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伦理与女性新闻报道_郝雨

关怀伦理与女性新闻报道_郝雨
关怀伦理与女性新闻报道_郝雨

收稿日期:2011-03-30

作者简介:郝雨(1957-),原名郝一民,男,河北昌黎人,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杜玥(1984-),女,上海人,上海市浦东教

育发展研究院《浦东教育》编辑。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7卷第4期

双月刊2011年7月出版

西方女性主义兴起以来,其批判的重心之一

即为媒介。而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批评派别和方法,女性主义媒介批评鲜明地表现出对大众传媒中展现出的性别成规和惯例的批判态度。女性主义研究者们纷纷从性别权力结构观点出发,对大众传媒中所表现出的与女性有着特殊关系的文本加以分析,从中发现了女性在社会中所处的独特位置,并探寻构成这样一种文本的内在机制。在西方,女性主义媒体研究是女权运动在大众文化研究领域中的延伸和发展。所谓女性主义媒体研究就是采用女性主义的立场对媒体进行的批评和研究。有学者甚至提出建设女性主义传播学。女性主义媒体研究对于媒介的发展及女性群体自身的健康发

展显然具有积极意义。而在女性主义的总的旗帜

之下,还有人进一步从女性的角度来探讨伦理学

的理论和实践,从而形成了一套女性主义伦理学。所谓“关怀伦理”,则是女性主义伦理学中的一个

核心概念。那么,在女性主义传播学中,关怀伦理又应该占据什么样的位置?在新闻传播实践以及女性主义媒介批评实践中又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是我们有必要从理论上加以探讨的。

一、女性主义传播学溯源及现状

女性主义主要表现为文化领域对性别歧视进

行批判的文化思潮。旨在打破男性中心传统习俗的女性主义研究,主张女性脱离现有的边缘化和沉默状态,掌握属于女性自己的发言权,建立具有女性价值及从女性视角出发的话语体系。

女性主义传播学最早可追溯至1977年,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季刊》在该刊的年度索引中提出了“少数群体”(minorities )这一分类,女性与黑人、亚裔等都被归入此类,传播学与性别研究的结合从此开始。1978年,

美国传播学女学者盖尔·塔什曼与他人合作出版论文集《炉床与家庭:媒介中的关怀伦理与女性新闻报道

郝雨1,杜玥2

(1.上海大学影视学院,上海200436;2.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上海200127)

摘要:女性主义媒介批评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批评派别和方法,表现出对大众传媒中性别歧视的批判

态度。关怀伦理注重人的关系性、

情感性等特征,与普遍伦理原则有着重要区别。在男权文化中心的大背景下,提倡在新闻报道中引入作为女性主义伦理核心的关怀伦理学概念,研究关怀伦理在女性报道中的应用及其价值,从关怀伦理的角度来探讨女性媒介形象,将有助于女性报道深度和广度的拓展,对于新闻报道整体和新闻伦理的发展及研究也具有推进作用。

关键词:女性主义传播学;关怀伦理;新闻报道中图分类号:G206;I382-0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359(2011)04-0131-06

131

女性形象》,标志着“性别与传播”研究正式成为传播学研究的一个分支。论文集对议题“媒介对女性的描绘”进行了探讨,形成了早期的媒介中女性形象研究。发展至今,对媒介中女性形象进行研究已经成为女性主义一种最为通行的研究视角,广泛地被应用于新闻传播学研究中。我国学界在女性主义与媒介研究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以下三类成果:对西方性别与传播研究成果的介绍;对媒介在报道过程中形成刻板女性印象的研究;对女性作为传播者的地位和形象的研究等。

我国现有的有关女性的新闻报道中,同样存在对女性形象刻板化、对女性美的误读、各类型媒体女性意识缺失等问题。女性作为人类生理性别的半边天,在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经常出现缺席,即使在和女性自身相关的许多新闻中,报道的主体依旧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偷换成男性,或者起码是固守着男性视角。媒体在女性报道中的重点往往并不是被报道女性的观点、态度,更多是为受众展示着某种“女性形象”:无私的母亲,性感的模特,善良的保姆,疯狂的“第三者”等等。在社会新闻中,女性常常是犯罪的主客体、帮助的对象。即便是对成功女性的采访,也往往是更多地探究其婚恋、家庭等私人空间,问题常常拘泥于将家庭重心转移至事业中遭遇到的困难、丈夫或家庭对其作为女强人的看法等。这些对于女性的报道偏离其实质,使得受众从中形成的女性形象刻板且片面。

近年来在类似“超女”这样的选秀节目等报道中,媒体充斥着“瘦身”、“骨感”等语汇,形成极其强势的很可能直接有害于女性身体的人体时尚。而对于女性文艺明星的报道中,媒体又热衷于挖掘当红女星的私生活或者种种适合做成花边新闻的无聊事件并予以报道。这种“男权”中心的话语体系中,女性成为男性价值判断和审美情趣下的牺牲品,外貌和私生活成为娱乐大众的话题,而涉及其领导才能、处事能力或者学习过程等的关注反而常常被淡化或忽略。这导致许多报道在潜移默化中使受众形成这样的观点:女性就应该出现在文艺表演中,用形体美愉悦观众,用慈母般的温柔感染人;相比之下,男性的媒介形象常常是强大、理性的象征,他们有睿智的思想、坚定的态度,

他们的看法和观点对事态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是十分不公正且非正常的。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大众传媒仍然潜移默化地扮演着维护传统性别权力、掩盖两性不平等、麻痹和弱化女性社会意识,以使现存以男权为中心的文化更为坚固和合理的角色。

网易女人频道(https://www.360docs.net/doc/5212430008.html,)曾发布一个关于女性网民性别观念与内容偏好的在线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独立”、“自我”、“智慧”是女性网民最认同的三项“女性标准”。从性别观念来看,她们更认同两性平等的价值观,认为女人应当做“独立自主的人”。调查同时发现,女网民对大众媒介中贬低和歧视女性的内容表示出明显的不适和反感。调查结果显示:最不受欢迎的女性报道的内容依次为家庭暴力、强奸、畸恋等,比例在四分之一左右。在这些内容中,女性通常被表现为被动的(如受害者形象)、可怜/可笑的(如芙蓉姐姐)、坏女人(如婚外情、红颜祸水)和悲惨的(如弱女子、苦命女人)的形象。目前在大众媒介中,丑化和贬低女性形象的报道比比皆是,这种状况已经引起了女网民的不满,也显然表现为一种社会不公。

综观以往的研究,其成果仍大部分停留于对传媒文本中女性形象的内容分析上。这些仅停留在表面化的描述而不能深究其根本原因的论述,无法满足不断进步的妇女发展与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也令女性主义传播学研究难以达到新的理论高度并有效地面对现实挑战。因此,将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引入到女性报道的研究课题中是必需且刻不容缓的。

二、为什么提出和选择关怀伦理

关怀伦理学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它是19世纪以来女性主义运动发展的产物。在西方社会女性主义运动不断高涨的历史背景下,卡罗尔·吉利根(Carol Gilligan)对女性道德的发展展开了研究。现为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的卡罗尔·吉利根是关怀伦理学的著名代表,她借鉴和批判了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等当代西方社会最具影响的几位心理学家关于道德发生发展理论后,建构了自己的女性主义学说。1984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诺丁斯以吉利根的

郝雨,杜玥132

心理学研究和伦理学为基础,提出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的理论模型。

(一)区别于普遍伦理的女性主义关怀伦理

早在1982年,吉利根就提出男性与女性存在两种不同的伦理推理方法。男性的伦理推理方法是:以普遍的道德原则为基础进行抽象逻辑分析;女性的伦理推理方法应用的是一个集中于实际关系和感情的,对于事件发生情境进行细节分析的推理方法。①以男性为核心的正义伦理学主流理论中,将人看作是与他人独立的个体,并在此基础上强调个人的权力和利益。尽管有些伦理也要求对道德问题的具体情境进行解释,但还是无法适用于一些特殊问题。由于剥离社会关系的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这成为女性主义伦理批判正义伦理学的主要缺口。而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是在女性主义伦理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关怀伦理赞同社会的协作和互助也是个体之间的协作与互助,不完全等同于女性主义伦理中人与人是不可分割的观点。因此,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可应用于男女两性的伦理学。

