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对孔子地影响

老子对孔子地影响
老子对孔子地影响

老子对孔子的影响

孔子对自己曾经有过一个自我的鉴定,《论语》的第七章第一则:“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信而好古”,很讲究诚信,并且喜欢传统文化,那么像我这样的人,在历史上有哪些人跟我差不多呢?或者说,我和历史上哪些人很相似呢?“老、彭”。在老彭前面加上一个“我”,“我老彭”表示很亲切。老彭是什么人,有三种说法。其中有一种说法,我觉得比较靠谱。“老”与“彭”之间加一个顿号,“老”就是指老子,“彭”就是指彭祖。“窃比于我老、彭”,就是我把自己当成老子和彭祖。孔子把自己比作老子,这是孔子对于自我人格的一种认定。我们从这一句话里面,也就可以看出来,老子对于孔子的影响。

孔子在他三十岁特别自信的时候,他想去见一个人,谁呢?这个人就是老子。我们知道,三十岁以后接着就是四十而不惑,一个特别自信的人,一个特别自负的人,往往也是一个特别执着的人。而过分的执着往往会变成执迷不悟,就会变得很拘泥。三十而立的孔子就是一个自信、自负、有理想、有信仰,但是不知变通的人。这样的人往往会有迷惑,执迷自然就不悟。不悟也就是迷惑。所以孔子从三十岁到四十岁这一个重大的人生的台阶,是谁帮他完成的?是老子。在这之前,孔子跟哪些人学习过?他跟子产学习过,他到宋国去学习商礼(宋是商的后代),他到北方,到杞,又学了夏礼。夏商周三代之礼,可以说孔子都学了,所以说他才有三十而立。但是此时,在中原地区,还有一个特别了不起的人物,就是老子。老子是涡阳人,这个没问题,但是老子做官在在洛阳。他是周守藏室之史,相当于周王室的档案馆馆长。孔子一心想到洛阳见这么一个高人。这一个高人孔子如果不见,那孔子终身都会遗憾的。孔子曾经讲过,他说,一个人如果知道有一个高人在那个地方,你没有向他拜访过,没有向他学习过,这叫什么呢?叫失人,失去了向这个人讨教的机会,这是很可怕的。

孔子三十岁左右的时候,他就一心想去见老子,但一直找不到机会。一直到三十五岁,孔子的门下来了两个学生,这两个学生是鲁国的大贵族孟僖子的两个儿子,老大后来就继承了孟僖子的地位叫孟懿子,老小就叫南宫敬叔,这弟兄两人估计是双胞胎,因为两个人竟然年龄一样大。孟僖子去世之前,对他这两个儿子说:“我死之后,你们一定要拜访孔子为师,向他学习周礼。”所以在三十五岁的时候,这两个人投到了孔子门下。孔子觉着他的机会来了,他就跟南宫敬叔提出个要求,说你能不能跟鲁昭公请求,让他资助我一下,到洛邑去向老子讨教。鲁昭公就给孔子配了一辆马车,还配了童仆跟随着他。据说南宫敬叔也是跟他一块去的。两个人就到了洛邑向老子求教。

孔子三十五岁到洛邑向老子求教,这是历史记录的真实的一个事件。司马迁在《史记》里《老子韩非列传》以及《孔子世家》里面都有记载。我们就来通过两篇传记记载,来看一看,孔子在哪些方面受到老子的影响。

孔子一见到老子,当然,他首先就要向老子来展示自己的学问。你那么老远跑来,向老子这样学问高深的人求教,你自己总要先表现一下你自己有一定的基础,所以见到老子以后,先是孔子跟老子来谈学问,谈到最后,老子听得大概已不耐烦了。老子说你也不要再说了,你说的那些古人都已经去世了,他们现在保存下来的,现在你所能看到的,文字记载下来的,那都是他们的糟糠。然后老子跟孔子讲了这样一番话。

老子曰:“……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最后是老子对于孔子的一个告诫,“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

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你能那么大老远来向我讨教,我能够告诉你的,也就是这些,就这么简单,大道至简,你把这些搞明白也就差不多了。其实,老子的话言简意赅,包含着很深的哲理。

得其时则驾

老子对孔子说的第一句话,“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意思是君子如果能够生逢其时,能够明君贤臣相遇,则驾。“驾”就是驾车,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坐小轿车。坐小轿车表示做官了。如果能够碰到明君,碰到明时,生逢其时,那就出来做官,就出来做一番事业。不得其时,蓬累而行。“蓬”是一种野草,长在沙漠中的野草。这种草一阵风吹来,随风飘荡,是什么意思呢?如不得其时,那也不妨随波逐流,不要那么执着,不要那么固执。

孔子见老子时是三十五岁,志向远大,自信自负,满怀着救国救民的理想,这是孔子的优点。这也是孔子能够从一个普通的少年走到今天,成为很有学问的、很有理想、很有前途的青年的一个前提,但是仅仅有这些还不够。所以老子告诉他,你要学会变通。你要学会认识时事。光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不可以,一个人做成事情,除了自己有才干、有理想,有信念,你还得要会把握时事,要顺时而动。

孔子一辈子很快乐,孔子一辈子很放松。一方面他担当着天下的道义,他面对着污浊的世界,有着非常坚定的信仰,他要救国救民,他把那么大的担子压在自己的肩上。但是如果我们看看《论语》你会发现,孔子虽然挑着那么重的担子,但是他并不紧张,并不沉重,他很轻松。一部《论语》读完,你会觉得孔子他一生都很快乐,挑那么重的担子,面对着那么黑暗的世道,孔子固然常常很绝望,常常很痛苦,但是,日常的孔子,仍然不失其快乐,而且是常常以轻松的面貌来面对别人。如果没有老子,孔子的一生就可能会被那沉重的担子压迫得喘不过气来。有那么大的承担,还能那么快乐,为什么?跟老子有关。

我们看孔子讲的这段话:“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你看和老子的意思几乎完全一样。天下有道我就出来做事,天下无道我就隐身而退——这不就是“得其时而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吗?所以你读《论语》,你读着读着你就会觉得这不是孔子,这是老子。你在《论语》里面随时可以碰见老子。“子曰”有的时候就是“老子曰”,孔子有时候很像老子的传声筒。

再看下面孔子的话:“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国家有道,危言危行。什么叫危言危行?做事情走正道,说话,也说直话。直行,直言,天下有道呢,做正确的事情不会有危险,说正当的话,也不会有危险,但是天下无道,有些话就不能再说了,说了要倒霉。但是,做事情你还得做正当的事。这是个底线,不能说天下无道了,我也跟着无道。别人都坏了,我也跟着坏,别人都是贪官,我也跟着做贪官,那不可以!但是你可以不说话,保护自己。

所以,孔子是一方面要求人们有原则,但是另一方面,他又要求人们善于保护自己。所以有一个词叫“明哲保身”。何为“明哲”?明哲就是坚持真理,坚持真理又能够保身。这里面就有个分寸,做事还要做正确的事,还要做一个正当的人。但是有些危险的话别说了,这就是什么,这就是变通。这个变通孔子有,孟子就没有。孟子比孔子要极端的多。差距在哪里?差距就在于孟子没有碰到过老子这样的人对他进行教导。所以你读《孟子》,孟子的言论很激烈。甚至孟子不讲言论自由,他只觉得天下就有一个正道,就是儒家之道。儒家之外的,什么杨朱呀,墨翟呀,其他的各家学派的思想他认为都是歪门邪道。所以,他骂杨朱,说杨朱为我,是无君也,墨子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你看孟子这

骂人的话,杨朱为我,只为自己,不为国家,怎么行呢,这不是眼中无君吗?墨子讲兼爱,兼爱天下的人,爱自己的父亲和爱别人的父亲一样,那你的父亲在你的心目中还有什么独特的地位吗?那你不就是无父吗?接下来就推论,无父无君是什么,是禽兽。他直接把杨朱,把墨子这样的大哲学家骂成禽兽,你看孟子多么极端。所以孟子只能做亚圣。

圣人就是冠军,亚圣就是亚军。孔子之所以能够做冠军,就是因为有老子这样的教练。孟子之所以只能做亚军,就是因为他没有碰到老子这样的教练。就这么简单。

孔子的个性,各个方面都没有问题。但是像孟子这样的人,我们很多人可能很敬佩他,但是做到就很难。他那么激烈,如果在一个专制、独裁的社会里他很麻烦,他一定会倒霉的。所以明代的朱元璋读《论语》,没问题,读到《孟子》,就讲了,这个老头子,有这么多胡说八道的东西,他如果活到我明朝,我早把他脑袋砍了。那他为什么不砍孔子的头呢?因为孔子知道变通。这跟老子的教导有很大的关系。

盛德若愚

你再看老子的下面的一句话,“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好的商人,深藏若虚,家里有很多钱,但是从来不炫耀富贵,我们现在有一点点钱就炫富,我们现在中国有很多人炫富,炫富炫出一大堆的麻烦来。有钱觉得很了不起,叫“富贵而骄”。老子讲的“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弄出一大堆的麻烦,就是自己找来的麻烦。如果读过老子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

“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良贾深藏若虚这只是一个比喻,老子真正要说的是君子,真正的君子是什么样子的呢?有很高的德行和学问,但是,容貌若愚。一点不张扬,一点不显摆,一点不自作聪明,更不会沾沾自喜。容貌若愚,很朴拙,这就是君子的气质。不外露、不炫耀、不张扬、不狂妄、不沾沾自喜、不自以为是。真正有德行的人就是这样,真正有学问的人也是这样。就像真有钱的人,他从来不说自己有钱一样。

