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收入分配理论的扬弃_兼论对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启示

西方收入分配理论的扬弃_兼论对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启示
西方收入分配理论的扬弃_兼论对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启示

2008年10月 学 术 交 流 Oct.,2008

总第175期 第10期 Acade m ic Exchange Serial No.175 No.10西方收入分配理论的扬弃

———兼论对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启示

孙浩进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长春130012)

[摘 要]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现代西方主要经济学者都对收入分配理论进行过系统的阐释,其中有科学的成分,也有非科学的成分,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

导来鉴别和扬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收入分配理论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理

论体系,需要不断地丰富和创新。从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出发,借鉴西方收入分配

理论中的一些启发性的学术观点,丰富和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收入分配;西方收入分配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图分类号]F01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08)10-0047-05

西方收入分配理论是符合市场经济特点的,曾经极大地提高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公平。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些理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但从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出发,借鉴西方分配理论中的一些启发性的学术观点,丰富和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缓解当前收入分配矛盾,是十分必要的。

一、古典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

1.斯密的收入分配理论

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他正确地划分了资本主义社会结构,根据人们占有生产条件和取得收入的形式,把国民划分为三个阶级:只有劳动自身、以劳动换取工资的工人阶级;占有资本、用以购买劳动而取得利润的资本家阶级;占有土地,用以出租而收取地租的地主阶级。他的这一分析认为三大阶级的收入是社会的三种基本收入,其他收入都是由这三种收入派生出来的。这就构成了亚当?斯密的分配理论。

关于工资理论,斯密提出了双重的见解。第一种见解认为,“在土地尚未私有而资本尚未累计的原始社会状态下,劳动的全部生产物属于劳动者,既无地主也无雇主来同他分享。”在这种状况下,“劳动生产物构成劳动的自然报酬或自然工资。”[1]58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是劳动创造的价值,只有工资是劳动的收入或报酬。第二种见解认为工资是劳动这个生产要素的价格和价值,是商品价值的构成部分和源泉之一。在斯密看来,劳动作为商品也同其他商品一样,有市场价格和自然价格,市场价格取决于供求关系,而自然价格是维持工人及其家属的生存的生活资料价格。

斯密在利润理论上也有着双重见解。一方面他认为利润是工人劳动创造价值的一部分,是雇主分享的由工人劳动对原材料所增加的价值在扣除了工资以后的余额;另一方面,斯密又认为利润是资本的自然报酬,是商品价值或生产费用的一个构成部分,是商品价值的根本源泉之一,是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垫付的生产费用的一部分,是资本家维持生活所必需的收入,这一理论割裂了利润同劳动价值的关

[收稿日期]2008-08-06

[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项目《创新型企业成长的融资机制研究》(2006G XSZ D06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体制与机制创新研究》(05JJD790081)

[作者简介]孙浩进(1980-),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研究生,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学习与探索杂志社编辑,助理研究员,从事制度经济学和收入分配改革问题研究。

系,把利润的来源归结为资本创造的,以此说明资本是利润的来源。

对于地租理论的理解,也是双重的。一方面,他认为地租是工人劳动创造价值的一部分,是投入土地的劳动或其价值在工资、利润以外的一个扣除部分;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地租是使用地主土地的代价或自然报酬,是商品价值或生产费用的一个构成部分,是商品价值的根本源泉之一。斯密很明确地把地租看作是与利润不同的,依土地所有权取得的收入。他说:“这种地租,可以说是地主借给农业家使用的自然力的产物。地租的大小取决于想像上的自然力的大小。”[1]333这样就把地租归之于自然的恩赐。

2.萨伊的收入分配理论

萨伊的分配论以他的生产三要素论为基础。他认为劳动、资本和土地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都提供了生产性的服务,三者都创造了产品的价值,因而生产三要素的各自所有者都应获得相应的报酬,劳动的所有者获得工资,资本的所有者获得利息,土地的所有者获得地租,这就是三位一体分配公式。他说:“产品由人类所能掌握的生产手段创造出来,即由人类的劳动、资本和自然力创造出来。这样创造出来的产品构成拥有这些生产手段的人的收入,并使他们能够获得那些不是由大自然或他们的同胞无代价地提供的生活必需品和生活舒适品。”[2]

萨依认为,工资是劳动的生产性服务创造的价值,应成为劳动生产性服务的报酬,成为对劳动的生产努力所支付的代价或劳动力的价格。利息是资本的生产性服务创造的价值,应成为资本生产性服务的报酬,成为对资本的生产努力所支付的代价或资本生产力的价格。地租是自然力、主要是土地生产性服务创造的价值,应成为土地生产性服务的报酬,成为对土地的生产努力所支付的代价或使用土地生产力的价格。地租量决定于土地的供求关系。他认为土地生产力的价值,是随着需求增加而增加,随着供给增加而减少。不同性质的土地有不等量的地租。

3.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

大卫?李嘉图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伟大继承者,马克思对李嘉图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分配理论是李嘉图经济理论的核心。他认为:“确立支配这种分配的法则,乃是政治经济学的主要问题。”[3]73因为收入如何分配直接影响着利润和资本积累,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

李嘉图认为,工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收入,是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而这一部分就是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或价格。工资量决定于劳动力及其家庭的必要生活资料的价值。李嘉图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来研究利润问题。他认为利润是资本所有者的收入,是劳动者创造价值的一部分。他说:“商品的全部价值只有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构成资本的利润,另一部分构成劳动工资。”[3]92他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财富的增长,资本积累和人口增加,利润有自然下降的趋势。李嘉图认为地租是资本家为使用土地而付给地主的那一部分土地产品,是投入土地的劳动产品价值一部分,是平均利润以上的超额利润。由于资本家之间的相互竞争,向地主租种土地,这个超额利润就必然转化为地租,而归地主所有。

二、新古典经济学的收入分配理论

1.马歇尔的收入分配理论

马歇尔是边际效用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把生产要素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组织四种,认为它们的均衡价格就是各自的收入,即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由它们的供求关系决定,生产要素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均衡时的价格,就是它们的均衡价格或报酬。

马歇尔认为,工资是劳动的报酬,是劳动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均衡时的价格。劳动的需求价格由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决定。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就是边际工人增加的产量,即劳动的边际产量。劳动的供给价格由劳动的生活维持费用和培训教育费用决定。劳动的维持费即劳动者的生活费用,亦即劳动者生存、生活的必需品、劳动训练、抚养家庭的费用。这是工人出卖自己劳动时愿意接受的价格。

马歇尔认为纯利息是资本这个生产要素的价格,它是由资本的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均衡所决定的。资本的需求价格由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决定。资本的边际生产力是边际投资所增加的产量,即资本的边际产量。它是企业家介入资本时所愿意支付的价格。资本的供给价格则是资本家牺牲和“期待”的报酬。

马歇尔认为利润是企业家组织生产、管理企业的经营能力的报酬。由于经理人员对企业良好和有序的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所以必须给予报酬。利润就是企业组织经营能力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均衡时的价格。

企业组织经营能力的需求价格取决于它的边际生产力,即企业家最合理地配置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生产所能获得的全部纯收入。企业组织经营能力的供给价格取决于企业家生活和专门教育、训练的费用。马歇尔认为利润的形成更多地取决于企业组织经营者能力的大小。