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是以女性不同于男性的关怀特质为基础的道德伦理。关怀伦理学家认为,关怀是一种关系,依赖于关怀双方及特定的情境、感情和经验。特定个体的道德反应,几乎在所有年龄上都会依情境而改变,因此关怀伦理是一种情境性的伦理。在关怀中需要考虑的是具体情境中特定的人、特定的需要和特定的反应及体验,而不是依据普遍性法则做出推理和判断。因此,在男权主义统治的社会结构中,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在女性报道中的应用将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意义。

(二)从关怀伦理的角度分析女性报道中的问题

关怀伦理学作为女性主义伦理学的代表,受西方妇女运动和后现代哲学影响,以女性的身份来探讨伦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在以男权文化为中心的新闻报道中,尤其是女性报道中引入女性主义关怀伦理的概念,研究关怀伦理在女性报道中的应用及其价值,从关怀伦理的角度来探讨女性媒介形象,将有助于女性报道深度和广度的拓展,对于新闻伦理的发展和研究也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首先,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强调其关系性。关怀伦理把人们看成相互联系的,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诺丁斯认为,由于人们在人生的各个时期都需要他人的理解、接纳、尊重和认同,因此关怀他人和被他人关怀就是人的基本需要,因而关怀体现了生活最终极的本质。②她还指出:关怀关系的形成首先是被关怀者有某种需要,关怀者辨认出对方的需要并做出相应的关怀反应,同时关怀者的关怀行为需要被关怀者的认可并接纳。具备以上要素并能维持和巩固下去的关系才是积极有效、可以形成良性循环的关怀关系。

在以往的女性报道中,有这样一则新闻曾引起社会关注:因为相貌丑陋,25岁的天津女孩张静在求职的道路上步履坎坷。同时她还要维持一个由4个残疾人组成的家庭,生活压力非常大。张静事件经新华社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天津市一家整形医院免费为她整容,帮她重新找回生活的自信。但是在她带着一个漂亮的面孔重新回到社会的时候,找工作仍然是件困难的事情。新闻媒介对张静的炒作,使这个涉世未深的女孩丢失了自我。整容之后的张静成了一个正常人,一个没有了新闻价值的普通人。媒介不再关注她。在媒介的追捧之后,本来在敬老院还有一份工作的张静想要追求更大的目标。但是她的个人能力有限,理想与现实中的差距越来越大,张静最终成了新闻炒作的牺牲品。这类看似关怀弱势女性的新闻报道,是关注女性外表特征或以女性外表为主要关注点的新闻。这类女性新闻报道中,女性常常被摆放在一个被观赏者的角度。在以男性为主要评判者的大众审美观下,被报道女性由于形象不佳而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整容成为正常人后,失去了新闻价值的同时也失去了自我。在看似以关怀被报道者为出发点的新闻报道出现后,社会各界在一开始的确给予其一定的帮助。然而随着事情的发展,新闻媒体的关怀心理逐渐被猎奇心理所代替,炒作超越了报道事实的尺度。其导致的结果

①Helen Bequaert Holmes,Laura M.Purdy.Feminist Per-

spectives in Medical Ethics.Indiana,1992.

②Nell Noddings,Caring:A feminine Approach to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p.15.

关怀伦理与女性新闻报道

133

是,媒体的过度关怀和关怀反差最终成为张静失去自我的主要导火线。

在女性主义关怀理论中,关怀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施予和接受的关系,而是双方都有付出和收获的这样一种关系。关怀者不是对被关怀者居高临下地施予,他们需要得到肯定和鼓励;被关怀者虽然看上去处于弱势地位,需要获得帮助,但也应对关怀自己的人提供回馈。新闻媒体对于需要关怀的被报道者应该站在客观、适度的角度进行报道,过多的参与及主导反而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新闻效果。

其次,女性关怀伦理强调情感性。在诺丁斯看来,道德原则并不足以产生道德动机,而自然关怀来源于爱的情感。自然的情感关系,是建立道德义务感的基础。因此,关怀伦理就是要“建立、恢复和增强关怀的关系”①。反观当下,不少媒体在对案件的报道中喜欢对女性犯罪“特别报道”,这是一种不正常且违反关怀伦理的现象。

如湖北省襄樊市樊城区原区委书记尹冬桂受审时,因民间盛传尹有男女作风问题,不少报刊就用了诸如《女“张二江”今日受审》、《女“张二江”当庭翻供》之类的标题。还有一些媒体上还可以看到诸如《现代潘金莲今日受审》、《“潘金莲第二”被警方抓获》之类的标题。而此时的尹冬桂还在受审阶段,用这些特定人物来形容尚未被法律审判的人物是极其不合适的。还有些媒体的报道缺乏对女性最起码的尊重,使用类似“最毒莫过妇人心”、“狠毒的女人比男人更可怕”这样的话语。仅仅是对一名女性犯罪的报道,报道者在文中堂而皇之地使用从前男尊女卑的背景下制造出的对女性污辱的词汇,以偏概全地攻击了所有女性。同时,关注近期引起热议的央视记者因涉嫌受贿被捕的相关报道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媒体都将“央视女记者”放在了新闻标题的显著位置上。试问,央视的女记者与男记者在社会职务上有何区别需要在新闻报道中特别注明?如果被捕的记者是男性,新闻的标题会特别标注“央视男记者”吗?报道者有意的炒作或是无意的一字之多,使得男女性别的区分成为这则新闻报道的卖点之一。

另外,在不少案例中,许多女性罪犯起初都是受害者,在不懂法律或者求助无门的情况下才走上犯罪的道路,她们的确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但同时她们本身也是受害者。按理报道中应重视这一点,可以关注一下其犯罪的深层原因。遗憾的是很少有媒体顾及其中缘由,却把重点放在犯罪者作案的过程、手段的残忍,甚至挖一些花边新闻出来吸引读者。这样的报道让被报道者处于心理两难的境地,即使是有机会再踏上社会,也很难重新开始正常生活。无法感受到他人关怀的被报道者,就极有可能重蹈覆辙,再次走上犯罪的道路。按照吉利根的理论,妇女道德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最初是注重于自己的生存而关怀自我的阶段;然后发展为关心他人、牺牲自己的阶段;以及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的关系的理解,消除了自私与责任之间的紧张关系,关怀成为自我选择的判断原则阶段。这种阶段的演进,以诺丁斯看来,是把关怀的情感从个人推广至他人,是从“实际自我”到“理想自我”的转化。人们在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怀后,才能逐渐开始将关怀实施于他人。在女性犯罪报道的相关问题上,关怀伦理给我们带来的启发也许值得深思。

最后,女性关怀伦理强调其情境性。关怀是由关怀者和被关怀者两方面所组成的,在关怀关系中需要考虑具体情境中特定的情感及经验,而不是单单依据普遍性法则做出推理和判断。由于人们的行为不可避免要会受到自己周围环境和人的影响,每个人都对受到自己影响的其它个体的行为负一定责任,因此营造一个有利于道德生活的环境非常重要。媒体的报道需要考虑到报道方式与内容是否有利于创建一个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而女性报道中媒体对类似“世界小姐”等选美活动和娱乐界女星生活方方面面的津津乐道,强化了女人作为花瓶、是男性附属品的这一观念,同时也宣扬了一种注重外在美,而忽视内在美的观念,使女性成为受众潜意识里供人欣赏的“美的载体”。这种一味追求收视率和发行量的曝料,或者只是反映事物一个方面的片面报道,会严重影响到青少年乃至社会各个群体的行为发展。

①Nell Noddings,Caring:A feminine Approach to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p.14.