就像《周易》上所讲的,“遁世无闷”,我不郁闷,这是一种境界。就是不管在做,还是不做,我心灵保存平静。在富贵行之富贵,在贫贱行之贫贱。贫贱的时候我有贫贱的快乐,富贵的时候我有富贵的快乐。得志的时候,我有得志的快乐,不得志的时候我有闲暇的快乐。

老子《道德经》里面,“愚”字出现了三次,全是褒义词。在老子的概念里面,愚是一个褒义词,老子的著作总共有五千多个字,在这五千多个字里面,否定性的词,比如说“不”、“勿”、“弗”、“莫”,这些加起来,表示否定的,有多少呢?三百五十多。五千多个字的文章里面,有三百五十多个表示否定的词,摊下来,大概十三到十四个词里面就出现一个否定性的词。所以老子是一个用否定的眼光来看世界的这么一个人物。我们是从正面来看世界,他是从反面来看世界。我们看到了世界的这一面,他看到了世界的另一面。我们一般都说愚不好,老子偏说愚好。容貌若愚的愚就很好。那么《论语》里面怎么样,《论语》里面“愚”出现了七处九次,有六处七次是贬义词。这就显示出老子和孔子的区别。孔子毕竟是儒家,老子毕竟是道家,体现两家不同的,就从这七处看出来。孔子一般来说,认为愚是不好的,但是,偏偏就有一处,有两次,孔子也是在褒义的意义上来使用“愚”这个词。

孔子评价一个人,叫宁武子,这也是卫国的一个大夫。他说宁武子这个人,“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这个人挺有意思,有的时候智商高,有的时

候智商低,有时候聪明,有时候糊涂。不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的,而是根据社会的状况来的。国家有道的时候,他就特别聪明,国家无道的时候他就变傻了。这是一种很高的智慧。跟我们前面讲的一样。有道则行,无道则隐,是一样的道理,问题是孔子怎样评价他,评价这个“愚”。他说,“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我们现在有个成语叫“愚不可及”,是骂人很笨的意思,其意思和《论语》里面这个词最初出现的意思已经完全不同了。《论语》里“愚不可及”是说这个愚是个很高的境界,是我们都达不到的一种最高的境界。宁武子有时候聪明,有时候看起来很笨,他的聪明我们赶得上,他的笨我们可真的是比不上。因为这个笨不是真笨,这个笨是一种智慧,不是真笨,不是真愚,是什么愚呢?是老子讲的,“若愚”。

因材施教

老子对孔子讲的这段话最后:“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说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或者说教学理念,叫作“因材施教”。这是后来的朱熹根据《论语》孔子对弟子的教育,总结出来的。实际上,在孔子之前,就有一个人,早已经因材施教了,这个人就是老子。老子对孔子说的这番话,就是针对孔子说的。所以,我给学生讲《论语》时,我就说,你读《论语》,你要怎么看呢,你要先找到一个人,跟你个性相同的,比如你的个性与子路相同,那么你就找孔子是怎样教育子路的,你的个性跟冉求相同,你就找孔子是怎么教育冉求的。不然,你就找错了,为什么呢,你比如说,孔子弟子子路问孔子一个问题,说老师呀,如果我看准了一件事情,我是不是马上就可以做呀?孔子说,那怎么可以呢,你应该问问父亲,你应该问问兄长,应该多方征求意见你才能去做,怎么能自作主张呢?过段时间,冉求又问孔子一个同样的问题:老师呀,一个事情我如果看准了,是不是就可以去做?孔子说,那当然了,看准了,不要犹豫,马上就做。孔子弟子中年龄较小的一个学生公西华,这两次孔子讲话公西华都在场,他听完他就糊涂了,这老师怎么同样一个问题,回答不一样,怎么没有标准答案呢。孔子说,子路这个人,太强亢,太自信,太自大,所以,我要告戒他,做事情谨慎一点,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冉求这个人呢,性格比较懦弱,过分谨慎,做事情往往犹豫不决,所以我要鼓励他,果断一点。所以我说:假如你是个性很懦弱的人,你读了《论语》以后,你读孔子教育子路的那一段话,你不就更加儒弱了吗?如果,你的个性是跟子路一样,那么果断,那么自信,那么自负,那么自大,那么自以为是,然后你读了孔子教导冉求,是呀,认准了就干,你不就更加自大了吗。所以,你要找到个性相同的,然后你才能找到《论语》哪一段对你有用。你不能盲目的囫囵吞枣,兼收并蓄,那不可以的。

那同样,老子教导孔子也是这个道理,你比如说,此时此刻,为什么老子要对孔子讲这一番话,你就一定要知道背景,这个背景就是我前面介绍的,此时的孔子三十五岁,三十而立,还不到不惑。此时的孔子就是聪明、智慧、自信、自负、自大,满怀理想,满怀信仰,按捺不住自己的热情,一定要去拯救世界。针对孔子此时的这样一种状态,老子说,“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这就叫因材施教。你的脸上有骄色,这个骄,就是自信,自负。多欲,过大的志向,不切实际的理想,过高的估计自己的实力,好像我凭借一个人就能挽救天下。结果经过他教导之后,孔子就没有这想法了。他知道天下事很难,不是一个人能做成的,所以他不骄不躁,慢慢的去做。他一直到五十多岁才出来的做官,他本来就已经决定一辈子不做官了,他已经不准备在自己此时此刻,在自己此生,在现

实世界里面实现理想了。他想做万世的事业了。

但是你看孟子怎么讲的,孟子说,“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夫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个天不想平治天下呀,如果天要平治天下,当今世界,除了我孟轲,还有谁呀?何等狂妄。所以孟子就要做当世的事业,所以孟子在和齐宣王、梁惠王、滕文公这些人交往的时候,跟他们谈话的时候,你感觉到怎么样呢,他很急躁。实际上孟子真的运气已经很好了,他碰到了中国历史上最宽容的一个国君齐宣王,齐宣王被后来的李贽称为“一代圣主”,从中国历史上,我从没有找到哪一个国君比齐宣王更宽容,所以孟子运气够好了。他在他面前,也是非常急躁,非常急不可耐。骄气、多欲,他认为他一个人就可以拯救天下,他认为他一个人只手就可以擎天,他认为他独木可以支柱将倾倒的大厦。当然这也是孟子可敬的地方,也是孟子可爱的地方,但是从认识真理的角度来说,从客观的评价自己和评价世界的角度来说,显然孟子有缺陷。

但是孔子,在此时此刻,很幸运的碰到了老子。你不要认为你一个人能力有多大,所以你不要有太多的骄气,你不要认为你一个人可以改变世界,不要认为一个人一时一地可以改变世界,所以你不要有太大的志向和理想。“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不是老子讲的话吗?做大事从小着手,不要着急,慢慢来。“态色与淫志”,态色是什么,就是脸上所体现出来的那样一种自信、自负的神色。老子看出来了,老子真是高人。孔子一来就在老子面前卖弄,展示自己的学问。孔子当时确实很厉害,孔子在二十岁的时候,就已经成为鲁国的六艺专家,此时又过了十五年。可以这么说,孔子当时的学问不比老子差。差的是什么?人生的磨练、对于世道的透彻的认知,缺少的是生活的阅历和经验。从学问的角度讲,孔子可以说是当世的第一人,所以他脸上有骄气,他志向过大,他脸上呈现出自负的神色,这个很正常,很自然。这是人生必然的一个过程。但是一直在这个过程中就有问题了。所以孔子碰到老子,这叫适逢其时呀。

英国的哲学家罗素曾讲过一句话,他说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如果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不是一个热情的,充满激情的人,他注定一生不会有出息,注定一生碌碌无为。这话讲的很重的。我有时候在反思我们中国今天的教育。我们今天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就教育孩子将来好好的上学,找一个好工作。就是让他不要有理想,不要有志向。就是让他变得如此现实。所以这种教育本身让他最后一定是碌碌无为,当然他可以养活自己,可以找份工作,没问题,但是,一定不会有大的成就。二十来岁的人,不切实际是好事,不是坏事。不切实际有两点,第一,对自己有不切实的期望,正因为对自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才能够最大限度的拔高自己。这是一点。第二个不切实际是什么,是对现实世界的判断。如果二十来岁的人,就那么老于世故,你觉得可爱吗?二十来岁的人就对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那么熟悉,一做事情马上就想起来,要送礼呀,要找关系呀,你觉得这样的孩子将来有出息吗?不会有出息!所以,不切实际是人生中的一个必然阶段,也是一个必要的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这就是罗素讲的话的意思。

但是罗素下面还有一句话,说一个人如果到成年之后,还是那么充满激情而缺乏理性的头脑,那么他也将一事无成。关键词两个,一个是激情,第二是什么呢,理性。或者说第一理想,第二理性。要有理想,同时要有理性。三十五岁的孔子有理想,但是,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世界,他都有不切实际的判断。这个时候他碰到了老子。老子就给他一幅理性的头脑。让他对自己,对这个世界有更理性的判断。让他戒除骄气、多欲、态色、淫志。所以孔子后来,做事情稳扎稳打,不骄不躁。

