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AO造模参考资料

MCAO造模参考资料
MCAO造模参考资料

神经生物

丁香园

交流从医心得,获取前沿资讯立即打开

【原创】大鼠颈内动脉系统的解剖及其应用

立即回复收藏48

我是神经内科临床医师,在硕士研究生期间学习了大鼠脑缺血,模型,深感其中的困难,特别是详尽资料的匮乏和缺乏上级的有力支持。在当时我写下了此综述,但难以发表,可能是太长,不够新颖,已有相似内容。看到园地里诸多对此的讨论,今天作为原创发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参考文献也未删除。我已经发了前贴:大鼠颈内动脉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综述,请结合本帖学习。

大鼠颈内动脉系统的解剖及其应用

标准化的脑缺血动物模型是实验性脑缺血研究一直追求的重要目标,大鼠以其较多的优点成为实验性脑缺血造模的首选动物。几乎所有的实验性脑缺血都要涉及到大鼠的颈内动脉系统某一段或某一部位的实验性阻断,从而达到大鼠全脑、前脑或局灶性的缺血、梗死。因此,大鼠颈内动脉系统的解剖是实验性脑缺血操作的基础。目前,有关大鼠颈内动脉系统的资料缺乏,无系统性论述,尚有一些值得商榷之处,这为实验性脑血管病研究带来困难。故本文对大鼠颈内动脉系统的解剖学基础和实验性脑缺血应用问题作一综述。

1 颈内动脉系统颈段的解剖和应用

1.1 颈总动脉及其分叉的解剖和应用

杨安峰等[]对大鼠颈内动脉系统颈段的解剖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大鼠左侧颈总动脉起自主动脉弓,右侧颈总动脉起自无名动脉。两条颈总动脉穿出胸部以后,紧靠在气管两侧向前延伸。颈总动脉上行到达甲状腺的位置便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故在肉眼直视下可见到颈总动脉的“Y”形分叉状结构。在实验操作中,颈部正中切口,钝性分离皮下组织,然后再钝性分离胸骨舌骨肌和胸骨乳突肌后便可以见到颈总动脉的搏动,常可在此暴露、分离和结扎颈总动脉。颈总动脉的闭塞或阻断是多种缺血性脑血管病模型的基本操作,如四血管﹙双侧颈总动脉+双侧椎动脉﹚闭塞复制弥漫性全脑缺血;三血管﹙双侧颈总动脉+一侧椎动

脉﹚闭塞复制不完全性全脑缺血;双侧颈总动脉闭塞复制前脑缺血都需要暂时或永久性地阻断一侧或两侧的颈总动脉。线栓法进行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局灶性脑缺血大鼠造模时,可选择从颈总动脉分叉部剪一小口,插入插线相继进入颈内动脉颈部和颅内部而行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血流阻断。

在颈部,颈内动脉和颈总动脉与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相伴行。迷走神经从延髓侧面发出,经颈静脉孔出颅,在出口处膨大呈梭形的节状神经节,其内侧稍后方为较大的交感神经颈前神经节。后者靠近颈总动脉分叉部,与颈内动脉相贴。此外,交感神经还与颈内动脉一起进入颈动脉管。颈部的迷走神经和交感干之间有结缔组织连接在一起,两干紧贴颈总动脉的背外侧向后走行,其后扭向颈总动脉的腹内侧。肉眼直视下,迷走干稍粗,看起来更发白。交感干较细,看起来较透明更接近肉色[]。线栓法颈部手术中迷走神经、交感干和颈动脉的分离是精细的工作,需要时间和耐性。迷走神经的损伤可能诱发和加重麻醉过程中大鼠气道平滑肌的痉挛,分泌物增加,甚至引起心率失常。现有证据逐渐表明,线栓法制作的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出现的霍纳征不是大脑中动脉闭塞后引起的典型神经功能缺陷,估计与手术过程中交感神经的损伤有关。

1.2 颈外动脉及其分支的解剖和应用

颈外动脉是颈总动脉的直接延续,走行于气管旁和颈内动脉的内侧。而在人类,颈外动脉的走行初居于颈内动脉的内侧,而后经颈内动脉前方转至其外侧[]。即人类和大鼠的颈外动脉的解剖位置正好相反,这种比较解剖学上的显著差异在实验手术中需要高度关注,以避免将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混淆,从而导致整个实验的失败。在线栓法发展过程中就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如线栓法倡导者Longa等[]发表的示意图就把颈外动脉画在了颈内动脉的外侧。邱红霞等[]是从左侧颈外动脉残端插线进行线栓法操作,但示意图却为右侧颈外动脉操作。目前,附有示意图的文献很少,而这些重要文献甚至是原始文献的解剖示意图的错误会给初学者带来明显误导。与此相反的是Memezawa等[]所作的右侧颈内动脉线栓法操作示意图澄清了上述的错误而值得借鉴,它正确画出颈总动脉分叉,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的相对解剖位置,以及颈内动脉及其分支—翼腭动脉的相对解剖位置。

颈外动脉在上升的过程中陆续发出了众多的分支:枕动脉、甲状腺上动脉、咽升动脉、舌动脉、腭升动脉、颌外动脉、耳后动脉、咬肌动脉、耳前动脉、颞浅动脉、颌内动脉[]。早期的线栓法制备局灶脑缺血大鼠模型要求将颈外动脉的所有分支均电凝闭塞,其目的是断绝其颅内的侧支血流,以获得明显而恒定的梗死病灶。因此,对上述分支解剖的熟悉在分离、结扎中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线栓法的进步,现在只需要作颈外动脉近端的阻断而不强调作颈外动脉全部分支的闭塞。但颈外动脉某些重要分支在显微手术操作中仍具有重要意义,如枕动脉是在颈外动脉近段向外上方发出并越过颈内动脉的腹侧,有可能被初学者误认为颈内动脉而作错误操作。在作颈外动脉近端的结扎时对该血管的分离也具有一定难度,可因血管断裂而致大出血。此外,线栓法进行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局灶性脑缺血大鼠造模时进行时,也可选择从颈外动脉远端剪一小口,插入栓线,栓线再进入颈内动脉而行局灶性血流闭塞,需要灌注时抽出栓线到颈外动脉即可。

1.3 颈内动脉及翼腭动脉的解剖和应用

颈内动脉是颈总动脉在甲状腺的后端向外侧发出的一个小分支,从颈深部穿行达颅底,在鼓室后分出一大分支—翼腭动脉,这也是颈内动脉的唯一颅外分支[]。刘亢丁等[]的铸型标本提示颈内动脉从颈总动脉发出后走行2~3mm后便发出翼腭动脉。依据图谱分析结合手术所见,颈内动脉主干分为翼腭动脉和颈内动脉也形成“Y”形结构。翼腭动脉行向外侧,然后进入后破裂孔(颈静脉孔)。颈内动脉相对行于内侧,沿鼓室内侧延伸一小段距离后进入颅腔,发出颅内分支[]。关于颈内动脉入颅孔道尚有不同观点,杨安峰等[]在文字叙述中认为颈内动脉进入鼓室与枕骨基板之间的后破裂孔入颅,这便与翼腭动脉入颅孔道相矛盾。但该作者摘引的Greene示意图却显示翼腭动脉经后破裂孔入颅,颈内动脉经颈动脉管入颅。颈内动脉管是位于鼓泡内侧的一条小沟,颈内动脉通过此沟经颈动脉孔入颅。由此可见,颈内动脉是经由颈内动脉管和颈内动脉孔入颅的,而不是后破裂孔(颈静脉孔)。范明霞等[]的解剖观察也认为大鼠颈内动脉经颞骨岩部的颈动脉管入颅。但在线栓法实践中却容易犯解剖学错误。如关云谦等[]有关线栓法的综述中认为颈内动脉经颈静脉孔(后破裂孔)入颅,张成英等的解剖观察也认为颈内动脉经后破裂孔入颅,犯了前述的错误。

翼腭动脉位置深在,实验中常需要剪开二腹肌后腹才能暴露,结扎该动脉具有比较大的难度,容易导致血管断裂出血,对大鼠造成较大的损伤。此外,翼腭动脉起始部的舌咽神经丛的分离亦是精细的操作。传统认为翼腭动脉为基底节区提供侧支血流,故需要作永久性闭塞[]。但此后无明确的解剖资料证实其侧支代偿地位,线栓法的发展也只要求对其暂时性闭塞,避免栓线误入而导致线栓失败。而翼腭动脉在永久性闭塞情况下,颈内动脉内的栓线周围容易形成血栓对再灌注成功率有影响,故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不需要永久闭塞翼腭动脉。但对实验手术者而言,更重要的是对其解剖熟悉,不要与颈内动脉入颅支混淆,这是确保造模成功的前提条件。

2 颈内动脉系统入颅段的解剖和应用

2.1大脑前动脉的解剖和应用

Moffat[]观察了成年大鼠的大脑前动脉解剖。大脑前动脉从颈内动脉分出后向大脑喙侧走行,行于视神经背侧并分出一支大的嗅动脉,该分支在腹侧走行进入鼻。而在人类,嗅动脉已经明显退化。双侧的前动脉各发出了一支分支越过中线相互交叉,主要为视交叉背侧提供血液。然后两侧的前动脉以锐角的形式在中线位相互合并成一条大脑前动脉,它行于大脑背侧,胼胝体之上,逐渐走向尾侧。两侧的大脑前动脉在交叉之前或之后各发出一条分支,该分支围绕嗅球的尾侧边缘并为嗅球和毗邻的大脑部分提供血供。大脑前动脉也分出一些中央支,中线位的大脑前动脉主干分支主要供应大脑半球的内侧部。在大脑前动脉再次分为两支之前,尚有许多小分支供应胼胝体。每个终末分支走向各自半球的内侧,与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的分支形成吻合并发出一支细小分支,它弯曲走行于胼胝体后部之上,与大脑后动脉的脉络丛分支形成吻合并为侧脑室和第三脑室脉络丛提供血供。上述观察为学习大脑前动脉解剖提供了较详细的文字描述。李世校等[]观察了20只Wistar大鼠的脑底动脉环,发现颈内动脉在脑底部,三叉神经根的内侧向前发出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还向前内发出前交通动脉,其起始部互相连接,向前形成总前大脑动脉。但作者未述及大脑前动脉是否合并及总前大脑动脉的供血区域。张成英等[]进一步发现45只Wistar大鼠中71.11%出现两侧的大脑前动脉合并为一条大动脉,命名为“总前大脑动脉”,它多分出3个分支,其中一只沿胼胝体上方后延,分布于大脑半球内侧面,另有1~2只向纵裂内向前