郝雨,杜玥134

(三)关怀伦理缺失的典型案例分析

女性把道德问题建构成关系中的关怀和责任问题,而不是建构成把她们在道德思考方面的发展同责任和关系理解上的变化联系起来的权利和准则问题。①关怀伦理体现了一种宽容的立场,将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的联系放在重要位置,突出了在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中注重倾听差异、重视差异,对他人表示关注。关怀伦理学是一种我们倾听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方式。新闻传媒的关怀对象应该是人的价值、尊严和人生的意义。以下笔者将通过对2007年关于杨丽娟的著名报道的分析来详细阐述关怀伦理对女性报道的指导意义。

在杨丽娟事件报道中,媒体大多将报道重点放在杨女如何追求刘德华,其父母为了她追星做出巨大牺牲。言语画面中描述的始终是一个痴狂、思维混乱、情绪不稳定的病态女性形象。殊不知媒体的这种极端报道将杨丽娟越推越远,最后其父还跳海自杀。从女性关怀理论的关系性来看,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关联且互相关怀的,但在杨丽娟事件中,受众没有看到媒体的同情心,只有一味的言语讽刺和批评。一些媒体更是利用杨丽娟进行恶意炒作,安排其赴港与刘德华见面以获得更多独家新闻,这些所谓的关怀由于并非建立在真正的对杨女的关怀之上,最后只能给杨丽娟带来更大的伤害。在关怀伦理学的相关论述中,真正有效的关怀关系要求关怀者能够辨认被关怀者的相应需求并给予对方认可和承认的帮助。而部分媒体在赞助杨丽娟赴港的时候却恰恰忽略了什么才是杨家最需要的,到底是和刘德华的见面重要,还是正确的心理引导更迫在眉睫?在杨丽娟事件中,作为承担着社会责任的媒体,并没有尽到一个关怀者应尽的责任,却将一个悲剧推向了另一个悲剧。

报道中的杨丽娟是一个为偶像、为爱疯狂的没有理智的不孝少女,正好符合了某些所谓男性视角下的卖点,女性的附属品性质又一次被搬上媒体。怀有少女之春的杨丽娟对于刘德华的痴恋也成为这种话语体系下的牺牲品。媒体将其病态大肆渲染,却对她生活的其它方面没有半分关心。关怀伦理旨在建立、恢复和增强关怀的关系。通过关怀让他人感受到爱从而成为关怀者,实现理想自我的转化。媒体报道中经常提及杨女对于老父亲为其追星卖房甚至曾打算卖肾的举动冷漠的态度。但从关怀伦理的角度来看,如果媒体自身都没有能够从关心杨家实际生活的层面上进行报道的话,又有什么资格指责杨丽娟的不孝。杨丽娟并不是十恶不赦的坏人,她只是一个由于迷恋明星而心理发生了一定畸形的女病人。如果我们的媒体都以很不友善的语言去攻击她而不是真切流露出一份出于对社会现状的关心,那么受众在看过报道之后,从中得到的除了娱乐消遣之外,是否还会有对于杨丽娟真正的关心和担忧。

正如上文中提到的,如果媒体无法在类似杨丽娟的事件中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谁也不敢保证会不会有更多的杨丽娟出现。媒体将杨丽娟这样的弱势女性作为大众娱乐的对象,更是与关怀伦理学的关怀主张背道而驰。媒体在做出这样的报道且导致严重后果后,也应该反思:对于处于弱势的群体,我们应该嘲弄,还是关心?当下,媒体新闻娱乐化对于受众的影响不容小觑,亦真亦假的报道让受众无法辨别是非,而许多非主流的报道让受众只看见名人屏幕上的光辉一面却不知大部分人为了这一分钟的闪耀付出多少时间的辛苦努力。人生活在社会环境中,一定会受到周围人事的影响,每个人对受到自己影响的个体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究其根本,媒体对杨丽娟事件的产生也有其应反思的部分:当年正值青春期的杨女若不是受到媒体铺天盖地的明星报道影响,不一定会有现在的过分痴迷。联系关怀伦理的情境性特点,如果媒体所作的报道不能正确引导受众反而导致部分群体不良行为的发生,也应对此负有相应的责任。事到如今,媒体在当初有意或无意地嘲弄指责了杨丽娟之后,是否也应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深刻反省,因为营造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实在是媒体的社会责任之一。

三、新闻报道关怀伦理的广泛实践意义

在新闻伦理的研究过程中,“人文关怀”的理念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而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是与人文关怀理论的研究目的相一致但更为细致的

①卡罗尔·吉利根著,肖魏译,《不同的声音》,中央编译出

版社,1992年2月第一版,第76页。

关怀伦理与女性新闻报道

135

关怀理论,其范畴与内涵始终坚持以人和人的经验为关注对象,尊重人的尊严、价值和权利。随着学界及业界对关怀理念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媒体开始逐渐意识到新闻报道以人为本的重要性,努力朝贴近受众的尤其是人文关怀的方向改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女性是社会各群体中劣势、脆弱的一群,媒体在报道中更需要给予适当的关怀。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女性报道中关怀伦理的运用不仅仅是关怀别人,更重要的是理解、尊重女性;充满关爱和社会责任的媒体行为过程中,媒体不仅仅是在实现自我价值,也要为社会中其它群体价值的实现提供条件,这比仅仅提供同情更为重要。

同时,关怀伦理作为女性道德伦理学的核心构成,在传播领域中的运用也应扩展到社会其它弱势群体和特殊事件的新闻报道中。

在大部分有关弱势群体的报道中,媒体大多持一种博取同情、怜悯的角度采写。这固然是因为受众的“弱”,最重要的是受众可以从中通过自己的关注,通过对相关弱势人群的帮助获得自己价值的满足,同时也博得媒体关怀受众的荣誉。这种报道角度虽然是一种关怀,但很多相关报道内容和方式缺乏深度和广度,进而让受众感受到关怀的缺乏。例如有些希望工程或者贫困捐助的相关报道中,媒体常常将受助人的实际身份曝光,却没有考虑到当事人是否愿意将自己当前的困境展现在大众面前。因为有些受助人可能不希望因为受到媒体关注而在日常生活中被贴上“弱者”的标签。虽然媒体的确报道了事实,但从关怀伦理的观点来说,新闻从业人员并没能站在当事人的位置来思考新闻报道的角度。另外,在特殊人群报道如对艾滋病患者及未成年人犯罪等报道过程中,媒体同样应该借鉴关怀伦理的相关内容,对相关受采访人员身份进行保护以免引起其生活上的不便。

在特殊事件的新闻报道中,灾难报道是其中常见的报道题材之一。自然灾害虽然是无法避免的,但是灾难报道中的二次伤害却是可以被避免的。如在汶川地震中,有的媒体记者除了强求幸存者回忆灾难惨状和失去亲人的痛苦之外,还发布一些具有强烈刺激性的悲惨场景图片。这些行为都忘却和顾及生命的尊严和观者的感受。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新闻报道者是否应该更多地思考如何减少对生者的伤害,如何协助对伤者的抢救以及更恰当地对死者表示哀悼。对生命的尊重高于一切,是媒体的道德底线。真正的关怀才能让新闻报道更贴近受众内心世界,实现其社会责任和公共义务。

虽然弱势群体是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的现象,而许多灾难也是不可预知与避免的,但媒体如若能从关怀伦理的角度对特殊人物和事件进行报道,大众传媒才能真正实现其反映社会存在及建构和谐发展的功能。

责任编校顾理辉

Care Esthetics and News Reports on Females

HAO Yu1,DU Yue2

(1.School of Movies and Videos,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i200436,China;

2.Research Institute for Pudong Education Development,Shanghai200127,China)

Abstract:As a new school and method of media criticism,feminism media criticism displays a critical attitude to-wards the sexual discrimination.Care esthetics emphasizes the features of human's relations and feelings,and differs from the general esthetic principles.Against the male chauvinism,feminism media criticism advocates the concept of care esthet-ics as the core of feminist esthetics,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and value of care esthetics in news reports on females, which are helpful to the extension of reports on females and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of news esthetics.

Key words:feminism communications;care esthetics;news reports

郝雨,杜玥

136

新闻报道如何体现人文关怀

新闻报道如何体现人文关怀 [摘要]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能让让悲观者前行,让无力者有力。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是现代文明的要求,也是媒体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新闻报道的庸俗化、媚俗化、人文关怀缺失是媒体不成熟的现象,当媒体报道体现人文关怀的时候说明媒体的文明和成熟,本文从新闻报道的价值本位和社会价值层面出发,通过小悦悦事件的分析,探究人文关怀与新闻本位之间的密切关联,提出了我国的新闻报道应如何坚持和体现人文关怀原则。 [关键词] 新闻报道;人文关怀;分析 As an example of the little yueyue event analysis reports embodiment of humanistic concern [Abstract]News reports reflect the humane care to let bears go on, powerless to powerful. In News reported in the reflected Humanities care, is modern civilization of requirements, is media by should bear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News reported of vulgarization of, and kitsch of, and Humanities care missing is media does not mature of phenomenon, dang media reported reflected Humanities care of when description media of civilization and mature, this from News reported of value standard and social value level start, by small yueyue event of analysis, research