老子《道德经》里面一些话,可以说是他对孔子的当面教导互相印证。

《老子》四十六章:“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可欲,不知足,欲得,就是多欲。“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个私还有一个版本,写作“思考”的“思”,少思,寡欲,我觉得这个思考的思可能意思更好,后来孔子有一番话,当时有一个人,叫季文子,“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情之后,孔子说:“再,斯可矣”,为什么要想那么呢?想两次就可以了嘛。所以孔子反对多思。为什么反对多思,为什么反对一个人做事之前反反复复的思量?你不要认为这个谨慎,这是周到,恰恰相反,很多事情反复思量,反反复复的想,想到最后,一般来说这个事情就做不了了。但是老子的意思不是这样,孔子的意思也不是这样。钱穆是怎么说的呢?“多思转多私”,一个人,碰到一件事情,你的第一反应,一定是是非判断。反复的思量以后就一定会有什么判断了呢?利害判断。我举一个例子,我们假设一下,办公室里两个人打起来了,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哪一个人对,哪一个人不对,这是是非判断,这是君子做的判断。有人对有人不对,怎么办,支持对的反对错的就对了。可是你反复想,我支持对的,这对的可能跟某某领导关系不好,那个人虽然错了,他跟领导关系好。你到最后怎么样,可能就沉默了,甚至是帮不对的去了。为什么?你想来想去,最后一定是为私利了嘛,为自己打算了嘛。所以老子这里少私寡欲的私有一个版本是思考的思,我觉得可能内容更好,内涵更深,他可以和孔子的“再,斯可矣”对照。也即是说,孔子和老子一样,都反对对一件事情反复思量。做事情真的是要果断,要坚定,看准目标,只要是对的,我就做,只要是错的,我就反对,做这样的判断就可以了。人生越简单越好,越简单效率越高,越简单,越容易达成人生的目标。所以我这几年我到处在提倡一种简单的生活和简单的思维方式。不要搞那么复杂,中国人就是把人际关系搞的太复杂了。所以整个的社会成本搞的特别高,人心也变得特别坏。

有一天,有一个叫陈亢的人,问子贡说,我们的老师,他人缘为什么那么好呢?周游列国,我们老师只要到一个国家,到一个地方,他很快就对那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国家状况都了解了。是人家愿意告诉他的呢,还是他自己问的呢?子贡回答说,是别人愿意告诉我们老师的。那么别人为什么愿意告诉我们的老师呢?别人为什么愿意把信息向我们的老师提供呢?因为我们的老师有特别的亲和力。这个特别的亲和力,子贡概括成五个字,“温、良、恭、俭、让”。温,一种温和的态度;良,一种对事、对人、对世界的善意,人跟人对世界的态度真的不一样。你对这个世界有没有普遍存在的善意,无论对事,对物,你有没有一种善意?有善意你就不害,天道利而不害,就这个意思。为什么有些人走到花园里面随手就摘一朵花呢?看到一个小动物总是要伤害它一下?就是缺少这个良,这个良是什么?是一种心态,是面对世界万物的一种心态。恭,恭敬。俭,分寸感。你不能仅仅理解为生活节俭。

孔子的个性,温、良、恭、谦、让,这是很了不起的圣人的个性。中国人的人格理想里面,我曾经总结过,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有好多种,孔子的这一种就是君子式的,贵族式的人格。贵族是一种修养,这个修养里面还包含着对社会的承担,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这样的精神才叫贵族。孔子的温良恭俭让里面就是贵族,那是真正的贵族,是一种君子的人格。

如果我们反思一下,孔子的这样温良恭俭让的个性和谁有关呢?和老子有关。不全来自于老子,但是和老子有很大的关系。你看老子《道德经》六十七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什么叫慈呀,

慈就是温、良、恭啊,慈就包含温良恭。俭,不用说了,不敢为天下先,让呀。人生三宝。到孔子那儿变成五宝。你可以看得出来,这样的一种精神的线索,一道精神河流,有源有流。

孟子很刚,孟子缺少的就是柔。孔子在三十五岁的时候也就是刚,缺少的也是柔。而老子恰恰就是一个柔术的大师。三十五岁的至大至刚的孔子,碰到了五十多岁的柔弱的大师:老子。老子就给他的个性里面赋入了柔韧的东西。

你看老子对于刚勇的恐惧,“强梁者不得其死”,强梁的人不得其死。何为“不得其死”,我们现在好多人把它翻译成不得好死。这个意思差不多,但是还是有差距。不得好死给人感觉是骂人的话,这个“不得其死”不能讲是骂人的话,因为后来孔子也说子路“不得其死”,如果是骂人的话,孔子哪能这么咒他的学生呢?不得其死什么,“死”在古人看来是人生的一个正常结局,如果一个人寿终正寝,用庄子的话来说,“尽其天年”,生命自然终结,这叫“死”,所以每人都有一死,这是在表扬你。实际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一死。有的人的就得不到这个死。得不到这个死,得到的是什么?叫“夭”,“夭折”,就是还没有到你该死的时候,你就因为一个不正常的一个事件,横死了。强梁者往往不得其死。因为强梁者老是要跟这个世界上很多的东西发生冲突。“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我们现在汉语有个词叫勇敢,是很好的词,但是在老子这个地方,这个词未必是好词。勇于敢,勇敢,杀。勇于不敢,你才可能活下来,我不想做过多的道德分析,至少老子说出了一种社会现象。在专制独裁的社会里面,你愿意做一个顺民,愿意做一个良民,你可能忍辱偷生,苟且偷生,至少你能活着,如果你挺身反抗,你真的就有可能被杀掉。所以说这是老子对现实的一种描述。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活着的时候四肢也柔软,死了以后四肢就僵硬了嘛。“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你看外面那颗草,青草,柔软的吗,草木枯了以后一折就断了嘛。“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坚强都是死亡的一类,柔弱才是生存的一类。“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这都是老子的话,我们先放过去,我们看看孔子。

还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几个弟子在一起,闵子骞,子路,还有冉有,子贡。四个弟子在一起。这些弟子们都很有气质啊。闵子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子贡、冉有,侃侃如也。都特别很有气质。孔子当然很高兴,“子乐”。可是,他突然之间,又悲从中来。“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只可惜啊,像仲由这样可能要不得其死啊。老子的话,强梁者不得其死。孔子的话,仲由不得其死。仲由就是强梁啊。这两句话用词完全一样的,四个字,不得其死。

我们再看老子的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什么意思,如果你要学知识,长学问,那是做加法,这叫为学日益。可是如果你要是求道呢,那要学会做减法,叫为道日损。孔子反对学,孔子要人们追求道,这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个做加法,一个做减法。如果你要追求道,要做减法,要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损之又损,孔子后来也讲了这样的话。孔子去参观鲁桓公庙,看到了一个倾斜着的放着的一个器具,欹器,孔子以前没见过,就问管庙的人,这是什么东西呀?管庙的人说,这个嘛,就是宥坐之器。我们现在大家都知道有座右铭,在你的座位的右边或者什么地方贴上一句人生的格言,然后对自己有教益,不断的提醒自己,叫座右铭。古代除了座右铭之外还有一个宥坐器,座位的旁边放着一个特殊的器具,这个东西它的一种特殊形状和状态也能够对你作一种人生的提醒和指导,叫做宥坐器。古人很强调自己的修养,所以这方面都很注重,“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

人们都注重自己的修养,西门豹的性子很急,他就提醒自己不要急,做事要慢一点,然后在自己身上就披一条纬带,让这个飘带提醒自己做事情要舒缓一点,董安于这个人做事情慢慢腾腾的不着急,他觉着这个个性也不好,就在身上就佩上一个绷紧的弦,来提醒自己做事情要急一点。在座位旁边写上一句话,在座位的旁边摆上一个东西,都要提醒自己品德。我们今天的人不大讲究品德,总想着成功,我人怎么样没关系,钱挣多就可以了,官做大就行了,所以今天这东西少了。

孔子一听说是宥坐器,他马上就明白了,他说,啊,这个东西我没见过,但是我听说过。宥坐器有什么特征呢?“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如果它里面一点点水都没有装,完全是空的,他就是歪的,斜的,如果装到一半,装到正中间的位置,他就会正正,立的很正,如果你再装满,他就会倾覆,提醒人们什么?你不能无知,要有知识,但是同时又不能自满,就这意思,你不能腹中空空,里面装的全是中午喝的酒,酒囊饭袋,那不行,那永远是歪的。

孔子回头给他的弟子们说,往它里面装水,我们做个试验。水注到一半的时候,这个倾斜的器具就正正的立起来了,继续往里面倒水。装满了,一下子就倾覆了。然后夫子喟然叹曰:“呜呼!夫物恶有满而不覆哉?”世上万物呀,包括人呐,哪有自满而不会倒霉的呢?不会倾覆的呢?子路在旁边就问了:老师,你用什么样的办法来保持一种完美呢?既要有很多的知识,又不至于轻浮呢?孔子说,聪明睿智,守之以愚,你很聪明,你很智慧,但是聪明智慧要靠什么来守呢?靠愚来守。功被天下,守之以让,你的功劳把天下都盖住了。但是你千万不要骄傲,不要狂妄,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你固然很勇敢,天下第一勇士,但是,要用怯来守。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愚、让、怯、谦。最后孔子一个结论,“此所谓损之又损之道也”。这就是孔子用这个宥坐之器来对老子的损之又损之道进行了形象的说明。也是孔子把老子的这个思想通过他的口来向他的弟子们传播。

毋以有己

孔子离开洛邑要回到鲁国去,离别的时候孔子要向老子辞别,老子说,有钱的人送别,就送人钱财,有德行的人送别嘛,就送人几句话。我没有钱财送你,我就冒充一下有德行的人,送你几句话吧。

