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小抄缩印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小抄缩印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小抄缩印版

答案缩印版

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2008年修订版)+课后习题答案 绪论 1、(教材P20略)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答:一、历史必然性:1、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这 一不可克服的矛盾,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3、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一系列重大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对自然规律的揭示及对新的世界观的需要,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科学基础。 二、当代适用性:1、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理论体系,是一个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际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人类智慧的高峰,成为时代的旗帜,指引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是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民努力奋斗的武器强大思 想。3、马克思主义关于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全球化问题、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等许多具有前瞻性的论述,不断地为现实社会所证实,并继续影响着当代许多社会科学家,对当今的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答: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再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最后,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一定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不认为他们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要求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丰富发展他们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后,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都是着眼实际,着眼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 第一章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答:一、如何理解物质观: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3、物质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4、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5、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就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 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地 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和各项 事业的胜利。(教材P26-27、P29) 2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 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 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 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 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 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 表现和本质特性。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 的”。 3、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进入1000 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突 显期,处理得好,就能顺利发展,处理不好,将对经济社 会产生不利影响。我国已进入这一时期,请用唯物辩证法 的观点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见下题) 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 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要坚 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 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 续发展的轨道。”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答:一、对立统一规律是任何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在我 国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存在着两对社会矛盾,一是社 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 筑之间的矛盾;二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即人民群众日益增 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些矛 盾解决得好,就能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解决得不 好,就会极大地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必 须努力克服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上层建 筑中不适合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部分,大力发展生产力, 不断加大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 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 二、人均GDP进入1000-3000美元时期,一方面生产力 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普遍有了较大提高,这自 然有利于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经济社 会的向前发展,所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黄金发展期。另一 方面由于历史原因与现实的差异,所有制形式与分配方式 的差异等,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相对处于不平衡状 态,各经济实体中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也出现了逐渐拉 大差距的趋势,甚至引发局部贫富不均的现象。