我国电视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与人性化发展

我国电视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与人性化发展 □许莹莹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的新闻改革取的了长足得进步,电视新闻报道的人性化趋势不断增强,并且越来越明显。 电视媒体关注受众需求,实现了报道内容的平民化和报道方式的平民化,诞生了新的新闻播报方式———说新闻,频道的专业化,电视新闻深度报道都得到了空前的重视。 【关键词】电视新闻报道;人性化;报道方式 【作者单位】许莹莹,衡水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 现代社会,由于追求经济浪潮,人文世界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一时间,关注人、尊重人成为知识界议论的话题,人文关怀成为世界文化潮流发展的总体趋势,成为人类理想的终极关怀。所谓人文关怀是指“以人为思考的出发点,肯定人的自身价值和尊严,并以人文科学的思想、观念和方法为依据,去思考科学技术发展的合理性,排斥科学对人自身的异化,关注人自身的异化,关注人自身的生存境况,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电视新闻实现人文关怀是时代的趋势,是电视台本身的要求,是在新形式下“眼球经济”的产物。 将“人文关怀”引入到电视新闻中,至少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要从被报道的对象出发,一方面要考虑接受对象即受众。对待报道对象(新闻事件中的当事人和与之相关的人),要以平民化的视角来关注,不能用媒体的话语霸权强加于人;对待接受对象,要从观众需求心理考虑,即观众需求什么样的电视新闻以及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接收。就当今我国电视新闻现状来看,其“人性化”的表现,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报道内容的平民化 电视节目是给观众办的,它必须以平民的视角来进行,其内容也要力求亲切自然,节目也就要把观众放在主人公的地位,改变以前的说教模式,以平等的身份与观众达成一种默契与沟通。 具,就是为了节省时间去做更多其他的事情。 (二)个人成就感。个人成就感是美国人评价最高的价值观之一,他们依靠努力工作来赚钱,再用这些钱来进行消费,获得物质上是享受,而这些享受正是他们个人成就的最好见证。美国人赞赏那些取得成就的人,一个人的价值通常通过其在某些领域的成就体现出来,但是对于这些成就,往往是通过经济来衡量的。因此,消费就成为塑造其个人成就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努力工作。美国人提倡借贷消费,所以,他们必须努力工作,赚取更多的钱,才能维持好自己的生活需要,艰苦的工作将有助于帮助他们建立一个美好的家园,他们靠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物质拥有和享受水平。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工作途径,工作不仅满足了自己的消费需要,而且也给社会带来的巨大的财富,工作成为人们取得更好的生活条件的基础。 (四)效率和实用主义。美国人做事非常讲究效率,因为高消费、快节奏的生活容不得他们办事拖拖拉拉,这样只会使他们不能自给自足。美国人倾向于用实用主义来评价事物,这种观念很大程度上是受美国边缘地区价值观的影响,因为边远地区的危险环境使他们对效率和使用工具非常追 求。他们非常重视技术的使用,并且总是利用这些技术来制造一些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方便的东西,并有一种想控制物质世界的强烈欲望。 (五)自由。在美国所有价值观中,自由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对于美国人来说,自由代表着不受约束,这从他们的消费行为上表现的很明显,他们的金钱大部分用于消费,而且是超额消费,注重物质的享受,而不像中国人一样,把赚到的钱大部分用于储蓄,不懂得享受。美国人更习惯于自由,不受约束的生活方式,他们更愿意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他们的这种思想是进步的,而进步的思想和物质增长是紧密联系的,所以,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生活的美好。 【参考文献】 1.郭立珍.20世纪初期美国消费文化转型考察[J].北方论丛,2010 2.周成璐,景一.消费主义、大众文化与公共艺术[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3.王晓俊.试论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根源[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 961 ·

新闻报道中客观性的主观倾向

新闻报道中客观性的主观倾向 内容摘要:新闻是信息的报道,信息是第一性的,报道是第二性的。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是新闻媒体的生命。新闻的客观性是新闻的一条基本规律。客观性报道原则已成为全世界新闻工作者一项基本的职业信条。但是做到完全客观是不可能的,从根本上说来,人们要报道什么事情,就有人来参与。作为新闻报道的记者,具有主观能动性。但是可以在一定的底线内把握新闻报道尺度,使之在客观倾向和主观倾向中,得到相对的平衡。 关键词:新闻报道。客观倾向。主观倾向。底线。主观能动性。 正文: 新闻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要弄清楚新闻报道的客观倾向和主观倾向,首先要弄清楚一个问题,什么是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是客观事物新近变动的信息的转播。这句话可以分两段来看,一是客观事物的新近变动,一是信息的传播。可以看出第一点,是具有确定性的。而信息的传播却具有不确定性。新闻是信息的报道,信息是第一性的,报道是第二性的。信息作为第一性的,是客观存在的,而报道是传播信息的形式。 报道是具有主观性的,因为其中必定有新闻传播的参与者——记者。只要传播过程中有人的参与,就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避免不了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地掺杂进记者自己的思想、感情、立场、观点等,就必然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 记者在取舍材料的时候就表达了他的主观意志。即是说,他们用某些材料而不用另一些材料,结果就不是一个完全客观的报道,而是带有某种倾向性的了。 但是即使有主观性在里面,真实是不可或缺的,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生命,是新闻媒体的生命,是新闻事业取信于民的力量所在,是新闻事业战斗力的源泉。 20世纪初,美国报业编辑协会就把真实作为一项必须遵守的法则写进《新闻工作准则》一书中,规定诚实,真实,准确,忠诚于读者是一切新闻工作名副其实的基础,把真实看成是忠诚于读者,看成一切新闻工作的基础。而《人民日报》也专门发表了评论员文章《捍卫真实性,反对假报道》,在文中指出了问题的重要性和维护真实性的意义,提出要提高认识,改进工作作风,尊重事实,坚持真理,切实按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办事。

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初探

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初探 本文阐述了人文关怀的内涵,分析了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意义、作用及误区,对如何把握好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提出了几点建议。要提高新闻从业者的人文素养;在新闻报道中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文情怀积极引导受众。 标签:新闻报道;人文关怀;以人为本;媒体公信力 一、关于人文关怀 1、人文关怀的涵义 人文关怀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是为了反抗“神本主义”而提出。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中心来审视世界,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道反对神道,肯定人的世俗幸福,反对禁欲主义;人文关怀体现着对人本身的关注、尊重和重视,它着眼于生命关怀,着眼于人性,尤其是人的心灵和情感。因此,人文关怀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 虽然人文关怀在各个历史时期有所不同,但是其“以人为本”的实质是相同的。今天我们倡导的人文关怀大致表现为:尊重人的个性,维护生活的多样性、包容性;尊重人的理性,敢于解剖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尊重人的创造精神,促进道德完善和社会发展。目前,人文关怀逐渐成为一种价值追求。 2、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新闻媒体作为大众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应努力体现人文关怀精神,更好履行媒体的职责。多年来,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放下了以教育者自居的姿态,在新闻报道中充分考虑了受众的需求,媒体的人文精神也在此得以提升。 “关怀的理念深入到我国新闻人的意识中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的,而在2003年这种人文关怀的传播意识才算得到突破性的进展。”[1]2003年春,“非典”成为一个热词儿,几乎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其极强的传染性和人类对其起因和治疗方法的未知,引起了人们的恐慌。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斗中,政府和新闻传媒及时、准确、客观地对疫情进行通报、报道,表现出新闻调控理念的变化—从不断提高透明度从而维护社会稳定,充分体现了政府和新闻传媒尊重民意、民权,关注民生的人文关怀精神,从而成为突发性公共事件报道的里程碑。 此后,媒体对于突发性社会公共事件报道更加及时、公开、透明。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刺痛了全国人民的心。当时,央视和全国诸多媒体将信息公开、快速、透明地传导给公众,其一减少了重大事件突发时个别人的造谣惑众;其二通过大量的信息,降低了公众在不知情时产生的焦虑感和压力;其三,连续的报道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和厚重的精神力量。应该说“汶川大地震”

浅谈新闻报道中的“细节”处理

李学杰 [摘要]在一篇新闻报道当中,生动形象、有特点而又紧扣主题的细节描写可增加新闻报道的厚重感,提高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同时还可使事件以及人物的特点更加突出,从而揭示出新闻事件的本质,避免出现各路新闻内容雷同的现象,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原创性,更容易收到独家报道的显著效果。 [关键词]新闻报道;细节;处理 细节是客观存在于现实生活当中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展现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同时也反映出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在新闻报道当中,细节报道是指采访报道者对报道现场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周围环境以及现场场景的关注并将其具体地表述出来,它可以真实、准确地再现场景、事件及人物。 一、细节运用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新闻报道中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对于彰显新闻人物以及新闻事件的本质,阐明新闻报道的主题有重要意义。事实证明,在新闻报道中那些空泛的描述以及宽泛的视野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只有当我们把目光集中于一点,对新闻事实作细致、具体的描述,才能把新闻报道的相关内容深深烙进人们的脑海。 (一)可以放大新闻报道中的“小事件” 平时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忽略一些不太明显的小镜头,而放大就是细节的本质,尤其是在电视镜头上,细节的这一功能表现得更加明显,这就是所谓的特写镜头,会把某些不起眼的小动作放大,从而展示出细节的魅力。 (二)可以使新闻报道更具可读性 新闻作品在写作上常常会有一个通病,即用一些呆板、枯燥的套话和抽象的概念