延伸,分布至嗅脑。但仅有26.67%的大鼠存在前交通动脉。2.22%的大鼠大脑前动脉既不合并,也无前交通动脉相连,即脑底动脉环的前部未闭合。由此可见,“总前大脑动脉”概念内容到底是由大脑前动脉合并而成,还是前交通动脉互相连接而成还有待进一步证实。在线栓大鼠造模中,线栓侧大脑前动脉远段的血供主要经由前交通动脉提供对侧脑底动脉环的血流以代偿。但前交通动脉的出现率仅约1/4,那大脑前动脉前段的被代偿情况应该出现明显差异,其缺血梗死区亦会出现变异。但众多的实验未出现此预测结果,这是否意味作由两侧大脑前动脉合并而成的总前大脑动脉也具有代偿血管样作用?而 2.22%的脑底动脉环前部未闭合大鼠从理论上讲就丧失了对线栓侧大脑前动远段的代偿能力,这就可以解释偶尔出现的梗死病灶明显变异的情况。

2.2大脑中动脉的解剖和应用

2.2.1大脑中动脉循行概述

张成英等[]观察到大脑中动脉为颈内动脉终支中较大的一终支,起于脑底漏斗体外侧,在视交叉的后方3.0±0.45mm处与前行的大脑前动脉分离。经大脑前静脉的深面走向前外,越过嗅束的浅面、大脑下静脉的深面、鳞代骨颧突基部的前缘。沿大脑半球的外侧面分布于大脑半球的整个背面。大脑中动脉可分为三段:起始处至嗅束内侧为始端,长度为 2.60±0.24mm;嗅束至大脑下静脉内侧为中段,长度为 2.94±0.26mm;大脑下静脉至分为终末支处为末段,长度为3.10±0.76mm。大脑中动脉主要支配大脑半球的腹侧面和背外侧面的大部。

大鼠大脑中动脉分段在开颅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中具有重要意义。张成英等[]研究了大脑中动脉的闭塞部位选择,认为起始段较短,分支较多,与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毗邻,容易在操作中引起出血。而且该段由骨质较硬的蝶骨翼突所覆盖,凿骨开窗难度大。而中段的分支少,相对较长,无大血管毗邻,为骨质较薄的蝶骨大翼遮盖。以颧骨基部前缘为骨性标志,向内侧3.15mm处,靠近嗅束的外侧凿骨开窗,即可暴露大脑中动脉中段。故推荐此段为首选开颅部位。但作者没有考虑到实验性缺血梗死部位的选择与中动脉的分段和分支有关,不同要求的实验行脑缺血研究需要闭塞不同的分段和分支。按照此操作,则缺血梗死区主要在大脑皮层,而基底节区未产生变化,这只能称为大脑中动脉远段闭塞型脑缺血大鼠模型。作者的验证性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若同时要求出基底节区

的梗死则大脑中动脉中段的闭塞造模就不适宜。而Bederson等[]则较全面地总结了大脑中动脉闭塞部位与梗死率的关系。分别在中动脉的起始处、近嗅束内侧段和近大脑下静脉外侧段进行闭塞操作,梗死发生率分别为13%、67%和0%。未取得100%的梗死率是因为未完全闭塞豆纹动脉和来自近端及远端的小皮层动脉侧支血流。而从中动脉起始部开始到大脑下静脉或从中动脉近嗅束约2mm处开始到大脑下静脉这一段(3~6mm)进行闭塞便能取得100%梗死率。这在开颅法进行大脑中动脉选择性闭塞时尤为重要。

2.2.2大脑中动脉深穿分支解剖和应用

Bederson等[]研究了大鼠基底节区动脉血供分布:前基底节外侧部分由大脑中动脉靠近嗅束处发出的豆纹动脉支配;基底节内侧部分由大脑前动脉发出的Heubner’s回返支支配;基底节区后部由大脑中动脉的的内侧豆纹动脉分支支配。因此,大脑中动脉深穿分支是基底节的主要供血动脉。Rieke[]结合扫描电镜和血管内投射技术在老年正常血压大鼠进一步发现大脑中动脉的深穿支参与尾—壳核的中间部分和苍白球的起始部分的供血。深穿支从主干发出时近似呈直角,其管径在发出处突然减小,呈盘旋状走行。这在解剖上说明该动脉分支与人类相似,都是“易卒中动脉”。Oliff等[]认为外侧纹状体动脉是“终动脉”,大脑中动脉闭塞后,侧支循环不能为大部分尾-壳核提供足够的代偿血流供应,故而易发生梗死。何明利等[]发现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结果缺血30min,坏死神经元首先出现在基底节区,至1h后逐渐扩展到皮层。这也提示基底节区的缺血耐受性弱于皮层,可能与其侧支代偿能力不足有关。Longa等[]认为大鼠的丘脑和基底节区的血供除前述的动脉分支外还有翼腭动脉的颅底深穿支侧支血流支配。故线栓法制备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需要闭塞翼腭动脉。其基底节区梗死灶也较开颅法选择性闭塞大脑中动脉的广泛,它包括尾-壳核的中间和后侧部,涉及到内囊和丘脑前部。其原因是线栓侧大脑前动脉血供可经由前交通动脉和对侧翼腭动脉的代偿故不易出现缺血梗死。栓线在颈内动脉内可引起大脑后动脉的血供减少,尽管大脑后动脉远段部分血供可经由后交通动脉代偿,但其发出深穿支的近端部分可能出现代偿不足而致缺血改变。所以线栓法引起基底节区的梗死主要与大脑中动脉深穿支闭塞有关,部分与大脑后动脉深穿支的血流闭塞有关。

2.2.3大脑中动脉皮层分支变异和应用

Rubino []对65只SD大鼠行永久性闭塞大脑中动脉各皮层分支,观察梗死分布情况,总结出皮层分支走行和供应区域。发现大鼠大脑中动脉从Willis环发出后走行于嗅裂上2~6mm后分叉,发出顶支和额支两个大的皮层支。故大脑中动脉主干和额、顶分支形态结构呈“Y”形。额支向上,向前走行,当接近中线时常分出多个小分支。而顶支走行与中线平行并逐渐向枕部方向延伸,发出多个分支供应大脑中动脉主干后方和嗅裂以上的皮层,该模式出现频率为46%,被认为是典型解剖模式。此外,在典型模式的基础上有26.1%的大鼠只出现梨状支,梨状支在“Y”形分叉部的近端呈直角发出,在行程中很少在发出小分支,供应梨状皮层和额区。在典型模式的基础上有5%的大鼠只出现颞支,该分支也从中动脉主干呈直角发出,沿着颞区走行并供应颞区。尚有17%的大鼠在典型模式的基础上既出现颞支又出现梨状分支。这是常见的四种变异形式。统计结果显示:大鼠大脑中动脉的皮层分支至少有2~4支,全部大鼠都具备有顶支和额支,43%的大鼠具有明显的梨状分支,仅有22%的大鼠具有明显的颞支。依据全部大鼠都具备顶支和额支,可将大鼠皮层分为三个区:额梨状区、前区和后区。额梨状区位于嗅裂的上面,中动脉主干和额支后面,它包括梨状皮层和部分额区皮层。其上部由额支支配,其下部由梨状分支支配;前区位于额支、顶支和中线三者之间,它包括部分额区皮层、外侧扣带皮层和部分顶区。其血供由额支和顶支支配;后区位于嗅裂上方,大脑中动脉主干后方,包绕顶支下的区域。它包括部分顶区皮层、枕区皮层和颞区上部。其血供由顶支,偶尔由颞支支配。该三个区包绕了每侧半球60~70%皮层区域。这对了解大鼠中动脉分支解剖、支配区域和脑皮层分区提供了较详细的资料。Menzies[]观察了218只SD大鼠,发现全部大鼠都存在额支和顶支,在典型模式的基础上只出现梨状支的大鼠频率为26.2%,这两点与前者观察一致。但典型模式的出现频率仅为7%;在典型模式的基础上出现颞支、梨状分支的频率为51%;在典型模式的基础上只出现颞支的频率为14%,这些都与前者结果有明显差异。所以大鼠皮层分支有较明显的变异,这在实验操作中应该给予了解。Fox等[]观察了263只雄性成年SD大鼠,亦发现大脑中动脉在大脑下静脉上方走行1~5mm后,其主干通常分为两个主要分支而成为“Y”形结构,供应额区和顶区皮层。这是大脑中动脉解剖的基本形式,由于各主要分支和

