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几个关键词在中国的嬗变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几个关键词在中国的嬗变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几个关键词在中国的嬗变

收稿日期:2009-06-26

作者简介:王桂琴(1970—),女,湖北随州人,襄樊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几个关键词在中国的嬗变

王桂琴

(襄樊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 襄樊,441053)

摘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已有了近30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几次关键词的嬗变:从

“女性文学”到“女性主义文学”,从“女权主义批评”到“女性主义批评”,从“女性意识”到“社会

性别”,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到“性别诗学”。“女性文学”是一个颇具争议和歧义的文学概

念,并且造成了批评与阐释的困难;相比而言,“女性主义文学”的内涵和外延更为明确和清晰。“女权主义”代表了西方早期妇女运动争取男女平等的斗争,偏重于政治和斗争性;而“女性主

义”则深受西方后结构主义影响,偏重于文学、文化。“女性意识”带有“性别本质论”色彩,以

“社会性别”替代“女性意识”必将给女性主义批评研究带来更加广阔的话语空间。为了走出“女

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世纪之交面临的困境与危机,“性别诗学”学说被适时引进。但理论化、系统

化、学科化、具有中国特色的“性别诗学”尚需建构。

关键词:女性文学;女性主义文学;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性别诗学

中图分类号:I 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2854(2009)07-0056-06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创始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和法国,尔后又在西方乃至全世界得到长足发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陆续被引进、翻译、介绍给中国的读者,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开始在中国萌芽。但它在中国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它的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获得合法性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被质疑、被拒绝同时又被探讨、被借用、被改造的过

程”。[1]这个过程直到今天仍在延续之中。经过近30年的积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已成为当代文学研究中一支重要的流派,而且最终演变成了一门独立的新兴的研究学科。

在众多学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已经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它深刻地影响了国人的思维方式,拓展了文学研究的思路,促使人们重新评价众多的文化与文学现象,深化了对作家作品的

理解。”[2]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已成为观照本土文化与文学现象的重要理论依据,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文化价值观与批评视角已成为研究者们审视文化与文学活动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立足点或参照系。然而,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也存在诸多的问题与不足:概念的多样性与模糊性,理论的多元性与复杂性,阐释的简单化和机械化,以及批评实践中的历史性滞后与诗性观照之不足。只有正视这些问题,并对此进行理性的反思,才能使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一个正常学术化发展的轨道上进行。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奉行拿来主义的实用立场,基本上是沿用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话语和方法,有时甚至可以说是全盘照抄。长期以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界对自己的学科领域中的基本概念疏于梳理和辨析,对很多关键性的概念不求甚解,根据自己的主观想象自由发挥和运用,而无视其来龙去脉和形成语境,从而造成了概念上的不统一和运用上的混乱,继而造成了理解、交流与评价上的分歧与混乱。进入新世纪后,任一鸣、刘思谦等一些知名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者终于意识到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实践中的混乱与矛盾,并开始对“女性文学”、“女性意识”、“女性主义”、“性别意识”等一些基本概念进行理论探索和辨析。系统地梳理和界定这些基本概念的内涵与范畴已成为新世纪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理论课题。本文将在参考、借鉴和整合30余年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成果的基础上,对几个关键词的嬗变进行整理和回顾,从而总结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在本土化实践过程中的得与失,以及它对中国当代女性写作的影响与意义。这对于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健康发展是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2009年7月第30卷第7期 襄樊学院学报Journal of Xiangfan University Jul .,2009Vo1130No 17

王桂琴: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几个关键词在中国的嬗变

一、从“女性文学”到“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文学”这个概念从诞生的一开始就不断受到怀疑、追问和质疑。一个普遍的经常被问起的问题是:文学也有性别吗?人能分“男女”,作家有“性别”,文学也能以“男性/女性”划分?既然出来个女性文学,那是不是也应该有个男性文学?20世纪30年代谭正璧写《中国女性文学史话》,就遇到过何不另编男性文学史的讽刺,张若谷编《女作家》杂志,也有人讥讽他何不另编一本《男作家》而只取悦于女性?[3]“女性文学”这个概念继30年代之后再次浮现于80年代初期,据著名学者刘思谦考察,吴黛英是新时期“女性文学”这一概念的始作俑者。她曾分别在《当代文学思潮》1983年第4期发表了《新时期女性文学漫谈》,《文艺评论》1985年第4期发表了《新时期女作家的创作看“女性文学”的若干特征》,《文艺评论》1986年第1期发表了《女性世界与女性文学》等论文。80年代中期,伴随着女作家创作的繁荣和“女性文学”这个概念再次出现,报刊上围绕着“什么是女性文学?”这个问题出现了热烈的争论。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文学就是文学,不应该分“性别”。有不少的女作家也曾反对将自己的作品贴上“女性文学”的标签。丁玲曾说:“我只卖文,不买女。”张洁曾说“女性是人,不是性。”张抗抗也曾说过“好作家不分男女”。如果女性文学不存在,女性主义文学又何从谈起?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性别不能成为一种创作的立场,它何以成为一种批评的立场?就此,“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学理上的合理存在不能不说还是一个问题。[4]

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习惯于从字面上把“女性文学”理解为按性别分类的一种文学形式,使它成了一个颇具争议和歧义的文学概念,并且造成了批评与阐释的困难。这一分歧与混乱不仅发生在学者与学者之间,也发生在文本阐释者、批评家与作家、读者之间。不仅作家不能接受批评家对自己作品的阐释,甚至对其解读表示不屑的现象屡有发生。

刘思谦敏锐地意识到:“‘女性文学’这一命名的尴尬处境与‘女性’这个概念的命运大体相同。它一方面以前所未有的首创性照亮了出现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现代文学的一种新的文学类别,使艰难浮出历史地表的属于女性的文学言说得到了语言的照亮,同时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新的遮蔽,遮蔽了这个新的文学类别的历史性和现代人文内涵,使人望文生义地不加深思地误以为这不过是一种以性别分类的文学而已。”[3]2刘思谦曾撰文对女性文学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她认为80年代中期以来,人们对“女性文学”大体上有这样几种界定:一种意见是只要是女性写的就是女性文学(不言而喻,男性写的就是男性文学),这是一种非常便捷的按性别分类的方法。第二种意见是按性别加题材加风格的分类,即女性文学是女性所写的表现女性生活体现了女性风格的文学。第三种意见是性别加女性意识,即认为女性文学是女性所写的表现女性意识的文学。第四种意见认为虽然为男性所写但由于具有女性意识也应该划入女性文学。

刘思谦认为这几种女性文学概念共同的问题是忽略了女性文学这个概念的历史性与现代性内涵。只有在人类历史由传统的母系制到父权制再到近现代由传统的封建父权社会向现代自由民主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才有可能出现属于女性自己的文学。这是一个女性主体在文学中由长期缺席、不在场到逐渐出席、在场的过程。因此,她主张把女性主体性作女性文学这个概念的基本内涵,并把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诞生的以人的发现、女性的发现为精神血脉的五四女作家群的出现,作为我国女性文学的开端,而把这之前由晚明开始直到晚清和民国初期具有朦胧的人文主义觉醒的女诗人们的创作作为中国女性文学的一个长长的序幕。鉴于此,刘思谦把“女性文学”界定为:女性文学是诞生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开端的具有现代人文精神内涵的以女性为言说主体、经验主体、思维主体、审美主体的文学。

任一鸣在《女性文学与女性主义文学及其批评之辨析》一文中指出:“女性文学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而不是封闭的、静止的系统。普泛意义的女性文学应是指女性作家创作的所有文学,它应该是女性作家或以强化的女性意识,或以超性别意识,或以女性无意识、潜意识表现的,包括女性生活在内的和超乎女性的全人类生活的一切精神和意义的文学。而严格意义的女性文学是女性作家创作的,充分体现了女性意识的文本。是女性作家以其特有的女性视角关注女性生活、女性生存处境、女性感情、女性命运,从而对女性、女性人生、女性生命、女性人性有更多的寻找和发现。”[6]

至此,“女性文学”这个基本概念终于有了较为明确的内涵和外延。在此基础上,任一鸣又对“女性主义文学”提出这样的一种界定:女性主义文学即是女性作家从女性主义的群体性别立场出发,以反叛传统性别秩序、颠覆与解构男性中心文化为旨要,以建构女性性别主体、女性文化和女性主义诗学为价值追求的文学;女性主义文学是女性作家文本中浸透着女性主义思想意识、文化立场和解构主义美学追求的文学。[6]10任一鸣还特别指出:女性文学与女性主义文学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概念。“女性文学”是与

