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作者凭什么

本文由liu2304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台湾作者凭什么?
撰文/代芳
2009 年,对台湾作者而言可谓是丰收的一年。 深圳读书月 2009 年度十大好书年终评选出炉,榜单上当代作家入选 的只有梁文道的《常识》和张大春的《认得几个字》。两位作者分别来自 香港和台湾。梁文道虽然是香港籍,但他有着在台湾上中学的文化背景。 该评选有 50 本书入围候选,仔细翻检书单,会发现最具有竞争力的还是 台湾作家。 再到书店看看,摆在显眼位置的各个出版社重点推荐的图书,大多是 台湾作者的作品。比如梁文道、蒋勋、张大春、朱天文、朱天心、马家辉 等。 台湾作者出版物的热销仅是一种偶然吗?如果不是,那它凭什么? 在台湾作者张大春的《聆听父亲》新书签售会上,曾发生过一段颇有 深意的插曲,以为内地读者翻开书的扉页递给张大春,请他签名,张大春 问: “要题上款吗?” 这位读者愣了一下, 显然, 他不知道什么是 “上款” 。 这一愣,愣出了中国大陆如今广泛存在的传统文化缺失。 “上款”不为读者所知也许并不奇怪,有人会说这太专业了,但如果 书写中国字本身都已不再受到重视,就真是悲哀了。台湾学者龚鹏程说: “字像一个人的面孔,现在台湾人自小习书法的人很多,写得一手好字不 稀奇。” 这些现象的出现,台湾学者林毓生在一篇文章中说:“台湾与大陆相 比,在对传统的继承方面,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经历过五四激进的全盘反
传统运动。”而另一方面,1949 年,蒋介石虽然退守台湾,但他想方设法 带走了一批在当时华语文化界堪称顶尖的文化人和学者,而且在岛内还采 取各种措施大力复兴中华文化,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在台湾的保存完好度超 过大陆。“ 大陆经过文革和 20 诗集 80 年代以来片面的经济繁荣, 大陆出现了部 分传统文化式微、部分传统美德沦丧的隐忧。相比之下,台湾作者集体体 现的温文尔雅、博学深思确实颇有吸引力。 像早年受教于哲学大家东方美的傅佩荣所开展的孔子、孟子等哲学讲 座, 由于他所受过的严格学术训练, 便保证了经典解读的准确性和当下性。 较之于丹根据己身人生体验串解经典的做法,高下立现。 台湾老照片收藏家秦风也说,就国学底子而言,台湾人先天整体上要 比大陆强。他整个中学,伴随他的文学读物是《昭明文选》,这在大陆同 龄人中是非常少的。 秦风的话,道出了最根本的缘由——正因为台湾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 视,才造就了台湾作者普遍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 我们可

以看看两地在教材和语文试题上的不同。当下台湾的高中国文 教科书包含三种:《高中国文》、《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和《国学概要》。 前者与大陆的《高中语文》课本相似,后两者大陆则完全没有。比较相似 的《高中国文》和《高中语文》,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前者占到 80%, 而后者却只有不到 50%。 两地试题也大相径庭,比如以下是分别从两地中学同一年级语文试卷 中抽不来的试题。大陆的试卷给出了一段打乱语句顺序的文章,并将打乱
的句子相应表上序号,让考生重新排序。而台湾试题册虚拟了一个场景, 让考生从不同的古代名人中选最不匹配的“广告代言人”,选项有:请庄 子代言“自然就是美”,请子路代言“心动不如马上行动”,请苏秦、张 仪代言“做个不可思议的沟通高手”,请司马光、王安石代言“好东西要 和好朋友分享”。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许多大陆的大学生也未必能答对这 道题。 大陆教育者们发现了这个问题,厦门松柏中学的语文老师林采凤就曾 以台湾的《国学基本教材》给自己的学生上过课。这套教材以“四书”的 内容为主。经过一年来的学习和熏陶,林采凤发现高一年级的学生不知不 觉发生了变化——变的出口成章、温文尔雅了。 这大概就是台湾作者们自小积累的文化气质和魅力吧!写道这里,不 由想到一段唯美的文字, 并不是散文, 而是最原始的采访录音整理—— “我 第一次来北京震撼特别大。那是 1988 年,我来的时候满眼是枯枝条,40 天后我要离开北京,一出北京城行驶在机场路上,我看到两边的杨树似乎 突然在一夜之间全绿了。我忍不住哭了,当初就哭了,姑姑就坐在我的旁 边。我篡改一下诗经:昔我去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大约 就是那种感觉。”说这段话的,正是如今大红大紫的台湾作者张大春,这 段录音令采访他的记者无限感慨道: “你看人家随口的感叹,都是《诗经》 式的!” 我也想感慨一番: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发出这般有古典诗意的感叹呢?
==================================== ============
2010 年过去了,桌子上订阅的杂志《中国国家地理》和《中华遗产》 整齐的摆放了两摞。冬休,终于大量的有时间去翻阅喜爱的书籍杂志。对 于这两份刊物,相比之下,比较更爱《中华遗产》,先读。当读到第三期 时,上面这篇文章中的台湾试题让我汗颜,搜肠刮肚一番,也只给出一个 不敢肯定的答案。本来就不多的国学,忘了不少。回顾这些年来,因为对 传统文化的偏爱, 才看了不少书, 要是不看呢?或许是受这些文化的熏陶, 对传统事物更加喜爱,常被

朋友戏虐为“古董”。突然想到我们整天说的 海峡两岸统一问题,而同样是中国民族的传人,但我们的身上还剩什么? 台湾呢?台湾能从文化上会认同我们么?俗语说的好, “贫居闹市无人问, 富在深山有远亲”,我们急需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