小分支的变异,大脑中动脉皮层分支及小分支解剖变异可以分为6种形式,其中有82.9%的大鼠在“Y”结构的基础上还有1~3分支支配额岛和/或颞区皮层。有2.3%的大鼠在“Y”结构的基础上还有1支从嗅束和大脑下静脉之间起源的大分支,它支配嗅裂以上的额岛皮层。有4.9%的大鼠有4支及其以上的颞支和脑岛分支,大脑中动脉主干亦因此可为“Y”形或三叉状,甚至四叉状结构。有2.7%大鼠有典型的“Y”结构,但皮层分支稀少。或者仅有一个分支支配颞区和脑岛,但却无明显分叉出现。3.4%大鼠的中动脉主干分叉毗邻大脑下静脉,通过骨窗可以看见两个小的分支。有 3.8%大鼠的颞支和顶支相互吻合构成类似环状的结构。该观察的解剖名词和结果前述观察存在差异,但却丰富了大鼠的解剖变异类型。Shiino等[]对74只SD大鼠大脑中动脉近端的嗅支解剖变异作了较深入的研究,突出地强调嗅支解剖重要性。依据图表数据,只有约20%大鼠除嗅皮层分支外尚有其他皮层分支从中动脉主干近端发出,大约80%大鼠除嗅支外无其他皮层分支。其中73.8%大鼠的嗅支从大脑中动脉主干近嗅束内侧部发出,并为单一分支。尚有小部分大鼠的单一嗅支从大脑中动脉主干近嗅束外侧部发出,或者以两条嗅支分别从大脑中动脉主干近嗅束的内侧和外侧部分别发出。嗅支在实验性局灶性梗死中具有重要意义。若在嗅束外侧单纯闭塞大脑中动脉主干则大脑皮层的梗死率为14%,未出现基底节区梗死。在此基础上再闭塞嗅支则可使大脑皮层的梗死率提高到63%,基底节区梗死率为38%。基底节区梗死率提高的原因可用中动脉深穿支闭塞来解释。而是否闭塞嗅分支对皮层梗死面积大小具有重要意义。究其原因,Menzies[]认为梨状支为终动脉,没有充足的侧支血流供应,故其供血区—额梨状区易产生梗死。在此,梨状支就其实质内容而言应该是嗅支。

综上所述,大脑中动脉的皮层分支存在较大的变异,某些解剖学名词也存在同义异名的情况,如梨状支和嗅支。分析原因,可能为手术入路差异、骨窗显示大小、显微观察条件和作者经验的差异所致。但是上述资料都描述了大脑中动脉主干和额、顶分支构成的“Y”形结构,梨状支﹙嗅支﹚、颞支出现只是存在频率差异。了解各分支变异,可加深理解梗死灶分布及其变异,了解侧支循环情况。有利于开颅显微手术作皮层分支梗死。如Wei[]用开颅法暴露大脑中动脉,选择围绕Barrel皮层的中动脉3~6分支作结扎,由此在Barrel皮层形成微型卒中。该法有利于对更局限的皮层功能区作深入分析,具有实验方法学的意义。

2.3 大脑后动脉及后交通动脉的解剖和应用

李世校等[]发现颈内动脉在行至脑底中部向后发出大脑后动脉,在大脑后动脉起始处的后半周再发出后交通动脉,其作用是连接大脑后动脉和小脑上动脉。张成英等[]总结了45只Wistar大鼠大脑后动脉的循行:其主干沿乳头体的外缘后行并继向后外分出2~3个分支,绕过大脑脚,沿小脑幕的前面上行,分支于大脑半球的枕区和部分间脑。大脑后动脉向内后分出后交通动脉,与基底动脉末端或小脑上动脉吻合。其中86.66%大鼠的两侧后交通动脉远端均连接基底动脉末端,而13.34%大鼠的一侧后交通动脉远端与基底动脉末端连接,另一侧后交通动脉远端与小脑上动脉连接,这也将影响脑底动脉环后部的构成。需注意的是大鼠与人类比较解剖学上的差异。在人类胚胎期,大脑后动脉是由后交通动脉发出,而后交通动脉由颈内动脉发出,因此大脑后动脉归属于颈内动脉系统。而在人类成体期,大脑后动脉是由基底动脉发出,归属于椎—基底动脉系统;后交通动脉仍然由颈内动脉发出,连接颈内动脉和大脑后动脉[]。人类与大鼠在大脑后动脉和后交通动脉上明显的解剖学差异差异需要高度重视。但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如Brown[]观察了29只白化大鼠的脑底动脉环,认为大脑后动脉由基底动脉发出,后交通动脉直接由颈内动脉分出,其作用是连接颈内动脉和大脑后动脉。这与成体人类的解剖一致。而袁琼兰等[]则认为后交通动脉由小脑上动脉发出。但这些反对意见都缺乏详细的测量数据支持,需要进一步证实。

2.4 脑底动脉环的解剖和应用

李世校等[]观察了20只Wistar大鼠的脑底动脉环,发现大鼠的脑底动脉环组成为:颈内动脉、前交通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基底动脉和小脑上动脉。张成英等[]发现的脑动脉环的构成为:两侧颈内动脉脑底段,大脑前、后动脉的起始段,总前大脑动脉﹙两侧大脑前动脉合并而成﹚,后交通动脉和基底动脉末段。该动脉环无前交通动脉,估计与前交通动脉出现率较低(26.67%)有关,无小脑上动脉,估计与后交通动脉和小脑上动脉连接的出现率较低(13.34%)有关。范明霞等[]观察了15只Wistar大鼠的脑底动脉环,认为大鼠的脑底动脉环由大脑前、中、后动脉和前、后交通动脉以及小脑上动脉组成。与前者相比多出了大脑中动脉,少了基底动脉,但该观察样本数较少,缺乏详细的解剖观察依据,需要进一步证实。综上所述,目前公认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

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和基底动脉参与动脉环的构成。争议的产生与总前大脑动脉、前交通动脉和后交通动脉的变异和出现频率差异有关,由此而导致脑底动脉环的前部和后部构成差异。尽管如此,李世校等[]发现15只大鼠大脑脑底动脉环各动脉发育匀称,且口径相等的占80%。张成英等[]发现动脉环的血管左、右对称,口径相等的也占80%,闭锁型动脉环出现率为97.78%。这说明大鼠脑动脉环的结构完整,变异较小,是制作脑缺血动物模型的理想动物。

综上所述,大鼠的脑血管解剖与人类有比较高的相似性,这也使大鼠称为实验性脑缺血研究首选动物的原因之一。但大鼠作为啮齿类动物与人类脑血管的比较解剖学存在一定的差异,如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的相对解剖位置;翼腭动脉的出现;大脑后动脉的归属;脑底动脉环的构成等,这在实验性脑缺血造模中需给予高度的重视。实验性脑缺血大鼠模型的发展史亦提示任何新型的脑缺血动物模型的产生都是建立在掌握了脑血管解剖的基础之上。而对某些实验结果产生的争议也往往是对脑血管解剖知识的认识不够全面而造成的。因此,对大鼠脑血管基础解剖知识的掌握是实验性脑血管病根本基础。

参考文献

[] 杨安峰,王平.大鼠的解剖和组织.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112-115 [] 柏树令,应大君.系统解剖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34

[] Zea Longa E,Weinstein PR,Carlson S,et al.Reversibl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without craniectomy in rats. Stroke,1989,20(1):84-97

[] 邱红霞,陈惟昌.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MRI、血管构筑及病理变化特点.中日友好医院学报,1999,13(5):249-253

[] Memezawa H,Minamisawa H,Smith ML.Iichemic penumbra in a model of reversible middle artery occlusion in the rat.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1992,89:67-78

[] 刘亢丁,苏志坚,李毅平,等.实验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的改进及评价.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7,14(2):87-89

[] 范明霞,程宝玉,秦继芝. Wistar大鼠脑底部动脉分布初探.上海实验动物科学.1996,16﹙1﹚:35,44

[] 关云谦,孙明,徐超.大鼠颈内动脉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及影响因素.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1,9﹙3﹚:151-1153

[] Moffat DB.The development of the 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and its related vessels in the rat.Am J Anat,1961,108:17-29

[] 李世校,张静,张国荣,等.几种实验动物脑动脉环的观察. 解剖学杂志,1993,16﹙3﹚:265-267

[] 张成英,殷长荣,王小标,等.大鼠脑动脉解剖及其在脑缺血模型中的应用.蚌埠医学院学报,1995,20﹙4﹚:229-230

[] 张成英,姚家庆,田鹤村,等.大鼠脑动脉环的解剖学观察.解剖学杂志,1996,19﹙6﹚:506-508

[] 张成英,苗华,陈前芬,等.大鼠大脑中动脉的解剖及其在脑缺血模型中的应用.解剖学杂志,1998,21﹙3﹚:211-213

[] 张成英,陈前芬,田鹤村.大鼠脑缺血模型阻断部位的选择.四川解剖学杂志,2000,8﹙3﹚:146-149

[] 陈前芬,郭安河,张成英,等.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蚌埠医学院学报,1996,21﹙4﹚:215-216

[] Bederson JB,Pitts LH,Tsuji M.Ra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evaluation of the model and development of a neurologic examitation.Stroke,1986,17﹙3﹚:472-476

[] Rieke GK,Bowers DE,Penn P.Vascular supply pattern to rat caudatoputamen and globus pallidus:scanning electronmicroscopic study of vascular endocasts of stroke-prone vessele.Stroke,1981,12﹙6﹚:840-847

[] Oliff HS,Weber E,Eilon G,et al.The role of strain/vendor differences on the outcome of focal ischemia induced by intraluminal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in the rat.Brain Research,1995,675:20-26

[] 何明利,陈曼娥,王国景.MCAO后鼠脑的病理演变及治疗窗数学模拟研究.中国现代医学,2000,10﹙4﹚:5-6

[] Rubino GJ,Young W.Ischemic cortical lesions after permanent occlusion of individual middle cerebral artery branches in rats.Stroke 1988,19﹙7﹚:870-877

[] Menzies SA,Hoff JT,Betz AL.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in rats:a neur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evaluation of a reproducibal model.Neurosurgery,1992,31﹙1﹚:100-107

[] Fox G,Gallacher D,Shevde S.Anatomic variation of th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in the Sprague—Dawley rat. Stroke,1993,24﹙12﹚:2087-2093

[] Shiino A,Harada K,Handa J.Focal brain ischemic model in rats.an experimental study.Surg Neurol,1989,31:203-208

[] Wei L,Rowainen CM,Woolsey TA.Ministroke in rat bareel cortex.Stroke,1995,26﹙8﹚:1459-1462

[] 张致身,方伯渊,林锴.人脑血管解剖与临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71-72

[] Brown JO.The morphology of circulus arteriosus cerebri in rats.Anat Rec,1966,156:99-106