第30卷第7期 襄樊学院学报 2009年第7期

“男性文学”相比较而言的;而“女性主义文学”是与“男性中心文化”相对立而言的。女性文学一是强调创作主体的女性性别,二是强调创作主体的女性意识;三是强调创作客体既有女性生活又有超乎女性的全人类生活;四是从“话语”理论看,女性文学的叙事,仍然是主导意识形态下的核心话语的体现,而不是核心话语的边缘化。[6]9尽管女性文学与女性主义文学存在着创作主体性别立场的相近或相异,存在着创作主体对创作客体审美观照的相近相异,但是,仅就创作主体同为女性这一点,应该说,女性主义文学是无限广阔而丰富的女性文学世界中的一个深层文化意义层面和美学意义层面。

二、从“女权主义批评”到“女性主义批评”

20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各种文艺思潮的涌入,中国也出现了一些专门介绍西方女权主义批评的文章,例如谭大立的《“理论风暴中的一个经验孤儿”———西方女权主义批评的产生和发展》(《南京大学学报》1986年增刊)、王逢振的《关于女权主义批评的思索》(《外国文学动态》1986年第3期)、黎慧的《谈西方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文学自由谈》1987年第6期)以及朱虹的《“女权主义”批评一瞥》(《外国文学动态》1987年第7期)等等,得益于这些文章的影响与启发,从80年代末期开始,国内批评界在本土女性文学研究中开始沿用“女权主义文学批评”这一概念。1989年《上海文论》推出的研究专辑即命名为“女权主义批评专辑”。[7]

“女权主义批评”这一命名刚浮出水面,就遭到一些理论批评人士的质疑:即中国存在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女权主义”?相当一部分被阐释的女作家也否认自己的“女权主义者”身份,进而对中国是否存在“女性文学”也表示了个人的怀疑。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的批评界进行了一场关于“女权主义批评”在中国是否存在、以什么样的状态存在的争论。

持否定态度的一派认为中国之所以不存在真正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是因为中国并不具备女权思想。西方女权思想是后工业社会发展的产物,而中国的人文环境和经济基础使得刚刚摆脱封建传统的中国妇女目前还不可能提出“女权主义”的口号,或者说根本谈不上“女权”。海莹和花建在文章中则自始至终直接使用英文“fe m inis m”,而不是有争议的“女权主义”批评。他们认为:毫无疑问,在女权意识方面中国要比西方落后一些,“这个落后是两个落差:妇女解放的意识,妇女解放的个人意识”,“西方之有fe m inis m至少经过妇女职业化的过程。大工业生产需要吸收大量妇女劳动力,而妇女在工业文明中赢得的经济独立,使她们能作为一个类,去争取与其他社会阶层的平等地位。在这个历史要求实现之后,才有可能从妇女的类解放向妇女的个体解放发展”,而中国的妇女参政与所谓妇女代表带有很大的“形式主义也就是虚假性”。[8]但同时他们又指出,在这个开放性的时代,女性文学批评可以在“民族文化建设”和“人类文化建设”两个向度上展开,而不必追究批评家究竟选择什么样的批评模式的问题。

另一派观点认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已经成为一股不小的力量,“否认它的存在是怎么也不可能的了”,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林树明在他的论文《评当代我国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中列举了女权主义批评产生的必然性和已然性:一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解放激扬了妇女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同时改革带来的新问题也使妇女对历史、现实和自身进行深刻反思;二,新时期以来涌现的大量女性写作蕴含了鲜明的女性主义意识,它们丰富和加深了女性对自身的认识,加速了她们对父权统治的反抗,内在地呼唤一种新的文学批评的诞生;三,新批评的衰落,结构主义向解构批评的转化,国外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思潮的涌入,促进了新时期女权主义批评的勃兴。[9]

1992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张京媛主编的《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这是第一本由国内学者编辑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文集。该书收集了19篇较有影响的国外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文章,其中大多是80年代以后发表的论文。在序言中,张京媛主张将fe m inis m译为“女性主义”,取代过去的译名“女权主义”。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使中国广大妇女获得了政治、经济上的解放。但是,这个觉醒对绝大多数妇女来说是革命“带来”的,而不是妇女们独立奋争的结果。中国妇女的解放始终存在于民族和国家的主流范围之内,不曾产生过独立的女权运动。因此,张京媛将英文fe m inis m这一最早产生于法国的词不译为“女权主义”而译为“女性主义”更符合中国国情。

从女性文学自身的特点与发展规律来看,“女权主义”代表了西方早期妇女运动争取男女平等的斗争,偏重于政治和斗争性;而“女性主义”则是深受西方后结构主义影响,偏重于文学、文化的一种思潮。张京媛的译名后来得到了广泛认可,这不仅纠正了翻译介绍初期对这种批评方法某些偏颇的看法,而且体现了人们对于这种建立在性别差异基础之上的批评方法由认可到接受的过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之

王桂琴: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几个关键词在中国的嬗变

所以能够被接受,首先是因为这一命名当中少了许多强权的色彩,同西方相比,中国的当事人更愿意在相对平和的氛围之中完成两性的共同解放;其次,进人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具有了更为理性的反思精神与内省倾向,它在很大程度上开始跳出一种性别视角的限定,从更高的角度对这一文学现象进行俯瞰,因此我们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看到的不再仅仅是单纯的弘扬与认同,还有理性的审视。

三、从“女性意识”到“社会性别”

20世纪80年代为反驳“男女都一样”的“无性”论,以及为抨击“女性雄化”的指责,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普遍运用了带有“性别本质论”色彩的“女性意识”这一核心概念。在80年代以来的文化语境中“女性意识”更多的被理解成是“女性性别意识的复苏与觉醒”,或“对自然性别差异的意识”。在这一阐释中,女性的独特性得到了强调,社会主体意识则往往被忽略、淹没。男女差异在很大程度上被表述为基于生理、心理差异这些“自然”因素导致的“人性”差异,女性文学与男性文学的美学差异也多被分析为女性美学的形象说、风格说。[10]

应该说,对女性自然性别的呼唤,对男女两性差异的强调,曾在20世纪80年代女性文学及其批评中,在对中国特定历史时期性别观念误区的拨乱反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女性文学及其批评作出了具有开拓意义的贡献。但随着社会商品化的过程,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后“女性意识”这一“能指”越来越与其原初“所指”分裂。这一“能指”在产生之初针对非人性的极“左”意识中所拥有的批判的力度却日益萎缩,其身上所附着的负面的文化含义及其给90年代以来的女性文学创作、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研究所带来的消极的影响日益彰显。女性意识常常被商业炒作所利用,使女性性别、女性形象已成为商业化时代一种可以出售的商品,沦为客体、欲望的对象,沦为符码、空洞的能指,使得女性的不平等待遇、客体地位合理化,尤其是,使得形成男女差异的历史、文化原因常常被掩盖、被遮蔽。由此,也使“女性意识”在理论上陷入了困惑,陷入了歧义与悖论。在商家利益的驱动下,在男性中心文化的强大语境中,不仅女性意识所涵盖的种种意义,诸如女性自我意识、女性哲学意识、女性自审意识、女性开拓意识等等被消解,仿佛女性意识的内涵只等同为女性性别意识,而且被进一步减缩为女性的身体经验和体验,甚至被浓缩为“性”。

进入21世纪,“女性意识”作为一个被误解、被误导、乃至被篡改后的概念对于解读女性文学,尤其是对于解读20世纪90年代中期兴起的女性主义文学,越来越显现出理论的困惑与局限,阻碍了中国女性主义文学及其批评向纵深发展。有鉴于此,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从历史和逻辑的角度重新审视女性意识,借鉴西方女性主义的核心概念———“社会性别”,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90年代中期(1995年在北京举办的第四届世妇会前后),“社会性别”这一分析概念被引入中国的女性主义学界,用来取代原来的“女性意识”,它很快被文学界与社会学界所接受。以“社会性别”替代“女性意识”必将给女性主义批评研究带来更加广阔的话语空间,它对开阔中国女性主义批评的理论视野,尤其对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社会性别论”促使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对20世纪80年代的“本质论”进行必要的认识与反省。既然“自然性别”是与生俱来不可改变的生理性别,“社会性别”是后天的由父权制社会意识形态对人的一系列强制性的文化设定,这就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解释女性受压迫遭歧视找到了历史与现实的根源,为解读男性中心文本,为批判男性中心文化,提供了合理性依据和操作途径,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之致力于解构父权制社会意识形态所规定的男女性别等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女性文本与男性文本将同时进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研究视野,作为社会重要表意形式的文学文本中的女性形象(无论其出自男性还是女性创作主体之手)应被视为一个谱系来考察,从而检视社会性别想象的多元样态及其文化象征意义。”[11]即便是对女性文学的研究也应当跳出就女性论女性的研究局限,而注重同男性文本之间的比较。