这必然要 影响一部分人的生产积极性,成为各类社会矛盾的突显 期,从而对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三、鉴 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 美元的时期,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主要矛 盾的基本原理为指导,高度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可能出现 的各种情况,转变发展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发 展模式,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社会政策,兼 顾社会公平公正,缩小贫富差距,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正确地处理各类社会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中国特 色的社会主义。我们就能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将我国的经 济社会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5、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及其对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答:矛盾的普遍性是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 特殊性是指各种事物的矛盾都各有其特点或个性。矛盾的 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 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具体说它们之间的关系 包括:①两者是相互联系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是 共性的表现;②两者是相互区别的,共性只是概括了个性 中的共同本质,而不是包括个性的全部内容;③两者在一 定条件下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国的社会主义建 设,要以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 方向;同时又要从我国特殊的国情出发,去探索有自己特 色的建设和发展道路。在这里,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 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 是要把个性与共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 6、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 法? 答: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体现在 以下几点: 第一,唯物辩证法是对整个物质世界的本质属性的高度概 括,它要解决的问题是世界怎么样; 第二,唯物辩证法认为,万事万无都处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 展中,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 第三,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是一个矛盾是世界,万事万 物都包含着矛盾,不包含着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认识矛 盾就是发现问题,解决矛盾就是处理问题。要求我们在学习 和生活中要敢于承认矛盾,发现矛盾和处理矛盾。这样, 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第四,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总体上都是有低级向高 级不断的发展,它的发展是由量的不断积累,超出度的范 围,达到质的飞跃。这要求我们在学习和生和中要重视量 的积累,以便突破质的飞跃 第五,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我们在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时,要以唯物辩证法作思想 导。 7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辨证关系 答:一、概念 客观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 和必然的趋势。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 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二、辩证关系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 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对 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 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2、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 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要正确地 认识必须 3、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 辩证统一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 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三、意义 1、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反 对唯心论,形而上学,反对“右”的和“左”的错误思想的武 器,否认客观规律性,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 而上学的泥坑,其表现为“精神万能论”,在革命和建设中 往往会导致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在政治上会犯冒险盲动 的“左”的错误。夸大尊重客观规律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 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机械论的错误。其表现为“宿命论”, 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落后于历史发展的阶段,在 政治上开历史的倒车,犯“右”的错误。 2、在社会主义四化建设中,必须尊重社会主义建设的 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必须充分发挥广 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把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结 合起来,才能开创新的局面,加速我国四化建设。既要反 对不尊重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的唯心主义、精神万能 论,又要反对拜倒在规律面前,否认发挥人民群众主动性、 创造性的机械论,才能搞好四化建设 8、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原理,分 析我国为什么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答:1、按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矛盾 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 和不同发展阶段各有其特点。这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 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哲学基础。