、养之功之德。在对大道的无限之功和至高至伟之德的强烈对比中突显出了大道的「大」。 最后老子明确揭示了大道的「小」、「大」辩证统一关系和其只所以为大的原因。说大道小是由于大道无形无欲,说大道大是由于它为万物所归,并终不自为大。常无欲虽不显其意志,但这正是万物所归的原因。因为常无欲就能包容万物,而如果常有欲,那么它就有了利己之心,一生利己之心,则万物自危,难归大道。本章阐明了大道的普遍存在,和大道的功绩,在全书中弘扬并讴歌了“道”,确立的“大道”的伟大。 大道迅兮,大道就像大水决堤那么厉害,厉害表现它可以左右着一切、影响着一切,具体的影响表现在万物恃之以生就是万物是在大道的作用下而生生不息,老子怎么在这里说这些?在第一章就说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名就是大道,大道生了天地,天地生了万物,有名就是天地啦。确实是“大道汜兮,其可左右”。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从第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我们以前讲过,这个无名是指大道,天地之始是说天地是从大道而产生的,万物是天地而产生的,所以继续推,将中间的天地省略掉,万物其实也是大道产生出来的,大道生天地,天地生万物嘛,从这点追寻到三十四章,大道汜兮,其可左右,就知道它有这种力量影响天地万物,就像太上老君的清净道论里面说,大道无名,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常养万物,就看的出了,它对万事万物是有一定的影响力的,但这个影响力又是怎么样呢?它们是融为一体的,万物和大道不二,大道存于万事万物之中,所以这里的左右还是应该理解为影响、控制,控制的程度是怎么样啊?是不是强制性的占有啊?不是,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智慧与人生_人生故事

智慧与人生 1。《圣经·;传道书》上说:“宁可在安静之中听智慧人的言语,不听掌管愚昧人的喊声。”弦外之意,智慧来自智慧之人,智慧之人成功于智慧。 2。《史记》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种“小天下”的不凡气度,并非王者靠征服所能达到,而是为通达自然之道的智者所独享。 3。有人问希腊智者欧里庇得斯:“凡人为什么缺乏智慧?”欧里庇得斯答道:“智慧是由悲苦换来的,小悲苦换来小智慧,大悲苦换来大智慧。”由此可见,苦难真正是人生的一笔巨大财富。 4。儒家说“仁义”,佛家言“慈悲”,道家倡“贵生”,墨家讲“兼爱”。每“家”都充满着一种人性关怀。因此,如能集众“家”之长,那将是何等完美的境界啊! 5。有人问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快乐的秘密何在?”伊壁鸠鲁回答

道:“生命中有三种欲望,一种是自然而必要的,一种是自然却不必要的,还有一种是不自然也不必要的。对不必要的欲望要严加控制,对自然的欲望要极力追求,这就是快乐的秘密。” 6。一支箭射进树林中,只能射中一棵树,但不能射中所有的树。树林以被刺中一棵树的方式吞噬了箭。同理,欲望以被满足有限的方式吞噬了追求无限的人。因此,对无限欲望保持恒久而强烈兴趣的人,是注定要失败的。 7。先前,有个闲适的富人问古希腊智者西塞罗:“你是否愿意坐下来探讨真理?”西塞罗回答道:“与其与一个普通人一起认识真理,不如同柏拉图一起犯错误。”又一个故事说,一个结冰的寒冬,有人看见希腊智者米松光着身子在河里破冰捉鱼,人们惊异地问:“米松先生,你不穿衣服难道不怕冷吗?”米松举着手中的鱼笑道:“它们也没穿衣服啊!”看来,西塞罗也好,米松也罢,两人刻意在乎的只是精神上的愉悦。的确,乐之者才是做事的最高境界。 8。希腊七贤之一的阿那哈斯曾问一位种葡萄的人:一棵树上有多少

7月5日 《老子智慧与女性美》 姚淦铭

7月5日《老子智慧与女性美》姚淦铭 央视国际 (2005年07月12日 13:56) Array主讲人简介: 姚淦铭,1948年生,苏州吴江人, 毕业于南京大学,文学硕士。现为教 育部所属“211”之江南大学文学院 教授、古代文献研究所所长。 专著有:《王国维文献学研究》、 编校《王国维文集》(四卷本)、《汉 字与书法文化》、《汉字心理学》、 《哲思众妙门——老子今读》、《礼 记译注》、《趣谈中国摩崖石刻》等, 已发表160多篇文献学、语言文字学 等学术论文。曾获国家图书奖。 内容简介: 云想衣裳花想容,男人爱美,女人更爱美,爱美是人的天性。具有美貌的女人是幸运的,但是上天不是把这种幸运给予任何女性,于是有的女人就拼命地去整容,天生美丽的女人还想变得更美。稍有缺点的女性想要改变这一缺憾,当一个人过度地追求美时,负面的东西也就跟着来了,正如老子所说,当你看到美的一面时,也就看到了不美的那一面,于是她们又陷入了无休止的追逐之中。面对今天的女性,老子会开出了怎样的药方呢?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多么愚蠢的自残之美。自古以来,女人为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有多少人冒着毁容及生命的危险,选择这个“美”字;更有人,不惜一掷千金打造出一个“美人”。当老子为今天的女性开出三去的药方后,那么她们又该如何扮亮自己呢? 有人说,20岁的女人是足球,你争我抢;30岁的女人是篮球,争抢的人数在减少;40岁的女人是乒乓球,你推我挡,50岁的女人是高尔夫球,滚的越远越好。所以女人最怕老,当青春不在时,女人想尽一切办法抓住青春,其实在老子看来,女性生来就是美的,这种美是隐藏在每一个女人身上,抓住了它也就抓住了美丽。 人是上天最终极、最完美的造物,女人尤其如此,但是古今中外的哲人对女性的评价非常低,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女性是残缺不全的性别。叔本华嘲笑女人是长不大的孩子,而我国的大圣人孔子则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我们无法去深究他们说话的初衷,而我国的哲学之父老子对待女性与他们完全相反,他认为女性是大道之美,老子为什么这么歌颂女性呢? 《百家讲坛》带您一起走近老子,打开老子为您开出的永葆青春的美丽良方,塑造 一个完美的您。