[] 袁琼兰,**祥,羊惠君.改良的短暂局灶性大鼠脑缺血模型.四川解剖学杂志,1998,6(2):65-68

动物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第十四章脊索动物门(Chordata) 一、名词解释 1. 脊索:介于消化道和背神经管之间,起支持体轴作用的一条棒状结构,来源于胚胎期的原肠背壁。部由泡状细胞构成,外围以结缔组织鞘,坚韧而有弹性。低等脊索动物脊索终生存在或仅见于幼体时期。高等脊索动物只在胚胎期出现,发育完全时被分节的骨质脊柱取代。 2. 背神经管:位于脊索动物脊索背面的中空管状的中枢神经系统。由胚体背中部的外胚层下陷卷褶形成。脊椎动物的神经管前端膨大为脑,脑后部分形成脊髓。 3. 咽鳃裂:低等脊索动物在消化道前端的咽部两侧有一系列左右成对排列、数目不等的裂孔,直接开口于体表或以一个共同的开口间接的与外界相通,这些裂孔即咽鳃裂。低等种类终生存在并附生布满血管的鳃,作为呼吸器官,陆栖种类仅在胚胎期或幼体期出现。 4. 尾索动物:脊索动物中最低级的类群之一。脊索和背神经管仅存于幼体的尾部,成体退化消失。身体包在胶质或近似植物纤维的被囊中,故又称被囊动物。 5. 逆行变态:在变态过程中,幼体的尾连同部的脊索和尾肌萎缩消失,神经管退化成一个神经节,感觉器官消失。咽部扩大,鳃裂数目增加,脏位置发生改变,形成被囊。经过变态,失去了一些重要构造,形体变得更为简单,这种变态方式即逆行变态。 6. 小肾囊:尾索动物在肠附近的具有排泄机能的细胞,含有尿酸结晶。 7. 头索动物:终生具有发达脊索、背神经管和咽鳃裂等特征的无头鱼形脊索动物。脊索不但终生保留,并延伸至背神经管的前方,故称头索动物。 8. 脑眼:位于鱼神经管两侧的黑色小点,是鱼的光线感受器。每个脑眼由一个感光细胞和一个色素细胞构成,可通过半透明的体壁,起到感光作用。 9. 背板和柱:海鞘、鱼等原索动物咽腔壁背、腹的中央各有一条沟状结构,分别成为背板和柱。沟有腺细胞和纤毛细胞;背板、柱上下相对,在咽前端以围咽沟相连。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沉入柱的食物粘聚成团,借助于纤毛的摆动,将食物团从柱向前推行,经围咽沟沿背板进入食道、胃、肠进行消化。 10. 无头类:头索动物身体呈鱼形,体节分明,脊索终生保留,并延伸至背神经管的前方,头部不明显,缺乏真正的头和脑,故称为无头类。 11. 有头类:脊椎动物亚门脊索只在胚胎发育阶段出现,后被脊柱所取代。脑和各种器官在身体前端集中,形成明显的头部,故称有头类。 12. 无颌类:圆口纲属于较低等的脊椎动物,缺乏用作主动捕食的上、下颌,又称无颌类。 13. 有颌类:包括脊椎动物中除了圆口纲物种外的所有类群。这些生物都具备了上、下颌,用于支持口部、加强动物主动摄食和消化能力。 14. 原索动物:尾索动物和头索动物两个亚门是脊椎动物中最低级的类群,合称为原索

小学生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

小学生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 一、小学生不传染的常见病 1.近视 近视是青少年的一种常见病,是指看远看不清,看近清晰的屈光异常。青少年近视多数是假性近视。其主要原因是平时不注意用眼卫生,使睫状体过度紧张而逐渐形成近视眼。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真性近视。它的发生和发展与遗传和环境因素相关。 2.龋齿 龋病及牙周疾病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和生长发育最常见的口腔疾病。我国学生的龋齿患病情况严重,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学生牙周病患病尤为突出。所以,我们要从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入手,提升学生口腔健康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龋齿是口腔中的食物残渣附着在牙齿上经过发酵产生酸形成牙菌斑。可将龋齿分为三度即浅龋、中龋和深龋。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 3.营养不良和单纯性肥胖 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评定方法是:以同等身高标准体重值为100%,体重在标准体重91-110%范围内为营养状况良好,低于90%为营养不良,学习体重在标准体重的111-120%为超重,高于120%为肥胖。当前中学生中营养不良和肥胖的患病率均已超过10%营养不良将导致学生生长发育障碍,而肥胖是高血压、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的诱发因素之一。这两种疾病均与日常饮食关系密切。

4.贫血 贫血是青少年最常见疾病之一,它不但影响青少年正常的生长发育,而且对学生的智力行为及免疫功能等有很大的危害,是学生常见病中重点防治疾病之一,青少年贫血主要是缺铁性贫血,属营养性贫血,所以防治工作的重点是饮食调整膳食结构和合理营养。 5.蛔虫感染 蛔虫感染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疾患之一,对儿童少年的健康和生长发育有长期的不良影响。 6.脊柱弯曲异常 脊柱弯曲异常是学生中容易发生的姿势缺陷,主要原因是因年龄小正在长身体的时候经常坐姿不准确、缺乏体育活动,营养不良和疾病导致的。 二、传染疾病的预防方法 1.近视防治方法 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自觉做到“五要”、“*要”。 五要是:光线要充足,姿式要端正(一拳一尺一寸),劳逸要结合,字迹要清楚,要认真做眼保健操。 *要是:不要在光线太强、太弱和阳光照射下看书、写字;不要在走路或乘车时看书、写字;不要躺着或歪着看书;不要连续长时期看书、写字;不要近距离看书、写字。 药物治疗和配戴眼镜。 2.龋齿防治方法 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

动物生物学名词解释讲解

原生动物门 1.食物泡(Food vacuole ):食物进入原生动物体内后被细胞质形成食物泡随原生质流动,并经消化酶消化,消化后的营养物质从食物泡进入内质,不能吸收的食物残渣由体表或胞肛排出体外。 2.胞肛(Cytopyge):又称肛点,是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体表固定位置排出体外的胞器。 3.胞口: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的多数动物用以取食的细胞器的一个结构,位于胞咽之前。 4.胞咽: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的多数动物用以取食的细胞器的一个结构,位于胞口之后。 5.表膜(pellicle):又称皮膜,是原生动物身体表面一层很薄的原生质膜,使身体保持了一定形状。表膜的弹性又可使身体适应改变形状。 6.大核:纤毛虫类都具大核和小核两种类型的细胞核,大核负责纤毛虫的正常代谢、细胞分化控制等。大核可以通过DNA 的复制成为多倍体核。 7.小核:是纤毛虫类两种类型的细胞核的一种。一般较小,呈球形,数目不定,小核负责基因的交换重组并由它产生大核,小核均为二倍体,因此又称为生殖核。 8.伸缩泡(contracrtile vacuole ):是原生动物体内水分调节细胞器,兼有排泄功能。不同种类的原生动物伸缩泡的结构不尽相同,纤毛虫的伸缩泡最复杂,每个伸缩泡有6-10 个收集管,收集管周围有很多网状小管,收集内质中的多余水分及部分代谢产物,最终由伸缩泡与外界相通的小孔排出体外。9.收集管(collecting canals):纤毛虫体内与伸缩泡相通的,周期性地将内质网收集的水分集中注入伸缩泡的结构。 10.外质(ectoplasm):原生动物的细胞质靠近表膜的一层,光镜下外质透明清晰,较致密。在变形虫中可以看到外质与内质相互转化。外质可以分化出一些特殊的结构,如腰鞭毛虫的刺丝囊(nematocyst),丝孢子虫的极囊(polar capsule),纤毛虫的刺丝泡(trichocyst)等。 11.内质(endoplasm):原生动物的细胞质不靠近表膜的部分,光镜下不透明,含有油滴、淀粉、副淀粉等颗粒,内质中含有各种细胞器:色素体(chromatophore )、食物泡(food vacuola)、眼点(stigma)、伸缩泡(contractile vacuole)、线粒体(mitochondrion)、高尔基体(Golgi apparatus)等。 12.溶胶质(plasmasol)、凝胶质(plasmagel):原生动物门肉足虫纲动物的内质可分为固态的凝胶质和液态的溶胶质。在运动时虫体后端的凝胶质因蛋白质的收缩产生压力,使溶胶质向前流动同时伸出伪足。溶胶质流到前方后压力减小,溶胶质又由前向后回流,再成为凝胶质。这样凝胶质与溶胶质的不断交换形成变形运动。 13.植物性营养(holophytic nutrition):原生动物门植鞭毛类体内含有色素体,可以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制成自身生长的营养物质,这种营养方式称为植物性营养。 14.动物性营养(holozoic nutrition) :原生动物通过伪足吞噬或通过胞口、胞咽将细菌、有机质颗粒等食物取食进细胞质内形成食物泡,经消化酶的作用吸收消化后的营养,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则由胞肛排出体外,这种营养方式称为动物性营养。 15.腐生性营养(saprophytic nutrition):一些寄生和自由生活的原生动物可以通过体表的渗透作用从生活的环境介质中摄取溶于水的有机物以获取自身生长的营养物质。这种营养方式称为腐生性营养。16.眼点:一些鞭毛虫类身体前端会有类胡萝卜素的脂类集合成为一个红色的眼点,与鞭毛基部的副鞭毛体一起构成某些鞭毛虫的感光细胞器。 腔肠动物门 1.缘膜:水螅纲水母的伞缘向内突起,成为一环状膜,称为缘膜。 2.隔膜:珊瑚纲的腔肠动物体壁内胚层向消化循环腔垂直长入的突起,有的可以连接到口道,将消化循环腔分为初级隔膜、次级隔膜和三级隔膜。 3.神经细胞(nerve cell):位于皮肌细胞基部,接近中胶层,它的细胞突起彼此相连成网状,构成神经网,起传导刺激向四周扩散的作用; 4.刺细胞(cnidoblast):腔肠动物特有的,分布于体表皮肌细胞之间,以触手上为多。刺细胞内有刺丝囊(nematocyst),囊内有毒液和一盘旋的丝状管(刺丝):遇到刺激,囊内刺丝翻出,注射毒液或把外物