这是老子给孔子的临别赠言:“聪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聪明深察,是优点,一个人聪明,又明察秋毫。不是优点吗?是优点,而且不光是人的优点,就是此时此刻孔子的优点。三十五岁孔子,不就是聪明,不就是明察秋毫吗?但是老子告诉他,你光聪明、光明察秋毫不行,你光看到优点不行,一个优点的背后往往是缺点。你要看到它的背面,他也会带来相应的副作用。你要明白这一点。这样的人往往比一般的人更接近于死亡。为什么?喜欢议论别人。那你说不聪明深察的人就不喜欢议论别人了吗?不聪明不深察的笨蛋他也喜欢议论别人,但问题是他又不聪明,他又是笨蛋,他议论别人他说不到点子上,他戳不到别人的痛处。所以别人不恨他,你知道吗?你聪明,你明察秋毫,别人耍一点小心眼你一下看明白了,然后你一说,就说到他的痛处,他不把你恨死吗?所以这就是聪明深察的一个缺点,一个不足。它的反面,它的背面。博辩广大是优点吧,知识广博,善于辩论。胸襟开阔,这当然是优点呀,可是“危其身”。最终它有可能导致你性命危险,为什么?发人之恶者也。因为这种人老是喜欢揭发别人的罪恶。你老看不惯别人嘛。

所以为什么读书人老倒霉呀,就跟这有关。秦始皇他要焚书坑儒,把四百多

人都活埋了,后来起来造反的倒不是读书人,项羽不读书的,刘邦也不读书的,所以唐代有一个诗人叫章碣,写了一首诗,说是秦始皇,把这些读书人都杀了,到最后怎么样呢,“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你那个埋人的坑,烧书的火还没有冷,崤山以东就起来暴乱了,王朝被推翻了,睁开眼睛一看,起来造反的,是两个不读书的人。但是我们要反思一下,为什么不会造反的读书人,偏偏最为统治者痛恨并痛下杀手呢?因为读书人看明白了么,他看明白了,还要说一说么。刘邦看明白了,项羽看明白了,他不说,老子就干就对了。读书人看明白了,他说,说了就招人讨厌。

所以老子给孔子讲的,是什么意思,就是人生呢,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让自己聪明起来,第二步,把聪明藏起来。所以老子特别强调两个词么,藏和愚。不是真愚,是把聪明藏起来了,看起来愚。所以说人生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聪明起来,第二阶段把聪明藏起来。老子对孔子的教导就是说,你现在是足够聪明了,下一步,学会藏。

“子贡方人”,孔子学生里面最聪明的是子贡。子贡是一个出色的商人,同时,大家如果读过《左传》,读过《史记》就知道,子贡还是当时一流的外交家。《左传》和《史记》都记载了子贡有一连串的外交活动:存鲁、乱齐、亡吴、霸越、强晋。他一串的外交活动把鲁国保存下来了,把齐国搞乱了,把吴国搞灭了,把越国搞成霸主了,把晋国弄强大了。但是这种聪明人往往有什么弱点呀,老子讲了,好议人。所以《论语》上讲子贡方人,什么叫方人?方人就是议人。子贡就喜欢议论别人。也就是说,孔子现在面对子贡,就像当初老子面对孔子一样。老子告诉他,好议人有危险,那么现在孔子面对子贡这么好议人,孔子怎么说的呢?“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端木赐啊,你就那么好吗?我可没有时间去说别人,我只在乎我自己修养如何,我花时间修养自己还来不及,我哪有功夫去议论别人呢?孔子对于子贡的教导和当初老子对孔子的教导如出一辙。子贡是一个悟性很高的人,孔子批评他“方人”之后,他自己就不再方人了。

所以老子为什么对聪明深察,把博辩广大这些按说是优点的东西他那么样的警惕。就是当你有了优点以后,你就有了一定的优势,你有了一定的优势就有可能洞察人性的弱点,你又可能利用你这个优势去歧视相对的有劣势的那一方。有优势是好事,但是利用你的优势去歧视相对弱势的一方,这就是坏事了么。孔子,这个子路跟着孔子学习,他有知识,他比一般人懂得更多,有些人对于周礼他了解更多。为人处事他懂得更多,这都是你的优点。但是学了这些东西,让你有了这么多知识,让你有了这么多优点,不是让你用你这个优点和知识去贬低别人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我学这些知识,我了解这些,都是为了自己提升,而不是利用这些东西去贬低别人。但子路就有这样的毛病。

再看看老子,老子对孔子教训里面临别赠言:“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个话,要直接翻译的话,实在是不大好翻译。它可以有很丰富的内涵,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理解。就是做儿子,不要在父亲的面前过分的坚持自己;做臣子的,不要在国君面前太坚持自我。要学会妥协,学会服从。不要把自己看的太大,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我们从老子的《道德经》里面还可以找到相应的互相辅证的东西。“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功成不居”,“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都是辩证法,“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不自现,不自己表扬自己,反而能够让别人把你看得清清楚楚。不自是,

不要自以为是,反而怎么样呢,把你自己的成绩和优点,更好的展现出来。不自伐,故有功,不自我夸耀,反而你的功劳更容易被别人认可。不自矜,故长,不自以为是,反而可以被别人推为尊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老子讲“圣人行不言之教。”孔子竟然也反对“言”。孔子观周,到后稷之庙去,在这个庙里面,他看到了一个金属铸的人像,这个人像有一个很奇怪的地方,这个人像的嘴部,有三个封条,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要警惕呀,不要多说话呀,多言多败。也不要多事呀,多事多患。老子的思想,“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有一天,孔子跟他的弟子们说,“予欲无言。”子贡说了,老师呀,你如果不说话,那我听课笔记怎么做呀?孔子反问:“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分明是老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敏于事而慎于言,这是孔子在《论语》里面多次出现类似的话。

庄子大,孟子正。太正了,往往不宽容,太大了,往往没原则。所以孟子不宽容,庄子有时候没原则。无是无非,没黑白,没是非,没长短。大好,但是没原则就不好。正好,但太苛刻就不好。所以,我特别喜欢一个词,叫“正大”,既正且大,既有原则,又很包容,既很包容,又有原则。什么人可以达到这个境界?孔子可以达到这个境界。孔子为什么能够达到这个境界?因为孔子碰到了老子。幸福呀,人这一辈子能够碰到一个好老师真幸福啊。孔子这一辈子就碰到了这么一个最好的老师。所以孔子离开老子以后,一出洛阳,赶着马车往鲁国去的时候,就跟弟子们感叹,:“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能跑的,我知道我用网可以网住它,会游的,我知道用鱼钩可以钓住它,会飞的,我可以用箭去射它。而老子是龙啊!我真的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才能够网罗住龙。它是乘风云而上天的一种神灵之物啊。中华文化很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龙文化。我们常常讲龙文化,后来的龙是帝王的象征。在中国历史上,龙除了用以比喻帝王之外,就是老子啦。

老子对孔子的教导最终取得了什么效果呢?《史记·孔子世家》有这么一句话,很有意思,很含蓄,“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弟子越来越多了。为什么?留学回来了,学问更高了。孔子私学的事业也发展了。

我们知道,孔子的私学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我曾经写过一篇论文,专门论述孔子的私学,论述孔子的私学价值,我认为,孔子的私学从整体上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水准,孔子的私学,为未来的百家争鸣创造了前提条件。那么,孔子的私学在一开始办的很不景气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夭折,但是老子给他加了油了,孔子的私学就办下去了。所以我们说,老子对于私学也有大功劳啊。

孔子孟子并称什么_孔子与老子的关系

孔子孟子并称什么_孔子与老子的关系 孔子与孟子并称为孔孟,孔子与孟子都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两人的成就都非常高。下面是为你搜集孔子孟子并称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子和孟子两人在思想上的成就都极大,被后人尊称为孔孟。与此同时,他们两人还都是极为有名的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和孟子两人都以仁为主张,不同的是,孔子是春秋时期人,孟子是战国时期人。历史上对于孔子和孟子两人的评价都极高,也因此才会有圣人、亚圣这些称呼的存在。两人不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其他方面都有着巨大成就,为我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者,被世人尊称为圣人,他所提倡的儒家思想不论是对我国还是对世界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孔子主张“仁”和“礼”,推崇德治和礼治,提出天下大同的理想概念;提倡义高于利的利义观,以及先富后教的经济思想;开办私学,广收学生,提倡学生没有等级之分,提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自身能力施展教育;主张要根据事实来探究历史;提倡感悟山水的自然游,并主张旅游要健康适度;孔子还提倡积极乐观、为人向善的人生观。 孟子与孔子同出儒家学派,他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他还被世人尊称为亚圣,与孔子一起被称为孔孟。在政治上,孟子提出把先王的道德规范作为道德标准,主张实行仁政,从这点可以看出,孔子对孟子