四、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到“性别诗学”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无疑与“女性主义”有着内在的渊源关系。女性主义是一种性别观念或性别立场,它已经成为一种理论或思想,它与各门学科紧密相连,广泛地指向政治、经济、伦理、文化和文学艺术各领域。在西方,女性主义(也称为女权主义)包括三个方面:政治、理论和实践层面。从政治上说女性主义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革命,一场提高女性地位的政治斗争;从理论上看,女性主义是一种强调两性平等、对女性进行肯定的价值观念、学说和方法论乃至认识论原则;从实践上来讲,女性主义是一场争取女性解放的社会运动。在中国,女性主义可以理解为以一种鲜明的女性立场,强调两性平等,反对性别歧视,批判父权制和男性中心文化的一种文化思潮和社会实践,旨在改变女性作为弱势群体的性别观念和性别秩序。[6]8

第30卷第7期 襄樊学院学报 2009年第7期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指在文学批评中以“女性主义”为主要立场与角度的一种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在当代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一种以女性为主体,以女性主义文化立场作为阐释文本的前提和基础,从文本的语言、情节、叙事角度等方面入手,对于现、当代女性作家的文学创作进行批评的实践。它的宗旨是为女性文学建立一个女性的框架,发展基于女性体验研究的新模式,而不是改写男性的批评标准和理论传统,试图彻底摆脱“菲勒斯中心”和“逻各斯中心”文化的束缚,对既存的性别文化秩序提出挑战。

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国女性文学,最初由一本小册子开始,即孙绍先的《女性主义文学》(1987)。这方面的研究在1995年达到了鼎盛,代表性著作有孟悦、戴锦华合著的《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1989)、刘思谦的《娜拉言说———中国现代女作家的心路历程》(1993)、盛英的《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1995)、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文学中的男权意识的批判》(1995)、林树明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1995)、林丹娅的《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1995)、陈顺馨的《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1995)、盛英的《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1995)、陈惠芬的《神话的窥破———当代中国女性写作研究》(1996)等。这些学者开始了将女性主义理论与中国的文学理论与实践进行对接的尝试,他们将西方女性主义文论全新的理论视角和批评方式贯穿于中国的女性文学批评实践之中,引起了国人的极大关注。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出现给中国新时期的批评界注入了一脉新鲜的血液,它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和激烈的反叛性话语区别于传统的批评方法。然而,自世纪之交以来,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逐渐丧失了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那种广受瞩目的冲击力,不断有人用“困境”、“危机”来描述它。人们不禁要问:20多年来,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走到了哪里?还能走多远?又该往哪儿去?

从一定程度上说,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由于它对“性别差异”的强烈突出和对“女性身体”的过分关注而很快吸引公众目光的。事实上,这很容易使女性再次成为话语主体的“他者”,成为“被看”的对象。“看”与“被看”的双重身份,这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无法走出的困境之一。女性主义批评家们在面临男性文本时陷入了“说”与“不说”的两难境地:“说”未免使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研究对象太过广泛,从而削弱甚至失去其独特性和原有的强烈政治性;“不说”又会使批评走向边缘,从而始终处在自说自话的地带。“说”与“不说”的二难境地,这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无法走出的困境之二。

面临着自上个世纪末以来的“困境”、“危机”,越来越多的女性主义批评家及研究者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追问,并对如何走出困境提出了一些设想,“性别诗学”说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1999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叶舒宪主编的《性别诗学》一书,他认为“如果说以往的文学理论和文学研究早己充分考虑到文学的阶级性、党性、民族性等政治维度,那么生物性别和社会性别的维度则不可回避地要成为未来文学研究的重要维度。”[12]“性别诗学带来的并不只是添加在已有的各种思考维度之上的又一种性别维度,而且还是反思、重估和重构我们己有的文学理论和文学史框架,更新我们的批评话语的一种契机。”[12]4任一鸣将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女性文学批评阶段、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阶段和性别诗学阶段。她指出,“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现阶段彰显女性主义文学、女性文化、女性主义诗学,只是一种策略,其远景将是用性别文学、性别诗学来置换”。[10]160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将逐步发展为视“社会性别”为一个重要的而非唯一的分析范畴。女性主义研究者们不再仅仅专注于社会性别,而是将社会性别与阶层、种族、民族等概念结合,具体地分析研究各阶层、各种族、各民族妇女的处境,努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主义理论体系。

万莲子指出:“性别诗学是指一种以性别为视角考察人类文学活动的,具有动态生产能力的知识体系与结构,这一知识体系与结构主要包括女性主义文学的基本原理、范畴和标准等,但又不排除与性别有关的非女性主义文学部分。”[13]她强调“中国性别诗学”研究执意于在审美领域不把女性做社会少数族群“特殊化”处理,而是强调女性是人类的另一半,男女双性作为人“类”,人权首先是人身之主体地位和权利,从而与既有的诗学形态出现了某种历史链条中的断裂,从中滋生另一种可能的审美维度:性别。

“性别诗学”是国内外女性主义学界正有待努力的研究方向,是女性主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必然出现的新领域,是一个对以往女性主义深入系统总结理论升华的过程,目前中国学界对“性别诗学”研究还刚刚起步,理论化、系统化、学科化的“性别诗学”尚需建构。王春荣曾指出“‘性别诗学’建构的学术之旅蕴含着这样几个重要的问题亟需辨析和阐释:(1)‘性别诗学’是什么?怎样界说其概念内涵?(2)‘性别诗

王桂琴: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几个关键词在中国的嬗变

学’的主旨即理论建设目标是什么?(3)‘性别诗学’的理论依托或者说理论资源有哪些?(4)‘性别诗学’自身的理论形态和结构框架怎样?”[14]

批评家们还没来得及进入更深层面的探讨,“性别诗学”就遇到了其理论本身所带来的问题。按照女性主义学术比较公认的意见,“性别”与社会、政治、文化有着无法剥离的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性别诗学’又是一种政治诗学、文化诗学。也正是在这一点上,它的学科合法性受到怀疑:它的对象范围的切边实在是太模糊了。也许是它的倡导者们太希望它是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诗学理论,却没想到,这会使它陷入另一种困境。它四面出击的结果,可能会把自己最想解决的问题给忽略了:当性别问题又被还原为社会、文化问题时,那么,对性别的强调还有什么意义呢?”[1]135当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为无所不包时,它作为“女性主义”的独特性何以存在?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方式,它又有何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别诗学”将何去何从,我们仍需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 陈志红.反抗与困境———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5(1):131-135.

[2] 杨莉馨.中国女性主义批评实践20年的回望[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94-99.

[3] 刘思谦.女性文学这个概念[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6.

[4] 谢玉娥.成长的思想———《女性文学研究与批评论著新编》前言[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16-120.

[5] 刘思谦.性别理论与女性文学研究的学科化[J].文艺理论研究,2003(1):9-19.

[6] 任一鸣.女性文学与女性主义文学及其批评之辨析[J].昌吉学院学报,2003(2):7-10.

[7] 齐 红,林 舟.二十世纪末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回顾与反思[J].齐鲁学刊,2004(2):150-153.

[8] 海 莹,花 建.FE M I N I S M是什么?能是什么?将是什么?[J].上海文论,1989(1):12-16.

[9] 林树明.评当代我国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J].文学评论,1990(4):36-48.

[10] 任一鸣.“女性意识”与“社会性别”的理论辨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58-160.

[11] 王 宇.本土话语资源: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视角[J].河北学刊,2003(5):103-106.

[12] 叶舒宪.导论:“性别诗学”及其意义[C]//叶舒宪.性别诗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1-5.

[13] 万莲子.性别:一种可能的审美维度———全球化视域里的中国性别诗学研究导论(1985-2005大陆)[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2005(6):41-45.

[14] 王春荣,吴玉杰.反思、调整与超越:21世纪初的女性文学批评[J].文学评论,2008(6):23-27.