动物学名词解释。

1、物种:分类基本单位,种是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以及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种群,种内个体间可以彼此交配和产生后代,不同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2、双名法:对每种生物采用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的词的方法进行命名,第一个词为属名,第二个词为种加词。 7、出芽生殖:在亲体的一定部位长出与自身体形相似的个体,称为芽体。以后芽体可以脱离亲体发育成新个体或不脱离亲体而形成群体的生殖方式。 8、卵生::由母体产出的是受精卵或未受精卵,未受精卵则需在体外受精(孤雌生殖除外)。子代的胚胎发育在外界环境条件下进行,胚胎发育时所需营养物质由卵内所贮存的卵黄供给。 9、胎生:从母体内产出的是幼体。子代胚胎发育时所需的营养物质由母体供给。 10、卵胎生:从母体内产出的也是幼体。幼体胚胎发育时所需的营养仍由卵内所贮存的卵黄供给,母体的输卵管或孵育室仅提供子代胚胎发育的场所。 11、伸缩泡:原生动物所具有的泡状细胞器,能通过收缩和舒张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也有部分的排泄功能。 12、刺丝泡:草履虫等表膜之下的小杆状结构,有孔开口在表膜上,当动物遇到刺激时,射出其内容物,遇水成为细丝,一般认为有防御功能。 13、变形运动:变形虫在运动时,其体表任何部位都可形成伪足,虫体不断向伪足伸出的方向移动,这种现象叫做变形运动。 14、伪足:肉足动物的足不固定,身体伸出的部分即代表足,有运动和取食功能。 15、接合生殖:草履虫等原生动物特有的一种有性生殖方式。生殖时两个虫体口沟贴合,表膜溶解,通过小核的分裂和部分交换,最终产生8个新个体的复杂过程。 16、裂体生殖:又叫复分裂。既细胞核首先分裂成很多个,称为裂殖体,然后细胞质随着核而分裂,包在每个核的外边,形成很多的小个体,称为裂殖子。是一种高效的分裂生殖方式。 17、寄生: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中获取营养,并对该生物有害。 18、终末宿主: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时期所寄生的寄主。 19、中间宿主: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时期所寄生的寄主。 20、胚层逆转:在胚胎发育中,大分裂球在外,小分裂球在内,与般多细胞动物相反。 24、生物发生律:生物的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展史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 25、世代交替:在动物的生活史中,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 26、辐射对称:通过身体的中轴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大致相等的两部分。 27、消化循环腔:腔肠动物体壁围绕的中央腔既有消化功能又有循环功能。 28、网状神经系统:腔肠动物的神经细胞突起相互交织成网状结构。这是动物界首次出现的神经系统类型。网状神经系统无神经中枢,神经传导不定向,神经传导速度慢。 29、皮肌囊:扁形动物等的体壁,由皮肤和肌肉组成。起保护等作用。 30、两侧对称:通过身体的中央轴只有一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大致相等的两部分的体制类型。 31、实质组织:在涡虫等动物的表皮、肌肉与内部器官之间填满了由中胚层来的实质,疏松地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网状,可贮存养分。 32、不完全的消化系统:扁形动物等低等动物的消化管只有口,没有肛门,消化效率不高,称为不完全的消化系统。 33、原肾管:扁形动物等的排泄系统类型。在虫体两侧有一对弯曲、多次分支的纵行排泄管,每一小分支细管的末端连着焰细胞。通过焰细胞收集多余的水分和液体废物,经排泄管由体背面的排泄孔排出体外。 34、梯式神经系统:扁形动物的神经系统类型。身体前端有“脑”的雏形,由“脑”发出两条腹神经索,腹神经索发出神经分支彼此连接并分布到身体各部。

常见羊病及其防治方法

羊主要传染病及其防治方法1、口蹄疫它是由偶蹄兽共同晚染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 (1)流行情况:该病侵害多种动物(羊、牛、猪、骆驼等)和人。传染源是病畜和带毒动物,经消化道和呼吸侵入,也可随空气流动传播,无季节性。 (2)症状:患羊发病后体温升高到40、5-41、5度。精神不振,口腔粘膜、蹄部皮肤形成水疱,疱破后形成溃疡和靡烂。病羊表现疼痛,流涎,涎水呈泡沫状。常见的部位唇内面、齿龈,舌面及颊部粘膜,有的在蹄叉,蹄冠,有的在乳房,水疱破裂后眼观形成痕。羔羊易发生心肌炎死亡。有时呈现出血性胃肠炎,临床与羊传染性脓疱病鉴别:羊传染性脓疱病发生于1周岁以下的幼龄羊,特征:口唇郏部水疱、脓疱及疣状痂,在齿龈,舌面、唇内也有脓、疣状厚痂的疱,但不流涎。初期体温变化不大。 (3)防治方法 (一)发病后要及时上报,划定疫区,由动物检疫部门的扑杀销毁疫点内的同群易感家畜;被污染圈舍、用具,环境严格彻底消毒;封锁疫区防止易感畜及其产品运输,把病源消灭在疫区内。 (二)对威胁区的易感家畜紧急接种疫苗防止疫病的扩散。(三)该病只能预防,无治疗药品,不准治疗。

2、羊快疫 本病病原为腐败梭菌引起的,发生于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特征是发病菌突然病和被子短,真胃出血,炎性损害。 (1)流行特点:腐败梭菌常以芽胞形式分布于低洼草地,耕地及沼泽之中。羊采食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芽胞进入羊消化道,多数不发病。在气候骤变,阴雨连绵、秋、冬寒冷季节,引起羊感冒或机体抗病能力下降,腐败梭菌大量繁殖,产生外毒素引起发病死亡。 (2)临床症状:发病突然,不见症状在放牧或早晨死亡。急性病羊表现为愿行走,运动失调,腹围膨大,有腹痛,腹泻,磨牙,抽搐,最后衰弱昏迷,口流带血泡沫。多在数分钟至几小时死亡,病程极为短促。 (3)防治措施 (一)该病以预防为主。用羊三联苗搞预防注射。湿苗每年春秋两次,子苗每年一次。 (二)羊以舍饲为好,防止放牧时误食被病菌污染饲料和饮水。 (三)注意舍内的保暖通风,饲料更换时要逐渐完成,不要突然改变。 (四)治疗:可肌注青毒素每次80-160万单位,首次剂量加倍,每天3次,边用3-4天。或内服磺胺脒0。2克/公斤体重,第二天减半,连用3-4天。

动物学名词解释

1. 脊索:介于消化道和背神经管之间,起支持体轴作用的一条棒状结构,来源于胚胎期的原肠背壁。内部由泡状细胞构成,外围以结缔组织鞘,坚韧而有弹性。低等脊索动物脊索终生存在或仅见于幼体时期。高等脊索动物只在胚胎期出现,发育完全时被分节的骨质脊柱取代。 2.背神经管:位于脊索动物脊索背面的中空管状的中枢神经系统。由胚体背中部的外胚层下陷卷褶形成。脊椎动物的神经管前端膨大为脑,脑后部分形成脊髓。 3. 咽鳃裂:低等脊索动物在消化道前端的咽部两侧有一系列左右成对排列、数目不等的裂孔,直接开口于体表或以一个共同的开口间接的与外界相通,这些裂孔即咽鳃裂。低等种类终生存在并附生布满血管的鳃,作为呼吸器官,陆栖种类仅在胚胎期或幼体期出现。 5.逆行变态:在变态过程中,幼体的尾连同内部的脊索和尾肌萎缩消失,神经管退化 成一个神经节,感觉器官消失。咽部扩大,鳃裂数目增加,内脏位置发生改变,形成被囊。 经过变态,失去了一些重要构造,形体变得更为简单,这种变态方式即逆行变态。 1.侧线系统:为鱼类特有的皮肤感觉器官,呈管状或沟状,埋于头骨内及体侧皮肤下 面,侧线管以侧线孔穿过头骨及鳞片,连接成与外界相通的侧线,感觉器位于侧线管内。 3.罗伦氏壶腹:为软骨鱼类所特有的由皮肤衍生的感觉器,是侧线管的变形构造,分布在头部的背腹面。由罗伦瓮、罗伦管和管孔三部分组成。为水流、水压、水温的感受器,也能感知电压。

16. 盾鳞:为软骨鱼类所特有,表皮和真皮共同形成的,由基板和棘两部分组成,基板埋藏于真皮中,大多呈菱形,基板底部有一孔,是神经和血管通入的地方;棘着生在基板上,露于皮肤外面,尖端朝向体后,外层覆以釉质,内层为齿质中央为髓腔。 18. 骨鳞:骨鳞为绝大多数硬骨鱼类所具有,由真皮形成。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具弹性 的半透明薄骨板,骨鳞呈覆瓦状排列,前端插入真皮形成的鳞袋内,后端游离于表皮之下, 侧缘为相邻的鳞片所覆盖。骨鳞的结构为上下2层,上层为骨质层,下层柔软为纤维层。 32. 卵生:把成熟的卵直接产在体外,在体外进行发育的繁殖方式。如多数鱼类、鸟类。 33. 卵胎生:受精卵在雌性生殖管道内进行发育,但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依靠卵黄供给,与母体没有营养物质的联系,仅呼吸靠母体进行或母体提供部分水分和矿物质。如多数软骨鱼类。 44. 动脉球与动脉圆锥:腹大动脉基部扩大而成的球状结构,称为动脉球,与心脏的心 室相通,不能搏动,硬骨鱼类具有。动脉圆锥是软骨鱼类心脏的组成部分, 位于心室的前方,内有瓣膜,能有节律的搏动。 47. 单循环:血液在体内只有一条循环路线。血液从心脏压出经鳃完成气体交换后,不返回心脏,进入背大动脉,送至身体各处,离开器官组织的乏氧血沿静脉回流到心脏。