马歇尔认为地租是土地的收益。他认为土地的供给是固定不变的,没有生产费用,也没有供给价格。因此,地租只受土地需求的影响,土地的需求价格取决于土地的边际生产力。他从“农业上报酬递减趋势”出发,认为耕种者对同一土地连续追加资本和劳动,农产品总产量的增加率是递减的。最后投入土地的劳动和资本叫做土地的边际耕作。它提供的产量仅是偿付边际劳动和边际资本的报酬,不能给地主带来收入。总产量超过这个边际产量的余额就是他的“生产者剩余”,也就是地租。

2.克拉克的收入分配理论

约翰?贝茨?克拉克的经济学说的核心是分配,主要研究静态分配规律。工资论、利息论构成了他的“静态”分配论的全部内容,而两者又是以他的边际生产力论为基础的。边际生产力就是生产要素最末单位的生产力。边际生产力论是把土地肥力递减规律扩展到劳动和资本的产物。

克拉克认为:工资是由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决定的。在静态条件下假定资本数量不变,不断增加工人人数,这样每个单位工人平均得到的工具设备逐渐减少,技术供应状况逐渐变化,则每一个追加的单位工人的劳动生产力必然递减,最后增加的那一个单位的劳动的生产率最低,这就是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它不仅决定边际工人的工资,而且决定所有与他处于同样劳动条件下的工人的工资。

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就是假定工人人数不变,不断增加资本,则单位资本所使用的工人数量不断减少,新增加的逐个资本所提供的产品数量也会递减,这就是资本生产力递减规律。最后增加的单位资本叫边际资本,它所增加的产量最小,生产力最低,叫做资本的边际的生产力。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即边际资本的增产量决定利息率的标准,它不仅决定边际资本的利息,也决定全部资本的利息标准。

克拉克认为土地是资本的特殊形式,因而地租也是利息的特殊形式。土地同资本具有同样性质,其报酬是递减的,地租也同利息具有同样的性质和同样的决定规律。

克拉克认为利润只是个别企业家的一种额外收入,是个别企业家因改进技术而得到的暂时的超额利润收入。他说:“由于一种新的发明,某种东西的生产成本降低了。这首先给予企业家以利润。其次又按照我们所曾经叙述的方法提高工资和利息。”[4]但这种利润只能是暂时的。

三、现代西方主要收入分配理论

1.宏观研究层面

旧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庇古,他的福利经济学分配理论建立在基数效用论基础上。他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用于分析个人收入分配时,讨论了收入分配的福利含义。在庇古看来,社会经济福利的增减同收入分配合理与否紧密地相联系。如果分配与再分配的结果增进了社会经济福利,那么这种分配就是合理的,反之就是不合理的。随着货币收入的增加,货币对持有者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穷人的货币收入少,货币收入对他来说,边际效用就很大;富人的货币收入很多,货币收入对他的边际效用较小。因此,将富人的货币收入向穷人转移,就会使社会总经济效用增加,收入分配趋于合理,社会福利也会增加。

新福利经济学主张序数效用论,反对基数效用论,其代表人物有卡尔多、希克斯和萨缪尔森等。他们认为,只有资源配置效率才是最大的福利,他们公平理论的基础是“帕累托”最优。新福利经济学家将“帕累托最优”视为绝对公平标准,在实践中遇到矛盾是必然的。如果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就需要对利益关系进行重新调整与改革。在此过程中,一些人可能福利增加,而另一些人可能福利减少,根据“帕累托最优”原理,这种调整与改革就无法进行。为解决这一矛盾,他们认为如果成员经济状况改善,而另一部分成员的经济状况恶化,但只要从整个社会来看,社会获利总额超过受损总额,就是可行的,政府可以向获利者征收特定税以补偿受损者。

在研究人均财富差异与人均财富增长的关系时,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西蒙?库兹涅茨首次提出公平与发展遵循倒“U”型曲线规律。库兹涅茨在其经典论文《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1955)中表述:“在从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极为快速转变的经济增长早期,不平等扩大,一个时期变得稳定;后期不平等缩小”,这就是著名的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在对该假说进行实证研究时,又通常表达为几何的形式:以人均财富为横坐标,以人均财富差异为纵坐标,在人均财富较低时,随着人均财富的增加,人均财富差距逐渐增大,当差异达到临界最大值之后,再随着人均财富的增长,则人均财富差异呈现逐渐下

降趋势,整个变化过程呈现倒“U”型曲线的特征。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意在说明“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长期演变趋势为:在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经济增长的早期阶段收入差距会扩大,而后是短暂的稳定,然后在增长后期逐渐缩小。似乎发展中国家在向发达国家过渡的过程中,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先恶化、后改善”的变动趋势是不可避免的。库兹涅茨的假说在实质上揭示了人均财富积累与社会分配之间对应的内在基本规律,也提示了财富累积对社会分配机制所带来的内在冲击与影响。

2.微观研究层面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创建了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所具有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状态,这种知识与技能可以为劳动者带来工资等收益,企业的任何使人力资本增值的活动就是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包括教育、保健和人口流动投资,它应该和企业的物质资本一样享有企业剩余索取权。这意味着人力资本在财富创造中由从属地位向与物质资本平等地位发展,人力资本逐渐起决定性作用;不是物质资本维持人力资本的生存,而是人力资本保证了物质资本的保值增值。企业应该充分重视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者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和管理知识,并给予高素质的劳动者较高的报酬来促进企业利润的增长。

针对西方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滞胀的现状,美国经济学家威茨曼提出了分享经济理论,即劳资共享收益分配理论。威茨曼认为经济滞胀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工资制度的不合理,应改变劳资报酬来对付经济滞胀。他认为传统工资制度中工资与企业效益没有直接联系,而在分享经济中工资与企业效益通过指数而直接相连,并确定工人和雇主在收入分配中的分享比率。分享理论导致的分享分配模式主要有英国的利润共享计划、美国的职工股份制计划等,有效地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劳资矛盾,产生了激励效应,降低了失业率。

美国经济学家密希尔?詹森和威廉姆?麦克林提出委托代理理论。该理论认为,委托人(股东)和代理人(经理层)之间存在着利益的不对称和信息的不对称。委托人为了防止代理人损害自己的利益,要求对代理人进行监督,但如果监督过严的话,不仅成本过高而且不利于公司的经营管理;如果监督松懈的话,委托人的利益又得不到有效保护。这样就需要建立既能有效约束代理人行为又能激励代理人努力经营的制度安排,而有效的安排就是把经理的报酬和股东的利润联系起来,让经理持有股票期权,享受股票利润。这一理论及其制度安排有效地缓和了股东和经理的对立,提高了企业效益,但也出现了严重的股票造假和腐败问题。

四、对于西方收入分配理论的扬弃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并不是简单的抛弃,而是“扬弃”。所谓“扬弃”包含着抛弃、保留、发扬的意思,也就是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在克服旧事物消极因素的基础上,保留某些有利于新事物发展的合理的、积极的因素,经过改造加以吸收,使之成为新事物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新旧事物之间固然有质的区别,但新事物是从旧事物内部产生出来的,因而同旧事物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收入分配理论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需要不断地丰富和创新。有所创新的收入分配理论是新事物,对于旧事物,即旧的分配理论不是完全抛弃,而是在批判的基础上有所保留和继承,也就是对旧的分配理论的扬弃。这样才能够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体系。