The Evoluti on of Several Key W ords for Fe m i n ist L iterary Cr iti cis m i n Chi n a

WANG Gui-qi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L iterature,Xiangfan University,Xiangfan441053,China)

Ab s trac t:I n China,fe m inist literary criticis m has a hist ory of nearly30years,and it has experienced several e2 voluti on of its key words:fr om“women’s literature”t o“fe m inist literature”,fr om“sex”t o“gender”,fr om “fe male consci ousness”t o“gender theory”,fr om the“fe m inist literary criticis m”t o“gender poetics”.“Women’s literature”is a contr oversial and a mbiguous concep t and often leads t o difficulties and confusi on in inter p retati on.I n contrast,the connotati on and denotati on of“Fe m inist L iterature”is clearer and more definite.

I n the W est,“Fe m inis m”refers t o the early women’s move ment calling f or equality bet w een men and women;it focuses on politics and the struggle.I n China,“fe m inis m”is str ongly influenced by western post-structuralis m, and e mphasizes on literature and culture.“Fe male consci ousness”has a bright col or of“sex essentialis m”,but “gender study”is bound t o bring about a more extensive discourse s pace f or fe m inist literary criticis m.“Fe m inist L iterary Criticis m”is confr onted with a dile mma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I n order t o get out of the crisis,Chi2 nese scholars put for ward the“gender poetics”.Ho wever,theoretical,syste matic and sinitic“gender poetics”needs t o be constructed in China.

Key wo rd s:Women’s literature;Fe m inist literature;Fe m inist literary criticis m;Gender poetics

(责任编辑:倪向阳)

浅析外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docx

浅析外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 一.渡边澄子与《日本近代女性文学论--冲破黑暗》 渡边澄子是日本近代文学的研究者,大东文化大学名誉教授,并对野上弥生子等近代女性文学家进行研究,是日本著名的女性文学批评家。著有《野上弥生子研究》、《青踏的女性—尾竹红吉转》、女性作家评论系列的《与谢野晶子》等。渡边澄子所著的《日本近代女性文学论--冲破黑暗》是通过对樋口一叶、清水紫琴、野上弥生子、平林泰子、佐多稻子、岸田俊子、与谢野晶子、宫本百合子八位日本当代著名女性文学家以及其主要作品的进行研究分析,以独特的女性视角深入探究日本女性主义文学。这些勇敢的女性作家们不甘于受到不平等社会制度的束缚、生存的价值受到的否定,她们勇敢的追求自我的实现,通过笔端塑造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激励女性们自我崛起、勇敢地与生活抗争,这是日本近代女性文学的重要意义。 二.渡边澄子对樋口一叶及其代表作品《自焚》的评价 在《日本近代女性文学论--冲破黑暗》一书中,渡边澄子称樋口一叶为新的飞跃,一叶是明治时期著名的女性作家,在其短暂的生命中留下多不不朽的著作。一叶生活的时代,是深受男尊女卑思想控制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男性甚至对女性使用尊敬的语言都会受到世人的嘲讽。一叶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开始进行创作的,其创作的作

品皆是描写在那样的时代生活的女性的悲惨命运。渡边对一叶的评价极高,她认为一叶是一位已超越喜怒哀乐、拥有最高级别感情的女性作家。在评论一叶的小说时,她没有像一般的文学评论者一样,选择《十三夜》、《青梅竹马》、《闽江》这类被称为一叶的代表作品去评论,而是选择樋口一叶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撰写的小说《自焚》去仔细解读。创作《自焚》时,一叶已染病在身,该作品是一叶一边与病魔做斗争一边竭尽全力撰写的苦心之作。 小说《自焚》讲述了美尾与町母女二人悲惨的婚姻生活,揭露了在黑暗的封建思想和金钱至上的观念的迫害下,妇女的悲惨遭遇以及悲剧的传承延续性。母亲美尾是一个非常美丽、向往过富足美好生活的女性,但丈夫与四郎平庸不上进,虽然表面看起来是对妻子呵护有加的,但实质上只把美尾当作美丽的私藏品看待,并没有把她看做是有诉求有平等地位的人来看待。美尾在多次劝说丈夫与四郎努力上进未果后,在自己母亲的蛊惑下决然地放弃家庭,离开丈夫女儿离家出走依附于权势利益。与四郎在美尾出走后,感到受到奇耻大辱,开始不择手段地敛财,长期的劳累致使身体严重受损,早早离世,对于女儿町他毫无关爱,草草将其嫁给大她十几岁的上门女婿金村恭助。女儿町在缺乏父母疼爱的环境中渐渐长大的,虽然集财富与美貌于一身,最终也难以在黑暗的社会制度下得到好的归宿。恭助并非真正爱慕町,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欧美,至今仍在继续发展。它是西方女性主义运动高涨并深入到文化、文学领域的成果,因而有着较鲜明的政治倾向。它是以妇女为中心的批评,其研究对象包括妇女形象、女性创造和女性阅读等。它要求以女性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解读,对男性文学歪曲妇女形象进行批判。它努力发觉不同于男性的女性文学传统,重评文学史;探讨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研究女性特有的写作、表达方式,关注女性作家的创作状况。它声讨男性中心主义传统文化对女性创作的压抑,提倡一种女性主义写作方式。女性主义批评在发展过程中广泛改造和吸收了在当代西方影响很大的新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等批评的思路与方法,体现了它的开放性,增强了它对父权中心文化的颠覆性。 一、女性主义批评的现实背景和思想来源 首先,女性主义批评是西方妇女运动高涨的产物。 在19世纪60年代前后,在西方出现了风起云涌的妇女解放运动,在就业、教育、福利和政治、文化各领域向现有的制度提出了质问,并努力将这种质问上升到对妇女的本质和文化构成的探讨。它包括妇女应是什么的问题,女性气质和女性特征怎样界定以及怎样重新界定的问题,它包括反对妇女作为供男性消费的性欲对象的战役,反对色情描写、强奸等暴力形式。 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女性主义批评应运而生。它首先发现了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根深蒂固的男权中心主义的存在(如在作为主流文学的男性文学作品中有大量的性别歧视存在;及时女性作家的作品,多数也收到男性中心话语的控制),从而对之加以批判。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正是这样依托着争取女权的政治斗争的强大动力而发展起来的,它同时又反过来为女性政治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作出了自己的重要贡献。 其次,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有着文学理论和批评方面的思想来源。 一是60年代起西方文学理论、批评发生了重大变化和转折,给女性主义批评提供了理论思路和方法上多方面的启示。当女性主义批评崛起的时候,正是形式主义和新批评走向没落、结构主义向解构主义转变、新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扩大的时期。女性主义批评冲破了新批评的形式主义方法,注意吸收被新批评所摈弃的作家生平资料,并重视进行社会学和文化学的分析;对新马克思主义的接受,也对她们洞察妇女自身的地位及女性文学与阶级、种族冲突的密切关系提供了帮助;解构主义则为她们消解文学创作和作品中的男女二元对立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 二是女性主义批评继承了一些先驱者的理论创造。其一是弗吉尼娅·沃尔夫,她是著名的意识流作家。(1)她肯定了女性文学有不同于男性文学的独特题材、语言、风格等,并努力寻找妇女自己的文学传统。(2)她明确提出了“双性同体”的思想,认为在我们之中每个人都有两个力量支配一切,一个男性的力量,一个女性的力量。(3)她对妇女创作的考察常常注意从她们经济地位、社会阅历、文化教育入手,认为在父权制社会中,不仅广泛的生活经验之门对妇女关闭,而且法律和习俗也严格限制了她们的感情生活。其二是西蒙·德·波伏娃,他在《第二性》中指出:“一个女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没有任何生理上、心理上或经济上的定命,能决断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而是人类文化整体,产生出这居间于男性与无性中的所谓女性。这种”女性是形成的“观点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方法上都对后来全世界的女性运动发生了重要影响。