于天罡《老子的人生智慧》答案

于天罡《老子的人生智慧》答案 第一讲大势所趋:人类之困;普世之思;文化之根判断题(20分) 1.老子思想对现代人就有普世价值(20分) ? A:正确 ? B:错误 ? 单项选择题(80分) 1.道家思想是宗教和诗人的,但它同样也强烈的是()(20分) ? A:学术的 ? B:科学民主的 ? C:政治上是革命的 ? D:B和C ? 2.人类最终的问题,所谓终极性的问题不是(20分) ? A:宇宙是如何发生的 ? B:宇宙将来怎么办 ? C:人和宇宙有何关系 ? D: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

3.在《堕落》中“抓住了三样东西”,这三样东西中不包括(20分) ? A:明天 ? B:今天 ? C:我 ? D:享乐 ? 4.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天下”被人们理解为一种()发生的 路径(20分) ? A:事物 ? B:规律 ? C:宇宙 ? D:自然 第三讲千年误读:无为之误;出世之误;阴谋之误判断题(20分) 1.老子提倡的无为就是无所作为(20分) ? A:正确 ? B:错误 单项选择题(80分) 1.无为是不执著于(20分)

? A:相 ? B:念头 ? C:自己所为 ? D:事 2.道家是(20分) ? A:出世的 ? B:入世的 ? C:明世的 ? D:恶世的 3.佛儒道三家,出世的是(20分) ? A:佛 ? B:儒 ? C:道 ? D:以上都是 4.亨廷特提出文明冲突论,认为21世纪人类社会的冲突主要以文明的()的存 在产生爆发的(20分) ? A:不同形态 ? B:传播范围 ? C:不同传播方式

? D:不同内容 第六讲管理之道:管理之问;迷失之痛;觉醒之路判断题(20分) 1.信奉道的表面功夫,这是愚昧的开始(20分) ? A:正确 ? B:错误 单项选择题(80分) 1.老子说邪盛为()(20分) ? A:妖 ? B:毒 ? C:魑 ? D:魅 2.资源管理排在第一位的是(20分) ? A:资源化管理 ? B:人性化管理 ? C:文化管理 ? D:军事化管理 3.海尔老总张瑞敏说她有三个老师,不包括(20分)

老子的人生智慧(深度好文)

1.惟道是从,因任自然。 2.凡事不要做过头。 3.物极必反,盛极而衰。 4.大生于小,多起于少。 5.留有空间才好发展。 6.树立自己坚定的信念。 7.学会客观地观察自己。 8.战胜自己才是强者。 9.培养洞察细微的能力。 10.遵循水的大智慧。 11.无为而后才有大作为。 12.无为才能无所不能。 13.凡事总是过犹不及。 14.不居功者成大功。

15.不自满才能不断进步。 16.世间的根本在于“道”。 17.委曲才能求全。 18.骄兵必败,哀兵必胜。 19.生活中惟一不变的就是变。 20.以柔克刚才是取胜之道。 21.人生一定要有梦想。 22.谦退无私才能成大事。 23.稳步推进胜于强出头。 24.善于借用他人之力。 25.正确看待人生的成败得失。 26.不争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27.清静无为,远离死地。 28.保有冷眼旁观的人生态度。 29.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30.掌握好说话办事的分寸。 31.做人做事都应善始善终。 32.学会找准自己的位置。 33.深藏不露容易成功。 34.创造“天时”与“地利”。 35.真正聪明的人不卖弄自己。 36.忧患只能来自我们自己。 37.挫其锐,解其纷。 38.要有大者宜为下的气度。 39.小不忍则乱大谋。 40.沉默是金,寡言是福 41.看透人生的祸福变换。 42.道的本意在于师法自然。 43.保持纯真自然之美。 44.坚持纯真的本性。

45.不要被贪欲所左右。 46.用辩证思维去观察世界。 47.立身处世的三件法宝。 48.珍爱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49.参透生死之间的奥秘。 50.久处巅峰必有隐患。 51.凡事一定要适可而止。 52.好心态赢得好生活。 53.过一种快乐而不享乐的生活。 54.当于静处品味人生。 55.保持一种简单的快乐。 56.保持一种清静无为的心态。 57.以静养智的大智慧。 58.得意忘形,便会乐极生悲。