预防常见疾病的具体措施

预防常见疾病的具体措施 汕尾市城区逸夫中学

一、近视 1.什么是近视眼? 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会使远处物体反射过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这样的眼叫近视眼。 2.近视眼形成的原因: (1)遗传因素:近视眼是一种隐性遗传的疾病。其实纯属先天性的近视眼较少,多数是后天造成的。 (2)作业负担过重或采光照明不足。 说明:假性近视是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使睫状体内肌肉不能放松造成的。假性近视可以恢复正常。 (3)不良的用眼习惯。如读写姿势不正确,走路、乘车时看书,连续长时间看书等。 (4)营养因素。好吃零食、甜食,龋齿及近视的发生率高。因为食品配搭不当,导致体质异常而引起眼的屈光异常。 3.近视眼的预防: (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大力开展体育活动。 (2)注意阅读书写卫生。 (3)做好眼保健操,做到穴位准确,力度适当,并持之以恒。 (4)定期检查视力。早期发现视力下降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 (5)看电视时间不超过1小时,座位与电视机的距离,最好是荧

光屏对角线的4-6倍。 4.近视眼的纠正方法: (1)药物疗法。滴双星明眼药水或遵医嘱用其他药物治疗。 (2)物理疗法:眼保健操、按摩远眺疗法等等。 (3)配镜矫正。 通过眼的结构、视觉的形成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近视眼形成的原因,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视力,做到学习好、身体健康、视力正常。 二、肥胖与节食 (一)肥胖的概念: 体重超过正常标准就是肥胖。 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米)是20—30,大于24等于超重,大于等于28为肥胖。 肥胖其实是一种营养不良的表现,是由于营养过剩而造成的。我们知道合理的营养是每天摄入的食物热能应与每天身体消耗的热能相同。但是近些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里餐桌上的食物丰富起来,加上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倍受宠爱,要吃什么买什么,奶油蛋糕、巧克力等零食不断又不干活,这样吃得多,消耗得少,使摄入的热能超过身体消耗的热能,多下来的热能在体内转变为脂肪,日积月累使脂肪的含量越来越多,就造成肥胖。但也有的同学吃得并不多也长胖,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有人说“胖子喝水也长胖”这是不可能的,只喝水不会长胖,而引起肥胖有许多因素,饮食过量

动物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刺细胞:腔肠动物特有的,分布于体表皮肌细胞之间,以触手上为多。刺细胞内有刺丝囊,囊内有毒液和一盘旋的丝状管(刺丝):遇到刺激,囊内刺丝翻出,注射毒液或把外物缠卷,利于防御和捕食。 2.马氏管:由体壁昆虫的排泄气管,是着生于中肠与后肠交界处的细长的盲管,从周围血液中摄取离子、尿酸盐和毒素到管内,形成原始的尿液送入后肠。 3.书肺:为蛛形纲的呼吸器官。藏于腹部体表内陷所生的囊内,由许多叶状物重叠组成,各叶的内腔为血体腔,连接于腹窦。 4.书鳃:由足基部体壁向外折叠成书页状,有血管分布,为水生类鲎的呼吸器官。 5.胞饮(作用):变形虫除了能吞噬固体食物外,还能摄取一些液体物质,这种现象很像饮水一样,因此称为胞饮作用。 6.生物发生律: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育史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系统发育通过遗传决定个体发育,个体发育不仅简单重演系统发育,而且又能补充和丰富系统发育。 7.多态现象:同种动物存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两类或多类个体的现象。 8.物种:简称“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生物进化、发展过程中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形式;种内个体在形态结构、生理生化及行为特征等方面基本相似;有性生物的种内异性个体可相互配育,种间有生殖隔离;并占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 9.世代交替现象:在生活史中无性与有性两个世代有规律地相互交替的现象。 10.开管式循环:在循环的过程中血液不是始终在血管里流动,而是要流出血管到器官与器官之间。例如:节肢动物,不因节肢折断而引起流血过多而死亡,是一种生活的适应。 11.闭管式循环:血液自始至终在封闭的血管中流动,血管之间由毛细血管连接,而不直接流到组织间隙之间去。 12.两侧对称:从扁形动物开始出现了两侧对称地体型,即通过动物体地中央轴,

动物学名词解释答案

名词解释答案 1、物种——分类基本单位,种是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以及一定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种群,种内个体间可以彼此交配和产生后代,不同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2、双名法——对每种生物采用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的词的方法进行命名,第一个词为属名,第二个词为种加词。 3、组织——由一些形态相同或类似的细胞,加上非细胞形态的间质,彼此组合在一起,共同担负一定机能的结构。 4、器官——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有机联系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形态,并担负一定机能的结构。 5、系统——在机能上密切相关的器官联合起来,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机能的结构。 6、出芽生殖——在亲体的一定部位长出与自身体形相似的个体,称为芽体。以后芽体可以脱离亲体发育成新个体或不脱离亲体而形成群体的生殖方式。 7、裂体生殖(又叫复分裂和多分裂)——既细胞核首先分裂成很多个,称为裂殖体,然后细胞质随着核而分裂,包在每个核的外边,形成很多的小个体,称为裂殖子。是一种高效的分裂生殖方式。 8、幼体生殖——某些昆虫如瘿蚊,其幼虫卵巢内的卵提前发育为幼虫取食母体组织并破母体而出行自由生活的生殖方式。 9、孤雌生殖——某些昆虫如蚜虫,其不经过交配而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 10、接合生殖——草履虫等原生动物特有的一种有性生殖方式。生殖时两个虫体口沟贴合,表膜溶解,通过小核的分裂和部分交换,最终产生8个新个体的复杂过程。 11、配子生殖——原生动物虫体经减数分裂形成两性配子,配子融合或受精发育为新个体。 12、再生——动物身体一部分损伤或切除后能重新长出的现象。 13、卵生——由母体产出的是受精卵或未受精卵,未受精卵则需在体外受精(孤雌生殖除外)。子代的胚胎发育在外界环境条件下进行,胚胎发育时所需营养物质由卵内所贮存的卵黄供给。 14、胎生——从母体内产出的是幼体。子代胚胎发育时所需的营养物质由母体供给。 15、卵胎生——从母体内产出的也是幼体。幼体胚胎发育时所需的营养仍由卵内所贮存的卵黄供给,母体的输卵管或孵育室仅提供子代胚胎发育的场所。 16、伸缩泡——原生动物所具有的泡状细胞器,能通过收缩和舒张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也有部分的排泄功能。 17、刺丝泡——草履虫等表膜之下的小杆状结构,有孔开口在表膜上,当动物遇到刺激时,射出其内容物,遇水成为细丝,一般认为有防御功能。 18、变形运动——变形虫在运动时,其体表任何部位都可形成伪足,虫体不断向伪足伸出的方向移动,这种现象叫做变形运动。 19、伪足——肉足动物的足不固定,身体伸出的部分即代表足,有运动和取食功能。 20、寄生——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中获取营养,并对该生物有害。 21、终末宿主——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时期所寄生的寄主。 22、中间宿主——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时期所寄生的寄主。 23、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对双方有利或对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无害,分开后都能独立生活。 24、胚层逆转——在胚胎发育中,大分裂球在外,小分裂球在内,与般多细胞动物相反。 25、生物发生律——生物的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展史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 26、世代交替——在动物的生活史中,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有规律地交替出现的现象。 27、辐射对称——通过身体的中轴有多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大致相等的两部分。 28、两侧对称——通过身体的中央轴只有一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大致相等的两部分的体制类

常见疾病的防治原则(精)

常见疾病的防治原则 高脂血症:分型有胆固醇升高型,甘油三脂升高型,如果胆固醇、甘油三脂都高,就是综合型,高脂 血症是缓慢发生的,其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容易导致动脉硬化的发生。随着现代人们生活 水平的提高,大家吃得都很好,而且运动量也减少了,这样就容易引起高脂血症的发生, 另外高脂血症的发生是没有症状的,因此容易被忽视,可以说它是一个沉默的杀手。 如何预防高脂血症的发生呢?45岁以上的人都应该定期检查血脂,如果血脂高,就需要进 行治疗,另外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也应该定期进行检查,饮食方面也要注意,不要吃过多 高脂肪的食物,也不要吃得过量,应该多吃含高纤维素的蔬菜,运动也非常重要,应该规 律地进行运动,而且婴幼儿也要注意避免肥胖的发生,以免引起高脂血症。患高脂血症后 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也应该规律,还应戒烟、戒酒,另外也可以服中或西药进行 治疗,西药治疗的药物有他汀类药物,主要降低胆固醇,贝特类药物,主要降低甘油三脂, 还有烟碱酸脂类药物和胆酸合剂类的药物,应该针对情况选择不同的药物。 中医则根据个体化进行辨症论治,可以选择中成药治疗,如月见草油胶囊、血脂康等,较 重的或有家族史的高脂血症者可以先用西药进行治疗,再进行中药调理,这样综合治疗要 比单纯用药效果好。 甘油三脂升高:控制饮食。贝特类药物,如吉非洛齐。 胆固醇升高:控制饮食。他汀类药物,如普拉固、立普妥、舒降之等。 高粘血症:戒烟、多运动、多饮水。药物:阿斯匹林、玉川通、丹参。输液治疗。 心肌缺血:心肌缺血、冠心病的起因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是有关系的。得了冠心病后即使 进行了内外科的治疗,对于这三种疾病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膳食(热量摄入不要过高,每天主食不要超过半斤、每天应喝一袋牛奶、多吃蔬 菜水果,不要吃油炸食物及动物内脏)、适量运动(心脏病患者可以慢跑、游泳、打 太极拳,活动心率应为最大量的60%,一般正常人的活动心率量应为170减年龄,有心 肌缺血的病人应先进行运动平板试验,活动心率应为最大心率量的60%)、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完美主义者容易患冠心病、高血压等) 治疗心肌缺血可以进行药物治疗和血运重建工作,药物治疗分为:硝酸盐类:消心痛(持 续时间4-6小时)、硝酸甘油、长效心痛治(持续时间8小时左右)、鲁南新康;钙拮抗 剂:心痛定、合心爽、络活喜(持续时间长、副作用小);β-受体阻滞剂:氨酰心安、 倍他乐克、康克;抗血栓制剂:肠溶阿斯匹林;降脂药:舒降之、力平脂。血运重建工 作包括:经皮冠状动脉成型术和开胸搭桥术。 高血压:戒烟、低盐低脂饮食、多运动、控制体重。 高血压药物包括六类、一百多种。这些药物包括:1、利尿剂,适用者通常是有高血压的 同时由于钠盐摄入过多造成浮肿的病人,通过利尿和降压起到治疗的作用。2、β受体阻 断剂,通常用于心率增快而且有冠心病的病人,用药后心率会减慢,冠心病能得到一定 的控制。3、钙离子拮抗剂,用于中、老年高压高、低压低的患者。4、ACEI即血管紧 张素转化酶抑制剂。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4和5这两种药对器官的保护都是非 常好的,第5类药的副作用比第4类药要少得多。6、α受体阻断剂,用于老年性前列腺 肥大的患者,服用后可以降压并且改善症状。除此以外治疗高血压的药物还有复方制剂