1.对西方收入分配理论的“弃”

我们对旧的收入分配理论的克服和抛弃必须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进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理论在价值的创造上形成了尖锐的对立,对于西方经济理论中的生产要素创造价值的观点应予以克服和抛弃。古典经济学理论中,亚当?斯密的价值理论具有明显的二重性,科学与非科学的成分并存,思想体系比较混乱。他一方面认为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是劳动创造的价值,这是正确的;另一方面又认为工资、利润和地租是劳动、资本和土地自然力这些生产要素创造的价值,是生产费用的构成部分,这就割裂了三种收入与劳动价值的关系。萨伊继承了斯密的这种非科学的见解,提出了“三位一体”公式,认为劳动、资本和土地在价值创造过程中都提供了生产性服务,三者的生产性服务创造了价值,因此劳动、资本和土地的所有者都应以此获得相应的报酬。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萨伊对价值来源的见解也是错误的,割裂了工资、利润和地租之间的内在联系,掩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矛盾。萨伊的理论没有表明价值创造过程中人是主动的因素,物质要素是被动的因素,将人与人之间的分配关系看成人与

物之间或物与物之间的分配关系,这也是错误的。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马歇尔和克拉克的分配理论在价值的来源上同样脱离了劳动价值论。马歇尔认为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种,产品价值由这四种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决定,它们的均衡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以此形成四种生产要素的收入,即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马歇尔不仅在价值形成问题上,而且在价值和价格的关系上也脱离了劳动价值论。他认为是供求关系均衡形成的均衡价格决定价值,而按照劳动价值论来看是劳动创造的价值决定商品的价格。克拉克在价值的形成这一问题上同马歇尔一样脱离了劳动价值论。他认为生产要素都具有生产力,都创造价值,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创新都按照其边际生产力的大小来获得相应的报酬。各生产要素可以按照贡献参与分配,但按照劳动价值论来看,商品的价值却不是由各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创造的,而只能是由劳动创造的。

2.对西方分配理论的“扬”

西方分配理论中也有一些可以为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借鉴的观点。李嘉图继承了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对工资、利润和地租的分析坚持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认为这三种收入都是劳动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李嘉图分析了工资和利润的对立问题,认为利润与工资形成商品的全部价值,两者是呈反比例关系的。利润分配越多,工资分配就越少;工资分配越多,利润分配就越少。李嘉图的这一理论能够解释当前中国企业内部的分配差距问题,即在企业分配中资本所得过多,挤占了劳动所得,利润挤占了工资,企业主的收入过高而职工工资较低。李嘉图还认为随着劳动力数量的增长和生活资料价格的上涨,工资从长期来看呈下降的趋势,这一见解表明了中国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价格不高的根本原因———劳动力接近无限供给,同时要求在评价工资水平的高低时应紧密地结合同一时期的物价水平,物价水平的高低影响实际工资的高低。

马歇尔认为,企业家才能的需求价格取决于它的边际生产力,即企业家合理配置资源所能带来的全部收益,而企业家才能的供给价格取决于企业家教育、培训的费用。利润的形成更多地取决于企业家才能的需求价格方面,因此企业家的收入可以远远超过其才能的供给价格。马歇尔的理论可以解释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企业经理的报酬高于一般职工工资的现象。但这是建立在企业经理所能带来的高收益的基础上的,而且这种收入差距不能过大,应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如果企业经理不能给企业带来高收益,就不应该获得高收入。

福利经济学家庇古等人认为货币收入对穷人的边际效用很大,而对富人的边际效用较小,应使富人的货币收入向穷人转移,以增加社会总福利。这种见解可以解释在当前中国的再分配过程中通过税收调节等措施将富人的部分收入转移到穷人手中,以维护社会公平。库兹涅茨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收入分配差距是呈现先扩大、再稳定、最后逐渐缩小的规律。他的观点表明在当前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出现收入差距问题是正常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去在这一阶段中缓解收入差距悬殊的问题,避免同拉美国家一样出现社会两极分化。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在财富创造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保证了物质资本的保值增值,享有企业报酬索取权。这就表明在中国劳动力供给过剩的形势下,劳动力只有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知识文化水平,才能在市场中获得较高的报酬。威茨曼的分享经济理论认为应将工资与企业效益通过指数直接联系起来,并确定分享比率。在中国,近十年来企业的效益取得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职工工资却增长缓慢,工资并没有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根据分享经济理论的观点,应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中建立工资增长与效益增长的联结机制,以实现工资与效益的同步增长,提高职工工资收入,缓解社会分配矛盾。

[参 考 文 献]

[1] 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58.

[2] 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28.

[3] 李嘉图.政治经济学赋税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73.

[4] 克拉克.财富的分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356.

〔责任编辑:刘 阳〕

中国江河流域管理体制的改革模式及其比较

中国江河流域管理体制的改革模式及其比较 一、江河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分析 如何实现各流域的综合治理,彻底改变流域管理职能分割、职权分散行使的状态,是目前中国流域管理面临的大问题。2002年的《水法》明确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这为中国江河管理体制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此引导下,2003年以来,各大江河管理系统纷纷搭建流域管理协商制度,如海河流域的《海河流域水协作宣言》、珠江流域的泛珠水事协作机制、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省部际会议制度等。然而,尽管流域管理与区域行政管理相结合已经被确定为中国流域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但如何结合,以谁为主谁为辅,当前法律体系缺乏规定与引导。因此,新《水法》出台以来,关于如何理顺流域管理和区域行政管理的关系,已作为水利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被积极探索。2010年,《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2010-2030年)》明确中国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2011年,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要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权责分明、协调有力、运行高效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机制。 在中央精神的引导下,各江河流域不断探索适合自身的管理体制。从实践看,不论从地域特色、制度探索,还是从意义与影响来看,有三种改革模式更具代表性:一是以区域协调为主,流域管理为辅的珠江管理体制改革;二是以流域管理为主,区域行政管理为辅的辽河管理体制改革;三是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并重的长江管理体制改革。文章试图通过对三种改革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深入了解中国江河流域管理体制发展的最新动态与主要趋势,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支持和参考。 二、中国江河管理体制改革典型模式分析 (一)区域协调为主,流域管理为辅珠江管理体制改革模式 珠江由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河组成,流域总面积45.26万平方公里。其干流西江发源于云南省东北部,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省区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北江和东江水系几乎全部在广东境内。由于珠江支流繁多,流经省市众多,在广东境内流域面积大的原因,对于珠江的管理一直有着两个层次:一是省际层次,二是广东省内层次。十一五以来,特别是随着泛珠战略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珠江省际和省内管理都有了更好的平台,并逐步建立起省际、地市两个层次的区域行政管理协调机制,从而形成了区域协调为主,流域管理为辅的珠江管理体制模式。具体而言,该模式具有以下特征。 1.设立多层流域管理机构,但主要管理权限仍在省、地、市行政机构 珠江管理设立省际和广东省内两个层次的流域管理机构。在省际层次,由合署办公的珠江水资源保护局和水文局组成,两局受水利部、环保部和珠江水利委员会(简称珠江委)领导,是具有部分水行政管理职能的副厅级事业单位,负责珠江流域省际的水资源保护和水文工作。在省内层次,成立于2008年的广东省流域管理委员会作为议事协调机构,负责广东省范围内各大流域水资源保护、管理的协调和决策工作。此外,广东省设立四大流域管理局:东江流域管理局、北江流域管理局、西江流域管理局及韩江流域管理局(图1)。这些流域管理局既受流域管理委员会领导,又归属广东省水利厅管辖,其主要任务是协助制订省内本流域各项规划、预案并监督实施等。 在实际运行中,珠江流域管理机构均属于派出机构:珠江水利委员会及其下设的珠江水资源保护局、水文局属于水利部的派出机构;四大流域管理局属于广东省水利厅的派出机构。它们都是中央和地方水行政部门职能的延伸,无法承担跨部门、跨区域性问题的综合性协调与管理任务。因此,珠江流域管理体制中,流域管理机构与地方行政主管部门的关系是指导不领导、监督不干扰、协办不取代[1]。关于珠江水资源管理的执法权、行政审批权等,仍然主要由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行使。流域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能是做好信息披露与共享,促进地