道德经中的人生智慧

道德经中的人生智慧 老子的《道德经》五千言,给世人留下了丰富的哲理宝藏,我们不仅可以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方面研究其思想所起的指导作用,对我们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也有着宝贵的启示作用。 关于《道德经》,后代解读的各家说法很多,很多专家也都说了,对于“道”每个人的感悟都不相同,有很多可以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真谛。今天我和大家分享《道德经中的人生智慧》,我也苦于自己的人生经验并不丰富,所以主要是通过搜集很多专家的观点和一些通俗易懂的故事,希望能通过我的浅薄的分享,激发大家对传统精华的重新重视和对人生的一些思考,也就是我此次论文分享的最大收获了。 刚才已经给大家分享了,《道德经》共五千余字,虽然简短,但却内容丰厚,不但可以说是章章精辟,甚至可以说是字字珠玑,内涵深远。我主要将其中一些与我们生活贴近的智慧与大家分享一下,由浅入深,我从个人、家庭、事业等角度,分为以下几方面:首先,作为女生,我首先关注了《道德经》中对女性智慧的赞美。在中国古代社会里,普遍受到传统女性三从四德思想以及女子无才便是德等思想的影响,女性地位普遍低下,而在古代社会中为数不多推崇女性地位的思想家中,最早的正是老子,而在当时全世界范围内的思想家,最推崇女性的也是老子,老子是2500年前第一个女权主义者。 老子认为在女性身上蕴含着极大的力量,老子之所以认为看似柔

软的女性身上有着极大的力量,是因为她们有三个特点:老子认为女人强大力量的第一个来源正是安静。比起男性,女性更加沉稳。老子说:“牝以静胜牡”。就像我们走在野外仰望浩瀚的星空,宇宙是安静的,正是这种安静的力量才是更本质的力量。 老子认为女性的第二个力量来源是柔弱。柔弱是一种更强大的力量。老子说:“柔弱胜刚强”。关于柔软,老子和他的老师有一个故事。说老子在他老师临终前,请教他的老师,说老师您在临走前还有什么要交付于我的么?老师说,你认为牙齿和舌头,哪个刚强哪个软弱?老子说当然是舌头软弱。这时老师张开嘴让老子看,老师因为年老,牙齿已经都掉落了,而软弱的舌头还在。老子因此而悟道。 关于软弱胜刚强,我还要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在欧洲十世纪的时候,有位康拉特三世,他有一个仇敌巴伐利亚公爵,在一次交战中,康拉特三世将巴伐利亚公爵逼回城内,并把全城包围了起来,决定一举战胜仇敌。但是在欧洲的骑士有一种风度,不伤害女人。所以这个康拉特三世就对城内喊话了,说你们城里的这些女人,我允许你们撤出城去。女人们就问可不可以带一些需要的东西,康拉特三世就想人都放了还差点东西么,再说女人那么柔弱能带多少东西,就同意了。过了不久城门打开,惊人的一幕出现了,女人们纷纷走出来,并且全部抱着自己的孩子背着自己的丈夫,有的还用工具拖拉自己的父母,就连巴伐利亚公爵也坐在他妻子的肩上。虽然早已超过了女人们能承受的负荷,但是为了他们爱的人,他们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康拉特三世本来杀人不眨眼,但是看到这一幕,他也留下了眼泪,他也被感

姚淦铭讲老子的智慧

姚淦铭讲老子的智慧 现在请大家看一个字,大家看看这是什么字,有的说春天的“春”,有的说女人的“女”,这个字有人认识了,这个就是“女”字。现在我再给大家看一个,你们看这是什么?这是“女”字,我们可以试想一下,这个女子实际上就是从这里来的,你看我们的金文当中,这个“女”字,她这个人是跪着的,跪着的,两个手是交叉在胸前,我们的古人怎么这个造字的?就是从女性的身体美上,女性的形体上发现的秘密。那我们就看这个画,同志们看,这是一个多么美妙的女性,你看高昂的头,微微抬起,很矜持。接下来是一个常常的颈子,然后一条线条下来是高挺的胸部,然后是弯弯的腰,然后是她的臀部,然后是她的大腿,然后是膝盖,然后是小腿,然后是她的脚腕。你看,一根线条把女性美妙的身体都勾画出来了,然后我们再看看她的两个手,是这么安详地、自如地、美丽地放她在胸前。哦,同志们看了这个,再看古代这个字就知道,我们的古人是那么聪明,我们在造“女”字的时候,就根据这个美好的形体把它造出来了。 这个字还有一个妙处,同志们看,这个字,不仅表现她的形体美,而且表现了她的那种气质美,那种内在美还有那种深沉的美。难道不是吗,大家看那个高昂的头就是个精神,就是那个女性的那种精神美。然后你看看,她这么娴静地跪坐在那里,这个女孩子是什么女孩子呢?她不是像我们今天所说的,是一个动女,而是一个静女。她不是一个霹雳女,她是一个窈窕淑女。什么叫窈窕?窈窕就是体态美好叫窈窕,什么叫淑女?“淑”就是品德好,所以窈窕淑女这个概念就是说,身体很美,品德很好的这样一个女子。 老子跟我们讲了这句话,老子说了,“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老子这个话是什么意思呢?老子这个话说,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美的,也就知道什么是不美的,天下的人知道什么是善的,也就知道什么是不善的。正因为我们大家知道,女人的形体是美的,所以我们造了这么一个字,同志们可以想想看,我们男人的“男”字,是怎么造的?你看看,我们的男字是不审美的,上面是一个田,下面是一个力,是干苦力的。他是实用的,是挣钱的,古代就把这么一个窈窕的把这么一个淑女定格在这个字上,把我们古人的那种审美的东西,积淀在这个字上。 那么我们对女性的审美,古人对女性的审美,就放在窈窕淑女这个歌句上,难道不是吗?我们大家都知道,《诗经》三百篇当中,第一篇叫《关雎》,《关雎》它怎么讲的?它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什么意思啊?太优美了。它里面是一种青春的旋律,同志们想,第一篇它就讲,关关鸣叫的雎鸠,你看多美好,它们就在河的绿洲上,在青草之中。你看看,关关鸣叫的雎鸠在一起,它说窈窕淑女是我们君子恋爱的好配偶,好对象,好朋友。所以这个话,我们中国人几千年深入人心,叫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好逑,好配偶。那么我们大家就想了,为什么我们古代把女性的美定格在一个窈窕淑女的身上呢?窈窕淑女不得了,她是有二美,一形体美,二品德美,一外表美,二内在美,是内美和外美的结合。不仅如此,同志们想,你讨了个窈窕淑女,今天是你朋友,明天是你的好妻子,生了孩子是一个好母亲,跟这个女孩子长大了,变成一个婆太太了,变成一个祖母了,她又是一个好祖