的影响以及孟子对孔子的推崇;孟子还提出了民贵君轻这个概念,点出了国家中百姓的重要性;孟子还提出了人的本性一开始都是善良的哲学思想。 孔子与老子的关系孔子和老子都是非常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和老子两人分别是儒家和道家的创始人。据传,孔子曾经拜师于老子,在老子门下学习知识。同时,历史上还有孔子问礼于老子的轶事典故也极为有名。 春秋时期,孔子曾经不远千里前往东周向老子问礼。老子对孔子的到来感到非常高兴,并且与孔子两人秉烛夜谈一整夜。在此次问礼中,孔子主要询问了关于丧礼方面的问题,得到了老子详细的解答。孔子问老子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要清楚宗庙的神主,老子回答在君王或着诸侯过世的时候需要请神主,这是礼制规定。孔子又问小孩子死后可以用寿衣和棺材么,老子答小孩子死后不能葬在祖坟内,也不能使用棺材。孔子还问在打仗期间如果父母逝世那要怎么办,是继续战事还是停战守孝,老子答按照礼制规定,子女在父母死后是一定要服丧守孝的,期间还不能进行战事。这次问礼中,孔子收获匪浅。老子不仅解答了孔子关于礼那方面的问题,还带着孔子拜访了善于乐器的苌弘与观

辨析孔子与老子思想观念的差异

辨析孔子与老子思想观念的差异 孔子和老子是古代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论语》和《老子》中。孔子的思想核心是:重视“仁”、强调“礼”,主张“中庸之道”;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主张“道法自然”,提倡自然之道,尊重自然,回到自然的状态,老子的思想中处处渗透着“自然主义”。 孔子和老子生活的春秋时期,正处于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期,垂死的奴隶主阶级日益腐朽,荒淫无耻,穷奢极欲,醉生梦死,政治日益腐败。新兴地主阶级正在崛起,经济实力强大,开始夺取国家政权。社会动荡,战争频仍。孔子和老子生活在这样的年代里,社会的黑暗、战火的弥漫、失势奴隶主贵族的哀叹、广大人民痛苦的呻吟,都震撼着他们的心灵,引发他们的深思,这一切,都成为他们政治思想产生的深厚土壤。在对社会黑暗现实冷静分析的基础上,他们都阐发了深邃、丰富的政治思想.虽然他们都是伟大的思想家与哲学家,而且生活的时代背景相似,但是由于思想核心以及个人经历的不同,在思想观念上存在着很多的差异,下面将会更加详细地进行阐述。 一人生态度 老子和孔子都是生于乱世,因而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都十分不满。孔子和老子都是入世的,但在为人立身处世的态度上却有所不同。 孔子立足于现实社会,把“仁”看作人生最高追求,同时又是处理人我关系、群己关系的基本原则。“仁”的最基本的思想就是“爱人”。孔子由于历史的局限,是按尊卑、贵贱、亲疏的顺序去爱人,他竭力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有序的封建制度,孔子认为人一旦能够克制自己而使言行都合于礼,天下的人就会称许你是仁人。只有行仁守礼,才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 老子立足于宇宙、自然,认为人生的总原理应该是顺其自然的,因而他提倡“无为”,摒弃“有为”。他认为“无为而无不为” ,反对政府及统治者的“有为”之政,对封建社会所认为的善之德目,如圣、智、仁、义、礼以及其他伦理道德规范,一概采取否定的态度,老子认为人们是生而平等的,无贵贱之分,万物是自然生长的,每个人也应当能按照自己的本性发展而不受外界力量的阻碍。老子强调“无为”的结果是“无不为”。 孔子和老子在人生态度上相比,孔子表现出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认为人应该努力提高个人修养,严格按照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约束自己言行,提倡积极进取的入世态度,要求人们在社会中实现自我人格完善,实现拯救无道现实的理想。老子则表现出绝妙的人生智慧,他洞悉社会发展规律,并施之于人生,为人们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个性,提供了无穷财富。同时两人又各有局限性,孔子重集体、社会利益则不免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老子重个性发展则不免淡化了个人对社会发展的责任。 二战争观念 老子和孔子都是生活在春秋时期。那时诸侯争霸,战争十分频繁。贤哲们虽然讨厌战争,但生活其中,为现实环境之所趋,莫不相继致力解决之道。有关战争和战争准备等军事问题是他们不得不涉及的话题。孔子和老子的传世著作或言论中谈及军事的话题很多,内容也很广泛。孔子和老子在战争观上有相同的观点:反对暴力、拥护正义战争、主张“慎战”。但在方法论上却有明显的区别。 孔子十分强调军事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孔子看来.贤人教育人民多年才能作战,倘不教育人们,训练人民,一旦国家遇有战事,仓促把人们送往前线,那只能是白白送死。在治军问题上,孔子主张治军以礼。反对“不教而战”,除了“六艺”中的射、御等与军事相关的技术外,孔子更重视对军队的道德教育。因为,军队是培养勇士的地方,“勇”是士兵的基本品质之一,而一个人的勇敢源自于什么呢?孔子认为勇主要是来自于对“义”的

孔子与老子教案

《孔子与老子》教案设计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知道孔子和儒家、老子和道家,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的主要方面及其内在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奥运会开幕式图片的解读和对《论语》《道德经》摘录的阅读分析,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理解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通过对孔子、老子政治思想的分析,领会孔子、老子的思想对社会现实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儒家的仁爱思想和以德治国主张,领会道家的智慧,认识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孔子的主要思想;理解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难点:理解“仁”、“礼”、“道”等概念;体会老子思想的智慧。 三、教学方法 设问法、讨论法、创设情景启发法 四、教学用具 计算机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展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关于孔子三千弟子的图片,然后引用近代学者夏曾佑的一段话,他曾说过:“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这话道出了孔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节课,我们将了解孔子和与孔子同时代的思想家老子,他们一个创立了儒家,另一个是道家的鼻祖。 [讲授新课] 一、孔子及其思想 (一)孔子的历史地位及小档案 看图学史:师生共同解读一组图片(孔子诞辰五十五周年庆典、德国和韩国所立孔子的塑像、世界看孔子、当代孔子在世界的影响),了解孔子的历史地位。 走进山东,它的自然风光令人着迷,比如五岳独尊、蓬莱仙境、大明荷花、微山芦苇,但是它的人文景观更胜一筹,它承载着历史的厚重,给人以智慧的启迪。认识这片金壁辉煌、

孔子与老子的关系

孔子与老子的关系 保定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牛素娴 孔子和老子,一儒家一道家,我国两大文化体系的创始人,对我们华夏民族精神文化影响可谓深远,可以说没有一个中国人不同时受到孔子和老子学说的影响。一般认为,中国文化是儒道互补的文化,实际上也就是孔子和老子学说思想互补的文化,如果说孔子的学说为阳,那么,老子的学说即为阴。阴阳相济,不可分离,孔子学说不同于老子学说,孔子学说又不能脱离老子学说。两者互成对比、陪衬,互为补充、支撑,唯其如此,中国文化才完整、动人、充实、神秘。孔子和老子是同时代人,一为楚国人,一为鲁国人。孔子约比老小二十岁,公认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礼,但老子和孔子究竟有过多少交往,则是历史上的悬案。 一说,孔子与老子是师生关系。《庄子》中曾多出记载,孔子与老子就思想问题的问答。但有关学者分析,是庄子假借两位前贤的对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主张,其实孔子与老子并非师生。但据《史记》和有关史料记载,孔子确实面对面地向老子求教。(《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到周天子所在地洛阳见老子问礼。史记记载: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孔子对老子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此外《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礼记·曾子问》、《庄子》中《知北游》、《天道》、《天运》等古籍中均记载有“孔子问礼于

老子”一事。老子告诫孔子:“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儒家的后学受《老子》思想的影响也显而易见。但记载也仅限于此。 一说两人为好友。理由是孔子看望老子,老子非常高兴,亲自乘牛去迎接,孔子见了老子,也送上大雁作为见面礼,若不要好,怎么会如此热情、亲密?个人认为理由不够充分,因为既是好友,交往必定有一定频率,也应该有更多的记载。但除此,再也找不到更多史料支撑。更多的还是孔子问“礼”于老子的记载。至于为何要问,个人认为,并非二人是师友关系,而是因为老子在洛邑工作,担任周王室的礼仪典籍管理,孔要了解周礼,向老子询问是最好的选择,无论他是道家,抑或儒家,这叫为我所用。老子对周礼的了解丰于孔,孔子为了实现其政治理想,也不得不向老子询问。另:关于老子的时期,可参阅钱穆著《庄老通辨》,相当精辟;关于老对孔的不满,可阅读鲁迅《出关》,虽是小说,也有一定有价值。 所以,孔子与老子非师非友,顶多算是各持思想主张的人进行过学术交流,且两人观点有很大分歧,如: 孔子主张:“‘悠悠万事,克已复礼’。只有恢复了周礼,天下才能大治”这说明孔子竭力的维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 老子主张:废除周礼,人与人之间一律平等。 孔子说:“礼失则昏,名失则愆。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 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浅析孔子与老子政治思想的异同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中国政治思想史》 作业 题目:浅析孔子与老子政治思想的异同 学号: 20121105635 姓名:胡玉霞 2014年 11 月 16 日