《大国崛起》读书笔记

《大国崛起》读书笔记 历史的光环像一阵风,这里吹吹,那里也吹吹,不可能只停 留在一个地方,不可能永远沐浴着某一片土地。近现代以来,大 国的兴衰,此起彼伏,汹涌澎湃,演绎着一曲曲惊心动魄的历史 沧桑之歌。从大国的兴衰之中,我们可以品悟、借鉴到许多知识、经验,用以兴盛我 历史的光环像一阵风,这里吹吹,那里也吹吹,不可能只 停留在一个地方,不可能永远沐浴着某一片土地。近现代以来, 大国的兴衰,此起彼伏,汹涌澎湃,演绎着一曲曲惊心动魄的历 史沧桑之歌。从大国的兴衰之中,我们可以品悟、借鉴到许多知识、经验,用以兴盛我们伟大的祖国,使我们的国家能够跻身于 世界强国之列。历史之风陆续吹遍了西欧一些国家,让它们在历 史的舞台上叱咤风云;而处在清末的东方之国,却将这股风拒之 于窗外,最终被无情的历史之鞭抽打的遍体鳞伤,一边呻吟,一 边在时代的后头慢慢地踱动。 而这种拒人于门外的行动,正是由于人们的极端思想造成的。封 建制度下的自给自足、狂傲自大、小农意识等思想,深刻地影响 着每一代中国人,使他们在落后与先进的泥淖中苦苦挣扎,不知 究竟走向何方。这些守旧的、落后的、腐朽的思想,造成了人们 闭关自守、以土地为中心的非商品意识,从而遏制了资本主义的 萌芽,牵制了政治体制的变革与更新,在文化教育、科技等各方

面均落在了时代的后头。 大国的崛起虽然有各式各样的历程,然而每一个国家的崛起与衰弱,都有着相似的情况。其中,不管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国家的 兴盛,思想文化上必须有一个突破,一个较前面历史的新的突破。而无论这种突破是彻底的,还是不彻底的;是以先人的思想为基 础的,还是承接未来的,都可以从思想层面上为一个国家的变革 垫下厚实的基础。 思想文化不仅仅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对于一个国 家而言,在政治、经济、教育、科技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下 面结合大国兴衰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具体谈谈这些联系。 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思想文化促进政治体制的改革。随着时 代的进步,以往的政治体制必然不会适应社会的发展,陈旧的政 治体制日益暴露它的种种弊端,阻碍了历史的前进。此时,新的 顺应历史潮流的思想文化往往会深入人心,促进人们对政治体制 进行改革的勇气与决心。17世纪上半叶,英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 已不再适应新生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阻碍了英国工商业资本主 义的发展。而国王处处限制资产阶级的利益,加强自身的权力集中。但国王忽视的一点是,此时资产阶级思想渐渐深入人们的日 常生活中去了,人们对封建王朝已不再抱有太大的希望,资产阶 级带给人们的利益远远胜于封建王朝的统治。随后,爆发了资产 阶级革命,推翻了以贵族为中心的封建王权政治体制,建立起了 有利用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利益的君主立宪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 转眼之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早已有了32个年头了。在这32年当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大家都知道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的伟大革命。不错,要是没有当初的邓小平一声令下喊出来改革开放的口号,谁又能知道今天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呢? 首先,改革开放使得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沿海地区,从南到北,形成了广阔的前沿开放地带,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建立了以珠海为中心的经济特区,使工业规模显著扩大,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所有制结构日益完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形成了行业分类广泛、技术含量较高、外向度突出的工业格局。按照近几年统计显示,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246.97亿元,比1978年增长8.1倍,平均每年递增11.7%增长. 改革开放不仅仅使国内的生产总值达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也使得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推行了以家庭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村经济由单一的农业生产发展为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农工建运商服综合经营的新局面。农民们的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畜牧业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容忽视的就是中国的工业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为全市经济发展起到了主导作用。 中国通过调整工业结构解决轻重工业的比例失调问题,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上了正确的道路,从而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且还可以促进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进一步的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其次,,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自从2001年中国申请加入WTO组织来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发生了不可忽视的变化。紧接着就是2001年中国的申奥成功2001年7月13日北京时间22:00,万众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终于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中揭晓。萨马兰奇雄浑的宣告声中只有一个名字:BEIJING! 中国北京凭借其过人的优势,完美的陈述报告,在五个2008年奥运会申办城市中脱颖而出,夺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也是世界给中国最大的肯定。之后神州五号,六号乃至七号的升天,是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都证明了中国无论是在经济上面还是在科技上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一切的一切都证明中国不再是停留在1840年鸦片战争时期那个任人宰割的中国了。 再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吃的方面,人们由量的满足向质的方面提高,人们饮食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并趋于优化。我国商品早已告别短缺,进入物质资料相对丰富的年代,七、八十年代“吃粮凭供应,副食要票证”的状况一去不复返了,人们的生活消费总量增加,在质量上面也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论美国崛起的原因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崛起之路对中国的启示 ——对美国历史上贸易保护和自由贸易之争的思考 自从资本主义降生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主义之争始终是各国不同政治经济派别分歧的重要成份。随着时代的变迁,一国可能从主张自由贸易转向贸易保护,也可能从贸易保护转向自由贸易。一般来,在国际经济危机时期,贸易保护的声音往往抬头;而在繁荣时期,自由贸易又容易成为潮流。对于强国来说,自由贸易是占领弱国市场,打败弱国企业的旗帜;对于弱国来说,贸易保护是抵御市场强权,发展民族工业的盾牌。当一国从弱变强时,它就会开始赞同自由贸易;反之,当一国由强变弱时,它又会回到贸易保护主义路线上去。可以说,美国的历史就是根据本国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力量强弱交替运用贸易保护和自由贸易两种主张的历史,而美国也正是因此才从一个殖民地国家变为世界第一流的强国。不仅如此,由于英国力图保持世界工场的地位,美国运用贸易保护手段曾遇到很大的阻力。如果不是英国炮舰调动了美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激情,美国很难实施贸易保护政策。如果不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也许今天的美国也许就如同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一样,徒有广袤的土地、丰富的资源,却仍受发达工业国的控制和掠夺,仍然贫穷落后。因此,对于今天追求强大的中国来说,破解南北美洲不同历史命运的奥秘,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一、禁运催生了美国制造业1781年10月,英军将领康沃利斯于约克敦投降。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但是独立战争的胜利并没有自然而然地带来繁荣和发展。独立战争期间,由于对英贸易的滞阻,北美的制造业得到了一定发展,但从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看则仍远落后于英国。战争结束后,英国利用自身强大的制造业和商业优势,一方面对美国的出口实施严厉的商业限制,包括禁止美国货进入西印度群岛;另一方面则向美国大量倾销英国货。独立前夕,北美平均每年运往英国的生铁为3929吨,1791年下降为797吨[1]。烟草、稻米、蓝靛等大宗农产品的出口也大幅度下降,由此带累商业和航海业停滞,造船业衰落。据统计,从1784年到1786年,美国从英国进口的货物总值约为760万英镑,而同期美国向英国出口则仅为249万英镑,逆差高达521万英镑[2]。出口萎缩、市场缩小,使价格大幅下跌,商人、农场主纷纷破产,债务链条破裂,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动荡,许多地方爆发了农民起义,最著名是的谢司起义[3]。在美国史上,1781年至1789年被称为“危机时期”[4]。从竞争的观点来看,其实质是英国挟裹着其市场竞争的强者优势对新独立的弱小的美国进行打击,以经济殖民来代替政治、军事殖民。危机给美国上层社会带来了广泛的冲击,“美国向何处去”一时成为报纸和小册子所讨论的焦点。在一片喧嚣声中,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主义的两大声音至今仍清晰可辨。推崇自由贸易多为南部大种植园主、北部大商人。在危机时期,南部大种植园主兼并了大量小农的土地,巩固了竞争地位,他们虽然对英国限制出口不满,却得益于优质廉价的工业品。因此他们主张自由贸易,一方面要求英国取消出口限制,另一方面试图摆脱英国的商业垄断,开拓南欧、