老子的思想与人生智慧

老子的思想与人生智慧 我在中国人民大学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完中国古代思想史后,开卷考试,任选题 目,只要是中国历史上的人物、思潮,都可以写。24份考卷选了道家的老子和庄子,占全部考卷的80%。 当时我常疑惑,怎么大家都选 这方面的东西呢?后来我明白了,这是因为我们的大学生、研究生都活得太累,太累了就想松弛,而中国文化里面最能起这方面作用的就是道家的东西。道家主张人和自然和谐,又提倡人身心的和谐。在社会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有的时候无法依靠别人,只有自己能够救自己。这时候道家的东西可以起作用。而讲道家则必须回归它的老祖宗—老子。 我今天讲的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方面简单介绍道家、老子和《道德经》的基本情况;第二方面是主题—老子哲学里面所体现的人生智慧。 一、老子和道家 L道家的基本情况 我认为道家的起源有两个重要的因素:第一是它的传统,就是中国古代的隐逸思想。我们有很多的传说,比如说尧要把他的位置传给许由的时候,许由觉得玷污了他的耳朵,就跑到河边洗耳朵。从《诗经》里面我们知道,确实有一种隐士存在。《诗经?卫风》里有一篇"考?”,前面几句是:"考?在涧,硕人之宽。" 那个时候没有卡拉OK 和KTV 个人就在那里敲木头盘自得其乐,不管外界如何变化,我的志向都不会改变。这是目前我所看到最早关于隐士生活的状态。

春秋以后,这样的隐士人数非常多,我们在《论语》里面就可以看到,当时有很多的隐士。孑L子为了他的理想、推销他的学说而周游列国,路上遇到了许多人,名字都非常怪,比如长沮、桀溺、接舆。这些人都嘲笑孔子,天下这么乱, 靠你一个人弄得过来吗?还不如和我们一样,悠闲自在地过日子。孑L子对他们很不以为然,说:"鸟兽不可同群","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们也瞧不起孔子,说他五谷不分,四体不勤,是一个书呆子。 这些隐士生活在蔡国、陈国、宋国、卫国这些小国和楚国,就是今天河南中部、南部,安徽的北部和湖北一带。这一带是大国争霸的夹缝,秦国管不了、齐国管不了、楚国也不管,统治相对最薄弱,是隐士群体的大本营,也是老子和道家诞生的文化传统的土壤。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是具备了时代的土壤。春秋战国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在变革中有一部分人得利了,有一些人进入了权力中枢,也有一些人被边缘化了。被边缘化的自然很失落,特别是原来是贵族身份的人。他们满腹牢骚,可是又"杀人无力求人难”,”无可奈何花落去"o潮起潮落,云卷云舒,他们后来看淡了、看破了。这些人都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和自己的想法,也都当过官。比如说老子, 是周王朝的守藏史,相当于今天国家图书馆、档案馆的馆长。不过,先秦图书馆有点像今天的议会,是贵族知识、权力来源的证明机构。这个时候周天子的地位下降了 ,给文化单位的经费也就越来越少。老子这个馆长当得很没有味道,加上有些想法又跟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不一致,于是就出关去了。 庄子也是当过小吏的。庄子做漆园吏时,上级部门老来考核,老得填报表、报数据,弄得他很烦,所以不愿意当了。庄子也有一个当大官的机会,是人家让他去当楚国

老子智慧与人生成功_哲理故事

老子智慧与人生成功 以柔克刚 老子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又说:“守柔曰强。”这些教诲也是老子让人们成功的法宝。 今天,我们做爸爸妈妈的怎么样给女儿、儿子教诲呢?我们常对子女说:“儿子女儿,你们要勇敢地前进!”对不对呀?对呀。老子一看就笑了:“你这个爸爸妈妈还不到位,就知道前进,如果碰到了南墙还前进?那只会头破血流。”如果我们对子女说:能够前进就前进,但也要学会后退再后退,如果向前走不通的话,就应该及时后退啊,就智慧得多。 我们现在的爹妈还这样教育孩子:“要刚强、要坚强。”如果老子来了会说:“孩子是要刚强、坚强,但是还必须学会柔弱再柔弱。”为什么大学生、中学生会有很多的人跳楼、出走啊?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柔弱胜过刚强的道理,受不了挫折。因此我们应该学会以柔弱胜刚强,以坚韧面对人生的困惑。 我们还这样教育子女:“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也有问题,你往高处走,走走走,走到高处不胜寒啊!聪明的父母应该这样教育自己的子女:“人是要往高处走,但还必须学会往低处行。”那么你教育出来的孩子能前进就前进,能后退就后退,能刚强就刚强,能柔弱就柔弱,能往低处走就往低处走,能往高处行就往高处行。 控制欲望