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渊源探析

第26卷第2期2011年4月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Qilu Normal University Vol.26No.2 Apr.2011 * 基金项目:本文为2008年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研项目2009A549研究论文。 收稿日期:2011—01—04 作者简介:王影君(1973—),女,吉林四平人,副教授,辽宁大学在读博士,主要从事中西文艺理论研究。 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渊源探析 * 王影君 (沈阳工业大学外语学院,辽宁沈阳110870) 摘要:后女权主义文学批评,致力于对父权中心主义文化的解构批判,汲取了符号学、解构主义和精神分析等学说的成分,得益于德里达、索绪尔、弗洛伊德和拉康等人的学说,在不断的批判、继承和发展中建构后女权主义理论,倡导差异、多元中心和女性自我意识,以寻求多元身份认同的女性主体话语权。 关键词:后女权主义;系统差异;文字符号;主体意识;语言文化中图分类号:IO -O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16(2011)02-0116-04 一、导言 后女权主义批评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女权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相结合的产物,在理论上与索绪尔、弗洛伊德、拉康、阿尔都塞、福柯和德里达有着十分密切的渊源关系,并将理论的重心由女性政治平权运动转向意识形态的更深层次,直接质疑批判西方传统男性中心主义统治下的思维模式、 文化形态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概念上推崇差异、多元和非中心。后女权主义迎合了后现代主义在解构中建构的精神, 力图重塑人类文化,以此恢复女性的主体文化身份以及政治话语权。 随着帝国主义的工业文明进入高技术的复制仿真时代,电子资本开始改变既有的生产模式,也改变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电子资本和高科技传媒使得人类文明进入全球一体化的图像化时代。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施特劳斯(Claude Levi -Strauss )的一系列二元结构理论开始无法恰当解释新的人际交往和所形成的新的关系模式。同时,在文学批评上,结构主义所提倡的文本之外别无他物的文本封闭概念,已经被传媒符号和视觉图像大潮所冲毁,文本不得不向现实世界敞开, 从而促使文学批评开始进入以社会文化为文本的大文本批评时代,在这样的文学批评思潮中涌现出许多大师级的人物。 二、文字差异的发现 法国的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 )(1930-2004),首先为文本向文化敞开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关于文字的延异理论宣告了文本的解构与文字意义的新的开始。德里达在由索绪尔所建构的能指与所指的系统中,进一步注意到词语的意义是因为差异而生成的。原来, 一种语意的表达和意义显露具有排他性,但是这种排斥会因为差异的客观存在留下未被擦除干净的痕迹, 真正的语意总是处于被无限延迟的状态,意义无法最终到达它的所指,总是处于途中,德里达称之为延异。这样,由索绪尔所发现的语言符号能指和所指相对应的明晰结构,最终在延异理论里成了被肢解的语言大厦。从此,海德格尔深情吟唱的 “人类在语言中诗意地栖居着”、“大地在语言中敞开”等开始在解构主义的滔滔洪流里出现崭新断裂。语言的无上权威被文字的“延异”功能擦除成斑驳碎屑,从此原本被压制在权威话语体制后的许许多多边缘的言说开始顺着缝隙

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分析《可以吃的女人》

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分析《可以吃的女人》 作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之一,女权主义文学批评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欧美,至今仍在继续发展。它是西方女权主义运动高涨并深入到文化、文学领域的成果,因而有着比较鲜明的政治倾向。它是以妇女为中心是一种用女性意识关照文学作品具有女性价值标准和审美追求的文学批评。用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女性人物形象正是在这么一种文学思潮的影响下产生的。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涌现了一大批著名的女权主义文学作家,她们以女性的姿态在自己的作品中探索女性的生存、地位、价值等问题。在探索女性人生的道路上留下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她们为我们创造了许多成功的女性形象,这一系列的女性形象渗透着女权思想,并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时期的创作中有着明显的改变。 〈可以吃的女人》(TheEdibleWoman)是阿特伍德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笔调轻松,语言幽默,在很多方面不乏喜剧色彩,但是它的主题却是十分严肃的。该书探讨了妇女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问题。1969年,小说出版后立即引起了文学评论界的注意。当时妇女解放运动恰好席卷西方世界,不少评论家异口同声地指出它是一部女权主义抗议文学作品。尽管作者在1979年为本书写的序言中指出,她在创作此书时女权主义运动尚未兴起,但这部小说所表现的内容确实反映了西方社会的现实。 但《可以吃的女人》无疑给出了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女性视角。主角玛丽安不是一个边缘或叛逆的女子,事实上她仅有一次最根本意义上离经叛道的行为,便是文末选择离开彼得。我依然坚持认为,这个举动无关对错,也并非什么权利。它仅仅是一种觉醒,然后则是觉醒之后的再度走向正轨。 而文中玛丽安的室友恩斯丽则是令我更感兴趣的角色。文字的魔力便在于此,一个在日常生活中行为怪诞,想做就做的女子,在小说中却全然是一副奇妙,独特而富有个性的形象。如果硬要套到女性主义上,恩斯丽算得上是女权主义的实践者。她将婚姻,爱情和生育分开对待,在不同角色间转换地游刃有余,根据自己的意志独立行动,来去自由,甚至是个真正做到了把男人仅仅当作精子库的女人。然而她在令人惊叹之余,又对这个女子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恐惧和疏远感,因她过于果断,过于坚决,过于不可把握。她投射出一个完全不与男性发生情感交集的强势女子所面对的社会现实,亦体现了所谓女权的真实悲哀所在。 一个女子追求自己的自由和幸福,从任何一个角度而言都是无错的。然高三时阅历史题无数,对伏尔泰一句反复出现的名言始终印象深刻:“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脖子上戴着项圈,贵族的儿子腿上生来长着踢马刺吗?一切生理平等的人都应该是平等的。”纵然是伏尔泰,也给这种平等冠了一个前提——生理平等。农民和贵族的平等固然艰难,仍将实现。而男女的不平等,其根源是生理不平等,并且将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普遍情况下持续这种不平等。 第二次女性主义呼吁不要忽略女性的生理现实而去追求与男性的所谓事实平等,这无疑是一个比较进步的论调。然而亦舒说,女人若以四海为家,必有不幸。

研究生读书篇目(女性主义文学与批评)

研究生读书篇目: 1.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版。 2. 【美】佩克拉肯主编,艾晓明柯倩婷副主编《女权主义理论读本》,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 3.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年。 4.李小江,《女人:跨文化对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5.任一鸣《解构与建构》九州出版社,2004年。 6.李银桥《女性权力的崛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 7.林树明《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8.玛丽琳J·波克塞《当妇女提问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广西妇女理论研究会出版《社会性别理论与实践》,2007年版。 10.王艳芳《女性写作与自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罗婷《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西方与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英】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女权辩护》,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 13.王政、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14.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15.【美】琳达·诺克林等《失落与寻回——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6.【美】卡米拉·帕格利亚《性面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年。 17.(英)弗尼吉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一间自己的屋子》,王还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18.(英)罗瑟琳·科渥德(Rosalind Coward):《妇女小说是女性主义的小说吗》,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9.(法)埃莱娜·西苏(lelene Cixous):《美杜莎的笑声》,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0.(美)乔纳森·卡勒(Jonathan Culler)《作为妇女的阅读》,张京媛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简述