2、社会主义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 的必然趋势,只要是社会主义国家,就要求以公有制为主 体,走共同富裕道路,实行按劳分配,建立人民当家作主 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它是由矛盾 普遍性原理所决定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 底子薄,起点低,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自己的 国情,它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3、依据矛盾普遍性与 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防止 两种倾向:一是以特殊性否定普遍性,借口中国特色,反 对四项基本原则,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和马克思主义指导; 二是抽象地承认普遍性,看不到矛盾特殊性,将马克思主 义当作教条,无视我国具体国情,否定党和国家根据中国 具体实际而制定的改革开放政策。4、我国党和国家依 据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及现实状况,在坚持四项 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先后实行改革开放、多种所有制经济 和分配方式并存、一国两制等大政方针,就是依据矛盾的 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制定出来的,它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制 度,又兼顾了我国国情,充分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 的辩证统一,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所证明, 所以是极其正确的。 第二章 1、蚂蚁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光线,但我们能证明蚂蚁看 见而我们看不见的东西,且这种证明只能以人眼睛所造成 的知觉为基础,这说明人眼的特殊构造不是人的认识的绝 对界限。据此说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56) 答: 1、任何动物只能依靠本能去接触外部世界,而人类 却可以通过实践了解并根据自身的需要去能动地改造世 界。2、蚂蚁能看见人类所看不见的光线,这是蚂蚁所 具有的本能。从人类的本能来看,眼睛所能看到的东西虽 然有限,甚至连蚂蚁也不如;但人类可以在改造世界的科 学活动中,创造出世界上本来并不存在的太空探测仪、高 能加速器、显微镜等科学仪器,大大地拓展人类的视野, 看到人的视力所看不到的极远或极其微小的东西。3、以 上事实证明了人眼的特殊构造不是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 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其主要来源不是人类的自然 本能,而是人类的实践。 2、互联网既可用来传播先进文化与观念,也可用来散布 文化垃圾。运用实践和认识相互关系的原理,分析互联网 对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哪些影响?当代大学生对互联网 的发展应树立怎样的价值观? 答:1、实践在人的认识的形成中具有决定作用。实践产 生了认识的需要,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使认识得以产生和 发展。2、互联网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传播工具,打破了 地域、民族、国别等界限,大大缩短了人们之间相互交往 联系的距离。它的出现,对大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 也为大学生通过上网实践、发展自己的思想认识提供了可 能。3、互联网作为一项现实的新的科学技术成果,既 可用来传播先进的文化与观念,也可用来散布文化垃圾。 依据认识源于实践的原理,当代大学生在实践中经常接触 互联网中先进的文化与观念,能激发自己积极向上的精 神,汲取有用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科学人文精神;如果 经常性接触其中的文化垃圾,则会对自己的思想上的健康 成长带来若干不良影响。4、因此,当代大学生对待互 联网的发展,不能仅凭个人兴趣,受互联网中负面因素的 影响,而应该把个人的价值追求同汲取科学知识、积极 精神和艺术熏陶等先进的文化与观念结合起来,实现个人 价值以坚持真理标准为前提,坚持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观,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积极作用而避开其负面影响,通过 互联网,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科学人文素质。(54-56) 3、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一切发现和进 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 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结合马克思的论述,谈谈如何 理解哲学上的价值和价值评价的含义?或如何理解?

城市管理学小抄_最新已排版__直接打印

城市管理学 一、填空题 1、从城市的形成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城市最初是一种具有防御和商品交换功能的人类定居点。 2、城市的集聚性包含了诸多要素,主要包括人口集聚和经济活动集聚。 3、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市人口逐渐增加,大城市逐渐增多,迅 速膨胀的城市人口甚至使城市无法满足城市人口对城市功能的需要,出现了所谓城市病的问题。 4、工业化导致的城市化发展,使市政概念逐渐突出并独立出来。 5、古代城市的市政与“乡政”并没严格区别,是一种城乡合治体制。 6、一般认为,市政管理的主体是城市政府,也包含一定的城市公 共团体、组织和市民,这是由市政公共管理的性质所决定的。 7、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城市政权的领导者。 8、我国非政府组织,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两种形式。 9、城市政治民主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本质要素,也 是市政管理现代化的基本标志之一。 10、将个人利益表达纳入规范化渠道,避免非正式关系所带来的负 面影响,是创新市民利益表达方式的重要方面。 11、市政体制的本质是处理城市中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 12、西方国家城市权力的中心,既不在城市的议会、政府或法院,也 不在城市的政党组织,而在城市的商会。 13、副省级市是20世纪90年代在原有建制市的行政等级中新增加的一个层次,虽然在宪法第30条规定的中国行政区划中并没有这一层次,但在我国市级行政区划中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 14、我国城市行政管理,实行两级政权三级管理体制。 15、市政管理手段要从过去单纯的计划手段、行政手段为主转向经济 手段、法律手段为主,特别是重视公共政策的使用。 16、城市的战略愿景即城市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最终将要达到的总体目标。 17、就是因为城市基本职能的存在和强化,导致城市的形成、发 18、供给型的城市发展战略观主要形成和发展于20世纪初叶至 20世纪中叶的阶段,强调不断提升城市的生产能力,包括工业产品、有形服务等多方面,从而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实力。 19、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开始初步形成了营销导向的地方发展战略观。 20、人文GDP就是为了保障人的健康和全面发展而投入财富的增 长指标,包括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 21、现代城市规划的创始者本质上是一群社会改革家,虽然他们当时 关注的是物质空间环境问题,但其思想的核心却是社会公正。 