来对人物活动过程或新闻事件进行叙述,从而导致出现读者无法对新闻产生阅读兴趣的情况,而新闻作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必要的细节描写。新闻作品中必要的细节描写能使整个新闻报道鲜活起来,从而带动读者的阅读兴趣。新闻的属性就是对发生不久的事实进行报道,而其中加入细节性的报道可使新闻由呆板变鲜活、由枯燥变生动、由抽象变具体,从而使其更形象生动,更具有立体感和现场感。 (三)可以使新闻报道更具真实性 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报道的真实性可以提高新闻的影响力,其中,细节是构成真实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用事实来说话,才能使所报道的新闻被人们所信服。但是,从提高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可读性方面来说,只做到用事实说话是远远不够的,要达到这些目的还必须要加以细节刻画。所以说,新闻在于用事实说话,好新闻作作风与自身的观察分析能力,就一定会使新闻报道的说服力及可视性增强,从而不断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准,并且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的目光,让更多的观众感受到新闻报道的巨大魅力及影响力,从而打动更多观众的心,使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益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单位:天津市宝坻区电视台)在于用细节刻画。还有就是,一个重要的新闻细节可能会决定整个新闻稿件的优劣,甚至有时候一个典型细节就可以成为新闻。 (四)深化主题,使新闻报道更具导向性 在报道中加入细节,不仅可使新闻报道生动丰满、声形并茂,还能使新闻报道更传神,也就是表达主题、深化主题,从而使新闻报道更具导向性。细节描写中的小事件能以小见大,进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思考空间,使报

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212430008.html, 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作者:师本贤 来源:《新闻爱好者》2008年第15期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人文关怀理念开始深入到新闻人的意识并运用到新闻实践中,并逐渐被新闻从业者和广大受众所接受。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顷刻之间,地动山摇、房倒屋塌;顷刻之间,家园化为瓦砾,亲人生离死别——面对突然降临的灾难,重大灾情牵动着华夏儿女每一个人的心。各媒体纷纷推出了大规模的抗震救灾专题报道,温家宝总理“抢救生命,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做百倍努力”的话语凸现在各媒体的报道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成了报道的主题词,抗震救灾的报道,关怀人的生命尊严、关注灾区群众的困难,凸现了责任、爱心、人性、善良的光辉,体现了媒体浓烈的人文关怀精神。 纵观近年来的新闻报道,越来越多的媒体将目光投向了普通百姓,关注平常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和情感需求,新闻报道中的“人”作为个体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这种从现实和精神上体现出的真诚的人文关怀,让人感到欣慰。人文关怀在新闻传播中有哪些现实意义呢?在新闻报道实践中,如何更好地体现人文关怀精神呢? 首先,在新闻报道中只有关注人,才能更好地坚持“三贴近”原则。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进一步强调指出,新闻宣传报道思想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作为党、国家和人民的喉舌的新闻媒体,只有将人文关怀贯穿于新闻报道的全过程,只有真正地“以人为本”,切实关注民生、民意、民情,做好政府和民众之间的“传声筒”,才会真正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也只有这样,新闻媒体才能真正做到“三贴近”。 其次,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可以引导受众建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人与社会的现代化。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转型期的问题日益凸现,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化、尖锐化,亟须新闻媒体及时地进行引导。传统的新闻报道模式一直把受众等同于被动的接受者,媒介就是单一的传播者,而忽略了每一个受众的个性、参与性与耐受性。因此,我们的新闻媒体亟须把目光从教条式的口号宣传转向平民大众乐于接受的饱含人文精神的鲜活新闻事实。冯天瑜先生曾说:“已经迈开现代化步伐的中国,针对目前现代化开发的一些弊端,用呼唤人文关怀的努力来救活功利主义导致的文化失范,是十分正当的。人文关怀与工具理性地协调发展才是文明进步的健康之路。”事实上,社会的现代化最重要的是依靠人的现代化才能实现。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和更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众传媒,传媒以人文关怀为价值本位,真实客观地反映外部世界,将有助于引导受众建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促进人与社会的现代化。 最后,人文关怀精神的注入有利于媒体自身品格的塑造。开播于1996年的凤凰卫视经过十余载的发展,已经成为华语媒体中的一个品牌。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先生在“2004·中国新视角”搜狐年度高峰论坛上致辞中表示:“凤凰卫视一贯把人文关怀作为我们的理想和目标。我们应该在我们的旗帜上写上‘发现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价值、张扬人的价值’。”把人文关

试析当前新闻报道的平衡原则

试析当前新闻报道的平衡原则 (2009-02-12 08:06:55) 转载▼ 标签: 杂谈 试析当前新闻报道的平衡原则 赵智敏 内容提要:当前我国媒体新闻报道失衡问题严重,主要表现在于:报道的“一边倒”;对不同阶层生活画面反映的过度扭曲;娱乐化消解着新闻报道本身的严肃性和启示意义。报道失衡的后果严重,如何破解此难题?本文从四方面提出对策:拓宽新闻的信源渠道、把握好单篇报道的平衡、重视报道的整体平衡、制度保证。 关键词:新闻报道、平衡、客观性原则 众所周知,媒体是以传播信息为要务的大众传播工具,不论传媒发展和演化出多少功能,都不能弱化其最基本的功能--传播信息。为确保信息的真实、全面、客观、公正,新闻报道的平衡原是不可或缺的。 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的80年代,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由于我国的新闻事业强调喉舌性质和凸显宣传功能,平衡原则实际上长期被忽略。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传媒所面临的媒介环境的变化,这一原则才开始被人们逐渐认识和重视,1983年孙旭培先生在其著作中提出了新闻报道的平衡原则。[1]但从目前的媒体实践来看,以上重要原则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如果说,在计划经济时代和改革开放的初期,新闻报道的不平衡操作带来的负面影响还能被社会所吸纳的话,那么在社会利益多元、文化多元的格局基本形成的态势的今天,忽视新闻报道中应遵守的平衡原则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从总体看来,当前我国媒体在新闻报道中的失衡现象主要有三种表现: 一、报道的过度偏向:“一边倒” 今天的中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整个社会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同时不同利益群体各自的利益诉求也呈现多元化色彩。在这种背景下,及时而准确地反映社会的不同呼声及需求已势在必行。可是,媒体却常常视而不见:对同一问题、不同的利益群体的不同诉求和看法的反映往往只有一个声音,于是便出现“多元社会一个声音”的失衡报道——注重一面之词的“一边倒”的新闻占据媒体。当前媒体在新闻报道时的过度偏向,使得新闻资源的供给无法满足整

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小悦悦事件"电视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 2012-02-14 15:40:00 来源: 人民网(北京) 有0人参与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0)《新闻记者》杂志供稿 2011年10月13日,佛山2岁女童小悦悦被2辆车3次碾压,18路人见死不救,引发了国人的震惊和反思,也引起了各大媒体的竞相报道。司机的凶残、路人的拒救,交织成面色冷漠的众生相。而阿婆陈贤妹的援手让极度冷漠的社会有了一丝温暖,以朴素的悲悯情怀挽住气若游丝的生机。个体境遇是世态的微观映射,“女童被碾,路人旁观”的悲情场面,不啻为“冷漠流行症”的再度发作。每次“老人倒地无人扶”,都会被作为道德滑坡的“标本”;频仍的“助人为祸”,总能激起“好人难做”的嗟叹。席卷全国的小悦悦事件报道中,同样也凸显出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少媒体为了追求时效性和收视率,在报道中缺乏人文关怀和理性思考。本文以国内数十家卫视为观察对象,以10月16日至23日这段时间关于该事件的新闻报道为观察样本,对此试加分析。 1.新闻采访缺少换位意识 电视采访最大的特点是在摄像机镜头前进行的。作为采访记者,职业决定其已经习惯了镜头前的交谈,有的记者就忽略了被采访对象的感受,往往开门见山、劈头盖脸地向对方发问,常常弄得被采访者手足无措、狼狈不堪,根本无暇认真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因此,电视新闻采访学当中提倡换位意识,所谓换位意识就是要求采访记者首先要考虑和尊重被采访对象在镜头前的感受(有些批评或揭露性采访除外)。综观小悦悦事件中的人物采访,很多记者恰恰缺乏这种换位意识。 在此次事件中,伤害最大的莫过于小悦悦的父母了。在南方电视台《今日最新闻》和《米线社区》的新闻画面中一度出现两位哭泣的镜头,特别是作为母亲,曲女士曾敲打自己,长跪不起。然而,我们的记者却一遍又一遍地提问为什么没有看管好孩子甚至是事发几天后还有记者问她当天的情形,这无异于再次揭开别人的伤疤,在其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曲女士表示已经不愿意回忆当天的情形。如果不愿开口就不要进行采访,强行采访不但得不到好的效果,还会对受访者造成极大的心灵伤害。 另外,对陈贤妹老人的采访也有失人文关怀。一是媒体过度采访。陈贤妹本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农家妇女,老人可能做梦都不会想到有一天会上电视,甚至成为“名人”。尽管这位连普通话都不会讲的阿婆表示,“这只是件小事情,我当时只想帮一下,没有想太多,没什么好讲的。”但多处画面中可以发现,她在接电话的同时,还在众媒体的包围当中,一支支话筒还在对着她。她自己都向记者表示这已经干扰到她和家人的正常生活。为了回避采访,她的儿子刚把她接回清远老家,第二天又被政府“请”回赶去接受颁奖。二是媒体不当评论。有人质疑她三拒政府慰问金的目的是想出名。当有记者问她是否是炒作之举,这位老人表情