1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思潮回顾 女性主义运动发展经历了两大高潮。 第一个高潮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20年代,主要目标是从法律上为女性争取财产权、选举权及受教育权。1848年,美国废奴运动积极分子伊丽莎白?凯蒂?斯坦顿和卢克丽霞?莫特倡议、主持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妇女权利大会,并起草了女性主义第一个历史文件《观点宣言》。这是美国女性运动的第一次爆发,它其实是个体主义思想和女性在社会中从属地位之间深刻矛盾的反映。1895年斯坦顿编著的《妇女圣经》一书出版,掀开了女性对《圣经》中男性权威质疑与诘问的序幕。到20世纪初,第一次浪潮进入尾声时,妇女在选举权、教育权和就业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20世纪70年代,女性运动的第二个高潮出现,运动的主要目标转向更深的层面。在以后的十几年里,女性主义从生物学、经验感受、话语、无意识和社会经济条件这五个方面对男子中心主义进行清算。如以自由主义女性为主体的女性主义理论关注从性别平等、性别中立转向性别差异和女性的独特性;激进女性主义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分析父权制。70年代中后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重视对女性经典作家文本的解读,其中“女性视角”的提出构成了女性主义批评解读文本的基点。所谓“女性视角”,即用女性意识、女性经验关照作品,包括一套与男性迥异的阅读和写作标准。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伍尔夫, 美国的贝蒂?弗里、凯特?米利特、肖沃尔特,法国的西蒙娜?德?波伏娃等。其中,肖沃尔特在《她们自己的文学》中试图为英美文学中的女性主义传统勾勒出一条线索,也即:(1)女权阶段(1840-1880);(2)女权主义阶段(1880-1920);(3)女性阶段(1920-)。较强调女性的性别特征。波伏娃《第二性》(1949)被誉为西方女性主义的理论经典。“女人并非生来就是,而是后天变成的。”这表明女性主义者开始不从生理上,而是从社会、文化上来考察女性受压迫的根源;并认为法国和西方社会都是由男性控制的家族式的社会,女性在社会中是第二性的,是“他者”;还首次比较系统地清算了男性作家文学作品所虚构的“女性神话”,批评了他们对女性形象的歪曲,从思想和观念上给当代女性主义批评多方面的启迪。20世纪后半期法国文学批评的代表人物是克里斯蒂娃。通过采用拉康的精神分析,她的符号学话语打破了传统语言定势的一统天下,目的是要颠覆作为男性社会意识形态基础的二分法,并超越这种充满菲勒斯中心的二分法;她提出的有关互文性的概念也给文本分析带来了全新的视角。 由于第二次浪潮过于浩大,女性主义并未形成一个概念统一的学派,此后经过40多年的发展,西方女性主义经受了不断创新、挑战、质疑与突破,从把女性视为被动的受害者到具有主动的能动者,从男女二元对立到多元的性别观,从身份政治到分裂矛盾的身份,从白人中心到后殖民女性主义,从后现代女性主义到生态女性主义,这就是西方女性主义的发展和大致走过的道路。 2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及“中西结合” 社会性别为女性主义者批评“男性逻克斯中心主义”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点,女性主义一切理论都从这里开始。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女性主义运动的产物,它以女性主义思想为理论基础,以性别和社会性别为基本出发点,以“从边缘走向中心”为行动纲领,致力于挖掘女性在历史、文学、社会中处于从属地位的根源,探讨性别和文本之间的相互关联,从文学角度对性别歧视进行批判,从而达到发掘女性的语言、寻找女性文学史、重建文学新理论的目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以不同的方法、角度、理论来研究的主题,主要有社会性别、性行为、种族、阶级、经典文学书目、再现角度、阅读、主观性、女性特征和男性特征、欲望、身体、作家身份、母性、家庭等,其中以美、法、英研究最为突出。 这些国家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都对中国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具有借鉴作用。一般认为,中国最先引进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是1981年,朱虹在《世界文学》第四期发表的《<美国女作家作品选>序》,站在女性主义立场,介绍了美国带有女性主义色彩的女性文学。还有在1983年选编了《美国女作家短篇小说选》,为我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和实践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我国学术界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译介和研究日趋活跃,经过三、四代批评家的努力,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体系已基本建立起来,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阐述了中国女性主义文学产生、发展的理论依据。有的批评家从马克思关于文学发展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关系的论述中阐述了女性诗学发展的必要性;有的从生理、心理的相互契合、沟通方面论述了解构男性中心主义的可能性;有的在不否定男女平等前提下,张扬女性的特殊性,以此建构一种自给自足的女性诗学;第二,在各种层面界定了女性主义文学的内涵。批评界从主题、题材、体裁、结构、象征、比喻及叙事角度等方面寻找着女性特有的文学表达方式,探索女性主义文学的特殊性;第三,建立了一个以批评男性中心为支撑的理论框架。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对男性中心主义进行了猛烈轰击,揭示其压抑女性的真面目,呈现广大女性的现实 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简述 石晓静 (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山西阳泉045001) 摘要:中国女性主义文学及其批评在特定的历史情景下“中西结合”,结合西方女性主义文 学批评及中国女性的性别境遇而得到产生和发展,是一种非女权运动而产生的“文化批评”, 不断建立并形成自己的女性主义批评体系,但由于上路时间短,仍有许多工作尚待完成。 关键词:女性主义;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中图分类号:I0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07)07-0113-02 科学之友FriendofScienceAmateurs2007年07月B 113 --

美国黑人批评文学概述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综述 摘要: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在20世纪70年代崛起并迅速发展,成为当代西方文学与批评领域的新思潮。它引入了性别、种族、阶级等共时性话语,并借鉴其它当代文学批评理论,建构了自己独特的文学特色,丰富了女性主义的内涵,不仅推动了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美国黑人文学批评的发展, 也是美国文学批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性别;种族;阶级 (一) 女性主义运动在历史上经历了很长一段发展、成熟的过程。早在文艺复兴时期,薄迦丘、乔叟等人文主义者已开始呼吁家庭婚姻中的“男女平等”。1729年,英国的克雷弗特(Mary Wollstone Craft)发表了题为《女性权利》的论著。19世纪出现妇女解放运动的萌芽。20世纪初开始了更积极争取男女平等和选举权的运动,被称为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一次浪潮”。在这期间也出现了女性主义批评的声音。以弗吉尼亚·沃尔夫的《一间自己的屋子》(1929)为先声,西蒙.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1949年出版了《第二性》,大大深化了女性主义思想,这对以后的西方女性主义思潮产生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20世纪60、70年代,西方的女性主义运动进入“第二次浪潮”,主要以反对男性在家庭的统治为核心,强调男女平等,鼓励妇女走出家庭,参加工作,实现经济独立。这个时期的女性运动主要是争取白人妇女的权利,白人女性主义者成为所有女性的代言人,她们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观点普适化,而忽略了黑人女性和其它第三世界女性的差异性。莫汉蒂在《在西方注视下:女性主义学术研究与殖民话语》一书中指出,西方女性主义者在提到“妇女”这个范畴时,不约而同的把它看作一个先验的、统一的、有一致利益和欲望的整体,而有意忽略它内部包含阶级、种族、文化等差异。美国的白人妇女很难将黑人妇女视为平等的姐妹,甚至很难视她们为女人,这就导致了白人女权主义者不可能真正站在黑人妇女的立场上为她们谋求福利。 20世纪60、70年代正值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高潮,它强调黑人的团结,旨在唤起黑人大众的民族意识和自豪感,最终解放黑人种族,但事实上它所关注的对象主要是黑人男性,忽略了存在于种族内部的性别歧视和性别压迫,忽视了黑人妇女的存在和要求。在这两次运动中,“黑人”成了黑人男性的代名词,而“妇女”一词则成为白人妇女的专利,“所有的女性都是白人,所有的黑人都是男性” 黑人女性地位一直处于双重边缘状态。 早在19世纪30、40年代,美国黑人女性就开始了争取女性权利的斗争。主要代表有;

女性主义批评理论视阈下的《甄嬛传》

研究生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西方文艺批评理论 学院:外国语学院 专业:日语语言文学学号: 2014020128 姓名:陈亚斐 授课老师:宁梅 成绩: 2015年1月

女性主义批评理论视阈下的《甄嬛传》 陈亚斐 (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邮编;550025) 摘要: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于20 世纪80 年代初期开始传入中国,在中国文坛引起了较大的轰动,使人们以全新的角度去审视文学的历史、现状及未来。而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化进程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为推动中国女性文学的研究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奠定了中国女性文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拓展了中国文学研究的新视野,突出了女性文学的新视阈与新风貌,对女性意识和女性文本的独特关注,也促进了中国女性写作的繁荣和发展。 关键词: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甄嬛传》 引言 女性主义批评(Feminist Criticism)是伴随女性运动出现的。在人类历史上,女性在社会等级观念的桎梏下,无论在政治、社交,还是在经济领域,几乎没有发言权。她们成为“不重要的他者”,完全被男人所忽视,这是女性运动产生的社会背景。女性主义批评是女性主义运动的一个部分,前者从属于后者。西方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走过了50年的历程。女性主义批评被认为是比其他任何批评理论对文学标准的影响都大,它也许是现代批评理论中最富有革新精神的力量之一。 《甄嬛传》一曲女性生存的悲歌,是改编自流潋紫所著的同名小说。该剧由郑晓龙导演执导,讲述的是甄嬛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单纯少女成长为一个善于谋权的深宫妇人的故事。其中以甄嬛为主的五个女主人公的悲惨命运再现了以男性为主导,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背景下女性地位的卑微。本文从女性主义批评理论角度解读该作品中五个女主角悲惨命运的成因。 一、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发展简史 上世纪60年代,妇女解放运动伴随着轰轰烈烈的民权运动,席卷了整个北美地区和欧洲大陆。女性主义批评( Feminism)正是随着这次西方妇女解放运动而蓬勃发展的。作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之一,女性主义批评是妇女解放运动深入到社会、文化、文学等领域后所产生的成果。可以说,女性主义批评是妇女解放运动中重要的言说形式,它是以妇女为中心、用女性意识来评论文学作品女性价值标准和审美追求的文学批评。女性主义的特点是以性别或者社会性别为基础,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个人色彩。通常认为,女性主义批评可以分为英美学派和法国学派,其中英美学派更关注主题、母题和人物等传统批评观念,重在社会历史研究,法国学派则侧重结构。 女性主义批评从未停止过脚步,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了许多理论的影响,包括新批评主义、马克思主义以及解构主义等。新批评提倡和实践立足文本的语义分析,对当今的文学批评尤其是诗歌批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女性主义理论兴起的时候正是新批评走向没落的时候,因此女性主义理论打破了新批评的形式主义,并吸收了新批评所摒弃的关于作家生活背景的研究,提倡进行社会学和文化学的分析。马克思主义对女性主义也同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平等,而在以前的社会里,从某种角度讲男性与女性是两个不平等的阶级,因此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流派。解构主义女性主义借鉴了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的原则和方法,解构主义强调去中心化,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中心,反对所谓的“二