22、每个城市由于客观条件的不同,存在着不同的制约城市发展的因 素,妥善解决城市发展的主要矛盾是搞好城市规划的关键。 23、土地用途管制的最根本核心任务是基本农田保护区用途管制。 24、美国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中政府主导的主要是道路及污水处理。 25、城市成长管理是主要针对城市空间规模扩展控制和管理。 26、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相比,一个显著区别在于城市经济是一种集 聚性、综合性的经济。 27、城市经济管理中的经济方法主要是通过经济杠杆和经济责任制 的运用,调整城市经济活动中有关各方面的经济利益,以达到控制、协调经济活动的目的。 28、世界银行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在评价政府在与市场相互协作 过程中的作用认为,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是各国政府应该向社会提供的最重要的公共物品。 29、城市财政管理的具有公共性和地方性的性质。 30、税收是城市政府主要的收入来源。 31、在人口学理论分析中,通常用城市人口结构来描述城市人口的一些基本特征。 32、城市人口的机械增长,是指由于人口迁移而引起的城市人口增 长,它一般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并与城市自身的功能和吸引力大小有关。 33、户籍管理的实质是一个国家政府对其所辖人力资源所进行的控制和规划。 34、提高城市公共住宅的管理质量,必须从分析城市公共住宅的供求关系入手。 35、法定社区尤其是指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两级辖区。 36、城市环境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城市的自然环境;二是城市的人工环境。 37、以人为本是城市环境的根本宗旨。 38、煤烟型细微颗粒物PM10(即可吸入颗粒物直径小于等于10 微米)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杀手”。 39、排污权交易是当前国际上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污染物总 即在排污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允许企业买卖排污指标,以经济杠杆促使企业主动削减排污量。 40、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 41、纵观世界历史,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也是逐步实现城市化的过程。 2004年已经超过40%。 43、城市边缘区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的成因中,城乡二元管理 体制造成的双重标准和管理漏洞是根本原因。 44、小城镇是随着多种产业集聚逐渐由乡村形态转变为现代化城市的过渡性社区。 45、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是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 46、按政府机构的权力大小,可以将大都市政府分为超城市的和城际的两种类型。 47、非政府区域协调机构分为综合功能的协调机构与单一功能的协调机构两种类型。 48、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国家之间的竞争反映为各国核心城市的竞争,也表现为区域之间的竞争。 49、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 50、Citistate不是一个行政边界,而是一个组织边界、市场边 界、信息边界、社会边界,乃至生态与环境的边界。 51、决策系统是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体系的核心。 52、对执行系统而言,最为重要的方面是执行的敏捷化程度,而 53、对于反应而言,留有足够的“预备队”是十分关键而又往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 54、危机管理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选择合适的响应策略。 55、城市信誉危机突发事件处理,必须首先注意启动停止策略。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 1、具体分析,现代城市的涵义主要从(ACD )区别于农村地区。 A 人口数量 C 产业构成 D 行政管辖 2、(C)社会大分工是人类社会中城市形成的直接原因。 C 第三次 3、总体来看,古代城市的经济功能较弱,主要以(AC)功能为主。 A 军事 C 政治 4、( A)是最早面临“城市病”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探索市政管 理理论的国家,同时,也是首创多种城市市政体制的国家。A 美国5、市政经济具有(ABCDE)的基本特征。 A社会性 B长期性 C不可分性 D政府性 E公共性 6、在我国城市中,城市政治权力系统包括(ABCD)。 A 市法院 B中共市委 C 市检察院 D市政府 7、市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主要具有地方(ABCD)。 A 任免权 B 监督权 C 决定权 D 立法权 8、根据《行政许可法》这部法律的规定,除( ABD),其他国家机 关包括各个部门一律不能设定行政许可。 A 国务院 B 省一级人民政府 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9、根据我国现行法规和相关制度,构成我国市民概念的基本条件为 (ABD)A 从事非农业生产劳动 B 居住在市区内 D具有本市户口 10、在我国城市中,(D)渠道是一种方兴未艾的市民利益表达渠道。 D 集团参与 11、市政管理体制的内容包括(ABCD )。 A 市行政管理体制 B 市公共事务管理体制 C市政府构成体制 D市建制体制 12、我国目前的建制市包括(ABCD )。A副省级 B 县级C 地级 D直辖 13、中共市委对城市国家政权机关,包括(ABCD)起着领导作用,处 于领导地位。A市人民政府 B市人民法院 C 市人民检察院 D市人大 14、下列的市政职能中,(AD )属于传统职能。A 消防 D治安管理 15、市级政府的经济调控(ABCDE)的特征。 A双向性 B间接性 C综合性 D有限性 E超前性 16、城市发展战略通常由(ABCDE)组成。A 战略措施 B 战略反 馈 C 重点战略 D战略愿景 E战略依据 17、城市发展战略依据主要通过(ABCD)和获取。A 优劣机威分析方 法 B 竞争—合作分析方法 C 政经社技分析方法 D 历史分析方法 18、世界银行组织认为可持续城市是指一个(ABCD)的城市。 A 适于居住的 B 银行信赖的 C 治理和管理良好的 D有竞争力的 19、城市发展战略管理的理论支撑包括( ABCD)。 A 范围经济 B 可持续发展理论 C 规模经济 D集聚经济 20、城市营销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 A 产品 B 城市营销主体 C 目标市场需求 D目标市场 21、(B)行政合理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不仅应事 实清楚,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范围内做出行政决定,而且要 求这种决定符合立法目的。 B 行政合理原则 22、我国土地储备的运行模式包括(ABCD )。 A上海模式 B杭州模式 C南通模式 D武汉模式。 23、城市基础设施的特性是( ABCD)。 A地方公共物品性与效益的外部性 B运行的协调性与系统性 C经营管理的垄断性与多样性 D建设的同步性与超前性 24、现代城市成长管理从(A)萌生。 A 美国 25、根据国际经验,当城市化水平达到(B)以后,城市化将步入高速 发展的阶段,直至达到70%以后才逐渐减速至平稳发展,我国正处在 这样一个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区间之中。 B 30% 26、城市经济的一般功能是指城市总体的共同性功能,主要是以(CD) 为主导,为国民经济服务。 C 第三产业 D 第二产业 27、经济性规制主要针对( BD)。B 信息不对称问题 D自然垄断 28、21世纪中国城市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城市化水平要达到(60%)左右。 29、城市财政管理的内容包括(ABCD)A预算管理 B城市维护与建 设资金的管理C 税收管理 D预算外资金管理 30、在公共选择理论出现之前,对政府行为的假设有( ABC ) A 慈善模式 B民主模式 C 巨物模式 31、一般情况下,把城市人口划分为(ABCD)。 