苏联解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苏联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这种模式,尽管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的迅速崛起并成为世界强国,但总的来说,它其实并没有真正弄清楚一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1991年12月25日,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74年之久的红旗落地了,苏共亡党丧权,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自行解体。苏联解体近20年了,那么苏联的解体对我们今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呢? 一、斯大林模式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片面理解和扭曲 在长期激烈残酷的党内斗争中,斯大林分别战胜了托洛茨基、布哈林和新反对派后,发动了高速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和大清洗三大运动,完全改变了列宁开创的新经济政策道路,形成了苏联社会主义的斯大林模式。(1)纵观苏联发展的历史,斯大林模式为苏联的迅速崛起起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为苏联的最终解体埋下了永久的祸根,成为葬送苏联社会主义的终极原因。我们可以从斯大林模式的几个特征和弊病来看: 1. 政治上过度集权,缺少民主与法治。突出表现为个人集权制、职务终身制和指定接班人制,同时还包括消灭异己、监控干群、官僚特权、一党专制、以党代政、控制选举、干部任命。具体表现在过度集权的党政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软弱低效的监督体制、地位特殊的国家安全机关。(2)这种政治体制实质上是一种专制,完全背离现代社会的民主政治,也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所主张的无产阶级专政有很大的区别。这种政治体制之下,必然造成最高决策层独断专行、权力滥用、践踏民主法治。因此,这种带有高压甚至恐怖色彩的政治体制,本身就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人民当家作主的背离,是对无产阶级专政的扭曲——对敌人的专政变成了清除异己的工具。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专制统治都是一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动,而反动的体制是必然灭亡的,只是时间问题。 2. 经济上管得过死,经济成分过于单一,缺乏效率与效益。主要表现在过度集中的全民所有制的国家所有制,高度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过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过分强调行政手段的经济管理方法,比例严重失调国民经济结构。(3)这种带有严重的官有制色彩的济体制最终的结果是必然违背经济规律,压抑广大劳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导致效率和效益低下,也就是发展缓慢或者停滞不前,也必然导致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明显改善。 3. 思想文化上管得过严,缺少独立与自由。主要表现在文化团体国家化、领袖言论神圣化、公共舆论一律化。(4)大搞个人崇拜,钳制自由思想,破坏人民通信自由,文化团体和工作者变成了准国家机关和国家代言人,难以独立思考和自由创作。这种文化体制严重扼杀学术自由,阻碍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其实这种文化体制是严重背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也表明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已经扭曲了马列主义。我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曾经说过: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被压抑的思想总有一天会像火山爆发一样,不可阻挡。这种单一的思想文化体质必然阻碍理论创新,而一个更缺乏创新的政党,必然会被抛在时代的后面。历史一再证明,没有生动活泼、独立自由思想的社会,很难找到前进的方向和进步的动力。 另外,苏联在对外关系上大党大国主义盛行,对外盛行大国沙文主义和输出革命,而且国内还有一个高高在上的官僚特权阶层,这个特权阶层,形式上高高在上,脱离人民群众,不了解人民所思、所想、所欲,本质上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能解决人民群众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这样一种社会主义模式,绝不是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所构想的社会主义模式,它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种扭曲和变形,正是由于这种僵化的体制存在着自身和无法克服的弊端,再加上它的执行者不愿意也没能力对它进行革新,因此苏联的解体就成了历史的必然。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苏联解体尽管原因复杂,但不能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主要大国崛起的原因与启示初探考点

人教部编版高中历史主要大国崛起的原因与启示初探考点 一、英国的崛起 1、开始崛起:1588年,打败西班牙,开始建立海上霸主地位。 原因: (1)、地处大西洋沿岸,地理环境优越。 (2)、资本原始积累;能够把金银等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霸权确立:18世纪后期,英国打败了荷兰和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逐步建立起"日不落"的殖民帝国,在世界上拥有最广大的殖民地。 原因: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克服了专制制度,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3、达到顶峰: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在世界工业中居垄断地位,有"世界工厂"之称,是当时世界无可争议的头号霸主。 原因: (1)、最早开展和完成工业革命,在工业革命中重视科技的创新,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强国。 (2)、占有世界上最大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 (3)、自由主义的兴起,取代了重商主义。

二、美国的崛起 1、开始成为经济大国:1894年,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原因: (1)、幅员辽阔,地理环境优越,资源丰富。 (2)、西部领土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广大的国内市场。 (3)、欧亚移民,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必要的技术与经验。 (4)、内战后政治相对稳定,大量欧洲资本涌入。 (5)重视科技和教育。 2、一战后势力扩大,在华盛顿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原因: 充分利用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一战中大发战争横财,力量更加强大。 3、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确立:二战后初期,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北约组织成立,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 原因: (1)、二战中获得巨大利益,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黄金储备。 (2)、西欧国家普遍衰落。