动物生物学名词解释

£洄游:某些鱼类或海兽等水生动物在一生活动中,由于环境影响或生理习性,在一定得时期从原栖息地集群游到另一个水域中去生活,经过一段时间,或经过一定得发育阶段,又沿原路线游回到原栖息地生活,这种集群得定期、定向有规律性得移动,称为洄游.一般可分为生殖洄游,索饵洄游与季节洄游. £适应辐射:原始同一物种为了适应不同得环境,而进化成形态结构不同得种类得过程叫适应辐射。 £同律分节:环节动物得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除前端得二节与最末一节,其余各节形态基本相同,同时许多内部器官如循环、排泄、神经等,也表现出按体节重复排列得现象,称为同律分节。 £异律分节:高等无脊椎动物,身体体节进一步分化,各体节得形态结构发生明显差别,身体不同部位得体节具有完全不同得功能,并形成体躯,内脏器官集中于一定得体节内,这种分节现象特征称为异律分节。 £外套膜:为软体动物身体背侧皮肤摺向下伸展而成得片状构造称为外套膜,常包裹整个内脏团。外套膜由内外两层上皮构成, £假体腔:又称初生体腔—就是胚胎时期囊胚腔得剩余部分保留到成体形成得体腔,只有体壁中胚层,没有肠壁中胚层及体腔膜。腔内充满体腔液,将体壁与肠道分开,能促进肠道在体内独立运动。 £真体腔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在体壁与消化管之间形成广阔得体腔,这种体腔在体壁与消化管壁上都有中胚层形成得体腔膜,这种体腔无论在系统发育与个体发育上都比原体腔出现得迟,又称为次生体腔 £逆行变态:在幼年向成年发育时,经变态后失去一些重要器官,使躯体变得更简单得变态方式称为逆行变态 £外骨骼:节肢动物得含几丁质体壁具有一定得硬度,起着相当于骨骼得支撑作用,故称其为外骨骼. £咽式呼吸:两栖类得呼吸运动主要就是依靠口腔底部得颤动升降来完成,并由口腔粘膜进行气体交换。 £双重呼吸:鸟类除具有肺外,并有从肺壁凸出而形成得薄膜气囊。主要得气囊有9个,它们一直伸展到内脏间、肌肉间与骨得空腔中.气体经肺进入气囊后,再从气囊经肺排出,由于气囊得扩大与收缩,气体两次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这种在吸气与呼气时都能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得呼吸方式,称为双重呼吸。这就是鸟类适应飞翔生活得一种特殊呼吸方式。 £多态现象:群体内出现二种以上不同体型得个员,有不同得结构与生理上得分工,完成不同得生理机能使群体成为一个完整得整体。 £生物发生律:生物在个体发育系统总就是在简单而迅速得重演,成生物发生律。 £拟态现象:拟态就是指一种生物在外形、色彩,甚至行为上模仿另一种生物或非生物体,而使自己得到好处得现象。包括三方:模仿者、被模仿者与受骗者. £孤雌生殖(轮虫动物):常见得雌体称为非需精雌体,具有双倍染色体(2n),不经受精就能繁殖后代。在外界环境中得某些不良因素刺激下,非需精雌体得卵母细胞发生突变,并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需精雌体与雄体。它们均为单倍体(n)。交配受精后形成休眠卵,以抵抗不良得环境。当环境条件有利时,即孵化出非需精雌体,继续进行孤雌生殖。 £世代交替(腔肠动物):腔肠动物有两种体形,一为水螅型,一为水母型,无性与有性两种生殖方式常交互出现,形成世代交替. £伸缩泡就是原生动物得一种收缩与扩张可周期得交替得进行从而调节渗透压得液泡. £疣足:多毛纲得运动器官,就是体壁得向外突起,中空,与体壁相通. £皮肤肌肉囊:由于中胚层得形成而产生了复杂得肌肉构造,如环肌(circular muscl

动物学名词解释

滋养体:一般指原生动物摄取营养阶段,能活动、提供养料、生长和繁殖,是寄生原虫的寄生阶段。 包囊:不良环境下,原生动物虫体会分泌一种保护性胶质将自己包裹起来,形成包囊,对原生动物度过不良环境是一种很好的适应。 生物发生律: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育史的简单而迅速的重演。系统发育通过遗传决定个体发育,个体发育不仅简单重演系统发育,而且又能补充和丰富系统发育。 卵裂:卵裂是指受精卵的早期分裂。卵裂期内一个细胞或细胞核不断的快速分裂,将体积大的卵子细胞质分割成许多小的有核细胞的过程叫做卵裂。分为完全卵裂和不完全卵裂。 囊胚:卵裂的结果,分裂球行程中空的球状胚,称为囊胚。 原肠胚:胚胎由囊胚继续发育,由原始的单胚层细胞发展成具有双胚层或三胚层结构的胚胎,称原肠胚。 1头索动物:脊索和神经管纵横于全身的背部并终身保留,又称无头类 2原索动物:尾索动物和头索动物两个亚门是脊索动物中最低的类群,总称为原索动物 3脊索:背部起支持体轴作用的一条帮状结构介于消化管和神经管之间 4逆行变态:幼体结构复杂,成体结构简单。这种个体发育又复杂变态到简单变态的现象 5无头类:脊索动物中脑和感觉器官没有分化出来,因而没有明显的头部的类群 6頜口类:有頜的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7有頜类:鱼纲和其他高等四足类脊椎动物合称为有颌类。 8咽腮裂:低等脊索动物在消化道前端的咽部两侧有一系列左右成对排列数目不等的裂孔,直接开口于 体表或以一共同的开口间接地与外界相通,这些裂孔就是咽腮裂。 9口索:口腔背面向前伸出一条短盲管 10尾索:脊索和背神经管仅存于幼体的尾部,成体退化或消失。 11双循环:在陆生脊椎动物中,鸟类和哺乳类的双循环是完全的双循环,即血流的全过程包括两条途 径。一条叫体循环—富氧血自左心室压出,流到身体各部,经气体交换后流回右心房;一条叫肺循环— 缺氧血由右心房入右心室,右心室收缩将血液压入肺,在肺进行气体交换后的富氧血又流回左心房。 12单循环:血液在全身循环一周只经过心脏一次 13不完全双循环:除了体循环外,心脏与肺之间出现了一个小的循环途径,但仅仅心房有隔而心室一 个,心脏中多氧血与缺氧血不能完全分开。 14闭鳔类:鳔与食管之间的鳔管退化消失,如鲈形目 15腮耙:着生在腮弓的内缘,为滤食器官。 16盾鳞:软骨鱼类特有,包括基板和鳞棘两部分有外胚层的釉质和中胚层的齿质共同形成与牙齿同源。 17硬鳞:只存在于少数硬骨鱼中即硬鳞鱼类,来源于真皮,鳞质坚硬,成行排列而不呈覆瓦状。 18骨鳞:是鱼鳞中最常见的一种,是真皮层的产物,仅见于硬骨鱼类。呈覆瓦状排列,顶区露出部分 的边缘呈现圆滑或带有齿突而被称为圆鳞和栉鳞。 19圆鳞:定区边缘呈圆形。 20栉鳞:顶区边缘有齿突 21韦伯氏器:鲤科鱼类的前三块脊椎的一部分变化成韦伯氏小骨,包括三角骨、间插骨、舟骨。三角 骨的后端和鳔壁相融,舟骨和內骨的围淋巴腔接触。 22侧线器官:是鱼类特有的感觉器官呈管状或沟状,埋于头骨内和体侧的皮肤下,侧线管以一系列侧 线孔穿过头骨及鳞片,连接成与外界相通的侧线存在于两栖纲的幼体。 23鳞式:被侧线管分支穿透的鳞片称为侧线鳞。侧线鳞数目、侧线上鳞和侧线下鳞通常以鳞式表示 24齿式:将哺乳动物单侧上下齿列的数目分别列于分数线上下方的表示方法。 25生殖洄游:从越冬或索饵场向产卵地的迁移,鱼类生殖腺发育成熟的一定时期内,沿着一定的路线 寻找产卵场所。 26卵生;雌雄成体经交配后雌虫产出受精卵,卵在体外发育成幼虫。