老子告诉我们,人生要找到成功的道,想要坚定不移地走向成功,还必须控制自己的欲望。 比如,人人都想富,那么怎么算富有呢?老子讲财富不是用数字来衡量的,他说:“知足者富。” 百万、千万、亿万富翁,有漂亮的妻子、可爱的孩子、华丽的别墅、高档的小车,这真的很富有吗?相反,有些下岗的家庭,一个月就只有几百块钱,还要供孩子读书,就真的不富有吗? 不一定!因为富有是不能一律用金钱来计算的,健康能用金钱计算吗?爱情能用金钱计算吗?儿女之间的感情能用金钱计算吗?而且就算有很多的钱财,若是不知足的人,永远觉得自己比不上更富有的人,老是觉得还不够富。当然“知足者富”,也并不是说越穷越好,而是你有多大本领致富就到什么档次,能在这一点上知足也就是富。 老子还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多藏必厚亡(藏得多,丢失得也多)”。清东陵慈禧太后的墓里陪葬物特别多,但正是她“多藏”,所以盗墓的人也马上盯住不放过,就盗挖,结果死了也不得安息啊!如果慈禧太后能看到后来这样盗挖她的墓穴,还会多藏吗? 无为而无不为 这就又应和了老子说的一句话:“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一个大国和煎一条小鱼是一样的,不能胡乱折腾。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里根总统看到这句话被感动了,把这句话写进了他的国情咨文中。老子的智慧,没有国界,没有时限,只要能正确地理解与运用它,就会产生效益。

《老子》人生智慧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老子》人生智慧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当前,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社会生活发生急剧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有了一些改变,这些变化程度不同地影响着当代的大学生。一些学生视崇俭、谦让、虚怀等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为老皇历,追逐名利、追求享受则成为一种时尚。因此借鉴老子自然无为、返朴归真、崇俭节欲、谦下不骄、柔弱不争、虚怀若谷等思想来完善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塑造大学生的人格品质,提高大学生的处世艺术,无疑具有激浊扬请的时代价值。 (一)自然无为,返朴归真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启示 《老子》是一部内容极其丰富的古代名著,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记录了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思想。“无为”是老子哲学的核心,也是其伦理思想的核心。老子将“无为”视作“圣人”的道德行为标准,即最完善、最高的道德行为标准,提出:“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①老子倡导“无为”的思想,认为只有顺应自然,即无所作为,也无心于作为的人,才是具有“上德”的人(“上德无为”②)。在老子的哲学中“道”是最高的范畴,这个“道”具有二重性,它既是“有”,又是“无”,它以“自然”为法则,“道法自然。”③老子所言的“自然”不是指自然界具体的物体,而是指自然秩序、自然状态、自然规律,如物壮则老,柔弱胜刚强、祸福相倚等,同时也指人类未受文明污染的纯真性情。 老子倡导自然无为的行为原则。“无为”并非“不为”,在《老子》一书中,找不到单纯的“不为”的字样,也没有一句话含有根本不为的意思。他只讲“不为始”④、“不敢为”⑤、“不可为”⑥、“不为主”⑦等等。这些都具有特定的涵义,不能作为一般的“不为”来理解。老子所讲的“无为”并非绝对地无所事事,而是指顺从事物的自然规律,不强作妄为。例如“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⑧,就在无为之列。老子认为,只有“辅万物之自然”⑨,而不去任意妄为之,才能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结果,才能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 老子所言的“自然”,还包括人类未受污染的纯真性情这一层意思。老子曰:“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⑩仁义、智慧、孝慈、忠臣,在一般人看来,都是非常好的名称和行为,可老子却认为这些都是在大道废弃、纯朴破灭以后才产生的。因此,老子提出“返朴归

爱课程网络课程 老子的人生智慧

“爱课程网络课程”大作业 课程名称:老子的人生智慧 作业题目:分别简述老子思想中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上善若水”、“知足常乐”、“见微知著”的思想内容。 “道法自然”来自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意思是“道”所反映出来的规律是“自然而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用了一气贯通的手法,将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生命规律精辟涵括、阐述出来。“道法自然” 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属性,宇宙天地间万事万物均效法或遵循“道”的“自然而然”规律,道以自己为法则。 所谓“道法自然”,即是道以自己为法。“道法自然”实际上即是道性自然。河上公曰:“道性自然,无所法也。”即说道以自己为法则。“道法自然”真实内涵:“自然”即“道”。 自然就是道,道就是自然,强为之容即老君也。老君乃无生之至精,兆形之至灵。 昔于太空之中结炁凝真,强为之容。体大无边,相好众备。若能洞见非身之身图像真形,理亦无二。 “无为而治”出自《道德经》,是道家的治国理念。无为而治,是老子对君王的告诫,不与民争。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而且强调“无为无不为”。“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过多地干预、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走向崇高与辉煌。 历史上的太平盛世、宏图大业,都是在道家无为而治指导下取得。“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作为。因为不违背客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而为,所以无所不为,就是什么都可以做,只要你遵循道,遵循客观规律。 上善若水,是一个成语,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指的是: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不与世人一般见识、不与世人争一时之长短,做到至柔却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