沟通技巧: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

沟通技巧: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 沟通是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通过沟通,信息在部门、员工之间得以传播。组织工作的开展在很大程度地讲通过从上到下的层层沟通进行的。部门与部门之间通过有效沟通,能及时消除部门之间的由于缺乏沟通造成的协调性问题,理顺工作上流程,增强部门之间协同作战的能力,提高公司整体工作效率;反之,无效的部门沟通,只能使部门之间徒生交流障碍,沟通不畅各个部门单独作战,结果必然造成组织的任务无法得到及时完成。无论是组织与组织、部门与部门之间,还是领导与下属之间沟通,信息交流的主客体一般都是人,在今天公司大谈沟通问题、让沟通流畅起来时,姑且不论公司是否存在沟通问题,我们是否考虑到我们的沟通方式是否妥当、我们的沟通是否有效呢?那么,如何进行人与人之间有效沟通?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时机要求受话者“复述”即让倾听者对沟通行为产生反馈。沟通的最大障碍在于员工误解或者对管理者的意图理解得不准确。在工作过程中,我们可能常常遇到这种现象,管理者对下属布置工作时往往说得口沫喷飞、滔滔不绝,而结果呢?下属在执行工作中往往有些变形,或者工作的做法和上级期望的不一致。这说明上级与下级之间存在着沟通问题,上级没有很好地传达自己的意思,下级也对上级的理解不太到位。事实上,这种沟通问题通过有效的方法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果管理者在与下属沟通问题时,在沟通结束后,特意加上一句话:“你明白我的意思吗?”要求下级对上级布置的任务进行复述,在下属复述的过程中,上级要及时指出下级理解错误的地方以及真正意思,通过这样的双向交流,可以加强下级对上级的意思的正确理解,纠正认识上的偏差。当然,其他人员之间的沟通也适用此法,沟通者要善于观察倾听者的身体动作及眼睛动态,试探性测试其的理解程度。 其次沟通要有多变性。组织中的员工由于其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专业,以及工作分工的不同,人员之间便存在对同一句话、一份文件或其他的东西理解上的千差万别,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不同阅历的人他的想问题的角度、出发点及他所站的立场因人而异。就像人们所说的“行话”,置身其外的人根本不理解其意思,更别说融入其群体之中。所以说,沟通要变得有效,需讲求语言的方式,“到什么山上唱什么山歌”、“入乡随俗”或许让人感到有些难以适从,但是,你必须学会调整状态,适宜改变交流方式,多样性的语言有助于使沟通者和不同的人对上话,进行深入交流,达到沟通目的。所以说,要想使沟通更有效性,在运用语言上要讲求艺术性,词汇搭配要适当,惟由此才能使你的语言更容易使别人理解,起到有效的沟通。 三要学会积极倾听,做忠实的听众。沟通是双向行为,沟通双方一个要善于表达,一个要善于倾听,通过双方沟通、倾听、反馈再沟通、倾听、反馈的循环交流过程,明确了沟通的主题和问题解决办法。沟通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沟通的双方只有积极配合,才能使沟通的目的得到实现。当沟通者兴致勃勃、绘声绘色向对方讲一个故事或传达一个好消息时,而倾听的一方的反应却是抓耳挠腮、顾左右而言他,我想你的演讲兴趣会大大折扣,因为对方的动作让你觉得他不感兴趣你的话题,你的“话匣子”因此而合住,沟通便变得不顺畅起来、出现人为的阻碍。为了使信息及时、有效在双方之间传递,你必须学会倾听,在对方有意与你进行沟通时,你要做出一副感兴趣的样子,积极配合对方的言论,比如对方与你交流时,你要用积极的目光注视着对方,在他讲述的过程中适时点点头,适当的面部表情,不要看表,翻阅文件,更不要拿着笔乱画乱写,并且对他言语中你不明白的地方向他提问,这样会让他认为你在关注他的话,你在重视的言论,会增强的他的诉说欲,他会乐意向你提供更多的信息,你在此沟通过程中也准确、完整地得到他想传播的信息。 四是要建立好沟通前的准备工作,沟通内容要明确。缺乏沟通前的准备工作,势必造成沟通过程中“东扯葫芦西扯瓢”的局面,既浪费了沟通双方的工作时间、又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因此有效的沟通要有清

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深度评析

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深度评析 新年新面孔。《传媒周刊》从本期起开辟新栏目《版话版语》,每周遴选出3~4个版面供读者赏析。这些版面,让人眼前一亮甚至过目不忘;这些版面,记录一周来的大事或变革。欢迎各报同行为我们推荐优秀版面。 编者按中国新闻奖——全国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这是很多新闻媒体、新闻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检验和推出新闻精品的最佳激励。2012年12月19日~22日,在由中国记协主办、中国记协新闻培训中心承办的第七届中国新闻奖暨长江韬奋奖高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人对获得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的新闻作品进行了评析,希望通过对获奖作品的解析为提高新闻作品引导力、传播力提供借鉴。 这些获奖作品,有对宏大主题的精确把握,有对社会问题的真实展示,也有对热点话题的前瞻思考,但不论哪一篇,背后都凝聚了创作单位的集体智慧、倾注了编辑记者的大量心血。本期《传媒周刊》在6版刊登部分获奖作品的创作体会,以期从中汲取经验与读者共飨。 从获奖作品中感受真实的中国 对于荣获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的新闻作品来说,它们究竟有哪些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和令人眼前一亮的“色彩”,又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此次高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人对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深度评析,让我们为这些问题找到了答案,也让我们读懂了这些作品以及蕴涵在其中的那个真实的中国。 小场面也能牵动大主题 2011年对中国新闻界来说似乎格外“重大”,这一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新中国成立62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也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在这一年中,还发生了很多至今依然令我们记忆犹新的大事:“7·23”动车追尾、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

新闻报道中公众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平衡

海南师范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新闻报道中公众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平衡 姓名:郑小燕 学号:200907302104 专业:应用化学(辅修双学位:新闻学) 年级:2009级 系别:应用化学系 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完成日期:2013年3月 指导教师:舒骅讲师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设计)中没有抄袭他人研究成果和伪造数据等行为。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设计)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日期: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使用授权声明 海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毕业论文(设计)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毕业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海南师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印手段保存、汇编毕业论文。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目录 一、前言 (4) (一)公众知情权 (5) (二)公众隐私权 (5) (三)研究意义 (6) 二、新闻报道中公众知情权与隐私权不平衡现状分析 (6) (一)新闻报道中知情权侵犯了隐私权 (6) (二)新闻报道中政府工作人员隐私权损害了公众的知情权 (8) 三、新闻报道中公众知情权与隐私权平衡的措施 (11) (一)新闻报道中知情权侵犯了隐私权如何平衡 (12) 1、适当的限制对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侵犯行为 (12) 2、要保护公众人物子女及亲属的隐私权利不受侵害. 12 (二)新闻报道中政府工作人员隐私权损害了公众的知情权如何平衡 (13) 1、合理的满足公众知情权 (13) 2、要对知情权进行保障,最重要的要对其予以法治保障 (13) 四、结语 (14) 参考文献: 15