A中小学年龄 B 老龄 C劳动年龄 D托幼年龄 32、依据一座城市的人口年龄比例将城市划分为(ABD)。 A 稳定型 B 衰退型 D增长型 33、在( D )城市的人 口年龄比例中,幼年比例小,老年人口多。 B 增长型 34、从地域特征和管理角度考察,城市社区主要有(ABC ) A 自然社区 B 功能社区 C 法定社区 35、城市社区管理的主体组成包括(ABCD)。 A 社区成员 B 社团性组织 C 企事业组织D行政性组织 36、城市环境的特征是(ABCD)A 脆弱性 B 开放性 C人为性D复合性 37、我国目前的城市环境污染主要表现(ABCD )。 A 水污染B固体废弃物污染 C 视觉污染 D大气污染 38、城市环境保护的手段中( AC)是日常管理的必要条件。 A 行政手段 C 经济手段 39、城市环境管理治理方面的制度包括(ABCD )。A谁污染谁治理制 度 B排污权交易制度 C奖励制度 D排污收费赔偿制度 40、一个理想的循环经济系统通常主要包括的行为者是(ABCD )。 A 处理者 B 消费者 C 废物处理者 D资源开采者 41、(A)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总人口50%的国家。A 英国 42、( C)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 C 工业化 43、各国城市化进程的中期阶段:城市化水平处于( B )左右,发 展速度很快; B 30%~70% 44、城中村产生原因主要有: (ABCD)。A 投资主体回避农村居民点以减少建设成本 B 交 通轴的效益衰变规律和灰色区的形成C 农民对被动快速城市化的回 避 D村镇经济发展方式需要控制土地 45、(ABC)是未来区域中心城市行政区划改革的方向。 A 撤市(县)设区 B 撤村设街 C 人口农转非 46、( A )大都市政府:成立于19世纪末,是最早建立的大都市政府, 开创了大都市政府的先例。A伦敦 47、发达国家区域协调机构的特点是(ABCD ) A、形式多种多样, 且在不断调整 B、在组织上更多采用合作、自愿参与和弹性的方式 C、 “政府”与“非政府”两类协调机构逐步融合D、受政党更替的影响大 48、从问题的相互关系不同,区域协调问题可以分为(AD)。纵向,横向 49、总体而言,区域协调机构的组织方式与运行机制可以分成 ( ABD)。A 弱调控模式 B 多元调控 50、(ABCD )实行强调控模式。A法国 B 荷兰 C 日本 D希腊 51、对于突发事件而言,其涉及的内在结构体系并非单纯的线性逻辑抑 或平面关联,而是一个包含(ABCD)的构架体系。 A 保障系统 B 执行系统 C 信息系统 D决策系统 52、( C)是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体系的支撑。 C 保障系统 53、( C)是突发事件管理最为重要的功能要求,是重中之重,也 是各个国家突发事件处理中最为关注的焦点。 C 预防 54、坚持快速反应,就必须把握(ABCD)。A 齐 B 实 C 准 D 快 55、突发事件处理的一般程序包括(ABCD )。 A 预警系统的建立 B 危机应对 C 危机判断 D 确认危机来源 三、名词解释 1、市政指城市政府根据国家法律和通过与市民个体与群体的互动,为实 现城市自身和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制定城市运行规则和公共政 策,并主要通过行政手段保障城市公共事务运行的管理和监督行为。 2、市人民团体是指以表达和维护一定阶层的群众的具体利益为基础,担 负着部分社会管理职能,起着依照各自的切身利益协调社会各部门之 间关系的作用,并按照一定章程组织起来的群众性的社会政治团体。 在我国城市特指市工会、市妇联、市共青团等组织。 3、市民是指居住在城市所辖区域内,持有本市有效户籍的合法公民。 4、市民参政是指市民个人或群体通过一定途径和形式向政府及其领导人 员提出各种要求和建议(亦称市民的利益表达),向有关部门进行检 举揭发,行使选举、罢免、监督等权利,阻止或促成某项政策的行为, 参与城市管理与决策的各项活动。 5、市政管理体制是关于城市政权机构、特别是城市政府的建制、地位、 职能配置和机构内外上下权力关系及运行机制的各种制度规范总和。 6、市政职能指城市政府在依法管理城市公共事务中所承担职责和具有作 用,从动态来看,它是城市政府行使职权、发挥作用一系列活动总称。 7、城市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人们从城市发展各种因素、条件和 可能变化趋势预测出发,做出关系城市经济社会建设发展全局根本谋 划和对策,城市发展战略是城市经济、社会、建设三位一体发展战略。 8、循环经济是指以可循环资源为来源,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资源,保护 环境和发展经济并举,把人类生产活动纳入到自然循环过程中,经过 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努力,使生态负增长转变为生态正增长,实现人类 与生态的良性循环。 9、经营城市指城市政府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城市自然资源、基础设施 和人文资源进行整合市场化营运,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使用。 10、城市营销:是指把地区视为一个市场导向的企业,将地区的未来发展愿 景作为一个吸引人的产品,通过强化地方经济基础以及更加高效地满足和 吸引既有的和潜在的目标市场(主要包括产业、投资者、定居人口、观光 游客和会议人士等),来主动营销地区的特色。 11、城市规划是指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 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 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12、城市成长管理指以政府为主体的针对城市空间规模扩展的控制和管理。 13、城市基础设施就是为城市生产和生活提供的一般公共设施,是城市赖以 生存和发展的基础。14、城市经济管理就是城市政府运用经济、行政、法律 手段对城市经济环境、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协调,以使城市经济健康 稳定地发展,取得最大的城市效益。15、Citistate(城市联盟)是指由相同 特征和功能的城市和城镇环绕所组成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上相对独立的贸易、 商业和通讯区域。16、区域规划是指在某个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 和社会进行综合性、战略性和政策性的总体战略部署。 17、城市财政管理是指以城市政府为管理主体,以市政工作为主要目标的预 算管理、税收管理、城市维护与建设资金管理和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18、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统一整体,通过要素的自由流动和 人为协调,达到经济一体化和空间融合系统最优状态19、城市人口管理 是指城市政府对城市居民户籍和人口变动、人口流动的行政管理工作。 20、城市社区管理是指在市及市辖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街道为主导、居 委会为协同,以社区组织和社区成员为依托,运用行政与法律、经济与 教育、公德与情感等手段,合理调配和利用社区资源,发展社区事业, 提高社区成员的生存质量,促进社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 21、城市社区是城市中的社区,指城市中被道路环绕的居住地段上,由有特 定生活方式并且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 22、城市化是指社会经济关系、人口、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过程。 23、城市环境管理指按照一定环境功能目标,运用行政、法律、教育、经济 与科学技术等手段,协调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与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 以防止环境污染、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一种措施。 