道德经应用智慧——老子的人生智慧(下)

道德经应用智慧——老子的人生智慧(下) 第一章老子的政治智慧——老子论无为 第一节老子提出“无为”概念 现在我们讲老子的智慧的第四讲,就是讲讲老子的政治智慧。我们上一讲讲了老子的哲学智慧,关于老子的哲学我们上一节谈到自然无为、道常无为。那么道常无为也就是天道的无为,落实到无为,按照老子天道自然的思想,这种天道无为要落实到人道上,人道也要效法天道,就是说人道也要无为,这才符合天道的基本性质,所以无为这样一个概念就成为老子思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除了前面我们讲的“道”就是“无为”了。应该说老子著书立说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或者主要的动机就在于发挥这个“无为”的思想。他建立起的道论,他的形上学,也都是要突出无为思想,为这个无为思想制造一个理论的根本。所以老子完整的思想体系实际上最主要的内容就是道论和无为论。

那么他的道论,我们上一讲从他形上学的角度、本体论的角度谈老子哲学的道的主要的内容。那么我们这一讲主要是把“道”落实到人,那么人也无为,而且无为的一个特点就是它主要是针对统治者说的,就是社会的上层、管理者、统治者,当时当然都是春秋末期的各国的君主。所以他的无为论主要的目的,实际上是涉及到社会政治领域在上的统治者、管理者如何实施他的各项的政治措施和管理。那么老子就是把无为纳入到他的道的无为的基础之上。 那么我们说老子,第一个在中国思想史上提出了无为的概念和思想,这也成为老子政治哲学的一个精髓,对后来影响非常大,而且应该说里面也充满了一种政治智慧,所以我们这一讲叫做老子政治智慧。 第二节老子的政治观点 大家知道老子有一句很有名的话谈到政治、谈到政府,他把时代、世代、政府分成了四个等级。在《老子》第十七章讲的这一段话叫“太上,不知有之”;其次是“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就是说“太上”就是最好的时代或者最好的政府,“太”就是最的意思,最好的,太上,上就好了,最好的时代或最好的政府。那么是不知有之,下面的老百姓不知道这个政府、不知道领导人是谁,这是最自然的。那么说明在上的统治者对老百姓并没有过多地干预,所以老

语文人教版高中选修系列 先秦诸子选读《老子选读——有无相生》说课稿

《老子选读——有无相生》说课 稿 一、教材分析 《老子》从各种社会人生问题中,提炼出了一系列相反相成的矛盾对立项;它对这对立双方的辩证抉择,显示了特有的、卓绝的智慧。本单元只有一节,选录了传世《老子》一书的第二章、第十一章、第二十四章、第三十三章、第六十三章、第六十四章、第七十六章,集中展示了《老子》一书对社会人生问题的辩证思考。教材所选《老子》共7章,或全或不全。其思想涉及“认识观”和社会人生的生存智慧。《老子》一书在表达方面也极富特色,可以说是格言集锦。 二、学情分析 关于老子和《老子》中的文章,学生比较陌生,初中和高中必修学段都没有接触过,所以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讲学生缺乏一定的基础。但是,对于老子的思想,学生在历史课或课外还是有所了解,特别是老子说的一些哲理性的名言警句,学生很感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主要是讲授第1则、第3则、第4则、第5则、第6则选文。 2、引导学生把握《老子》当中的人生智慧及其启示意义。

3、学习和掌握一些的重点字词。 四、教学目标 1、是向学生讲授选文,其间涉及材料的思想及词汇等多方面的内容。 2、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选文,来把握《老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 3、是引导学生从中找到立向处世的借鉴。 4、文言知识积累 五、教学设计 (一)、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 1、所选每一章的内容,不必贯穿一个中心,可能只是老子言及宇宙生成、社会人生的言论的辑录,勉强认为一个中心,难免牵强附会。历来注解《老子》者不可胜数,然对其文、其义歧见纷纷,故教师参考相关资料根据自己的理解,或拆分或整合或补充,以使学生有所了解。文字疏通,学生自主解决,教师辅导;知识性的问题教师主讲;思想性的问题,学生充分讨论,教师再提供自己的想法,与之交流。 2、教学时间有限,我们对七则做些取舍,主要在讲授讲授第1则、第3则、第4则、第5则、第6则选文。教学时,努力展示《老子》思想及其文章的独特性和价值,并努力挖掘语料在写作方面可以赏鉴的要素。读《老子》一书,我们不仅感觉到它的道理极为深邃,而且感觉到它的行文洁净精