浅析孔子与老子政治思想的异同 姓名:胡玉霞学号:20121105635 班级:政治学与行政学 一、摘要 孔子与老子在共同的时代和思想资源的基础上,反思“礼崩乐坏”和大道隐退之后的世道人心问题。总体而言,就不同之处来说,孔子强调礼治与德治,提倡仁礼并重,以维系社会,安定民生。孔子认为,在“礼崩乐坏”之后,需要人为地提倡、规定一定的道德规范。老子则认为应该遵循大道自然无为的原则,实行“无为而治”。而相同之处,为维护人民的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民生,他们都提出了优良的民本思想,譬如孔子的富民、平均主义思想,老子的均平思想。但是他们的思想也有消极的地方,负面的影响,他们的思想最终都为后来极端专制的体制所利用,为其奠定了思想基础。 关键词:为政以德无为而治克己复礼 不同点 (一)核心价值追求不同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是一种积极的政治态度。他曾说:“为政以德,辟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如果统治者自身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且依据优良的道德品质治理国家,以优良的道德品质影响民众,就可以获得民众在心理上的支持。“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并不否认刑政之于治理国家的有效性,但是,刑与政也只能使民众免于犯罪,并不能使社会大众的道德良善。所以他把道德的良善视为政治目的,而道德的良善主要是社会大众道德的善化。主张“以德治国”,也是引导民众趋于善良最有效的途径。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是一种消极的政治态度。他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好静是针对统治者的骚扰而提出的,无事是针对统治者的苛政而提出的,无欲是针对统治者的贪欲而提出的。老子认为,政者应当能做到“无为而治”,有管理而不干涉,有君主而不压迫,君主应当学水的本色,有功而不自居,过着勤俭的生活,日理万机不贪享受,治理能顺应社会规律,时代潮流,制利国,利万众的宪政。一旦颁布制定以后,就不轻易改动,让万民在颁布的宪政下自化。但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为,其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二)政治哲学基础不同 孔子的哲学基础是“仁”和“礼”,即借助伦理道德与政治道德的规范,抑制或缓和个人与社会、国家与国家、阶层与阶层、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家庭之间的种种矛盾,以求得社会与国家的稳定与和谐。 关于“仁”的概念,孔子在《论语》中提到“仁”有一百余处,基本含义有二,一是“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仁”就是人与人的关系,要友善相爱,相互帮助。认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实现“仁”的根本。二是“克己

孔子与老子

孔子与老子 一知识点 (一)时代背景 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社会开始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出现了土地私有 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动荡不安 文化上:私学兴起,文化下移,逐渐形成了“士”阶层并开始成为社会上一支重要力量。(二)孔子 1.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孔子的思想: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其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和“克 己复礼” (1)“仁”。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倡广泛的理解和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当前建立和谐社会) (2)“礼”。“克己复礼”,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为了实现“礼”,孔子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正名,是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 (“礼”的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正名”——保守 (3)“仁”与“礼”的关系 “仁”——“仁者爱人”道德修养——内在自觉自律 “礼”——“克己复礼”规范准则——外在约束他律 孔子提倡“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百姓,也不排除在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 (4)孔子的哲学思想 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 (5)孔子的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平等教育;因材施教——针对学生差异,采取不同的方法启发诱导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结合起来 当仁不让——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意见 孔子的思想在诸侯争霸和社会变革时代未受到太多重视,汉代大一统之后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三)老子的思想 1.将“道”抽象化,概括为普遍的、无所不包的最高哲学理念。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 的思想,世间万物都是由道派生出来的。 2.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认为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矛盾双方互相转化。 3.提出无为而治的主张,以“无事取天下” 4.政治上保守,主张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 道家学派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老子和孔子的比较

孔子与老子 说起孔子和老子,我就想到高中上课时历史老师讲的一个故事。话说那时候孔子一心想向老子学习,一次孔子去拜谒老子,询问老子近来修道进展如何?孔子正准备洗耳恭听,不想老子却张嘴大笑道:“你看我这些牙齿如何?”孔子莫名其妙地看了看老子的牙齿,他的七零八落,早已参差不全了。这时候,老子又伸出自己的舌头问:“那么,我这舌头呢?”孔子仔细看了看老子的舌头眼前灵光乍现,连夸老子先生学识渊博果然名不虚传。那么,老子是什么意思呢?其实他张开嘴让孔子看他牙齿,意在告诉孔子:牙齿虽硬,但是上下碰磨久了,也难免残缺不全;他又让孔子看他舌头,意思是说:舌头虽软,但能以柔克刚,所以至今完整无缺。这个思想在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三章中也有体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河中的流水虽然柔软,但面对前方的山石,它却能穿山破石,最终把山石都抛在身后,这不是和人的舌头一样的道理吗?其实,在听这个故事之前,我以为孔子和老子不会有什么交集的,因为他们一个是讲究入世的儒家,一个是讲究出世的道家,两者思想是截然不同的。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阅读面的增广,再来看孔子和老子,发现他们除了有一些明显的不同点外,还有着不少相同点。下面就来先讲讲他们之间的相同点。 1、人际关系 他们在面对人际关系上都反对纷争对抗,主张和谐共处。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的核心思想“仁”正是表达了这种思想。孔子重积德,认为“仁”是最重要的最高的道德规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在告诉人们要懂得和他人和谐相处,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别人的身上。儒家由爱自己家人出发到爱所有人的“仁者爱人”的理论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准则,被视为人伦关系和谐有序的基本伦理规范。这些思想尽管带有等级森严的封建色彩,但却反映了古时候的人们追求和谐的人伦关系和尊重他人的利益、价值、意志与愿望的人本主义精神。他的这种思想被现代人所推崇,建设和谐社会正是他的这种“仁”的思想。 老子同样这样认为,不仅人要和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也要讲究一种和谐。而他的无为思想用在为人处事的观点上来看,便是对人宽容,正如一句话说得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2、治国问题 老子和孔子都生活于中国历史上大动乱、大变革的春秋时代,他们面对的都是衰微的周王朝,并且统治秩序日益败坏,诸侯之间争战不休,统治者荒淫无道,对百姓横征暴敛,老百姓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这样同样的时代背景使拥有大智慧的他们产生了同一个治国思想,那就是反对君主专制独裁,反对暴政,实现天下安治,这是他们的共同的政治理想和追求。孔子说过“学而优则仕”,从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学习的目的就是为政,这是他积极入世的思想,要以天下为己任。对于如何安邦治国,如何为政,孔子有其独到的见解,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孔子认为消除动乱、实现安治最重要的是正名。在孔子看来,社会动乱无序,正是因为乱了名分,没了秩序,所以要“正名”,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修身”。只有先做到“修身”,才有可能使得国家安定,统治者更应如此。 老子和孔子一样怀有安邦治国的抱负。那么老子的思想不是“无为”吗?其实老子说的“无为”并不是毫无所为,老子的无为并不是目的,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手段而已。虽然老子和孔子治国的方法不一样,但他们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想实现国家的安定统一,老子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不正是如此的没有纷扰的吗? 3、天人关系 孔子和老子都认为天人是一体的,人类来源于自然,又以自然为生存的依托,两者息息相关连,人应当爱护自然环境和资源,不可破坏天人的和谐。“天人合一”是儒家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最基本的信念。儒家认为,人是大自然中的一群生命体,是属于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不应该随心所欲地征服自然、统治自然、支配自然。人必须学会尊重自然,爱惜自然。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应把人类放在大自然生态环境中加以考虑,主张人与大自然息息相通,和谐一致,天、地、人一体化。要知道天地万物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如若随意破坏,浪费资源,就会损害人类自身,所以我们对待天地万物应该采取友善、爱护的态度。 老子出于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观察,认为一切事物,在其相互对立的矛盾中,都具有同一性。我们要懂得尊重自然。老子的“道”是一种尊重生命和自然的伦理观,它要求人们的活动尊重天地自然,尊重一切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阐述了这个观点。

孔子与老子绝辩

周朝老子与孔子的几次绝辨 “解老”不进入历史事件和理性语言环境,等于没跨入“解老”门槛。这方面,《庄子》一书为我们提供了认史的古代线索。庄子,名庄周,春秋战国时代的大文化家。生活于公元前369--286 年战国年间,上距老子和孔子年代仅仅 200年。到现在为止,由他记述的老子与孔子思想关系的文章,仍然是中国史料中年代最早、可信度最高的史料,同代学者没有异议。据我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老子全解与中华精神建设》一书考证:老子本名老阳子,学称子阳或阳子,爵称伯阳和成简公,字来,字称来子或老莱子,老聃则是周文王老儿子季载及其聃季族人继职周王朝司空和聃国君主的官称(至今开封还有“老丘”遗址)。“李耳”是汉武帝“独尊儒术”时对老子族祖“聃季”二字各去一半“绝其道”的贬义反称,“李耳”的称谓,没有先汉史料依据。庄子书中记述老子与孔子在“单氏取周”时于王城洛邑、于楚国曲仁里、于鲁国南之沛——聃国甫田的八次理性对话,是中华黄金文化的精髓,是人类最高层次的理性绝辨。正确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思想,是宏扬人类和中华传统精神的主轴所在。笔者依据春秋六书和辞源、辞海用今理会意古理,力排西汉“独尊”文化后对传统文义的扭曲,用现代语言对这八次纲领性的对话解译如下。望专家、学者批评、指证。 在周朝洛邑王城的对话 公元前 524年前,此时,孔子认为他演绎的鲁国君《十二经》理论已经成熟,因此要把它纳入王室经典存档。时间:公元前 518年。 一、《庄子·天道》 孔子西藏书于周室,子路谋。曰:“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焉。”孔子曰:“善。”往见老聃,而老聃不许。于是繙(音凡,演绎)《十二经》以说。老聃中其说。曰:“大谩!愿闻其要。”孔子曰:“要在仁义。”老聃曰:“请问:…仁义'人之性邪?”孔子曰:“然。君子不仁则不成,不义则不生。仁义,真人之性也,又将奚为矣?”老聃曰:“请问:何为仁义?”孔子曰;“中心物恺,兼爱无私。此,仁义之情也。”老聃曰:“意几乎后言,夫兼爱不亦迂乎!无私?焉乃私也!夫子欲使天下无,失其牧乎?则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晨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夫子亦放德而行、循道而趋。已至矣,又何偈偈(音义通竭)乎揭仁义,若击鼓而求亡子焉!意夫子乱人之性也!” 译文 孔子要西行把自己著作存入王室经典中,子路出主意。 子路说:“听说王室征藏著作的官员中有老聃君,他被免职后归居此职。先生想藏书,不妨用旧关系找找他。” 孔子说:“好吧。, 孔子去洛邑王城见到了老聃君,但老君不同意。于是,孔子便演绎鲁国君《十二经》以说服老君。老君打断了孔子的论述。 老君说:“太繁琐!想听听论述的要点。” 孔子说;“要点在仁义。”