24、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是指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城市生态理论为指导, 以发挥城市综合功能和整体最佳效益为前提,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从 总体上找到制约和影响城市生态系统发展的综合因素,理顺经济建设、 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的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用综合的对策 整治、调控、保护和塑造城市环境,为城市人民群众创建一个适宜的生 态环境,使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发展。 25、排污权交易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允许排放量 的前提下,内部各污染源之间通过货币交换的方式相互调剂排污量,从 而达到减少排放量、保护环境的目的。 26、公共紧急状态是指一种特别的、迫在眉睫的危机或危险局势,影响全体 公民,并对整个社会的正常生活构成威胁。 27、危机管理是指组织对所有危机发生因素的预测、分析、化解、防范等而 采取的行动。包括对组织面临的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技术的、自然 的、人为的、管理的文化的、环境的和不可确定的等所有相关因素的管理。 1、城市: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3、市政管理学:是指研究城市政府行政机关和其他城市公共管理主体,对城 市日常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规律的科学。4、城市政治权力系统:是指拥 有某种正式、直接行使城市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权力的各种组织。 5、城市政治参与系统:是指虽不具有正式市政决策和执行的权力,但对市政 决策和执行有积极影响作用的群体、组织和个人的总称。8、市民利益表达: 是指代表某种利益的市民组织或市民团体,通过一定途径和方式,向城市权 力机构提出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利益要求的行为。10、市行政管理体制:是指 市的行政组织结构、职能结构、行政管理方式和行政运行机制的总和。 11、集权制:是指行政权力集中于上级机关,下级机关没有或很少有自主权。 12、分权制:是指上下级依法各负其责,下级行政机关在法定管辖范围内有 自主权,上级机关不得干涉。13、层级制:是指政府组织纵向分作若干层级, 每个层级所管业务性质相同,各对其上级负责,但其管辖范围随层级下降而 缩小。14、职能制:是指政府组织平行划分若干部门,各个部门所管业务内 容不同,但所管范围大体相同。15、完整制:又叫集约制或一元统属制,是 指同一层级的各个机构或一个机构的各个组成部门完全集中于一个首长或一 个机关的指挥监督之下,只存在单一的领导隶属关系。16、分离制:又称独 立制或多元统属制,是指同一层级的各个机构或一个机关的各个组成部门不 集中在一个首长或一个机关的指挥监督之下,存在着多元的领导隶属关系。 17、政府职能:即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任务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 依法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具有的作用。19、市政执行:是 指城市政府以贯彻市政决策为核心职务行为,是市政府和它工作部门以及工 作人员执行市政决策中枢的决策、指令和法律法规的过程。21、可持续城市: 是指一个有竞争力的、适于居住的、银行信赖的,而且治理和管理良好城市。 22、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担负的 任务和发挥的作用。23、城市性质:是指城市在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社 会和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方向,由城市主要职能所决定。 24、集聚经济:指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和聚合而给经济主体带来的 一种额外的经济利益。25、规模经济:是指因生产规模扩大所产生平均花费 降低,因为规模扩大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它们是通过高效 的熟练工人、专门化的生产工具、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流程的专门化和产品 的专门化等方法来达到。28、学习型政府:是指在政府内部形成浓郁学习氛 围,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和机制,形成全员、团队、组织学习局面,从而提高 整个政府群体能力。31、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城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 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基础,是城市政府进行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律依据。 32、土地用途管制:是指国家为保证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以及经济、社会和 环境协调发展,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土地用途区域,确定土地使 用限制条件,土地所有者、使用者严格按照国家确定用途利用土地的制度。 33、土地利用:是人类根据土地自然特点和社会经济需要,通过采取一系列 生物、技术手段,对土地进行长期性或周期性的经营管理和治理改造活动。 34、土地利用规划:是据土地开发利用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历史 基础与现状的特点,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等,对一定地区范围内的土地资源进 行合理的组织利用和经营管理活动。35、土地储备制度:是指政府依照法定 程序,运用市场机制,按照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对收回、收购、置换 和征用等方式取得土地,进行前期开发和储存,以公开招标、拍卖、挂牌方 式供应,调控各类建设用地需求制度。39、城市经济功能:是指城市在国家 或地区的经济社会生活中所担负的任务和所起的作用。40、市场失灵:是指 由于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 运作不灵。41、宏观调控:是指政府运用各种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行 政手段对国民经济发展进行调节和控制,以保持经济总量基本平衡,促进国 民经济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 经济措施。42、规制:是指具有法律地位的、相对独立的政府管制者,依照 一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行为。 43、城市财政:是城市政府参与社会收入或产品的分配活动,也就是城市政 府在占有和支配一定份额的社会产品过程中与社会各方面发生的分配关系。 45、城市维护与建设资金:是指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与维护活 动所需要的资金,是国家规定用于城市维护与建设的专项资金。 46、预算外资金:是地方财政或城市事业单位直接掌握的财政性资金,即根 据国家财政管理制度的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由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 单位自收自支,满足各自特殊需要的财政资金,是下放财权的一种管理形式。 47、城市经济结构:是指城市是由多个产业、行业部门和企业组成的,每个 产业部门从事着特定的经济活动,在城市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同时 又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交织,形成一个整体。48、城市人口:指居住 在城市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其他工作的非农业人口,包括拥有城市户 籍的常住人口和在城市暂住的流动人口。50、人口预测:又称城市人口发展 现状的预测,就是根据城镇人口的现状和发展特点,运用科学方法,推测若 干年后城市人口的状况。51、社区:是指一定区域内有特定生活方式并且具 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54、城市流动人口: 指没有城市常住户口暂住(具有暂住证)或暂时逗留于城市的人口。 55、环境容量:指在人类健康与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 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是考察污染是否发生的重要标志。