动物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doc

第十四章脊索动物门(Chordata ) 一、名词解释 脊索:介于消化道和背神经管之间,起支持体轴作用的一条棒状结构,来源于胚胎 期的原肠背壁。内部由泡状细胞构成,外围以结缔组织鞘,坚韧而有弹性。低等脊索动物脊索终 生存在或仅见于幼体时期。高等脊索动物只在胚胎期出现,发育完全时被分节的骨质脊柱取代。 背神经管:位于脊索动物脊索背面的中空管状的中枢神经系统。由胚体背中部的外 胚层下陷卷褶形成。脊椎动物的神经管前端膨大为脑,脑后部分形成脊髓。 咽鳃裂:低等脊索动物在消化道前端的咽部两侧有一系列左右成对排列、数目不等 的裂孔,直接开口于体表或以一个共同的开口间接的与外界相通,这些裂孔即咽鳃裂。低等种类终生存在并附生布满血管的鳃,作为呼吸器官,陆栖种类仅在胚胎期或幼体期出现。 尾索动物:脊索动物中最低级的类群之一。脊索和背神经管仅存于幼体的尾部,成 体退化消失。身体包在胶质或近似植物纤维的被囊中,故又称被囊动物。 逆行变态:在变态过程中,幼体的尾连同内部的脊索和尾肌萎缩消失,神经管退化 成一个神经节,感觉器官消失。咽部扩大,鳃裂数目增加,内脏位置发生改变,形成被囊。 经过变态,失去了一些重要构造,形体变得更为简单,这种变态方式即逆行变态。 小肾囊:尾索动物在肠附近的具有排泄机能的细胞,含有尿酸结晶。 头索动物:终生具有发达脊索、背神经管和咽鳃裂等特征的无头鱼形脊索动物。脊 索不但终生保留,并延伸至背神经管的前方,故称头索动物。 脑眼:位于文昌鱼神经管两侧的黑色小点,是文昌鱼的光线感受器。每个脑眼由一 个感光细胞和一个色素细胞构成,可通过半透明的体壁,起到感光作用。 背板和内柱:海鞘、文昌鱼等原索动物咽腔内壁背、腹的中央各有一条沟状结构, 分别成为背板和内柱。沟内有腺细胞和纤毛细胞;背板、内柱上下相对,在咽前端以围咽沟 相连。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沉入内柱的食物粘聚成团,借助于纤毛的摆动,将食物团从内柱向 前推行,经围咽沟沿背板进入食道、胃、肠进行消化。 10.无头类:头索动物身体呈鱼形,体节分明,脊索终生保留,并延伸至背神经管的前 方,头部不明显,缺乏真正的头和脑,故称为无头类。 11. 有头类:脊椎动物亚门脊索只在胚胎发育阶段出现,后被脊柱所取代。脑和各种器官在身体前端集中,形成明显的头部,故称有头类。 12. 无颌类:圆口纲属于较低等的脊椎动物,缺乏用作主动捕食的上、下颌,又称无颌类。 13. 有颌类:包括脊椎动物中除了圆口纲物种外的所有类群。这些生物都具备了上、下颌,用于支持口部、加强动物主动摄食和消化能力。 14. 原索动物:尾索动物和头索动物两个亚门是脊椎动物中最低级的类群,合称为原索

日常生活常见病预防小常识

四季常见疾病与预防 内容提要:据世界卫生组织50多个国家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对各种疾病最好 的治疗还是预防。因为,很多病不从预防着手,到了晚期一点办法都没有。任何高科技都不可能使病人恢复到得病以前的状态。就像一件衣服破了一个口子,找世界上最好的裁缝来,还会留下疤痕一样。所以,最好的医生是不让病人得病的医生。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年四季中,应该注重一些常见疾病与预防。本文涉及四季中一些常见疾病与预防,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加强对疾病的预防。 关键字:季节、常见疾病、预防、 前言:卫生部曾对10个城市的上班族进行了调查,发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 占48%,其中沿海城市高于内地城市,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中年人高于青年人。我国每年因疾病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14000多亿元,相当于每年消耗我国GDP总量的14%还多。 2004年初,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李钟郁博士访华时曾说,大量被称为现代文明病的慢性疾病,已经对中国人构成巨大威胁。当今社会,提前衰老,提前得病,提前死亡成为普遍现象。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健康的乞丐比有病的国王更幸福,我的幸福十分之九建立在健康的基础上,健康就是一切。”当一个人拥有财富的时候,他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来充分享受人生的快乐;当没有钱的时候,他更需要健康的身体,因为健康的身体是他唯一的本钱。如今,很多健康意识较强的人都会去做定期体检。但是,目前各种医院的检查只能对已经产生的疾病进行诊断,一旦确认有病,往往又会因发现太晚而束手无策。 春季常见疾病与预防 临床实践证实:温差较大的春季,是各类疾病多发的季节,急性病患者的就诊率明显高于其它季节。 一、急性肠道传染病(痢疾) 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在春季和夏天。春天和夏天由于气候炎热,各种细菌和霉菌繁殖迅速,食物如果储存不科学极易被细菌和微生物所侵蚀,将食物污染。人如果不注意误吃了这种食品,就会引发肠胃疾病,轻者会出现胃部不适和拉肚子,食欲减退,重者会出现脱水和高热。 发病特征:通常有潜伏期,1—2 天,根据人的体质和感染细菌的情况不同可把急性痢疾分为普通型、轻型和中毒型三种。普通型的主要症状是:恶心、呕吐、发热、乏力、食欲减退、腹痛、腹泻、大便中带有脓血。病程为6—8 天。轻型的主要症状是:基本不发热,有轻微的腹痛,便中的粘液、脓血不明显。病程3—5 天。中毒型的主要症状是:起病急,持续高热在39—41 度,精神萎靡不振,面色苍白,嗜睡烦躁,严重时出现昏迷,尿量减少,血压下降。 其预防和治疗办法: 1、控制传染源。当发现痢疾病人时,应该及时的隔绝,对于病人曾经使用过的餐具和生活用品,及其经常接触的用品要彻底消毒。 2、把住病从口入这一关,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健康的人要坚持饭前便后把手

动物生物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头索动物:脊索和神经管纵横于全身的背部并终身保留,又称无头类 2原索动物:尾索动物和头索动物两个亚门是脊索动物中最低的类群,总称为原索动物 3脊索:背部起支持体轴作用的一条帮状结构介于消化管和神经管之间 4逆行变态:幼体结构复杂,成体结构简单。这种个体发育又复杂变态到简单变态的现象 5无头类:脊索动物中脑和感觉器官没有分化出来,因而没有明显的头部的类群 6頜口类:有頜的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7有頜类:鱼纲和其他高等四足类脊椎动物合称为有颌类。 8咽腮裂:低等脊索动物在消化道前端的咽部两侧有一系列左右成对排列数目不等的裂孔,直接开口于体表或以一共同的开口间接地与外界相通,这些裂孔就是咽腮裂。 9口索:口腔背面向前伸出一条短盲管 10尾索:脊索和背神经管仅存于幼体的尾部,成体退化或消失。 11双循环:在陆生脊椎动物中,鸟类和哺乳类的双循环是完全的双循环,即血流的全过程包括两条途径。一条叫体循环—富氧血自左心室压出,流到身体各部,经气体交换后流回右心房;一条叫肺循环—缺氧血由右心房入右心室,右心室收缩将血液压入肺,在肺进行气体交换后的富氧血又流回左心房。 12单循环:血液在全身循环一周只经过心脏一次 13不完全双循环:除了体循环外,心脏与肺之间出现了一个小的循环途径,但仅仅心房有隔而心室一个,心脏中多氧血与缺氧血不能完全分开。 14闭鳔类:鳔与食管之间的鳔管退化消失,如鲈形目 15腮耙:着生在腮弓的内缘,为滤食器官。 16盾鳞:软骨鱼类特有,包括基板和鳞棘两部分有外胚层的釉质和中胚层的齿质共同形成与牙齿同源。 17硬鳞:只存在于少数硬骨鱼中即硬鳞鱼类,来源于真皮,鳞质坚硬,成行排列而不呈覆瓦状。 18骨鳞:是鱼鳞中最常见的一种,是真皮层的产物,仅见于硬骨鱼类。呈覆瓦状排列,顶区露出部分的边缘呈现圆滑或带有齿突而被称为圆鳞和栉鳞。 19圆鳞:定区边缘呈圆形。

常见疾病防治教案

常见疾病防治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小学生常见病的种类。 2.掌握常见病的预防措施及防治方法。 3.家校配合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二、教学重、难点: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学生处于童年期,也是人生中最健康的阶段,其患病率和死亡率都极低,但随着课业负担的加重,也难免会有些常见病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健康,因此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小学生常见疾病的防治”。现在我们可以简单的把常见病划分为两类:不传染和传染性疾病。 (二)小学生不传染的常见病有哪些呢? 近视眼、龋齿、贫血、蛔虫感染、脊柱弯曲异常。 防治方法。 1.近视 近视是青少年的一种常见病,是指看远看不清,看近清晰的屈光异常。青少年近视多数是假性近视。其主要原因是平时不注意用眼卫生,使睫状体过度紧张而逐渐形成近视眼。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真性近视。它的发生和发展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防治方法: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自觉做到“五要”、“五不要”。光线要充足,姿式要端正(一拳一尺一寸),劳逸要结合,字迹要清楚,要认真做眼保健操。五不要是不要在光线太强、太弱和阳光照射

下看书、写字;不要在走路或乘车时看书、写字;不要躺着或歪着看书;不要连续长时期看书、写字;不要近距离看书、写字。药物治疗和配戴眼镜。 2.龋齿 龋齿是口腔中的食物残渣附着在牙齿上经过发酵产生酸形成牙菌斑。可将龋齿分为三度即浅龋、中龋和深龋。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那么如何预防龋齿呢?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既上牙往下刷,下牙往上刷,咬合面来回刷。推广使用保健牙刷及含氟牙膏。少吃甜食,加强锻炼合理营养。定期检查。 3.贫血 贫血是青少年最常见疾病之一,它不仅影响青少年正常的生长发育,而且对学生的智力行为及免疫功能等有很大的危害,是学生常见病中重点防治疾病之一,青少年贫血主要是缺铁性贫血,属营养性贫血,因此防治工作的重点是饮食调整膳食结构和合理营养。防治方法:改变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和错误的营养观点。积极提倡吃早餐,推广早餐鸡蛋加牛奶,提高早餐质量,使早餐热量达到全天的30%,质量也达到全天的1/3。家长要善于引导孩子多食用动物性食品,如瘦肉内脏等;增加肉鱼禽类食品,以利于非铁血红素的吸收,同时增加维生素C和A,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对于小学高年级已经来月经的孩子更要注意多食含铁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4.蛔虫感染 蛔虫感染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疾患之一,对儿童少年的健康和生长发育有长期的不良影响。防治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