老子与孔子到底争论了什么

老子与孔子到底争论了什么? ──关于两位圣人一次交锋的内容及其后果 丁玉新 老子与孔子不仅见过面,而且进行过激烈的争论。这在《庄子》、《史记》等典籍中都有明确记载,可以说无庸臵疑。然而,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老子与孔子思想交锋的详情至今尚有许多说法。笔者认为,造成这种莫衷一是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三条:一是《庄子》和《孔子家语》等典籍中的有关记载并不完全可信,加上鲁迅、林语堂等人对两位圣人谈话内容的想像杜撰,使之节外生枝。二是《史记》中的记录非常简要而不完整,看不出他们辩论的核心内容。三是有些专家学者根据《老子》一书的内容,试图解开真相。虽然这个思路是对的,但是,基于对《老子》解读的深度不够,他们也没有得出令人信服的答案。在此,本人依据可靠文献,做一些尝试性探讨,敬请读者斧正。 关于孔子适周问礼的态度和目的 在很多人的笔下,孔子到周天子所在的都城洛邑(今天的洛阳)问礼于老子,是抱着恭敬的态度去探讨问题的。然而,这也许不是孔子的初衷。 孔子入周问礼一事,应当发生在周敬王二年鲁昭公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前518年。《孔子家语〃观周篇》和《史记〃孔子世家》等典籍有如下记载。孔子打算去洛阳而需要向鲁昭公请示和拉赞助,于是他对南宫敬叔说:“吾闻老聃(指老子,当时是东周王室守藏史)博古知今,通礼乐之源,

以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南宫敬叔受孔子之托,向鲁昭公转达请求说:“今孔子将适周,观先王之遗制,考礼乐之所极,斯大业也,君盍以乘资之,臣请与?”鲁昭公不仅答应了,而且同意给孔子配备车马和侍从。孔子得以适周问礼。 值得注意的是,孔子本来对南宫敬叔说的是到洛阳向老子学习,而南宫敬叔对鲁昭公说的可不是孔子的原话。应该说,南宫敬叔比孔子有官场经验,他替孔子提出的理由可不是去搞什么私人会晤,而是去洛阳考察先王制度和礼乐准则的。只有这种打着为公幌子的理由,才能取得鲁昭公的同意与支持。 当年,孔子34岁,已经是广招国内外学生而享誉天下的名人了。他虽然口头上说:“我是去向老子学习的”,但是,这并不一定是他去见老子的真实目的。因为孔子对南宫敬叔这个有社会地位的学生不提出一个正当理由,是无法让南宫敬叔向国君汇报的。难道孔子真的没有不可告人的想法吗?我看是有的。 大家都知道,孔子从洛阳回来后说的几句话。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孔子回到鲁国后,向弟子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对于这几句话,我们理当想到,孔子是善用春秋笔法的人,往往用婉转言词来表达自己的态度。从他“用网抓走兽,用钩钓游鱼,用箭射飞鸟,而不知用什么办法降服龙”的话语中,我们应

孔子与老子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1课孔子和老子 一、教学目标 1.熟悉孔子、老子的主要思想,记忆孔子、老子的一些名言,大致理解孔子的“仁”“礼”、老子的“道”的思想内涵。 2.理解孔子由凡人入“圣”的过程,并与知识链接的文字介绍相印证。 3.探讨孔子、老子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评价他们的思想对中国人个性形成的积极和消极作用。 二、教学重点:理解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主张;联系现实分析这些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为什么孔子和老子后来都被神化。 四、教学方法:教师讲析为主,师生讨论为辅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与西方基督教一统天下不同,中国文化明显呈现出多元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影响最大,她们之间既互相排斥又相互渗透,形成中国古代文化的突出特色。其中儒、道两家思想都形成于春秋时期,创始人分别是孔子和老子。 (二)讲授新课 一、孔子的学说 1.孔子生平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段名言,用简单的几名话概括了孔子一生的经历和他做人、处事、做学问的经验: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时已经成为知者;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但不会打破常规。这段名言反映了孔子志向专一,执著探索,不断完善自己的一生。对我们今天立志成才,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有着深刻的启迪。 2、孔子的思想学说 1)提出了“仁”和“礼”的学说。“仁”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礼”即每人要”克己复礼“,言行要符合等级名分制度。提倡贵贱有序的社会等级秩序。 2)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用德教化,逐步改良政治,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3)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怀疑鬼神的客观存在,主张人应当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第一位。 4)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不分贵贱:“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学生学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与思结合,“当仁不让于师”。 5)编订和整理古代文化典籍:《诗经》《书经》《礼》《易》和《春秋》 3、孔子思想的影响 孔子思想有哪些积极、消极的影响?孔子死后为什么会被神化,从凡人变成圣人? 1.孔子“克己复礼”的主张体现了其思想中保守的一面,它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2、他的主张顺应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仁”“德”“礼”都有利于稳定封建秩序,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 3、后代的儒家学者发扬儒学中提出适应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主张,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孔子与老子的故事介绍

孔子与老子的故事介绍 孔子与老子既是朋友,又是师生关系,关于孔子与老子的故事有很多。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孔子与老子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有一次孔子带着众弟子走到东周时去拜访老子,老子喜欢清静,面对一群“远来之客”,有点不知所措,但他没有怠慢,立即走出门外,向这群人问道:“各位,有何事指教?” 站在首列的孔子见到门前的老者清雅脱俗,知道这个老者就是老子,于是上前恭敬地请求赐教。 老子最烦繁文缛节,所以对孔子笑了一声,答道:“先生说重了,我没有什么可以教导您的。不过您如果是不嫌在下舍里简陋,倒是可以闲聊切磋一番,以消遣时日。” 孔子一贯是比较拘谨的,看到老子的洒脱,他非常向往,不过依旧还是按捺住了心底的想法,以礼行事。虽然老子的态度非常谦和,但孔子仍然是依照着礼仪行事,点点举动都不敢逾矩,所以显得十分拘束。两人在屋中谈了一阵,老子便觉得孔子太过严肃,十分无味,于是就对孔子问道:“您千里而来,想要向我讨教所谓的‘礼’,是吧?那么我请问您,您所说的‘礼’,是根据什么而说的呢?” 孔子一愣,随即回答:“大抵是先圣周公‘制礼作乐’而来。”

之后二人聊了一些看法,老子对于孔子的古板实在是不敢苟同,两个人的谈话也颇为尴尬,后面也就没有再继续聊下去。 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历史上记载的“孔子问礼于老子”的事件很多,这也许并不是两个伟人之间的对话了,而是两种思想的对话,碰撞,交锋。也有一说,说孔子问礼于老子,其实是向老子讨教,孔子师承老子,才要多次与老子问答。 据史记载,孔子第一次问礼的时间是鲁昭公七年,地点在巷党。当时老子已经离开周国,游历各国。老子子到了鲁国,为友人操办丧事,因为日食而停止送葬的队伍,孔子认为不妥,而老子认为送死者上路,该趁着天明。 孔子第二次问礼是在公元前526年。鲁昭公十二年老子官复原职,孔子的学识也大有长进,但是孔子认为自己的学识仍不够丰富,因此决定向老子学习周礼。 前期的问礼,孔子都处在一种学习的心态,此时的孔子,人生经验尚不丰富,思想也没成熟,直到第三次问礼。 第三次问礼,老子已经告老还乡,此时孔子四十岁。孔子想把书籍典册藏于周王室,因此想拜托老子,老子拒绝了。老子认为所有大爱仁义,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自私。此时,老子与孔子的思想已经产生了根本的分歧。 第四次问礼,孔子已经五十岁。老子的思想已经超脱世间的束缚,而孔子依旧为了心中的理想而奔波。老子认为,强求这个世界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来运行或者改变,不如出世,看着这个世界改变,自己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111557391.html,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 作者:本刊记者 来源:《走向世界》2011年第34期 中国与欧洲,作为东、西方文明的主要发源地,对人类文明进步都做出了巨大贡献。早在公元前数世纪,古老的“丝绸之路”就连接起长安和罗马,开了中欧文明对话的先河。 2011年的金秋时节,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希腊雅典孔子学院、弗雷展会集团、意 大利罗马大学孔子学院、瑞中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孔子文化行暨中欧文明对话系列活动于10月10日至20日分别在瑞士的苏黎世、意大利的罗马和希腊的雅典举行。山东文化代表团带着孔子故乡的问候,来到遥远的欧洲,进行了为期10天的文化交流与访问活动。 民间艺术亮相苏黎世 10月11日,中国民间艺术展在瑞士苏黎世奥布里姆勒文化中心举办。 瑞士是首批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欧国家之一,建交61年来,两国在人文交流方面不断深化,两国人民互相了解的热情日益高涨。 展览选取了陕西华县的皮影、山东潍坊的年画和各地剪纸精品共60余幅。瑞士的观众通过观看中国农村的草根艺术感受到中国农村的乡土气息和文化生活,从而增进了对中国的全面了解。展览会上,来自相关地区的专家还向瑞士朋友介绍了民间作品所包含的故事和寓意,使观众获益匪浅。瑞中文化交流协会主席汪人健表示,愿意与中国加强合作,深化交流。 孔子文化展在罗马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和意大利两个文明古国跨越万里,相互沟通,交流融合,深刻影响着人类的文明进步。近年来,意大利已经拥有了10所孔子学院和3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是一项着眼于青年、未来和友好的事业,它将成为新丝绸之路上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桥。 10月14日,孔子文化展开幕式在罗马大学孔子学院举行。此次展览由50余幅精美图片组成,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示孔子的生平事迹、儒家学说创立、传承和变迁。展览受到了各地孔子学院师生及当地民众的欢迎,让欧洲观众对孔子有了更亲切和人文的感受,并对其生平和思想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中华文明和希腊文明分别代表了东方和西方的古老智慧,共同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没有古希腊文化及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同样,没有古老的中华文明也就没有现代的亚洲。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与中国的老子、孔子、庄子等伟大的思想家曾经共同引领世界文明走出蒙昧,向前发展。