百家讲坛2005年节目播出目录详表

百家讲坛2005年节目播出详表 2005年1月1日清十二帝疑案总说(三) 阎崇年2005年1月3日清十二帝疑案总说(三) 阎崇年2005年1月5日孔庆东看金庸小说的奇情怪恋孔庆东2005年1月6日孔庆东看武侠小说中的侠义孔庆东2005年1月7日孔庆东看金庸小说中的侠义孔庆东2005年1月8日清十二帝疑案总说(四) 阎崇年2005年1月10日清十二帝疑案总说(四) 阎崇年2005年1月12日聊斋系列-刺贪刺虐话聊斋马瑞芳2005年1月14日聊斋系列-苦行僧蒲松龄马瑞芳2005年1月15日清十二帝疑案-努尔哈赤(上) 阎崇年2005年1月17日清十二帝疑案-努尔哈赤(上) 阎崇年2005年1月18日聊斋系列-聊斋志异中的女性(上) 马瑞芳2005年1月20日红楼梦里的坏男人周思源2005年1月21日红楼梦里的小人物周思源2005年1月22日清十二帝疑案-努尔哈赤(下) 阎崇年2005年1月24日清十二帝疑案-努尔哈赤(下) 阎崇年2005年1月25日红楼梦里的大丫头周思源2005年1月26日晴雯之死与袭人之冤周思源2005年1月27日穿针引线刘姥姥周思源2005年1月28日莫名其妙赵姨娘周思源2005年1月29日清十二帝疑案-皇太极(上) 阎崇年2005年1月31日清十二帝疑案-皇太极(上) 阎崇年2005年2月1日海啸张少泉2005年2月2日电影百年系列-冯小刚走红之谜戴锦华2005年2月3日电影百年系列-冯小刚归来戴锦华2005年2月4日电影百年系列-刺秦行动戴锦华2005年2月5日清十二帝疑案-皇太极(下) 阎崇年2005年2月7日清十二帝疑案-皇太极(下) 阎崇年2005年2月8日清十二帝疑案答疑(一) 阎崇年2005年2月22日金庸小说中的悲剧爱情孔庆东2005年2月23日传统武侠小说中的武功孔庆东2005年2月24日金庸小说中的武功(上) 孔庆东2005年2月25日金庸小说中的武功(下) 孔庆东2005年2月26日清十二帝疑案答疑(二) 阎崇年2005年3月1日二战人物-巴顿(上) 马骏2005年3月2日二战人物-巴顿(下) 马骏2005年3月3日二战人物-艾森豪威尔(上) 马骏2005年3月4日二战人物-艾森豪威尔(下) 马骏2005年3月7日清十二帝疑案答疑(三) 阎崇年2005年3月8日周国平谈女人周国平2005年3月9日周国平谈爱情周国平

体悟《老子的人生智慧》

体悟《老子的人生智慧》 一个学期的爱课程学习,不仅让我更近距离地接触到老子的世界,还从雷老师的口述之中明白了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利用老子的思想武装自己!老子先生的观点是博大精深的,从古至今都有人研究着,应用着老子的思想智慧,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又应该从老子先圣的智慧中获得哪些东西呢? 从宏观上来看,老子的人生智慧可归纳为:一个精神、四项原则、一种理想,即自然精神,批判原则、辩证原则、适度原则、柔弱原则与天人之和、人际之和、个人的身心之和。 自然精神。老子常常强调“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是主不要刻意地表现怜悯爱惜、鼓吹仁义道德。老子强调“见素抱朴”,不强求改变,尊重自然,按照事物本来的运行规律办事,因势利导,用无为来达到无不为的目的。 批判原则。老子主对任何事情都持思辨的态度,持独立批判的能力。他认为,“有为”

往往会导致妄为、胡作非为。其实人可以通过无为来达到有为的目的。老子对儒家很不以为然。儒家主要讲礼仪,老子对礼评价最低,说礼是“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他还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这是说,自然规律被破坏了,才用所谓仁义约束人的行为;有了智慧,也出现了虚伪;母子、父子、兄弟不和睦的时候,才提倡孝道;国家快要垮台的时候才会看出忠臣。总之,越是宣传提倡的东西,越说明它是最缺乏的东西,这是老子深刻独到的见解。 变易原则,也就是辩证原则。老子讲一切都是对立的,也讲一切都在变化和一切皆有利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一句我们非常熟悉的成语,提醒我们单纯的利和单纯的害是没有的。事物发展过程中都存在两个方面。比如现在我们经济发展得很好,但同时也产生了对环境、生态的破坏。我们在引进许多新观念、新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丢掉了我们民族不