戊戌变法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启示

戊戌变法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启示 戊戌变法和改革开放这两次中国历史上靠得最近的重大改革的命运和结果迥然不同。总结中国历次改革成败的经验教训以及外国的经验教训,能给我们许多重要启示。 1898年由康有为、梁启超倡导和推动,得到光绪皇帝支持的戊戌变法,由于遭到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清廷保守顽固势力的反对和镇压,仅仅进行103天就寿终正寝。作为中国近代第一个具有宪政意义的政治改革,戊戌变法用血的教训给中国改革开放提供了一份宝贵的经验:从政的美德是节制和谨慎,改革需取得保守集团的中立并拥有相当实力的支持者,通盘计划与具体推进协调进行,用地方改革拉动全局改革。 1978年开始,由邓小平倡导和推动,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已进行了三十多年,还将继续进行下去。迄今为止,这场中国历史上空前壮阔、持久和深刻的改革运动,从总体上来看,进行顺利,成果巨大,影响深远,势头经久不衰。 与历史上那些惨遭失败的变法相比,中国改革开放已经以中国迄今唯一成功的改革范例载入了历史。为什么过去的改革大都失败,唯独改革开放取得成功、改革者们能功德圆满呢?一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戊戌变法因为朝中大臣多为慈禧亲信,所以最终导向维护保守派的利益。维新派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并且急切的对慈禧展开进攻,操之过急,树敌太广,这是改革大忌。 任何旨在革除积弊,缓和矛盾,推动发展,富国强兵的变革,都有合理性和进步性。但谁来发动、领导和支持改革运动,却与改革的命运息息相关。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从一开始就是由中国共产党亲自发动和全力推动的,始终处于党的坚强领导之下。邓小平是党的领袖,是改革的倡导者和总设计师,对改革的发动和推进起到了关键和独特的作用。但改革不是靠他一个人的智慧和力量,也不是靠一群人的智慧和力量,而是靠全党的智慧和力量。一句话,改革是中国共产党的集体意志和行动。 二是全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世界上一切改革与革命的终极关怀,无不是为大多数人谋福祉。清末的中国民众正处在空前的水深火热之中。戊戌变法的维新派在政治改革上激情燃烧,而在解决具体民生问题上却一筹莫展,从而远远地脱离了底层群体,尤其是农民群众。光绪帝颁布的新政上谕数以百计,却没有一件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不仅如此,某些新政措施却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发生了直接冲突。地方老百姓对维新派的种种措施讨厌已极。 改革开放,固然有增强中国共产党执政根基、提高执政能力的考虑,但由于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它领导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革除不符合中国国情的“苏联模式”的种种弊端,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了国家富强,人民生活幸福,社会长治久安。 判断改革是非的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衡量改革成效的标准,主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一切改革举措以人民利益为依归。人民不是改革的旁观者,而是改革的主人,直接参与改革,共享改革成果。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国家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普遍改善,实现了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转变,现在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奋进。人民从改革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看到未来希望,因而衷心支持改革。 三是改革策略正确 在改革顺序上,先农村,后城市。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百分之七十以上,相对来说,农村情况较简单,改革容易推开,城市较复杂,改革需做大量准备工作;农村改革见效快,

美国崛起对中国启示

美国崛起中的种种因素对我国现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借鉴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认为美国崛起对中国启示如下: 1、美国强调依法治国,有着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强大的根本,我们现阶段的中心任务是进行全面的经济建设,这需要有强大的法律保障,为经济的发展扫除障碍。依法治国,有利于社会的安宁和稳定,亦可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良的环境氛 2走的都是先经济后政治的路线,美国在经济领先世界半个多世纪后才扛起世界领袖的大旗,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后近3 0 年的发展虽然拥有可观的整体经济实力,而且是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但仍然抱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着眼于国内的建设,并且认为自己只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我要求作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决不能因为个别经济指标跃居世界第一就沾沾自喜甚至狂妄自大 3、不断调整适合国情的国策与政策,要随时调整自己的国策,发展经济,增强实力。社会制度、外交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都是影响国家实力的重要因素。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应以更广阔的视野观察世界、观察中国,既增强信心和机遇意识,充分把握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也要提高忧患意识,加强战略谋划,增强应对能力,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4、美国重视科技、人才和教育。美国第一次把专利权写进了宪法,用国家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这大大的激发了整个社会的创造热情。正是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独占鳌头。第三次工业革命更是爆发于美国,从此,美国一直处于科技的前列。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国家崛起的必要条件。美国善于吸收人才,有着一系列的人才保障制度。美国的崛起,人才不可谓不关键。教育是国家之根本,是百年大计,是人才和科技的摇篮。中国现在的教育水平不可谓高,中西部的教育依然很落后,要想振兴中西部,振兴中华,教育必须先行,国家必须得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这也是所有历史性大国崛起的宝贵经验。

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对我们的启示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对我们的启示 数学科学学院应用数学专业杨龙20104207045 引言: 东欧剧变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波兰。1989年至1990年,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急转直下的政局变化,令全世界为之瞠目。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波兰、罗马尼亚、民主德国、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纷纷易手。执政40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纷纷下野。伴随着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东欧剧变之后,又一个超级大国倒下了。1991年12月25日圣诞节夜,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演说,宣布辞职。苏联从地图上消失了。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严重挫折,东欧与苏联到底怎么会落到亡党亡国的命运?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苏共的失败?苏共的失败对我们有什么有意义的启示? 原因: 东欧剧变的原因总结 (一)东欧剧变的内因。 1.历史原因 二战后,苏联对东欧各国的共产党一直以老子党自居。在苏联大国主义的控制下,东欧各国实际上没有取得独立自主的权利。为了对抗美国的冷战攻势,苏联着意巩固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强使东欧国家在内政外交上同它保持一致。在政治上,苏联要求东欧各国的执政党按照它的旨意部署行动计划、处理各自的内部事务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在经济上,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成为东欧各国惟一可奉行的社会主义模式。东欧各国完全背离了各自的具体国情,成了美苏冷战的牺牲品。 2.经济原因 照搬苏联模式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促使东欧各国不同程度上摆脱苏联模式束缚的要求,50~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出现了高潮。但这些改革除了南斯拉夫外,都未涉及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弊端,因而没有对旧体制进行根本改革。以致改革成效不大,经济发展日趋缓慢,甚至出现滑坡。 3.政治原因 由于在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官僚主义的滋生膨胀,进而导致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特权和腐败现象出现。经济、政治上的失误和偏差,使各国党和政府的威信低落,其结果是使反对派能够获取相当数量的群众的支持并最终以大选的形式获取政权。 (二)东欧剧变的外因: 1.苏联因素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面对苏联的衰落进行战略收缩。据估计,从1972年到1981年,苏联对东欧的贸易补贴总额为1019亿美元。为了甩掉东欧这个经济包袱,苏联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同时,戈尔巴乔夫的东欧政策“新思维”,

大国崛起对中国的启示

- - XXXXXX 商学院课程论文 题 目 大国崛起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国贸103班 XXX 国际商务系 XXXXXX XX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系 别 学生学号