第1课《孔子与老子》教学设计

《孔子与老子》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选自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课。课标要求:知道儒家和道家,了解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材内容和地位: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教材分两课介绍,第一课介绍孔子和老子的主张及其地位;第二课介绍了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背景,以及战国时期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本节课要学习的是第一课《孔子与老子》,它包括两部分,其一介绍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地位;其二介绍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地位,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可以以此为基本框架组织教学。因为本专题着重讲述“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第一部分。 〖学情分析〗对于孔子和老子这两位思想家,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稍有涉及,有所了解,但未必有深刻的体会。本课的学习将使学生温故知新,对这两位思想家的主张有较深的理解,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尝试着将书本知识运用于现实。新-课-标-第-一-网 〖设计思想〗本节课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具体做法是:通过看图学史,体会论从史出;通过模拟孔子问答,理解孔子的主张;结合现实分析孔子和老子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运用,认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价值。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孔子和儒家、老子和道家,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的主要方面及其内在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历史图片的解读和对《论语》《道德经》摘录的阅读分析,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理解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通过模拟孔子和弟子、国君的问答,体会孔子的主张;通过对今天城市管理问题的思考和对1987年美国国情咨文引用老子话语的分析,领会孔子、老子的思想对社会现实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儒家的仁爱思想和以德治国主张,领会道家的智慧,认识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孔子的主要思想;理解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难点:理解“仁”、“礼”、“道”等概念;体会老子思想的智慧。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背景音乐,展示本课相关图片,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氛围。 【导入新课】近代学者夏曾佑说过:“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这话道出了孔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节课,我们将了解孔子和与孔子同时代的思想家老子,他们一个创立了儒家,另一个是道家的鼻祖。 【新课学习】 一、孔子及其思想 (一)孔子的主要活动和历史地位 看图学史:师生共同解读一组图片(孔庙、大成殿、杏坛、牌坊、孔子墓碑、世界各地的孔庙、孔子周游列国图等),了解孔子的主要活动和历史地位。 走进山东,它的自然风光令人着迷,比如五岳独尊、蓬莱仙境、大明荷花、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第一课孔子和老子 课程标准 (1)了解孔子的生平 (2)了解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3)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上的地位和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识记:孔子的主要思想、一些名言及历史地位老子的主要思想、一些名言及历史地位.理解:孔子思想的核心部分和保守部分;孔子思想由当时不被重视到成为正统思想的转变;老子思想对后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过程与方法: 阅读图片、文字史料等,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能力;通过对孔子和老子思想体系的评价,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孔子和老子以及他们思想体系的学习,认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成就,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以及传承传统文化的自觉性;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孔子和老子思想中的积极影响和消极方面,使学生形成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正确态度。 教学重点 孔子的核心思想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 教学难点 结合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特点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产生的必然性。 教学方法 1、图片和热点人物导入,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注重运用史料教学,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不仅帮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 3、采用设置情景、设疑引思、自主学习的模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用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其在自主学习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 4、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 5、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导入新课】 (1)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知道诚信、责任、道义、和爱心的缺失已渐成我们民族的一种痛,一块心病,甚至一个危险的陷阱。在制约着我们的现在,在威胁着我们的未来。让我们重新祭起祖国传统文化的法宝,在祖先留给我们的智慧里寻找灵感和启迪吧!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血管里流的是华族的血,让我们和我们的下一代一同拿起《论语》,拿起《孟子》,拿起《老子》《庄子》,去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选择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我们思想的方式吧! 朋友,让我们重新捧起经书吧!去亲近我们祖先的思想智慧,去寻找我们失落的精神家园,去培养千万具有优秀民族精神的龙的传人,让他们能担负复兴中华的光荣使命,去振兴伟大的中华文明。先进的人们在行动,上海、北京等地已办起了读经班。欧洲文艺复兴曾借助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为西方文明找到一条发展的道

与孔子对话高一精选作文900字

与孔子对话高一精选作文900字 窗外飘着雪,你我再次相约于桌前。我为你沏上一壶热茶,二人对视一笑。这般快乐,何人能懂?像往常一样,我随着你进入了你的世界,那般充实的世界。 我随你到东方游历,一起聆听欢声笑语。我们和两小儿争辩,唇枪舌战的结果竟然是你点头赞许两小儿的细致观察,自己甘拜下风。老朋友啊,你可是“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的孔子,却能够在两个乳臭未干的孩子面前承认了自己的无知。与你对话,让我深刻地理解了学无止境的道理。是啊,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在一望无际的未知领域内,我们唯有以谦逊为桨,才能在有生之年走的更远。 我随你周游列国,一起静看世事沧桑。我们同听妇人哭诉苛政残暴,字字泣血,痛彻心扉。那一句“苛政猛于虎。”该是凝结了你多少的悲悯与愤慨?老朋友啊,哪怕自己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你也仍然无怨无悔地将视线牢牢锁定民生疾苦。只因有了你的坚持,“仁”的思想才传遍了神州大地,深深地埋进了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中。与你对话,让我不觉中践行了仁之道,以社稷为重,以苍生为怀,不以本身利益为重而是放眼天下。在一望无际的人生之海,我们唯有以仁为帆,才能活出生活的味道。 我喜看你与学生争辩,大家一起思考,一起成长。我静听你讲子路负米孝亲的故事,懂得了敬为孝先;我静听你讲“君子故穷,小人穷斯滥矣”懂得了君子穷困的时候,继续坚持原则,小人一穷困就放

弃原则,无所不为了。与你对话,让我坚决了人生的方向。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功成名就,但不管身在何方,都要不忘初心,无论是以孝为先还是贫贱而不移,都是我们内心中最美妙的存在,无法出淤泥而不染却也要不忘本源。在一望无际的时间之空中,我们唯有以初心为翅,才能飞向更远的天空。 朋友啊,因为有了你,才有了杜甫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仁;因为有了你,才有了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爱。多少人奉你为“至圣先师”,但在我的眼中,你只是一个普普统统的人,你曾贪慕华美的车子,也曾被学生激地跳着脚地发毒誓,但是,这一切都不能掩盖,你博学广交、桃李满天下,但仍会谦逊地承认自己并不是全知全能。你信奉仁爱,于是身体力行,周游列国来宣扬大义。你是一个人,既有自己的长短,也有自己的喜怒,但你更像一个神,你的思想传承千秋万代,影响了包括我在内的万千华夏民众。 孔丘,我亲爱的朋友;孔子,我至圣的先师!窗外的雪早已停止,但我追随你的脚步却永不停息。

第一课 孔子与老子 教案

第一课孔子与老子教案 【教学课题】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一课孔子与老子 【课时】 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要学习的是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孔子与老子》;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孔子的思想的各个方面,以及孔子思想的重要地位;第二部分介绍老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地位。本单元主要介绍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哲学的基础。本课的第一部分是本单元的重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和历史地位,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的重要意义;通过阅读图片、文字史料,培养学生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的能力;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通过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对孔子和老子思想进行评价。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学案,掌握基础知识;创设历史情境,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重难点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孔子的仁爱思想,体会道家的哲学思想,认识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孔子和老子思想,使学生形成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正确态度。 【学情分析】 通过高一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岳麓版教材的体例,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也已具备,这些为我们在课堂上开展探究式学习提供了条件。对于孔子和老子这两位思想家,学生有所了解,但还没有深刻的体会。通过探究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这两位思想家的主张,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具体做法是:通过预习学案,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基础知识;通过探究题目,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引导,深刻体会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作用。【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孔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难点:结合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形势理解孔子和老子思想产生的原因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电影《孔子》片段,展示相关历史图片,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氛围。 【导入新课】南怀瑾在《中国文化的左膀右臂》一文中有这样的话“细读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会发现一个秘密。每一个朝代,在其鼎盛的时候,在政事的治理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秘诀,简言之,就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而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中国文化的左膀右臂”的创始人——孔子与老子。 【新课学习】 一、孔子及其思想 (一)孔子的生平和历史地位 看图学史:展示图片(孔子图像、孔子周游列国图等),了解孔子的生平和历史地位。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其祖先是宋国贵族,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曾任鲁国司寇;后携弟子周游列国,最终返回鲁国。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曾修《诗》、《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