如何选择新闻报道的角度

如何选择新闻报道的角度 新闻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一个新闻事件,记者站在 什么立场、什么角度去寻找和选择新闻报道的侧重点影响着新闻事实的表现,其新闻价值也会相距甚远。好的新闻角度不仅能使受众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易于接受新闻,更能大大提升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反之,新闻报道简单化等现象则极有可能发生。 记者面对纷繁复杂的新闻素材,应该选取怎样的主题、选用哪些材料、采用何种结构报道新闻事件,关键是要把握好新闻的主题角度、新闻的选材角度和新闻的表现角度这三要素。 新闻的主题角度是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不可轻视 的重要环节。选择新闻的主题角度应把握好以下两方面:报纸被称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新闻要有强烈的政治性和导向性,因此,新闻的主题角度也就必须紧扣党和政府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中心工作,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新闻报道的主题角度。受众是媒介产品的消费者,也是新闻信息流通的终端接受者;媒体不懈努力希望得到的是受众的注意力,所以媒体要想与受众建立一个有效的传播体系,新闻报道不仅要有指导性和引导性,而且必须具有针对性。现在新闻界有一

个说法,人们的注意力是世界最宝贵的资源,有人把媒体的竞争称为眼球争夺战,而新闻媒体要想获得胜利,就必须面向受众。受众关心的、有利害关系的和能引起共鸣的,新闻报道就必须针对这些做出选择,确定主题。 在具体的采访写作中,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把受众放在首要位置,写受众想看的东西,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对新闻素材进行堆砌。 新闻主题决定了新闻素材的选取,选择什么样的主题就需要与之相应的素材作支撑。不同的主题需要不同的素材,因此报道的主题一旦确定,新闻素材就必须围绕主题作出选择,凡是有助于说明、烘托和突出新闻主题的材料一定要抓住不放,凡是与新闻主题无关的材料则坚决割舍,一切素材都为表现主题服务。 新闻的表现角度,指记者对同一主题、同一材料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从而达到最佳的新闻效果。语言怎样表达、结构如何安排、怎样构思新颖,都是表现角度涉及的范畴,它们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能否成功地吸引住受众的注意力。在主题突出、素材充分的基础上,巧妙的安排素材和新颖的构思才能写出别具一格的新闻作品;反之则可能导致报道的 一般化等情况。因此,新闻报道的成功离不开好的主题角度和选材角度,但表现角度也是不容忽视的。 新闻贵在“新”,无论是新闻的主题角度、选材角度还

新闻报道的特点是

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的特点是:真实、新鲜、重要、趣味可读,时效性极强。一般读新闻报道的习惯是:通篇浏览标题,优中选优,不留死角,仔细阅读。1、自主性。新闻界自主选择报道或者揭露目标,自主进行调查活动。不是依赖当局发表的材料写报道,而是记者亲自进行调查,逼近真相。也不是像独家新闻那样只依靠单个的材料,而是通过彻底的调查采访,揭示事件的整体的情况。2、新闻性。目标的选择是当前读者最关心的问题。3、科学性。它的威力与魅力建立在扎扎实实、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之上。4、费时、费力、篇幅长、分量重的深度报道。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新闻报道的含义 所谓新闻报道,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的本源是讲究用事实说话,新闻是对客观事实进行报道和传播而形成的信息,反映在新闻信息中的内容必须对事实具有真实传达。 但是,客观事实本身不是新闻,被报道出来的新闻是在报道者对客观事实进行主观反映之后形成的观念性的信息,是记者把自己对客观事实的主观传达出来而产生的信息。 新闻报道的特点用事实说话。 新闻报道的分类 1.按照新闻事实发生的地域和范围来分,有国际新闻和国内新闻。 2.按照新闻的性质来分,有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科教新闻、军事新闻、社会新闻、文艺新闻、体育新闻和会议新闻等。 3.按照新闻的特点来分,有事件性新闻与非事件性新闻,单一性新闻与复杂性新闻,动态性新闻与静态性新闻,本体新闻与反应新闻。 4.按照新闻的题材来分,有典型报道、综合报道、述评性报道、批评性报道。 5.按照新闻传播的手段来分,有口头新闻、文字新闻、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 新闻报道的基本方法 1.概括事实 任何新闻报道都离不开对客观事实的概括,这不仅因为要用语言传达客观事件的总体情况和来龙去脉,还因为新闻一般要求精炼、简明。对新闻事实的概括要立足全局,抓住特征,正确反映整体。 2.精选事例 在报道中,结合对事实的概括报道,选择一定的具体事例,既能提示新闻报道的主体,又能使报道生动感人,这些事例不应随便选,而应具有典型性、具有鲜明个性、能够说明问题、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再现场景 再现场景就是将新闻事实的现场情况逼真地描写出来,产生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效果,从而增强报道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4.对比衬托 在新闻报道中使用对比性材料能够更明确地表达记者要说的话,比如揭示新闻事实的意义,突出新闻事实的变动程序等。 新闻报道要具有真实性

浅谈新闻媒介及其如何体现人文关怀

浅谈新闻媒介及其如何体现人文关怀 【内容摘要】新闻传媒的出现是一种人文现象,它在报道客观事实的同时,必然会在“人文”层面对受众有所影响。在当前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发展日渐完善的今天,新闻媒介极大地拓宽了受众获得信息的渠道,也极大地丰富了受众的生活。但是,新闻媒介在其产业化、企业化经营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置社会效益于不顾,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音符,值得我们忧思。本文仅就我国当前新闻媒介所体现的“人文关怀”做了简要分析,并从当前常见的电视与报纸媒介普遍存在的一些无视受众的弊病切入,探求新闻媒介在其发展过程当中如何体现人文关怀,使其能和谐发展,最终达到预期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新闻媒介人文关怀 一、新闻媒介存在“人文关怀” 唯物主义思想观告诉我们: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在这个社会群体中,为了获得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信息而各自探索交流。在这之中新闻便应运而生,新闻传播活动由此展开。 纵观新闻媒介发生、发展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出,新闻媒介这种文化工具的发展和运用是离不开特定的文化背景的,尽管它也曾作为传播“神文”的工具(例如我国上世纪初的教会报纸:《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等),但更多的,它是作为传播“人文”价值观的工具而得到广泛运用和迅猛发展的,特别是在革命时期,它为宣传民主以及反对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压迫等做了巨大的贡献。也正是这种广泛的对人的关注和尊重,以及新闻媒介自身通俗、广泛、价廉的特有优势,从而让新闻媒介被大众所接受和喜爱,并在短短几年中迅速成长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随着科学的发展,新闻媒介传播的信息量越来越大,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加上人类活动范围和精力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不可能与整个外部环境发生直接的接触,因此人类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已经日益依靠于传媒所提供的信息。正如居延安所说:“我们看不到世界本身,看到的是被大众媒介选择和解释过的媒

新闻角度的魅力

新闻角度的魅力-新闻学 新闻角度的魅力 陶克强 清人张潮说过: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这是因为,文章出于人工创作,山水则为天工造化。何处为山,何处为水,何处是高耸入云的山峰,何处是蜿蜒连绵的伏脉,何处为涓涓细流,何处为汪洋大海,布局巧妙,景色宜人,正似上天的神来之笔。而被喻为“案头之山水”之“文章”,也能安排有序、新巧、独特、宜人,正最佳角度所释放出的神奇魅力。 角度选择得好,就能获得较好审美效果。“楼上看山,城头看雪,灯前看月,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另是一番情境。”何以会有如此绝妙效果?这是因为:楼上看山,看得高;城头看雪,极目远望,一片白茫茫;灯前看月,灯光与月光相映成趣;舟中看霞光,水天一色,水映霞光,更见迷离,平添几分朦胧之美。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欣赏自然景色,需要找准一个最佳角度。也就是说,你能找准一个最佳角度,就能看到绝美的风景:反之,则只看到人人眼里有的“平常之景”。这与新闻要找到最佳表现视角十分相似。 最佳视角是出佳作精品之关键 “一树梅花万首诗”。新闻事实往往是多面体的,有多个侧面、多个观察点、集合点和切人点。只有真正找到最佳表现角度,才能够把新闻事实的最大价值挖掘出来。 之所以要选取角度,这是因为一篇报道,文字有限,不可能将大干世界全