缩印版---9合1,9份,4页 2

汽车设计复习资料---机械工业出版社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1分) 1、后备行程:锁环端面与齿轮结合齿端面的间隙。 2、悬架侧倾角刚度:弹簧上质量产生单位侧倾角时,悬架给车身的弹性恢复力矩。 3、侧倾轴线;在独立悬架中,汽车前部与后部侧倾中心的连线。 4、制动器效能:制动器在单位输入压力或力的作用下所输出的力或力矩。 8、临界转速:当传动轴的工作转速接近于其弯曲固有频率时,即出现共振现象,以致振幅急剧增加而引起传动轴折断时的转速。 1.汽车装载质量:在硬质良好路面上行驶时所允许的额定装载量。对越野车是指越野行驶时或在土路上行驶时的额定装载量。 2. 轮胎负荷系数:轮胎最大静负荷与额定负荷值之比。 3. 螺旋角:是指锥齿轮节锥表面展开图上的齿形线任意一点A的切线与该点荷节锥顶点连线之间的夹角。 4. 悬架静挠度:fc是指汽车满载静止时,悬架上的载荷FW与此时悬架刚度C之比。即fc=FW/C 5. 离合器后备系数:离合器所能传递的最大静摩擦力矩与发动机最大转矩之比,β =Tc/Temax。 6.侧倾中心:在侧向力的作用下,车身在通过左、右车轮中心的横向平面内发生侧倾时,相对于地面的瞬时摆动中心。 7. 制动器比能量耗散率:单位衬片摩擦面积在单位时间内耗散的能量,e。 1.汽车整备质量:车上带有全部装备(包括随车工具、备胎等),加满燃料、水,但没有装货和载人时的整车质量。 2. 汽车质量系数:汽车装载质量与整车整备质量的比值, m0=me/m0。 3. 悬架动挠度:从满载静平衡位置开始,悬架压缩到结构允许的最大变形时,车轮中心相对车架(车身)的垂直位移fd。 4. 侧倾中心:在侧向力的作用下,车身在通过左、右车轮中心的横向平面内发生侧倾时,相对于地面的瞬时摆动中心。 5. 转向器传动间隙:是指各种转向器中传动副(如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齿轮与齿条传动副;循环球式转向器的齿扇与齿条传动副)之间的间隙。该间隙随转向盘转角的大小不同而改变,这种变化关系称为转向器传动副传动间隙特性。 6. 转向系力传动比:从轮胎接地面中心作用在两个转向论上的合力2Fw与作用在转向盘手力Fh之比,称为转向系力传动比ip。 7. 制动器效能因数:在制动毂或制动盘的作用半径R上所得到的摩擦力(M μ/R)与输入力F0之比。 二、简述下列问题 ※设计驱动桥基本要求? (1)i0应保证汽车有最佳的动力性和燃料经济性;(2)外形尺寸小,保证hmin;(3)工作平稳,噪声小;(4)质量小;(5)传动效率高;(6)桥壳

人工智能若干问答题缩印版(2015)

1-1.什么是人工智能?试从学科和能力两方面加以说明。 学科: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中涉及研究、设计和应用智能机器的一个分支。它的近期主要目标在于研究用机器来模仿和执行人脑的某些智力能力功能,并开发相关理论和技术。能力:人工智能是智能机器所执行的通常与人类智能有关的智能行为,如判断、推理、证明、识别、感知、理解、通信、设计、思考、规划、学习和问题求解等思维活动。 1-3.在过去20年中,人工智能发生了什么变化? 传统人工智能(AI)的数学计算体系仍不够严格和完整。除了模糊计算外,近年来,许多模仿人脑思维、自然特征和生物行为的计算方法(如神经计算、进化计算、自然计算、免疫计算和群计算等)已被引入人工智能学科。我们把这些有别于传统人工智能的智能计算理论和方法称为计算智能(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CI)。计算智能弥补了传统人工智能的理论框架,使人工智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人工智能不同观点、方法和技术的集成,是人工智能发展所必需,也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必然。 1-4.为什么能够用机器模仿人的智能? 一个完善的符号系统应具有6种基本功能:(1)输入符号;(2)输出符号;(3)存储符号;(4)复制符号;(5)建立符号结构;(6)条件性迁移。如果一个物理符号具有上述全部6种功能,能够完成这个全过程,那么它就是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人具有上述6种功能,现代计算机也具有上述6种功能。任何一个系统,如果他能够表现出智能,那他就必定能够执行上述6种功能,那么他就能够表现出智能,这种智能指的就是人类所具有的那种智能,因此,机器能模仿人的智能1-5.现在人工智能有哪些学派?它们的认知观是什么? 主要学派有三家:(1)符号主义,又称为逻辑主义、心理学派或计算机学派。源于数理逻辑。其原理主要为物理符号系统(即符号操作系统)假设和有限合理性原理。(2)连接主义,又称为仿生学派或生理学派。源于仿生学,特别是对人脑模型的研究。其原理主要为神经网络及神经网络间的连接机制与学习算法。(3)行为主义,又称为进化主义或控制论学派。源于控制论。其原理为控制论及感知——动作型控制系统。 1-7.你是如何理解人工智能的研究目标的? 人工智能的一般研究目标为:(1)更好的理解人类智能。通过编写程序来模仿和检验有关人类智能的理论。(2)创造有用的灵巧程序。该程序能够执行一般人类专家才能实现的任务。 一般地,人工智能的研究目标又可分为近期研究目标和远期目标两种。 人工智能的近期研究目标是建造智能计算机以代替人类的某些智力活动。远期研究目标是用自动机模仿人类的思维活动和智力功能。 李艾特(Leeait)和费根鲍姆提出人工智能研究的9个“最终目标”,包括深入理解人类认知过程、实现有效的智能自动化、有效的智能扩展、建造超人程序、实现通用问题求解、实现自然语言理解、自主执行任务、自学与编程、大规模文本数据的存储和处理技术、 索罗门(Sloman)给出人工智能的3个主要研究目标:智能行为的有效理论分析、解释人类智能、构造智能的人工制品。 5-6.构作一个神经网络,用于计算含有两个输入的XOR函数。指定所用神经网络单元的种类。5-11.模糊集合有哪些运算?满足哪些规律? 有并、交、补等运算,满足幂等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吸收律,同一律,复原律,对偶律等。 5-14.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说明它的求解步骤。 答: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随机方式产生若干个所求解问题 的数字编码,即染色体,形成初始种群;通过适应度函给每个个体 一个数值评价,淘汰低适应度的个体,选择高适应度的个体参加遗 传操作,经过遗传操作后的个体集合形成下一代新的种群。再对这 个新的种群进行下一轮的进化。 遗传算法的求解步骤:(1)初始化种群; (2)计算种群上每个个体的适应度值; (3)按由个体适应度值所决定的某个规则选择将进入下一代的个 体; (4)按概率Pc进行交叉操作; (5)按概率Pc进行变异操作; (6)若没有满足某中停止条件,则转(2),否则进入下一步: (7)输出中群中适应度最优的染色体作为问题的满意解或最优解。 6-1 什么叫专家系统?它具有哪些优点与特点? 所谓专家系统,就是一种包含知识和推理的人工智能的计算机程序 系统,这些程序软件具有相当于某个专门领域的专家的知识和经验 水平,同时具有处理该领域问题的能力. 专家系统的优点存在八个方面 (1)专家系统能够高效率、准确、周到、迅速和不知疲倦地进行工作。 (2) 专家系统解决实际问题时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也不可能遗漏忘记。 (3) 可以使专家的专长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便推广珍贵和稀缺的专家知识与经验。 (4) 专家系统能促进各领域的发展。 (5) 专家系统能汇集多领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以及他们协作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 (6) 军事专家系统的水平是一个国家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7) 专家系统的研制和应用,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8) 研究专家系统能够促进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 专家系统特点: 1启发性:专家系统能运用专家的知识与经验进行推理、判断和决策。 