抵抗表征_美国黑人女性主义的形象批评

抵抗表征:美国黑人女性主义的形象批评 作者:周春, ZHOU Chun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刊名: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年,卷(期):2005,34(5) 被引用次数:3次 参考文献(10条) 1.Lorde Audre Sister Outsider 1984 2.hooks bell Outlaw Culture:Resisting Representation 1994 3.Murray, Pauli Song in a Weary Throat: an American Pilgrimage 1987 4.hooks, bell Feminsit Theory from Margin to Center 2000 5.Christian Barbara Black Feminist Criticism:Perspectives on Black Women Writers 1985 6.James Joy Shadowboxing:Representations of Black Feminist Politics 1999 7.hooks, bell Introduction: Revolutionary Attitudes: In Black Looks: Race and Representation 1999 8.Collins;Patricia Hill Black Feminist Thought 1991 9.Unspeakable Things Unspoken 2000 10.Smith, Barbara Home Girls: A Black Feminist Anthology 1983 引证文献(3条) 1.季文君美国诗歌中的美国色彩——格温多琳·布鲁克斯和黑人女权主义[期刊论文]-北方文学(下半月) 2010(6) 2.龚云霞"骡子"的救赎之舟——试析《紫色》中美国黑人妇女的自我解放[期刊论文]-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2) 3.龚云霞黑人女性自我身份之构建——解读沃克的小说《紫色》[期刊论文]-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5210303840.html,/Periodical_hnsfdx-sh200505022.aspx

酷儿理论-性别研究与女性主义的关系

酷儿理论\性别研究与女性主义的关系 摘要:酷儿理论是一种全新的基于性和性别的研究的批评理论。本文介绍了酷儿理论、性别研究和女性主义的发展及其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三者的理论贡献和现实意义,最后就三者的关系和区别进行了总结讨论。 关键词:酷儿理论性别研究女性主义关系 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酷儿理论是一种全新的基于性和性别的研究的批评理论。拉曼·塞尔登(Raman Selden)把它称之为“一种对于主体,性别与其表现方式之间的关系的激进式反思”。酷儿理论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致力于探讨跟性、性别以及性欲相关领域的问题。 提到酷儿理论,不得不提性别研究;而作为一种相对来说较新的跨学科理论综合的性别研究又是从女性主义研究中所衍生出来了。众所周知,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经历了三次浪潮。概括地说,第一次运动浪潮主要发生在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主要的诉求是女性在经济上与男性平等,各国妇女积极争取选举权。妇女运动的第二次浪潮始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一直持续到70年代后期,主要处理的是女性在工作、薪水、受教育方面的不平等,妇女的堕胎权以及妇女在家庭或工作中的性别角色。更为重要的是,正是在此次浪潮中,女性主义研究的热潮逐渐形成了。或者说,女性主义研究实际上就是女性主义运动在学术理论领域方面的延伸。第三次女性主义运动浪潮始于20世纪80年代,一直持续到现在,我们又把它称之为后现代女性主义。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此次思潮主要致力下实现各种不同身份的女性在性别方面的平等:黑人女性、少数民族女性、双性恋女性、同性恋女性、变性的女性、来自于后殖民地区以及社会底层的女性。也正是在此次运动浪潮当中性别研究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且逐渐为人们所熟悉。 作为对第三次女性主义运动浪潮的回应,性别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和理解。正如其名所暗示,性别研究主要通过使用性别(gender)这个概念来分析研究各种不同的学科。在过去,大部分人都把生理性别(sex)和社会性别(gender)两者混淆起来使用。直到20世纪60年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中,西方女性主义者才对两者作了区分。1968年,美国知名性科学家和精神病学家罗伯特·斯托勒(RobertStoller)反驳了佛洛依德提出的人都是双性特质的观点,第一次从理论上对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作出了明确的区分。从这个时候开始,社会性别才被理解为男女两性在社会、文化和政治的构建下所形成的性别角色、行为以及属性差异,而生理性别指的是人类生理上的从解剖学角度来确定男女的一种生物属性。从这个观点来看,前者是流动的、易变的并且以社会文化为基础,而后者是固定不变的。以自然为基础。很多著名的学者都阐述了两者之间的不同。最有名的当属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Beauvoir),在她最重要的作品——被尊称为西方妇女的“圣经”的《第二性》里,她指出“女人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被造成的。在生理、心理或经济上。没有任何命运能决定人

当代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

2003年12月学术交流Dec.,2003 总第117期第12期Academic Exchange Serial No.117No.12 当代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 修树新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摘要]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这一时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批评家。芭芭拉?史密斯、奥吉?劳德、爱丽斯?沃克、芭芭拉?克里斯汀等代 表人物各自从不同的侧重点阐发了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的理论和方法。她们的理论、观点体现 了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的两大任务———寻找、建构一个内涵丰富的黑人女性文学传统;考察并 消除文学作品中有关黑人女性气质和黑人女性神话中的女性形象的刻板模式。 [关键词]当代;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0312-0165-03 20世纪70年代,美国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异军突起,成为评论界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和英美派、法国派并驾齐驱。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的崛起有着必然的历史原因。首先,黑人妇女遭受着双重压迫,即来自白人世界的种族歧视和黑人世界的男性压迫。出于这种特殊体验而写出的黑人文学作品必然和白人女性及男性的作品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次,在男权中心社会中,黑人女性文学一直被忽视、曲解或视为异端。直到20世纪70年代,黑人女性形象在评论中仍被歪曲、排斥;甚至到了70年

代末期,各类版本的文选选集要么对黑人女作家的作品闭口不谈,要么就对像佐拉?尼尔?赫斯顿(Z ora Neale Hur2 ston这样的黑人女性文学史上重要的先驱轻描淡写,几笔带过。即使大多数当代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对黑人女性作品的关注也不够。“由于黑人女批评家和作家意识到白人男性和女性,黑人男性都在将自己的经验作为标准而视黑人妇女的经验为异端,这就促成了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的诞 生。”[1](P3561974年在美国文学界发生了两大标志性的事件。一是《黑人世界》(Black W orld特刊上发表了朱恩?乔丹(June Jor2 dan和玛丽?海伦?华盛顿(Mary Helen Washington的文章,封面登有佐拉?尼尔?赫斯顿的照片;另一件是爱丽斯? 沃克(Alice Walker的《寻找我们母亲的花园》(In Search of Our M other s’G ardens在MS杂志上的发表。这两件事为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的蓬勃发展拉开了序幕。芭芭拉?史密斯、奥吉?劳德、爱丽斯?沃克、芭芭拉?克里斯汀等代表人物从不同的侧面,系统地研究并阐述了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理论。 黑人女权主义批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芭芭拉?史密斯(Barbara Smith在《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的萌芽》(T oward a Black Feminist Criticism开篇便指出,没有一个黑人女权主义批评角度,黑人女性作品不但会被误读,长此以往,这些作品终将被毁掉。黑人女权主义批评方法必须承认这样一个前提:在黑人女性作品中,性政治以及种族、阶级的政治是相互交织、密不可分的。其次,黑人女权主义批评家应致力于探求黑人女性作品没有体现的与黑人女性身份未曾感受到的性与种族的政治。再次,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必须承认黑人妇女悠长的历史,还应旨在发掘黑人女作家的“不同”。史密斯强调黑人女权主义批评理论的立足点应是“自治”但不是“隔离”;应该是和各种女性主义理论的对话和结合。她通过对大量的黑人女作家作品的分析,揭示了她们在文本、主题、意象等方面形成的不同于白人、男性作家的共性, [收稿日期]2003-09-17 [基金项目]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资助项目(2003088 [作者简介]修树新(1969-,女,吉林德惠人,东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讲师,妇女研究中心成员,硕士,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女性主义批评