【摘要】一个国家的崛起,即一个民族的崛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与国之间的较量靠的是科技。同时,一个健全而民主化的大国政治体系也是必不可少的。五百年来,九个世界性大国先后在历史的舞台上登场。历史就像是大国兴衰更替的链条,一环扣一环,有始无终,兴亡无常。而今日之中国就是这条链环中的一个环节。中国正在崛起,而正在崛起的国家有的最终成长为世界性的大国,也有的行百里而半九十,功败垂成。 【关键词】历史经验,和平崛起,经济,政治,文化 一、中国的现状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许多国人或许会为此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自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GDP增速令世界瞩目。在全世界都把羡慕的目光投向我们国家的时候,除了扬眉吐气之外,我们是否还缺少了什么?仅仅从国内生产总值这样一个华丽外表来衡量一个国家是非常不客观的。翻开历史的长卷,再次揭开国人那段屈辱的近代史,我们也许会十分诧异。据安格斯·麦迪森的统计,1820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是欧洲的1.22倍,189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日本的 5.28倍;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从1700至1820年间一直领先于欧洲和日本。但在1820年后的20年即1840年,中国却被英国在鸦片战争中打败。1895年在甲午战争中又被日本打败,中国因此失去香港、澳门和台湾,还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同样的遭遇也在西方大国上演:西班牙掠夺了美洲大量的金银,到16世纪末,世界金银总产量中有83%被西班牙占有。然而英国在16世纪末实际上还是一个人口很少的小国,它的无敌舰队在英西海战中竟不敌英国的貌似不堪一击的弱小舰队。富国被穷国打败,事实的确如此。一个没钱的国家绝对称不上是大国,但一个有钱的国家不一定就是大国,即便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们热捧经济增长,但是我们会发现石油之城波斯湾,其人均财富恐怕连美国都比不上,却战火不断。先是海湾战争,接着又是伊拉克战争,结果把富可敌国的伊拉克人民打得流离失所。由此可见,财富为我们通向强大奠定了基础,而要实现强国之梦,则还有很多。 二、各大国崛起的历程给中国带来的启示 (一)、大国崛起——英国

我国改革开放-40-年辉煌成就的经济学原理分析及启示

我国改革开放40 年辉煌成就的经济学原理分析及启示 根据著名经济史学家麦迪森的研究,中国的人均GDP 在过去一千年里几乎水平不变,而从1978年起GDP近乎垂直提升,中国经济总量也从此步入了年均近10%的增长快车道。众所周知,197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来,经过40年波澜壮阔的不平凡历程,我国已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步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近 40年来,中国在哪些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改革开放经历 了怎样的曲折历程?经济学原理如何阐释和解读这一历 程?改革开放对未来的启示何在?本报告拟就这些问题进 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一、改革开放40年我国取得的成就与世界各国对比 从生产力水平看,我国近40年年均经济增速高达9.7%,比世界年均增速快 6.8个百分点,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6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跃居世界第 一,人均GDP从1978年的156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8788美元,已进入中高收入国家之列。

从经济结构看,近40年来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下降了近16.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下降了约7.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 占比则上升了23.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国城镇化率由 1978年的17.9%上升至2017年的58.5%,增幅之大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从财政情况看,由于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近40年来我国多数年份财政收支处于赤字状态,2016年虽略高于3%的警戒线,但仍处于可控范围。截至2017年末,公共部门债务占GDP比重为36.2%,低于世界主要国家,且已连续两年下降。 从金融市场看,我国金融业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2.1%上升至2017年的8.0%,已成长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银行业信贷发放量占GDP比重超过200%,高于高收入国家水平。 从基础设施来看,人均电力消费从1978年的247千瓦时增

试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2

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公共管理学院08级行政管理二班0803030045许尔杰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戈尔巴乔夫用整整十二分钟读完了他那份《告苏联同胞书》,从此由列宁创建,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了近七十年的苏联解体了。曾经一度称霸全球的强大的苏联帝国,就像是一座高高垒起的积木,只是经人轻轻一点就在突然间轰然倒塌了。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并未过经战乱,自身又是如此地强大,怎么会一下子就解体了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顷刻瓦解,令全世界震惊,成为20世纪社会主义史上难解的“历史之谜”。二十多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少学者从多方面探讨苏联解体的原因,形成多种观点。本文就苏联解体的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进行再探索。 一、众说苏联解体的原因 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年来众说纷纭尚无定论,主要有下面几个方向: “葬送说“这一观点认为戈尔巴乔夫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叛徒,是乱党乱国的罪魁祸首,是他葬送了苏联的社会主义事业。 “和平演变说”该观点认为苏联演变的主要原因是西方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结果。 “民族矛盾说”有人认为,苏联解体是苏联实行大俄罗斯主义,对内搞霸权主义的结果。苏联演变的过程也是苏联民族关系日趋紧张、民族矛盾日益激化、民族分立日见增长的过程。 “上层自决说”这种说法认为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来自苏共内部,“是苏共的上层精英在对苏联的发展方向进行讨论所做出的决策结果”。 “经济没搞好说”该观点认为,苏联剧变中首要的决定因素是现存社会主义在同西方经济的竞赛中失败了,特别是在最近的技术革命期间,苏联的中央集权经济不能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并驾齐驱。 “斯大林模式说”这种说法认为苏联演变的原因是由于实行“斯大林模式”的结果,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窒息了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阻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 “错误路线说”该观点认为苏联演变的决定性因素是党的主要领导人推行错误的

深化机构改革实施方案

深化机构改革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县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方案》精神,全面推进我乡机构改革,结合我乡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深化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理顺职责关系,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机构和岗位设置,严格控制人员编制,建立精干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动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深化机构改革的基本原则: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坚持因地制宜,根据本乡区域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确定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的重点;坚持精简统一效能和积极稳妥,确保机构编制只减不增和社会稳定。 二、职能定位 乡镇是农村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三农”工作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直接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现阶段主要职能:一是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宣传贯彻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扶贫开发政策和省、州、县关于加快农村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科学编制和组织实施本乡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小建设、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专项规划;制定年度发展目标和推进措施,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做好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服务;保护基本农田,组织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抓好粮食生产;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节能高效现代农业,壮大特色产业,培育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扶持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强农资市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为农村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和劳力经济发展,引导农民多渠道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快新型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推动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体系建设;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好优抚安置、扶贫救济、养老保险、老龄服务和其他社会求助工作,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大公共设施建设投入,繁荣农村公共文化;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稳