2透明性:专家系统能够解释本身的推理过程和回答用户提出的问题3灵活性。 6-2 专家系统由哪些部分构成?各部分的作用为何? 专家系统由知识库,全局数据库,推理机,解释机构,知识获取机构,人机交互界面。 知识库用来存放专家提供的知识。 推理机针对当前问题的条件或已知信息,反复匹配知识库中的规则,获得新的结论,以得到问题求解结果。 人机界面是系统与用户进行交流时的界面。综合数据库专门用于存储推理过程中所需的原始数据、中间结果和最终结论,往往是作为暂时的存储区。 知识获取机构负责建立、修改与扩充知识库,以及对知识库的一致性、完整性等进行维护。 解释机构负责对求解过程作出说明和解释。 全局数据库又称综合数据库或简称数据库,它是问题求解过程中符号或数据的集合。 6-3 建立专家系统的关键步骤是什么? 建立系统的一般步骤如下: 1设计初始知识库问题(五个小步骤知识知识概念化概念形式化形式规则化规则合法化 2原型机(prototype)的开发与实验 3知识库的改进与归纳 7-1什么是学习和机器学习?为什么要研究机器学习?13 答:按照人工智能大师西蒙的观点,学习就是系统在不断重复的工作中对本身能力的增强或者改进,使得系统在下一次执行同样任务或类似任务时,会比现在做得更好或效率更高。机器学习是研究如何使用机器来模拟人类学习活动的一门学科;机器学习是一门研究机器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并识别现有知识的学问。这里所说的“机器”,指的就是计算机。现有的计算机系统和人工智能系统没有什么学习能力,至多也只有非常有限的学习能力,因而不能满足科技和生产提出的新要求。 机器学习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其中,对结构模型、计算理论、算法和混合学习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我们要研究机器学习。 7-2.试述机器学习系统的基本结构,并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环境向系统的学习部分提供某些信息,学习部分利用这些信息修改知识库,以增进系统执行部分完成任务的效能,执行部分根据知识库完成任务,同时把获得的信息反馈给学习部分。影响学习系统设计的最重要的因素是环境向系统提供的信息。更具体地说是信息的质量。 7-5说明学习的模式和学习的方法 归纳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从部分到整体的推理行为。归纳学习的一般模式为:给定:观察陈述(事实)F,假定的初始归纳断言(可能为空),及背景知识求:归纳断言(假设)H,能重言蕴涵或弱蕴涵观察陈述,并满足背景知识。 学习方法 (1) 示例学习它属于有师学习,是通过从环境中取得若干与某概念有关的例子,经归纳得出一般性概念的一种学习方法。示例学习就是要从这些特殊知识中归纳出适用于更大范围的一般性知识,它将覆盖所有的正例并排除所有反例。 (2) 观察发现学习它属于无师学习,其目标是确定一个定律或理论的一般性描述,刻画观察集,指定某类对象的性质。它分为观察学习与机器发现两种,前者用于对事例进行聚类,形成概念描述,后者用于发现规律,产生定律或规则。7-13什么是知识发现?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有什么关系? 根据费亚德的定义,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是从大量数据中辨识出有效的,新颖的,潜在有用的,并可被理解的模式的高级处理过程。 数据挖掘是知识发现中的一个步骤,它主要是利用某些特定的知识发现算法,在一定的运算效率内,从数据中发现出有关的知识。 7-14说明知识发现的处理过程 费亚德的知识发现过程包括 (1) 数据选择:根据用户需求从数据库中提取与知识发现相关的数据 (2) 数据预处理:检查数据的完整性与数据的一致性,对噪音数据进行处理,对丢失的数据利用统计方法进行填补,进行发掘数据库 (3) 数据变换:利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从发掘数据库里选择数据 (4) 数据挖掘 (5) 知识评价:对所获得的规则进行价值评定,以决定所得到的规则是否存入基础知识库 知识发现的全过程,可进一步归纳为三个步骤,即数据挖掘预处理,数据挖掘,数据挖掘后处理。9-2什么是艾真体?16 答:在信息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和计算机领域,Agent是能够通过传感器感知其环境,并借助执行器作用于该环境的任何物体。 9-4艾真体为什么需要通信? 答:通信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现象。一般来说,来自传统信号的共享系统和信号产生和理解所引发有意的信息交换,就是通信。通信的双重目的就是建立信任和创建社会联系,对于艾真体来说,它有一个能够产生语言的行为,思做说话行为,叫做说话行为或交谈,决定何时调用、交谈以及决定在各种可能在哪个多谈是正确的,这些是艾真体的难点,一个艾真体有许多工作可能的行为可供选择,并且必须努力选择实现与其他艾真体进行信息通信的目标行为。当艾真体采取某一动作以影响另一艾真体的认识结构时,就可以说该艾真体已参与了一个通信行为了。 9-8多艾真体系统有哪几种基本模型?其体系结构又有哪几种? 答:多艾真体系统有4种基本模型,分别是BDI模型,协商模型,协作规划模型和自协调模型。多艾真体系统的体系结构有3种:艾真体网络,艾真体联盟,黑板结构。 (13级)填空题: 1.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以训练误差作为优化问题的约束条件,以置信围值最小化作为(优化)目标 2.反应式只是简单地对外部刺激产生响应,没有任何(内部状态) 3.(人工)生命试图通过人工方法建造具有自然生命特征的人造系统 4.BDI关系图描述的是信念、愿望、意图与(行为)的因果关系 5.物理符号系统假设之推论一:既然人具有智能,那么他(她)就一定是个(物理符号系统) 6.计算智能包括(神经计算),模糊计算,进化计算等 7.自然计算具有(模仿)自然界的特点 8.专家系统的优点之一是可以使专家的专长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9.BP算法中有几个常用的参数,包括(学习率和形状因子),动量因子及收敛误差界值等 10.免疫算子有两种类型,全免疫和(目标)免疫 简答题 5.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和应用领域是什么?其中哪些是新的研究热点? 主要是:自然语言处理、自动定理证明、智能数据检索系统、机器学习、模式识别、视觉系统、问题求解、人工智能方法和程序语言以及自动程序设计等。或:问题求解,逻辑推理和定理证明,自然语言理解,自动程序设计,专家系统,机器学习,神经网络,机器人学,模式识别,机器视觉,智能控制,智能检索,智能调度与指挥,分布式人工智能与Agent,计算智能与进化计算,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人工生命,系统与语言工具。其中研究热点为:机器人学、智能调度与指挥、分布式人工智能与Agent、计算智能与进化计算,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人工生命,系统与语言工具。 7.举例说明一两个特别感兴趣的人工智能研究领域。 神经网络:用神经网络处理直觉和形象思维信息具有比传统处理方式好得多的效果。神经网络的发展有着非常广阔的科学背景,是众多学科研究的综合成果。人脑是一个功能特别强大、结构异常复杂的信息处理系统,其基础是神经元及其互联关系。因此,对人脑神经元和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可能创造出新一代人工智能机——神经计算机。 机器学习:学习能力无疑是人工智能研究中最突出和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学习是人类智能的主要标志和获得知识的基本手段。机器学习是使计算机具有智能的根本途径。此外,机器学习还有助于发现人类学习的机理和揭示人脑的奥秘。 4-1.计算智能的含义是什么?它涉及哪些研究分支? 答:第一个关于计算智能的定义是计算智能取决于制造者提供的数值数据,而不依赖于知识;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则应用知识精品。计算智能是以模型(计算模型、数学模型)为基础、以分布式并行计算为特征的模拟人的智能求解问题的理论的方法。计算智能涉及神经计算、模糊计算、进化计算和人工生命等领域。 4-3. 人工神经网络为什么具有诱人的发展前景和潜在的广泛应用领域? 答:关于神经网络的研究自1943年以来,几起几落,走过一段波浪式的发展道路。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在人工智能学科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人工智能的一个新学派。由于人工神经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