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 is literary criticism informed by feminist theory, or by the politics of feminism more broadly. Its history has been broad and varied, from classic works of nineteenth-century women authors such as George Eliot and Margaret Fuller to cutting-edge theoretical work in women's studies and gender studies by "third-wave" authors. In the most general and simple terms, 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 before the 1970s—in the first and second waves of feminism—was concerned with the politics of women's authorship and the representation of women's condition within literature, this includes the depiction of fictional female characters. In addition feminist criticism was further concerned with the exclusion of women from the literary canon, and Lois Tyson suggests this is because the views of women authors are often not considered to be universal ones.[citation needed] Since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complex conceptions of gender and subjectivity and third-wave feminism, 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 has taken a variety of new routes, namely in the tradition of the Frankfurt

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及其对文学批评的影响

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及其对文学批评的影响 作者:杜芳琴 在谈到女性主义的时候,我们必须分清运动和学术两个不同的层面。本文侧重于介绍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及其在文学、文化批评中的运用和历史变化。 一、女性主义理论及其发展历程 (一)女性主义理论的特点 从20世纪60年代初第二次女权运动兴起以来,女性主义已经蓬勃发展了四十年,它从 来不是铁板一块,而是流派众多,理论繁杂,多彩纷呈且变动不居的复合构成。就理论层面而言,女性主义可以概括为如下特点: 1.多元并存、时空重叠。 在第二次女权运动蓬勃兴起的60—70年代,也就是我们惯常了解的自由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最为活跃的时期;到了90年代,第 三世界女性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后殖民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心理分析女性主义与前度活跃的流派多元并立,互相辩驳论争,成为女性主义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女性主义已从早期纯粹以女性抗争为旨归的理论探索,进展到以两性权力互动、改变不合理的性别文化为目标的性别研究,再发展到当下结合心理分析、政治理论、哲学、生态环境研究、种族研究、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多学科、跨学科的范畴,并且已经渗透到社会人文科学以至自然科学各个领域,成为当代西方社会文化领域最具批判力的跨学科的学术思想体系。 女性主义的各个派别不是泾渭分明、判然有别的,而是在时间的延续和代表人物上呈时空重叠和纠结难分之势。比如,最有悠久历史的自由女性主义至今仍有广阔的市场。黑人女性主义不只是到80—90年代才活跃起来,而是早在60年代就不乏中坚分子,如有名的安吉 拉·戴维斯,她现在依然是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而创造性/社会性别制度概念 的盖尔·鲁宾既采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又运用精神分析方法和结构主义分析,把她归入某一派别终有削足适履之嫌。 2.根植现实、不断丰富。 女性主义起源于妇女运动,理论的提出与检验都是根植于运动与现实的需要。无论在如火如荼的运动中,还是在扎扎实实的学科建设中,女性主义者首先关注的是男女权力的不平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述评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述评 李秀清 (青岛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山东青岛266071) “女性主义”一词源于英语feminism,泛指欧美国家中主张男女平等的各种思潮。在当代美国,女性主义有不少学派,比如自由主义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女性主义、后现代派女性主义等,这些女性主义研究的视角不同,但多局限于表达美国白人中产阶级妇女反对性别歧视的主张和策略,没有把黑人女性所遭受的种族与性别的双重压迫纳入研究范畴,导致了黑人女性主义者的不满和批评。 一、美国黑人女性主义与主流女性主义的分野 美国的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及女性主义思潮改变了人们对于性别的传统认识。根据女性主义理论,性别(gender)是社会建构的,而不是生理的性(sex)。社会性别思想的鼻祖当推美国人类学家、心理学家,文化心理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她研究并发现虽然不同的社会群体为不同性别分配不同的任务、责任与权利,但是在不同文化中同一性别承担的任务有很大差异,绝非男主外、女主内之简单区别,但相同点是在不同的文化中,男性所从事的事务被赋予更高的社会地位及认可。肇始于19世纪,西方妇女权利先驱者们以追求妇女的社会权利为目标推行妇女运动,及至20世纪初期,这场运动以西方社会关于妇女财产权、选举权等法案的通过而取得了标志性胜利。然而,这些方案的通过并没有能够保障妇女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独立,因而没有彻底解决妇女问题。美国女性主义批评坚持以社会性别为中心角度,将历史上被压抑的妇女的声音、被埋藏的妇女的历史、被忽视的妇女所关心的问题,由边缘推向中心。然而,在此过程中,女性主义者并没有把种族问题对妇女的影响提上批评日程,如伊莱恩·肖瓦尔特(Elaine Showalter)只关注到了女性主义的世界性和普遍性,忽略了种族主义等因素对妇女的影响。“这些女性主义的重要代表站在女性主义权威的角度探索具有普遍意义的批评理论。”[1]少数族裔女性主义者认识到性别并不是对人类行为和认知产生影响的唯一因素,不同种族的妇女之间的种族、经济地位的不同导致了妇女问题的多样性。黑人女性因为面临种族、性别、阶级等多方面的问题而与白人中产阶级妇女面临的问题有很大的差异。这些是主流的女性主义理论与实践所没有能够处理的。20世纪70年代之后女性主义的观念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传播,但同时也遭遇到来自少数族裔女性主义者,尤其是黑人女性主义者的挑战。黑人女性主义者虽然对 白人女性主义者所代表的主流女性主义的观念有总体的认同,但当时“女性”一词通常暗指白人女性,而男性通常指黑人、土著美国人和拉美裔人,黑人女性及其他少数族群中的女性比白人女性遭到更加边缘化的命运。在这种背景下,黑人女性主义以挖掘被埋没的黑人女性的作品、建立有别于白人女性主义的批评等方式探寻黑人妇女的问题,争取黑人妇女的权利。 二、黑人女性主义的萌芽 除了积极投身于妇女运动等政治斗争,黑人女性主义的重要策略之一,如同主流女性主义批评一样,是着力挖掘被埋没的黑人女性主义作品,将黑人女性主义的思潮追溯到19世纪。19世纪对于黑人来说,是一个充满波折又孕育着希望的时代。当时奴隶制尚未废除,1790年美国国会针对新教徒和宾夕法尼亚社团敦促国会废除奴隶制的请愿组织了辩论,这场辩论虽以国会在1808年以前对奴隶制不采取行动而告终,但点燃了争取自由、平等、正义的激情。同黑人男性一样,黑人女性对于物质生活、社会和政治权利的不满、抗议与抵制帮助她们取得了很大成绩。意识觉醒的诗人、小说家如玛利亚·斯图亚特(Maria Stewart)、索杰纳·特鲁斯(Sojourner Truth)、弗兰西斯·哈珀(Frances Harper),教育家如安娜·朱丽娅·库伯(Anna Julia Cooper)等表明立场,强调种族、性别、阶级的互联性。玛利亚·斯图亚特的政治小品文触及教育权、经济权、法律平等、政治参与、社会正义、非裔美国人所遭受的成见、女性所遭受的社会制约等广泛的内容。有着超凡演讲口才的索杰纳·特鲁斯以其激动人心的演讲如“难道我不是女人吗?”(1851)和“当女人得到她的权利,男人才正确”(1867)提出了至今仍具震撼力的黑人女性主义思想的核心观点:谁应该作为进入“女性”的类别?种族与阶级如何影响性别?这些勇敢的黑人女性在妇女地位式微、大环境不利的19世纪在边缘下抗争,发出超越时代的强音,标志着黑人女性主义的萌芽。 三、黑人女性主义的发展 进入20世纪,自由、平等的呼声更加高涨,一批黑人男作家运用黑人独特的经历和视角进行创作,兰斯顿·休斯(Langston Hughes)和理查德·赖德(Richard Wright)等描写了黑人的苦难经历、社会觉悟和民族自尊,成为“哈莱姆文艺复兴”的代表。同时代的黑人女性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Zora Neale Hurston)创作丰厚,她以一位女性的笔触和独特 收稿日期:2011-04-09 基金项目:山东省人文社科研究项目(J10WD19) 作者简介:李秀清(1965—),女,山东潍坊人,青岛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部副教授,主要从事美国文学及跨文化交际研究。 · ·1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