大国崛起读后感2000字3篇

大国崛起读后感2000字3篇 篇一:大国崛起读后感 《大国崛起》读后感 《大国崛起》是一本气势恢宏的书。花一周时间读完,仔细品味,过程中有很多感悟与惊喜,感悟在两三年之后再次接触这几个大国的沿革变迁,确实好的书多次读每次都是不同感觉;惊喜在我好久不读历史书了,这次读这本书竟然发现我在半年之后,还是对这些历史有着较充分的兴趣,半年前读了本关于宋代的简约介绍的历史书。《大国崛起》是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解读15世纪以来9个世界性大国崛起历史的书。书中提到的9个国家的崛起历程,带给人的不仅仅是国家崛起的震撼,更多的是一国家如何在顺应发展潮流中通过经济的崛起从而实现国家崛起的思考。《大国崛起》浓缩了海洋时代上出现的各个强国发展的精华,让我再次感受的强国的不易。 葡萄牙,论面积还不如中国的许多省份,15世纪时还不到100万的人口的小国,当初仅仅是为了获取香料这个简单的愿望,却开创了真正意义上走向全球的大航海时代。他的成长,如同一艘小船经历了海上的大风大浪,日益看到耸立在海中央明亮的灯塔,最终成为了第一代世界大国。我们可以看到,国家的昌盛并不是以人口、面积来衡量的,葡萄牙所展示的就是他磅礴的勇气和不屈的傲气。他用他磅礴的勇气和不屈的傲气向全世界证明他们的力量不可小觑。 德国,在这个普及的国家中仅柏林洪堡大学就有29位科学家加冕过诺贝尔奖。我们从中可知,国家总在不断的发展,而人类短暂的生命永远也无法比拟一个国家漫长的历史,人类渺小的功绩永远也无法比拟一个国家的莫大的荣耀。所以,培育下一代的人才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自强的精神,才有自立的可能,才能赢得其它国家人们的尊敬。中华民族,在很多地方需要学习别国。我们有韧劲,却缺乏思考、也缺乏自省;我们有力量,却缺乏动力,也缺乏勇气。恰似德国在二战后勇于反思和敢于悔过的行为,最终才得到了全 世界的原谅与支持,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集中营纪念地长跪忏悔,真实地展示了这样的精神。那么只有正视历史,直面失败,历史才不会重演,成功才会到来。在务实上,我们做的比起别国也差的很远,搞浮夸,搞假政绩,搞表面繁荣等等无用的行为,根本不能从本质上,从实际上提升我国的国力。所以我们始终只能从面积和人口上说是一个大国,而从人均数据上讲却不能说是一个强国。 对于中国乃至任何一个国家强大的战略,我有个简单的体会: 一是重视科学和教育。回顾五百多年来大国发展的历程,思考九个大国崛起的关键因素,其中都离不开重视科学和教育,尤其是德国。德意志民族诞生了黑格尔、康德、马克思、贝多芬、歌德等思想界和艺术界的伟人,而位于柏林的洪堡大学就有29位科学家加冕过诺贝尔奖。精心培育下一代是历届德国政府的重要任务。二战后德国迅速崛起,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创造了高度的物质财富和社会文明。德国再次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一大批杰出的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尤其是工程技术领域,这也奠定了德国现代工业的基础。今天,德国生产的汽车、电子、通讯等产品遍及全球,世界各国的青年学子都喜欢到德国留学,今天德国的经济发展和文明程度令人叹服。 二是选择适合本国特点的发展道路。在于几百年来,西方主要大国的强盛无不是在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头选择了适合本国特点的发展道路,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放眼欧美大国,无论是葡萄牙、西班牙通过海洋冒险成就霸

改革开放的启示

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启示 三十年来,特别是新余市复市以来,改革开放推动了新余的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的改善。尤其是近两年,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指导下,新余市的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活力、城市规划建设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环境等等,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 回顾新余市改革开放发展的历程,给我们许多启示,给我们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今后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1、解放思想是推进改革开放的最强大动力。思想是行动的先声,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首先归功于思想解放的强大威力。邓小平曾讲过:“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了,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曾经有过两次重大的转折,两次思想大解放,两次转危为安:一次是遵义会议;一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遵义会议挽救了中国革命,我们党从教条主义的束缚中、从“左”倾错误路线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正确的政治路线,从而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挽救社会主义的又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32年前,当“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结束时,中国的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而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立即找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路,“两个凡是”的论调阻碍着拨乱反正的开展,阻碍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这时邓小平领导和支持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将人们的思想从僵化的教条中解放出来,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正确路线,为实行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航向、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论20世纪美国崛起的历程及启示

论20世纪美国崛起的历程及启示 一、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 美国的领土面积937万平方公里,地域十分辽阔,面积大约为整个欧洲的3/4,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占有着北美大陆最富庶的心脏地带;美国的中部大平原,幅员辽阔、土地肥沃,不仅是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农业区,其土地属于最肥沃和最高产的土地之列,可耕地约占总面积的2/5。与加拿大共有的五大湖泊所蓄淡水约占世界淡水总量一半。除此之外,它还蕴藏着丰富的金属矿和能源矿源,其中:锡占世界总储藏量的40%,铜、银锌各占世界总储藏量的16%,金占世界总量的10%,烟煤、无烟煤占世界总量的20%左右等等,此外还有数量十分可观的石油和天然气。所以,美国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一点为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和环境基础。美国地理环境优越性还在于它良好的地缘政治。由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两个海洋的保护,美国本土避免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损伤,反而还利用战争的机会聚敛财富;而美国南北都是弱国,没有邻国的威胁,不必担心遭受外国军队的入侵。享有着如此优越的地理条件,美国自然成为了美洲的领袖,更成为世界的霸主。 美国在其崛起过程中拥有得天独厚的安全环境和国际条件。东西两岸的两洋隔绝使美国可免于卷入欧亚大陆的战争和冲突,美国周边不存在强国作为邻国,南北的加拿大和墨西哥都弱于美国,广大的西部边疆成为转移东部社会矛盾的安全阀。从而优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为美国在20世纪快速的崛起提供了物质基础和良好的安全环境。 二、20世纪美国崛起的历程 一个国家的崛起是从各方面崛起的,绝不是单个方面的崛起就能实现一个国家的崛起,而是多个方面同时进行的。美国也不例外,为便于比较清楚的考察20世纪美国崛起的历程,所以分别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方面来分别梳理。 (一)经济崛起历程 在现代,与一国实力关系最密切的要素是它的工业生产[2]。20世纪美国在经济领域的崛起首先是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开始的,1894年美国的工业产值94.98亿美元,英国则是42.63亿美元,第三位德国为33.57亿美元,分别居于世界第二和第三

苏联解体对中国的启示

苏联解体对中国的启示 [摘要]苏联解体是20世纪国际政治的重大事件,它不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各国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相当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也给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留下了无可挽回的沉痛教训。认真分析研究苏联解体原因,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中国共产主义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事业,无疑是有着直接和现实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苏联;解体;原因;教训; 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且是一个有70多年社会主义历史的超级大国在20世纪末突然地四分五裂,由社会主义迅速蜕变为资本主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由高潮跌入低潮。认真分析研究苏联解体原因,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中国共产主义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事业,无疑是有着直接和现实的借鉴意义。 一、苏联解体的原因 造成苏联解体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是多方面的。这种剧变不是偶然的,它是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有内因、有外因;有长期的原因,也有短期的原因;有政治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但其最根本、最主要的原因是体制僵化、经济衰退。 第一,政治制度过分集权和僵化。 “苏联模式”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和过度集权的体制。这种体制在革命和战争的特殊年代曾经起过积极作用它能保证在最短时间内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解决最急需解决的问题。然而在科技迅猛发展、世界经济日益走向一体化的和平时期它就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了。从70年代开始苏联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就降了下来进入80年代便出现了停滞和危机。苏联经济上不去人民生活搞不好是苏联解体的深层次的终极原因。 第二,戈尔巴乔夫的错误领导。 苏联是在戈尔巴乔夫任期内解体的,作为当时苏联党政最高领导人他自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戈尔巴乔夫对国内的改革缺乏明确的战略目标和坚定信念,导致改革在战略和策略上的严重失误。戈尔巴乔夫引进西方自由民主和多元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