老子智慧与女性美

老子智慧与女性美 主讲人简介: 姚淦铭,1948年生,苏州吴江人,毕业于南京大学,文学硕士,现为教育部所属“211”之江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古代文献研究所所长。 专著有:《王国维文献学研究》、编校《王国维文集》(四卷本)、《汉字与书法文化》、《汉字心理学》、《哲思众妙门——老子今读》、《礼记译注》、《趣谈中国摩崖石刻》等,已发表160多篇文献学、语言文学等学术论文。曾获国家图书奖。 内容简介: 云想衣裳花想容,男人爱美,女人更爱美,爱美是人的天性。具有美貌的女人是幸运的,但是上天不是把这种幸运给予任何女性,于是有的女人就拼命地去整容,天生美丽的女人还想变得更美。稍有缺点的女性想要改变这一缺憾,当一个人过度地追求美时,负面的东西也就跟着来了,正如老子所说,当你看到美的一面时,也就看到了不美的那一面,于是她们又陷入了无休止的追逐之中。面对今天的女性,老子会开出了怎样的药方呢? 有人说,20岁的女人是足球,你争我抢;30岁的女人是篮球,争抢的人数在减少;40岁的女人是乒乓球,你推我挡,50岁的女人是高尔夫球,滚的越远越好。所以女人最怕老,当青春不在时,女人想尽一切办法抓住青春,其实在老子看来,女性生来就是美的,这种美是隐藏在每个女人身上,抓住了它也就抓住了美丽。 人是上天最终极、最完美的造物,女人尤其如此,但是古今中外的哲人对女性的评价非常低,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女性是残缺不全的性别。叔本华嘲笑女人是长不大的孩子,而我国的大圣人孔子则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我们无法去深究他们说话的初衷,而我国的哲学之父老子对待女性与他们完全相反,他认为女性是大道之美,老子为什么这么歌颂女性呢? 《百家讲坛》带你一起走近老子,打开老子为您开出的永葆青春的美丽良方,塑造一个完美的您。 (全文) 现在请大家看一个字,大家看看这是什么字,有的说春天的“春”,有的说女人的“女”,这个字有人认识了,这个就是“女”字。现在我再给大家看一个,你看这是什么?这是“女”字,我们可以试想一下,这个女子实际上就是从这里来的,你看我们的金文当中,这个“女”字,她这个人是跪着的,跪着的,两个手是交叉在胸前,我们的古人怎么个造字的?就是从女性的身体美上,女性的形体上发现的秘密。那我们就看这个画,同志们看,这是一个多么美妙的女性,你看高昂的头,微微抬起,很矜持。接下来是一个长长的颈子,然后是她的大腿,然

《老子》选读——有无相生(知识讲解)

《老子》选读——有无相生(知识讲解)学习目标 1.讲授选文,其间涉及材料的思想及词汇等多方面的内容。 2.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选文,来把握?老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 3.引导学生从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知识积累 文学常识 老子 太上老君是道教对老子的尊称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约生活在春秋末年公元前580 年~500 年之间,是春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教奉为教主或教祖,尊为〝道德天尊〞,列三清尊神之一。?史记?载〝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老子出生于楚国苦县厉乡,即现今的亳州市涡阳县闸北郑店。他曾担任〝周藏室之史〞,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渊博。周文王时,被召为守藏史。武士、成王时又为柱下史。昭王时,因见周王室衰微,去官归隐。后来为要开化西域,就在昭王2 3年,骑着青牛,准备过函谷关而去。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尹喜请求他著书,特来求道。老子见他很虞诚,〝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老子,隐君子也〔?史记?〕。便留下五千真言,这就是后世传诵的?道德经?。因这五千言,他成为位居三清的大神仙,被奉为道教的祖师。 ?道德经? ?道德经?又名?老子?,文约义丰,虽仅五千言,却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把宇宙看成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还提出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事物总要走向它的反面。为了防止走向反面,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其

南京大学(张雷)公开课:老子的人生智慧知识点

老子的人生智慧——张雷南京大学 第一讲道法自然 一、老子的生平、著作和影响 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自知之明,慎终如始” 2、公元前200年-公元前800年被称为世界文明史上的第一个轴心时代,这一时期,东西方的文明区域都出现了一个思想解放的黄金时代;尤其是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更是达到了高潮,在中国出现了孔子、老子、庄子等这样的诸子百家,在古代印度出现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古代希腊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大家 3、老子和孔子被美国的《时代杂志》列入历史上100位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之列 4、德国哲学大师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说“道为天地之本、万物之源,中国人把认识道的各种形式看作是最高的学术,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经》最受世人崇仰” 5、老子在历史上对其事迹记述不多,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级再说:“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国家图书馆馆长)也。” 6、《史记》:“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7、汉代《列仙传》记载函谷关的关令尹喜望见一团紫气从东方飘来,以为是有圣人驾到的吉祥征兆,不久见到老子骑着一头青牛到了关前,于是有了五千四百六十七个字的《道德经》(成语紫气东来)

8、两晋时期的道家学者们杜撰了一部《老子化胡经》,说是老子西行去了印度,收下了释迦牟尼为徒才产生了佛教,这显然是道士们为了抬高道教的地位而编造出来的9、《史记》中司马迁估计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岁,又说活了二百岁,他认为老子长寿的原因是以其修道而养寿也,他还说在孔子去世一百二十九年之后,周朝的太史儋这个人可能就是老子也可能不是,迷惑的他感叹:老子,隐君子也 10、儒家《礼记?曾子问》曾经记载了四次孔子向老子求学问礼的故事,第一次是在孔子十七岁的时候在鲁国的巷党,第二次大约在孔子三十四岁的时候在周都洛邑,第三次是孔子五十三岁的时候在沛,第四次在苦县 11、第二次问礼《史记》记载孔子不远万里从鲁国道李耳求教什么是礼,事后对弟子们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12、老子著作被称为《道德经》,但一些学者认为应该是《德道经》;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老子》,有甲乙两种版本都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韩非子在他的两篇注释老子的文章《解老》和《喻老》中也是先讨论德的问题;由此一些学者推断,魏晋以前《德道经》,德道寓意明德归道,以德养道的深刻意境,并未定论 13、《道德经》得到广泛的流传得益于它使用韵文写成的哲理诗,尽管篇幅精炼,但是内涵深邃,言语古朴,给后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 14、从战国以来,历代学者研究和注释《道德经》的著作有千百家,林语堂《老子的智慧》说“老子的隽语像粉碎的宝石,不需装饰便可自闪光耀。然而,人们心灵渴求的却是更深一层的理解。于是,老子这迷般的智慧宝石,便传到变化繁杂的注释者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