“装”进去,必须有所取舍,有所选择,有所侧重。而找准了最佳角度,就能够把该“装”的一切 “装”进去,把不该“装”的一切“筛”出去。 这里以第21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品《八卦话题“打败”抗日老兵》为例,一个描写中国远征军的电视剧发布会,竟然出现如此尴尬的场面:92岁的中国远征军老战士被媒体晾在一边,留下蹒跚步出会场的孤独背影,甚至没有人上去搀扶一把,扮演远征军的演员却被娱记们簇拥着大谈私生活。冷静观察现场发生这一切的另外两位记者,以意味深长的细节和对比强烈的事实,反映了电视剧《滇西1944》新闻发布会现场的这一真实情景。而此文最让人警醒的一段话是:眼看着娱记们将探求明星私生活作为“己任”乐此不疲,而民族历史中真正有价值的片段却只能从背影里看到,这是何等悲哀。这篇最佳视角表达的通讯既有立场又有深度,有力地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经刊登后便迅速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从而收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同样一件新闻事实,由于选择的角度不同,因而写出来的作品“高下立见”。比如.2004年11月7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召开庆功会,庆祝袁隆平院士获世界粮食奖。 当地四家媒体报道了这一新闻。第一家媒体从《50万元奖给“杂交水稻之父”》视角切入;第二家媒体从《湖南50万元奖励袁隆平》视角着手;第三家媒体从《省长三祝袁隆平》视角聚焦;第四家媒体从《袁院士,请您坐中间》视角突破。 谁抓取的角度最好?不比不知道,一比就知晓。第一家与第二家强调的是“50万元的奖励”。重奖科学家当然可以作为报道的价值依据,但这样的报道

浅析灾难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

期突如其来的灾难往往对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破坏和 挑战,而灾难新闻报道则直接影响人们对周围环境的判断。将人文关怀渗入灾难新闻报道,可以有效缓减甚至消除受众的消极情感和情绪,从而产生积极的良性的言与行。近年来,灾难新闻报道渐渐改变了早期的弊端,回归人性,凸显人文关怀。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报道观念和某些思潮的影响,现有的人文关怀还显得相对薄弱,有待于新闻工作者挖掘探索,更好地服务受众。 一、灾难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 (一)注重事件措施,淡化个体命运。 在突如其来的灾难中,损失最惨重的是受难者,心灵最脆弱、最需要关心的也是他们。而某些灾难新闻只注重事件措施的报道,“官味”十足,“政绩”十足,却淡化了最需要关注的灾害人的个体命运,缺乏人文关怀和悲悯情怀。有些报道只见“配角”不见“主角”。当灾难不幸降临的时候,相关新闻报道里出现的却是一些毫无生命意义的冷冰冰的数字,以及罗列着的一大堆当地大小官员的名字。天灾人祸带给人们的本来是一出“悲剧”,但一些报道却硬把它演化成一曲“颂歌”。 (二)抢抓新闻“噱头”,漠视个体灾难。 在突如其来的灾难中,某些灾难新闻为追求轰动和制造耸人听闻的新闻本位效应,把直播场景选择到最直观、最悲惨的“第一现场”,与灾害本体“零距离”接触,捕捉并放大灾害人最悲恸的惨烈场景。有些媒体为了追求所谓“新、奇、特”,在报道中加入了许多“噱头”,极力渲染灾难事故的刺激、惨烈、暴力、残酷、恐怖、血腥等消极的一面,对于灾难的教训、灾难对人的伤害只字不提。 (三)追求低俗趣味,缺失道德品位。 在西方新闻界,一向有“坏消息就是好新闻”的说法,对新闻媒体来说,“最有市场价值的是交通失事、水灾、火灾、地震、谋杀、战争、行业纠纷以及死亡和伤害”。①灾难新闻报道向“国际接轨”的过程中,有些编辑记者以暴露、猎奇、片面吸引受众为目的,把灾难新闻当成招徕受众、增加“卖点”的“好”机会,在报道中采取了突出、渲染灾难事件离奇性、煽情性元素的操作方式,不惜笔墨去“展示”悲剧全过程。这种追求低俗趣味的猎奇心理报道出来的东西让人感到没有人情味,没有道德价值,不仅缺乏职业道德,更是违背了人性的基本准则。 (四)停留表层报道,忽视舆论导向。 有些灾难新闻报道只停留在悲剧性事件的表层上,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忽视正确的舆论导向。灾难新闻报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制造鼓舞人们上进的精神氛围,给人们带来愉悦的心理感受,使人真正成为媒体关怀的主体。 二、灾难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回归 (一)从政治关怀向普通民众回归。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由于传统的灾难报道观念的束缚,对灾难事件往往是不报、少报或报喜不报忧,灾难新闻的报道成为当时国内新闻的一块“禁区”。这种报道理念一直到2003年“非典”危机,才促使灾难新闻报道有所突破。2003年4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强调:“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要准确掌握疫情,如实报告并定期对社会公布,不得缓报、瞒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当日下午召开的介绍中国“非典”的最新疫情和防治情况的新闻发布会的实况录像,并宣布从4月21日起,将原来的5天公布疫情改为每天公布一次。这实质是从政治关怀向关注普通民众回归的标志。“也许这次事件,是中国政府透过媒体开始强化知情权并进行理性传达的一个切入点或者说是序幕。”②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发生不到10分钟,国家地震局迅速通过媒体发布了消息,使公众在第一时间知道了真相,避免了恐慌发生,每日公布伤亡、失踪具体人数,大量镜头从“官本位”理念转向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普通民众的悲恸及坚强、卑微及伟大、牺牲与奉献,给受众强烈的心灵震撼。 (二)从新闻诉求向新闻本质回归。 传统的新闻诉求,是为了配合国家政权,政府把新闻媒体当作社会动员的有力工具,新闻媒体成为社会权 浅析灾难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02 业务研究 业务探求 杨小瑾 38总228

把握新闻客观性和倾向性的平衡

把握新闻客观性和倾向性的平衡 赵利 客观性与倾向性是新闻的两个重要特性。在新闻报道中,客观性和倾向性的关系看似对立的,其实是统一存在的。立场纯客观的新闻是不存在的;而光有立场,脱离客观事实的也不是新闻。新闻倾向性要受新闻客观性制约。客观事实是记者表现其倾向性的基础,人们只能在事实的基础上恰如其分地表现倾向性,而不能在新闻中脱离事实,随心所欲地表明自己的倾向性。 一、事实是新闻的第一特性,应保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常有新闻媒介强调新闻报道要保持客观性,让受众通过了解新闻事实,自己分析判断其中所传递的信息,然后形成自我的意见。这里的客观性是指对新闻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如实报道。它是新闻报道中所遵循的一条基本规律,包括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客观。内容上的客观,指新闻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形式上的客观,强调以新闻的报道方式、写作手法客观地凸显事实,而不随意加以主观解释。 可以说,追求新闻的客观性是古今中外报人追求的一贯目标。早在1903年,著名的《时务报》主笔梁启超提出了“报之以客观”的主张。尽管资产阶级报人的这些保持新闻客观性的主张还很肤浅,甚至还有不正确的地方———比如他们认为只报道事实不报道意见就是客观。但是,他们毕竟认识到了客观性是新闻的一个重要特点。 可以说,事实是新闻报道的第一特性,是新闻的生命。没有事实就构不成新闻。那么新闻是否仅仅是记述事实呢?只是纯客观地报道新闻吗?在新闻中只报道事实,几乎不表达记者的任何观点,西方新闻界称这种报道为“纯新闻”。它在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备受推崇,西方新闻界否认他们的报道具有倾向性。其实,纯粹的客观报道是不存在的,记者对报道对象的选择、叙述过程其实就是主体在对客体产生影响。为什么要报道这个事实?报道它什么?怎样报道?这些选择本身已经反映出记者强烈的意图和目的。 1973年,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新闻系教授梅耶出版了《精确性报道》一书。首次阐释了有别于传统新闻报道的另一种新闻报道方法———精确性报道。书中指出:“过去传统的采写手法只一味报道那些瞬息即逝的、耸人听闻的事件,不会在历史、政法和经济社会的广角镜下分析材料,看出潜在的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现象。”他提倡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应用到新闻实践中,以问题为对象,用数据来说话,从历史、政治、经济的角度来分析新闻事实,提示事件真相,提高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二、与客观性相对,倾向性是新闻传播中的必然 新闻报道中还有一个与客观性相对立的十分重要的特性———倾向性。它是指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或评述新闻事实时所表现出的特定的立场和思想倾向。即在政治上拥护什么,反对什么;思想上赞成什么,排斥什么。这种倾向有时表现得直接而明显,有时则表现得含蓄而隐晦。我们说,倾向性是新闻传播中的必然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